地理课外实践活动计划范文

时间:2023-08-01 17:41: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理课外实践活动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地理课外实践活动计划

篇1

关键词:中学地理 课外实践 组织 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3-0197-01

中学地理课外实践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课外实践课的开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要提高课外实践课的教学效果,实践课就要有目标、有计划,因此,应重视实践课的设计,并根据不同的主题特点选择合适的组织方式。借此,笔者围绕实践课的组织与设计加以简要分析。

一、中学地理课外实践课开设的意义

中学地理课外实践课是在教师指导、组织下,学生在课外主动的模仿或遵循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选择一定的课题,进行调查、观察、测量等。在中学各门课程中,地理学科实践内容最丰富,其重要作用和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地理课外实践不仅能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而且还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对于整齐划一的课堂教学而言,地理课外实践课具有生动、真实、灵活多样的特点,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中学地理教学包括课堂教学和地理课外实践活动两个方面。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主要环节,但是单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必须开展地理课外实践活动。开展地理课外实践活动不仅能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同时还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

3.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任何知识都源于实践,原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课外活动是学生智力生活的策源地。中学地理课外实践课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也培养了他们解决问题、克服困难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地理课外实践课的目标设计

地理课外实践课的目标设计是实践活动所要达到目的的设想。没有明确的目标就无实践的方向,就达不到实践活动的意义。地理课外实践课的目标设计为地理课外实践活动的具体操作指明了方向,是地理课外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

1.知识目标的设计

与地理课堂教学一样,首先要有明确的知识目标。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地理课外实践活动中注意加以引导,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知识目标教师不一定要给学生加以明确,但是教师在指导实践活动时,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知识目标的设计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1目标要符合中学生的知识层次

在地理课外实践课的目标设计上,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层次,知识目标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应符合学生现在的知识层次、思维方式。着重在于课堂教学中的理论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

1.2目标应具有可达性

对地理课外实践课的目标设计要具有可达性或独立完成,即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能独立完成实践任务,自己总结出实践活动的结论。

2.能力目标的设计

在地理课外实践课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通过地理课外实践活动课培养学生的能力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1.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新精神?,在实践中应当以学生为主体。2.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不意味着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3.思想教育目标设计

思想教育是地理课外实践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积极进取的思想品德,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品德,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评价能力,树立开放、竞争、创新的观念。

三、地理课外实践课的计划拟定

在地理课外实践课的目标确定后还要注重计划拟定,要有详细的计划设计。对地理课外实践课的计划拟定一般应包括实践内容拟定、日期拟定、路线拟定、地点拟定等。

1.实践课的内容拟定

中学地理课外实践内容丰富,对其取材及实际可操作性一定要慎重考虑,可实践的内容一般应具有以下特点。(1)具有科学性和知识性。(2)具有趣味性。(3)具有可操作性。

2.实践课的时间拟定

时间的拟定直接影响到地理课外实践课的效果,在时间的拟定上应与实践内容相符合。

3.实践课的地点拟定

根据实践内容不同,选择的地点也不同,地点的选择也相当重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以对实践活动的地点选择应因事制地。

4.实践课的线路拟定

对实践活动线路的选择也应有周密的计划,在实践活动路线选择上一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尽量缩短路程。2.尽量避免走回头路?。3.途中可以多观察地理事物。

总之,对路线的考虑应因事制线。?在地理课外实践课的目标、计划都策划好之后,最后就要考虑实践课具体操作的组织设计。

四、地理课外实践课的组织

一般来讲,地理课外实践课的核心是具体实践时的组织与操作,在组织前我们还应考虑实践课的组织方式和过程。

1.组织方式的分析

组织方式一般包括集体活动、小组活动。选择的组织方式应该符合实践内容的特点,只有方式较适宜,才能使实践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2.组织过程的分析

组织过程是对实践课的具体操作,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多。主要有活动过程的安全问题、时间分配问题、人员分配问题及内容的开展等。

总之,中学地理课外实践课组织与设计并不具有一定模式,就其丰富的实践内容和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而言差异很大,所以形式也是多样的。教师对地理课外实践课要因实践内容定计划,因学校的情况定具体的操作方案。各个学校都要立足实际区别对待,但对地理实践活动的认识、设计及计划和具体操作都要有步骤的进行,最终形成地理课外实践课有组织、有计划、有实效的局面,充分发挥中学地理实践课在中学地理教学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地理学科;课外活动;综合素质

地理课外活动是地理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开展好地理课外活动,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以外学习到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培养很多课堂上无法培养的能力。通过地理课外活动,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此以外,在课外活动中,还能够给学生创造研究性学习的机会,从而大大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可以说,课外活动的有效开展是保证学生多方面能力和素质提升的重要条件。因此,对于地理教师来说,要充分重视地理课外活动的地位,要积极利用现有条件积极地开展有效的地理课外活动,为地理学科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

一、开展地理课外活动的途径

1. 开展地理科普宣传活动

每年都有很多的重大纪念日,如“世界节水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气象日”“世界无烟日”等,结合着这些纪念日,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地理科普宣传活动。例如,在3月22日“世界节水日”这一天,笔者就联系了当地的居委会,让学生义务担当“节水宣传员”。在担任宣传员的过程中,学生奔走于各个小区散发宣传资料,向社区居民讲解节水的相关知识,并与社区居民一起交流节水的经验。在活动中,通过宣传资料的讲解,学生更进一步地认识到了保护水资源的迫切性和重要性,通过亲身实践活动,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各种浪费水的现象,从而有效加强了自身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在互相交流节水心得的过程中,很多学生也学习到了很多节水的小诀窍,学生纷纷表示要把这些小诀窍运用到日常的生活中,节约每一滴能够节约的水资源。就这样,忙碌了半天之后,虽然学生身体上很疲惫,但是在精神上却异常饱满。通过此次节水宣传活动,使得学生在践行课本知识的同时,也真正提高了节约用水的意识。由此可见,这种实践活动所获得的教育效果显然要比理论说教来得更加直观有效。

2. 开展实践动手操作活动

常言道:动手利于动脑。人们在动手的过程中,不但能够培养实际能力,同时,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还能够锻炼人们的思维活动,使得思维变得更加活跃开阔。因此,在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经常组织一些实践操作活动。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制作一些地理模型、地理教学仪器,开展一些地理发明竞赛等,让学生在亲自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深刻地理解相关知识。例如,在讲到第二章《地球的面貌》时,笔者就让学生在课后利用身边的一些工具材料制作小地球仪,然后把自己制作的地球仪拿到课堂上来比一比,看看谁的地球仪做的最好、最科学。通过制作地球仪,学生知道了地轴、经线、纬线等重要的地理名称,并且在制作的过程中深刻地理解了地轴、经线、纬线的相关性质特征,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地球,了解地球的面貌和特征。

3. 开展野外观察实践活动

地理学科研究的对象十分广泛,在我们生活的周围世界中,到处都包含着地理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开展一些野外的观察实践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亲自去感受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例如,在学习了“天气和气候”以后,笔者就带领学生来到野外进行观察,先用眼睛看一下,今天的天气的大致状况,然后再利用随身带来的一些小工具简单的测量一下今天的气温、风速等。通过这样的野外观察实践活动,学生有效地把课本上的知识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不但使课本知识更加鲜活生动,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开展地理课外活动的注意事项

1. 注意课外活动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课外活动是为了地理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而开展的,因此,地理课外活动一定要与教学内容有关。如果活动与教学内容相脱离,那么活动就不能称之为学习活动,而只是单纯地娱乐活动,这样就与地理课外活动的实质相违背了。教师要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课外活动主题,使课外活动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

2. 注意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与课堂教学不同,课外活动中,学生的活动空间会很大,与此相应的各种意外事件发生的几率也会更大。要想保证课外活动的顺利开展和活动过程中的学生安全,教师一定在活动开展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制订详细的活动计划,制定活动纪律,确定活动小组负责人等。这样,有了充分的准备以后,才能够保证活动顺利进行,顺利实现活动的目标。

3. 注意结合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开展课外活动的过程中,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一定离不开学生的踊跃参与。为了引起学生的参与兴趣,教师在设计课外活动的时候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兴趣,采取一些学生比较喜爱的活动形式,或者选择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内容,例如,组织学生观看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地理影片、具有一定趣味性的地理电视节目,开展一些有趣的地理知识竞赛等。这样,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内容来开展课外活动往往可以取得更好的活动效果。

与其他的学科相比,地理学科的教学活动更离不开丰富的课外活动作为支撑,作为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机会多参加一些课外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培养出丰富多彩的能力和素质,更好地践行地理学科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吕鸿.地理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有效途径[J].科

学咨询(教育科研),2005(9).

[2]覃佩琼.兰伟仕.地理课外活动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广西

教育,2001(Z2).

篇3

我在认真反思一年来新课程教学实验过程的基础上,对地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增强探究意识,掌握探究方法,培养探究能力等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挖掘教材,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课堂探究热情。

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因子。古往今来,不少事实告诉我们,当学生对一个问题有浓厚兴趣,即使不让他研究,他也会想方设法探索,而且研究会很有成效。相反,如果学生对一个问题毫无兴趣,则即使强迫他探索,也可能不会出成效。教师挖掘教材,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探究中体验成功,体验快乐,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往往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学生兴趣是创设问题情境的前提。什么样的内容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呢?首先,能够满足学生现实需要的内容能够激发学生兴趣,这也是当代科学教育把目光转向学生生活、选择切合学生实际内容的原因之一。如在对水资源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可设计以下问题:(1)了解学校和家乡等周边的水资源状况,说明水资源对于人类和生活的重要性。(2)观察周边地区的水资源的分布状况,说出该地区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3)假如你是当地水资源管理部门的最高长官,针对当地水资源存在的问题提出你的建议。其次,对于超越常规但又在情理之中的问题学生也会感兴趣。因为这样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比如:“有人说:非洲是黑人的故乡,但黑种人不仅仅分布在非洲,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再次,对于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学生会感兴趣。学生有一种天生的好奇心,喜欢探索未知世界,喜欢探究问题的答案。随着问题的解决,学生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感受到了成就感,这些成为他们进一步探究的动力所在。

二、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扶”与“放”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课堂探究能力。

创设问题情境,开展课堂探究必须坚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具体来说教师应努力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精心制订探究计划。制订计划是有效教学的关键环节,进行课堂探究活动,首先,应制定明确的探究目标,使学生既能掌握课堂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又能发展各种探究能力,形成探究精神和态度。就教学内容而言,并非所教知识都应该或都适合采用探究教学,因此,对于哪些内容让学生探究,开展哪些探究活动教师要心中有数,而不能盲目随意而为。其次,教师要选择或补充恰当的教学内容,使它们适应学生的兴趣、知识水平、理解力及经历。再次,选择正确的评价方案,使之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助于把学校变成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场所。教师要对学生在完成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在知识理解和种种能力上的进步,适时进行评价鼓励,创建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激励性评价机制,以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热情。

2.做好教学组织安排。课堂探究活动常常是协作性的活动,课堂上个人和小组之间进行相互启发活动,在教师的悉心引导下,使学生人人都有充分参与的机会。教师必须学会确定在什么时间及为了什么目的运用全班教学、小组合作和个人单独工作等教学组织形式。例如,当学习对象或任务较为简单,个人经过努力学习能独立完成时,最好由个人单独进行;当学习任务较为复杂需要合作才能完成时,宜采用小组教学,这时小组活动可能有助于相互启发和材料共享。而全班性讨论可用来总结经验,得出结论。因此教师应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及学习进程及时调整教学组织形式。

三、积极开展地理课外实践活动。

地理课外实践活动是教师利用课堂教学的时间,指导学生进行各种有关地理学科的学习实践活动。地理课外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地理知识领域,培养学生实际的地理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有利于陶冶学生的品德情操,培养他们的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的精神。

地理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要紧密结合课堂教学,结合教材内容与日常生活、生产的实际,参加人员可多可少,活动场所可校内也可校外,种类形式多样:如观察、考察、调查、制作、实验操作、地理报告会、演讲会、地理游戏、小品、地理情报等。

篇4

关键词:地理教师;如何组织;野外实践;意义

一、地理教师如何有效组织野外考察实践活动

野外调查实践和操作能力的培养是我国基础地理教学中比较薄弱的环节。而地理野外实践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教学活动,它改变了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地理教学中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等职能。地理学科是比较贴近生活的一门学科,学习地理我们就必须走进生活,贴近自然。新课程改革对地理野外实践的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并且专门增设活动设计、建议等内容。这说明新课程更加强调地理课程教学的实施要重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地理教学中开展野外考察活动十分有必要。要做到这一点,地理教师就必须为学生创造宽松而又开放的学习环境,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野外考察实践活动的展开,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那么,在课外教学实践过程中地理教师应如何更好地组织地理野外考察活动呢?

1.要设计制订完备的野外考察实践活动方案

野外考察活动选择的地点是脱离校园和家庭环境陌生的环境。因为其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如果地理教师事前没有制订完备的方案,很可能会直接影响到考察结果,甚至出现安全事故。设计和制订完备的野外考察实践活动方案极其重要。所以,组织野外考察实践活动首先必须制订完备的计划,设想可能出现的意外事件和达到的预期效果。

2.野外考察实践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安全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这是当前我国教育所提倡的基本理念。从学生性格以及生活习惯来看,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适合参加野外考察实践活动。地理教师在组织学生外出考察时,身体条件和生活习惯较差的同学一般不适宜参加。地理教师组织野外考察活动时还应尊重学生家长的意见,并在活动展开之前辅导帮助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紧急避险和急救措施,以免安全事故不可避免地发生时,学生和老师束手无策。

3.地理教师要注重开展野外考察实践活动的有效性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野外考察活动长期以来被许多学生和家长误认为是旅游,所以,地理教师在展开野外实践活动时,必须明确活动的教学目标。相对而言,西方发达国家课外教学活动发展水平很高,这些国家课外教学活动目标明确,学生基本技能掌握牢固,考察工具齐全,时间准备充分,对如何采集样本或数据比较熟悉。要使野外考察实践活动效果更突出,地理教师必须让学生和家长明白考察的重要作用,并对学生进行一系列考察技能的培训,准备必要的考察工具,同时还应合理分配人员,从而提高考察活动的效果。

4.要注重野外实践活动结束后的总结工作

野外考察实践活动过程中,地理教师应根据活动目标,指导或帮助学生收集材料(如岩石标本)或数据,做好考察记录,为考察报告撰写做准备。考察结束后,教师可以根据考察活动具体情况,要求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完成考察报告。中学生一般对考察报告写作方式陌生,因此地理教师要对考察报告的题目拟定、考察目的、方法、内容以及原始资料提供一定的指导意见,以便学生得出考察结论。最后,教师还应该邀请专家或家长参与学生考察成果交流与展览总结会议,以便为以后更好地组织野外考察实践活动总结经验教训。

二、野外考察实践活动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1.野外考察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野外考察实践活动为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因为,野外实践活动是地理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课内教学的补充和延续,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形式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地理野外考察活动相对课堂教学而言是更富有吸引力的大课堂,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可以使创新能力能得到充分的培养。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强,覆盖面极广的学科,地理教师的课堂教学受时空限制而不可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完全理解相关基础知识。所以,教师有必要组织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等课外活动,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融汇课本知识,并能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探索精神,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潜能。

2.野外考察实践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许多地理知识都是时空交错的现象,是极其复杂和抽象的。学生对课堂教学知识大多难以理解,但地理教师如果组织适当的野外实践等课外活动,使学生真实地接触自然去观察、思考,则会更好地开阔视野,丰富地理知识,加深教材知识与实践关系的认识。所以说,如果抛开学习成绩这一评价机制,野外考察实践活动对学生全面发展具有比课堂教学更好的效果。可以说,地理野外实践活动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

3.地理野外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地理野外实践活动使学生走出教室,直接面向社会和自然,学生可以亲身体验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的变化,这样可以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课堂气氛枯燥的局面,从而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同时,野外考察实践活动属于集体活动,在活动中,同学和师生之间可以互相帮助,增进友情,所以野外实践活动的展开还可以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良好品德。

4.野外考察实践活动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体现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地理野外考察实践活动不再受课堂教学的束缚,教学方法变得灵活多样,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变得轻松、愉快。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通过活动学生真正实现动口、动手、动脑的全方位发散思维,达到知识、能力、智力的全面发展。

篇5

一、完善生命教育理念,树立良好身教典范

教育是人的灵魂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认识与堆积。良好的生命教育理念是实施生命教育的前提条件。生命教育的成效取决于教师本身的信念。因此,地理教师应强调对生命本体存在价值的珍视,要致力于强调对生命神圣性的追求,要注重对生命家园的建构,对生命审美境界的引导,强调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在进行生命教育时,应在认知、情意与技能方面多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不断充实生命教育相关的理论知识,具备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与生命观。教师不但应具有正确的、健康的及自然的态度,同时更应该是位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及关爱生命的教师,而且应本着赤子之心,甘愿与学生一起分享自己对生命的情感和体会,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使学生能充分地感受生命的活力和生命的喜悦。另一方面,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努力转变教师的角色定位。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随时出现的问题给予积极的评价和引导,要关注我们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一举一动,这些都会对学生带来深远的影响,它的教育功效有时甚至比知识的传递更为重要。再者,要注重教师的教学理念因素。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集中表现为两点:一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二是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发展的情境。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会在课堂上即时捕捉学生动态生成的资源,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只有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才能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主动引导学生质疑、探索,在实践中学习。同时教师应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通过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这才是地理课堂渗透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

二、深挖教材,构建富有“生命气息”的地理课堂

生命教育应该是充满活力的教育,是引导人生走向美好和完善的教育。让课堂充满关注生命的气息,让生命的活力充分地涌流,应该成为我们教学的追求。初中阶段的生命教育着重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掌握自我保护、应对灾难的基本技能;学会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悦纳自我、接纳他人;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学会欣赏人类文化。地理学科的特有性质给我们提供了很多进行生命教育的机会,教师充分关注和挖掘教材中显性和隐性的生命教育素材,努力构建富有“生命气息”的地理课堂,引导学生建立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教会学生如何关心自然、关心社会,进而培养其形成科学的生命观。

1.创设情境,启迪心灵,在感受自然魅力的同时,懂得珍爱生命。

有人说,生命教育就是“从生物自然界的生命现象开启希望之光”。地理学科中强调对生物的保护,对生态平衡的维持,实际上就是要引发学生内心中对绿色、阳光、生命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认识世界,尤其是祖国的大好河山,增进学生与大自然的亲密感情,培养学生的生态情感,使他们欣赏并感激自然,让他们感受到自然之美,才能逐步养成主动的、带情绪色彩的生态行为习惯。教师在教学时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采用情境教学法,引领学生进入特定的教学情境中,通过声音、图片的再现和鲜活的生命展现,使学生入境、生情、思考、感悟,体会生命的价值,引发学生心灵的感知和情感的共鸣。

例如八年级《中国的自然环境》这一章,如果单纯地只通过书本内容是很难带动起学生的思维共鸣的,我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引入了大量精美的图片、浪漫的诗歌,还有自己旅游时的照片,此外我还选取了科教频道近来播放的纪录片《美丽中国》的片段,抒情的文字、优美的歌声、震撼的图像,通过大尺度、多角度的空间展示,把祖国的壮丽山河尽展在学生的面前,为学生打造了一个生动的教学情境,充分带动起了他们的情感,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热情,进而引发了他们珍爱地球、珍爱生命的情感共鸣。又如我在讲授《台湾》一课时,课前组织学生搜集资料、制作手抄报、绘制台湾地形图,用这些资料来装扮教室,烘托氛围,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灿烂的文化、富饶的物产、台湾繁华富丽的都市、多元的现代享受、鲜美的水果、闻名于世的阿里山、日月潭……充分激起了学生对台湾的向往,课上一曲《阿里山的姑娘》彻底点燃了学生的热情。

2.合作探究、启发思考,在了解人地协调的同时,懂得尊重和敬畏生命。

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教育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使人性向善。尊重生命,既要尊重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又要尊重自然界所有的生命。大自然总是用一只无形的手巧妙地平衡着各种关系,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和自然和谐相处,遵循规律,敬畏自然中的生命。中学地理教材是以人类生存发展所依赖的地理环境为出发点,以当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为主线,以人地协调理论为依据来编写内容的,其中蕴含着大量人与自然如何协调发展的案例。教师应运用这些素材培养学生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观念,进而渗透生命教育。此外,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改变传统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注重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空间,积极倡导新课程理念所提出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形式的灵活性和多样化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培养生命意识,这是地理教育回归学生、回归自然、回归生命的最终目的和体现。

如,我在讲到关于“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时采用了合作讨论的方式,课上学生们讨论得很热烈,提出了很多点子,集思广益,开拓了思维,虽然其中也不乏一些不太实际的方法,但毕竟是一种创意,提供了很多新的思路。然后我又以“低碳生活,有你有我”为主题,开展了一次班会活动,通过绘制手抄报、编排小品、废旧物品变废为宝小制作等活动,进一步引导学生如何在生活点滴中注重环保,为低碳生活献计献策。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极大地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深化了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加强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如我在讲到有关“保护文化遗产”时,让学生小组讨论“保护遗产的重要意义”,由于答案具有开放性,有一定的思维和探究的价值,有利于学生热烈参与,并且各组的回答也不一致,最后我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讨论,从而得出保护遗产的重要意义。通过这种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课堂学习效率也得到了提高。再如我在讲授《北京》这节课时,课后活动中有一个关于老北京规划,四合院和胡同的去与留问题,我采用了分组分角色来进行辩论的合作学习形式。角色扮演要求学生转变思维方式,真正从所扮演的角色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并采取行动。对于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文化遗产这个问题,学生往往存在懂得其中道理,但又与实际联系不上的情况,采取分组角色扮演的合作学习的方式是可以全面认识这个问题的。每一组学生从一个角度、一个目的进行问题的诠释,每种角色对于文化遗产的作用认识不同,拯救文化遗产的方式和措施各有不同,通过思维的交流与碰撞,有利于全体学生从多个角度,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增长能力,同时在活动中学会合作与沟通。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更有切身感受。

3.开展研究性学习,组建课外活动小组,在实践活动中提升生命教育的价值。

地理学科内容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点,使得地理研究性学习在内容选择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作为新课程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课外实践活动,其目标之一是亲近、关爱自然,懂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活动中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然、认识社会。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查找资料、动手实验、社会调查等亲身实践获得直接感受;在与他人交往和合作的过程中,懂得多方面地去获取地理信息,并用来解决正在研究的课题。因此,很多知识我们完全可以借助课外实践活动,通过开展一系列的研究性学习来进行深化,在活动中提升生命教育的价值。例如:“室内环境污染与改善建议”“小区绿化与居住环境的改善”等,这些课题的设置可以促使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从而树立正确的人地观,懂得保护大自然就是珍爱我们人类的生命。又如我在讲授人口问题时,安排学生进行了一次课外调查活动:调查自己居住的小区周围的人口、环境、资源状况,理解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道理,感受生活质量的提高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再如我在讲授天津地理时,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搜集资料,或是出去采风,进而了解天津的风土人情、乡土地理知识,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并由此上升到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我在讲授《中国的自然资源》这部分时,结合学校倡导的“珍爱地球,保护环境”活动,搞了一次“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的爱护环境的实践活动,通过给学生进行垃圾分类的介绍和指导,普及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加深学生对目前地球环境不断恶化的认识,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有关演讲和手抄报、宣传海报的制作活动,在班级内部开展节能减排的各种创意活动,进而把各项活动推广到学校和家庭,深化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唤起学生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情感,让他们懂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就是珍惜生命、爱护生命。

三、关注时事,联系热点,服务现实,提升生存技巧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打开教材,我们会看到关于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方面的叙述占了相当多的篇幅,还涉及到各种人为灾害,如大气污染、水污染、滥砍滥伐、酸雨、臭氧空洞、全球变暖、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等。教材要求学生对各种自然与人为灾害的发生、防御有正确认识,具有安全意识,并能基本掌握自我保护的措施。从“生存教育”的大视野来看,教材还特别强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强调粮食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关爱生命”“生命至尊”的精神。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出台的《地理课程标准》,把“关爱生命”提上了日程,发挥了纲领作用。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提出组织学生“进行一次针对某一突发性自然灾害的自救演习”,再如“联系生活经验并运用有关资料,讨论季风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举例介绍家乡的主要自然灾害及防灾、减灾举措与存在的问题”等。作为教师,我们是学生成长的守护者,理应教给学生各种生存的知识、方法和逃生的技巧以及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在学习地震、海啸、洪水、飓风等知识时,让学生意识到:在大自然面前,生命是脆弱的,自然界任何一个微小的环境变化都可能使生命受到伤害。联系现实,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地震灾害是其中一种,其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毁灭性极大。5.12汶川大地震,震颤着整个中华大地,短短几秒钟就夺去了十几万人宝贵的生命,给我国带来了巨大创伤。虽然我们无法预知和躲避灾难,但我们能从现在做起,把学生培养成知危险、懂安全、能自救的最强生命力,这也必将使他们受益终生。我们可以利用地理课堂教学,讲授防震减灾知识,同时我们还应切实有效地进行一些地震应急对策训练,要求学生经过训练后,能表现出良好的防震意识和应急素质。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普及生存技能知识外,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选修课的时间,开设一系列关于逃生技能方法的校本课程,更多更细致地为学生讲解生命危难关头的自救方法,要充分联系现实,尤其是近些年来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像洪水、冰雪天气、冻害、浓雾天气、沙尘天气、雷电天气等,要让学生真正感觉到学到的知识与自己是息息相关,非常有用的。事实证明,地理学科的“生存”教育具有坚实的基础,具有长期的积淀,具有系统的载体,具有深刻的内涵。

篇6

一、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地理学习与学生生活接轨提供了理论依据

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地理课程标准》在第一部分前言中鲜明地提出了本学科的六大基本理念,其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转变地理学习方式”等,又是六大理念的核心和重点。二、乡土地理教材的开设为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地理搭建了理想平台

首先这是由乡土地理教材编写的基本理念决定的。

1.乡土地理教材编写注重了人地协调发展教育。乡土地理教材要求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注重关注身边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的现状,正确认识发展成就和存在问题,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2.它注重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调整与转变。乡土地理教材要求的实施过程,可有效地改变以往的教条化、单一化、静态化的陈旧教学模式,建立以探究为主导,合作式、体验式、问题式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3.注重对地理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生活中的学习资源不是写在书本上现成的,而是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发现、探索、认识自己的生活环境。并在此过程中提升自己对书本上所学到的地理原理、地理成因及地理规律的应用能力,用我所学,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其次是由教材编写的特点决定的。乡土教材编写为了体现这些理念,已经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具有了以下特征:

1.将促进学生地理科学能力的发展、正确的地理观念的形成贯穿了教材编写的始终。乡土地理教学中所要培养的学生的能力重点放在了地理实践能力和地理信息能力。如教材中编写的测量当地的地理经纬线,绘制校园平面图等等,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能够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的产生过程。再如根据已有的相关资料或通过对家乡某类资源的调查研究,分析我国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等,不仅培养了学生对地理信息的搜集、整理及分析能力,而且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等,建立国情意识。

2.将因地制宜思想贯穿了教材编写的始终。学习地理最重要的是关注家乡的经济发展,了解成就及存在问题。而乡土地理内容编制时则遵循了这样的线索:区域不同――资源和条件存在差异――发展潜力和存在问题也有不同――需要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自然环境。另外,教材中还应用了正面案例与反面案例相结合编写形式,体现了因地制宜思想。正面案例有助于使学生懂得什么是因地制宜,应当怎样因地制宜利用当地条件差异进行生产建设,即怎样扬长避短。反面案例则让学生明白不遵循因地制宜原则的危害及后果,增强因地制宜重要性的认识,这正是为其将来投身到经济建设中时能真正“用我所学”作铺垫。

3.将案例教学贯穿了教材编写的始终。乡土地理内容关注更多的是学生的生活,它把地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以案例形式写进教材,如:地理与衣食住行,地理与当地工农业生产等。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白地理知识其实就在身边,更能让学生体会到地理与生产生活之间密切的联系,了解其中的地理背景。

三、教师教学能力不断的提升为学生到生活中学习地理提供有力的保证

1.新理念促使教师构建了更加完备的知识结构。乡土地理教材的实施使地理课程知识的覆盖面更加宽广。教师已经意识到原有的知识结构已经成为驾驭地理教学的瓶颈,他们已不再象以前一样,把自己定位在书本、学科、成绩、校园这几点一线的狭小空间,而是向书外,向其它学科、社会生活扩展,构建了更完备的知识结构,不仅是原有结构的重组,更是吸收了先进的理念、其它学科的知识,包括全新的科技前沿知识,来完善、充实自己,新旧知识相融合,以满足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学习地理的需求。

2.调整了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位置。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选择了让学生走向知识的教学理念,教师们都知道要从内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由内而外地去认识周围世界,乡土地理教学实施的这几年中已完全体现出来。乡土地理教材中的大部分素材,对于学生来说大都是来源于身边的生活世界,但答案及原理多是未知的,教师这时则会把自己的位置从居高临下的权威降到“平等中的首席”,师生之间实现了平等交流、平等对话,彼此间真正形成了一个“学习的共同体”。教师更充分允许学生质疑,并不断地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探究、体验,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身外的“生活世界”和内心的“地理科学世界”联系起来,实现了在生活中学习地理的目的。

篇7

【关键词】地理;环境教育;对策

现在一般提到的环境教育均是指“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即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使人们在有效参与环境事务的活动中了解环境的有关知识、技能,同时在人们对待环境的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进行培养的一种教育活动。中学地理教学的任务是使学生较系统地获得有关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以及有关人地关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了解不同地区应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环境,如何协调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中学地理教育的使命,也使地理课程渗透环境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

1.中学环境教育的现状

我国现代环境教育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才伴随着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而开始。1992年11月,我国第一次环境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提出“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的口号,将环境教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课程中。环境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借鉴国外的经验与做法,探索出诸如探究式、互动式等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目前环境教育重点除了在教授学生系统的环境知识,培养他们的一般环境意识,建立他们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念和态度外,还要求教师注意联系当地实际情况,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引导其发现生活中的问题,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并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分析和判断,进而采取正确的行动,从而形成一种自我行为。

2.中学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部分教师环境意识淡薄。

绝大多数教师对环境教育有较正确的认识,但对环境问题了解少,对本区域环境问题关注也不多,对个人在环境中的作用认识不够;加上高考指挥棒的原因,地理教师都只是把精力集中在学生学科成绩的提高上。在环境教育中教师遇到的困难主要有:领导不重视、课时紧、资料不足、缺乏经费。

2.2 环境教育的教学目标不明确。

目前,我国中学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比较随意,没有确定的目标指向性。教师可以自由选择是否进行环境教育、如何进行环境教育。多数教师对环境教育的目的、原则和方法还不十分了解。

2.3 缺乏学科交流合作。

现在我国环境教育工作主要由地理、生物、化学等学科的教师来担任,他们受过相关专业的训练,却缺乏环境知识和环境保护的系统培训。环境教育本身具有综合性,教师教学却局限于本专业内容,把环境知识作为所教学科的延伸内容,所以,对环境教育有关的内容不敏感,对环境教育的方法、技能不了解。这造成各学科之间缺乏沟通,使环境教育低水平重复,没有实效性。

2.4 教学策略不足。

环境教育实践性强,环境教育应充分运用各种能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实际思维能力、操作技能的策略,以实现环境教育的目标。但目前在中学地理环境教育中仍以讲授法为主,其次是演示法、读书指导法。而调查法、参观法、实验法、实习法这些实践性强的教学方法应用较少。

3.地理课程环境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我国环境教育与发达国家之间还有一定差距,要使我国的环境教育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应在下列几方面作进一步的努力。

3.1 加强环境教育师资培训工作。

环境教育师资缺乏,必然影响环境教育工作的大范围开展。学校领导和教师应加强对环境教育的重视,利用节假日请专家对教师进行集训,或组织教师外出学习与交流。培训中还应加强教师环境教育基本技能的训练,围绕环境教育的学科渗透、独立设课、课外活动等内容,提高教师制订教学和活动计划,调查和评价当地环境问题,开发和利用校内外环境教育资源等方面的能力,在实践中探索环境教育的有效方法,提高环境教育的实效。

3.2 结合国情、区情教育进行环境教育。

国情教育是环境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中国的环境承受着人口和发展的两大压力,中国的环境问题不仅有人为的环境问题,还有频繁多变的自然灾害等环境问题。通过对我国的国情分析,使学生懂得以下的问题:(1)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2)我国环境问题形势严峻。水资源短缺、荒漠化进程加快等环境问题严重影响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中央第五次工作座谈会为的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在这次会议上,总书记指出,推进跨越式发展,要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加注重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更加注重保护高原生态环境,更加注重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实现经济增长、生活宽裕、生态良好、社会稳定、文明进步的统一,使成为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重要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坚持把生态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发展的突出位置,按照保护优先、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统筹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促进生态保护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环境优化和民生改善同步提升,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3.3 结合乡土地理进行环境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身边发生的破坏环境的事例,教育他们认识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性,增强环境意识。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利用假期进行家乡环境状况及发展变化的调查。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参观、到有关部门获取相关的资料等措施,可以对家乡的环境问题有直接的认识。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乡土地理的了解,还可以使他们从思想上、感情上更加关心环境、热爱环境。既提高了他们的环境意识,又发展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徐辉,祝怀新.国际环境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篇8

关键词:动手;感悟;地理学习;兴趣;目标和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0-0020-02

一、课程的提出

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逐渐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以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课程标准引导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促使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教材的编写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而评价和考试制度的改革也有利于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因此,学习方式已成为我们走进新课程无法回避的核心问题。

让学生主动学习无疑会对学生,乃至学校的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其现实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我校是一所新疆内初班的学校,虽说老师们的教学经验比较丰富,但在培养学生主动性方面的研究与实践还不够。开展让学生主动学习的研究是进一步培养教师的需要,也是学校各方面发展的需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对初中学生而言,感性的事物较理性的事物更易接收。因此,我校地理组教师想借“设计动手活动影响内初班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探究”的子课题研究,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参与一些动手活动,让基础教育阶段中的地理课程从“科学世界”回到学生的“生活世界”,能够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学了地理有用”,从而对地理学习建立一种需求感;同时,为内初班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机会,为其改变学习方式创造条件,让其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满怀兴致的自主学习,在分享成功经验的同时进行有序的合作学习,在体验地理知识的生成过程中,养成具有创新精神的探究学习,培养内初班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制作能力,使宽松的课堂环境、和谐的师生关系、充满生活气息的地理课程,成为内初班学生张扬个性可持续成长的沃土,进而提高内初班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

二、课程研究的目标和原则

(一)研究目标

1.丰富教师的理论素养,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2.在课堂实践中研究,在课题研究中实践,验证和丰富教育教学理论。

3.探索适合我校学生实际的课堂教学和学生主动学习的一般模式,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二)研究原则

本实验研究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原则:

1.自主性原则

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参与到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中,使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本,坚持自主性原则,教师要为学生的主动学而教。

2.激励性原则

学习的主动性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并不一致,且这种主动性又不能由其他人代替,所以教师必须调动学生自身的各种潜在因素,课堂上要多用激励的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激发出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3.全体性原则

在激发学生动手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做到一贯不漏。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向他们伸出热情的手,指引,扶持,鼓励,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实践性原则

老师不是把现存知识生吞活剥地照搬给学生,而是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去思考,质疑,动手,鼓励学生去发现,从而学会学习,学会运用。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和善于实践的心理品质。

5.心理健康教育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代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越来越感受到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能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它就要求我们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自信心,人际交往能力,提高思维能力和学习策略水平,使学习想学,乐学,会学。

6.开放性原则

主动学习必须要延伸到学生课余生活中去,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习与生活相结合。

三、课程研究的内容

通过引导内初班学生对周围地理事物、地理现象进行观察、关注,实现课堂与课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尤其民考民学生感受到学习地理的趣味,实现学生有效地学习应用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初步学会观察、分析和解决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加强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

1.改进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结合课堂教学,指导内初班学生观察与教学有关的地理事物,通过设计动手活动探究适合内初班学生的教学方法。同时,通过动手活动激发其独立获取、选择和处理地理信息的欲望;培养内初班学生创新意识,以严谨的科学精神对待身边事物,让内初班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实践中领悟,快乐中成长,在终身学习中受益。

2.让内初班学生利用课外活动观察、验证教学内容,利用假期安排内初班学生调查家乡、参与社会实践,从而培养内初班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适时地分阶段地让内初班学生表达地理思想。通过判读地图能力,地理信息收集,运用能力,观察和探究地理事物能力等能力的培养,使其具备对人类与环境问题的评价与判读能力,树立科学的人生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等能力和观念,并将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运用、宣传。

四、课题研究的操作方法

(一)重视组织建设,构筑严密的管理体系

为了使课题研究扎实有效地开展,学校建立了“课题组”的一条龙课题管理体系。课题中心组成成员实行自主申报,确保课题组有组织,有具体的研究目标,内容,计划,措施,便于课题有条理地开展。

(二)主要活动

1.动手做手抄小报

我们让七八年级的学生分别动手制作了“我爱地理”学科有关的手抄小报,同学都积极搜集材料,参与其中,使学生学习地理的目的性越来越强,也增强了协作,团结的小组精神。我们还将手抄小报进行评奖,鼓励优秀学生。通过设计动手活动调动内初班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使内初班学生在动手中获取知识,在动手中培养内初班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问题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精神及与人沟通的能力,在动手中体验成功,感悟地理学习的趣味,从而优化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内初班地理教学质量。

2.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地图化

“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所以地图教学是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就是说地图是其他任何工具无法取代的。即使是地理基本原理的学习,也可以借助地图来学习、掌握。所以,地图在一定意义上既是教具,也是学具。学好地图,并用好地图,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当前初中生的地理学习还是停留在简单的、机械的记忆水平上,对地图的学习和运用则显得比较薄弱,关键在于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很难真正懂得地理知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所以,我们开展了七八年级的学生动手制作地图,七年级组学生动手制作“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图,八年级组学生动手制作“中国政区图”。通过同学们动手制作地图,不仅加深了对地图的认识,还认识到学习和掌握地图知识,对于学生学习其它科学知识以及开发学生的智力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认识到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

五、成果,体会与反思

跌跌撞撞走过了近三年,虽然我们做的离课题研究预期目标还有距离,有待改进的地方还很多,但值得肯定的是,我们有一定的收获,我校地理教师的专业技能从理论水平到实践能力都有一定的成长;动手活动不仅对增强内初班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受汉语水平影响,内初班民考汉班和民考民班、各班内要分层次设计动手活动。

篇9

通过这个模型的形象探索,气球上线的形状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到地球自转时产生的地转偏向力的规律及其对风向的影响。由此,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会将抽象概念形象化,从而记忆深刻,真正达到对新知识的内在构建。在演示观察方面,以《天气与气候》第四章第一节《气候的成因》为例,探究“地球纬度对气候带的影响”,通过用手电筒分别照射被三等分的纸带围绕的地球仪上的“赤道”“极点”“中纬度带”,观察光照区域的大小变化,推断太阳光是否均匀地照射在地球表面。从在纸带上画出的光照区域可以直观地看到太阳光照在不同纬度的辐射量是不同的,从而让学生明白太阳光照在地球各纬度分布不均是出现气候带的根本原因。这样直观的体验比凭空的逻辑思维想象更容易理解,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构建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实验探究的开放性人教版新课标理念提到: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程。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和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拓展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⑤尽管课标要求做到增加探究的开放程度,但由于人教版地理活动多以习题的形式出现,多被当成任务来完成。制作活动及探究活动都列有详尽的目的与步骤,开放性较小。美国教材中多以探究形式出现,探究实验中设有启示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而且实验的现象和结论的具有开放性。如,自行设计实验并在实验探究后进行交流讨论,进一步分析原因得出结论。这培养了学生用辩证法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良好思维方式。活动时间安排延伸到课外人教版新教材中一些活动在课堂上无法完成,必须让学生在课后完成。如收集资料证明我国季风的存在;调查家乡的大气污染状况及采取的措施等。然后以小论文、调查报告、地理小墙报、辩论赛等形式汇报,这些活动成为地理课堂教学的延伸或补充,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技能,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充分培养了其自主学习能力。如:八年级上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以“我国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会对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交融带来哪些好处”为题,展开辩论。美国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课外地理活动,如,“土壤的形成和成分”中要求在室外找一平方米的土壤,观察土壤表层和地下若干厘米深的地层的颜色与质地,探讨土壤的肥沃度。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实验探究、数据整理、讨论交流、自我评价等,既从大自然中学到知识,也认识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科学探究资源的开放性课程资源包括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包括教科书,教师、学生,师生本身不同的经历、生活经验和不同的学习方式、教学策略等。校外课程资源,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乡土资源、家庭资源等。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得出,人教版的课程资源面较窄,多表现为从网络、报刊上收集相关资料、图片。美国教材中较充分地利用校内和校外课程资源,广泛地涵盖了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社区资源等。如每一章都有1~2个要求学生与家人一起完成的活动,充分利用了家庭资源。

中美教材的活动对科学技能和探究能力的训练各有侧重人教版地理教材的科学活动侧重技能的培养,如读图、绘图,尤其是分析图表和数据、文字材料等的技能培养,而对观察、调查、访谈等实践性较强的技能则只重视方法的指导,缺少对地理问题体验和表达技能的要求。可见,我国更重视知识技能的培养,弱化了实践性和探究性。美国科学教材中的地理科学探究活动更注重操作探究技能和社会技能的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如“实践活动”环节,要求学生分组调查、访问、上网收集资料,并讨论写出调查小论文;“探索”环节,要求学生动手制作,亲身体验认识地理事物的乐趣;“技能实验室”囊括了分析、读图、观察、交流信息及数据解析等多种能力的培养。该教材较为全面地关注学生在探究技能、问题表达、思维创新等方面的发展。中美教材对科学活动的呈现形式和内容广度各不同在新课改的指导下,人教版的科学活动内容的广度大大增加,更加关注身边的地理科学。但人教版教材中的活动多以阅读或习题的形式出现,这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形式缺乏新颖和想象力。而交流讨论类、社会调查、制作模拟等需要较多时间的内容,因课时计划安排太紧张而被教师当作课外阅读来处理,因此学生也就将其忽略了。美国科学教材内容模块化,以科学探究理念为核心,“科学探究”专题活动穿插于相应的课程内容中,便于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加以利用和实践。美国教材中活动的内容的广度涉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其他课程,还专门设立“技能实验室”“生活实验室”“跨学科探索”等栏目来探讨社会热点问题、现代科技前沿的发展问题等。中美教材中科学活动的开放程度各不同总体上,人教版地理教材中活动的开放性较小:设计实验探究的内容极少;课外活动多为调查、写小论文、开展辩论赛等形式;资源的利用多表现为通过网络、报刊收集资料。美国科学教材中科学活动探究过程的开放性较大,学生有较多自去设计探究活动;课外活动也较为丰富,如调查、野外采集资料等;随着课外活动形式增多,课程资源的利用也就增多了,除了教学模型标本、图书等校内资源外,更多地利用了自然界中的各种资源、社区环境资源、人文资源、网络资源等。这让活动的开放性大大增加,而且能够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广泛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不断拓展学生的学习深度。

作者:周小燕 赖晓霞 单位:湛江师范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篇10

对于地理学科而言,它除了具有综合性、区域性,还具有开放性特征。认识地理事物,学习地理知识,大到宇宙世界,小到家乡、校园的一河一路等,具有广阔的空间范围。从这个意义上说,地理学科的教学则更容易实现学习与学生生活相接轨。所以,地理学习过程不提倡将学生禁锢在教室里,要让他们走出教室,走出学校,走进社会生活,去探究、发现现代社会中各种生活现象产生的地理原因,并以这种方式来检验自己书本上学习的知识,使学生感觉到地理学习是“有用的学习”。而且他们还可以在走入生活、关注社会的过程中尝试运用所学到的地理知识、技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师必须以饱满的精神跨进教室,使学生为之振奋,在一开始便以良好的状态进入角色。教学过程中,语言要富有激情,以自身激昂的情绪感染学生,使自己的教学语言煽动学生的思维热情,起到“扇子”作用。否则,“以其昏昏,使其怊怊”,效果可想而知。同时,语调作为一种“调料”,要讲究抑扬顿挫,惟妙惟肖,富有感彩和强烈的情感,再配以醒目、新颖的板书等,强烈地吸引住每个学生的注意力和情感,使其如痴如醉,全身心投入课堂教学之中。

二、教师教学能力不断地提升为学生到生活中学习地理提供有力的保证

广大一线地理教师在乡土地理教材实施的过程中自身能力得到不断提升,已经初步具备了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具体体现在:

1.新理念促使教师构建了更加完备的知识结构。乡土地理教材的实施使地理课程知识的覆盖面更加宽广。教师已经意识到原有的知识结构已经成为驾驭地理教学的瓶颈,他们已不再像以前一样,把自己定位在书本、学科、成绩、校园这几点一线的狭小空间,而是向书外,向其他学科、社会生活扩展,构建了更完备的知识结构,不仅是原有结构的重组,更是吸收了先进的理念、其他学科的知识,包括全新的科技前沿知识,来完善、充实自己,新旧知识相融合,以满足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学习地理的需求。

2.乡土地理教材中的大部分素材,对于学生来说大都是来源于身边的生活世界,但答案及原理多是未知的,教师这时则会把自己的位置从居高临下的权威降到“平等中的首席”,师生之间实现了平等交流、平等对话,彼此间真正形成了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3.教师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新课改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乡土地理教学的实施而言,教师除了常规教学能力的提高,更加注重了以下能力的提升:首先是地理信息方面的能力,教师不仅具有了独立获取、整理、分析地理信息能力,而且更是加强了指导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此外,教师还要强化自身指导学生进行地理实践活动的能力。大多地理教师已能通过彼此合作的方式制定活动计划,选择合适的实践活动场所、活动内容及方法,能够正确指导和组织学生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与动手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