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的措施范文

时间:2023-08-01 17:40: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自然灾害的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自然灾害的措施

篇1

任何自然灾害都可以分为发生之前、发生之中和发生之后三个阶段[1],在面向自然灾害的旅游业危机管理中,由于自然灾害的发生常常是不可预测的,所以在实际中更侧重于危机管理计划的制定以及危机后的恢复,而非危机发生前的规避[8]。

1.发生之前阶段的旅游业管理

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突发性,管理者无法对其具体情况进行预测,只能通过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制定行业规范,成立专门管理组织等方式来积极预防。主要措施主要包括,一是遵守法律法规,制定行业规范。二是成立自然灾害管理小组。三是制定危机管理计划。四是培训从业人员。

2.自然灾害中间阶段的旅游业管理

在自然灾害发生的中间阶段,进行旅游危机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尽可能保证游客的人身及财产安全,降低自然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因此,在这个阶段管理措施主要有:第一,加强部门合作。通过危机管理小组的协调作用,在统一领导下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密切合作,通过信息共享、强化交流、共享救灾资源等方式,来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失。第二,保证游客安全。保证游客安全是灾害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自然灾害一旦发生,危机管理小组应当指定专人负责游客的疏散和安抚工作,尽可能保证游客人身安全和财产不受损失,同时,避免混乱情况下引发其它的连锁危机。第三,核查损失。在对灾害发生地现场清理的基础上,对自然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应进行调查与核实,为以后灾害评估和灾后重建做好准备。

篇2

关键词:自然灾害:农产品:应急预警

生产革命带来了生产力发展与经济的繁荣,大工业的兴起使得城市人口逐u从农村迈向城市,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工业化越来越严重,全球气温变暖,加剧了自然灾害的进程,特别是自然灾害本来就严重的地区,因为长期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使得人们对灾害不能采取更好的防范措施,各个地区经济差距逐步加大,因此我们应该对农产品所遇到的自然灾害有更深入的了解与分析,加大对自然灾害农产品与应急预警的投入,让自然灾害来临之前能够提出好的防范措施,

一、建立自然灾害农产品应急预警的客观必然性

1.自然灾害发生日趋严峻

黑龙江省位于我国的最北端,地处暖温带和寒温带,属于湿润向半干旱区过度的地带,地势独特,属于灾害较多的地区,黑龙江的自然灾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他们所特有的地势影响,所以我们无法对它带来的自然灾害有根本性的解决,只能让当地部门采取有效的措施,由于黑龙江分布地域比较广阔,有着幅员辽阔的地势,环境优美,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工业化越来越严重,加速了全球气温变暖,自然灾害的频繁出现,造成了农产品严重的损失,黑龙江地区的地域独特给自然灾害的发生带来了一定的季节性,季节性的灾害发生已经让农产品的生长受到很大的影响,目前自然灾害呈现了上升趋势,逐渐的给黑龙江的农产品劳动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2.人类的破坏自然灾害日益加剧

生产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发展与经济的繁荣,大工业的兴起加快了城市人口逐渐从农村迈向城市,加剧了城市化的进程,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工业化越来越严重,全球气温的变暖,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展进程,东北地区因为天气长年寒冷,导致很多农作物都无法在当地进行种植,农产品收入很低,给很多劳动者带来了巨大的困难,所以当地的劳动者不得不对当地地区进行额外的树木砍伐,以赚取费用,到农产品快收成的季节,劳动者会对农产品使用大量的农药促使农作物生长,随着农药的大量使用,让一些农药流失到环境之中,通过蒸发,被空气中的尘埃吸附住,随风扩散,造成了大量的大气污染,环境污染,大气的污染又会通过水的循环流入到生物圈中,造成水的污染,然后通过人的呼吸作用造成对身体的污染,由此来看环境的污染归根揭底都是由人们自己所造成的,东北地区常有干旱问题,因为东北经济发展水平低,基础设备不完善,所以大部分的雨水随之流走,即使有大量的雨水降落也无法使用,在供水不足的情况下又对地下水资源进行挖掘,导致地下水位迅速下降,土地荒漠化也越来越严重,所以对于水资源短缺无法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也极大的增加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严重问题。

二、黑龙江省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现状

长期的自然灾害对黑龙江的影响深远,因此黑龙江地区人们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措施加强,黑龙江地区的人们一直都十分重视预警检测,黑龙江省自然灾害预警检测工作一直都在不断地发展,在检测设备和技术手段方面也加大了投资,目前,当地有关部门为了更好的防范自然灾害的发生,防止自然灾害给劳动者带来不必要的后果采取了一些措施,目前黑龙江省植保机构有501人,平均每个市、县不到5人,目前乡级没有专职植保人员,二是目前黑龙江省有53个市、县、完成了有害农产品预警,与控制区域站的建设,平均拥有办公室面积和实验近1000平方米,有健全的观测场地,基础设施非常完善,而有的地区与建设面积少规划不合理,基础设施也很缺乏,自然灾害的防范机构差别很大。

2.自然灾害预警存在的问题

(1)自然灾害知识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民众的防灾意识不强,由于我国政府机构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措施不够强烈,对自然灾害防范措施这方面的教育不够重视,很多人对有关知识也缺乏了解,自然灾害的不断发生,导致农产品的灾害更加严重,因为政府宣传力度的不够,所以劳动者也不知道怎么做能够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这严重影响了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的充分性和有效性。

(2)我国的自然灾害应急系统和专业队伍的水平有待提升。自然灾害工作频繁发生导致农产品的产量下降,从自然灾害的情况来看,很多因素是由于自然灾害的救助者能力不够,即使自然灾害来临时会因为很多救助者的能力不足而影响最好的救济时间,另一方面因为救助者的文化素质不高,因为文化素质水平低所以对关键性的知识理论存在很大的缺失,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的严重性。自然灾害知识的宣传力度不够,使我国的自然灾害应急系统和专业队伍的水平不能够预见自然灾害的发生,对病害虫发生情况的掌握和发生规律的研究工作不能够很快的得到提升。

三、黑龙江自然灾害监测监测应急预警的对策建议

篇3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预防为主,牢固树立风险管理和综合减灾理念,不断完善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推动形成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合力,逐步建设县、乡二级重点监测预警信息化系统和监测预警信息报送制度,发挥社会、基层组织和群众作用,提高我市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水平。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综合协调和部门联动相结合。应急管理部门负责综合监测预警工作,统筹协调自然灾害预警信息有关工作,健全自然灾害信息资源获取和共享机制,加强与自然灾害有关监测部门的应急联动机制建设。各相关部门负责本单位涉灾预警信息工作,形成政府主导、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的联动机制。

2.坚持分级负责和区域协同相结合。我市要做好本辖区内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工作,分级管理,落实责任,强化管理服务和资金保障,加强县乡协同发展。县乡自然灾害监测部门承担相关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工作,为防灾减灾提供服务。

3.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前提下,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引导、支持科研单位、企业、基层组织、个人等社会力量参与自然灾害风险监测工作。

(三)工作目标

初步建立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制度体系,建成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和应急管理系统逐级报送制度,建立健全面向政府、公众和行业的信息服务平台,初步构建规范的自然灾害预警服务模式。

二、建立健全自然灾害分类监测和分级预警体系

(四)推动健全自然灾害分类监测体系。自然资源、水利、住建、农业农村、林业、气象、地震等部门,要针对自然灾害种类和特点,完善本部门专业监测站网布局,划分重点监测区域,确定重要监测点,加密监测站点。完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水文监测站网体系、城市排水防涝综合信息平台、病虫害监测预警能力、森林火点和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地震紧急快报体系等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消除监测盲区,提高监测覆盖率。明确监测项目,加强新技术、新装备应用,配备专职或兼职人员,对自然灾害及其有关要素进行实时监测。应急管理部门针对多灾并发群发和灾害链况,在充分利用有关部门监测数据的同时,拓宽信息化、智能化采集渠道,探索开展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工作,提升自然灾害立体综合监测能力。

(五)建立重特大灾害应急加密观测机制。重特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应急管理部门协调有关自然灾害监测部门及时派出专门监测队伍,配备监测装备,针对重点区域多手段开展应急加密动态观测。市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可配合开展有关工作,及时为应急决策提供信息支撑。

(六)提高自然灾害预测预报水平。各自然灾害监测部门紧密沟通,进一步明确防灾减灾救灾需求,推动提高自然灾害预测预报产品的时空分辨率和更新频率,综合利用国内外预测预报模型模式,针对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重特大自然灾害,全程提供更加及时精准的短临预报。

(七)规范自然灾害分级预警工作。自然资源、水利、住建、农业农村、林业、气象、地震等有关自然灾害监测部门,进一步规范自然灾害分级预警工作,及时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按照自然灾害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态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等综合研判结果开展分级预警,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预警级别或解除预警,并通报本级应急管理和相关部门。预警级别划分为四级:四级、三级、二级、一级,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一级为最高级。

三、建立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和报送制度

(八)推进应用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按照省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推进应用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建设。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市应急管理局要统筹自然资源、水利、林业、地震、气象等部门的监测预警信息和工信、住建、农业农村、交通运输、教育、卫生等部门的行业信息资源,按照“共建共享”原则推进信息系统应用工作,实现自然灾害监测信息互联共享和评估预警信息联合等功能,满足县级灾害监测预警工作高效互联互通的需要。

(九)全面推进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加快自然资源、水利、林业、气象、公安、应急、工信、住建、交通、教育、卫健等相关单位建立自然灾害有关监测预警信息共享机制。通过签订协议等形式,分批组织实施,预报产品、预警产品和服务产品等气象灾害信息;地震监测速报信息;监测和预警等地质灾害信息;防汛抗旱气象数据、水利工程数据、水文数据、防汛抗旱工情险情、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城市内涝等防汛抗旱信息;航空监测、地面监控、森林火险监测站的火情和森林火险综合、气象部门监测和预报数据等森林火险信息;大型建筑、大型公用设施、地下管网及综合管廊、公共空间、消防重点单位、重大活动保障等城市安全信息。有序有效接入本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平台,各有关部门要保持数据动态更新,形成纵向贯通、横向集成、安全可靠、覆盖全面的信息共享模式,为信息预警提供基础。

(十)建立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逐级报送制度。设立专岗人员,负责向上级部门报告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有关信息,制定信息逐级报送工作规程,明确报送范围和内容,确定报送形式和时限,严格报送流程和要求。市应急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并指导全市报送工作。

四、建立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会商研判制度

(十一)建立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会商机制。构建涉灾部门、属地政府、灾害现场等多方参与的会商平台,定期汇总分析各专业部门灾害趋势预测和重大灾害形势研判意见,形成综合会商研判报告,实现多方参与会商和多源监测预警信息的综合研判。及时开展自然灾害风险形势分析研判,每季度和每年开展定期会商,汛前、节假日前、重大纪念日、年末等重要节点开展不定期会商。组织有关部门汇总分析自然灾害趋势预测信息,组织开展自然灾害风险形势分析研判,确定风险水平、风险类型和高风险区,形成自然灾害风险形势分析报告。

(十二)开展重大自然灾害快速综合研判。密切关注重特大自然灾害发生发展全过程,及时组织有关监测部门汇总分析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必要时加密会商,适时开展灾前预评估、灾中跟踪评估和灾后总结评估等,对自然灾害发生可能性及其影响范围、损失影响和后续风险等开展快速综合研判,形成报告并不断更新。参与会商评估部门要指定专人负责,及时提交预测分析报告,形成规范化会商评估制度。

五、健全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和预警响应制度

(十三)加强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应急管理部门协同市气象局、市政数局、市融媒体中心(广播电视台)、市互联网信息中心、移动公司、联通公司、电信公司做好预警信息工作,优化完善本级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平台,明确职责、预警范围、预警类别、权限、审批程序、流程、渠道和保障措施等,确保及时准确预警信息。

(十四)构建基层预警信息服务体系。各有关部门提高社区、人员密集场所和偏远区域预警信息传播接收设施普及率,整合基层各类信息员队伍,扩展社会传播节点,构建集技术、装备和队伍于一体的基层预警信息服务体系,提高信息覆盖率和播放频度,逐步解决预警“最后一公里”问题。积极推进应急广播系统建设,乡、村在各类人员密集区和公共场所设立电子显示屏,通过有线广播、高音喇叭、鸣锣吹哨等多种手段及时传递预警信息,确保预警信息入户到人。

(十五)加强自然灾害预警响应机制建设。各有关部门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细化本级自然灾害预警响应措施,修订完善本级应急预案,做好预警信息与应急响应启动的衔接,自然灾害预警的主管部门应根据事态发展,按照有关规定适时调整预警级别并重新。自然灾害预警响应后,各有关部门要采取相应的响应措施,健全多部门前后方应急联动机制建设,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加大灾害预警的科普宣教工作力度,确保预警响应效果。

六、保障措施

(十六)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对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工作的统筹协调,重大事项和主要成效等要及时向本级党委、政府和上级应急管理部门报告,并通报有关各方。推动乡(镇)街党委政府更加重视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工作,建立相应的综合协调机制。

篇4

国际减灾十年是由原美国科学院院长弗兰克·普雷斯博士于1984年7月在第八届世界地震工程会议上提出的。此后这一计划得到了联合国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联合国分别在1987年12月11日透过的第42届联大169号决议、1988年12月20日透过的第43届联大203号决议,以及经济及社会理事会1989年的99号决议中,都对开展国际减灾十年的活动作了具体安排。1989年12月,第44届联大透过了经社理事会关于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的报告,决定从1990年至1999年开展“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活动,规定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为“国际减少自然灾害日”(InternationalDayforNaturalDisasterReduction)。1990年10月10日是第一个“国际减灾十年”日,联大还确认了“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的国际行动纲领。2001年联大决定继续在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纪念国际减灾日,并借此在全球倡导减少自然灾害的文化,包括灾害防止、减轻和备战。

“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国际行动纲领首先确定了行动的目的和目标。行动的目的是:透过一致的国际行动,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减轻由地震、风灾、海啸、水灾、土崩、火山爆发、森林大火、蚱蜢和蝗虫、旱灾和沙漠化以及其它自然灾害所造成的人命财产损失和社会经济的失调。其目标是:增进每一国家迅速有效地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的能力,特别注意帮助有此需要的发展中国家设立预警系统和抗灾结构;考虑到各国文化和经济情况不同,制订利用现有科技知识的适当方针和策略;鼓励各种科学和工艺技术致力于填补知识方面的重点空白点;传播、评价、预测与减轻自然灾害的措施有关的现有技术资料和新技术资料;透过技术援助与技术转让、示范项目、教育和培训等方案来发展评价、预测和减轻自然灾害的措施,并评价这些方案和效力。

国际行动纲领要求所有国家的政府都要做到:拟订国家减轻自然灾害方案,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将之纳入本国发展方案内:在“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期间参与一致的国际减轻自然灾害行动,同有关的科技界合作,设立国家委员会;鼓励本国地方行政当局采取适当步骤为实现“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宗旨作出贡献;采取适当措施使公众进一步认识减灾的重要性,并透过教育、训练和其它办法,加强社区的备灾能力;注意自然灾害对保健工作的影响,特别是注意减轻医院和保健中心易受损失的活动,以及注意自然灾害对粮食储存设施、避难所和其它社会经济基础设施的影响;鼓励科学和技术机构、金融机构、工业界、基金会和其它有关的非政府组织,支持和充分参与国际社会,包括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拟订和执行的各种减灾方案和减灾活动。

篇5

因此,对自然灾害的防范尤为重要,对待自然灾害我们不能将预案束之高阁,要通过对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培训和实地操作演练等形式的实践才能使全校师生熟练掌握预案,进一步掌握逃生技能。

居安思危,预防为主。要增强忧患意识,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在宽城区教育局学校安全科的大力鼓励和领导下,我校按上级要求及时制定紧急防灾预案、开展防震救灾演练、防踩踏安全行规演练和校车安全逃生演练等各型安全演练,做到人防、物防、技防三结合以便应对自然灾害对我们的侵袭。

我认为如何培养师生应对自然灾害逃生能力的具体措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为了确保学校师生应对自然灾害逃生能力的提升,我校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任组长,领导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年级组长为及班主任为组员的“培养师生应对自然灾害逃生能力”的指导落实小组。带领师生学习和领会我国应急管理和综合防灾减灾的工作现状,普及和推进防灾减灾知识和推进应对自然灾害逃生能力的技能培养,使他们具有一定的应对自然灾害的逃生能力。

二、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措施

重点是摸清学校师生对自然灾害的认识程度和逃生能力的强度。从教师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方案,从思想和行动上对师生进行改造,让他们认清自然灾害的危害性,从“我得防范”到“我要防范”,变“被动”为“主动”,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具体措施如下:

1. 组织全校教师进行学习和讨论各种自然灾害知识和防灾减灾知识。

2. 经常收听国家或地方政府和主管灾害部门的灾害信息,不听信谣传,及时关注教育局安全群的信息和来自“校安通”的长春市教育局的安全提示信息,并及时传达精神给学校领导和师生做好相关安全工作。

3. 做好个人、家庭的各种行动准备和物质、技术准备。

4. 组织学校学生安全社团和校园安全巡逻队,注意观察研究周围的自然变异现象并及时汇报学校做好防备。

5. 告诉师生一旦发现某种异常的自然现象,不必惊恐。立即上报,学校再向有关部门报告,请专业部门判断。

6. 灾害一旦发生,首先应该立即通知全校领导及师生,组织大家和个人自卫。

7. 灾前选好避难场所,当自然灾害真的来临时,组织大家进行避灾。

8. 在救灾行动中,不要惊慌,首先要切断可能导致次生灾害的电、火、煤气等灾源。

9. 加强我校预防自然灾害的硬件设施的管理,比如楼体加固等。

10. 做好师生的防灾减灾的各种演练活动,比如“防震安全演练”、“防踩踏安全行规演练”、“校车逃生安全演练”等,有效提高师生的应对自然灾害的逃生能力。

11. 加强应对自然灾害的教育工作,强化宣传教育,联合家长、社会共同做好应对自然灾害的工作。

12. 落实值班带班制度,发现情况及时汇报校领导,有必要时要及时汇报区教育局安全科。

三、强化落实,夯实管理

1. 完善学校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制定好各种安全预案、应对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不断推进学校安全工作管理规范化,为提高学校师生应对自然灾害的逃生能力奠定基础。

2. 加强法制安全宣传和教育,必要时请专家来学校辅导,切实提高我校师生的防范自然灾害的能力。

3. 进一步落实好领导和教师的“一岗双责”。自然灾害来临时,每一位领导和教师既是岗位的业务负责人又是岗位的安全负责人。

篇6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运转正常、管理有序、保障有力的突发性重大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紧急救助行为,提高紧急救助能力,合理配置救灾资源,迅速、有序、高效地实施紧急救助,最大程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维护灾区社会稳定。

1.2 编制依据

    依据《菏泽市牡丹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菏泽市牡丹区胡集镇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结合本镇实际,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凡在我镇发生的水旱灾害,大风、冰雹、雪、强冷空气等气象灾害,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及其他突发公共事件达到启动条件的,适用于本预案。

1.4 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最大程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2)政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3)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4)快速反应,果断处置,尽力减少损失,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5)规范程序,因地制宜,提高救灾效能。

(6)依靠群众,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公益性社会团体的作用。

2 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2.1 镇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

    镇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镇领导小组”)为镇自然灾害应急综合协调机构,统一领导、指挥、协调全镇自然灾害的应急救助工作。

2.1.1 镇领导小组组成

    组  长:王文君  镇常务副镇长

    副组长:马洪浩  镇人大主任

    成  员:党政办、经委、土管建委、财政办、综治办、民政办、人武部、应急办、派出所、教委、交管、工商、地税、国税、信用社、卫生院、电信、粮管所、供销社等单位和部门负责人。

2.1.2 镇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统一领导、指挥、协调全镇自然灾害的应急救助工作。

(2)协调有关部门听取受灾地区的灾情、自然灾害救助情况汇报。

(3)组织会商,分析、评估灾区形势,研究提出对策和措施。

(4)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对灾区的支持措施。

(5)组织有关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赴灾区指导开展自然灾害救助工作。

(6)决定其他有关重大事项。

2.1.3 镇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

(1)党政办:牵头制订本预案,并组织演练和实施;组织、协调全镇救灾工作;指导做好灾民转移安置和生活保障工作;组织核查、评估灾情,灾情,管理、分配省、市、区下拨和镇配套的救灾款物并监督使用;指导做好灾后救助和恢复重建;组织、指导救灾储备建设和救灾捐赠。

(2)经委、农办、土管建委:安排重大抗灾救灾基建项目,帮助灾区尽快恢复基础设施功能,协调有关方面落实项目建设资金和以工代赈资金,协助分析灾情统计数据及对经济社会产生的主要影响。

(3)工商、地税、国税:加强价格监督管理,必要时实施价格干预措施或者紧急措施,开展价格监督检查,打击价格违法行为,保持市场价格稳定。

(4)经委、民政办:负责组织协调生活必需品的应急供应,动用镇级储备商品稳定市场;负责协调落实相关合作项目救灾及灾后重建。

(5)教委:帮助灾区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协助做好受灾校舍的恢复重建。

(6)农办:安排抗灾救灾项目,组织协调抗灾救灾行动,协调灾害紧急救援队进行人员搜救;开展灾情宏观调查;组织现场监视、监测和灾情分析会商。

(7)派出所、交管、综治办:组织力量抢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及时疏散、转移受灾群众,指导、督促灾区加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稳定社会秩序;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突发性治安事件,加强对要害部门的安全保卫,视情在灾区实行交通管制,严厉打击盗窃、抢劫以及哄抢抗灾、救灾物资的违法犯罪行为。

(8)财政办:负责救灾准备资金的落实和争取上级财政支持,做好救灾资金、捐赠款物的分配、下拨工作,指导、督促灾区做好救灾款的使用、发放工作。负责对救灾款物、物资储备使用情况进行审计。

(9)农办:组织、协调、监督、指导防汛防旱和水利工程抢险,掌握、汛情和旱情,对主要河流、水库进行调度,配置水资源,组织指导灾后水利设施的修复。负责组织重大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帮助、指导灾后农业生产恢复;负责重大林业有害生物以及森林火灾的监测和防治;指导灾区做好农作物救灾种子调配、供应及损毁农田的修复工作,帮助灾区尽快恢复农业生产。负责气象灾害的实时监测、预警和预报,做好救灾气象保障服务。

(10)卫生院:负责组织医疗防疫队伍进入灾区,向灾区提供所需药品和医疗器械;组建灾区临时医院或医疗所,抢救、治疗和转运伤病员;实施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等应急措施,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开展疾病监测,做好紧急免疫和重灾地区场所消毒工作,对灾区可能发生的传染病进行预警;必要时组织心理卫生专家对灾区群众进行心理治疗。

(11)安监办:组织或参与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调查处理,指导、协调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救援行动。

(12)供电所:负责组织灾区的电力供应和电力设施的抢修工作。

(13)人武部:根据镇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要求,及时组织突击人员参加抢险救灾,必要时协助相关地区进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2.2日常办事机构

    镇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党政办,作为镇领导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负责镇领导小组的综合协调和日常工作,其职责为:

(1)组织、协调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提出救灾工作措施和建议。

(2)收集、汇总、评估、报告灾害信息、灾区需求和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情况。

(3)负责协调、指导灾区恢复重建工作。

(4)负责组织、指导救灾捐赠。

(5)承担镇领导小组日常事务和交办的其他事项。

3 灾害救助分级

    依据自然灾害的性质、危害程度、波及范围和灾害救助的实际需要,自然灾害救助划分为特别严重灾害(Ⅰ级)、严重灾害(Ⅱ级)、较重灾害(Ⅲ级)、一般灾害(Ⅳ级)四个等级。

4 应急准备

4.1 资金准备

(1)按照救灾资金分级负担的原则,安排社区救灾资金预算。

(2)应根据财力增长、物价变动、居民生活水平实际状况等因素逐步提高救灾资金补助标准,建立救灾资金自然增长机制。

(3)救灾预算资金不足时,镇安排的预备费要重点用于灾民生活救助。

4.2 物资准备

    对现有救灾储备物资和储备库,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1)按照救灾物资储备规划,建立健全物资储备点,储备必需的救灾物资。

(2)每年年初购置救灾必需的衣被、净水器、食品等救灾物资。

(3)建立救助物资生产厂家名录,必要时签订救灾物资紧急购销协议。

(4)灾情发生时,可调用灾区邻近的物资储备库、物资储备点中的救灾储备物资。

(5)建立健全救灾物资应急采购、紧急调拨和运输制度。

4.3 通信和信息准备

    自然灾害救助信息网络应以公用通信网为基础,合理组建灾害信息专用通信网络,确保信息畅通。通信运营企业应依法保障灾害信息的畅通。

(1)加强镇级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建立覆盖镇、村二级的救灾通信网络,时刻确保与上级政府间的救灾通信联系,确保各级政府及时准确掌握重大自然灾害信息。

(2)在部门间建立灾害信息共享平台,加强信息交流服务,形成信息共享机制。

4.4 救灾装备准备

(1)镇级有关部门应配备救灾管理工作必需的设备和装备。

(2)建立镇级避灾中心。

4.5 人力资源准备

(1)完善灾害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2)建立健全专业队伍。必要时组织民政、卫生、农林、国土资源等各方面专业人员,重点开展灾情会商、赴灾区的现场评估及灾害管理的业务咨询工作。

(3)建立健全与派出所、卫生等专业救援队伍的联动机制。

(4)培训、发展非政府组织和志愿者队伍,并充分发挥其作用。

4.6 社会动员准备

(1)建立和完善社会捐助的动员机制、运行机制、监督管理机制,规范自然灾害社会捐助工作。

(2)规范救灾捐赠的组织发动、款物接收和分配以及社会公示、表彰等各个环节的工作。

(3)建立镇社会捐助接收站,健全经常性社会捐助接收网络。

4.7 宣传、培训和演练

(1)开展社区减灾活动,利用各种媒体宣传灾害知识,宣传灾害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保险的常识,增强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

(2)不定期开展对各社区分管领导、各类专业紧急救援队伍、非政府组织和志愿者组织的培训。

(3)根据灾害发生特点,适时组织灾害救助演练,检验并提高应急准备、指挥和响应能力。

5 预警预报与信息管理

5.1 灾害预警预报和信息共享

(1)相关部门对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汛情预警信息和农作物生物灾害预警信息,地质灾害预警信息等,应及时向镇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

(2)镇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灾害预警预报信息,结合预警地区的自然条件、人口和社会经济背景数据库,进行分析评估,及时对可能受到自然灾害威胁的相关社区和人口数量做出灾情预警,并向镇政府报告。 

(3)根据灾情预警,自然灾害可能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大量人员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镇和社区应做好应急准备或采取应急措施。

(4)镇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汇总各类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向镇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相关部门、通报,做到信息共享。

5.2 灾情信息管理

5.2.1灾情信息报告内容

    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灾害造成的损失(包括人员受灾情况、人员伤亡数量、农作物受灾情况和房屋倒塌、损坏情况,以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已采取的救灾措施和灾区的需求。

5.2.2 灾情信息报告时间

(1)灾情初报。村对于本行政区域内自然灾害,凡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财产损失的,应在第一时间了解掌握灾情,及时向镇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初步情况,最迟不得晚于灾害发生后1小时。对造成死亡(含失踪)10人以上或其他严重损失的重大灾害,镇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接到社区报告后,在1小时内完成审核、汇总灾情数据的工作,向区政府报告。

(2)灾情续报。在重大自然灾害灾情稳定之前,执行24小时零报告制度。社区每天8时之前将截止到前一天24时的灾情向镇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镇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天9时之前向区政府上报。特大灾情根据需要随时报告。(3)灾情核报。社区在灾情稳定后,应在1个工作日内核实灾情向镇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镇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接到社区报告后,应在1个工作日内审核、汇总灾情数据,将全镇汇总数据向区政府报告。

5.3 信息

(1)信息坚持实事求是、及时准确的原则。

(2)重大灾情和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情况由镇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审核后,其中水旱灾害情况由镇三防办会同镇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

(3)信息的内容主要包括:受灾的基本情况、自然灾害救助的动态及成效、下一步安排、需要说明的问题。

6 应急响应

(1)、依据自然灾害救助的分级,灾害救助行动实施分级响应。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以属地管理为主,事发地社区按照有关规定全面负责本区域内自然灾害的救助,镇领导小组和有关部门根据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处置的实际情况,实施统一指挥,给予协调支援。

    灾害发生后,镇领导小组及时召开成员单位会议,研究部署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工作,相关成员单位受领任务。情况紧急时,根据镇政府指令,镇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按本预案协调各成员单位行动。各成员单位根据本预案所明确的职责分工,履行救助职责。实行24小时值班;镇领导小组办公室全部动员,全力以赴开展灾害救助工作。

(2)、 应急结束

    自然灾害事件稳定后,由相应的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应急响应结束的建议,由本级领导小组确定响应终止。

    各成员单位要对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结果、响应职责的履行、响应的组织、响应的保障、平时的准备等情况进行评估,并做好有关统计、汇总工作。响应评估应形成书面材料,报镇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汇总后,形成总结报告,上报区政府。

7 灾后救助与恢复重建

7.1 灾后救助

(1)根据灾民生活困难情况,建立需政府救济人口台账。民政办将需政府救济人口等灾民生活困难情况报区民政局,并附分社区灾情统计表。

(2)镇民政办陪同区民政局,会同有关部门,组织有关人员赴灾区开展灾民生活困难状况评估,核实情况。

(3)灾民救助全面实行《灾民救助卡》管理制度。对确认需政府救济的灾民,由镇统一发放《灾民救助卡》,灾民凭卡领取救济粮和救济金。

7.2 恢复重建

    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坚持“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互助互济,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济和扶持”的救灾工作方针,灾民倒房重建应由社区负责组织实施,采取自建、援建和帮建相结合的方式,以受灾户自建为主。建房资金应通过政府救济、社会互助、邻里帮工帮料、以工代赈、自行借贷、政策优惠等多种途径解决。房屋规划和设计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充分考虑灾害因素。

(1)组织核查灾情。灾情稳定后,各社区立即组织灾情核定,建立因灾倒塌房屋台账。镇领导小组办公室在灾情稳定后2日内将全镇因灾倒塌房屋等灾害损失情况报区民政局,并附分社区灾情数据统计表。

(2)开展灾情评估。重大灾害发生后,镇民政办陪同区民政局,组织有关人员赴灾区开展灾情评估,全面核查灾情。

(3)制定恢复重建工作方案。根据全镇灾情和各地实际,制定恢复重建方针、目标、政策、重建进度、资金支持、优惠政策和检查落实等工作方案。

(4)根据镇政府向区政府要求拨款的请示,结合灾情评估情况及上级部门拨款情况,会同镇财所下拨特大自然灾害救济补助费,专项用于各地灾民倒房恢复重建。

(5)定期向社会通报各地救灾资金下拨进度和恢复重建进度。

(6)向灾区派出督查组,检查、督促恢复重建工作。

(7)与有关部门协商制定优惠政策,简化手续,减免税费,平抑物价。

(8)卫生部门组织医疗卫生人员深入灾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进行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指导灾区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8、 奖励与责任

    对在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除由镇政府进行表彰外,并报上级有关部门;对在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中英勇献身的人员,按有关规定追认烈士;对在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中玩忽职守造成损失的,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篇7

(一)制订预案,常备不懈

应急预案应包括对自然灾害的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应急保障、调查评估等机制,形成包含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等各环节的一整套工作运行机制。通过培训和预案演练使广大群众、灾害管理人员熟练掌握预案,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预案。

(二)以人为本,避灾减灾

以人为本,把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防灾减灾的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

面对自然灾害,科学防御,从早期盲目的抗灾到近年来主动地避灾,体现了在防灾减灾中的科学发展观。

(三)监测预警,依靠科技

气象灾害是可以有较长预警时效、较高预测预报准确率的一类突发公共事件,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加强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制作工作,加强气象预警信息工作,是提高防灾减灾水平的重要科技保障。依靠科技,提高防灾减灾的综合素质。通过加强防灾减灾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采用与推广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并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科技水平。

(四)防灾意识,全民普及

社会公众是防灾的主体。增强忧患意识,防患于未然,防灾减灾需要广大社会公众广泛增强防灾意识、了解与掌握避灾知识。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普通群众能够知道如何处置灾害情况,如何保护自己,帮助他人。政府与社会团体应组织和宣传灾害知识,培训灾害专业人员或志愿者。有关部门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网络等,广泛宣传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有关部门应编写自然灾害防御宣传手册与宣传材料,广泛宣传与普及灾害知识、应急管理知识、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基层群众参与应急管理能力与自救能力。

(五)应急机制,快速响应

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建立“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防灾减灾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政府组织领导,各个部门积极响应。在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中,气象部门在内部上下联动的同时,加强了与新闻、水利、民政、安全监督、海洋、农业、林业、环境等部门的横向联动和紧密协作,建立应急联动机制,把气象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公共服务体系。需要加强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充分动员和发挥乡镇、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依靠公众力量,形成规范、高效的灾害管理工作流程。来源:考试大的美女编辑们

(六)分类防灾,针对行动

预防和减轻台风灾害,应根据台风预警级别,及时疏散沿海地区居民,人员应尽可能待在防风安全的地方,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只走锚、搁浅和碰撞,拆除高层建筑广告牌,预防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灾害。

对暴雨洪涝灾害,根据雨情发展,及时转移滞洪区、泄洪区人员、财产,及时转移城市低洼危险地带以及危房居民,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

浓雾发生时,大气能见度与空气质量明显下降,机场、高速公路、航运采取停运、封闭措施,交通驾驶人员控制速度,确保安全,居民减少外出或外出时戴口罩。

雪灾发生时,相关部门做好交通疏导,必要时关闭道路交通,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工作,驾驶人员小心驾驶,防范道路结冰影响。

(七)人工影响,力助减灾

人工影响天气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减灾科技手段。在合适的天气形势下,组织开展人工增雨、人工消雨、人工防雹、人工消雾等作业,可以有效抵御和减轻干旱、洪涝、雹灾、雾灾等气象灾害的影响和损失。

篇8

我国是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发生的自然灾害给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据统计,20世纪50年代为480亿元, 70年代为590亿元, 90年代以后,年均已经超过1000亿元(王国敏,2005)。21世纪以来,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急剧上升(如表1所示),2001至2010年十年平均高达2861亿元,2008年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1752亿元,是新世纪以来的最高值。

为了增强自然灾害抵抗能力,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对大江大河的治理,拦洪蓄水等, 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农业抗灾体系。 一是建设了一批大中型水利工程,到2010年底全国有大型水库422座,蓄水总量2091亿立方米,对水资源季节、区域分布不均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二是加大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2010年新建、维护小型水源工程17.2万处,改善灌溉面积1360.1万亩,新增节水灌溉工程面积885.1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396.4平方公里,有效地增强了农业抗灾能力。三是建立了农作物植保体系,对各种农作物病虫害起到了一定防治作用。四是逐渐完善了农业自然灾害的预报体系。但是,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中环境污染的加剧,以及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掠夺,使得农业自然灾害呈现出新的特点,表现为:大灾次数增加,小灾次数减少;面积和强度加大;发生周期缩短。从表1可知,从2001到2010年十年间,农作物年均受灾面积为3564.3万公顷。与受灾面积扩张、强度加大相对应,自然灾害发生的周期也越来越短。农业自然灾害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的稳定发展。

二、我国财税政策在农业自然灾害防御方面存在的不足

(一)财政在农业投入方面严重不足,导致抵御农业自然灾害的基础设施建设缓慢 由于大江大河、农田水利改造等抗灾基础设施具有准公共产品的特性,它们的治理、改造需要巨额财政资金投入。但目前我国财政在这方面的投入却严重不足,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虽然国家财政用于农业支出的总量处于增长的趋势,由1990年的307亿元上升到2008年5955亿元,增长了17倍,但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却没有多大的变化甚至呈现下降的趋势。从1990年的9.4%下降到2005年的7.9%,近几年稍有回升(2008年为9.5%)。显然,微薄的财政投入,对于庞大的农业设施抗灾体系的改善来说,犹如“杯水车薪”。 财政农业投入的短缺,产生以下方面的负效应:一是农田水利设施基本带病运行,二是排灌设施逐年弱化。从而导致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下降。

(二)中央财政支持下的风险分散机制尚未建立,巨灾风险转移制度不健全 农业保险的原理是大数法则,如果要有效地分散风险,则需要有足够多的风险单位投保,反之则会由于风险过分集中,导致保险公司无利可盈,农业保险无法经营下去。我国农业保险是从1982年正式恢复的,但由于缺乏财政的有利支持,基本上处于一种明存实亡的状态。2004年我国在部分地区如江苏、新疆、四川等试点,实施以省级财政补贴为主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后,农业保险得到一定发展;2007年中央财政第一次对农业保险给予补贴,承担的农险保费补贴比例为25%,选择6省(区)的玉米、水稻、大豆、棉花、小麦等5种主要农作物开展补贴试点;2010年已经覆盖了全国主要的粮油棉产区和畜禽主产省,试点险种新增加了育肥猪保险和森林保险,中央政策性险种扩大到了9个。但从总体来看,农业保险的供给与其需求相比,还远远不能满足,且灾后保险补偿占农业灾害经济损失的比重仍微乎其微。如在2008年雪灾中造成经济损失1516亿元,保险赔付仅为16亿元,占损失比例的1%,而世界上其他国家同类灾害中保险赔付超过30%。这说明我国保险赔付比率低、覆盖面窄及巨灾风险机制缺失等一系列问题非常突出。

由于农业保险的发展存在市场失灵,需政府来弥补,但我国政府在这方面却存在缺位现象,即对农业保险的补贴和扶持较少,这也是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举步维艰重要原因之一。全球许多国家都建立了政府支持下农业保险体系,如实行强制性农业保险;对承保农业保险的保险公司和投保农民给予补贴;实施再保险;建立农业巨灾风险专项基金等。日本财政给予农业保险15%的补贴,在特大灾害发生时财政负担80%~100%的保险补偿。但我国目前除了对经营农业保险公司减免营业税外,基本上没有其他专门支持农业保险的财政政策。

(三)政府在农业灾害损失中直接补偿的作用非常有限 农业自然灾害管理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且农业灾害损失是一种突发的意外损失。因此当自然灾害发生后,在灾害损失的补偿中,政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我国政府在补偿金额方面却相当有限,只占灾害损失的很小一部分,且财政补偿还是以传统灾害救济方式为主。从表1可知:一是财政救灾支出占灾害损失的比重非常低。我国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年均损失2851亿元),但财政救灾支出占灾害损失的比却非常低,2001至2010年平均比例仅为3.09%,最高为2009年的5.5%;二是财政救灾支出占GDP比重不稳定。2001年为2.02%,之后又出现下降,2009年仅为0.75%,2008年是特殊的一年,达到3.92%。虽然救灾支出的多少与当年的受灾损失程度有直接关系,但也反映出我国救灾支出缺乏稳定性,同时救灾支出的增长速度在某些年份甚至出现负增长。这足以证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已难以继续成为农业自然灾害损失补偿的主体,其在农业自然灾害损失中的分担作用和地位已经非常有限了。

(四)当前我国应对自然灾害税收政策的不足 虽然我国现行税收制度在减轻农业自然灾害方面,税收优惠措施在各个税种中有一定体现。但是这些税收优惠政策不成体系,比较零散、不明确,而且在防灾、抗灾、减灾方面的总体支持力度还不够。具体如下:

(1)没有形成完整的应对自然灾害的税收政策体系。现行我国应对自然灾害的税收政策主要分散在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土地使用税、资源税等单个税种中,如在《资源税暂行条例》中,纳税人在开采或生产应税产品过程中,因遭受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等重大损失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酌情予以资源税减免;又如2008年新的《企业所得税法》中规定,由于不可抗力因素如水灾、地震等造成的损失可在税前扣除;企业的公益性捐赠,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等。这些税收优惠措施对自然灾害的损失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减轻的作用,但自然灾害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一种特殊情况,应当制定一套较完整的针对自然灾害的税收政策体系,以便在自然灾害发生时能有效执行。

(2)应对自然灾害的税收优惠方式较少。目前我国应对自然灾害损失所实行的税收优惠方式主要有冲减应税收入(所得)、直接减免税和捐赠扣除,除些之外,其他方式很少,但在我国的税法规定中,税收优惠的方式却非常多,如退税、投资抵免、亏损弥补等。 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应对自然灾害的税收优惠方式还是比较单一。另外现行对于先进的防灾救灾技术、新产品及新工艺的使用,国家也没有颁布相关的税收优惠措施,且税收政策对防灾救灾先进技术和物资设备的支持力度也不大,这非常不利于灾前的预防。

三、建立与完善应对农业自然灾害财税政策的措施

(一)加大财政抗灾农业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增强农业抗灾能力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防灾工作的主要内容,只有做到有备才能无患。当前应加大财政在小流域水利防洪能力建设、骨干排灌水利工程老化失修、除险加固、修复水毁工程等方面的投入,以不断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基础设施,使抗灾基础设施建设有一个长足的发展。同时要加强宣传引导,在出现灾害时调动多方力量,力求使灾害的损失最小。在抗灾方案上,应坚持以预防为主,力争化大灾为小灾,化小灾为无灾,把自然灾害发生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二)建立与完善政府、市场共同作用的农业灾害救助体系 政府作为众多公共资源的拥有者,在农业灾害发生后,对救灾物资的调动较为迅速和集中,有利于优先扶持和保证社会的弱势群体,较好地满足灾害补偿的公平目标,因此政府理应成为救助的主力军。现行政府灾害救助主要有财政补贴、民政救助、贴息贷款三种方式。但目前的问题是,这些救助方式仅仅是“临时性”和“紧急性”的特殊救助,尚未形成长效机制。针对灾害发生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特性,为克服这种高度不确定性给经济和社会所造成的冲击与影响,因此应急需对这些救助方案进行细化,提出长久可行的可操作性救助方案,进而以文件的形势固定,上升为农业发展政策体系。以增强政府在灾害管理投入方面的计划性和预见性。

完善农业自然灾害救助体系,除了发挥政府的兜底作用,还应引入企业、市场化的救助方式。首先要进一步健全 “龙头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建立农业生产者与企业灾害损失共担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在农业灾害救助过程中的作用,分担财政救助压力。其次可考虑农产品生产风险基金的建立,这样既可以起到遭遇自然灾害后的救助作用,也可在农产品价格不稳定时、农业生产者出现亏损时给予一定补偿。第三,进一步推广并完善农村金融支撑体系,引导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开展农业灾害救助专项贷款业务,从而发挥金融机构的杠杆作用。

(三)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保险政策 目前政策性农业保险在我国还处于试点阶段,其保险水平和标准离农业自然灾害损失赔偿的要求还有很长一段距离,需要继续加以完善。现行中央财政支持下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还有明显的不足:一是补贴范围窄,补贴品种少。虽然在2010年政策性农业保险已经覆盖了全国主要的粮油棉产区和畜禽主产省,试点险种新增加了育肥猪保险和森林保险,中央政策性险种扩大到了9个。但区域性特色农业的保费补贴相对来说范围窄、覆盖面不全。如云南的烤烟、广西的甘蔗等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支柱作用的特色农业仍未纳入中央财政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中。二是地方政府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缺乏长效机制。2005年以来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虽然对参保农户的保险费给予了一部分财政补贴(有的补贴50%,有的补贴35%),但是试点如果全面铺开以后,财政补贴的压力必然增加,而中央的财政扶持手段和力度仍不明确,没有任何有关的政策期许和支持承诺,更重要的是在没有建立财政支持下的巨灾补偿基金和农业再保险的情况下,如果发生巨大灾害,需要巨额赔偿时,地方财政的力量也是非常有限。因此,虽然中央要求积极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但由于缺乏中央的支持,许多地方政府坐等观望,这也制约了农业保险的发展。因此政策性农业保险要尽可能扩大范围,让更多的农业品种和更多的农民受益,这样对于政府在一个更大的范围里平抑风险,提高财政补贴资金效率起到一定作用。另外,现行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仅仅是保成本,以后在逐步过渡到保产量和保收入的成熟阶段。同时下一步要对农业承保机构的进行财政补贴,包括业务费补贴、巨灾风险补贴等。

(四)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分散体系,提高抵御灾害的能力 与其他国家不同,具有分散巨灾风险体系的再保险机制目前在我国仍没建立。如果巨灾一旦发生,承担农险业务的经营机构将受到严重打击,有些公司可能会一夜间倒闭,而农业保险业务也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必须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分散体系,以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而农业巨灾风险分散体系建立的主要内容就是要设立农业巨灾风险基金,它是全国巨灾风险基金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农业巨灾保险基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采取财政拨款和财政补贴方式建立专项基金;二是政策性保险机构发行巨灾风险基金债券,以提高巨灾风险基金储备能力;三是地方政府每年拿出部分支农资金和救灾款,专款专用,充实后备;四是从保险公司的农业保险保费结余中,拿出部分充实到巨灾风险基金。巨灾风险基金的使用:此基金是用以应付特大农业灾害发生而积累的专项基金,用于发生巨灾时的大额保险赔付。首先支付农业保险公司超赔部分,这是主体。除此之外,此基金的一小部分还可用于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如通过兴修水利设施来预防洪涝和干旱的发生;支持研究机构分析我国农业灾害发生规律,为建立农业风险预警系统提供科学依据以及通过疫苗注射来预防禽畜传染病的发生和扩散等。

(五)完善应对农业自然灾害的税收政策 首先,要扩大应对自然灾害税收优惠范围。从税种上看,自然灾害的发生对绝大部分税种的收入如所得税、财产税、流转税等都会产生影响。因此建议有关应对自然灾害的税收优惠范围应尽量扩大到所有税种。另外还可适当下放有关农业保险业务税收减免权限,扩大农业保险免征范围,对农业保险机构减征或免征所得税等。

其次,增加应对自然灾害税收优惠形式。可考虑根据自然灾害种类、级别等,采取多种税收优惠形式,即将现行的捐赠、直接减免两种方式扩大到延期纳税、亏损弥补等;另外对捐赠、金融机构贷款等适当放宽税收政策。如应允许捐赠在所得税前全额扣除;对金融机构给予自然灾害地区的贷款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这样一方面灵活应对自然灾害影响,另一方面将资金和技术较快吸引到受灾严重的地区,可尽快消除灾害影响,恢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第三,应实施对应用防灾救灾新产品、技术的税收优惠措施。我国现行对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已颁布了相关的税收政策优惠,但是对防灾救灾产品、技术的应用还没有给予税收支持政策,应尽快实施对应用防灾救灾新产品、技术的税收优惠措施,以通过这方面的税收优惠的实施,使企业广泛采取防灾救灾的新技术、新产品,这样可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大大降低其破坏程度。

第四,建立专门防灾、救灾税收制度。如果每次自然灾害发生后,都由财政预算负担,导致财政压力加大,从而影响财政收支的稳定性。遇到巨灾时,还会有国际借贷,这会对整个国家的财政支付能力产生重大影响。由于我国自然灾害发生频繁,造成经济损失巨大,因此建议构建一套在自然灾害发生时便于实行的税收政策体系。另外从民本思想出发和民生财政考虑,国家应与时俱进,开征灾害税,为平衡税收、减轻纳税成本以及便于税收征管等,建议灾害税作为附加税种,从企业和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中进行附加征税,专款专用。同时要加强对灾害税的宣传和纳税征管,从而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防灾、救灾财税制度体系。

参考文献:

[1]崔佳:《农业自然灾害风险控制和补偿机制研究》,《农村经济》2006年第12期。

[2]杨京钟:《让税“走在自然灾害前面》,《中国财经报》2008年第7期。

[3]祁毓:《财政支出视角下我国自然灾害救助体系构建的建议》,《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第24期。

[4]苗崇刚、侯建盛:《建立我国地震灾害资金补偿机制的思考》,《中国地震动态》2007年第2期。

[5]聂峰:《探索我国农业自然灾害保险救助的新模式》,《农业经济》2008年第5期。

[6]朱晓冲:《建立和完善应对自然灾害的财税政策》,《经济纵横 2008年第7期。

篇9

【关键词】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机制;制定

自然灾害是地球在运动过程中造成地表变异而引发的各种自然现象。各种自然灾害的表现不同,对人类造成的损害程度也不尽相同,但是各种自然灾害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有一定的共性也有其自身的特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灾害对社会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越来越大。所以人们在自然灾害的规律研究和预防机制的制定上投入了巨大的精力,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针对自然灾害管理的理论、应对策略和实施途径进行了阐述。

一、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理论基础

自然灾害就是自然环境突变超过人们能够承受的范围,而对人们的经济形成一定的损失的事件。自然灾害风险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会发生的自然灾害以及灾害可能发展程度的预测。目前对于自然灾害的界定主要根据自然灾害的危害性、承灾体、承灾体的易损性三个方面开展。

自然灾害的危害性,是指自然环境突变的程度,主要是指灾害的强度和频率。自然灾害强度越大、发生的频率越高,对人们产生的危害程度就越大,灾害的风险也就越大。承灾体就是自然灾害的承受者,如人、牲畜、建筑物、农作物等。一个地区自然灾害里面的承灾体越多,那么自然灾害的风险也就越大。承灾体的易损性是指在危险区域内,承灾体受到潜在危险的损伤程度。承灾体的易损性越低,那么在灾害发生的时候受到的损失就越小。易损性跟承灾体的结构和成分有关,同时也跟当地的抗灾力度也有一定的关系。

自然灾害的形成跟自然环境变化有关,也跟各种社会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这些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都处于不断的变化当中,因此自然灾害形成概率、强度和灾害发生时承灾体的损伤程度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越大,灾害的损失就会越大。

综上所述,自然灾害的风险程度跟危害性、承灾体和易损性有着直接的关系,自然灾害是三者的乘积。

二、自然灾害的风险管理对策

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对策主要有风险控制对策和风险财政对策两个方面的内容。风险控制主要是在风险来临之前,对风险可能出现的原因进行预测,力求找出一条能够有效回避风险的手段,达到将损失程度减小至最小的目的。风险控制对策主要通过风险回避与预防、风险减轻两种方法来进行,属于防范于未然的方法。如通过建造防洪墙、拦河大坝等土木工程,制定灾害预防和应急计划的方法减轻风险都是常用的预防方式。此外,还可以通过对土地的合理规划、及时的灾害预报等途径降低承灾体的易损性。财务型风险管理对策是指在灾害来临前做好各种财务安排,用经济手段来补偿灾害造成的损失,其目的主要是进行风险自留或者转嫁。

风险控制对策和风险财务对策两者有着自己的侧重内容,同时也存在着相互的关系。风险控制对策主要目的是降低风险、减少损失,而风险财务对策主要是改变风险的分布,但是这种方式并不能降低风险造成的损失。因此,将两者按照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应用是目前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最有益措施。

三、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有效方法

要对自然灾害风险进行系统的管理,需要做到几点。首先,建立可靠广泛的信息交流渠道,加强各主体的联系与合作;其次,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制,包括组织结构、健全的政策、资源的合理分配等;再次,建立起一条从中央到地方的完整的抗灾体系,通过多学科、多部门的配合,共同回避灾害;最后在工程建设当中建立起一条可持续抗灾的原则和管理机制,使抗灾成为公众的共同认识。

四、关于加强我国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建议

(1)从世界各国和历史上曾经发生的自然灾害来看,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是我们降低损失的有效途径。我们要根据我国的国情以及当地的实际情况,运用科学合理的手段来进行自然灾害管理,建立起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体制。

(2)制定出健全的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法律法规,使我们在抗灾时有法可依。并且确定出各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使我们每个公民都具有抗灾的意识。

(3)加强防灾决策支援系统的建设。使政府部门、防灾研究人员和灾区民众都积极参与到防灾、抗灾活动当中。改变原先抗灾只靠政府这一现象,使全社会都积极参与进来。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一条较为先进的抗灾模式,并且也已经成为世界灾害科学和地球科学发展的前沿课题。但是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事情,依然需要我们不断寻找出改进措施,建立起推进机制来不断对其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张继权,冈田宪夫,多多纳裕一.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全面整合的模式与中国的战略选择[J].自然灾害学报.2006(01)

[2]王静爱,徐伟,潘东华,周垠.《综合自然灾害风险图(1:100000)制图规范》解读[J].中国减灾.2015(15)

篇10

关键词:房屋建筑;自然灾害;分析

一、我国房屋遭受自然灾害的案例

2008年南方巨大的暴风雪灾害,在人们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车辆被困在风雪中,农作物受损……这只是人们生活受到损害的一个方面。

在房屋建筑方面,因为地震、暴风雪、强降雨等自然灾害造成损失的情况还有许多。

2004年7月我国某个县城遭受了严重洪涝、冰雹灾害。7月4日,在某个行政村内出现强降雨情况,倒塌群众房屋11间,致使15户群众家中进水,损坏群众房屋52间。7月15日时天突降暴雨和冰雹,倒塌群众房屋10间,损坏群众房屋32间。

2008年2月,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州、伊犁州、阿克苏地区、博尔塔拉州、喀什地区等地出现了一次比较强烈降雪,因为暴风雪降临倒塌房屋183间,891间房屋被毁,大小牲畜的死亡数量共计2.9944万头(只)。

2009年2月,吉林省的中、南部地区普遍降落暴雪,造成辽源、白山、通化等14个区县受灾。据统计,倒损房屋5033间,鸡、羊、猪圈(舍)等家禽的栖所共被损毁3.6万平方米。

2007年8月的秘鲁地震中,5万多所住宅被毁,80%的建筑被毁。2009年我国汶川发生的巨大地震烈度可能达到11度,大部分砖石建筑及木屋连地基摧毁,桥梁毁坏,地下管道失去作用,铁路轨道明显弯曲。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地震、暴风雪、强降雨、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随时都可能发生,对于人们赖以生存的房屋住所而言,具有不可预见性的损害。以上的事例都只是在自然灾害来袭过程中一些掠影,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对房屋建筑应该不断坚固,以提高防止自然灾害的能力。

二、不同类型的房屋建筑受灾分析

我国很多地区连年遭受的地震暴风雪等自然灾害,给受灾地人民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灾难,造成灾难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自然灾害过程中房屋倒塌。从很多的事例中可以看得出,自然灾害发生时常常会有房屋的损坏或者倒塌,通过调查发现,遭到破坏的民用房屋一般都是生土木结构或者砖木结构的房屋,而生产工业用房大多是轻钢结构。一般来说,目前以这三种结构为基础修建的房屋对于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抵御能力较低。

(一)生土木以及砖木结构的房屋建筑受灾分析

虽然目前的房屋建筑大多使用钢筋混凝土建造,但是在一些比较偏远的农村地区,尤其是西北的农村地区,居民所居住的房屋中,生土木结构和砖木结构还比较普遍。当地震或者暴风雪袭等自然灾害来袭时,这类结构的房屋屋面部分最容易受损,因为这类结构的房屋屋面大多是用的木制材料,屋面基本利用木条进行固定承重,比如木檩条、木椽条等;在木条上铺了芦苇束或者麦草用来保温;再保温层上面覆盖一层泥就当做是屋面。因为这种结构的承重材料是木头,随着时间的推移,木质材料会有一定程度的受损,会影响其承受能力,一般在自然灾害来临时,呈现屋面塌陷的状况。若是年代很久远的房屋,对于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不仅是屋面,甚至是整个墙壁都有可能塌陷。

(二)轻钢结构房屋受灾分析

工业用的生产厂房一般采用的是轻钢结构的房屋建筑,轻钢结构的房屋受损,一般是由于屋面板起伏,檩条弯曲变形等原因引起房屋的屋面塌陷,更严重的情况是,房屋钢柱的柱脚会损坏,锚栓拉断,以至于整个房屋都会倒塌。

从理论上讲,轻钢结构的设计是比较规范和安全的,但是在以往的一些受灾事例中,依旧存在这类结构的房屋受损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屋面。比如一场暴风雪来临,屋面所能承受的风雪压力和地面的承受力是不同的,屋面的承受能力受到屋面具体形式、风向等很多因素的影响。从一些遭受破坏的房屋情况来看,屋面的破坏一般是局部性塌陷。暴风雪来临时大多有强风,这会使暴雪产生漂移,也就是将高处屋面的雪吹到低处的屋面上,这样便会使房屋的实际承受力超过原先设计时的承受值,屋面的局部破坏就是必然的后果。

除了屋面会有损害,在自然灾害来临时还会出现钢柱倒塌或者柱脚断裂的情况,钢柱的倒塌主要是在屋面遭到损害的前提下,屋架梁遭受损毁,将钢柱一起拉到甚至是发生断裂情况。

三、房屋结构如何应对自然灾害

针对不同结构的房屋,要采取不同的防御措施。针对生土木及砖木结构的房屋,应该根据木材的特点,进行合理的维护和保养。一般来说,屋架通风状态应该良好,空气应该足够干燥,当然,由于居民自己的改造也容易导致房屋对灾害的承受力减弱,因此,居民在装修房屋时应尽量避免全封闭形式。另外,也要做足防腐的措施,比如在伸出墙头的椽子端部,刷一些防腐油等材料,避免蚁、虫等破坏,也可以提升房屋的承受力。除此之外,在木质房屋中,应该要注意屋架在整个建筑物中与其他部分的协调作用,对屋架进行足够的加固是必要的措施。

针对轻钢结构的建筑,在设计过程中,由于房屋的高度会对房屋的承受力造成影响,因此在具体的建造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屋面进行具体的计算,尽量避免由于房屋屋面高度引起的房屋灾害。而在设计的过程中,对建筑者也有一定的要求,为了保证房屋建筑的安全在材料上要采用高质量的,决不能采用伪劣产品。

另外,对于房屋加固也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从材料和结构上双重着手,才能提高建筑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正农,宫博,卢春玲,戴益民,李秋胜.低矮建筑物的抗风研究现状[J].自然灾害学报,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