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病人护理要点范文

时间:2023-08-01 17:40: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儿科病人护理要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儿科病人护理要点

篇1

说句实话,刚独立分科时我感到肩上的担子很沉重,心中产生了从未有过的压力。

第一,因为我护理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欠缺;

第二,儿科病人的特殊性及护理操作技术难度大,再加上儿科起步较晚,护理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等因素使我感到工作难度很大。

俗话说得好:“路是人走出来的”,我在院领导及护理部领导的帮助下化压力为动力,逐步让儿科护理工作走向正规化。

首先根据科室现有的护理人员数量进行合理的 分工和安排,将各班岗位职责汇总成表,制定儿科工作细则标准,要求人人熟悉并按之执行,护士长进行不定期考核,做到奖罚分明,公平对待;

第二,对科室的基 础设施在现有条件上作出一些合理的调整和完善;

第三,对抢救药品和器材及无菌物品作了补充,进行规范化管理;

第四,针对我科的特点和现有条件对病房管理作 出了合理的改进和规范;

第五,深化安全管理,强化安全意识,做好安全护理工作。安全护理是儿科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护理人员护理儿科病人的重要环节。因此,加强每位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教育,做好安全护理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要点。为此要求每位在岗人员必须掌握病情,尊重病人及家属, 关注病人及家长的心理变化,重视心理护理和精神关怀,及时解决患者或家属的思想问题。巡视病房,严格执行各项护理常规制度,同时对病室的各种设施、物品及 家属要加强安全管理。

第六,了解护理学科发展的新动向,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业务学习,强化“三基”训练,学习新业务、新知识、新技术,努力提高每一位护 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使其跟上时展的需要。加强专科业务学习,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科内、院内业务学习及三基理论考试和操作训练;

第七,加强护患沟通, 定期组织召开工休座谈会,听取患者及家属的建议,以便护理工作的改进和提高,真正做到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

第八,坚持每晚夜查房,对当天病危病重病人做 到病情及护理问题心中有数,必要时做出相应处理。

第九,每月召开科内护理会议,针对当月护理工作中的缺陷与不足,提出改进方案与办法,不断完善,不断提高。

最后,护士长是科室的理财人,应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杜绝浪费;我要求全体医护、工勤人员,从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开始,从自我做起,严格控制科室支出,对一切浪费的现象,及时发现并提出意见,对浪费严重的还进行严厉批评,必要时辅以经济处罚,虽然这样或许会得罪一些人,但我知道, 加强经济核算,降低医疗护理成本,讲究经济效益与医疗护理效果,都是护士长必须做到的。

此外,我知道在目前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只有不断的学习、学习、再学习,才能使自己适应这竞争、改革的大潮,在这任职的一年中我做到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政治素质,参加自学考试;另外还积极参加党课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

2009年我科在院领导的正确带领下,在儿科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业务量再创新高。09年业务较07、08年又有了较大的提高,具体业务量详见附表。

篇2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情感的传递反馈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际交流也随之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这是一个要求人们广泛沟通的时代。在医学界,随着医患关系的日益紧张,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尤其是与他们当中的特殊群体――小患儿的沟通,更加显得棘手复杂。因为他们的特点是年龄小,对疾病缺乏深刻认识,心理活动也随病情迅速变化。因此,怎样与患儿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是当今社会每位儿科护士需要掌握的最重要的技巧之一。

笔者结合几年来与患儿相处的临床工作经验总结如下心得。

护患沟通需要有高尚的医德做保证。因为医疗工作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医护人员的一生都要把病人的利益。人类的健康放在第一位。这是一项平凡而高尚的职业,作为一名儿科护士,只有端正自己的处事态度。建立助人为乐的价值体系,树立崇高的理想才能对患儿发自内心的同情,才能真诚地对待他们,适当的表达移情。

护理人员应具备丰富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临床经验,才能做好与患儿的护理及沟通工作。同时,护理人员沉着、冷静、严谨的态度以及娴熟的操作,尤其是穿刺尽量做到一针见血,更可以有效稳定家长及患儿的情绪。

在我国现实生活中,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一旦生病父母格外紧张、焦虑,他们大都过分照顾。夸大病情,对医护人员提出过高要求,所以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家长的心理支持,家长的心理状态对患儿有直接的影响。例如,父母对护士的不满意可转变成患儿对护士的愤怒。所以护士做好与患儿沟通的前提是首先做好家属的解释安慰工作。

儿科护士对患儿应多加鼓励,不应训斥、恐吓,保护儿童的自尊心成为患儿的贴心人。可利用孩子的好学心理进行启发诱导,取得在治疗上的配合。针对儿童的模仿心理,鼓励患儿学习榜样,通过个别带动整体。

由于儿科病人病情急。变化快,又不善于表达,所以要求儿科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机智灵敏。加强巡视,善于从观察到的细微变化中发现问题,采取措施。报告医生,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

篇3

无论是白天或深夜, 护士是病人的守护神,她与病人接触的时间最多,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士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观察用药后效果,为病人排忧解难,达到优质护理的目的,为实现其根本愿望,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加强巡视病房,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这一点对于护士来说尤为重要。

1 巡视病房频次

护士长带领在班护士每日2次查房,巡视分早上接班时和晚上接班时。责任护士自接班后开始进行巡视,按护理等级巡视,特级护理24小时由专人护理,一级护理1小时巡视1次,二级护理2小时巡视1次,目的为观察生命体征,对输液病人巡视时间为随时巡视观察,目的为观察输液情况,并及时填写分级护理巡视单及输液巡视单。

2 巡视病房的具体内容

2.1 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疾病先兆,使病情得到及时控制。

2.2 负责病情观察及皮肤护理等基础护理,及出院指导,了解患儿睡眠及饮食情况。

2.3 负责输液方面观察,对药物作用及用药注意事项及时宣教,核对输液卡,输液速度及名称是否相符,输液部位有无红、肿、热、痛等。

2.4 随时实施健康教育,在巡视病房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家属的警惕性,督促养成良好的健康的生活习惯,预防疾病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

2.5 检查病区环境和秩序,对于儿科病房来说保持室内适宜的温湿度及限制探视很重要。患儿本身抵抗力弱,做好解释工作能有效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2.6 回答家属提出的问题,家属会对治疗及收费问题提出疑问,巡视病房时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 巡视病房的具体方法

3.1 观察病情技巧:儿童病情发展过程易反复、被动、变化多端,如果处理不及时病情容易恶化甚至危及生命,因而决定了儿科护理工作观察任务重的特点。一位有技巧,有能力的护理人员必须具备广博的医学知识,做到勤巡视、勤询问、勤观察、勤思考、勤记录。儿科护理人员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及较强的临床应变能力,一旦发现患儿急性发病,首先应保持镇静,做到忙而不乱,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医生做好处理。

3.2 有效地与家属沟通:对儿科患者来说,陌生的环境,有限的活动空间与时间,都会对其心理产生影响。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儿家属的沟通交流,取得家属的配合,帮助家属及患儿尽快适应在医院的生活,尽快熟悉医院环境,保证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3.3 善于发现环境和病区秩序对病人的不利因素:检查病人的治疗环境是否安全、舒适。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优美的适合患儿恢复健康的治疗环境。舒适的环境包括室内温度、湿度、光线、噪音的适量控制与清洁的维持。及时发现不利因素,如探视人员过多、病房过于闷热,这样对患儿的治疗与恢复都是不利的,通过巡视及时发现,及时给予制止。

3.4 及时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以病人第一需要为中心,是开展健康教育的成功要点。对于患儿家长提出的问题给予详细周到的解答,并讲解一些育儿的护理知识,如患儿睡觉时,禁用棉被蒙头睡觉,以免因为捂闷过度引起缺氧,高热等;不要将会引起患儿误吸吞咽的玩具、食物给患儿玩耍,以免引起误吸;指导家属正确的喂养知识,防止患儿出现误吸,呛奶等。

3.5 检查及询问:多询问,多与之交流,有问题能及早发现,早解决,可以避免更多的麻烦,误会。儿科治疗是儿科工作中最大的难题,患儿住院后均要静脉输液,如不能进行正确的静脉穿刺,再好的治疗方案不能及时执行到患儿身上,都会耽误病情,影响治疗效果。作为护理人员应加强巡视,了解家属的担心和顾虑,让患儿家长感受到我们也是母亲,也爱他们的孩子,增加与家属间的亲和力,是个项诊疗及治疗顺利进行。

3.6 巡视技巧:到病房去巡视,并不是简单查看,而是需要融入自身的知识面和经验。如亲自给患儿清洗臂部,更换尿布,衣服及喂奶,拍背等,同时对家长慰问看护患儿的辛苦,饮食起居等,所有这些可以消除家长的紧张恐惧心理,使患儿及家长主动配合护理工作。能解决的及时解决,解决不了的,回去找相应人员给予病人相应答复。

4 巡视病房的作用

4.1 增强了解和掌握患儿的情况:护士与患儿和家属建立信任关系,是构建良好护患关系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也是护士顺利开展护理工作的先决条件。每天巡视次数多了,能够从各方面了解到患者的情况,以及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意见。这样可以有效的指导护理工作,因人施护,不断提高护理效果和质量。

4.2 巡视病房能及时发现问题:如输液患儿的巡视可及时发现药液渗漏和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减少患儿不必要的痛苦,因有些药物渗漏会给患儿带来严重后果。在输液时患儿往往因为害怕而比较躁动,不配合治疗,容易发生渗漏。

4.3 巡视病房可以及时为患儿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在巡视时,家长遇到不明白事情随时提问,护士就能及时解答,这样增加了对疾病的了解,能够更好的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又可以促进护士不断学习新的护理理论知识,去充实和完善自身,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水平。如体温测量是住院患儿每天都要进行的基础护理操作,测量时向患儿家属交代影响体温测量的因素及防止体温计折断,刺破患儿皮肤等。

通过巡视病房增近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质量,同时提高了护士的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减少护患之间的矛盾,使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增加到99%以上。

参考文献:

[1] 姜安丽.新编护理学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3.

篇4

关键词:多元化;儿科护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2-020-01

教学方法影响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普及和推广,要求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选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满足不同教学主体的教学需要,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各有优缺。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能够取长补短,有利于提高课程教学成效。传统的儿科护理教学理念陈旧,仅停留在学生掌握技能的单一操作上,缺乏整体的连贯性,教学方法多以“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练习---学生回示---教师总结”为主,对操作缺乏积极探索的意识。本文主要分析了儿科护理常用的教学方法,并以问题式教学法为例,浅析了问题式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

一、多元化教学法的优势分析

1、有利于理论向实践的过渡。《护理学基础》是一门非常注重实践的课程,其中护理实验是《护理学基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在操作技能实验课上,在传统的教师演示的基础上配合多媒体播放,并对一些操作流程和操作演示过程进行录像,在学生课余练习时反复播放,引导学生在练习时一边观察、一边模仿,熟悉各项技能操作的特点,掌握难点,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操作中的细节,对能够提出细节改进方法的学生给予奖励,极大地鼓舞学生技能训练的积极性。

2、多元化教学法操作情景贴近真实的生活经验,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同。但它不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简单叠加,必须根据学科特点、教材内容、学生智力结构特点,将多种方法优化配置,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儿科护理学涉及到人体形态学、基础护理学、内外科护理学等多门课程,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把这些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调动护生的学习兴趣,开启多元智力,激发创造性思维,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多元化教学方法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没有相对应的教材,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及大纲精心备课,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儿科护理学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

1、多媒体教学法。借助多媒体,通过图片、视频、声音,将临床的阳性体征、侵入操作全面展示给学生,将抽象复杂的理论简单化、具体化,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对抽象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解决由于季节、病源、家长不配合等原因导致见习质量不高的问题。使用在:先心病血流动力学及心脏杂音的听诊、足月新生儿与早产儿的区别、儿科常见护理操作等教学。

2、案例分析法(CBL)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体现。由教师提前一周备好典型病例,取得患儿家长配合。告知学生具体方法,去查找资料。学生分成四组,由四位老师分别带入病房,学生自行采集病历并给予适当指导。回示教室,学生自由讨论后选出代表做中心发言。最后老师归纳,肯定正确、剖析错误、补充遗漏,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使用在:住院患儿病史采集、小儿各系统疾病典型病例等教学。

3、情景教学法。由带教老师将学生分为4组,按照事先制定好的患病情景,让学生分别充当患儿、医生、护士、家长等角色,在不同场景下模拟患儿的临床表现、诊治、护理及健康教育等场景。扮演结束后,带教老师对各组进行点评。使用在:生长发育与健康评估、小儿肺炎叩背排痰法、心肺复苏等操作和小儿各种标本留取等教学。

4、标准化病人(SP)训练法。指那些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能准确表现病人的实际临床问题的正常人或病人,能发挥扮演病人,充当评估者和教师三种功能。使用在:护患交流、小儿常见病及多发病(小儿肺炎、上感、小儿腹泻)等教学。尤其在学习护生自己患过的疾病时,可以采用此法。

5、问题式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护理程序为主线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围绕问题进行剖析,按照护理程序把知识进行梳理,以达到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的过程。它将传统的教师讲授式教学变为师生研讨式教学,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变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而的能力,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以问题式教学法为例,分析多元化教学法的具体运用

1、利用提问,启发学生思维。由于教师的问题是针对一节课的重点难点内容而设计的,对学生的学习思维有一定导向作用,学生头脑有了疑问,才会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深入探究。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设问、质疑等方式来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思维。例如,在讲述婴儿喂养时,先播放一段婴儿喂养录像,然后提出如下问题:正确的哺乳技巧是什么?为什么提倡母乳喂养?给婴儿喂奶的方法有几种?

2、借助提问,辨明概念,掌握发病机理。“科护理学”是护理学中重要的专业课,很多疾病发病机制复杂,难以记忆和理解,通过对以前所学知识的提问,引导学生剖析、归纳,使学生体会到医学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连贯性,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较清晰的理解,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肺炎患儿出现体克并发症时,就可以联系以前所学的知识。体克的分类有哪些?体克的病理生理基础是什么?肺炎体克是属于哪一类?由此导入患儿肺炎体克的发病机制,为学生理解新的知识起到一个很好的铺垫作用。

3、借助提问,了解学生学习现状。一个新知识的教学内容结束后,教师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现状,及时调控教学策略和教学节奏。例如:讲授完液体疗法后,可以列举一个脱水的病例,检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液体疗法,从而决定下一步的教学步骤。

4、设置探究性问题,培养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教学单元结束后,教师可以设置探究性问题,让学生课后在网上和图书馆查找、收集、整理资料,写出研究报告作为作业上交。例如:在传染疾病患儿的护理讲解完毕后,可以设置如下问题: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猩红热等常见传染病检疫和隔离时间是多少?预防方法、治疗原则及护理要点是什么?通过设置探究性问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5

2020年,在医院各级领导关心支持下,儿科乔迁新址,病房环境设施得到了很大改善,在新的一年里,随着科室条件的改善,对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护理部下发2021年护理工作计划结合本科室实际工作,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努力为广大患儿提供人性化、高质量、高效率的护理服务,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工作目标:

1. 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合格率≥95%

2. 基础护理合格率≥90%

3. 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95%

4. 优质护理合格率≥95%措施落实率≥90%;目标、内涵知晓率100%

5. 病区管理合格率≥90%

6. 输血质量管理合格率≥95%(核对准确率100%)

7. 消毒隔离合格率≥95%,无菌物品合格率100%

8. 手卫生依从性、正确率≥95%

9. 职业暴露报告率≥95%

10. 抢救药品、物品、仪器、设备完好率100%

11. 健康教育覆盖率100%,患者知晓率≥90%

12. 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6%

13. 护理人员三基考核合格率100%

14. 护理工作制度培训率≥90%;核心制度执行率100%

15. 压疮、跌倒、坠床、管道滑脱的风险评估率100%

16. 不良事件上报率100%

17. 护理严重差错发生率为0

18. 年工作计划完成率≥95%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完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有效的回避护理风险,为患儿提供优质,安全有序的护理服务

1. 不断强化安全意识教育,及时发现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护理差错因素新情况,新特点,从中吸取教训,使安全警钟长鸣。

2. 加强重点时段的管理,如夜班、中班、节假日等,实行弹性排班制,合理搭配老、中、青值班人员,同时注意培养护理人员独立值班时的慎独精神。

3. 加强重点患儿的管理,把普儿病房的危重患儿作为科室晨会及交接班时的重点,对病人现存的和潜在的风险作出评估,达成共识,引起各班的重视。

4. 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书写护理文件,减少安全隐患,使护理文件书写规范化,认真执行护理记录中的“十字原则”即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能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体现专科特点,护士长及时审阅后签名,对不合格的护理文件不归档。

5. 完善护理应急预案,制定护理应急预案培训计划,按照计划进行培训,在完成平时工作的同时要注意培养护士的应急能力,对每项应急工作都要提出效果评价及整改措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提高护士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

6. 加强各关键点的质量监控即关键制度的质量监控、关键护理单元的质量监控、关键人员的质量监控、关键患者的质量监控、关键时间的质量监控以及关键环节的质量监控。保证各项护理工作措施落实到位,确保护理安全。

7. 严格执行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发生不良事件后规定时间内逐级上报,并及时组织讨论、分析原因、提出并落实整改措施。

(二)加强科室护理质量管理。

1. 科室制定年度护理工作计划,并落实到位。依据护理部下发《护理质量考核标准》(2018版)将科室人员分为六个质控小组,即一级质控(科室质控组),每月通过一级质控自查、二级质控普查、三基质控跟踪检查、四级质控抽查完成全面质量控制,根据各级质控组反馈进行整改。

2. 落实护士长每日五次查房制度。即晨交接班时查;集中治疗护理高峰时段查;上午下班前查;下午上班后查;下午下班前或交接班时查。

(三)配合护理部对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数据的分析、进行科学化的质量控制

科室指派专人进行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统计与上报,每月5号前将上一月数据统计上交护理部。

(四)按照护理部下发文件,年内开展项目管理,引导护士在日常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改进问题。参加护理部举办护理质量改善项目讲评活动。

(五)以病人为中心,提倡人性化服务,将优质护理服务认真贯穿于护理的全过程,加强护患沟通,提高病人满意度,避免护理纠纷。

1. 认真接待入院患儿,主动向患儿家属进行入院宣教及健康教育。

2. 要求责任护士每日与患儿家属沟通,包括健康教育、了解患儿病情转归。生活需求、用药后的反应等,认真执行各项护理操作告知程序,尊重患儿家长的知情权,接触患儿家长的顾虑。将心比心,“主动”为患者提供服务。强化主动服务意识。让患者在细微处能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怀与照顾。

3. 组织护理人员对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进行学习,正确并及时对住院患者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责任护士全面掌握患者病情动态,缩短患儿住院时间,降低成本、提高就医满意度。

4. 每月进行病人满意度调查,认真听取患者对优质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提出整改措施,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

5. 定期对出院病人电话随访,通过电话随时知道患儿家属在家庭护理中遇到的问题并帮助其解决问题,告知患儿家长关注科室微信公众号,定期更新儿科常见疾病的护理要点。

(六)加强科室护理人员业务培训,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养

1. 根据N1~N4不同层级护理人员岗位及培训需求,制定层级培训计划,每月业务讲课四次,业务查房一次,每周晨间学习两次,坚信知识是一切的基础,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

2. 根据入科时间对护理人员进行操作培训和考核,第一季度培训人员为2011年和2012年入科护士,第二季度培训人员为2013和2014年入科护士,第三季度培训人员为2015年以后入科护士,第四季度为2014年以后入科护士。做到培训有重点,对低年资护士加强培训的同时,对高年资护士也要进行巩固性培训。

3. 做好儿科七月份与PICU及新生儿的联合查房工作。

(七)积极参加“5.12”护士节活动

(八)护理教学、科研工作

1. 严格做好实习生管理,指派具有带教资格的护理人员进行带教工作,对学生做到放手不放眼,保证护理安全的同时履行带教老师的职责,并做好对实习生的考核。

篇6

五官科:五官科是操作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在书本里面一带而过的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等,在临床上均非常重要。在此科期间,我不迟到早退,尊敬老师,关系和睦融洽,工作积极主动,在五官科实习的三周里,我学会了很多,也认识了很多朋友,在带教老师认真而细心的教导下,我熟练掌握了眼科、耳鼻喉科及口腔科病人手术前的准备、术中配合、术后观察及护理,学会了眼部、耳部、鼻部、喉部、口腔的常用检查方法。

急诊科:个人自我鉴定:本人在急诊科实习期间,遵守医院及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尊敬老师,工作积极,认真负责。实习态度端正,实习动机明确,工作主观能动性强。在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严格“三查七对”及无菌操作,现已了解了预检分诊和院前急救的流程,熟悉了急诊常见疾病的护理、危重症患者的抢救配合,掌握了洗胃、心肺复苏、除颤等急诊专业技术和急救仪器的操作、维护。 基本掌握了急诊科常见病的护理常规及鼻饲,吸痰,给氧,洗胃,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心电监护等技术操作规程。

内科: 在实习过程中,本人严格遵守医院及各科室的规章制度,认真履行护士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能正确处理护患关系。熟练掌握了内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包括采集动脉与血气分析、心脏电复律、引流、呼吸机的使用以及心电图、心电监护仪的操作及常见心律失常鉴别。这段日子,虽然时间不长,但是我接触到了很多以前不了解的专科知识和技能,重新拾起了很多操作技术,例如氧气的应用,以及抢救车的五定等。

总之我觉得在这段实习的日子里,我学到了很多,虽然我还只是学生,也许我的能力有限,但是我用我的努力充实我的知识与技能,希望能用我的微笑送走病人健康的离去,渴望在学习中成长。这只是实习之初,是一个挑战,也是一种机遇。我一定要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下一个科室,并牢记老师的教诲,不断地学习进步。同时,我要感谢本科室的患者,他们很配合的让我做治疗,俗话说,病人就是老师。希望下一站,一切顺利。

外科:个人自我鉴定:本人在外科实习期间,遵守医院及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尊敬老师,工作积极,认真负责。在老师认真的指导下,熟悉掌握了外科无菌技术操作,手术前备皮,术前术后护理,熟悉换药,拆线,包扎,各种引流管与胃肠减压的使用与装置,掌握了外科常见器械,物品的清洁消毒,污染敷料的处理。同时也掌握了大手术如胃癌,胆囊结石,结肠癌,直肠癌的术后应注意观察的内容。能够独立承担普外科常见的急腹症-阑尾炎,术前的准备工作和术后的护理工作。这段实习期间,使我了解到,普外科是手术科室,要求护士具备短时间处理大量问题的应急能力及较强的技术水平。希望在下一个科室学到更多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

儿科: 在实习期间我遵纪守法,遵守医院及儿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了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工及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对待病人和蔼可亲,态度良好,努力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用于实践,在此过程中我不断总结学习方法和临床经验,尽力提高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独立工作的能力,冻断培养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经过1个月的实践我基本掌握了病程记录、会诊记录、出院记录等医疗文件的书写;掌握了临床儿科的特点及儿科常见、多发病人的诊治;掌握了常见化验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及和各类危、重、急病人的初步处理。在带教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能完成生命体征的测量,新生儿的各项生活护理,以及新生儿培养箱,蓝光箱,心电监护仪的使用。希望在接下的科室能更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妇科: 我在本科室实习期间,遵守劳动纪律,工作认真,勤学好问,能将自己在书本中所学知识用于实际。认真履行实习护士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关心病人,不迟到早退。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基本掌握了妇产科一些常见病的护理以及一些基本操作,是我从一个实习生逐步向护士过度,从而让我认识到临床工作的特殊性与必要性。以前在学校所学都是理论上的,现在接触临床才发现实际工作所见并非想象那么简单,并非如书上说写那么典型,好多时候都是要靠自己平时在工作中的经验积累,所以只有扎实投入实习,好好体会才能慢慢积累经验。遵守医院及科室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实习护士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关心病人,不迟到早退。基本掌握常见病的护理常规及阴道分娩,产程观察处理。熟练掌握听诊胎心音,骨盆外测量,阴道冲洗,灌肠等等。

篇7

关键词:儿科护理;临床带教;护生临床

实习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临床带教正是将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知识相结合的纽带[1 ] .随着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和独生子女的普及,给儿科临床带教带来了较大的难度,为进一步提高儿科护理带教质量,现就儿科带教中存在的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1 儿科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难点问题1. 1 护生因素(1) 专科理论知识缺乏。护生在校时不重视儿科理论学习或选择性学习书本上的内容,有些临床常见的疾病对护生来说是空白。护生入科实习前没有系统复习儿科理论知识,所以大多数护生的专科理论知识极为缺乏。

(2) 主动性差。进入21 世纪后,护理队伍中独生子女护士在不断壮大,其动手能力、协作精神及主动性等方面明显不足,绝大部分护生不愿意从事基础护理工作,其沟通技巧和工作适应能力也差。

1. 2 带教老师因素儿科护士相对年龄较大,学历不高,理论知识较薄弱,教学能力相对不足,对带教任务认识不深,这些都影响了护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教学质量。

且儿科工作高度紧张,劳动强度大,锁碎细致,个别老师为了防止护理纠纷和差错或嫌护生动作慢,一般只给护生做一些基础性护理工作,不让护生动手参与专科技术操作,从而降低了护生的工作积极性。

1. 3 社会因素(1) 独生子女患儿与家长对儿科工作要求更高更严。儿科患者90 %以上是独生子女,即使是几乎对小儿没有伤害的护理体检项目,家长一看到婴儿哭闹便不让实施,从而使护生失去更多的动手机会,进而造成操作技能的缺乏。

(2) 课程安排与教育不能满足新发疾病的需要。

《儿科护理学》对最新出现的各种疾病如肠道EV71病毒感染、甲型H1N1 流感、性传播疾病等缺少描述,且小儿不同年龄阶段的各项正常值都有不相同,而各医学院对《儿科护理学》的学时、实习时间的安排上,相对其他学科来说显得有些不足。

(3) 临床教学中的法律问题。在我国法制尚未健全,与护理有关的法律课程尚未普遍开设的情况下,带教老师和学生双方都存在着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另一方面,随着患儿家长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医疗纠纷逐年递增。因此增强带教老师及实习学生的法律意识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2 对策2. 1 加强儿科理论知识培训 掌握儿科护理常规入科后每个护生必须认真复习儿科理论知识,带教老师在带教过程中经常提问,使理论联系实际,强化记忆。按时完成隔周一次的小讲课,内容为临床常见病的护理知识,强化理论知识学习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组织每轮一次的教学查房,提高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护士长利用晨会时间进行提问,提问内容为教学计划所要求掌握的内容,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 2 对护生进行岗前教育加强入科教育,由护士长或总带教老师详细讲解科室环境、布局、物品放置、主要病种、工作流程及工作特点,以帮助护生尽快熟悉儿科环境和设施;讲解各种规章制度、劳动纪律、医用垃圾分类以及操作中的自我保护等。强化医德医风教育,严格按照《实习生管理制度》约束自己的行为,培养护生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

2. 3 注重带教老师的选拔带教老师是护生临床实践的启蒙者,在临床教学中师德、师风直接影响着护生的心理和行为,选好带教老师是提高临床教学的根本保证[ 2 ] .因此,我们通过公开竞聘,选择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工作责任心强、语言表达能力好、护师以上职称人员为带教老师,这样可以增强教师的教学意识和责任感。

2. 4 探索新的带教方式护理带教不再是传统技术层面上的传帮带, 更讲究采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 做到技术立体化,内容综合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以症状护理为主线,解决课程内容和结构问题。以实例将教学大纲要求的理论课内容按照临床常见症状的护理归类:即以“常见症状- 常见疾病- 主要疾病- 主要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的思路设计教学的内容。从而达到重视能力培养,重视素质教育的目的。

二是以护生为主体的护理教学查房。科室进行每月1 次的护理教学查房,充分发挥了教与学的主动性。此模式采取护生备课主讲,现场提问,现场解答。结合具体病例,除探讨疾病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以问题为中心。对病人存在哪些问题,采取了哪些护理措施,哪些是有效的,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以及改进措施,都逐一进行分析判断。逐渐培养主动、积极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思想。

三是体现“人性化”带教。人性化的带教要求带教老师既严格按照带教计划执行带教任务,又要具备良好的自身素质和职业态度,从生理、心理两个方面关心和爱护护生,对护生的从业态度有正确引导作用[ 3 ] .我科采用“一对一”的带教方式,以“一对一”的方式指导学生实习。身为带教老师, 既担任长辈的角色,又有老师的 义务,通过主动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 及时与学生进行思想沟通,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改变传统的权威化的教师角色模式,强调人性化的教学管理[4 ] .四是采用双向评价法。即通过定期发放自制评价表由护生对教师, 教师对护生进行教与学的评价,有利于调动师生双方主观能动性。出科前召开实习生座谈会,重视实习生的反馈意见,促进带教水平的提高。

2. 5 课程安排适当调整和增加儿科护理内容希望各医学院校能经常开展社会调查,对各种新发病要及时补充相关教育材料。同时要教育学生明白,学习途径不能限于教材、教师和课堂,要遵循实践- 认识- 再实践的认识规律,主动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2. 6 进行安全护理教育 提高法律意识。

篇8

1.1严重缺乏爱岗敬业的精神

现如今的新护士大多是因为招聘而来,他们只是将护理工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而已,加之护理工作比较累、脏、苦,同时还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对于儿科护士来讲,护理工作具难度较大,但是待遇较低,导致部分护士怀抱着干一天算一天的心态,严重缺乏对护理共组的热情。

1.2新护士的职业素质比较低

在护理期间,我也培养了较多的新护士,但是从工作中发现新护士的职业素质均较低。主要体现在:工作的责任心不强,易出现差错;不论是工作上还是在学习上都严重的缺乏合作的意识[1];出现问题的时候只是盲目的处理,甚至出了问题不敢承认,严重的缺乏慎重独立的精神等。

1.3新护士的基础理论知识比较薄弱

因为受到了当今社会风气的严重影响,部分护士在血胸学习期间不认真,到工作岗位的时时候表现为基础知识比较薄弱、书写的能力较低等,不能在短时间内适应儿科护理工作的需要。加之儿科患者是一群比较特殊的群体,多数患者不会表述自己的感受,病情的变化都是需要运用专业知识和经验去判断。使用的药物大多是根据患者的体质量计算的,在配药的过程中需要稀释几倍甚至几十倍才能抽出准确的剂量。复杂的配药过程及其计算、多变的病情变化,无形之中给新护士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1.4临床操作不熟练

由于新护士在上岗之前均未进行专科业务强化训练,技术操作不熟练,尤其对小儿静脉穿刺、抽血等操作,对危重病人的观察、急救能力低、技术水平与病人需求有相当的差距,而且穿刺时都是在家长的直视下进行,瞬间压力很大,同时,病人和家属会担心新护士不能给予良好的治疗与护理而拒绝其临床操作。当新护士初期面对工作时易感到信心不足、精神紧张,影响技术正常发挥,效果不理想就产生内疚、灰心、无能为力等心理紊乱综合征,影响心理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

1.5护士自身缺乏自信

新护士刚进入科室,由于儿科病房环境嘈杂,啼哭声不断,使护士感到紧张,尤其看到家长疼爱孩子的言行举止,患儿的过分哭闹,使护士无形之中增加了必须一针见血的使命感。特别是第一针穿刺不成功,使护士的自尊心受到无形的伤害,当两次操作时,护士则缺乏足够的勇气和信心。

1.6工作的应对能力不足和角色转换不适应新护士刚

进入儿科病房,环境是陌生的,同事的工作能力和性格特征都不清楚,工作上的合作有一定的不协调。工作的统筹方法差,达不到省时省力,面对患者及家属的叫喊慌乱,不能沉着应对。加上护理对象也很特殊,特殊的护理人群不但要求她们扮演护士的角色,而且还要扮演母亲、大朋友等等的角色,多重角色的叠加使其难以适应。

1.7沟通能力较差

作为一名新的儿科护士,不仅仅是要求各方面的技能好,更注重的是护患之间的沟通能力。在面对儿科患者这样一个比较特殊的护理人群时,当今的家庭都是以小孩为中心的,如若小孩生病住院之类的,前来看护的人踪是一群,同时也造成了很多的问题。那么,这就需要我们运用交流的技巧,既要抓住问题的关键之所在,又要进行成功的交流。部分新护士不但临床上的知识比较缺乏,同时还严重缺乏临床沟通的能力,因此在各项护理操作中,不能赢得患者以及家属很好的配合,稍微出现小小的失误,患者家属就不会蕴量,甚至还会招来投诉等之类的事故。

2加强新护士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能力

2.1抓好入科教育,提高护士安全防范意识

由教学组长采取集中授课的形式,将职业道德、法律法规、安全、礼仪与沟通纳入讲课的内容,帮助低年资护士尽快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增强法律意识,掌握良好的礼仪规范与沟通技巧,特别强调护士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学习,让低年资护士明确自己法定的职责范围,用法律规范低年资护士的行为。

科室的入科教育也尤为重要。轮科护士换一个新科室或部门,总会有一些陌生感,入科后介绍本科室的环境、布局、疾病类型、工作内容、需要重点关注的安全要点。三查七对的重要内容、儿科沟通中自我心理的调节、儿科病房的安全护理等,增加责任感,提高安全意识,避免情绪急躁或低落,防范护理缺陷于未然。

2.2提升新护士的心理素质

护士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正视现实,培养良好的个性,保持健康的心态,学会必要的职业应对技巧,学会渲泄不良情绪,自我放松,排解压力,必要时可接受心理知识的培训和心理咨询,在繁忙的工作中,护士要学会自我调节、自我保护,合理安排工作、学习与家庭的关系,以良好的心态适应工作岗位

2.3运用科学的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果

重视培训方式,避免说教式培训,以生动鲜活的案例,讲述容易发生护理缺陷的薄弱环节,让低年资护士掌握护理缺陷发生的原因和防范对策。高年资护士是低年资护士日后独立工作的引路者,他们的言行举止对低年资护士有着举足轻重的影

响。选拔工作经验丰富、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扎实、责任心强、热爱教学、教学方法好的护理人员担任教学组长,以身施教,树立榜样。

了解低年资护士的个性、心理需求,观察评估低年资护士的工作能力,个性化带教。注重低年资护士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教育低年资护士凡事多思考、多分析,避免机械性盲目执行。采取1对1带教,一个新护士跟随一个老师,让每一位低年资护士都掌握各项工作的程序[4],指导低年资护士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排班上采取“老少”搭配,让高年资护士对低年资护士起到带教、监督作用,及时提醒,避免护理缺陷的发生。发生护理缺陷后,护士长不要一味的指责、惩罚低年资护士,应从多方面分析查找原因,鼓励低年资护士讲出发生护理缺陷时的想法,减轻其心理压力,建立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培养低年资护士的职业情感。

2.4在科内制定规章制度和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在科内制定适用的规章制度,如规定每天常用药物稀释液的种类(特殊病例除外)、数量、稀释后药液的浓度(即稀释后每毫升药液所含药物的剂量),每天配制后并用标签标明此种药物的名称、配制时间以及每毫升所含药物的剂量,并定位放置。这样不但有利于新护士易于掌握配药过程及所配药物剂量的计算,而且能有效预防配错药,并提高配药的工作效率。在科内形成传、帮﹑带的护理工作模式,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让新护士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临床知识,以丰富、更新和发展护理工作,不断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2.5加快角色的适应和提高应对能力

新护士的角色不适应常常会出现紧张、焦虑,工作能力差,效率低等特点。首先,科室应做好岗前培训,帮助其尽快转换成儿科护士的角色,使其在短时间内熟悉科室的工作环境和各项规章制度、科室的工作流程和人员职责,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很快地投入护理工作[5]。其次,在工作之中,高年资护士需给新护士提供信息、指导、心理支持、关怀及鼓励,提高其应对能力。面对患儿及家属的叫喊和不满意,要求新护士做到冷静处理问题,耐心解释。如果是由于自己的各种原因导致患者或同事的不满意,要勇敢地说“对不起”,这样或许能得到他人的谅解。

2.6加强新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沟通能力

护理人员服务的对象是患者,有效地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双方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人格特征及社会地位,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彼此沟通。这就需要我们护士管理者多提供人际沟通训练的机会,如举办护理沟通技巧学习班或进行相关的沟通训练,使护士掌握有关的沟通技能。同时重视人际关系在护理中的重要性,注意疏导及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在工作中,我们要设身处地地为患儿及家属着想,理解患者的感受,体谅患者。尊重患者的人格,维护患者的权利,对患者的需要及时作出反应,并多用形体语言和患者交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患者和家属很好的配合,护理操作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3注重新护士在儿科中的静脉穿刺

静脉穿刺是护士最基本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小儿静脉注射是儿科疾病治疗中胰腺具有一定难度的基本操作。作为一名新的护士,在治疗若静脉穿刺能做到一针见血,不仅能保证静脉通路的顺利开通,还能降低患儿的痛苦,缓解家长焦虑的心情。

3.1影响新护士穿刺技术低的因素

由于家属不信任新护士,认为新护士的技术不好,如若不能一针见血,轻则大吵大闹,重则打骂护士;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例如严重的脱水、休克、腹泻、寒战、发热、血管收缩等,增加了穿刺的难度;部分患者因为其他的因素,例如因害怕或者是疾病引发的疼痛的而出现哭闹、躁动不安等,无形中造成了紧张的氛围,加大了新护士的穿刺难度;再加之新护士自身缺乏了严重的信心,尤其是操作了两次以上不能成功的新护士,严重的打击自尊心。

3.2如何提升新护士的穿刺技术

篇9

【摘要】目的 使护士明确输液速度对疗效的影响,重视穿刺后对输液速度的调节与治疗效果的观察,充分发挥药物在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741例危重病人抢救中输液速度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现对急危重症在各时期的速度要求不掌握的达30%,对各种药物使速度不掌握的达20%。结论 输液是抢救和治疗病人的一种重要的方法,而输液速度在期中起关键的作用,护士只有掌握正确输液速度才能有效地救治患者,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输液;速度;错误

【Abstract】Objectives To ensure that nurses clearly understand the impacts that transfusion speed places on treatment effectiveness,place emphasis on appropriately adjusting transfusion speed after puncture as well as observing treatment results, so as to optimize the results from drugs. Methods Analytical review of the transfusion speeds used in the emergency care of 741 severe cases from January 2006 to December 2009.Results Thirty percent of the cases showed inappropriate mastering of proper speeds in various stages of severe cases, and twenty percent inappropriate mastering of proper speeds for different drugs.Conclusion Transfusion is a critical measure for emergency care, and transfusion speed is critically important. The effectiveness of transfusion treatment relies on the proper transfusion speed.

【Key words】Transfusion;Speed;Mistakes

静脉输液是临床工作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是利用液体重量或大气压的作用,将大量的液体输入体内,达到治疗疾病、抢救危重病人生命的目的,而输液速度对治疗有很大影响,但临床工作中常有输液速度错误如速度过快或过慢现象发生,而输液速度过快或过慢不有时不但对疗效有影响,甚至导致治疗无效或意外事故的发生。现对输液速度在治疗中的作用谈谈个人看法。

1 临床资料

对象为各种疾病的危重病人,患有单个或多个重要脏器功能障碍,生命体征不平稳者。其中男494例,女247例,平均39岁,按病种分有:外伤至多发性伤,脏器破例出血等所致的休克189例、心绞痛及心肌梗死20例、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182例,哮喘25例,慢支肺气肿心衰15例,小儿腹泄失轻至重度失液30例。多发性骨折280例。

2 结 果

发现对急危重症在各时期的速度要求不掌握的达30%,对各种药物使速度不掌握的达20%。

3 讨 论

3.1 常见滴速错误的情况液体不滴;滴速过慢;输液速度过快。常见输液速度错误的原因:(1)液体不滴:多为输液时头皮针胶管折叠、针头滑出血管外或针头阻塞、压力过低、静脉痉挛。(2)滴速过慢:压力过低、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护士调节速度错误。(3)输液速度快:压力过高、患者或家属自行调速度、输液过程中自行滴快或护士调速过快。

3.2 输液速度错误的危害(1)滴速过慢:达不到治疗目的甚至使病情加重。如用20%的甘露醇用于脱水时滴速过慢达不到脱水作用,如循环衰竭时,失液性休克的病人,在30分钟内应尽快回复有效循环血量,小儿在前30~60分钟应以20ml/kg的速度输入[1],此时输液速度只比常规速度快但达不到扩容要求仍为速度过慢,有时若用细针头或普通针头穿刺即使双管甚至三管,即使调节器放至最大,输液高度放尽亦达不到需要。短时间内不能迅速恢复有效循环血量、重要器官持续缺血、缺氧,将导致重要器官功能衰竭。若为液体外渗所致,还将导致局部肿胀,如为高渗液体或血管收缩药或化疗药外渗还将导至组织水肿甚至坏死。(2)滴速过快:有些药物如血管舒张剂,硝酸甘油、硝普钠等速度过快,血压短时间内骤降造成重要器官的血流量明显减少而发生意外。有些对血管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如化疗药或有的对血管刺激大的药物过快有可能导致静脉炎或静脉血栓形成。对心肺功能不全病人、婴儿、幼,老年体弱者,滴速快将有发生急性肺水肿发生的危险。

3.3 纠正输液速度错误的措施(1)加强护士业务素质培训:输液是一个简单的操作、但其专业性强、涉及面广。需要了解多学科知识,单凭毕业所学知识往往不够,因而在工作中应鼓励和支持护士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充实理论知识,在使用的新药物、新技术前先认真阅读说明认真学习熟悉了解,充分掌握药物的作用,禁忌症,不良反应等,随着新药物的不断问世,输液用药种类繁多,使用新药前护士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了解该药性质作用,副作用,注意事项,确保输液速度能在安全有效的范围内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2)加强护理人员输液安全意识教育:使护士明确输液速度正确的重要性。因此对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输液相关知识培训,如何正确评估患者病情,患者病情与液体进入速度的关系,熟悉药物性质、适应症、禁忌症、副作用、使用注意事项,观察要点。(3)护士在接到输液医嘱时,应迅速地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患者病情、用药目的、所用药物注意事项、当知识不到位时及时请教医生或资深护士尽快确定每分入量,选用合适的穿刺针穿刺按要求调节滴速。(4)强化护士的风险意识:使护士自觉树立安全意识,提高责任心、护士在治疗前必须了解患者病情,所用药物、正确滴速,掌握输液病人的护理。认真倾听患者主诉,准确判断输液故障和不良反应。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使输液安全、有效,防止意外事故发生。(5)加强健康教育知识宣传:用药前要对患者,特别患儿家长要告知输液过程中如何配合、用药目的、注意事项、用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与配合[2],杜绝患者自调速度的现象。通过护患双方共同努力,做到输液滴速正确,提高治疗效果,防止意外发生。

【参考文献】

篇10

一、全年各项护理工作量及工作达标情况

1、工作量:急诊人次。参加抢救人次。配合急诊手术

例。护理留观病人人次。出车车次。处理突发事件次。

2、工作达标情况:急救物品完好率达。无菌物品合格率。病历书写合格率。护理综合满意度。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合格率

二、加强护理人员服务意识,提供优质服务

1、强化服务理念

全科护士参加医院组织的优质服务培训班活动,不断进行礼仪行为培训、规范常用礼貌用语及操作过程中的交流用语,并使用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就沟通技巧方面问题进行学习和讨论,培养护理人员对纠纷苗头的预见性,有效处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分歧,共同构建护患之间互相信任感,全年实现0投诉,综合满意度达99.1%。

2、以人为本,充分满足病人的就诊需求

不断改善输液大厅的环境,安装电视等设施,提供纸巾、水杯、无陪人患者床头一杯水等便民服务。不断优化就诊流程,及时进行分诊,对急危重患者采取使用急诊优先服务卡优先缴费取药等措施,减少候诊取药的时间。并通过环境的卫生督促、护理巡视及健康宣教等工作来提高服务质量。重视三无人员的病情处理、基础护理和三餐饮食、及时了解其情况、帮忙联系家属或救助站,今年救助此类病人达人,通过身份证联系省外家属人。此举措受到了患者家属及其他病人的赞许。对患者的意见及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整改,不断提高服务形象。

三、科学化、制度化的护理管理,重点监督制度落实情况。

1、通过分组区域管理,进行分组连续性排班,减少交接班次数,有效利用人力资源,通过高年资护士的动态质控,减轻年轻护士的工作压力和减少护理隐患,保证各班的护理质量。

2、对质控员进行明确分工,专人负责各区域的物品、工作流程等管理,发现存在问题,及时反馈并讨论修订,保证各区域的护理质量。切实履行绩效考评制度,如实反馈人员层级能力,使护理质控落实到位。

3、通过一年时间调整,护理队伍结构趋于合理,根据急诊区域划分,基本上按个人工作能力定岗,基本实现护士层级管理,达到人员的合理分配使用。

4、畅通急诊绿色通道,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对于各种急、危、重症病人就诊时,合理利用绿色通道的措施,为抢救赢得了宝贵时间。

5、不断完善护理工作应急预案包括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6、制定各区域详细工作指引及各区域工作告知事项,新入科人员工作注意要点等,系统引导新入人员和年轻护士更好地完成护理工作。

四、急诊专业护士岗位培训及继续教育

1.全年科室组织业务学习次,病历讨论次,操作培训项。

2.第二季度组织全科人员按要求完成了急诊岗位技能培训,操作考核人人过关,全科护士业务技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3.全院考核毕业三年内护士急救药品知识,全部合格,达标率为。新毕业生考核岗位技能操作,全部达标。成绩良好。

4.基本完成全年护士进修培训计划,安排了护士到ICU进修学习危重病人护理,安排年轻护士到儿科注射室进行小儿头皮针穿刺技术,提高小儿头皮穿刺技术水平。外派多名护士外出短期学习,并将新的护理理念带回科室。全年完成了名轮科护士的急诊培训工作。

5.每季度进行三人、两人配合抢救演练,通过演练不断加强护士的应急应变能力,反复加强急救技能的训练。

6.根据护理部要求进行微型培训,培训年轻护士的技术操作熟练度及急救仪器的使用能力,要求每组人员利用班上空闲时段进行小组病例讨论及护理查房。效果良好。

7.制定急诊岗位培训小本子,组织人员对科室人员层级能力评定,指定辅导老师,实施一对一辅导教育。要求每人每季度完成护理病例个案分析一例,通过案例分析培养护士评判性思维,提高护理人员素质,保证护理质量。

五、护理实习生带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