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叙事范文
时间:2023-08-01 17:40: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语文教学叙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新形势 高中语文 记叙文教学
记叙和记叙文的起源在没有文字之前,从我们的祖先结绳记事、图画记事、刻契记事开始,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可以说记叙文在我们的生活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人们早有定论,文学作品的创作都应遵循形象思维的原则,高中阶段是学生形象思维既丰富又成熟的阶段,记叙文是训练学生形象思维的很好的手段。同时现在的课改又把记叙文放在很重要的位置,所以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学得更投入更轻松,更能把握课文内容,领略范文的精妙,从而达到提升高中语文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记叙文定义及其突出特点
1.记叙文定义
所谓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记叙文包括的范围很广,如记人记事、日记、游记、人物传记、传说、新闻、通讯、小说等,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
2.记叙文突出特点
首先,记叙文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作者歌颂什么,批评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都包含在中心思想里。中心思想有时是直接表达,有时是含蓄间接地表露出来。
其次,记叙文有独特清晰的思路。围绕中心思想,安排材料,依据一定线索设计文章脉络,排列段落顺序。记叙文思路分为纵向思路和横向思路。纵向思路的记叙文是以时间先后的顺序和事件发展的过程为线索安排材料。
最后,记叙文的语言比较自由,不像诗歌讲韵律,但比较形象、生动。另外,记叙文反映的内容还要求真人真事,不像小说那样可以虚构。
二、新形势下高中语文记叙文教学的体会
1.加强记叙文训练提升现代文阅读能力
记叙文教学这一概念,主要指的是一种训练文体。这种文体以写人、记事、描景、状物为其内容特征,以叙述、描写为其表达特征,我们可以把它和阅读教学结合起来。在阅读教学中记叙文教学历来占有很大比重,非记叙类文章中也有记叙成分,鉴赏、评价、感悟是现代文阅读的一项重要内容,如对文章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对作品中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进行初步赏析。教给记叙文文体知识――记叙、议论、抒情、描写,并指导学生进行这方面的片断训练或作文训练,对学生帮助很大,尤其是描法。按内容主要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等等。从另一个角度还可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及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等等。有了对这些手法技巧的熟练运用,再读记叙类的现代文阅读学生就有了理论支持。如果不对学生进行记叙文训练,这些技巧就只能靠老师的灌输学生的死记硬背,同时学生平时阅读的文章多以记叙类为主,有了这方面的训练学生也能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学习记叙文的特点,进行记叙文写作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提高学生理解与运用文字的水平。这在无形中就提高了学生的现代文阅读水平。尤其是以下几类现代文阅读:(1)对人物未知命运的推测,对故事情节的推测和想象等;(2)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句子和段落的含义及作用;(3)鉴赏、感悟文学作品能力;(4)推断、联想、想象等创造能力等题型帮助很大。
2.通过记叙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
面临世界范围内“知识爆炸”、“知识经济”的新形势,培养、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了许多教育科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联想与想象是创新的基石,而通过记叙文的写作练习,培养、发展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无疑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现在尽管作文体裁是多方面的,尽管高中作文是文体不限,但学生写都是以议论文为主,而把话题写成议论文的路子很窄,立意思路甚至语言往往大同小异,比如写和挫折、持之以恒等内容的作文,学生往往联想到爱迪生发明电灯泡的故事及张海迪的故事,往往概括完故事加几句议论抒情。所以看学生作文总易给人以似曾相识之感。因为以议论为主要表现方法,对社会生活中的人或事进行分析评论的文章称为议论文。议论文与学生的思维判断分析能力关系密切,议论文虽也需联想和想象,但联想很多都停留在由此及彼的浅层次上。而记叙文则与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关系密切。记叙文的联想更丰富多样,而且记叙文的想象是在联想基础上的升华,不管是写人记叙文还是记事写景记叙文都需要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只有这样才能让情节曲折,语言生动形象。联想和想象都是由此到彼的心理过程。由一点出发,多角度想象,这个“彼”可以是具象直观的画面,也可以是抽象的人生哲理。我们在记叙文写作中经常需要的是由抽象到具体再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每一次专项片断训练或整篇作文训练都是对学生想象力的发掘和提高。
3.寻找审美光点诱发学生审美体验
审美体验的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作为一种审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应该是客观的对象,而应该是自我的情感。记叙文教学中应诱导激发学生对记叙文作品的审美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产生深刻的审美体验。为达到这个目的,在教学中可采取设计审美议题和寻找审美光点的方式。
设计审美议题就是指在教学中根据课文的审美特点,从不同的角度确定几个审美题目,让学生鉴赏评析时自由选择。寻找审美光点,美存在于记叙文的构思、情节、故事、景物、人物、技巧之中,如果不善于或者不能寻找出审美光点,就不能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要对美的媒介有美的体验,必须具有美的审视力。施教者只有重视知识的多层面指导、多角度引导,才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巴金的散文《灯》,从“我半夜从噩梦中惊醒”起笔,就以灯为线索,由眼前的“几点灯光”引起追忆和联想,写了一个又一个关于灯的故事。这一个个的故事都离不开黑夜与昏黄色的灯光。这夜是无边无际的漆黑一片,它是全文的主色,而这主色,也正是对当时国统区的黑暗的真实写照;昏黄色的灯光虽然朦胧,但在无边无际的黑色的衬托下,却又显得那样明亮,它无疑给身处黑暗中的人以光明和希望。作者正是运用了黑色和昏黄色所形成的色彩反差,使作品中所写到的每一个关于灯的故事都得到了升华。在教学中应以这种色彩的描绘作为审美光点,不仅要启迪学生深入体验审美创造的流程思路,而且要引导他们深入文章深层的美学世界,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写作技法和艺术真谛。
“文无体不立”,学生不了解文体的知识,就等于没有掌握阅读和写作各类文章的技巧。记叙类文章在学生阅读生活中占很大比重,甚至在人一生的阅读中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在现实的教改背景下,我们必须从新的方位、新的视角来研究记叙文的教学,实践记叙文教学。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传统文化语文教学感悟力
我国作为一个传统的文化大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高中语文作为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将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语文教学当中,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更好的了解本民族传统文化,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品德,还可以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有效途径,突出了高中语文教学集工具性和思想性为一体特性,为培育更加全面优质的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一、优秀传统文化对在高中语文教学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生活在越来越多的文化形态中,对于传统优秀文化的了解机会越来越少,不仅对传统文化的价值缺乏认识,传统文化修养不高,在知识方面表现为对所学的名句名篇了解甚少,在生活方面则表现为对一些传统节日所蕴含的节日意义不清,尊老爱幼这样的传统美德被抛弃。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中不能缺少优秀传统文化的身影,它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影响不言而喻,其重要性主要表现为:首先,优秀传统文化更利于净化学生的心灵,规范他们的言行举止。优秀的传统文化总是带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我国是礼仪之邦,传统文化中蕴藏的待客礼仪、称呼礼仪对学生现代生活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既可以对学生的行为举止产生较大的影响力,又能让学生在感受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审视自身的不足之处,纠正那些不良文化对他们心灵的侵蚀,从而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其次,优秀传统文化更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文化素普遍不高是不争的事实,为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在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来提高其语文能力的同时,也要积极吸收传统文化作品的精华,帮助学生形成乐观而平和的生活态度,促进学生的身心得到更加长远的发展。
二、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教学融合的途径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文化知识,是提升高中语文教学品质的重要手段。高中语文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可以开拓学生认识文化、认识自身和认识世界的视野,从而形成更加健全与高尚的品质,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2.1加强对传统经典作品的诵读,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
高中语文教学资源中不乏经典之作,很多优秀的古诗词和文言文都蕴含了丰富的文化性,包括尊重师长、热爱国家、孝敬父母的优秀品质,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人生智慧。让学生静下心来去诵读这些优秀的文化作品,让他们在押韵的读中体会作品中的情感与思想,可以获取更多的人生哲理。其中,诵读古代诗词作品的形式灵活多样,既可以采用教师示范与学生跟读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学生自由通读与全班齐读的做法,根据所选作品的内容来灵活进行诵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传统文化作品的魅力。比如,在朗读古代诗词时,首先应该教会学生基础的朗读节奏和诗词韵脚,既要掌握诗词阅读的停顿大规律,按照一定的诗词朗读原则来有感情诵读,又能在不同的朗读韵律间感受诗词特有的思想感情,与作者形成一定的心理共鸣。
2.2以背诵为基础,加深对传统文化作品的理解能力
背诵是学习语文的一种能力,尤其适合古代文言文或诗词的学习,要想达到学生出口成章的目的,就需要对名家诗篇进行一定的背诵积累,通过背诵训练不仅是加强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更多的是增强了他们的文学功底,对应的传统文化素养也能进一步提高。因此,要适当运用背诵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由于学生的学习差异性较大,对于古代诗歌或文言文的背诵,应该限定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教会学生通过联想或理解方式来提高背诵效果,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背诵优秀文化作品的潜质,引导他们参与到文化经典学习当中。
2.3开展语文特色活动课,将传承传统文化落到实处
语文活动课的开展能更好的展现传统文化,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演讲、征文或辩论赛的形式,增强传统文化教学趣味性和实践性,让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语文活动,近距离的体会“德、仁、孝”等传统文化元素,坚定他们对传统文化与文明的热爱。比如,以《荆轲刺秦王》教学为例进行分析,这一叙事散文比较适合采用课本剧的方式开展教学,学生在积极准备教学道具、背诵台词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好的感受到古代英雄人物的气概,对爱国主义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篇3
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语文学习能够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与提升。而语文教材中不同类型的文章作品具有不同的教育价值与作用,可以为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审美体验。而作为苏教版的高中语文教学中,一些另类文本的加入,能够体现出不一样的教学价值。因此,本文主要针对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中另类文本的教学价值进行分析,从而能够为学生带来另类的审美体验,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与发展。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另类文本 价值
语文教学中,不同的阅读文本需要老师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以此能够使学生得到积极的进步。作为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另类文本来说,具有其自身的价值与作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增长学生的阅读经验,从而能够为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审美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所以,笔者主要针对于此进行分析,从而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与素养的发展。
高中语文教学中另类文本价值的体现
(一)借助特殊的人生体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来说,应该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这样比较独特的文本形式,能够给学生不一样的人生体验,对学生的生活进行积极地启发。例如,曹文轩的摄影散文《前方》。文章的整体构架与写作都是从作者的摄像角度出发,并且向学生指出了“流浪感”属于人们与生俱来的一种情感特征,而且将人生比喻成一场苦难的旅行。而这种文章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精神是对学生人生观的突破,也是影响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的有效工具。但是,人们在反复地阅读过程中,文章中的作者具有一定的理性精神,能够对人身中的困难遭遇进行理性思考。而这对于高中生来说,能够影响其对人生的思考与探索。作为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注重对自我感受的表现,而且他们存在着不太成熟的想法,感性认识大于理性思考。而这种另类的文章形式与内涵,能够给学生对悲观主义的人生观有良好的认识,还能通过一种理性的思考形式,对人生进行认识与探索,因此这篇文章具有较强的教育价值。
(二)表达形式的另类,对学生阅读经验的积极完善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够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文章形式,并且通过学习能够掌握了自己的阅读方式与经验。无论是从语言结构、写作技巧以及文本特征,学生都能大致地掌握。因此,这也使得学生形式自己的思维定式,不论对待什么样的文章作品都借助老师教给的阅读方式来进行。然而,针对一些思想性较强,比较特别的文章,这样的方式就显得力不从心。例如,这样的文章《斑纹》,还有《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作为海因里希・伯尔的小说《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样的小说形式,具有比较简单的情节,而学生在阅读后常常是带有疑问。小说中,主要是主人公遭遇车祸,并且被送到临时医院中,而且被抬上“手术室”的刹那,自己恍惚看到了很多比较熟悉的画面。而学生的阅读后,常常感到不理解。为什么主人公在学校八年,但是回到学校后会不敢肯定?文章的题目具有什么样的内涵与意义?同样,同属于战争题材的作品《一个人的遭遇(节选)》,这篇文章学生在阅读时却没有同样的困惑。原因在于这两篇文章的结构,尤其是叙事结构存在着一定的不同。后者的逻辑顺序比较清晰,而前者属于意识流小说,并且对传统小说的表达方式有一定的突破。因此,这种不同的表现形式的作品,能够增加学生的阅读经验,可以为学生以后的阅读提供积极的借鉴。
(三)阅读过程的痛苦性,使审美体验到达高峰
高中生的语文学习能够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积极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审美能力到达一个高度。另外,对于学生来说,同样有自身的生活经历,因此在进行阅读过程中,并不能做到不将自己的感受与价值观等带入进去。如果作者的情感能够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彼此相融,能够达到情感共鸣;或者可以使学生对过去、现在或未来的事情有一定的追忆、感受与憧憬等。而对于比较另类的作品来说,主要在于思想高度与深度,读者无法企及,因此就会造成读者阅读过程中的痛苦感受。而对于苏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中,选取这些另类作品,能够体现出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
例如,《斑纹》这篇天马行空文笔下的作品,学生在理解过程中,比较困难,但是这也是为学生提供的一次珍贵的审美体验,能够审美阅读毕竟在当前的应试教育中难以生存,但是能够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理解概括能力的提升,可以促进学生的精神世界的丰富,以此有助于学生人文精神与素养的提升。这种审美形式的阅读在当前的语文考试中少有涉及,语文考试通常以理解、概括、鉴赏和分析为主,这些元素确实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高中学生必须掌握的阅读能力,但是作为一种精神体验式、个性化的审美形式,由于难以考评就被我们抛弃了。阅读审美教育已经被主流语文教学边缘化了,这是非常值得警惕的。另外,对于这类文学作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引入,能够促进语文教师专业水平与素养的提升,以此更好地指导教学。
【结 语】
综上,高中语文教学中另类文本有其自身的价值与作用。而作为语文老师来说,应该积极认识到另类文本的积极作用,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审美能力以及人文精神的培养,从而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与发展,使学生能够体会到阅读的真正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瑞芝.让生活的清泉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汩汩流淌【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34)
【2】解冰.关于高中语文评价改革的几点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08)
篇4
关键词:高中;理性思维教育;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4-0054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科技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人才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目前,部分人才只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技术,在现阶段已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现在的社会不仅要求人才有扎实的专业精神,还要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而高中语文正是培养理性思维教育最关键的一门学科,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时,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加大对思维推理能力的培训,让学生成为一个有知识、有素质、有较强逻辑思维的人,如此一来,在语文课程教学中理性思维教育也成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最新途径。
一、理性思维教育对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
语文这门课程不仅仅是语言的一种工具,也是通过很多历史文化构成的。语文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在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都离不开语文,可以说是必经之路。而自古以来,人们对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视的。孔子就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维果茨基也曾说过:“思维不是在言语中表现出来的,而是在言语中实现出来的”,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语言的教育,更加需要思维的教育。思维教育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思维训练,而是一种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思考的同时能够分析、概括、推理问题的一系列实际操作练习。教师在注重思维教育的同时,可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作风以及学习环境,通过开展相关的课外活动,使理性思维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表现出来,从而促进学生理性思维方面的发展。
对于高中生来说,在其他学习阶段已经接触到了思维能力的培训,但是感性成分占主要位置,高中语文却有着其他学习阶段没有的特殊性。高中语文不仅是教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有思维的能力。理性思维是根据已有的基础上再进行观察、分析以及思考,是一种和逻辑规律有关的思维方式,具有批判能力和怀疑能力。所以,你学习到了多少语文知识并不是关键,而是你从中所增加的思维深度,这就是理性思维。著名心理学家朱志贤曾经说过:青少年的逻辑推理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高中生已经具备了理性思维的能力。受到中国特有的文化传承的影响,我国的思维方式相对于西方人的理性、逻辑的思考方法更加感性,不仅在判断事物的过程中会难以按照严格的定义来进行推理和检验对错,甚至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中国有著名的四大发明,但是工业革命却没发生在中国,而美国科学家依靠指南针和火药不仅发现了世界还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正是因为我们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只看到表面,缺乏对问题的深度思考,不会进行因果分析,逻辑思维能力较差。所以,培养高中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是人才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是为高校培养既有人文素养又有科学素养的人才的必备条件之一。
二、如何在高中文教学中提升理性思维教育的培养
1. 在教学方面应以以下三点为基础
(1)用高考的命题为引导,对高中生的理性思维进行训练
高考是一个学生人生的转折点,对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考质量都是有严格要求的。之前的高考命题中都是以抒情和感情叙事为主,长期忽略了理性命题,而近年来的高考命题都出现了关注学生自身思考和理性思维,以体现学生的个性,能够有自己对事物的见解并言之成理,体现理性光辉的倾向。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早地读懂社会和历史文化,还能让学生直接面对和走进坚硬的社会。
(2)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加强理性思维训练
以名篇示范,在启发学生理性思维的同时,设置疑难疑点,激发学生的活性思维,再在学期过程中给学生留有独自思考的时间,培养学生养成冷静思考问题的习惯。
(3)在写作中训练培养理性思维
写作过程就是思维活动的过程。教师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学生在练习中放飞思想,这样能够调动学生的理性思维,训练良好的思维品质,在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上才能拥有理性的思考方式。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严格提出具体的要求,习惯成自然,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才能逐步提高。
2. 开展丰富多彩的辩论活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高中语文课本中,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书上面的内容,教师应当多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比如,辩论赛、演讲比赛等。通过开展多样的辩论活动,让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激起学生心中的思维之光,互相找寻自己或对方的思维漏洞,而且还推动了学生在处理事务过程中找到属于符合自己逻辑的理性思维。
3. 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理性思维能力
要让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教师首先要从自身做起,一言一行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语文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语言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文化知识,更要通过语言的学习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教师自身形成了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在面对问题时多用理性的思维方面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才能给予学生理性的思维方法,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在学到语文本身的文化知识同时还能够注意到思维的条理性和严谨性,追求语文表达的创新和思维的创新。
三、结束语
篇5
语文教学对学生母语文化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多数人的语文能力都是在语文教育中得以养成的。而小说作为语文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整个语文教育更是具有现实的影响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学生对于教学效率提升的需求显得愈发迫切,所以急需相关教师对自身的教学手段予以创新,以此来强化语文的教学效率和质量。小说教学法在这样的条件和背景下应运而生。但部分教师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深重,短时间很难对自身的教学手段进行完善和调整,去完全掌握小说教学法,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自身的教学水平,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为此,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小说教学法对于职高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出小说教学法的效用。本文就将主要介绍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小说教学方法的运用方法。
一、把握小说的文体特征
语文教学要根据各种文体的不同特点采取以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小说教学也是如此。要想正确地运用小说教学法,首先就要让学生了解小说的概念和特点。小说主要是以人物形象塑造中心,通过故事描写和具体的环境来反映社会生活。小说教学的任务是让学生更充分地熟悉故事情节,通过小说设定的线索引导他们去做人物分析,从而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并结合小说写作特点试图理解小说的语言运用和具体环境分析。小说的三要素分别包括人物、情节和环境。人物形象是贯穿小说整个文章的核心,故事情节是加强读者对人物形象的理解,而环境更多是起到渲染作用。根据小说自身的的特点,笔者认为把握小说的文体特征应采取三个步骤:即先从分析故事情节入手,接着进入人物分析,最后在两者分析基础上学习小说的环境描写。因此,在阅读小说时,不能急于进入小说主要情节,要先通过与学生讲解课文体裁,让学生先了解小说概念特点,最后解决课文后的主要问题。
二、重视分析,把握故事情节
一般情况下,小说的故事情节分为开端、发展、三部分,主要是为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相互关系的事件发展过[( dylw. NEt) 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的服务,欢迎光临]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情节是人物性格成长的历史,是小说的看点。在小说创作过程中,作者要塑造典型人物,因为这是小说的灵魂,也是反应生活的手段。典型人物性格的形成,主要是通过人物间复杂关系,以及矛盾产生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简而言之就是通过情节表现出来。在小说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分析故事情节,培养学生分析情节能力,因为分析好故事情节,就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物形象。了解了故事情节便可以让读者产生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故事情节有了头绪,了解了事件发展脉络,这样便对这篇文章产生了浓厚兴趣,以便学生对文章更好理解。情节的本质就是人物性格,所以分析矛盾冲突也是分析人物性格,通过对故事情节的了解,从中获得喜悦感。因此,在阅读小说时,首先要考虑整个小说的故事情节,细细品味小说,熟悉的故事情节,从而更好地把握人物性格,分析人物形象。
三、通过描法来分析人物
语文教学中有很多部小说为我们提供了经久不衰具有广泛意义的典型人物,有些人物已经成为了人们某些品行的代名词,比如林黛玉的多愁善感;阿Q的落后愚昧;猪八戒的好吃懒做等等。这些人物都具有鲜明的性格,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人物的魅力,得到美的愉悦。教学中,教师要紧扣作品的语言,分析人物的外貌、心理、行为,同时结合情节、环境分析,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验和认识到人物形象蕴含的社会意义,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鉴别美丑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根据作者的描绘来分析人物,强化学生的分析能力,并且使学生能够在探析人物特点的过程中感受到分析乐趣,在对反面人物和中间人物的分析中享受到美的感受。人物实质上是小说的精髓和核心所在,所有的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都是围绕着人物展开的,因此,在小说教学法中要使学生们走近小说人物。
四、根据学生的喜好开展实践活动
一味的理论知识讲解并不能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真正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利用实践活动的辅助。职业高中的语文教学也同样如此,鉴于职业高中学生的自律性普遍不强,而能动性却普遍较高的现象,可以适当增加实践活动的课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之上,来提升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最大程度上发挥出小说语文教学法的作用。通常情况下,教师在对教材中的某一关键语句进行讲解时,可能会引发学生们的不同观点。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们在仔细了解课本原文的条件下,开展辩论活动,使学生们根据自身的理解来进行辩论。这样既激发了学生们对于课本的学习乐趣,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对于知识的印象,使学生们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能够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之中。另外,教师[( dylw. NEt) 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的服务,欢迎光临]还可以征求学生们的意见,对于一些学生们喜欢的课文或相关情节进行情景演绎,引导学生将这类情节改编成剧本,组织学生们去排练表演。在表演学习之后,写出个人的感想,这样既能锻炼学生们的鉴赏能力和阅读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们的写作水平。
小说教学法的运用最重要的是要尊重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并辅之以有效的指引,要求充分发挥出学生们的能动性和创造力。在进行职业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们的新奇想法和观点不应随意抹杀,而是根据其性质或是进行适当的鼓励指引,或是进行合理的指导改正。相关的教师要肩负起自身的责任,努力去掌握小说教学法的精髓,强化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妮.“自学·讨论·引导”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的运用[D].重庆师范大学,2012.
篇6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课堂教学导入时,以最快的速度、最少的时间,拉近教师、学生、教材的心理距离,尽快调整学生学习状态。在教学导入时,教师要结合语文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创设与学生认知水平、学生兴趣吻合的情境,引导学生随情入境,将情感融入课堂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方法主要有语言引入法、视觉引入法、联想启发法和实验法。如《荆轲刺秦王》教学前,教师以视觉引入法创设视频和问题情境,为学生播放《荆轲刺秦王》电影片段,并向学生提出问题:“荆轲是什么人物形象?太子丹是什么人物形象?面对荆轲刺秦王失败的事实,你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沉浸在视频片段和问题情境中,迈出学习第一步。
二、先学后教,学案引导,师生互动
先学后教,学案引导是指学生在课前明确教学目标,结合教师的预设问题、自学提纲、导学案等预习课文,把握课文结构,自主完成课文预习内容,记录学习疑惑,初步掌握课文内容。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高中语文“三环五步”教学的大环节,也是课堂一大亮点。在教师的调控下,学生对预设问题进行讨论交流,落实学习情况,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通过交流、探究、质疑,列出课文学习问题清单,整合学习知识。
如《鸿门宴》预习目标:了解司马迁的生平事迹,《史记》故事发生的背景及有关知识;归纳特殊句式的方法,判断文言特殊语法现象,辨析词义;通过梳理冲突矛盾,体会对比手法和品味人物语言,把握人物形象和思想性格。在学生预习中,提出问题:“鸿门宴”是一次怎样的宴会?刘邦和项羽在宴会中各自显示出怎样的英雄本色?教师指导学生预习时,使用导学案,突出预习重难点,让学生在预习时置身在课文的内容中,了解作者基本情况,在问题的引导下和文本生成对话。
三、精讲点拨,指点迷津
教师要参与学生的讨论学习,针对学生在学习中暴露出的不足,及时给予精讲点拨。在精讲过程中,教师要对疑难问题的解题思路、答题方法、答题规律、答题规范等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延伸拓展,旨在引导学生自主、深度思考,教会学生举一反三,分析解决问题。教师要对学生有争议、疑惑的学习内容进行正确规范和引导,聚焦语文知识生成的合理化和准确性,帮助学生构建系统学习的知识网。
如《荆轲刺秦王》教学中,学生经过自主学习,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小组合作交流,探究文本内容的逻辑思路,多形式朗读课文,并以小剧场形式呈现课文内容, 在听读后按照课文结构复述文章的故事情节。
四、归纳总结,形成知识体系
在合作交流基础上, 学生要生成一定的学习目标,归纳整理所学知识,串点成网,形成课堂知识整体结构,全面、完整、系统地把握所学
知识。知识体系是高中语文课堂的延伸,落实重点知识,形成知识网构。如《荆轲刺秦王》知识体系如下:
中心思想:本文通^叙述“荆轲刺秦王”一事,赞扬了荆轲反抗、扶弱救困、机智勇敢,表达了作者反抗统治的思想。
小结人物形象:荆轲人物形象为果敢机智、刚烈忠义、视死如归、有勇有谋的侠义之士;樊於期人物形象为义勇刚烈、豪爽慷慨;太子丹人物形象为谋事不周、浮躁多疑;秦王人物形象为贪婪怯弱;秦武阳人物形象为外用内怯。
主要艺术特点:写人善于描写人物的神态、对话、动作;善于通过对比突出人物性格。写事善于描写场景,渲染气氛;叙事有张有弛,波澜起伏,有详有略。
五、练习巩固,堂堂落实
教师为学生呈现多样化课堂练习,结合学生学习实际水平和学习兴趣,设置相应的练习题,在当堂练习,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落实语文课堂教学目的。如《荆轲刺秦王》课堂练习中
文言知识的梳理(学生整理展示):(1)通假字;(2)一词多义;(3)古今异义现象;(4)词类活用现象;(5)自主归纳文言特殊句式;(6)成语典故。
篇7
一、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诗歌单元的认识
1.必修二反映了先秦到南北朝时期。在先秦到南北朝时期这个关键时期,诞生了以诗歌为主的艺术表现形式,从最早的《诗经》,到屈原惊世骇俗的《离骚》,都证明了战国人民在诗歌艺术上的造诣。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又陆续诞生了最长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以及以《短歌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等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教师对这些诗歌进行讲解,重点要表明诗歌在我国的文化价值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让学生对诗歌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学习中也能更加投入。
2.必修三讲述了唐代诗。来自唐代的诗歌,也是大部分人比较熟悉的部分。学生对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等人也有一定的了解,对这些诗人的生平事迹十分明白。其实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诗人之外,唐代诗坛也涌现出了其他非常优秀的诗人,诗歌艺术在唐代被推向了巅峰。在必修三的诗歌教学中,收入了李商隐的《锦瑟》、李白的《蜀道难》以及白居易的《琵琶行》。
3.必修四描述宋词。词发展到宋代,进入了黄金的发展时期,在高中语文第四册当中,将宋词分成了豪放派与婉约派进行单独的分析。在婉约派中,有李清照的《醉花阴》有柳永的《望海潮》;而在豪放派之中有辛弃疾的《水龙吟》、苏轼《念奴娇》等词赋,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也展现了宋词极高的艺术造诣水平。
二、诗歌单元的教学实践
1.以补与增相结合的形式来整合课程资源。在高中语文的教学当中,应当充分肯定必修教材的核心作用,在学生消化掉了课本知识的基础上,适当增添课外读物以及辅助联系,有效地将一个单元内的诗歌课文整合起来进行教学。例如可以将不同类型的诗歌整合到一块进行教学,根据诗歌的表达思想、时代背景以及其他因素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类教学,达到连接整个单元的目的。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注重学生的理解程度,根据其理解程度的高低灵活调整能够教学的进度。例如在进行《诗三首》的教学时,由于这三首诗来自于不同的时间段,例如较早的《涉江采芙蓉》,三国时期的《短歌行》,最后是晋朝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因此在导入这一课的时候,用《西北有高楼》这一首诗,让学生理解到诗人在作者失意的时候的情感变化,才能更好的理解这首诗所表现出的现实主义风格,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语文学习的质量。
2.采用朗诵与背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地点,课堂教学必须得到充分重视,教师要有计划的开展教学,确保教学目标被学生所理解,并且要保持课堂教学的高效。在一节课的四十分钟内,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优势,进而提高诗歌教学的效率。这样的教学方法被形象的称为“一二一”。
篇8
【关键词】新课程; 古诗文; 导课艺术
【中图分类号】A81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137-01
导课即在教学中,通过一定方法引导进入新课,也有的称为开讲。导课虽然在一堂课中只占很少的时间,但是它关系到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俗话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因此精心研究导课的方法,是每个教师值得重视的首要问题。其实,导课也是一种艺术。作为教师,需要潜心研究。而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与把握更要靠教师的导课引导,学生只有通过教师的导课才能够很好的进入古代描述的情境。因此,在古诗文的导课中是要讲究方法和艺术的。
新课改后,教材对古诗文的编排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对学生的要求与培养也发生了变化。从内容上来说,新教材诗歌部分包含现代诗歌和古代诗歌,在这里我们主要研究古代诗歌。诗歌教学目标定位为情感意象、情境与意境、感受共鸣;文言文包含古代叙事散文、古代抒情散文、古代议论散文和人物传记,要求学生能够做到提要钩玄、情景交融、质疑解难、知人论世。在能力培养上,新教材则要求在初中的基础上,继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这套教科书编排的古诗文作品,约占课文总数的40%,其中,高一以古代叙事散文为主,着重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高二、高三也有大量的古代文学作品,主要是古代抒情散文、古代议论散文和人物传记,在继续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的基础上,着重培养欣赏、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
依据这些,我们教师在教授古诗文时,导课就要紧紧围绕新课标的目标和能力要求来展开。在这种情况下,我把古诗文的导课设计为:提纲导课、情境导课、设疑导课和论世导课。
一、提纲导课
所谓提纲导课,就是在讲到古代叙事散文时运用大纲形式引导学生学会提要钩玄;这一导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比如在讲《烛之武退秦师》第二课时时,我就是利用的这种导课方式:
“在郑国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在强秦压力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他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义无返顾奔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很值得我们学习。”
在学习这一课的文言知识和文言现象以后,第二课时我要引导学生在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中把握烛之武的人物形象。于是,我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把烛之武这个人物整体概括的摆在了学生的面前,激起学生想要去解读烛之武欲望。在文言文中,通过波澜起伏的情节,我让学生对情节加以概括去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课堂中不断地分析反复的概括,从而使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烛之武这个人物。通过这样的导课艺术,给学生树立一种威武的形象,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加强他们对文本的感受。
二、情境导课
情境导课就是在诗歌讲课中运用到的一种导课设计,依据不同的诗歌情感,设计不同的导课情景,使学生进入诗歌所要描述的意境中;只有引导学生走进了,学生才能更好地把握诗人的情感。对于诗歌,悲伤的情感就要营造悲伤的导课词语,喜悦的欢快就要用欢乐的语言去引导。简言之,不同类型的诗歌就要用不同的语言去创设一个符合它的感情基调的情境让学生去把握。这个角度很多人都研究过,我就不举例一一赘述了。
三、设颖导课
设疑导课是针对学生的质疑解难能力而设计的。学问学问,学习了就会产生问题,学会提问,学会质疑,才能更好的学习。“学起源于思,而思源于疑”,任何一种学习过程,都离不开思考。一个善于思考的人。往往又是从疑问开始的。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注重探究性学习,教师常常需要通过精心设置的问题引导学生,启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进入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从而有效地、有创意地解决问题。设疑于导课伊始时,教师可以成功地导入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进入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提高教学效率。这就如同好戏开头,鼓乐齐鸣,声势震天,自然先声夺人。在高中阶段,培养学生的质疑释难能力是必须的。而设疑导课是一个很好的媒介,也是一个师生交流不可多得的机会。赞可夫曾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而设疑导课就是要触及学生的情绪和精神领域,从而把学习活动变成学生的精神需要。我认为这是高中阶段大力倡导的一种导课方法。
四、论世导课
到高三阶段,就要学生能够做到知人论世,于是论世导课应运而生。到高三阶段,学生的身心都得到了极大地发展,作为教师,我们就可以适时地联系当今的一些热点或者世事对古文学习加以引导。比如讲《廉颇蔺相如列传》,就可以用总理的事迹来说说一代贤臣对国家的重大贡献;在讲到《左忠毅公逸事》时,就可以举例吴邦国奔走祖国各地调研,关心百姓疾苦的事例。时事与课本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既可以让学生从书本中学到东西,又可以从教师的导课中获悉更多的世事,一举两得。
然而,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导课,都要靠教师的语言甚至于身体语来实现引导。于是,教师就必须在课前对导课语言进行反复的锤炼,在课堂中教师要饱含情感的抒发,让导课呈现最大化的作用。古诗文的课程内容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比较遥远,这就更加要求教师很好的引导学生,让学生能够走进文本,走进那个时空与古人对话、交流。这样,教师辛苦导课才有价值啊。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教材[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
[3]《高中语文教学导语艺术策略研究》,《中学教学参考》2010年22期
篇9
一、教学中忽视体悟内蕴,过分强调对诗词的朗读背诵
古诗主要是表达作者的情感,学习古诗词要把情感表现在对诗歌情境的理解和贯通上,还应体现在诗歌的诵读上。诗歌诵读,并不是简单的朗读,更不是背诵替代诵读和理解。当前学生的背诵,不是带着情感体验、审美乐趣去记忆,而是为了考试功利地去记忆,导致了古诗词教学变得枯燥乏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是古代名家对于诗词教学的理解。当然,诗词的理解确实需要朗读,但是学生对诗词单纯的朗读和背诵还不能真正理解诗词,还需要语文教师进行多方面的引导。学生由诵读而形成的对古诗词的“理解”,往往是一种“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的模糊内部经验,是一种感悟,一种领会,虽然这种感悟能够触及作品意思最深的一层,但对作品内容与形式诸多方面的特征及审美风格却没有明确的体会。“意会”的重要,在于它是“言传”的基础,学生由诵读而形成的意会知识要得到明晰和深化,必须还要有一个相对集中的理性探讨的过程。
二、教学中逐字逐句翻译,消解了古诗词的独特审美特色
在教学形式上,有人用“讲风不止,问风不停,学风不兴,读风不起”这几个词来概括传统的古诗词教学,虽然有失偏颇,但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今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重讲轻学”的问题。在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逐字逐词逐句牵引,而后归纳诗意的串讲式,教师不断面向集体提问、讲解,把古诗词完全等同于一个叙事、说理的文言文,教学重点放在字、词、句的诠释、翻译上,在片面强调“字字落实”的同时,揉碎了原诗丰厚的审美意蕴,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自由,没有潜心领会的时间,导致“学生围着教师转”,教学时间在学生等待提问,以及教师和个别学生的一问一答中慢慢消耗掉了,大多数学生语言实践的权利被悄悄而“合理”地剥夺了,教学知识面窄,结果,学生学起来味同嚼蜡,主动性也得不到充分发挥,个性更得不到培养发展,除了记住几个与实际写作并无多大用处的字、词以外,根本产生不了愉悦的审美体验,更不能切实地领会古典诗词的妙处。教学效率低下的现象便普遍存在。另一些教师则走向另一个极端,他们照搬大学课堂文学鉴赏的一套做法,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虚泛的形容词铺天盖地,由于学生缺乏相应的文学基础,结果,昏昏者多,昭昭者少。
以上为诗词教学中常见的失误课程,其主要原因在于语文教师没能掌握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的特点。就古诗词的教学来说,古诗词在语言的结构和语义方面与一般文言文有相通的地方,但是它的抒情性和语言表现的形象、凝练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强烈的美感特征,却是一般叙事、说理的文言文不可能达到的。对当今的中学生来说,古代诗歌还是一个尚未涉足、充满神秘的未知领域,对古代作家的审美趣味、审美理想更是一片茫茫空白。
三、教学过程中滥用信息技术,导致教学方向的迷失
在传统的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有明显的局限性,例如:教学形式是封闭的、教学资源和媒体的单调性、教学过程的呆滞性等。而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手段日新月异,大大丰富了目前的课堂教学,但在丰富多彩的同时也让许多语文教师迷失了自己的教学方向,他们忽视古诗词教学的教学目标,过多地关注古诗词教学的教学方式,造成“丢了西瓜,捡了芝麻”的局面。一部分教师把诗词的内容分解成一张一张的幻灯片课件,其实所谓的课件只是“知识的搬家”、“书本的搬家”、“板书的搬家”;一部分语文教师把古诗词课的教学上成了多媒体课件的展示课,教学把自己设计的古诗词课件变成了教师使用电脑平台向学生显示教学素材的工具,过分地追求花哨,缺乏实际效果;更有严重者,把古诗词课程的教学变为了电影欣赏课,让学生在画面和声音的吸引下进行古诗词课程的学习,课堂里“尽得轻松,毫无压力”。这样的语文课教学过程确实“活”了,但同时也上“空洞”了,最后学生不知道自己学到了什么,总结来说,就是教学过程过于形式化,不能把握古诗词课程的教学方向,不能从古诗词的教学根本特点出发。
其实,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程的教学中运用,能够调动学生感觉器官,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但是多媒体技术具体到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却有很多问题值得商榷,过于繁多的图片会限制学生的想象力,琐碎的赏读主宰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而视频也有可能清除了诗词本来的内容。尤其是当语文教师陶醉于教学课件的演示过程中时,却背离诗词教学的客观规律。多媒体技术是一种时尚的教学的辅助工具,但是我们要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不能在加大了课堂教学科技含量的同时,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
篇10
关键词:语文教材;人物形象分析;祥林嫂
人物形象分析是高中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小说类课文教学的重要手法,通过对课文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可以让学生从人物的性格特点更好地了解文章的发展脉络和叙事结构,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体会文章中所蕴含的内涵。本文通过对鲁迅笔下的祥林嫂进行分析,对作者所要表达的内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祥林嫂的人物形象分析我们可以根据故事的发展,以祥林嫂变化的过程为线索来进行。
一、初到鲁镇
刚到鲁镇的祥林嫂,是死了小丈夫为了逃避再嫁逃婚到鲁镇的,那时候的她虽然悲伤但是对生活还是充满了希望的。文中对初到鲁镇的祥林嫂是这样描写的:“做中人的卫老婆子带她进来了,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祥林嫂对生活的态度还是积极的,充满希望的。从祥林嫂在四叔家里辛勤的干活,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可以看出,祥林嫂是一个勤勤恳恳的朴实、健壮的农村妇女形象。在四叔家里她干的活很多,但是领的工钱却少得可怜,可以看出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压迫,但是,祥林嫂却完全没有反抗的心理,反而觉得很满足,可以看出祥林嫂已经习以为常了,也可以看出她在夫家过的生活。其实,通过祥林嫂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大多数社会底层劳动妇女的影子,她们已经接受了自己的奴隶身份,认为这是没有办法改变的,只要能够坐稳奴隶的地位,有口饭吃,有个地方住,她们就很满足了,所以她们听之任之,表现出她们卑微的期望。但是,很多时候的劳动妇女,她们连这种最卑微的愿望,也无法达成,像祥林嫂为了躲避再嫁的命运逃出来做工,但是无奈还是被抓回去,誓死反抗,但是最后还是改嫁过日子,如果丈夫孩子没有死,她应该也会这样过一辈子,但是命运却总是捉弄人。祥林嫂身上还有封建礼教深深的烙印,在传统的观念里,女人要从一而终,一生只能嫁一人,所以她誓死反抗婆婆将她再嫁的安排,但是,在她嫁过去之后,她又一次选择了认命,开始和第二个丈夫过日子,这就表现了祥林嫂骨子里的封建礼教观念。
二、再到鲁镇
第二次来到鲁镇的祥林嫂已经变了样子,经历了两次丧夫,再加上丧子之痛的祥林嫂已经被压上了一座重山,“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着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么精神了”可以看出此时的祥林嫂已经没有之前的积极态度,生活的再一次变故,对她的肉体和精神都造成了巨大的创伤。此时的她迫切地想要得到别人的同情,所以她一遍又一遍地向别人诉说着她的故事,刚开始他们还会听一听来展现自己的同情心,但是,时间久了他们就厌烦了,也暴露了他们的本性,他们把别人的苦痛当作自己茶前饭后的笑料。祥林嫂也从从前的手脚灵活,变得手脚迟钝,记性坏了很多,和死尸一样的脸上又整日的没有笑容,主人对祥林嫂也渐渐的不满,开始鄙视挖苦。这些都对祥林嫂本来就已经受伤的心灵,再一次地进行打击,尤其是柳妈的地狱说,给祥林嫂的心理带来了巨大的恐惧。地狱说是祥林嫂完全转变的一个开始,但是,她在去庙里捐了一条门槛后,整个人又充满了希望,她以为自己的罪孽已经被救赎了,但是在祭祀的时候四婶的态度却把她再一次压趴下了,并且再也起不来了,她的生活已经没有任何的希望了,不到半年,头发也花白起来了,记性尤其坏,甚而常常忘了去淘米。
三、三到鲁镇
再次来到鲁镇的祥林嫂已经沦为一个乞丐,这个时候的祥林嫂已经变得麻木,她像行尸走肉一般的活着“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转,还可以表明她是活物”,她在文中对于“神”的质疑,表现了祥林嫂对于死的渴望,但是又惧怕死亡,她渴望与亲人团聚,但是又因为柳妈的话,让她害怕被两个丈夫争夺而分成两半。这都充分表明了封建礼教对一个人精神的侵害。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从祥林嫂的转变过程对祥林嫂的人物形象特征进行分析,让学生对祥林嫂形象特点有一个深层次的剖析,从而引出更多的思考,祥林嫂一直在苦苦地进行反抗,但是都没有用,封建礼教的社会阻断了祥林嫂活下去的希望,让她看不到光明,通过对祥林嫂形象的分析,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了鲁迅先生所隐含在小说中的深层内涵:作者其实是通过对祥林嫂这个人物的刻画来深刻地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让学生对小说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
参考文献:
- 上一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 下一篇:语文教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