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教学方法范文

时间:2023-08-01 17:40: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三年级语文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三年级语文教学方法

篇1

关键词:效率教学;培养兴趣;方式多样;教学创设

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课堂上的有效教学模式应被积极运用和发扬,教师应该越来越重视和利用其巨大优势来付诸于实践中,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其内涵。

教师应在新程课越来越深化的大背景下,积极不断地在学习与实践过程中积累所需的知识层次,转变和创新教学方法、方式的多样性。同时也要积极加强自身素质教育修养,要深化研究教材有关内容,深刻理解教学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组织和创设环境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潜力。

一、创设积极且有效的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的基础

在高三年级语文教学创设中要多运用多样化、现代化教育方式和理念,比如心理学、数学推理论及语言传播学等有关的理念与方法来解析高三年级语文出现的问题,创设中找到问题、剖析中解析问题、定估中实践问题结果,在实践证明的基础上改进、发展、创新出一种新的理念。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高三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讲解,大部分都停留在书本基础内容的解析,教师通常以此为课堂教学的重点,这就很容易导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被忽视。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会发现,教学效果或目的与预期有很大的出入。最根本的问题是因为我们在创设教学目标时没有很好的理论和实践。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我认为有效性课堂教学创设应重点把学生放为中心,鼓励学生学会自主的“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针对性制订有效的教学目标

在素质教育改革越来越深化的环境下,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性的特点,制订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案,促进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教学内容进一步创设科学性

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要加强自身素质,同时也要对高三年级语文课程内容进行有效的解析,剖析教程基础教材内容中出现的问题,来明确语文学习的重点、难点、疑点,真正地理解语文的中心思想要求,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实践和学习交流,使课堂教学内容的创设更加合理、科学。

3.课堂教学理念、方式要多样化

在课堂上教学的理念、方式要不断创新,课堂教学创新时,教师要更加注重学生个体化差异性的特点,制定出差异化的方案,积极运用个性化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来激发和培养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乐意并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

二、积极培养和营造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氛围

在学习中最好的导师是兴趣,它也是学习的主要动力源泉。正如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所以,要想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就要想方设法去激发其学习的兴趣。而何为兴趣呢?兴趣就是指学习语文时很乐意做的事。大量的心理实验表明,兴趣并不会无缘无故地产生,而成就感是诱发兴趣最主要的因素。也就是说,如果学生在学习语文时没有成就感而言,这样很可能打击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就对语文学习厌恶了。反过来,如果能使其有所成就则能使其兴趣增加。兴趣增加了,就会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效率自然就会相应得到提高。

而成就感如何产生呢?它基于学生的进步思想,想要取得进步就要注重学习方法的自主学习,教师要多组织和实践自主学习的活动,比如开展语文知识大演讲活动等等,来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同时也要根据每一个学生身上差异性的特点,制定最佳教学方式,使其学习能感到成就感,积极去学习语文知识。

三、落实、实现目标并有效利用和开发新的课程资源

高中三年级是高中阶段最为重要的阶段,在此我们要充分保证现有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同时积极去探索、研究和创新出一些新的课程必要的课程资源,来充分地保障课堂教学能顺利实施。教师处于课程资源的中心地位,这也是由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完善和积累既有特征决定的。因此,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要积极地创新理念,深化探究性教学,开发、创新新的语文教学资源。

总之,我们要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教师是其中的主力军,要积极运用优质而高效的教学方式,塑造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也要运用各种有效方法,焕发学生的求知欲,并创造有利条件,使其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和兴趣,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篇2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堂;创新教学;有效方法

小学三年级是学生认知能力初步形成的阶段,应该对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教育过程中,好的教学方法具有增强学生识字能力、逐步促进学生思维的健康发展等作用。

一、小学三年级语文创新的意义

课堂是最能体现出时代意义的地点之一,而课堂教学要想与时俱进,就要把创新融入课堂里。“创新”作为一个永远不老的话题,是概念化的过程,它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主要特征。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创新是必不可少的力量,它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让学生发散思维,使课堂充满想象的空间。所以,对于小学三年级语文的识字课堂来说,创新教学是很好的归属。

二、小学三年级语文创新的具体方法

首先,教师在进行学生识字能力训练的时候,要把教材合理利用起来。虽然教材不会自己说话,但是教师可以把它要表达的思想描述给学生听。特别是语文,它是一个国家母语学习的载体,承担着历史的重任,对于创新的要求也就更高了。语文教材应与时俱进,用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来传达思想,让学生乐于学习。如果语文教材落后又枯燥,书本上的东西用不到实际生活中,会影响学生对母语的兴趣,这样不断地恶性循环,最终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自己的教学语言也需要创新。比如,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发挥体态语对学生的强烈感染作用。当教师想要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就可以借助微笑来增加亲师感;需要鼓励学生时,可以通过轻抚头部的方式;面对犯错的学生,可以通过眼神或手势加以暗示。

最后,学生学习方法也要有所创新。由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又是建立在不断实践并总结经验之上,再加上小学生对知识的渴望程度比较高,这都要求教师在平时课堂训练中引导学生养成适合自己的学习习惯,并帮助学生高效学习。

总之,汉语作为一门艺术,它的魅力是无穷的。小学语文老师要想使语言的魅力充分发挥出来,不仅要对规范化语言加以掌握,还要注重教学的激励性和趣味性,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语言教育的陪伴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篇3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实施新课程理念,立足于三年级教学情况的实际,以课堂教学为重点,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展开听课、说课、评课一体化的教研活动,加强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改革,深化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突出学生综合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组织组内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标,以标准为标准实施教学。

2、认真贯彻《教学常规》,督促组内开展集体备课,督促教师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提高备课质量。

3、积极开展小组合作教学研究活动,组织有效的听课、评课活动。

4、定期开展教学情况分析、交流研讨活动,做到经验分享,取长补短,集思广益。

5、三年级作为承上启下的中年级段,要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主要工作

(一)加强学习,更新观念。

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领会新的课程标准带给我们的新要求,在明确总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弄清本年级段的具体教学要求,熟悉、研究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各部分教材积极推行课程改革,根据三年级语文教材特点,加强口语交际及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研究,大面积地采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有效教学的课堂研究。

(二)重视常规,提高质量。

1、以教材为凭借,尝试单元整体教学的方法,掌握中段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教会学生默读、品读、研读,努力提高学生阅读水平,抓好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中段作文教学,扎实教学,夯实基础。

重视写字教学,指导学生写好字;培养学生认真听、仔细听,边听边记的好习惯;培养学生多读、认真读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说话完整、清楚的习惯;让写作成为学生的一种兴趣,为以后的篇章作文打好基础。

2、作业要求全批全改,教师批改规范,重视学生作业订正辅导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发挥班级的图书角和图书馆图书借阅的作用,让每一位学生都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从读书中收获知识、明白事理、陶冶情操,让读书成为每一位学生终身学习的自觉行为,从而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

4、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关注学困生,不让一位学生掉队,做到共同发展、进步。

(三)加强研讨,共同进步。

1、教研组每位教师均应用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充分利用周三教研活动时间,教师间相互合作,共同研究,及时沟通研究中遇到的问题,解决难题,使教研活动能真正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理论水平,促进教师教研的水平和能力的提高。

2、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形成更为浓厚的教研风气;重视教学过程的反思,课后教师认真地反思教学过程,及时地把教学中点点滴滴的感受写下来。

四、具体安排:

九月:(1)制定三年级组语文教学计划,做好开学工作。

(2)规范教学常规,正常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制定语文教学计划。

(3)组织学习研讨三年级教材特点、目标。

(4)研究和学习新教材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教学特点和相关策略。

(5)优秀老师开一节先行课,组织年级组的各位老师听课和评课。

十月:(1)教学常规检查、反馈。

(2)根据进度进行说课活动。

(3)研究和学习新教材第三单元和第四单元的教学特点和相关策略。

(4)积极参加学校的教学研讨活动:开展语文教学的研讨课。

十一月(1)继续组织学习《山东省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本年级部分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以及相关的教学建议。

(2)研究和学习新教材第五单元和第六单元的教学特点和相关策略。

(3)积极参加学校举行的其他教研活动。

(4)期中能力自测。做好相关的质量分析.

(5)抽查备课。

十二月:(1)研讨展示课。

(2)根据进度进行说课活动。

(3)继续研究和学习新教材第七单元和第八单元的教学特点和相关策略。

(4)积极参加学校的教研活动。

(5)针对期中自测中出现的薄弱环节,进行反思。

一月:(1)研究制定期末复习计划。

(2)期末能力诊断(要求同期中)。

(3)年级组工作总结。

篇4

由于各种语言的不同,它的教法肯定有同有异,各自语言有各自的教法和关注重点。藏语文教学方法上,先前的教育家和翻译师们谈到藏语文的教法基础于朗读,也就是小学一到六年级乃至初中必须把朗读放在首位,藏语文不同于汉语文,汉语的生字要一个一个地去学,而藏语里学会了三十个声母和四个声调后,就从声母里分韵母,所有的生字和词语一拼读就会,只要你会读就会写。藏语文创始者通弥 桑布扎讲到,朗读是藏文之基,熟读藏文学会一切。强调了藏语文里朗读的重要性。

本人也在多年的藏语文教学经验中深深体会到,不注重朗读去教语法效果真是不佳,就如不长叶求开花,不开花求果实。而注重朗读,让学生不断地读,熟读后去教语法时,老师讲解不多学生也自然而然地明白了。这就是集云而求雨。

一年级朗读念诵时,第一学期要认清藏语元音与辅音字等,前加与后加字,上加与下加等的组配要弄清楚,以此打下扎实的基础,课本上出现的名词特别要注意拼读。第二学期藏文楷书和藏文草书拼读要认真,仔细,写法上元音辅音和上下的大写字体,楷书等全都用藏文草书的写法去写,写时大写合适、不越线、字体写美、前加后加,上加下加要标在该字的上面,不能离字。

二年级朗读念诵时,在读音标准的基础上学读词,词语读音标准的基础上去念句子。写法上先写好字,再扩展到词语,写好词语的基础上扩展学习写句子,并注意要边读边写。

三年级朗读念诵时,草书和楷书要都能通读,从会读句子扩展到能连读几个句子,再到能熟读整个课文,读的过程中能理解课文。为了不致混用字词,要开始背诵藏语文《正字法》,边背边用,边读边写。

四年级朗读念诵时,对所读课文进行分段、段意、课文的总结要在读的过程中弄会。开始学会读藏文章草。读时要会流露感情,分清重读部分和轻读部分,使课文要读的生动活泼。写法上注意造句,会写常用条子。如借条、请假条等。在会背藏语《正字法》的基础上写作不能有错别字,且开始背诵藏语语法。

五年级朗读念诵时,在熟读章草的基础上,能对课文进行分段,整个课文的中心思想要能总结。报纸、期刊、杂志等的作文会读,且中心能讲出来。写法上,开始写草书,用草书能写常用条子及作文。语法上会背语法的同时运用,把藏语里的连词,借词等用上,不能混淆。

篇5

【关键词】 语文教师 小学语文 语文课堂 活起来

小学语文,在小学课程的重要性日益增强。对于处于基础起步阶段的小学生而言,启蒙性语文课堂教学就尤为要注重“活”“实”“趣”。根据本人在大学几年来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以及实践探索,以及结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有效备课是使课堂活起来的前提和基础

1、设计因材而异、因生而异的课堂导入,小学语文教材丰富多彩、风格各异,各年级的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各异。这就意味着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没有固定的模式,我们要依据一定的教学任务和内容,学生的年龄和心理需求,灵活多变的加以运用。我上课经常采用谈话式导入、设置情景式导入、歌曲式导入、提问式导入、简笔画式导入、图片导入、悬念式导入、.复习式导入及游戏式导入等。

三四年级的孩子培养他们对语文的兴趣非常重要,所以课堂上经常用录音机播放我们上节课所学的歌曲、朗诵导入课堂,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为孩子们快速进入语文课堂奠定好基础。

三四年级的学生更喜欢在玩乐、快乐中学习,所以在三四级的课堂中我设置的游戏导入比较多。

三年级、四年级的孩子主要是生词的学习,在课前时利用教学卡片让学生们复习生词,不仅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语文的成就感。

五六年级的学生,我就更注重他们对句子的掌握,课堂导入我常设置与他们生活情景有关的生活情景导入,让他们在情景中学习表演、语文对话。

2、教学方法多样化,不能一成不变,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要重生活、重实用、重参与、重变化多样以及重创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小学生的兴趣要求。

语文是一种语言,语言的学习要注重多听、多说。所以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就显得很重要。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上就常侧重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设计相关的活动场景。如在三年级为了让学生们知道全班的学生名字,我设计了一个交朋友的小游戏,看看班上谁是小小外交官。这样的活动不仅有情境性,也让孩子们广泛参与了,做到了有效教学的方法设计。

3、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确定符合实际的三维目标,为了保证有效的教学,在备课时,教师就必须活化、吃通、吃透教材。教师也要改变传统的应试目标的弊端,那就是空而不准,乱而不细,大而不实,要真正做到静下心来,走进教材和学生,着实提炼,肯下功夫。我认为只要教师吃透了教材,就算在课堂有什么意外情况,教师也可以根据情况做出创造性的调整,只要做到了教学目标的不偏不离,它就不失为一堂有效的课。

(二)语文课堂中有效的教学组织和教学调控是活化课堂教学、焕起课堂生命力保障。

1、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告诉我们教师自身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独特的人格魅力是学生爱上这门学科的至关重要的前提。扎实的专业知识,优美的语音语调,纯正的口语,是吸引学生的资本,当然还有教师自身的个性,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独特的人格魅力。孩子们对老师的喜欢,会转化为对该学科的喜爱,自然而然也就会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实践表明年轻的漂亮的性格温和的语文女老师比较受小学生的喜欢。

2、教学组织和活动要以大部分学生为主体对象,教学组织和活动形式要灵活多样化。在4 0分钟的一节课上,要让学生尽可能的多次接触语文和有足够的实践操作量。为了保证全班学生学习的时间,在教学组织上就必须让全班同学都能积极参加。开展两人小组、多人小组、成行、成排、半班等多种P K形式的活动。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特点之一。只有开展这些活动才能使每一个学生充分地参与课堂实践,才能体现出语言的交际性,才能实现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如:我在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好强的心理特点,也使他们形成团结积极向上的学习课堂氛围,上课前我经常把全班分成A B C D学习小组,进行小组P K性的教学活动。遇到情景性的表演对话就派小组代表进行对话。

3、建立全面合理的奖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进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教师首要要培养的,教师要适时敏锐的对每个学生取得的成绩及点滴进步都予以肯定。可采用多种口头表扬和物质奖励的方式,如:我在上课时给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频繁的给以口头表扬:小组P K获胜的作、业完成好的、上课表现好的就奖励小贴纸,并告诉孩子们小贴纸积累到一定的数量,可以获得小奖品。将每节课时语文学得好一点的学生指命为当天的小老师,带读生词,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利用小学生的好胜心理,在平常教学时,让他们用所学知识课堂P K,课后进行交流,并由教师或其他同学给予评分,这也能促使他们更加认真听讲,也激发了他们学习的浓厚兴趣。

与此同时,注意积极引导和升华学生的竞争合作交流意识,让学生们少重视物质,多注重精神奖励,多关注自己的进步和成功,自己要和自己比。

(三)有效的教学反思是小学语文教学探索有效途径,也是教学的总结深化。

篇6

关键词:作文教学;存在问题;教材资源;课外阅读;自信成功

作文教学一直以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小学一、二年级作文主要是看图写话,是由识字教学逐渐过渡到作文教学,也是为三年级学生写作文打基础的过渡时期。因此,提高小学生一、二年级看图写话水平是非常重要的,这个内容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小学一、二年级看图写话是作文最初步的训练,是培养初入学儿童向观察客观事物过渡的桥梁和凭借,是培养儿童提高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虽然一、二年级课程表内没有专设作文课,但作文教学的渗透却应从用词造句、看图说话着手。面对单幅图或多幅图,能写上一句话或一段话,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滔滔的江河就是发源于这涓涓的细流,这可以说是作文当中的一项基本功。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一向只重视生字词语,而忽视写话的训练。致使许多学生到了三年级仍然连简单的话也写不完整,写不通顺。这样就叫他们写成篇的文章,无疑是一步登天,学生不抓耳挠腮,叫苦连天才怪呢?为此我觉得应该从一年级开始就注重对学生进行写话训练。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实际,以图画为载体,创设各种情景,引导学生进行说话、写话训练,不仅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语言,提高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促进智力发展,而且能为今后的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认识看图写话的意义

看图写话是低年级作文能力训练的重要形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习作目标是这样表述的:“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虽然这段话没有具体说明写话应达到哪些要求,但是它给我们指明了一个方向问题:那就是对一、二年级学生的写话教学要从激发写话兴趣,培养学生想象力抓起。如何落实新课标一、二年级的写话目标,我想一、二年级的写话训练是看图写话,我便想重点攻看图写话。因图是静止在某一状态,所以需要发挥想象、构建故事合理而完整的情节,因而它能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十分有益的。

低年级的看图写话,我们不能把它仅仅作为一种单一的作文形式来训练,还应该着眼于学生习作能力形成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基础来夯实它。看图写话也是生活的习作,同样要求学生是“我手写我心”的习作,同样要求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对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大有裨益。

看图写话是指导学生观察图画,根据图上具体形象的内容进行想象写话。这种训练,可以由看一幅图写一句话或一段话,到看几幅图写一段或几段通顺、完整、连贯的话。看图写话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习惯的重要凭借之一。

二、现阶段学生在看图写话方面存在的问题

由于低年级学生生活经验不足,认识水平低下,其注意力、观察力十分有限,有时看不懂图意,有时看懂了图意,却不知道怎样表达。语句不通,表述不清,标点符号使用不当,是刚入门的学生的通病,也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难题。再一个,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一向只重视生字词语,而忽视写话的训练,致使许多学生到了三年级仍然连简单的话也写不完整,写不通顺。

三、看图写话的有效策略或方法

(一)挖掘教材资源

指导学生看图写话首先要解决素材问题,我们的老师、学生手里没有统一的图画素材,又不能给学生统一购买资料,这给指导学生看图写话带来了麻烦,如何解决这个难题?课本上的一幅幅插图,正是指导学生进行看图写话的极好素材,此外还有我们平时收集的照片、图片等,另外还可以利用班班通网上搜索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各类图片。

(二)训练学生有顺序、有重点地“看图”

看图写话,看图是基础,但低年级学生还缺乏观察能力,特别是刚入学的孩子,观察事物无目的、无顺序,东看看、西看看,抓不到重点。再有,我们的孩子整天被禁锢在校园里,很少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以致只会看到什么写什么,不能写出自己奇特的想法。例如,一次期末卷子的看图写话《植树》,图上有美丽的春天公园,有红红的太阳,飞翔的燕子,有三个人在公园里植树,有人扶树,有人浇水,有人培土……题目的要求是:仔细看图,说说图里都有什么,再写下来。一些同学这样写:“有三个人在植树。”这么一幅图就这样白白浪费了。面对这种情况,我想必须在指导学生看图上下功夫,让学生掌握看图的方法,使他们通过仔细看图,了解画面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并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写出新鲜生动,具有个性的语言。

看图说话、写话是小学生学习表达的最基础的两个环节。这两个环节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先看图再表达。看图是表达的前提,只有看懂图,才能进行表达。看图要做到一看二想,看,要求看清图中都画了哪些事物,它的主体是什么,理清图中各事物的关系,要看得认真、仔细。想,要求根据图中人和事物的关系,弄清这幅图表达了一个怎样的内容,你看了这幅图产生了怎样的联想或感怀。看单幅图还要想一想图中没有表现出来的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表达(说、写)要一想二说(或写)。在看懂图意后,正式表达(说或写)之前,要把图的内容和怎样表达(说或写)想一想,图中表达的是怎样的内容?如果内容很丰富,要想一想哪些是主要的,抓住主要的去说(或写),才能更简练。除此之外,在怎样说写的问题上要想一想题目是怎样要求的?要求你说(写)一句话还是几句话或是一段话?如果是一段话,那你又写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先说(写)什么,再说(写)什么,把表达的顺序想清楚。

指导看图要得法。看图作文中,着重在“看”,这就要求我们在指导看图上下功夫,让学生掌握看图的方法,要看清图画及画中的题词等内容。通过仔细看图,判断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了解画面所反映的主要内容。画面的主体是人物的,要从画面中人物的形体、相貌等,弄清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从人物的表情、动作,推测人物的心理活动,以及他在干什么,心情怎么样。如果是单幅图,着重引导观察的顺序: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从中间到四周等。这样对画面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就有了一个整体性的了解。如果是多幅图,写话时,要引导孩子比较图与图之间的联系和变化,把多幅图画变成一个完整的、连贯的整体,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动人。

需要说明的是,训练学生看图,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指导过程,刚开始学习的时候,要求不能过高,可以只说一两句话,只要能说清楚什么人、什么时候、在哪里、干什么就行了。有时时间、地点可以不说,只说什么人、做什么事,也是可以的,慢慢地再训练学生细看画面,展开想象。

(三)训练学生有条理地“写话”

写话是看图写话训练的关键。要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就必须在学生写话的过程中自始至终地贯穿教师的指导。怎样体现教师的指导呢?我的具体做法是:

写前有要求。如:写话格式,标点运用,不写错别字,准确用词,语句通顺,书写工整,写清图意,写后检查等。刚开始我要求他们只要用一两句话写清“时间、地点、人物,干什么”就行了。慢慢地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的提升,我要求学生不仅要写完整,更要写得具体、生动,写出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等。

写后有评议。学生写完后,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这就有评议的必要。看图写话,培养书面表达能力对于一、二年级的小朋友,培养写作积极性,要想让在写作上刚刚起步的孩子们越写越有劲,越来越自信,就得让他们的进步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承认和肯定,享受成功的喜悦。写话是看图写话训练的关键。要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就必须在学生写话的过程中自始至终地贯穿教师的指导。

(四)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为写话打基础

儿童从小听故事、爱阅读,会接受较多的刺激,对他的语言的积累和发展有很大的帮助。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研究也认为,那些爱听故事和阅读的儿童,其想象力、创造力比其他小孩要高。为此,在平时,家长要经常讲故事给孩子听,并鼓励他们自己讲故事。为了扩大阅读面,我们和家长还要推荐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图书,如:童话、寓言、儿歌、谜语、儿童漫画、中外名人故事、成语故事、古诗等。孩子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有选择地多读、广读。在阅读时,认认生字,划划优美词句,并鼓励其记下来,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这样能促使学生掌握和积累一定的语言材料,为写话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7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模式

一、造成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中明显落差的原因

1.从学校领导方面来看。

过去强调抓两头带中间,认为低年级是“基础”要加强,高年级是“关键”应把好质量关,三年级则无所谓,可以“慢慢来”,因而对三年级的教学工作抓得不够。

2.从教师力量配备来看。

由于领导上存在上述思想,有经验的教师被安排到基础班、毕业班去了,三年级教师则新手多,教学有困难的多,力量相对薄弱。

3.从学生心理特征来看。

三年级处于儿童期向少年期的发展时期,学生心理特征有明显变化。他们不象低年级儿童那样听话,专心学习,表现得比较好动贪玩,注意力易分散,但他们的求知欲在增强,抽象思维逐步发展。而教师往往不注意三年级学生的这些特点,不仅思想教育跟不上,教学方法也不能适应变化了的情况,要么照套低年级的老教法,学生感到厌烦,要么硬搬高年级那一套,学生感到玄乎,教学效果不好。

二、改进的措施

1.以理服人。

教材选编的课文,特别是三年级的课文中很多是揭示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客观事实。客观存在的东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些客观存在的东西为我们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更方便、更直接的资料。如何运用教材揭示的客观事实教育学生?俗话说:“眼见为实!”让事实说话,学生更愿意接受。如,《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环境优美的小村庄,由于人们过度地砍伐树木,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它揭示了生活在村庄里的人们错误的行为以及这种行为所引发的严重后果“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在教学中,可让学生先观看课件演示。用眼目睹这个村庄怎样消失。再让学生认真读课文,用心感受这个村庄怎样消失。最后让学生说说现实生活熟悉的镜头,用口说说这个村庄怎样消失。学生在学习了课文后,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他们能自然地认识到课文所要揭示的道理:“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让学生自觉地思考环境和生存的联系,分析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激发学生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的意识,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

2.发挥榜样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材中刻画了许许多多的人物形象。如,《她是我的朋友》《掌声》等文章中的主人公均为学生树立了榜样。针对学生可塑性强的特点,教师要能借助教材中刻画的人物形象为学生树立楷模,充分发挥教材中的人物形象的榜样作用。如《灰雀》中,当列宁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列宁问一只不会说话的鸟是有他的用意的。可以设计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列宁为什么不直接问小男孩?”引导学生思考“没有直接问”的各种原因,学生设想了多种可能。这一环节的设计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又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列宁关心他人的高尚品质。在这一过程中,列宁爱护少年儿童的伟大形象,逐渐树立在学生的心中,使学生更加敬仰列宁,产生一种向列宁学习,得到别人的敬爱与尊重的愿望。教师可以抓住这一契机,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哪些人也令自己敬佩。这样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人物形象在学生心中更有真实感。通过典型事例影响学生,激励他们向这样的人物看齐,在他们的心中树立了健康的偶像。

三、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良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首先必须制定了详细的让学生自主预习的预习要求,让学生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能够在初读的时候学生字,组词,读顺课文,摘抄课文当中的好词好句,做到课前的自主学习。小语修订版大纲认定,“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而,“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孩子的成长基本上得益于自己的学习。

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一些互动性的教学环节。再者多问一些有创建性的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维。老师本身也在提问方面下苦功夫去研究,哪些问题是可以问的,如何问?学生会有哪些答案,是否能达到自己想要的教学效果?在备课时都要充分的考]。

四、鼓励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

阅读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鼓励他们多读多看,同时开设小小读书交流会或是让他们写读书笔记。一能培养他们的口语交际的能力,让他们向同伴介绍自己看过的书;二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学好三年级的新增内容作文。

学生素质的提高对老师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新教材的内容更是从古到今,包罗万象,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要力争使自己成为一名学者。在学生眼里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要是智慧的化身,无事无物不晓。要使自己成为一名学者,平时应该多读书、多积累、多思考、多实践、多总结。更要重视新教材中参考资料的学习,因为这与学生的学习有着直接的联系。渊博的知识,是每一位老师教好书的关键所在。

篇8

【关键词】阅读;识字;语文教学

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很多,人们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到高年级。其实,低年级存在的问题更多、更严重。为了切实在低年级就打好基础,从克服教学中的主要弊端入手,彻底改变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已是刻不容缓了。纵观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以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来对照,有哪些主要问题呢?

1、重识字,轻阅读。好多教师误认为:低年级把好识字关就可以了。阅读是三年级以上的事,所以总拿出好多的时间反反复复地教生字写生字,阅读似乎可有可无了。

2、孤立地进行识字教学。挂上小黑板,出示生字卡片,先拼音,再说字型,最后讲字义,给字找朋友(组词),课文几乎没有用了。这么一折腾就是一节课,生字多时一节课还教不完,最后学生还得带上拼音写上若干遍,真是枯燥之极!明摆着可以加强识字教学的课文以及课文中的插图,弃之而不用。看了这种现象,怎么不让人心焦又心疼!

3、识字阅读两张皮,互不联系,不是通过课文在语言的具体环境中去理解字义。

4、课堂教学中缺乏必要的说话训练。如:看课文插图;指名回答问题;复述故事;对话等。

当然问题远不止这些,但仅就这四个问题也可看出改革低年级语文的课堂教学结构是势在必行了。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作了明确的阐述,就是“培养学生的识字、听话、说话、阅读、作文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又明确指出:“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识字的基本途径。有利于巩固提高识字质量,为作文打下基础。并着重指出“阅读能力要从一年级开始培养,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对作文教学特别指出“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的同时,更着重指出“这两种能力要从一年级起就要培养”。

综上所述,不论是从大纲提出的标准与要求看,还是从目前低年级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看,结论只有一个:彻底改变目前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思路,从指导思想到课堂教学结构以至教学方法,重新思考和设计,走出一条新的科学的路子。

从上面正反两个方面进行思考,结合总结我们自己的教改实践来考虑,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一定要:

(1) 以读为主线,将识字、说话训练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同步进行。改变常见的先识字后阅读,识字阅读两层皮的现象。我们要大力提倡“在阅读中识字”,坚持走“阅读-识字-阅读”的路子。

(2) 以课文中的插图为凭借,以课后问题为线索,以理解词和句子的意思为重点,以朗读训练为主要形式。

(3) 将识字教学的“读准字音、分析字型、理解字义”结合学习课文分开进行,不搞一锅煮。拼音教学要求做到:学生直呼音节,分析字形方法要灵活多样,不搞死套套。理解字义一定在句子中去体会揣摩,从小就注意培养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意思的能力。

篇9

【关键词】素质教育;新课标;小学写作;创新教学

我从事小学语文教学二十几年了,让我身存纠结的是小学写作问题。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惧怕作文,因为他们觉得没的写,即使牵强写出也是“贻笑大方”。为此我按照新课标和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在遵循学生个性特点和学识的基础上,仔细分析了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查找原因,寻求解决方法,下面就写作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做法。供同仁参考,以期有所启迪。

一、小学生写作现状及成因

(一)写作现状

1.学生谈“作”色变。一些学生怕上作文课,畏惧写作,每逢作文课,先是愁眉苦脸,抓耳挠腮,无从下手,然后再闭门造车,东拼西凑,写出的作文内容空洞,言之无物,套话连篇,不着边际或支离破碎,落入俗套。

2.写作素材单一。我在一次作文写作课上要求学生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的一件事,按说此题可选择的范围很广,材料也很多。但学生习作的对象除了自己的妈妈,就是自己的老师,再不就是自己的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选择自己同学或兄弟姐妹的也很少,作文选材非常单调雷同。

3.写作内容空洞。到三年级的写作课,已经开始要求学生把事物写得具体、详细些了。但这学期的习作课上,有的学生作文,只能写出三两句话,就没词了,作文简单的简直让人无法想象是三年级学生的作文,写出来的东西不成样子,语言不通顺,内容颠倒,不分主次,流水账,或者“四不像”,更做不到通过多人物的描写和事件的叙述来表现人物的个性和特征。

(二)成因

针对学生作文中的这些问题,个人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没有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我认为,作文难固然有写作本身的原因,它是一种创作,是对生活细节的再现,很多学生在家长的的掌心中长大,除了看电视、玩电脑,没有实际的做事的体验,再加上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没有从开始学语文时就养成学说话、敢说话、会说话的习惯,也存在小学生从小就没有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

2.受教师传统应试作文教学方法的影响。学校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整天关在教室或家里,面对一大堆的作业,没有生活的体验,没有活动的兴趣,没有观察的兴趣,没有发现的时间,缺乏亲近自然的机会,哪有兴趣和时间去表达真情实感呢?只能编些假、大、空的话迎合老师的心意。

3.老师的指导写作方法单一。由于三年级的写作能力低,老师在指导方面要详尽,而在教学中,老师只通过简单的范文指导和提纲式的写作指导,对帮助学生学会观察人物的活动或事物的细节来表现人物的个性和事物的特征,更没有办法把作文内容写得详细具体。

二、小学生写作的创新教学

1.培养学生广泛收集作文素材的习惯。一是让学生广泛阅读、说好话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因此,应经常举行普通话演讲比赛或朗诵比赛。二是培养学生广积勃发的意识。俗话说“日积月累,方能生悟”,广泛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克服不会写的困难。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通过大量的阅读丰富词汇,获得间接知识经验,为习作积累必要的语言材料及写作技巧。鼓励学生坚持不懈地进行读书积累,以丰富他们的写作语言。三是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素材,鼓励学生在家里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动,从劳动中吸取有趣的生活素材,为写作开启鲜活的、永不枯竭的源泉;教师还要带学生走向大自然,观察蚂蚁搬家、日出日落,倾听鸟语虫鸣、感受泥土的芬芳、彩虹的绚丽等,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发现、收集和积累写作素材。通过这些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充实学生的的内心感受,学生写作时就有话可说、有事可写了。

2.教师要转变理念,改进作文教学策略。要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和兴趣,关键从解放学生、观察生活、丰富写作内容入手,指导学生积累材料、勤写多练、迁移运用、学会借鉴,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3.加强写作技巧的训练。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基本技能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写作基础。在讲解课文《赵州桥》时,其中有一句话:“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句话有过渡的作用;在学习《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时,学习围绕中心句来写具体的写法;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时,引导学生学分总的写法等,进行仿写等形式来指导写作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积累写作的技巧。

篇10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模式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236-01

当前,素质教育不断推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小学生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实践证明,作文先导式模式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可提高学生的表达与体验能力。但是在实际的实施中,尚存在不少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对该命题进行了有益的分析与探究。

一、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模式及其变式

1、“作文先导式”基础模式

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模式的构建,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坚持以学生为核心,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来看待,在教学过程中,将中心由“教”转移到“学”上来,应注重把握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实际进行教学;二是做到“返璞归真”,消除学生对语文“学科化”的印象,将教学转移到技能型上来,切实提高教学的质量。在“作文先导式”模式下,应提高学生参与性,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进而提高学生作文的水平[1]。

图1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模式构建示意图

2、“作文先导式”模式的变式

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模式的变式有两种:一是交流表达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主线是学生的真实需求,在既有的教学模式中,加入识字教育、拼音教学等模块,并根据教学任务的差异,灵活组织教学模块。实施这一模式,需要注意的是,应创设一种不断递进的课堂场景,适用于三年级以下的小学生,中心是引导学生增强表达欲望,在实际的教学中,穿插语文基础教学内容。二是发散阅读教学模式,根据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所开展的教学,收到的效果不理想,而“作文先导式”基础模式变式的发散阅读教学模式,可在教学中,利用阅读表达教学法,适当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断丰富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欲望,这种模式适用于三年级以上的小学语文教学[2]。

二、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模式实施策略

1、模式的生成

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在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转变观念,转变“语文是一门学科”的观念,而是将语文教学理解成一种培养和提高小学生能力的过程。学生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是由内到外的,而并不是对学生的灌输。所以,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改进原有的教学模式,生成新的教学模式,也就是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模式,努力创设教学情境,根据语文知识的节奏,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2、开放式引导性活动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模式的开展,应坚持以开放性引导性活动作为辅助教学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是充实小学生的课余生活,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的公益活动,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生活、自然,不断丰富感知;二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组织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要求学生进行阅读,使其体会到中国语言的魅力,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累素材;三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利用各种资源,比如让学生在音乐、美术课和体育课上充分体验;四是在教学中,教师应尊重每个学生的特点和性格,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对学生的优异表现给予肯定。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故事性较强的图片、视频等组织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大胆进行写作。

3、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是指再现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形式,在教学中让学生扮演重要的角色。比如在学白的诗歌时,就可以让学生扮演成李白,让另外一个学生扮演李白的朋友孟浩然,通过情景再现,让学生体验情景所能表现出来的意境和情感。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景教学法可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积累素材,并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4、师生互动表达交流型教学

师生互动表达交流型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立情景,并结合语文教学的内容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旨在通过师生的互动交流,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表达。这种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让学生参与到写作训练中,使学生形成初步的体验,并表达交流自身的感受。同时,在教学中,与同学、与教师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体会,通过这种方法来巩固所学到的语文知识。

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模式首先以学生体验为基础,以此为基础组织教学活动,其次注重小学生的发展特点,并结合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生的学习欲望比较大,想象力丰富,为了提高学生的表达和写作能力,应积极转变教学模式,建立“作文先导式”的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丰富学生体验,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 杰.关于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探究[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24:7

[2] 刘玉珍.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探索[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4,1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