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质量监督范文
时间:2023-08-01 17:40: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交通工程质量监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字:交通工程;施工质量;监督研究;
中图分类号:U491.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我国公路交通发展迅速,交通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督成为确保公路通车正常运行的关键,交通工程施工中包含了对公路、桥梁等施工前的勘察、测量与设计,在施工中的施工质量、施工过程、对交通工程的养护、交通周边的环境保护等需要有效的监督。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质量是非常关键的,为保证施工质量达到设计和技术标准要求而进行的监督、检查、试验和纠正工作。因此,一套详细的施工质量监督措施是必须的,需我们进一步研究。
一、交通工程质量监督流程
二、交通施工质量监督存在的问题
1、交通工程在建设步骤上几乎是一致的 ,如果具体细分下来,还是存在着很多的差别。根据不同的工程项目,施工单位不能一概而论,要适当调整工程质量监督的策略,要有灵活性。水泥施工的要求在不同季节里是不同的,对应的质量监督就要及时做出调整。
2、多年来,交通施工部门虽然做了很多的工程建设,但是对整体上工程质量意识还是非常淡薄。对于一个工程的质量来说,并不是是几个领导或监督人员的责任,而是要所有参与者一起努力的,也是不是一两次就能够达到的,它是个反复的过程,需要上下级之间更好地合作,上级要多强调,下级要多反馈,在良好地沟流与监督监督下,强化整体的意识,形成良好风气。很多施工单位把工程质量、效益的关系理解错误,认为过度在乎工程质量会影响工期,削减经济效益。其实样的思想是荒谬的 ,评价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工程效益是相互辅助的。工程质量好了,工程建设就可以顺利完工,可以减少返工的概率,整个工程进度也跟着增强了。工程质量的好坏,对施工单位来说是无形的效益,它将会直接体现在社会反响上。
3、每一个施工单位都有自己的一套工程质量监督的措施 ,可是这些措施多少存在问题,都没有形成相应的体系,监督效果不尽人意,整体的一个监督效果不佳。这说明监督的措施涉及的范围不够全面,执行的力度还有待提高。
三、交通工程施工质量监督改进措施
1、建立严格的质量监督体系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我们可以通过建设单位与承包商,监理单位与承包商来建立一个严密的质量监督体系,这样可以更好地便于工程监理工作的开展,及全过程质量监督的监控工作。 建设单位与承包商之间的关系是依据工程建设发包和承包合同或协议,构成承发包的关系。交通工程的建设单位与建立单位之间通过协议和合同来确定相关的职责,其中监理单位是对工程承包商的施工过程、施工质量进行管理。监理单位依据监理办法或相关合同,能够独立并公正的对建设单位或是承包商实行自己的监理职权,来更好地保护双方的利益。建设单位为了对施工单位进行质检、和抽检可以组织出一个检验小组。施工单位自己也要成立一个施工点质管小组,可以对本单位实施的工程进行自检、专检、互检等。
2、提高交通施工中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
我们不能把质量监督看得太简单,也不能把它想象得十分得复杂。质量监理不仅仅是政府、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的一个循环过程,所以我们要提高所有员工的质量意识。我相信,只要我们监督者有信心、耐心、细心、诚心,一定会做得更好。
3、施工现场可以进行跟踪检查
施工现场的跟踪检查是确保交通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为了做好现场检查工作,质量监督人员就一定要勤跑工地、勤观察、要勤记录,在施工现场发现问题要第一时间做出解决办法,让可能发生的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4、交通工程施工控制参数的确定
在工程施工中,对于工程设计的相关质量参数对施工质量进行管理和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有效方法。例如:对于工程施工材料的含水量、干密度等的施工参数进行管理,通过检测设备进行试验测试,保证施工材料配比的准确性,消除试验与实际之间的误差,提高工程施工的可靠性。
5、加强交通工程分部、分项质量验收
交通工程整体是由各个部分和分项组成,在对交通工程进行试验检测和验收时,需要对工程的分部与分项逐一进行验收,当工程的一部分完成,对其进行质量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面部分的施工,如果检测不符合施工标准,限期要求整改,再验收,只到符合施工标准后再可进行下面部分的施工。质检单位对完成后的交通工程项目进行归纳和总结,把总结出的不足,能够通过合理的办法解决,避免在下一部分工程中出现。
四、结论:
大规模的城市交通建设对质量监督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我们一定要加强基础工作,严格把关。对于目前的状况来说,建立一套科学、适合国情的质量保证体系是我们所面临的重要课题。虽然目前对于交通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督仍受到多种条件的限制,但是只要我们要做出更大的努力,运用科学的管理办法,渐渐地完善质量监督工作,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做出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 谭胜文. 浅论公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 企业导报,2011(8)
[2] 朱孟朋.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的若干问题分析[J]. 科技资讯,2009(7)
[3] 段立崇等. 浅论建筑工程管理的措施[J]. 中国科技博览,2011(20)
[4] 石小丽等.工程质量监督档案整理中存在的问题[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9)
篇2
关键词:交通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质量监督;信息库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我国的交通工程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为我国国民经济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的研究课题是: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借助于这一系统,可以对于相关交通工程项目进行相应的建档、监督抽查、交工竣工处理、业务辅助信息处理以及各相关档案信息处理工作,建立了一套系统性较强的全市交通工程质量管理综合数据库。以此来实现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自动化、系统化、规范化及公开化,不仅如此,还同时实现与全省同行信息互联互通。这一系统既可以实现在室内的相关办公,也可以实现野外的办公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相关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还能进行对于相关交通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的有效保证。它实现了从手工处理到电子信息化管理的有效转化。
1.系统需求分析
1.1 项目内容说明
随着相应的交通工程建设规模越来越大,以相关的网络为基础进行对于信息化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对于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加强。同时它还提高质量监督管理部门信息化的需要。
这一项目主要是针对相应的市级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站进行对于统一的监督业务处理、工程监理、从业单位及从业人员管理、利用地理信息管理快捷方便定位公路、公路工程及水运工程、查询处理有关业务,不仅如此,它还可以进行对于监督站的文档资料管理进行相关的处理,这样一来,就使得其管理方式由手工作业向着相应的电子信息化管理的转化,同时还进行了对于监督管理业务的工作效率的提高,进行了对于相关工程管理水平与从业单位人员的管理服务水平的加强。其组要流程如下显示:
1.2 项目具体功能需求分析
1.2.1相关的质检业务处理
进行对于相关工程的质量行为管理检查、施工工艺检查、工程实体质量检查的处理,需要加载不同项目的相关检查资料,自动处理工程实体质量检查汇总表,然后通过进行对其外观的鉴定,评定出相应的质量等级,然后再添加本次检查的工程图片及解释说明。除此之外,还需要对于相关单位反馈的处理结果再次进行登记并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处理。
按照工程项目计划进行开工,计划竣工以及相应的实际状况,进行对于相关工程状态的调整,以此来确定本工程是否开工,完工,交工及竣工,以备进行相应业务的处理。同时,还需选取某一工程,按照不同的工程类别,分别进行对于其进度比例、合同段及整体工程的完工量的填写。
1.2.2 地理信息的管理
按照相关的职员权限进行对于地图对象编辑以及相关的工程图元的添加,对新建改道的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乡路及村路进行编辑添加,不仅如此,还在相应位置添加与业务有关的公路、桥梁、隧道及水运工程图元,全图显示、放大、缩小电子地图,测试距离及面积、漫游电子地图、用圆、矩形及多边形定位电子地图,以此来将之运用于相关的电子地图的基本操作。
利用电子地图进行对于相关工程项目的查询定位,具有一定的方便性、快捷性以及直观性。除此之外,还可以在建设年度范围内,按照相应的行政区域地市及县市区,交通线路的高速、国道、省道、县乡路及农村公路,工程状态的未开工、己开工、完工、交工及竣工,从业单位的设计、施工及监理单位是否具备资质或在项目上是否招标,也可以依据某一个具体工程或多条件来实现相关的查询工作,查询到的工程将会在两方面进行显示。第一,在电子地图上进行相关的显示,第二,运用相关的列表框直进行对于工程代码及工程名称的直接显示,然后点击快捷键进行相应的整体查询及做相应业务调整处理。
2.系统的总体设计
2.1 系统的结构
这一系统主要采用的是电子地图,运用这一地图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相关的地理信息化管理,直观反映出了工程项目所在地理位置以及相应的工程规模。通过操作相应的电子地图,可以较为方便地进行对于大到高速公路,小到农村公路等各级各条公路的绘制,这样一来,就可以对相关的工程项目一目了然。然后再输入
相关的信息,就可以进行对于某类(或某个)工程项目的快捷定位,这样一来,就使得相关的质监工作更加具有形象性以及直观性。地理信息直接与系统数据库进行有机的结合,对相关工程项目的信息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处理,从而提高工效率。
相关的系统结构流程主要入下图所示:
2.2 功能结构
根据相关的需求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分析,然后再按照相应的质监工作日常业务流程及工作需要,对于本管理系统的功能来说,主要将其设置分为九大模块,这九大模块分别为:质检业务处理、工程信息查询、基础数据处理、从业单位及从业人员管理、地理信息管理、综合统计分析、法规文档资料、系统服务设置等,其功能结构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3.系统的实现
对于相应的交通工程项目来说,它主要基于相关的公路、桥梁、港口等,进行对于本工程项目的基本信息、机构设置信息、合同段划分信息的登记,同时还需要对各机构的技术人员、仪器设备及工地试验室情况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处理,并且对涉及本工程项目有关的从业单位及从业人员进行相应的监督管理。进行对于本工程的基本资料、机构设置、合同段划分、监督申请、监督检查、检查意见通
知书、现场考核、工程进度、交工验收、竣工验收及工地技术人员管理等信息的全面掌握。
对于相关的从业单位的管理来说,主要以在相关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独立试验室检测机构以及监督单位,进行对于从业单位所涉及的单位基本情况、技术人员(监督人员)、仪器设备、单位试验室、单位资质、工地技术人员、工地仪器设备、工地试验室、以前主要业绩,年度主要业绩、目前主要任务等信息的掌握。
而对于相关的从业人员的管理来说,它主要是基于相应的监理工程师、建造工程师、试验检测工程师、项目经理等人员的资格类别,并进行对于从业人员所涉及的人员基本情况、人员资格、培训情况、主要业绩、在岗工程、所属单位情况等信息的掌握。
而对于相应的本系统的建设来说,它主要以B/S结构的广域网与C/S结构的局域网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结合。这样一来,就可以让所有的相关从业单位以及从业人员,在其所允许的权限范围内,进入到本系统之中进行对于业务处理以及进行对于相关资料的查询。对于其内部的整体信息资料来说,本着:“内部控制,外部公开”的原则,进行对于有关管理层人员的工作量的彻底降低。不仅如此,它还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对于监督部门的工作效率以及信息数据真实性、完整性的保证。系统主界面如下所示:
4.结束语
借助于这一系统,可以对于相关交通工程项目进行相应的建档、监督抽查、交工竣工处理、业务辅助信息处理以及各相关档案信息处理工作,建立了一套系统性较强的全市交通工程质量管理综合数据库。以此来实现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自动化、系统化、规范化及公开化,不仅如此,还同时实现与全省同行信息互联互通。
参考文献:
篇3
一、交通工程的主要特征
交通工程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主要特征:
1、交通建设工程具有周期长、投资大、部分工程跨行政区域、涉及专业多、原材料多、结构形式多样、工艺工序复杂、常常交叉施工、地质条件多样、工程难题较多等特点。
2、交通工程具有显着的天然的垄断特性和公共属性。其天然垄断性体现在使用方的出行必须依赖于相关的交通工程;其公共属性体现在当地的所有群众都是潜在的使用者,而且使用者具有个体不确定性的特点。
3、交通工程在本质上仍然是一种产品,其卖方(生产方)由《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00]第279号)(以下简称“条例”)第一章第三条所规定的“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依法对建设工程质量负责”的五大责任主体组成;买方是使用该交通工程产品的人民群众。当前交通工程产品的支付方式主要有:1)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审定的收费年限许可;2)车辆年费转移支付;3)全部或部分财政性资金等,则其产品价格是相对固定的。
由于买方的个体不确定性,买方事实上不具备产品的议价能力和工程质量的产品验收所需的专业判断能力,同时考虑到交通工程产品的天然垄断性和公共属性,相关政府主管部门事实上同时扮演了“买方代表”和“裁判员”的双重角色。
二、加强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策略
1、大力推行现代工程管理,进一步提升监督水平,推进精品工程建设
一是要认真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提出的“工程建设发展理念人本化,项目管理专业化、工程施工标准化、管理手段信息化、日常管理精细化”五化要求,大力推行现代工程管理,着力加强特大桥梁和特长隧道工程、高填深挖段高边坡、特殊地质路段等关键工程质量安全风险防控工作,强化质量安全监管措施;二是充分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提高质量安全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在信息采集和管理、远程监控等方面迈出新的步伐,突出以信息化引领质量监督现代化,进一步提高对质量安全形势的分析研判能力,继续实行分片区挂钩负责制、差别化管理、明查暗访、隐患约谈等监查手段和监管机制,强化监督抽检,不断提高对质量安全工作指导水平;三是坚持典型引路和精细管理两手抓,全面推行施工要精、监理要严,管理要科学的精品工程建设理念,确定一些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或标段为精品典型示范工程,通过召开创精品工程质量管理现场会着力推广精细化管理理念、精细化管理模式、精细化管理措施和精细化管理手段,通过在全省开展抓典型、树样板、创精品工作,以点带面,促使我省高速公路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稳步提升,涌现出一批精品工程。
2、明确监督工作重点在交通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首先要对参建各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进行监督检查。看看体系是否完整和健全。加强工程现场基本管理,加大对监理、施工及实验检测从业单位和从业人员现场履约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根据要求的信用评价管理办法建立信誉档案,对从业人员的无序流动进行有序管理。
要严把工程监理工作关,抓好监理工程师及驻地旁站监理人员对工程质量、进度及投资管理工作的控制能力,监理人员的工作做得到不到位,会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的好与坏,因此监督监理工作是监督工作最首要的任务。
对关键工序、重点部位、隐蔽工程的质量监督检查为重点,有效治理工程项目建设工程实体、工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方面存在的通病问题,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专项及监督抽查活动。
对工程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进行检查和控制。首先要求施工单位人员配备、组织管理、检测程序、方法、手段等哥哥环节上加强管理,明确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标准。实行“三检”制。在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必须执行“三检”制,且有施工单位质监部门专项质检员验收,然后经监理人员验收、签字认定,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如果施工单位没有进行“三检”或专职质监人员没有签字,监理人员要拒绝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持续加强平安文明工地建设,努力构建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一是强化安全发展理念,严格目标考核,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在各从业单位、管理单位中建立自上而下、相互制衡的目标考核制度,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和问责制,创新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健全和完善安全投入、监管机制,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增强交通基础设施的安全保障能力;
二是扎实推进桥隧工程风险评估制度、施工企业项目负责人现场带班制度、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制度以及施工安全检查评价和“平安文明工地”考核评价工作,促进各从业单位建立安全隐患排查管理台账和高墩大跨桥梁的安全生产动态考核台账,构建隐患全面排查、桥梁和隧道重点动态考核的安全隐患监控体系;
三是建立预警机制,强化事先预防。建立项目、单位、现场全方位的安全预警机制,明确责任人、落实责任单位、建立保障措施、开展预警演练,提高防范突发事件的能力。四是强化宣传 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夯实安全基础。充分利用广播、网络、电视、报纸等各类媒体,开展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普及、教育,在全行业努力营造“关爱生命、安全发展”的舆论氛围。
篇4
第二条从事公路工程建设活动,对公路工程质量实施监督,应当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公路工程,是指公路的新建、改建以及养护大修等工程。
本规定所称公路工程质量监督,是指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标准和规范,对公路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的行政行为。
第三条国家实行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
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应当遵循科学、客观、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四条公路工程从业单位依法承担公路工程质量责任,接受、配合交通主管部门和其所属的质量监督机构(以下简称质监机构)的监督检查,不得拒绝或者阻碍。
前款所称从业单位,是指从事公路工程建设的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试验检测单位以及相关设备、材料的供应单位。
第五条交通部主管全国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公路工程质量监督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工程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标准和规范的执行情况;
(二)从业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及其运转情况;
(三)勘察、设计质量情况,工程质量情况,使用的材料、设备质量情况;
(四)工程试验检测工作情况;
(五)工程质量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规范性、合法性情况;
(六)从业单位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质量行为。
第七条交通主管部门对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的职责主要是:
(一)监督检查从业单位是否具有依法取得的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从业人员是否按照国家规定经考试合格,取得上岗资格;
(二)监督检查建设、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和监理单位质量保证体系的针对性、严密性和运行的有效性,以及各单位质量保证体系之间的协调性和一致性;
(三)监督检查勘察、设计文件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设计文件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编制要求;
(四)监督检查施工、监理和设备、材料供应单位是否严格按照有关质量标准和技术规范进行施工、监理和供应设备、材料;
(五)监督检查监理单位的质量管理和现场质量控制情况,以及对公路工程关键部位和隐蔽工程的旁站情况、对各施工工序的质量检查情况;
(六)监督检查试验检测设备是否合格,试验方法是否规范,试验数据是否准确,试验检测频率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七)监督检查材料采购、进场和使用等环节的质量情况,并公布抽查样品的质量检测结果,检查关键设备的性能情况;
(八)对公路工程质量情况进行抽检,分析主要质量指标的变化情况,评估总体质量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强质量管理的政策措施和指导性意见,定期质量动态信息;
(九)对完工项目进行质量检测和质量鉴定。
第八条交通部、省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有条件的设区的市级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委托所属的质量监督机构具体实施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工作。
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和未设置专职质监机构的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应有专职或者兼职质量监督人员,并接受上一级质监机构的业务指导。
质监机构应当在交通主管部门委托事项的范围内实施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第九条质监机构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从事质量监督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结构合理,其数量不少于职工总数的70%;
(二)从事质量监督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具有本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或本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三)行政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具有10年以上公路专业工作经历和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四)具备与质量监督工作相适应的试验检测条件;
(五)有健全的质量监督和组织管理制度;
(六)经省级以上交通主管部门考核合格。
第十条建设单位或者项目法人在完成开工前各项准备工作之后,应当在办理施工许可证前三十日,按照交通部的有关规定到质监机构办理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监督手续。
第十一条建设单位办理公路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应当向公路工程项目所在地的质监机构提出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申请书。包括公路工程项目名称及地点、建设单位、联系方式、提出工程质量监督的申请等;
(二)公路工程项目审批文件;
(三)公路工程项目设计、施工、监理等合同文件;
(四)公路工程项目从业单位的资质证明材料;
(五)交通主管部门要求的其他相关材料。
第十二条多个农村公路工程项目可集中统一申请工程质量监督手续。
第十三条质监机构自收到质量监督申请资料之日起二十日内,对符合基本建设程序的公路工程项目,出具质量监督通知书;对不符合基本建设程序的项目,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质量监督申请并告知原因,同时向本级交通主管部门报告。交通主管部门应当依据有关规定责令建设单位完善基本建设程序。
公路工程项目符合基本建设程序后,建设单位应当重新提出工程质量监督申请。
第十四条勘察、设计单位必须按照公路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勘察、设计,并对其勘察、设计的质量负责。
第十五条交通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质监机构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要求被检查的单位提供有关工程质量的文件和资料;
(二)进入被检查单位的施工现场进行检查;
(三)发现有影响工程质量的问题时,责令改正。
第十六条交通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质监机构对工程实体质量进行现场监督检查时,应当重点检查质量薄弱环节和涉及结构强度及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第十七条交通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质监机构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以书面方式通报有关单位。对一般质量管理问题和一般质量缺陷,责令限期整改;对不合格工程,责令限期返修;对违法的质量行为依法予以纠正。
存在问题的单位应当按要求进行整改、返修,并提交整改报告。
第十八条建设单位应当按照现行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交工验收,未经交工验收或者交工验收不合格的工程不得交付使用。
第十九条公路工程交工验收前,质监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测意见。
第二十条公路工程竣工验收前,质监机构对工程质量进行质量鉴定并出具质量鉴定报告。未经质量鉴定或质量鉴定不合格的项目,不得组织竣工验收。
质监机构对质量鉴定结果负责。
第二十一条质监机构可以通过招标投标方式委托具备资格的试验检测单位对公路工程质量进行检测。
对国家重大公路工程建设项目质量鉴定中的检测工作,交通部可以委托质监机构跨地区选择试验检测机构进行。
试验检测单位对所检测的数据负责。
第二十二条交通主管部门应当为质监机构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经费。
第二十三条建设单位应当按国家有关规定缴纳项目质量监督费。
质量监督费应当由质监机构在公路工程所在地银行开设专户,单独立账,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和挪用。
第二十四条质监机构因工作需要对工程实体进行非常规试验检测和交工、竣工验收检测依法发生的试验检测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第二十五条公路工程发生质量事故,有关单位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向当地交通主管部门和质监机构报告。对重大质量事故,当地交通主管部门应当向上级交通主管部门报告。特大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六条质量监督人员应恪尽职守、秉公办事、清正廉洁。与被监督对象有利害关系的监督人员,应当回避。
第二十七条交通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质监机构的监督管理。质监机构应当加强对质监人员的监督管理。
第二十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公路工程的质量缺陷、质量事故以及质监机构及其人员的违法行为向交通主管部门投诉和举报。
第二十九条交通主管部门对公路工程质量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质监机构在委托事项的权限内对公路工程质量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第三十条建设单位未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的,责令限期补办手续,并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一条建设单位对未经工程质量检测或者质量检测不合格的工程,按照合格工程组织交工验收的,责令改正,处工程合同价款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四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二条勘察、设计单位未按照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勘察、设计的,责令改正,处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三条对单位处以罚款的,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处单位罚款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四条发生重大公路工程质量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报告期限的,对有行政隶属关系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五条质监机构违反本规定,对不合格的公路工程出具质量合格文件的,由交通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六条试验检测单位违反本规定,对不合格的公路工程出具不真实的试验检测数据及意见的,由交通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造成损失的,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篇5
高度重视、严格控制公路工程质量是工程建设参建各方的责任。因此,为了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必须建立以规范标准为主要内容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监督体系。人们一提到公路质量监督,首先想到的是对国家重点公路项目的监督、对高速公路的质量监督、对干线公路的监督,很少有人提到对农村公路的质量监督问题。其实不然。目前农村公路方向的投资总量也是相当庞大的一个数字,以秦皇岛市昌黎县为例,2004~2014年年均农村公路投资1100万元,因此,加强农村公路质量监督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2质量监督工作程序
近年来,交通运输部相继出台了《公路建设监督管理办法》、《公路工程质量监督规定》(交通部令2005年第4号)等法律法规,为做好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规范了质量监督的工作程序。农村公路工程质量监督期为自发出质量监督受理通知书开始,至竣工验收出具质量鉴定结束。
2.1办理监督手续
项目开工前,项目法人(一般为县交通运输局地方道路管理站或乡镇政府)向县交通运输局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站提交《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申请书》,质监站根据工程建设规模确定具体的公路工程质量监督人员,制定工程质量监督计划,并向建设单位发送《公路工程质量监督通知书》。
2.2审查、核对从业单位资质
按招投标合同规定,工程开工前,应审核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资质和人员。对施工单位进场的机械设备、主要管理和技术人员逐一核对,包括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的资格证书、主要履历、试验室人员的试验检测资格证书等。监理人员的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员证书,检查其是否履行了招投标合同,是否满足工程项目建设规模的要求。监督检查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
2.3监督检查工程实施情况
⑴应详细制定公路工程质量监督计划,在项目开工后要及时进行监督检查,保证工程处于严格的受监状态。
⑵根据工作计划,对受监工程的各个不同施工阶段,包括路基、路面、桥涵等,采用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监督方式,组织工程质量检查,撰写工程质量检查结果通报,并要求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提交反馈意见和整改结果。
⑶根据工程现场质量情况,进行日常随机抽查、巡查和突击检查等灵活多样的检查方式。若发现质量问题,及时出具《公路工程质量抽查意见通知书》,并要求相关单位反馈整改意见。
⑷工程交(竣)工验收前,应组织工程质量检测,对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工作和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水平做出准确、客观、公正的评价。
3质量监督工作的阶段划分
以建设工程的实体质量是否形成为界,将其分为施工前公路工程质量监督、施工中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和交工后公路工程质量监督三个方面,是实现全面、全过程质量监督管理思想的具体体现。
3.1施工前公路工程质量监督
要规范工程参建各方面质量行为,需从源头抓起。对施工前农村公路的质量监督管理,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对公路工程招投标的监督管理,包括施工招投标和监理招投标,实现市场竞争与质量监督的有效结合,通过质量监督审查促进市场竞争的规范化运转。对农村公路的施工单位一般要求是公路工程三级资质,市政资质的修建农村公路勉强可以,其他类型资质的施工单位要慎用。二是对合同文本的监督,包括施工合同和监理合同,重点是施工合同的监督。施工合同不要求多么复杂,但是对于一些关键性项目的表述必须明确、清晰,严禁使用一些模糊性字眼。主要针对工程质量与工程款支付相结合问题、质保期工程修复等问题。
3.2施工中的监督管理
施工中的质量监督管理应围绕路基、路面、桥涵三个主要部分的现场监督管理。现场实体质量的检查应采用经校验合格的检测仪器和设备,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增强公路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另外,在加强程序管理的同时,必须加强技术控制。主要有如下几点:一是对施工现场质量保证体系的检查,二是对现场质量保证资料的检查,三是对工程实体的尺寸偏差的实测,四是对现场施工工艺的检查。结合农村公路的实际情况,重点围绕三个过程,一是路基的交工检查,路基作为主要的承载体,必须尤为重视,农村公路新建的较少,一般是改建,均在老路基上进行,路基大部较好,不需特别加强,但需要注意个别软弱路基段,很可能是常年积水造成,开挖后下部均可见翻浆,对这类翻浆段,必须全部挖除。在过村路段,这类翻浆路段较为常见。二是基层的交工检查,农村公路基层常见的是15cm或18cm水泥稳定土或稳定碎石,级配碎石或填隙碎石等,对基层一定要保证厚度和均匀摊铺,不能用基层来找平。三是面层完工后的交工验收,面层是施工的重点,对沥青类面层要注意施工温度的控制,首先是沥青材料加工温度的控制,决不能高出控制温度,一旦沥青拌和温度过高,就会出现焦糊状现象,沥青将失去原有粘性,完工短时间内就会出现松散。其次是沥青摊铺碾压温度,由于各种事情的耽搁影响某一车料温度过低,这样的沥青料要坚决倒掉。总的来说,农村公路施工过程中的监督管理是以施工单位为主要监督对象,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站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协作配合的全面、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其方法主要是通过现场的质量监督检查、随机抽查和阶段性检测为主要方式,把参建各方主体的质量行为和活动结果纳入监督的范畴。保证农村公路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处于受控状态,确保施工阶段的建设工程质量[1]。
3.3交工后的监督管理
农村公路实行竣工验收制度,交工后的质量监督管理是建设工程投入使用的把关监督管理。农村公路一般交工后1~2年为缺陷责任期,也可实行交竣工合并验收。在这一阶段的监督应着重把好两关:一是缺陷责任期的质量保修和工程遗留问题的处理,质量保修要及时,出现问题第一时间处理,避免因工程质量问题影响百姓出行和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二是对工程的竣工验收,对各参建单位的质量行为进行评价。根据对农村公路的抽检结果和交工检测的结果,出具农村公路工程质量鉴定报告[2]。
4结语
篇6
[论文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性质;地位
[论文摘要]水利工程质量的优劣事关人民生活、生命财产的安全,为确保工程质量,工程质量监督就显得非常重要。阐述了工程质量监督的性质,为搞好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奠定了基础。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是受到各级政府及人民群众普遍重视和广泛关注的问题。与其他项目相比,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是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深刻领会工程质量监督的性质和地位,才能更好地搞好工程质量监督工作。
1、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的特性
第一,艰巨性。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对工程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工程一旦失事,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而且可能严重影响社会安定,甚至产生政治问题。水利工程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施工工序繁多,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工程建设地点远离城市,交通不便,生活条件艰苦,质量监督人员为了顺利开展工作,就必须克服各种困难,才有可能完成艰巨的质量监督工作任务。
第二,专业性。水利工程种类繁多,如水库、水闸、堤防.农田水利工程等,每一类工程又可以分成不同的结构形式。水利工程的水下结构多,这些工程绝大部分无法进行定性设计,因此水利工程对建筑材料、施工方法、施工条件等都有特殊的要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人员为了完成质量监督工作,就必须具有较强的水利工程专业技术知识。
2、质量监督工作内容和方法
(1)质量监督工作内容。质量监督工作原则是“监督、检查、帮助、促进”。参建各单位应积极主动予以配合,并认真接受其质量监督检查:质量监督工作内容可概括为“一项主持、二项确认、三项核定、四项复核、五项编写、六项参加”。一项主持。在单位工程完工后,主持由建设、监理、设计和施工单位参加的工程外观质量评定会议,对单位工程外观质量进行现场检验,并评定打分,统计外观质量得分率。二项确认。对工程项目划分的确认;对工程外观质量评定标准的确认。三项核定。核定或核备分部工程施工质量等级:核定单位工程施工质量等级:核定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等级。四项复核。对监理单位的资质进行复核;对设计单位的资质进行复核:对施工单位的资质进行复核;对有关产品制作单位的资质进行复核。五项编写。编写质量监督实施细则;编写质量监督总计划和年度计划:编写质量监督报告和总结;编写质量监督简报:编写施工质量评定报告。六项参加。按要求参加相关的工程质量会议;参加由建设、监理、设计和施工单位组成的联合小组对重要隐蔽工程及工程关键部位的验收,共同核定其质量等级;参加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与处理方案的研究;参加主体建筑物分部工程验收会;参加工程阶段验收会和单位工程验收会,并宣读工程施工质量评定报告;参加工程项目竣工验收会,并宣读工程项目施工质量评定报告。
(2)质量监督工作方法。对监理、设计、施工和产品制作单位的资质进行复核;对建设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监理单位的质量控制体系、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及设计单位的现场服务体系的建立健全与运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工程项目的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单元工程的划分及建筑物外观质量评定标准的制定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参建单位的技术规程、规范和质量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条文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建设单位的质量管理工作、监理单位的质量控制旁站监理工作、设计单位的现场及时服务工作、施工单位的质量行为及产品制作安装单位的质量行为进行监督检查;检查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对工作质量的检验和质量评定情况、抽查工程原材料、中间产品及工程实体质量。
3、目前质量监督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1)体制不顺、权责不明。目前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采取了三级没置,县(区)不设质量总站分部,这样不利于有效实施工程质量监督,在设置方式上主要有两种形式,即挂靠水利行政主管部门与独立设置的事业单位。因此在质监机构中,既有行政性质又有参照公务员管理、全额拨款、差额补助、自收自支等多种性质。在职能上也与水利行政主管部门的建管科有交叉,质量监督与质量管理工作的关系难以界定。在项目质量监督分工方面,缺乏可操作的工程质量监督事权分工办法。
(2)人员不足,素质不高。对于挂靠在水利行政主管部门的质量监督机构,由于行政公务员的编制有限,人员配备相对不足,专职质监人员配备更少。在工作上对独立设置的质量监督机构,也由于经费有限,存在人员不足的情况,而且,无论是挂靠的质量监督机构,还是独立设置的质量监督机构都普遍存在人员业务素质偏低的问题。
(3)流于形式,缺乏权威。由于工程项目多、质监人员少、业务素质低、缺乏必备的交通工具和检测手段,使得少数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工作出现走过场的现象;有的质量监督人员很少甚至不到受监工地现场检查参建单位质量行为和实体工程质量情况,而在办公室履行相关手续;有的缺乏抽查验证检测的数据,仅凭施工、监理单位提供的资料,形成质量评定报告;在现行质量等级评定工作中,有施工、监理单位把关不严,甚至资料做假,造成核定的工程优良率偏高等,使质量监督工作失去应有的严肃件和权威性。
(4)费用无保障,检测难。对靠收取质监费维系工作的质量监督机构,由于质监费收费标准太低,收取难度较大,工作费用得不到保障,特别是部分由县(区)水利局组织实施的水利工程自筹资金不到位,导致工期延误,更加大工程质量监督工作难度。水利部《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中要求的委托检测工作,由于对项目法人开支此项经费的渠道不明确,以致质量监督机构对工程质量的验证和随机抽检难以落实到位。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政府质量监督工作效能的发挥。
4、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的意见和建议
(1)完善体制。《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明确了“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实行监督管理的制度”,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就应该成为各级水利行政主管部门的一项基本管理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因此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设置也应由现在的三级设置改为四级设置,同时应进一步明确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的性质。不论由水利行政主管部门自身还是专门机构履行质量监督职能,其在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的执法地位是一致的,机构性质应确定为行政或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机构的工作费用,在各级财政预算内安排。在项目质量管理的具体做法上,应侧重对参建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管,推行强制性的第三方工程实体质量检测,改变竣工验收前的质量等级核定为质量专项验收。
(2)明确职能。为适应新形势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需要,应进一步明确监督机构的职能。一是按照国家制定并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对所辖水利建设市场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管—一是政府投资或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公益性及准公益性建设项目,对建设责任主体的质量行为和工程实体质量进行监管,进行工程质量的专项验收。对其他类别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监督参建单位开展建设过程的质量管理和质量验收;三是监督水利工程质量事故的查处,组织政府设置的质量奖项评选。
(3)加强队伍建设。质量监督是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质量监督队伍建设是提高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的关键。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及对工程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工程质量监督队伍已经难以适应大规模水利工程建设的需要。特别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实施,对强化政府质量监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各级质量监督机构—是要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充实质量监督人员。二是加强质量监督人员的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篇7
第一,艰巨性。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对工程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工程一旦失事,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而且可能严重影响社会安定,甚至产生政治问题。水利工程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施工工序繁多,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工程建设地点远离城市,交通不便,生活条件艰苦,质量监督人员为了顺利开展工作,就必须克服各种困难,才有可能完成艰巨的质量监督工作任务。
第二,专业性。水利工程种类繁多,如水库、水闸、堤防.农田水利工程等,每一类工程又可以分成不同的结构形式。水利工程的水下结构多,这些工程绝大部分无法进行定性设计,因此水利工程对建筑材料、施工方法、施工条件等都有特殊的要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人员为了完成质量监督工作,就必须具有较强的水利工程专业技术知识。
2、质量监督工作内容和方法
(1)质量监督工作内容。质量监督工作原则是“监督、检查、帮助、促进”。参建各单位应积极主动予以配合,并认真接受其质量监督检查:质量监督工作内容可概括为“一项主持、二项确认、三项核定、四项复核、五项编写、六项参加”。一项主持。在单位工程完工后,主持由建设、监理、设计和施工单位参加的工程外观质量评定会议,对单位工程外观质量进行现场检验,并评定打分,统计外观质量得分率。二项确认。对工程项目划分的确认;对工程外观质量评定标准的确认。三项核定。核定或核备分部工程施工质量等级:核定单位工程施工质量等级:核定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等级。四项复核。对监理单位的资质进行复核;对设计单位的资质进行复核:对施工单位的资质进行复核;对有关产品制作单位的资质进行复核。五项编写。编写质量监督实施细则;编写质量监督总计划和年度计划:编写质量监督报告和总结;编写质量监督简报:编写施工质量评定报告。六项参加。按要求参加相关的工程质量会议;参加由建设、监理、设计和施工单位组成的联合小组对重要隐蔽工程及工程关键部位的验收,共同核定其质量等级;参加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与处理方案的研究;参加主体建筑物分部工程验收会;参加工程阶段验收会和单位工程验收会,并宣读工程施工质量评定报告;参加工程项目竣工验收会,并宣读工程项目施工质量评定报告。
(2)质量监督工作方法。对监理、设计、施工和产品制作单位的资质进行复核;对建设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监理单位的质量控制体系、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及设计单位的现场服务体系的建立健全与运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工程项目的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单元工程的划分及建筑物外观质量评定标准的制定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参建单位的技术规程、规范和质量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条文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建设单位的质量管理工作、监理单位的质量控制旁站监理工作、设计单位的现场及时服务工作、施工单位的质量行为及产品制作安装单位的质量行为进行监督检查;检查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对工作质量的检验和质量评定情况、抽查工程原材料、中间产品及工程实体质量。
3、目前质量监督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1)体制不顺、权责不明。目前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采取了三级没置,县(区)不设质量总站分部,这样不利于有效实施工程质量监督,在设置方式上主要有两种形式,即挂靠水利行政主管部门与独立设置的事业单位。因此在质监机构中,既有行政性质又有参照公务员管理、全额拨款、差额补助、自收自支等多种性质。在职能上也与水利行政主管部门的建管科有交叉,质量监督与质量管理工作的关系难以界定。在项目质量监督分工方面,缺乏可操作的工程质量监督事权分工办法。
(2)人员不足,素质不高。对于挂靠在水利行政主管部门的质量监督机构,由于行政公务员的编制有限,人员配备相对不足,专职质监人员配备更少。在工作上对独立设置的质量监督机构,也由于经费有限,存在人员不足的情况,而且,无论是挂靠的质量监督机构,还是独立设置的质量监督机构都普遍存在人员业务素质偏低的问题。
(3)流于形式,缺乏权威。由于工程项目多、质监人员少、业务素质低、缺乏必备的交通工具和检测手段,使得少数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工作出现走过场的现象;有的质量监督人员很少甚至不到受监工地现场检查参建单位质量行为和实体工程质量情况,而在办公室履行相关手续;有的缺乏抽查验证检测的数据,仅凭施工、监理单位提供的资料,形成质量评定报告;在现行质量等级评定工作中,有施工、监理单位把关不严,甚至资料做假,造成核定的工程优良率偏高等,使质量监督工作失去应有的严肃件和权威性。
(4)费用无保障,检测难。对靠收取质监费维系工作的质量监督机构,由于质监费收费标准太低,收取难度较大,工作费用得不到保障,特别是部分由县(区)水利局组织实施的水利工程自筹资金不到位,导致工期延误,更加大工程质量监督工作难度。水利部《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中要求的委托检测工作,由于对项目法人开支此项经费的渠道不明确,以致质量监督机构对工程质量的验证和随机抽检难以落实到位。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政府质量监督工作效能的发挥。
4、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的意见和建议
(1)完善体制。《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明确了“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实行监督管理的制度”,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就应该成为各级水利行政主管部门的一项基本管理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因此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设置也应由现在的三级设置改为四级设置,同时应进一步明确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的性质。不论由水利行政主管部门自身还是专门机构履行质量监督职能,其在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的执法地位是一致的,机构性质应确定为行政或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机构的工作费用,在各级财政预算内安排。在项目质量管理的具体做法上,应侧重对参建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管,推行强制性的第三方工程实体质量检测,改变竣工验收前的质量等级核定为质量专项验收。
(2)明确职能。为适应新形势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需要,应进一步明确监督机构的职能。一是按照国家制定并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对所辖水利建设市场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管—一是政府投资或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公益性及准公益性建设项目,对建设责任主体的质量行为和工程实体质量进行监管,进行工程质量的专项验收。对其他类别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监督参建单位开展建设过程的质量管理和质量验收;三是监督水利工程质量事故的查处,组织政府设置的质量奖项评选。
(3)加强队伍建设。质量监督是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质量监督队伍建设是提高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的关键。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及对工程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工程质量监督队伍已经难以适应大规模水利工程建设的需要。特别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实施,对强化政府质量监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各级质量监督机构—是要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充实质量监督人员。二是加强质量监督人员的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4)增加投入。一是在现行质量监督收费标准的基础上适当提高收费标准;二是采取行政、经济、法律手段收取质量监督费,提高收取到位率。三是根据质量监督费实际收取的情况将质量监督机构的费用部分列入同级财政预算。通过以上三条途径增加质量监督的投入,以确保质量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
(5)建议质量监督与安全生产临督相结合,以便更好地发挥质监站的政府监督作用,更加有效地、全面地监督工程质量。随着水利工程建设市场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原来一大批国有勘测、没计、施工制作、监理等单位,正在和将要转制,这个变革无疑对于水利工程建设市场的形成、进一步增强建设市场的活力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但与此同时,水利工程建设产品的质量保证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水利工程的质量监督工作也需要随着建设市场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职能定位和工作方式,以切实保证政府质量监督效能的发挥。
篇8
【关键词】市政工程;质量监督
市政工程设施是城市经济社会运行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城市基础设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现如今,我国市政工程建设投资已经发展成为政府、企业以及相关社会投资一起参与、共同投资的新局面;其质量管理体系也日趋健全,发展成为政府监督与社会监理以及企业自我控制相互有机联合的新体系。市政工程管理质量的高低不仅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效益息息相关,而且和广大人们群众切身利益有着紧密的联系。因而,力求在最大程度上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效益,加强对市政工程管理现状着手分析和深入研究,以便提出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和改进对策刻不容缓。
1.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现状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绝大部分是政府投资项目,其中不少项目还是市重点工程、民生工程。前些年施工的工程建设单位大多是政府成立工程建设指挥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从各单位抽调,人员技术素质参差不齐,虽说工程招标、管理符合程序,但监督机构参与监督的工程不多。市政道路公用设施由公用事业局管理,工程竣工验收由指挥部组织验收,更谈不上工程竣工备案。市政工程有其特殊性,有的项目还比较急迫,还未开工,竣工日期就已经定好了,所以在建设工程程序上不受重视,常见的是未报先建或根本不报建,竣工验收合格也不备案。但上级部门往往会要求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提前介入,或是在出现质量问题后再介入工程质量监督,这就给我们的工作带来被动。有的工程竣工后几年不备案的现象也是存在的。
市政工程是由政府投资的公益项目,其产品为公众使用:二是市政工程主要服务于城市区域,由于受到环境、场地、交通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工期一般不会太长,属于短、平、快的建设性质,这就加大了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难度。在市政建设工程中,建设单位会积极追求工程早日完成,利用优势地位,强行要求施工单位争时间、抢速度。作为施工单位也会出现一系列问题。作为质量监督部门,过去主要是对住宅房屋质量进行监督管理,而对市政道路公用设施监管力度不是很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相应的专业科室成立较晚,技术人员配备不足。市政建设工程,建设单位没有委托,也就是没有进行强制性监管,监督机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宣传力度不大,和房屋工程质量监督力度相比相差甚远。
这几年,各地监督站成立了市政工程监督科(室),配备了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制定了一些相应的监督管理方法,参与一些市政工程的监督,创造了一批好的工程项目,但是我们深知市政工程项目监管难度大、时间紧,各项配套设施施工起来难度大,各施工部门配合不够协调,重复返工的比较多。同时还要服从政府部门指挥,有的工序没做完就要投入使用,技术资料收集不完善,竣工备案不及时。工程完工后指挥部取消,人员不好找,出现的质量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给我们监督工作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有的市政工程项目利用民间资金来投资建设,建设方还不了解工程是否要纳入职能部门监管,认为只要具备有资质的施工企业和监理部门监管就行,更不懂得工程竣工后要进行备案,质量意识淡薄,势必给工程质量带来隐患,使工程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
2.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的具体策略
2.1完善监督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是规范市政工程质量监督行为,提高市政工程质量监督效率的基础。完善的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能够监督人员自觉提升业务水平,能够提高市政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效率。通常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监督市场管理制度、监督机构管理制度、监督机构内部制度等。市政工程质量监督市场管理制度包括:项目监督委托制度、市场清除制度、招投标制度、市场准入制度等;市政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管理制度包括:机构信息化管理制度、人员考核制度、人员培训制度、业务考评制度、机构资质考核制度等;市政工程监督机构内部制度包括:激励制度、考核制度、监督评价制度、技术培训制度、技术管理制度、质量监督制度、行政管理制度等。切实加强质量监督制度建设,是监督行为规范,监督效能提高,确保市政工程质量的内在需求。
2.2建立监督约束机制
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完善的监督约束机制。通常市政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约束机制包括:外部监督约束机制和内部监督约束机制。外部监督约束机制是指市政工程质量监督受到政府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质量监督管理专门机构、社会坏境的共同约束 。其中社会环境约束包括:公共媒介监督、用户评价、社会监督、社会检测、社会担保等方面的约束。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的内部监督约束机制是由工作人员、中层管理人员、机构决策人员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良好的监督约束机制能够规范市政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行为,提高监督机构的监督管理水平,充分发挥监督管理机构应用的作用,确保市政工程质量。
2.3合理设置监督机构
市政工程监督机构的合理设置关系到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有效开展。通常设置市政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当以资质管理为主导,按照专业划分和区域划分相结合的方法,设置社会化、专业化的监督机构, 以提高监督水平和能力,确保质量监督的有效性。设立市政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必须严格按照相关审批注册程序和条件对监督人员进行职业资格管理和资质管理制度。目前,随着市政工程建设规模的持续扩大,部分市政工程实行了分类监督管理制度,对一些中小型的市政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进行管理资源整合,把检测、图纸审查、工程造价管理、安全监督、质量监督等部门整合在一起合署办公,实行全过程跟踪的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在大规模的市政工程建设中,监督机构和管理机构相分离,进行针对性地专业化市政工程监督管理。市政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根据实际的执业范围和资质,对不同规模、不同专业、不同性质的市政工程进行质量监督管理,这有利于提高监督机构的监管有效性,促进市政工程质量监管的专业化、社会化。
2.4信息化监督管理
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是提高市政工程监督水平的重要途径。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地记录、反映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个主体行为,进而提高工程参与主体的自觉性,确保市政工程质量 。市政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管理,就是建立一个功能齐全、使用方便、符合实际需要的信息管理系统,构建完整的质量监督信息管理体系,以提高市政工程质量监督水平。通常市政工程质量监督信息管理具有以下功能。首先,实现最优控制。开展市政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离不开有效的质量监督信息,加强信息管理能够更好地实现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的最优控制,能够更好地实现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目标。其次,有利于科学决策。只有充分收集市政工程相关信息,才能够科学合理地加工、分析、处理信息,才能够确保工程质量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才能为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的科学决策提供客观依据。第三,及时解决市政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信息化监督管理能够为市政工程质量监督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充分反映市政工程的客观情况。监督管理部门根据质量信息反映出来的市政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后,在相关单位的配合下,充分分析、有效解决市政工程的质量问题,避免发生重大市政工程质量事故。最后,有利于信息共享,提高市政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透明度。公开化、网络化的市政工程质量监督信息,有助于市政工程质量信息共享,有助于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的公正、公平、公开,有助于提高市政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工作效率,有助于社会大众对市政工程监督,有助于提高市政工程监督工作的水平。
篇9
关键词:工程管理;质量监督;问题
中图分类号:TL37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建筑工程的规模日趋扩大,大型高层建筑工程结构越来越复杂,全社会对工程质量的关注和要求越来越高。国家及建设部门颁布了各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建筑市场和各责任主体质量行为,但是随着建筑工程规模的扩大,在施工中还是存在很多工程管理及质量问题,因此必须强化管理、创新举措,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确保工程质量水平不断提高。
一、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职能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在相关的法律条文中,被赋予的权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是收费的,二是质量监督有助于行政处罚中的违法行为,三是政府委托接受,检查工程建设中的各种行为,四是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有助于质量整改和停工通知等方面的实施。
在建筑工程的实施阶段,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行使工程质量监督的职能。对于监督管理中的细节,即在工程实施全过程中的管理,应妥善展开,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以建设单位的经济利益作为前提,取得有效的监督管理。
但是在实际的工程质量监督中,由于市场经济的开放,监督管理职能不断增加,从而促进了监督本身工作的认知度也在加深,特别是在施工监督流程方面,首先需要征得质量监督人员、承包商等多方协助,防止发生越权监督行为。其中,质量监督如果不够严谨,则在该种情况下,无法提前定制为业主利益,可对业主的经济利益造成很大的损害。因此,得出的结果可充分体现工程监督的义务和职能。
二、建筑管理与工程质量监督相关问题
近年来,尽管我国建筑施工工程质量水平不断提高,经过长期的建筑施工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总结分析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质量责任主体行为不规范、监管难度大。施工企业劳务分包、专业分包多,企业自身监管不力;监理单位人员素质较低,监理质量行为不到位;
(二)监督工作人员的素质不高。建筑质量监督管理人员是一个要求很高的职位,其素质高低关系到一个建筑施工工程的好坏,要求综合性人才。在施工设计方面,要有专业的知识技能和丰富的工作经验作支撑;施工中的技术人员也要拥有相应的职业技能;在质量监管上,更是要求具备国际承认的法定职业资格的人才可胜任。可是反观一些施工单位的质量监管人员却达不到上述规定。
(三)没有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施工人员素质、施工工艺和施工材料等,均能够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如果不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则无法有效开展工程的监督。就拿施工材料来说,如果在入场之前,不对其进行质量抽检和检测,则不合格的材料可能进入现场,最终导致出现质量问题。缺乏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是当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中一个很棘手的问题。缺乏质量监督体系,可造成监督无序开展,导致监督效果不明显。
(四)质量监督法律上不完善。《建筑法》是我国在建筑上一项比较规范的法律法规,是建筑类的第一部明确的法律,可以说它的提出是对建筑行业的一项重大调整规范,使建筑工程质量得到了很大地提高。但是《建筑法》中对建筑质量监管上没有相应的具体的规定,质量监督的责任和义务也没有明确规定。
三、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重视培养高素质建筑质量监督的人才
建筑质量监督管理中所需要的人才培养一定要高度重视,要重视其培训有足够时间,要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从而不断提高建筑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人员自身素质。另外,要设置合理的走出去培养、引进来的人才用人机制,那么建筑质量监督岗位就会有优秀的人才加入。建筑质量在监督管理过程中,较完善的法律法规是必须具备的,可是缺失素质较高的工作人员也不能够将监督工作全过程顺利开展。因此,建筑质量监督管理一定要依靠相应的技术人才,并且要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和专业技术知识。在我国的建筑业以及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高素质综合人才的培养,是加强建筑质量监督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人才的储备工作一定要做好,建筑行业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模式,从而为质量监督工作培养出素质高端的人才。
(二)明确工程验收监督的细则
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中,工程验收质量为最后环节,也会最关键的环节。因此,明确工程验收质量细则,具有重要的意义。工程质量验收工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是分项工程质量的验收。建筑工程包括多个施工项目,提高工程验收质量水平,应从各分项目开始验收,在验收过程中,客观做好验收记录,并呈报给工程监督管理部门,强化监督的过程管理;二是分部门验收。建筑施工非常复杂,工作量相当大,需要各个部门协同做好工作,因此,在验收工作中,应采用分部门验收的方式,加强对重点部门的验收;三是分单位验收。工程竣工之火,施工单位应首先对各自负责的工程项目自检,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之上,上报给有关部门,分析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
(三)严格落实重量监督责任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具有多层次、全方位和宽领域的特点,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在这项工程中,具有各种复杂的质量监督关系。因此,如果想提高质量监督的水平,则应把质量监督的目标进行分解,分解到各个施工阶段、各个施工单位和工程有关的部门,有区别对待,统一进行管理,明确监督的重点和难点等。
同时,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过程中,应首先明确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目标,进行监督技术交底工作,加强各个监督,比如施工、监理和监督单位之间的协调与沟通,确保各个单位之间协调开展工作,确保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比如在监督检查工程各个主体和参与人员的资质和任务时,严格检查各个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责任制落实情况,并检查质量文件、技术资料等是否齐全,是否符合相关规定等,同时检查工程实体的质量。
(四)建立完善建筑质量监督管理立法
建立一套相关的建筑质量法律法规体系机制,不断完善质量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使得工作人员更好地开展监督管理工作,旧有的法律法规应该做到及时更新,与时俱进的与当下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相适应,对违法者实行从重处罚,使其从此打消违法思想,从而从源头上减少违法行为的发生,使建筑施工事故的人为因素大大降低,为人们群众安全居住提供支撑。
(五)加强建筑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
我国的建筑质量监督管理机制想要加强,就要建立完善的建筑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那么,就要对检测机构检测数据和监督管理工作有关信息有机整合,让信息化管理在建筑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让监督管理的网络化、科学化、信息化得以实现,同时检测机构检测中所涉及到的设备仪器也要不断的改进及更新,让建筑业适应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从而让政府及社会义务监督对建筑质量监督做到科学性和透明性。此外,建筑业中的相关技术也会大幅度得以提升。
(六)加强员工培训和企业文化建设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的提升,离不开监督人员的高素质。所以,这就要求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与管理,以及企业的文化建设,通过加强员工培训与企业文化建设,提高质量监督水平。
通过对员工的培训,主要提高员工两个方面的素质,一是专业素质,二是职业素养。其中,专业素质是质量监督工作必备的素质,比如监督方法的掌握、质量监督体系的落实等,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使其可做好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二是提高职业素养。职业素养的高低,对于员工认不认真开展工作,有着很大的影响。在工程质量监督中,开展质量监督,需要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同时,施工企业应加强企业文件建设。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加强企业的文件建设,在企业中营造一个人人重视质量的氛围,大力塑造人人重视创新、轻松活泼的环境,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良好企业形象。
结束语
建筑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涉及到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工种,为了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切实完成预期制定的质量目标,必须应用科学高效的管理方法。工程管理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综上所述,深入分析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加强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在工程中充分发挥建筑工程管理的功能,协调处理施工中出现各种质量问题,确保每一道工序都符合技术要求,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高效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促进建筑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夏辉汉.关于建筑管理与工程质量监督相关问题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8:252.
[2]肖胜明.理想上城住宅工程质量监督现存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3.
篇10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前言:随着我们国家的经济在飞快的发展,建筑工程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而质量监督管理和控制是工作的重点。现代建筑工程的质量不仅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还要广大的满足业主要求。因此,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显得更加重要。目前,工程建筑质量安全事故频发,导致这些问题的因素很多。因此,我们要深入剖析这些问题,并积极寻求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及问题
1、材料因素
材料构成建筑的基础。工程施工质量中受到材料因素的影响很大。目前,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使用劣质或不合格建筑材料的现象,并因此导致后续使用中发生安全事故。某些承包商或客户为了降低成本,不按照工程技术规定使用合格的建筑材料,这给建筑工程带来了巨大的风险,一旦发生事故就会给企业带来重创。
2、相关的政策法规有待完善
工程质量监督在政策法规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第一政策法规不健全,不同地区的政策存在差异。工程质量监督不仅需要依据国家的法律条文也可以参考地方性有关政策,由于各个地区的发展不相同,所制定的地方性政策就有较大的差异性和浮动性。这就造成在监督的时候没有相连续的、健全的法规政策为执法依据。第二,法律法规急需和实际的工程相接轨。市场化的经济下,工程建设的变动性较大,工程质量监督需要跟上时代化的进程就需要有切实的、跟实际工程连接性较强的法律法规作为执法依据。第三,在工程建设领域的新标准和新规范制定有待加快。科技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新工艺、新技术应用在工程建设领域,这样在监督管理的时候就需要有相一致的配套的标准和规范来参照。
3、权责分配不明确
在工程质量的监督体系中存在多方面管理、交叉管理、界限不清的局面。国家为了对工程质量实行专业化的管理而将工程涉及的行政、交通、水利等多个方面依据专业领域将其划分给不同的部门进行管理监督。这就在对工程实行专业化的监督的同时也造成权责不明、政策不一致、交错管理的混乱局面。这种交错管理的监督方式,不仅不利于工程的监督运作,也会造成政府的监督失控,甚至也不利于市场的良性发展。
4、工程质量监督体系需要完善
工程质量监督体系内部尚存在一些不完备的地方
4.1 监督管理的人员配备不到位,人才的素质和能力不能满足工程监督的需要。一方面工程一线的工作人员缺乏相应的管理监督专业性知识,另一方面,专业性、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又缺少施工实际的工作经验。
4.2监督机构自身能力建设需要提高。工程的实际变化幅度较大这就要求监督机构要不断的提高自身能力建设来切实的服务工程质量监督的工作。
5、工程质量监督执法力度不够
从法律的角度看,相关配套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直接影响执法的可操作性。现行有关工程质量监督方面的法律缺陷是监督机构执法不到位的直接因素。除此,质量监督和执法部门之间不是一体化的建制。工程质量由于自身的条件限制,有着特有的技术要求,对于法律条文也需要有一定的专业性,这就限制工程质量
的日常监督工作由质量监督机构来完成。但是其真正的处罚执法却需要有特定的执法部门来做,这样在实际的执法过程中就会使得执法力度大大折扣,难以形成有效的威慑性和权威性。
二、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的对策
1、严格资质审查,把好建筑市场准入关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建立严格的建筑市场准入制度。全面推行质量认证制度,考核合格后,以颁发产品质量证书、标志等方法,确认和证明企业生产的产品已达到某一质量水平,企业在特定的产品范围内具有必要质量保证能力。
2、健全工程质量监督有关的法律法规
完善的法律法规是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有力保证。开展有针对性的调研,来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备。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相关社会监督工作的成功经验,进一步的规范监理行为。增加监督工作相应法律的可操作性,使得法律能切实的为监督服务,起到有法可依,有法可循的作用。在法律法规和地方性的政府政策不一致的时,要根据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来具体的操作。经济体制的不断变化,法律法规也需要有一定的浮动性和变化区间,因此,完善法律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市场变化对该法规的可能性影响和变化。
3、独立质量监督机构,明确权责
将监督机构质的职能明确划分,避免多方面、多层面的交叉监督的混乱局面。工程质量的监督有着角度的政府性机构的行政色彩,直接影响工程行政主管和质量监督的有效划分,也不利于工程监督工作的开展和进行。强化监督机构的改革,将其行政部分的角色去除使其能够真正的独立,这种独立不局限于机构形式的独立,还要涵盖其监督执法、监督责权的独立。可以借助社会和有关部门来综合的选择质量监督机构的法人代表,成为独立的监督机构。最大化的减少不同机构部门之间直接的交叉监督现象,不同行政机构可以根据监测的需要来定期的对监督机构监督的数据开展有针对性的审核工作,抽取需要的数据来对比研讨,这样既能保证监督机构的职能又能满足不同部门之间对工程的监督需求。
4、加强专业性的人员队伍建设
很多企业的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良荞不齐,总体来看人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管理人员的执法能力和专业素养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优劣。目前迅速增大的建筑工程市场,也对工程质量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企业要完善人员选拔制度,尽可能选择高水平的专业型人才,从而严格把好人员入职这一关。同时还要建立并不断完善监督管理人员的内部考核制度和激励
制度,对人员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和激励,使管理人员充分发挥监管工程质量的作用。企业要定期举行专业性的培训工作,使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不断提高。处理工程中的质量问题能力,也是管理人员应具有的素质,企业应该着重进行培养。
5、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的执法力度
监理制对工程质量管理具有很好的监督作用。监理制从客观的角度以第三者的视角来对工程质量进行评价,因此,可以利用监理制促进工程质量监督和管理的形成。政府部门要适当提升监理制在宏观调控中的地位,并加强其配套措施建设。国家可以通过专项立法等法律行为对监理制进行调控和约束。作为监理人员,要对所负责的项目及环节高度负责,认真严谨的检查每一个细节,若在某个项目上签字,就要全面负责可能出现的各种质量问题。相关部门应严格对监理人员进行个人考评,并将考评结果记录到工作档案中。同时也要对监理人员的资质定期进行审查,坚决杜绝各种、询私舞弊等不良行为的发生。监理人员一旦违纪,就要严肃处理,视情节轻重对其进行惩罚。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和控制是工作的重点,建筑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保证工程的质量,这也是企业发展的前提。企业要不断改进工程质量监督的管理模式,严格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这样才能保证工程质量,从而使企业具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我们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陆新.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问题及对策分析[J]. 工程质量,2014,03.
[2]程汇胜. 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 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