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商业模式范文

时间:2023-08-01 17:40: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产业商业模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产业商业模式

篇1

关键词:文化产业;商业模式;文化资本

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结构形态具有一般产业所具备的商业属性,文化产业核心要素包括生产者、生产过程和产品。就其所提品的性质而言,文化产业可以被理解为向消费者提供精神产品或服务的行业;就其生产过程的性质而言,文化产业可以被定义为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作为文化产业创造价值的核心逻辑,商业模式重要作用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著名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

就其最普通的意义来讲,商业模式是一种系统的设计,它是指一个企业在明确外部假设条件、内部资源和能力的前提下,用于整合企业自身、客户、合作伙伴或利益相关者以及资源、流程、渠道和能力来获取超额利润的一种战略意图,同时也是实现价值的结构体系以及制度安排的总体构造。由于文化产业兼具文化和商业双重属性,它所涉及的行业领域非常庞杂,再加上它所处的宏观和微观经济环境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中,不能简单地将单一的特定商业模式应用于文化产业的所有行业,也不能保证某一特定的模式在各种条件下都能产生优异的价值结果。

一、文化产业的商业属性

文化是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这既指明了文化的精神、观念属性,又指明了其客观的物质本原;既分析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区别,又阐明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经济是文化的基础和源泉,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保证。随着文化与经济的相互融合日趋深入,经济中的文化含量、文化中的经济穿透力也在不断提高。文化与经济的互动,一方面是经济结构和利益关系对文化价值观念、人的行为方式、社会生活方式、文化管理制度和文化运行机制的影响越来越大,文化必须运用经济手段、引入经济要素,不断增强其自身实力;另一方面是人文精神和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目标、经济结构、生产管理方式及经济制度市场机制的导向作用越来越强,经济必须通过增加文化含量及发挥文化作用而不断提升内在价值。文化与经济互动,构成了新时代全新的生产形态和发展模式。

(一) 作为商品的文化产品

文化产品是一种将抽象的文化转化为具有高度经济价值的产品,这需要将内容的原创性与形式的变化性融入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之中,并依据经济规律,通过一定的商业模式的运行,最终作为商品提供给消费者。显然,这是一种利用文化资源和个人智能创造产值的过程。商品经济的发展从生产方面表现为物质产品的丰富,它直接的后果就是带来了需求结构的变化,表现为物质产品效用的下降和文化产品效用的提高;物质产品的重要性相对降低,在消费方面表现为更加注重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进而成为拉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人们总是优先满足生理需求,而自我实现的需求则是最难以满足的。但是,只要环境不妨碍这些较高层次需求的出现,它们就能激励大多数人不断去追求。消费者较高层次的精神需求的满足需要通过文化产品或者是产品中文化价值的消费来实现。文化产业与商业利润唇齿相依,这就决定了它不仅要严格地遵循市场逐利的原则,而且在创意上也会刻意迎合接受者的娱乐、消遣、宣泄功能等精神需求。法国社会学者布什亚说:“人会毫不犹豫地寻求自身幸福,偏爱那些最使他感到满足的物”。文化产品具有唤起人们联想愉快事物的能力,能够与人们有情感连结,产生心灵层次的共鸣,从而使消费者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文化产品作为商品可以满足消费者对符号价值的追求。一般而言,人们的消费活动主要是为了满足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物质需求的满足在消费中表现为注重商品的使用价值和实用性;精神需求的消费更多地注重满足情感需求和自我表现。随着物质需求的逐渐饱和,商品作为符号的意义越来越得到重视,人们在商品社会会约定俗成地赋予商品某些符号意义,使商品的使用价值越来越淡化,而交换价值或炫耀价值越来越扩展或放大。文化产品本身兼具有整体性、多元化、个性化的思维象征,其符号意义较之一般商品尤其突出,当文化意象融入商品具体呈现后,造成显著的不可替代性,并透过外在表现的图像或是符号化,强烈地让消费者认知它的存在,产生文化的可辨性自我表达动机,促成消费者运用商品的符号意义去表达社会角色认同,以及表达消费者的自我形象。消费者也会藉由具有符号、文化象征意义的文化产品建立自我形象,表现自我风格。

根据物品满足需要的性质,可以将物品的效用分为功能效用和体验效用。功能效用使功利主义动机即实用的动机得到满足;体验效用使消费者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满足。功能效用的大小是人们根据物品的客观特征和它的自然属性的绩效对物品的实用作用所做出的内省的、理性的、认知上的评价,体验效用的大小决定于人们对物品的情感认同或者体验过程的愉悦性的评价。文化产品可以向消费者提供在特定社会中作为品味与其所处的生活型态的对立结构或者身份层级差异的象征意义,也就是说消费者在文化产品的消费过程中可以获得与自己的现实身份和生活方式迥然相异的独特体验,这种象征意义从强调物质功能为中心转移到强调人的欲望为中心,又转移到强调个人与小群体生活方式,最后转移到强调在整个社会形态中,物我一体的感觉,体验着物品带来的身份认同和彰显社会等级的。

(二)作为资本的文化产品

文化是一种资本形式,作为资本要素投入,通过与其它生产要素的有机配制,将提高产业投入要素的边际效用,从而带来效益的递增。传统经济学一般不把文化因素作为生产要素纳入到经济发展的模型中,因为文化因素无论从其本质,还是从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过程都存在一定的非理性。随着经济文化的一体化程度不断深化,学者们对文化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给出了新的解释,如社会学家科尔曼对文化因素的作用给出了经典的分析,认为文化因素对于有效地转化劳动、资本、自然这些物质资源以服务于人类的需求和欲望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从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的角度看,可以将文化因素视为一种“资本”,纳入经济发展的模型之中。

文化最早被视为资本,始于社会学之父孔德,在他的《社会政体体制》的第二章里提出了这一观点:当人类的产出高于消费时,一部分资本代代积累,并随时空转换为耐用性资本。孔德继承了人类学宽泛意义上的“文化”概念,将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学相互交融,这就是“文化资本”观念的最初萌芽。[1]到了20世纪,经过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的批判理论的复兴,“文化资本”又一次受到人文科学的青睐。布尔迪厄借用政治经济学术语“资本”,来揭示文化作为一种稀缺财富或资源的实质,在探讨教育再生产、文化消费、趣味和社会等级的多篇论文和著作中多次提出“文化资本”的观念,并不断完善和深化这一概念的批判张力。他认为文化积累、文化传承和文化的再生产等智性实践,同样被还原为一种具有符号特征和自主逻辑的利益行为,和其他实践类型一样具有“资本”和权力积累的维度。

在布尔迪厄的理论体系中,资本以四种基本形态存在:经济资本(economic capital)、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文化资本(cultural capital)和符号资本(symbolic capital)。其中“文化资本”有三种存在形式:(1)主观形态,以精神和身体的“持久性情”的形式存在;(2)客观形态,以文化商品的形态(图片、书籍、词典、工具和仪器等等)存在; (3)体制形态,如教育文凭,以文化资本的形式由权威机构授予,并成为一种具有保证性的资历认证。[2]第一种存在形式指的是文化作为思想资源、智力资源的形式直接渗透、融入到经济活动之中,以增加和体现文化附加值的形式将文化思想和智力智慧转变为经济价值。第二种指的是作为具体形式的文化产品,通过不断满足文化消费市场的多层次、多样性的需求,使文化产品成为具有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特殊商品,例如戏剧、影视、绘画、音乐、图书等直接进入市场,运用现代市场经济思想、市场经济运营方式、现代文化生产方式,使传统精神生产方式、体制等发生突破和改革,以实现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转变。第三种指的是作为文化生产者的人才所具有的文化资质,包括他所具备的教育文凭、智力水平、创意才能以及科技手段等。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才层面上的文化资源是所有形式中最具潜质的文化资本。

并非所有的文化资源都能够转化为文化资本,只有进入现实公共文化生活和现实文化生产之中,文化资源才具有转化为文化资本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必须经过创意策划、内容生产、产品定位、市场营销、消费体验等过程,依靠生产企业、策划公司、市场调研、咨询评估、服务网点、行业协会、传媒推荐等中介服务机构,将文化生产和文化服务最终变为文化消费和文化效益,从而拥有持续的开发价值和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文化资本”理论开启了对消费文化的研究,通过引入文化资本概念,可以使我们从社会学和经济学视角来思考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和消费,也可以在经济因素之外联系社会阶级或阶层的文化实践,从而对文化产业的性质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

(三)作为生产力的文化产品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此后,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把人类“文明的果实”称作“已经获得的生产力”,到晚年写作《巴枯宁〈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一书摘要》时,更明确提出了“两种生产力”的概念,即物质方面的生产力和精神方面的生产力[3]。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概念的提出,为文化产业的出现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它使人们认识到艺术生产不仅能够像精神生产那样重视人们的精神需求,同时也能够像物质生产那样进行一种集约化、批量化生产,满足人们的消费欲望,追逐巨大的商业利润。虽然“艺术生产”不能完全代替文化生产,但其具有的物质性与精神性相统一的特点,对“文化生产”而言是通用的。

文化生产力就是创作和制造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并在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的循环中不断得到实现和发展的能力。文化生产力具有双重属性。其一是商品属性:大多数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文化欣赏活动,以商品形式进入流通领域,人们通过文化市场,运用货币交换,去获取文化产品的保有权和文化艺术的欣赏权,文化产品既然成为商品,也必定拥有了与实物商品类似的生产方式,以流水生产线和高度专业化分工为标志的高度集约化生产方式,成为文化产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文化生产者也是通过市场的货币交换,有相应的价格管理,成本核算、盈利亏损、再生产等范畴,这就是文化生产力所具有的商品属性。其二是精神属性:文化生产力又不简单地等同于物质生产力,因为文化产品作为精神生产的成果,除了具有商品属性之外,还具有意识形态属性。表现在:第一,它是为着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的需要;第二,它作用于人们的精神世界,表达着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意志、兴趣、情操,从而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艺术观。文化生产力的双重属性对应地引发出两种不同的效益追求。作为商品,要求注重经济效益,尽量地实现盈利;作为意识形态的载体,则要求讲究社会效益,力求对社会、对民众以至对政权,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文化产业的出现是文化产品现代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的要求。传统意义上的文化生产主要以个人生产为主,效率低,产量低,文化产品的传播也主要以生产者和传播者自身作为产品的载体或媒介进行的,传播范围小、速度慢。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为观念、符号和意义载体的文化产品在生产和传播方面要求有着更快的速度和更广的范围。在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物质产品效用的相对降低,使得人们有了对精神文化交流的更迫切的渴望,于是,打着科学技术印记的生产工具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文化产品生产领域,从活字印刷术、机械印刷,再到今天的电子印刷术,科学技术在文化产品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产品的生产,使文化产品能够以更快的速度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传播,也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了人的文化需求,实现了文化自身的目的。

二、文化产业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

具有商业属性的文化产品必然要按照一定的商业模式运作才能获得市场价值。商业模式是一种包含了一系列要素及其关系的概念性战略分析工具,用以阐明某个特定实体的商业逻辑。它包括一个企业所能为客户提供的价值、产品的消费者目标群体、产品的生产、营销和管理的过程、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合作伙伴网络以及借以实现这一价值并产生可持续盈利收入的一系列要素。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在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依靠引入商业模式来保持文化产业生存和发展的活力是极其重要的。尽管商业模式是一种简化的商业逻辑,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其中一些主要的元素来描述这种逻辑,以了解文化产业商业模式的构成。

(一)价值主张

即文化企业通过其产品和服务所能向消费者提供的价值,价值主张明确了公司对消费者的实用意义,成功的商业模式要能提供独特的价值主张,有时候这个独特的价值可能是新的思想;而更多的时候它往往是产品和服务独特性的组合。这种组合要么可以向客户提供某种独特的价值;要么使得客户能用更低的价格获得同样的利益或者用同样的价格获得更多的利益。企业要将自己的核心认同和价值观有效的传达给消费者,需要首先确立一个价值主张,企业的一切传播和营销活动必须围绕价值主张来进行。在产品同质化日趋严重的今天,关键在于寻找不同于甚至于优越于同类产品的利益点,合理构建、妥善传递的价值主张可以对企业战略和业绩做出重大贡献,仅仅确立一个有效的价值主张还不够,企业必须能够展示和证明自己的价值主张。制定合理的价值主张有助于公司抓住工作重点,集中精力向客户推出真正有价值的产品。价值主张的确立,既能为公司的产品生产提供一盏指路明灯,又能为创造卓越业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消费者目标群体

即文化产品所针对的消费者群体。所谓目标群体一定具有某些共性,从而使文化企业能够针对这些共性创造价值,定义消费者群体的过程也被称为市场划分,它是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动机、购买行为的多元性和差异性来划分的,是基于“分众营销”的核心理念而设计的,也就是说是面向一个特定的、有清晰特征的人群制定战略,而这个人群恰恰是某些商品与品牌的主力或重度消费群。分众营销的核心要点是“精确”、“细分”、“实效”,它不试图占领所有的目标消费群体,不试图生产目标消费者需要的所有产品,不试图进入所有传统的产品渠道,不试图制定细分目标消费者所不能承受的价格,不试图用广泛撒网的传播促销方式让所有人知道。通过分众营销,一改以往那种大众化的营销方式,企业只使用特定目标群体最容易接受的术语、最方便的信息接受渠道、最易接受的广告传播方式以及最恰当的产品开发推广模式,通过提炼产品的差异化诉求,制定分众化价格,力求以最少的投入、最精确地命中目标群体,并因此来达成销售的稳定增长。

(三)分销渠道与合作伙伴网络

分销渠道即文化企业用来接触消费者的各种途径,它涉及到公司的分销策略和市场竞争力,合作伙伴网络即公司同其他公司之间为了有效地提供价值并完成其商业过程而形成的合作关系网络。由于多年生存在市场经济制度下,发达国家已经能够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进行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形成了一套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成熟的市场运作模式,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众多的文化产品经营机构。比如美国的影视业、图书出版业、音乐唱片业已经在全世界建立了庞大、细密的产品销售网络,美国的文化产品一经推出,就可以通过这些网络迅速扩展到全世界,送到每一个消费者面前。“这么做主要是为了给公众的视听神经以持续的刺激,从而达到这样的目的:当娱乐产品投放市场时,他们已经在传播通道的另一端做好了欣赏的准备。”[4]

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同样非常重视建立广泛的合作伙伴网络,这也是产业实力的综合体现。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下,随之而来的是国际化的物流态势,因为发达国家文化市场狭小,文化产业规模巨大,因此,文化产业集团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培养起了强大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对海外文化市场的争夺能力。以美国为例,美国文化产业最早都是以国内需求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伴随着国内竞争的加剧和市场平均利润的下降,美国文化产业为了能保证自身的生存和获取产业利润,就把文化产业延伸到海外文化市场,而且广泛采用业务外包的方式,与合作伙伴构建成多个专门业务模块的组合体:采购、制造、研究、销售、分销及其他等等,有的紧密捆绑,有的松散挂连——从全球角度对企业活动和生产的这些模块进行整合,大大拓展了产业的实力范围。

(四)价值配置与核心能力

即公司执行其商业模式所进行的资源和活动的配置以及所需的能力和资格。它包括企业所拥有的产品资源、资本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等在生产、管理以及整个商业模式运行过程中的合理有效的配置。在这个配置过程中,由于每个企业所掌握的资源不同,配置的效果也就不同,锁定价值管理与持续能力资源和活动的配置是文化产业不可忽视的,这是商业操作能力的表现。从文化产业的角度来看,最主要的是创意人才的管理,因为在创意为主的文化产业中,创意人才是最有价值的资源。

资本的资源也非常重要。我国同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反映在文化产业组织化、集约化经营的水平和规模上。美国文化产业集团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融资体制,一些有实力的文化产业集团,如美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等其背后都有金融资本的有力支撑,文化产业集团与金融集团间互相渗透、互相参股、控股,二者之间建立了稳定的伙伴关系。我国文化产业组织化、集约化程度低,规模小,另一方面,从企业的微观层面来看,中外文化企业之间资金实力的差距和获利能力上的差距也是巨大的,要缩小这一差距,就要逐步形成以政府资金为引导、以企业投入为基础、以银行信贷和民间资金为主体、以股市融资和境外资金为补充的多元化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

在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中,成本结构、盈利模式、管理构架等也都是非常重要的,它们通常体现在商业模式的具体设计与运行过程中。

三、文化产业商业模式的设计及运行

一个商业模式是对一个企业如何行使其功能的描述,是对其主要活动的提纲挈领的概括,它描述了企业的产品、服务、客户市场以及业务流程,提供了有关企业如何组织以及创收和盈利的信息。商业模式的设计极为重要,是应该在项目启动之初就精心做好的,同时它也是一个随时间和环境变化需要不断调整和创新的战略层面的架构。有了商业模式后,执行层面的团队、经验、控制、调整也同样重要,因为模式是靠人想出来,并要人去运作实现。每一次商业模式的革新都能给公司带来一定时间内的竞争优势,随着消费者的价值取向从一个方面转移到另一个方面,企业必须不断调整它的商业模式,一个企业的成败与否最终取决于它的商业设计是否符合了消费者的优先需求。

商业模式的设计必须以上述五大要素的某一至两个要素为核心,五大要素相互协同成为一个完善的价值创造系统。通常来说,商业模式的设计分以下几个步骤:

(一)确定公司或产品的价值目标

成功的商业模式所设定的价值目标一定是顾客价值最大化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结合点,它要求一要针对目标顾客的需求偏好,二要为目标顾客创造价值,三要为企业创造价值。产品或服务的价值传递是企业把产品和服务传递给目标客户的分销和传播活动,目的是便于目标客户方便地购买和了解公司的产品或服务。

(二)明确消费者目标群体

设计商业模式的时候,首先需要分析顾客需求,目的就是要为产品寻找能够比较容易呈现价值的顾客群。一般来说,企业赢利的难度并非在技术与产品端,而主要还是在顾客端。有时纵然是把握好企业顾客的一点点需求,也可能产生巨大的顾客价值。如果商业模式无法找到相对明确的顾客需求,是导致商业行为失败的首要原因,那么企业将会遭遇无法创造利润的潜在风险。

(三)构筑商业模式内部运作体系

商业模式的成功很大程度是在于合理规划企业内部运作体系,就是将商业模式分解为业务单元和具体的流程,这是商业模式设计与完善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要素的合理配置:组织与机制、技术与装备、生产运作、资本运作、供应与物流、信息、人力资源等。这些内部运作活动可以清楚地规定企业内部运作的成本及其结构以及计划实现的利润目标。

(四)构筑商业模式外部运作体系

商业模式外部运作体系即企业向顾客供应产品和传递产品信息的渠道,是商业模式得以正常运作必不可少部分,这里设计的重点是分销渠道和合作伙伴网络。

(五)建立有效保护利润的制度屏障

这是指企业为防止竞争者掠夺本企业的目标客户,保护利润不流失而采取的战略控制手段。比较有效的制度屏障主要有建立行业标准、控制产业价值链、行业领导地位、独特的企业文化、良好的客户关系、品牌、版权、专利等。

有了上述各种要素的保证之后,商业模式就可以具体实施了。在实践的过程中,某些环节也许会因为市场的变化而发生故障,这就需要对商业模式的运行环境重新分析,改变组织结构、流程、思维和公司的信息系统等,这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这个时间的长短取决于转变程度的大小。商业模式是一种企业创造利润的思维方式,它有许多不同的原型,企业可以从中选择一种方式,也可以将多种模式组合在一起,企业的主导思维架构将是决定商业模式的主要因素。许多技术创新面对的是一种不确定性极高的未来环境,而市场信息也无法全盘取得,因此没有一个商业模式能确保未来利润一定会被实现,也没有所谓最佳的商业模式。在设计与执行商业模式的时候,一定要保持一种弹性的心态,也就是说,商业模式的内涵需要因应环境变动,在设计时就应该留有一定的可变余地,运行时更应该顺势而变。

参考文献

[1] 古德纳.知识分子的未来与新阶级的兴起[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29.

[2] 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93.

篇2

[关键词]文化地产 发展 商业模式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2-0014-02

一、文化地产的概念

文化地产是以文化软实力为核心竞争力的房地产开发模式,是用文化引领规划、建筑设计、园林景观、营销体系、物业服务等的系统工程。文化地产是把“死建筑”变成“活建筑”的系统工程。房地产传统开发模式是以“建筑”为核心,文化和概念仅作为营销手段;而文化地产是以“文化和生活方式、居住理想”为核心,用文化提升固化建筑价值。在住宅地产领域的“家族地产”模式,商业地产领域的“HAPPING MALL”模式,工业地产领域的“经济生长”理论,园区地产领域的“文化轴心”理念等都是文化地产理念的延伸和实践。它们是集文化主题园区、文化街区、文化经济产业园区等为主体的文化功能型地产,是把文化、产业、地产三者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商业模式。

二、文化地产分类

1.文化旅游地产;2.文化影视地产;3.文化商业地产;4.文化体育地产;5.文化创意地产;6.文化产业地产。

三、文化地产的四大标准

1.文化不再是营销的概念和手段,而是建筑精神和价值的核心。

2.建筑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是共生关系,而非从属关系。文化软实力成为提升建筑价值的核心。

3.用文化软实力统合房地产核心价值体系。用文化引领建筑设计、园林景观、营销体系、物业服务等的全过程。

4.在文化地产系统中,文化必须是可落实、可体验、可感触、可实现的浑然整体。

四、文化地产应具备的特征

1.明确的“文化”主题;

2.完善的“服务”体系;

3.合理的“功能”配套;

将文化、功能、服务的概念完美地融合到一起,从而引起目标人群的消费冲动。

五、物业产权运作模式(见右表)

六、文化地产的成功商业模式

模式是一种可盈利的方法,是文化地产项目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源泉。文化地产的经营需要高度重视商业模式的发现和改进。

1.以企业为主体,把企业作为整体价值开发的商业模式。例如,万达广场塑造的是万达企业的整体价值,然后全国连锁,选址后即使很偏僻照样迅速带动人气。万科开发的楼盘不论叫什么名字,市场都认可其高品质、高服务、高性价比。

2.产业链经营的商业模式。中国的主题公园主要是卖门票、卖硬件,迪斯尼的主题公园是整个产业链搞旅游,搞影视,搞娱乐,搞餐饮,搞衍生产品,就是一个产业链。国内的横店影视城也是一个成功案例。

3.产业链形态的产业集聚。如各地以书画、出版业、曲艺戏剧、茶、酒、玉石等为主题打造的文化产业园,类似文化产业的“义乌小商品城”。

4.能够持续化、品牌化的快速连锁复制模式。如星期八小镇、酷贝尔等儿童体验项目。

5.组合混搭的商业模式,是文化产业跟其他相近产业融合载入文化地产的商业化模式。比如说文化旅游地产华侨城、宋城;体育健身连锁的一兆韦德等。

6.高专业化发展的商业模式。如张艺谋的“印象”系列。

7.对原有地产性质进行变更,重新定位业态、主题,进行改造或升级。如北京798创意园、广州G5。

8.“订单地产”模式。启示来自商业地产的经典运作项目万达广场。大连万达集团与沃尔玛、欧倍德等国际著名商业连锁企业通过长期的合作协议建立战略联盟,其所建的商业项目在开工前就与跨国商业巨头进行谈判,吸引这些商业巨头进驻其主力店。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该商业地产的知名度,为日后营运吸引了大量的顾客,进而吸引其他品牌的商业机构入驻,并通过周边土地和物业的增值实现对其项目整体收益的提升。

文化地产的商业模式要符合国内目前的国情,同时需要一定的前瞻性。商业模式要慎重、严格考虑其商业可行性,所有的商业模式都应是企业家主导的商业模式,而不是文化人、艺术家、策划人主导的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其实质就是盈利模式,万万不可把文化当化妆品来包装地产。

七、商业性文化地产成功运作的关键要素

文化地产归根到底是一个商业项目,一定要借鉴、依照商业地产的市场化、商业化方式进行开发运作。

1.理念决定成败;文化地产一定要树立以文化带人气、提地气,以一种“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心态发展传播主题文化,打造地产价值,得到经济回报。

2.要规划更要策划;从前期选址、定位、规划布局,到中期招商、租售,再到后期的竞争力经营管理、物业增值等,都离不开整体精心策划的环环紧扣。

3.整体布局事关开发成败。

4.招商成功不等于万事成功;商业地产开发以经营效益论成败,招商顺利并不代表今后一切都顺利。

5.商业地产开业需要好策略;开业必须讲究策略和时机,急于求成的结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好的开业策略需要审时度势,做到知彼知己,因市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以求得天时、得地利、得人和。

6.商业地产需要复合型团队。

7.以市场为导向重视培育商场。

8.订单商业地产并非“灵丹妙药。

9.商业地产策划不可纸上谈兵。

10.增强事前风险防范意识。

八、案例解读

国外案例(地块功能定位是关键):

1.首尔数字媒体城

主题:以传媒娱乐为主题,集合研发、生产、销售、培训等,形成数字媒体完成的产业链体系。

区位:首尔Mapo-gu城的新千禧城内,距离首尔国际机场30分钟车程。

简介:2002年5月动工,2010年完工,总建面56万平方米,预计将创造27万个工作机会,每年120亿人民币的收入。

目标:世界数字媒体内容制作基地;世界第一个数字媒体技术研发中心;世界各高校间的合作;媒体研究和业务中心。

功能:包含IT商务、研发、商业、居住、酒店会展等多种功能空间。

主要产业:媒体娱乐广播、游戏、电影、动画制作、音乐和远程教育。

数字媒体城的主要设施:教育研发中心、创业办公区、剧院、科技艺术博物馆、科技娱乐中心、公共绿地、音乐咖啡馆、活力动感街道。

2.澳洲昆士兰CIP

主题:澳洲昆士兰CIP发展成集教育培训、研发中心、产业中心等功能于一体的创意产业园,是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典范之一。

区位:位于布里斯班市的西边,是占地16公顷的“Kelvin Grove 都市村庄”的主要建筑物,耗资6000万澳元,2001年筹建,2004.5正式启用。

简介:经过几年发展,昆士兰创意产业园区已经拥有众多创意设计公司、研发机构等,园区内汇聚了印刷媒体、视觉表演艺术、音乐创作和出版、新媒体、广播电子媒体和电影、传统艺术活动等创意产业,主要包括:创意产业事业中心;健康及生物医学创新研究所;ACID互动设计中心;国家研究理事会创意产业中心;创意产业与创新研究院;包含超市、商店、咖啡厅和餐厅等商业设施的村中心。

九、小结

篇3

摘要:文化消费已成为人们精神生活方面的重要的消费需求,文化消费一方面能够满足老百姓的文化需求,同时也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生活在网络时代的人们生活方式也更加个性化和多元化,这就要求文化消费商业模式也要不断创新。本文主要对商业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内涵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商业模式创新的必要性,并提出创新文化消费商业模式的对策。

关键词:文化消费;商业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F28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2-0235-02

一、商业模式与商业模式创新

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深入发展,商业模式创新是产业竞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创新商业模式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最重要的途径。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设计,这对企业制定未来发展战略、实现长远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商业模式是企业把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作为发展目标,通过提品和服务、营销渠道、资本的保障、持续供给等要素,把企业内部的和外部的各种要素有机地整合起来,同时结合客户需求、市场环境、现有资源和条件,形成一个完整的、具有竞争力的运行系统,给客户创造最大化的价值,在创造客户价值的过程中,企业获得商业价值。商业模式创新就是对企业基本经营方法进行变革。一个企业通过不断改变它的客户价值定义和相应的利润方程来变革自身现有的商业模式,同时在不断变化的市场条件和社会环境下,企业会从更加宏观的层面重新定义用户需求。商业模式创新还包括企业技术、企业文化、组织管理、资源配置等各个方面的变革,企业要对整个商业运营流程进行系统设计,采用新的产业组织形态,使企业运行系统达成持续赢利的目标。商业模式创新具有几个特点:①商业模式创新更加注重从客户的角度出发,去思考和设计企业的行为,把客户的需求作为出发点,主要关注客户的需求,并考虑如何有效满足它。企业的视角更加外向和开放,更多注重涉及企业发展多方面的因素。②商业模式创新不是单一因素的变化,它涉及商业模式多个要素同时发生大的变革,企业需要进行较大的战略调整,是一种集成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还包括产品和服务的内容与方式、工艺技术、组织管理的创新及组织形态等多方面的创新变化,反之,则不能构成商业模式创新。③从企业的绩效看,商业模式创新如果提供的是全新的产品或服务,那么企业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开创了一个可赢利的全新的产业领域,这样即使企业提供原有的产品或服务,也会给企业带来大的竞争优势和持久的赢利能力。传统的创新形态一般都是企业局部内部的变革,例如通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等方式进行变革,这种方式很容易在较短期时期内就被其他企业竞相模仿。商业模式创新,它涉及多个要素的同时变化,因此这种创新更加系统化、根本化,也很难被竞争者模仿,因此,商业模式创新会给企业带来战略性的竞争优势,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二、扩大文化消费,要创新商业模式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消费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来有效满足广大居民群众多元化和多样化的文化消费需求,这对于带动就业创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活的追求越来越注重品位和精神需求的满足,文化消费支出方面有大幅的提升,文化消费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升级方面,文化a业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选择方向,文化消费成为调整产业结构和居民消费水平的重要手段,对于拉动居民消费增长、扩大内需、提高居民素质、提高综合实力具有重要意义。未来世界各国的竞争在文化领域方面将日益激烈,在综合国力竞争中文化软实力越来越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当前我国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整体还很低,文化产品的供给和需求不相匹配,文化产品和服务创新性存在一定不足,不能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城乡文化消费需求增长仍然滞后于经济发展。因此,文化消费商业模式要不断创新,为城乡居民提供内容更加多样、类型丰富、质量可靠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这样才能满足个性化的消费者对于文化消费的不同需求,使得广大消费者在进行文化消费的过程中更具有主导性。同时要调查和分析消费群体潜在的文化消费需求,针对他们的需求推出更多具有特色、更能被群众接受和喜爱的文化产品,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改善文化民生、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文化消费商业模式的创新,有利于成熟的文化消费市场的建立,对促进文化产业升级,提高文化产品的竞争力,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具有重大的意义。

三、文化消费商业模式创新的对策分析

1.要为商业模式创新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当前,商业模式创新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等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一些文化企业不断创新商业模式,这些创新的商业模式具有较强的示范意义,政府应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完善相关财税政策积极支持,一些新技术企业或创新型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应享受相应优惠政策。政府通过相关政策和制度的制定来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鼓励和引导文化企业积极创新产品开发,完善服务运营模式,引导企业开拓文化消费市场,为社会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促进文化市场的繁荣。

2.以客户价值为导向,要开发特色文化消费,提供多样化消费方式。客户价值是商业模式的出发点,也是企业发展追求的目标,企业的存在就是不断地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首先要制定一个有力的客户价值主张。商业运作模式要以客户的价值为导向,根据客户的消费需求,根据目标消费者的诉求设计文化产品,使文化产品的设计理念与顾客的期望价值达到最大限度的吻合,这样才能使消费者心理上认同,从而使企业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同时文化企业要有效地实现自己的价值主张,就要创新商业模式,不断拓展文化消费市场、开发特色文化消费产品,面对广大城乡群众的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有品质内涵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形成多样化的消费方式和消费增长点,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3.加速融合信息技术与文化产业,创造新的产业发展模式和大众消费模式。当前,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成为人们生活和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数字化时代,文化消费面对更多的变革和重构,文化消费具有文化消费内容的数字化、消费体验的虚拟化、消费渠道的网络化、消费终端的集成化等四个特点。例如出现了电子图书、在线影视、数字博物馆等,文化消费内容正在向数字化方向迈进。“互联网+文化”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例如提升内容品质、互联网产品的版权保护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落实解决。要推动“互联网+文化”深度融合,面对互联网对文化消费带来的冲击和变革,文化企业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数据资源优势,充分挖掘文化消费的巨大潜力。文化企业要深入分析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为目标顾客提供更个性化、定制化的文化产品,最大化满足消费者需求,创造新的产业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激发文化消费的活力。

4.“全产业链”商业模式,促进文化产业规模化发展。“全产业链”是文化产业采用的一种典型的商业模式,通过把为客户提供不同产品和服务的各个互补企业有机协调,组成完整的产业价值链体系,然后对“全产业链”关键环节进行有效掌控和系统管理,把整个文化行业组织起来,并引领和带动文化产业升级,实现覆盖“全产业链”各环节的企业价值共赢。“全产业链”是一种系统化的、整体的、有机的商业模式创新,它对于文化产业自身进行产业升级以及文化产业集聚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非常合理的解决方案。由于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能够进行很好的融合,因此文化产业在延伸产业链上具有很强的优势。通过运用产业价值链(包括横向和纵向的产业链)进行经营的方式,文化产业将呈现不断扩大的规模化发展形态。

参考文献:

[1]乔为国.商业模式创新[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39-42.

篇4

关键词:文化产业;特征;意义;潜力;转变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8-0099-02

一、文化产业概述

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一)文化产业的概念

文化产业,这一术语产生于20世纪初。最初出现在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之中。它的英语名称为Culture Industry,可译为文化工业,也可以译为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特殊的经济形态,影响了人民对文化产业的本质把握,不同国家从不同角度看文化产业有不同的理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文化产品的工业标准化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角度进行了界定: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通俗意义的文化产业,就是以创意为核心、科技为载体、工业化生产标准、满足人类精神需要的产业。

(二)文化产业的特征

文化产业是以知识为基础、以服务为手段的新兴行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具有以下特性。

1.双重性

文化产品是一种以提升人们精神生活为目的的特殊产品,具有商品与公共品的双重属性。作为商品的文化产品由市场机制进行调节;而作为公共品的文化产品则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以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

2.经营性

所谓经营性就是企业主体按照市场的要求,发挥市场配置文化资源的积极作用,向社会提供带有盈利性质的文化产品。经营性文化产业主要依靠市场来融资、来发展,生产面向市场的文化产品来满足一部分公众的文化需求,而且要有一定的盈利空间,以保证自身的持续发展。

3.创新性

创新是文化产业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文化生产既是创造性生产和也是创新活动。文化生产极具创造性和个性,每一件文化产品之间都具有不可重复性、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再生性。

4.高增值性

文化产业处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研发等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是一种高附加值的产业,边际效用递增。

5.高融合性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与其他产业有共生性和融合性。它是经济、文化、技术等相互融合的产物,具有高度的融合性、较强的渗透性和辐射力。

6.低消耗性

文化产业主要以非物质资源为要素对象,知识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是典型的低碳经济。

(三)文化产业的意义

文化产业是在全球化的消费社会背景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产业,在优结构、增就业、扩消费、促跨越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被公认为21 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朝阳产业”。

1.直接创造经济效益

随着人们收入不断增长、物质生活需求日益得到满足,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强烈,文化产业所蕴含的商机,也越来越巨大。比如:影视剧的发行、放映和贴片广告;话剧、歌舞、杂技、魔术等的商业演出;还有图书的出版发行;还有动漫作品的发行上映和品牌运作;同样都可以吸纳就业和提供税源。

2.保障文化权益

发展文化产业,能够更好地营造文化氛围,更充分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不但精神得到陶冶、素质得到提升,而且整体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高。

3.弘扬文化

文化的广泛传播,使文化得以弘扬、创新和发展,增进国家、地区和民族之间的交流、了解、互信、合作、和平。要更好地实现这些,单靠发展文化事业,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使文化产品和服务日益丰富,日益广泛地进入不同地域、不同国度人们的生活中。

二、我国文化产业的潜力

在北京,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其占GDP比例已经连续数年超过12%,北京已经形成了这种以文化产业为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的产业形态与格局。2014年3月,阿里巴巴集团了娱乐宝平台,网民出资100元即可投资热门影视剧作品,预期年化收益7%;2014年上半年娱乐宝做了两期发售,共为9部电影1款游戏筹资1.65亿元;百度和腾讯公司市值快速增长;华谊兄弟电影公司《集结号》、《唐山大地震》等影片也都显示出相当可观的经济价值;北京东方尚艺术总监刘天亮先生曾多次获得Hiiibrand国际品牌标志设计大奖。

在山东,由潍坊广播影视集团旗下山东天泽网络科技公司投资建设的国内首家O2O文化产业电商平台--“印象商城”潍坊店日前上线试运营。该项目整合潍坊民俗工艺、文化艺术、名家书画等风筝、木版年画、红木嵌银等优秀文化特色资源,通过电商“平台+商家”的O2O模式,加强与淘宝、天猫等资源的品牌整合营销,逐步形成全国性大型文化产业电商平台。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可实现经营收入17亿元。

在河北,“文化国门・河北华章”大型文化展示活动期间,永年太极拳、徐水狮舞、井陉拉花、吴桥杂技、河北梆子等富有河北地域特色的节目每天在此演出;蔚县剪纸、辛集皮贴画、藁城宫灯、武强年画、白沟面塑、衡水内画等9个门类的河北民间工艺品在此展出。在这里,无数的国外旅客认识了河北文化,他们要把河北的传统文化项目变成文化产业,让世界上更多的人来认识中国文化与感受河北文化的魅力。

在成都,文化产业转型升级高峰论坛汇聚了“政行校企研”五方智慧,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化产业知名专家、实业家进行了主题演讲和交流。专家们普遍认为,我国的文化产业还处在“从萌芽起步向成熟发展方向迈步”的阶段,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必须进行观念转变、机制创新和路径创新。

三、我国文化产业的转变与创新

(一)互联网的再造与升级,传统与新兴领域的融合

1.国家对数字内容产业的重视突显

2014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对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给予了格外的关注,包括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传播、消费的数字化与网络化进程;支持利用数字技术、互联网、软件等高新技术支撑文化内容;大力推动传统文化单位发展互联网新媒体,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提升先进文化互联网传播吸引力。

2.知名学者对数字产业的高度认可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在《互联网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的演讲中表示,“文化产业在互联网的洗礼下呈现为新的互联网文化产业,其本质是通过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创造出新的经济效益与市场空间,以健康、艺术品为代表的两个新兴互联网文化市场还没有形成较好的产业模式,蕴含着无限商机。”四川大学广播电视文艺学博士后张学勤提出通过从“互联网+”到“文化+”的思维转换推动文化产业融合。乐视影业CEO张昭说:“未来只有基于IP的用户运营模式才会取得成功。”

3.中国互联网论坛首次举行

今年1月,首届中国互联网文化产业论坛在京举行。论坛以“互联网文化产业(企业)趋势、商机与商业模式”为主题,以产学研结合的方式深入研讨未来互联网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企业战略、技术解决方案和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议题,努力为相关领域研究与实践的各界人士和从业人员提供学术支持与智慧引领。

在这些互联网企业搭建的巨大平台上,随着线上、线下各种渠道的整合,传统文化产业中不同领域之间的壁垒正在慢慢打通,不同领域之间开始越来越多的渗透融合,边界也变得越来越模糊。这不仅使某一个文化产品的开发、营销和销售方式更加多元,也使整个文化产业迎来了一次新的提升。[1]

(二)转变传统商业模式,尊重用户需求

在互联网思维的冲击下,移动终端产品与市场和消费者的紧密关系,成为互联网公司在进入文化市场时所具备的先天优势。这不仅体现在他们对文化消费应用软件便利性的重视和开发上,更体现在他们在向传统文化产业上游发展的过程中,在涉及文化产品的创作、宣传、营销、发行等环节,更加强调对消费者需求的尊重。

(三)改进传统管理模式,解放文化生产力

改进传统文化事业的经营管理模式,重视产品的质量标准,鼓励创新而不是控制,释放文化内在的活力,解放文化生产力。[2]

(四)创意与开发,创新文化资源

英国等国家把文化产业界定为“创意产业”,美国则把开发、满足人们的好奇心作为新需求、新能源、新消费和新市场,把创造作为市场的动力和源泉。创意可以创新,通过创意可以开发和创造出新的文化资源。例如,迪斯尼范围的主要发模式就是通过创意和创新虚拟形象,进而形成艺术授权、主题公园和相关衍生产品开发,从无到有,创造出足以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文化资源和商业模式。

(五)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将文化事业发展与文化产业发展协调起来,建立以文化事业发展培育消费能力的机制,通过增加文化消费总量,提高文化消费水平,来带动文化产业发展。[3]

四、结语

文化体现了一个国家历史发展的过程,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包容性使得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相处中吸收并借鉴了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这就要求我们在发扬的基础上应加以创新。因此,今天的互联网思维正在为中国文化产业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将因此而焕发巨大的生机。

参考文献:

[1] 刘 阳.破局 互联网再造传统文化产业[N].人民日报,2014-09-01.

篇5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中国文化产业;发展

一、“互联网+”为文化产业带来的发展机遇

1.互联网技术激发文化消费意愿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 应用使得我国逐步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成为一种新的理念。在互联网时代下,各种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出现与应用更是为信息获取提供了稳定的媒介,专业人员能够利用各种大数据技术来把握人们的文化消费意愿,进而以此为基础来进行文化产品的创新。 2.互联网技术消除了文化产业各领域的壁垒文化产业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产业,其在发展的历史沿革中,各个领域之间的界限十分清晰,各个行业主管部门之间呈现出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比如:传统的报纸期刊、图书、电视、电影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界限,分属于不同的领导机关。当前,随着“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充分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延伸和拓展,使得各种文化产品门类之间形成了以内容为中心,相对完整的网络开发营销系统,互相之间紧密联系,上下游角色转换自如。不同的媒介信息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实现无差别传输与转换,比如,纸质书、有声书、视频、电影、体验式公园等等,可以从一个内容实现全形态、全介质贯通。在“互联网+”时代下,传统媒体的从业人员不仅需要具备基本的文字编辑能力,还需要掌握摄影、视频、编辑、剪辑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以保障文化产业融合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互联网+”时代下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

1.产业基础较薄弱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更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我国对于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推介处于“原生态”状态,优秀的文化传统资源优势并未充分转化成为强大的现实生产力;文艺演出、语言文化、图书出版等文化领域面临着“文化赤字”;对于中国文化形象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忽视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和改造。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中,文化产业的产值占 GDP的比重大约在10%左右,美国文化产业占GDP比重的12%;日本文化产业规模在2000年就已经超过当年日本汽车工业的产值,占GDP比重的17%;而近邻韩国在制定了文化发展5年计划后,文化产业也一跃成为主导产业,其产值已达到5%。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统计, 我国当前文化产业增加值为3000亿元人民币,占GDP比重的3%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2.产业结构不合理

虽然“互联网+”时代下我国文化产业突破了传统发展的怪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实际的发展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同样会受到一些制约因素的影响,产业结构的不均衡、不合理严重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幅员辽阔,由于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使得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也呈现出极度的不平衡。比如,以内蒙古为例,当地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和文化资源,但受经济发展的局限,缺乏系统规划和资金投入,呈现方式简单粗放,其文化产业增加值始终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互联网+”时代下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着较大的困境,对文化产业的重视不够、开发能力受限,未能从实际情况出发,缺乏文化产业与互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使得在产业结构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篇6

关键词:文化创意;商业模式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4-0064-02

在这个商业模式日渐受到关注的时期,对商业模式的探讨应该偏向于应用性研究还是基础性的理论研究?如果偏向于应用性研究,注重解决具体问题的话,那有没有具有普适性的原则与方法指导?如果偏向于基础性研究的话,那会不会犯纸上谈兵的错误?某种意义上说市场实践是走在理论前面的。目前学界与业界,以业界为主,关于商业模式方面的文章大多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因为文化产业,商业模式的提出都不久,大概十年前开始被人重视,最近两三年才成为一个焦点,所以由于实践经验的局限,理论建设工作一直处于滞后状态。所谓“文化创意产业”,简而言之就是将文化通过创意变成产业。“文化经济”则是将文化借由某种商业机制,转化成经济效益。整理一下“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经济”两者之间的思路。在学界也有这样的理解:“真正最有价值的,是这种把创意转化成为财富的产业组织形态。”也就是把“创意”借籍某种机制“产业化”。“文化”与“创意”之间的差异比较,其实归结一下不过是创意不仅仅是对产品的设计,对概念的包装,更大范畴的创意还包括对商业模式,机制的创造创新,甚至是对经济制度,政治体制的创新。所以不要把创意局限于艺术的范畴,它其实等同于更广泛意义上的变革创新。

业界与学界都非常关注文化创意与商业模式的关系以及商业模式的研究探讨,主要是因为商业模式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模块化。“商业模式几乎决定了初创企业的成败”――马云。很明显,初创企业包含了各行各业,他的这句话暗示目前或者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商界关注的焦点――对商业模式研究与探索,从移动互联网,到教育培训,到文化旅游,到传媒娱乐等各行各业。而这其中,对文化创意产业商业模式的探索更是如火如荼。因为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下面这个箭头的意义: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创新的商业模式就不会将文化资源与经济效益联系起来,仿佛没有桥梁。《史记》上的故事会永远尘封在博物馆中,巧夺天工的自然景观只会被当地人所知晓,画家的画也只是由他自己欣赏罢了。

拿平民美学来说――

创意产业的起点,当然是人的文化与创意,但是文化和创意本身不能够直接变成财富,它必须经过一个产业化的过程,它包括确定目标建立流程配置资源成本核算执行操作。也就是说:它必须是一个精明的投入产出过程,把各种价值量组合起来,获得最大的商业回报。同时,为了尽快获得规模化的优势,它还需要大量的商业投资,使暂时弱小的创意之苗,获得丰富的营养液,开放出灿烂的产业之花。

文化创意产业有明确的目的,那就是通过创意的产业化,以更大的差异性、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市场价格,把一套更新颖的大型游戏软件、一种更现代更实用的工业或者建筑设计,在国内或者国外市场上推销出去。套用深圳人的一句格言,那就是“创意与市场在这里对接,才华和财富在这里转换”。要注意区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文化创意产业是基于大众文化的氛围,是娱乐性的。

文化产业靠创新,而不是靠积淀,最好是在积淀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文化产业应该是一种工业化的生产,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应该抱有一种产业观,大经济观,这也正是目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所在。文化创意产业是企业主导的产业行为,是从消费行为反向思考的商业行为,以做企业的态度做项目,将其市场化,所以企业家,具有工商管理学历背景的人才应该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所谓商业模式是指产生经济、社会或其他形式价值的框架,或者指通俗意义上的盈利方法。商业模式这个词被广泛地用来描述,正式地或非正式地,代表公司的主要方面,包括目的、产品服务、战略、基础设施、组织结构、商业操作、及运营过程和政策。

商业模式是一个系统的架构

基础

设施 主要能力 实行公司商业模式所必需的能力和竞争力

合作伙伴网络 补充商业模式其它方面的商业联盟

价值构架 使公司和客户互相有利的原理

产品

服务 价值命题 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用Osterwalder(2004)里的话说,一个价值命题就是“对特定顾客区间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的……整体看法。它描述了公司怎样区别于竞争对手,也是顾客为什么从这个公司而不是其它公司购买的原因。”

顾客 目标顾客 公司产品和服务的目标受众

分销渠道 公司将铲平和服务递送给顾客的方式。

包括公司的营销和分销战略。

客户关系 公司建立的和不同顾客区间的关系。

管理客户关系的过程被称为客户关系管理。

财务 成本结构 商业模式采用的方式的金钱后果。公司的文档。

收入 公司通过一系列收入流挣钱的方式。公司的来源。

进化 创新力 不断实现变革与创新,基业长青。

商业模式的重要性已经一目了然,那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给自己的企业设计商业模式了,如何选择有效的商业模式,经营策略,发掘盈利点。但这似乎很难,因为很难有一种模式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金油,对商业模式的探讨必须在一定的规律下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商业模式是不断革新的,因为社会在发展,技术在革新,文化在变革。商业模式可以复制又不可以复制,可以复制是鉴于商业硬件资源的复制性,不可复制则鉴于商业软件资源的不确定性。

新的经济和技术环境下,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思考如何使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更大的使用效率与价值。文化创意产业的实践表明,利用人的创造力、技能与传统文化艺术的结合不但能带动传统产业升级,更具有高度的经济效益,因而很多国家和地区都采取措施大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下面我用一种科学系统的方法来说明商业模式完全可以设计的更加科学合理与高效,可持续。商业模式创新的循环包含四个阶段:环境分析-商业模式创新-组织规划-商业模式执行-重新分析环境。

1.环境分析

商业模式创新的第一步是建立一个包含不同知识结构的商业模式创新团队,这个团队的成员应该来自业务、流程、技术、客户关系、设计、研发、人力资源等部门。让团队成员就商业模式的环境(社会、法律、竞争、技术水平等)达成共识,然后规划商业模式的框架。

特别是针对文化企业与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更是如此,因为文化企业的生命力完全在创意。而多元的文化背景才是创意的源泉。

2.商业模式创新

在既定的商业模式框架下,设计团队可以开始设计商业模式的原型。这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在办公室中就可以搞定的,必须到市场中,到顾客中,探索客户的需求,根据需求进行创意。

是什么:我的工具是不是为潜在的客户提供了真正的价值?它能够满足什么需求?是唯一的吗?谁提供了一样的东西?与其他工具的区别是什么?

为谁做:我想为谁创造价值?我的产品能让他们知道吗?如果他们知道了,怎么能让他们成为我的客户?

怎么做:我已经知道了我要做什么和为谁做,我应该认真地考虑一下怎么做。我需要什么基础?我要雇用多少人?我需要与谁合作?我需要哪些第三方资源?

做多少:解决了上述的问题之后,我需要对预期收入和预期成本进行计算,用以评估未来的收入。

这个团队和其他的执行者可以选择一个或几个商业模式原型进行测试(就是Web2.0中所谓的Beta)。我觉得像这样选择多个商业模式很像金融领域的投资组合(风险管理、投资和收益等),我称之为商业模式组合。

3.组织设计

完成了上面这些之后,在合适的商业模式组合的基础上,公司应该思考怎么能够将商业模式分解为业务单元和具体的流程,称之为组织设计。同时应该规划用于支持商业模式执行的基础信息系统(例如电子商务系统、平衡计分卡、数据挖掘等),然后选择合适的人来执行。

4.商业模式执行

最后是关键的将设计好的模式(商业模式、组织模型、流程、信息系统模型等)付诸实践的阶段。在有了外部(例如风险投资)和内部(预算)保证之后,商业模式就可以具体实施了。从我的经验来看,这是最具挑战性的阶段,也是经常被忽视的阶段。但是,这个流程远远没有结束!商业模式创新是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在对商业模式的评估阶段结束,然后在重新分析环境阶段再次开始,即使这个商业模式已经取得了成功。如果想从设计中获得更多收益,从事商业的人应该学习设计的方法和流程,而不是只看设计的结果。这种创新和整合的能力将成为21世纪成功的关键。创新并不仅仅是产品的商业化,更是建立新的实践、流程、关系和商业模式,还有开源等体制的创新――这些领域内都可以看到创造的影子。并且突破性的创新可以带来显著的经济价值,而维持这种价值需要持续不断的创新。

篇7

今年以来,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尚未消除的情况下,我省充分利用文化产业的逆经济周期特征,出台各种政策,以文化产业促结构调整,以文化产业促经济发展。

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近年来,湖南金融业通过信贷支持大力助推文化产业的发展。截至2008年末,全省文化产业贷款余额46.8亿元,分别比2007年、2006年增长14.7%和36.8%。以建行湖南省分行为例,截至2009年9月,该行对全省文化产业客户的意向签约金额已达到150亿元,对24家文化产业客户实际授信金额超过60亿元,实际贷款投放也已超过20亿元,近三年的年均增幅超过30%。但从全省实际情况看,由于文化产业在资产结构、盈利模式和运作方式等方面的特有属性,以及金融创新、配套政策等多方面的原因,金融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仍然相对较弱,文化产业贷款占全部贷款比重远低于增加值占GDP比重,文化产业客户融资过于依赖银行贷款,银行服务手段比较单一,贷款集中于大城市、大企业和传统文化企业,对中小企业特别是新兴文化企业支持不够等,这与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与省委省政府文化强省战略、与银行自身优化发展的战略都是不相适应的。

同时,文化产业资金需求量大,回收期长,且收益具有较高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资金用途难以控制、风险防范和控制手段不足;无专门的客户评级办法;抵(质)押不足或价值难以确定,变现困难,甚至面临法律风险。这些问题的存在,对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助推文化产业发展,笔者认为,金融机构可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

1.选准选好客户,突出支持重点。突出支持重点文化产业。如广播影视业、出版业、动漫业等优势文化产业。突出支持省级以上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支持企业集团和大型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经营,联合兼并重组,做优做大做强;支持发展外向型企业,支持文化企业“走出去”,开拓境外市场,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突出支持园区基地建设,根据湖南文化产业布局,支持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园区基地,打造成为全省文化产业核心增长极和具有全国影响的文化高地;支持大湘西地区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园区基地,支持大湘南与湘东地区大力发展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相结合的文化产业基地。突出支持有活力、成长性好的中小文化企业,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原则,支持优势明显、特色突出,商业模式清晰、盈利能力较强的中小文化企业快速发展,有效激活市场竞争、繁荣文化市场。

2.细化信用评级模式。积极争取上级行支持,细化现有的客户信用等级评级模式,根据文化产业各子行业特点,合理确定信用评级要素,科学设计内部评级指标体系、评级模型和打分标准,如对无形资产占比较大的文化企业和项目,酌情考虑专利、商标、版权、著作权、商誉等无形资产以及经评估的文化产业投资项目价值的权重,加大对企业信用、未来成长性等非财务因素的考察力度,结合实地调查结果,灵活、有效地划分文化企业信用等级。

3.适度放宽准入标准,培育合格融资主体。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适度放宽文化产业市场准入条件,降低客户门槛,整合省内文化资源,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做优做强骨干龙头企业,加速文化产业集聚,培育一批主业突出、上规模、有实力的文化产业集团,规划和建设一批有规模、有竞争力、有特色的产业基地和园区,引导中小文化企业规范内部管理,明晰商业模式,向“专、新、特、精”方向发展,与大型文化企业形成优势互补、交错竞争的市场格局。

4.完善授信审批制度,简化审批流程。对主营业务突出、商业模式清晰、盈利能力强、信用记录好的文化产业集团进行包括贷款、承兑、保函和贸易融资等业务在内的综合授信,同时在满足外部监管要求和内部控制规定的基础上建立快速审批机制,对其重点项目建设在贷款利率、用款计划等方面给予优惠条件;对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适当简化授信审批手续,缩短审批周期,提高审批效率。

5.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突破信贷融资瓶颈。根据不同类型、规模、资产结构,以及地区文化产业融资主体的资金需求特点开展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积极探索以专利权、版权、著作权、收益权、销售合同等无形资产以及其他权利为质押,开展质押贷款业务;对需要并购、重组整合行业资源的文化产业集团,可提供并购贷款、搭桥贷款等产品促进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对农村文化市场,要积极拓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联保贷款覆盖范围。组建了专业的文化产业金融服务团队,有针对性的为文化产业客户提供服务。

篇8

省市报业资源整合是大势所趋

省市报业资源整合,既符合产业发展规律,也是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明确要求。大众报业集团实施省市报业资源整合,顺应了文化产业改革与发展的大势,符合媒体自身的发展规律。

1.兼并重组,形成规模经济,是报业产业发展的自身规律

产业发展,有规模才会有效益。从国际传媒业着眼,新闻集团、维亚康姆、时代华纳、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等等,无一不是规模巨大、媒介多样的国际传媒企业。新闻集团是全球最大的传媒集团,旗下拥有《澳大利亚人报》、《纽约邮报》、《泰晤士报》、《太阳报》、《华尔街日报》等诸多名报,涉足报纸、杂志、出版、广播、电视、电影等相关行业,在全球拥有800多家企业。资产重组是新闻集团常用的经营策略。十多年来,新闻集团大举进行收购、兼并,星空卫视、道琼斯、20世纪福克斯、Direct TV、英国天空广播公司等,都有新闻集团的股份。这使新闻集团从当初发行量不到10万份的地方报业公司,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综合性传媒公司之一。

我国新闻出版业已形成较大规模,据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的数据,2009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实现总产出10668.9亿元;实现增加值3099.7亿元。全行业营业收入10341.2亿元;利润(结余)总额893.3亿元,纳税总额为620.3亿元;不包括数字出版在内的全行业资产总额为11848.5亿元,净资产(所有者权益)为6168.3亿元。资产规模虽然巨大,但是在全国29家出版集团、39家报业集团、5家期刊集团、27家国有发行集团中,并没有能与国际传媒巨星同台竞技的企业。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地区和行业壁垒的存在,使资源过于分散,产业集中度不高,难以形成规模经济。

2.以资本为纽带实施报业资源整合,是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振兴的明确要求

2009年,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进入深化阶段后,对报业改革的主导方向,一是资源重组,二是培育骨干,三是市场推动,四是资本运营。2009年4月,新闻出版总署在《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推进联合重组,加快培育出版传媒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鼓励和支持业务相近、资源相通的新闻出版单位,按照优势互补、自愿结合的原则,跨地区、跨部门组建出版传媒集团公司。在三到五年内,培育出六七家资产超过百亿、销售超过百亿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大型出版传媒企业。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则明确指出:“以资本为纽带,按市场规律办事,这才是改革。”

山东省把“发展重点文化产业,培育一批骨干文化企业,打造一批文化产业品牌”,作为促进文化产业振兴的重点任务。2010年7月26日,山东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振兴大会,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李群在会上指出,转变文化发展方式,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推进文化与资本融合。

随后出台的《关于促进文化产业振兴的意见》(鲁办发[2010]19号)中明确指出:“培育文化领域的战略投资者,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打造一批大型文化产业集团。支持国有报业、出版发行企业跨地域、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做强大众报业、山东出版、山东新华书店等新闻出版发行企业品牌。”“重点支持核心层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提高报刊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齐鲁晚报等鲁版报刊品牌的影响力。”这些要求,明确指出了大众报业集团及其所属齐鲁晚报在山东文化产业振兴中所承担的任务。

3.省市报业资源整合,在全国已有先例,省内已有探索

全国各省级报业集团都在探索省市报业资源整合,主要有五种模式(郭全中:《传媒业大变局下的必然选择――论省市报区域化合作》):

一是“西江日报模式”。2006年,南方日报社与西江日报社采取“存量不变、增量分成”的模式,开展第一步合作;2009年5月,双方进行产权合作,南方日报社以现金和输出品牌等报业资源购买西江传媒有限公司49%的股份,西江日报社控股51%。

二是“辽报模式”。2008年3月21日,辽宁报业传媒集团与铁岭日报社合作创办辽沈晚报铁岭版。2009年初,辽宁报业传媒集团又与本溪日报、辽阳日报、营口日报、阜新日报进行合作,合作不触及经营层面。

三是“楚天都市报模式”。2009年3月2日,楚天都市报襄樊版创刊,系由荆州日报主管的科教导报整体划转而来。

四是“生活报模式”。2009年12月17日,黑龙江省市两级报业结成战略联盟,2010年起,鹤城晚报、三江晚报、林城晚报、鸡西晚报、绥化晚报5家地市晚报成为生活报的地方版,黑河日报、七台河日报将与生活报共同创办新的生活报地方版。

五是“大众报业模式”。2009年11月18日,大众报业集团所属的半岛传媒有限公司(半岛都市报社)与潍坊报业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以资本为纽带,共同成立山东潍坊晚报传媒有限公司,参股经营潍坊晚报。合作的内容是:潍坊日报社将其主管、主办的潍坊晚报的采编权、发行权、经营权委托共同成立的潍坊晚报传媒有限公司运营,半岛传媒以现金和输出品牌等报业资源购买潍坊晚报传媒公司49%的股权,潍坊日报社持有51%的股权。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潍坊晚报广告收入增长38%,实现利润超过2009年全年。

4.大众报业集团最有条件在全省报业资源整合中担当重任

山东省报刊资源配置相对分散,报业结构布局不平衡,市级党报社除一二家以外,普遍发展缓慢。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广告市场萎缩,地市报社经营更加困难,有的甚至亏损严重,发展难以为继。山东做大做强报业产业,必须打破各种壁垒和限制,改变资源分散之现状。

大众报业集团在整合全省报业资源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不仅有大众日报、齐鲁晚报、半岛都市报等报纸品牌,舆论影响力、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也稳步提高。2005年至2009年,集团总资产年均增长20%,2009年达到36.8亿元;净资产年均增长23%,2009年达到23.56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20%,2009年达到18.67亿元;2009年实现利税4.11亿元,利润2.86亿元,5年间年均增长52%。在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中,利润进入全国报业前三位,总资产、净资产和营业总收入进入全国报业前六位。

“资本联姻”的整合模式

从“潍坊重组”到“临沂重组”,大众报业集团对于省市报业资源整合的探索持续推进,形成了模式。

1.重组的基本框架

这次重组,临沂日报报业集团将非时政类报纸全部拿出和大众报业集团进行股份合作。主要框架包括:双方合作成立沂蒙晚报传媒有限公司,管理运营沂蒙晚报,各占50%的股份,成立鲁南商报传媒有限公司,管理运营鲁南商报,临沂报业占49%股份,大众报业占51%股份。公司成立后,临沂日报报业集团将沂蒙晚报、鲁南商报的采编、广告、发行等办报和经营权分别转至晚报公司、商报公司。新公司分别设立董事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双方共同委派董事会人员和主要管理层。沂蒙晚报、鲁南商报现有人员按照人随事走原则划归新公司,重新建立劳动关系。

“临沂重组”的方式与“潍坊重组”大体一致,只是合作主体和股本比例有所不同。“潍坊重组”的主体是半岛传媒和潍坊日报社,大众报业一方所占股本比例为49%;“临沂重组”又推进了一步,合作的主体是大众报业集团、临沂市委,大众报业集团所占股本比例提高到50%和51%,并出资收购了临沂新闻大厦。

2.重组的四个特点

一是市场主导,行政支持。

近几年,大众报业集团所属齐鲁晚报在各市地发展势头迅猛,仅临沂一地,年广告收入超过2000万元,在与当地市场类报纸的竞争中,逐步成为强势媒体。如果任双方自然竞争,必然会出现高成本、低效能的局面,既给省级晚报发展造成阻力,又使当地报纸难以为继,不利于产业的优化升级。省市同质资源重组,则是一种科学高效的市场竞合方式,符合双方的利益需求,携手共进成为两个市场主体的共同愿望。

临沂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张贺春说:“合作以后,临沂报业市场消除了恶性竞争。齐鲁晚报作为强势品牌媒体,市场拉动力强,一定能够带动鲁南商报的办报、广告、发行再上新台阶;沂蒙晚报借助齐鲁晚报的品牌、人才等优势资源,一定能发展成当地最有影响力的媒体。我们对合作充满期待。”

重组采取股份合作的方式,继续保持了省级和市级党报集团各自的主体地位,将同质资源拿出来重新组合,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存量不变、增量分成。在目前的行政区划中,这种方式破解了省市报业整合的瓶颈,得到了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

临沂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连承敏在揭牌仪式上说:“对于这次战略合作,临沂市委、市政府完全赞同并大力支持。对于新成立的三个公司,临沂市委、市政府将在人事编制、财政税收、社会保障等各方面予以最大限度的支持,创造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

合作更是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李群出席了仪式并为新公司揭牌。省新闻出版局局长、党组书记宿华在接受大众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省地牵手,优势互补,必将做强区域板块,做活资源文章,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实现合作双方的共赢。

二是资本联姻,整合彻底。

两次资源重组都不是一般化的合作,而是深入到资产和文化层面,明确投资各方的关系、资产配比和利益分成,重构业务流程,对机构、人员、资产进行彻底整合。

在“临沂重组”中,大众报业集团按照成本价1.55亿元购买临沂新闻大厦,在资产重组方面推进了一步。我国新闻媒体有个特点,当资金储备达到一定程度,就会投资兴建办公大楼。这一方面是为了缓解办公需求与现有条件的矛盾。另一方面,我国传媒业并未真正与市场接轨,办报政策宽容度低,市场容量有限,投融资渠道不完善,报业利润很难用于扩大再生产,资金储备大多用于盖办公楼。所以,报社办公大楼往往都是最重要的报业资产,由报业利润转化而成。大众报业集团收购临沂新闻大厦,也是对报业资产的重组。

三是建企改制,一步到位。

重组后的潍坊晚报、沂蒙晚报、鲁南商报全部采取公司制,一报一公司,建立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以崭新的体制机制和事业发展的愿景,取代了生硬的体制转换,有效避免了转企改制过程中出现的身份之痛和各类矛盾,一次性解决了临沂日报报业集团非时政类报纸的改制问题。

沂蒙晚报记者部副主任刘文超说:“沂蒙晚报底子好,一线编辑记者大都是年轻人,有活力,有干劲,有思想。这次合作,将沂蒙晚报推向了更好的发展平台和更大的发展空间,对提高个人的业务能力也是一次很好的机遇,等于给了我们一个更加有活力、更加有前景的平台。用句广告词来说,就是‘她好我也好’。另一方面,合作以后的公司体制鼓励个人创造价值,这跟以前我们就按劳动量考核的机制是一致的,所以大家普遍都能接受。”

四是输出管理,激活文化。

早年海尔在扩张过程中曾创造过“激活休克鱼”模式,就是将海尔文化和成功的管理模式注入那些已经进入衰退期的企业,重新激活它们。通过管理模式和文化的复制,实现集团的低成本扩张。对于那些新成员来说,共享到海尔成功的经验,可以站到一个较高的新起点上,实现快速跟进和发展。

“潍坊重组”之后,采编和经营的主要管理团队出自半岛都市报。半岛传媒作为强势媒体向潍坊晚报实现管理输出和文化输出。潍坊晚报的办报思路和办报模式不断发生变化,采编和经营迅速见到起色,影响力不断提升(李毅:《山东省传媒业联合重组第一例――资本联姻半岛传媒携手潍坊晚报》)。

“临沂重组”后,大众报业集团依托齐鲁晚报品牌发展两张报纸,并从集团选调精干力量担任领导层,而新融入的采编和经营骨干人员主要出自齐鲁晚报。

临沂晚报传媒有限公司、鲁南商报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忠俊表示:“两个公司正式运转后,依托两大报业集团的优秀文化和强大的支撑力,注入齐鲁晚报成熟的办报经验和企业文化,引入公司化经营和市场化运作的先进理念,有信心让两张报纸快速成长起来。”

3.形成整合的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简言之,就是公司通过什么途径或方式来赚钱。商业模式在学术上为多数人公认的定义是:“为了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把能使企业运行的内外各要素整合起来,形成高效率的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运行系统,并通过提品和服务,达成持续赢利目标的组织设计的整体解决方案。”(李振勇:《商业模式》,新华出版社)其中,“整合”、“高效率”、“运行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客户价值最大化”、“持续赢利”是商业模式的关键词。

报业集团的商业模式也是一种发展方式。就是以服务文化消费者为目标,对报业相关资源进行横向和纵向整合,通过整体设计,使之成为高效运行的组织系统,实现持续赢利。报业集团通过经营传媒企业来创造净价值。所以,商业模式的核心,是如何整合传媒企业内外部资源,使效益最大化。

大众报业集团以“潍坊重组”作为开端,以“临沂重组”作为战略性节点,在省市报业资源整合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种商业模式:就是以集团战略为指导,在保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创新产业发展方式,以“资本联姻”促成自身资源整合力的持续提升,不断创造新的赢利点,实现资产和规模的高效增长。这在全国还是首创。

在10月14日的三家公司揭牌仪式上,大众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编辑傅绍万说:“双方以产权为纽带、符合共同利益的联合,一定能结出丰硕的成果。我们有信心把这次合作搞好,做成合作的样板,为山东省乃至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创造成功的经验,作出应有的贡献。”

改革才有出路,合作才能共赢

“临沂重组”的成功实施,作为山东报业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事件,对大众报业集团及山东报业发展都将具有深远影响。

商业模式的特点是自身的可复制性。大众报业“递进式整合”的商业模式形成后,自然会产生新的扩张要求,不断创造新的赢利点。这是商业模式自身成长的必然结果。目前,大众报业已经成为省市报业资源整合的主导力量,必然会乘势而上,继续推进整合,并有可能参与到跨媒体和跨省界的资源交流。

篇9

关键词:文化产业;互联网金融;新趋势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3.002

文化产业范畴是和第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文化可以渗透到各个产业,从而提升其价值,引领潮流,带动发展。在当前全球化红利衰退形势下,发展文化产业可以带动整体经济上升。当前锦江区文化产业发展面临抵御风险能力差,创意同质化严重等现实矛盾。如何借助互联网金融的快风,撑托起文化产业发展之帆,对于解决文化产业在快速发展期出现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1 成都市锦江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1.1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断提高

近年来,锦江区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表现在产业增加值不断提高,占全区GDP的比重不断扩大,对地区经济增长及产业结构调整转型的贡献作用越来越显著。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13年的110.42亿,提高到2015年的约150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010年的16%,提高到2015年的约19.4%。文化产业规模壮大,经济战略地位的逐步攀升,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前景。

1.2 文化产业重点领域稳定发展

文化产业按行业门类主要分文化产品生产和文化相关产品生产两大类。文化产品生产类企业是最大的领域,属于锦江区文化产业的主要支撑。据2014年经济普查资料显示,锦江区文化产品生产类企业共有699家,占全区文化产业单位的73.50%,营业收入为1683亿元,占比达88.44%。而以工业设计,时尚设计、建筑业设计等为主体的设计产业正加速发展,从而带动了整个产业的迅速发展。

1.3 文化产业新兴领域发展不断提高

工艺美术品的销售是锦江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工艺美术品销售单位达59家,营业收入达到17.2亿元,占文化创意总收的8.81%。该领域主要涉及黄金及珠宝工艺品销售。同时,锦江区是商贸区,人流、物流较为集中,文化休闲娱乐业在近几年里得到迅速发展,总体规模日益壮大,2013年文化休闲娱乐业共有单位有108家,实现营业收入1.1亿元。

2 成都市锦江区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企业经济贡献不足

与北、上、广、深的文化发达城区相比,锦江区文化产业还处于发展初期,在一定程度上呈现“散、小、弱”的特点,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度大的龙头企业偏少,4A广告企业数量停留在个位数。以北京朝阳区为例,共有41574家文化企业,2012年地方经济贡献达80亿元,单体企业地方贡献为19.24万元;而全区单体企业地方贡献仅为6.7万元。

2.2 品牌效应不足

从事文化创意领域的企业中,中小企业多,规模小,效益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限,产品科技含量低,企业竞争力薄弱,开发模式过于单一,重点打造以商贸业和休闲服务业为主的文化产业,尚未对旅游纪念产品、知名品牌构建全产业链,资源有效利用率不足,没有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难以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和整体水平的提升。

3 互联网金融下锦江区文化产业发展新趋势

3.1 解决文创企业融资――互联网金融协助文创企业抵御风险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这一新兴业态进入高速发展期,有效缓解了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也大幅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为文创企业融资迎来了“春天”。在互联网金融中,P2P和众筹掀起了一场新的融资模式风暴。从2013年中国网贷公司地区分布数据来看,四川省网贷公司所占比率为4.21%,相比广东(2331%)、浙江(19.66%)等地而言比较低。由于缺少充足的资金支持,加之政府投资力度难以维持文化产业迅速发展带来的资金缺口,就造成了锦江区文创企业难以抵抗资金断裂带来的风险。故政府应扶持P2P来扶持锦江区文化产业发展,在保证网贷安全性的同时,为文创企业提供P2P网贷绿色通道,以构建文化产业资金风险抵抗的防线。而众筹模式的兴起打破了传统的融资模式,资金的来源者不再局限于银行等渠道,而是来源于大众,开创了人人皆可成为投资人的新模式。在2015年最受欢迎的10种众筹活动中,社会事业(274%)、商业和企业(16.9%)居前两位,这比较符合锦江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通过众筹模式,既能降低文化产业融资成本,又能降低由于投资周期长、市场前景不确定而带来的资金流动性风险。

3.2 打造文化品牌大项目――互联网金融传播巴蜀特色创意产业文化

互联网金融具有的跨地域特点有助于传播巴蜀特色文化。无孔不入的广告等传播媒介遍布于地铁、街道、商超、通讯设备等日常生活之中。互联网中衍生的口碑效应、品牌放大镜效应,可以短时间内广泛传播巴蜀特色创意文化,打造独具特色的巴蜀文化品牌。具体而言,一是以区内各大旅游点为支撑,如三圣花乡、塔子山公园等,深度挖掘其文化内涵来开发产品;二是利用锦江区丰富的次生文化,诸如茶馆文化,打造民俗文化品牌,集传统和现代改造,赋予其新内涵;三是打造文化工艺设计品牌,结合四川传统的川绣、蜀瓷、蜀竹等手工艺术,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品牌。

3.3 激发文化消费需求――互联网金融促进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由于互联网金融覆盖面广泛,对刺激文化消费需求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首先,壮大了消费者队伍。互联网金融突破了地域限制,使广大消费者能够以更加便捷的方式获得金融产品和服务。同时互联网金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和创新的金融模式,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更多可供选择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并降低了消费者获得这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门槛;其次,缓解流动性约束,增加消费需求。互联网金融通过便利化的支付方式和消费信贷等方式,增加消费的便利性和即时性,改善消费环境,增强文化产业经济增长内在动力;最后,增加消费者的财产收益,并通过财富效应扩大消费需求。传统金融机构的理财服务主要是针对收入较高人群,门槛较高;而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状况,为普通消费者提供一种低门槛、标准化并且具有规模效益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不仅增加了普通消费者的财富收益,还增加了人们的消费需求。

在互联网金融解决锦江区文化产业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的同时,更多的是要修炼文化产业的内功。在互联网金融下,进一步挖掘深层次的文化底蕴,找准互联网金融与文化产业的契机。在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要突出人的主体价值,多思维、全方位开发消费者的内生性需要,忽视人的价值的文化产业只能是空洞的市侩娱乐,而不是文化的进一步传承与创新,突出人的主体向度也就成了未来锦江区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金元浦,欧阳神州.互联网金融模式下文化中小企业的融资[J].学习与探索,2014,(06):2526.

[2]孙铁柱,刘谭.“互联网思维”下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研究[J].税务与经济,2014,(06):174175.

篇10

一、福建文化产业投融资政策及成效

1.政府加大政策扶持与资金投入

政府是文化产业投资主体之一,政府财政资金投入既能有效缓解高成长性文化企业资金需求,又能有效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方向。福建省级财政每年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增幅不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设立福建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由省财政预算安排,采取贷款贴息、项目补贴、奖励、股权投资等方式,重点支持骨干文化企业(集团)培育、省级以上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文化名家原创文化产品项目等政府鼓励投资的文化改革与发展项目。设立软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财务管理制度健全、有较好的资信等级和资金筹措能力的从事软件开发、信息技术服务外包、动漫游戏、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软件公共服务等业务的企事业单位。设立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等,大力扶持与培育文化产业。

2.文化与金融融合加强

在政策推动下,银行金融机构对福建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逐渐加大。在金融产品创新和授信模式优化等方面不断突破,同时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优势和银行机构的融资融智功能,在推动重点文化企业整合并购、上市、发债、“走出去”等层面建立了政银合作机制,为文化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工商银行福建省分行与省文化厅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提供200多亿元的授信额度,开发了专利权、著作权、收费权质押贷款、文化企业联保贷款等金融产品,培育一批区域特色明显、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企业,促进福建省文化市场的繁荣发展。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与福建CNN社达成协议,为其授信1亿元,用以支持该社新媒体建设和扩大报刊发行范围。兴业银行在信贷规模配置上,重点向广播影视、出版发行、文化旅游、动漫游戏、工艺美术等文化产业骨干龙头企业倾斜,支持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3.降低社会资本准入门槛

2008年颁布的《福建省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意见》提出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政策允许的产业领域。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在项目审批、资质认定、融资等方面与国有文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在政策引导下,福建民营资本纷纷挺进艺术教育与培训、艺术品经营、动漫和网络游戏、广告、电影电视剧制作发行、书报刊分销等文化领域,涌现出一批民营龙头文化企业。

4.闽台文化投资活跃

文化产业是福建确定的闽台产业对接十大领域之一。海峡两岸文博会、图交会、艺博会、茶博会、广播影视文化节、民间艺术节等经贸文化活动,推动闽台文化产业的合作交流与投资交易。“文化+会展”的产业模式,聚集一批优势产业项目落地生根。海峡两岸文博会自2008年创办以来,影响和成效逐年扩大,2012年文博会升级为国家级文化产业交流平台,成为展示两岸文化产业发展成果和促进文化产业投资交易的重要平台。

5.设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

为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2013年6月,福建日报报业集团牵头发起组建了福建海峡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基金围绕福建区域经济发展特色,以股权投资方式相继投资我省海峡两岸文化资源、区域特色产业,以及影视制作、文化旅游等领域,全力扶持我省文化产业发展。截至2015年2月,基金管理公司实现管理资产规模4.6亿元,投资金额1.5亿元,带动和引导各方资金9.3亿元人民币投资支持我省文化产业发展。设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是拓宽福建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的一项重要突破,也是推动股权投资的一次积极尝试。通过政策倾斜、金融扶持、平台助推等,福建文化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增速均高于同期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10~2013年,福建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分别为601.66亿元、802.32亿元、1000亿元、1180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为4.2%、4.6%、5.0%、5.4%,各年的增幅均高于同期生产总值增长水平。文化产业已成为福建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了福建文化的影响力,也为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文化力”支撑。

二、福建文化产业投融资困境及成因

1.福建文化产业投融资的行业性困境

当前,福建文化产业的跨越发展面临着巨大的资本缺口,各融资渠道对文化产业的资金支持总量不足,尤其是中长期信贷和权益性资本的供给严重不足,文化产业发展遭遇了行业性融资困境。财政投入规模小且分散。设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是当前福建财政投入的主要形式,如政府相关部门设立了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软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文化遗产保护设施建设专项资金、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等。但这类资金规模总量不大,并且有明确的支持重点和使用方向,无法满足日趋巨大且多元化的文化产业的资金需求。商业银行为文化企业提供贷款,大多采取“无形资产质押+担保”的方式,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处置与变现难,第三方担保缺乏,多数商业银行尚未建立针对文化企业特性的授信风险评价工具,制约了文化企业信贷融资。发行股票和债券等直接融资方面,多数文化企业的经营规模、盈利能力、财务业绩、资产结构、公司治理、财务制度的规范性、信息披露透明度等方面难以达到融资要求。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的特性决定了它们不可能广泛地进入文化产业,只青睐那些高回报、具有可持续商业模式和完整产业链的项目。民间借贷资金来源不稳定,融资成本高于银行基准利率,也容易出现法律要件缺失、合同关系不规范等问题。外资引进和使用受一定的政策和地域限制。《关于文化领域引进外资的若干意见》对外资进入国内文化产业做了限制性规定。

2.文化产业群体特征决定文化产业的行业性投融资困境

作为具有高成长性的新兴产业,文化产业的业态特性与群体特征决定了其必难面临行业性投融资难题。(1)产业内部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福建文化企业绝大多数是民营中小型企业,资产规模、经营规模、人员规模都比较小,商业模式不成熟,缺乏融资的资质和能力,资本运营的风险意识和实际风险控制能力也很弱,融资需求兼具“短、少、频、急”等特点。同时,绝大多数中小文化企业原创能力较弱,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比率偏低,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融资难度。此外,文化产业集中度低,产业链条尚不完整,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融资方式的创新及运用。如在工商企业融资中广泛使用的供应链融资,能有效解决中小企业担保难题,但因文化产业链尚不完整、产业集中度低而无法运用于文化企业。(2)资产结构约束文化产业主要以知识产权和品牌价值等无形资产作为资产表现形式,这些核心资产奠定了文化企业竞争力。当前,无形资产评估体系不健全,著作权及版权的评估、登记、交易流转的保护机制尚不完备,专业性的融资担保机构与文化保险机构缺位,文化产业的收益不确定性和轻资产的弱抵押性阻碍了文化企业的银行信贷融资。(3)文化产业市场风险的特殊性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文化产品的消费是一种文化体验,具有一次性特征。文化企业需不断创作和发行新产品,始终处在新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之中。然而新产品能否得到市场和受众的认可,能否获得丰厚投资回报均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此外,文化创意的易复制性,使得文化产品生产者面临盗版侵害的风险,给作品的原创人员及投资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也造成文创企业原创缺乏、持续发展动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再者,文化产业门类多,各文化企业商业模式不清晰且差异大,产业内部运作信息透明度不高。市场风险所带来的收益不确定性和现金流的不稳定性,使得文化企业的商业价值难以评估,文化企业的财务状况、变现能力、团队管理经验与能力等难以进行有效监督与考察。(4)文化产业的政策性壁垒由于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属性,文化产业尤其是广播影视、出版发行等行业受到法律、法规及政策的严格监督、管理。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在提高文化开放水平的同时,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文化产业的市场属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认可。文化产业的市场属性与价值观的意识形态属性并存、文化领域中市场力量与行政作用相伴而生的运作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化产业的投融资。如政府对广播、电视、平面媒体和有线网络等传媒领域的管制比较严格,存在诸多政策限制。内容编辑与媒介渠道禁止非公资本介入。文化产业的政策性壁垒和制度性缺陷,导致多数投融资机构持谨慎态度。

三、破解福建文化产业投融资困境的对策

1.完善投融资配套服务体系,降低投融资风险

(1)建立文化产业投融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立文化产业投融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资金供求双方提供信息交流渠道,解决二者之间信息与资源不对称的问题。建立文化产业优质项目库,加强文化项目遴选、储备、宣传和推介;为资本供给者提供文化企业的融资需求信息、文化企业信息、文化产业专家咨询服务等;为文化企业提供信贷、信托、债券、上市、保险等多种类型的金融咨询服务,提升文化企业融资能力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服务效率。(2)完善文化产权的保护与交易制度知识产权、股权、债权等各类文化产权是文化产品交易和文化企业融资的关键要素。海峡文化产权交所是福建省唯一一家省级文化产权交易专业机构,依托海峡文交所建立规范的文化产权价值评估标准体系、完善文化产权登记、托管、流转和变现的管理办法,加强文化产权交易风险管控,为文化产权交易提供专业化服务。可加强与中国版权保护中心战略合作,强化金融机构、文化企业有关版权质押登记、评估方面的培训,提高金融机构运用版权、著作权等无形资产质押服务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能力。加强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和执法力度,打击盗版行为,切实维护产权所有人的合法利益。(3)建立风险分摊与补偿机制由文化龙头企业、文化行业协会牵头组建文化专业担保公司,优先将文化担保公司纳入全省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公司支持范畴,建立多层次文化企业融资担保体系。由中小型信用担保机构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按年度担保额的一定比例给予补偿。鼓励保险机构创新开发适合文化产业特点的保险产品和保险业务,如知识产权侵权险、网络游戏虚拟资产综合险、艺术品综合险、贷款保证保险等文化产业专属保险产品,全程多环节的分散运作风险。

2.健全多元化投融资渠道,构筑高效投融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