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治理知识范文
时间:2023-08-01 17:40: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治理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摘要]城市社区体育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但是,处于社会转型期的社区体育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以“治理”理论为分析视角,探讨通过构建城市社区体育的多中心治理模式来解决问题,并分析这一过程中政府应承担的责任。
1多中心治理及社区体育多中心治理模式
1.1多中心治理的内涵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各国相继掀起了政府改革的热潮,这场改革推动了公共行政理论研究的范式变革,“治理”作为一种新的理论范式应运而生。
关于治理的定义,西方学者给出了多种解释。其中全球治理委员会在《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中的说法最具权威性和代表性。他们认为:“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它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者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这一定义为我们描绘了当代公共管理的“多中心治理”模式。这一模式打破传统政府“单中心”垄断公共事务管理的统治格局,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等参与的多元的权力中心。“多中心治理”模式的治理方式也是多元的,通过各主体间合作、协商、建立伙伴关系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1.2社区体育多中心治理模式
社区体育活动于20世纪70年代末在我国的部分城市出现,80年代中期得到了迅速发展。1997年国家体委等五部委联合的《关于加强城市社区体育工作的意见》中对社区体育进行了界定,社区体育主要是在街道办事处的辖区内,以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要对象,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的群众体育。根据这一定义,社区体育服务的目的是通过组织开展体育活动,增进社区居民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行为的全面健康;社区体育服务的对象是以街道办事处划分的全体社区成员,不仅包括社区的居民,还包括社区所辖的学校、政府、企事业单位等;其服务内容包括提供场地及器材、开设运动处方,进行锻炼指导、体质监测、体育服务信息、体育活动的组织服务等。
社区体育的多中心治理模式是指为了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政府部门(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和非政府部门(社区所辖各类机构、私营体育服务企业、体育社团或居民)等众多公共行动主体彼此合作,共同参与社区体育服务的治理。
2社区体育多中心治理的必要性
2.1突破制约社区体育发展的体制障碍,要求采取多中心治理模式
我国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一开始就是政府行为,并在政府主导下,形成了区政府、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三级管理系统。街道办事处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承担着政府工作职能,社区居民委员会接受街道办事处的领导。在具体工作中,二者的职责界限模糊,工作方式也带有较浓厚的行政管理色彩。因此,我国的社区服务从一开始就和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社区体育的多中心治理将促使社区体育管理体制发生转变。多中心治理理论认为,政府的能力是有限的,在全能政府遇到市场经济挑战的情况下,重视政府之外的市场及社会力量,以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多中心格局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而社区体育所独有的地域性、自愿性、多样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决定了社区体育服务更加适合采取多中心治理的体制,除了需要代表政府的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外,还应当有更多的私营体育服务机构及非营利的体育社团参与社区体育服务。非营利组织所具有的公益性、自治性特点,能保证其在提供体育服务过程中,解决一些政府和市场解决不了的问题。
2.2突破社区体育发展的资源瓶颈,要求采取多中心治理模式
从社区体育服务的内容来看,场地、经费及人才是开展社区体育的重要资源。目前,我国普遍存在着政府经费投入有限,社区体育活动场地、场馆设施资源匮乏,无法满足居民体育需求等问题。除了物质和资金条件,社区体育的组织和管理工作离不开社区体育指导员的参与和指导及有关的社区体育管理人员的管理,他们的数量及水平直接影响着社区体育发展的质量、深度和广度。但是,相对于不断增长的体育人口来说,我国的社区体育指导员人数少、指导率低,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如我国街道社区体协中,专职管理者仅占19.6%,大部分管理人员都兼任多职,很难在社区体育工作上投入很多精力。大量经常性的社区体育活动则主要由晨、晚练习点等自发性社区体育组织来完成。以天津市为例,全市晨练活动站的体育指导者中,受过专业培训的不足30%。
社区体育的多中心治理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场地设施、经费及人才短缺的问题。在多中心的治理框架下,社区所属的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均可以成为社区体育服务的供给主体,这些单位尤其是学校向社区提供体育场地、设施,是解决场地、设施短缺的有效途径。近年来,一些社区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例如,天津市马场街社区本着双赢互动的原则,与社区内外的机关、院校、部队、医院、企事业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先后与天津体育学院、天津医科大学共建了社会实践基地,为居民提供日常健身咨询、健身技能培训、体质检测等服务。与天马集团、水利局、师范大学、实验中学、干部俱乐部、自然博物馆等12家单位达成协议,通过无偿或低偿等方式,向社区开放35个体育活动场地,总面积达到11500平方米。每年的社区运动会和大型体育竞赛都利用这些单位的场地和设施举行。
3政府在构建社区体育多中心治理模式过程中的责任
社区体育多中心治理模式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自发形成,尤其是在我国这样一个长期实行计划经济,社会力量和市场发育均比较薄弱的国家,推行这样的管理模式,更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3.1转变职能,培育社会和市场力量
多中心管理模式必须贯彻“管办分离,政事分开”的原则。把政府过于集中的权力分散开来,以纵向放权实现层次化管理,以横向分权实现社会化管理,将体育管理体制从现在的线性结构改为矩阵结构,从行政命令式的“垂直管理”改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矩阵式管理。政府承担体育的宏观管理、体育总目标和政策的制定、政策调控、经费支持等职能。其中,社区体育的基层管理部门街道办事处由主办体育转为主管体育,其主要职能是制定整个社区体育发展规划,开发利用社区体育资源,培育社区体育组织等。
培育社区体育非营利组织。健全、自主的居民自治组织既是我国公共管理的重要主体,也是社区公共事务治理的主要力量。因此,要确保社区自治的各项权利,发挥社区在体育服务方面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功能,应将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综合管理权赋予社区居民委员会,使之真正成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社会组织。
引导市场力量参与社区体育服务。根据居民社区体育服务的需求具有层次性的特点,对于一些基本的需求,可以由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以免费或低收费的方式提供,对于一些个性化的高层次的体育需求,政府可以调动市场力量加以解决,走产业化的道路。政府部门积极创造条件,开发体育产业,依法开辟体育经营场所,为经营体育产业提供场地、税收等有利条件。
3.2宣传教育,引导居民形成体育观念
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居民对体育价值的认识还比较有限,体育作为一种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还未被更多社区居民所采纳。由于社区体育具有较强的个人余暇性和自由性,决定了对社区体育的发动、组织和管理不能做硬性干预,而主要应从刺激其体育需求,调动其参与积极性着手。各级政府部门可以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地向辖区居民宣传全民健身活动的意义,举办健身知识讲座,开展健身知识咨询活动,提高居民健康意识。通过开展群众性的体育健身活动,调动居民参与社区体育的积极性。
3.3投入经费,保证社区体育服务的公益性
由于社区体育利益的外溢性,公益性是社区体育的一项本质特征。政府在鼓励各方力量参与社区体育服务的同时,应保证社区体育公益目标的实现。维持社区体育发展的均衡性,逐步增加对社区体育事业的经费投入,并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赠资助社区体育活动和体育设施建设。
参考文献:
[1]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王旭光,等.天津市社区体育组织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4):30-33.
篇2
一、指导思想
围绕“稳增长、促和谐”的目标,突出基层这个重点,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提升全镇公民法律素质和城乡法治水平,为加快镇发展营造良好的的法治环境。
二、工作目标
以提升城乡居民法律素质、促进法治??导全镇居民自觉加强法律知识学习,着力提高全镇居民的法律素质和全社会的法治水平。2013年,全镇社区(村、居)全部建立法制学校,全镇至少建1所居民法制示范学校。2014年全镇所有村全部建立法制学校。
三、工作内容
(一)办校主体。基层党政组织和基层自治组织是基层法制学校的办校主体,有关部门、政法单位及法律服务机构提供支持和服务。每所法制学校设校委会,配备1名校长(一般由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或主任兼任),配备2名副校长(其中一名为政法干警),作为法制学校日常运行的工作力量,负责组织协调、教学计划安排、课程实施等工作。法制学校聘请党政干部、政法干警、法律服务工作者为学校兼职教师。
(二)办学内容。通过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遵纪守法意识,做到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一是组织广大群众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基本理论,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知识。二是组织广大群众认真学习《宪法》和与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刑法》、《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土地法》、《规划法》、《劳动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三是组织开展维护社会稳定教育,组织学习条例等法律法规,依法合理表达诉求。四是抓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知识的普及。五是加强基层民主法制教育。六是加强党风廉政教育。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党纪条规,增强遵守纪律的自觉性。
(三)办学模式。坚持公益性、社会化、开放式、可持续发展原则,针对培训对象工作、生活实际需求及认知水平,定期组织社区(村)内所有市民(村民)分批进行法制培训,通过条文解读、案例点评、法理分析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普及法律知识。
(四)办校场所。主要依托社区(村)办公场所或小区物业管理办公室、会议室等现有阵地开办法制学校。法制学校办学地点应相对固定,方便群众。所有法制学校悬挂“XX村(社区)村民(居民)法制学校”永久性牌子,办学制度上墙。
(五)办校经费。法制学校办校经费主要从各村(居)、社区办公运转经费中解决,鼓励社会力量提供支持,每年不少于2000元。法制学校所需经费主要用于学校日常开支和教师必要补贴。
(六)办校标准。坚持“七有”作为基层法制学校的合格标准:一是有管理机构(设有校委会);二是教学计划;三是有固定的教学场地(教学设施齐全,能保证50名以上学员同时上课使用。教学环境要整洁、规范、非危房);四是有较为稳定的师资队伍;五是有教学对象并能坚持正常上课;六是有健全的规章制度;七是有教学管理档案(教师教案、授课档案等)。
四、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建立基层法制学校是我县法制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认真做好落实。各村(居)、社区要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制定具体落实措施,投入必要工作经费,按要求完成法制学校建立和日常管理工作。
2、分类指导,创新形式。要依托村(社区)现有教育阵地,整合农民夜校、社区文化活动场所等教育资源,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因地制宜逐步建立。教学活动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使法制教育与城乡居民日常生产生活紧密结合,防止走过场,务求实效。要从群众素质和实际需要出发,因地制宜,分层施教,通过宣讲、文艺演出、政策宣传及以案说法、案例讲解等形式,加强集中教育;通过召开座谈会、交流、咨询、进村入户访谈等形式开展面对面教育,增强教育效果;利用广播、黑板报、宣传车、明白纸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要切实加强对法制教育活动的指导,充分发挥老干部、志愿者、专家和学者等群体的作用,多形式开展送法下基层活动,推动基层法制教育活动纵深发展。
篇3
关键词:社区参与;城市;治理
中图分类号:TU984.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01
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入,城市社区成为基层治理与秩序维持的基本单位。随着居民利益诉求的多元化与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传统的行政主导式的治理模式难以适应现代社区的需求。近年来,社区主体渐趋多元化,在这种背景下,需要调动居民的积极性,让居民自主、自发地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居民的社区参与既是良好的社区治理体系建构的基础,也是构建基层共同体、增强社区凝聚力的现实保障。但是在目前情况下,中国城市社区普遍存在着社区参与不足的问题,这成为制约社区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一、当前社区参与不足的现实表征
(一)居民参与意识不足,被动的动员式参与是参与的主要形式
居民的参与意识是参与的基础。在很多社区的调查发现,很多居民虽然生活在社区,但是并没有意识到也应为社区尽一份责任与义务。更没有意识到居民自身具有参与社区治理、监督居委会工作的权利。很多居民认为,社区的决策是政府行为。即使参与到社区的事务中,也是通过社区工作人员的动员、劝诱、说服而参与(更确切的说是执行)社区管理机构已形成决定的事项,比如参加居委会组织的各类活动等。这种参与既不能对本社区内的事务进行决策,也不能对社区公共权力的运作进行有效的监督,属于被动的动员式参与,其参与的效果有限、参与程度不高[1]。
(二)参与内容有限,大多停留在文体性娱乐活动参与,公共事务参与少
在参与内容上,居民的社区参与大多是参与娱乐活动。很多居民有室外锻炼的需求,尤其是一些退休的老年人。为了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一些商品房社区一般配备了小区广场、健身设施、开发了一些文体娱乐的场所。一些居民早晨共同锻炼,活动内容有打球、跑步等。一些社区还成立了进出比较自由的娱乐组织,如很多中老年妇女在晚上跳广场舞。一些居民出于共同的兴趣和爱好,一起下围棋、象棋等。对于社区的公共事务,一般的社区居民参与非常少。在涉及公共利益的很多事情,如小区保洁、物业收费等等,一些居民也关注,但是缺乏实质性的参与。一些公共决策大多是由居委会或物业公司做出,随着物业公司进驻社区,侵犯居民利益的事情时有发生,很多居民对物业公司有意见,但是缺乏正确沟通的渠道。
(三)参与人员大多是妇女或老人
在调查中发现,在社区举办的活动中,参与的居民大多是赋闲在家的老年人或妇女。这部分群体参与社区活动的目的是休闲或打发时间,参与社区的活动项目大多是娱乐性的活动。如社区组织的看电影活动、居委会组织的各种比赛。由于老年人的时间比较充裕,部分老人对社区事务也显示出一定的关心,加之老年人和妇女的自主意识比较弱,也比较愿意服从居委会或物业公司的安排。居委会和物业公司也愿意让老年人或妇女参与社区的活动,如安排一些老年人担任楼长等社区职务。
二、社区参与不足的原因分析
在目前的社区治理体制中,缺乏居民参与的正式渠道。调查中发现,很多社区居民对于关切居民利益的小区收费、车位问题、公共设施维修等问题密切关注,希望维护自身的利益,愿意参与社区的一些决策。但是很多社区的公共决策均由居委会、物业公司等组织做出,居民很难有参与社区决策的渠道。目前,社区居民的许多参与活动都是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安排,而并不是根据居民的需要而组织的,居民参与是为了完成上级要求的参与任务。社区居民的参与采用的是凑人数的原则,谁来都行,参与机制不完善,缺乏制度保障。更缺乏缺乏详细、规范、操作性强的程序或规定作支撑的居民参与制度,其直接后果是居民参与的实效性差、社会效益低[2]。
随着社会的转型,大量的“单位人”转化为“社会人”、社区成为城市居民生活与社会联系的重要基础。由于多年计划经济的惯性,居民的权利意识、参与意识大多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的“被动式”阶段,有参与的需求,但是不知道如何去参与,更不会主动谋求参与的方式。很多居民缺乏对于社区的主人翁精神,认为社区建设是政府的事情,居民要服从政府与社区组织的安排。在参与动力上,对于跟自身利益不直接关联的事情,不去积极主动去关心、关注。很多居民由于缺乏公共政策的知识,不具备现代公民意识,缺乏对社区公共事务的主动的、积极的参与意识。
三、推进社区参与的路径
随着社会的转型,现代治理尤其要发挥多元主体的参与作用。促进居民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的提高是推动居民社区参与的路径之一。要加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强化提高居民的现代参与能力。为有效推动居民参与公共事务决策,需要构建新的参与平台。可以利用互联网,建立公共事务交流平台,物业公司、居委会等组织负责人参与其中,居民可以对社区内的公共事务发表意见、同物业公司、居委会交流互动。也可以增加居民与物业公司、居委会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设置物业公司经理、居委会主任联合接待居民日,倾听居民的意见,加强物业公司、居委会等社区组织与居民的双向互动。居委会和物业公司要根据自身的功能定位改进公共事务的决策方式,动员居民参与决策。在关系居民利益的物业收费、停车位、公共设施维护等重要决策中,要强化民主决策程序、强化居民的监督作用。当前物业公司与居民矛盾突出,根本原因就在于在涉及居民利益的决策中,物业公司缺乏与居民的合理沟通,导致矛盾突出,直接影响了社区治理的效果。因此必须给居民参与公共决策的机会与平台,提高社区治理的效果与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社区建设;社区治理;参与模式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3-0052-02
上世纪90年代初,国家民政部借鉴国外社区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提出了“社区建设”的口号和思路,我国的社区建设随着城市经济发展不断深入,在当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肩负着促进社会结构转型的重要历史使命。社区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其发展过程包括由政府启动、主导阶段;政府推动和社区参与并存,实现社区的自我管理阶段;社区自治、自理等三个阶段发展。二十多年来,在政府的积极推动支持下,我国的社区建设正逐步由第一阶段的政府主导向政府推动与社区参与并存的阶段过渡。目前在社区建设理论研究中,居民参与模式正成为研究热点。
1 社区治理的涵义和社区参与理论
1.1 社区治理的涵义
“治理”一词源于古希腊语,原意是控制、引导和操纵。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政治学家赋予“治理”以新的含义。治理理论的主要创始人罗西缁认为,“治理是一种由共同的目标支持的活动,这些管理活动的主体未必是政府,也无须国家的强制力来实现”。库伊曼也认为,“治理所要创造的结构或秩序不能由外部来强加,它之所以要发挥作用,是要依靠多种进行统治的以及互相发生影响的行为者互动”。1995 年,全球治理委员会发表了一份题为《我们的全伙伴关系》的研究报告,说明治理的四大特征:治理是一个过程;治理的过程是协调;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治理是一种持续的互动”。由此可以看出治理的核心理念是突破单纯强调政府管理的理念,主张政府、公民以及其他组织共同来参与对社会的管理,强调参与主体间的协调、沟通与交流,治理的本质在于公民参与。社区治理是指以地域为基础,政府与社区组织、社区居民共同管理社区公共事务的活动。社区治理的四个特点包括:主体多元化、机制扁平化、过程互动化、资源内生化。所谓主体多元化是强调要整合社会资源,要与利益相关方合作;机制扁平就是原来纵向的自上而下的管理向横向的网络化管理转变;过程互动和资源内生是将社区居民视为社区建设的主体并参与到各项社区建设服务。
1.2 社区参与
“参与”的基本含义是指人们参与了对某一领域发展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或直接参加了这一领域的整个发展过程,以及发展成果的分享。社区参与是指“政府及非政府组织介入社区发展的过程、方式和手段;是指社区居民参加社区发展计划、项目等各类公共事务与公益活动的行为和过程,以及对社区发展成果的分享”。社区参与是社区居民作为社区管理的客体与主体,自觉自愿地参加社区各种活动或事务的决策、管理和运作的过程和行为。社区参与主体指的是在社区发展运动的宏观背景之下,居民群众、政府组织、单位组织和中介组织都作为主体参与社区的发展和建设。
我们在社区建设研究中发现,中国城市社区建设过程中存在几个普遍的问题:一是在当前的社区建设中政府往往占主导地位。二是社区居民参与率不高,缺乏相应的表达机制和参与渠道。三是从社区公共参与的类别来看,居民的社区参与内容多为非政治事务参与,如文体健身活动、环境整治活动、治安巡逻活动等,而对社区选举等政治性事务很少参与。四是社区居民参与以被动的、执行性参与为主要形式。这种社区管理模式使得居民的需求与社区治理组织的供给之间存在着巨大差距,社区治理的事情居民漠不关心,而居民上心的事却得不到很好的解决,社区治组织没有很好发挥其自身的功能与职能导致居民参与热情低、参与实效性差、社会效益低下。因此我们需要在实践中寻找出一种有效的社区参与机制和组织形式,推进社区建设和基层民主的顺利运行。本文以成都市Q社区的参与式治理为研究实例,重点考察这一社区建设模式的居民参与形式、组织机构和运作模式,进而对我国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新型社区的建设及治理提供一些理论支持和启示。
2 Q社区参与式治理的模式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快速推进,城市空间不断扩张,人口、产业和要素资源不断向城市集聚。许多大城市逐渐向周边乡村地区拓展,出现了许多城乡一体化的社区,这些社区保留原著居民,同时也增加了大量的外来打工者和城市新移民。地域和文化上的差异,增加了社区治理的复杂性。成都市Q社区正是这样的一个新型城乡一体化社区。
2.1 Q社区简介
Q社区位于成都市青羊区西北部,占地面积1.84 平方公里,共有居民1万多户,3万余人。社区交通便捷,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原来是典型的农村社区,由于城市扩展,现在属于城乡统筹新型社区,是青羊区三个新型的城乡一体化过渡社区之一。该社区人口聚居密度较高、异质性程度高,社区居民教育程度参差不齐。社区成员主要由本地拆迁户农民,外社区安置农民,商业楼盘居民和外来的打工人员构成。成都市青羊区是2009年国家民政部命名的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之一,而Q社区是青羊区在探索实践居民社区参与模式的实验田。尽管该社区的居民在生活方式和生活需求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和多元化,但近两年来,Q社区坚持以人为本,改进管理方式,注重居民参与,创导自愿互助,探索出了一种新型的参与式社区治理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2.2 Q社区的参与式治理模式
Q社区在建设过程中为了改善居民的参与积极性,采用了两个重要办法:一是对公共空间的让渡和社会赋权;二是公众对公共空间的争取和公民精神的培养。经过这几年的社区治理建设,社区工作方方面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社区建设治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建立完善的社区组织体系。
好的社区组织体系是社区参与治理的保障。Q社区统一构建了完善社区居民大会、居民议事会、民主监事会、社区公共事务所等社区自治组织和服务组织。同时,2007年10月,社区与省总工会家属区等小区物管公司、灵通汽修公司、省工会、中铁八局等8家单位,探索组建了全市首个“社区共建理事会”,建立了完善的社区建设组织体系。
(2)注重人才队伍建设。
社区党委和社区居委会成员,通过“公推直选”的办法产生。社区公共事务所人员实行公开招聘,鼓励社区“两委”兼职。社区直接实施的特殊服务项目所需专业人才,由居民议事会通过向社会公开招聘。每年年终,由街道组织社区居民代表、党员代表、社区企事业单位对社区公共服务人员进行民主评议和绩效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奖金挂钩。社区治理主体参与民主评议和绩效考核进一步转变了政府职能、转变工作作风,提升社区自治功能、发挥自治组织的作用。同时测评活动对政府工作队伍考核体系进行了重大变革,把过去由部门单位考评为主,变为以社区居民考核为主,使得社区管理工作人员不仅要对部门负责,同时也要对广大民众负责,“两个负责”的结合,促进了社区管理工作与人才队伍的建设。
(3)搭建议事平台,拓展参与空间。
Q社区努力改变政府包办社区建设的局面,在改革社区组织上有新突破。社区成立社区议事会,监事会,物管共建理事会等,发挥社会各界人士、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协商、监督、评议等,拓展社区各类力量参与社区建设的空间。
Q社区在社区服务中心成立了议事厅,在体制上和程序上体现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主导地位。居民按一户一票的原则,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21位议事会代表,成立了社区议事会,议事会成员每两年进行换届选举。议事会成员代表社区所有居民行驶管理社区公共事务,商讨社区内的所有治理问题。同样由居民代表选举组成社区民主理财组,负责社区的财政运营。社区同时成立了由各个阶层居民21名代表组成的监事会,负责监督议事会的一切工作和社区财务状况。议事厅设置以来,为居民自治搭建了良好平台,它紧紧抓住社区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建言献策,积极协商讨论,充分集思广益,极大程度地拓展了社区建设的参与空间。
(4)搭建沟通平台,拓宽参与渠道。
为了沟通社区信息,拓宽参与的信息双向反馈渠道。在社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事务中,按照合法、公开、民主、便民、实效的原则,实行民主咨询、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民主评议。通过问卷调查、上门走访、召开会以及“两上两下三公示”的方式完成项目初选、项目修订、项目确定以及实施情况的监督。社区除了使用传统在院落粘贴公示的方法,还利用了方便快捷的网络技术――手机民情信使。将社区将要商讨的议题,会议时间等信息发送到每个居民的手机上,让居民第一时间了解,确保他们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5)发展社区集体经济,提高社区经费保障。
Q社区是一个城乡过渡社区,这里城乡统筹规划后,部分土地被化作城市规划地,社区保有集体用地108亩。社区的发展经费主要包括20万元/年的财政专项补助及社区自筹经费。如何利用本地资源优势来搞活经济,增加创收,同时解决居民就业是社区工作的一件大事。社区利用农产品资源优势,联合青羊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将部分集体用地打造了“Q社区菜园”,为成都市区提供物美价廉的时令蔬菜。同时社区大力发展“农家乐”等特色餐饮娱乐项目,在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又合理利用了闲置流转土地。Q社区还成立了自己的物管服务公司,将社区内的车位租金,物管费,门面租赁费等收入列入社区集体经济,这些社区配套项目为失地农民创造了就业岗位,同时发展了社区集体经济。
(6)丰富社区精神文化生活,增强社区居民归属感。
引导和支持社区建立多种多样的兴趣娱乐组织:如舞蹈队、合唱团、读书会、书法绘画俱乐部、运动俱乐部等,这些自愿组织或团体为社区成员提供了沟通的媒介和互惠环境,有利于丰富人们的业余精神生活,促进社区成员间的了解和交流,增强社区成员的归属感,从而激发社区成员参与社区活动的热情。2009年以来,社区每年都要开展丰富的社区文娱活动。2009年的活动主题是社区的和谐与幸福。该活动通过议事会的提议讨论,由社区公共服务人员在社区内发起,组织了包括党支部成员,社区物管公司,学校师生,社区机构人员,新老居民共同参与的文娱节目。这种活动加强了社区各团体、居民的融合,提升了他们的社区意识与归宿感。
3 参与式治理社区建设的启示
几年来,Q社区的参与式治理,从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方面均取得了很大的成效。Q社区居民参与式社区治理模式对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新型社区的建设具有重要启示及指导意义。参与式治理的前提是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它要求社区建设中需构建完善的社区组织体系,提高社区管理队伍素质,拓宽、拓展广大居民参与渠道与参与空间。充足的社区运营经费,是进行社区治理和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保障。只有坚持“以社区居民为本”的原则,立足于提高社区服务能力与服务质量,提升居民的凝聚力与归宿感,才能激发社区成员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达到共建共荣的良好社会效应。
总之,在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社区的良好建设与治理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之一。新型社区建设必需开拓思维,理顺“参”与“治”之间的关系,加强人才培养,完善管理制度,积极探索适宜的参与方法与途径,提升居民的凝聚力与归宿感,才能有效构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区。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社区门诊 躯体形式障碍
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种以持久地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神经症[1]。病人因这些症状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在国外的报道中,Fink等[2]的研究调查了丹麦塞尔胡斯市在全科医生处连续就诊的191例病人,躯体形式障碍的患病率为22%~58%,国内任菁菁[3]对社区保健机构连续就诊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共筛查289位连续就诊的患者,55位患者符合躯体形式障碍的诊断标准并得出结论,躯体形式障碍在社区保健机构中有较高的患病率。为探讨社区门诊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特点,本文就63例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躯体形式障碍的诊治作如下分析。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63例,男6例(9.52%),女57例(90.48%);年龄40~80岁,平均52.23±6.12岁;病程3个月~40年,平均11.22±5.71月。临床表现:心肺症状(胸闷、胸痛、心悸、心前区不适)7例;胃肠道症状(恶心、胃胀、胃痛、腹部不适)12例;疼痛症状(颈背痛、肌肉酸痛、四肢酸痛)12例;头部不适(头晕、头痛、头沉)21例;全身不适且经常变化、定位不准确18例;合并躯体疾病10例,其中高血压6例,糖尿病3例,颈椎病1例,未合并躯体疾病53例。诊断亚型:躯体化障碍11例,未分化躯体形式障碍19例,躯体形式自主神经紊乱19例,持续性疼痛障碍12例,疑病症2例。
入组标准:2009年4月~2010年3月在本院(精神专科医院)延伸举办的两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诊治,且资料完整的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躯体形式障碍的诊断标准;排除严重的躯体疾病,但不排除一般的躯体疾病。
治疗方法:确诊后,在心理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抗焦虑药、抗抑郁药及适当的内科药物治疗,定期复诊。
疗效判定标准:治疗满8周后,根据患者治疗后病情与入组时相比,作出评定,分显著进步、进步、稍进步、无变化。
治疗方法:单用或联合使用抗焦虑药、抗抑郁药。单用药20例(31.75%),氯米帕明5例,阿普唑仑6例,帕罗西汀3例,地西泮2例,丁螺环酮2例,氯硝西泮1例;合并用药43例(68.25%),氟西汀+地西泮23例,帕罗西汀+地西泮8例,氯米帕明+地西泮6例,氯米帕明+艾司唑仑2例,米氮平+阿普唑仑2例,阿米替林+地西泮2例,多虑平+地西泮2例。
结 果
药物的不良反应:有2例在服用帕罗西汀1天后,1例在服用氟西汀后出现较重的恶心、呕吐,其中1例放弃治疗,另2例换用抗焦虑药,另有3例患者头晕、头晕,2例患者口干,均未做特殊处理,约1周后渐适应药物。在社区门诊就诊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女性居多(90.48%),合并躯体疾病10例(15.87%),临床表现为多样性的躯体不适,5种亚型均有诊断,治疗方法为心理治疗基础上的单用或联用抗焦虑药、抗抑郁药,短期疗效较好(8周)。
对完成8周药物治疗的60例患者,给予疗效评定:显著进步34例,进步11例,稍进步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8.33%。
讨 论
本组中女性患者比例远大于男性患者比例,在年龄上以中老年为主,原因是来本社区门诊就诊的病人以老年人居多,另一方面是女性和老年人较易出现植物神经不稳定症状,对身体变动十分关注,对生理现象过分敏感,甚至曲解,出现躯体化症状。在治疗中,心理治疗是根本,是基础,有助于患者彻底的康复,药物治疗起缓解疾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但大部分病人都不承认自己患有心理疾病,不愿意进行心理治疗,相反,却愿意接受药物治疗,由于病人对健康要求高,对躯体反应敏感,应选用不良反应小的药物。要重视病人对药物的反应,必要时及时换药。
在具体用药上,抗抑郁药的起效大体在2周左右,要告知病人,一开始服药,可能有轻微的头晕、口干、恶心等,过几天可适应,应坚持用药,疗效才能逐渐显现,抗焦虑药有依赖性,但短期使用(一般在4周以内)不会产生依赖性,如需长期使用,可几种药交替使用。本组病人在用药开始,都进行了告知,仔细的讲解,从而提高了服药的依从性,治疗效果较好。经过>8周的治疗,本组患者的疗效较好(总有效率88.33%),但许多患者难以坚持长期服药,以疗效不理想,未达到自己的设定目标为由,去找别的医生就诊或到其他医院做各种检查,这往往导致治疗不连续,影响了治疗效果。如何提高病人治疗的依从性,提高远期疗效,这是在下一步的临床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M].第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08-113.
篇6
1社区护理的原则
1.1社区护理工作应遵循三大原则:
世界卫生组织曾经提出社区护理工作必须遵循下列三大原则[1~4]。
1.1.1社区护士必须要有满足社区内卫生服务需求的责任感。社区护士应运用社区内可利用的资源,发挥护理功能,以满足社区内居民的健康需求,如学校护士应协调并整合学校、家庭、社区组织、政府机构等相关资源,共同努力推进学校卫生计划,维护及促进师生员工的健康,并将触角延伸到社区中。
1.1.2社区内的弱势团体(老弱残障)应列为优先的服务对象。社区护理关心全人类的幸福,其对象是不分种族、宗教、年龄、性别或其它任何特征的。但是传统上妇幼健康应得到特别注意和照顾,其原因是妇女健康直接影响到孩子,母亲健康一旦遭到永久性伤害,不仅造成母子二人健康的损害,且影响到整个家庭生活,间接造成社会经济损失,甚至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强盛。我国已进入老年化社会,老年人在健康、心理、社会、经济等许多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他们将逐渐从社区生活中退出,照顾自己的能力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退,因此老年人的健康照顾非常重要,故在社区护理中应重点维护妇幼及老年人的健康。
1.1.3社区护理的服务对象必须参与卫生服务的计划与评估。评估是指对个体及其家属在心理、生理、社会和环境方面的评价,了解每个个体、家庭、团体以及整个社区健康的需求,以保证社区护理计划的落实。
2社区护理的目标[1~4]
2.1增加个体、家庭、团体的抗病能力。
2.1.1发掘和评估健康问题。每一个人、家庭、团体或社区,其健康需要和问题不尽相同,社区护士必须先行判断,确立其问题,然后再研究解决其问题。如缺乏养育经验的孕妇,必须让其尽快了解有关养育知识。
2.1.2协助家庭成员了解卫生知识。社区护士不仅要发现及评估个人、家庭、社区的卫生问题,而且要让社区所有居民都认识此问题的存在及其构成的危害性,并采取行动以解决问题。如不少人对癌症认识不清,对待癌症病人就像对待传染病病人一样,采取远离的态度,由于这种错误的认识,给病人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影响健康恢复。
2.2提供各类人群所需要的护理服务:
社区护士依照个人的特殊情况,提供适当的护理、转诊、或社会资源的利用。如对长期卧床的心血管病人的家属给予基本护理知识指导(擦浴、翻身、测血压等等),以期提供病人舒适、安全的护理。
2.3控制(或尽量消除)威胁健康或降低生活兴趣的社会环境。社区护士应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环境安全工作,去除威胁健康的因素,如意外事件、传染病疫源、药物成瘾、水源污染、噪声、空气及土壤污染、居民生活垃圾的处理等。
2.4协助居民早期发现健康问题,早期治疗。社区护士通过借助各种健康筛检和对居民的健康评估,早期发现个体疾病,早期治疗,并劝导每一个人戒除不良卫生习惯。
3社区护士的职责
3.1工作内容:与医院临床护士比较,社区护士的工作内容有以下几个特点:
3.1.1社区护理的重点是家庭、社区以及有关团体。
3.1.2社区护士在不同的机构内根据不同健康层次提供相应服务。
3.1.3社区护士必须与不同机构打交道,有时为了个体和工作必须与相关单位协调。
3.1.4社区护士除做居家护理时有必要执行医嘱外,一般情况下是独立工作的。
3.1.5社区护理是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除传染病外,应鼓励家属的自主与自我管理。
3.1.6社区护士通过与各家庭的各种接触,可以观察到家庭环境中对健康的影响因素。
3.1.7因个案的需求可能必须与其他医学专业人员联系,所以,社区护士与其他人员的联系较多。
3.1.8社区护士必须对个体及其家属在其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方面进行评估,帮助个体寻找社区资源,使其能达到自我照顾的最终目标,这是社区护士的基本职责。
此外,居民的健康筛检是社区护士的重要职责之一,通过筛检,要能够确认自己所服务的地段和社区中的高危人群,并能给予持续性照顾,以预防疾病发生。
3.2职责范围:了解国际与政府卫生组织和卫生法令;进行生命统计;协助环境卫生和团体卫生工作;实施卫生教育;从事妇幼卫生工作;协助公共安全与传染病管理;从事家庭访视及护理;心理卫生指导;执行医嘱;巡回服务;运用社会资源;保存正确记录。
3.3社区护士应具备的条件
3.3.1资格:①全日制护理专业教育毕业的护士、助产士。②具有两年以上的临床护理工作经验。③接受过半年以上的社区护理训练。
3.3.2条件:身心健康,品德优良,知识丰富,具有独立的工作能力。
4社区护理模式
社区护理究竟应按照什么样的模式进行运转,作者认为社区护理工作者应从实际工作出发,探索一条适合国情的社区护理模式。
4.1影响健康因素
4.1.1生物、心理因素:包括个体的遗传特性、体质、抵抗传染性疾病的能力和个体的心理品质。
4.1.2环境因素:环境是指个体的生存空间,包括生活、学习、工作、娱乐的场所、地理环境、气候变化等。气候的急剧变化、地震、噪声、水源及空气污染、生活场所是否安全等都会直接影响到个体、家庭或社区人群的健康。
4.1.3医学科技与医疗机构因素:不可否认,医学科学的进步为挽救生命、延长人类的寿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就目前而言,医学科技的适当运用与资源的恰当分配在维持人群中起着决定作用。
4.1.4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包括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法制的完善、教育的普及、居民的收入、社会福利、家庭等都与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
4.2工作优先次序:预防(prevention)是社区护理工作中的最高目标;保护(protection)是将暴露在环境中对健康有害的因素或不良影响因素降至最低;促进(promotion)在社区护理工作中是属于消极和被动的,因为所采取的策略和行动不是个体在理想或最佳的健康状态下,而是为去除已造成对个体的不良影响因素及使个体恢复健康而施行的。
参考文献
[1]胡敏予,肖水源,周昌菊等.培养社区护理人才的设想.山西护理杂志,1997,11(2):57~58
[2]左如梅,郭钟隆,冯德馨等.公共卫生与公共卫生护理学.台湾:南堂山出版社,1994.1~11
篇7
摘要:通过对网络虚拟社区和自组织理论的介绍,对虚拟社区的自组织特性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自组织理论对网络虚拟社区的治理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社区;网络虚拟社区;自组织理论
一、什么是网络虚拟社区
“社区”概念的最早提出者腾尼斯认为,社区是指由具有共同习俗、价值观
的同质人口所组成的、本社区成员关系密切、守望相助、富有人情味但与世隔绝和排外的社会关系的团体。腾尼斯之后的许多社会学家在对社区进行定义时,都将“一定的地域”作为社区存在的必要条件之一。而当我们的社会从工业社会迈入信息技术社会之后,网络的出现使人们开始重新认识社区的含义。
瑞德尔格(Rheingold)最早提出了虚拟社区的概念。他指出,虚拟社区是指一群依靠计算机网络彼此沟通的人们,彼此有某种程度的认识,分享某种程度的知识和信息,相当程度上如同对待友人般彼此关怀,所形成的团体。崔嵬在评述这一定义时,认为这个定义并没有给“虚拟”和“社区”两个概念以充分的说明,他认为虚拟社区至少具有四个特性:1、虚拟社区通过以计算机为媒介的沟通得以存在,从而排除了现实社区;2、虚拟社区的互动具有群聚性,从而排除了两两互动的网络服务;3、社区成员身份固定,从而排除了由不固定的人群组成的网络公共聊天室;4、社区成员进入虚拟社区后,必须能感受到其他成员的存在。史密斯认为,一个网络社区是通过电讯传播网络,显著的发生在经由计算机所连接起来的一组人进行的许多方面的互动[1]。笔者认为,崔嵬的说明比较全面的对网络虚拟社会的含义进行了解释,故本文采用他的定义。
二、什么是自组织
沈红认为,自组织概念相对于被组织而言,是指一个社会系统保持系统自身的整合和连续性的功能状况[2]。《系统科学大辞典》上给出的自组织定义是:自组织就是系统在演化过程中在没有外部力量强行驱使的情况下,系统内部各成员协调动作,导致空间的、时间的、功能上的联合行动,出现有序的活的结构。
三、自组织的相关理论
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源于物理学的自组织理论群开始被引入生物学、化学、社会学等领域,并且引起了广泛关注。它包括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哈肯的协同学、托姆的突变论、艾根等人的超循环论等。
耗散结构理论是比利时物理学家普利高津教授1969年正式提出的,主要研究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关系及其对自组织系统的影响等问题。
四、虚拟社区自组织性质分析
(一)虚拟社区系统的开放性
网络的开放性使虚拟社区的系统运作具备了开放性的特征。笔者认为,虚拟社区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信息的来源多样化。互联网联通世界的各个角落,人们可以方便的通过虚拟社区或许各种类型的信息。其次,参与人员的流动性。虽然说虚拟社区中的成员具有一定的固定性,但是他们可以自由选择继续留下或者离开这个虚拟社区,所以从人员的流动上而言,也具备一定的开放性。第三,信息展示的公开性。参与虚拟社区互动的成员在虚拟社区中的留言、帖子等除了少量被限制必须先注册或者登陆才可浏览外,大部分信息可以被任何一个上网的人浏览到,所以从信息展示的公开性而言,虚拟社区也具备开放性。正是因为虚拟社区系统的开放性这一先决条件,虚拟社区系统内部才能产生自组织行为。
(二)虚拟社区系统的非线性机制
系统的非线性要求其子系统在数量和质量上的相互独立,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在时间上为非连续性,在结果上为非加合性,在发展空间上为多维性,在发展方向上并非是唯一的[3]。在虚拟社区系统中,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发展是非线性的。每一个子系统都有他们不同的人员数量、人员构成、探讨内容,并且它们不是在同一时间发展起来的,他们在发展上是不同的,不平衡的。可能有的子系统比较热门,有的子系统比较冷清,但是由于同样是处在一个大的虚拟社区系统中,所以不同的子系统之间会互相宣传、互相包容,使整个虚拟社区系统从无序变成有序,保持平衡状态。这是虚拟社区系统之所以产生自组织的根本原因。
(三)虚拟社区系统的远离平衡态
当一个系统处于平衡态状态下,这个系统是比较生硬的,缺乏生机和活力的。虚拟社区系统内部具有许多的子系统,由于每种子系统所关注的问题、人员的数量、组成都可能有明显的不同,这就使虚拟社区系统远离平衡态的状态,这种状态是充满活力的。子系统的差异越大,虚拟社区系统远离平衡态越多。当各个子系统处在不断的量变过程中,最终量变可能会导致质变,系统会重新稳定下来。这是虚拟社区产生自组织行为的必要条件。
(四)虚拟社区系统运作过程中的涨落现象
在自组织运作过程中,小得涨落如果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便会积聚成为一个大的涨落,从而推动系统的稳定。在虚拟社区系统中,涨落现象的产生可能来自于社会政策的出台、人们自身兴趣的变化、新事件的发生等。比如一个时期大家会关注“两会”,另一个时期又会关注“天仙妹妹”等内容。随着涨落的发生,随时可能产生一个新的虚拟社区,也随时可能有一个虚拟社区消失。
五、自组织理论对虚拟社区运作过程的启示
虚拟社区的自组织性特征,给了我们一些有效治理虚拟社区的启示。
(一)打造更为开放的虚拟社区系统
虽然虚拟社区当中有一些内容并不适宜于所有的人观看,甚至有一些与事实不符的煽动性言论完全应该被禁止在虚拟社区系统中出现,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完全禁锢了一些人浏览虚拟社区的自由。只是我们应该建立健全一些监管机制,让虚拟社区真正发挥其正面的对社会的影响作用。
(二)鼓励虚拟社区系统内部发展多种类型的子系统
不同类型的子系统可以丰富虚拟社区的内容,让人们在虚拟社区当中获得各方面的知识和信息。只要是对虚拟社区的参与者有利的不违背法律和道德的主题,都可以形成一个子系统,这样多种子系统共同存在,给了人们充分的选择范围,也促进了虚拟社区系统的繁荣。
(三)合理的利用虚拟社区的涨落现象
在出现涨落现象时,要很好的利用并深度发掘让人们产生兴趣的话题,对于积极的对社会发展有推动性的内容,要予以支持并且吸引大家继续参与,满足人们对信息了解的需求,而对于人们不再关注问题和含有违反法律道德的内容要及时予以撤出,让虚拟社区的平台更具有实用性和对社会的推动性。
从自组织理论的视角来研究虚拟社区,提供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认识虚拟社区的特性,自组织对虚拟社区的研究具有较大的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崔嵬,.在虚拟与现实之间―――一塌糊涂BBS虚拟社区研究[J].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1.
篇8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social marketability and the modernized fast development, the community autonomous already became one important way which the community develops, but the community autonomous emphasis realizes community's citizen participation, the community citizens participation start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with the social modernization, the urbanization cannot separate. However, in the modern city community, community's citizens participation also has like this such problem, these questions and the transition period social structure and appears the social question is close related, our country city community citizens participation realize truly also have heavy responsibilities.
关键词:转型社区治理公民参与
Key word:Reforming The community governs the citizen to participation
一、概念及背景
在现代中国的社会生活中,社区治理和社区公民参与已经成为非常流行的话语。那么它们的概念和定位是什么呢?广义的“社区治理”是指社区与国家和市场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社会互动方式。①而对于社区参与这一概念的理解,目前多内大多数研究者有着较为一致的看法,即认为它是指社区成员自觉自愿地参加社区各种公共活动或公共事务的决策、管理和运作,影响社区权力运作,分享社区建设成果的行为和过程。在我国的城市社区发展建设中,实现社区自治式的社区治理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目标,而社区自治的主体就是社区公民,社区自治的实现需要真正地实现社区公民参与。城市社区公民参与的兴起和提倡与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市场化和城市化是紧密联系的。
从宏观角度来看,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过程中,我国城市的“单位制”社区开始瓦解,逐渐开始向社区制转变,社区就像一个小型的“社会”,逐渐成为介于政府和家庭之间的一个公共空间,而社区缓和现代化进程中的矛盾和问题的作用也逐渐凸显出来。从微观的角度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区居民不仅在物质生活和生活质量上的要求提高,同时对精神文化生活和政治参与的要求也在日益增长。
二、发展中呈现的问题浅析
尽管公民参与在社区中兴起并成为社区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由于我国社会处在这样一个转型期,各种类型的社区内的公民参与发展程度事实上是参差不齐的。一般说来,在单位型社区和处在城乡结合部的社区的居民参与度较低,而在一些新型的商品房小区里的社区居民参与度则相对较高。这是由多方面因素导致的,单位型小区的居民由于习惯了传统的纵向管理,因此,人们对于社区治理和社区参与的理解更多地带有自上而下的参与取向。而处在城乡结合部的社区居民通常来说是由郊区农民、进城务工人员等组成,这类社区由于社区的发育程度较低,社区居民的受教育水平较低,因此,人们在社区治理中的参与意识并不强烈。而在新型社区里的居民由于有较好的收入,参与意识较强,且具备参与的能力,因此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程度较前两者高。但是随着“单位型”社区的功能的逐渐弱化、越来越多的人由“单位人”转向“社会人”,以及现代化的发展,单位型社区和处在城乡结合部的社区的公民参与程度会逐渐地提高,而目前社区参与的不同发展程度正是中国从传统到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必经之路。
从城市社区组织来看,在社区内通常存在着纵向组织和横向组织两种参与取向的组织。尽管在许多城市社区中,业主委员会、中介服务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等横向组织进入社区大大地推动了社区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发展,但是居委会、街道办事处等纵向组织作为政府在社区的代言人,在很多社区中仍然在发挥主导作用。这种社区的居民参与依然表现出一种自上而下的参与取向,所谓的“参与”只是一种政府动员、推动下的被动的参与,并没有发挥居民参与社区事务、实现自治的真正作用。
三、小结
上述问题仅仅是从社区居民的社区参与意识、社会内组织发展以及社区外来人口在社区参与上的困难来说的。事实上,在社区治理中,居民参与意识、参与渠道、社会资本、政府和社区的回应度及效率等都是影响社区参与的因素。这些影响因素都造成了我国社区公民参与社区自治的不同程度的困难,这种困难主要体现社区居民在参与主体参与意识的薄弱以及参与体制的不完善导致的参与层次低。可见,我国要在城市社区的发展中实现真正的社区公民参与还任重而道远。在我国这样一个重要的社会转型期,在社区现代治理的进程中推进公民参与仍然需要多方面的努力,这一进程不仅仅有赖于人们观念的变革,更有赖于整个社会结构的转型和变化。
篇9
《纲要》体现了国家层面对大数据发展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布局,为我国大数据的应用提供了行动指南,最终目的就是利用大数据提升全民数据意识、发展数据文化、释放数据红利、打造数据优势。相较以往,此次发展的目标更明确,内容更全面。《纲要》对大数据的定义是,以容量大、类型多、存取速度快、应用价值高为主要特征的数据集合,正快速发展为对数量巨大、来源分散、格式多样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关联分析,从中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提升新能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服务业态。大数据不等同于海量数据的集合,而是可被利用的海量数据集合。同时,大数据应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大数据可以创造价值。根据已有的数据发现联系是大数据能够创造价值的基础。2012年达沃斯论坛的报告《大数据 大影响》宣称,数据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经济资产类别,就像货币或黄金一样,叫数据资产,它的价值赛过黄金。当前,大数据已经在政府公共服务、医疗服务、零售制造等各个方面得到广泛应用,而且产生了巨大的社会价值和产业空间。
第二,大数据推动数据共享开放。大数据时代政府需和各个社会组织、社会主体合理共享,在共享最新数据的基础之上,发挥各自的发展优势,深度挖掘数据的价值。数据的共享开放可以让政府少管一些事情,节省很多的人力,同时也能解决大部分公共事务信息不对称问题。
第三,大数据可以预测未来。大数据是以分析大量数据的相关性为基础进行预测,这是大数据不同于海量数据的最重要的特征。在掌握数据的情况下,才能做出科学的预测,才能做出正确的预判。当前,大数据可以对人们的需求、灾害、犯罪的发生等问题进行分析预测,有了大数据作为支撑,各类商业服务和社会服务将更为精准有效。
二、大数据对社会治理环境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发展,政府面临的社会环境将会更加复杂,社会治理方法也会更加多样。社会治理环境的变化主要集中在:①政府所处的社会环境将更加开放,并且将更为深刻地遭遇到互联网、大数据等方面的影响和冲击;②社会治理的方法将更加统一高效,大数据将在治理过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而政府权力将会进一步收回,交由社会组织配置;③社会环境的变化将更加全面和系统,政府将在更加民主、法制、开放的社会环境下进行治理。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催生了大数据的生成。大数据对社会治理发展趋势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治理环境和治理方法这两个方面,并表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其一,大数据使社会治理环境变得空前开放和自由,社会治理环境的改变要求政府必须树立开放的社会治理理念。首先,在大数据时代,人们查询数据的途径已经不再只依赖官方网站,这样就倒逼着政府必须实现真正的开放和透明。其次,在大数据时代,公民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评论非常简单且易于搜集,过去带有较强政治性的参与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普遍性的公民参与,这种参与会为政府的下一个决策进行引导。最后,大数据拓展了社会治理的范围,并使社会治理更为精准化。由于信息的双向交流,大众的广泛参与,社会管理模式从以往的方格化演变为网络化,从而使政策制定更为人性化。政府要掌握、整合和协同各种类型的基层数据,建立服务型政府。
其二,大数据有助于形成统一高效多样的社会治理方法,使社会管理领域的公共政策实现精细化和科学化。首先,大数据时代对政府理念的影响是包容,大数据里的数据类型非常多,而且来自方方面面,政府需要将这些数据整合起来,去包容和协同。其次,大数据时代最大的转变是放弃对因果关系的渴求,而关注相关关系。换句话说,现在只需知道“是什么”,而不需要知道“为什么”。再次,大数据时代似的政府决策更加科学和高效。大数据促使社会治理更加及时,因为大数据有助于政府实时甚至预先了解发生的问题,做到预测社会需求,预判社会问题,防患于未然。同时,大数据会实现社会治理的高效和节约,可以极大地节约相关部门和公民本人的时间及精力。大数据还促使社会治理方式的多样化,比如让更多人群进行自我管理的自组织模式。最后,在大数据时代下,社会治理将面临着更大的约束,尤其是社会治理现代化问题。为确保社会治理现代化,既要构建一个真正的电子政务平台和应用体系,又要应用社会治理的新模式――云治理。云治理只是一个手段,最终要走向全面治理和微治理。
三、大数据时代下的社会治理风险对策
在大数据时代,社会治理模式、治理方法都在发生改变,社??治理的主体也更为多元化,大数据在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是数据安全挑战。在大数据里,人们的活动都能被看到和记录,人们已经没有隐私了,因此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非常重要。其次是大数据的技术性风险,这类风险不是人为可以控制的。政府应尽快适应大数据带来的新的治理环境,转变角色定位,制定有助于大数据发展的制度规则,引导其在社会治理过程中产生积极影响。
第一,建立统一的元数据标准体系。这是政府实现对大数据合理运用的基础。标准体系应包含大数据生成、发展及的数据标准格式,便于数据的无缝隙统筹整合,使原本散落在各部门的数据信息整合起来,打破“信息孤岛”状态。
第二,建立防范风险的制度。这是政府实现对大数据合理规制的保障。大数据时代下,挖掘商业价值和保护个人隐私的矛盾日益凸显,技术性风险也不再是人为可控的。因此,建立数据资源的应用规则,界定数据资源的归属,限制数据资源的使用范围,用制度将技术风险约束在一定范围内,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第三,调整社会治理结构。这是政府适应大数据时代下社会治理环境的前提。大数据时代使社会治理主体更加多元化,各主体在共享最新数据的基础上,发挥各自的优势。政府可依托互联网技术,发展众包、众筹等方式的自我管理的自组织模式,参与公共服务;鼓励社会组织承接城市公共服务;引入第三方机构对社会服务方案进行设计与评估,凝聚大众智慧,形成内外结合、各主体协同治理的新格局,让政府的治理结构有效地嵌入到社会治理网格化结构中。
四、大数据时代下社会治理研究的趋势
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影响下,社会治理的环境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的发展为社会发展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传统的治理方式提出挑战。这些变化对社会组织的发展和社会治理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一系列新的主题,构成了前所未有的研究机遇。
首先,在构建社会治理的新模式上,云治理应该是未来研究的一个方向。运用云治理的手段要弄清楚三个问题:一是要梳理云治理的概念体系,它的前提是什么、它成不成立;二是要分析云治理的价值选择,它是否真正符合人们的价值理念,是否符合现在社会发展、社会需要的方向;三是要研究云治理的现实应用,它能在哪些方面应用,怎么应用。
篇10
[关键词] 历史与社会 价值 社会认知
围绕《历史与社会》的课程结构、内容的选择与综合,以及教学模式等问题,以往所做的探索都是值得珍视的。这门课程,不仅要适应公民社会的发展要求,而且理应为公民社会的健全发展尽责尽力;不仅要应对全球化的挑战,而且理应使我们的公民在应对挑战时坚持信仰、富有智识。据此,有必要厘清它的学习价值,以切实提高其教育效益。
一、历史学习
首先,《历史与社会》中的历史不是为了强化学养的闲学,也不是针对个体的兴趣需要;它不是德育的助产婆,更不是政治的附庸;它拒绝死记硬背、反对灌输和不经思考的接受,同时,它也不充当思维训练的工具。它强调向学生渗透有历史性的思考,相信有用的历史就是依然活着的过去,所以活着的人能够通过历史将过去、现在与未来联系起来,以便思考和理解更为整体的、有意义的人、事和社会现象,并从中成熟“人之所以为人”的意念、上升个体的社会觉悟。因此,历史不是孤立于现实社会或是与现实社会平行的另一个世界的东西。历史恰恰只有投射于现实生活或被现实生活映照,人们才能从自己此在社会中的任何一个人、一件事上看到历史演变的影响,并使自己有更明确的社会定位和社会责任。既然历史学家已断言,“历史研究的对象是此时此地,还没有逝去的过去。”那么,历史教学的对象又何来是死去的过去呢?至于在实际教学中,真的让历史死了,《历史与社会》也该深究其原因!原因一,你仅仅看到了一个过去的外壳,使历史知识直接跨越了现实生活,而知识背后还有什么却不曾有过分析,就信了知识理当如此。原因二,历史是关注社会现象殊相的学科,其方法是从个别事物中归纳出一般性的道理,你却把这个一般性当成了定理、定则,于是时间对于历史不是特色,而是程式性现象的符号,历史的发展与经验亦被认为理当如此。原因三,隐去个性的事件特征,固定一般性的知识;忽略偶然性和随机因素,放大必然性和确定因素的影响;本来难以重复、模拟和控制的事实,则被尽可能理想化的一眼看穿;认识客体的模糊性常被主体认识的能动性鲜明的替代,极大削弱客体对认识主体的反作用。结果是,历史成了研究共相(等同于自然科学)的学科,且在一个被固化的狭窄时空内复制过去。这类历史知识即使再有道德和修养的象征意义,因其本质的服从性而非反思或忏悔(批判性),则很难赋予人的精神解放和文化自觉有什么意义!
其次,《历史与社会》中的历史是个非学科概念。如同我们用自然与历史两个概念掌握世间一切现象一样,这里的历史即以此在为基点的人类社会的总合,它的另一个对象物是自然。惟此,学习者便容易从历史的变化中不断自我提升―――“一方面视为自己的本性”(我们称为人文性),另一方面“又视为是自己的义务”(我们称为社会性)。当这门课程提供的社会和思考空间足够大时,作为人类过往的具体经验,就越加具有生成性。公民教育所欲求的文化、道德要求,才能真正作用于个人的发展。
再次,《历史与社会》中的历史不仅是一个内容载体,还是一种解决问题的不可或缺的思考方法。而且后者较前者更为重要。历史理解是历史学习的核心,达到历史理解需要历史方法。在理解活动中,我们还需要“有一个自我,有一个整体性”,据此我们既能借客体所形之于外的言行,充实自己的整体性,也能借自己既有的整体性理解客体的言行,其中历史思考方法决定我们的心路历程。《历史与社会》还能够让我们在一个更大范围的道德团体中(家庭、民族、国家、教会)理解别人以及被别人理解,并由此体现自己的整体性。
为了获得对自己(既是单数的,也是复数的)的整体性的理解,人们需要历史知识和历史方法认识和说明自己。因为历史既包含我对我的整体性认识――将历史视为自己永无休止的挖掘自己的工具,也包含我对社会的整体性认识――在将自己视为社会一分子的同时也将自己融入了历史,即我本身也是历史演变的塑造物,并承担承前启后的责任。
为此,历史教育在本质上不是知识性的,而是反省的;不是接受性的,而是问题性的;不是保守性的,而是创造性的。所以,《历史与社会》中的历史学习特别强调扩展学习视野,失掉了视野也就失掉了学习价值。
二、社会学习
“社会”作为课程名称即表示一个综合领域。《历史与社会》中的社会,更多地包含了公民对现实社会生活基础性、永恒性的认知,这与历史对社会生活的多变性、多样性的认知一样,既在认知过程中使实在的、复杂的社会成为反思和建构社会认识的基础,又在认知结果上夯实了具体的、综合的历史认识所赖以建立的基础。所以,历史与社会在课程中,总是交织呈现的。而较之其他有特定教育目的的社会科课程,比如《社区与家庭》、《社会与文化》、《人文与环境》等,《历史与社会》不仅“社会”的眼界更宽,而且“社会”的学习功能在以下方面犹有特色。
其一,强调社会要素应集合为具体的社会认知。比如,爱国家。既着眼一般的社会形式,诸如土地、气候、地理环境、资源和物产;一个社会与其他社会的联结;社会机构与生活性质的作用等,也深究由不同的社会形式构成的社会系统,个体的社会认识深度亦建立在对社会系统的认识基础之上。由此具备的教育条件有三:社会学习内容具有丰富性,社会学习系统具有开放性,社会认识具有整体性。据此,爱国的观念不需要单向灌输,爱国情感不需要个别英雄的故事来激发,它是依赖社会系统要素合成有稳定性的学习结果。有学者为此举了个例子:“为了解爱国主义要素,我们不可能追踪每个士兵的全部活动,从应征入伍直到英勇牺牲,指出一定数量的志士牺牲的完整事态足矣。”
其二,《历史与社会》中的社会不是一个僵化的“社会常识”,不是一个单纯的知识对象,即便只讲生计的功能,它也需要围绕人的社会行动技能提升个体活者的水平,更何况它是面向国家执行公民教育的大宗旨――做一个负责任的有行动能力的人。
能行动、会行动,社会便不是外在于自我的一个活着的空间而已。有效的社会行动能力,既激发自我主动面向社会做一个有自信力的人,又焕发本我的能量投射社会做一个有创造力的人。社会,将因有更多这样的人,而富有个性和创造性。这个社会,就是公民社会。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基础教育新师资培训指导:初中历史与社会[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蓝维等.公民教育:理论、历史与实践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1.
[3]王世标,蒋爱娟.让历史与社会课“活”起来――执教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的几点体会[J].教学月刊(中学版下),2007,(05).
- 上一篇:社区治理的重要性
- 下一篇:八年级地理的教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