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范文

时间:2023-08-01 17:40: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篇1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先进技术、金融资本和劳动力已经超越了国界,成为新时期国际竞争的驱动力。特别是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新兴产业的兴起,不仅成为企业迅速崛起的主导力量,也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本文基于发展的视角,论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并提出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 增长极 技术创新

伴随着世界科技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竞争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舞台。斯坦福大学塑造了硅谷的神奇,MIT和哈佛大学谱写了美国波士顿地区“128号公路”沿线的繁荣,它们不仅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而且也对整个国家乃至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也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问题。本文基于发展的视角,论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旨在为政府提供有益的借鉴。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梳理

在传统的古典经济学研究范畴内,人们普遍认为经济发展是均衡的,市场竞争条件充分,资本和劳动力能够自由流通,就会促进区域经济之间均衡发展。但是,这种静态分析的方法无从解释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通常这些地区并不具有推动所有产业和区域均衡发展的资源禀赋,而市场力量的最终作用结果通常是加剧了区域之间的差距。究其主要原因,是忽略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规模效应的影响,并非完全充分竞争中的市场供求关系能决定资本收益。

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法国经济学家佛朗索瓦·佩鲁为代表的新经济增长极理论,试图从另一角度解释当代社会现实的经济增长过程和新经济的崛起。他认为,技术进步和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创新并不是在所有产业均衡推进,总是倾向于集中在某些特殊的产业和领域,这些产业和领域就被称为“增长诱导单元”,也称为“增长极”。例如,斯坦福大学塑造了硅谷的神奇,MIT和哈佛大学谱写了美国波士顿地区“128号公路”沿线的繁荣,它们对该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并对整个国家乃至世界经济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该理论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他认为:“熊彼特片面注重私人厂商的作用,特别是大型私营厂商的作用。但是当局和他们的首创精神以及较小的、为适用于当地情况所作的创新也同样重要,不容忽视”。增长极既是创新的发源地,又是扩散源,当这种产业增加资本或者购买服务时,也会对其他领域产生连锁效应和推动效应,最终从区域间的不均衡发展到区域的均衡发展。

值得提出的是,自增长极理论提出以来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种种原因,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引来质疑之声不断。例如,1957-1966年期间,意大利为了解决南贫北富的地区二元结构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在南部选取4个增长极典型区,建立了钢铁、石油化工、机械、金融加工、电机等“推进型”产业,最终以失败而告终。究其主要原因是:第一,理论有待完善。作为一种开创性的发展理论,该理论没有就怎样来确定推动型产业和适宜发展增长极的地点,推动型产业的支配效应即集聚经济的正负效应表现如何,增长极理论自身的数量、规模、内部产业结构等一系列技术性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如何解决进行理论推演。第二,理论的可操作性不强。在该理论中经济空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人们无从考察任何空间中两个地方的各种物质流、资本流、劳动力流、技术流、信息流,从而也就无法找到增长极的支配效应、联系效应以及分配效应。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

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企业、劳动力、技术和制度,这些因素是独立的,分别对区域经济发展发挥作用,但其交互作用和渗透作用则是复杂的。无论是从范围经济还是范畴经济的角度看,企业都是实现经济增长的主体,而制度、技术和劳动力则是保障因素,以保证实现生产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企业是经济增长的载体,各种企业之间形成了强大的以地缘为基础的关系网络,包含忠诚信任、互惠双赢、竞争与合作的内在依存性,进而形成产业集群。集群内通过知识渗透和传递、人力资本流通、资本流通,形成区域优势与特质。基于上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依靠技术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科学技术是新经济增长的引擎,这一点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美国于1944年11月提出“将科学对战争胜利所起巨大作用的经验用于和平时期,使科学服务于美国战后的国富民强”的新经济政策,并且以斯坦福研究园为载体,大力发展产学研合作,塑造了硅谷的传奇和辉煌;成为各国纷纷效仿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功模式。在我国,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也应该高度重视技术创新的辐射作用和渗透作用,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通过技术升级进行差别化竞争。

在现代社会,低成本竞争大幅度缩小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加快了产品的衰退过程,促进新一轮的技术创新。即通过技术创新生产出在“性能/价格”或产品技术含量比竞争对手更具有优势的产品,以此来占领市场份额。《全球创业观察》研究报告表明,创业创新活动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创业创新活动水平的不同可以影响国家经济增长水平的1/3,可见,技术创新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特别是对于一些资源枯竭城市和区域,发展技术含量高的企业,消化已形成的生产力,可以极大地降低经济社会的转型成本。

篇2

关键词:农村区域;区域经济;理论与模型

中图分类号: F3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3-102-2

1 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模式

1.1 区域经济发展一般理论与模式

对于区域经济来说,其在发展过程中,与该地区的产业竞争力,存在较大的关联性。因此,竞争力,可以说是经济发展当中的一项重点内容。而对于竞争力大小来说,其与该地区企业及生产环境有着较大的关联性。而企业与企业适应变化的能力,是帮助企业收获经济效益的前提条件。一个区域,会借助劳动力、所生产的产品、所提供的服务、所出口的资源,来与另外区域取得联系。由此可见,区域经济在发展当中,也会与区域在大环境当中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及服务能力有着较多的联系。然而,如何阐述区域产出与企业竞争力间所存在的联系,对于不同的学说来讲,其解释各不相同。

1.2 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

1.2.1 外生发展模式

外生发展模式倡导农村区域发展,主要是由外部条件决定的。其发展收益更加偏向于农村区域外部,而其利益诉求,更多处于被践踏状态。该模式在农村区域研究中,一直处于热门状态。在政策方面,该模式倡导农村区域发展,需引入现代化农业,同时在农村地区,开办工程,让富余的农村劳动力,有着更多的劳动机会。然而,在各种实践中可以看出,外生发展模式并不能使农村经济得到平稳发展,同时也难以使农村区域得到可持续发展的机会。

1.2.2 内生发展模式

对于内生发展模式来说,其认为,农村区域发展,关键在于依靠于内在驱动,需要依靠当地资源来进行发展。同时,发展所取得的效益,也会更多留在区域内,区域诉求会得到更多的尊重与维护。对于该模式来说,其与地方环境模型有着较多的相似之处。从政策角度来看,该模式倡导,要想使农村区域得到发展,就需要使农村产业得到多样化的发展,并且找到适合农村区域本身的发展模式,让更多的农民能够发挥其自身才能,完成对区域内企业的重点扶持,并做好培训工作。

1.2.3 外生―内生混合模式

对于外生―内生混合模式来说,其认为,农村区域发展,是内外力量的互相作用结果。该模式认为经济、制度与社会三者的关系,会因为产业差异,而使得内外部联系也存在差异。该模式把农村区域发展受到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的外部因素影响进行联系起来。在不断变化的全球网络当中,农村区域在发展时,会受到外部与地方网络的双重影响。区域不同,其对应网络的方向、密度与规模也不尽相同。所以,该模式会将农村发展看作一系列繁杂的网络编织体系,在该体系中,资源可以发送流动,对发展起到控制作用的力量由内、外部组合而成,同时会产生相互作用与影响。

2 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模式反思

2.1 封闭式发展模式反思

改革开放伊始,农村区域在发展过程中,逐步产生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与资金,这些资金与劳动力,在城乡较为封闭的环境中,发酵成一个个乡镇企业。然而,受到农村区域市场需求的影响,在封闭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便需要实施区域开放,来使劳动力、产品、资源与技术得到流动。由于现代化的城市,才是区域经济的核心,因此,倘若农村区域与城市区域相互隔绝,便会使得农村区域经济难以发展。所以,在相同国家当中,农村区域存在的封闭,仅是相对来说。这是因为农村区域无法像国家与国家一样,实施关税制度,即便存在关税壁垒,农村区域发展也缺失足够的技术与人才。然而,农村区域人口应当与城市区域人口权利相当、机会平等,并将农业与工业平等对待。

2.2 城乡互动模式反思

一直以来,城市的发展缺少不了农村的影响。因此,城乡互动,应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工业革命之后,受到技术进步与生产效率快速增长的影响,城市经济在城市与农村经济互动当中,占据了优势地位。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之下,受到增长极理论与累积性因果循环原理的影响下,现如今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便得以形成。这种结构的产生,加大了农村与城市的差距,使农村地区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使其发展受到严重阻碍与影响。然而,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日益加速的同时,也会影响城市周边的农村区域,逐步向城市扩散产业进行转变,进而促使其经济得到较快发展,然而,这种转变,也带来很多问题的出现。同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为农村经济的有效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2.3 农业现代化模式反思

农业现代化模式主要在人口密度相对较低、人均耕地面积较多的一些平原区域开展较为有效。在农村工业发展不利的背景下,加大农业现代化发展,对农业生产力及农村经济发展都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借助农业现代化带来的技术与规模增长,促进农民收入提高,使一些农村区域,能够成为粮食、畜牧业、蔬菜生产基地。但是,一旦专业化与技术化规模持续扩大,也会使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同时,使农村经济变得十分单调并脆弱,市场竞争中出现的各种变化,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意想不到情况,都可能会导致农村经济在发展中受到影响与阻碍。

2.4 农村工商化模式反思

20世纪90年代初,农村乡镇企业发展趋势便逐步放缓,农村工商化模式,开始借助产业升级、产权改革、集中布局等一系列办法,来促使自身竞争力得到提升。然而,最终使得农村工商化模式得到重新发展的,便是全球经济产业转移,带来的外向型劳动密集产业迅速发展造成的。此时,农村工商化模式不再依靠资源、劳动力等优势而得到发展,而是通过借助资本、区内先发优势、市场优势及品牌营销渠道获得发展。然而,近年来,电荒、民工荒、产业转移与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使得很多工厂停止生产,这类问题的出现,都表示我国农村工商化在未来发展中,需继续依靠劳动力成本优势,同时需对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到不断探索与追求。

2.5 农村经济多样化模式反思

在我国城市经济得到较为快速发展的同时,对于一些人口密度相对较大的平原地区的农村来说,很多农民都在进程务工中,获取更多的收入,使得农业多样化经营也逐步衰退。与此同时,农业产业化正在技术、管理与设备的推动之下,得到快速发展,此时的农村经济,正在朝向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尤其是教育服务、科技推广服务、生产资料供应服务、产品销售服务、信息服务、信贷服务、保险服务以及生产中的播种、防虫防疫、收割服务等一系列的农业服务,开始逐步增长并深入发展起来。另外,在拥有独特文化与自然景观的少数民族或风景区,开始借助地方文化与自然景观资源,打造一系列富有当地特色的特色产业,对当地民俗风情和原汁原味的乡村文化做到大力发展,同时借助生态观光、“农家乐”、民俗体验和休闲度假等以旅游为主的特色产业,来满足因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方式转变致使城乡居民消费不断升级需求,在促进农村经济得到增长的同时,使农村区域发展找到了可持续性强的发展模式。

3 总结

在信息化与全球化发展的同时,地方上存在的传统力量、农村区域固有的文化资源力量会与国家政府政策力量等融入一起,在全球化进程当中,对农村区域发展产生起到相互影响的作用。所以,以内生―外生混合理论为根本的城乡统筹模式,是农村区域经济实现发展的有效模式。

参 考 文 献

[1] 刘海明,杨健,王灿雄,林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进展综述――兼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机制建立的必要性[J].中国集体经济,2010(07).

篇3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理论研究

一、主要的区域均衡发展理论简介与评述

1.赖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应努力使经济达到一定水平,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以取得长期的持续增长。不发达经济中,人均收入提高或下降的刺激力量并存,如果经济发展的努力达不到一定水平,提高人均收入的刺激小于临界规模,那就不能克服发展障碍,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为使一国经济取得长期持续增长,就必须在一定时期受到大于临界最小规模的增长刺激。

2.纳尔森的低水平陷阱论:以马尔萨斯理论为基础,说明发展中国家存在低水平人均收入反复轮回的现象。不发达经济的痼疾表现为人均实际收入处于仅够糊口或接近于维持生命的低水平均衡状态;很低的居民收入使储蓄和投资受到极大局限;如果以增大国民收入来提高储蓄和投资,又通常导致人口增长,从而又将人均收入推回到低水平均衡状态中,这是不发达经济难以逾越的一个陷阱。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走出陷阱,就必须使人均收入增长率超过人口增长率。

3.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在投资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持续作用于各产业,从而冲破其发展的瓶颈。此论在发展中国家较有市场,原因在于它的三个“不可分性”的理论基础即社会分摊资本的不可分性、需求的不可分性、储蓄供给的不可分性以及外部经济效果具有更能说服人的证据。

4.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资本缺乏是阻碍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由投资诱力不足和储蓄能力太弱造成的,而这两个问题的产生又是由于资本供给和需求两方面都存在恶性循环:但贫困恶性循环并非一成不变,平衡增长可以摆脱恶性循环,是扩大市场容量和造成投资诱力的一种必须的方法。

上述理论应用在区域经济中就形成了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它不仅强调部门或产业间的平衡发展、同步发展,而且强调区域间或区域内部的平衡(同步)发展,即空间的均衡化。认为随着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将趋于收敛(平衡),因此主张在区域内均衡布局生产力,空间上均衡投资,各产业均衡发展,齐头并进,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均衡发展理论的缺陷之一在于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即对于一般区域特别是不发达区域来说,不可能具备推动所有产业和区域均衡发展的资本和其他资源,在经济发展初期很难做到均衡发展。缺陷之二,忽略了规模效应和技术进步因素,似乎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供求关系就能决定劳动和资本的流动,就能决定工资报酬率和资本收益率的高低。但事实上,市场力量的作用通常趋向增加而不是减少区域差异。发达区域由于具有更好的基础设施、服务和更大的市场,必然对资本和劳动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从而产生极化效应,形成规模经济,虽然也有发达区域向周围区域的扩展效应,但在完全市场中,极化效应往往超过扩展效应,使区际差异加大。另外,技术条件不同也会使资本收益率大不相同,此时的资本要素流动会造成不发达区域资本要素更加稀缺,经济发展更加困难。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显然是从理性观念出发,采用静态分析方法,把问题过分简单化了,与发展中国家的客观现实距离太大,无法解释现实的经济增长过程,无法为区域发展问题找到出路。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非均衡发展理论对发展中国家更有合理性和现实指导意义。

二、主要的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简介与评述

按发展阶段的适用性,非均衡发展理论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时间变量的,主要包括循环累积因果论、不平衡增长论与产业关联论、增长极理论,中心—论、梯度推移理论等;另一类是有时间变量的,主要以倒“U”型理论为代表。

1.冈纳·缨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论。该理论认为,经济发展过程在空间上并不是同时产生和均匀扩散的,而是从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始,一旦这些区域由于初始优势而比其他区域超前发展,则由于既得优势,这些区域就通过累积因果过程,不断积累有利因素继续超前发展,从而进一步强化和加剧区域间的不平衡,导致增长区域和滞后区域之间发生空间相互作用,由此产生两种相反的效应:一是回流效应,表现为各生产要素从不发达区域向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二是扩散效应,表现为各生产要素从发达区域向不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发展差异得到缩小。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回流效应远大于扩散效应,即发达区域更发达,落后区域更落后。基于此,缪尔达尔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主张。在经济发展初期,政府应当优先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以寻求较好的投资效率和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也要防止累积循环因果造成贫富差距的无限扩大,政府必须制定一系列特殊政策来刺激落后地区的发展,以缩小经济差异。

2.艾尔伯特·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论。该理论认为经济进步并不同时出现在每一处,经济进步的巨大推动力将使经济增长围绕最初的出发点集中,增长极的出现必然意味着增长在区域间的不平等是经济增长不可避免的伴生物,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他提出了与回流效应和扩散效应相对应的“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极化效应占主导地位,因此区域差异会逐渐扩大;但从长期看,涓滴效应将缩小区域差异。

3.佩鲁的增长极理论。法国经济学家佩鲁首次提出的增长极概念的出发点是抽象的经济空间,是以部门分工所决定的产业联系为主要内容,所关心的是各种经济单元之间的联系。他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各部门,而是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部门,然后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终极影响。显然,他主要强调规模大、创新能力高、增长快速、居支配地位的且能促进其他部门发展的推进型单元即主导产业部门,着重强调产业间的关联推动效应。布代维尔从理论上将增长极概念的经济空间推广到地理空间,认为经济空间不仅包含了经济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也包括了经济现象的区位关系或地域结构关系。因此,增长极概念有两种含义:一是在经济意义上特指推进型主导产业部门;二是地理意义上特指区位条件优越的地区。应指出的是,点—轴开发理论可看作是增长极和生长轴理论的延伸,它不仅强调“点”(城市或优区位地区)的开发,而且强调“轴”(点与点之间的交通干线)的开发,以点带轴,点轴贯通,形成点轴系统。

4.弗里德曼的中心—论。在考虑区际不平衡较长期的演变趋势基础上,将经济系统空间结构划分为中心和两部分,二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二元空间结构。中心区发展条件较优越,经济效益较高,处于支配地位,而区发展条件较差,经济效益较低,处于被支配地位。因此,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各生产要素从区向中心区的净转移。在经济发展初始阶段,二元结构十分明显,最初表现为一种单核结构,随着经济进入起飞阶段,单核结构逐渐为多核结构替代,当经济进入持续增长阶段,随着政府政策干预,中心和界限会逐渐消失,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一体化,各区域优势充分发挥,经济获得全面发展。该理论对制定区域发展政策具有指导意义,但其关于二元区域结构随经济进入持续增长阶段而消失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5.区域经济梯度推移理论。基础是美国的跨国企业问题专家弗农等的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认为工业各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在发展中必须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老四个阶段,并且在不同阶段,将由兴旺部门转为停滞部门,最后成为衰退部门。区域经济学者把生命循环论引用到区域经济学中,创造了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理论。根据该理论,每个国家或地区都处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世界上每出现一种新行业、新产品、新技术都会随时间推税由高梯度区向低梯度区传递,威尔伯等人形象地称之为“工业区位向下渗透”现象。

无时间变量的区域非均衡学派虽然正确指出了不同区域间经济增长率的差异,但不能因此而断定区际差异必然会不可逆转地不断扩大。因为各种非均衡增长模型片面地强调了累积性优势的作用,忽视了空间距离、社会行为和社会经济结构的意义。缪尔达尔和赫希曼的理论动摇了市场机制能自动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传统观念,并引起一场关于经济发展趋同或趋异的大论战。但是在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逊的倒“U”型理论提出之前,论战缺乏实证基础。他的研究使讨论向实证化方向迈出了有力的一步,倒“U”型理论也成为有时间变量的非均衡发展理论的代表。

6.威廉姆逊的倒“U”型理论。威廉姆逊把库兹涅茨的收入分配倒“U”型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了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型理论。他通过实证分析指出,无论是截面分析还是时间序列分析,结果都表明,发展阶段与区域差异之间存在着倒“U”型关系(如图1所示)。这一理论将时序问题引入了区域空间结构变动分析。由此可见,倒“U”型理论的特征在于均衡与增长之间的替代关系依时间的推移而呈非线性变化。

纵观上述两类非均衡发展理论,其共同的特点是,二元经济条件下的区域经济发展轨迹必然是非均衡的,但随着发展水平的提高,二元经济必然会向更高层次的一元经济即区域经济一体化过渡。其区别主要在于,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论述均衡与增长的替代关系,因而各有适用范围。在关于增长是否不论所处发展阶段如何都存在对非均衡的依赖性问题上,这两类理论之间是相互冲突的。增长极理论、不平衡增长论和梯度转移理论倾向于认为无论处在经济发展的哪个阶段,进一步的增长总要求打破原有的均衡。而倒“U”型理论则强调经济发展程度较高时期增长对均衡的依赖。

篇4

关键词:区域经济 均衡发展 发展路径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述评

(一)出口基地理论

出口基地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诺思最先提出,后来经过蒂博特、罗曼斯、博尔顿等人的发展而逐步成熟。基地理论的基础在于在静态比较分析中提出了外贸乘数的概念,该理论的基本思想在于:任何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都取决于区域的输出产生的增长情况,而区域外生需求的扩大则是内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依照这一理论,倘若不同区域都能够集中其力量发挥自身优势,那么自由贸易就会逐步平衡区域间要素和价格的差异,区域经济之间的差距也将不断缩小。

(二)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R·纳克斯提出的。纳克斯通过研究后发现,发展中国家在宏观经济中存在着供给与需求两个不同的恶性循环。从供给方面来讲,低收入意味着较低的储蓄能力,同时也会引起资本形成的不足,而资本形成不足又会使生产率处于较低水平,而这又会造成低收入,这样一来,一个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也就形成了。从需求方面讲,低收入等价于低购买力,低购买力又会导致投资不足,进一步的,生产率处于较低水平,而这又会造成低收入,恶性循环也将产生。此外,这两个恶性循环互相影响,陷入这一循环的区域经济是很难得到增长机会的。

(三)大推进理论

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保罗·罗森斯坦/罗丹是大推进理论的倡导者与集大成者。大推进理论的论据与理论基础是建立在生产函数、需求和储蓄供给三个“不可分性”之上的。这一理论形成了以下主张:发展中国家在投资上要以一定的速度与规模进行,并将其持续作用在众多的产业之上,以此完成对现实发展瓶颈的突破,这样一来,区域经济将在全面上得到推动,获得高速增长。

我国区域经济格局的转变

(一)金融危机前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格局

1.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的几何重心就开始移动,移动方向为向南偏西,这个方向即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以这一地区为中心的南部沿海区域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而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区域经济的几何重心继续快速向南移动,与此同时,移动方向也由以前的向南偏西转向向南偏东,这个方向即为长江三角洲地区,该地区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增速和经济总量都得到了迅速提高。而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等方面都明显领先于其他地区。至此,该类地区已经进入到了工业化的中期阶段或中后期阶段。尤其是在我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经济逐渐走入了世界经济的轨道,两者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作为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成为国际制造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2.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相继实施,同时,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的各种要素投入成本全面上涨,经济增速也在诸多压力下逐步放缓,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却后来居上,经济增幅逐渐加快。从20世纪末开始,东部地区的京津冀地区和山东半岛城市群异军突起,其经济增速跃居珠三角和长三角两大区域之上;而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已经居于四大主流区域的首位。由此一来,在一快一慢的交错步伐下,我国区域间的经济增长差距开始放缓。进一步的,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角度来看,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之间的相对差距也在逐年缩小,而近几年西部地区崛起的鄂尔多斯的多项经济指标都已经在全国领先,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

1.从宏观角度看,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东部地区的影响最为明显,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我国东部地区(尤其是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因其具有明显的外向型经济特征,受到冲击的幅度最大,经济增长也因此呈现出下降趋势,尤其面向欧美市场进行商品出口且相对依存度较高的地区,经济的下滑趋势更是明显。

2.在政策方面,我国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在近一段时间以来,持续受到中央政策的倾斜,大区域战略的部署和实施给这些地区带来了快速发展的契机。一个明显的事实就是,区域经济的优先发展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投入,这将进一步加快该类区域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而在产业组织方面,金融危机使我国产业梯度转移的步伐和规模明显增强,大量企业尤其是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正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战略转移,这极大地促进和带动了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在这一过程中,相关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得到加强。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与金融危机的关联分析

(一)经济政策的滥用加重了区域经济发展失衡

在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的条件下,尤其是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地方政府通常有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加速其经济增长的冲动,这为金融风险的产生和积累创造了积极条件。同时,这种干预在某些时候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策略,而所有的政策指向中,由政府发起的投资行为又成为带动地方经济的主要力量。如果单纯为了经济的增长而不顾忌市场和社会的反应,试图通过扩大政府投资所带来的乘数效应维持和促进区域经济的良性增长,不但无法实现预期目标,最后连最初的经济状态也无法维持。尤其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民间投资的匮乏和政府调控经济能力的制约,这一风险将最终演化成现实,危机的出现将无法避免。在我国目前,真实的情况恰恰如此—经济发展越是落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就越明显,而这正将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性引向深入。

(二)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使金融体系更加脆弱

区域经济的发展失衡降低了市场机制的效用,从而使信息缺陷得到加强,而这又将进一步导致主体非理的发生,由此一来,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就在所难免。在我国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脉络上,东部地区渴望继续保持其领先的经济地位,而以往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更具有强大的发展后劲。从一段时间来的实践可以看出,在金融深化与创新和金融全球化理论的支撑下,地方政府乃至中央政府都渴望并最终采取了相关行动,而这极有可能导致多方面的金融风险甚至经济风险。

(三)区域格局失衡致使经济增长不可持续

受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我国经济的增长承受着巨大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增加国内的需求,即有效增加内需的数量,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的滞胀将难以避免。而这样的危险局面是一触即发的,一旦宏观经济出现异样波动,政府就极有可能因鞭长莫及而无能为力,作为区域经济主体的企业便有可能陷入经营困境。因此,这些企业大多存在创新能力意愿不强、创新能力不足的倾向,尤其在我国一些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企业经营效益的好坏大多要向资金找原因,而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却不愿过问,这又加重了这一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发生后的破坏力。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与金融危机之间的关联如图1所示。

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建立有效的补偿机制

从国家层面上来讲,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主要对策之一,就是要加强宏观调控方向和力度,适时改革和完善财政税收体系,将中央与地方的财权和事权进行明确划分,进一步加强对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引导和政策倾斜,加大对该类地区的资金投入和智力投入,同时要逐步建立起包括全国范围内的区域经济协调机制,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经济垄断等现象要进行严厉查处,维护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稳定。从区域之间的关系来讲,就是要做到统筹兼顾、抓大不放小,发展较快的省份要积极协助其他地区的发展,并且在区域和流域之间,通过协商、谈判和合作等多种方式,建立起长效的经济补偿机制,避免因无序开发导致资源环境的恶化和更为严重的后果。此外,区域本身的发展可以考虑将原本独立,但社会影响相对突出的邻近地区纳入发展规划,进行统一协调和统一管理。

(二)加快外来资本的培植

这次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首先表现在进出口贸易上,国内产品的出口受到了明显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各区域政府应该适时转变战略方向,重新制定相关政策,并对现有政策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比如加快生产方式的转变,将原有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和自主创新型产业进行转变等。同时,区域经济的发展不能闭门造车,以往独立、松散的区域关联状态应该被相互之间的合作取代,使合作的可能多于竞争。区域政府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不但要充分重视自身资源的种类和数量、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还要因地制宜,将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间的发展趋势进行统筹安排,实现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的发展。而在这一过程中,一味地抵制外来资本、单纯地扶持本地企业只能适得其反。所以,在对待外来资本的问题上,要在一开始就将外来资本进行根植化和本土化,将其与区域的长远发展联系起来,尤其对那些金融性资本和产业资本,对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是发展区域经济的又一良方。

(三)加强区域经济合作

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各区域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比较优势,以最高的经济效率参与市场竞争。为此,各区域政府之间要在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目标指引下,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工作,以此来保证区域合作的矛盾和冲突能得到快速有效地解决。而在区域经济合作的组织形式选择方面,项目合作和市场机制是两种主要的运作形式,此外还可选择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形式等;在区域经济合作的方式与手段的运用上,行政干预和市场化手段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两者可以分开进行,只选取其中一种,也可以将两者结合,合并使用。一个明显的趋势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政府在区域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被逐渐削弱,取而代之的主体是市场。

参考文献:

1.吴党恩,张丞.以我国为例看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与金融危机的联系[J].集体经济,2009(12)

2.王淑萍.试论全球金融危机中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J].科学之友,2010(5)

3.陈佳贵,李扬.2010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4.戚本超,景体华.中国区域经济报告2008- 2009[M].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5.陈建华.全球金融危机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J].上海经济研究,2010(7)

6.何福荣,田欢.浅谈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的区域经济合作[J].商场现代化,2009(1)

7.魏后凯.金融危机对中国区域经济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4)

篇5

关键词:综合运输体系;区域经济;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5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3-0-01

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及其协调发展问题一直以来是区域经济学界探讨的热点问题。随着经济社会及交通运输的迅速发展,众多学者开始关注综合运输体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一新兴研究热点。来逢波教授的学术专著《综合运输体系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塑造与优化研究》就是在区域经济与交通运输交互影响及其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结合我国具体国情经过三年多的深入研究推出的一部力作,该书同时也是来逢波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研究成果。

综合来看,该书融合了经济学、管理学、地理学等诸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并体现出了以下鲜明特点:

一、研究对象具体,研究方法可行

该书在紧密结合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与区域经济协调动态演化的背景,结合作者主持的同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开展了深入研究,立足对综合运输体系构建及其与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协调发展调控对策进行研究,并交叉融入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运输经济学的研究视角,利用全面梳理与归纳论证、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等方法,探讨其内在机理及优化途径,切入点及方法思路清晰,通过实际研究构建了此类研究的一般范式及研究逻辑框架,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能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另一方面,通过研究综合运输体系的概念内涵及基本组成要素,探讨了通过交通廊道变化带来的区域空间格局演变与重组,提炼总结了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动态演变的影响,是对既有相关研究理论方面的进一步补充和深化,相信在未来必将极大地推进本层面的研究进展。

二、数据详实可靠,观点独特鲜明

作者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调研等过程,采取定性定量结合、大数据挖掘等方法,形成了鲜明独到的观点。

(一)创新性地提出了“四个大区”的研究理念。作者在梳理我国交通运输体系改革开放后数十年发展轨迹的基础上,对我国地理空间进行了研究并尝试性做出了“四个大区”划分,采用了五个测度指标(旅客周转量、货物周转量、GDP、人均GDP、DUM),使用长时相面板数据进行了反馈验证和分析。

(二)创新性使用了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单一年份进行分析验证。将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引入交通对区域经济影响的研究本身就是一种突破和创新。作者创新性地使用了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分析测度,得出了综合运输体系与区域经济存在着较强关联度的结果,而且这种关联性成正比例呈现,同时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布特点。鉴于此,作者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应优先进行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和优化的观点。

(三)开创性提出了综合运输影响下的区域经济梯度转移规律。分析认为,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现状水平是区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变的核心影响因素。高速公路具有网络优势、便捷快速优势、通达深度优势,总体分析来看,在对区域经济发生拉动作用的诸要素中,高速公路的效果和作用最为明显。高速公路对区域经济的作用基本表现是:距离高速公路远的地区影响较小,其间呈渐次减弱态势。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存在着若干个差异化的中间梯度,呈现出了比较明显梯度形式。

(四)尝试使用了系统动力学相关理论进行了分析。作者构建了构建区域经济增长、交通基础投资、运输需求与供给、空间结构等模型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与区域经济互动影响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流图。该书认为:“从要素流动视角分析,综合运输体系与区域经济空间格局之间是一种系统关联关系”,并以2000C2014年数据为计算基础,经过系统检验、过程分析、灵敏度分析,得出了综合运输体系与区域经济空间格局之间的深度系统化的影响和作用。

(五)首次提出并使用了典型双高通道进行实证分析。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及航空运输是现代化高速交通方式,三者组成了高速交通网络体系。就目前综合交通体系的发展现状看,双高陆路通道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更为直接和高效。“双高”网络通道对产业要素流动、人口流动与迁移、城镇化发展等起到了明显的拉动(推动)作用。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随着航空运输网络的完善,高速交通方式的立体化作用会体现的更为明显,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化的作用力会更强。

三、著作结构清晰,逻辑体系严密

该书内容共分为十一章。从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到对策分析,层层递进,显示了极强的逻辑性。最后通过对主要研究内容和观点的总结和概括,提出了后续研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纵观近年来综合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尚未发现把综合运输体系多种运输方式同时植入到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动态演变的框架范围内进行多维度、综合性、重时空关系的研究,因而相信该著作将对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及其与区域经济时空格局协调互动的相关研究起到积极的探索和铺垫作用,进而推进相关领域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该书尽管有其理论和现实意义,也在一定层面上进行了积极的创新尝试和纵深研究,但由于受制于数据资料不完整等客观条件的约束,研究局限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综合运输体系与区域济之间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多维系统,随着交通运输系统和区域经济时空格局的动态演变,二者必将体现出新的发展特点和演变规律,需要进一步跟进研究和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综合运输体系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塑造与优化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

[2]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效应及实证检验[J].东岳论丛,2016,37(6):120-127.

篇6

关键词: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综述

按照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于各个参与的国家来说都是会带来利益的,无论是这种利益是大是小。由于发达国家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也促使发展中国家在理论上认真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实践上正逐步融入了当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中,努力开展实践。尽管如此,但这并不意味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就能完全适用于发展中国家,可以照搬发达国家的模式,所以这些理论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只能是一种借鉴。基于此,经济学家们针对各个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

一、中心―理论

结构主义学者Gurnar Myrdal、Raul Prebisch认为由中心国家(即发达国家)和国家(即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现行的国际经济秩序是不合理的,因为这一秩序下有利于发达国家但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却是极为不利的。普雷维什将这一体系比作宇宙中的星云分布格局来具体形象地阐释了这一理论,他也认为现行的国际经济秩序是不合理的,它只有利于发达国家而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是不利的。对于现行国际经济秩序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利益和损害问题,缪尔达尔认为,“回波效应”是经济发展所固有的,而“回波效应”的力量超过了“扩散效应”的力量,其结果是贫富悬殊进一步加剧。因此,这些学者认为要打破这种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关键在于发展中国家必须在实行进口替代战略的基础上加强彼此之间的经济合作,方能实现共同发展。

二、国际依附理论

国际依附理论在对现代国际经济体系的认识问题上比结构主义的中心―理论要更为激进,提出这一理论的主要学者是:Paul Baran、Samir Amin、Ander Gunder Frank、F H.Cardoso、 Osualdo Sunkel以及A. Emmanuel等。他们对比分析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国情现状,认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支配―依附”的关系即发达国家支配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则依附于发达国家并受其剥削的关系。因此,他们认为只有在发展中国家内部进行彻底的制度及结构的改革,还有同步推进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一体化,并彻底摆脱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的发展。

三、综合发展战略理论

对发展中国家经济一体化解释,尽管中心―理论和国际依附理论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较为普遍的认识是鲍里斯・塞泽尔基的综合发展战略理论要更具有解释力和最有影响力。鲍里斯・塞泽尔基首先认为不应当把发展中国家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仅限于市场的统一,而应当视为是一种发展的战略;其二,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应当通过区域工业化来增强相互依存性,并且把生产和基础设施作为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领域;其三,他非常强调政府必须实行有效的干预;最后,他认为应当把经济一体化视为集体自力更生的手段和世界经济新秩序逐步变革的要素。

结语

经济学者们依据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提出的中心―理论、国际依附理论和综合发展战略理论是适用于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中心―理论认为要打破这种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关键在于发展中国家必须在实行进口替代战略的基础上加强彼此之间的经济合作,方能实现共同发展,而国际依附理论则认为只有在发展中国家内部进行彻底的制度及结构的改革,还有同步推进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一体化,并彻底摆脱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的发展。综合发展战略理论则认为不应当把发展中国家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仅限于市场的统一,而应当视为一种发展的战略,并通过区域工业化来增强相互依存性,把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领域,还认为应当把经济一体化视为集体自力更生的手段和世界经济新秩序逐步变革的要素。

参考文献:

[1] O.Sunkel. National Development Policy and External Dependence in Latin America.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2] A. Emmanuel. Unequal Exchange. New York and London: Monthly Review Press,1969

[2]布雷达・帕弗里奇等.南南合作的挑战[M].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87

篇7

[关键词]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区域经济协调;宏观调控

[中图分类號]F124

宏观调控强调通过多种途径展开社会经济控制,维持社会再生产协调状态。区域经济反映了各区域经济水平、状态、规律。从整体上看,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失衡,区域经济差距悬殊,政府作为区域经济建设的核心,有责任、有义务协调区域发展。鉴于此,笔者结合实践研究,就政府宏观调控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展开分析。

1 宏观经济管理与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1.1 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必要性

社会主义市场环境下,政府采取宏观经济管理主要作用是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指导、促进作用,优化分配,完善生产资源,促进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稳定国家经济。而想要保证社会市场稳定还需通过市场自发调控与政府宏观调控,两者结合才能实现百花齐放,增加社会就业率、推动企业发展。同时,还有助于调动政府参与主动性,对促进经济体系完善起到间接性作用,使社会经济处于稳定发展水平。但从另一方面而言,宏观调控也存在管理失效风险。宏观经济是以计划指导为目标,对今后经济发展趋势的预见,政府根据经济预测展开宏观调控,但在实际落实过程中存在诸多限制性因素。主客观影响如:决策依据信息来源真实性、准确性,决策人员专业水平,政府反应要落后市场发展变化,成为宏观调控最大影响因素。所以,及时对政府行为科学引导保证发挥市场调控作用,推动区域经济建设发展有助于稳定社会经济发展。

1.2 宏观调控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

区域经济协调是宏观调控的目标。政府想要进行宏观调控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不仅是工作目标,也是区域经济协调有效方法。首先,社会经济总量稳定。经济总量指的是某个阶段国家经济活动总成果的数量反映,宏观经济活动指标的集中体现就是总供给与总需求。宏观调控短期目标即是维持社会供给与需求稳定,才能保证社会经济稳定发展,这也是区域经济协调重要途径。其次,社会经济发展。基于长远角度分析,宏观调控是社会经济长期建设发展的战略性指导,及时排除经济隐患,促进国民经济进步。区域经济协调具体而言,就是城乡、城市区域的统筹协调,要求两者必须保持同步状态。

1.3 宏观调控是稳定区域经济的根本需求

首先,宏观调控的基础前提就是计划手段,要求政府对区域经济进行短期、长期计划,适应宏观经济管理计划达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其次,经济计划。以间接形式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影响,间接管理指的是不直接干预经济活动,而是以市场为媒介通过经济手段对经济发展主要变量施加影响,通过市场传导引导微观经济行为,确保达到宏观经济管理标准。区域经济属于国家宏观经济层面的内容,以宏观调控形式进行区域经济协调。最后,行政方案。行政方案指的是行政单位利用行政权力干预社会经济的有效途径。单位以宏观经济形式综合人力、物力应对宏观经济问题,如利益问题,都要利用行政手段进行管理控制。

2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伴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发展问题也随之暴露,尤其是区域经济失衡问题。现如今,我国经济水平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特别是长江、珠江、京津冀,根据所处地理环境看呈高密集状态。但是,想要通过高经济水平地区带动周边区域发展存在一定限制,进而出现区域经济发展不均,影响社会总体经济进步。现阶段我国主要劳动力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改革初期得益于上海工业与江浙区域农工相辅,长三角地区特别是江苏、浙江的乡镇工业和家庭工业发展迅速。此后,汽车、石油化工、船舶产业迅速兴起,使长三角一直保持全国领先地位。

3 政府宏观经济管理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想要通过宏观经济控制保持区域经济平衡,促进社会经济进步,第一要素是政府以宏观经济管理为方法,发挥着横幅作用。综合分析各区域经济发展特点与优势、问题,从而创建具有特色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蓝图。相对于个体控制,宏观经济控制更能够规避市场风险、进行市场控制,通过扩大投资、吸引优秀人才、健全市场经济体制稳定区域经济,有助于控制区域经济发展,实现整个区域经济水平提高。

3.1 促进投资,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最佳途径就是扩大投资,鼓励科技创新、扶持第三产业。首先,推动区域经济朝市场化发展,开放市场、建立完善的法律体制和市场制度、良性竞争的市场环境,保证产品、生产资料等走进来、走出去,推动社会经济进步。同时,要求政府打破行政性贸易壁垒,发展多元化、互补性的区域市场。其次,鼓励科技创新,实现产业升级。政府综合有利产业资源,健全指导机制与产业制度从而实现经济增长。在原有产业资源下以财政刺激形式带动企业走向科技创新,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水平。最后,扶持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包含各类服务和产品,有助于满足大众消费需求,促进消费的同时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因此,政府应在制度政策上给予帮助,为第三产业谋求更多福利优惠政策,并进行劳动力教育培训,提高专业水平、生产效率。

3.2 坚持留下来、引进来战略目标

关于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政府应坚持留下来、引进来战略目标。其中,留下来是将区域高学历、年轻劳动力、具有创新、创造意识的人留下来;引进来则是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资源。具体措施:首先,加强与金融、贸易、投资战略的互动,尤其是对外投资和引进外贸的互动。“一带一路”建设既是现代社会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选择,也是推动留下来,引进来的双向互动。其次,为外来人才提供更多福利政策,将优秀人才放在重点开发区,有助于达到人才流动的聚集效益。再次,政府应加大子女教育、公共卫生、就业支持,尽可能缩小与高经济水平区域在卫生、教育、文化、医疗方面的距离。最后,发展农村教育、职业教育、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综合素质、专业水平,更好地适应区域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

3.3 国家战略与地方战略协调

首先,秉承着产业承接和吸收同步、环保、产业技术适度的原则,选择利用适合的产业和技术加以承接。其次,通过“一带一路”建设与自贸试验区建设协调,创建国际化、法制化的营商环境,重塑沿海开放高地优势。“一带一路”地区与自贸试验区叠加,全面打通人流、物流、资金流,在国内大环境下实现双向投资协调发展。最后,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以政策为导向使本土产业和转移产业实现融合,避免出现转移产业同质化问题。此外,长三角区域政府推动本土产业转向中西区域,基于宏观经济调控下创建优势互补的经济开发区。

篇8

关键词: 大都市地区 经济与空间发展 基础理论 流派

1.集聚:大都市地区成长的源泉。

集聚可能是大都市地区成长最主要的源泉,正是因为集聚经济,才推动了经济活动在城市和大都市地区的发展。关于集聚经济,早在19世纪90年代马歇尔就开始研究,而且这种研究一直持续到今天,还不断产生一些新的理论。

1.1马歇尔的集聚经济。

集聚效应是城市形成的基础,最早进行集聚经济分析的是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90),他在19世纪90年代提出产业集聚是由空间外部性引起的,并认为空间集聚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第一,可以促进专业化的投入和服务的发展;第二,为具有专业知识的工人提供了集中的劳动力市场;第三,公司可以从技术溢出中获益。集聚经济主要发生在高度城市化地区,因此有时集聚经济被称为城市化经济(urbanization economies)。

1.2.新集聚理论。

但是,随着上世纪70年代石油暴涨和80年代第一次全球经济萧条,许多学者开始思考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未来之路,出现了“后福特主义”(Leborgne & Lipietz,1988),“灵活积累(flexible accumulation)”(Scott & Storper,1986;Harvey,1987)等新理论思潮。其中涉及经济与空间发展关系最有影响力的是“新集聚理论(new agglomeration theory)”。

在新集聚理论中,MIT大学的Piore和Sabel(1984)提出“第二次产业分离(the second industrial divide)”的观点,借鉴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模型理论,认为成熟阶段的标准化产品正在被市场需求中的异质和不确定性所破坏,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石油价格的波动,消费者的分化使得产品需要更加专门化和异质化,这是原来的大批量生产所不能提供的,因此一些公司开始走“灵活的专门化(flexible specialization)”发展方向。

灵活的专门化是一种持久创新的战略,公司要适应无止境的变化而不是要控制这种变化,这也就意味着在第一次产业分离中被边缘化的手工形式的产品的复兴。同时在空间方面,产业垂直分工的瓦解促进了空间的集聚,让专门化的厂商通过集聚产生规模效益,同时地理相近减少非标准化和变化所带来的成本(Scott,1988)。因此意大利中部和西北部,西班牙的Basque地区和巴黎的高级时装地区(Storper,1993)都是一种基于灵活专门化集聚所带来的繁荣。

新集聚理论和灵活的专门化理论的局限性在于过分依赖垂直分工瓦解的观点,来解释为什么可以依靠本地的产业网络,从集聚经济中获利,并且引用的只是个别案例,不能说明整体的问题。

2.扩散(Dispersal):地区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从一个国家的发展战略到一个地区的发展战略,都希望产业和经济活动能够从发达地区往不发达地区扩散,从而解决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借用扩散的理论,许多地区在发展的初期阶段采用不均衡的发展战略,促进条件好的地区的优先发展,待发达地区发展到一定阶段,通过其扩散效应,带动不发达地区的发展。总结扩散效应的理论,主要包括以下三个。

2.1谬尔达尔—赫希曼理论: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

1957年谬尔达尔(G·Myrdal)出版了《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一书,提出了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认为不同地区在经济发展初期的差别,会由于“累积性因果循环”而逐渐扩大,最终形成地区性的二元结构。而劳动力,资金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的现象谬尔达尔称之为“回波效应”,而这种效应会促进区域发展差距扩大。当然发达地区除了有回波效应外,还有扩散效应,也就是当发达地区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由于生产成本逐渐上升,外部经济减小,这时扩散效应就会使落后地区得到较快速的发展。但总体而言,回波效应居于主导地位,扩散效应相对不足。

1958年,赫希曼(A·Hirschman)出版了《经济发展战略》一书,其理论与谬尔达尔的理论并无太大的差别,因此往往被后来的学者称为谬尔达尔—赫希曼理论。

2.2弗里德曼和普雷维什:中心-理论。

1950年,普雷维什(R·Prebisch)在其著名论文《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及其主要问题》中,首先提出了中心—理论。他认为,世界经济是由中心和所组成的,中心是发达国家,是发展中国家,中心的持续扩张,是为了限制地区的发展。

1960年代,弗里德曼(J·Friedmann)将中心—理论引入区域经济学中。他指出,任何国家的区域系统都是由中心与两个系统组成的,资源、市场、技术与环境在空间上存在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某些区域会获得比较强大的竞争优势,会形成国家的体系的中心,而落后地区的发展会受到抑制,而不依赖中心,这类地区形成了地区,并认为政府的作用和人口的迁移为影响要素的流动,从而逐渐消除中心与的边界,并推动空间经济朝一体化方向发展。

2.3产品生命周期与梯度推移理论。

胡佛(Hoover)和弗农(Vernon)通过对纽约大都市地区研究(New York Metropolitan Region Study)工作,总结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roduction life-cycle theory),认为各个工业部门、工业产品、技术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中,都要经历创新、发展、成熟和衰老等四个阶段。而根据所处的不同阶段,可以划分为三个部门:兴旺部门、停滞部门、衰退部门。

处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部门对空间的要求是不同的,兴旺部门正是发达地区,特别是大都市地区的优势所在,停滞部门正是中等发达地区的优势所在,衰退部门正是落后地区的潜在优势。于是演化经济学家把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空间推移概念运用到区域研究上,产生了区域经济的“梯度推移理论”,主要观点是无论在世界或者一国范围内,客观上都存在经济技术梯度,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力从高梯度发达地区向低梯度落后地区转移,从而逐步缩小地区的差异。

3.创新(Innovation):大都市地区发展的动力源泉。

3.1演化经济学与创新。

演化经济学(Evolutionary Economics)已经成为当今国外经济学界最热门、最前沿的领域。1982年,Nelson和Winter合著的《经济变迁中的演化理论》出版发行,标志着现代演化经济学的形成。他们使用变化(Variety)、不确定性(Uncertainty)、惯例(Routines)、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y)、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和选择(Selection)等概念,来代替新古典经济学中完全理性、最优化行为和确定性。演化经济学致力于不确定性和有限理性的前提下,关注经济发展的过程,演化理论认为,经济均衡只能是暂时的,而不能是长期的。

3.2创新环境概念。

演化经济学强调创新的重要性,还有一些学者开始注意为什么创新会在一些地方集聚,有很好的创新环境。别卡提尼是20世纪80年代研究“第三意大利”代表性人物,他发现在意大利快速发展的产业如纺织业、鞋业和陶瓷业的繁荣主要是依靠灵活专门化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产品的某一个阶段都表现为高度的专门化趋势(Bianchi,1986; Bellini,1987),同时产业集聚也会造成创新在这些新产业区的集聚与发展。一些学者也认为美国加州的高新技术产业联合体也是类似于这种产业区,产业与创新的双重集聚带来的地区的繁荣(Saxenian,1991;Scott,1993)。

此后,欧洲创新环境研究小组GREMI(Groupement Europeen des Milieux Innovateurs)进一步发展了这种产业区的想法,提出了创新环境(innovative milieu)和集体学习(collective learning)的理论,并认为创新环境主要表现在创新阶段的孵化期。

但创新环境概念(innovative milieu concept)的局限性只是解释了为什么创新会在一些空间形成集聚,没有能解释创新第一次是如何出现的,如何塑造创新环境仍然是个没有回答的问题。

4.集群:大都市地区产业空间的主要形式。

集群是大都市地区产业空间的主要组织形式,对于集群理论的研究角度也是非常多元化的,产业集群的基础理论来源于马歇尔的集聚理论。

4.1克鲁格曼(Krugman)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产业集群是一种特殊的产业组织形式,克鲁格曼借鉴了马歇尔的思想,认为促进外部规模经济的要素主要有三种:劳动力的储备、专业的供应商、专业技术知识的流通。但与马歇尔不同的是,克鲁格曼的研究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技术的快速变化,导致内部不规模经济和经济衰退。在此情形下,集聚经济可以透过各种形式的水平和垂直连接来生产,以求降低成本。因此,克鲁格曼认为集聚性经济更具有规模和范畴经济的优势(Martin & Sunley,1996)。

4.2波特(Porter)的钻石理论模型。

波特主要研究产业集群的竞争力的条件,他提出的钻石体系中每个关键性要素都是相互依赖的,因为任何一项的效果都是建立在其他条件的配合上的。钻石体系是一个互动的体系,它内部的每个因素都会强化和改变其他因素的表现。钻石体系也是一个双向强化的系统,其中任何一项因素的效果必然要影响到另一项的状态。这些关键性要素主要包括如下六个方面(Porter,2001)。

(1)生产要素(factor conditions):主要指产业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的素质、技术水平,以及原材料的品质。(2)需求条件(Demand conditions):国内需求市场是产业竞争的第二个关键性要素,内需市场由于对规模经济的影响力而提高了效率。(3)相关及资源供应产业(Related and the Supply of Resource Industries):价值链是由各项产业活动所构成,这些价值活动一方面提供附加价值给顾客,同时也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4)企业策略、结构与同业竞争(Firm Strategy,Structure and Rivalry):是指企业在创造、组织与管理方面的策略、文化与绩效。(5)政府(Government):政府在钻石体系中扮演的角色是两面的,一方面,它可制造政策来影响其他的四个要素,另一方面,政府的政策会受到其他决定因素的影响。(6)机会(Chance):如重大发明、重大科技的突破进展、生产成本的突然提高、世界金融市场和汇率的重大变动、世界或区域需求的剧增、外国政府的政治决策、战争等。

4.3产业集易成本理论。

Storper(1989)认为产业集群是一种介于层级制产业组织形式与市场形式之间的形态,主要通过产业地理集中和企业网络而形成的,在市场和技术快速变化的情况下,产业集聚所形成的本地化生产网络可以降低成本和保障合作关系,有利于提高产业的创新能力和灵活的适应能力。本地产业间频繁的交流所产生的交易成本比那些分散的产业的交易成本低,同时地理接近而进行的互相频繁的合作可以以更低的成本来达到目标。

5.集聚与扩散、创新与集群推动大都市地区规划的理论与实践。

集聚理论、扩散理论、创新理论和集群理论都在关注经济发展与空间地理之间的关系,理论也是相互渗透的,并且每一理论都还没有形成清晰的框架。但这些理论确实都在指导我们的规划实践,并可能对我们传统的规划理论会进行修正。如在我们传统规划思想中,认为目前的许多大城市密度过高,并带来许多城市问题,但经济的集聚、扩散、创新与集群理论会告诉我们,要想保持某些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就必须进一步集聚形成产业集群,并保持继续创新的动力。总体来说,集聚与扩散在大都市地区同时并存,并通过培育创新环境,构建产业集群来增强城市的国际竞争力。

推动产业集聚,创造创新环境,促进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已经成为国内外大都市地区规划主要内容。大伦敦规划(The London Plan:spatial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Greater London)强调进一步增加城市中心区的密度,坚持紧凑城市(compact city)目标,同时进一步推动金融产业在CBD的集聚,推动新兴产业与知识的增长与创新,促进伦敦地区创新集群的培育,包括绿色与创意产业、信息产业等。

在纽约规划中,历届市长,包括朱尼安尼(1993—2001)、布隆伯克(现任市长)都在通过税收优惠、区划奖励和公益性公司来支持曼哈顿地区的开发。纽约在申办2012年的奥运举办权时把主要的奥运场馆都放在曼哈顿,也显示了纽约想继续开发曼哈顿的决心,总体来说,纽约希望推动金融业与新媒体经济产业的进一步集聚并形成世界级的产业集群。

与此同时,空间与产业的扩散呈现一些新的发展趋势,不仅扩散到郊区,而且开始扩散到城市的边缘地区,出现了一些边缘城市(edge city)。城市廊道(urban corridors)也成为空间与产业扩散的另一种主要形式。在知识经济下,许多受过高等教育的白领工人居住和工作在新出现的城市廊道上,如加利福尼亚的硅谷,英国伦敦和布里斯托(Bristol)之间的M4廊道,等等。

与西方国家的廊道相比,亚太地区则呈现出一种城市连绵带(conurbations)形式,并且规模巨大,如印度尼西亚的Jaotabek城市连绵带人口超过了2000万,中国包含香港、澳门的大珠三角地区的人口超过4000万,韩国首尔—釜山(Seoul-Pusan)城市连绵带人口超过2600万。

总之,积聚与扩散并存,培育创新环境、构建产业集群成为当今世界大都市地区规划与实际发展的主旋律,但集聚、扩散、创新、集群的理论还在不断发展与完善之中,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的规划师应该关注这些理论的发展动向。

参考文献:

[1]James Simmie,Innovative Cities,Spon Pres,2001.

[2]Blair Badcock Making sense of cities:A geographical survey,Oxford Uni Press,2002.

[3]Krugman Geography and Trade,Cambridge,MIT press,1991.

[4]Porter,M.E.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London,Macmillan,1990.

[5]朱英明.产业集聚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6]林德昌.博士论文:辽宁省内部发展失衡——沈阳与大连的比较研究.国立中山大学,民国94年.

[7]陈家海.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的转变.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8]杨蕙馨,王军.高技术产业与新型工业互动发展的演化路径.科技管理研究,2005,(2).

篇9

关键词:区域经济 地方高校 Granger检验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是我们当前的现实存在,在这样的现实存在中寻找更好的发展思路就需要更多的理论和数据支持。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寻找新的经济推动力、经济增长点是重点;对于高等教育的主体地方高校而言,获得更多的优质资源,找准自身特色和发展突破口成为地方高校战略发展的重要内容。将两者的发展重点结合,不失为一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地方高校发展的好方法,即:地方高校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着眼点,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统领下,使得自身获得长期稳定发展;区域经济在地方高校智力和人力支持下,提高技术水平,促进产业升级,使生产更注重内涵,提高集约化水平,在发展上取得实质性提高。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地方高校的关系特别是定量的因果关系就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支持,为地方高校发展规划制定奠定现实基础。

一、相关理论基础

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全部内涵为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社会财富增加,即各种产品和劳务总量的不断增长,以货币形式表示,则是国民生产总值的不断增长过程。20世纪60年代以后,这一观点面临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形势的严峻挑战。这些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尽管取得了很大提高,但其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等却没有得到改善,贫困、失业、两极分化等问题仍然非常严重,使得经济学家开始重新认识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涵义包括多方面:首先,人均收入水平提高,通常用人均GDP来衡量;其次,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产业结构升级,包括在GDP中工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在工业中深加工工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不断提高,在第三产业中,新兴的现代化的服务业比重不断提高,技术层次更高的产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最后,城市化水平提高,经济发展意味着更多的民众参加到经济发展过程中来,有传统的农民转化成现代化产业的工人,聚集到城市里,从事效率更高的第二、第三产业活动,带动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新的经济增长理论发展,使得高等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得到更多的强调,高等教育在培养高层次产业工人,提升技术水平,促进产业升级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应予以充分的考虑,将其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来做战略部署,使之和区域整体发展相适应,充分发挥其作用,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科技实力和产业升级。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即高等学校中地方高校占比极大,是高等教育的主力军。地方高校发展竞争激烈,既有来自中央高校的竞争,又有来自相同区域地方高校的竞争,地方高校自身要获得更好发展,在战略上要有新的着眼点。对区域经济发展与地方高校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既对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思路,又对地方高校自身的战略规划提供新的视角,促进地方高校自身的发展。

经济理论指出,某些经济变量之间确实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这种均衡关系意味着经济系统不存在破坏均衡的内在机制,即使变量受到干扰偏离长期均衡点,在均衡机制调整下会在下一期重新回到长期均衡点。协整表明,尽管两个序列都是非平稳的,但两者的某个线性组合却可能是平稳的。两个序列之间的这种稳定关系,是对经济学中所说的规律的定量描述。因此,研究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就是在研究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协整关系的经济意义在于:两个经济变量,虽然它们各自具有各自的长期波动规律,但是如果它们是协整的,则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个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协整关系还是避免“伪回归”的检验,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则对它们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就排除了“伪回归”的可能性。协整关系存在的前提条件是变量为同阶单整序列。下面以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二、内蒙古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检验

本文选取内蒙古1987年至2011年的内蒙古生产总值作为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的指标,用IG表示;选取内蒙古1987年至2011年地方高校的在校生数作为衡量地方高校发展指标,用SE表示。选取的数据来自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内蒙古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对地方高校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检验涉及的数据均为取对数后进行分析,取对数的原因:首先,是符合经济增长的理论的一般形式;其次,能够保留数据所包含的有用信息。对数据取对数后,作为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指标的内蒙古生产总值用LIG表示;作为衡量地方高校发展的内蒙古地方高校在校生数用LSE表示。

(一)内蒙古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ADF单位根检验

对数据进行ADF检验是为了检验数据的平稳性,进行因果检验的时间序列是平稳的是Gre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要求。对内蒙古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数据进行平稳性的ADF检验是避免“虚假回归”,探寻数据之间真实关系的必要步骤。因此,在进行Grenger因果关系检验之前,首先对时间序列进行ADF检验,以确定其平稳性。

用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5.1进行检验,具体检验结果如下:

表1是LIG和LSE在水平下、一阶差分、二阶差分的分别仅含截距、同时含截距和趋势、同时不含截距和趋势的ADF检验结果:

表1 LIG、LSE的ADF检验结果

(二)内蒙古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Johansen协整检验

由上文中的ADF检验结果表明内蒙古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是同阶单整序列,可以进行协整检验,以检验两者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对于两个变量的协整检验,Eangle和Granger提出了两步检验法,也称为E-G检验。本文采用较新的 Johansen检验,使用计量经济学软件 Eviews5.1,检验结果如下:

表2 LSE和LIG的Johansen协整关系检验结果

由检验结果可知,内蒙古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即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从检验结果得出二者的协整方程为:

LIG=1.347656LSE-6.106427

式中,Log likehood为79.71640,标准误是0.11950。

(三)内蒙古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基于以上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结果,可以判断排除了“伪回归”的可能性,对内蒙古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数据可以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运用计量经济学Eviews5.1软件,根据AIC、SC准则,确定最佳滞后期为4阶,做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下:

表3 LSE和LIG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由检验结果可知,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是内蒙古地方高校发展的Granger原因,而内蒙古地方高校发展不是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的Granger原因。因此,数据检验结果拒绝了内蒙古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互为因果关系的假设,它们之间是单向的因果关系,内蒙古地方高校发展是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的Granger原因被拒绝,没有得到数据支持。但是内蒙古地方高校发展的存量因子即人力资本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随着内蒙古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过程而日益明显。由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结合上文中计算得出的协整方程,可以分析得出结论: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增长1%,内蒙古地方高校发展将增长1.35%。从上文对内蒙古地方高校和区域经济的数据分析中可知,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迅速,相对地方高校发展而言,发展超前,即地方高校发展现状落后于区域经济发展。地方高校总体发展规模较小,但其发展空间较大,内蒙古区域经济的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增长迅速,随着内蒙古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高校在较大的发展空间里必然会快于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因此有效的支持了上述结论。这一检验结果并非是检验内蒙古区域经济与地方高校互为发展因果关系的正确与否,目的在于通过定量的科学分析研究二者的实际关系现状,为内蒙古地方高校战略规划提供现实思路,让其战略规划更能促进内蒙古区域经济的发展,最终使自身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

三、结语

通过上述的论证,内蒙古地方高校和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互动关系:首先,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了地方高校的发展,代表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的生产总值是代表内蒙古地方高校发展的在校生数的Granger原因,内蒙古地区生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增长1%,地方高校发展将增长1.35%;其次,内蒙古区域经济的发展会受到地方高校不断发展后所增加的存量因子的影响,即人力资源的积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会越来越大,内蒙古地方高校所培养的人才留在区内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逐年增多,由于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迅速,吸引了区外大量人才的流入,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尽管整体存量较低,但是出现了逐年增长的趋势,人力资源积累所产生的作用正在逐步显现。

参考文献:

[1] 孟庆红.区域经济学概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

版社,2003

[2] 李俊英.对地方高校高等教育定位的思考——

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J].科学与管理.2009,

1:55-57

[3]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

计出版社,历年

[4]统计局.《内蒙古统计年鉴》[M].北

京:中国统计出版社,历年

[5]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M].北

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年

篇10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动力;系统动力;网络系统

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动力才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这个过程中加强对动力系统进行研究,能够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必要条件。因此,探究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下的动力系统研究就显得尤其重要。

1 区域经济发展要素分析

(一)区域经济发展限制性因素

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限制性因素,这些限制性因素从性质上看,主要是一种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方向、速度以及格局方面阻碍作用的影响因素。从内容上看,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限制性因素可以被归结为几个方面的内容:资源方面、地理环境方面、人口方面以及文化传统方面。

前者主要是指从自然方面起到限制作用的因素,而后者则偏向社会方面。该类型的限制性因素当中,对发展产生影响效果各不相同。

下面就以文化传统方面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为例进行简要分析。区域社会当中的文化传统要素代表了这个区域当中的社会价值观念。一旦这种价值观念与社会发展文明程度之间产生脱节,可能造成区域经济发展受到阻碍影响。相对保守的传统文化可能会影响经济发展,对经济发展造成机制或者是其他方面的阻碍。

(二)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下的动力系统分析

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当中的动力因素从内容上看主要是指能够对经济发展产生直接影响,或者可能造成对社会经济结构产生重大影响,并引起结构变化的力量方面。显然,动力因素以及动力主体二者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经济行为当中的动力主体主要是指人,或者是由人组成的群体。动力因素则主要是指一种客观的内在性动力因素。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动力因素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良好的社会经济机制。从根本上真正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换。实现社会经济进步。也就是说,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其发展速度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动力因素强弱程度。

2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动力系统结构分析

通过对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当中的动力因素进行特征、功能分析,可以将动力因素进行多角度的划分。从空间尺度方面:动力因素可以分为宏观动力因素、中观动力因素以及微观动力因素;从层次性角度方面:动力因素又可以分为表层动力、中层动力以及深层动力;从自组织理论角度方面:可以分为自组织动力、他组织动力因素两个方面。

(一)动力系统

国外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理论的研究相对成熟,并有相对更加广阔的实践空间。而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层次与能力都略显不足。区域经济发展动力系统应当包括两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外部动力因素、内部动力因素。

从内容上看,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外部动力以及内部动力因素主要是指推动经济发展的内外部力量。区域经济想要获得发展,需要来自受到外部和内部两种力量的牵引与助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克服区域经济发展当中形成的多种阻力。区域经济发展滞涩,或者出现区域经济发展阻力等同于动力情况的时候,区域经济发展就会出现停止。

而当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阻力因素产生的影响过大,或者是超出了动力因素,区域经济发展就可能发生下滑。这个过程中,外部动力因素形成的环境与条件主要是市场、竞争以及政府行为等。内部动力则来自于企业本身或者是员工对精神物质的追求。同时,需要注意的一点事区域经济发展还具有自组织能动力,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阻力则来自于信息的不对称、管理水平滞后、保守文化等。

(二)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动力系统中子系统以及相关分析

根据前面对区域经济发展要素进行必要的分类发现,我们可以将区域经济发展当中的动力系统进行四个方面的子系统分类:自组织系统、技术创新系统、制度创新系统以及文化系统。这四个系统全部都属于开放性的系统类别。系统之间以及系统与要素之间或者而是要素之间会形成积极的相互作用。尤其是动力系统当中的子系统内容,会在经济活动当中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并不断发生耦合,以此实现合动力网络结构。

3 结论

综上所述,首先,区域经济发展属于综合性,复杂系统社会经济发展过程。其会造成资本、劳动以及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其次,区域经济发展会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影响和制约。当前社会环境当中会令经济发展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再次,区域经济发展会引起动力系统产生。也就是一种虚拟的智能系统。这个系统当中包含一般系统当中的种种特征,并能够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最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能够深层次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是其文化动力,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导向和凝聚力。

参考文献:

[1] 宋健坤,吴金明.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形战略[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1-2.

[2] 卢国良.经济发展动力论[J].经济科学,1990(4):14-19.

[3] 赖勤学.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动力[J].厦门科技,1996(1):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