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的要求范文
时间:2023-08-01 17:40: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旅游管理的要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具备企业思维是企业建立企业管理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员工协作精神,提高企业执行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必要条件,也是克服大企业病的一剂良方。
在说到什么是企业思维之前,我们先说说大多数企业员工的思维习惯。当遇到新工作或者新的情况出现,新的问题产生时,员工的心态常常是这样的:企业又不是我的,我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行了;这件事不在我的职责范围内,我不需要过问;这是你们部门的事,干吗找我……
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不管员工用什么语言表达,其潜在逻辑都是“有事尽量不要找我”,没有一个人会从企业角度思考:这件事应该什么岗位或者什么人负责呢?假如这件事不及时处理会对企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如果我是企业负责人我应该怎样做呢?也就是说没有一个人是从企业角度考虑问题解决的,都是从个人角度考虑如何规避责任。
所谓企业思维,就是企业的每一位成员特别是管理人员需要从企业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在绩效管理的课程上经常会做一个练习:写一个你所在企业的岗位职责。大家猜猜出现错误最多的是什么?也许你会说表述不清、界定不明、形容词太多,等等。而我要告诉大家的是不少人写成了“我的工作职责”。而我再进一步追问:你的岗位是什么?居然有人说不清楚自己的岗位是什么!有人被问急了,最后来一句:反正老板叫什么我就干什么。如果一个企业内只有几个人,老板安排干什么就干什么似乎还能管理得了。假如一个企业有几百人甚至过千人过万人,那老板不安排工作的员工不就可以坐等发工资?事实上不可能有这样的好事!事实上也有很多员工的时间就是在等待老板或上级安排中打发掉了。
员工特别是管理人员没有企业思维,这样的企业大多都是效率低下的企业。没有企业思维的员工,也很少用脑思考工作,这样的企业一定是低效率的!管理者没有企业思维的现象还体现在很多方面。贵阳有一位黄老板请了一位职业经理人,为了让我帮助他了解这位经理人的水平,黄老板给我看他写的制度。这位职业经理人写的《仓库管理制度》中有这么一句话,“材料入库后报销需黄总签字”。我问黄老板“这里的黄总是指谁”,黄老板说指自己。我又问:“你请他来不是做总经理的吗?”黄老板说“是啊。”“他做了总经理,你当老板的还签字,仓库材料短缺是你老板负责还是他总经理负责?”“当然是他负责啊!”黄老板回答得很快。我又问:“材料进来出去他都没签一个字,你怎么找他负责呢?”“这怎么办?”黄老板这下没话说了。
在这个案例中,黄老板与职业经理人都没有企业思维。职业经理人把签字权留给老板就是推卸责任的表现,也是一种保护个人、不敢承担责任的心理使然。老板把企业当自己的,也是没有企业思维的表现。企业思维要求撰写制度时从企业全局考虑,企业的所有工作都要落实到岗位,谁担任这一岗位谁就对这一岗位需要履行的职责负责。在企业组织中对工作负责的都是某一特定岗位。黄总是特定人,总经理则是一个岗位,张三担任也好,李四担任也罢,谁来担任总经理,谁就承担总经理的职责。黄总只有在自己担任总经理时才承担总经理职责,如果请别人当总经理,其总经理职责就应该别人承担。
企业思维也就是系统思考,是系统思考在企业管理中的具体运用。我们常常讲,企业要有全员质量意识、全员安全意识、全员危机意识,如果没有企业思维,全员意识如何建立?如果员工“各自为政”,那么扯皮推诿就会不断上演,管理真空就会经常产生。只有全员具备企业思维,懂得系统思考,当企业出现新情况、产生新问题时,员工自觉从企业角度思考解决办法,员工的协作配合就会增多。久而久之,企业执行力一定能够提高。
篇2
【关键词】生态旅游;管理;内涵;原则;发展路径
生态旅游是未来旅游事业发展的趋势,其指引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方向,而且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可以对生态环境起到保护的作用。生态环境对人们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人们对资源的过度开采,导致有些地方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如果不对其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任其继续破坏可能会威胁人类的生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旅游行业发展的越来越好,而且经济效益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但是一些旅游企业的管理者过多的重视经济利润,容易忽视对自然景区的保护,所以,旅游事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环境问题。为了缓解这些问题,必须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模式。以下笔者对生态旅游的管理进行了探究,并对旅游事业未来的发展路径进行了探讨。
1 生态旅游管理的内涵以及框架
生态旅游管理是在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的情况下产生的,是对传统旅游管理的创新与改进,对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保护作用。其是以生态学的思想作为管理制度的指导思想,以生态学理念作为管理的基础,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对旅游业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生态旅游管理可以促进旅游行业的长远发展,其主张不但让当代人欣赏到美丽的风景以及自然景观,还得让后代人享受到同样的机会。不管是什么年代的人都有享受旅游资源的权利,而且每个人都有保护自然资源的责任,这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只有对其进行必
要的保护,才能使人们生活的环境更加健康。生态旅游管理强调在不破坏自然资源以及人文景观的前提下进行旅游活动,要有长远的眼光以及发展战略,为后人保留美丽的自然资源以及旅游资源。生态旅游管理的内涵影响着框架的构成,下文对其进行了分析,以供旅游管理部门参考。
1.1 生态旅游管理的内涵
生态旅游管理的内涵有两个层面,第一,从生态旅游管理的特征角度分析,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的核心思想是使人们接近自然,感受到清新的空气,使人们的身心更加健康。生态旅游可以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在满足其对精神文明的追求中增长阅历与知识。生态旅游管理的建立可以使人们了解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同时更好地贯彻国家的各项旅游政策,促进旅游行业与环保工作的和谐发展。第二,生态旅游管理可以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的建设,而且可以更好的规划城市的建设,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可规避旅游开发以及旅游路线建设的盲目性,其管理的核心目标是对沿途旅游路线的风景以及目的地进行生态保护,并对其安全进行维护;其管理的内涵是保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防止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要提高旅游环境的质量。生态旅游管理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下建立的,具有长远的发展意义。
1.2 生态旅游管理的框架
对于生态旅游经济的基本组成框架,澳大利亚国际生态旅游研究中心学者拉尔夫・伯克利曾在基础旅游目标地、管理型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以及环境知觉四个方面进行了定义,分别以旅游产业方面、替代名称、区别特征、环境问题、受影响部门、规模增长、产业构成、管理内容、管理工具以及政策选择等栏目指标作为考虑项目,进行了较为综合全面的分析。生态旅游的管理对象是旅游业及相关生态系统,追求可持续性维护旅游区的生物多样性、景观美学价值以及整体生态特性,从生态旅游经济发展的硬件载体方面来说,生态系统为环境和生物要素在特定空间进行组合提供了基础,因此,如何将环境要素与生物要素进行有机结合控制就构成了生态旅游管理的框架。
2 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的原则
生态旅游经济的管理原则既要符合生态学的原则,还有符合旅游产业经济学的原则,其是对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目的是促进二者和谐发展,并且使人类与生态环境可以和谐相处。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的原则应该使地区管理与地方环境相匹配,要结合当地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积极落实政府的各项政策,还要使信息传播与人和自然和谐发展,最后还要符合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原则。下面笔者对这四个原则进行了简要分析。
2.1 地区管理与环境相匹配原则
这项原则可以有效的协调旅游活动的各项制度,其可以对旅游活动的时间以及空间进行调整,从而使地方管理与当地环境更加匹配。生态旅游的管理与企业管理不同,而且与地方的行政管理也具有差异性,具有自身的特点与属性。生态旅游管理需要对地区发展进行规划,还要对旅游环境进行调整。生态旅游会使自然景区聚集很多游客,如果不对其进行管理的话,很容易使景区的自然资源遭到破坏,所以,其管理应该遵循对环境的保护原则。另外,还要控制游客的数量,合理的规划环境容量,使其既满足旅游业的需求,也能对环境问题进行改善,要考虑到环境的承载力,使地区管理与生态环境相匹配。
2.2 政府介入以及因地制宜的原则
不同的地区生态环境的条件不同,所以,生态旅游管理具有多样性,而且不同的管理制度目标也具有差异性。很多地方的政府部门认识到了环境保护是重要性,政府的介入可以促进生态旅游利益的增长,使旅游资源的产权更加清晰,对旅游资源的使用也更加合理。通过政府的介入,可以促增加生态旅游的社会凝聚力,更好的控制旅游资源的消耗,有效的保护自然资源,同时政府部门所制定的相关的旅游规章制度以及政策法规,对旅游行业可以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从各个方面保证了生态旅游业的长远发展。
2.3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及信息传播的原则
随着游客需求的增多,传统的管理观念已经无法适应旅游业的发展,也无法满足的游客的要求,而生态旅游管理使游客与旅游资源和谐发展。传统的生态旅游管理观念较重视对资源的保护,但是忽视了对游客需要的掌握,现代的生态旅游管理应该注重旅游资源保护与游客需求之间的协调,使其更加均衡的发展。同时管理部门要传播更好的管理理念,对各项政策、法规进行宣传落实。
2.4 旅游经济发展可持续原则
生态旅游管理可以使旅游行业的发展更符合长远性,有效地调节融合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生态旅游是在增加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做好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工作。旅游是人类的一种活动,对社会发展、人们阅历提升、文化的传播等都有重要的促进意义。从产业经济学角度看,生态旅游可以推动旅游业经济的发展,但是这项发展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这项原则需要了解生态学原理,掌握生态学发展原则,使生态旅游管理的制度更加合理,布局更加科学,这样才能促进景区生态的平衡发展,才能避免对环境的破坏,防止生态遭到污染,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提升旅游行业的经济效益。
3 生态旅游管理的发展路径
生态经济管理的发展路径需要结合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的原则,这样有利于制定出正确的发展战略,生态旅游管理的其中一项重要目的是提升旅游行业的经济,同时不能破坏生态环境的平衡。生态旅游管理发展路径的选择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是一项综合性工作,而且是对旅游行业发展的规划。同时还要考虑到政府职能的介入,要有效的利用政府的支持以及相关政策,做到生态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管理的发展,与管理人员的能力以及素质有一定的关系,在选择发展路径时,也要注意对管理人员的培训路径。
3.1 突出地方政府在保护和发展本地生态旅游经济方面的职能作用
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缺乏对于生态旅游经济的规划和相关基础性教育,旅游产业的发展长期只有利润导向型的唯一目标,大量的旅游景区开始营业之前都没有进行过环境影响评估工作,为此,在下阶段的管理工作中,要加强政府的宣传教育力度,提升游客对于生态地的环境认识和保护意识,使得生态旅游经济发展要附加政策法律性约束,政府从出台游客思想和观念方面的教育政策入手,摆脱单一行为惩罚措施,加强政府和民间的对话,从战略高度和子孙后代的长远角度看待生态资源和人文历史资源维护的重要性。
3.2 产业经济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观为实施基础
我国第三产业经济发展要摆脱传统的单极式增长模式,以系统和整体性观点来进行经济增长的统筹谋划。在旅游业这样的服务性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不能与短期利益、局部利益共存的,而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必须遵循生态学基本理论和规律,以一定的压力测试衡量生态系统的负载极限,预期系统内的游客及旅游组织后续开发可能性,即生态系统能否长期提供稳定服务质量、旅游资源的民族文化特色能否得以保持、环境自我恢复潜力能否保持等,最大限度地发挥因地制宜和适度经济原则。
3.3 构建生态旅游产业局部区域规划与整体性规划的联合发展路径
旅游产业规划的目的是对旅游行业的未来发展状态提前做出设想与统筹,使得旅游业在总体和地区规划中实现阶段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机制,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物环境等一系列考核项目。在整体性的统筹工作中,一方面,要通过合理布局设施来对旅游生态平衡进行维持,另一方面,要以旅游景点所在地区和城市为依托,实现配套设施的同步发展,以此来消除生态经济增长的局限,减少旅游资源保护的盲目性。地区布局方面要以环境、社会、经济效益为中心目标,配合整体性可持续发展经济政策的贯彻实施。
3.4 培育高素质生态旅游管理人才
现代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而且人力资源也是推动旅游行业发展的重要资源,生态旅游管理制度的制定离不开人力因素的影响,管理人员能力的高低关系着管理质量的好坏,所以对生态旅游管理人员的培训非常重要,通过培训可以提高其专业的技能以及管理水平,可以使各项规章制度更好的落实与实施,生态旅游行业的发展需要培育出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才能对各项规章制度进行改进与创新,才能适应新世纪的发展要求。高素质的复合型生态旅游经济管理人才是旅游经济创新和生态保护兼顾原则实施的关键。从经济学和管理学专业角度来讲,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在产品设计专业化、技术专业化、服务专业化等方面均有非常高的要求,需要生态学知识、旅游学知识、管理学知识以及经济学知识四位一体的复合型人才操控和把握,因此,针对我国旅游业从业人员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和环境保护意识较差的发展现状,建立和培育一只高素质复合型旅游经济管理人才队伍是技术经济增长支撑的必要条件。
4 强化生态旅游管理的对策
(1)政府应当加强宣传教育,在政策上不断促进生态旅游的发展。政府应该在政策不断促进生态旅游管理。成立各级(由上而下)的生态旅游管理部门并加强管理。同时应当加强宣传教育,让全部人都能充分意识到生态旅游的重大意义,增强旅游有关各方对生态旅游的认识,并引起他们的高度重视,营造发展旅游与保护生态环境有机结合的良好氛围。
(2)旅游管理部门应注重对旅游资源进行生态开发,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旅游管理部门工作的重点就是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评估旅游资源的开发的可行性以及开发的价值等工作。旅游管理部门在开发旅游资源时,应当树立牢固的生态开发意识,杜绝盲目以及过度开发,应当遵循科学、整体、系统以及可持续性发展的观点、整体的原则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与管理。
(3)旅游管理部门科学规划并有效协调生态旅游的承载力与游客关系。旅游管理部门应当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管理进行整体以及区域规划,从环境影响的评估到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等各方面,要进行科学设计,统筹规划。
5 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旅游管理是一项具有环保意义的管理项目,其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生态环境与旅游行业应该保持平衡。随着旅游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快,生态旅游管理有必要进行改进与调整,否则无法满足游客的各项要求,破坏生态环境的平衡。游客数量的增多会带来一定的环境问题,而且也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很多污染,必须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对其进行约束。
【参考文献】
[1]唐静.生态旅游经济异化的生态反思[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4).
[2]赵得成.基于治沙和旅游共生的地域性旅游模式设计[J].商业时代,2012(4).
[3]李银.生态旅游视域下旅游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创新[J].商业时代,2011(35).
[4]郑微.农业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对地区旅游经济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1(16).
篇3
作为我国公共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趋势,公众参与在个层面的实践活动都在不断的增加。而具有综合性质的旅游业不但涵盖了广泛的旅游公共事务,而且其本身所存在的诸如文化氛围和社会环境等多种要素都是在公众参与的前提下才得以存在的。因此,公众参与旅游管理对于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有效管理模型概述
(一)公众参与的内涵
旅游管理的公众参与的核心问题主要包括:参与者()、
参与内容()、参与方式()、参与时间()和参与原因()等,如图所示:
旅游管理的公众参与阶段一般包括开始组织、利益主体分析、问题与原因探析、交流管理过程、检测与评估和旅游管理等。
(二)公众参与的步骤
根据公众参与的阶段,围绕公众参与的核心问题可确定公众参与的主要步骤有:
1、公布旅游管理的有关信息。为确保利益相关者都能获取参与所需要的信息,单位要通过报纸、网络和广电等多种渠道有关信息。
2、要明确参与的主体。从理论上讲,参与的主体是所有的利益相关者。但是,在实际的旅游管理中,公众的过度参与不仅提高了管理的成本,还无法保证公众参与的质量和效率。因此,为确保公众对旅游管理的有效参与,必须从不同层次、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等方面确定合适的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比例。
(1)要明确公众参与旅游管理的动机和态度。
(2)要确定参与者的途径、具体方法、参与程度和时间等。
(3)根据公众的具体情况确定其参与的内容。
(4)对公众的意见进行收集和处理。
(5)进行公众参与的信息交流。
(6)实施公众参与旅游管理。
二、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区概况
三亚市位于海南岛的最南端,拥有丰富且集中的热带滨海旅游资源,是我国最南部的热带滨海度游城市,是我国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和全国最长寿的地区,是海南省风景名胜最多而又最密集的地方。作为资源依赖型旅游地,三亚市以旅游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在全市中的比重最高,已成为三亚市的支柱产业。比如,2015年三亚市第三产业的总收入为202.22亿元,在全市中所占的比重为60%,比其他产业比重之和还要高。
(二)数据采集
作为公众参与旅游管理的重要代表,旅游景点管理部门是公众参与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选择以三亚市旅游景点的公众作为调查对象,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在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确定符合要求后,由公众现场直接填写问卷。2015年9月10-15日,6名经过培训的课题组成人员在呀诺达雨林、南山寺、大东海、亚龙湾、天涯海角和三亚湾等地区共发放调查问卷800份,删除一些不符合问卷调查内容的样本后,最终获得的有效调查问卷为784份,该调查问卷的有效率为98%。如图所示,样本男女比例大致相等(51.6:48.4),年龄以15-64岁之间为主(90.7%),受教育水平以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为主(58%)。统计结果表明该样本符合三亚市公众的人口学和社会经济特征,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课题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文献分析法。根据使用目的的不同,量表的因子分析主要包括两种形式,即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主要用于寻找观测变量的公因子等的产出理论。而验证性因子分析主要是用于对定义因子的模型与实际数据拟合的能力的检验,也就是对理论架构的验证。
三、结果分析
(一)公众参与旅游管理行为探索性因子分析
通过使用和球形检验对公众参与旅游管理行为变量的检验,的值为0.833(>0.7),球形检验sig值为0.000(
(二)测量模型检验
对测量模型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证测量模型的信度和效度。模型基本适配度良好主要表现在,验证性因子分析的因子载荷在0.50~0.95之间。因此,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测量模型适配度良好,测量模型的内在质量良好,各变量的内部一致性较好,测量模型的信度和效度都得到了良好的保证。
(三)结构模型结果分析
在本研究中,可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的方法将公众参与旅游管理的行为分为一般行为和积极行为两种。通过对结构模型进行拟合优度与各变量路径关系的分析,其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公众对旅游管理的态度对于一般公众参与旅游管理的行为具有正向的影响,但是对积极公众参与旅游管理的行为影响不大。
2、公众对旅游管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公众参与旅游管理的态度具有正向的影响,公众对旅游管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积极公众参与旅游管理行为具有直接的影响,而对一般公众参与旅游管理的行为无显著影响。
3、公众的对社会规范的意识和其自身的感知利益都正向影响着公众参与旅游管理的行为;旅游地公众参与情景对积极参与旅游管理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一般公众参与旅游管理行为的直接影响不显著。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本研究课题以三亚市的公众参与为例,从微观层面对公众参与旅游管理的行为进行了实践研究。通过对公众参与旅游管理行为的研究,能够有效地提高公众极参与旅游管理的积极性,能够推动海南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课题的结论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由因子分析结果可知,公众参与旅游管理的行为可划分为一般行为和积极行为两种。由于一般行为与公众日常生活习惯有很大的相似性,旅游管理中的一些一般行为是公众所能接触到和熟悉的,从而公众对旅游管理的一般行为参与比较积极。与此相反,旅游管理中的积极行为需要公众具备相关的旅游管理知识和高度的精神支撑等,在非常性情景下,公众时常会对此不知所措,因而对积极行为的参与度则相对偏低。另外,公众对于公众参与旅游管理的态度和行为之间也存在着不一致,大都是态度坚决但行动十分缺乏。
2、由于公众参与旅游管理的一般行为与积极行为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影响两者的因素也不完全相同。比如,一般公众参与行为主要与公众参与旅游管理的态度、社会规范、旅游管理价值观和感知利益等因素成正相关关系;而公众参与的积极行为则与旅游管理知识和公众的感知利益等具有正向相关关系。与其他领域不同,公众在旅游管理领域中主要关注的是能否在参与旅游管理过程中获取更多的利益,而公众参与旅游管理的道德规范与政策制度的约束作用大大下降,以至于公众在参与旅游管理过程中常常会选择规避此类行为。
(二)政策建议
为提高公众对旅游管理积极参与的行为,推动旅游管理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积极干预并引导影响公众参与旅游管理的关键因素,充分利用正向因素的作用,降低甚至避免负向因素的影响。因此,公众参与旅游管理的行为政策框架包括以下几点:
1、要通过各种渠道、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加强旅游管理理念的宣传,帮助公众树立相关的旅游管理意识,从而营造公众参与旅游管理的良好环境。
2、要加强公众参与旅游管理的渠道建设,有效节约相关的管理成本,维护旅游管理秩序,提高公众参与的积极性。
3、作为旅游业发展的推动者和协调者,政府不仅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还要形成一个科学的旅游管理体系,并且能够充分运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财税激励等政策确保公众参与旅游管理的各影响因素作用的实现。
五、结语
篇4
【关键词】旅游,管理,体制
1.概述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加剧。在此背景下我国的旅游产业逐步扩大,旅游经济和旅游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和世界经济产业体系中最具活力的部分。
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国家和区域性的旅游经济,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对外交流,为了更好的合理规划和利用旅游资源,为了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持续不断的推动特色旅游文化的传播,急切的需要兼有人文、地理、经济知识的经营管理人才,以及相应的旅游管理制度。旅游管理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逐步发展起来的。
2.旅游管理的作用
旅游管理可以更好的组织、协调和指导旅游相关产业的经营活动,保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制定合理的政策和制度约束和规范行业间的经营行为,可以通过好的方法管理旅游资源,可以充分推动区域文化的传播,促进区域间和行业间的交流,可以更好的向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服务。旅游管理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和理解旅游活动的社会影响,可以帮助各地区各行业处理好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和谐统一,促进旅游产业服务更加和谐的、全面的、可持续的完善。旅游管理可以利用经济、行政、法律、民主的方法管理旅游产业,可以使各旅游相关产业的合理竞争、协作。旅游管理可以使利益最大化,为国家提供更多的外汇收入。
3.旅游管理对于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建立完善和科学的旅游管理制度,可以更好的促进国内外的文化交流,同时可以增加外汇收入。我们可以利用我国丰富的海滩、地质、民俗等等旅游资源,通过合理的统筹规划,完善和科学的旅游管理,获取更多的外汇。通过合理的旅游管理,可以引导消费,更有效地回笼货币,积累资金。推动商业、餐饮服务业、旅馆业、交通运输、邮电、日用轻工业、工艺美术业、园林等的发展,并促使这些部门不断改进和完善各种设施、增加服务项目。而且由于旅游业促进了许多行业的发展,使整个社会就业机会增多。建筑业、农业、园林等等诸多行业,随着旅游管理的稳定运行,而日益发展起来。
此外,旅游业是投资小见效快,低风险,可持续发展的扶贫开发项目。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一些景点,开发时间很短,但很快的发展起来,接待游客迅速爆棚。合理的旅游管理尤为重要。
4.目前我国旅游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4.1 管理机构的组织不健全。目前我国旅游管理机构不健全,缺乏相应的管理人才,旅游产业缺乏有力的监督、管理和协调。各地区的旅游协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没有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只有当地政府直接参与旅游产业的规划及管理,同时加强各院校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大力的引入民间旅游管理机构,并且充分的发挥其监督建议职能,才能更好的统筹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
4.2各地旅游管理与政府的要求不协调。目前在我国个别地方的行政政策只重视旅游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忽视或根本不重视旅游所具有的社会效益,同时也忽视了生态效益和环境问题。很大程度上过度的开发旅游资源,对长远的科学合理的区域利益不管不顾,破坏了生态环境。在旅游区域内各行业无序竞争,没有明确的管理。或者旅游管理与政府要求严重脱节,各旅游行业自成体系,自成一家,没有统筹,没有规划,没有沟通,没有约束,极大的破坏了旅游资源。政府的管理职责缺失,职能弱化,必将对当地旅游产业造成打击。
4.3缺乏旅游管理的先进理念。在一些地区过于重视旅游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对旅游规范缺乏合理科学的统筹和规划。我们缺乏先进的旅游管理经验。我们的服务意识淡薄,没有形成体系。
5. 我国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新思路
在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人们对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也日益提高,旅游是人们放松心情,享受精神生活的理想选择,所以旅游市场服务质量和水平必须相应提高,才能实现旅游业的较快增长。服务质量的提高主要表现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方面的均衡提高。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通过服务质量的提高,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保持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环境和旅游市场的整体服务水平一直处于一种脏乱差的状况,对旅游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我们要杜绝乱投资,大肆兴建仿古建筑和低水平的模仿,要在管理上有所创新。
我们要创新旅游管理体制,以游客为本,构建令人舒服和满意的现代服务体系,使游客在旅游区域内玩得舒心、玩得开心,留下的全是美好的回忆。通过完善的旅游管理体系,增加旅游收入,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当地政府改善民生,让老百姓共享旅游产业兴旺的成果。使老百姓成为旅游产业的参与者,为外地游客提供热情良好的服务,提供优质的特色产品,提升了旅游服务的品质,充分保障了旅游客的权益,同时也实现了当地老百姓的正当利益。
政府的主导以及政策的扶持是我国旅游产业迅猛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政府的调控和扶持必须不能违背市场的原则。旅游市场的发展必须是市场经济的市场规律调控来促进,它需要不断暴露市场在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不断的完善,促进体制的不断健全,各领域充分竞争,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营造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旅游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旅游管理部门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包揽所有与旅游产业发展的相关职能,应明确旅游部门的监督、协调、管理职能。体制的创新和完善是制度的不断完善、人员素质的不断优化以及机构设置的不断合理化。我们旅游管理部门要用于创新,敢于创新,敢于打破阻碍旅游产业发展的旧格局和旧制度,只要能和谐、可持续性发展的产业目标,我们就应当大胆探索,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勇于变革,促进旅游产业体制的不断完善,使其不断促进旅游产业的高速发展。例如设立旅游管理机构一体化,将旅游资源管理职能与旅游行业管理的主要职能集中于一个机构,实现一体化管理,以化解部门分割的矛盾。等等。
篇5
1.生态旅游的内涵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最先提高出了生态旅游的概念,国际生态旅游协会于1993年具体定义了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是在当地固有的历史、文化、自然等资源的基础上进行观光旅游,过程中不损害资源并进行适当地保护,在当地资源健康持续的基础上带动当地的经济开发。生态旅游是旨在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居民生活的旅游活动,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主要强调保护自然景观。长期处于城市恶劣环境中的城市居民,向往有利于健康的较为理想的生存环境,于是他们到良好的生态环境中休养、度假,在享受的过程中慢慢认识自然、感受自然、保护自然,同时保障当地居民的安定生活,促成观光旅游、区域经济开发、资源保护三者融为一体。
2.生态旅游管理的概述
基于生态学思想,生态旅游管理旨在为旅游者提供满意的生态旅游服务和产品,同时保护着旅游区的生态整体性、生物多样性、生态服务功能。
(1)生态旅游管理的特点及原则从生态旅游管理的特点来看,生态旅游能够满足旅游者对于精神文化等各方面的诉求。在生态旅游的过程中,旅游者置身其中能够系统地深切感受到自然生态、人文环境,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提高旅游者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自觉性。在进行生态旅游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遵守因地制宜与政府协助相协调的原则、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管理措施符合环境容量要求的原则。
(2)生态旅游管理的任务生态旅游管理的任务是以国家和地方生态环境建设保护胃出发点,积极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协调和控制好旅游经济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制定和完善生态旅游发展的政策方针,较少开发过程中工作的盲目性,科学合理地进行生态旅游的开发。生态旅游管理的核心目标是保护生态旅游区的生态安全性、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多样性。
二、我国生态旅游管理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足、缺少科学规划
在生态旅游发展的过程中,相关部门未深入认识和掌握生态旅游的内涵、特点、规律、原则、任务等知识,实践研究不充分,不能准确把握区域生态资源的优势,开发生态旅游时缺乏科学的规划。部分地方政府一味地追求生态旅游经济开发,粗放式开发和盲目利用生态旅游资源,导致生态旅游产业结构不合理、市场地位不准、特色不足、开发层次低等,生态旅游资源并未充分开发利用,无法有效发挥潜力。同时,出现了过度开发、开发不当等现象,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这种重利益轻生态保护的开发方式将会严重阻碍生态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
2.旅游区与社区间矛盾突出
生态旅游区的发展离不开当地社区的支持,能否协调好旅游区与社区之间的关系将直接决定生态旅游的实现。然而,旅游区与社区在土地权属、资源利用方面存在较大分歧,冲突日益加剧,当地居民的利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同时,两者之间缺乏有效的参与机制,之间的互动较少且规模较小,当地居民通过提供服务和产品来获得一定的利益,但是并未有效的结合旅游区开发经营活动,缺乏利益共享机制和相关补偿机制。旅游区和社区间日益突出的矛盾将会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生态旅游管理的实现。
3.理念落后、专业人才匮乏
我国生态旅游的经营主体一般包括国有或事业单位和乡村居民,国有或事业单位的服务水平和质量较差且服务意识不足,同时乡村居民缺乏专业培训,经营理念落后。旅游主管部门专业人才相对较匮乏,具备旅游管理能力的专业性人才和拥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供不应求,生态旅游管理人才缺口明显,这直接导致旅游产品开发不足、市场营销落后、服务有限、经营管理不当等问题。
三、加强生态旅游管理的措施及发展策略
1.加强认识、科学发展
政府需要在宏观方面推动生态旅游管理,提高主体对于生态旅游的认识和重视,加强保护生态资源的意识。相关部门和机构需要普及生态旅游的内涵、管理理念,并通过适当的培训来及时更新相关生态旅游态势。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生态旅游开发和管理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综合考虑当地的基本情况和特色,因地制宜、协调开发发展生态旅游。避免以生态环境为代价地开发生态旅游,充分发挥生态旅游价值功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2.考虑社区和居民的利益,调动积极性
在我国经济发展快速、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背景下,更需要综合分析考虑各方面因素,不能忽视社区和居民的利益,重视他们对资源的经营权。同时采取有效的机制和措施,调动当地居民参与生态旅游发展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并增强他们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3.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高素质的生态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是我国生态旅游有效管理的关键,他们不但需要精通生态学和旅游学,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旅游管理能力。只有保障了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后备力量,才能为生态旅游管理注入动力,有利于生态旅游的科学健康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篇6
一、中华传统文化概述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当中,我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旅游文化,留下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在这些旅游资源当中,无论是人文、山水乃至名胜古迹,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旅游价值和旅游资源。尤其是儒、道、佛三个文学流派,他们所代表的儒家、道家、佛家,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各自以其各自的风格引领着中国传统文学的潮流。在经济政治发展迅速的今天,我们应该积极应该旅游业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得二者共同发展,相辅相成,取得共赢的效果。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旅游管理的影响
(一)以人为本管理理念
首先要理解何为以人为本?对于它的解释,《管子》一书中是这样说的,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意思在于要以人作为根本,以人的观点出发,重视对人的尊重。既然我国传统文化都谈到了以人为本这个理念,那么在我们的旅游管理当中,更应该做到这一点。因为旅游管理服务属于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即为服务行业,我们应该把我们的顾客当作我们的上帝来看待。以人为本一定要把人放在首要位置,所以在以人为本管理的理念下,使每一名顾客都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使他们感受到最好的服务;使每一名员工认识到他们应该有主人翁意识,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公司、为行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正能量。
(二)以和为贵管理方式
由于旅游管理工作属于服务行业,一定要重视以和为贵的理念,一定要把理念深入到每个员工的骨髓里。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人们对精神追求的范围越来越大,程度越来越深。旅游行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行业,需要每个部门的紧密配合,才可以达到一个完美的效果。因此,只有把以和为贵的思想贯穿到整个服务行业当中,让每一个员工认识到它的重要性。无论是基层、中层还是高层,大家朝着同一个目标共同前进,让公司、旅游管理服务行业更上一层楼。
(三)以德服人借鉴意义
在管理当中,免不了有上下级的区分。当然了,领导们在教育员工时要以德服人。领导要有自己的人格魅力,要通过自己的相关专业知识和较高的素质来让员工围绕在领导的周围,听从领导的安排。只有以德服人,才可以让员工更好的对公司的相关制度贯彻执行。儒家提出来的以德服人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就要求以人为本,需要用人性化管理方法,来获得员工的信任。公司的老板要想赢得最大的利益,不仅仅提高价格,更重要的是使企业得到一个良性的发展空间,这样才可以使公司的效益最大化。旅游管理行业当中,重要的还是对人的管理。因为员工服务的是顾客,如果员工对领导、公司不够尽心尽力的话,那么他对工作也是敷衍了事。他对待顾客更是如此,顾客感到不满意,公司没有业务量,那么公司谈何效益?以何发展?所以要通过一定的奖励机制使员工保持对工作的积极性,使员工每天用热情高涨的态度来面对工作。这种方法不仅仅是对员工的一种嘉奖,更多的是对领导、对公司的一种肯定。让员工把领导视为自己的亲人,把公司当做自己的家庭来维护,那么这个公司在整个行业肯定是佼佼者。只有相互理解、体谅、换位思考,才可以赢得顾客、员工、企业的三者的共同互赢。所以,要坚决的、实实在在的贯彻并且落实以德服人这个哲学理念。
三、传统文化与旅游管理融合的有效途径
(一)科学设计与规划
在参与讨论旅游管理当中,一定要科学的规划旅游管理产业。在此过程当中,传统文化与旅游管理紧密结合,并且要经过专家的严密论证。传统文化在旅游管理当中发挥自己历史文化的作用,使传统文化的意蕴更加流传;旅游管理在吸收传统文化的同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在相关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创造出符合我国国情,有利于我国文化、旅游管理行业健康发展的新标准来。
(二)加强文化旅游宣传
在旅游管理的过程当中,我们要做好旅游文化宣传工作。只有宣传工作准备到位,才能更好的跟上旅游管理的发展脚步。在宣传的同时,还有对旅游管理从业人员进行一定的培训,加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
(三)发掘文化内涵
由于传统文化是先辈们几千年下来传承的精华,里面包含了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为了使资源更合理的利用,要充分挖掘旅游文化资源。传统文化的文化内涵具有很高的含金量,需要我们着重的突出传统文化的地区特色,促进旅游管理服务的发展。
(四)丰富旅游形式
旅游从业者一定要丰富旅游形式,采取形式多样的旅游方法,并且结合现代科学的方法,运用经济管理的形式达到中国传统文化与旅游管理相结合的一种高度的结合。旅游的主要目的在于陶冶人的情操,增强人的体魄,提高人的心灵追求。所以,旅游从业者要从这个目的出发,开拓创新,达到新的发展高度。
四、结合传统文化的现代旅游管理与发展
篇7
学旅游管理可以考导游证、调酒师证、教师资格证这些专业证书。其中导游证是旅游管理的对口证件,导游中有许多不同的种类,比如汉语导游证、小语种导游证。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考取一些其他领域的证书。
学旅游管理考什么证一、导游证导游证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最需要考的证件。导游证是国家准许从事导游工作的证件,能够表明导游人员的身份,证明导游人员的能力。如果学生毕业后想要从事导游这个行业,必须要考导游证。
二、调酒师证调酒师证书考试是由全国统一命题、统一组织的,主要分为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两部分。鸡尾酒在中国有许多年的历史,当今社会许多地方都有酒吧,学旅游管理的学生可以考调酒师证,在酒店和酒吧中都可以用到。
三、教师资格证教师资格证是获得教师职位的前提条件,也是对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学旅游管理的学生毕业后如果想做教师,也可以考教师资格证。
(来源:文章屋网 )
篇8
关键词:旅游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旅游的需求增加,旅游业得到快速的发展,相应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也得到了足够的重视,高校成立专门的旅游管理专业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可以很好的适应当前全球化的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进行培养,使旅游专业的毕业生更好的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求。
一、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意义
(一)旅游产业国际化趋势的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化进程的发展,旅游产业也逐渐体现出国际化的趋势,这就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具备更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才能适应旅游市场国际化的需求。因此,加强对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于人员的素质和竞争能力提升有着积极意义。
(二)经济结构转型的需求
旅游产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促进作用,通过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结构转型的需求,为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行专业人才的储备,尤其是针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该根据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要求进行调整,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二、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以旅游市场的需求为导向进行教学
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对学生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熟练掌握专业的基础知识,其中包含管理学概论、旅游学概论、酒店管理概论等内容。此外,应用型管理人才要求实现理论知识同实践能力的双重提升,同时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人才培养方向的细分,例如设置旅游规划与开发、酒店管理、景区规划与开发、旅行社经营管理等内容,根据旅游市场的需求进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细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就业方向。
(二)校企结合,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实现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资源信息共享。通过校企建立合作关系,对于企业产品的开发与调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学生的实习基地,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可以更为清楚地了解到旅游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学校同企业签订就业合同,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与此同时企业可以成为学生的实习基地,对于旅游管理的实际内容有着更深刻的了解,更好地让学生适应就业需求,对岗位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三)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素养的综合素质培养
随着旅游市场的竞争加剧和旅游市场的国际化趋势,对于旅游管理的人员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旅游管理专业人员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还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旅游管理专业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和旅游专业知识,还需要具有一定的沟通和交流能力、文化素养、应变能力、服务意识等,因此,学校在进行旅游管理专业人员的培养时,必须对旅游管理专业人员进行相关内容的教学,确保学生具备较高的素质。
(四)建设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提升师资力量
培养应用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需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升学校的教学师资力量,良好的师资力量是提升学校教学水平的关键。随着旅游产业的国际化趋势,旅游管理专业要实现双语教学,这对于学生和教师都是新的挑战。此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学校的教师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还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旅游实践经验,学校在加强对教师要求的同时,可以邀请从事旅游管理工作具有丰富经验的工作人员来到学校进行兼职或者讲座等,为旅游专业学生提供实践经验教学。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旅游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为了更好地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做好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首先,根据旅游市场需求进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其次,加强学校同企业之间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最后,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此外,还要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的提升,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翁鸣鸣.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
[2]孔德慧.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07(12).
[3]舒何亚.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5(02).
[4]杨莎莎,邱雪晨.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市场论坛,2014(12).
[5]李韵.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5(24).
篇9
论文摘 要:旅游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主要研究了其概念、研究对象、性质、研究方法等等。通过对旅游管理的几个角度来诠释旅游管理的内容。
旅游业是在19世纪40年代后开始走上规模经营、产业化发展道路的。从那时开始,旅游经营者一直都在积极地寻求如何借鉴、吸取管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工商企业管理的一些好的做法来改进旅游服务质量,提高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但在学术界中,旅游管理研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没能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70年代以来,这种现象有了比较大的改变,旅游管理研究领域公开发表的论文、刊物、专着已日渐增多。旅游管理学学科建设问题也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兴趣。有些学者还提出了一些很好的设想与建议。但人们对学科建设的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如对学科研究对象,学科原理命题,学科的性质与理论框架,学科的前沿问题,学科的研究方向与研究方法的确定等问题的认识,至今仍然是模糊不清的。
一、旅游管理的概念
旅游管理是指为发展旅游事业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调节和监督的活动。旅游管理活动,具有多层次、多结构、多方面的内容,它贯彻于旅行游览管理事业的全过程之中,从旅游管理的过程看,旅游管理活动包括:确立旅游管理目标的活动,建立旅游事业信息系统的活动,进行旅游事业开展预测和决策的活动,制定旅行游览事业发展计划的活动,以及对旅游事业发展的监督活动,等等。
从旅游管理的内容看,旅游管理活动包括:旅游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旅游物质资源管理活动,旅游财力资源管理活动,旅游科学技术管理活动,等等。
从旅游管理的业务经营看,旅游管理活动包括:旅游资源管理活动,旅游设施管理活动,旅游服务管理活动等。旅游资源管理,又可以分为旅游风景名胜管理,旅游文物管理,旅游建设成就管理活动,旅游设施管理又可以分为旅游交通包括民航、铁路、公路、水路管理,旅游宾馆、饭店、餐厅、游乐场所管理活动旅游服务管理,又可以分为旅游客房服务、餐饮服务、导游服务、司机服务、引导购物服务管理活动,等等。
从旅游管理的方法手段看,旅游管理活动包括用行政办法管理旅游事业的活动,用经济办法管理旅游事业的活动,用法律办法管理旅游事业的活动,用思想政治办法管理旅游事业的活动,用科学技术办法管理旅游事业的活动,等等。
二、旅游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旅游是由那些出于和平目的、不是为了定居与就业的人,离开其常住地外出旅行与逗留而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旅游资源、旅游者与旅游业是旅游活动产生与发展的三个基本组成要素。所以,广义上的旅游管理学研究对象应包括对这三者的管理。由于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激励、活动导向及其在旅途中的组织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要受旅游企事业单位的影响与制约,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工作主要也由当地的旅游企事业单位负责。因此,狭义上的旅游管理学研究对象主要指的是对旅游业的管理。
三、旅游管理学的学科性质
旅游管理学究竟是一门科学,还是一种学科?或者只不过是管理学底下的一个研究领域?学术界曾为此争论不休。一门科学,它必须要有明显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一整套从实践、大量的研究成果中总结出来、并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科学原理。旅游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尽管与其他科学或学科的研究对象有明显的不同,但考察国内外大量的研究成果,人们所沿用的研究方法绝大多数是其他一些科学或学科,如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管理学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其完整、独立、清晰的理论体系架构也尚未建立起来。如果把它定位为管理学或是其属下某个分支的一个研究领域,又明显地让人感到忽视了它的特殊性,低估了它在现代管理科学中的地位与重要性。事实上,如果人们认真思考一下它的学科原理基本命题,回顾旅游管理研究所走过的漫长历程,就容易明白,旅游管理学的根基在管理科学中,管理学的理论与基本原理对旅游管理实践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旅游管理学是管理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应用学科。
与其他部门、行业的研究或者说管理对象相比,旅游管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旅游活动的异地性:旅游活动的产生与发展总与旅游者的外出旅行与逗留分不开;接待同一对象通常必须由不同地方的旅游企业、旅游从业人员共同协作来完成。(二)旅游产品的文化性:旅游产品表现为直接的或间接的、物化在旅游消费品上、有针对性的旅游服务。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旅游产品它都必须蕴涵着较强的文化性,这是因为旅游者在要求旅途中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的同时,他们的精神需要也需要得到满足。(三)旅游消费的综合性:旅游者的消费需求通常是综合性的,虽然他们绝大多数都有比较单一的旅游动机,但在旅途中的食、住、行、游、娱、购六个方面的消费一般都会有。而且,近年来旅游消费需求还在向其他服务领域内延伸。(四)旅游服务的社会性:旅游服务离不开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直接接触,供需双方的沟通与情感、思想交流,不仅有可能影响到彼此原有的意识倾向与价值观念,而且还可能从中缔造出一种新的公共或人际关系。(五)旅游经济活动的普遍性:在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发展旅游业,首先是为了创汇、创收。旅游业在许多国家里已成为当地国民经济的重点产业甚至支柱产业。从全球的角度来看,以就业人数比例、所创造的利税等社会经济指标来衡量,旅游业已超过汽车、石油和化工等行业,成为全球第一大产业。(六)旅游资源的二重性:凡是能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任何因素,都可构成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既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文的;既可以是历史的,也可以是现代的;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有些在空间上是不可以移动的,而且一旦遭到破坏就难以修复,如名胜古迹;另有一些则是可以移动的,而且是可以不断地充实与更新的,如体育赛事、文娱节目表演、节日喜庆活动等等。
四、旅游管理学的研究方向与研究方法
由于旅游是一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文化现象,旅游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也应视具体研究问题的不同,分别采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来研究问题。
从定性分析描述问题到定量分析描述问题,这是一门学科日渐成熟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标志。在信息时代,旅游管理研究人员要能熟练地掌握、使用计算机,并在可能的情况下,用统计学、经济数学、管理数学的定量分析方法来分析描述旅游管理研究所碰到的问题,以推动旅游管理学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 颜醒华 .旅游管理学学科建设若干基本问题的研究(J).桂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10):39-42 .
田里 .旅游管理学(M).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
姚行正 .对现代旅游管理学科建设的浅层分析(J).企业导报.2009(07):153 .
颜醒华 .互动教学改革创新的理论思考(J).广东社会科学造.2007(01):21-24 .
颜醒华 .浅谈旅游管理专业选修课教学改革总体思路(J).旅游专刊.1999(09):42-46 .
篇10
(一)我国旅游管理所处的大环境
信息技术的出现,使得我国旅游产业呈现了不一样的经营方式。旅游企业都上网寻找新的机会,这些企业纷纷利用新技术以及配置先进的软硬件环境,拓宽销售渠道。众多旅游企业纷纷利用信息技术得天独厚的优势宣传企业自身的优势并开展全国范围内至全球范围的直销业务,这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一种现实。因此,旅游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一次翻天覆地的革新。
(二)我国旅游管理的特点
网络时代最显著的特点是它的前沿性,网络时代,信息传递快且传递量大,这也在客观上要求旅游产业的管理必须务实、高效。旅游行业管理人员不仅要熟悉先进的管理理念,还要掌握前沿的管理方法,而且在实践摸索中要学会运用这些理念和方法对旅游企业进行有效地管理。通过信息技术技术,在企业网页上体现新颖别致的风格,通过详实的描述和引人入胜的画面吸引顾客,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和技巧,将精彩的旅游景点展现在网页上,勾起顾客的欲望,并在服务阶段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三)我国旅游管理存在的弊端
虽说当前形势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体制中,我国旅游企业应该与国际接轨、与时代接轨。但是,我国旅游企业发展存在许多制度上的弊端,这些弊端严重的干扰了我国旅游产业的正常发展,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若是不能走在时代的前沿,就要被时代所遗弃,因此,我国旅游管理制度改革迫在眉睫,旅游管理体制的改革是一种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趋势。
二、信息时代下旅游管理的途径
(一)针对旅游行业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指导
由于旅游产业的飞速发展,旅游产业的竞争也逐渐演变成为优秀人才的竞争。是否注重旅游产业从业人员的培养以及人才的吸引等工作也直接关乎旅游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这样一来,旅游高等教育便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春天。为了有效地促进旅游行业的发展,也为了提供优秀的旅游行业从业人员,有针对性的旅游高等教育显得十分重要。旅游相关培训和教育工作是培育优秀人才的关键。在具体的培训教育中要以旅游景点为载体,以学校培训为促进,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强化从业人员对旅游行业的培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另外,还要重视时效性培训,旅游行业管理人员要从管理质量、从业人员服务水平等不同方面对其进行考核,量化打分,考核后上岗。要善于督促各涉旅单位深化对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培训重要性的认识,要鼓励相关从业人员积极参加到各式各样的专题培训中,还要通过开展企业内部培训教育活动,切实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相应整改,提高旅游企业接待能力和水平。另外,旅游行业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对旅游行业管理人才应该作以下几点要求。第一、要切实理解什么是导游以及如何做好一名导游,要实地摸索调查游客的需求,协调好旅游线路中各项事宜,做到令群众满意、领导放心。一个好的导游往往会带来一次成功的旅行,而一个失败的导游往往会毁掉一次精心安排的旅行。第二、要具备丰富的旅游相关知识,要能够像文学家那样具备渊博的丰富的知识,要像歌唱家那样能够歌唱出动人的歌曲,要像幽默家那样能够带来妙语连珠。第三,要具有人性化的思想以及人性化的服务,对待游客要如同亲人般,提供主动的服务,热心的服务,让游客感觉到家的温暖,有宾至如归的感觉。第四、优秀的管理人员应该热情友好,爱岗敬业,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以及创新的思维。
(二)实施信息化旅游管理的具体方案
旅游产业是一个关联性极强的产业,涉及众多行业以及许多相关部门,发展旅游产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旅游产业和农业、工业、商业、城建、文化、教育、交通等相关产业或相关部门的互动和联系紧密。如今,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同国际接轨,发展跨国合作项目也显得极为必要,我们要打破常规,敢于标新立异。首先,考虑旅游管理的主体的话,应该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不断推进旅游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发展。由于当前,我国旅游管理模式正处于转型换代的关键时期,正在逐步向信息化管理方向改变,这就对旅游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旅游管理者在做好当前旅游业务工作的同时,协调各方各面以应付各方面的挑战,同时,还有充分利用各种发展机遇,促进旅游企业更好更快发展。另外,我们需要注意到,旅游产业的多元性,应该为游客提供多样性的选择,提供令游客满意的服务。利用现代信息化途径,对游客的要求进行采集并尽量满足,听取游客的意见并及时反馈。
(三)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切实提高旅游管理效率
鉴于旅游业是一种新兴的产业,发展至今,应该与时代接轨,特别是如今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旅游企业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早日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管理,为旅游企业的管理增添注入新的活力。旅游企业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响应政府颁布的政策方案。另外,要借鉴国内过优秀旅游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促进旅游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三、小结
- 上一篇:高中地理课堂导入案例
- 下一篇:初中地理教学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