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课堂范文

时间:2023-08-01 17:40: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考地理课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考地理课堂

篇1

【关键词】 新课改;高三;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0-0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行与发展,教学的有效性越来越被教师所重视,课堂有效性的提高已成为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就一定要创新、总结一定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鉴于此,本文中笔者就如何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简单分析。

一、认清地理学科对文科考生所具有的重要性

地理由于知识难度较深、跨度较大,常常被称为“文科中的理科”,甚至在高考中,文科考生们常说“得综合者得天下,得地理者得综合”,虽然言过其实,但却实实在在地反映了一个问题:地理在文科三门科目中至关重要。历数多年高考,由于文综地理考试失利,含恨落榜复读的文科考生大有人在。在文综三科中,政治、历史能拉开的差距往往不大,而地理却是制约着文综分数高低的关键,老师教得好,学生学得好,便会使学生在地理上突飞猛进,取得高分,从而取得优势。总之,地理对文科考生十分重要,关系着整个高考的成败,而有效的课堂教学、正确的引导是学生学好地理、考出好成绩的保障。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高三学生的地理成绩

许多教育工作者都有这种感受,“兴趣出勤奋,勤奋出天才”,也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提高高三学生地理成绩的前提条件。

(一)利用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让学生参与课外地理活动,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比如,鼓励学生对龙泉区的气温进行观测和记录,从而进行全区的气温分析;利用假期,到区气象站进行全区降水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对全区的降水进行分析;从而对全区的气候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二)加强书本理论知识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众所周知,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时又对实践进行指导。让学生感受地理书本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有助于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因此,对于人文地理方面的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举学生身边的事例,让学生感受:地理书本知识在自己身边随处可用。比如,龙泉工业的布局是否合理?龙泉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是什么?

(三)地理成绩是高中文科学生进入大学的入场券的重要筹码。文科学生是否能够顺利升入大学,尤其是自己满意的大学,每个学科都非常重要,但对文科班的学生来讲,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是文科综合科目中最难的。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讲,地理成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获取什么样的入场券,上什么样的大学。

三、做好教学设计,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学习

学生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教师必须正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在内容的呈现方式上进行认真构思和设计,文字材料、图像信息、多媒体等,照顾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要求。

高三地理教学复习实践中,我们有时会发觉由于学生对所有基础知识已经学习过,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没有一定的新意和难度,地理教学效果或目的与预期的设计就会有较大差异,因此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探求教学目的、教学工具、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积极改进,从而优化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例如,在高中地理主干知识的复习中,大气环境是个难点,而其中的有关天气、气候、季风等内容更是难中之难。如果还像讲授新课那样复习,一是时间不允许,二是学生也提不起兴趣。在教学设计时可以试着编写案例,通过案例教学来突破难点。

如,赤壁之战前夕,曹营在江北,东吴在江南,周瑜调兵遣将打黄盖,献连环计,为火烧曹营精心准备。突然间,他想起自己竟然疏忽了一件大事,一下子急出病来。诸葛亮借探病之际,挑明周瑜的病根是“欠东风”,并应允借东风相助。其实诸葛亮只是做了一次准确的天气预测而已。然后提出下列问题:

(1)赤壁位于我国哪一个省?试分析当地的气候类型。(2)为什么东亚能成为世界最为典型季风气候区?(3)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4)这个时候为什么会出现“欠东风”的现象?(5)孔明为什么又能够借来东风?(6)你认为季风除了对军事产生影响以外,还会对哪些方面有影响?

通过案例将要学习的内容转变成一个个小问题,教师只提供背景资料,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找出答案,这样不仅复习了天气、气候、季风等知识,并了解形成该气候的地理因素,同时拓展地理能力。事实证明,这样教学学生很感兴趣,而且将抽象的原理转化为直观的材料,比一味灌输的效果要好得多。

四、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注重“因地制宜”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方式已广泛运用于地理课堂教学。但这些方式是不是一定要用呢?课堂上是否安排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安排几次,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情境而定,还要根据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来确定。在遇到教学内容偏难的时候,不一定死板的采用学生探究学习的方式,可以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加上传统的图示法,由教师讲授这部分难理解的知识,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如讲地球的自传,公转的地理意义,用动态的动画演示地球的运动,学生做适当的探究学习,再由老师适时讲授,学生就能更好的理解。

(一)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地理学科知识离不开地图,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多媒体投影显示系统,将教学内容通过课件直接呈现在屏幕上,这种方式集图、文、像、声等各种信息表现方式于一体,改变了传统课堂以地理挂图为辅助的教学模式,它将地理内容生动形象的呈现出来,使学生更直观看到地理事物的演变过程或者直观立体的观测景象,可加强理解。在新课引入或涉及地理事物变化等过程,通过视频或动画设计来展现,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到水资源的质量与地区经济活动效益的关系时,可用农夫山泉与娃哈哈矿泉水的价格对比,再用农夫山泉的视频广告“…我们坚持水源地建厂…”让学生轻松自然地理解。

(二)利用图示法教学。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最突出的特征是有各种地图、图表等。它们能直观表达空间概念和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过程。地理知识的应用也很强调熟练判读各种地图,在图上填注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解答相关问题,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多媒体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地图,但它不能替代图示法教学。在相关的课堂上运用图示法将本节课的重难点展现出来。运用图图互变、图文互变、图表互变法转换思考的角度,推导地理规律和原理;通过各种读图、填图、绘图、分析示意图题型训练,提高学生应变能力和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五、重视有效的“提问、倾听”,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的“提问”与“倾听”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环节。无论“讲授”多么有效,教师要有效地激发学生“投入”学习,则需要有效的“提问”并“倾听”学生的声音,使教学保持某种“互动”的、“对话”的教学。

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和回应,引导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提问”作为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活、生生互动的主要形式,可以使关注的焦点从教师转移到学生身上,有明显的教学价值。有效提问应有一定的开放性;问题保持一定的难度(问题可分为:记忆型、理解型、应用型)。

有效“倾听”:真正有效的提问是“倾听”。学生一旦主动学习,教师的责任就由讲授、提问转换为“倾听”。善于倾听的教师总是能够将学生的“声音”转化为有效教学的资源。这需要教师在“提问”之后,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等待”时间,要让学生感觉教师在等待和倾听,并提供及时地反馈;教师的反馈会在很大程度上鼓励或妨碍学生的参与。提问中对学生的关注、欣赏能够极大地激励学生积极地回答问题。提问学生的过程应该成为学生相信自己、展示自己、欣赏自己的过程,它所带来的成就感和成功体验是一种巨大的学习动力。学生的回答应该成为教师进一步追问、引导的起点和阶梯。

六、运用生活实际,提升高三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生活即地理,许多地理知识和生活结合得相当紧密。实际上对地理知识的获取过程是先认识地理中的一种现象,然后逐步分析其成因,最后再进行验证推广到一般的过程。因此,对地理教学中千万不能忽视生活中一些地理现象和地理知识的应用,千万不能忽视学生已有的地理知识。我们今天的学生,也许就是明天的乡长、厂长,也可能是个体劳动者。本地适合发展哪种农业生产?工厂厂址选在哪里合适?开办商店要考虑哪些因素?在小区域规划中,交通线应如何选择?这些问题都可能是学生步入社会后遇到的实际问题。当然,学校教育不可能完全解答这些问题,但可以也应该给他们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地理学综合的、联系的、区域的、战略的以及立体的思维方式特点,恰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行的思路。因此,教材尽可能多地进行一些个案的分析,帮助学生了解和体会地理的思维方法。例如,教材中安排了比较多的区位选择的知识。在讲农业区位时,说明农业区位的选择,要考虑气候、地形、土壤、市场、交通运输、政府决策等自然、经济和社会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发展和变化;在讲工业区位时,说明要考虑从哪里获得原料、动力(燃料)和劳动力、市场在哪里,有没有便利的运输条件等等;在讲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时,则从分析我国南昆铁路和上海港的区位入手,说明社会经济因素和自然因素对交通运输线、点区位的影响。学生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潜移默化地在思想上形成一种多因素、多层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习惯,这对他们来说是终身受益的。

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新时期教学的必然要求。学无止境,教无定法,只要我们一直坚持以这种研究者的心态去对待自己的教育教学,通过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探索,相信在新课程改革思想指导下,高三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定能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朱琳.高三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索[J].学苑教育,2011(15).

[2]钱云相.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策略[J].考试周刊,2009年02期

篇2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

以往的高中地理课程讲解都是由教师作为主体,照本宣科、生搬硬套,学生在讲台下机械性地背诵教材内容,这样不仅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相违背,同时也造成教学质量低下,学生很容易对地理学习产生厌烦。想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就需要深入研究教学方法,转变教学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下简要探讨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方法,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完善自身成长。

一、巧妙进行课程导入,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课程的教学质量与老师的课程导入存在密切的关联,高效的课程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氛

围,从而促使学生自主进行知识学习,提高教学质量。所以,作为高中地理老师,就需要在课程导入上下功夫,通过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例如,教师在讲解湘教版高中地理“大气环流”知识点时,就可以这样导入课程: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的大气运动的最基本形态就是热力环流,其是因为部分地区冷热不均匀而产生的。那么,大家认为地球上各个维度之间是不是也存在冷热差异?会不会产生环流现象呢?下面通过学习使大家找寻到答案。利用课程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进行知识探索,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巧妙设定疑问,调动学生的自主性

教师在进行课程讲解期间,应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设定疑问就是其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同时还可以调动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课程时,就可以为学生设定如下提问:假如没有太阳,我们的地球会变成怎样?然后将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让其进行讨论,选出小组代表进行发言,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为学生设定的疑问需要同教材内容密切关联,当学生出现一些新奇的观念时,不应给予否定,需要同学生一起通过探索、分析等方法验证观念,从而让学生深入记忆相关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率。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就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多媒体被广泛应用到教学活动中,并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对于高中学生来讲,他们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仅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在讲解“地域文化与人口”课程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放映一些地域文化的图片或短片,教师再针对图片进行讲解,从而吸引学生的目光。又如,教师在讲解“地球的运动”课程时,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制作一些动态的小课件,让学生更为清晰地观看到地球的运动情况,从而更加深入地记忆相关知识点,提高教学质量,为以后的发展夯实基础。

总而言之,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高中地理老师应以新课标为基础,不断转变自身教学思想,细致研究教学模式,深入分析教学内容,并且结合学生的个性与情感,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获取优异的成绩,为以后的成长与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篇3

一、分层导学在新课程理念的应用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应当认真研读《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领悟其中真谛,对社会赋予地理课程的意义了然于胸,正真做到教授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新课程标准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种目标维度的整合。现今许多地理课堂教学仍然沿袭着旧的“你教我学”的教学模式。这种现象改变的源头必须从教师思想着手,增强教师的新课程意识,实现新课标下的有效教学。

地理新课程基本理念中强调“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的能力”。其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领路人。时代赋予教师新的身份,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且不轻松的角色,这就要求教师们具有更广阔的知识,更高的认识。要胜任这个领路人的职责,广大教师们就必须不断学习再学习;不断在实践中总结、反思;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专业素养。使自己的思想学识冲在时代的前头,如此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领路人。

二、分层导学应关注学生学习心理

分层导学课堂上,如果教师只是不停的讲授着前三个环节知识,不管教师多投入,学生始终是被动者,学生的学习只是个被动接收的过程,学习好些的学生为了成绩,他们不得不强迫自己去听,学习差的学生也只有任自己思想神游了。为了改变这一状态,我们只有从学生自身角度去思考问题。被动学习给学生带来了不少烦恼和压力,甚至造成了许多后进生的厌学情绪。我们为什么不换一种教学模式,课堂中尽量多让学生自己参与到教学中来,让孩子们自己发现问题、探讨问题、归纳得出结论。

例如,在讲洋流这一节新课时,不妨事先从网上收集大量图片、视频,课堂开始时把有关海洋水体大规模运动的实际图放给学生观看,并把全球洋流运动图与气压带风图放在一起,让学生们观察并思考海洋水体大规模运动的原因,推断其运动规律……如此一来一堂地理课就变成了一堂头脑风暴课了,即实现了新课标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又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再是被动接收,而是自己主动探索并掌握。前后两种心态决然不同,前者是有压力的学,后者是有兴趣,快乐的发现知识,事半功倍。学生发现式、主动式的学习是实现课堂少教多学有效教学模式。

三、分层导学课堂导入设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问题导入设计的趣味性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好的问题、一个有效的问题首先应该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如讲到地转偏向力的时候,可以这样设计趣味性问题“如果你要淘金,北半球在河流的哪岸淘?南半球在河流的哪岸淘?”如在学习“日界线”时,让学生思考:妹妹可能比姐姐大吗?这一问题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不相一致,于是就引起他们进一步探索的兴趣。这样一来,学生会感到上地理课很愉快,很开心,教学效果也特别好。

2、问题导入设计的层次性

学习就是从不知到知,从不懂到懂,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的过程,所以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结合地理学科特点,由表及里、层层深入设问,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对于难度不同的问题,应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回答,使每位学生都有机会“跳起来摘到桃子”,例如,在讲“大气环流”一节时,在教师完成“单圈环流”的讲解后,加以说明:“单圈环流是在不考虑地转偏向力及海陆差异的情况下形成的”。然后提问:“那么在考虑地转偏向力因素的情况下,大气环流又是怎样的呢?”由于提问是由浅入深,从“不考虑地转偏向力”到“考虑地转偏向力”, 由浅入深从“单圈环流”到“三圈环流”, 从而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求知欲望,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为下面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问题导入设计的情境化

篇4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效率;提高措施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在高考中增添了地理科目之后,人们对于初中地理教学也越来越重视。但是由于初中学生学习的科目较多,学习能力不足,因此,在地理学习中投入的时间也是非常有限的。这就要求教师尽可能地提高地理课堂的效率,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

学生对于地理这一科目的学习往往存在重视程度不足的现象。因此,想要提高课堂效率,就应当首先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正如同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的那样:“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由此可见,兴趣对于学生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化为学习该科目的自身动力,比较式不断强调、严格管理要有效的多。教师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通过在课堂上创造与教学内容过相关的情境,将学生也纳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这种互动中,学生往往能够更加迅速、准确地理解教师所教授的内容。教师也应当仔细研读教材,通过对教材中能够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地方,并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二、通过精彩的讲解吸引学生

在课堂上,学生之所以会睡觉或是搞一些小动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的讲课并不能吸引他们认真听讲。因此,为了达到教学目的,首先,教师应当改变从前单调乏味的讲课方式,尤其是在语言的运用上,尽量选择使用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语言。教师应当明确的是,教学语言不仅仅以传播知识为目的,还应当保证听众能够被所传播的内容深深吸引。因此,教师要掌握一定的语言艺术,意在讲课的过程中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四十五分钟内尽可能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与之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设施来给自己的课堂增添色彩。在现如今的教学中,板书已经不再是唯一的一种展现知识的载体,多媒体设备也凭借着它特有的信息丰富、方便快捷、形象直观等特点而备受广大师生的喜爱。尤其是对于地理这样一门跨度很大的学科,仅仅是靠教师的语言讲解很难在学生的脑海中构建清晰可见的知识结构。因此,利用多媒体设备来构建教学情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办法。

另外,通过在课堂上给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地寻找答案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学习新的知识,实际上就是一个在不断地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通常情况下,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工作都是由教师来充当的,学生在课堂中处于接受这些问题与答案的状态。这样一来,学生无法参与到整个过程中来,自然也就缺少动力。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向学生提出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问题,请学生来回答。这样一来,学生们也成了讲课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他们的问题与观点会对整个教学的过程起到一定的影响。也因此,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三、素质教育的渗透,多学科交叉学习

教育的最终目的应当是是学术上能够获得必要的知识,并获得自身的全面发展。况且,每一个学科都是与另外的学科存在着交叉的地方,任何一种教学方法不应当也不能将这种交叉分割开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本科目与其他科目的联系,使学生的整体素质获得提高,而不仅仅是着眼于本科目的成绩。对于地理这门学科来说更是如此,它的内涵之广、内容之泛决定了这门学科的教学应当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将审美的观点、德育的观念以及创新精神的内涵等渗透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地理的教学,使学生从山川河流的分布以及人类雨地里的关系中感受自然与人的和谐之美;通过地理的教学,使学生在畅游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激发强烈的爱国情怀;通过地理的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创新的神奇与魅力。

四、结语

虽然实际上在学生的生活中处处都能接触到地理,但是他们是在初中课堂中首次接触到地理这门学科。我们不难推断,学生最初对于地理科目是有兴趣的,所以教师更要保持住学生的这份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同时,地理的教学应当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通过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多媒体直观高效的展现以及在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让学生主动学习地理。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地理与其他科目的关系,注重对于学生学习素质的培养。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初中地理的课堂效率获得真正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高峰.如何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课堂效率[J].学周刊,2012(01).

篇5

【关键词】地理;课堂教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

1 引言

地理是一门跨文理的综合性学科,涉及自然(宇宙、大气、海洋、陆地环境等)、人文(资源和能源的开发利用、工农业生产、人口和城市、交通、商贸等)的方方面面知识,地理知识的广泛性使地理学科与其它众多学科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但是,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学校教育活动大都是以灌输式的方式进行,就地理学科而言,学生往往认为概念知识枯燥无味,难理解只能死记硬背[1]。在地理教学的课堂上,课堂教学活动停留在师生之间的单向传递。即便是教学中应用了多媒体辅助于地理教学,也只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增加了一种较为现代的传授手段而已,教学的思路并没有改变,仍是偏重于结论的掌握,忽视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与结论获得的认知策略过程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窒息了学生的思维,摧残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2]。因此,对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来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这就是本文研究的初衷和目的。

2 利用先进教学理念指导课堂教学

对于传统的地理教学,大都是以灌输式的方式进行,新的《地理课程标准》已经明确指出,要改变地理学习方式,要求创新地理教学方式与方法。

目前,对于地理教学方法的研究很多,如参与式教学[1]、探究式教学[2]、4+x教学模式[3]、创新思维教学[4]等等。不管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模式,其目的只有一个: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但是对于高中地理教学来说,由于其内容的多样性以及知识的广泛性,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模式是无法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如采用探究式教学来讨论“工厂布局与风向”、“白色垃圾与土壤”等问题;在讲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这一知识点时利用创新思维教学方式,通过提出:假如黄赤交角变零时,那么地球上太阳直射点的范围、昼夜长短、温度带的范围、气候等将有何变化等带有悬念的问题,引导着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想象,然后主动通过阅读教材寻找答案。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

对于高中生来说,学习任务重、学习压力大,这是不争的事实,对于地理课的内容来说,许多内容空洞,不容易读懂,使得学生对地理课失去了兴趣。如何唤起学生对地理课的兴趣是一个合格的地理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对于高中生来说,有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因此对于地理课的教学来说,不要只拘泥于书本,地理涵盖了许多方面的知识,而如果老师能够与时俱进,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穿插一些时事热点信息,勾起学习的学习兴趣,则在课堂教学中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过这需要教师平时能够有广泛的知识来源,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把握教学内容出入的时机。

4 先进多样的教学手段

随着计算机以及网络的普及,也为地理课的教学提供了许多新的手段,使地理课堂不在只是图片和语言,学生能够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更直观的感受、体验地理课的内容。当前地理课堂使用比较多的如采用幻灯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对于一些自然现象能够直接进行感官刺激,从而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记忆认知,如如在“地形的变化”一节中对火山喷发的讲解,单凭教师的教学语言和肢体语言很难把“火山喷发”这一现象解释清楚,而学生也较难理解,如果教师通过网络资源下载火山喷发的相关视频,在讲到这方面内容是通过播放视频,使学生更直观的对火山喷发有一定的认识。另外,如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在美国,20世纪80年代引进校园,它具有地理空间数据的获取、处理、管理、分析和可视化的功能,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作为地理课程独特的辅助教学技术,它能扩展传统媒体和计算机多媒体的功能,充分发挥地理空间性、综合性和理性知识的特征,给传统地理科学研究方式带来根本性的变化和革命性的发展。有学者指出,gis是传统地理学向现代地理学过渡的重要标志[5]。

地理课程内容涉及广泛,当前我们主要的教学模式是教室内的课

教学,这是一种狭隘课堂教学,对于地理,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某些特定的场景进行教学,组织学生走出课堂,亲身体验地理,加深学生的对地理的认知,如对地形地质的教学,可以选择某些国家地质公园等,借助于学校周围或当地的科普馆,如天文馆、科技馆、博物馆等等。

5 与学生之间融洽的关系

对于高中生来说,它们的学习热情与对老师的态度有很大的关系,老师的风格和魅力能够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对于高中老师来说,要教好一门课,首先要做一个好老师。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融洽关系是学生学好一门课的基础。因此,作为一个地理老师,了解学生心理,是很有必要的,平时是学生的家长和朋友,在课堂上,幽默诙谐风趣的教学语言以及活跃的课堂气氛都能够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6 结束语

本文针对高中地理的教学内容,与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同时,本文认为,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良好的课堂教学的开始,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林羽翔.参与式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的思考[j].海峡科学,2010(2):90-91

[2]李晓云.地理课堂探究式教学实施与问题探讨[j].当代教育科学,2010(14),59

[3]张景东.新课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j].科技资讯,2012(26):196

篇6

【关键词】高中地理 教学现状 教学目标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166-02

1.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不断改革,这就对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教学是人才培养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而高中地理教学是强化学生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随着国家对人才要求的提高,各中学在重视学生基础地理知识教学的同时,也都在积极探索学生掌握地理实践能力的方法,强化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实际能力则成为重中之重。根据最新的高中地理教学大纲的相关要求,现今的高中地理教学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构建全新的地理教学体系,使地理学习不在如同鸡肋,将在地理课上学到的知识能够融入到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之中。

2.新时期高中地理教学的几点思考

新时期高中地理教学要加强学生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能够与实际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在生活之中对地理知识的实际理解。因此,首先就需要教学有着非常深厚的地理知识底蕴,才能够更好强化地理课堂教学,为学生营造更高的地理学习环境,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等等,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积极投身到高中地理课堂学习之中。

2.1高中地理教师要正确理解教学大纲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进程的不但加快,大多数教学都能够对高中地理教学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地理教学方面的工作不能很好的实行。要实现深刻的理解教学大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教学大纲也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例如,在老教材中关于“生物”“土壤”“国际贸易”等等知识点,都已经被删除,因此这部分课程的知识点实际应用的空间太少,并且生涩难懂,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也不能够掌握这些知识。在此前提之下,教师就要正确的理解教学大纲,强化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2.2高中地理课程讲授需注重理论和生活相联系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在教学环节贴近生活,注意理论和实践的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在以往的地理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一般都照本宣科,致使地理课堂索然无味。与此相反,如若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的注入实际生活中的地理常识和知识,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在身心愉悦的前提下掌握地理学科的相关知识。如,在地理选修五关于地质灾害的部分,学生会对地震的成因、附属灾害的种类有浓厚的兴趣,地理教师可以联系近几年国内外的地震,为学生讲解地震发生的原因、地震的分布规律、地震发生时逃生方法等等,这种讲授方法可以有效的增加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使得学生掌握如何将学到的地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3教师应设置教学情境,培育学生的探究能力

国外教育学家认为“知识是过程,不是结果”,解释了当下教学观的转型。也就是说高中地理教师在课程讲授中需要将“结果学习”转为“过程学习”,需注重指引学生对地理问题积极的调查、探究,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学习的能力和主观能动性,促使地理学科教学的过程转型为学生与教师富有个性、效率的合作过程,为此,在地理教学中一定需设置教学情境。如,在讲授地球运动时,地理教师可以问学生我国为什么使用北京时间,而后引出地球的运动、经度不同的地方时、时区和时差的计算方法等等一系列的地理知识。最后地理教师可以让学生计算我国边疆地区的时差,既使得学生对刚学过的地理知识进行回忆,还可以使得学生了解我国疆土的辽阔。为学生设置相应的地理教学情境,推动新课改下的地理教学向着创新型又迈进了一步。

综上所述,在地理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讲出优质的地理课堂的确要下很大的功夫,准确的评价课堂的高效与否也不容易,需要以现代化的视角审视地理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新课改下的课堂评价应该从实际出发,选取科学的评价方法,以期增加评价工作的针对性和现实性。坚持以学生为主题,注重学生价值观与情感态度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引导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学习地理,培育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多维度的评价地理课堂的教学情况。以便提升地理课堂的效率,使得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为我国社会提供全方位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付贵云.实践活动渗入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

篇7

摘 要:基于素质教育的提出与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已经成为教学的主旋律,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通过构建高效课堂,可以使学生的地理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升,有效地解决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实施及其在中考中的成功体现进行了讨论、分析。

关键词:初中地理;高效课堂;具体实施;中考

地理是初中阶段一门新增的学科,具有抽象性、复杂性、系统性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诸多困难。同时,初中地理知识体系庞大,涉及面比较广泛,而课堂时间十分有限,要求老师能够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所以,就需要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并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实施

要想实现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就需要增加课堂容量,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传授更多的地理知识,增加有效教学时间。

1.设置学习问题,实现课前导入

在开展新课程教学之前,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合适的时机引入本节课内容。初中地理老师应该以课本内容为核心,结合生活实际,提出与课本内容紧密相关的问题,使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这样学生便会对新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为新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比如,在学习地球气候带的时候,老师可以提出地球上不同地区同一时间的气候有什么不一样,然后再引入本节课内容,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

2.划分学习小组,营造良好氛围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在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时,可以根据教学需求科学采用小组学习法。地理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座位位置,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老师对各学习小组进行适当指导,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使学生将自身观点和看法分享给他人。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便会加深对地理知识的印象和理解,进而能够实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比如,在学习我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时,学习小组成员可以搜集不同方面的资料,包括我国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知识点等,然后将所有知识点整合之后进行系统学习。

3.更新教学观念,科学设计教学

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对于高效课堂的构建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初中地理老师需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做好教学设计工作。地理教师应该对自身和学生进行重新定位,以学生为核心设计教学环节,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前,老师通过设置问题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中,老师应该加强与学生的有效沟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言机会,在每节课结束之后,老师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在课后,老师应该让学生搜集与下节课内容相关的资料。

二、初中地理高效课堂在中考中的成功体现

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衡量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时,应该加强与中考考试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考试成绩。

1.重难点知识复习

初中地理中的重难点知识,在中考考试中出现频率较高,所以要想提高复习效率,就需要从重难点知识入手。地理老可以采用表格的形式,对地理课本章节中的重难点知识进行汇总,将其更加直观、清晰地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仍以地球气候带为例,老师可以将五种气候带的特点、分布范围等知识点在表格中陈列出来,通过对比使学生能够将其正确区分开,实现对知识点的有效掌握。

2.地理地图的运用

地理地图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在完成重难点知识的复习之后,地理老师应该结合地理地图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分析。地理老师应该传授给学生正确的读图技巧,使学生能够抓住地图中的重点内容,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地图设置一些分析类问题,锻炼并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层次感。比如,在复习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分析地图上不同时区内两个地点的具体时间。

3.总结大纲知识点

对大纲知识点进行总结,是初中地理实现高效复习的一种不可忽略的方式。在完成前两轮复习之后,老师应该对复习成效进行评估,针对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应以梳理重点知识点为主,采用总结大纲知识点的方法,帮助学生巩固、强化基础知识,确保基本功较差的学生也可以顺利通过中考。

高效课堂的构建对于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地理老师应该探寻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确保高效课堂的顺利实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和价值,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素质及能力,为备战中考提供重要保障,使学生可以轻松自如地应对中考。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高中地理 理科 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2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7(b)-0099-01

在当前的文理科设置中,地理学科属于文科生高考的必考科目,而对于理科生而言,则是名副其实的“副课”,学生只要通过学业水平测试便可与该学科“绝缘”。因此,理科班地理教学一直深受冷遇,令地理教师颇觉尴尬(诚然这种现象其他小学科亦存在)。那么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该如何去应对,如何使理科生也爱上地理课呢?笔者试图通过对当下理科班地理教学现状及成因进行分析,进而为理科班的地理教学提出几点浅陋的建议。

1 高中理科班的地理教学现状

文理分科后,理科班的地理课时就会相应减少,一般由原来的每周3个课时压缩到每周2个课时,这就使得原本不充足的课堂时间更加捉襟见肘,只能以“我(教师)”为主的“大讲特说”式、闪电式、走马式进行教学,否则无法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任务。如此教学,无法顾及学生的切身感受,课堂上没有了师生的互动交流,也没有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探究,最终导致学生对地理课兴趣大减。

在理科班的地理课堂上,学生的参与意识不强,专注度不高等情形屡见不鲜。只有极少数学生是在主动学习,认真听课,多数都是迫于老师的压力被动应付,或是基于对授课老师的尊重。这样下来,其课堂效率如何便可想而知。所造成的影响,不仅仅是学生地理学科知识上的严重缺陷,更重要的是影响到地理学科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学生在思想上产生了严重的排斥现象,使学生形成这样一种误解——在理科班开设地理课是多余的。

2 理科班地理教学现状的成因

2.1 理科学生地理学习的主动性缺乏

由于高考指挥棒的无形存在,理科学生只要通过地理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无需参加地理科高考考试,这样便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同时也“毫不留情”地打击了地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给理科地理教学设下了一道无形的不可逾越的门槛。地理课遭受冷遇似乎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2.2 学校、家长都不重视理科班的地理教学

在理科班,包括政治、历史、地理在内的文科小科目的地位都是非常低的,是学校、家长眼里的所谓的“边缘学科”。在当前的高考体制下,在文理科还未真正回归大学科制的情况下,学校在追求高升学率,及早地培养了学生文理科对立的思想意识,导致学生在思想深处不重视选读学科以外的小科目;在家长看来,子女要把时间、精力都花在所谓的“主科”上,“副科”及其他活动(包括社会实践等)一律不得涉足,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政史地是理科生的“副科”,学不学没有任何关系,无碍于高考大局。学校和家长对理科地理的不重视(或者说漠视),使得理科班地理教学成为某种意义上的“笑话”。

2.3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流于形式

学业水平测试考的大多数是基础题,题目缺乏实践性,而且题量少,难度低,难以检测出学生地理学知识的深厚,因此学生的关注度不是很高,理科生更是体现明显。这种流于形式的学业水平测试未给学生施以任何学习的压力,使学生陷入了这样一种认识误区,“平时学不学无所谓,关键在考前几天抓突击”。

2.4 理科班地理教师教学缺乏动力和激情

学校、学生和家长都未对理科地理教学引起足够重视,而且地理科学业水平测试也只是形式大于内容,那到最后所剩下的只有地理教师在理科班的讲台上唱独角戏了,而且每每遇到的是下面的“观众”逐渐散场,得不到认同与欣赏,长此以往,教师丢失了教学的动力,失去了教学的激情,理科班的地理教学成为地理老师的“梦魇”。

3 针对理科班地理教学现状的几点建议

3.1 引导学校和家长解放思想,高度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

人们常用“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来形容某人知识的渊博,由此可以看出地理学科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产活动、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各个方面,与全面学习地理知识的关系日益密切。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改造的程度及规模日益深入和广泛,人类生活的范围已从地表扩大到太空,并深入到海底。为了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持自然环境,使学生全面学习地理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因此,学校和家长应科学地引导学生去学习好地理学等其他理科高考非应试科目的知识,特别要引导学生认识地理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不断汲取其他学科精华,全面完善知识体系和学科结构,培养爱学、善学各类学科知识,做一个知识结构全面、思想丰富的好学生。

3.2 改革高中理科地理毕业评价方式

通过参阅有关资料,笔者建议,高中理科班地理毕业学业水平测试的评价方式可以考虑分三部分:笔试成绩占40%、课外实践占40%、课堂表现占20%。笔试难度要低,只要学生掌握基本地理知识、地理原理即可;课外实践可每学期进行一次(各占20%),涉及的面尽量广,诸如县城交通状况调查、河流水质分析、从垃圾看生活水平变化等课题都可以作为实践内容;课堂表现由任课老师把握(包括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答问、作业等)。这样理科学生在地理课上会更认真、更投入,对地理知识会更有热情,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3.3 教师要端正教育思想,提高业务水平和个人魅力

篇9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理科生地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高考不考地理是理科生不重视地理课的最主要原因。调查显示,95%的学生承认曾在地理课上做过其他科目的作业,85%的学生认为不喜欢地理最主要的原因是高考不考。

2.教师的教法传统是理科生不喜欢地理的重要原因。在调查的学生中,54%的学生希望教师安排与必修内容有关的实践活动,48%的学生希望教师选用身边的生活实例来教学,42%的学生希望教师采用多媒体等方式来教学。

3.部分教师上课随意化使理科班地理课陷入恶性循环。教师普遍反映,由于理科生大多带着一种消极抵触的情绪来上地理课,导致授课教师激情逐渐消退,上课随意化,个别理科班的地理课形同虚设。

4.家长、学校过度关注“主科”,加剧了学生对地理课的忽视。95%的学生反映家长要求子女把时间、精力都用于六门高考科目上,学校亦只关注升学指标,这些都导致理科生形成思维定式——地理是“副科”,不学无碍。

(二)理科生在地理学习中也有积极的一面

1.对地理学习的认识比较理性。48%的理科生对地理学习有兴趣,认为在地理学习中可以提高自我修养和学到知识的学生分别占84%和80%。75%的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地理学习。

2.对地理课题研究兴趣较浓厚。目前,大多数学校仅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来开设,调查数据显示,35%的理科生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会倾向于选择地理课题。

综上所述,虽然有部分理科生对地理感兴趣,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已不能破解目前理科班教学所面临的困境。因此,如何通过改变教学策略和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至关重要。地理研究性学习是将研究性学习和地理学科相结合,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应用地理知识和技能去获取地理信息并解决地理问题的学习方式。无论从理科班地理学习的特点还是从目的要求来看,它都是提高理科班课堂效率、改变困境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二、研究性学习有助于打造理科班高效的地理课堂

(一)有助于师生转变“教”“学”观念

地理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体验性和探究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特定的地理问题,并以类似科研的方式来解决,让学生感觉到学习地理的现实意义。教师则可有更多的精力用于教学策略的改进,加强对教育理论的学习,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始终以饱满的激情和活力感染课堂的主体,有助于构建理科班高效的地理课堂。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为促进理科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顺利开展,教师要为学生的探究发现做好充分的准备,设计一系列相关的环环相扣、值得探究的地理问题,努力给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探究性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探究性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演示、观察、思考等学习活动,主动概括原理和法则,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三)适时穿插专题研究单元,酌定研究课题

在不破坏学科知识逻辑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紧密结合教学进度,在教学中适时穿插一些与地理学科教学内容有关的、趣味性强的专题研究活动。酌定的课题要有层次差异、由浅入深,实现高一高二衔接、滚动发展。由于研究的课题与学习内容一致,学生可以综合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正在研究的问题,能够在开放的环境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开展乡土地理研究活动,让课堂教学“动”起来

篇10

关键词 新课标;理念;高三地理;复习课;问题;设计

新课标对于广大师生来说,是一项新的教学理念,正因为新,因此并不存在现有的经验作为借鉴,只可以通过过去的经验,再同现实的状况相结合,实行具体分析,运用具有代表性的应对方法,才可以在高考中获胜,获得优秀的成绩。最近几届的高考当中,大量的能力型、应用型的文综试题逐渐增加。高考更加关注于实践性和创新性。在高三地理复习课的教学过程中,怎样将新课标的理念渗入进去,让地理课程具有独特的魅力,让地理课的课堂可以大放光彩,让平静的课堂教学可以变得有趣,并且让地理课不再成为一门留有遗憾的学科呢?

一、对于新课标理念下高三地理复习课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应当进口课程准则

高三地理复习课的教学应当严格依照地理课程的准则进行,在进行复习的过程中,一切问题的设计都要通过课程准则的结构进行,这也使确保复习工作不会远离高考需求的关键环节。对新课标理念下高三地理复习课教学的问题,不但是常规教学里要求处理的问题,也是对于高考复习备战时值得关注的问题。

在高三地理复习阶段,老师在教学过程里对于地理问题关键来源于教材、资料、试题等,最主要来源于本身的教学,通过教学发现问题并采取原创的适合课程标准要求的地理问题比较少见。我们通常遇到的状况是,老师详细讲解教材或资料里的每一个关于地理的问题,反复的印制试卷、试题,可是却忽略了必要的研究,促成复习备战里有关地理的问题远离于课标以外,最后错过了提升能力的良机。

地理教材作为编制教材的工作人员通过对课程标准的解释才进行教学文本编写的,教材版本的不同对教材中相关的内容展现出编制工作人员对课程准则的理解均不相同。因为某些原因,新课标没有规定的内容却经常出现在某些教材当中,所以,课标规定的内容也会不出现在某些教材当中。因此,教材里的某些问题的设计或许是脱离了课程准则的需求。源于教材的教学辅助资料同实体也具备了相关的问题,老师只有更加仔细的研究课程准则为基础,再次对资料进行选择,才可以正确的展现适合课标需求的地理问题,让老师可以通过有效的问题最大程度的让学生了解考试的要求。

二、进行问题设计时要关注能力和知识

能力作为文综测试的主因,它的出发点是通过考察的能力为出发点进行命题,研究使用知识解析真实问题的能力。外表体现了高考试题经常以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实际问题的意境,通过问题的需求,用某种主要知识作为核心问题进行展开,来测试学生解析实际问题的思维过程。

比如说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透过向弟子进行启迪式的提问方法促进教学;大约也是这个时期的西方,位于古希腊的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通过教育过程里构成了闻名遐迩的“产婆术”,也就是要不断的提问、追寻、渐渐出现学生回答里的不足,仍学生在长期的思考中,明确自身结论里的荒谬,并让学生自身去寻求正确的答案。

在高三地理复习课教学中对于问题的设计,要根据课程准则来进行,加入相对不足的行为动词,完全将教学目的要求的行为动词考虑进去,让学生通过不断地了解掌握这些行为动词的指向和意义,确定具体的复习力度,也就是能力的要求,这样才可以在高考中明确方向,这也是寻求地理问题设计价值的意义。

三、问题的设计要将思维的定律打破

很多教学案例都可以证明,思维定势对处理问题具有的不好的影响,如果新的问题环境出现,它会有效防止学生出现新解题的思路或者出现新的创新思维来处理新的问题。

所以,在进行问题的设计时,不要依靠书本上的习题、资料上的习题来进行,而是要运用被你法进行,所有创新的挖掘性能云因,要对思维定势负责。

四、问题的设计要多注意其他样式

学生在通过高考的测试题时会经常遇到棘手的事情,既觉得熟悉,也觉陌生。新的习题状况,会无法远离新问题及典型性,没有办法把貌合神离的新问题同具有特点的问题进行概括,这样才更容易感受出卖方的主人。

学生提出的问题展现出教师教学的问题,获取的知识道路,更加不够清晰,待到抽象,他运用的面积也就会越来越大。比如说:可以将自然界、背景灯进行创造,可是创造出相同的地理问题;可以通过地理事物的因果关系。把地理图像里的地理元素改掉,再展现出更新的地理情境。

综上所述,新课标理念下高三地理复习课教学,要完全运用生活里的地理,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让地理课程对学生终身受益。在课堂教学过程里,老师要经常创新教学情景,将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出来。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体会到地理复习课教学的独特魅力。老师要积极改变教学理念,强化自身的理论学习,让学生进行指导性学习,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出来。教学的法则不可以是固定模式的。要不断进行创新、实践,才可以运用新课标的理念,渗入到高三地理复习课教学当中,地理课不再成为一门留有遗憾的学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