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08-01 17:40: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健康教育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健康教育的意义

篇1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康复治疗整体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健康教育:入院24h内接诊护士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康复专科常识掌握情况评估;康复治疗小组包括医生、护士、治疗师对患者进行康复初期评估,制定康复医疗方案;当班护士进行入院宣教,责任护士在患者住院期间随机介绍疾病相关知识,进行康复指导,出院时由当班护士进行出院指导。

实验组由责任护士按照临床路径对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实施连续、动态、有计划的健康教育,定期进行评价和强化。科室根据相关文献及我院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和多年来治疗经验设计健康教育路径表,具体内容包括健康教育评估、评价,疾病相关知识、康复训练指导、心理调适技能及出院指导等,根据患者个人实际情况,在路径执行时间及内容上可稍作调整,各项目评价标准分为3个层次,分别是:①理解、掌握;②不完全理解、部分掌握;③不理解、未掌握。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发放健康教育路径表,并详细讲解该表的特点、工作流程及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取得患者和家属的理解和配合,同时完成入院时的健康教育内容,责任护士按照临床路径表进行评价,对健康教育效果不佳者反复强化,直到达到教育目标。健康教育路径表置于患者病历夹中,便于康复小组成员使用。护理组长或护士长每日查房时按照路径表内容进行抽查,了解患者及家属掌握情况,督促健康教育的落实;实验组负责人不定期通过问(如询问患者相关知识)、视(观察患者健康行为)、导(引导患者提问)、测(测量患者肢体康复指标值)等方法对临床路径表执行情况进行全程质量监控。

2康复效果评价标准

分别于入院时、入院60d及入院90d时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Assess-ment,FMA)评定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barthelindex,MBI)评定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参照文献设计患者对康复知识掌握情况调查问卷,分优、良、一般和差四个评价结果;设计对健康教育和医务人员满意度调查问卷,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和不满意。

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所得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SPSS15.0版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表2~4)

两组患者入院时其FMA及MBI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入院60d及入院90d时,发现两组患者FMA及MBI评分均较入院时有一定程度改善,并且上述指标均以实验组的改善幅度相对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实验组对康复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4讨论

健康教育是传授健康知识的重要途径,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颅脑损伤患者病情进展具有规律性,从软瘫期、痉挛期、恢复期到后遗症期,每一个阶段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及治疗需要各不相同,因此,如何提高患者对相关健康知识的了解,对其后续一系列康复干预均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健康教育中,护士大多以自己的工作为中心来选择健康教育的时间、内容,通常采用填鸭式的教育方法,不评估患者的生理、心理状况以及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临床路径理论和实践方法借鉴到健康教育领域,通过评估教育对象,理解其心理、生理及文化等需求,从而制定出针对性强、有序的健康教育路径,相对于传统健康教育,路径式健康教育在实施过程中更具有计划性、针对性和预见性。

临床护理路径是以患者为中心,规范诊疗和护理行为的一种新的模式。我疗养院康复中心是全军神经疾病诊疗康复中心,主要承接急性期处置后康复恢复期的颅脑损伤患者,借鉴临床路径的理论及实施方法,根据患者不同阶段存在的健康问题及治疗需求,把内容丰富全面的健康教育的各项内容(包括疾病相关知识、康复训练指导、心理调适技能、出院指导等)按计划实施,并在定期的小组康复评估会议中对健康教育的执行与效果进行评价,及时督促执行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本研究中,入院时两组患者FMA及MBI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60d、90d后两组患者FMA及MBI评分均有一定程度改善,并且以实验组的改善幅度较显著(P<0.05),同时该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亦显著优于对照组。

提示在常规二级康复干预下辅以临床路径式健康教育,能促使患者及家属了解颅脑损伤康复的相关知识,认识到长期康复干预的重要性,最终促进肢体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其原因在于路径式健康教育从本质上扭转了传统康复教育缺乏质性评估的缺陷,创建了“指导、互动、合作”的新型医患关系。另外,如何提高患者满意度一直是临床中所关注的问题,在本研究的颅脑损伤恢复期实施路径式健康教育中充分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宗旨,让患者对康复训练的健康教育有一个全新的、正确的认识,让患者充分参与到康复计划中来,建立了最理想的共同参与型医患关系,患者的满意度大大提高。

篇2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农村小学 留守儿童 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4-0167-01

在高速发展的经济环境下,传统的农村生产结构受到影响,为了更好发展进行了调整,农民谋求新的出路发财致富。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纷纷涌入城市,将儿童留在农村,留守儿童或单独生活,或与亲属生活。这一群体的不断扩大,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相关部门对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类群体孩子因缺乏父母的陪伴,普遍存在缺乏热情、心理敏感脆弱、成绩不佳等问题。如何调整留守儿童的这种心理状态,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的年龄普遍为7~14岁左右,该年龄段为儿童的性格、品德、情感初步发展以及形成时期,对于儿童而言,这是一段重要时期。而作为留守儿童,这时期只能自我发展,没有父母的陪伴,周围的孩子甚至会对其进行侮辱、歧视,导致留守儿童产生消极和自卑心理、缺乏热情、无安全感,极易形成偏执性格。这样的性格存在一定的缺陷,会影响儿童未来的健康发展。根据相关研究资料表明,调查某地的留守儿童,结果一些留守儿童,有抽烟、喝酒、偷窃等不良习惯,因此,给予留守儿童必要的健康教育,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二 给予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在农村地区,学校在家长以及孩子的心里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认为其是一个最正规、最值得信赖的教育场所,农村学校作为教育留守儿童的一个关键机构,应充分发挥其教育以及管理作用。学校以及教师应在生活以及学习方面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注及爱护,为其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教育环境,促进其健康成长。

1.学校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第一,学校可先建立留守儿童的档案资料,并调查统计留守儿童父母的工作地、联系方法,儿童代养人的住址、电话,将这些具体资料信息进行统计备案。并建立畅通的学校与留守儿童的父母沟通机制,学校应多与留守儿童的父母以及代养人进行沟通,彼此共同关注儿童,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和谐的教育环境。也可以建立帮扶制度,督促并辅导儿童学习,并多与他们进行沟通,树立其学习的自信心,督促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儿童感受到关注、关怀。

第二,定期开展留守儿童的家长见面会或必要的短期培训,让孩子的监护人了解儿童的学习情况,了解如何更好地与儿童进行沟通,改进教育方法,调整之前固有的教育方法及教育观念。父母可通过电话联系或写信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子女的关注,从精神方面重视鼓励孩子学习。同时学校可采取有效的手段、方法,针对存在思想方面问题的孩子进行教育座谈,并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更好地配合给予儿童教育。

第三,学校可组织一些手拉手互助小组活动,选择一些有担当、有责任心、有爱心的老师组织孩子们,积极参加活动。留守儿童多存在一些明显的心理特征,通过组织互帮互助小组活动,增进孩子们之间的感情,让孩子们感受到更多的快乐,彼此分担快乐、烦恼以及疑虑,这样有利于有相同经历的留守儿童之间产生共鸣,情感方面相互支持,消除其不良的消极心理情绪。

2.老师方面应采取的心理教育措施

第一,开办关于农村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让农村教师了解如何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相关临床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其焦虑以及敌对性明显强于一般儿童,同时不能与父母进行有效的沟通,不能有效疏解心理的不满、不快,儿童心理会产生不满,积聚的心理问题导致产生偏执的人格,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儿童未来的健康成长。针对儿童的这种心理状态,教师应掌握产生的原因,并了解如何给予儿童有效的心理护理,排解儿童的不满情绪,帮助他们进行适当宣泄,有利于其良性性格的健康发展。

第二,教师应不断加强自我心理卫生保健,通过学习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相关知识,注意不断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以自我积极乐观的心态影响学生。在学校教学工作中,避免自我的不良心理情绪影响学生,给予学生足够的耐心与尊重,创造一个和谐、温暖的学习氛围。

三 总结

作为留守儿童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不管是学校还是老师都应共同努力,创造一个和谐、关爱的氛围,同时这也是一个社会性问题,社会方面也应发挥其教育作用,营造一个有利于儿童健康发展的环境,以有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井坤.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2(4)

篇3

关键词:学期儿童;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6-000-01

一、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意义

《纲要》中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可以借助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帮助幼儿掌握健康知识,树立科学的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和和谐发展。因此,对学前儿童实施健康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学前期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实施健康教育非常必要

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说:“幼稚园第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健康”。由此可见,教育幼儿的首要目的就是如何增强幼儿的身心健康。这是由于学前儿童身体器官的发育、系统的发育以及功能的发育尚未完善,学前儿童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对疾病的预防能力和抵御能力较弱,再加上学前儿童对环境的变化比较敏感,适应能力较弱,易于受到伤害。所以,学前儿童需要成人的精心养育和帮助,更需要鼓励学前儿童积极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健康活动,通过开展适宜的健康教育活动,促使学前儿童掌握健康知识,形成正确的健康态度,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

(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为幼儿今后的生活和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17世纪英国伟大的哲学家和启蒙思想家约翰・洛克认为:“人生幸福有一个简短而充分的描述:健全的心智寓于健全的身体,凡身体和心智健全的人就不必再有什么别的奢望了;身体或心智如果有一方面不健全,那么即使得到了种种别的东西也是枉然。”[1]人处在生命历程的任何一个阶段都要关注健康问题,都要时时掌握健康信息和知识,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对健康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否则,健康就会远离我们。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人一生健康教育的奠基阶段,关注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既能够提高学前期的生命质量,又能为人一生的健康赢取时间。因此,对学前儿童开展健康教育,帮助学前儿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对于提升人一生的生活品质和生命质量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三)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儿童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

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是儿童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基本前提,是儿童智力发展、品德发展和审美发展的物质基础。学前儿童健康既是儿童身心和谐发展的前提,也是儿童身心全面发展的结果。一个人只有拥有健康的身心才能在这个社会上生存和立足,才能更好地在这个社会上赢得一席之地,从而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多姿多彩的健康教育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幼儿拥有健康的身心,更有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此外,新颖有趣的健康教育活动还可以充分满足学前儿童活泼爱动的心理需求,帮助幼儿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在与同伴和谐相处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和创造健康美。

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教育学原理告诉我们,教育者对任何年龄阶段的儿童实施教育,只有通过受教育者的内化才能发挥作用。幼儿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地位,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去感受、去体验周围的世界。教师在设计、组织和实施学前儿童健康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比如教师在选取活动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选取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充分让幼儿在参与的过程中去学习,让幼儿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

(二)科学性原则

教师设计、组织、实施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制定活动目标要科学,选取活动内容要科学,选择活动方法要科学。所谓遵循科学性原则就是要教师学会观察幼儿,研究幼儿,掌握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帮助幼儿树立科学的健康知识,帮助幼儿形成科学、健康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发展性原则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要为幼儿一生的健康发展负责,既要考虑到幼儿的现实发展,又要考虑到幼儿的终身发展。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告诉我们,教师在实施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中既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已有发展水平,又要考虑到幼儿将要达到的水平,要善于在两者之间形成最近发展区,让每一个幼儿都在已有水平上得到充分发展。教师绝不能只顾幼儿的眼前发展,而忽视了幼儿的终身发展,既要让幼儿充分自由发展,又不能让幼儿养成懒散的坏习惯,要为幼儿以后的生活和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差异性原则

教师在实施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中要遵循差异性原则,教师要从思想上高度认识到,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唯一的,每个幼儿都有着自身特有的兴趣爱好和需求,教师不能用同一标准去要求所有幼儿。教师要注重个别差异,在面向全体幼儿的同时,还要关注到个别幼儿的需求,在开展集体教学活动时,还要辅之于个别活动或区角活动,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主动性,满足每个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让每个幼儿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和发展。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关系着幼儿一生的健康发展,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前儿童健康发展既需要幼儿园的努力,还需要与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幼儿园、家庭和社会三者紧密联系、相互补充,共同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全方位地促使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麦少美.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指导[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5.

[2]庞建萍.学前儿童健康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李君.学前儿童健康教育[M].科学出版社,2012.

篇4

【关键词】健康教育;中医骨科;作用;意义

一、 引言

中医骨科作为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的身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会和骨科有着一定的联系。伴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骨骼当中的钙质含量会不断的流失,最为普遍的就是骨质疏松。在这种情况下,老人的骨头如果收到外界的一定刺激,例如碰撞、摔倒等,便极易出现骨折的现象,更甚至会导致瘫痪。同时,由于时代的进步,长期伏案工作人员的数量不断增加,由于工作压力的原因,工作时间越来越长,这样便会导致腰椎部位发生一系列的问题。近年来,腰椎间盘突出的问题更加趋向于年轻化。这些问题都是骨科需要面对的问题。

二、 骨科健康教育

近年来,骨科患者的人数不断增多,在其中的一部分人当中,许多是由于没有对于病情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以及在没有完全康复之后便又回到之前的生活习惯当中。因此, 进行一定的健康教育对于这些患者十分重要。

在这里,我们所说的健康教育就是通过对于患者及其家属讲授一些关于健康知识的内容以及日常注意事项,包括生活习惯和护理等。通过向他们传播一些基础性的知识,来提高他们对于健康的重视,培养他们的健康意识,从而使之在生活当中形成良好的健康习惯。在当下的骨科病区当中,患者通常是忍受着极大的病痛,因此,健康教育除了想患者及其家属讲述需要注意的专业知识以外,还要适当的安抚病人的情绪,通过心理的安抚来消除病人内在的紧张。这样其实也属于对于骨科病患健康教育的一种。因为现代的医院,除了注重对于患者身体的健康之外,也开始逐渐顾略到患者因为情绪等原因,传递出来的心理问题。

通过向患者以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可以使得他们更好的沟通,不仅可以使得其对于病情的认识加深,也可以缓解当下较为紧张的医患关系。同时,医生同病人联系的加深双方的感情也会得到增进,病人在信任的基础上,可以更加得到恢复。因此,骨科健康教育无论是对于当下的骨科室还是病患来说,也是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的。

三、 骨科健康教育的开展

健康教育的内容要适应时代的需求,强调以人为本,在制订计划时应有计划、有目的地收集病人的健康资料及对健康知识学习的需求,着重对病人需求的内容进行指导。根据其接受能力分阶段逐次予以指导,根据不同的对象确定不同的方法,以免短期内传授大量的信息使病人难以接受,造成混乱。

(一)以护理程序为基础,进行系统化的健康教育

在骨科的健康监狱开展过程当中,要根据病人整个住院过程,制定周密的健康教育计划,这样才能保证科室在人员安排上更加的科学合理。同时,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安排时间和利用必要的工具对病人及家属进行专题的健康教育,这样才能保证健康教育开展的科学合理性,同时也能保证每一个患者和家属都能均衡的受到系统的健康教育,保证医患之间不存在隔阂。

(二) 教育形式灵活多样

对于那些专业性要求比较强的,不利于患者和家属理解的,可以通过各具特色的语言、图文、形象化、电教化以及实践教育等形式进行健康教育。例如:照片、实物、个别谈话、咨询、讲座、查教、宣教材料、科普读物、模型、工休座谈会等,这样不仅可以方便病患及其家属了解,而且也可以大大调高教育的效率,节省过多人力资源的投入,同时也可以使护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得到恰如其分的表现,使受教育者易于接受,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可以借助多样形式的宣传来更好的推广健康教育。

(三) 始终将人际沟通技巧贯穿于健康教育之中

在护理健康教育中,人际沟通技巧是护理工作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对于护理工作人员而言,沟通在其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护理人员起到的是承上启下的作用,有时候因为医生接触的病人过多,不能及时的对于每一个进行及时的问答沟通,因此就需要借助护理人员来进一步的和患者进行交流。护理人员是直接通患者及其家属接触做多也是最直接的,因此,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十分重要。它是在面对面的教育活动中,运用语言与非语言技能来传递健康。这要求我们护士必须掌握谈话的技巧,就是要使用对方能够理解的语言和能够接受的方式向受教育者提供适合个人需要的,谈话的内容要明确、有针对性、重点突出,语言通俗易懂,语速要适中。

(四) 个体化教育与集体化教育相结合

在病患当中,由于体质不同,生活方式不同、患病不同等原因,会导致病患的状况不同,因此,在治疗和教育过程当中,要注意这些问题。对于同病种、同治疗方案的病人采取相对集中进行教育,如利用工休座谈会进行宣教,这样可以提高教育的效率。而针对那些具有个别差异性的病患,可以根据病人的不同职业、文化、所处环境、心理等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个体化教育,这样既可以保证对于病患健康治疗的效率,也可以提升病人对于医院的信任。

(五)注重对于病患的后期健康教育

所谓“伤筋动骨一百天”,在中医骨科的治疗当中,除了前期的治疗之外,还应当注重后期阶段的康复治疗。骨科的治疗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才能保证病患彻底康复,因此对于病患进行好奇的健康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对于后期康复治疗的指导来增加他们的科学认识,从而保证患者在离开医院之后,在家庭当中也能更好的的保养自己的身体。

四、结语

康复治疗对于骨科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骨科患者而言,恢复的周期一般较长,因此,需要在后期治疗当中,积极遵守医生的指导,从而保证在后期的康复治疗当中达到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标,吴飞. 中医手法加中药外敷内服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炎临床观察[J].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1(05)

[2] 董兵. 老年骨性关节炎的中医骨科康复治疗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 2011(Z2)

篇5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动机理论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体验式教学

在个体发展的过程中,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青年期是个体由发现自我、了解自我到认识自己与他人关系、自我在社会中的位置,进而认清人生意义,厘清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时期。由于大学期间学习和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学生将直面诸如环境适应、学习、交友、恋爱、择业、就业等多种问题。来自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各种矛盾与自身成长中遭遇到的冲突相互交织,使得他们常常生活在无聊、彷徨、挣扎和渴望中。同时,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价值观的变化和复杂的人际关系压力,也使得大学生各层次的需要不容易获得满足。王春燕调查表明,16.5%的北京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1]。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地疏导、合理地解决,容易形成心理障碍,影响学习生活及成长成才。

学习是学生转换体验与创造知识的过程,而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心理双向交流、言语和肢体有效互动、精神和文化有序传承的活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授主体还是学习主体,参与和卷入程度越高,主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改善就越明显,知识和技能也更容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因此,如何采取合理有效的教育引导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引导大学生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体验既是一种认识方式,也是一种存在方式。知识的获得和内化依赖体验的水平和深度。体验式教学以学生的经验与活动为基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依据课程的内容和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置各种合理的情境,通过提供信息“资料”工具以及情感交流等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对教育情境进行体验,在体验中学习相关知识内容,选择行为方式,发展个人能力并实现教学目的。[2]在教学过程中,体验式教学模式鼓励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唤醒他们内心深处潜意识存在的心理矛盾,诱发个体意识层面的认知冲突,通过探究互动的方式,在情感交流、思维碰撞中进行体验、感悟、实践,充分调动主体体验的学习功能和优势,注重引导学生的具身体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使用体验式教学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原因在于该方法契合了心理健康教育“以人为本”的特殊性。心理健康教育关注“人的意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而意识的形成恰恰表现为“意向性体验”。体验根植于人的精神世界,着眼于自我、自然和社会整体的有机统一。体验式教学以人的生命发展为依归,尊重个体、关怀发展、提升生命,蕴含着高度的生命价值和意义。它关心的不仅是个体可以经由教学获得多少知识和技能,还在于生命的意义可以经由教学而获得彰显和扩展,凸显人之为人的生存意义和精神价值。

二、体验式教学契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

心理健康教育从本质上看是一种关注心灵成长的教育活动,目的在于完善学生的个性。但是,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与大学生的心理需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大学生的理性心理知识与知性心理体验形成断层。作为一门与人的精神直接对话的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贯穿个体一生的发展,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心理健康教育直接介入个体的精神生活

对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格阴暗面,个体常常无意识地采取一种规避的态度来面对。多数时候,剖析并承认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直面精神层面的困惑和不足对个体而言充满了痛苦和挫折感。个体有时候不惜采取麻痹身体的行为(如酗酒)来应对精神的痛苦。而心理健康教育鼓励和引导个体直面人的精神生活和自身的阴暗面,试图接纳和认可人格的“缺陷”;鼓励个体对自我进行再认识,分析人格特征、气质类型,直面自己在社会评价意义上的优点和缺点;鼓励个体对自身的发展和成长进行分析,正视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不足。

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在为人类生活带来便捷和物质享受的同时,也对人的精神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社会生活所产生的生存压力和人际应对压力以压迫性的方式对个体造成影响。人们被迫卷入到社会生活中,直面各种各样的挫折情境和压力情境。同时,由于社会发展不平衡造成物质权利的巨大差异,以及物质发展导致的精神物化,使得物质享受正成为精神发展的束缚,精神世界渗透着物质属性,精神本质一步步被异化,阻碍社会和个体的发展。如何冲破无限的物质享受给个体带来的空虚感,让精神生活重新回归到人类生活的主流,在物欲横流时保持内心的平静,个体需要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

(二)心理健康教育对具身经验的依赖性较高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个体的心理是在实际的、潜在的和想象的与社会和他人互动过程中产生的,是对社会生活规律的同化和顺应、内化和复现。因此,心理的建构需要个体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即活动或实践。活动是产生主体体验的重要途径。人类认知的提高,既有内部的动作,也有外部的活动。个体的身体以及身体同世界的互动提供了认识世界的原始概念。无论是空间方位、情感体验都需要身体和环境的积极互动。心理健康是自身与环境的信息互换和有效平衡。庞蒂主张,知觉的主体是身体,而身体嵌入世界之中,就像心脏嵌入身体之中,知觉、身体和世界是一个统一体。身体的解剖学结构、活动方式、感觉和运动体验决定了个体如何看待和认识世界,决定了个体的思维风格。知觉和运动系统在概念形成和理性推理中扮演了一种基础性的角色,决定了心智的具身本质。心智对内外环境的认识必须依赖具身体验。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社会各个环节紧密联系

社会由个体组成,具有平衡性与和谐性。但是就单个个体而言,则表现出原子式的自由和无序。由于价值观不同,个体的心理常常在与社会的矛盾和冲突中构建出来。心理是人与社会互相作用的中介。无论是认知、情感还是意志品质都是个体的遗传素养在与社会互动中产生的,同时,又反作用于人和社会的互动过程。社会生活过程中个体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都是固定的人与社会互相作用的模式。在个体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社会起着决定性、根本性的作用。个体必须在社会化过程中,不断与社会互相作用,熟悉社会规律,厘清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关系。个体的全面发展,是精神对身体束缚的适应和突破,是观念对世俗的认同和超越,是心灵对社会历史文化的感悟和再认识,是思想对世间万物共性的抽象和剥离。一个人成功不仅仅需要强健的体魄、聪明的头脑,更需要应对挫折时强大的心理弹性调节能力。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全面发展的人,一定需要健康心理的保障。

三、心理需要的满足是体验式教学的动力和结果

大学生多层次心理需要的满足内在地要求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实施体验式教学。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体验式教学契合了人的社会属性的本质,调动个体通过实践活动去提前预演心理需要的满足。需要是个体生理和心理有效结合的产物,而体验恰恰是这一结合的方式和中介。按照马斯洛的分类,人类的需要包括两大类:基本需要和成长性需要。基本需要是人生存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普遍的生理和社会需要;成长的需要是个体健康成长和自我实现潜能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要不断地通过体验式教学使学生获得需要的自我满足,另一方面又要激发新的、积极的需要,促进学生在经历大学教育后,能够产生超越性需要并逐步成为追求自我实现的个体。

任何行为的产生都有其背后的心理需要和动机,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之所以受到学生的喜欢和教师的认同,其背后的基本路径怎样?它又是如何契合学生的心理需要?

(一)体验式教学奠定心理需要建构的基础

知识的获得不是靠简单的记忆和存储完成,它是社会知识转化为个人知识的过程。体验式教学建立在学生自身经历或实践基础上,强调学习者的具体体验,符合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认知规律,提供了知识内化的途径,让学生少走弯路,直接通过心理冲突理解和感受知识的益处和作用,满足了精神安全的需要。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体验式教学的效果显著好于传统式教学。邱小艳和宋宏富发现,体验式教学明显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教学效果的显著性优于传统式教学。[4]涂宏斌、郭霖的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在传统课堂教学中仅吸收10~13%的内容,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遗忘;体验式教学能带给人真实的体验,激发实实在在的学习行动,记忆率达80%,具有明显的学习效果。[5]

(二)体验式教学搭建心理需要实现的平台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6]实践将人的需要和客观世界联系起来,个体心理需要的实现不能仅仅依赖自我主观的发展,自我不能单独构建出需要实现的理路。体验式教学不是简单地停留在对知识的具体体验,还内在地激发学习者对体验进行反思和观察,以确定自己在真实的情境体验中所发现的问题的本质,形成有益的联想和新的见解。体验式教学在活动、体验、交流、分享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多种潜能,有效地把听、看、做互动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具体活动中体验到整体的“我”,将“我”的感觉、“我”的想法、“我”的身体和行动进行整合,满足自尊和归属与爱的需要。

(三)体验式教学建立心理需要实现的演进理路

人的心理需要来源于主体与社会互动过程中体会到的不平衡感。皮亚杰认为,主体通过同化和顺应完成与客体的互相作用,直至逐渐达至平衡状态。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变化,顺应是认知结构性质的变化。体验式教学通过创设情境,引入多重认知信息,使得个体卷入到预设情境中来,通过改变自身已有的认知结构来重新认识自我和社会的关系。在观察与反思中,个体确认采取同化或顺应哪种机制来开展后续步骤,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机制来完成认知的改善和需要的满足。同时,同化和顺应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进行了有效的连接,让认识主体能较快地进入认识对象之中,从物境、情境到意境,形成感悟,加快两种经验之间的互相转化,达到直观与理性的统一。之后,通过抽象概括将积累的各种经验进行升华,实现知识的内化。

(四)体验式教学提供心理需要实现的非智力因素

体验式教学主张教学是一个整体的过程,重视学习者在活动参与和亲身体验过程中实现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和谐统一。个体心理需要的满足不仅仅依赖于智力因素。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非智力因素正逐渐成为当前教育需要重点培养的目标。诸如学生的意志力、道德修养、挫折耐受力、能力以及自信、自立、自强等心理素质,正成为有创造性个体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在认知过程中,非智力因素制约认知过程,表现为它对认知过程的动力、定向和影响作用,维持、调节和弥补作用等。体验的本质是亲历性,是主客体融合的中介。只有当主体对客体产生了感受、领悟和内心反应,客体才真正进入主体图式,与主体发生融合,进而扎根、繁殖,促进主体的发展。

(五)体验式教学促进心理需要的转化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更突显理论和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的实际和心理需要的满足。事实上,只有教学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教学成果时,才能真正惠及学生。体验式教学是一种情境化学习,教学过程被置于各种虚拟的或真实的情境之中。教师在实施情境化教学理念时保持发展的眼光和态度,以学生的体验为出发点,凸显学生心理需要的满足,提高心理需要的转化率。体验的过程是学生主体与知识、情境互相作用并产生悟性的过程。学生以自我的主动理解和感受融入“动情”的状态,生成情感与意义,在冲突和快乐中学习,在表演和讨论中体会自我和他人心灵的碰撞,达到各种心理需要的预演或实现。同时,体验式教学以情境为依托,是个体品德形成的催化剂与心理健康的保障。当学生经历体验-判断-创造后,学生能够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教学效果在社会生活中有效应用。另外,在具体的社会生活中,在学生满足心理需要、遭遇心理危机之前,体验式教学创设心理危机冲突,让学生不自觉地卷入冲突之中,让他们在多种情境中体验失败感、无助感、挫折感,自觉思考冲突解决的途径和手段,努力将冲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在遇到真正的挫折和危机时能产生脱敏作用,较好地认知挫折,消除心理优越感,升华自我调适能力,完成心理自助。

总之,体验式教学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方式。体验就是大学生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理解、认同和反思。通过体验,大学生将陌生的、外在的、与己无关的客观事物转变为熟悉的、具有情感体验的、可以与之交流的存在,在头脑中形成良好印象,产生自觉行为,构建相应的情感、态度、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逐步满足各层级需要的同时成长为对社会有益的人。在具体的实践教育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切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大胆采用体验式教学法来激活整个教学过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使受教育者自觉追求信念内化和行为外化,使得学习不仅仅是知识掌握的过程,更应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春雁.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02,18(4):39.

[2]杨四耕.体验教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78.

[3][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8,16.

篇6

关键词 计划免疫;接种门诊;健康教育

资料与方法

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进行计划免疫接种儿童420例,男230例,年龄7个月~6岁,平均(3.2±0.4)岁,女190例,年龄9个月~5岁,平均(2.9±0.2)岁。

方法:①向儿童家长宣传计划免疫接种的重要性:由于儿童这个群体比较特殊,儿童自身的抵抗力非常的弱,尤其像一些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疾病,由于儿童自身的免疫力低,很容易就被感染,影响到儿童的健康成长。由于很多家长认为儿童不需要计划免疫接种也可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家长的这种想法和做法是非常不正确的。儿童虽然感染某些疾病是有一定几率的,但是为防万一,家长应该带领孩子到医院进行接种。另外,如果儿童一旦感染上某些传染性疾病,如乙肝等,将对儿童的今后成长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对儿童的身体健康、学习以及日后的工作都会造成巨大的影响,甚至容易造成儿童某些心理方面的问题,严重的影响到儿童的一生。因此,结合这种情况,应该对儿童的家长进行健康教育,使其能够充分地了解到,计划免疫接种对儿童的重要意义,进而主动地带领儿童到医院进行接种。②耐心地对家长讲解相关的计划免疫知识:在对儿童的家长开展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还应该耐心地为家长讲解相关的计划免疫的知识。很多家长对于计划免疫方面的知识了解的非常少,甚至不了解为何要进行计划免疫,计划免疫是如何进行疾病的预防等。结合这种情况,需要对儿童的家长进行耐心地讲解,进而使其能够充分的了解到计划免疫方面的知识,其讲解的内容包括带领儿童进行计划免疫接种的种类、接种后如何照顾儿童、接种后的注意事项以及接种的部位不能沾水等,通过系统地为家长讲解相关的计划免疫的知识,能够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有助于提高计划免疫接种率,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③为家长发放健康教育小册子:在计划免疫接种门诊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的过程中,由于时间有限,无法更加具体和全面地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因此,结合这种情况,可以对家长发放健康教育的小册子,使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通过阅读健康教育小册子了解计划免疫接种的知识,进而有助于提高家长对计划免疫接种的重视程度,确保儿童接种率。④对家长进行定期电话随访:通过对家长进行定期电话随访的方式,能够了解儿童家长针对于计划免疫接种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果儿童的家长健康知识掌握的不好,可以采取电话聊天的方式,对家长进行再次健康教育,使其能够充分地了解到相关计划免疫接种的知识,有助于提高计划免疫接种的效率,确保儿童的身体健康。

临床观察指标:对儿童的家长采取电话调查的方式,了解其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且分为3个标准进行评定。①掌握非常好:儿童家长对于健康知识掌握的非常好,定期带领儿童到医院进行接种,并且在儿童接种完后能够全面的做好相应的护理。②掌握良好:儿童家长对于健康知识掌握得比较好,能够带领儿童到医院进行接种,并且在儿童接种完后能够注意医生要求的相关注意事项。③掌握不好:儿童家长对于健康知识掌握不好,没有定期带领儿童前来接种。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软件包进行统计,对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对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结果

儿童家长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分析,见表1。

讨论

计划免疫接种对于儿童的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家长方面的原因,导致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较低,影响到儿童的健康成长,甚至是影响到儿童的一生。因此,需要结合这种情况,做好儿童家长的健康教育工作。

在本次的临床研究中,对420名儿童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其主要的健康教育方法通过使儿童家长了解计划免疫接种的重要性、耐心地为家长讲解计划免疫接种知识,为家长发放健康教育小册子以及定期对家长进行随访,了解其健康教育的效果等。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对儿童家长健康教育的目的。

篇7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主体性原则;路径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2-124-01

幼儿园教育是幼儿成长重要的舞台;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又是幼儿园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的初期心理系统的形成、人格特点的培养乃至人生发展等方面都扮演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幼儿园的硬件、软件等设施的不断完善,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得到了突飞猛进的跨越。

一、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开展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引导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首先明确了幼儿园的基本职能:保障幼儿生命与幼儿健康。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工作内容。我们知道?3-6岁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幼儿的心理发展会直接影响着他的生理发展。幼儿园如果能在幼儿成长阶段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采取各种有力的办法和措施,保护幼儿心理稳定、健康、发展,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是有重要引导意义的。

(二)开展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人格健全稳定

幼儿刚进入幼儿园,离开了原来熟悉的家庭环境和关爱氛围,这时候难免会出现情绪波动、发脾气、爱哭,乃至自闭、性格怪异等问题。这时候,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幼儿园老师如果能够掌握幼儿的心理成长规律和情绪变化,积极引导幼儿心理朝着健康、阳光、开朗的方向发展,就能够促进幼儿人格趋向稳定、健全,幼儿心态变得更加乐观向上。

(三)开展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幼儿快乐成长

乐观的心态,快乐的生活,对于每个人都很宝贵和重要。卢梭曾经于1762年发表的《爱弥儿――论教育》,对儿童的权利与自由做了较为经典的阐释。促进幼儿快乐、开心成长是每一个幼儿园机构、每一个幼儿教师应尽的责任。开展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幼儿形成稳定的人格,培育良好的心理系统,促进幼儿快乐健康成长。

二、实施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第一,主体性原则。马克思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即在人获得应有尊严的前提下使人的体力与智力取得充分的发展。教育活动“在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是一种主体际的活动。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它内含着不同的主客体关系。”主体性原则,即要求老师切实尊重受教育者――幼儿的主体性地位,要努力尊重幼儿的内心需求,从有利于他们发展的角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第二,协同性原则。任何教育活动都不是单一的独立的自我的封闭系统,而是开放式的多元的发展模式。协同性原则要求幼儿园教师注重心理教育与其他方面的教育相互结合,相互渗透,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来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第三,发展性原则。发展的观点是马克思关于社会变迁的重要理论。任何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这是唯物主义发展论的基本观点。发展性原则要求幼儿园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活动要有前瞻性、发展性,努力适合幼儿身体、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

三、实现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路径

(一)丰富幼儿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良好生活习惯

教师要积极学习幼儿心理健康知识,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为幼儿健康教育提供智力保障。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老师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心理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让幼儿主动模仿各种形象丰富、有趣的事物,培养兴趣爱好,促进幼儿理解、思维能力的提升,促使心理健康发展。在建立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时,应尽可能具体化、形象化,具有新颖性,如通过他们熟悉的动画人物、故事等来完成教育活动及功能。?同时,老师要以正确的教育行为影响幼儿人格的发展。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语,要领悟自己的语言、行为、动作都会都对儿童人格教育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老师要学会引导、教育心理健康知识,让幼儿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

(二)设计多样化的健康教育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因为幼儿对外界各种事物充满了好奇,渴望独立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所以在幼儿园举办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最能有利于幼儿心理健康成长,也容易获得幼儿的认可,促进幼儿快乐学习。因此幼儿园教师在策划、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可以考虑以游戏为主,即寓教育于游戏之中,通过游戏活动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增强自信心,促进交往能力的发展。在开展活动中,注意给幼儿自由选择、合作的空间,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锻炼身体、锻炼意志,使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

(三)主动与家长展开沟通,提高家园合作共育的水平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老师。家庭教育对于幼儿成长具有基础性的意义。基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幼儿园教师要本着平等、合作的原则,积极主动与幼儿家长展开沟通、交流,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多从家庭环境中了解幼儿成长的经历、语言与行为的特点、性格发展的规律,从中找到合理引导幼儿心理健康发育的方法。通过与家长的共同努力,相互合作,让孩子变得勇敢、开朗、自信,促进孩子心理健康成长。

注释:

篇8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问题 特殊意义

教育部早在2001年就印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要充分认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意见》明确了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依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式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学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分析和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不断加强心理品质修养和锻炼,为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新时期大学生的心里问题表现出多样化、个体化及极端化等特征,根据这些特征,高校要加强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把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管理体系中,进一步完善或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体制和体系。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从大一新生入校那一刻起,学生们的心理状态时刻都在发生微妙的变化,而就是这些微小的变化最终由量变引起质变,形成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这就要求辅导员在不同时期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下面我们就分析大学生在各个阶段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一)新生入校期。新生入校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很多问题都会在这个时期集中涌现出来,比如,新生大多数都是满怀憧憬地踏入大学校门的,但是由于大学连年扩招,师生比例严重失调,新生会感觉师生之间的关系相对高中遥远、陌生的多,遇见问题也不能及时获得老师的帮助,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会产生心理不适,有失落感。另外,现在的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有偏远山区,也有东部沿海,这就势必造成由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差异性而引起的心理障碍。经济条件差的学生如果和经济条件优越的学生分入同一宿舍住宿,无形中的对比就会深刻影响学生的心理状况,也会造成学生之间交际上的问题。而这种心理上的失衡又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所以经济困扰是自始至终影响很多大学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再者,现在的新生大多都是“90后”,这些孩子大多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刚刚入校,一切都要靠自己动手显然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都是个不小的挑战,尤其对那些在家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学生来说,接受现实、自力更生的确是需要时间来接受的。这也会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压力。

(二)过渡期。经历了大一一年的磨练,很多学生都能慢慢适应大学生活,进入平稳过渡的大二、大三学年。看似平稳的过渡期实则危机重重。习惯了大学生活的慢节奏之后,很多学生在课余时间变得无所事事,这种情况下会出现两类极端:一是课余时间谈恋爱型;二是课余时间兼职打工型。第一种类型往往家庭条件优越,觉得大学生活枯燥无味,拿恋爱调节自己的生活。恋爱成功倒也无所谓,失恋了却寻死觅活,心理受挫,一蹶不振。还有一些虽然恋爱很成功,但期末考试红灯高挂,影响前程,而后归结为谈恋爱所致,最终也是劳燕分飞,一无所获,心理受创,黯然神伤。第二种类型多数家庭贫困,需要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家庭贫困的学生往往自尊心极强,尤其是和条件好的同学在一起时会出现自卑感,这就造成这部分学生人际交往出现问题,一方面他们不愿意和家境好的学生交朋友,另一方面他们会想方设法挣钱去和条件好的同学攀比,最终可能造成心理的扭曲。再加上这部分学生长期课外在外打工,与学校活动脱离,与班级脱离,最终可能还会影响到学业成绩。学业成绩不理想又会直接影响到助学金和奖学金的评定。这些连锁反应会让这些学生措手不及,倍受打击。

(三)成熟期。经历了大一的稚嫩,大二的稳健,大三的思考后,学生们都成熟了,满载梦想为进入社会做好准备。这时有些学生选择了考公务员,有些选择了考研究生,也有些选择了直接就业。不管什么样的选择,背后都有常人无法理解的压力。也就是在这一年里,学生们要自主选择未来的路,他们多数茫然不知所措,受一次打击就心灰意冷、信心全无。再加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使得大学生在就业方面失去了公平保障的机制,加上复杂的社会关系,学生往往心理失衡,产生怨天尤人的负面情绪。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意义

从大学生不同时期心理问题的种种表现来看,心理健康教育是绝对不能忽视的。当今社会复杂多样,学生受到来自社会、家庭、同学、老师甚至学校的多重压力。这就更加凸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加强新生入学教育。新生入学期是问题出现的高发期,在这个期间如果辅导员可以正确引导、激励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结合师生比例失调这样一个现状,辅导员可以借此机会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生教育中,第一,辅导员要结合以往学习、工作经验,提前帮助新生“预见”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让学生有迎接一切挑战的信心和心理准备。第二,辅导员要明确自己的身份。辅导员是为学生学习、生活指引方向,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人,不是学生的保姆。所以在新生入学教育中要明确向新生指出,在学习、生活上遇见困难先要自己思考怎么解决,再想到去找同学老师帮忙解决。长期以往,学生们会慢慢形成独立、思考、创新的能力。这也为提高高校大学生素质做好了必要的第一课。第三,辅导员要在最短时间内不遗余力地了解困难学生的家庭状况,以便及时为他们提供勤工助学的机会。这些家境困难的孩子更需要老师的鼓励和爱护,如果辅导员能够及时关注他们,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相信他们就一定会重塑信心、奋发向上。

(二)过渡期“忧患意识”培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古人的话对于当代大学生依然受用。大二大三两年是大学的核心阶段,而恰恰在这个时候很多学生意识不到自己的处境。在这个关键时刻还是需要辅导员为学生指明道路。课业之余除了参加学校、院系组织开展的文体活动之外,还要目光长远,为自己的未来考虑,而不是只看到眼前的既得利益。这期间,辅导员要定期召开年纪会议,针对不同时期学生出现的不同心理特征和心理活动,再结合不同工作重点予以安排布置,比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等等。再者,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为未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学习和心理基础。辅导员可以请毕业班考研的同学举办考研经验交流会,请毕业班考上公务员的同学传授复习、面试经验,请准备就业的毕业生谈谈求职简历的写作技巧,以及找工作期间的得与失,等等。总之,辅导员要本着服务学生的原则,把这些工作做好,尽量减少学生出现这类心理问题的可能性,防范于未然。

(三)成熟期加强“挫折教育”。以前由于大学生数量较少,本科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并不是很难。而当今随着大学的年年扩招,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于是很多职位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局面。在人才市场上,一个工作岗位有几十个大学生去应征,就业的压力使得大学生们不得不拼命为自己加码,或去考证,或去考研。既然作出选择,接受挑战,就要有承受压力和结果的能力。不论是考研、考公务员还是面试找工作,都要抱着一颗平常心。辅导员老师在此时要加强“挫折教育”,“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使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择业观、就业观。并适时引导有能力、有条件的大学生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

(四)心理辅导与咨询要贯穿工作始终。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辅导员要注意区分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与心理问题,要善于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或咨询,及时主动地与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合作,给有心理困惑、心理障碍的学生以及时必要的帮助。要重视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或咨询工作。高校开展心理辅导或咨询工作,对于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各高等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开展心理辅导或咨询工作。心理辅导或咨询工作要通过个别咨询、团体辅导活动、心理行为训练、书信咨询、热线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辅导或咨询机构要科学地把握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任务和内容,严格区分心理辅导中心或心理咨询中心与专业精神卫生机构所承担工作的性质、任务。在心理辅导或咨询工作中发现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要将他们及时转介到专业卫生机构治疗。

要充分利用高等学校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校刊、校报、橱窗、板报等宣传媒体,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广大学生的兴趣。要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健康、高雅的氛围,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促其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与此同时,辅导员还应掌握心理教育的有关知识,有条件的可以独立开展针对本专业学生的心理教育、咨询工作。如不具备独立开展心理咨询的条件,可以参加学校设立的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评估。辅导员是直接管理学生的人员,与学生接触最多,应根据自己掌握的学生资料,配合心理咨询机构,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这样可以使有心理疾病的学生早日得到有效的疏通及治疗。同时辅导员还应加强课外教育指导,多开展一些有关心理健康的讲座,也可以安排专业心理咨询老师和学生开展小规模的座谈活动,对学生进行学业和生活方面的指导。辅导员还应鼓励学生加强自身素质,克服心理障碍。学校、家庭、社会都是外因,效果如何还是由学生内因来决定。作为平时与学生接触最多的辅导员应明确这一点,并且帮助学生加强自身心理素质的建设,使学生自我生存、自我调控、自我激励、自我发展和自我认知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促进心理健康的自觉意识不断得到增强,同时学会自我调适的方法,消除负性情绪的心理困惑,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的变化,从而把“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的外在教育要求内化为大学生追求健康心理的自觉行动。

篇9

【关键词】健康教育;糖尿病;应用效果

临床中,糖尿病为一种比较多发常见的慢性疾病,其治疗过程并不是短期就结束,且单纯实施药物治疗,并不能有效控制治疗患者疾病。在治疗同时结合采用全面的护理措施,包括实施必要的健康教育,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生命质量[1]。本次研究中,将健康教育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应用效果令人满意,总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取自我院从2012年1月到2014年2月收治的50例临床诊断的糖尿病患者,男35例,女18例,年龄为52-74岁,平均年龄为63±1.0岁,病史为2-9年。50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研究组25例,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P>0.05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用作处理分析。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并注意对患者的身高以及体重进行测量,叮嘱患者按时用药。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制作一个通俗易懂、简单操作的糖尿病健康手册,主要内容为糖尿病相关知识以及如何预防,其内容详细考虑到患者的接受能力以及知识水平,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的运动、治疗以及饮食方案。第一,告知患者糖尿病疾病的相关知识,讲解糖尿病的发生原因、疾病类型、常见并发症以及相应的处理对策,若有必要,可组织病友进行交流,便于全面了解疾病的注意事项。第二,叮嘱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若患者为湿热体质,可注意多食用冬瓜、菠菜、荞麦;若患者痰湿,可多食用赤小豆、香椿、玉米;若患者阳虚,可增加食用核桃仁、南瓜、辣椒;若患者淤血,可增加食用茄子;若患者气虚,可增加食用山药、黄米、小米。根据少量多餐的原则,叮嘱患者要按时进餐。第三,运动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并考虑到患者兴趣制定适合患者的运动方案,督促患者要坚持运动,增强体质。第四,告知患者如何进行自我监测,指导患者正确采用血糖监测仪,并让患者多练习,熟练掌握,便于明确具体的血糖水平,在用药时可参考血糖水平而调整用药情况。

1.3统计学分析

研究统计资料采用SPSS12.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分别采用t和x2检验计量资料以及计数资料,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实施教育后健康知晓情况

研究表明,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健康知识了解率、自我保健以及健康习惯养成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一:

表1两组患者的护理后效果(n/%)

组别

例数

健康知识了解

自我保健

健康习惯养成

对照组

25

3(12.0)

5(2.0)

8(32.0)

研究组

25

22(88.0)

24(96.0)

21(84.0)

2.2分析研究护理后患者的血糖水平变化情况

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糖水平情况,护理前,对照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分别为(11.6±3.6)mmol/L、(16.1±4.0)mmol/L,观察组分别为(11.7±2.8)mmol/L、(16.4±5.1)mmol/L,护理后,对照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分别为(9.6±2.4)mmol/L、(11.0±3.0)mmol/L,研究组分别为(6.5±1.1)mmol/L、(7.5±2.6)mmol/L,研究表明,实施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均有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糖尿病为一种严重危及人们生命健康的疾病,恶性程度仅次于肿瘤以及心血管疾病,同时该疾病会并发多种脏器疾病,影响患者的终身健康。研究表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以及饮食结构的变化,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断提高,糖尿病的发生则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水平[2]。单纯采用药物的治疗方法,并不能有效改善糖尿病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人们的生命质量。临床在传统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提出实施健康教育的理念。当前,该理念已被认为是糖尿病的基础性治疗措施之一。在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护理,增强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认知了解,便于积极配合治疗;叮嘱糖尿病患者饮食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自我血糖监测,便于随时了解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并根据血糖水平调整饮食以及用药治疗情况。在患者身体允许情况下,引导患者进行必要的身体锻炼,增强患者身体免疫力,维持身体各项指标正常,将患者的血糖水平以及体重等控制在正常范围内[3]。研究表明,观察组实施护理后,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以及血糖水平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改善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治疗以及护理基础上,结合采用健康教育,可有效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有利于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应用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侯玉岭.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吉林医学,2012,33(30):6654-6655.

篇10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健全人格;塑造

大学生作为一个承载着社会、学校、家庭高期望值的知识群体,如何维护和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促进其健全人格的塑造,已成为高校育人过程中刻不容缓的工作之一。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有助于大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接受自己、规划自己。(2)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适应能力,构建和谐心灵。(3)有助于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4)促进大学生个体健康成长,提高学习效率。(5)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2.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有效途径

(1)以制度性规范为保障,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

制定正确和完善的学校教育规章制度,不仅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目的的实现,也会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有重要影响,也会影响到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巩固,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同时对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2)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核心,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青年期是每个个体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工作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善恶、美丑观念,改正错误的是非观念,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正确的社会道德规范,从而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以自我教育为重点,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大学生在言行、态度和情感方面可以运用榜样的力量鼓励和鞭策自己,从思想和行为上进行自我的监督和控制,从主客观方面排除各种不利因素的干扰,理性的对待一些过分的私欲和偏见,朝着健康积极的人格去发展,选择适合自己的人格目标和发展的道路,塑造自己的健全人格。(4)通过校园文化,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人格的塑造离不开具体的实践活动,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教育才可能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影响他们的内在精神。那些有障碍或者心理疾病的学生,学校要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同时也可以通过让其参与到校园活动来进行心理治疗,例如团体活动,助人活动,只有在活动中学生才更容易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5)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心理健康教育计划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制定的,有其相对应的教育内容和方法,通过建立健全的心理咨询机构,配备专业的足够的专兼职心理咨询师,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辅导工作,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发展。

3.心理健康教育对健全人格塑造的影响

(1)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驱动力

心理健康教育与人格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能够影响学生的人格发展水平和方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大学生通过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学习到的道德和行为规范、社会各方面的期望等,来形成和完善自己的人格结构;其二,很多道德、价值观念也影响着人格的发展,并通过某些因素的作用转化为其自身的某种人格特质,使人格的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大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个性特质和心理适应能力,才能适应不断更新发展的社会,才能有所作为获得成就。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成长的迫切需求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变化范围之广、幅度之大、速度之快、效益之好,世所罕见。在如此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迁过程中,人的适应性越来越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价值取向的频繁转换,会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体系的构建产生很大影响,需要大学生不断的进行重新评价,从而调整、变换自己的价值追求。适应状态时间的缩短,调整时间的相对增长,会使个体需要承受的压力变大,应激状态的持续增长是诱发心理障碍的直接原因。我们必须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灵活运用各种心理学知识,培养心理调试能力,预防心理障碍,矫治行为偏差等等,培养这些能力都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来完成,这样才有可能促进大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3)运用心理学方法促进大学生人格系统的健康发展

大学就像一个缩小版的社会,很多同学无法正确认识和理解一些常见的自然和社会现象,对于与老师、同学、父母间的关系无法正确处理,学习上也会出现一些困难,这些都会让大学生产生一些心理困惑,导致紧张、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的出现,甚至形成某种心理问题。但是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的处理,长期的累积,就会超出学生的心理承受力范围,学生较易产生自暴自弃、自卑、妒忌、憎恨等不良心理状态,甚至出现一些人格障碍。所以,学校和教师都不能对此掉以轻心,必须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力度,消除常见的心理问题的滋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在此我们可以运用心理教育、心理训练、心理建构等方式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全发展。

作者:李玲 单位:咸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曾天德.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