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基本概念范文
时间:2023-08-01 17:39: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治理基本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互联网+”背景;社区治理;应对措施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12.118
[中图分类号]D66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12-0-02
我国在党的第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建设现代化的社区治理。这是社区治理的概念首次出现在我国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规划中,表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在“互联网+”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如何结合现代化的先进科学技术应用手段,实现社区治理水平的飞速提升,就成为社区工作人员重点研究的课题。
1 “互联网”+背景的基本概念
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的研究领域中,各个行业和各个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对“互联网+”社会发展背景的研究,并没有总结出一套系统化、理论化的完整概念。在我国发展进程中,有关“互联网+”背景的基本概念论述,主要可以根据研究观点的不同,将其划分为两方面不同的内容。
其一是将“互联网+”背景的研究重点放在社会经济金融行业的研究领域,具体指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联合。其二则主要强调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于社会基础治理工作中所能发挥的优势和具有的发展潜力。通过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社会经济、政治及各种社会关系之间的协调有序发展,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2 社区治理实践工作开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由于“互联网+”的社会发展模式在我国产生和持续的时间较短,因此,其在社区治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并没有得到相关管理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当今社会社区治理工作的开展仍存在大量需要管理人员及时解决和应对的矛盾问题。目前,在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社区治理仍处于并将在以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由原始工作模式向现代化管理方式转型的中间时期。
在政府宏观调控职能的影响下,受传统社区治理思想的约束和限制,“互联网+”社会发展背景下社区治理工作的开展,不但没能结合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应用手段,反而限制了社会公众及社会企业单位在社区治理实践中的参与程度,严重缩小和降低了社区治理的管理力度。
3 “互联网+”背景下,提升社区治理力度的思考
3.1 革新发展思想,摆正认知理念
在广大社会成员的认知中,有关“互联网+”概念的提出,仍旧属于一个较为陌生的字眼。但自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以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手段为依托的信息化生活方式,已经逐渐渗透到我国社会成员日常工作及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这一社会背景要求社区工作管理人员在开展社区治理工作的过程中,要真正认识到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性,结合信息化处理技术改变治理工作的开展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互联网+”的社会发展背景确实能帮助社区治理人员在一定程度上优化自身的工作治理水平,但“互联网+”的信息化处理技术并不是万能的,工作人员在开展社区治理时,可以将互联网技术作为辅管理工具,但不能完全依赖互联网技术。当管理出现一定的问题和弊端时,仍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在结合实际的基础上,制定出有效的治理措施。
3.2 强化教育宣传力度,提升社区治理的群众参与度
管理人员还可以在日常工作中,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的网络信息传播功能,不断强化社区治理工作开展的宣传力度,使社区更多群众参与到治理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为社区治理工作的开展赢得更多群众基础。社区治理工作开展效率的高低,有时能直接体现出一个社区发育成长状态是否完善。
社区治理应引导更多社区成员参与其中,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如在治理方案方面,集思广益,从而推动社区治理工作的开展。工作人员要培养社区成员养成强烈的集体发展意识,在社区团体中形成家文化的认知发展理念。在保持个性发展认知观念的基础上,为社区治理工作开展的负责人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意见,使管理人员能在了解和结合社区群众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制定更加完善的治理方案,实现社区治理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
4 结 语
社区治理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的基础性工作。社区治理工作开展的效率和质量,有时能决定整个城镇区域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水平,与社会成员个人生活水平的高低也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在“互联网+”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只有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深刻了解社区治理与实践工作开展的重要性,才能秉承正确的发展认知观念,实现治理力度与质量的全面优化和提升。
主要参考文献
[1]欧伟强.“互联网+”背景下上海推进社区治理创新的探索――以普陀区平江社区“自治家园”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5).
篇2
一、全面培养学生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初中化学教学中要处理好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关系。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形成能力的基础,而能力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必要条件,是提高学生科学文化水平的重要因素。在教学中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要重视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既要注意概念的科学性,又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引导学生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要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了解一些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间的联系,加强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学习一些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的基本技能,初步认识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并能引导学生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现象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二、教育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身体心理素质
在化学教学中,教育学生要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感,勇于战胜困难,树立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勤奋善学、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作风,遵纪守法、勤俭节约、团结互助的品德。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点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关心学生的体质和健康,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提高身体心理素质,让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全面发展。
三、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劳动技能素质
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运用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引导学生设计、组装实验,启发学生的思维。实验中要严格要求,操作要规范,科学合理,注意安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学习方法。鼓励和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家庭化学小实验,帮助和支持学生适当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励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探索研究的精神。
四、宣传保护环境,提高文明行为素质
篇3
立足教材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是一个有效的途径,环境科学概论课程的教材种类比较多,不同版本的教材在内容上各有千秋,有必要对环境科学概论课程的内容加以调整和充实[1]。何强主编的《环境学导论》围绕人类活动与环境质量的关系,以及环境保护措施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展开论述,同时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并引用了大量实证数据和常规参量,其特点是取材丰富、涉及面宽,适合经济、管理、法律等文科专业[2]。左玉辉主编的《环境学》系统地提出了环境学的基本规律和理论,编写上增加了许多不少资料和图解说明,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但人居环境和景观环境的引入,使环境科学的范畴过于宽泛[3]。程发良,常慧主编的《环境保护基础》比较全面地阐述了有关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系统论述了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对人类活动引起的各环境要素的污染过程、危害及污染控制原理和方法进行了比较详尽的介绍[4]。林肇信等主编的《环境保护概论》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生态学、资源保护、环境污染、环境质量评价、环境管理、环境经济、环境法、环境标准的基本知识、概念、原理和方法,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等专业进行环境基础知识教育的经典教材[5],学生通过对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增强环境意识,提高对环境保护、治理环境的认识,还能初步掌握治理三废的基本技能。综合对比各版本教材,长江大学资源与环境专业近三年来以程发良,常慧主编的《环境保护基础》作为主教材,吸收《环境保护概论》精华内容,同时注意实时更新学科最前沿信息。但课程教材只是帮助学生建立环境知识的框架,更多的环境科学知识的获得则是来自对日常发生的环境问题的分析整理的过程。
二、更新教学内容
在课程讲授过程中,教学内容以所选用教材为纲,在保留经典知识的同时兼顾环境保护的前沿技术与发展动向,不断对相应内容进行更新和深化,每年授课内容至少有25%的更新,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更新学生的知识体系。作为资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及农学植保专业的选修课,“环境科学概论”理论教学一般安排3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讲授总论,主要有绪论,包括环境和环境问题,环境科学研究的对象、任务、内容和分科、发生和发展以及和相邻学科之间的关系、生态学基础等;第二部分讲环境污染与防治分论,主要有大气环境污染与防治、水体环境污染与防治、土壤环境污染防治与土壤生态保护(简)、物理性污染与环境保护、固体废物与环境等内容;第三部分讲授环境管理的有关内容,主要有环境质量评价、环境管理、环境法规等内容;第四部分讲授全球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内容。为了提高使用教材的教学效果,各章节开始讲解之前,均会将本章节重难点提前告知学生,要求学生适当预习,课堂上提问以前所学相关知识,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各章节结束后,针对当前热门环境问题布置相关作业,指导学生如何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并利用课间时间与学生展开讨论。加强课前预习及课后作业,巩固了教学成果,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课程提供了大量的扩充性资料。为学生们提供了可以从图书馆获得的辅助书籍和期刊及网络资源地址,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结合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专题讨论等互动性教学,使学生不仅学会知识,更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改进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注重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贯穿于教学改革的实践中,让学生们参与到教与学的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启发式、引导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和探索。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是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把课程的讲授内容做成形象直观、教学容量大的教学课件,学生易于在共鸣中接受知识点,有助于学生对讲授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科学地利用多媒体手段,并与传统板书结合,通过适时板书、巧设提问,在课堂上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师生与环境之间的多相互动,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反应和创造为主要目标,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的习惯。除了让学生对环境科学有较全面的认识,掌握环境学基本知识和理论外,注重激发学生对环境专业课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对案例提供的客观事实问题,用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分析研究,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加深他们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与“填鸭式”学习相比,学生学习兴趣大大增加。
篇4
Abstract: RAND style systems analysis (RSSA) is an approach for solving complicate problems. RSSA is based on the summarization of successful practice in various fields, thus, its instructional content structure is not clear, i.e., instructional contents do not have clear definition and the relations between different instructional contents are vague. We give a clear structure design for the RSSA instructional content, including the entirety of RSSA, problem analysis, objective analysis, the circumstance-function-structure-behavior analysis, proposal design, proposal evaluation and decision. These works form a good basis for future instructional designs.
关键词:兰德型系统分析;教学内容;结构设计
Key words: RAND style systems analysis;instructional content;structure design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7-0200-04
0 引言
系统分析是兰德公司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提出的一种解决军事运筹与决策问题的方法[1]。系统分析最初使用定量模型来解决问题,其主要要素有:目标、替代方案、费用和效益、模型、准则[2]。随着系统分析在公共政策、军事战略等领域的深化应用,其内涵和范畴不断扩展,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用于处理复杂综合性问题的框架性方法,我们称之为兰德型系统分析(RAND-Style Systems Analysis,RSSA)。RSSA涵盖了从认识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完整决策过程,包括:问题分析、目标分析、分析、系统环境、功能、结构与行为的分析、方案设计、方案评价与决策等[3][4]。
RSSA是决策分析、系统工程、经济管理、公共政策、军事战略等类型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与聚焦某一类管理决策问题的课程(如项目管理)不同,RSSA研究对象的广泛性决定了它一方面是一种通用的方法;另一方面又是一种抽象和高层的方法,其运用方式随着领域、问题和对象的不同而大不一样,即,RSSA的框架下需要用大量的领域知识、领域经验和领域直觉来填充。不难发现,按照认知学习的观点[5],RSSA的教学很容易停留在抽象层面,容易造成理论化、表面化和符号化,学生难以消化知识和形成具体意义,并进而运用RSSA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效果不容易保证。
按照认知学习专家布鲁纳的观点[5],有效的教学内容设计要使知识结构化。可是,因为RSSA源于经验总结和实践领域众多的特点,目前作者尚没有找到一种权威、通用、完整、清晰和可执行性强的RSSA方法框架,给有效教学带来很大障碍。因此,本文的目标是剖析、删繁、归并和构建出RSSA的知识结构,包括概念、命题、方法和原理等知识要素及知识要素之间的关系。以下,本文将按RSSA从总到分的顺序逐步展开分析。
1 兰德型系统分析的整体的教学内容结构设计
在将兰德型系统分析(RSSA)分解为各个步骤之前,要先将其视为一个整体来开展教学内容设计,主要解决三个问题:“是什么”(What)、“为什么”(Why)和“何时”(When)。
从整体上看, RSSA是一种面向复杂综合性问题的决策分析方法,而决策是一种基本的管理职能[6]。因此,RSSA的整体定位需要紧密联系到复杂综合性系统的管理上,这就引出了管理、决策分析和复杂综合性系统三个关键概念。①管理可以概括为使系统中的人、事、物按照管理者的意图运行,达到预期目标的一系列活动的统称。②决策分析是管理的核心步骤,它相当于人的大脑活动,包括从问题提出到设计并决定解决方案的一系列过程,最终产生干预系统运行的指令。③复杂综合性系统则是要素种类多、关联关系复杂的系统。④以上三个关键概念可以合并用一个学生熟悉的例子来解释说明,例如可以考虑两弹一星建设和抗美援朝等重大决策问题。
RSSA的发起原因通常有两个方面:①首先,人们运营和管理的系统是靠各种资源输入和信息约束而存在的耗散结构系统,它不断发展变化处于动态平衡之中,不断发生各种问题是常态;②另外,系统的外部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它使得系统的发展方向不再符合需要。当系统内部结构变化使得发展方向偏离管理者的主要目标,或者系统外部环境剧烈变化使得目标无法实现时,就要发起RSSA,以对系统结构开展干预,使系统运行重回正常轨道。
2 兰德型系统分析各步骤的教学内容结构设计
与RSSA整体的教学内容结构设计停留在概念上不同,①首先,RSSA各步骤的教学内容结构设计要围绕其实施的步骤和方法等“程序性知识”来开展,如果可能的话,要在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尽量做基本练习与变式练习,使得程序性知识可执行化,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②第二,为了理解RSSA各个步骤的原理,应该用工程技术从问题中产生方法的基本逻辑,从问题出发阐明RSSA各步骤为什么要这样做,能达到什么效果,不这样做行不行等,自然而然的阐述RSSA的各个步骤和工作的原理;③第三,程序性知识和方法原理中涉及很多表述基本事实的知识,称为“陈述性知识”,这些知识也要纳入教学内容中。
RSSA是社会、经济和军事等各领域决策分析人员的成功经验和正确做法的抽象总结。尽管如此,抽象的讲授RSSA的各个步骤是枯燥无味的,需要结合具体例子才能将RSSA的各步骤包装得生动、具体和形象,融入学习者的体验。为了突出RSSA的内容,而不是陷入到理解例子的复杂细节中,不应该使用门槛较高,需要复杂专业知识的例子,而应该尽量使用常R性的经典例子。另外,RSSA的各个步骤最好使用同一个例子(例如雾霾治理),以便于学习者对各个步骤的区别与联系做出比较,从而形成更丰富和清晰的知识点间的认知关联结构,便于理解,记忆和提取运用。
2.1 整体流程
在介绍RSSA各步骤的细节前,要先开展RSSA整体流程的介绍。整体流程介绍定位于简单介绍各个步骤,以及各个步骤之间的输入输出关系,让学习者对于RSSA有整体了解。①步骤的简单介绍应该使用目标式和功能式的风格:目标式风格指的是只说每个步骤要做什么,而暂时不说怎么做的具体途径;功能式风格指的是只说每个步骤的输入条件与输出结果的对应关系,而两者之间的转换机制、内部细节和中间过程则暂时不去探究。②步骤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彼此间输入、输出和反馈迭代的关系,一方面,前步骤的输出是后步骤的输入;另一方面,后步骤出现矛盾性结果时,要反馈到前步骤做适当修正。
2.2 问题分析
2.2.1 基本概念
问题是现实状态与预期状态的差距与矛盾,其中有三个要素:现实状态、预期状态和较大的差距。现实状态表示在系统现有的要素组成与配置关系下,管理者预期会获得的结果。预期状态表示管理者期待获得的结果。较大差距的意思是:①差距不是由系统和环境的正常随机波动导致的;②想要消除该差距,无法通过现有运行方案的微调和修补来完成,而需要通过系统化、全面性的RSSA来科学的制定方案。
2.2.2 基本方法
问题分析的基本方法就是从问题的基本内涵出发,按照三要素来发现问题。问题分析的时机一般是由特定事件驱动的:一类是系统自身结构或者外部环境的重大事件或者变故;一类是系统和组织内部在做阶段总结的时候由决策者提出。很多情况下,决策者受到思维定势和思维惰性的干扰,不愿意正视问题。当问题隐约存在,但线索又不十分清楚时,应该带着问题意识观察系统运行,并参考切克兰德调查学习模式[6],对系统中的人员做调查问卷分析,收集系统的关键参量数据,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学习并理解系统,找准其中的问题。
2.3 目标分析
2.3.1 基本概念
目标不同于问题,它要在考虑系统和组织的长远目标与各方面的关联因素的基础上,解决、改善或者缓解存在的问题。目标分析的开展在形式上比较简单,只提出要做什么,而暂时不考虑如何实现。然而,要说明的是,一方面目标直接决定RSSA最终提出的方案,影响很大;另一方面要将目标定准其实很难。因此,①首先,要全面横向地考虑看待问题的不同专业与利益角度,还要全面考虑问题的各种关联因素,防止按下葫芦浮起瓢;②第二,还要在解决问题中有效统筹考虑长远目标,以通过尽量少的干预和折腾达成最后的目标;③第三,在RSSA的初期,即使有经验的分析员和熟悉专业领域的人员也难以全面准确的考虑上述因素,所以,对于新问题,若干次数的目标调整是难以避免的。最后,当解决当前问题与组织长远目标不存在矛盾,也不存在其他因素的干扰时,目标就简化为只考虑解决当前问题。
2.3.2 基本方法
目标分析的基本方法是将抽象,高层的目标细化和具体化,得到具体、可检查和可验证的产品、成果和指标。这样的细化可以多层次反复迭代进行,细化到(且仅到)对象系统的输出产物与信息上,而不必深入到目标系统的内部细节。这个方法又叫做目标手段分析,其原理就是将大的、宏观的、不易验证的目标,以分解的方法,得到一系列小的、具体、可验证的目标,下层目标是上层目标的达成手段,最后得到一个树状的目标分解结构。
2.4 对象系统的环境、功能、结构和行为的分析
2.4.1 基本概念
对象系统(Objective System,OS)指的是产生我们预期的成果和产品,作为我们研究对象的系统。①环境是为OS的运作提供基本条件、输入原料和客观限制的,不可控制的因素的总和。②功能指的是OS以特定的内部机制,完成从输入原材料到输出产品的转变过程的能力,它只是一个表面化的描述,而不涉及系统内部机制的细节。③结构指的是OS的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关系的总和,是OS的静态呈现。④行为指的是OS的结构(主要是其中的要素的状态)随时间进行而发生的动态变化,以及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各种转化过程,是OS的动态呈现。综合来看,系统的结构是行为的基础,而环境与行为一同决定了功能,也就是最终决定了§2.3提出的目标能否实现。
2.4.2 基本方法
①环境分析包括环境要素的建模、不确定性的分析和发展趋势的预测。因为环境是不可控的,所以其不确定性变化和趋势性变化对于OS的输出结果影响很大,在开展后续分析之前,要分析清楚环境因素的不确定性变化规律和趋势性变化规律。一般来说,这类带不确定性的分析可以考虑概率统计和随机过程等模型。②功能分析可以采用集成化计算机辅助制造领域中的IDEF0图来描述。IDEF0提供了包括输入、输出、控制信息(约束)、机制(原材料、资源、工具、人力等)的完整功能描述框架。③结构分析可以考虑使用信息系统工程中的面向对象分析方法,例如UML等规范化分析技术,特别是以其中的类图来描述要素,并将结构关系设计成类之中的属性,又或者可以用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等来做结构分析。④OS的动态行为分析可以采用UML中描述多个对象间交互的时序图,或者Petri网来描述,对于宏观性的问题,还可以用系统动力学模型来描述。
2.5 方案设计
2.5.1 基本概念
方案是调节、改进和变革OS的结构和行为,使得OS输出一定规格的产物,以达到特定目标的一系列可执行措施的统称。方案是针对OS的改进,分成三种类型:①调节型是不改变现有OS的基本结构,仅对其中的某些关系和要素加以加强或者减弱;②改进型是在原有方案的基础上,做一定程度的较大改进,但是基本的结构和原理不改变,并将改进前后的变动成本作为重要考虑;③变革型是在现有OS的机制存在根本性问题时,重新开展顶层设计,原有要素基本打散重组,新增大量新要素,淘汰大量旧要素。
方案的内容是对OS结构的变化,即OS要素和要素间关系的调整变化措施。RSSA对方案设计的主要要求是全面完整、协调配套、适应环境和切实可行。①全面完整是要包含所有目标对应的落实措施。②协调配套指的是方案是“组合拳”,各个措施之间要彼此配合,正合力最大,内耗和副作用最小。③适应环境是能够抵御外部环境一定范围内的变化风险,并且能够预先规划和适应外部环境的规律性变化趋势。④切实可行是指方案是要最终落实的,其实施所需的时间、金钱、技术、人力、管理等投入要尽可能小,要在满足目标要求的条件下尽量简单,反之,如果方案的可行性确实达不到要求,就要返回目标分析阶段,反思目标是否定的过高。
2.5.2 基本方法
方案设计的基本方法是目标牵引,环境适应,结构入手,综合设计。①目标牵引的含义是每个目标在方案中都要有对应的实现措施,为此,可以采用鱼骨图等因果关系分析的方法,完成从目标至方案措施的分解。②环境适应的含义是方案对于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要有一定的鲁棒性,能保持稳定的输出,另外要对环境的趋势性变化有调整适应能力。环境鲁棒性来自于设计方案时预留容量;环境适应性来自于设计方案时预留了环境变化下自身结构、参数等的调整方法和升级接口。③结构入手的含义是:方案达成目标的基本原理是对OS的要素与要素间关系做调整,包括增加、删除、修改等改进型操作;或者是全新的变革性设计。④综合设计的意思有三层:首先是各个措施要协同配套,不能彼此抵触;第二是要综合考虑方案达成各个目标的效果,以及方案本身的成本(包括实施可行性问题、时间金钱等耗费问题、副作用问题等),在成本与效果之间综合权衡;第三,要设计能够在成本、效果、可行性等标准之间有不同侧重点的多个备选方案,最后供决策者选择。
2.6 方案评价与决策
2.6.1 基本概念
尽管方案设计的过程中已经考虑了成本、效果等因素,可是这种方案设计阶段的考虑更多的是定性和概略的考虑。因此,在正式决定方案之前,有必要用一套科学完善的指标体系,对各个方案开展详尽、客观和定量的评价,淘汰掉明显劣的方案,保留满意方案或者选出最优方案。其中,指标体系要涵盖方案达成目标的程度、环境适应性程度、方案实施成本与实施难易程度等,其要求是必须意义明确,且易于计算或者比较。方案评价的核心工作是量化各个指标,由此得到方案的优劣判断:①劣方案的某些指标数值低于可接受下限,因此不予考虑;又或者每个指标都劣于某个方案,无保留必要。②满意方案则是切实可行和非劣的方案,事实上,决策者可以根据偏好来从满意方案中选择任意一个。③最优方案是综合所有量化指标并得到每个方案的总评分,选出其中最高者,即为最优方案。
考虑到RSSA所面临的问题的复杂综合性,有的指标的数值很难客观计算,此时,方案之间的指标优劣只能由决策者做主观比较来给出;另外,同一个方案下各个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同样没有客观标准,也需要决策者做出主观价值判断。不难发现,对于RSSA的研究对象――复杂综合性系统――来说,方案评价的量化过程不可避免的需要引进决策者的价值判断,因而,方案评价与方案决策一般是无法分割的。
2.6.2 基本方法
方案评价与决策的基本过程是确定指标、指标量化、综合评价并做出决策。①确定指标是从目标达成度、环境适应度、方案实施成本、方案可行性等方面,确定一套完整、标准化、明确清晰和容易量化的指标。②指标量化是在OS的环境模型、结构模型、行为模型和功能模型的基础上开展的。当指标的数量关系明确且易解算时,可以建立数学模型并量化;当指标的数量关系明确但不易解算时,可以建立仿真模型并用计算机仿真法得到数值解;当指标的数量关系不明确时,可以利用决策者和分析师的经验,建立经验模型或近似模型,或者直接用主观意见来赋值。④综合评价是利用各种多属性评价方法,如AHP法、TOPSIS法、加权和法和ELECTRE法等,计算每个方案的相对重要度打分,最后选出最优解。需要注意的是,方案评价与决策中还是应该尽量避免决策者的主观判断,在确实需要主观判断的场合下,分析师应该配合决策者,慎重、规范和细致的进行。
3 案例研究
华北雾霾治理是一个社会热点,也是学生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以此为例简单的展示RSSA的分析过程与每一步所得的结果。
问题分析:①现实状态是雾霾大面积频发,社会和人民关注度很高,迫切希望改进;②期望状态是空气质量的优良率高,人民总体满意;③显然,现实状态和期望状态的差距很大,且无法通过简单的加大环保监管力度来解决问题,而是要通过对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战略布局等做通盘改进来解决。
目标分析:通过2014年的北京APEC蓝不难发现,单纯的治霾是简单的,只要停产限产就能做到。但是,长期减产的措施将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引发失业和危及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秩序,从而无法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所以,现阶段的合理目标是长期推进经济和产业结构转型,短期内缓解和一定程度上改善大气污染状况。
对象系统(OS)环境、功能、结构和行为分析:①华北地区的地形、气候和大气环流条件等都是无法改变的,属于环境因素;②OS的功能是消耗能源和原材料,生成各种产品、就业岗位和经济价值等,同时产生大量的水、土壤和空气的污染;③OS的结构包括能源、矿藏、运输、原料、产业集群、人口、城市、经济和政策等一系列复杂的要素与要素之间的关系;④OS的行为可以用系统动力学来建模,以描述各种宏观量之间的复杂关联关系导致的复杂行为。
方案设计:为达到上边确定的雾霾治理目标,需要开展以下工作:①逐步减少重污染和高排放的过剩产能,关停淘汰高能耗低产出的小企业,新上项目应注意疏散配置,鼓励和补贴新兴产业,利用排污税费调节重污染企业;②逐步降低煤炭能源比重,新上核电和燃气等洁净能源项目,实施车辆油品升级;③加强环保监管,惩罚违法生产,特别是在空气质量较差的时期严格执行应急预案,实行停产限产,严格守住污染防治底线。
方案评价与决策:治理的投入和效果是治霾方案的两大核心评价指标。上述方案措施中,①产业结构转型的跨时很长,涉及部门很多,影响因素多,推进十分困难;②环保监管的难度很大:大气污染有其扩散性,其治理成效和污染过错都难以归至某地政府或某家企业,所以,政府和企业对环保法规的落实态度容易消极,监管落实成本较大;③新能源建设可以迅速的降低火电厂的燃煤消耗,但是其经济投入较大;④利用排污税费调节污染排放则有很好的经济性,但是治理效果不易保证。最后的结论是治霾方案基本可行,但是有见效较慢,转型难度较大的风险。
4 小结
本文提出了一个内容完整,结构清晰的兰德型系统分析(RSSA)教学内容体系,明确定义了RSSA每个步骤中涵盖的概念知识和基本方法知识,以及这些知识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一个雾霾治理的完整实例,展示了RSSA教学内容体系用于课堂教学和实践运用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兰德公司与美国的崛起[M]. Abella A.著,梁筱|,张小燕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
[2]臧卫东,王芸.现代系统分析浅论[J].交通部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1996,19(1):50-68.
[3]汪应洛主编.系统工程学[M].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
[4]张智光主编.决策科学与艺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9.
[5]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二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
篇5
论文摘要:目前,我国在区域公共竹理的研究上有几个问题必须要解决: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行政有没有区别?如果有,什么是区域公共管理?为什么区域行政会向区域公共管理发展?区域行政就是在一个区域内的政府(两个或两个以上),为了促进区域的发展而相互协调关系,才求合作,对公共事务进行综合治理,以便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而区域公共竹理是区域内的多元体为了解决在政治、经济或社会其它领域的一面或多面的公共问题,实现共同利益,运用协商和调解的手段和方式对区域以及区域内横向部分和纵向层级之问交义重叠关系进行的管理。
区域公共管理是现代公共管理学与区域科学在新的时期和新的实践中有机结合的一个新的理论和实践课题,然而理论的发展始终落后于实践的步伐,区域公共管理理论还处于起步的阶段,基本概念的界定、理论的基本框架以及理论所具有的意义等基本问题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为了更好的反映实践和服务实践,对区域公共管理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正如任何理论的提出都来源于积累一样,区域公共管理理论的产生也同样经历了一个发展的历程。20世纪80年代,区域的空间有限性与经济发展的一体化趋势之间的矛盾催生了区域经济概念的提出,此后许多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如地理学家、理论经济学家、发展经济学家等从不同的角度对区域经济这一实践领域进行分析和研究,最终主要发展成为两大不同的学科群:一是区域经济学;一是经济地理学和政区地理学。理论研究的焦点都在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地方政府间的关系。然而由于国家学科设置等历史原因,政治学和行政科学一直没有能在区域发展领域内开辟自己有特色的研究路径。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国内经济地理学和政区地理学涉及到“区域行政”,但该领域学者侧重的是从行政区划改革的角度来研究区域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问题,这里的“区域行政”并不是实际意义上从行政学科角度对区域发展进行研究的新的途径,主要是从管理学的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适度的原则出发考察中国行政区划存在的种种问题。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以及政治学和行政学的发展,政治学和行政学在区域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研究途径:一是区域政治研究;一是从行政科学角度出发的区域行政。区域公共管理正是在区域公共行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区域行政的一种深化。本文试从我国区域行政研究已有理论成果基础上,通过对区域和区域内关系的研究提出区域公共管理的一般概念,并对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作一分析。
一、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现状
理论的发展总是反映现实和服务于现实,而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还处于理论滞后现实的阶段。在学界,使用过区域公共管理概念的只有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刘锋和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的陈瑞莲教授,两位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本着不同的目的对区域公共管理有不同的见解。刘锋教授运用新公共管理、区域创新系统、区域核心竞争力、支持系统等理论对区域管理进行创新,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一研究与本文所关注的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有很大的差别,它并不是真正从公共行政学角度对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而是从区域地理学的角度将创新理论引入到区域发展中去。中山大学的陈瑞莲教授是我国研究区域行政的典型代表,也是实质意义上从行政学科角度对我国区域行政进行研究的开创者。她在对区域行政深厚知识积淀的基础上对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的一些问题作了述评,认为任何一门学科和一种理论的产生都是社会需要和时代呼唤的产物,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也不例外,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提出主要是因为经济全球化下的区域主义与区域竞争的崛起、经济市场化下的区域政区间竞争加剧以及区域公共问题的大量兴起;而国外的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间竞争理论、地区竞争力与区域创新研究、政府间关系与地方治理研究以及流域治理的实证研究。同时,她也对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所具有重要意义做了阐释,仅从理论创新角度看,一方面是推动区域科学研究的创新,另一方面,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全面展开,也能从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对现代公共管理学学科创新。这些认识是深刻并富有创新意义的,然而,这些认识是在区域行政研究的基础上对区域公共管理的一个简约性的概括并没有对区域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内涵以及其实质进行分析。毫无疑问,有几个问题必须要解决: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行政有没有区别?如果有,什么是区域公共管理?为什么区域行政会向区域公共管理发展?要解决以上的问题,有必要对区域公共管理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二、区域与区域行政
区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又是抽象的观念上的空间概念,但不纯粹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它往往没有严格的范畴和边界以及确切的方位,地球表面上的任何一部分,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都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区域。对区域的含义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理解:地理学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地域单元,这种地域单元一般按其自然地理特征,即内部组成物质的连续性特征与均质性特征来划分的;政治学把区域看成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与国界或一国内的省界、县界重合;社会学把区域看作为相同语言、相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区域经济学对区域没有完全统一的认识,有学者认为要对经济区域下一个比较确切的、同时人们普遍接受的定义是比较困难的,可以概括出其所包含的基本的内涵:首先,区域是一个有限的空间概念;其次,经济区域必须有相应的公共管理层级以提供公共服务;第三,区域在经济上尽可能是一个完整的地区;第四,任一区域在全国或更高一级的区域系统中担当某种专业化分工的职能。区域划分,常采取两种基本的方法,由此可以把区域分成不同的两种类型,一是同质区域,二是极化区域(也叫集聚区域、结节区域、功能区域)。
区域发展的行政学科研究途径是基于其它学科对区域发展已有成果之上的新兴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对区域的界定应该借鉴其它学科的研究,但行政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有自己研究的侧重和偏向,因而我们在吸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还必须界定一个适合行政学科研究的区域概念。美国区域经济学家胡佛把区域定义为“是基于描述、分析、管理、计划或制定政策等目的而作为一个应用性整体加以考虑的一片地区”对我们有很好的启示。区域本身并不是目的,它更多的是一种载体,体现各种关系和利益。在区域发展的行政学科研究途径中,中山大学的两位学者“从地理学或经济学的研究中受到启发,认为区域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的连续的有限空间范围,是具有自然、经济或社会特征的某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同质性的地域单元”。本文支持这样的界定,但笔者以为,既然区域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的,而这一定的标准可能是自然、经济或社会特征的一个或多个方面,那对区域的理解我们必须突破从地理学或行政区划研究出发的关注角度,从对其范围的关注转向对其内部实质内涵的关注。如果我们将区域内的主体按照较普遍的三分法划分为国家、市民社会和私人领域的话,可以发现,区域内各主体在不同的利益领域内形成各种交错重叠的复杂关系。区域作为区域发展中行政学科研究途径的基础性的概念,它更实质的东西在于它所蕴涵的多元主体和多领域利益之间复杂的关系,这是由行政学科的学科性质决定的。
基于对区域的认识,中山大学的两位学者认为区域行政就是在一定的区域内的政府(两个或两个以上),为了促进区域的发展而相互间协调关系,寻求合作,对公共事务进行综合治理,以便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根据这一理解,区域行政的行为主体应该是政府,强调的是政府间(同级政府之间与上下级政府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通过对政府的协调来达致区域内优质公共服务的提供。这是区域行政的基本内涵,那么区域行政与区域公共管理是否有差别?如果有,什么是区域公共管理?区域行政为什么向区域公共管理发展?[
三、区域公共管理
要界定什么是区域公共管理,首先必须弄清楚什么是公共管理,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具有什么样的区别国外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种冠以公共管理的研究著述层出不穷,但什么是公共管理,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我国有学者在综合国内外各种观点的基础上认为现代公共管理即是“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不同,公共管理的主体不仅包括行政管理中的政府还包括其它的组织和第三部门组织等。在公共管理与传统公共行政的比较分析上也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观点具有不同的研究角度和研究的依据,但一个普遍认同的观点便是在公共管理和传统公共行政比较中,公共管理的行为主体不仅包括政府还包括其他各种的社会力量,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多元行政主体;在公共管理的性质方面,公共管理要体现公共性,即指公共管理主体应着眼于社会发展长期、根本的利益和公民普遍、共同的利益来开展其基本活动;在行为方式上,公共管理更多采取的是多元化和复合型的集体行动,以共同的目标基础,通过协商的方式达成。#$%不可否认,现代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是公共行政领域不断扩展、研究范式走向成熟的重要体现。
区域行政走向区域公共管理是有其理论基础的,除了现代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还有市民社会理论和治理与善治的理论。我国学者在考察我国现代化进程时认为,“要摆脱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两难境地,首先必须从认识上实现一种思维的转向,不能像以往的学者那样,把目光的聚焦点只放在政治权威的转型上,因为中国现代化两难的症结真正的和根本的要害,在于国家与社会之间没有形成适宜现代化发展的良性结构,确切地说,在于社会一直没有形成独立的,自治的结构性领域”,为此,他们引进了西方的市民社会理论,并依据中国现代化的现实进行改造,“中国的市民社会乃是指社会成员按照契约性规则,以自愿为前提和以自治为基础进行经济活动,社会活动的私域,以及进行参政议政的非官方公域”。#!&%就西方学者已有的共识的观点来看,市民社会的结构性要素及其特征主要有以下的几个方面:(1)私人领域;(2)志愿性社团;(3)公共领域。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是介于私人领域和公共权威之间的一个领域,是一种非官方的公共领域,它是各种公众聚会场所的总称,公众在这一领域对公共权威及其政策和共同关心的问题作出评判,自由的、理性的、批判性的讨论构成这一领域的基本特征;(4)社会运动。市民社会概念于20世纪80年代后在全球范围内的再度兴起,与当代世界各国所发生的深刻的社会变革及对此的理论反思有密切的关系,面对现实,理论家们对国家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地位重新思考。市民社会理论的发展,引发治理和善治理论的产生。什么是治理?在关于治理的各种定义中,全球治理委员会的定义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和权威性。该委员会在1995年发表了一份题为《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的研究报告,认为: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政的持续的过程。这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的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它有四个特征:治理不是一整套的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治理的实质在于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认同之上的合作,它所拥有的管理机制主要不依靠政府的权威,而是合作网络的权威,其权力向度是多元的、相互的,而不是单一的和自上而下的。由于治理本身也只是一种实践的科学,毫无疑问也会存在失效的问题,为了完善治理理论,理论家们提出了善治的概念。概括地说,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善治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最佳关系。善治具有五个基本要素:合法性、透明性、责任性、法治、回应和有效。分析以上的各种理论,我们可以发现它们有几个基本的共同点:一是它们都强调管理主体的多元性,不仅包括了政府还包括私人领域和市民领域;二是在管理的目标上,更多的突出多元利益主体之间利益协调的达成并达致最佳;三是在管理的方式和手段上,注重合作,通过协商和调整,在认同的基础上统一行动。
综合对区域和以上理论的认识,本文认为区域公共管理是与区域行政有本质性区别的概念,可以将其界定为:区域内的多元主体为了解决在政治、经济或社会其它领域的一面或多面的公共问题,实现共同利益,运用协商和调解的手段和方式对区域以及区域内横向部分和纵向层级之间交叉重叠关系进行的管理。这一概念包含以下几个内涵:(1)区域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多元主体,包括政府组织、私域组织和第三部门;(2)目的是解决由经济、政治或社会其它领域构成的复杂的交错性问题,实现最优的共同利益;(3)区域公共管理采用的方式和手段与经济市场领域和政府公共领域的管理不同,不是竞争和压制而是基于平等地位之上的协商和调解;(4)对象是区域内个体和共体之间相互形成的交叉重叠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陈瑞莲,论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缘起与发展[J]政治学研究,2004(1)
[2]王诤,区域管理与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58-61
[3]杨龙,我国的区域发展与区域政治研究[J]学习与探索,2003(4)
[4]刘锋,新时期公共管理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2002(5)
[5]艾德加·胡佛,弗兰克·杰莱塔尼,区域经济学导论[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239
[6]陈瑞莲,张紧跟,试论我国区域行政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7]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5-12,
[8]陈庆云,我国公共管理的基本内容及其重点[J]公共行政,2003(1)
篇6
我国明代哲学家王阳明说过:“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该如何提高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使大家不仅有触动,更有行动呢?只有“知”、“行”双管齐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
一、“知行统一”的教学理念
知行观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命题。“知”有知识、认识的意思,“行”的本意是道路,引申为行动和践履。知行并举的概念,早在先秦就已出现,如《左传·昭公十年》的“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和《古文尚书·说命中》的“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就是主张知行统一的,贯穿于整个儒家学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知行统一理念的最好写照。读书人求知的目的是要经世致用,所以孔子要周游列国,希望把自己的“仁政”、“德治”的美政理想实践于天下。荀子则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他指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儒效》)这其中包含着行高于知、而知指导行的朴素的知行统一观。
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语类》卷九)他认为知行统一,交互作用,尤其强调行的重要性。王阳明认为:“圣人之学为身心之学,要领在于体悟实行,切不可把它当作纯知识,仅仅讲论于口耳之间。”(《传习录》)在他看来,没有付诸行动就不算真的“知”,知和行是合一的。
的知行统一观主要体现在《实践论》中,他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1]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其生活教育的思想是“教学做合一”。即包括三个方面:其一,“事怎么做就怎么学,怎样学就怎样做,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其二,“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其三,“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2]。在陶先生看来,生活是做的,而站在教师角度是教,站在学生角度是学。
约翰·杜威是西方20世纪最有影响的哲学家、教育家之一,其教育思想以实用主义为基础,主要包含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等思想,他说:“道德教育集中在把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生活的方式这个概念上,最好的和最深刻的道德训练,恰恰是人们在工作和思想的统一中跟别人发生适当的关系而得来的”[3]。他认为,学校本身必须是一种社会生活,学校不能与社会隔离。只要有了社会的环境,学习就是一种需要,而如果学校与社会隔离,“学校里的知识就不能应用于生活,因此也无益于品德”[3]。这些思想中都充分体现了“知行统一”的教育理念。
二、教学中“知行脱节”的主要表现
当今的社会要求我们每一个人不仅要有知识,更要学会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社会做贡献,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死读书,死啃书本的人,能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都成问题,更别提为社会做贡献了。我们很多青年学生从学校走出来后,不能顺利完成社会化的转变,与周围的社会环境格格不入,人际关系糟糕,总是处于一种焦虑、郁闷、紧张、失败的情绪中,并最终导致一些极端行为的发生。究其原因,死读书,没有较好地完成由“知”到“行”的转化,知行脱节,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这种脱节其实也就是我们的学校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知行脱节的具体体现。
1.教学方式上,目前基本上还是停留在认知教育层面上,以知识、原理的直观灌输为主,而忽视了情、意、信、行等其他诸环节的配合,导致学生对所传授的理论的认同感、接受感、体验感的不足,形成一种空对空的状况。学生只需要掌握书本上的基本概念,把它们当作英语单词、数学定理那样记忆就行了。而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不同于这些以认知为主的课程的,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仅仅知道了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价值判断、认同、参与和行动。
2.考试方式上,目前大多还是按照老一套在搞,着重于学生对基本概念的记忆,题型上多是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等,闭卷考试为主,而不是着眼于考察学生运用原理来分析、判断与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而考试是具有明确的导向性的,这种考试的方式明确无误地在告诉学生,你只要把书本上的概念背下来就行了,至于你认同不认同、接受不接受、会不会去做,那都是没有关系的。这种考试方式自然不会对学生的行为产生什么影响了。
3.实践教学上,虽然也有明确的实践教学安排,还给予了一定的实践教学课时和分数,但多是雷声大、雨点小。由于没有各部门的配合作保障,再加上一个任课教师一学期带几百个学生,有心无力,在时间上和学生的精力投入上都得不到保证,当然实践活动的效果也就无法达到,成为一种虎头蛇尾的摆设,最后大多是要求马虎,学生也就是呆在宿舍里简单用文字编写一下,就算自己完成了实践活动、社会调查,对此,教师和学生都是心照不宣。
4.教学评价上,教务处在制定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时,都是以课堂讲授的效果为准的,没有谁去评价实践教学效果,当然教师也就只能把绝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应对这种教育评价上,从而也就相应地忽视了对实践教育环节的投入和重视。
以上的种种,导致的结果,就是一定程度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成为空对空的道理说教,在学生们看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成为抽象、空洞、喊口号的代名词,在这种认识惯性的指导下,对此类课程表现出反感、抵触和冷漠,也就成为可以想见的事情了。由于对“知”的方面都表现出不信任、抗拒,甚至逆反,更别说是“行”的方面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很多道理都是浅显的,但是很多人却做不到,“所知甚多,所行甚少”,是当代青年学生的通病,而这种通病又何尝不是我们长期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所留下的呢?许多学生是非常清楚有些事情应不应该去做的,但就是在行动上不付出。因此,知行统一的问题不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就等于竹篮打水——一场空。
三、强化“知行统一”教学的具体路径
只有从课堂教学方式、教学的内容选取、实践环节的指导,以及学校各部门的配合上这四个方面共同努力,“知行统一”才能真正实现。
1.在课堂教学中对基本原理与理论进行透彻地“讲”
“知行统一”表现在“知”和“行”两个方面,是缺一不可的。要正确地“行”,首先就要正确地“知”。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理论的灌输是不可缺少的。孔子就说过:“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意思是说,一个人只讲究品行上的修养而不喜欢学习礼仪,就会矫枉过正,只有两者并重才能成为完善的人,也就是应该“知行统一”。所以,孔子既向学生讲授“六经”,也向学生传授“六艺”。
浙江大学原校长竺可桢曾语重心长地告诫学生:“社会上贪污盛行,政府赏罚不明,一个纯洁的青年,毕业以后不久就可以为社会所潜移默化。只有培养理知……大学虽短短的四年,他的影响是无与伦比的。若是一个大学能彻底的培养理知,于道德必大有补益。凡是有真知灼见的人,无论社会如何腐化,政治如何不良,他必能独行其是。”(1945年9月23日)一个青年学生只有在大学期间培养了正确的理知,有了自己坚定的价值取向,才不会在今后的生活中被污染。
在当下的网络信息充斥社会、阅读方式已发生重大改变的情形下,学生的认知方式偏重直观性,忽视理性分析与理论学习,再加之他们的主体意识日益强化、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道德观念复杂化等因素,都使得对“知”的灌输的难度不断加大,因而在“知”上如何将主流意识思想转化为学生主体的认知体系,真正入耳入脑,仍是需要下大气力的事情。
2.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取舍,引导学生在学中“思”
孔子提出的“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的学习原则,是我们家喻户晓的,它道出了学思并重的重要性。如果只是带着两只耳朵进教室,不用自己的心和脑去判断和思考,抽象的概念与原理是无法真正入心入脑、成为内心认同并坚信的东西的。对我国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都有着深远的影响的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说过:“学生的主要智慧努力不应当用到记忆上,而应当用到思考上去。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5]。他说,不能只是让学生坐在教室里苦思冥想,而是带领学生到“果园、树林、河岸边和田野里去”,以“太阳、树木、花果、云彩、蝴蝶、各种颜色和声音、自然界的各种各样的复杂的音乐”这些学生日常生活常见的东西为内容,使学生把学习建立在活生生的现实世界之中。他总结说:“一个人由于看见世界,他就不会成为消极的观察者,而是成为真理的发现者,由此产生了活的思想”[6]。我们的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把书本上的知识与概念讲授给学生听,更重要的是,在知识传授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对这些知识和概念进行积极思考,并坦率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包括疑惑、甚至是反对的看法。只有在这种主动、激烈的争论和探讨中,一些似是而非的、偏激的、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认识也能得以澄清,学生才能起建构自己的相对客观、理性的价值判断标准和体系。
在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过程中,我们的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一些合理的取舍,因为每一门课的课时都是有限的,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必须要突出重点,每一章只选取一到两个最核心、基本的问题来讲述和讨论,从正正反反各方面透彻分析清楚,而且要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大多数人的实际的思想道德水平,不可以拔高层次,乱提要求。我们一直以来的英雄模范人物的宣传与教育,之所以真正去仿效他们的人不多,感动而不行动,就是因为他们被塑造得太高大了,完全脱离了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层次定得太高,让人望而生畏,进而就望而却步,结果就什么都不做了。
3.以小组而不是个体为单位,进行实践教学,帮助学生由知到“行”
明代王阳明在谈到知行关系时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传习录》)。如果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却是说一套做一套,自己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教育有什么区别呢?所以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课要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促成学生的坐言起行的转变上下功夫。
柯尔伯格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道德教育家,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创立者。他在其公正团体理论中提出:“道德行为通常发生在社会或群体的情景中,而且这种情景通常对个体的道德决策制定产生很大的影响,真实生活中个体的道德行为通常是这种规范与过程的函数”[5]。也就是说,道德行为是在某种意识形态和道德氛围中施行的,道德氛围就是一个群体的集体规范。这提醒我们教师在设计实践教育时,要以小组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组织,小组的规模不宜过大,4至6个人即可,大家就某个任务进行集体讨论,在不断地沟通、协商与妥协中分工合作,最后完成实践作业。在这种集体氛围中,每个成员都要和其他成员打交道,互相之间由不理解、不认同到逐渐接受、,达成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其实这也是一个由站在自己的角度上片面思考问题、看待问题到不断打开自己的心胸和眼界、愿意理解与接纳他人和不同意见、不断走向客观、理性、宽容的过程。
在有限的课时内,为了更好地提高实效,把实践指导落到实处,而不仅仅是图个热闹,一方面需要我们事前精心的组织和安排,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每学期的主题不宜多,一到两个即可。那些下了工夫、做得好的小组,可以直接给予很高的实践作业分数,甚至直接成为课程的期末总成绩。
4.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帮助学生完成“知行统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英语、数学以及其他专业课程不同,仅仅课堂上的理论传授是不足以形成学生的价值判断体系的,它是一个集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于一体的课程,需要各环节的衔接与各部门的密切配合,才能取得实效。比如说,学生们在课余要进行实践活动,需要我们各学院的学生工作部门和学工部配合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为了更好地鼓励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参加志愿者活动,需要我们的宣传部、学工部等部门给予政策上的支持与奖励;为了更好地落实由“知”到“行”,我们的课程成绩构成应该向平时表现、实践活动倾斜,也就是说,平时表现、实践作业成绩与期末卷面考试成绩起码达到60%:40%的比例,甚至70%:30%。只有有了这种导向,才能让学生由应付“知”的考试态度转变为落实“行”的学习方式,这就需要教务处在政策和经费上支持我们的教学改革,等等。只有各部门齐心合力,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才能真正由“知”走向“知行统一”。
参考文献
[1].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学做合一——陶行知教育文选.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3] [美] 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赵祥麟、王承绪编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篇7
关键词:政治理论 理解记忆 意识形态
作为老师,在用课本的同时,自己也就成了课本。课本上有的,应该有;课本上没有的,学生需要的,也应该有。因此,今天在这里要给大家提供的是攻陷政治理论复习的方法和建议――
一,加强记忆和理解结合
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在记忆的前提下理解并运用到实际解题上,这个才是学习和掌握政治理论的关键之目的。我们知道政治包含有很多的原理和方法论,对于学生来说这些知识理解起来会比较费力。所以大家一定先理解,弄懂了再加深记忆,使之成为自己的。那样才能在实际解题中灵活运用。
侧重于理解,并作必要的记忆;侧重于记忆,也要深化理解。对于一些最基本的知识点,如基本概念的定义和基本含义,对每个基本原理的主要论点,对一些重要著作的主要内容,对一些主要的历史事件、重要会议和重要人物,是必须记住的,而且要记得准确。但是,单纯靠记忆也不行,还要有理解。这不仅因为政治理论的考查要点内容多,死记硬背难以凑效,而且因为只有理解了才能记得住、记得准确,并且会论证和运用。例如:在记国家宏观调控的四个主要目标时,首先应理解国家为什么要宏观调控?因为市场的自发/盲目/滞后性三大缺陷。所以国家是把市场要引向适应社会主义的方向,那么我们记忆时就只需要记八个字:经济/就业/物价/收支 继而根据我们之前的理解得出: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二,全面和重点结合之记忆方法
政治理论试题多,覆盖面广,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全面复习,不能心存侥幸,去押几道题。我们一定要对所有课程内容,一部分一部分、一章一章地学习。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还要重点掌握,深入复习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各门课程本身的重点问题。特别是新增知识点中紧密结合实际的一些热点问题,这在复习后期,需要格外注意。
同学们在学习这一学科的内容时,应特别注意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1.要注意对本学科中各章节所阐述的基本理论、概念、范畴、规律和观点的全面系统把握。由于本学科自身的理论性比较强,概念、观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比较紧密,考生在学习中一定要注意全面系统准确地理解有关的知识点。对所学知识点一定要记得准确,不能偷工减料也不能画蛇添足,而由于内容太多往往很多学生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就需要进行快速记忆例如:市场经济的四个一般特征快速的阅读平等竞争法制开放性;市场的弱点自发盲目滞后性;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
2.对某些重要的概念、范畴和规律,要力求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即不仅要知道概念、规律本身的含义,还要进一步把握这些概念、规律本身的来龙去脉,了解这些概念、范畴、规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因此在掌握这些内容时需要采用记忆联想法例如:“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马克思“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述了货币产生的四个阶段(1)偶然的物物交换:要求双方都需要对方的商品交换才能成功
(2)扩大的物物交换:要求双方都需要对方的商品交换才能成功
(3)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不固定
(4)货币的产生: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
由于金银具有体积小 价值大 便于携带 久藏不坏 质地均匀 容易分割等特点,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这样金银就从商品中分离出来成了
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就是货币。所以“货币天然是金银”
3.要在平时学习中就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即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现实经济生活中的现象、问题以至党的有关方针政策。例如在学习高一下册中的银行时对于中国人民银行职能的理解:一是作为中央银行的职能,二是作为政府机关的职能。2008年是中国辉煌的一年,北京奥运让中国在世界人民面前展现出新的面貌新的气象,奥运成功的举办和圆满的完成显示了中国雄厚的经济实力,但是2008也是中国经历磨难的一年,50年一遇的冰冻天气,的混乱,汶川的地震,中国各类商品价格的节节上涨,中国人民银行多次上调银行利率,针对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全球经济的动荡中国人民银行下调银行利率。通过对银行利率的调整达到对市场货币流通量的调节,避免物价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
探求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复习模式,培养学习能力。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培养成功的学习者,而不是让学生依附于教师。教育不仅要重视教师的教,而且要重视学生的学,要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使其能够独立于教师从事学习。高中学生已具有相当高的(或一定的)思维水平和独立意识,这是他们自学的有利条件。高中教学给学生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时间和空间的自由度,使他们能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各方面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篇8
理论的发展总是反映现实和服务于现实,而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还处于理论滞后现实的阶段。在学界,使用过区域公共管理概念的只有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刘锋和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的陈瑞莲教授,两位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本着不同的目的对区域公共管理有不同的见解。刘锋教授运用新公共管理、区域创新系统、区域核心竞争力、支持系统等理论对区域管理进行创新,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一研究与本文所关注的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有很大的差别,它并不是真正从公共行政学角度对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而是从区域地理学的角度将创新理论引入到区域发展中去。中山大学的陈瑞莲教授是我国研究区域行政的典型代表,也是实质意义上从行政学科角度对我国区域行政进行研究的开创者。她在对区域行政深厚知识积淀的基础上对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的一些问题作了述评,认为任何一门学科和一种理论的产生都是社会需要和时代呼唤的产物,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也不例外,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提出主要是因为经济全球化下的区域主义与区域竞争的崛起、经济市场化下的区域政区间竞争加剧以及区域公共问题的大量兴起;而国外的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间竞争理论、地区竞争力与区域创新研究、政府间关系与地方治理研究以及流域治理的实证研究。同时,她也对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所具有重要意义做了阐释,仅从理论创新角度看,一方面是推动区域科学研究的创新,另一方面,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全面展开,也能从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对现代公共管理学学科创新。这些认识是深刻并富有创新意义的,然而,这些认识是在区域行政研究的基础上对区域公共管理的一个简约性的概括并没有对区域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内涵以及其实质进行分析。毫无疑问,有几个问题必须要解决: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行政有没有区别?如果有,什么是区域公共管理?为什么区域行政会向区域公共管理发展?要解决以上的问题,有必要对区域公共管理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二、区域与区域行政
区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又是抽象的观念上的空间概念,但不纯粹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它往往没有严格的范畴和边界以及确切的方位,地球表面上的任何一部分,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都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区域。对区域的含义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理解:地理学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地域单元,这种地域单元一般按其自然地理特征,即内部组成物质的连续性特征与均质性特征来划分的;政治学把区域看成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与国界或一国内的省界、县界重合;社会学把区域看作为相同语言、相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区域经济学对区域没有完全统一的认识,有学者认为要对经济区域下一个比较确切的、同时人们普遍接受的定义是比较困难的,可以概括出其所包含的基本的内涵:首先,区域是一个有限的空间概念;其次,经济区域必须有相应的公共管理层级以提供公共服务;第三,区域在经济上尽可能是一个完整的地区;第四,任一区域在全国或更高一级的区域系统中担当某种专业化分工的职能。区域划分,常采取两种基本的方法,由此可以把区域分成不同的两种类型,一是同质区域,二是极化区域(也叫集聚区域、结节区域、功能区域)。
区域发展的行政学科研究途径是基于其它学科对区域发展已有成果之上的新兴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对区域的界定应该借鉴其它学科的研究,但行政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有自己研究的侧重和偏向,因而我们在吸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还必须界定一个适合行政学科研究的区域概念。美国区域经济学家胡佛把区域定义为“是基于描述、分析、管理、计划或制定政策等目的而作为一个应用性整体加以考虑的一片地区”对我们有很好的启示。区域本身并不是目的,它更多的是一种载体,体现各种关系和利益。在区域发展的行政学科研究途径中,中山大学的两位学者“从地理学或经济学的研究中受到启发,认为区域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的连续的有限空间范围,是具有自然、经济或社会特征的某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同质性的地域单元”。本文支持这样的界定,但笔者以为,既然区域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的,而这一定的标准可能是自然、经济或社会特征的一个或多个方面,那对区域的理解我们必须突破从地理学或行政区划研究出发的关注角度,从对其范围的关注转向对其内部实质内涵的关注。如果我们将区域内的主体按照较普遍的三分法划分为国家、市民社会和私人领域的话,可以发现,区域内各主体在不同的利益领域内形成各种交错重叠的复杂关系。区域作为区域发展中行政学科研究途径的基础性的概念,它更实质的东西在于它所蕴涵的多元主体和多领域利益之间复杂的关系,这是由行政学科的学科性质决定的。
基于对区域的认识,中山大学的两位学者认为区域行政就是在一定的区域内的政府(两个或两个以上),为了促进区域的发展而相互间协调关系,寻求合作,对公共事务进行综合治理,以便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根据这一理解,区域行政的行为主体应该是政府,强调的是政府间(同级政府之间与上下级政府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通过对政府的协调来达致区域内优质公共服务的提供。这是区域行政的基本内涵,那么区域行政与区域公共管理是否有差别?如果有,什么是区域公共管理?区域行政为什么向区域公共管理发展?
三、区域公共管理
要界定什么是区域公共管理,首先必须弄清楚什么是公共管理,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具有什么样的区别国外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种冠以公共管理的研究著述层出不穷,但什么是公共管理,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我国有学者在综合国内外各种观点的基础上认为现代公共管理即是“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不同,公共管理的主体不仅包括行政管理中的政府还包括其它的组织和第三部门组织等。在公共管理与传统公共行政的比较分析上也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观点具有不同的研究角度和研究的依据,但一个普遍认同的观点便是在公共管理和传统公共行政比较中,公共管理的行为主体不仅包括政府还包括其他各种的社会力量,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多元行政主体;在公共管理的性质方面,公共管理要体现公共性,即指公共管理主体应着眼于社会发展长期、根本的利益和公民普遍、共同的利益来开展其基本活动;在行为方式上,公共管理更多采取的是多元化和复合型的集体行动,以共同的目标基础,通过协商的方式达成。#$%不可否认,现代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是公共行政领域不断扩展、研究范式走向成熟的重要体现。
篇9
关键词:公允价值;会计稳定性;平衡发展
截至目前为止,在会计行业领域范围之内,无论在国内的会计行业还是在国外的会计行业,都会充分的应用会计行业的公允价值进行对会计事务的计量分析以及报告总结。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对会计的公允价值的有效的评估分析已经逐步的发展成为了会计行业领域以及和会计行业领域相关的许多的学科交叉领域的重要的学术表现特征之一。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国采用了相应的新会计准则,在这准则之中,充分的应用了会计行业范围之内的公允价值计量的模型公式,并在模型公式的基础之上,以会计行业通常认为的公允价值计量的计算方法对于会计信息产生的影响为蓝本,对会计行业之中的会计信息的稳健性的因素进行了有效的分析,并对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定性的平衡发展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工作。
一、会计公允价值以及会计稳健性的基本概念和关键特点
1.会计公允价值的基本概念和关键特点
截至目前为止,对于会计行业的公允价值的具体定义,世界上有着很多的不同准则,也下了很多的不同的关于会计公允价值的具体定义(具体的来说,包括有会计公允价值的国际会计准则、会计公允价值的英国会计准则、会计公允价值的美国会计准则、会计公允价值的中国会计准则)在这些关于会计的公允价值的定义之中,有着如下文字的相似描述,即“在公平的市场环境下的交易过程之中,在市场交易行为之中有着熟悉情况的进行交易的双方的当事人,都自愿的进行相应的符合市场交易的资产交换亦或者是在市场范围之内的债务清偿的金额的具体数值。”在进行对会计的公允价值定义的分析过程之中,我们可以非常清晰的看出会计行业领域范围内的公允价值的关键性特征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进行市场范围内的交易过程之中,进行交易的双方在市场交易的地位是处于平等的地位之上的;其次,在进行市场范围内的交易过程之中,进行交易的双方有着共同的、自愿的交易目的;最后,在进行市场范围内的交易的过程之中,双方所进行的交易的环境是处于严格的、公正的市场交易背景之下的。与此同时,交易双方所进行的交易价格是符合市场的统一的具体规定的,在这个过程之中,不掺杂有任何主观的、可能存在的功利因素的。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会计行业领域范围内部的公允价值是具有科学性的。
在上文之中具体介绍的会计行业领域之中的公允价值的概念之中,对于进行交易的市场对象来说,其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首先,进行市场交易的企业处于持续经营的市场经济环境条件之下;其次,要求市场交易的企业处于不需要清算的市场经济环境之下,与此同时,在该企业进行经营的过程之中,也不打算削减该企业的经营规模,保证整个市场经济活动范围之内都处于严格的公平的交易氛围之下。
2.会计稳健性的基本概念和关键特点
截至目前为止,作为会计行业领域所重视的另一项的基本概念,会计行业领域的稳健性原则也有着很多年的具体研究。具体的来说,很多的西方发达国家对于会计行业的会计稳健性有着较深的研究(具体的来说,美国以及英国都相继提出了对于会计行业稳健性概念的追求,而加拿大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家则是在该国家的经济准则之中提到了对于会计稳健性的概念的具体追求。与此同时,随着国际范围内的经济的发展,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也充分的意识到了进行会计稳健性研究的重要意义,也相继颁布了关于会计稳健性的相关概念和说明,至于我国则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了关于会计行业领域的稳健性的研究工作)。
具体的来说,进行会计行业领域的稳健性的研究又可以说成是进行会计行业的谨慎性的研究工作。在进行会计行业领域的稳健性的研究过程之中,要求进行审计的部门秉承着谨慎处理的原则,对于从事的经济行为保持有足够的警惕性。具体的来说,就是在企业从事市场范围内部的经济活动的过程之中,对于市场范围内部的资产要充分的进行有保留的、谨慎的价值评估。与此同时,在进行经济物品的价值评估的过程之中,还要充分的意识到所从事的经济活动有可能会带来的经济风险的情况,以便于企业能够及时有效的通过对会计行业领域的稳健性的制取,避免对于市场经济行为之中的不稳定因素的风险和损失。
在进行对会计行业的稳健性的追求的过程之中,要求能够在追求相应的会计的相关的法律文件的基础之上,尽可能的采用相应的比较精确的计算方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对市场经济环境之下的具体的事物的价值给出及时有效的评价,以便与可以在有效的程序的指引之下,对相应的会计信息进行有效处理。在进行会计的稳健性运用的过程中,主要的关键特点就是对于风险的规避。
3.会计公允价值以及会计稳健性的关系
根据上文之中关于会计领域的公允价值的基本概念以及会计领域之中的会计稳健性的概念的介绍,可以清楚的看出。会计公允价值的主要追求是进行对于相应的资产的具体的价值给出一个评估。而会计的稳健性则是要对可能出现的经济风险进行及时有效的规避。在这样的背景下,在会计的公允价值追求对于未知的事物的价值评估的过程之中,会计的稳健性就会对该事物可能的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估。这两种方式的评估方法的出发点是截然不同的,这就很有可能会导致两种的评估方法产生矛盾,影响到会计信息的作用的发挥。
二、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定性的平衡发展的具体措施
在上文中,已经明确的指出,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定性的不平衡发展的主要因素就在于在发展的过程之中,公允价值和会计的稳定性的研究出发点是截然不同的。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在进行对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定性的平衡发展的具体措施的研究过程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和改进,最终有效的促进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定性的平衡发展。
1.在会计行业的发展过程中,会计行业的公允价值和会计行业的稳健性发展往往存在着市场经济运行背景环境不够稳定的情况,进而导致会计行业的公允价值发展和稳定性发展陷入不平衡发展的局面,影响到会计行业的健康发展。为了保证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定性的平衡发展,要做到不断的改善我国的市场经济环境,并在改善我国的市场经济环境的过程之中,不断的完善建立起来一个和谐自由、开放包容的经济社会,并在市场经济的范围之内,尽可能的保证企业在于市场经济范围之内的主体作用。与此同时,还要在应用会计领域的公允价值的概念的过程之中,充分的处理好会计的公允价值以及会计的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确保市场经济环境的稳定运行。并针对实际的情况,进行对于会计的公允价值或者是会计的稳健性的优先选择。
2.在会计行业发展的过程之中,由于会计行业之中的公允价值与具体的市场的经济发展的环境的优劣与否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这就导致一旦市场上发生了一些波动,就很有可能会涉及到会计行业范围内部的诸多的会计行业发展的不明确的阻碍因素。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会计行业的平衡性发展以及会计行业的协调型发展就会存在着很难的发展前景。为了保证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定性的平衡发展,要做到敢于将会计的公允价值和会计的稳健性之间的矛盾挑明出来的,并有针对性的对这些矛盾进行解决。具体的来说,就是要根据不同的情况下所出现的矛盾的具体体现,进行对于企业的经营成果的模拟和选择。并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充分的保证会计信息的有效披露可以有针对性的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效果,从而从根本上保证与企业有利害关系者可以及时准确有效的地把握企业的具体的财务状况,做出符合当前经济形式的判断。
三、结论
综上所述,为了有效的保证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定性的平衡发展,就需要从会计领域的公允价值以及会计领域的稳定性的基本概念开始研究,找寻出可以促进会计公允价值和稳健性协调发展的切入点,并不断的将存在的问题暴露出来,以便于可以更加直接的找寻到解决问题的突破点,促进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定性的平衡发展,进而保证我国的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宏伟.会计信息稳健性不足的原因及对策[J].决策探索,2013(1).
[2]李蕾蕾.企业会计公允价值评估不准的原因及治理对策[J].现代企业教育,2013(3).
[3]阎雪梅.加强会计信息稳健性的控制及防范[J].公用事业财会,2013(3).
[4]柴伟.浅议企业会计公允价值的控制与防范[J].公用事业财会,2013(3).
[5]孙丽娟.会计信息稳健性不足的原因及对策[J].工业审计与会计,2013(4).
篇10
我国民族高等院校的办学宗旨和其生源的特殊性,决定其本科生培养目标和要求不同于一般普通高等院校,而民族高等院校法学专业本科的定位及学生特点,决定了法学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有其特殊性。法理学课程的特点表现为理论性、抽象性强,不易理解和掌握,传统法理学的教学方法存在着不足,必须进行不断的探索和改革。
1 民族高等院校法学专业本科的定位及学生特点
民族高等院校是我国实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肩负着为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我国现有普通全日制本科民族高等院校15所,其中除新成立的四川民族学院和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外,包括中央民族大学、大连民族学院等13所院校本科生均开设有法学专业。
教育部编写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法学专业介绍》中规定,法学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为: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基本培养要求为:法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运用法律管理事务与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各个民族高等院校根据国家教育部的要求和自己办学的规模和特点,对法学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进行了定位。比如,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在教学中历来强调与法律实践紧密结合,以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为基本办学目标,要求法学专业本科生的培养工作要达到“使毕业生成为掌握较高层次的法学理论研究和立法、司法、行政等工作的能力,具有成为法官、检察官、政府官员、律师以及企业法律顾问的专业素质”。 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法学本科培养目标确定为:“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我国经济发展、法制建设的需要,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仲裁机构和各种法律服务机构以及法学教学与研究等部门从事法律、法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西北民族大学法学院法学本科培养目标为:“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法学的基本理论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通晓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及其体系结构、基本原则制度和诉讼程序,了解国外法学研究及法律制度创新动态,掌握有关WTO法律制度及其规则,能在各级司法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中介机构从事检察、审判、法律顾问、律师事务和仲裁等法律业务和法学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大连民族学院法学专业本科培养目标确定为:“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与基本技能,熟悉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和党的相关政策,了解我国的司法实践,能够在民族地区的司法部门、党政机关、科研机构及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从事法律实务工作或法学研究工作的基础宽厚、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总的来看,民族高等院校法学专业本科培养目标的定位注重了民族高等院校及其学生的特点,坚持面向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服务方向,以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为教育重点,突出民族地区法治建设的需要,注重实践教学,致力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
民族高等院校学生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生源主要来源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所占比例高于一般普通高等院校,一般都高达60%以上。生源的多民族性决定了民族高等院校具有不同于其他普通高等院校的特点。比如大连民族学院,学校面向全国28个省区市招生,多年来少数民族学生比例始终保持在65%,来自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西部地区的学生占80%以上,学生的民族成分达到56个。有些西部地区来的学生入学分数很低,还有些民族地区的学生是“民考民”入学的(即少数民族学生在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时,使用本民族文字答卷),造成学生接受教师授课的能力和效果均有很大差异。各专业教师针对学生特点也在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法学专业的教学有不同于其他专业的特点,即法学专业的教学更加注重学生法律思维能力和法律职业素养的培养。
2 法理学课程的特点及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
2.1 法理学课程特点
法理学是教育部确定的全国高等院校法学专业16门核心课程之一,在法学本科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中,法理学是专业基础课程,是专业必修课和主干课程。法理学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法律人的素养,使学生形成法律人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形成能够准确阐述法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能够运用法理学的基本原理解决社会生活中发生的法律问题的能力。
法理学是法学的一般理论、基础理论、方法论和法学的价值意识形态。法理学主要内容,包括法的本体论(法的概念、法的渊源、法的要素、法律体系、权利义务、法律行为等)、法的起源和发展(法的历史、法律演进与法律发展等)、法的运行(法的制定、法的实施等)、法的价值(包括法与秩序、法与自由、法与效率、法与正义、法与人权等)、法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等,内容多且理论性强。以张文显教授主编的《法理学》教材为例(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版),内容涉及三十章近60万字。
法理学不同于其他法学学科之处在于,法理学研究从宏观的、整体的角度来研究法律现象,而不是从微观的、局域的角度研究法律现象;法理学研究法律现象的一般性、普遍性问题。法理学提供的是法的抽象的、基础的理论,法理学的理论是一定时代的法的精神、理念的表达,法理学又是法律世界观和法学法方论的统一。“法理学作为法学的意识形态,它从根本上来说是对法律经验的凝练和升华,体现了一个社会的法学的世界观、思维方法、价值观念、理想信念和社会选择意向等根基性、本源性内涵和洞悉”。[1](p63)
因而,法理学课程特点表现为理论性、抽象性、思辨性强,不易理解和掌握。而且,大多数民族高等院校《法理学》课程通常安排在大学第一学年第一学期讲授,作为法学入门课程,没有其它部门法知识作为支撑,使学生普遍感觉这门课程深奥难懂,对法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有一定的难度,对于“民考民”入学的少数民族学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由此,对教师的法理学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进行不断的探索和改革。
2.2 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
法理学的教学目的是要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法学概念和原理,能够运用相关理论分析法律问题和社会现象,形成法学方法论,为学习法学其他学科打好基础。“根据我国法律体系的特点,传统讲授法仍然是法理学教学中的主要教学方法。特别是针对刚入学的高中毕业生而言,讲授法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让他们掌握基本的法学原理和规则,其作用是其它方法不可替代的。讲授教学法能够有效地结合法律传统与法理学教学内容,教师的讲授注重对抽象的概念、原理加以阐述和分类,直接地传播知识,有助于学生建立起法学的基本理论框架。”[2]
但是,传统法理学的教学方法也存在着不足,“就法理学传统教学手段来说,教师不注重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从教学方法来说,大多数学校都仍然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方法,教师着重对教材上的概念、术语、原则等进行分析和讲授,而忽略了法理学培养人才中重要的一点,即应从教学的角度对学生整体法律素质进行培养与提高,并通过教学锻炼和提升学生理论思维能力和法律分析能力的培养即通常我们所指的法理学的思辨能力的培养。”[3]
对于民族高等院校的大一新生来说,单纯采用传统讲授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法理学的教学更是不妥。一如前述,民族高等院校的本科生大多来自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有些学生甚至从小学到高中使用的是本民族语言,因而汉语言掌握的不是很好,学生的课堂接受能力有很大差异。加之法理学课程理论性、抽象性、思辨性强,有些少数民族学生不能很好掌握法理学的概念、术语、原则等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并且会造成学生思维的被动,因而授课教师应当在采用讲授式教学方法基础上运用部门法的知识,采用列举案例等多种教学方法。
3 对法理学教学方法的探索
针对法理学课程的特点,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并借鉴其他高等院校法学专业本科生《法理学》课程设置的有益经验,大连民族学院由最初给大一新生开设《法理学》课程(64学时),改为将《法理学》课程分为两部分讲授,即在法学专业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开设第一部分《法学导论》(48学时),重点讲授法的本体论、法的起源和发展等内容。给大三学生开设《法理学》(48学时),重点讲授法的运行、法的价值、法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等内容。教学方法上,针对大一学生和大三学生的不同特点,在讲授式教学方法基础上,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分别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
3.1 列举案例教学法
列举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运用讲授式教学法对法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原则讲解的同时,利用精选的一些与课程进度一致的简明扼要小案例作为讲授法的补充,当堂讲授给学生,以深化学生对法理学一些基本概念、原理、原则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关于权利义务、法律行为、法律关系、法律责任、法律程序等。使学生紧跟教师的思路,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
针对大一新生而言这是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因为教学时间有限,而且大一新生还不具备部门法知识,对法律的理解处于感性的层面,尚未形成法律思维,因而,“教师的引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要让学生清楚:刚一入校学习法理学,表面上看,法理学没有直接的功用,但随着各部门法的开设和学习,会深深觉得法理学实际上是内化于法律人的理性、思维、精神、追求之中的,是展现在各种法律及其实践之中的。法理学的理论虽然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但是确实是一种方法、一种方向指引、一种精神和价值指引。”[4]
3.2 案例分析教学法
案例分析教学法,是指将案例分析的方法运用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法理学课程的某一章全部内容讲授结束后,根据授课内容选取适当的案例做成幻灯片,由教师为学生讲评分析案例,达到复习本章内容的目的。也可以选取适当审判视频资料或影视资料,运用多媒体放映给学生,之后由教师进行系统讲评和分析,加强学生对授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运用案例分析教学法,“从单纯适用某一规则的典型案例,到附加有特殊情形、需要结合其他规范或司法解释才能解决的案件,再到法律规范无法解决、必须借助普遍原则和学理观念才能充分说明的案例。这样层层深入的引导,既能够让学生全面了解规范和学理体系,又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地寻找能够帮助解决案件的其他素材,培养其自主学习的意识。”[5]
3.3 案例讨论教学法
对大三学生可以采用案例讨论教学法,因为大三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部门法知识,已初步形成法律思维模式。案例讨论教学法是从个案出发,进而对抽象的法理学问题进行研究,注重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突出表征了法学的实践性特点。
- 上一篇:资产管理报告
- 下一篇:开颅手术护理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