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实施策略范文

时间:2023-08-01 17:39: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地理教学实施策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地理教学实施策略

篇1

关键词: 高中地理 探究式教学 教学策略

在新课标的要求和推动下,地理教学的革新对于较多的地理教师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为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已经在教师的思维中形成较为深刻的影响。因此,如何重新构建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法等均成为教师当下的重大课题。探究式教学是新课标要求下一个重要的教学法,是让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概念及原理时,通过阅读、分析、探究、思考、讨论等活动获得知识概念的理解及掌握、运用,从而促使学生真正掌握教学知识和学习能力,为培养学生成为自主学习、会学习的人奠定基础。下面笔者以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学为例,分析探究式教学的策略和意义。

一、分析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为了顺利、有效地展开教学而设定的教学活动方向和教学预期值,其中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一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正所谓“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正确地引导教师和学生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据相关调查分析发现,传统的教学活动主要围绕在教师的“教”,因此教师会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进行教学,并相信通过自身的经验教学促使学生掌握预期的知识,但是教师在课堂上往往会出现漫无边际的交谈,甚至是脱离课堂知识讲解等现象,极其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及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掌握课堂知识,这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要求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从而步入教学探讨的“轨道”。

以《气压带和风带》一课为例,教师可以通过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例如可以将该篇课文的目标设计为:(1)掌握大气环流概念、三圈环流的形成原理、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2)通过绘制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示意图分析大气的运动规律,利用假设和成因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究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规律;(3)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空间图形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积极探究生活的态度。教师可以从设定的教学目标中确立教学方向,避免教学过程偏离轨道。

二、重视学生体验

地理这一学科囊括自然、人文和经济等方面,具有抽象性等特点,仅仅通过教科书进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是很难使学生理解的。据相关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仅局限于教科书、试题上,而没有将之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造成学生只会“纸上谈兵”。据相关心理学分析表明,人们通过体验后得到的感悟、情感、体会等一系列活动均较抽象体会来得真实,并在人的大脑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教师课上应充分重视学生的体验,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地安排课堂活动,让学生通过自身体验获得更深刻的知识认识,从而真正促使学生学到和运用地理知识,摒弃传统教学中只重视教师本身的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

如正在展开“楼间距”的课程学习时,教师可以先提问学生,如“你们生活的房子,楼与楼之间的距离是多少”、“阳光是否可以照射到你们的房间,为什么有的房间里有阳光,有的却没有”,提高学生探究的兴趣,激起好奇心,然后可以以学校的教学楼为例,带领学生对学校教学楼之间的距离进行测量,分析优缺点,然后鼓励学生课下回到自己所在的住处进行楼与楼之间的测量,为下节课学生分析及感悟“楼间距”做好充分的准备,从而顺利教学,充分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实际运用的兴趣,培养其运用的能力。

三、重视小组作用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如今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小组讨论极为重视,并逐渐演变为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小组讨论是一种让学生之间通过互相分享、探究、质疑等活动获得学习的解决思路和达到学习目的的方法,不仅可以培养每个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而且对学生的学习、同学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的心态等方面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奠定坚实的基础。传统的教学课堂因为只是将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导致学生失去积极主动的参与兴趣,束缚学生的思维能力,将学生局限于自我的“不解-思考-不解-放弃”恶性循环模式中,降低学生的学习质量。

以《城市化》一课为例,教师可以课下让学生对自己所在区域、街道的规划进行观察,然后提出一个问题,如“假设你是这个城市的城市规划设计人员、交通管理人员、环保局局长等,你会怎么规划这座城市?”然后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人数进行分组,让每一个小组成员分析其中一个点,如街道的走向、店面的分布、环境的设施等,然后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分析其中的缘由和优缺点,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城市规划的猜想,待学生经过一番探析之后,再让小组之间进行分享,分析其中的重点难点,纠正学生的错误,从而促使学生真正了解城市规划的定义和规律性、合理性、条件性等。

总之,地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内容的广泛性、抽象性、深度性等,因此教师需要以探究性教学中渗透的优点为依据,从而设计相关策略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帮助学生真正掌握地理的理论知识,强化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梁蓉.地理实践活动课程的构建与实施[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4).

[2]廖小芳,郭颖.愉快教学在高中地理的应用策略研究[J].亚太教育,2016(21).

篇2

关键词:案例教学;教学目的;选取典型;开放式课堂

地理案例教学法是根据特定的教学目标,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地理情境描述,创设相关问题,引导学生从情境中提取有效信息以形成对这些问题的见解或解决方案,并归纳总结出一般性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案例教学越来越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案例教学法,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实现培养学生能力的价值取向。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地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一、明确案例教学目的,避免陷入“教案例”

案例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对案例的剖析、归纳、总结等,以培养学生获得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并学会学习方法。它突出对学生观察、分析、理解、归纳、表达等多种能力的培养,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地理基本原理解释现实生活问题,而案例本身所蕴含的知识点不是教学的重点,更不是目的所在。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一节中的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的案例,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演化过程的分析,探索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掌握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规律,而不是仅局限在黄土高原微地貌成因的分析上。此外,教师还可以选取其他典型案例,如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形成,目的是使学生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因此,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明确教学目的,体会编写者的意图,避免沦入“教案例”的误区,从而导致教学目的错位。

二、选取典型案例,以诠释原理

选取恰当的案例,这是成功实施案例教学的前提,在选编案例时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选取的案例是否典型,是否能反映地理原理,揭示地理客观规律;是否有利于创设情境;是否符合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和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教师将选取的与教材内容联系密切的典型案例与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以诠释原理,分析解决问题。

教学中我会首选教材案例。这是因为教材中的案例大多比较经典,与教材内容联系紧密,有很高的地理意义和教学价值。如,“人口的空间分布”一节,选择教材案例“美国的人口迁移”就有很好的说明性。美国是个移民国家,这涉及国际人口迁移的内容,美国国内经历了四次大规模的迁移,则是国内人口迁移的内容,不管是国际还是国内人口迁移的缘起,都会涉及对人口迁移原因的分析,这是对教材内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的最好诠释。然而,由于教材面向全国,具有普遍适用性,有些教材案例不符合我们的本土实际,对于那些与学生相距遥远、学生不熟悉的教材案例,我会选取一些与教材内容联系密切的乡土地理案例来替换,或根据教学需要增补乡土案例,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体现生活化的地理。如,以六都草莓基地的建设为例分析农业的区位因素;以漳湾镍合金厂的污染分析工业区位的环境因素等。

选取乡土地理案例,起点低、学生兴趣浓、参与度高,有利于挖掘学生潜能,提高综合分析能力,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

三、拓展案例分析,实现知识和方法的迁移

对案例分析、归纳、总结、拓展,实现知识和方法的迁移,这是实施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课堂上,教师呈现案例,创设案例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案例分析。在此基础上,要对案例进行归纳、总结、拓展和提升,实现知识和方法的迁移,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如,“工业区位的选择”一节,笔者先利用教材案例“鞍钢与宝钢的区位选择”,引导学生分析鞍钢和宝钢的区位因素,探究工业区位选择主导因素的发展变化,使学生掌握分析工业区位的一般方法。然后,在此基础上拓展延伸,笔者再给出宁德核电站的案例,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探究建设宁德核电站的区位因素,论证宁德核电站厂址的适宜性,学以致用。

对案例进行拓展分析,让学生举一反三,实现知识和方法的迁移,这是案例教学的关键。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都可以利用学到的案例分析研究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学习对终身有用的地理”的课标理念。

四、构建开放式课堂,让生活化案例走进课堂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案例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培养,要求师生互动,教学同步,其教学过程是开放的。因此,教师应更新观念,摆正自己的位置,做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要走到学生中间,主动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给学生创造和提供充分想说的空间;改变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开放式课堂体系。

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一课,笔者选取乡土案例,开展了一节案例教学,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思路如下:探究活动一:利用宁德市区卫星图像、宁德一些功能区的景观图片、“宁德市详细规划图”,思考:宁德主要有哪些土地利用方式?有哪些功能区?探究活动二:读“宁德市详细规划图”,结合生活印象,探讨各功能区的分布规律。探究活动三:展示“宁德主干道分布简图”,学生公布课前调查的几所商场的租金表,讨论:(1)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2)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因素影响本市的空间结构?探究活动四:登录宁德市规划局官方网站,阅读“宁德市近期规划图”,说说你对家乡的城市规划有什么修改意见。

像这样围绕乡土地理案例展开的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强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人人参与,各组汇报精彩纷呈。通过分析本市内部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的原因,归纳其影响因素,不但培养了方法和思维过程,还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广大地理教师要不断探索案例教学的有效策略,不断完善案例教学法,使之为新课程服务,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高中地理第二语言地图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40115

地图教学是地理教学重要的环节,大量地图在地理课堂中的应用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特征。与文字相比较,地图更加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观察、分析、理解、想象和判断能力。如何在高中地理地图教学中让学生既容易接受、理解,又能够牢固记忆,如何巧妙地运用地图进行地理课堂教学呢?

一、地图的教学功能

地理教学媒体有语言符号媒体和非语言符号媒体之分,高中地理教学中最常使用的是非语言教学媒体,即地图。中学地理教材由地理教科书和地图册组成,地图中蕴含着很多的知识点,许多的知识点和规律都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地图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R・W・斯佩里发现右脑的空间认知能力是优于左脑的,所以我们在对地图进行高效利用的过程中必然会对学生潜能的开发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人教版的教材中地图占据了很大的篇幅,弥补了文字资料表述的不足,特别是地理分布图以直观和简约的特点在教科书中大量出现。

二、影响地图教学的因素

1.很多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对用图不够重视,没有能够引导学生去读图。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也懒得看图和画图,学生缺乏识图和用图的意识。这种情况在高一年级非常明显。但是我们也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对地理有着很浓厚的兴趣,对地图册的使用率非常高,通过看图和识图丰富了自身的地理知识,提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2.很多地理教师没有将地图与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在实践应用方面表现得非常薄弱。教师在使用地图的时候用图不典型,与文字配合不紧密,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在识图辨图方面有欠缺。如果学生对学科兴趣不足,花费在这个科目的时间就少。影响学生读图能力的因素还包括学生对读图方法的掌握程度、个体学习方法和态度、学生个体知识基础层次等。

3.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也影响着学生对于地图的使用。如果教师可以对各种地图资源合理利用,学生对待地理课程也必然有新的认识。现阶段很多地理教师没有重视地图的使用,在地图教学的方式方法上没有能够有所创新。

三、提高地图教学效果的策略

1.夯实地图教学基础。只有有了稳固的基础,才可能进行高效的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明确读图要求,引导学生抓住学习目标,在地图中找出重点知识,也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学习重点。其次,注重地图定位。教师应该不断引导学生根据需要明确地理事物的经纬度、海陆位置、轮廓,进行及时定位。引导学生的时候可以按照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进行分析,例如在气温的垂直分布图中可以按照自下而上的方式x图,在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中可以按照沿海到内陆的顺序,在水循环示意图中可以按照以海洋为起点的逆时针方向读图。再次,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类型地图,对气候、地形、风带等自然要素进行分解。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不同现象之间找出内在的关系,找到本质的联系。例如对一个地区的气候、地形、经济发展、政治等因素进行解析,有利于学生拓展思维,增强创新意识。

2.结合热点新闻,提高学生地图学习兴趣。热点新闻几乎每天都会发生,这些素材可以和地理学科相联系,是我们地理教学中的“活教材”。在课堂中我们在强调地图重要性的时候,就可以把叙利亚军事冲突作为热点导入到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之前英、法、美、俄等多国会在叙利亚问题上插手呢?为何现在的叙利亚还是不安宁?学生必然会产生疑惑。为了使学生们明白这场战争的意义,我们可以拿出叙利亚地图,让学生对叙利亚这个国家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学生在对叙利亚地理位置和矿产资源进行识别之后,也就知晓了这场战争的意义:一些强权国家为了推行自己的国际霸权主义,为了储备战略资源,强行干涉叙利亚内政。地图教学和热点新闻相结合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地图的实际使用中也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例如我们要寻找学校所处的位置、规划如何建一条公路连接学校和火车站,学生会充分利用地图,对公路的走向和选址提出自己的意见。可见兴趣的源头在于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与实践相联系的地图教学一定会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渴望。

3.进行略图速画,增强学生对地理事物的记忆。高中地理地图学习主要是识图分析,教材中的地图有时候不能引起学生的关注。如果教师边讲边绘,能够将重点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很多教师热衷于多媒体教学,但是往往忽略了自身的绘图能力,学生更是丧失了对图应有的感觉。边教边绘的教学效果是其他教学方式所无法比拟的。教师如果有一手绘图的绝活,学生会从内心深处产生对老师的钦佩,进而带动学生去动手绘图。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就获得了对地图的感知能力。

教学中教师也要精心设计略图,有时候略图所起的作用比挂图和多媒体展示还要好。例如在记忆某些国家的位置、地形、轮廓、河流的时候,只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略图的展示,学生们便可以一目了然,也方便他们的记忆。我们可以将国家轮廓画出,让学生对照课本填充各类海洋、河流、气压带、风带等。学生们经过一番圈圈点点之后,对相关国家的各方面情况都会有所掌握。这需要教师有娴熟的绘图技能。

4.图例想象,锻炼学生综合认知能力。善用地图是我们高中地理地图认知能力训练的关键。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一张地图让学生进行反复的填写,一方面可以增加地图使用率,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填图的乐趣,学生们在填图的过程中也增强了记忆。一图多填的好处还在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性思维,让学生多维度、多方位、多层次、综合性地处理信息,进而提高综合记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在一图多填的基础上,学生们要掌握一定的地理专业词汇,对于各类型的地图标注符号进行记忆,并且对于相似的图例要进行联想,想象这些事物出现的位置、范围、原因等。例如,在看到湖泊的时候要想象为聚水的洼地,从颜色上可以区分出是淡水湖还是咸水湖,并根据地图中标注的等深线分颜色进行标注;在河流流向方面可以联想到它是内陆湖还是外流湖,联系周边的气候、植被、地形等因素想象这个湖泊的成因;对于风力的大小,我们可以看等压线之间的压差。

地图教学强调对学生综合、概括、发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从图像中创造性地获取知识。例如我们在“冷锋和暖风”教学后要求学生绘出冷锋和暖风的示意图,并进行对比。学生通过自己绘图,发现冷锋雨是从暖气团一侧下落,暖锋雨是从冷气团一侧下落,冷锋表现为锋后雨,暖锋表现为锋前雨。从这一点引出“冷锋过境有降水,暖风过境天气晴朗”。

总而言之,在地理地图教学中教师要身体力行,用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读图和用图,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掌握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高中地理;课外实践;地理教学

高中地理抽象性较强,很多知识内容需要学生在实践中去反复地琢磨和验证。因此,实践教学应该成为高中地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地理方面的知识虽然对很多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而且看起来也与目前的生活实际相去甚远,可是这都是对高中地理这门学科的误解。为了消除这些误解,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教学的优化和调整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地理学科的魅力,从而对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地投入到地理的学习中去。在实践学习中使得学生丰富自身的相关知识,提升技能,激发对地理科学的热爱之情。

一、教师要首先认识到高中地理实践教学的内涵和重要性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计划者。教师要首先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在高中地理学习中的重要价值,在此基础上对高中地理的实践教学进行科学准确的理解和把握,进而在教学中进行科学严谨的设计和实施。那么,该如何理解地理实践教学的内涵呢?实践教学是指一种新的、不同于传统授课方式的教学和学习形式。它是以学科内容为基础,以实践活动为方式,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思考和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素养。实践教学并不意味着脱离书本,也不意味着是完全的课外活动,它的开展是遵循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以实践活动的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高中地理实践教学需要在教学大纲的规范下有序开展,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精心组织整个教学过程,可以通过各种教学实践活动的实施,如地理知识辩论、地理演讲、地图绘制、地理实验和调查、地理参观等活动,帮助学生更形象理解并掌握地理知识,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

二、高中地理教学实践活动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作为高中地理教师,思想上应当认识到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情况非常重要。学习的真正发生和有效,关键并不在教师的水平有多高,而在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投入的程度,或者说是在于学生是否有一种自觉主动的学习意识。新课程提倡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性学习。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教学目的的重要部分。所以,教师要通过一定的言传身教让学生从思想上有个正确的认识,之后他们才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高中地理的实践学习活动组织者是教师,而真正的活动者是学生,所以,实际上这是一个只有学生真正用心参与之后才能起效的学习活动。当然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学会一些自主学习的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加自信从容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除了要通过精彩的课堂教学来提起学生对高中地理学科的兴趣之外,也要在课外地理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增强之。而课外实践活动更能提升学生的兴趣,这几乎是不用证明的事实。以《宇宙中的地球》为例,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等知识。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天文馆里参观学习,那里既有地球仪等实体性的参看工具,又有视频影像等多媒体的介绍资料,还会有模拟天体运行的各种立体构图等。与单纯的课堂知识比起来,在天文馆里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讲解会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可以直观地感知到地理知识,以提高学生的探索欲望与学习热情。

三、在高中地理实践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素质教育的一个非常明确和重要的目标,即是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从教学的很多细节入手,让学生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一点点树立起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而高中地理教学实践活动,本身给了学生更多自由探索的空间,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创新意识会大大增强,他们更容易被激发出一些新的创意和想法。因此在高中地理实践教学活动中要抓住这些机遇,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有效培养。以《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为例,这一章节从地形与交通线路、全球变化、自然资源、自然灾害等方面介绍了人类活动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因素。教师在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时,可以将其设计为探究性活动。以课题调研的方式,拟以某种自然灾害,如干旱、洪涝、泥石流等为研究对象,去走访询问,调查搜集该地区在这些自然灾害发生前后的变化,并调查了解导致这一灾害发生的原因,避免这一灾害的系列方法等。这样的调研活动目标明确,形式灵活,学生们在走访调研的过程中很自然地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和发现。在实践活动中很多学生都会从自己的角度对原来老师所设计的问题有更多的发现,也会提出一些疑问和新的想法。学生们在走访调研的过程中思维被大大激发,当学生们带着这些创意走回课堂的时候,他们的学习变得更加主动和积极,对原本死板的知识有了更多亲切的感受,学习兴趣自然倍增。

四、高中地理实践教学为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中地理实践教学实际上是把一部分教学从课内搬到了课外,这种形式就与传统的教师为主的讲授法有很大不同。首先,实践活动形式更加灵活,需要教师提前做好各种设计和安排,需要教师与有关部门提前达成合作意愿,在活动过程中还要做到能够保证学生的安全。这本身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离不开教师课前对整个活动的科学严密的设计,这些设计要明确整个活动目标,重点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在知识、情感和技能三个维度分别达到哪些目的。其次,它是一种动态性互动性很强的教学活动,在学习中学生可能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的知识储备更加丰富,临场应对能力要强,还要对活动中可能出现的突况做好充分的预案。所以,总体来看,这样的教学方式让教师更有效地发挥出自身的角色,给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比以往付出更多的精力,不断提高自身地理科学知识水平和对学生学习的指导水平,否则教师水平太有限,就很难让地理实践教学有效开展,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无法从中做到满意。

总之,作为一名高中地理教师,要高度重视实践教W的重要价值,在教学中充分结合这门学科的自身特点,积极进行高中地理的实践教学,让学生们都能在教师精心地组织和安排下学习到更多的地理科学知识,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水平。通过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们提高自身对地理这门学科的浓厚兴趣,在兴趣的指引下,爆发出对地理科学更多热情。

参考文献

[1]李亚蕊.高考题对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启示[D].聊城大学,2015.

[2]宋晓飞.高中地理实践教学探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

[3]赵小漫.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4]付贵云.实践活动渗入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

篇5

[关键词]环保意识;高中地理;地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10009101

在地理知识体系中,有着较多的环保教育元素,广大高中地理教师需要不断探索科学、有效的学生环保意识培养策略,不断加强环保教育内容在各个教学环节中的渗透,以此来提升高中生的环保意识。

一、 高中地理学科在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上的优势

在当前的高中教育中,数学、音乐、体育等科目几乎不会涉及环保教育的内容,语文和英语教学中的环保教育内容也非常有限,而地理学科中则蕴含了人类和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体现了当前人类生活中的真实问题,比如资源消耗过度、环境污染严重、人口增长过快等。高中地理学科不仅包含基础的、学术性的地理知识,还包含许多值得深入思索的环保问题,比如人类社会和能源、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

但是很多高中地理教师并没有深入发掘学科中的环保教育元素,实际的环保教育也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学生对于环保行为缺乏主有裕课堂参与度也不高,他们并没有深切体会到相关问题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环保意识。通过对地理教材的深度挖掘和对教学内容的拓展,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意义,并且把环保的理念落实到自己的行为中。广大高中地理教师应认识到环保教育的必要性,并积极探索新颖的、多样化的学生环保意识培养策略。

二、 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策略

1.注重历史事件与时事的引用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需要适当引用关于环保的历史事件和时事,引导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给人类生存带来的诸多影响,使学生真正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意义。例如,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沙尘暴以及海水赤潮等历史事件与时事热点问题,这些环境问题给公众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危害,能够促使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

通过积极引用一些历史事件来呈现地理知识,可以激发学生对这些事件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让学生利用所学地理知识,对这些事件的形成机制、演变过程与对策做出全面分析。当前我国工业生产中的污染问题较为严重,这些问题是工业社会所产生的恶果。在地理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一系列环境污染事件曾给人们带来的沉痛教训,全面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并促使学生将环保意识落实到自身行为上,真正做到从我、从身边做起。

2.注重环保意识培养素材的挖掘

新课标强调,高中地理教师在设计、组织相关教学活动时,应将人口、环保以及可持续发展作为重点内容,并将人类生活的地理环境视为学习探究的核心,进一步培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因此,在教学中,除了要给学生传授丰富的地理知识,还应全面挖掘、利用各种环保意识培养素材,并将其恰当渗透于各个教学环节中。例如,在讲解“地球上的大气”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讲解地球变暖对地球生物生存环境的影响,如岛屿国家被迫进行迁移,企鹅面临严重生存危机等。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发学生的思考:人类的哪些活动造成了环境和气候的变化?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和查找互联网资料,了解到原因主要有三方面:第一是人为改变大型水体,第二是破坏温带植被和热带森林,第三是排放大量的污染气体。学生认识到环境对人类污染、破坏行为的容忍也是十分有限的,为了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必须要承担起自身的自然道德责任与义务,增强自身的环保意识。

3.加强开放性地理探究教学

篇6

关键词:思维导图 高中地理教学

思维导图(Mind Map)是20世纪60年代由英国东尼・博赞提出的创造性的思维工具,是一种图像式思维的工具以及一种利用图像式思考辅助工具来表达思维的工具。

下面将以《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这一节为例,介绍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运用思维导图。

一、思维导图的创作

(一)创作步骤

1.让学生准备一张白纸,在中心位置开始描绘,将中心主题的关键词“洋流”画在纸的中央,周围留出空白(见图1所示)。

2.让学生分组讨论哪些与中心主题相关的子主题的关键词(如定义、分类、分布、影响等),并在纸上画出(见图2)。

3.在各子主题后,画出二级、三级的子主题关键词(以“洋流的分类”为例,见图3),用三种以上的色彩、图像、符号等形式来突出重点。

4.创作完成后,同学间交流展示,让学生们互相评价,共同分析。

(二)注意事项

教师在指导学生创作思维导图时,应该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1.每一张思维导图都应该有一个中心主题,而且是唯一的中心主题,这可以突出思维导图的主题,形成明确的目标。

2.每张思维导图的主干不超七个一级子主题,描述每一个子主题时都只用一个关键词,而不是一段话,因为这更方便管理和识记。

3.由中心至各级子主题的层级数尽量控制在三至五级内,宏观的思维过程细化到具体,这将使得纷杂的思维过程可追溯也可演绎呈现出来。

4.在书写关键词时,一定要精准且易读,描绘不同子主题的分支线条用不用颜色,要用曲线,而不是直线。

二、思维导图的运用

思维导图是从纸的中心开始,然后向四周发散来进行记录的,整个结构像一颗从中心发散的树枝一样,中心写上主题,从中心拉出的线条上写上子主题,再一步步向四周发散细分;而做笔记传统的方法是从左上角开始,一行一行、一排一排往下记录的,这叫线性笔记。

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为例,比较两种不同笔记的差异。

从上表中,可以发现思维导图跟传统线性笔记最重要的不同有下面几点。

1.思维导图从纸张的中心开始记录起,中心明确,目标突出;而传统线性笔记是从纸张的左上角开始记录的,平铺直叙。

2.思维导图用“关键词”来进行记录,主题简洁明了;而传统线性笔记用短句或长句来进行记录,较为冗长复杂,不便识记。

3.思维导图用一个从中心发散的多层次线条结构来作为笔记载体,具有极强的发散性,凸显核心主题地位及知识间的相互关联;而传统线性笔记是依照一行行的线条来进行记录的,知识生成性较差,重难点难以突出。

4.思维导图中可以充满大量图像、符号,容易产生视觉刺激;而传统线性笔记的图像、符号很少,甚至没有图像,显得枯燥乏味。

四、结语

思维导图的内涵本质和精髓价值在于放射性思维的训练和培养。然而,思维能力的培养在短时间内并不能有效地体现,只有经过一定时间的实践和训练,才能发挥思维导图的真正价值。教师必须把思维导图与学科特色和本校学情相结合,注意过程、形式与内容的结合,不能急功近利,故思维导图的训练贵在坚持。

参考文献:

[1][英]东尼・博赞(Tony Buzan),巴利・博赞(Barry Buzan).叶刚译.思维导图[M].中信出版社,2009(4).

篇7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德育渗透;不足;策略

一、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存在的不足

1.高中地理教师教学中的德育意识不强

应该看到,在地理学科教学的实施中,教师是教学实施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学科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是在教师的统筹安排下才能够得以实现,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德育意识,地理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工作就难以有效地实施。在传统高中地理学科教学的实施中,教师是课堂教学实施的真正核心,地理教学活动的开展都要以教师的教学活动实施为主体,如果将高中地理教学比作一场正在上演的教学大戏,那么高中地理教师就是这场大戏上演中的真正主角,而学生则是这场大戏中的配角。在以往的高中地理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对于地理知识的传授比较重视,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总是以考试作为教学实施的“指挥棒”,以基础知识讲解与习题练习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2.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有待改进

在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学的实施中,教师所采用的地理教学的德育方法是相对单一的,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的实施中,尽管一些教师也能够注意在地理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但是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式比较刻板。在德育渗透过程中,教师总是习惯于运用那种简单、空洞的说教来开展德育,没有有效地结合学科的特色进行德育的实效渗透。德育虽然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所体现,但是往往脱离了教学本身而“另起炉灶”,这样的德育渗透,往往是“画蛇添足”,没有收到预期的德育效果。此种德育的实施对于学生来说是缺乏吸引力的,难以满足学生德育的实际需要,实施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施方法急需改进。

二、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施策略

1.要增强高中地理教师的德育意识

通过上面对高中地理教学德育渗透存在问题的分析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增强高中地理教师的德育意识对于提升高中地理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效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必须要重视增强教师的德育意识。要增强高中地理教师的德育意识,就要改变教师旧有的教育理念,要以“生本”思想引领高中地理教学活动的开展,要让教师充分地认识到地理教学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识,地理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与此同时,要让教师清醒地认识到学生的德育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中地理教师要改变旧有的“师本”思想,树立德育意识,这是高中地理教学德育渗透实施的重要保证。

2.优化教学内容,促进德育渗透

在地理教学中教学内容是实施德育渗透的重要基础,只有在合适的教学内容中开展德育渗透才能够更具实效性。也只有将高中地理教学内容与德育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才能够促进高中地理教学中德育渗透目标的更好实现。在优化高中地理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活实践,以及学生的思想实际对现有的高中地理教学内容进行处理,将一些德育元素引入高中地理教学内容中来,德育教学内容的渗透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要将那些与学生的德育实践相贴近的德育内容与地理教学内容进行巧妙的结合,让德育内容渗透变得更加生动,更加具有趣味性和实效性,让更多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内容融合到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来,以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的优化,有效促进德育的更好渗透。

3.在地理教学活动和探究中渗透德育

在地理课堂教学的活动和探究的环节里,渗透德育是教学的三维目标之一。教师要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来合理设置德育的目标,力求在学科知识的传授过程中,让德育潜移默化,从而达到思想品德教育的最大化。比如,民族区域的地理常识中渗透我国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的教育;海洋领海中的国家和民族忧患意识的教育;国土疆域与领空中的国家安全的教育;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与维护生态平衡的公民责任的教育;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的公民权利及义务的教育;环球地理教学中的胸怀全球、国际义务、世界和平的担当意识的教育;活动与探究的教学环节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奉献精神、团结合作意识、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养成等人文品质的传输,等等。所有这些德育的各个方面,有机地融合在学科内容的教学设计中,日积月累,以此让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忧国情怀和责任感,不断树立立足祖国,放眼世界的境界,不断优化自身的道德品质。

开展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研究对促进高中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现阶段相关工作的实施依然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因此,本文以此为视角对相关问题展开了尝试性的研究。

篇8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典型问题;对策研究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现在世界人口增长过快,资源越来越少,环境破坏越来越严重,现在全世界都注重三者关系,让三者其协调发展,广大高中地理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出更多的地理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解决高中地理课堂低效率问题,提出解决措施,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兴趣,培养独立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其创新意识。

1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方式单一

现在高中有高考压力,高中地理教学基本以教师讲授为主,反复练习,以提高学生成绩为目的。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地理知识基础不同,学生智力因素,性格品质存在一定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学生之间差异会越来越大,学生整体素质不平衡,促使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压力越来越大,慢慢对学习失去兴趣,学生没有学习兴趣,是非常可怕的事情,会对地理学科产生抵触情绪。传统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其创造性起到阻碍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能具有应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2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不注重课堂互动。

教学内容更新无论对学生高考,还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都是很必要的。教师的教学内容,要根据教学大纲,及时变化,去掉一些过时的知识,及时补充一些新的地理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没有积极的引导学生独立自主的去认识、发现解决地理知识。也没有给其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固定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会严重局限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也不利于发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创造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的与学生进行互动,放低姿态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探讨与交流,在学习交流过程中耐心的听取学生独特的见解和思想感情,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利用多媒体技术,与学生及时进行互动,了解学生学习的动态,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学生提出问题让教师解答,教师留一些参考题目,让学生之间讨论,注重课堂互动,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本方法,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能更好的学习地理知识,系统掌握地理知识,能利用相应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具有解决问题能力。

2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率的策略

2.1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一般情况采用分层教学,教师在地理课程开展前,要对每位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做出详细的了解,并且将其分为三个层次,然后在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教学计划和方案的科学制定。在教学过程中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教学任务。分层教学有助于及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高层次学生在系统学好高中地理知识,主要进行拓展训练,提高地理知识应用技能。中等学生主要掌握高中地理知识基础上,能系统的掌握高中地理理论,系统的理解高中地理知识。最后层次的同学,重点应该放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上,学好基础知识。

2.2增加课堂教学互动。

加强课堂教学互动,教师能及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能有针对性的去讲解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一环节,与学生交流互动学习。怎样的互动方式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不仅要将教师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思维方式有效的结合,还要很据学生的不同年龄和爱好,以及学习方式和习惯进行互动。

2.3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科协学习方式是终身受益的,科学的学习方式也是最简单学习方式,学生课前要充分预习,课中要积极参与知识分析,课后要经常复习。这三点学习方式,也是最科学的学习方式,对于提高学生成绩是最有效的。总之,高中地理是一门重要学科,教师在教课的过程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一些问题,典型的问题就是在高考的压力下,过于注重应试教育,忽略素质教育,在新的课程标准下,素质教育应该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模式,以新课改为契机,全面改革高中地理教学,引进先进教学手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想结合,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其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周华,周卫平,杨维.搞好问题导教提高教学效率——以高中地理教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4(14

[2]纪懿芯,林媚珍.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及对策探微[J].课程教学研究.2014(02)

[3]尤金洁.例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地理教学的现状[J].教育教学论坛.2014(47)

[4]黄云凤.如何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3(26)[5]蒋溢,向松.新课改下通江县高中地理教育现状及发展对策[J].科技信息.2011(35)

[6]吴元春.新课改实施以来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问题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1(S1)[7]吴万宁.突破高中地理教学的思维定势[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08)

[8]马祝敏,周申立.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地理教学的几点思考[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10)[9]赖在铎.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反思[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7(03)

篇9

关键词:高中地理;分层教学;模式构建

分层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中应用比较广,但在高中教学应用不是很多,分层教学就是有针对性的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有一定差距,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主要以讲授为主,课堂上教师是主体,忽略学生之间个体差异,课堂讲授难易程度主要根据中等学生水平。对提高学生学习高中地理兴趣,培养学生素质教育等教育理念缺乏,没有体现出“因材施教”,不能满足现在高中学生需求,因此分层教学模式应用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创新意识有很明显促进作用。

1高中地理课堂构建分层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1.1学生的个体差异比较明显

现在高中生迎来了2000后,这类学生群体与90后有一定差异,学生的生长环境不一样,个体差异性比较大,来自不同的初中,在初中时代所学的地理知识也不一样,因此现代高中生基础、情感、习惯都有一定差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根据个体差异,有针对性的去教学,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的教学手段,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素质教育与地理知识并存的为教学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2地理课堂教学模式与组织形式严重滞后

现在的高中生比较容易接收新鲜事物,在教学模式还是传统,教学方法没有创新,不能提高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的积极性,现在很多高中地理教学还是以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在课堂上没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这种教学方式对新一代高中生是不行的,对于提高高中地理知识速度慢,效果不好。要提高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积极性,就需要改变教学模式,分层教学模式有一定针对性,对提高学生成绩有一定帮助。

1.3地理分层教学是贯穿素质教育目标的客观要求

素质教育在高中教学过程占有重要地位,高中生是人的一生黄金阶段,培养学生品德,比培养一个学生学习能力更重要,没门课程教学都贯穿素质教育。传统的地理教学相比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要求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在地理课堂上都能够学有所长、学有所获。当前高中地理课程教学的重点也应当坚持生本教育原则,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在让学生掌握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地理素质。因此对传统统一化!标准化的高中地理教学模式开展探索与创新活动,尝试构建科学、合理的分层教学模式是势在必行的,有助于高中地理教育中素质教育目标的贯彻与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实现是高中地理教学中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素质教育在高中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表现。

2高中地理课堂分层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2.1高中地理的教学对象分层

一般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分三层,分为优秀生,中等生,学困生,采用的比例基本是1:2:1,优秀生基本是地理基础较好,学习兴趣比较浓,高中地理成绩优秀。中等生基本是有一定地理知识,有想学好地理的信心,地理成绩及格以上。学困生基本是地理基础知识薄弱,没有兴趣,成绩基本不合格。采用分层教学,有目的的进行教学,对于提高优秀学生成绩,激发不合格学生学习兴趣都有一定现实意义。

2.2高中地理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分层

分层教学实施,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设计上要有针对性。对于优等生,教师在保证学生掌握系统地理基础知识基础上,主要用于学生地理知识拓展。对于中等生,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系统地理知识基础上,能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针对地理学困生,高中地理教师则应当首先重点培养学生的地理兴趣,保护好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的自尊心,引导学生重点掌握地理课堂上的基本知识点逐步建立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能系统掌握地理知识,成绩慢慢就提升。

2.3高中地理教学评价分层

高中地理进行分层教学,评价体系也要发生改变,评价体系要与教学体系一致。教学评价是高中地理课程教学实现进步与提高的重要手段。地理教师在对教学评价进行分层时,一定要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手段,坚持以激励为主的评价原则保护好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总之,高中地理采用分层教学,是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成绩,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都有一定帮助。素质教育贯穿高中教学每个学科,分层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素质教育,是最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袁刚.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才智.2016(03)

[2]孟兆卿.高中地理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5(12)

[3]詹晓萍.如何让高中地理课堂魅力十足[J].好家长.2016(08)

[4]李恒.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刍议[J].考试周刊.2016(20)[5]许华.网络时代下高中地理教学新出路探讨[J].好家长.2016(07)

[6]赵孟孟.高中地理地图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中).2015(12)

[7]虞小兰.如何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中).2015(12)

[8]李自恒.Flash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进行图形矢量化探析——以矢量化图形为例[J].广西教育.2016(06)

[9]关健康.浅析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改革[J].课程教育研究.2016(06)

篇10

地理比较法因其总结性、系统性等特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较为广泛,笔者总结了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其提出了改进意见,使应用效果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

关键词:

地理比较法;高中地理教学;应用

高中地理知识繁多,内容范围广,学生在记忆知识时不仅仅需要记忆数据、图像,更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地理比较法通过对比不同知识点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知识的差异,更能把握知识整体。

1.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地理比较法即比较地理知识中的相似点和不同点,让学生对相应的地理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记忆,并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兴趣。地理比较法类型多种多样,具有系统性、总结性、简洁性等特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尤为重要。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较为广泛,据统计,高中地理教科书中的8个单元中,几乎每个单元都有相应地知识点可以用地理比较法来展开教学。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也有很多种类,常见的有同类同型比较法,同类异型比较法以及异类共性比较法。除此之外,地理比较法更广泛的运用于高中地理理性知识的教学。如,地理特征、地理概念和地理成因等比较适合用地理比较法来开展教学,而地名和地理景观等则不适合。如教师在教学生们地球的自传和公转时,就可采用地理比较法,通过其差异性来加深学生记忆。地理比较法对于地理基础知识相对而言比较薄弱,或者对地理学习不太感兴趣的同学来说,是提升学习兴趣的重要的学习方法。他们可以通过地理比较法发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差异,自主探索知识的相似性和内在规律,如此便可以对地理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地理比较法对于地理学习较为容易的同学来说,也是一个总结知识,查缺补漏的方法。他们可以通过地理比较法对已掌握的知识做一个全面的归纳总结,加深记忆,并探索新知识。因此,地理比较法对于高中地理教学有很大帮助,对于学生平时掌握知识和考前复习都是有重要作用的。

2.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应用时需注意的事项

虽然地理比较法对于高中地理教学有着重要作用,但是总有许多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发现效果不太明显,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因此,为了保证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在使用地理比较法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1地理比较法的应用对象

高中地理知识点繁多,却并不是所有知识点都可以运用地理比较法,教师在教学时,尤其应该考虑到这点。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有的知识点不适应运用地理比较法,如地理数据,地名,地理分布等客观概念,若强用地理比较法进行分析学习,反而会弄巧成拙,降低教学质量。

2.2地理比较法应注重其形式的灵活多变

教师在引导学生运用地理比较法时应意识到,比较不仅仅是简单的比较,不能仅仅流于形式。教师更应该从整体去引导,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内容繁多却不至于杂乱。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将知识概况和综合,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消化理解,而不仅仅是流于每个小知识点的比较分析。除此之外,教师还需注意,不同的知识点,应该采用相适宜的比较方法,这样教学效果才明显。

2.3地理教学法直观化的特点

地理教学法应该更具直观性特点,这样才能让学生记忆更加深刻。单纯的数据比较会显得枯燥乏味,而地理图像和地理表格等都是必要的辅助手段。地理比较法可以和地理观察法或实验法结合起来,学生通过实践来获取知识,这样学到的知识就不仅仅是课本上的数据,而是融合了亲身实践经历的,记忆会更加深刻。

3.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应用的发展前景

地理比较法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很大的优势,因此,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还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3.1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使用地理比较法

目前来说,教师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比较的现象还是较普遍的,然而学生自主使用地理比较法的情况鲜少见到。因此,教师应当把培养学生自主使用比较法作为教学目标。学生应该在学习地理知识过程中,自主使用比较法,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探索新知识。

3.2地理比较法结合其它教学方法

教师在运用地理比较法进行教学时,可以考虑结合其它教学方法,使教学课堂更加丰富多彩,以提高学生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比较知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采用小组分工合作的学习形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热情。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使知识更加生动形象,使学生记忆深刻。教师在采用地理比较法教学时,如果能够采取多种灵活的教学辅助手段,并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索能力,地理教学法就能够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4.总结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提倡,教育理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地理比较法的实施更加符合新时期的教学理念,高中地理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将地理比较法与教学实际结合起来,提倡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出更加符合社会需要的优秀地理人才,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新鲜血液,促进国家地理事业不断发展。

作者:李文 单位:江西省龙南中学

参考文献:

[1]杨宗军.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