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意义范文

时间:2023-08-01 17:39: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意义

篇1

关键词:学期儿童;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6-000-01

一、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意义

《纲要》中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可以借助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帮助幼儿掌握健康知识,树立科学的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和和谐发展。因此,对学前儿童实施健康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学前期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实施健康教育非常必要

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说:“幼稚园第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健康”。由此可见,教育幼儿的首要目的就是如何增强幼儿的身心健康。这是由于学前儿童身体器官的发育、系统的发育以及功能的发育尚未完善,学前儿童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对疾病的预防能力和抵御能力较弱,再加上学前儿童对环境的变化比较敏感,适应能力较弱,易于受到伤害。所以,学前儿童需要成人的精心养育和帮助,更需要鼓励学前儿童积极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健康活动,通过开展适宜的健康教育活动,促使学前儿童掌握健康知识,形成正确的健康态度,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

(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为幼儿今后的生活和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17世纪英国伟大的哲学家和启蒙思想家约翰・洛克认为:“人生幸福有一个简短而充分的描述:健全的心智寓于健全的身体,凡身体和心智健全的人就不必再有什么别的奢望了;身体或心智如果有一方面不健全,那么即使得到了种种别的东西也是枉然。”[1]人处在生命历程的任何一个阶段都要关注健康问题,都要时时掌握健康信息和知识,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对健康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否则,健康就会远离我们。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人一生健康教育的奠基阶段,关注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既能够提高学前期的生命质量,又能为人一生的健康赢取时间。因此,对学前儿童开展健康教育,帮助学前儿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对于提升人一生的生活品质和生命质量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三)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儿童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

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是儿童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基本前提,是儿童智力发展、品德发展和审美发展的物质基础。学前儿童健康既是儿童身心和谐发展的前提,也是儿童身心全面发展的结果。一个人只有拥有健康的身心才能在这个社会上生存和立足,才能更好地在这个社会上赢得一席之地,从而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多姿多彩的健康教育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幼儿拥有健康的身心,更有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此外,新颖有趣的健康教育活动还可以充分满足学前儿童活泼爱动的心理需求,帮助幼儿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在与同伴和谐相处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和创造健康美。

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教育学原理告诉我们,教育者对任何年龄阶段的儿童实施教育,只有通过受教育者的内化才能发挥作用。幼儿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地位,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去感受、去体验周围的世界。教师在设计、组织和实施学前儿童健康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比如教师在选取活动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选取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充分让幼儿在参与的过程中去学习,让幼儿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

(二)科学性原则

教师设计、组织、实施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制定活动目标要科学,选取活动内容要科学,选择活动方法要科学。所谓遵循科学性原则就是要教师学会观察幼儿,研究幼儿,掌握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帮助幼儿树立科学的健康知识,帮助幼儿形成科学、健康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发展性原则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要为幼儿一生的健康发展负责,既要考虑到幼儿的现实发展,又要考虑到幼儿的终身发展。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告诉我们,教师在实施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中既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已有发展水平,又要考虑到幼儿将要达到的水平,要善于在两者之间形成最近发展区,让每一个幼儿都在已有水平上得到充分发展。教师绝不能只顾幼儿的眼前发展,而忽视了幼儿的终身发展,既要让幼儿充分自由发展,又不能让幼儿养成懒散的坏习惯,要为幼儿以后的生活和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差异性原则

教师在实施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中要遵循差异性原则,教师要从思想上高度认识到,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唯一的,每个幼儿都有着自身特有的兴趣爱好和需求,教师不能用同一标准去要求所有幼儿。教师要注重个别差异,在面向全体幼儿的同时,还要关注到个别幼儿的需求,在开展集体教学活动时,还要辅之于个别活动或区角活动,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主动性,满足每个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让每个幼儿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和发展。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关系着幼儿一生的健康发展,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前儿童健康发展既需要幼儿园的努力,还需要与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幼儿园、家庭和社会三者紧密联系、相互补充,共同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全方位地促使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麦少美.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指导[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5.

[2]庞建萍.学前儿童健康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李君.学前儿童健康教育[M].科学出版社,2012.

篇2

关键词:学前教育;儿童;心理健康

一、前言

目前,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以及人们对生活水平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如今的儿童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她们从在妈妈肚子里到出生都备受关注,家长的溺爱加上不正确的教育方式,非常容易出现不健康的心理,包括自私、不关心别人、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及依赖性非常强等。由于这些不健康心理的存在,对学前教育工作者来说,研究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课堂。

二、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家庭因素主要是父母的素质和生活态度对孩子的影响;学校因素主要包括师生关系、同伴关系以及教师的评价等,这些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社会因素中,电视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

三、学前儿童的常见心理健康问题

学前儿童的常见心理健康问题主要包括攻击、自卑及过度依赖。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在教育过程中,必须通过各种方式来改变这些问题。比如,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法、榜样示范法、移情训练法以及强化法等来解决这些问题。

四、培养学前儿童健康心理的重要措施

1.培养家长良好的教育方式

学前教育对于儿童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这是众所周知的。同时,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是至关重要的。培养儿童良好的健康心理,也要做好家庭教育。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正确的家庭教育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基础环境。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至关重要。为此,学前教育的组织者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向家长讲解正确的教育孩子的方式和相关知识;第二,幼儿教师要定期进行家访,将孩子的情况和家长进行沟通,这样通过双方的交流来帮助孩子;第三,对于教师发现的个别孩子存在的严重心理问题,要及时和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引起重视,多对孩子进行引导。

2.注重儿童生活习惯的养成

良好的生活规律和规范的生活习惯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有效方式。比如,早上到学校,教师可以先和孩子说:“小朋友早!”并让小朋友养成和教师打招呼的习惯;要教育孩子吃完水果后,不要乱扔果皮;吃饭前要洗手……这些看起来很简单的行为,对于小朋友来说,长期坚持下去,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此,幼儿教师要记得经常提醒,同时给他们讲解这些好习惯的好处,这样形成了良好的习惯,对健康心理的培养也是非常有效的。

3.通过游戏等活动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各种有趣的、具有实际意义和价值的游戏类活动对儿童健康心理的培养是非常有效的。在各种有趣的游戏中,儿童可以体验到自由、愉悦等。同时,通过愉快的游戏可以缓解儿童遇到的心理紧张问题,避免抑郁心理。另外,游戏类活动还可以帮助儿童建立互动,参与性也会逐渐增强。因此,健康、积极的游戏不仅能发展儿童语言、动作、表达及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能力,还能培养幼儿积极、乐观、进取等优良品质,潜移默化中使儿童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

4.给单亲儿童更多的关注

从目前我国对离婚率的统计来看,离婚率逐年增多,这样单亲家庭的儿童也变得越来越多。父母离异和不幸福的家庭势必会给儿童带来心理上的创伤。因此,相比较家庭美满的儿童来说,单亲儿童的心理更容易出现问题。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很多都表现出性格孤僻、情绪不稳定等。对于学前教育教师来说,对这些儿童必须要特别关注,必要时采取特殊的教育方式,给他们更多的爱,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一些困难,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精神,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总之,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影响他们发展的非常重要的问题,作为学前教育教师,必须高度重视,不仅要有过硬的业务本领,心理素质也要特别好,要做儿童的榜样,使他们在社会、家庭和幼儿园的共同关心下健康、快乐地成长。只有这样,学前儿童才能保持健康的心理,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蔡志华.家园互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4).

篇3

【关键词】:学前儿童;退缩;社会交往

社会中我们会发现有这样一些儿童,他们健康聪明,学习成绩也不错,唯一让父母担心的是他们太畏惧,在人多的场合总还是静坐一旁,他们很难快速融入新环境,这种情形称为“社会交往退缩”简称“社交退缩”。这样的儿童在团体中很容易被别人忽略。学前儿童的退缩不但阻碍儿童正常的人际交往而且会导致更广泛的行为障碍,甚至会产生更严重的心理疾病。就此原因我对学前儿童社交退缩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法。

一、形成快乐情绪和合理宣泄不良情绪

学前儿童初期产生的快乐情绪基本以满足生理需要为主,年龄小时,多是生理因素引起。随着年龄的增长,快乐多是由社会因素而引发的。除了满足基本的需求之外,皮肤的接触,别人的认同,朋友的赞赏,都可以鼓励学前儿童乐观、快乐的生活。交往的快乐就是一种归属感,因为快乐是可以分享的,可以传递的。学前儿童学会快乐的生活,自然对其社会行为有积极的影响。

学前儿童社交退缩的不良情感情绪如忧虑、烦恼、厌恶、恐惧等,只有让其发泄,其行为才能趋于正常。因此,要交会学前儿童向父母、向同伴倾诉,或者引导他们在适当的场合用有趣的活动来代替、冲淡和消退不良情绪等,这都有效的排解不良情绪的方式。

二、增加学前儿童与外界交往的机会

学期阶段是学前儿童对外信息交流的探索时期,有社交退缩的学前儿童在社会交往过程中缺乏主动性,他们的同伴圈子往往很小,长此以往,只与几个同伴交往会使学前儿童变得更加孤僻。增加儿童的交流机会有助于克服儿童胆小、怯生等退缩。例如,带学前儿童到亲朋好友家拜访;并鼓励孩子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多与小朋友交往、玩耍,增加交流机会;同时鼓励儿童在集体活动中大胆表达增加的观点和看法。

三、加强行为训练

有退缩的学前儿童大多是因为没有掌握相应的交往模式,很少带来交往成功,因而产生社会退缩。现代教育中所谓社会技能的综合训练,其实质就是让儿童掌握交往行为模式,从行为训练入手以提高交往能力、克服社会退缩的教育方式。交往模式掌握的过程包括语言指导、榜样示范、行为演练和积极强化等环节。

1.语言指导是指向训练者讲明训练内容、训练方法及其意义,重点讲解行为模式的要领。例如:乐乐要参加诗歌朗诵比赛,此时乐乐家长应该帮助乐乐分析诗歌情景,指明比赛重在参与的精神,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

2.榜样示范是指向儿童展现有针对性的、易于效仿、多样化的的理想模本,使儿童能直观地进行观察和模仿,能够“依葫芦画瓢”,其展现方式有电影、录像、网路等以及真人示范。

3.行为演练指儿童在榜样示范基础之上,加之以练习能够理解的行为模式,直到熟练化的过程,这是行为模式由内化转向外化的关键性心理过程,行为演练的完成,标志着儿童已经学会了相关交往技能。

行为演练的基本要求是“重复”,直到转化成为习惯。在此期间,家长要注意帮助幼儿,理解幼儿,不能操之过急。

4.积极强化是指用奖励引发成功的快乐,激发儿童交往兴趣,消除社交退缩。积极强化可用赞扬、社会关注、某种奖品、活动机会或者代用券等方式进行。要求强化有及时性,当儿童理想行为出现后要尽快给予强化。强化要有经常性,特别在理想行为刚刚发生的阶段实践证明,交往模式无论是作为补救措施,还是作为干预措施,对学前儿童社交退缩的改变是有效的。

四、培养良好的家庭氛围

作为学前儿童主要的生活环境,家庭氛围对学前儿童各方面影响至关重要。父母应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尊重他们的意见,允许孩子表达、表现自己,给予孩子充分交流的机会。在家庭生活中,孩子记得到尊重又得到保护;正当的需求可以的得到满足,不适当的行为会得到抑制和纠正,宽严有度、官方结合。

五、培养学前儿童自信心

1.自信心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和认识能力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能促进幼儿产生积极主动的活动愿望,大胆探索、思考问题、乐于周围人交往,保持愉快的情绪。学前儿童在获得更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能逐渐发展乐观、勇敢、独立性强等性格特征。

2.成功感是自信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鼓舞力量,成功的积极体验会激发儿童在尝试的欲望。由于学前儿童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是有限的,有的事情他们经过努力能做到,有些经过努力也暂时做不到。这个时侯,不要勉强儿童,适当是时候还要帮他们一把。著名教育家盖杰说过:“表扬是一种最廉价、最易于使用最有效的,但也是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激发学习动力的方法。”

3.帮助学前儿童养成乐观的态度,学习是在尝试错误中进行的,无论的成功还是失败,这个过程对于学前儿童了解自己、学习经验都是非常重要的。教会他们正确面对失败,乐观的自我评价,表现在看到自己不足的同时,不自暴自弃,不怨天尤人,能主动调动情绪,保持平衡的心态。

退缩性行在学前时期已经相当稳定,所以预防和纠正应该越早越好。干预不仅要聚焦于训练社会技能,而且要调节情绪,这是需要多种渠道共同配合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认识到学前儿童社交退缩的表现、形成原因及纠正方法,更有利于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帼眉:学前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周梅林: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指导,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篇4

关键词科学概念,认知发展,朴素生物学,朴素物理学,心理理论。

分类号B844

1 引言

科学教育是将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作为整体的体系,使其内化成为受教育者的信念和行为的教育过程。当今世界正处在一场科学教育的革命之中。美国及世界其它一些国家都先后制订了科学教育的国家纲领性标准和规划。中国作为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要实现新世纪的腾飞,也必须通过科学教育的改革,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新一代创新人才,促进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实现我国跨世纪发展的战略目标[1]。实现这些目标的一条已经被证明为行之有效的道路就是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科学启蒙教育是儿童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发展儿童智慧,激发儿童探索自然之谜的兴趣,培养儿童的科学世界观。

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已不能适应这一发展。目前人们很关注如何根据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实先进的科技知识,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但是,如何根据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来提高科学教育的效果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当前科学教育的出发点不是看儿童缺乏什么,而是着眼于儿童头脑中本来有什么。对婴儿的知觉、注意、记忆、知识表征、推理和问题解决的研究得出共同结论:这些认知能力很早就得以体现,其运用随着幼儿活动范围扩大日益显得主动。认知发展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甚至学前儿童在人类重要的知识领域已经有自己的“朴素理论”(naïve theory),在他们受到正式教育前,就用这种理论来解释现实世界的现象。儿童早期获得的这种非正式的或前科学的理论虽然不规范,但这种朴素理论是儿童用以解释周围世界事物的工具或知识框架。比如2岁的幼儿知道人不能住在月球上,问其为什么,他会回答“会摔到地上”,这种非科学的、启发式的(heuristic)回答对儿童本身的意义是重大的,儿童可以籍此把纷繁复杂的世界纳入到自己的认知框架中,并做出推理和预测。

科学启蒙教育应从最贴近儿童生活的科学领域开始进行。Wellman和Gelman(1992) 提出了儿童的三个核心知识领域:朴素物理学、朴素生物学和朴素心理学(心理理论)[2],尽管一些研究者认为儿童在其它领域也会有朴素理论[3],有研究他们被公认为儿童认知的最重要知识领域[4]。Wellman和Gelman(1992)认为儿童获得某一特殊领域的朴素理论要符合三个条件,即(a)能认识到该领域有它的特殊认知对象(本体区分,ontological distingction);(b)能运用该领域的特殊因果原则对该领域的现象作推理或解释;(c)这些解释具有一致性[2]。

那么儿童能否区分以上三个领域的现象呢?如果能的话,又是什么时候能作的这种区分呢?研究者对此有两种不同看法:一种如皮亚杰(Piaget,1929)认为,能作这种区分是儿童入学以后的认知成就,而幼儿对于这三种领域现象的认识是混淆在一起的,从而表现出泛灵论(animism)、人工主义(artificialism)和实在论(realism)的认知特点[5]。另一种持“理论”理论的研究者则认为这三个基础领域知识的获得发生在童年早期,它们成为儿童随后认知发展的基础[6]。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支持后一理论主张。

2 儿童的朴素生物学

学前儿童是否具有独立的朴素生物理论是一个尚存争议的问题。这种争论反映了研究者对儿童的认知如何达到更高水平这一问题的不同看法。如果儿童很晚才能区分这几个领域,那么就需要用某种质变和重组来解释它们是怎样最终分开的。如果儿童在入学时就已能区分这两个领域的概念,那么要么这种质变和区分发生在学龄前,要么没发生,发展可能是现有概念的逐渐精细化。因此,儿童朴素生物理论的研究既是对认知发展领域特殊性的检验,也可为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提供实验依据[7,8]。

要解决学前儿童是否具有朴素生物学理论的争议,只有通过对儿童不同生物现象的认知进行研究,才能勾勒儿童朴素生物学认知的全貌。Wellman和Gelman认为生物运动、生长、遗传和疾病可能是儿童最早掌握的生物过程和机制[4],因为这些是基本的生物现象,这些现象包括动物或植物整体的可见特征,而不只是涉及生物体的一部分或不明显的过程,如消化。我们认为运动(包括自主运动)不能作为区分生物和非生物的标准,它更多是儿童区分动物和非生物的标准。中国人用“生老病死”四个字精辟地概括了生物的发生发展消亡过程。儿童的认知必然受其生活经验影响。因此,我们选择了“生长”“衰老”“疾病”和“死亡”作为基本的生物现象来考查儿童的朴素生物认知[9~17]。

我们的研究主要选取3~6岁的学前儿童,分别来自教育条件较好的城市幼儿园和教育条件较差的农村(城乡结合部)幼儿园。主要采用访谈法,结合使用分类、迫选等多种方式,对每种认知现象都以不同任务变式施加给同一组被试,藉此探查儿童认知发展的个体差异和个体内部差异。主要发现如下:(1)儿童对非生物的判断成绩最好,对动物的判断次之,对植物的判断最差;即3~4岁幼儿就能够比较明确判断非生物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他们知道非生物不会生长、衰老、生病和死亡,但对动物生命特征的认知判断成绩随年龄增长而提高,对植物的判断相对最差。只有对“生长”的认知例外,反而植物判断成绩最好。(2)儿童的生物现象认知表现出不同步性,对生长的认知成绩最好,死亡次之,之后是衰老和疾病。(3)儿童在对生物现象做出因果解释时,没有表现出皮亚杰所示的“泛灵论(或万物有灵论)”和“人为主义”,他们很少用心理意图作为生物现象的原因。(4)学前儿童能够在各生物现象之间建立联系,而非把各个生物现象孤立起来。他们常常用一种生物现象去解释另一种生物现象,如用能否生长来判断能否衰老。(5)教育条件好的儿童比教育条件差的儿童显示出明显的认知优势。

我们的一系列研究证明,儿童到入学时(6岁)在以上各个维度上都能够区分生物和非生物,他们已经有独立的朴素生物理论[9~17]。

不过,目前关于儿童朴素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多局限在学前儿童,关注的焦点多是学前儿童是否具有独立朴素理论的理论争论,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不明显,我们的研究也有同样的局限。因此,我们下一步的研究将更突出干预研究,即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做促进的教育实验。我们目前关于儿童的疾病和健康认知的研究与教育实践结合更紧密。

儿童健康教育是目前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健康教育的目标是通过认知改变行为,培养儿童科学的健康概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儿童的自我保健意识,一个核心内容是提高儿童对健康和疾病的因果机制认知。儿童只有了解疾病的因果机制,才可能在新情景中作出正确推理,分辨危险因素,作到既预防疾病,又不至于对疾病感到恐慌。科学的健康教育方式应该是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的认知水平,根据儿童的健康和疾病的概念及因果认知,选择那些儿童有可能接受的内容,有的放矢地实施相应的教育方案,增进儿童对健康的认知和健康行为。国外学者指出,健康教育不能只是教授事实和知识[18],所有成功的健康教育计划都有赖于对健康信息的解释,而这些解释必须根据儿童的认知模型[19]。我们的研究正是致力于探查的儿童的疾病和健康认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育干预。

这种思路在我们关于儿童朴素物理学的研究中也得到体现。

3 儿童的朴素物理学

朴素物理学是指人们对物理实体、物理过程、物理现象的直觉认识[20]。。虽然儿童对此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但这些凭经验得来的知识与当前的基本科学概念常常有冲突。以往研究者考察了儿童对物理学各个分支基本概念的认知,如力和运动,能量,热量,光,声,电,天文现象等等,其中又以对力学概念的研究最为详尽。皮亚杰对此做了开创性研究,得出儿童对力概念的6种类型的认识:力就是运动;自己能动的东西就有力,反之则无力;力是有意图有价值的动作;力是搬运物体的动作;能持久支撑就有力;力和大小轻重有关[21]。

Vosniadou通过让儿童自由画出或用橡皮泥塑造地球的方式,以及迫选或开放式提问的方式,总结得出儿童头脑中主要有5种地球模型:矩形,碟形,双地球模型(人生活在平面的地球上,而说的那个“地球”在天上),中空球形(人生活在球内所以才不掉出去,天空就是空心部分)和扁球形(球的顶端是平面)[22]。

显而易见,在这些概念中,很多是科学概念和日常经验的糅合。即使开始上学后,儿童也会继续坚持他们先前的观点和理论。比如很多小学低年级儿童认为毛衣会发热,在被要求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来检验时,他们把温度计放进毛衣里,当观察到毛衣温度不变后,他们认为可能是温度计有问题[23]。可见,即使在相互矛盾的证据面前,儿童仍会坚守自己的理论,要他们放弃这些朴素理论就需要行之有效的科学教育,而科学教育也必须以儿童的朴素理论为基础。

我们的目前的研究致力于发现儿童朴素的物理学认知中与科学概念相偏离的部分,考查他们对物理现象的认知策略,探查影响其概念认知发展的因素,如认知能力,元认知和动机等因素,然后制订概念转换策略,帮助儿童由自发的前科学概念向科学概念转化[24]。

4 儿童的科学概念和心理理论以及推理决策能力的关系

朴素物理学、朴素生物学和心理理论,是儿童最重要的认知领域。那么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是同步发展,还是有发展的先后次序,一种朴素理论的发展能否预测另一种理论的发展,这也是关系到儿童认知发展的一个基本理论,即儿童的认知发展是具有领域普遍性的还是特殊性的,是阶段性的还是连续性的。

因此除了儿童的自然认知,我们同时进行了儿童的社会认知研究。与密西根大学Wellman教授和心理所方富熹教授合作制定了中国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量表[25]。该研究发现,中国儿童与西方儿童有着基本相似但又略有不同的心理理论发展顺序。中国幼儿的心理理论发展顺序为Diverse desires, knowledge ignorance, diverse belief, content false belief, hidden emotion,而对美国、澳大利亚的正常和聋哑以及孤独症儿童的研究都报告,他们的认知是diverse belief任务的通过先于knowledge ignorance任务。这个结果显示了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文化差异。这个量表可以作为我国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测量评定工具,用于探索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水平和其朴素物理学及朴素生物学发展的关系。

其次,我们还关注儿童的科学概念认知与其一般推理能力和社会领域的推理――道义推理以及决策能力之间的关系[26~33]。儿童的科学概念认知一方面会受到个体经验的影响,另一方面个体的认知能力包括推理和决策能力也是影响其认知成绩的重要内在因素。按照皮亚杰的理论,三段论推理要到形式运算阶段才能进行,但新近的研究发现如果推理任务是道义领域(与社会规则有关的推理),即便幼儿也能够正确推理。说明推理能力的发展也是有领域特殊性的。我们的研究已着手揭示这种特殊领域的推理与特殊科学领域的认知的关系,并且强调这种特殊性对儿童的适应意义。

以上研究旨在探明儿童认知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即领域普遍性和特殊性,阶段性和连续性,以及认知发展的影响因素。

5 小结和未来研究

总之,目前认知发展研究的发现突破了多年来以皮亚杰学派为主导的研究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框架,使人们以全新的方式思考儿童的认知发展。传统认知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具有普遍阶段性,儿童的时间、空间、重量、生命现象、道德等的认知遵循同样的发展顺序和阶段。近年来兴起的特殊领域观向皮亚杰的普遍领域观提出了挑战,以儿童朴素理论发展研究为代表的特殊领域观有三个特点:第一,强调知识在认知发展中的重要性;第二,强调核心理解,即注重对人类基本知识领域的认知;第三,强调发展。视认知发展为“理论的发展”的“理论”理论成为当代认知发展研究中占优势的理论。

尽管相关研究有不少发现,但其局限也是明显的:(1)研究对象多局限在学前儿童,关注的焦点多是学前儿童是否具有某个独立朴素理论的理论争论,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不明显;(2)研究多从一个知识领域出发,对儿童不同领域的认知发展缺乏对比,因此我们不清楚儿童的不同知识领域朴素理论是同步发展的还是有先后次序;(3)研究对象多为西方文化中的儿童,我国儿童的朴素科学认知研究很少。(4)相关研究很少探查影响其认知的因素。

以上问题为我们的进一步研究留下了很大空间,也为我们提示了今后的研究思路:首先,我们同时探察幼儿和小学生的科学概念发展。增加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的主要原因是:小学阶段是儿童科学启蒙教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认知水平处在具体运演阶段,比幼儿有更高的接受能力,是开展科学启蒙教育的最佳时机。由于小学阶段尚为开展系统的物理学和生物学学科教育,因此仍有可能探查儿童的朴素理论发展。另外,由于幼儿到小学生有较大的年龄跨度,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纵向探查由年龄和教育环境改变可能引起的认知变化。其次,探查同一个体的朴素物理学认知和朴素生物学认知以及其心理理论发展,对同一儿童不同科学领域的认知做对比,以反映其认知中的个体内部差异。第三,为了探查儿童科学概念发展的文化普遍性和特殊性,我们将进行中美跨文化研究,儿童身处其中的文化不可避免影响儿童的认知和行为,这种跨文化的研究可以为不同国家的科学教育互相借鉴提供依据。第四,探查儿童朴素科学认知发展的个体差异和影响因素。对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中儿童认知成绩比较,考察儿童认知能力、父母受教育程度、儿童的生活环境(城乡)、教育环境(幼儿园/学校)等内外因素对儿童科学概念认知的影响。第五,在基础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可以促进儿童科学认知发展的方法手段,以期为科学教育实践服务。如,如何利用不同的表征形式促进儿童的问题解决能力,我们已有研究标明,自然频率表征比概率表征有更大的优势,能够帮助儿童解决贝叶斯推理问题[34]。

儿童的科学概念总是以前科学概念为先导,儿童前科学的朴素认知是今后科学知识掌握的基础。研究儿童的前科学概念和认知发展水平,就可以使得教育内容更有针对性,使课程设计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保持一致,使得教育内容既不至于过于高深,超过儿童的接受能力,从而事倍功半,又不至于过于浅显,浪费儿童的宝贵学习光阴。

参考文献

[1] 关于呈送《面向21世纪发展我国科学教育的建议》的报告,科发学部字(2000)0345号

[2] Wellman H M, Gelman S A. “Cognitive Development: Foundational Theories of Core Domain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1992, 43: 337~375

[3] 朱莉琪, 皇甫刚. 儿童朴素经济学认知的发展. 心理学动态,2001,3: 227~231

[4] Wellman H M, Gelman S A. Knowledge acquisition in foundational domains. In: W Damon (Series Ed.), D Kuhn, R Siegler (Vol. Eds.),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 Vol. 2. Cognition, perception and language. (5th ed). New York: Wiley, 1998. 523~ 573

[5] Piaget J. The Child’s Conception of the World. New York: Routledge, 1929

[6] Atran S. Cognitive Foundations of Natural History.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7] 朱莉琪,方富熹. 儿童认知发展研究的新进展. 心理科学,1997, 2: 151~155

[8] 朱莉琪. 儿童认知发展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首都师大学报,1999,4: 111~115

[9] 朱莉琪,方富熹. 学前儿童朴素生物学理论的发展. 心理学动态,1999,3: 31~36

[10] 朱莉琪,方富熹. 学前儿童朴素生物学理论的实验研究. 心理学报,2000, 34(2): 177~182

[11] 朱莉琪. 儿童对疾病的认知.心理科学, 2003, 1: 174~175

[12] 刘光仪, 朱莉琪. 儿童病因认知发展的研究. 心理科学进展,2003,11(6):658~662

[13] 朱莉琪, 方富熹. 学前儿童对生物衰老的认知. 心理学报,2005, 5: 335~340

[14] 朱莉琪, 方富熹. 学前儿童对生物死亡的认知.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 1: 91~93

[15] Zhu Liqi, Fang Fu-xi.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reschooler’s Understanding of Biological Phenomena- Growth and Alivenes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2000, 24(1): 105~110

[16] Zhu Liqi, Fang Fuxi.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aging. Paper presented at the Biennial Meeting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Tampa, FL, 2003

[17] Zhu Liqi, Liu Guangyi.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illnes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04, 39: 268

[18] Freeland-Graves J, Nitzke S. Position of the American Dietetic Association: Total diet approach to communicating food and nutrition informa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Dietetic Association, 2002, 102: 100~108

[19] Sivaramakrishnan M, Arocha J F, Patel V M. Cognitive assessment and health education in children from two different cultures.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1998, 47: 697~702

[20] 王振宇.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67~376,390~398

[21] Piaget J. The child’s conception of physical causality.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32. 120~132

[22] Vosniadou S, Skopeliti I. Reconsidering the role of artifacts in reasoning: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the globe as a model of the earth.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2005, 15: 333~351

[23] 面向全体儿童的科学,data.省略.cn/usnews/

[24] 牟毅,朱莉琪. 儿童朴素物理学的错误概念及影响概念转换的因素. 心理科学进展,2006(已接受)

[25] Wellman H, Fang F, Liu D, Zhu L. Scaling of Theory of Mind Understandings in Chinese Children, Psychological Science, ( accepted)

[26] 方富熹,方格,朱莉琪. 儿童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能力初探. 心理学报,1999,31(4): 322~329

[27] 朱莉琪. 儿童推理能力的新发现――道义推理. 心理科学,2001,2: 214

[28] 朱莉琪, 方富熹, 皇甫刚. 儿童期望值判断的研究. 心理学报, 2002, 34(5): 517~521

[29] 朱莉琪. 生态智力―介绍一种新的智力观点. 心理科学, 2002, 1: 118~119

[30] 朱莉琪,皇甫刚. 不确定情境中的决策心理. 心理科学进展,2003,11(5): 481~485

[31] 朱莉琪,刘光仪. 儿童适应行为研究. 中国特殊教育,2005,3: 36~39

[32] 陈单枝,朱莉琪. 儿童的决策行为. 心理科学进展,2005,5: 606~613

[33] 王霏,朱莉琪. 三段论推理中影响因素. 心理科学,2006(已接受)

[34] Zhu L, Gigerenzer G. Children can solve Bayesian problems: The role of representation in mental computation. Cognition, 2006, 98(3): 287~308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Science Concept

Zhu Liqi

(Institute of Psych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reviewed our study on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concepts, including children’s naïve biology, naïve physics and their relation with their theory of mind, meaning to explore the relation of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in the three core knowledge domains. We explored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growth, aging, illness/health and death. We also investigated children’s naïve physics, intending to find out children’s cognitive potential and to enhance their naïve conception changing to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Factors that may influence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were also investigated. It may shed some light on science education.

篇5

关键词:体育教育;学前体育教育;民间体育游戏

1研究依据与意义

学前教育作为人终身发展的起点,已经成为我国关注的话题。2006年6月,在上海召开了“学前教育—人的终身发展的起点”为主题的教育论坛;2010年11月,总理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专门研究了学前教育工作;与此同时,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在2010年12月,国务委员刘延东召开了全国学前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并提出了三点建议。这表明学前教育越来越被我国高度重视。学前体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体育在学前教育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它同样受到国内外的高度重视。从世界各国来看,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儿童体育,他们强调体育运动对儿童健康、智力、创造力、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性,且教育部门还编写了包括幼儿园在内的体育教学大纲。他们认为“人的协调、灵敏能力在幼儿园、小学时期发展最为显著,因而体育锻炼的效果也最好”[1]。我国对学前体育也十分重视,我国在2001年6月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把健康作为幼儿教育五大领域之首,指出幼儿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2];在总理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也提出了“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要求;这充分体现了学前体育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同时,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总理提出的要求中也可以看出,幼儿园的体育活动同样应“坚持以游戏为基础”,足见体育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体育游戏是一种融合了运动、游戏和教育指导于一体的身体练习;在幼儿园中,体育游戏不仅是身体锻炼的主要手段,也是幼儿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3]。民间体育游戏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之一,它是由劳动人民根据生活经验自发创编的,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娱乐活动;它既有体育的色彩,又有游戏的味道。游戏是儿童的天性,而民间体育游戏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和较强的娱乐性,且贴近儿童的生活。它完全符合学前儿童好动、好奇的特点,“能满足不同年龄、性别性格儿童的个性要求,满足儿童好动、交往、自我表现和自我放松的需要,有助于儿童体能、智能、感知、语言、社会等方面的和谐发展”[4]。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许卓娅教授指出:“就我国专业研究的实际情况而言,学前儿童体育是指在幼儿园中对3-6岁幼儿所进行的体育实践。”[5]通过网络搜索和期刊网查找发现,我国专家学者对学前教育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多显著的成果,但是在学前体育这个处于学前教育和学校体育的边沿问题上,并没有多少文献资料。从收集到的文献资料来看,我国对学前体育的研究起步比较晚。我国的专家学者是在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对学前体育进行相关研究。在实践应用方面,在我国上海、南京、深圳、汕头已经有部分幼儿园意识到民间体育游戏对于学前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并已经在实施中;但是很少按照幼儿生理机能活动变化规律和动作技能形成规律安排体育活动。就目前现状看,采用地方特色民间体育游戏,根据不同年龄层(大、中、小班)学前儿童的生理机能活动变化规律和动作技能形成规律对民间体育游戏在学前体育教育中的应用的研究尚未发现。为此,本研究将以潮汕民间体育游戏为例,并根据不同年龄层(大、中、小班)学前儿童的生理机能活动变化规律和动作技能形成规律对这些游戏进行选用。为学前儿童提供更为科学、更具趣味性和娱乐性的民间体育游戏,为学前体育教育提供优质教学资源,使潮汕地区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保护,为我国其他地区的学前体育教育提供参考。

2民间体育游戏在学前体育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学前阶段的儿童正是长身体、长智力、动作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语言、情感、社会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学前阶段的儿童好奇心强、情感丰富,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他们活泼好动,喜欢玩耍和游戏,追求新奇、趣味性较强的事物。民间体育游戏内容丰富、取材方便、简单易行、随机性较强,特别是有浓厚的趣味性和较强的娱乐性,且贴近儿童的生活。所以民间体育游戏具有的特征完全符合学前儿童好动、好奇的特点,“能满足不同年龄、性别、性格儿童的个性要求,满足儿童好动、交往、自我表现和自我放松的需要,有助于儿童体能、智能、情感、社会能力等方面的和谐发展”[6]。

2.1有效促进幼儿体能健康发展

学前阶段的幼儿是生长发育和动作技能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通过各种体育活动来促进儿童身体和动作的发展。但是,如果用一般体育活动的动作让他们机械地反复练习,势必会影响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而民间体育游戏的特点则能吸引他们参与到游戏中来,在游戏中他们同样能对各种动作进行反复练习,且乐此不疲。这样,既使儿童享受到游戏带给他们的欢乐,又能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从而发展儿童的动作技能,增强儿童的身体素质。根据李玉峰[7]和李向宇[8]的实验研究表明,他们一致认为,民间体育游戏与一般体育活动对发展幼儿身体形态的效果是相同的,且对促进幼儿身体的健康发展,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有着积极的作用。根据李向宇的深入研究表明,民间体育游戏同一般体育活动相比,民间体育游戏对提高幼儿体质的作用更加显著,能更好地发展幼儿的跑、跳、投、平衡、协调等方面的运动技能[9]。我国学者曹中平的研究同样指出,民间体育游戏同一般体育活动相比,能更有效地促进幼儿体质、运动技能的发展[10]。由此可见,民间体育游戏应用于学前体育教育中,能更有效促进幼儿体质和运动技能的健康发展。

2.2有效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因为民间体育游戏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和娱乐性,且贴近儿童的生活,所以深受儿童的喜爱。民间体育游戏能满足幼儿好动、社会交往、情感体验、成功体验、表现欲等方面的需要。在民间体育游戏中,幼儿可以抛开一切心事,敞开胸怀尽情地玩耍。在这种完全放松的环境下,能有效地消除幼儿的消极情绪,使幼儿得到良好的情感享受,对幼儿心理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根据李玉峰的实验研究表明,民间体育游戏应用于学前体育中,比一般体育活动能更有效地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11]。

2.3有效促进幼儿智能健康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研究表明,8岁前儿童的智力获得已能达到人全部智力的80%[12]。而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一般处于3-6岁之间,所以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是人生中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我国学者施小菊的研究指出“幼儿时期的智力开发主要是靠做游戏实现的,儿童是在形形的游戏活动中开拓视野,启迪智慧,形成性格,促进智能的发展”[13]。民间体育游戏是一种集体能、技能和智能于一体的活动,幼儿在游戏中需要对各种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判断、采取行动等一系列反应。通过游戏,对幼儿的大脑和神经系统进行良好刺激,有效地发展幼儿各种感官的敏锐性,活跃其思维,使幼儿的语言、身体动作、人际交往等多元智能全面得到发展和提高。

2.4有效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民间体育游戏是多人游戏,一般需要多人合作进行,聚集在一起玩游戏的小伙伴们便形成了一个小社会。在这个小社会里,小伙伴们随时都必需进行语言交流,在这过程中他们既要表达自己的意愿,也要理解他人的意愿并作出应答,从而使他们的社会语言和交往技能得到不断发展。每一种民间体育游戏都有其自身的规则,只有大家都遵守其规则,游戏才能顺利地、更好地玩下去。所以,在游戏的过程中使幼儿学会了遵守规则、尊重同伴和对手、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逐步摆脱自我为中心,从而促进幼儿控制自己行为和情绪的能力,使幼儿的社会性日趋成熟。在游戏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规则理解不一致、人员分配不均等问题;幼儿通过对游戏存在问题的协调和处理,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协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游戏中,绝大部分的幼儿需要扮演某一角色,承当一定的职责,且要与同伴齐心协力争取胜利;在游戏活动过程中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幼儿与他人友好相处的习惯,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民间体育游戏在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功能上已得到我国学者曹中平的证明,曹中平通过实验研究得出“民间体育游戏对幼儿社会行为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14]。总之,幼儿在民间体育游戏的玩耍中,通过游戏角色扮演、问题的解决以及同玩伴之间的接触、沟通等,使幼儿的社会性得到了有效发展。

2.5有效地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民间体育游戏作为民间游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携带着中华民族遗传信息的“文化基因”,包含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体育游戏反映了某一地区、某一时期内人们的生活常态、文化意识和民俗风尚,蕴含着某一地区人民所积累的智慧。民间体育游戏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具有传播文化的功能。然而,让民间体育游戏参透在幼儿园每天的体育活动中,经过长期的熏陶,将加深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感悟和认同感。所以,将民间体育游戏应用于学前体育教育中,既是传承和保护民间体育游戏的有效保障,也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同时,也为学前教育提供了幼儿喜欢的校本教材。

3民间体育游戏在学前体育教育中的选用

民间体育游戏之所以能够代代相传而流传至今,是因为民间体育游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着浓厚的趣味性和较强的娱乐性,完全符合人们游戏的心理。而且,民间体育游戏取材方便、简单易行,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不失为人们休闲娱乐的理想选择。同时,民间体育游戏在促进幼儿体能、智能、心理、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那么,如何将民间体育游戏更好地应用于学前体育教育中,使民间体育游戏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更好地促进不同年龄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为此,本研究将以潮汕民间体育游戏为例,以学前儿童的生理机能活动变化规律和动作技能形成规律为视角,重点研究不同年龄层(大、中、小班)学前儿童对民间体育游戏的选用。

3.1潮汕民间体育游戏的挖掘与整理

潮汕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且具有自身的文化特色,民间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民间体育游戏便是其中的一种。通过走访和资料查找,挖掘、搜集了大量的潮汕民间体育游戏。经过仔细筛选和整理,整理出了最经典、最流行、最具潮汕文化特色以及那些频临消失的潮汕民间体育游戏,具体有:撬寸杆、拥军掠贼、走掠、“盲人”捉“鱼”、“拔河”、掠水鬼、拾子儿(潮汕方言:掉科)、转瓦饼、揭火柴棍、拍安仔、转荔枝核、转“盲人”(潮汕方言:挨青夜人)、铅铜铁锡、跳房子、钩脚击掌(潮汕方言:钩脚拍噗)、蛇剥壳、一鼠二牛、孵鸡仔、捉“蜻蜓”、掷“死老鼠”、滚铁环、丢手绢、厕棋、行龟、放直等。

3.2潮汕民间体育游戏的选用

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速度比较快,不同年龄在动作发展、运动技能、身体素质及心理素质上都存在着差异性,不同年龄所表现出来的水平有所不同。所以在游戏的选择中,应该根据儿童的生理机能活动变化规律和动作技能形成规律,充分考虑不同年龄儿童在动作发展、运动技能、身体素质及心理素质等方面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选用。使他们能够“跳一跳,摸得着”,从而更好地发展儿童的“最近发展区”,使学前儿童的身心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根据学前教育的班级划分方法,学前儿童一般分为小班(3-4岁)、中班(4-5岁)、大班(5-6岁)。

3.2.1小班民间体育游戏选用小班儿童的身体组织结构和器官功能有所发展,骨骼硬度小而易于发生弯曲和变形。该年龄儿童的大肌肉正处于迅速发展的时期,由于脑功能的发展日趋完善以及小肌肉的开始发展,手部小肌肉已发展得比较好,手部动作逐渐精细化,手指变得灵活起来。该年龄儿童的神经细胞还比较脆弱,容易产生疲劳,且他们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对同一事物坚持的时间短,一般只能坚持十几分钟[15]。小班儿童已能掌握简单、单一的几乎全部基本动作,但对于复杂的技巧性动作他们仍难以完成。他们已能到处任意活动,能自然地、有节奏地行走,能双替上下楼梯。一般能掌握双腿向上、向前的跳跃动作,单腿站立能坚持5秒左右,有部分儿童已出现单腿跳跃动作[16]。他们已有进行简单游戏的能力,但理解能力、情绪控制、规则意识和行为规范还比较差。因此,我们所选择的游戏应适应小班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动作技能发展特点,使用那些方法简单、涉及动作单一、持续时间短的游戏。根据小班儿童的特点,在潮汕民间体育游戏中应选择捉“蜻蜓”、蛇剥壳、拍安仔、转荔枝核、掠水鬼等游戏。这些游戏的方法、规则比较简单,且游戏中所涉及的动作比较单一,只要求参与者能做出基本动作,符合小班儿童的理解力和执行能力。

3.2.2中班民间体育游戏选用中班儿童的身体组织结构和器官功能发展得到进一步加强,大肌肉继续发展,小肌肉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该年龄儿童的有意已开始发展,责任感已初步出现,他们已开始学会情绪的控制,对游戏的规则意识开始萌芽,已开始喜欢与他人交往,对事物的理解能力逐步加强[17]。中班儿童已经能熟练、灵活地完成各种基本动作,且动作的质量已得到明显的提高。该年龄的儿童已经可以自如地进行奔跑,能较好地做单腿跳跃动作,能抛接球及抓住跳跃中的球,平衡能力有一定的提高,能脚尖对着脚跟直线向前走,能较熟练地进行钻、攀爬等动作[18]。此时的儿童对各种游戏都显示出浓厚的兴趣,且玩游戏的水平逐渐有所提高。他们对游戏的理解力逐渐增强,已能自己选择、组织简单的游戏。在潮汕民间体育游戏的选择中,根据中班儿童的特点,他们适合进行转瓦饼、“盲人”捉“鱼”、孵鸡仔、揭火柴棍、走掠、滚铁环、铅铜铁锡、丢手绢、厕棋等游戏。这一部分游戏的方法、规则稍有复杂性,要求儿童具有一定的理解力、情绪控制能力、规则意识及完成稍有复杂性动作的运动技能。而该年龄儿童各方面的能力已能达到参与这些游戏的要求,基本上能胜任这部分游戏的角色扮演。

3.2.3大班民间体育游戏选用大班儿童身体组织结构和器官功能发展得更加完善,“条件反射的形成已比较稳定和巩固,形成动作技能的能力更加提高”[19]。该年龄儿童控制情绪的能力越来越好,规则意识逐渐形成;开始喜欢与同伴三五成群一起玩游戏,且合作意识逐步提高。他们自我评价的能力逐渐发展,能根据事物的属性进行分类,能初步理解事物的因果关系[20]。大班儿童走路的速度基本接近成年人,能迅速自如地奔跑,且跑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较好。由于小肌肉运动技能继续发展,动作的力量、控制能力和灵活性明显提高。已能进行有一定复杂性的技巧类运动,能够一边跑一边拍、踢球,能脚尖对着脚跟进行后退走,单腿站立能坚持10秒左右[21]。他们已能坚持较长时间从事同一种活动,一般能坚持40-50分钟,对感兴趣的活动坚持的时间会更长。在潮汕地区民间体育游戏的选择中,根据大班儿童的特点,他们适合进行拾子儿、跳房子、掷“死老鼠”、钩脚拍掌、拥军掠贼、转“盲人”、“拔河”、行龟、放直等游戏。这些游戏的玩法和规则有一定的复杂性,参与者要有一定的理解能力;部分游戏属于集体性角色游戏,需要同伴的团结协作,所以参与者要有一定的角色扮演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也有部分游戏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对身体素质的要求较高,参与者需能完成有一定复杂性的技巧性动作。而大班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已能达到这些要求,具备进行这些游戏的能力。

4结束语

民间体育游戏应用于学前体育教育中,既能有效促进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又能传承、保护和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其价值作用是显著的。但是,不能盲目地、无选择性地将民间体育游戏应用于学前体育教育中。为充分发挥民间体育游戏的功能作用,经挖掘整理得到的民间体育游戏应根据不同年龄层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选用,再经过教材化处理之后才能进入学前体育教育中应用。在课堂运用上还必需做到以下4点:首先,充分考虑民间体育游戏的应用环境(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其次,根据不同发展水平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控制好游戏的时间、强度及运动量;再次,教师应随时掌握游戏过程,及时排除游戏中的一切安全隐患;最后,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游戏的情况适时给予指导,并从小班到大班逐渐培养儿童对游戏的创造力和自主性。

参考文献:

[1]佚名.发达国家重视儿童体育[J].教师之友,2000(7):47.

[2]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Z],2001:29.

[3]于秀,矫祯玉.我国学前体育现状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4(5):47-48,75.

[4][6]梁周全.民间儿童体育游戏教育价值探讨[J].湖北体育科技,2009,28(5):500-501.

[5]许卓娅.学前儿童体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4.

[7][11]李玉峰.民间体育游戏对幼儿身心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4(12):99-102.

[8][9]李向宇.民间体育游戏对3-6岁幼儿体质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23(5):179-180.

[8][10][14]曹中平.民间体育游戏应用于幼儿健康教育的实验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5(1):35-37.

[12]郭泮溪.中国民间游戏与竞技[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302.

[13]施小菊,徐志诚.论我国民间游戏与民间竞技的社会价值[J].体育文化导刊,2003(5):35-36.

[15][17][20]佚名.0-6岁儿童生理和心智发展特点[EB/OL].

[16]解毅飞.论学前体育的特点、年龄分期、内容和分类[J].浙江体育科学,1994,16(2):20-22,14.

[18][21]佚名.3-6岁儿童的动作发展特点[EB/OL].

篇6

关键词:幼儿 行为问题 心理健康

幼儿阶段是一个行为问题产生较多的阶段,对以后的成长具有较大的影响。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只有正确地解读幼儿行为,才能走进幼儿的心灵,以便有针对性地帮助,引导其形成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一、幼儿常见的行为问题

幼儿阶段是社会化过程最快的,是学习知识最快的阶段,同时也是产生问题很多的阶段。学前儿童常见行为问题指幼儿在身心发展过程中,由于其生理机能失调、环境适应不良或心理冲突等导致的心理方面的障碍及不适当行为。现阶段幼儿常见行为问题的主要表现包括:(1)羞怯、胆小。这样的儿童总是被其他的儿童任意摆布,在人群中显得比较被动、无助,平时也很少主动与其他人交流、玩耍。(2)焦虑。这样的儿童总是显得烦躁不安、担心害怕等。(3)多动。这样的儿童在学前班比较常见,他们往往不能安静地呆在一个地方,在课堂上或在游戏中难以保持注意。这里所说的多动并不是心理学上所说的多动症,儿童多动症又叫脑损伤综合症也叫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是儿童常见的一种以注意力缺陷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特征的行为障碍综合症。(4)攻击。攻击是指个体对他人进行言语或身体的攻击。很多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表现出一些攻击,例如,一些儿童喜欢与人争执,惹是生非,戏弄、恐吓、欺负同龄或较小年龄的儿童,强占抢夺别的儿童的玩具或物品等。

二、幼儿常见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

影响幼儿心理成长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但目前已经达成比较一致的观点是,个人的生物因素(遗传)、心理行为因素以及外部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和影响着个体的心理成长。

1.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是影响人的行为的基础,它决定了个体基本形态构造上的差异,同时又影响着个体行为习惯及人格等心理因素的获得。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对恒河猴的研究发现,猴子的攻击性或者友好行为可能来自遗传,而人的情形与它们相似。美国加州大学的人类学教授琼希尔克说,“人类个体之间的性情与行为习惯各不相同,而且在一生中都变化不大,这个研究支持了这个事实,但是造成人们不同的性情与行为的因素来自先天遗传还是后天的环境的影响呢,比较难下结论。”但总地来说,生物因素是影响幼儿成长的重要因素。

2.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儿童的人格特征、早期经验、行为习惯等。伟大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成年人的心理疾病都可以追朔到其早期的行为。也就是说儿童早期的经验是儿童,尤其是成年后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

3.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是指家长与孩子的关系,包括父子关系和母子关系。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对于儿童行为发展的影响是最为根本的。

4.家庭结构的变化

中国的基本国策要求每个家庭只能生育一个孩子,这就打破了传统的以家族为单位的几代同堂的大家庭结构,而转化成了以父母与孩子生活在一起的小家庭结构。在这种新的家庭结构中父母在孩子抚育上无法进行比较,失去了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儿童由于缺少兄弟姐妹失去了相互学习和相互帮助的机会。由于新的家庭结构的确立,已经从传统社会中以父母为中心的形态转向了以孩子为中心的形态。这种新的形态的建立,使儿童具有了更多的权利,更容易形成自我中心的意识。正像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所说:“娇宠的孩子永远不能自立。他缺乏通过自己努力获得成功的勇气。”这样的儿童往往过分依恋父母,缺乏独立能力。进入学校后又蔑视同伴关系,强调自我中心。

5.家庭经济水平的变化

家庭经济水平的变化对家庭和个体心理有着直接的影响。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学说。他把人的需要分成了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马斯洛认为只有满足了低层的需要才能引起高层的需要。随着家庭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要已经从最基本的生理的需要和安全的需要向较高层次的精神需要转化。正像格拉瑟所说,这种转变是一种定向转变,是个体从一种以生存为中心的目标定向向以自我满意为中心的角色定向的转变。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父母在孩子的身上投入了更多的关怀。而孩子也开始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强调自我满意、注重享受生活,更加强了个人的自我中心意识和任。

三、幼儿常见行为问题的解决办法

1.运用儿童可以理解的语言进行指导

幼儿的心理和智力发展还不够成熟,很多成人的语言还不能够理解,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运用比较平和、简单的语言与其交流。同时也要注意与儿童交流的方式。

(1)要设身处地地与儿童进行沟通。每个人做一件事情都有一个动机,幼儿也一样,如果发现幼儿出现了一个“不合理行为”,我们不是要马上批评他和教育他,而是要深入探讨其行为动机,站在幼儿的角度考虑一下。因为幼儿由于能力的限制,可能会出现好动机,坏行为的现象。

(2)多观察和参与儿童的活动。幼儿对外人都有一种本能的反抗意识,因此和儿童交流之前先要取得幼儿的信任,不可以直接谈论主题。多花一些时间和幼儿玩耍,取得幼儿的信任,然后才能开始真正的有意义的健康教育与辅导。

2.让家庭参与

幼儿的很多行为问题都与家庭有直接的关系,因此要想从根本上帮助幼儿心理健康成长,解决幼儿心理成长中的问题,就必须有家庭的参与。同时在家庭参与的情况下,不可以给家长制造过多的压力,否则会取得相反的效果。有学者提出让家庭介入幼儿心理指导的方法:第一,帮助家庭成员统一思想,做到积极配合;第二,让父母参与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第三,在帮助儿童健康发展的同时与父母讨论问题,并在必要时进行家庭辅导;第四,必要时要接受社区介入。

3.早诊察,早干预

治疗并不是万能的,解决幼儿行为问题的最好办法是做好基本的预防保健工作,防患于未然。只有做到预防与治疗的全面协调才能做到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每个儿童的个性和家庭环境都是不同的,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在平时的工作中能仔细地观察、深入地了解,对潜在的“问题幼儿”进行早期诊断、早期干预,使“问题幼儿”能在最佳的教育干预中,改变不良行为。

4.创造环境,早期训练

(1)在幼儿园要建立一种温暖、亲切、合作的氛围,让每个幼儿都对这个集体具有一份归属感。这种环境中才能使幼儿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使幼儿的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

(2)课堂的设置要在内容上为幼儿身体、认知、情感、社会性发展提供不同的学习经验;在形式上体现多样化,方便幼儿的主动参与。

篇7

(浙江绍兴文理学院教育学院,绍兴 312000;浙江大学“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国家创新基地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杭州 310028;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积极心理学与教育研究中心,新南威尔士 2751)

[摘要]镜像神经元系统是近十年来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取得的最重要的发现之一,有关其个体发生学存在适应说和联想说两种对立的假说。前者认为镜像神经元系统是进化的产物,由生物性的遗传基因决定。后者认为镜像神经元系统是联想序列学习的产物,是个体在感觉运动经验的获得过程中形成的。回顾这两种假说的各自证据,可以发现联想说更占优势。据此理论,学前教师应充分创设有利于联想序列学习的情境,以促进儿童镜像神经元系统的发育,提高儿童的运动技能、艺术感受与表现以及人际交往等能力。

[

关键词 ]镜像神经元系统;适应说;联想说;联想序列学习;学前教育稿件编号:201411180001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认知哲学研究”(编号:13JZD00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七批特别资助项目“现象学与神经科学对话中的他心问题研究”(编号:2014T70578)、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具身情绪启动儿童隐喻理解的实验研究”(编号:Y201328164)

通讯作者:陈巍,绍兴文理学院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E-mail:anti-monist@163.com

一、问题提出

人类个体在生命早期如何学习新的行为、掌握新的技能,并与他人建立有效的人际互动,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一直是发展心理学与学前教育学研究的热门话题。上世纪90年代中期,帕尔玛大学的神经科学家陆续在豚尾猴大脑腹侧运动皮层的F5区、顶下小叶(IPL)的PFG区发现了一种特殊的运动神经元( motor neuron),它对于执行或观察具有特定目标指向性(goal-directed)的行为都会做出激活反应,并且无论是个体自己的动作执行,还是观察他人的动作执行,甚至只是听到他人执行这一动作所对应的声音时,都会被激活。由于其反应属性就像镜子一样可以映射他人行为,因而研究人员将之命名为镜像神经元( mirror neuron)。最新的证据显示,人类大脑左侧额下回后部(pos-terior IFG)和顶下小叶喙部(rostral IPL)以及辅助运动系统(SMA)、内侧颞叶(MTL)也构成了一个相似的镜像神经元系统(mirror neuron system,MNS)。较之猴的镜像神经元,人类的镜像神经元系统的功能更为复杂,大量科学证据显示,该系统参与了一些高级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例如模仿、语言理解、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以及共情(empathy)等。阳那么,人类的镜像神经元系统从何处来呢?是先天存在于人类大脑中的,还是由后天的经验“诱发”产生并逐步成熟的?相比成人镜像神经元系统及其功能的丰富研究,上述涉及镜像神经元系统个体发生学( ontogeny)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在这方面存在两种对立的假说:适应说与联想说。

二、镜像神经元系统的起源与发育之争

在个体发生学上,适应说认为镜像神经元系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是进化的产物,是人类进化过程中为完成某一特定的功能而形成的一种属性。目前许多研究者都认为镜像神经元是对行为理解功能的适应结果,后天经验对镜像神经元系统发育的影响非常微小。与之相对,联想说的基本观点是,镜像神经元是联想序列学习( associative sequence learning,ASL)的产物而非基于特定功能形成的。个体将在执行和观察同一行为中获得的感觉运动经验联想起来,就形成了镜像属性。

(一)适应说的内涵与证据

对镜像神经元系统的研究主要是运用脑成像与电生理等认知神经科学技术,但这些技术由于伦理限制等原因很难在婴儿群体身上运用,且很多实验过程不适合婴儿研究,因而迄今为止也没有直接证据表明在新生的人类或高等灵长类动物大脑中存在镜像神经元或者具有镜像属性的神经系统。有关镜像神经元及其系统的适应说总体上依赖于进化心理学与进化神经科学的证据。

早在镜像神经元被发现之初,就有大量研究者认为它是自然选择或进化的产物,其功能特性与生物强大的遗传倾向特性之间存在普遍联系。具体而言,“面部加工及其镜像神经元系统,或至少是涉及面部运动的部分,均依靠出生时就已经存在的大脑网络。该网络的基础很可能是由基因预先决定的”。之所以需要此类神经元,是因为“镜像神经元机制具有重要进化意义,灵长类动物凭此理解其同类做出的动作”。此外“它们构成了相对简单的动作知觉机制,这种机制在动物的进化过程中被多次运用”。针对模仿行为,有研究者甚至认为,人类镜像神经元系统的结构之所以变得复杂,是为了更好地整合一系列脑结构和文化环境,以至于模仿变得在进化上对于人类极为有利。脑无需为了这个目的再进化出一个新的系统,通过改造已经存在的系统使其拥有必要的属性即可调控这种模仿行为。由此“具有一个镜像神经元系统或许就是人类进化上获取模仿能力的一个必要步骤,并间接地推动了10万年前人类文化进化史上的一次‘巨大飞跃”’。如,模仿使得类似火的使用等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发现得以迅速被掌握,并被广泛传播。总之,这些观点认为镜像神经元是在高等动物进化过程中被“设计”(design)去执行一系列的社会认知功能。目前,适应说支持者所提供的证据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是镜像神经元系统进化的种系发生学( Philogenetically)证据。有学者指出,人类额下回区的喙部(基本上与BA44区联系)与猴脑F5区是进化上的同源组织。以一种功能性视角来看,许多论据认为作为著名的语言运动中区Broca区一部分的BA44区,除了言语运动表征功能之外,还包括(如猴F5区)对于手部动作的运动表征功能。这也解释了从手势运动到言语运动的进化历程,以及两者之间的紧密关联。例如,演讲时通常伴随不随意的手势。进化认知神经科学的证据进一步显示,鸣禽的高级发声中枢( HVC)与视觉联合区(auditory association region,Field L)中存在一类具有镜像属性的神经元。其中HVC区、猴脑F5区以及人脑Broca区具有进化上的同源性。

其次,如果适应说成立,那么先天存在的镜像神经元的功能属性应该在个体发育早期的社会认知活动中就会有所体现。这方面的证据主要集中在有关新生儿面部动作模仿的研究中。如有学者在实验室情境中发现新生儿具有模仿成人面部动作的能力,其中最有力的观察来自于张嘴和吐舌两个动作。如果成人实验者张开嘴而非吐舌,婴儿会提高张嘴的频率而非吐舌的频率。新生儿的模仿行为不能被描述为反射行为。反射是被一个刺激自动引发,而非被有目的的主体自动激活。尽管新生儿的模仿也依赖于成人实验者的行为,但实验者吐舌的动作并不只是触发了新生儿吐舌的动作,它同时改变了婴儿自发吐舌这种动作出现的频率和呈现的方式。新生儿可能要有一个时间上的滞后才能重复这种行为,而重复的动作可能每次都是不同的。

(二)联想说的内涵与证据

对于联想说来说,重点在于质疑适应说的上述证据,并回答镜像神经元系统是如何在感觉运动经验获得过程中形成的,尤其是后天的经验与学习过程会对镜像神经元系统产生何种程度的影响。库克( Cook)等人认为在个体发展的整个进程中,镜像神经元是在联想学习的领域一般性加工中形成的。虽然它们可能有心理功能,但并非一定要有一个特定的进化目的或适应功能。

联想序列学习解释认为,镜像神经元的反应属性是通过如下步骤获取的:在学习前,具有高级视觉属性的感觉神经元(例如位于纹外皮层( extrastriate areas)的神经元)与具有感觉运动属性的运动神经元(例如位于前运动皮层和顶叶皮层的神经元)之间不存在系统化的联结。在那类可以产生镜像神经元的学习过程中,编码产生特殊运动指令的运动神经元与编码运动感觉属性的感觉神经元之间形成了关联性的激活。这种经验可以通过模仿、镜像自我观察、对自身运动的观察或执行与他人的同步动作而获取。关联性的激活增强了那些编码感觉属性的神经元与编码运动指令的神经元。这要满足两个原则:一是邻近性(contiguity),观察者在同一时间看到并且做出与被观察者相同的动作(如婴儿看到成人的吐舌动作,并做出相似的动作);二是相倚性( contingency),通过一个事件推测另一个事件(如通过成人吐舌动作可以预测婴儿会发生相应的模仿)。在学习之后,感觉神经元的激活会传递给那些与感觉神经元之间存在强烈联结的运动神经元。这些运动神经元也就演变成了镜像神经元。目前,联想说得到了一系列实验室实验的支持。

按照适应说的观点,如果镜像神经元是一种自然选择的基因适应产物,那么进化赋予的结构体现在功能上就应该具有某种程度的稳定性。换言之,镜像神经元的发展对那些妨碍其适应功能的环境扰动应该具有抵御或“免疫”能力。然而,来自大量实验的证据显示,镜像神经元或镜像机制无法抵抗对不相似动作的编码。不匹配或逆镜像( counter-mirror)感觉运动训练会消除自动模仿,甚至会反转磁共振成像(fMRI)和运动诱发电位(MEP)的镜像反应。如有研究者对被试进行了大约90分钟的不匹配感觉运动训练:当观察到一个小指运动时,他们就重复进行食指运动,反之亦然。在这项训练之前,他们的手指运动表现出镜像运动诱发电位反应。如观察食指运动比观察小指运动诱导出更多的食指肌肉运动,反之观察小指运动比观察食指运动诱导出更多的小指肌肉运动。在实施这一短暂的训练之后,这一模式就被改变了,即观察食指运动比观察小指运动诱导出了更多的小指肌肉运动。这暗示镜像神经元具有超越适应说设想的极强可塑性( plasticity)。上述结果也印证了以往研究中发现一些长期接受某类技能训练的个体在观察其他个体执行相同动作时会产生更强烈的镜像神经元放电。例如,对钢琴表演中的手指动作的观察表明,钢琴家的镜像神经系统激活程度比普通被试更高。其次,按照适应说的观点,镜像神经元的产生是为了更好地帮助生物体适应外部环境,并与其他个体之间进行有效的社会互动。然而,近期的研究发现,镜像神经元或镜像机制无法抵御对无生命刺激的编码。任意关于声音、色彩和形状的刺激都能在感觉运动训练之后诱导出镜像的运动诱发电位、磁共振成像和行为效应。例如,有研究者对被试进行了大约50分钟的感觉运动训练:当看到机器钳子打开时,他们就张开自己的手;当看到机器钳子闭合时,他们就握拢自己的手,如此反复训练。在这项训练开展之前,钳子运动诱发的自动化模仿比人类手部运动要少,但训练后的24小时,钳子运动所诱发的自动模仿效应和手部运动诱发的效应一样强烈。这说明镜像神经元的活动并不具有对象特异性。

结合上述证据,联想说认为,来自种系发生学上的证据恰恰支持了联想序列学习对于镜像神经元产生的设想。研究者可以有充分的理由假设,凡是具备联想学习能力的物种(例如鹦鹉、狗、大象与海豚)都具有类似的镜像神经元系统。至于新生儿面部模仿能力,已有研究发现,闪烁的光线、欢快的音乐等一系列唤起刺激都能诱发新生儿吐舌这一动作,而当婴儿在观察一个机械的“舌头”时也会诱发更频繁的吐舌动作。此外,联想序列学习理论较之适应说也更容易实现操作化的检验。

三、镜像神经元系统的发育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与适应说相比,联想说为镜像神经元系统提供了更灵活、更多样的发育途径。基于联想序列学习理论的镜像神经元个体发生学刻画了幼儿社会认知发展的生物基因与后天学习的耦合动力学图景,也为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艺术教育、科学教育、社会教育与语言教育等五大领域之间的整合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心理学解释框架。

篇8

【关键词】幼教教育心理健康必然联系

目前,随着人们不断的在幼儿教育上发现各种问题,幼教教育的问题日渐白热化。曾有位著名的教育学者曾论断:“幼儿出生后4~6年,是幼儿形成健康独立意识的关键时期,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习得是成人直接接触中感受最为关切、最为深刻的社会”。可以看出,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是必然的。也就是说,幼教教育的重要性关乎未来幼儿的健康快乐的成长,所以,搞好幼教教育是教育走向新旅途的关键。

一、幼教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

幼教教育,不仅包括对幼儿素质教育、技能教育、道德教育和健康教育等,同时,对幼儿的心理教育也是幼教教育的关键。心理健康教育,总的来说,主要是教育中幼儿能呈现出一种高效而满意的一种心理健康状态。从具体的来说,心理健康则是指幼儿的心理活动能协调一致和过程内容的完整,也就是说,不管在情感上、意志上、行为中。幼儿都能与社会相适应,也能保持着与社会并肩齐走。所以说,幼教教育不仅要关注幼儿身体素质的发展,同时还要高度注重其心理健康的发展。

(一)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志:健全健康的意志品质。在幼教教育的过程中,当幼儿面临这困难时,不应该插手阻挡幼儿就解决问题的意志,而是在幼儿旁边不断鼓励他要自己解决难题,以至于培养幼儿面对问题时不依赖别人,而是通过自身的意志和智力来化解难题。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成长,幼儿的意志品质肯定对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的。也对幼儿未来路上面临难题时能用智慧和个人意志解决。

(二)通过帮助幼儿提高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来健全个人的心理健康。人是社会中的一员,脱离社会这个大家庭,人就不能得到完整全面的发展。所以,与人交往已是对幼儿教育不可少的必要阶段。从幼儿开始,让其体会到能在同学和朋友中友好相处的快乐和重要性,让其在相处过程中,学会与人友好相处的方法。以此让幼儿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关系,这样的一个环境中,才能使幼儿避免形成孤僻冷傲的性格,才能让幼儿对整个社会充满着生活得乐趣和意义。

二、探索幼教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在幼教教育中,幼师扮演者重要角色,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幼儿的健康教育大部分还得依赖幼师的教育。由于最近各地不断爆出幼师在教育过程中不断虐待幼儿的行径,幼师揪住幼儿的耳朵提起幼儿的身体等这样的图片不断在网路上爆出,这些幼师的行为怎能得到社会的谅解。被虐的幼儿此刻心理不仅充满着对社会的恐惧,这种恐惧怕是几年也不能化解的吧。

幼师在幼教教育的地位作用是不可言喻的。但是,幼教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大多数幼师面临的难题,也是其教育中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大多幼师的观念一直停留在传统教育的观念上,大多数幼师只注重对幼儿的生理保健和技能传输,却不能很好的对幼儿的心理健康进行教育。因此,幼师再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尝试着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而且还要对新的有利幼儿教育的观念进行尝试。相信,幼儿在幼师的健康教育下,幼儿的未来成才才能更完整和更快乐。

(二)教学过程中逐渐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整个社会不断的再向前迈进,幼教的教育也不只是停留在原地,也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改革。但是,对于青少年的各种问题的出现,人们还得在幼儿教育的道路上不断努力。只有幼教教育的成功,才能把幼儿的未来引到正途上,也才能让幼儿的成长避免现今的状况。所以说,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是个刻不容缓的工作。在幼教教育中,作为幼儿教育的工作者,更要把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时时放在心里,不断的在探索研究中向前进。在教育活动过程中,让幼儿深切的体会其中乐趣,不断开发幼儿的潜能,改善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等。把实践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结合起来,让幼儿的在幼师的完整健康的教育下快乐成长。

三、家庭和校园环境的统一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

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与否与其成长的环境有着密切联系,心理学家也多次向我们证明,一个良好的健康教育环境可以调整幼儿的不良心理。所以说,在幼教教育中,一个良好的、健康的成长环境对一个幼儿的心理健康成长有多重要。

(一)家庭的环境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最基础的环境,家庭是幼儿来到这个世界中的第一个接触的环境,一个良好的家庭人际环境极其家庭结构都是影响幼儿成长的关键。近年来,随着生活步伐的加快,家庭环境的变化也在加快,类似单亲家庭、父母忙于工作而忽略孩子和家长对孩子的期许过高的现象更是比比皆是。这些对幼儿的成长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所以说,创建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对一个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家庭是孩子第一接触的环境,而家长则是孩子接触到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起着关键作用。教育是一个繁杂而长期的工作,由于家长的观念和水平参差不齐,素质高低不一。所以,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统一对孩子教育的认识是重要的。

(三)家庭环境和家长的教育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固然重要,但在未来的十几年,孩子多接触到的是都是校园环境,所以,幼儿时期,幼教教育与家庭之间的紧密联系为幼儿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幼儿只有在健全的家庭环境和家长的悉心教导及校园教育完美结合下才能才会在未来路上走得更远。

结语:

幼教教育不仅仅是幼师的主要责任,也是家长和社会的责任。幼教教育对幼儿的成长有着重要意义,而对其成长的关键还得是对幼儿心理健康的教育,这项工作是个长期而又复杂的工程,只有在幼师、家长还有社会完美的配合下,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用。幼儿的成长关乎国家未来的健康发展,他们是祖国未开放的花骨朵,只有悉心的呵护和栽培下,他们才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因此,只有让幼儿接受健康完整的教育,我们才有可能在将来目睹这些未来之星绽放的风采,也才能培养出在生理和心理完整健康的下一代!

参考文献

[1]欧新民.《学前儿童健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篇9

【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心本课程;教育生态环境;家园合作;身心健康成长

近几年,我园发现幼儿自我意识过强、自信心不足、不能与人合作等心理不健康的现象正在呈一定的比例上升。甚至个别幼儿暴露出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不是一个简单地问题了,成了家长和老师共同忧虑的问题。大家深深感受到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已成当务之急。为此,我们幼儿园申报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之幼儿自信心的培养》这一课题研究。我们班有幸成为课题研究试验班,经过2年有计划、有目的的尝试,已初见成效。下面就怎样加强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结合我班的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优化教育生态环境,重视感染熏陶

瑞典教育家爱伦?凯指出: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环境是孩子形成正确思想和优秀人格的基础。现代的幼儿教育实际上就是环境教育,环境对人生存和发展的影响,就年龄而言一般是成反比的,年龄越小受环境的影响就越深刻。为了让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我把优化教育生态环境放在首位。

教育生态环境指的是营造一个把教育的物理环境、教育的心理环境和教育的社会环境三者联结成和谐有序、共生共享的一种生态型的简化、净化、美化和社会化的环境。个体的发展就是他们利用和改造环境能力的发展过程,因此,在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中,积极开发和利用环境因素,能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

(一)创设自由宽松的教育物理环境。

为幼儿创设一个有利于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这种心理环境让幼儿能够感受到自由、宽松、和谐的气氛,是培养其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我们充分利用幼儿园活动室内外及周边自然、社区等环境,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拓宽幼儿的活动空间。例如:在室内,设置了便于幼儿随时阅读的书架,便于幼儿自由取放的开放式玩具柜。在室内、走廊等地方,还设置了多种活动区域。我们还张贴了许多条鼓励性的语言,如:我是个会分享的好孩子!我今天又进步了!学习本领,我最棒!有朋友和我一起合作,真开心!……激发孩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另外还在班上开设“好孩子成长乐园”贴图表,幼儿每次上完心理健康后,就把获得的贴纸贴在成长乐园上,满十个贴纸可以换取一个奖章,学期末按奖章的多少排名换取礼物;每周心理健康课上评出的“小天使”还可以在贴图表上自由展示自己的作品(如手工、绘画、照片等),并担任一周的班长,协助老师管理班上大小事务,让其充分体验到成为“小天使”的荣誉感,这里成了孩子们最爱的区域。

(二)创设适宜幼儿发展的心理环境。

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幼儿期幼儿的情感是十分脆弱的,容易受到伤害,教师应从尊重、关爱、理解、帮助等多种角度去感化幼儿、教育幼儿,成为幼儿生活中的楷模、学习中的伙伴。站在幼儿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处理问题。第二,要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良好的同伴关系,在于教师如何引导。现在的独生子女,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什么都是“我的”,“我要”很霸道,不懂得互相谦让。因此,教师要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引导幼儿互相谦让。例如:吃点心的时候,有的小朋友就开始争先去拿点心吃,这时教师不能让孩子放任自由,及时引导幼儿有秩序地拿点心吃,甚至拿不到点心的,小朋友要帮忙拿,互相谦让、互相帮忙;小朋友进洗手间时教育幼儿不争先、不推挤、不争抢位置;吃完点心玩玩具的时候,出现争抢现象,老师要及时地教育幼儿要懂得把玩具分给同伴玩,或者和同伴一起玩;同伴之间引起纠纷人时,老师要站在公平的角度去处理问题,并教育幼儿要与同伴友好相处等生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都可以随时教育幼儿,引导幼儿了解幼儿园是一个集体,是小朋友的另一个家,小朋友在一起是好朋友,好伙伴。教师要经常深入到幼儿日常生活的个环节当中,进行接触与交流,教育幼儿要与同伴和睦相处,在同伴间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氛围。

(三)创设良好社会环境。

家园配合,也是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家庭是幼儿活动的一个重要场所,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家长是教师最好的合作者,没有谁比父母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如果教师注意对幼儿鼓励、表扬,家长却时常随意贬斥、否定幼儿或者教师注意给幼儿创造锻炼的机会,幼儿回家后家长却什么也不肯放手,不让锻炼,是不可能培养和建立起幼儿的自信心的,所以家长在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在家园共育工作中,教师要起主导作用。我通过家访、校讯通、家长会、家长园地等各种有效途径,深入了解幼儿及家庭情况,及时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园的表现情况及了解幼儿的在家表现情况,以利于教师了解情况,更好的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使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在家庭中得到延伸。让家长了解孩子心理特点,分析优势和不足,并和老师交换意见,共同制定帮助孩子完善心理品质的措施,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

上学期我们对家长进行调察问卷,取得家长的认同及配合,结合家长反馈的信息共同探讨培养幼儿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本学期我们还举行了《心理健康课》家长开放日活动,活动结束时我们马上进行了家长反馈调查,家长都反映了幼儿学习心本课程以来的不同进步,绝大部分家长给了本次活动积极的肯定,十分满意度达到95﹪.当然,家长们也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有的家长提出可以给家长更多地参与到活动中的机会;也有家长提出课堂中望老师对经常不举手或少举手的孩子也能多邀请他们回答问题,以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锻炼他们的胆量,多鼓励他们讲话;还有的家长希望每个星期能增加这门课的课时……我们会对这些建议认真反思对待,让每一位孩子都能获得充分的发展。此次家长开放日活动,不仅锻炼了我们教师自己对心本课程的教学组织能力,而且也让家长了解到孩子在课程中的表现,并亲身参与到活动中,促进了家长和教师的沟通交流,把家长、教师和孩子们的心连在了一起。

二、上好每周的心理健康课(团辅课)

(一)课程的特点和意义。

我们研究这一课题,有同步的教材就是《心本课程》。幼儿心本课程与普通课程最大的区别在于除了普通课程都具备的教学路线外,还有一条内含的心理路线,采取的是双线教学,让孩子能更加受益和真正出现良好的变化。心本课程的核心是幼儿团体辅导,就是在老师的带领下,所有幼儿围绕某一个共同感兴趣的问题,通过一定的活动形式与人际互动、相互观察启发学习,实现团体对幼儿观念、态度和行为的改变。心本课程的每个环节都是从孩子的角度考虑其内心的心理需求来设计的。

幼儿心本课程环节主要分为开园乐、教学主体和结园乐三部分。

开园乐的目的是为了组织和营造团体的动力和团体氛围,为后面的教学做必要的铺垫。此环节我们每学期都选不一样音乐,让孩子在歌舞中尽快融入团体氛围当中。

结园乐的目的有2个,第一个是通过贴纸来评选津心小天使,让她感受到被同伴认可的莫大荣誉感。第二个是隆重的颁奖仪式,本节课获得最多贴纸的幼儿当选为“小天使”,让小班长为其戴皇冠、披风、权杖,让其他伙伴真心接受并祝福“小天使”营造“努力荣耀共分享”的氛围,让孩子产生都想当小天使的动力,为下节课积累动机。

心本课程的教学主体也是这个课程的最大特点,是以“行- - -情- - -知- - -意”作为教学结构模式。先由老师创设开放性的团体活动吸引孩子的兴趣,让孩子们将个人的体验在团队中分享和互动,这个环节很注重孩子的体验和分享,让团队对个人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实现让幼儿感悟活动中强调的知识和行为。如:我们在家长开放日展示的一节心本课程的改编教案《我爱我家》,活动的目的是鼓励幼儿继续积极自信表达,在集体面前大胆分享自己的家庭,并体验与父母、同伴共同参与活动的乐趣,让幼儿更爱自己的家人和班集体。本节课是为了增进幼儿对自我的认识,并通过分享家庭成员的故事经历,让幼儿明白自己的家庭成员都是与其他人有所不同的,初步在团体中分享个人经验。这就体现了行和情的部分。而后面的分享环节,同时让家长参与到心本课程的活动当中,更安全的增进幼儿与家庭(“小”的家)、班级团体(“大”的家)的连结,让孩子们更爱自己的家庭和班集体,这就是知和意的部分。幼儿在逐步完善对自我所处家庭及班集体中关系的认识过程中能逐步培养自尊、自信的发展,能很好的体现心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二)课程的收获。

经过两年心理健康课的开展,大大促进了我班幼儿身心各方面的发展,突出地表现在自制力和坚持性方面,幼儿在日常生活、社会交往和认知活动中已明显地表现出自我控制能力和坚持性的品质,如能克服外界因素以及个人愿望、情绪的影响,遵守游戏规则和活动纪律,能以集体和他人的利益约束自己的行为,能克服一定的困难坚持完成任务等。另外,在游戏活动中,孩子们也常常表现出认真,专注以及愿意接受挑战的自信态度,做事力求取得成功,并为取得成功感到愉快。这些品质,让我们班的幼儿在幼儿园举行第八届小星星诗歌故事表演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幼儿围棋赛获得团体特等奖,六一体操比赛一等奖,还荣获2011年度中国心理学委员会颁发的“心理健康教育先进班集体”奖等,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朝气蓬勃、自信的班级凝聚力。

三、日常生活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渗透

陈鹤琴先生认为:“儿童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健康教育;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应把握时机。”大量的日常生活是幼儿人际交往相对频繁和心理品质自然显露的时刻,除了上好每周的心理健康课,我借鉴他人经验,结合自身特点,在班内开展了一些活动,实实在在地解决了一些问题,而且效果很不错。大班段开展的“赞美时刻”活动,例:老师利用晨间谈话或餐前餐后的一段时间,让幼儿互相赞美优点,老师也参与其中,赞美的范围很广:谁做了好事、谁爱动脑筋、谁讲故事讲得好或有进步了、谁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的……反正可以是小朋友的点滴进步,也可以是小朋友微不足道的特长;又如在班上以“心情角”为依托,帮助幼儿建立关心、友爱、健康的情感。每个孩子今天早上的心情是高兴、平静还是生气,老师只要观察“心情树”、“我的心情”板块里的“心情娃娃”、幼儿自画像和幼儿照片就知道了。我还在美工区为孩子们提供各种画纸、笔、“出气筒”、小水桶等,供幼儿不高兴时自由进入,乱涂乱画,借此发泄心中的闷气。比如我班的那个“我和镜子说悄悄话”,我在里面放上了一面镜子,每天早上孩子来园时,就可以去那和镜子说说自己的悄悄话。一方面孩子的情感有了一个宣泄和释放的地方,另一方面又提高了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孩子们特别喜欢 “心情屋”。“心情角”“心情屋”活动的建立,能让教师及时发现幼儿的情绪,了解最需要开解的孩子,分析原因,用心帮助、解决孩子们的困惑,真正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让孩子在幼儿园的每一天里都过得幸福开心。

结语:维护和增进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幼儿的整体心理素质,将随着人本思想的日益深入人心,随着生命教育的日益重视,随着基础教育的低龄化倾向,成为全社会的关注热点。俗语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所以,在这一阶段加强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幼儿心理健康的养成不是一个游戏、一个活动、一个故事就能解决的。为了把幼儿心理健康工作做的更好,我会坚持不懈的把工作渗透到幼儿园的各项工作中去,深入研究和开展各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持之以恒,努力把我们的孩子逐步培养成身心健康发展的新世纪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欧新民.《学前儿童健康教育》[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

[2]《心航拾得》优秀结业作品集,广州津心教育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