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展林业经济范文
时间:2023-08-01 17:39: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如何发展林业经济,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S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1
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提出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口号,要求经济的发展一定要和自然环境以及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相呼应,林业经济的发展应该调整相应的经济增长模式,从而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我国在近些年来提出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无论是何种经济的发展,都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目标,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生态自然环境为根本出发点,从而更好的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发展相互适应。
(二)有利于林业经济自身的发展
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并不是单方面的,不仅仅可以为我国的自然环境保护带来更好的发展空间,更主要的也可以为自身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同时,也可以为自身的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自然资源,细水长流的经济发展模式可以持续不断的为经济发展带来效益。
二、当前我国林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和现状
(一)林业经济结构较为单一
当下我国的林业经济发展还相当的不成熟,大多数地区的林业经济发展还处于粗放的发展状态。另外企业的发展规模都相对较小,缺乏技术含量,在进行林业发展的过程当中,总是会造成许多的原材料浪费和资源浪费,进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这种粗放型、低水平以及技术含量较低的结构形式和生产模式只会严重的阻碍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
(二)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都直线下降
由于林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乱砍滥伐对自然造成的影响,导致了我国的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都呈现出直线下滑的趋势。而且,我国绝大多数植树造林的树种也相对单一,树种的死亡率相当高。再加上树种的产期较低、效益低下,进而造成了森林资源的不断匮乏,最终必然也会影响林业经济的发展。
(三)缺乏相应的林业体制改革
缺乏相应的林业体制改革是现阶段林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阻碍。故而,在林业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就会出现许多政企不分、职责不分明以及林业经济发展受阻的现象产生。林业体制的完善可以更好的对林业经济发展起到监督和保障的作用,而这种体制的缺乏势必造成林业经济发展得不到合理的保障。
三、我国林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一)科学配置人才,促进林业经济高速发展
林业经济要想更加集约型的发展一改以往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生产方式,首先就要对这一行业进行严格的规范,对从业人员进行专业科学的配置。这就要求广大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实现科学的人才配置,建立起一个专业的个人人才平台,为林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可能。具体而言,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相关专业的人才进行对整体行业的规划。2.企业也应该不断的对人才进行升华培养,包括对其创新意识、资源意识的培养。3.大量储备高水平、高学历、专业能力高的人才队伍。确保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能够不断创新,多层次、多形式的进行林业发展创新。为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带来较多的空间和可能。
(二)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和规范条例
我国林业发展之所以会遇到许多的问题,产生很多破坏自然资源的现象出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相关的法律制度做为保障以此规范林业企业的发展行为。在林业经济的发展过程当中,法律制度和法规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为了促进我国林业经济更好的发展,林业主管部门应该努力的借鉴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林业发展当中制定的相关制度和条例,确立环境优先的原则。当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二者发生冲突的时候,要本着环境生态优先的原则,充分的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二者之间的关系。
(三)优化林业经济产业结构
由于林业经济产业结构还不完善,因此一定要不断的对此进行优化,从而形成相对完善的经济产业结构。针对传统的林业经济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改变,建立起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新的市场对策。同时要加大引进各种先进生产技术,尽可能的缩短生产周期,引进新的原材料和树种,确保树种数量的提升和质量的改进。最后还应该加大改革的步伐,引进和创新新的产品,努力发展服务性项目和产业。
(四)建立林业经济生态评价体系
建立林业经济生态评价体系实际上就是权衡林业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的表现,也就是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的重要展现。建立起来的林业经济生态评价体系,应该是客观、科学的,并且人们现在已经逐步的认识到林业经济所具有的独特的社会效益。所以在发展林业经济的时候,应该找到一个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切合点,使得林业经济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的结合起来。
(五)贯彻和落实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对于林业相关企业,应该不断的贯彻和落实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思想。可持续发展是和科学发展观相继提出来的我国的重要发展战略,也是近些年来我国各个产业发展的首要要求和根本依据。企业应该不断地进行这种思想的学习和普及,从根本上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进而在社会发展和企业发展的过程当中,都可以真正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将生态环境保护提上日程。当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有所取舍,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四、结语
要想更好的将林业发展起来,首先应该改变林业经济发展粗放型的现状,将其集约化、专业化、生产化。同时还应该将其与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只有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才可以确保林业经济不断发展,获得更多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获取相应的社会利益。当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可以本着环境优先的原则,将社会利益和环境保护置于首位。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供给侧改革;市场前景
中图分类号:F019.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6-000-01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林业经济也遇到了新的发展机遇。从我国林业经济的现状来看,我国林业经济总体发展态势较为平稳,林业经济总量较高。但是也存在地区差异以及产能过剩问题,如何在国家的供给侧改革中强化林业经济改革,成为了关系到林业经济能否得到健康发展的关键。基于对新常态下林业经济的了解,林业经济进行供给侧改革是推动林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对林业经济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应立足林业经济改革实际,探讨供给侧改革的动力以及林业经济的市场前景。
二、供给侧改革对新常态下林业经济的影响
从供给侧改革的概念来看,主要是改善产业结构及供需关系,并降低产能过剩造成的负面影响,达到调节供需平衡的目的。结合林业经济的发展形势,在新常态下对林业经济进行供给侧改革,其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供给侧改革改善了林业经济的发展环境
通过开展供给侧改革,林业经济在整体发展环境上得到了改善,林业市场低迷的现状有望得到缓解,林业经济在发展模式上将会取得一定的突破,对提高林业经济发展质量和促进林业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供给侧改革调整了林业经济的产业结构
为了达到供给侧改革的目的,林业经济需要对现有的林业产业结构做出较大的调整,不但要改善现有的产业结构,还要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使其适应供给侧改革的实际需要。所以,供给侧改革对调整林业经济的产业结构具有重要影响。
3.供给侧改革增加了林业经济的活跃程度
林业经济特点突出,可开发价值高,要想改变低迷的发展现状,就要根据林业经济的发展需要增加其活跃程度。而供给侧改革恰恰赋予了林业经济以新的发展机遇,保证了林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得到更多积极因素的支撑。
三、新常态下林业经济供给侧改革的根本动力
从新常态下林业经济的发展来看,供给侧改革的根本动力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林业经济的内在需要,推动了供给侧改革
林业经济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形式,其发展的繁荣程度受到产业结构和市场需求等多方面的影响,其中林业经济的内在发展需求,使得林业经济必须寻求一种新的增长方式来推动其整体发展。而供给侧改革恰好满足了这一需求,对推动林业经济改革和持续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2.林业经济的市场形势,催生了供给侧改革
林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产业规模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产业经济状况和整体效益处于较低水平,不利于林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并且外界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使得林业经济不得不进行积极转型。所以,林业经济的市场形势,催生了供给侧改革的进行,对林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林业经济的产业变化,促进了供给侧改革
随着封山育林政策的推出,林业经济已经从传统的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产业结构的变化和生产方式的变化,使得林业经济必须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发展模式予以支撑。而供给侧改革正好提供了相应的支持,使得林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得到更多的依托,提高林业经济的发展质量。
四、新常态下林业经济的市场前景分析
在新常态下,林业经济的供给侧改革已经成为了必由之路,对林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结合林业经济的发展实际,林业经济的市场前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常态下林业经济的产业结构将更加合理
随着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入,林业经济的产业结构也将会得到持续的调整,在产业结构优势上将更加突出,产业结构的合理性有所增加,产业经济将会朝着向好的方向发展。
2.新常态下林业经济的发展方式将更加多元化
经历过供给侧改革之后,林业经济在发展中将会从规模效应向质量效应方面转变,将立足现有经济形式,积极开发多元化的增长方式,使得林业经济实现多元化发展。
3.新常态下林业经济的发展质量将更加理想
受到供给侧改革的影响,林业经济的产能将有所降低,产业发展质量将会更加提高,对林业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直接推动了林业经济的持续增长。
五、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新常态下林业经济进行供给侧改革,既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去产能的安排,同时也是推动林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结合林业经济的发展实际,以及林业经济的产业现状,要想提高林业经济的发展质量,就要认真分析供给侧改革对林业经济的影响,并找出新常态下林业经济供给侧改革的根本动力,把握新常态下林业经济的市场前景,探索出一条林业经济发展的新道路。所以,正确分析新常态下林业经济供给侧改革的动力和市场前景,对林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世锦,余斌,陈昌盛.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格局调整与变化趋势[J].中国发展观察,2014,02.
[2]黄群慧.新常态工业化后期与工业增长新动力[J].中国工业经济,2014,10.
[3]刘伟.经济新常态对宏观调控的新要求[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4,05.
[4]余斌,吴振宇.中国经济新常态与宏观调控政策取向[J].改革,2014,11.
篇3
关键词:林业养护;复合经济;经济发展
我国的林业经过了初期发展(1949~1978)和中期探索(1978~1992)两个阶段后,从1992年开始步入第三阶段,这一阶段受国际社会关于林业转轨态势的影响,结合当前环境恶化的实际,我国林业发展步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对林业资源的掠夺式开采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地破坏,这就要求新时期林业发展必须走一条生态和经济效益并重的复合式新道路。
一、现实要求新时期林业发展必须走一条复合式新道路
从我国林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考虑,走新型林业复合经济发展道理主要是基于以下三点:首先,生态工程建设要求林业走复合发展的道路。越是那些经济落后、位置偏远的地区,生态环境往往越恶劣,这是因为传统“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思想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过度开采,缺乏科学布局和规划导致的直接后果,只有从生态环境建设大局考虑,才能统筹好养护与利用的关系,林业发展才能步入健康的发展之路。其次,林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林业发展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需要不断有资金投入,仅仅依靠国家投资是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的,这就有必要依靠全社会的支持,支持和鼓励民间投资,发动全社会的力量来共同促进林业的长远发展。最后,这是我国当前国情的需要。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但我国人口众多,再多的收入只要一平均,得出的数字就会少得可怜,因此,从发展的长远角度考虑,无论做什么事,我们必须本着勤俭节约的精神,做到少花钱多办事,这些都是由我国的现实国情所决定的。
二、林业养护与发展林业复合经济的关系
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为林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新条件,但如何利用好这种难得的发展机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肃课题,要利用好这样的机会,首先要对林业养护与发展复合式的林业经济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林业养护是林业经济发展的基础,离开这个基础,林业经济的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过去那种只知道开采和利用地发展方式对环境造成了毁灭式的破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林业经济发展的需要,从促进林业经济发展的长远角度考虑,必须把林业养护作为主要手段,既要向林业要经济效益,又不能破坏林业的生态效益,养护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对于这一点,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复合式林业经济发展离不开对林业的养护,林业经济要持续发展,林业产品是基础,对于这些产品的深加工以及对产业链条的延伸是主要手段,而这些都要依靠林业养护来保证,没有良好的林业养护做前提,林业经济的复合发展只能是纸上谈兵。
三、如何养护
做好林业养护工作,才能为林业经济的复合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为了把养护做好、做扎实、做深入,应该围绕两个方面开展研究。一是科学调整林业结构。改变以往林产品结构单一,竞争力缺乏的状况,努力开拓林业新产品。通过科学研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有重点地培育经济性树种,通过对自然生长树种的选育、引种、驯化、嫁接等的加工利用,探索树种新的功用。从生态经济效益出发,考虑多树种综合配置的种植方式,改善各植物种群的互生关系,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林业的生态效益。在增加种植面积时,要充分掌握市场信息,有针对性地种植一些有市场潜力的新品种,避免盲目发展。二是注重林业生态效益。当前的林业发展中,人们越来越注重林业经济的综合效益,因为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紧密相联,密不可分。首先,林业的生态效益是以经济为落脚点的,它通过经济效益来保证经济发展速度和总量,效益越高,速度越快,总量也就越多。其次,它属于一种劳动再生产,生态效益必须有约束条件,这个条件就是它必须保持环境系统的良性循环,绿色产业是它的支柱产业,具体方式包括以林养林、林农结合等。
四、小结
林业资源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复合式林业经济的发展不仅要求我们要重视林业的经济效益,更要重视林业的生态效益,加强林业养护,加快林业发展,是实现林业经济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林业养护的分析和探索,不仅能为广大林地覆盖地区的居民带来现实的经济实惠,也能为整个地区的生态环境创造价值,因此,我们在不断开拓新林地的同时,更要注重旧林地的养护,这样才能保证林业建设的综合效应,走出一条林业经济复合式发展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1] 徐薇玉徐良才•林业养护与林业复合经济探索[j]•上海农业科技, 2007 (6)
[2] 李铁民赵江平•林业生态工程与生态经济型复合体系[j]•山西林业科技, 2007,12(4)
篇4
【关键词】林业经济管理可持续发展
1.引言
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就是森林,森林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物质基础。目前我国林业发展迅速,林业不仅承担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还承担着林业产品发展以及生态建设的要求。新形势下,我国已经开始转变经济的发展方式,重视生态文明的建设。现今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资源环境还面临着较大的环境问题,因此如何协调好减排、降耗、节能、经济之间的关系刻不容缓。我们要加大对林业的经济管理,优化林业经济的结构模型,从而促进我国环境、资源、人口、社会的协调发展。
2.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发展的基本模式分析
我国林业经济模式变化以及经济管理的重要依据就是国有经济的宏观发展战略。因此林业的经济管理受到发展特征、发展内涵、发展模式等的影响,以下就对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发展的模式进行分析与研究。所谓经济的发展模式,实际上就是指管理项目与管理结构组合形成的发展模式。林业经济管理具有较高的调节功能,在各种经济因素的作用下,林业经济发展模式会受到经营效益、管理质量以及发展水平的作用与影响,因此优化林业的经济结构,可以促进林业经济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就是林业经济,林业经济管理主要是对区域内的林业资源进行经济方面的管理,若是当地林业的经济发展、管理模式以及区域政策的重心偏移林业经济发展方向,那么就可以将林业经济发展模式与区域内的所有经济发展模式结合起来。林业经济发展会受到资源的影响。经济发展模式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以林业资源为核心的经济产业结构,因此在生态环境的作用影响下,林业经济的产业发展会受到林业资源的影响,一旦林业资源受到自然灾害导致资源严重降低,就会使林业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林业经济发展具有周期性,现代化林业经济发展的原始动力就是资源的开发,林业经济面临的资源开发压力较大,开发成本、开发能力、开发技术等都会极大的影响到林业经济效益的变化。在林业经济的实际发展中,面临着比较复杂的资源开发现状,因此林业经济发展的模式基本上保持稳定状态,因此林业经济发展水平、运营模式以及经济效应等都具有周期性。国家的政策也会影响到林业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因此林业经济发展的经营重心以及管理模式都要以国家政策为导向。并且国家会根据林业资源使用以及分配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关林业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政策调整。因此国家政府会对林业经济管理模式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并且每个地区的林业经济都会受到相关政策的影响与干扰。
3.促进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分析
3.1加大林业产业的资源经济管理
我们要围绕林业资源,展开林业生态的旅游经济产业发展。打造林下优美景区、林下休闲旅游区域、森林公园、森林人家等时尚的林业休闲旅游。加大沼气的能源发展与建设,从而提高林业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根据林业的资源条件,创新发展资源循环的生态经济模式,从而大力发展无公害的水果、无公害的蔬菜等林业附属的农产品。打造出优秀的林业与农业品牌产品,加大风能、太阳能等生态节能环保能源的普及应用与推广。从而培养一系列的林业经济产业结构,提高林业经济的发展与效益。我们要以林业资源为基础对象,加强林业市场的导向作用,从而对林业区域产业合理的布局。加大林产品加工、苗木花卉、特色林木果业等的产业发展,实施集约化以及规模化的经营与生产,从而实现流通、销售、加工、种植等各个经济化解的可可持续发展。最后,林业的经济管理与发展,还要建立林畜、林禽、林茶、林果、林菌、林药等林业的经济基地,加大林业的经济产业化发展,从而增长资源,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增加居民的收入。
3.2提高对林业经济管理的观念认知
林业经济管理首先就要从思想上改变以往的认知,不能只注重林业的经济效益,要在满足林业生态效益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效益。林业企业要认识到林业生态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的关系,认识到林业经济效益的基础就是良好的生态效益。在发展林业经济时,要将林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联系在一起,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这样有利于林业经济管理的可持续建设与发展。以往人们为了过分的追求林业资源,获取经济效益,就乱砍滥伐,这样对林业的森林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一旦生态平衡被打破,势必会给当地林业经济的发展带来致命的打击。因此,林业经济发展的而前提就是要保证林业生态环境的和谐与平衡,改变以往只重视经济效益却忽略生态效益的思想,认清楚林业生态环保的重要性,在林业的经济管理过程中,要始终将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此外还要加强林业资源过度采伐的管理,避免乱砍滥伐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要加大植树造林的力度,合理的控制林木的采伐,从而提高林业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保护观念。
3.3加快林业经济的体质改革
林业经济体制的发展既要适应社会市场经济条件,又要适合当今林业发展模式的经济体制,因此需要政府协调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管理,在社会效益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安排林业企业的发展模式,完善并且改革林业森林资源的产权机制,从而使林业资源符合市场化的经济体制。
3.4应用科技促进林业经济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现今林业经济管理的模式还停留在粗放型的管理模式上,因此我们要加大对林业科技的投入,从而为林业经济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动力。加大林业科研水平,从而实现我国林业经济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4.结束语
总之,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还面临着挑战与机遇,我们要加大措施的研究,从而促进我国林业经济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广利.浅谈林业经济管理可持续发展研究[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4,01(7):13-17
篇5
1.1我国林业经济管理模式中的弊端
林业经济管理学中还有很多的弊端。第一,师资力量不足。师资是一切专业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专业没有师资就没有发展前景,熟话说好马配好鞍,同样的好的专业也要配备好的专业老师。但是我国大学都有的一大教学弊端就是对专业老师的培养力度不够,没有领会到大学的灵魂在于学校的师资力量,由于师资力量不足,严重阻碍了林业经济管理学的发展。为了提高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的竞争力,就必须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我国经济管理专业老师主要从事有关林业生产关系和林业计划经济管理的教学和研究,但是我国正处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经济模式更多的向工业方面发展,同时城镇化进程也在加大,国家非常需要大量专业人才入驻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专业,所以国家必须要加强林业经济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以增强和提升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师资力量。第二,专业内容太少涵盖面太窄。教学内容太陈旧,不能跟上时展的步骤,专业内容很是落伍。林业经济管理学缺少以经济为本位的教育改革来全面提升人的素质的教育体系。同时林业经济管理专业也缺少自己专业学科的体系,包括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
1.2处理林业经济管理模式问题的办法
为了全面改善我国大学林业经济管理学专业的发展问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善。第一,加强林业经济管理学专业师资队伍力量,努力提高师资教学和科研能力,这就要大学引进其他国家的先进知识分子来学校进行专业知识的教授,还要帮助年轻的林业经济管理学学者到国外进行深造培养,除此之外还要积极组织召开国际性的林业经济管理专业会议,促进和国际间的交流,开展学术专业研讨会,来提高我国大学林业经济管理学专业的学术水平和能力。第二,建立完善的教师制度来约束,进而使得教师队伍师资力量快速提升。教师队伍要积极合作互相帮助,这样进步会更快。
2.结束语
篇6
关键词:新疆林业;保护和发展;生态环境;措施
当前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极大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保护和发展林业是维护生态平衡的必要措施,同时也是确保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新疆地理位置独特,气候环境比较恶劣,探讨有效的保护和发展措施,促进新疆林业的稳定发展,对促进新疆经济发展和提高新疆人民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1新疆林业现状及存在问题
1.1自然灾害危害大。自然灾害具有不可控制性,其危害大,难以预防,其中火灾、病虫害、气象灾害等是常见的森林自然灾害。新疆林业发展中,火灾是主要危害因素,多数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森林中一旦发生火灾,危及的森林面积大,损失森林资源惨重,且灾后恢复原貌难。1.2乱砍乱伐现象严重。乱砍乱伐是森林面积急剧减少的重要原因,可直接造成生态失衡,水土流失。在利益的驱使下,不法分子利用不正当手段对森林进行砍伐,无视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森林发展成较大规模的林业需要漫长的时间,该过程是一个平衡发展的小生态,但乱砍乱伐势必破坏这种平衡,导致森林资源严重缺失,引发生态问题。1.3监管部门管理不到位。新疆林业的可持续发需要完善的管理做后盾,但监管力度不足,监管不到位,容易导致不法分子大肆偷盗森林资源,尤其是一些稀有的野生植物,造成砍伐乱象。同时管理不到位极易导致不法分子占用植树土地,导致森林面积减少。
2新疆林业保护和发展的必要性
保护和发展新疆林业,增加森林覆盖面积,不仅可以防止土地沙漠化,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同时能够维护地区生态环境的平衡,促进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新疆由于地理环境恶劣,通过加强林业发展,形成天然的森林防护屏风,减少沙尘气象的侵袭,保护地区农业的发展。此外,保护和发展新疆林业,建立起森林天然氧吧、内部绿洲等森林生态区,并结合当地特色形成主题旅游区,促进新疆旅游业的发展。因此,新疆林业的发展势必带动地区农业、旅游业的发展,继而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这对提高新疆人民的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新疆林业发展措施
3.1植树造林必不可少。植树造林是保护和发展新疆林业不可少的基础措施,也是森林资源源源不断的必要措施。植树造林即是扩大森林种植面积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不仅重视数量的增加,同时注意把关植树质量,即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土地性质种植不同品种树木,提高种植成活率,促使经济效益最大化。众所周知,森林不仅稳固土地,防止水资源干枯,同时森林能有吸收二氧化碳,减少空气污染,提高地区空气质量。过去由于人们森林保护法律意识淡薄,对森林保护观念不强,导致乱砍乱伐现象严重,地区政府应该联合林业局加强宣传力度,通过宣传小册子普及《森林保护法》相关知识,并组织地区居民观看森林防护视频,向地区居民强调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的必要性,确保植树造林的措施顺利实行[2]。3.2重视发展林业产业。林业经济产业是现代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林业经济产业与林业生态建设密不可分。林业生态建设是林业经济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林业经济产业发展势必带动林业生态建设的发展;反之林业生态遭破坏失衡,那么林业经济产业失去基础资源难以发展,而林业经济产业萧条势必制约林业生态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制约。因此,政府部门应用出具先关优惠政策鼓励林业经济产业的发展,比如税收优惠、惠民补贴等,鼓励林业加工和深加工企业发展林业经济。同时政府应该对林业种植加大扶持力度,包括资金、人力或物力,为新疆地区发展林业提供便利,提高地区保护和发展林业的积极性。3.3建立法律法规保护林业。法律法规是规范和限制不法行为的有效措施,新疆地区应当结合我国《森林法》制定符合地方特色的相关法律法规,为保护林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确保发展新疆林业中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此外应当认真贯彻落实“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号召,在执行过程中以照法律法规为依据,加强林业的保护和监督,确保新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4结语
森林资源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其在维护生态平衡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保护和发展新疆林业,应当加强植树造林,扩大森林覆盖面积,增加森林资源存储量,确保森林资源源源不断;随后通过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地区企业发展林业经济产业,促进林业生态建设的稳定发展;最后通过完善的法律法规惩治一切破坏林业生态的行为,为发展林业提供法律保护[3]。
总之,保护和发展新疆林业可以改善地区生态环境,促进地区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经济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作者:师海涛 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三十八团林业工作站
【参考文献】
[1]罗兴才.关于如何做好林业保护和发展的措施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2015,12(04):125-126.
篇7
关键词:林业经济 发展 影像因素
林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基础产业,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大自然的平衡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我国的北部边疆,其更是是三北防护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境内包含了大量丰富的森林以及其它动植物资源。如何克服林业经济发展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促进林业经济能够得到适度的增长,加快林业技术的进步,成为了林业从业者关注的问题。下面本文就对林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应对策略。
一、林业经济的影响因素
影响林业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森林资源分布不均衡。林业经济广泛受到自然条件、气候等地域条件的影响,从而导致其发展不均衡。例如是一条狭长的条状,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内蒙古森林资源分布非常不均匀。其中内蒙古地区的东北方向是其中主要的林业产业带,主要集中在兴安盟和呼伦贝尔市地区。绝大部分森林面积和森林资源都集中在以上两个地区,而其它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比较低,这在一定程度影响了林业经济的发展。
(2)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林业产业中的一、二、三、产业发展不协调,林业产业中的一产业所占比例比较高,而二、三产业发展比较落后。从而降低了其整体经济实力,对经济效益的拉动力不强。再加上森林资源不足,林业基地建设比较落后。由于森林资源的有限性,其总量存在一定的不足。特别是天然林禁止砍伐之后,人工林资源十分有限。森林资源的投资大而且周期比较长,影响了农民投资的积极性,例如林木长大后是否能够砍伐等,都影响了森林资源的发展。
二、林业经济发展的改善对策
为了有效的提高林业经济的发展,可以考虑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首先要重视保护林业资源的生态效益,在保证其生态效益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发展林业经济的过程中要遵守自然规律和经济发展的规律,可以优先发展速生商品林和丰产林,灌木原材料、经济林基地和饲料林基地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不断的推进林业产品深度开发,提升林业产品的利用率和附加值。同时还可以推进现在比较流行的生态旅游和森林观光,以及开发森林产品以及野生动物的驯养繁殖等产业,不断的提高林业资源的利用率,增加发现林业经济新的着力点。同时还要坚决的落实中央和关于林业经济的相关政策,加大对林业产业的扶持和引导力度,培养和发现具有领导力的品牌产品和企业,不断的优化林业相关产业的经营方式,提高林业产业的在全国林业市场中的竞争力和活力。要重视对林业产业从业者的技术工作,提高他们的技术能力。把他们从原始单一的林业生态建设上转移到依靠劳动者素质和科技进步的轨道上,建立起以政府林业管理部门为林业技术推广和培训的主体,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林业教育、组织、科研、企业共同参与的林业经济体系。通过政府、科技和林业从业者的充分结合,在不断完善和提高林业生态效益的基础上提高林业产业的经济效益。要围绕林业生态建设为中心,不断调整和解决林种、树种等问题,解决抗旱保活等技术性问题,提高林业产业的规模和水平。
(2)不断的推进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成为了我国当前经济改革中的一个热点,各地区可以借鉴我国南方部分省市国有林业产权改革的经验。根据当地特殊的气候条件,在保证生态的前提下,将林业职工作为主要的承包群体。将林业经营者和吃包者之间的积极性充分的发掘和调动起来,保障和提高国有林业资产的保值和升值。要确保改革的过程有序、透明、公开,保证改革和稳定,做好相关的配套措施,不断的提高和解放林业产业的生产力。通过不断的改革相关制度,建立起有效的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方案,不断的开发森林资源,使其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思路,能够满足现阶段多样化的社会需要。这对于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就业,促进林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具有重要的意义。
除外还应当根据林业发展的规律和经济发展的规律,坚持因地制宜,实现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政府要积极的落实中央的相关政策,加强对林业产业的引导和扶持,培育名牌产品。努力实现林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提高林业产业的竞争力和在市场中的活力。林业产业经济的发展还需要一系列配套措施,例如引进社会化的服务,提高林业产品在市场中的流通速度,不断的开拓市场。努力建立布局合理,而且经济效益良好,在市场中具有竞争力的现代林业产业体系。
三、结束语
林业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一定要对林业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并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为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确保其稳定发展。以上本文就对林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进行了探讨,以对林业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林业生态建设 林业产业 影响 意义
[中图分类号] S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2-0139-01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核心,是人类得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而以森林为核心经营对象的林业,不仅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必需的林产品,而且还肩负着生态建设与保护的时代使命与任务。因此,如何正确认识林业生态与林业产业的关系,如何实现林业生态对林业产业的正面推动,已经成为广大林业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的话题,这也是本文研究的根本立足点和归宿点。
1 我国当前林业建设的现状
2016年1月10日,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明确得出,我国林业建设的目标是:到2010年,使森林覆盖率达到20.3%。到2020年,使森林覆盖率达到23.4%。到2050年,使森林覆盖率达到28%以上,最终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林业经济发展水平跻身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建设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
据权威数据调查显示,我国2015年的林业产业总产值已经达到了5.81亿万元,是2010年的2.6倍,而林产品进出口贸易额更是突破了1400亿美元的大关,是2010年1.5倍,是名副其实的林产品生产与贸易大国,跃居全球首位。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核心,是人类得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而林业的发展是资源为前提的。因此,推动我国林业产业的积极建设,对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客观来讲,我国林业建设与发展的现状,集中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人工造林势头强,人工林保存面积居世界首位;
第二,林业产业不断发展,实力不断增强;
第三,林业科技水平显著提高,法律体系不断完善。
而林业生态问题集中体现在生态恶化方面,主要有土地沙漠化、旱涝灾害、水土流失等。
2 林业生态建设对林业产业发展的意义
2.1 林业生态是林业发展的基础与前提
林业经济的发展与建设,归根结底都是以森林资源为根本前提的,如果失去了林业生态资源的支撑,那么所有都是妄谈。因此,从生态保护角度来看,林业产业发展与林业生态建设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而从林业产业建设的角度看,木材属于经济的直接来源,其数量与经济规模直接挂钩。从林业生态建设的立场看,地区内的绿化率与地方环境质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当林业开发过度时,植被绿化率和覆盖了也将随之降低,最终会带来空气质量和环境破坏等一系列问题,随之林木产量也将大幅下降,由此进入恶性循环,最终制约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林业生态和谐建设是林业产业发展的基础与前提。
此外,林业产业价值,主要是通过林产品的市场流通和销售来实现的,这样就需要一个成熟、稳定、健康的林业发展体系,以确保林产品开发数量和加工链的合理。但在实现经济价值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对生态系统的保护。若是过度开发,则将打破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影响到林业的健康发展,那么不仅会带来严重的生态破坏问题,而且还会造成木材产量下降或中断等问题,阻碍林业生态和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说,在加快林业产业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兼顾林业生态效益,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赢,推动双方可持续发展。
2.2 林业生态将促使林业发展走向可持续道路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有充足的资源供给和支撑,如此才能确保经济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目前,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实践与探索,我国明确了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等可持续发展理念,而在林业产业建设方面自然也不例外。但客观来讲,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林业产业建设中的执行效果不是很好,部分地区一味追求地方GDP效益,完全不顾林业生态而进行掠夺式开发,导致对地方生态系统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此外,大量实践也证实,在林业产业建设的同时,必须兼顾林业生态效益,确保生态林业的丰富性,如此才能促成林业生态的形成,从而促进林业发展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生态林业属于林业生态和林业产业和谐发展的一种全新理念,它要求在林业产业建设中,以生态理论和方法为指导,科学、合理、适度地开发利用林业资源。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落实于林业产业建设的全过程是生态林业的核心理念,而这也是林业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据权威预计,2016年我国会进一步加强林业产业建设,会更加注重发展绿色、环保、特色的林业产业,将逐步扩大林产品的生产和贸易。对于林业的产业结构也将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加强林业能源开发,探索全新的森林能源产业发展模式,并抓住“互联网+”的时代机遇,拓展林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空间。但最为重要的还是加强对林业生态保护,加强森林保护工程建设力度,以进一步推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3 结论
新常态下,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推动林业生态和林业产业的和谐健康发展,已经成为业内亟需深入思考和研究的课题。在林业生态和林业产业建设中不断暴露的诸多问题,广大林业工作者应当立足现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在注重林业产业建设的同时,兼顾林业生态效益,如此才能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治强.林业技术发展在林业建设中的重要性[J].北京农业,2015(34).
[2]闵庆文,刘某承.李文华:生态农业发展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推动者[J].世界农业,2015(11).
篇9
关键词:营林生产;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策略
在营林生产过程中,林业生产单位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意识到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要努力实现两者的协同发展。因此,林业生产单位首先要了解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内容和重要性,进而采取科学合理的策略,在保障林业生态的基础上,促进营林生产经济效益的提高。
1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主流的发展理念,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对于解决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可持续发展包括3个方面,即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而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人的管理和调控。
2实现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2.1加快调整林木生产结构
林木生产结构主要是针对森林种植品种的结构,为了实现林木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必须要对当前的林木结构进行调整。首先,营林单位对于林木的品种要进一步优化选择,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选择一些经济价值高,适宜当地自然环境的林木种类。同时,尽量丰富林木的种类,避免出现地区林木品种单一化。过度单一的林木品种,可能会出现较为严重的病虫害传染。通过品种的更新达到提高营林部门经济效益的目的,同时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其次,延长林木加工的产业链,实现林木深加工,提高林木产品的附加值。避免直接进行原木加工,没有任何的林木产品。通过延长产业链和提高附加值,一方面可以增加经济收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当地就业率。最后,营林部门在对林业生态环境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除了要保护林木的生长,也可以积极发展相关产业。
2.2加快技术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
科学技术是实现林业生产质量提高和林业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保证,林业生产的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林业科技的引进和应用,切实提高林业生产的效率。在林业生产和保护过程中,注重对林业方面的科技投入:一方面加大对林业专家的引进和咨询,通过林业专家的专业指导提高营林生产水平;另一方面加强林业科技设备的采购,提高林业生产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率。依靠科技人员和科技设备,林业生产部门可以快速查找出自身在营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而不是靠一些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经验盲目处理各种营林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最终实现营林的持续生产和生态保护双重目的。最后,营林部门不仅要加强引进科研人员和科研设备,也可以对营林的方式和措施进行改进,引进先进的营林方式和措施。例如,森林防火监控系统、森林培育监控系统、森林生态监控系统等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都可以结合当地的需要加以运用。通过对森林环境的整体监控,提前发现森林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提高林木生长质量,提升林木生产水平,实现营林生产的增产增效。
2.3完善林业生产的管理制度
科学合理的林业生产制度对于营林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由于受我国社会发展的限制,仍然没有全国性的相关规律法规,对营林生产和林业生态建设设定统一的标准和规定只有各个省级部门制定了相关管理制度。因此,地方林业部门在生产和保护过程中,要积极参照省市各级政府所制定的规章制度,结合自身林业生产特点和发展现状,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的林业生产和保护制度,制定出适合当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制度。具体可以从人员设置及职责配备方面,外来人员的管理和营林生产过程及林业生态保护过程中的技术操作方法及原则等多方面进行制度完善,保证营林生产和森林保护的各项要求及措施能够得到真正有效地贯彻和实施。
3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营林生产以及林业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该采取的措施进行了具体分析,相关单位在营林生产工作以及林业生态建设工作中应综合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营林生产工作以及林业生态建设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保证营林生产在获取更大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加有效地提高林业生态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守成.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刍议[J].才智,2011(34)
2刘玉善.探讨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J].科技致富向导,2015(2)
篇10
关键词:林业经济;结构调整;思考
中图分类号:F3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5-0031-02
林业经济是我国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多年来积累下来的林业经济结构失衡、经济效益差等深层次矛盾,如今林业经济已体现不出往日的辉煌,转而步入了迟缓期。主要表现在森林资源结构上、林业产业结构上以及林业产品结构上都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这必将逐渐导致森林涵养水源功能降低、生物多样性丧失、森林病虫害的自然控制能力下降,影响到林业的社会、生态、经济效益的发挥。所以,如何适应当前的市场需要,做出符合自然的规律的林业经济结构调整,使得我国林业事业更好更快更稳定地发展,才是我们林业工作者们应着重研究的问题。
一、我国林业经济结构中的问题
1.在森林资源结构上。主要表现在林种结构方面,当代人为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在营林造林时往往多考虑用材林的营建,致使林分结构中用材林比重偏大,公益林、防护林等具有很高生态价值的林分比重偏小;在树种组成方面,由于天然林的不断减少,现存的多是人工林以及人工次生林,这种人工林树种极其单一,往往是一片林分一种树种,并且针叶林多、阔叶林少。这种树种组成单一、林分结构简单,没有中间过渡层及林下植被覆盖的林分,其抗逆性极差,很容易因火灾、虫灾的爆发而造成林分大面积死亡,甚至全林死亡。在用材林龄组结构方面,由于原始天然林损失殆尽,我国现有的林分其林龄组成中幼龄林多,近成过熟林比例较少。
2.在林业产业结构上。随着多年来的森林经营,大量采伐迹地没有及时更新造林作为基础产业的营林业与林业工业的发展不协调状况未能够全完扭转,森林“ 赤字” 问题仍有待从根本上予以解决。我国形成了一种不合理的“独木舟”式的两头窄、中间宽的林业内部结构,存在投入大、产出低、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同时,以第一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粗放式规模扩张,导致森林资源质量和效益呈下降趋势。因为林业投资不足,但是又必须要加快造林绿化,所以出现了大量人工林,而长期的人工林存在会引起土壤退化,造成地力严重衰退,破坏森林的生态结构。与此相对的,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以森林旅游为形式的第三产业,由于经济效益体现时间较长,见效慢,其巨大的潜在价值被人类所忽视。近年来采育比例失调严重,更新跟不上采伐。
3.在林业产品结构上。原木生产与木材综合利用产品结构不协调,多年来,大多森工企业采用的均是以原木生产为中心单一的生产品结构,近些年随着市场经济改革,虽然销售方式有所改变,但还没有能从根本上调整过来。其具体表现为,林产品结构不够合理、整体质量不高,不少地方在发展林业基地的政策导向上,重发展规模,轻质量效益,产品趋同化现象严重。还有林特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市场竞争能力不强。受市场经济、科研投入、政策导向等因素影响,科研的短期行为和急功近利现象日趋严重,良种选育、新品种引进和产品贮藏保鲜加工等技术储备严重不足。
二、调整我国林业经济结构的方法
1.调整森林结构,改变林种组成。为了使森林能够持续的发挥多种用途,达到永续利用,能持久地产生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需要在林种结构上应做相应的调整。应改变林种结构简单的人工林,逐步改建成为人工混交林,应把比较单纯的偏重用材林的结构的林分,调整为以用材林和防护林为主的各林类按比例的多种林份的结构。在今后营造新林工作中,应将较大精力投入的营建具有高生态价值的防护林、释济林和薪炭林上面。在少林缺柴地区,应大力营造薪炭林,以解决烧柴的问题;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多营造防护林。同时,加强对天然林的保护工作,以及对中幼龄林的及时抚育工作,保证合理的林分结构,增加林分产量。
2.按照市场需求,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对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要制订出合理的利用方案,调整生产布局,调动森工企业力量。要将林业经济从“独木支撑”的局面中拉回来,调整为第一产业、第三产业齐头并进发展。在稳步提高第一产业产量,增加市场供给的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需求的变化,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增加并终将会上升到主导地位。着眼于未来,我们应该大力发展林业第三产业,开发以休闲娱乐为目的的森林旅游业以及能够实现快速收益的木竹加工业、林副食品加工业、贮藏保鲜业、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业等第三产业。
3.对林业产品结构的进行调整。改变原来以单一的原木为中心的产品结构,加大开发新产品的力度,从林副产品、森林动物养殖等方面入手,使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多元化共同发展的方式。同时,应加快新技术的研发,加大林业产品的科技含量,自主创新,做好新技术的应用,从而做好林业产品的改革,利用技术的革新做好林业产品的深加工,更好地增加其附加值。重要的是做好林业产品不同的出口类型的调整工作,打破中国没有高档的林业产品的出口的情况,保证中国林业产品的不断更新和发展。
有远见认知的产业是可以长足发展的,林业产业也不例外。林业经济结构的调整是需要从长远打算的,只有林业的发展适合时代的发展,它才可以有立足之地,才可以更好地发展。所以,林业经济结构的调整是必然的也是重要的,只有适应当前的市场需要,进行符合自然规律的调整,才可以更好更快更稳定地做好林业事业发展的不断提升工作。
参考文献:
- 上一篇:汽修行业现状与前景分析
- 下一篇:社会治安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