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管理方案范文
时间:2023-08-01 17:39: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图书馆管理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
1 引言
目前,各高校都在为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目标而努力,而建设高水平大学就必须要建设一所高水平的大学图书馆。为高校教学和科研提供了重要文献信息保障的图书馆必须对现有落后的管理观念及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以适应建设高水平大学图书馆的实际需要。本文着重于对高校图书馆现有管理模式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力图对高校图书馆如何创新管理模式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和参考。
2 高校图书馆现有管理模式问题分析
近几年,高校图书馆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大量购进新书,更新办公设备,电子阅览室扩容,引进高学历人才,服务质量日趋提高,服务体系渐趋完善等等,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我们也看到,在大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2.1 被动服务现象仍然存在
今天,评价一个图书馆员工作的好坏,其工作是否称职, 不是看他提供了多少次服务,而应该看他解决了多少问题,要善于为读者解答和解决提出的各种问题。作为图书馆,不能单纯等待读者上门借阅,而应主动深入读者中间增强参与意识,了解读者需求,建立以读者为本的管理与服务模式。“以读者为本”的管理就是研究读者方便读者和尊重读者,研究读者的知识结构、读者需求的综合性。方便读者就是服务方式和管理方式更有利于读者,为读者提供各种便利。图书馆作为教学的前沿阵地,应对学校的社会环境、理论研究成果进行全面的分析,充分认识到传统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局限性,建立以读者为中心的新的藏书管理和服务机制。
2.2 管理模式与信息时代的发展不同步
目前高校图书馆提供的电子化服务基本包括:OPAC、数据库查询、参考咨询、学科馆员服务等,基本满足读者日常的使用需要。但是本着积极为读者提供电子化、网络化服务的原则,除了用电子设备进行信息处理,为读者借还书,检索图书外,还可以为读者提供阅览电子图书,了解图书馆服务,网上电子邮件咨询、实时咨询等数字图书馆服务。注重为读者提供快速、方便的检索途径,增加用于检索的计算机,提供足够的目录检索方式,为本校读者乃至异地读者查询提供条件。在提供馆藏信息资源服务的同时,对特色文献进行整合及加工分析,围绕学科、专业和专题研究,开辟特色数据库供读者使用,图书馆还应根据学校建设的总体目标及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需要,广泛搜集网络资源并加工整理,使之成为有用的数据资源,使读者获取更多有用信息。
2.3 图书馆藏书模式单一化
图书馆可以按照不同读者借阅性质组织藏书。对于有特定借阅需求的读者和一般性知识学习和文化消遣的读者,可以按照其借阅性质分为两部分,参考性藏书和浏览性藏书。参考性这类藏书应该为读者提供完善的检索途径,并严谨科学地组织藏书。浏览性藏书主要采取开架方式,集中图书馆所有藏书的复本,按照读者的总体需要而组织藏书,从根本上改变以书为本的藏书模式。改革管理工作流程,大大提高管理效率;能使图书馆以敏锐的观察力,密切关注未来变化的新趋势、新动向、新问题,从而能以超前的意识果断决策,适应未来发展的要求。
2.4 图书馆员的角色尚未适应新时代环境下的要求
图书馆的人力资源就是馆员,这一资源的价值取向主要看其对知识、技能、经验以及创新意识等的把握程度及实际水准,也即指人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优秀馆员是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和财富,也是管理过程的第一能动要素。其实际作用的发挥与否将在整个图书馆管理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过去,图书馆管理员处于被动的角色。现在,变图书馆管理员为“知识导航员”,作为“知识导航员”却是主动的。是主动与读者沟通,了解需要,然后为读者提供信息查询、检索等服务;做引导学生吸取知识的教育者,积极配合老师的课堂教学和学校的各项活动;做教师教育教学的好助手,配合教师的教改科研。
3 高校图书馆创新管理模式建议方案
3.1 创新图书馆管理模式及方法
传统图书馆一直沿用的直线职能式管理模式:其以劳动分工、个人责任制及规范为基础,借助于森严的等级与权利进行管理。传统图书馆馆员的智慧和独创性受到限制,组织僵化、反应迟钝、创新阻力大,这正是知识经济状态下限制图书馆发展的致命桎梏。现在图书馆要形成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它能够释放被压制在传统等级制度下馆员的聪明才智和内在的潜能,给予馆员表露内在渴望的机会,消除阻碍馆员创新的组织限制。传统图书馆虽然也运用了计算机等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但就其本质而言,还仅是放大了人的体能特征。传统图书馆管理以垂直的纵向层次的管理为主,按职能划分为部门,按职位分层,以规则和制度为管理主体。这种僵硬的组织结构阻碍了人们的相互交流与沟通,抑制了人们的个性和创造力。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全球网络、信息高速公路的推进,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市场化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与之相应,现代图书馆的管理也以网络化管理为主,各管理层的横向联系增加,采取并行的方式,更加强调协同。网络管理的普及将最终强化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职能,使读者最终受益。另一个方面,图书馆的组织机构柔性化,工作时间、场所和计酬制度更加灵活。而图书馆考察管理人员的工作,将不再仅仅把传统的考勤列入考察范围,而以员工的工作效率、工作产出品的质量作为主要衡量指标。建立科学的信息集成模式以及提高信息准确度和多种信息的反馈机制。较之传统单一的管理方法,现代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方法应具有决策信息化,沟通网络的多元化等特征。
3.2 创建重视现代化人才的机制
在图书馆事业发展中,人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正如印度著名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所说:“不管图书馆坐落在什么地方,开馆时间和设备怎么样,也不管图书馆的管理方法怎样,一个图书馆成败的关键还是在于图书馆工作者”。当今社会,无论是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的竞争,还是图书馆与其它信息产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知识创新中最关键的因素,德才兼备的人才是图书馆的宝贵财富,是现代图书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因此,重视现代化的人才,造就优秀人才是当前图书馆界所面临的一项迫在眉睫的、势在必行的战略任务。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改革用人制度,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平等、公开的竞聘上岗的制度,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让相应才能处于相应的能级岗位,注意发现和使用那些具有信息意识、竞争意识、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和公关能力的一批人,要扬长避短,量才为用,使人才配备尽量合理化,这是留住人才的有效措施之一;另一方面要加大人才投资力度,采取送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加强馆员再教育和培训,促进馆员知识更新,使其逐步成为新型的文献信息服务人才。
3.3 加强高校图书馆现代化技术的创新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图书馆的作业工具也向更先进的现代化技术装备看齐。面对社会各种知识信息的急剧增长,采用计算机加工文献不是难事,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出现和各种文献数据库的建立,图书馆还应逐步采用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其中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办公自动化技术、复制技术、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声像技术、光盘技术、软件技术、机器自动翻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只有实现技术创新,使工作手段达到自动化,图书馆各项业务才能在一种良好的环境下运转,更好地为知识创新工程服务。
综上所述,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不但要在思想上、观念上更新,还要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服务技能,加强自我学习和知识更新,这也是高校图书馆生存价值的重要体现。因此,高校图书馆必须按照社会发展的需求和读者阅读多样化的要求,不断调整和开创多元化服务的新模式,使高校图书馆事业蒸蒸日上。
[参考文献]
[1]王晶.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2(05).
[2]曾馨.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探讨[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7(1):73-75.
篇2
关键词:电子图书;安全;防护技术
中图分类号:G25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20-30388-03
Characteristics and Safety Protection Techniques of Electric Books Management
ZHONG Jiang-lian
(Hunan Institute of Humanities,Science and Technology,Loudi 417000,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electric books management,the paper elaborated the problems of e-book management,and then proposed personal opinions on safety protection techniques.
Key words:eletric books;management;protection
1 目前电子图书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虽然电子图书发展较快,但它毕竟是一种新生事物,还存在一个从发展到完善的过程,因此,电子图书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问题。
1.1 电子图书的网络安全问题
计算机系统的自身安全和自我保护功能非常薄弱,而且从技术上来讲,因特网自身的结构也决定了它的安全存在隐患,都给一些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 因为,网络是一个开放式系统,许多应用系统处于不设防状态,具有极大风险性和危险性。TCP/IP协议的开放性导致了它在安全性上的漏洞,如TCP/IP协议存在缺乏对用户身份的鉴别及对路由协议的安全认证等。计算机网络分布的广域性、密集信息资源的共享性、通信信道的公用性等,都为信息被窃取、盗用、非法增删改及各种扰乱破坏造成极为方便且难以控制的可乘之机。同时,网络系统又过于复杂,缺陷太多,使网络化图书信息不完全。网络化的发展及电子图书对网络环境的依赖,安全问题更日益突出。网络系统随时有可能遭到计算机病毒、黑客的攻击,造成系统被破坏或者被非法使用,信息数据泄露和丢失,造成电子图书变得残缺不全、面目全非甚至不复存在[1]。因此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应当肩负起电子图书资源的分布式管理和数据保护职能,来集中保护电子图书等数字资源的安全。若图书馆的服务器的数据遭到破坏、丢失,那么图书馆所采购的电子图书的数据将无从恢复。因此要对图书信息系统数据进行备份,对工作站使用不间断电源,及做好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工作等安全措施,对电子图书进行全面保护。如果电子图书的安全问题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势必影响电子图书的发展,因此网络安全问题应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
1.2 电子图书的知识产权问题
对于电子图书而言。无论是将正式出版的文献转化为电子形式在网上还是将没出版的作品在网上公布,都要涉及知识产权问题。根据法律规定,未经作品的版权所有者同意,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他人的作品。由于电子图书是在网上下载、浏览,因此版权问题比传统图书更难以控制,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传统文献数字化引起的版权问题,它是由于电子网站未经著作权人同意擅自将纸质作品数字化而导致的“无限传播”,从而产生版权纠纷;二是电子图书网上传输引起的未经授权的复制,从网上下载一部电子图书,经过解码将其转换成另一种格式,就可以在网上传播,从而侵犯了网络出版社的权利。如果一本电子图书在网站上可以无限制地被下载,这样做虽然方便了个人用户,但必将损害出版社、软件公司及其图书作者的利益。如果这两个问题解决不好,势必挫伤作者的创作热情,出版社也因没有经济收益而放弃对电子图书的投资。因此,知识产权保护是电子图书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1.3 电子图书信息的不稳定性问题
电子图书存储介质的物理寿命 ( 保证存储的数据不丢失的时间) 远远比不上纸质图书,即使是寿命较长的光盘也不过20- 30年(保管条件好的话可以延长)。材料的氧化和变质、磁场的影响等很容易破坏甚至抹去介质上存储的数据。存储介质的不断更新换代,更加速了电子图书的不稳定性。不过10年,8英寸软盘几乎已成为历史,5英寸、3英寸软盘也用得越来越少了,光盘、U盘等迅速普及起来,不久的将来还会有新的存储介质出现。据介绍“新型原子级CD、全息存储器、光学只读存储器和磁介质存储器将在21世纪共铸领域的辉煌”。技术竞争十分激烈的当代社会,信息技术是十分脆弱和不稳定的。设备与软件的寿命估计不超过10年。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厂家可以保证它生产的硬件和软件永不过时。”[2]因此,每隔一段时间就必须对原载体上的文字、数据进行拷贝、转换,使之保持常新的状态,防止信息的丢失。然而,在不断进行拷贝、转换过程中,由于上述等各种原因引起的信息损失、变异和泄露是不可避免的。由此可见,电子信息的不稳定性给电子图书的管理带来了严重挑战。
2 电子图书的安全防护技术
2.1 对载体的安全防范
首先,选用优质电子图书载体。磁带、磁盘、光盘的质量直接影响其使用和贮藏寿命,所以应采用质量好、性能优的磁带、磁盘、光盘来存贮电子图书。
第二,创造适宜的保存环境。温湿度是影响电子图书载体使用和保存寿命的重要因素。温湿度过高会加速其载体材料的氧化反应,导致载体材料变形、变质,甚至造成电子图书载体中记录信息的丢失。温湿度过低会使电子图书载体变脆易裂,同时由于容易产生静电而吸附许多灰尘,致使读出的信息错误率增加。因此,电子图书载体库房可由恒温恒湿机和空调机控制温湿度。根据有关规定,电子图书载体的贮藏环境和使用环境最佳的适宜温湿度条件为:贮藏环境:温度15~20℃,相对湿度40% ~50% 。使用环境:温度15~25℃,相对湿度40%~60%[3]。
第三,防止光线和有害气体的危害。对电子图书载体危害最大的是紫外线,它能与载体本身的制成材料发生氧化反应,致使盘体老化,紫外线还能使磁性载体的稳定性受到影响,导致信号衰减,从而影响记录信息的质量。因此,要严格控制强光的射入,不让其受到强光直射。再就是有害气体,主要是空气中的酸性气体(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化氢等)和氧化性气体(氧化氮、氧气、臭氧等)。它们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沉积和吸附在电子图书载体的表面,腐蚀破坏载体,致使载体脆化变质、机械强度降低、磁粉脱落、声像模糊等,造成电子图书载体的损坏和信息的丢失。而灰尘不仅会划伤和污染电子图书载体,而且含有化学成分的灰尘会使载体受到一定程度的腐蚀。同时当含有细菌的灰尘落在电子图书载体上后,不仅会使其中的数据丢失,还会污染驱动器读写磁头,甚至会殃及其他载体。基于以上原因,要求严格做好防尘工作,保持好电子图书载体的清洁卫生,尽可能创造良好的贮藏环境。
第四,防止外来磁场的入侵。磁带、软磁盘、硬磁盘皆是一种磁性载体,对磁场非常敏感。若磁性载体被外来磁场干扰,就会造成其中记录信息的丢失甚至完全破坏。因此,磁性载体在保存和使用的过程中一定要远离强磁场,确保载体不受磁场的损坏。应使用特殊材料,如软磁物质(软铁、镍铁合金等)制成存放磁性载体的专用柜子,可以屏蔽磁场。对于特别重要的电子图书的存放区要设置测磁设备,对隐蔽的磁场进行监测。因此为使磁性载体的质量得到更好的保证,要避开磁场,要有相应的防磁、测磁设备,使磁性载体的贮存和使用都不会受到磁场的干扰。
最后,要科学使用电子图书载体。即科学使用磁带等,养成良好的使用存储介质的习惯。科学使用电子图书载体对其贮藏寿命起着关键性作用。
2.2 提高网络信息安全的技术保障
对网络环境下电子图书信息安全防范和保护的主要措施和手段有: 访问控制、加密签署、防火墙、漏洞扫描技术、入侵检测技术、防写措施、信息备份与恢复等[4]。
(1)访问控制。其主要任务是保证电子文档中的信息不被非法访问和非法使用。可以通过入网访问控制, 规定哪些用户能够登陆服务器,并获取网络资源;再有权限控制,控制用户所能访问的目录、子目录、文件和其他资源,并限定用户对这些资源所能进行的操作,以防电子文档的拷贝篡改和打印;还有防火墙控制,是阻止网络黑客访问某个网络的屏障,它既能阻止本机构资源的非法访问,又能阻止资源从该机构的非法输出。
(2)加密签署。与电子信息处理有关的加密签署技术主要有三种:私钥对称加密,即收、发文双方使用相同的密钥;公钥非对称加密,即收、发文双方使用的密钥互不相同而且几乎不可能从加密之钥推导出解密之钥,主要用于正常密钥交换非常困难的地方,如互联网;单向函数,主要用于数字签名和证明,可证明电子图书、数据库内容的可信性。
加密的目的是确保不宜公开的电子文档、数据库的非公开性。作为保证电子文档、数据库机密性的主要措施,它可由多种加密算法来实施,如密码算法和公钥密码算法。将两者结合使用,效果更佳。
签署技术则可以确保电子文档的真实性和进行身份验证,以确认其内容是否被篡改或伪造。它可以包括证书式和手写式数字签名两种。其中,证书式数字签名要向专门的技术管理机构登记注册,而手写式签名是作者使用光笔在计算机屏幕上签,或使用一种压敏笔在输入板上签,显示出来的“笔迹”,如同在纸质文件上的亲笔签名一样。当然,用手写签名的方式时,还要借助其他安全控制技术,防止数字签名的“笔迹”被他人拷贝。
(3)防火墙。通过在网络边界上建立相应的网络通信监控系统,达到保障网络安全的目的。
(4)漏洞扫描技术。就是自动检测远端或本地主机安全脆弱点的技术,对重要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检查,发现其中可被黑客利用的漏洞。漏洞扫描技术分为被动式和主动式两种策略。被动式策略是基于主机的检测,对系统中不合适的设置,脆弱的口令以及其他同安全规则相抵触的对象进行检查;而主动式策略是基于网络的检测,通过执行一些脚本文件对系统进行攻击,并记录它的反应,从而发现其中的漏洞。
(5)入侵检测。是对计算机和网络资源的恶意使用行为进行识别和响应处理的过程。它可以帮助系统对付网络攻击,拓展了系统管理员的安全管理能力,提高信息安全基础结构的完整性。
(6)防写措施。即将电子文档、数据库设置为“只读”状态,如此用户只能从计算机上读取信息,而不能对其做任何修改或复制和打印。
2.3探索长期可存取技术
为了使电子图书长期可存取,必须研究其长期适用的读取方法。目前,使用的较多的技术有:
(1)仿真。指制造一种可以运行过时软硬件的软件,在运行过程中对过时软硬件进行模仿,从而使电子数据可以读出。
(2)迁移。指将数字信息从一种数据环境转换到另一种数据环境上的复制。但迁移技术可能造成部分文件格式丢失,最好备份后再做。目前,迁移技术被认为是保护数字信息长期可存取的有效途径。
(3)载体转换技术。将技术过时的电子数据适时地转移到缩微品或纸张上,不再用计算机进行读取。它可以避免技术过时带来的读取困难。
2.4建立健全有关制度
(1)建立定期检测和维护制度。每年定期检测1-2次,对磁性介质每3-4年得拷贝一次,并建立对电子图书的检查、维护、拷贝等操作过程进行登记的制度。
(2)通过设立“网络安全员”,检测网络运行状况,清除计算机病毒,修补技术漏洞,击退入侵黑客,并在网络遭受攻击时候能给予反击或是尽快修复被毁系统。加强对网络安全形式的预测,提高安全工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肖文建.论网络环境下电子文档信息的安全[J].档案学通讯,2003,(1).
[2] 杰夫.罗森伯格.保证数字或文献的长久性[J].科学,1995,(5).
篇3
[关键词]图书馆;档案管理;信息化;业务培训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0.126
[中图分类号]G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0-0-01
1 当前图书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不少图书馆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充分,对很多图书信息没有建立起完整合理的档案,导致无法高效准确地提供所需要的图书档案信息,目前的管理模式面着极大挑战,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1 缺乏高效的网络平台,工作效率不高
目前,很多图书馆档案信息化服务网络平台的建设不是十分理想,很多图书馆的信息化设施虽然已经建设完善,但缺少信息资源建设,没有发挥出信息化网络平台的共享性优势,没有提供图书馆资料网络信息服务,导致很多读者不能及时高效地检索所需要的图书信息,或者检索到了信息却发现信息不完整甚至没有实质性内容。此外,还缺少能让读者进行交流信息的网络平台,资源共享的服务性网络化平台还不够完善。
1.2 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
很多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存在着专业素质不高的现象,图书馆领导对馆员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往往忽视了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培养和人性化管理,导致管理人员服务的主观能动性不能被很好地调动。有的图书管理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不高,只停留在简单的操作上,利用网络开发信息资源的能力有限,借助计算机开展图书管理的水平有待提高。
1.3 信息化管理平台二次开发能力有限
一些图书馆花费巨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建立起档案管理信息化平台,但运用却不够全面和深入,仅停留在一些最基本的功能上,对一些高效实用的应用方法和模式完全不知道如何应用。一些信息化设施长期得不到应用,信息化管理平台不能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 图书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方法和措施
图书馆档案管理信息化平台改变了传统图书馆档案信息搜集、加工、存储、检索、处理、再生和利用的方式,其基本的构建思路是依托计算机设备和互联网环境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信息传播与信息共享。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信息化建设的方法和措施。
2.1 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化平台的构建
档案管理信息化平台的构架就是采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将图书馆内的档案信息互联成一个分布式的图书馆群体,同时,通过宽带高速互连的计算机网络将信息服务对象、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结合起来,把不同地理位置上及不同类型的信息,按统一标准有效存储、管理并通过易于使用的方式提供给读者。充分利用图书馆现有实体和网络虚拟资源,依靠现代信息技术,为图书馆提供知识面更广的信息化服务,超越空间和时间的约束,使读者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可以在网上远程跨库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高度的资源共享。
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平台的二次开发和运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时刻都在不断更新和发展,要构建出先进的信息化平台,就要不断运用这些新技术,同时,结合图书馆自身条件和发展的特点,构建最适合自己的信息化平台。
2.2 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业务培训
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是图书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平台的关键,也是图书馆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特别是管理技术和计算机信息技能,只有将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升上去,才能更好地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把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搞上去,更好地发挥信息化平台的作用。图书馆领导层首先应认识到这一点,然后采取各种措施提高业务技能,例如,定期开展业务培训,采取参观学习,不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信息化管理技能研讨会等,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水平和专业水平。
2.3 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平台中实施人性化管理
所谓人性化管理,是指在构建的信息化平台之初,要树立人性化服务的理念,树立“以人为本,读者第一”的理念。一方面要从读者的角度出发,对馆藏文献和信息资源进行深层次开发,以方便读者利用图书资料、信息资源进行交流,汲取知识,拓宽视野,实现图书馆管理人员与读者之间的互动,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另一方面,要尊重读者的平等人格,理解读者、方便读者,对读者一视同仁。
2.4 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平台中提倡个性化弹性管理
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读者对图书馆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和综合化的趋势。一方面,如何结合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展现给读者一个不一样的、精彩纷呈的信息化阅读平台是每个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另一方面,随着各种硬件设施的发展,如何满足不同需求的读者个性化需求和弹性化需求,也是图书馆阅读平台建设的要求。因此,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的过程中要建立决策权下移的分权型弹性化的组织结构,弹性化可以加快信息传递速度,使每个管理人员的决策更有效率,对管理人员的能力培养和个性化服务能力的塑造,也是构建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根本所在。
篇4
关键词:土建工程;造价管理;现状;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对土建工程实行有效的工程造价管控,需要在项目工程的决策、设计以及实施等各个环节进行成本控制,进行详细的方案比对分析,才能将工程造价合理的控制在预定范围以内,除此之外,还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采取相关措施,加强对造价管控中的纠偏工作,从而避免盲目的管控措施对工程施工产生负面影响,从而确保土建工程造价管理的科学合理性。因此,为保证建筑工程在不同阶段的有效成本控制,本文就对我国土建工程中当前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简要提出一些相关的具体措施以及应对方案。
一、土建工程造价面临的问题
(一)土建工程造价技术人员缺乏高素质
在土建工程中,工程造价师特别是高级工程造价师专缺乏专业的素质,这是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或者是获取执业资格的工程造价师中,部分没有实际工作能力,部分没有工作实践经验等等,他们自身的综合素质较低。
(二)不够重视土建工程的造价设计
一直以来,土建工程的后期阶段及工程决算阶段是土建工程造价进行控制的重点,因此,在实施土建工程过程中,往往会存在一定的投资超限现象。部分土建工程还会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或者是建成后大幅超过原有的投资计划,进而导致工程的效益出现严重问题。忽视建筑工程中的事前、事中控制,而把土建工程造价的控制重点落在工程的施工阶段,这样在客观上会带来先建设后算账、重技术轻经济、重实施轻决策的不健康发展局面。
(三)不够成熟的工程造价咨询行业
规模偏小、实力薄弱、技术力量较弱、受主管部门的牵制,以及不能够公正地步入社会是当今土建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共同存在的一些弊端;某些土建工程造价咨询单位的从业人员素质较低、基础较差,他们机械单一地进行编制工程造价预算的相关业务,不了解市场中的实际状况;与此同时,这些咨询单位的管理体制不够健全、不够规范,不管是在行业中、地区中、还是在部门上都存在封锁垄断的严重弊端现象,从而不能进行真正的公平竞争。
二、土建工程造价的重要性
土建工程造价关系到社会再生产的每个环节,直接影响到人民的居住条件及生活质量。
(一)为土建工程项目投资的重要经济依据
项目投资依据土建工程工期、进度及价格等方面,对其进行相应的指定,这种科学的投资依据可以有效地使用及分配工程中的资金。
(二)为土建工程项目的决策依据
在建筑工程决策阶段,土建工程造价是对项目经济评价及财务分析的关键依据。其对建筑工程中的一次费用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决策。
(三)为评价投资效益提供相应指标
土建工程造价实际是指一个指标体系,其为工程项目的投资效果评价的重要指标,它所形成的价格信息,可以帮助其他项目进行投资。
三、土建工程造价控制管理的相应原则
一般情况下,土建工程建设周期较长,极易遭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制约及影响,从而导致在项目的初始阶段很难选择正确的工程造价。但是,伴随土建工程逐渐深入,并且逐渐全面的了解土建工程,造价估算也相应的更加科学合理。
(一)进行多次计价在工程的不同阶段
在土建工程实施的整个过程中,按照工程不同阶段独特的特点实施多次计价。因为土建项目一般具有规模大,技术难度大,人财物耗大,周期长等特点,同时还要考虑建筑投入使用之后带来的经济效益,所以,若在对土建项目的决策出现失误,那么将会给建筑行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基于这种原因,为了减少或者是避免因造价失误带来的经济损失,应该依据土建项目不同阶段的特点进行相应的计算,从而使造价更加合理、科学。
(二)设立造价控制管理监理制度
要确保土建工程造价的科学性,就应该建立健全土建项目造价控制管理及监理制度。依据实践调查,在土建项目实施过程中,实施造价控制制度及监理的,均获得比较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在满足相关规范的基础上,设计成果造价会随着水平、经验及其他因素的改变而出现较大的差异。若采取保守的设计思想,会使工程造价过高。因此,实行土建项目造价控制管理及监理制度极其重要的。
四、解决土建工程造价问题的相应对策
(一)实施土建工程造价控制管理
工程造价的控制及确定处于土建项目的全过程。在工程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受项目决策的制约,土建工程项目中的经济技术决策,也会严重影响整个工程的造价,确定的建设标准水平,选择的建设地点、工艺及设备等,都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造价。
(二)增加土建工程造价信息工作
基于信息刊物质量的显著提高,工程造价所出来的材价信息,均是经过相关人士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得出的结果,所以其及时性及准确性有了较大的提高。土建工程造价管理是通过量与价的分离,把指导价转变为市场价,把指令性的相关政府主管部门的调控取费转变成指导性的,且通过市场竞争让企业自主报价然后定价。
(三)管理好招标、投标
对标底进行合理的管理,因为标底为相应招标单位对土建工程项目费用的预算值,它是招、投标工作的关键点,还直接影响到企业是否可以中标。标底的保密及准确程度,直接关系到建筑单位是否可以成功招标。为了增强投标工作的质量,招标单位应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保障标底的保密性及准确性,尽量让招标投标更加公平、更加科学。
(四)完善工程造价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
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及有机结合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完善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及标准,且应依法进行工程造价管理。建立健全全方位、全过程的土建工程造价管理机制,可以有效的实现管理的目标。
五、结束语
土建工程造价管理将政策性、专业性及技术性融为一体,在建筑施工的各个阶段都应该进行造价管理;项目管理者应该重视造价管理的重要性,筛选建设中的重要信息,从而将工程造价严格的进行控制,只有将土建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做好了,才能有效的节约工程资金,从而增加企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苗润华,李玲.现阶段土建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及加强管理措施[J]. 科海故事博览:科技探索 ,2011,14(09):121--121.
[2]徐海华.关于土建工程造价管理的探讨[J]. 知识经济 ,2012,03(10):110--110.
篇5
关键词:医院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特点;管理措施
目前,在医院图书馆管理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管理问题,无法达到一定的管理水平,不能满足现代化管理技术的应用需求,基于此,医院图书馆管理人员要积极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全面提高医院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水平,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
1 医院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意义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医院图书馆管理工作也开始向着信息化的方向进步,各类医学新技术的应用也与网络信息技术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医学信息技术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医院图书馆的管理效率,为医院图书馆的发展带来更多机遇。但是,在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会面对一些挑战,医院图书馆如果不能满足信息化的发展需求,就会影响整个医院的发展前景,由此可见,医院图书馆管理人员必须要全面分析信息化发展特点,有效解决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制定完善的问题解决方案,使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1]。
2 医院图书馆信息化管理问题
目前,图书馆管理人员在实施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还是会出现较多问题,影响着医院图书馆的有效发展,对其造成较为不良的影响。具体问题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医院图书馆在信息化建设期间,没有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多数医院图书馆管理人员还在应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实施管理工作,对于信息化建设还是存在一些疑虑,一方面,是习惯于使用传统的手工操作管理方式,认为医院图书馆的规模较小,没有必要进行信息化的改造。另一方面,很多医院没有向图书馆下拨改造资金,无法落实医院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工作。另外,多数医院图书馆管理人员认为医院图书馆技术力量不足,自动化改造难度高,无法执行信息化管理工作[2]。第二,部分医院图书馆缺乏信息化管理人员,没有聘用专业的计算机管理技术人员,对其造成较为不利的影响。医院图书馆信息化管理需要计算机的支持,只有掌握计算机基础应用知识,才能有效对医院图书馆进行信息化改造。但是,当前我国多数医院图书馆还没有聘用专业素质较高的技术人才,缺乏计算机基础应用知识,并且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图书馆管理人员不能根据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的特点,制定完善的服务方案,无法为医院各个部门提供更好的帮助,对其造成较为不利的影响[3]。第三,医院图书馆缺乏信息化建设资金,无法提高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一方面,医院图书馆缺乏购买计算机以及相关硬件的资金,难以建设医院图书馆信息化基础设施。另一方面,医院图书馆缺乏技术人员培训资金,不能满足医院图书馆信息化建设需求,对其造成较为不利的影响。另外,我国医院图书馆在信息化建设的长期规划下,没有足够的储备资金,导致其不能得到更好的进步[4]。
目前,我国政府对于医院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已经给予了财政支持,但是,由于医院对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工作不重视,不能投入足够的财政资金,导致医院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缺乏足够的运行资金,信息化建设不能达到规范的标准[5]。
3 医院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特点
医院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医院图书馆管理水平的前提,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全面了解医院图书馆建设特点,以此为依托提高医院图书馆整体信息化建设水平,进而营造良好的医院图书馆发展空间。医院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特点包括几点:第一,高信息化水平特点、医院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水平就是在医院图书馆管理基础上,对信息化管理基础设施进行维护,确保能够对读者进行有效的管理。在此过程中,医院图书馆基础设施维护就是对医院图书馆的借阅信息、馆藏以及各类基础数据信息进行管理,保证能够达到相关标准,避免出现数据错误的现象。医院图书馆读者管理工作就是在全面了解读者所需要的信息之后,能够为其提供良好的检索,确保能够达到相关管理标准。对于医院图书馆整体管理水平而言,信息化建设是要通过专业化的技术对图书馆进行管理的,进而提高医院图书馆的文献价值[6]。第二,高信息系统安全性特点。医院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安全性对于医院图书馆的发展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在医院图书馆管理人员执行工作期间,必须要对其予以足够重视。主要因为医院图书馆中含有较多价值较高的医学文献与数据,因此,在实际管理期间,必须要遵循高安全性的原则,确保能够有效管理图书馆相关信息,不会出现影响其安全性的问题。同时,医院图书馆信息化管理人员还要重视数据的保密性,防止病毒以及黑客的侵入,与此同时,医院图书馆管理人员还要实时的对系统安全性进行监控,确保医院图书馆信息系统正常进行。第三,数据库功能完善特点。医院图书馆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完善的数据库功能对于医院图书馆而言是较为重要的,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对其予以足够重视,确保在合理应用信息化技术的同时,能够满足数据储存的需求,提高数据库检索准确性,使其在便利操作的同时,能够减少数据库内容的不完整性,进而达到一定的应用作用。另外,在医院图书馆数据库发展期间,必须要遵循便利性原则,实时的对其进行更新,在更新之后,确保医院图书馆数据库的性能得以提高。因此,医院图书馆在信息化建设期间,具有数据库功能完善的特点,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遵循此原则,保证医院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水平持续提高,为其后续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7]。
4 医院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措施
在医院图书馆信息化发展期间,合理的管理方式与管理手段对于医院图书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医院图书馆管理人员必须要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予以支持,在提出新的管理课题之后,注重新型技术的应用,以及医院图书馆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医院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水平。具体医院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4.1 合理建设医院图书馆信息网络
医院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工作水平主要体现在能否合理建设信息网络,主要因为医院信息网络中包含这许多有利于医院发展的临床科研项目,能够为临床医疗的开展提供更好的支持。由此可见,医院图书馆管理人员在信息化建设期间,必须要以原本的数据网络为基础,通过合理的信息化建设方式,不断提高其网络信息化水平。同时,医院图书馆管理人员还要注重信息网络的数据监控工作,确保信息化建设水平达到相关标准,进而发挥医院图书馆对医院发展的辅助作用。
4.2 开展新的医院图书馆信息化管理课题
在医院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期间,医院图书馆管人员必须要开展新的研究课题,保证能够有效的对当年信息化建设课题进行有效的评选,进而选择出不成熟的课题,在对其进行反复修改之后,确保起符合相关信息化建设要求。除此之外,医院图书馆管理人员还要选择出有利于医院图书馆发展的课题,并且保证起实用性,在提高操作便利性的基础上,提高医院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水平。
4.3 应用新型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技术
在医院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期间,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应用新型管理技术,保证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医院图书馆管理水平。由此可见,医院图书馆管理人员必须要全面分析新型图书馆管理技术,保证能够合理的引进新型管理工具,确保在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上,能够提高医院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实用性,在填补医院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空白部分的基础上,能够持续提供医院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水平。
4.4 建设医院图书馆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
在医院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建设期间,管理人才的专业素质对于医院图书馆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医院必须要重视图书馆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首先,在招聘期间,要提高医院图书馆信息管理人才的招聘标准,要求其在受到专业知识教学的基础上,有一定的管理经验。其次,在聘用医院图书馆信息化管理人员之后,要阶段性的对其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保证能够不断提高医院图书馆信息化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使其掌握先进的管理技能,促进新型管理技术的引进,进而全面提高医院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水平。
4.5 加强社区卫生咨询与借阅服务
为了满足社区人民的需求,医院图书馆管理人员要为其提供专业的信息咨询,保证能够通过各类网络技术为其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同时,还要做好社区卫生借阅工作,保证能够不断提高医院图书馆信息建设水平。
5 结束语
医院图书馆管理人员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其管理水平,保证能够为医院的发展提供更多先进的服务,在借阅图书的基础上,提高医院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促使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国屏.医院图书馆管理的信息化管理特点与措施[J].科技视界,2013(33):260.
[2]代丽.浅谈医院图书馆管理的信息化管理特点与措施[J].科技风,2014(21):247.
[3]张颖.医院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研究[J].中国科技博览,2012(16):295.
[4]钟敏.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和利用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4(8):213.
[5]史嘉兴,谢琦.浅谈现代医院图书馆信息化建设[J].医学信息,2015(28):31.
篇6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创新;创新策略;数字环境
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教育教学资源呈多元化方向发展,特别是数据的出现及推广应用,使学生、教师等获得了更加丰富多样的信息服务,但是经过调查发现,现阶段,我国部分高职图书馆数字化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图书馆数字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一、当前数字环境中图书馆管理现状
(一)图书资源具有重复性,特点资源匮乏。现阶段,各个高职院校的专业特点是存在一定差异的,同时图书馆相互之间的交流少,沟通渠道不畅通,形成了“各自为政”的独立化局面。例如一些理工院校的图书馆资源主要以理工类图书为主,但是不同专业之间学科教学有一定的交叉,造成资源重复性较高,为学生使用图书资源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另外涉及到本专业的资源较多,但是关于社科类、人文类的资源较少,资源呈现出一定的单一性。(二)图书馆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不高。作为一名图书馆管理人员其主要工作是对数字库资源进行科学的保管,以读者需要为导向制定属于数字化环境中的综合资源信息,满足读者的资源需求,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还有待提高。(三)宣传力度不足。在数字化环境中,图书馆管理改革创新工作的开展必须要求加大对宣传力度,扩大宣传范围,当前技术背景下,主要可依赖的宣传工具是:微信、微博、社交网络平台以及QQ等。(四)管理人员服务水平偏低。现阶段,大部分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竞争意识不高,工作理念陈旧,其主要表现在对待工作不认真、责任心不强、服务质量不高等方面。同时部分图书馆管理人员受到专业水平不高的影响,其在进行一些有关电子资源、数据库等方面工作时表现力不足,无法满足读者的资源需求。
二、探究在数字环境下如何进行图书馆管理创新
(一)改变图书馆管理理念。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给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传统图书馆经营管理理念已经不再适用,基于此,图书馆就应当改变图书馆管理理念,加大改造创新力度,将一些旧的、不合理的观念彻底摒弃。例如图书馆传统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尤其是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限制条件比较多,而在现代化社会背景下,图书馆方面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坚持以人性化的经营方式来实施图书馆管理工作,为图书馆在数字化环境下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作为图书馆管理工作人员应当意识到改革创新的重要性,进而加强自身在新思想、新理念等方面的学习和研究,转换传统思维发展方式,紧随时展的角度,结合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加大对图书馆管理的创新改革力度。例如图书馆管理人员应当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市场化经营理念来开展图书馆管理工作,为图书馆形象品牌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二)加大对图书馆管理体制的创新。首先图书馆应当结合自身的特点制定一套科学的、可行的管理体质。另外各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也应当针对这一创新给予一定的支持,引导高职院校图书馆向良好的方向发展。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图书馆也应当加大对一些信息技术的应用力度,建立图书馆管理一体化系统,精简管理人员,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佳化配置,这样一方面可以为图书馆管理现代化建设提供基础,另一方面对提升图书馆整体管理水平也有积极的意义。基于此,图书馆应当加大对管理体制的创新力度,鼓励工作人员进行创新活动,打破传统管理方式,以现代化思维发展方式开展图书馆管理工作。(三)加大图书馆管理服务创新力度。在数字化环境背景下,传统管理服务模式的应用已经不再符合当前的图书馆基本要求,故而对图书馆管理服务进行改革创新势在必行。现阶段,图书馆管理服务的范围越来越大,由过去的本馆服务逐渐扩展在广阔的社会服务中去,同时服务手段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由过去的手工管理转变为现在的计算机管理。在数字环境下,外界一些复杂因素的存在为读者的安静阅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图书馆必须提升服务水平,为读者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另外图书馆管理员应当加大与读者之间的交流,以便及时了解读者的内在需求,制定针对性的服务项目。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对图书馆管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数字环境对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影响是双向的。首先数字化时代下,图书馆管理水平提高明显,符合当前教师、学生对教育教学资源的基本要求,但是受到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不高等因素的影响,阻碍了图书馆数字管理的进一步发展,故而作为一名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人员应当创新管理理念,结合图书馆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创新方案,创新管理体制,为实现图书馆管理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振凯.高校图书馆业务流程重组探讨[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9(3):65—67.
篇7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系统创新构建
目前,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图书馆对促进高效学生的学习具有重大意义,并且高校图书馆还会推动社会的进步。加强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创新和构建,不仅最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要,而且还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加强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从而保证图书馆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1高校图书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数字资源重复建设严重
随着我国高校建设的不断进行,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在高校进行数字库的购买时,导致高校图书馆中的数字资源存在重叠现象,进而给学生在查阅资料时带来的麻烦。另一方面,由于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对象是一些学生,他们对图书馆资源利用的能力有限,一旦出现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不到位,就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
1.2高校图书馆的资源缺乏统一管理
目前,对于我国很多高校而言,其图书馆都已经具有了非常丰富的图书资源。但是,由于高校图书馆内部的管理不充分,导致高校图书馆内的资源整合不合理,尤其没有将图书馆内的资源进行统一分类管理,进而影响了学生查找资料的效率。另一方面,对于高校图书馆的资源情况来看,其资源一直处于一种不断更新的状态,并且高校图书馆的资源相对校对。一旦对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服务不到位,就会导致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利用率下降,这也对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我国不同高校在整合其资源与管理的过程中,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管理服务标准,从而背离了现代化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系统构建的目的。
1.3图书资源利用率低
目前,即使我国高校图书馆已经拥有了大量的资源,但是由于管理服务系统不完善,从而导致我国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利用率不高。由于图书馆没有很好地在使学生利用高校的图书馆中的资源,这就导致难以有效的发挥出高校图书馆的优势。
1.4缺乏专业的图书馆管理人才
一直以来,创新和构建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系统的核心都是管理人员的素质。但是,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直接制约了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系统的创建。为了提高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服务水平,提高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始终是最重要的。因此,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人员的素质不高,最终会制约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服务质量。
2提高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水平的对策
2.1做好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方面的分析工作
针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想提高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服务质量,首先需要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做好分析工作,提前找出影响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质量的因素所在。同时,在对高校图书馆进行管理的过程之中,引进先进的资源的分析比对平台,评估出高校图书馆资源是否存在着重复问题,以便于可以有效的发现高校的图书馆资源是否存在着重复率高的问题。
2.2建立统一的数字资源整合系统
目前,随着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程度越来越高,这也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在我国高校引进了大量的数字化资源之后,更加需要构建一套完善的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系统。因此,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还需要建立统一的数字资源整合系统,从而提高数字资源利用的效率。当然,为了保证高校图书馆在引进数字化资源之后,还能进行科学化的管理,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的建立统一的管理系统时,需要遵守一定的原则。
2.3积极引进高素质管理人才
随着人们对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同时由于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服务系统比较落后,这就要求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服务系统进行创新显得非常重要。但是,创新和构建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服务系统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能够引进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从而满足高校图书馆构建管理服务系统的需要。当然,高校图书馆还应该积极组织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业务培训,开展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系统建设的研究,旨在提高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综合水平。另外,借鉴国内外成功的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案例,学习其先进的管理服务技术,从而为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3结语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服务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高校图书馆始终存在管理方面的问题,从而制约了学生对高校图书馆资源的利用。所以,只有建立具有创造性的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才能给学生提供更加便利的学习环境,从而也能够推动高校图书馆的长远发展。因此,现阶段研究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系统的创新与构建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戈.高校图书馆实现计算机网络管理方案探讨[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03).
[2]张晓林.数字信息环境下的图书情报服务:挑战、应变与再造[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2(04):19~26.
[3]陈清华,刘池阳,王哲.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与实践[J].情报杂志,2003(02):110~113.
[4]黄敏,杨宗英,林皓明.服务主导型数字图书馆重要组成部分—虚拟参考咨询系统的建设[J]图书馆杂志,2003(01):50~55.
篇8
>> 基于RFID的智能图书馆优化系统 基于RFID技术的图书馆智能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RFID智能图书馆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RFID技术的高校智能图书馆管理系统的设计 浅析基于网络的RFID智能图书馆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建立 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化图书馆采编工作模式的建立 基于RFID识别技术的智能化图书馆 基于RFID与Wi-Fi的图书馆智能导读系统研究 基于RFID的智能货架设计与实现 RFID智能图书馆自助借还系统研究 RFID智能管理系统在图书馆的应用 图书馆书架导卡设计相关问题研究 图书馆行业(RFID)标准下的智能图书馆应用研究 基于RFID的智慧社区图书馆架构设计 基于RFID的图书馆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RFID技术的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基于RFID技术的图书馆自助服务研究 基于RFID的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研究 基于RFID技术的智慧图书馆 基于RFID技术的智慧图书馆构建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3-03-10.
[2]李志清.UHF RFID技术在图书馆中应用的试验与探讨[J].图书馆论坛,2008,(4):62-65.
[3]吴,马瑞,李星光.RFID系统及其在图书馆中的应用[J].图书馆论坛,2005,(2):4-8.
[4]朱小梅,叶莎莎.RFID系统在图书馆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研究——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2,(7):34-37.
[5]宓永迪.UHF RFID图书馆应用实践[J].图书馆杂志,2011,(2):77-79.
[6]王竹萍.RFID技术在高校图书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303-305.
篇9
关键词:本科教学评估;高校图书馆;管理机制
1、本科教学评估的情况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评估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从2003年开始,教育部正式确立周期性的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制度,列入首轮评估计划(2003-2007年)的就有592所本科高校。开展教学评估工作以来,作为学校三大支柱之一的图书馆按照”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依据教育部制定的评估方案标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修改完善规章制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为了使评估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教育部对评估方案几经修改,于2004年8月12日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方案(试行)》。评估指标中涉及图书馆评估的内容主要有3项:管理手段先进;图书馆利用效果好(A级标准);图书馆生均藏书总量和生均年进新书总量,其中对本科院校的藏书量也有着具体的要求。
2、目前高校图书馆管理机制的发展趋势
当前,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管理机制的因素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发展,近年来,高校图书馆管理正由传统管理、制度管理向文化管理发展。由于在传统的管理中,图书馆管理机制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在管理目标、管理手段上,相对落后,造成了管理资源的严重浪费。另外还要通过有效的组织学习,改进管理水平与学习方式,保证服务水平;最后就是在管理中要体现以人为本,实现整体管理的全面统合。
3、评估对高校图书馆管理机制的影响
虽然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针对图书馆的内容只有短短两三句话,然而反映到具体事务上却又包含着图书馆工作的方方面面,完善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机制,针对评估方案部署图书馆在评估期间的工作,成了许多高校图书馆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3.1评估对于图书馆硬管理给出了标准,各高校图书馆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计划,以满足读者的需求和评估的要求。
图书馆硬管理是指对藏书、经费、建筑设备、技术方法、信息、开放时间、环境等的管理。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对不同类别高校的馆藏指标提出的具体要求,其中C级标准如下:
其中生均图书=图书总数/折合在校生数;生均年进书量=当年新增图书量/折合在校生数。也就是说如果要达到一个合格的本科大学的要求,图书馆的藏书量就不能少于这些数字,否则图书馆的藏书就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不能真正的地实现为读者服务。硬件设备是图书馆发展的基础,在许多高校中相对于教学用教室、仪器设备及学生宿舍来说,图书馆的投入显然是可以稍缓的项目。虽然近年来,图书馆的投入也在逐年增加,然而相对于书价的飞涨和学校规模的扩大,生均资源还是显得极为有限,缺乏持续足额的投入,仍然是图书馆的硬性指标难以达到评估指标体系要求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图书馆应该与学校领导和师生加强沟通,将图书馆的实际状况与评估体系的差距,争取学校的支持,适当增加图书经费,保证图书购置费用的足额投入。
另外,图书馆规章制度是图书馆开展各项工作和科学管理的重要依据,在多年的实践中,是图书馆员工工作和行为的标准,也是读者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高校图书馆已形成了各自比较完整的图书馆制度体系,而规章制度是否健全完善关系着服务水平的高低和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等一系列问题,所以在迎评促建的过程中各高校图书馆首先把规章制度的健全工作放在了首位。
评估工作中一切都需要用数据和材料说话,因为它是图书馆工作成就与办馆特色的载体,是专家了解图书馆工作的重要渠道,因此要求准备的数据和材料必须具备真实性、原始性和针对性,因此需要我们拥有和具有相关方面的详细信息和资料,经过统计分析后进行整理,形成系统的材料以备专家查阅。这就要求各高校图书馆利用多种现代化手段综合起来对重要评估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真实的反映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效果。
3.2评估对于图书馆软管理给出了很高的要求,高校图书馆必须提高自己的服务质量,使信息资源更加有效地为读者服务。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对于高校图书馆的A级标准中规定管理手段先进;图书馆利用效果好。图书馆软管理是个相对的概念。如果把对藏书、经费、建筑设备、技术方法、信息、时问、环境等的管理称为“硬管理”,那么“软管理”则是对人的管理,即时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思想、作风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管理。
人性化的管理手段是现代图书馆管理的重要理论,其根本是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图书馆要实现自身价值,“读者第一”“读者是我们的上帝”等服务理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要真正落实到图书馆的工作实践中,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在图书采买过程中,多听取学生和老师的意见,通过各种活动让读者参与到购书的过程当中;咨询服务的过程中,可以丰富咨询的方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咨询方式,也可以利用最新的、与读者最接近沟通方式与读者进行沟通;在惩罚制度上,更加人性化,例如取消超期罚款,多一些温馨提示,尽量避免惩罚的发生等等,这些都是图书馆可以更加人性化的方法。
管理手段先进,其中也包括了对馆员素质的要求,在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时,不但要重视知识和技能培训,而且更要重视素质培训,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培训措施提高馆员综合素质,培养馆员科学的价值观、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的工作态度以及较高的目标追求。只有不断加强馆员的继续教育,才能有一批能力过硬的馆员队伍,实现馆员与图书馆的共同发展。
3.3评估工作也为高校图书馆带来了一些不良的影响,考验着各高校图书馆评估后的适应能力。
图书馆的馆藏是日积月累而逐步形成的过程,目前的评估指标标准可能会促使一些即将接受评估的学校采取仓促的方式来弥补差距,结果是质量根本无法保证,最终损害的还是学校和广大师生切身利益。目前,一些高校中也存在着为迎接评估,追求数量,忽视质量的突击采购现象,这就有可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对馆藏文献资源的结构、学科配置与保障等考虑不够,导致文献资源质量得不到保证。另外,大多数图书馆为达到或超过评估指标要求,专业类书刊达不到一定的量,便只能加大其他领域书刊的种数。从而严重影响了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系统性和针对性,导致馆藏特色的缺失。还有部分图书馆一味强调“迎评”,采用突击方式来迎接评估,出现一系列意想不到的问题,为以后的工作带来隐患。
参考文献
[1]桑晓东.论图书馆管理中的规章制度建设[J].图书馆建设,2004(3)
[2]夏建群.图书馆制度、管理与服务的人性化反思[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8(3)
[3]卢家政.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促进海南大学图书馆建设[J].科技文献信息管理,2008(4)
篇10
图书馆要从实际需求出发,全面提升图书馆馆长和职员的综合工作能力,不断加强人力资本管理建设,图书馆文化氛围的营造、图书馆组织结构和相关模型的建立与发展离不开对于工作者职业文化和综合知识素质的培养,只有建立专业的知识型团队,管理系统和学习型图书馆模式才能更加有效地构建“三级知识管理”系统中的中级战略;其三,图书馆建立健全知识管理模式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给广大用户提供更具价值性和知识性的需求与服务,因此,图书馆在构建知识管理系统时,要积极转变网络信息服务职能,全面提升自身的知识服务能力,为实现图书馆的创新知识管理模式转变提供有利条件。图书馆“三级知识管理”系统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它充分体现了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的具体核心内容,并针对这些具体内容项目建立配套的管理方案和实施策略,对于全面提升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知识服务能力有着重要意义。第二,“三级知识管理”模式明确了图书馆进行知识管理的基本流程和操作方法,图书馆想要更好地贯彻实施知识管理模式,必须不断创新管理实践理念,严格按照相应的程序来执行,完善各项基础设施,积极培育知识工作者。图书馆管理服务水平的升级和知识管理水平的提高离不开知识管理者的参与,因而必须在不断满足用户基本信息需求的前提下完善各项战略措施。第三,此项系统模式界定了各级图书馆管理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管理知识水平和知识服务水平有着紧密联系性,因而在构建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的过程中,在培育知识工作者的前提下努力提升图书馆的知识服务能力。
二、“三级知识管理”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实施战略
1、初级战略———建立知识管理系统
斯图尔特•D•盖洛普(StuartD.Galup)和罗纳德•梅尔(RonaldMaier)等人认为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是一种柔性结构体系,因而这种结构层次应该具有知识检索、知识表示、知识出版与组织、知识获取、知识通信与合作、学习与自学习、知识服务和知识管理等功能,需要管理参与者通过各种网络客户端接口实现图书馆管理层的授权访问,而在此过程中知识服务层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需要和相关咨询、电子商务紧密合作,构建以知识库为基础的单元体系结构;参与者和工作者应该严格按照图书馆管理协议执行操作,提供一些Web内容管理等基本功能,通过LKMS访问电子数据实现传输层的一体化服务。构建图书馆知识管理网络系统可以帮助其更快构建广泛性的知识网络,实现个人、团体、组织与内部等层次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传递,促进各层次间的合作与交流。因此,图书馆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扩展网络知识管理体系:构建完善的知识网络体系,实现集成式管理服务体系;创建有效网络运营机制,构建能够容纳多种环境机制的知识体系;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体现知识的多重价值。
2、中级战略———培育知识工作者
西印度大学总馆(MainLibraryatheUniversityoftheWestIndies)的管理理念就是致力于维持、开发和组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将图书馆服务人员培育成“知识工作者”,不断增强工作者的人文社会知识水平,开发知识应用的创造性价值行为体系。图书馆结构体系中的工作者包括图书馆管理员、竞争情报分析员、计算机系统管理者和计算机网络安全研究者等,只有不断提升他们的管理水平和服务理念,才能培育出合格的知识工作者,为此图书馆可以通过加强人力资本管理来培育知识工作者,提升知识工作者的知识服务水平。当代图书馆管理资源的关键性因素就是要拥有一批优秀的图书馆管理员,通过树立正确的以人为本人力资本管理理念来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和质量。图书馆实施以人为本思想战略的核心是坚持以服务主体客户和用户为出发点,不仅要全面提升用户的服务档次,还要体现对于图书馆管理员的人本管理意识。通过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从最大限度上开发图书馆员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读者的主体作用。另外,还要确定图书馆知识工作者的素质要求,从多种层次上拓展图书馆馆长的综合能力,不仅要提高其领导能力、管理能力、知识储备能力、认知技能、人际关系和个人显著特征等能力,还要建立诚实、约束性强、灵活、自信和以人为本的思想核心理念,对其专业能力、信息管理能力还要进行培养。图书馆管理员要不断提升自我认知能力,对知识管理生命周期进行管理、对具体服务项目进行综合评估;提升自我知识组织能力,对图书馆内部资源数据库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筛选与过滤,以建立合适的馆藏建设评价体系;提升知识检索能力和服务水平,通过开展各项有效的培训活动来熟悉各项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工具,便于构建有效的知识管理平台。而在此过程中人力资本投资占有较大比重,需要图书馆不断强化和完善各类职业培训体系、合理规划员工职业生涯,对图书馆各个领域的学科类型进行科学管理,使图书馆馆员朝着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为此,图书馆可以积极开展各项培训活动提升馆员自身技能。
3、高级战略———提升知识服务能力
知识经济的不断转型以及网络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给图书馆实现信息服务水平升级带来了较大挑战,图书馆必须在基于标准和单一知识信息产品、基于信息源浏览和查询、基于创新信息服务模式的前提下实现知识服务的转型。为此图书馆可以通过相关策略来全面提升自身的知识服务能力:不断从用户的基本服务需求出发以确定具体的知识检索需求和知识共享需求,进而满足用户的学习与教育需求;不断扩展知识服务方式和类型,努力建构多层次的参考服务模式和个性化信息资源服务模式,通过专业化的咨询来提升网络信息服务水平;积极开拓知识服务市场,创新经营理念,发展电子商务模式,通过开发用户的增值商业信息来提高市场知识服务的水平,对在线采购和联机编目进行管理;建立知识服务管理机制,推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馆长负责制,完善各项利益机制。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