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治理的发展方向范文
时间:2023-08-01 17:39: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治理的发展方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国际经验;发展方向
城市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近16年的改革发展,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毕竟成立时间短、资金规模小、业务领域窄、法人治理结构亟待完善,如何确定自身的发展方向,做出特色,在激烈的市场夹缝中实现生存、发展就变的异常重要。
一、城市商业银行自身存在的问题分析
1.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人控制”仍存在。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按照《公司法》的规定搭建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三会一层” 的相互制衡组织架构,一些城市商业银行还引入了独立董事、外部监事制度。但在实际运行中,这些相互制衡的制度并未产生“三权”制约的实际效果,“内部人控制”现象仍存在。
2.核心竞争力不足,市场竞争力较弱。城市商业银行与大型银行相比无规模优势,不可能实现综合化经营;与股份制银行相对无机制优势,未实现特色化经营。缺乏核心竞争力,导致其发展受限。
3.资本补充渠道有限,资本充足率不高。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自有资本普遍较低,资本实力弱。同时,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资本补充的渠道狭窄,无法通过上市或发行公司债券筹措资金,这必将制约其长远发展。
4.市场定位模糊,未形成经营特色。城市商业银行在成立之初就确立了“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城市居民、服务中小企业”的经营定位,但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并未坚持这一定位,未能在自身业务领域形成特色。
5.创新能力较弱,产品无优势。目前,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由于资金实力不强、技术薄弱、观念因循守旧等原因,对科技创新投入不够,导致其金融创新能力不足,产品单一,业务领域狭窄,难以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金融需求。
6.管理水平较低,可持续发展受限。城市商业银行的员工绝大部分来自原城市信用社和国有商业银行,伴随着业务发展,面向社会招聘了部分懂金融、会管理的高级人才和一些有潜质的大学生,但是人员整体素质仍较低,导致整体管理水平不高。
二、国外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经验借鉴
纵观世界,各国的中小银行的机构设置形式、业务范围和监管特点不尽相同。美国的社区银行最具有代表性。社区银行,是指在一定的社区范围内按照市场化原则自主设立、独立运营主要服务于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的中小银行。在经营特色和发展战略上,社区银行强调在特定社区范围内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与客户保持长期业务关系。主要有四个特征:
1.规模较小,数量众多。据统计,2004年美国有8300多家中小金融机构(如储蓄和贷款机构等)被划分为社区银行。这些社区银行在全美有36803个网点,这些网点有54%分布在农村,29%分布在城市的郊区,17%分布在城市。社区银行的资产规模通常在1000万美元和数10亿美元之间不等。
2.经营定位清晰。社区银行与社区服务紧密相连,从市场定位看,社区银行主要面向当地家庭、中小企业和农户的金触服务需求。由于对大公司的竞争社区银行不具比较优势且竞争激励,中小企业便成为其坚守的阵地。从资金运用看,社区银行则主要将一个地区吸收的存款继续投入到该地区,从而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3.提供便捷、高效、周到且相对全面的金融服务。美国社区银行对客户了解深入并提供相应的个性化服务,其贷款主要面向附近社区的存款者及相关社区内的中小企业和农户。社区银行已经成为美国中小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渠道。许多社区银行在零售业务方面提供了相当全面的产品选择。由于社区银行的运作都在本地,做出信贷决定相当迅速、高效。
4.能够获得大量稳定的核心存款。社区银行比大银行更能提供给中低等收入存款者更好的服务。2004年底美国社区银行25%的存款来自于零售。社区银行的存款客户主要是社区内的企业和居民,他们的存款利率敏感性低,短期内存款余额可能有所波动,但长期来看是相对稳定的。这部分存款为社区银行提供了廉价且稳定的资金来源,是其保持流动性的核心。
三、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
对于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来说,打造核心竞争力,形成自身的经营特色才是发展的关键。借鉴美国社区银行的发展经验并结合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现状,要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须做到以下五点:
(一)明确市场定位,行使社区银行职能
根据自身特点进行市场细分定位,锁定目标客户群,在经营及管理方式上采取不同的服务内容,实施不同的营销策略;积极进行业务开拓与创新,实现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系列化、规范化,取得竞争的规模效应,最终形成以客户为中心提供精品产品和服务的差异性银行。
将自己定位于为社区居民和中小企业服务,努力塑造“亲民”形象,打造精品社区银行和市民银行。可以充分利用贴近社区、贴近市民的比较优势,积极为市民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这类业务具有市场化程度高、风险小、收益稳等特点,符合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应成为城市商业银行客户发展的重点方向。
(二)调整业务结构,大力发展中间业务
应进一步扩大银行卡、支付结算、保险、代客理财业务等资本占用低的中间业务比重,重视信用卡和贸易金融结算等发展潜力大、收益丰厚的中间业务领域,逐渐由低层次的代收代付向国债代销、基金托管等高附加值品种发展。努力创新资产证券化、资产转让业务等资产负债表外业务,积极拓展以证券投资基金、企业年金、信托资产托管等高附加值的资产托管业务,并为发展基金管理、投资银行、参与设立货币市场基金等新兴业务创造条件,从而实现基本盈利模式从存贷差占绝对优势转向存贷利差和中间业务并重的轨道上来。
(三)发展零售业务,塑造特色银行
确立以零售业务为主,兼备批发业务的经营思路,打造零售业务品牌,创出业务特色。立足于处理广泛的现金业务和储蓄账户业务,主要包括个人储蓄账户、信用卡业务、个人信贷业务、个人业务、私人股资及理财服务等。应抓住经济发展中客户投资和融资需求不断增加的契机,以个人财富管理业务为龙头,提供多层次、高质量的增值金融服务,树立自己的经营特点。
(四)加大科研投入,提升创新能力
要从实际出发,及早谋划,加大投入和开发力度,高起点地设计金融产品,要依托科技手段,推进城市商业银行管理创新;要积极建立城市商业银行之间科技资源共享平台,节约成本,互通信息;要进一步完善金融信息化内部服务体系,加快银行管理与决策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在数据集中基础上的深层次的数据应用,开展风险管理系统的研究和开发,不断提高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
要加强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形成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发挥人才潜能的良好氛围。
(五)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
一是真正建立“三会一层”相互制衡、科学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引入独立董事和外部监事制度,提高公司治理效率。二是要加强内控建设,建立健全风险防范体系,提升风险管理水平。设置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并配备专职的管理人员,建立健全风险预警、跟踪、防范的制度和措施,定期评估银行的各类风险和总体风险水平。三是构建有效的内部审计监督体系,提高内部审计的效果和覆盖面。
参考文献
[1] 陆岷峰,周慧琦.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策略[J].宏观经济研究,2008,(9).
篇2
关键词:独立 合作 发展
一、社会工作机构对政府的协助作用
社会工作是一种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它帮助社会上的贫困者、老弱者、身心残障者和其他不幸者;预防和解决部分经济困难或生活方式不良而造成的社会问题;开展社区服务,完善社会功能,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和社会生活素质,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一致,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1.社会工作机构是政府寻求对社会成员进行管理和约束的新方式。以社区青少年为例,社区青少年是近年来出现在社区中的一个特殊的没有单位归属的青少年亚群体。与其他青少年相比较,社区青少年的根本特征之一就是“失管”——失去单位、学校以及共青团组织等正式社会组织的管理。更何况社区青少年中还存在一些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出现一个重要的出发点就是通过一个新的组织载体来对社区青少年进行管理、教育和约束。
2.社会工作机构是政府解决弱势群体面临问题的新方式。从社会工作的定义可以看出,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大多为弱势群体,它帮助社会上的贫困者、老弱者、身心残障者和其他不幸者;预防和解决部分经济困难或生活方式不良而造成的社会问题。
3.社会工作机构是政府提升自身治理能力的需要。社会工作机构的发展能够弥补政府直接提供服务的局限和小足,提高政府的治理能力。(1)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的助人职业更加了解服务对象的情况及需求,因而能够根据案主的需要来开展工作;(2)社会工作者所掌握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保证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应用的有效性和服务的成效。(3)社会工作机构作为一个中介,将政府的使命传达给服务对象,同时也能够利用自身的专业权威性向政府反映服务对象需求,促使政府制定或修改相应的社会政策。
二、政府在社会工作组织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推动作用
主要表现在:1.社会工作机构的组织使命和发展方向是由政府来确定的。社会工作机构的使命在于统筹社会工作的开展,参与社会管理,推进社会政策,维护社会和谐。其发展方向是实现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职业化。从目前社会工作机构的发展情况来看,机构的整体方向由政府操控,某些细则如社工的招牌也由政府组织推动开展。2.社会工作机构工作领域的拓展也取决于政府的推动。社工机构发展的外在形式主要表现在其工作领域的扩大和工作内容的拓展,而这些工作的开展需要政府的推动。政府在这个方面起到决策的作用,推动制度的制定和政策的推行促进了社会工作机构领域的拓展。3.社会工作机构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和条件支持也来自于政府。社会工作机构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和条件主要有三大类:一是办公场所和设施等硬件条件。二是工作者的收入、办公经费等财政支持。三是其他相关机构和组织的支持与协助。
三、怎样才能让社会工作机构更好的生存与发展?
笔者做了以下的对策分析:1.建立与政府良好的互动关系。一方面,要通过各种方式获得政府的支持。在中国内地,社工机构发展空间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社工机构运作所需的资源还将依赖于政府。另一方面,又要保证社工机构的独立自主性。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是政府的治理理念和方式进一步发生变化,让社团自主运作,政府退出其强势角色,推动社团的成长和发展;二是推进社工机构的专业性发展,进一步提高其服务功效,增强社工机构独立运作的可能性;二是拓宽社工机构的多元化筹资渠道,从而有助于机构的独立运作。2.加强专业化运作与内涵发展。社工机构在专业社工岗位不足的情况下,对现有义工和社会工作人员应采用岗位培训、知识更新培训等形式,使之逐步成为专业的社会工作人才。只有拥有了专业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专业化的项目才能开展起来。另外,社工机构在项目运作上要宏微并济。既要注重扩大规模,又要把项目做精做好,规模效应与精品案例双管齐下,在项目运作上更加凸显专业特色。社工机构在策划开展活动时,要在具体的案例上下工夫,争取做出一批精品案例。3.加大宣传以提高社会工作的公众知晓度。在了解民情、体察民意、提供优质的有特色的服务以吸引公众的前提下,社工机构应通过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使社会工作深入人心,形成人人关心和支持社会工作的良好公众舆论,使社会工作能真正成为独立的、受人尊重的阳光行业。
在处理好与政府关系的基础上,和政府形成一种“伙伴关系”进行合作,同时保持机构的自我独立性。在社会管理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契机之下,借助资源寻求对策,使社会工作机构能真正发挥作用,服务人民。同时带动社会工作整个行业的发展,使得社工理念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曾群.政府与社会工作机构的“伙伴关系”[J].中国社会导刊,2007(18) :62
篇3
关键词:外部干预;内部治理;广场舞
党的十报告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五位一体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和经济建设,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广场舞在丰富人们的文化,陶冶人们的情操的同时,也可以使人们的身体得到锻炼。当今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主要体现形式之一就是广场舞,社区文化活动中必不可少的 一项内容也正是广场舞,虽然各地广场舞的形态不一,规模也不尽相同,但它却极大的推动了城市文化的建设。为了让这项深受老少喜爱的社区公共文化活动发展得更科学、更健康,应当考虑为社区文化活动创造新动力,并将新活力注入到社区文化活动中,以确保其持续不断的发展下去。
一、广场舞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效应
(一)广场舞产生的时代背景
为了满足人类表情达意、娱人、娱己、娱神的需求,产生了大量的民间舞蹈,广场舞也是民间舞蹈的一种形式。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大城市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城市中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公共服务逐渐完善,城市广场的诞生和发展催生了广场舞这种以健身为目的的体育舞蹈的发展,广场舞逐渐向平民化、大众化方向发展,逐渐在我国各城市发展起来。在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中广场舞从城市扩散到了广大农村地区,进一步扩大了广场舞的影响范围,使广场舞成为很多人的首选健身项目。广场舞也被视为一种时尚、健康的运动方式。特别是随着广场舞由城市向农村的扩散,使广场舞逐渐成为了公共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我国公共文化的蓬勃发展。
(二)广场舞产生的社会效应
1、广场舞能够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社会治理的创新应当将社会治理水平进行提升,对社会发展活力进行加强,人们应共同参与对社会的创新治理。广场舞具有大众性、便利性、广泛参与性。众所周知,以前社区都是由政府制定体制、发号施令对其进行单向管理的。此种单向的管理形式导致民众不愿服从、政府没有作为、政府和民众脱离、制度变得僵化,根本无法适应实际要求。另外由于流动人口正日益增多,城镇化的进程正日益变快,人和人之间的矛盾也正逐步加剧,在城市社区建设中,人们都生成了强烈的自我权利意识,并形成了权利的倒逼机制。由于社区广场舞具有全民健身娱乐性、辐射范围广泛性以及超强的带动性等特点,发展非常迅速。为了有效的治理社区公共文化,政府的职能必须从管理到服务进行转变,民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诉求也必须满足。
2、广场舞能够遏制赌博、封建迷信的活动
人们自发组织的集体活动之一就是广场舞,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简单易学、开放性强是广场舞的主要特点。街道旁的空地、社区的开阔地、公园、具有娱乐性的广场等场所都是广场舞的最佳活动场所,广大人民群众就是广场舞的参与者、传承者和创造者。广场舞不仅使群众的精神内涵得到了丰富,而且使群众对休闲娱乐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同时还使健康文明的生活形式得到了倡导。由于广场舞广泛的包容性和参与性,使其比社区群众艺术馆、社区青少年科技工作室及社区图书馆等社区文化活动更易让群众主动参与,并使群众的文化娱乐活动更丰富。特别是随着广场舞从农村的扩展,对我国广大农民的精神风貌进行了有效的改善。广场舞在农村的普及使广大农村人民的精神需求得到了满足,对赌博、封建迷信等活动进行了一定的遏制,提升了广大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品位。
3、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因社区广场舞而被推进
社区文化队伍建设、社区文化经费保障和社区文化设施建设都属于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每个方面都可参考借鉴社区广场舞对社区公共文化的治理作用。单从广场舞参与者的多元化、全民性来说,广场舞现今正处于良好的发展阶段,某些地方还对广场舞进行了登记注册,并订立了公约,对文体娱乐的管理机制进行了完善,同时广场文化活动综合管理协调领导小组也相继出现,并严格规范其活动的音量控制、地点选定及时间选取等方面的行为。按照规范化、标准化的发展方向,广场舞培养了群众的社区共同体意识,社区也实现了整合,文明生活的美好氛围也逐渐形成。在广场舞的发展进程中,不同阶层的群众被引导参与社区事务处理,使广大群众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参与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另外,广场舞参与者对街道办事处、社区内社会组织、政府、党委及企业的工作加以配合,自发的组织合适的活动,并对政府无暇顾及的社区文化问题加以解决。
二、正确引导广场舞健康有序发展
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广场舞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以我国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为例:全县共有16.5万人口,目前在八镇一街办91个行政村(含9个社区)中,广场舞队伍已发展到137个,参与人数已达8300多人。广场舞是一种适合中老年人的健身娱乐项目,而且设施简单、参与自由,这也意味着广场舞的参与门槛较低,参与的人数不断增加。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必须对广场舞进行积极的引导,将广场舞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促进广场舞的健康、有序发展。
(一)内部治理
参与就是强调个人应融入身份角色中,也是强调个人在团队中应塑造集体责任感。在广场舞的开展中,每天应专业指导部分参与群众,对其管理意识及健身常识进行培训,然后依照其参与活动的效果和程度对其进行筛选,最后在脱离核心团队的基础上,让这个自发群众性组织自主选举出一支有能力带领广场舞活动不断发展的领舞团队。
广场舞本质上是一种群众活动,因此要不断提高广场舞参与者的参与能力、合作能力和协商能力,提高其协商意识和权利意识,尽可能的使各参与主体的自身利益得到最大化,避免各方的矛盾冲突。在广场舞活动的开展中,由于各方人员的协作,广大社区群众实现了追求和谐、高尚及文明的社会文化生活的愿望,这既使利益相关者知识的互补、信任的建立、技能的展现及关系的均衡等合作精神得以塑造,同时还使群众的自治精神得以培养。各参与者的关系因合作中的互相交流和磨合变得更加亲密,进而实现多元化治理社区文化事务,这种合作治理的方式必将成为日后社区治理模式的主流。
(二)外部干预
我国相关部门已经逐渐认识到了广场舞对于提高群众健康、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为了促进广场舞的正常发展,政府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对广场舞及其现象进行仔细的研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积极应对广场舞引发的社会矛盾。对于这种由群众自发形成的社区广场舞团队,有关广场舞机构的建立,以及有关广场舞公约的订立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还应及时处理广场舞活动中发生的扰民现象。另外,各地方政府部门还应对广场舞的设备、场地、时间等细节上加以限定,按照各地相关法律法规切实执行,加大对有关法律法规的教育、引导和宣传力度,严格按照相关制度管理广场舞,并科学规范广场舞活动中的配置及音量等方面。
对广场舞的舞蹈内容进行丰富,对参与人员的组织构成进行调整,根据不同人群特点编排不同的舞蹈类型,使广场舞内部结构设置得以优化。定期举行创新、典型、先进的广场舞活动,将广场舞的比赛规程进行公平化、完善化及规范化的改进。像公益性质的广场舞活动应大力、积极开展,并倡导全民参与,将广场舞的质量进行提升,同时成立一支专业的领舞团队。社会公共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对社会公共文化的治理进行创新,像某些地方将规范广场舞协会登记入册,以及建立广场文化活动综合管理协调领导小组等的先进示范就是最好的体现。
例如可以积极参照“新加坡邻里中心”的发展模式,结合社区的景观、公园和河流等资源,组成多层次的社会公共活动中心,例如区域中心、新镇中心、邻里中心、邻里组团中心等,合理利用资源,有序的划分公共活动的空间,既要为本社区人民群众开展广场舞活动提供便利,又可以对公共场域的矛盾问题进行解决。
三、结语
广场舞的发展需要多方力量的参与和支持。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和社区公共文化活动中注入多元化主体,并有效实行这一参与体制,可确保广场舞活动可持续发展,从而使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进一步得以推动。
参考文 献:
[1]夏国锋.从权利到治理:公共文化服务研究的话语转向[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5).
[2]李雪萍,曹朝龙.社区社会组织与社区公共空间的生产[J].城市问题.2013(06).
[3]牟顶红.广场健身舞研究现状综述与趋势展望[J].科技风.2010(24).
[4]许洪文,聂胜男.莆田市广场舞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0,24(4).
[5]江滔,陈玉萍,李协吉.湘潭市社区中老年妇女广场集体健身舞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
篇4
在考察了流动人口的需求现状后,选取两大代表性社工机构“南飞雁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与“鹏星社会工作服务社”进行深度访谈,以剖析目前佛山社工机构对流动人口提供服务的概况和成效,评估社工机构服务与流动人口需求的差距。表2是对上述两大社工机构开展流动人口服务的总体情况介绍。从表2可看出,目前佛山市社工机构对流动人口的服务主要局限在社区融入这一领域,两大社工机构的服务都有特色、亮点,如南飞雁在工伤维权的服务已较为纯熟并有一定影响力,鹏星则首创了企业社工服务拓展了服务领域,但服务力度、专业性还有待加强;对于其他方面的权益保障服务,社工机构还涉足较少,前述论及流动人口需求迫切的服务领域大部分还处于空白地带。
2社工组织服务提供与流动人口权益保障需求的差距研究与服务方向探析
2.1当前服务提供与权益保障需求差距分析对比流动人口需求现状与社工组织的服务供给现状(见表3),不难看出佛山地区的社工组织对流动人口的服务供给与流动人口的实际需求之间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社工组织的服务水平还处于较低水平。1)需求范围广,而服务提供多集中。流动人口的权益保障需求在七大维度均有涉及,特别是在职业、收入与维权、子女教育,社会保障、居住情况和社区融入几大领域表现出较高的需求水平,但是佛山市社工组织针现时的服务供给未能指向流动人口需求的各个方面,而是集中于职业规划、工伤、子女教育和社区融入等个别项目,尤其社区融入是大多数社工服务介入的重点。对已涉足的项目,也存在服务边缘化等问题,未能满足流动人口多样化、核心化的需求。具体表现在:一是流动人口在劳动维权、工作介绍和职业技能培训方面需要有进一步的支持。有些专注于服务外来工工伤咨询的社工组织在这一层面能够提供较完善和系统的服务,例如南飞雁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其服务提供包括工伤探访和维权指导,但是这样的组织规模较小且数量不足。二是子女就学和子女课后辅导一般是困扰流动人口的主要问题,需要各方的支持和帮助。有些社工组织评估到流动人口在这一方面的需要后,开展或探索提供相对应的服务,如托管服务(含课后辅导,主要是发挥大学生义工的作用),并且透过活动促进了亲子关系,但对子女就学政策等方面社工服务尚未涉及。三是流动人口明显对于社会保障,特别是社会保险、重病、工伤事故救济表示出极高的需求水平。一些社工组织尝试从政策倡导方向作出努力,但涉及面并不广,且服务效果也不明显。四是流动人口存在出租屋治安与卫生治理、公共服务供给的需要,社工组织的服务并未涉及这些领域,当前存在服务的空白。五是社区融入。流动人口对于参加集体活动表现出了较强的愿望,但是由于时间和渠道等方面原因而未能满足其参与的意向。与此同时,流动人口也表现出了很强烈的与本地人进行交往的需要。社工组织在这一层面的服务提供较多,包括普法宣传、社区共融活动、外来工义工队伍等,对促进流动人口的社区融入收到了一定的效果。2)需求程度高,但服务内容难深入。流动人口对服务需求的程度高,但社工组织的服务力度尚欠深入。以上述两大社工机构为例,长期专注于工伤维权服务的南飞雁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工伤事故法律援助这一版块已形成较为系统的服务网络,但法律援助的专业度和服务深度还有待提高,服务仅限于简单的工伤认定程序咨询,专业的法律服务需依赖外部资源。鹏星社会工作服务社联结社区社工和企业社工服务外来工,服务形式有创新,但其服务关注点却单一集中在社区融入、子女教育与职业规划等方面,并且多以社区大型活动的形式进行,活动形式和服务专业度有很大局限性。就目前各大社工机构运作较为成熟的社区融入服务而言,普遍存在活动方式单一和活动内容欠深入等问题,最常用的服务方式多是举办社区性活动,如表演、宣传等,未能深入了解并满足流动人口的真正需求,缺乏系统运用社工专业手法开展社区工作服务的成功案例,社区工作手法的专业性还有待加强。3)供给未平衡,缺口补足需求大。整体来讲,流动人口的权益保障的需求与社工服务供给未能达到平衡,流动人口作为一个城市极具特色的人群,对其需求的关注是与对其重要性的增加和社会建设的推进相伴生的,社工服务的提供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所以这便自然地导致了需求在前,供给在后,且供给不足的问题产生。面向范围广和水平高的需求,社工组织针对流动人口的服务目前仍着重于某些方面,例如职业发展、子女教育和社区融入,而针对大范围的维权支援、流动人口的公共居住环境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多数社工机构的服务仍处于空白地带。可见,流动人口的权益保障的需求满足仍存在较大缺口,社会针对流动人口提供的服务还需加大力度,特别是要推进社工组织专业性的发挥和大范围地拓展针对流动人口的服务项目,并解决因时因地产生的问题。
2.2社工组织服务提供的方向探析要满足流动人口广泛而深层次的需求,社工组织的服务供给还需在广度和深度上拓展和延伸。为对社工组织下一步服务流动人口的重点领域有一个清晰认知,本研究对流动人口在上述维度中的各项显性需求进行排序,通过横向比较,列出当前流动人口需求最迫切的八项服务;同时让社工组织结合服务偏好、实施难易度等因素对上述服务的优先次序作出排序(见表4)。通过两者对比,指出社工组织下阶段提供流动人口服务的方向。综合流动人口的问题关注点,社工组织现有服务的开展情况、服务意愿,服务在现时政策背景下推行的难易程度,社会发展的长远需求等多种因素,本研究提出社工组织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如图2所示。从近期来看,在流动人口的服务上,社工组织应主要将工作集中于不断深化社区服务、近一步拓展外来工子女服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持续介入外来工维权保障、弥补社区环境治理空白这几个面;而从长远的服务发展来看,社工组织应该考虑在政策法规的普及与解读、民意收集与表达、政策倡导以及承担政府下放的相应职能等方面进行规划与准备。
3社工组织介入流动人口权益保障服务的发展路径
根据服务的性质、流动人口需求的特点以及佛山地区社工组织的发展状况,社工组织提供流动人口服务的基本方向又可以分为近期与长期两个部分。
3.1社工组织服务流动人口的近期目标近期目标设定的主要依据是流动人口需求较为迫切、社工组织具备相应的服务能力、相关服务经验以及有较强的服务偏好。1)推动社区融入服务向深度发展。社区融入服务是社工组织介入流动人口服务的切入点,目前有开展流动人口服务的社工机构皆以该项服务为主体或仅限于该项服务,主要工作手法是以举办社区活动、宣传外展、成立社区义工分队等形式增加流动人口与当地居民的交往机会,加深相互了解以消除隔阂偏见,推动流动人口融入当地社区。目前该项服务已在我市有较大的普及面,个别机构的服务范围已覆盖镇(街)的所有村居(如鹏星),成效较显著,这也是为什么受访者对该项服务需求不是特别迫切的原因。对该项服务,社工组织下阶段的发展目标应是深化提升,从就业与收入、参与社区治理、当地文化风俗认同、归属感等方面扩展服务内容,运用家庭、小组、社区活动等专业手法丰富社区融入的服务方式。2)拓展外来工子女服务领域。流动人口和社工组织双方均对外来工子女服务这一领域显示出较大的需求偏好,社工组织应尽快拓展这一领域服务,实现双方的供求匹配。目前社工组织主要是在开展个案服务调节亲子关系过程中对外来工子女教育这一问题有所涉猎,或是在假期举办托管班惠及部分外来工子女,但服务内容呈现边缘化,没有涉及外来工子女就学、课后辅导等核心关键内容。社工组织可先以提供课后辅导为切入点,通过举办假期夏令营、培训班等形式拓宽社工组织对外来工子女的服务内容;同时因为与本地居民子女生长环境存在差异,外来工子女心理健康发展以及社区融入也应是关注的焦点,社工组织可采用小组工作的手法促进外来工子女教育引导及与当地居民子女的交流;在义务教育就学方面,因受政策、制度环境所限,社工组织可在这方面尝试发挥资源联系、政策宣讲的作用。3)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等相关服务。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介绍等服务目前还处于空白地带,考察社工组织的服务方式和开展意愿,这一服务领域是下阶段可以试点推行的。目前政府每年都有开展对未就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并委托第三方机构实施,但仅限于户籍人口。社工组织可通过相关调研,掌握流动人口需求人数、培训需求的内容,提议政府购买服务委托社工组织施行。在工作介绍方面,社工组织也可发挥第三方中介机构的作用,与政府部门、企业密切配合,搭建用人单位与流动人口之间沟通联系的桥梁,为流动人口提供更便捷的就业服务。4)尝试介入社会保险、劳动维权等领域。流动人口对权益保障服务需求强烈,而社工组织在此领域的介入还非常有限,虽个别社工机构已涉足工伤维权等领域(如南飞雁),但服务内容和辐射区域还有待扩展。因此,权益保障服务应是社工组织日后发展的重点方向。工伤维权是目前该领域服务的有益探索,社工组织还可将服务内容进一步扩及薪资福利、就业平等待遇、劳动保护、社会保障等范围。就社会保险参保、异地权益转接、待遇申领等社会保障的技术性问题,社工组织也可起到资源整合,提供政策咨询等作用。在维权保障这一方面,社工组织可梳理流动人口生活、就业、教育、居住、社会保障、参与决策管理、法律保护等各方面常见问题和享有权利,将流动人口权利主张、权益申请、权益受损的申诉等制度化、规范化、流程化,并与人社局、社保局、人卫药监局、教育局等相关政府管理部门链接,形成一套固定化的流动人口权益维护的协调保障机制,使流动人口求助时“有章可循”。5)弥补居住环境治理服务的空白。在出租屋治安、环境治理这一领域流动人口需求与社工组织服务意愿相去甚远,是因为这一服务领域与社工组织的能力范围有一定差距。但社工组织在该服务领域并不是无可作为,在现阶段,社工组织可发挥外来工义工分队的作用,在出租屋管理、治安维护、卫生保洁方面出谋出力,引导流动人口实现自我服务。此外,社工组织可与当地社区居委密切联动,掌握出租屋租住情况,倾听流动人口需求,向居委提出社区治理的改进建议。社工组织可在义工队伍的基础上推动流动人口自治组织(或外来工组织)的成立,引导其通过自身组织建设和自我增能,实现自我服务、自我管理。
3.2社工组织服务流动人口的中远期发展规划从远期发展来看,社工组织不应只局限于提供服务的层面,还应对自身发展目标合理定位,从更高层次扩展自身的发展空间,本研究认为社工组织可在社会宏观治理格局中发挥作用。1)政策法规的普及与解读。流动人口或文化素质较低或消息来源闭塞,对政府出台的与自身利益切实相关的政策法规往往不能及时获取了解,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策的实效性。社工组织可成为政府普法的助手,以社区为阵地对流动人口开展政策法规的宣讲培训,引导流动人口学法、知法、守法、用法。2)成为民意收集与表达机构。社工组织在长期接触流动人口的过程中,必然对流动人口的群体特点、需求现状、发展问题等非常熟悉和了解,因此社工组织可考虑建立流动人口服务数据库,同时结合自身的职业敏感性,将工作中发现的与弱势群体相关的民生热点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或根据工作经验总结,对相关有价值性的议题开展专题调研,形成调查报告提交给相应决策部门。这将对政府决策有重要的参考指导意义。3)政策倡导。在开展服务或进行专项调研的过程中,社工组织对发现现行制度或政策法规不合理的地方,可向人大机关或相关政府部门提出修改建议,如“南飞雁”建议省人大将老年工伤者纳入工伤保险条例的保障范围就是一个成功实践;或就目标群体关注的热点问题如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读当地公办学校的问题,建议敦促相关部门尽早制定政策措施妥善解决。4)承接政府下放职能。目前大部分社工组织都有提供政府购买服务,为政府分担了部分向服务对象提供服务的工作,但内容多限于纯粹的服务,且购买范围有限,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政府职能工作。随着简政放权的社会体制改革进一步向纵深推进,相关流动人口管理方面的政府职能将更多地还于社会,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大幅扩大,社工组织应加强这方面的探索实践,为承接政府职能做好准备。(本文来自于《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4结语
篇5
关键词 NGO 始创阶段 公共关系
作者简介:范艳红,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NGO在世界各国蓬勃发展,而在我国,NGO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我国的NGO还非常弱小,处于发育阶段,它们的产生方式和发育发展都呈现出中国独特社会环境所带来的特点。
一、NGO的始创阶段
(一)NGO的界定
NGO,也称非赢利组织、非政府组织、第三部门等,官方一般称民间组织,英文全称是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简称NGO),1995年在北京召开的第四届妇女大会可以看作这一概念引入我国的里程碑。
对NGO的界定,拟采用国内学者王名的界定。即将NGO定义为“不以营利为目的且具有正式的组织形式、属于非政府体系的社会组织,它们具有一定的自治性、志愿性、公益性或互益性,但并非面面俱到,需要客观而动态地加以观察和理解。”
(二)始创阶段的涵义
借鉴企业的生命周期和成长类型来对NGO始创阶段进行界定:这个阶段的企业投入大,会进行大量的投资活动。因此,NGO发育阶段可以这样界定:指NGO的创建阶段, NGO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进行筹备和建立组织的活动。在该阶段,NGO需要建立起基本的内部治理结构,同时建立起与政府和相关社会组织的关系。
二、NGO始创阶段存在的问题
(一)组织目标模糊且不一致,缺乏明确的远景和宗旨陈述
“一个机构存在价值何在?它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是否有益于社会?设置的目标是否合理和可行?有没有将机构的理想告诉公众或捐赠人?为谁服务?受益人是谁?”模糊且不清晰的NGO远景和宗旨将影响NGO在社会中的地位,不利于NGO的健康发展。
NGO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捐赠和提供服务所得。而个案在始创阶段,由于出资机构与发起人在组织目标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冲突,导致在组织注册以后半年多的时间,机构一直没有开展服务。最后因合作双方意见的不同而导致解约,从而,NGO组织所赖以生存的资金全部被出资方撤走,导致组织面临生死关头。由此可见,NGO组织目标的模糊带给个案的不仅仅是资金的流失,而是存亡的考验。
(二)理事会流于形式
Saidel& Harlan(1998)根据理事会与执行长履行角色职能程度的高低来划分NGO治理形态,如表1所示:
对于NGO来说,在其始创阶段,它的治理形态并非是一成不变的。由于组织目标的模糊以及理事长个人能力的限制,组织在最开始的半年多都没有开展工作,兼任执行长的理事长履行角色职能的程度比较低,组织的治理形态属于旁观式治理。而更换理事长之后,执行长也与理事长的角色进行了分离,此时,理事长履行角色职能程度比较高,而执行长就比较低,组织的治理形态属于理事长主导治理。但理事会却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根据调研,理事会虽然几个月才开一次例会,但是在理事长看来,每次会议都要花很多时间来沟通开会的时间,而且并非每个理事都能够如期而至。有些理事就会经常派代表来为自己代言。每次开会表决,基本上大家都没有什么异议。有的理事任职半年多后,就没有办法继续兼任,导致部分理事的更换。正如发起人所谈到的:
“理事会方面的话,我觉得他们基本上都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只不过是成立的时候起了点作用,因为根据章程需要7个理事才能成立组织。而事实上理事会应该要是一个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的一个机构。”
(三)公共关系薄弱
NGO在始创阶段主要注重于组织自身的发展而忽视公共关系的建立。主要表现在:第一,不重视与政府的关系。由于个案的资金筹措完全可以依靠自身的努力来获得,而其中心理念是“把服务做起来”。因此,对于政府,没有花很大的心思去建立关系。第二,不积极处理与居委会的关系。由于组织一开始就把自己的重点放在服务的提供上。虽然在进入社区的时候,和居委会建立了一些初步的联系,但是并没有把居委会作为更好地进入当地社区的一个渠道来看待。第三,不注重媒体的宣传。对于媒体的宣传报道并不看重,甚至故意避开。他们认为如果在自己的服务还没有完全做起来的时候,就引来媒体的很多关注,未必会给组织带来好的影响。因此,即使受到媒体的邀请去进行宣传报道,他们都非常低调。
三、NGO始创阶段存在的问题之对策
(一)目标要明确清晰,制定明确的远景和宗旨陈述
任何组织都离不开自身的远景、使命和战略,没有对组织目标的共识,组织的存在和发展就失去方向,也就不可能实现其价值和使命。因此,明确的组织目标使命对其成长具有重大意义。对于自下而上成长的NGO来说,应该进一步明确了组织的目标使命,制定总体的长期目标以及阶段性的具体目标。
个案NGO明确了其存在的目标宗旨――服务社区特困老人、残疾人、妇女、儿童青少年及其它社会弱势群体并提供相应的帮助。同时,更重要的作用是:为关注贫富差距、社会发展、公民社会等等问题的人士提供一个可供实践和讨论的平台,进而可以发起社会及政策倡导。在明确其目标宗旨之后,进一步制订了长期目标和具体目标,从而明确了其存在和发展的方向。 1.长期目标。期望能够通过长期扎根社区并为之提供有效社会服务,促进流动人口社区的文化教育、公共生活、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综合发展,促进和建设和谐睦邻互助的社区,并积极关注流动人口社区的劳动权利和公民权利。
(二)理事会应发挥其监管职能
与政府以公民为导向,企业以顾客为导向不同,NGO的理事会直接向他们赖以生存的捐款人负责。NGO缺乏市场提供给企业的那些指标,因为NGO提供的服务是免费的,如果质量稍次,效率较低,服务对象可能不会计较。因此,NGO就必须有一个坚强有力和积极进取的理事会来进行监管。由于NGO理事们都是兼职的,时间和精力并非都那么充足,所以理事们对自己应当承担的职责有时候会很模糊。在该案例中,有的理事在开理事会时经常请人代劳;有的则不知所措,放弃自己的监管职能;而另外一些则处于极端,他们由于自己高度的热情和专业水准的知识,即使比较忙,还是会抽出时间来过多的参与组织的具体工作,但却忽视了其监管协调的职能。
“理事真正的职责既不是向实际执行人员指手画脚,也不是躲在他们身后无所作为。”比筹集资金更重要的是监管。因此,有成效的理事会应该制订出一套自己的评价和监管体系来确保组织的使命和其慈善取向并高效率的完成任务。对于NGO来说,除了应该吸纳真正关心NGO事务的理事来参加理事会以外,还应该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和激励每一位理事成员,让他们真正发挥理事的监管职能。同时,理事会的成员应该积极地参加理事会,并且为NGO的发展出谋划策。
(三)加强公共关系
美国公共关系学着斯科特卡特里普等在《有效公共关系》中指出,在大部分NGO中,公共关系的目的在于:使组织的使命获得认可;建立起与组织的服务对象的沟通渠道;创造和保持筹集资金的有利气候;对于公共政策的发展和维护给与支持,只要这样的公共政策是有利于组织的使命的;告知和动员组织的关键成员,以使他们专心致志与支持组织的使命、目标和任务并且为之有效的工作。因此,对于NGO来说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加强公共关系。
第二,要正确处理好与社区的关系,尤其是与居委会的关系。处理好与社区公众和居委会的关系,将有助于整合社区自愿、维护社区生存、促进社区发展,也有助于弥补政府自愿、宣传政府方针政策、带动政府管理体制的创新。因此,NGO的工作人员有关进一步加强和社区居委会的沟通,向社区居委会宣传自己的活等理念和方式,积极邀请社区居委会来参加资金的活动,获得更多来自他们的支持和帮助,从而更好的开展工作。
第三,要处理好与媒体的关系。适当而又合理的媒体宣传报道能够促使更多的社区公众和市民来关注组织,促进NGO的健康成长。因此,对于NGO来说,应该积极主动地加强和配合媒体的宣传,为自己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机遇。
篇6
一、强化政策制度保障推进社区矫正工作法制化
社区矫正是一项新生事物,在我国没有现成经验可供借鉴。但在国外却早已实行。据联合国统计数字显示,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的社区矫正对象(缓刑和假释)在全部被判刑者中占有的比例已超过70%。我国引入这个概念,是为了更好地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让那些罪刑轻微,因身体原因需要暂予监外执行或表现较好提前假释的罪犯,不在监狱服刑,不影响其正常的工作或家庭生活,放在社区进行改造,体现的是党和政府的政策宽大和人文关怀,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促进社会稳定。蕴含人道、文明、效益理念,契合现代社会的发展方向。在我国做好这项工作,立足现有的法律框架,在党委政府重视支持之外,必须结合国情省情,走法制化道路。
强化政策支持。健全社区矫正制度,是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必须始终坚持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健全完善坚实有力的保障体系。2003年7月,“两院两部”《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下发后,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于2003年10月,以省两办的名义转发了省司法厅《江苏省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方案》,选择南京、苏州、连云港3个市6个县(市、区)24个乡镇(街道)开始试点。同年12月又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召开了江苏省社区矫正试点工作部署会议,确立了“党政领导、政法牵头、司法为主、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的试点工作思路,江苏社区矫正工作正式开始试点。2005年2月,江苏再次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召开了全省社区矫正扩大试点工作部署会议,在全国率先将社区矫正试点范围扩大至全省。同年3月,省两办转发省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在全省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意见》,为全面试点拉开序幕。2011年11月,江苏省综治委召开全省社区矫正工作会议,对社区矫正工作进行总结表彰,提出继续保持全国领先的工作要求。同时,以省两办名义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把社区矫正工作纳入县(市、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考核范畴,强化了政府在社区矫正工作发展和人、财、物、场所保障等方面的主体责任。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均将社区矫正工作摆上了重要位置,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作为社会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考核的重要内容予以推进,层层建立健全社区矫正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有力推动了社区矫正工作的深入发展。
注重建章立制。社区矫正是一种严肃的刑罚执行活动,必须要有严格的制度作保证。江苏坚持学习研究借鉴国外先进的社区矫正理念、方法和经验,同时,将国内监狱改造罪犯的监禁矫正经验嫁接到社区矫正实践当中,并结合社区矫正特点,对社区矫正工作流程进行规范,从组织机构队伍建设、职能部门之间衔接、日常监管教育工作、考核评估奖惩、资金装备保障等多个层面建立了近40项工作制度,包括程序规定、执行要求、内部管理三个层面,确立了社区矫正的基本任务和操作方法,构成了较为完整的社区矫正制度体系,保证了社区矫正工作的规范运行。各级司法行政机关也始终坚持将制度建设作为社区矫正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结合地方实际制定细化了多项工作制度,丰富、完善和发展了江苏社区矫正制度体系,为推进全省社区矫正工作规范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推动地方立法。近年来,随着社区矫正工作的快速推进,许多经过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制度和经验迫切需要通过法律形式予以固化,而制约其发展的工作力量不足、工作手段不力、社会参与程度不高等困难和问题,也迫切需要从法律层面加以解决。通过努力,《江苏省2008~2012年立法规划》将《江苏省社区矫正工作条例》列入调研项目,作为本届及下届人大常委会立法储备。期间,省人大相关部门对开展社区矫正地方立法进行了调研和论证。《刑法修正案(八)》出台、《刑事诉讼法》修订后,省人大常委会适时将《江苏省社区矫正工作条例》列入2013年度立法计划。据此,省司法厅集中力量在广泛调查、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起草了《江苏省社区矫正工作条例(草案)》(送审稿),并于2013年4月上报省政府。省政府法制办根据省相关部门和13个省辖市政府的意见,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对送审稿进行了全面审查和修改,形成了修改送审稿,经省政府第13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后经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两次会议进行审议。2014年1月16日,省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江苏省社区矫正工作条例》,并于今年3月1日正式实施。条例将江苏社区矫正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上升为地方性法规,进一步明确了政府责任、工作队伍、部门职责、社区矫正中心定位和作用、社会参与机制等内容,规范和解决了社区矫正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体现出鲜明的江苏特色。该条例是我国出台的首部社区矫正地方性法规,为江苏社区矫正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制保障,在社区矫正制度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二、把握刑罚执行规律推进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
开放性是社区矫正的一个显著特征。社区服刑人员放在开放的社区进行矫正,安全问题一直是老百姓十分关心的话题,也是司法行政机关面临的棘手问题。抓好监管安全,将罪犯“管住”再“矫正好”,就必须切实遵循刑罚执行的客观规律,把握重点执法环节,不断探索既符合社区矫正工作发展特点又具有江苏特色的社区矫正工作运行机制。
健全调查评估机制。从2006年起,江苏就开始探索建立了刑事案件未成年被告人审前调查制度,由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对拟判处缓刑、管制的刑事案件未成年被告人的危害社会行为背景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对其是否具有再犯罪危险性、是否适用非监禁刑罚措施出具评价意见,后推广到成年人。2009年开始江苏又建立起罪犯假释前环境评价制度,对所有拟假释的罪犯进行评估,由地方社区矫正机构出具意见。这两项制度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把住了社区矫正适用的“入口关”,有效降低了社区矫正工作风险。2013年,全省累计完成审前调查案件18674件,假释前环境评估6787件,法院采信率达到92%。
健全管控防范机制。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工作,是社会治理的重点难点,也容易成为平安建设的一块“短板”。为此,江苏各级社区矫正工作机构始终注重抓好社区矫正各个流程和环节的管控和防范。加强交付接收,推广“报到回执、集中衔接、当面交接”等对接方法,努力实现无缝衔接,减少漏管现象。全面开展风险评估,对所有新进入社区矫正的罪犯进行评估,科学测评社区服刑人员的现实危险性,实施分类分级管理。严格制度落实,每年开展专项检查,建立安全问题督查整改制度,督促一线社区矫正机构严格落实监管要求,防范脱管失控。
健全教育矫正机制。在分类管理的基础上,全面实施分类教育,根据罪犯类别的不同,分门别类地实施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教育,并适时调整改进教育内容,有针对性地落实教育措施,提高教育质量。定期开展集中教育,全省材,强化罪犯在刑意识,促进罪犯加速思想改造,明确矫正方向。注重个别化教育,坚持以人为本,了解掌握社区服刑人员的实际需求,实施个性化矫正措施,做到因人施教,“一把钥匙开好一把锁”,不断提高矫正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三、创新矫正方法载体推进社区矫正工作科学化
社区矫正管理的对象是放在社区进行改造的罪犯,传统的监禁管理方法和模式受到挑战。要使其真正改造好、教育好,必须与时俱进,运用现代治理理念,不断创新方法手段,借助科技力量,实现科学矫正。
注重现代科技应用。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以流程再造和规范管理为重点,升级社区矫正信息系统省市县乡四级工作平台,建立全省社区矫正信息汇聚、分析研判和跨部门互通共享的工作机制,探索嵌入生物考勤、语音汇报、技术定位、矫务通等技术手段,推动信息技术与社区矫正工作的深度融合,构建一体化技防体系,初步形成了“相对独立、相互融合、共研共判、实时联动”的“数字矫正”工作模式。目前,全省社区服刑人员技术定位率达40%,重点人员定位率达100%,确保了社区服刑人员“在管受控”。
打造集约化平台。为更好地落实社区矫正监管、教育、帮扶三大任务,江苏从2009年起,用3年的时间在全省所有县(市、区)建成了集“执行交付衔接、日常监督管理、法律政策教育、人际交往训练、就业培训指导、临时过渡安置”功能于一体的社区矫正管理教育服务中心。各地充分发挥社区矫正中心在整合资源、协调调度监督管理、落实教育帮扶措施等方面的基本平台作用,提高了社区矫正工作水平和质量。社区矫正中心建设经验得到了司法部的充分肯定,2011年司法部在南京召开会议推广江苏的成功经验。
积极推行心理矫正。在抓好对社区服刑人员集中教育、个别教育的同时,各地社区矫正机构还纷纷引入先进的矫正理念,为有需求的社区服刑人员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服务和心理危机干预,使教育矫正达到“矫于心、正于行”的目的。引进北京瑞格公司社区矫正心理咨询工作软件,借助省厅专网将之在全省统一规范使用。在扬州大学医学院建立全省社区矫正心理矫正基地,培训专门的具有一定资质的社区矫正心理咨询师队伍,提高社区矫正的科学化水平,以适应社区矫正工作发展的需要。
四、搭建专门机构队伍推进社区矫正工作专业化
社区矫正是一项刑罚执行活动,法律性、政策性、专业性强,工作业务要求高,任务艰巨而繁重。做好这项工作,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和配套的专门机构和专业化的队伍来完成。
推动机构专门化。在省一级,省司法厅专门成立了社区矫正工作局,负责全省社区矫正工作的统筹谋划、工作推进、业务指导、检查督促等工作。在市、县两级全部成立社区矫正处(科)的基础上,从2011年起,开始着手推动社区矫正管理局、执法支队(大队)的建立。目前,全省已有8个市、41个县(市、区)成立社区矫正管理局和执法支队(大队),为社区矫正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推动队伍专业化。社区矫正的刑罚执行性和社会化特征要求社区矫正的工作队伍必须体现专群相结合。因此,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主要包括具有政法专编身份的执法工作者、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招聘的社会工作者以及自愿从事这项工作的社会志愿者,目前分别达到1930人、3247人和55897人,与社区服刑人员的配比分别达到1:24,1:14和1:1。
推动工作实战化。推动社区矫正工作机构和社区矫正中心合署,加强资源整合,努力把社区矫正中心打造成一线实战平台。建立完善省市县三级培训机制,不断提高社区矫正工作队伍的素质和能力,适应社区矫正工作形势发展的需要。加强省市两级社区矫正指挥中心建设,推动队伍实战演练常态化,切实提高队伍实战化水平和处突应急能力。
五、引导社会多元参与推进社区矫正工作社会化
社区矫正是社会化的刑罚执行方式,也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坚持规范引领,专群结合,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引导社会多元参与,切实增强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必须秉承“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理念,大力推进社会协同机制建设,在工作力量上建立发展社会支持体系,在工作方法上融合运用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社会工作知识,积极营造有利于社区矫正事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织密社会参与网络。依托村居、工作单位和学校,为每名社区服刑人员建立矫正小组,加强与小组成员的日常联系和工作指导,充分发挥矫正小组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教育作用,夯实矫正执行的社区基础。面向社会公开招募社区矫正志愿者,对社区服刑人员开展“一对一”或“多对一”的沟通教育工作,目前全省社区矫正志愿者已达到5.6万名。
优化社会参与方式。与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合作,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建立社会讲师团和教育学习、社区服务基地,提高教育矫正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共建心理矫治培训基地,培养专业心理工作人员,对社区服刑人员开展心理矫正,共建立教育基地1281个、社区服务基地2562个,年均为社区服刑人员提供咨询8万人次。
篇7
关键词:南昌市老旧社区;原因;途径
1、南昌市老旧社区出现的背景与现状
寻求南昌市老旧社区的治理方式,就必须先了解南昌市老旧社区出现的背景与现状。通过对南昌市老旧社区的“麻雀解剖”,可以看到南昌市与国内一些城市中的老旧社区的产生除了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共性原因之外,还有由于独特的体制转轨而带来的个性原因。在改革前,单位在老旧社区中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社区居民多半都是单位职工及其家属,而社区住房的产权也都属于单位。而在改革后,随着原国有企业效益的下滑,许多工人遭遇到了下岗和内退。由此,单位与社区并不是两个彼此割裂的社会生活领域,特别是在中国社会的背景下,它们两者往往具有非常强的关联。单位的衰败直接影响到了社区生活的质量。这类社区除了环境破败之外,并没有出现犯罪滋生和秩序混乱等现象,但我们看到的最大问题是居民由于可持续生计的缺乏而身陷贫困的现象存在。从南昌市许多老旧社区的历史来看,它的产生、兴衰都与周边几个中型国有企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最终衰落,不能不说与单位制的减弱、单位的不景气有关系。这是与其它国家和地区的老旧社区十分不同的一个特点。西方(特别是美国)社区老化和衰败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城市富裕人口大规模向外迁移而引起的房屋向下淘汰。随着城市中心人口日渐稠密,加之社区建筑的自然老化,使得城市中心社区生活质量下降,最终社区完全成为低收入者的居住地。
2、南昌市老旧社区产生的原因探讨
南昌市老旧社区的问题不只是一个居住条件的问题,也不只是一个城市的物质外貌的问题,它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经济原因和社会原因。
2、1经济原因;城市低收入群体的形成
南昌市很多老旧社区中的低收入者,尤其是儿女众多的工人家庭,贫困现象十分普遍。这些老工人一生基本上都是在国营公司辛苦工作,但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单位在一段时间内不景气,他们退休较早退休金也较低,儿女们受时代影响文化程度都不高,原先的就业状况本来就不算太好,等到90年代后期又纷纷“下岗”。有的家庭只有一人有稳定的退休金收入,而其他家庭成员都处于失业或者打零工的状态,他们自然无力依靠自身力量去改善住房条件。这样的低收入群体居住在单位的平房区宿舍中,其居住成本相比之下相当低,他们在这里不断搭建小房,才能得以居住生存。失业是城市低收入群体形成的最大原因,他们在现在的居住区中还能依靠关系网络寻找到一些零工干,但是一旦拆迁以后,他们到了一个人生地不熟的环境之中将导致生活困难。此外,这样的家庭对于风险的承受能力十分脆弱,有限的储蓄必须用在刀刃上,比如老人们的医疗、小孩的教育,能用在补贴购房款项的钱实在是少之又少,因为相对于“吃药”和“上学”来说,“住楼房”在他们心目中的重要性只能排在其后。
2。社会原因;社区精神的缺失
城市低收入群体的形成是这类平房区衰败的重要原因,但决非唯一原因。毕竟,落入到最低收入保障线以下的居民户数还是较少的,大部分居民虽然并不富裕,但还不至于到贫困的地步。造成这类平房区衰败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社区精神的缺失。这里所说的社区精神,指的是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对社区自治的积极参与。参加社区组织的人数多,人们因而也更有信任感,规范也可以得到遵守,人际网络也更为广泛;相反,在缺乏公民精神的地区,公民对社会和文化社团的参与非常稀少,结果社区发展一直缓慢。在单位制下,即使在社区中单位的力量也是非常强大的,社区的事情基本上是由“单位组织”从上到下地来进行管理。居委会或家委会的事务主要由一些退休人员来负责。职工对于社区的认知就是“单位给予自己的福利”,他们没有积极性同时也没有权利去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管理。目前虽然单位在居住区的影响力日益减退,但是居民们仍然保有“单位制聚居”时养成的行为习惯和心态。
3、南昌市“老旧社区”治理的新途径
3、1将社区改造与解决城市低收入群体的可持续生计问题结合起来考虑。
老旧社区的治理不是一个单纯的城市物质环境的治理,而且还是对其中的居民进行扶助的过程。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人”上,以人为本。社区改造问题的解决途径不单是“政府投钱改造”,而且是要发动多方面的力量,从不同层面着手,上下联动,多方出击。在现有情况下,拆迁居民的选择几乎是单一的;居民得到一次性补偿之后几乎全部用于购房支出,但是低收入群体的日常住房费用却因此上升。此外,他们离开旧居住地到了一个新的居住小区,原有的社会网络几乎全部丧失,原先的生计也因此受到影响。因此,一方面要继续丰富住房保障的多种途径,扩大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的总量供给,另一方面在拆迁过程中要注重同时解决城市低收入群体的就业问题和生计保障,防止出现因拆迁而进一步恶化其生活状况的情况发生。
3、2积极调动政府、社区组织、产权单位、居民等多方面的积极性,在参与合作中促进基层中社区精神和社会资本的发育。
老旧社区的治理绝对不能没有政府的力量。在现阶段,政府是老旧社区治理中的直接推动者,是主导力量。在治理过程中,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更需要解决一些重要的、深层次的问题,这都需要政府来出面解决,所以政府参与老旧社区的治理是必然的。但是,要明确治理方案不是政府一方就可决断的事情,而是要所有的“利益相关人”通过沟通与协商后才能决定。首先,产权单位对于平房区居民仍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也是重要的利益相关人,忽视他们的声音也是不应当的。其次,老旧社区所属的社区居委会是政府和居民之间、上与下之间的重要枢纽,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虽然现阶段它在经济实力、人员素质、设备条件上都还有限,但是仍然具有相当的动员能力和协调能力。在目前社会服务机构不发达的约束下,作为社区自治组织的委员会应更多地负起促进和提高居民合作能力的责任,充当起“社会资本”开发者的角色。最后,最终的利益得失是落在居民身上的,他们才是真正的主体,改造过程必须要听取他们的意见。没有他们的参与合作,老旧社区的治理就很容易成了单纯的城市物质环境改造,而不是一件意义深远的社会工程。
3、3充分凝聚经济投入、社会发展与文化建设的合力
老旧社区的治理必须是经济、社会、文化等多层次的。“社会资本”概念虽然到现在为止在理论上仍然不是非常成熟,但是它起码对于我们有一点启示,就是在工作中,除了经济资本的投入外,还需要许多其它方面的非经济方面的投入,这些投入同样重要。老旧社区治理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对于许多衰败的社区来说,经济投入至关重要,它可以直接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存状况,是减少社区中的社会问题、提高社区凝聚力的重要手段。但是,经济投入应当与社会发展、文化建设的目标结合在一起。在社会发展层面上,应当提高居民的合作能力和自治能力,这是符合长远发展方向的。同时,社区文化建设也不能忽视,应当增强他们对于社区的认同感,增强社区凝聚力。经济、社会和文化三个层次是密切相关的,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将影响着老旧社区的治理进程。
参考文献
[1]陶希东,刘君德。国外大城市郊区化的演变及对我国的启示。城市问题, 2008(4); 69-73
篇8
用七项指标来“说话”
截至2012年6月底,郑州银行资产规模接近900亿元,达890.19亿元,较年初增长165.62亿元,增幅22.86%,较去年同期增长242.40亿元,增幅37.42%;各项存款余额突破600亿元,达684.90亿元,较年初增长121.02亿元,增幅21.46%,较去年同期增长156. 66亿元,增幅29.66%;在连续两年资产、存款实现超百亿增长的基础上,2012年半年即实现双百亿元增长。同时,1资本充足率16.82%,2不良贷款率0.32%,3拨备覆盖率528.73%,4流动性比率37.45%,5存贷款比率65.82%,6资本利润率26.44%,7资产利润率2.25%。
点评:监管指标全部达标且持续向好。增资扩股后的郑州银行信贷投放能力成倍放大,资本实力大幅提升,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为实现健康、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增资扩股做“包装”
2011年底郑州银行的增资扩股,共增发股本25.08亿股,每股价格2.72元,募集资金68.22亿元,总股本达39.42亿股。增资扩股后的郑州银行彻底甩掉历史包袱,股权结构进一步优化,公司治理日趋完善,尤其一些优秀民营企业、上市公司增持股份,董事会换届后,一些国内知名管理、法律、金融专家和企业家精英进入董事会,给郑州银行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验。目前,郑州银行股权结构中,法人股本金额38.83亿元,占股本总额的98.50%;自然人股本金额0.59亿元,占股本总额的1.50%。在前十大股东中,郑州市财政局持股比例为12.58%,政府股权比例已降至20%以下。
点评:总体而言,郑州银行2011年的增资扩股并没有引进到真正意义的战略投资者。而先行者北京银行、宁波银行等已经上市的银行,给小银行做出了好的发展方向。北京银行、宁波银行引进战投、上市之后发展的速度是业内人士有目共睹的,因此郑州银行应从中汲取成功的经验,少走弯路,把主要精力放在战略投资引进这项工作上来,以期通过引进优质的战略投资者,进一步整合现在的中小股权,优化股权结构,增强资本实力,提升郑州银行治理水平,为上市做好准备。
借区域优势坐稳“位置”
结合本地优质中小企业数量众多的特点,郑州银行专注于为其所在省市大量发展迅速的优质中小企业提供全面、定制化的金融服务,努力建立差异化的竞争优势,被银监会誉为“中小企业标杆银行”。从2006年11月至今,郑州银行累计投放小微企业贷款245亿元,年均增速74 %,支持小微企业客户2万余户。
此外,2009年至2011年,郑州银行依托六家县域支行,重点支持了196家涉农企业,涵盖养殖、加工、屠宰、园林、粮油等众多方面,融资总额近40亿元。此外,郑州银行还将立足于郑州市124个专业市场、106个大型社区和6个周边县域,牢牢把握辐射中原经济区4 亿人口的市场空间,以消费为主题,大力开发与消费概念挂钩的金融产品及服务,构建消费型金融品牌,积极实行经济资本管理体系,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打造“社区精品银行”的特色亮点。
截至2011年末,郑州银行资金交易量在全国银行间市场总排名第48位,在城商行中排名第16位,省内城商行排名第一。
点评:郑州银行这种明确的市场定位——“商贸物流银行、中小企业融资专家、社区精品银行”的特色定位始终贯穿于郑州银行发展的任何阶段,这是他们能够从小银行中脱颖而出、快速发展的手段之一。
打造特色品牌“行路”
一是走定制化服务之路。郑州银行发展目标已经确定,下一步就是要通过“深耕市场”和“细作产品”,走出一条全新的路子,为广大小微企业、社区居民、农村农民提供人性化、专业化和定制化服务。
二是走特色化经营之路。在商贸物流银行建设方面,有效组织人员对商贸上下游、仓储、物流市场进行调研,细分客户群体及新的市场,为重点物流企业的上、下游提供信托、租赁、抵押、保兑仓、保理等综合性金融服务。同时,借助发行物流银行卡,搭建信息物流平台,拓展物流企业的结算服务渠道,并通过银行与物流双方深化物流监管、货押授信的合作模式,筹划企业、银行、物流三方无缝对接。
点评:郑州银行的“深耕市场”,就是一方面延伸服务触角,深入专业市场和社区,进行定点服务、便民服务。另一方面扩充服务队伍,通过专人调研、专人谋划,把各类专业市场做精、做深、做透,形成优势。而“细作产品”则是打造专业市场和社区服务中心的专门服务流程,以及批量化服务平台,采用微利模式,进行小微企业贷款经营。郑州银行开发定制产品,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提供有效服务,在中小企业融资专家和社区精品银行建设方面,进一步探索在中小企业融资以及社区银行方面的调研和发展之路,如此,郑州银行成为具有显著特色品牌的全国性区域银行的目标已经不远了。
引进战略投资者“做大”
目前,由郑州市政府牵头,已经成立了郑州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郑州银行计划在第三季度与重点意向投资者进行谈判,并协商入股价格;在第四季度签署入股协议,完成验资和工商变更,力争年底前完成本次战略投资者的引进工作。郑州银行计划通过转让存量股或者增资的方式引入1至2名符合条件的战略投资者,持续提升特色优势,为客户提供便捷、灵活、高效、全面的金融服务,实现自身价值与股东价值的持续增长,在三年内实现上市。
篇9
关键词:农民合作社;陌生人社会;内部治理结构;施坚雅模式;差序格局理性化
中图分类号:F3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2)06-0043-05
一、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对中国农村的逐步渗透,传统的农村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个大环境中生成与发展的农民合作社,其内部治理结构也发生了与之相应的变化。研究农民合作社内部治理结构的变化特点,有助于理解中国农民合作社的真实面貌,预测农民合作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而可以采取更有效的方式推动农民合作社的发展。
在合作社治理演化方面,国内一些学者以经济因素为视角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如战明华、吴小钢、史晋川[1]从制度变迁的角度研究了合作社的演化过程,他们认为从各个经济主体的成本—收益分析来看,成立合作社是颇具额外获利机会的,也就是说制度的非均衡状态是制度自然演进的诱因。王曙光[2]从契约—产权视角对60年来合作社的长期演化给予了经济学解释,他认为随着农业的转型和市场竞争格局的改变,新型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模式与制度结构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迁。未来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由分散的小农模式转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要在充分尊重并严格保护农民的平等契约权利、充分尊重并完整保障农民的财产权利和退出权的情况下,才能获得健康的发展。应瑞瑶[3]从合作社对外来资本的吸收、农户投票权以及按股分红等方面对合作社进行研究,并对合作社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出了预测。她认为合作社不会变革为股份制企业,合作社仍然坚持了其基本内核。蔡荣、韩洪云[4]认为,为了克服农户资本和技术服务对农业生产的约束,以及传统农户合作存在的“搭便车”现象等内在缺陷,必须进行内部制度创新,通过组织化农户与企业签定合约,提升契约稳定性,并向新一代合作社演化。关付新[5]认为,中国现代农业企业组织形式的演进表现为契约形式的变化,这种形式的变化需要根据交易成本和组织成本的变化来选择成本最低契约形式。契约主要在准市场契约、市场契约和企业契约以及单一契约和复合契约之间进行选择,但随着农户的组织化程度提高,与其他市场主体交易成本的下降,农户将越来越多地采用市场契约形式,农业组织内部将更多采用企业契约。
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多数学者以制度经济学、企业治理理论等为视角讨论合作社内部治理结构的演变。本文则以西吉县新营乡集镇的陌生人社会中合作社内部治理结构的动态演变的案例研究为切入点,以社会资本理论为支撑,并结合施坚雅的集市体系理论和贺雪峰的社会关联理论,对中国农村在差序格局理性化的背景下,传统社会关系对农民合作社生成的作用,以及合作社内部治理中传统社会关系作用的弱化并逐渐被以利益和契约为纽带的现代社会关系所取代的演化路径提供理论解释。
二、中间集镇——一个陌生人的社会
曾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到,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小到三五家,大到几千户。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而突破以血缘和宗族关系为纽带的乡土社区界限之外,存在着专门从事贸易活动的街集,而这种街集时常不在村子里,而在一片空白场地上,各地的人到这特定的地方,各以“无情”的身份出现。一切交易当场算清,当场算清是陌生人间的行为,不牵扯其他社会关系[6]。
1965年,施坚雅在《亚洲研究》杂志上发表了题为《中国乡村的集市和社会结构》的论文,创立了集市体系理论。施坚雅把当时的中国农村集市自下而上分为三个层次:基层市场、中间市场和中心市场,并各自对应基层集镇、中间集镇和中心集镇三级中心地。施坚雅也把基层市场视为一个社区。他观察到,农民对他所在的基层市场区域的社会结构有充分的了解,他们会在这个社会区域内发生劳动雇佣关系。同样的,资金等借贷关系的构建往往也会通过区域性的互助会来实现,甚至婚姻、说媒等人生大事也多半要通过基层市场社区中的各种人际关系来实施。在他看来,农民的基本生活单位不是村庄,而是由若干村庄连接而成的基础市场共同体。农村的基层市场不仅为农民提供了经济物品交易的场所,而且还成了地方社会聚落和交往的中心。农民的实际社会区域边界不是由他所在的村庄的狭窄的范围决定,而是由他所在的基层市场区域的边界决定的[7]。
21世纪初,由于农民的收入和教育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农村的交通和通讯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农民家庭的经济与社会活动的半径扩大了几倍。在经济社会进步以及行政权力配置资源的作用下,农村集市体系比较整齐划一地形成县城—中心集市、乡镇所在地—中间集市、行政村(含若干自然村)—基层集市的结构。而不论按照的看法还是施坚雅的观点,跨越了十几个或几十个村庄(自然村)的中间市场,都是一个“陌生人”的社会。
篇10
[关键词]社会管理 改革 绩效评估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3-0008-01
一、社会管理问题界定
2004年召开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社会管理创新”:即“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并提,被纳入更完备的体系性框架之中。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是在2007年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来的。同时明确指出了我国社会管理的治理结构有待更加完善。“社会管理创新”也成为2009年年底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所强调的“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的组成部分之一。
社会管理问题最终是对人的服务与管理。从根本上是指人是有学习能力的社会性动物,而不是所谓的简简单单的“经济型动物”。而实效是管理的真知,这是对社会管理而言。社会管理创新本身就应该去适应变化,保持有效管理。要遵循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宗旨。
二、社会管理的困境分析
(一)社会管理主体的单一性
在我国,政府是社会管理的组织者,公共产品的直接提供者和社会稳定的维护者,对社会管理活动的方方面面起着很大的影响,在社会管理领域的核心地位比较突出。然而,在利益结构单一、社会资源匮乏以及集体主义占据主导地位的历史时期,政府对于全面的社会管理有着重大的作用。对于分配有限社会资源、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其弊端逐渐暴露出来。
(二)社会管理在管理模式上单一
首先,线性的社会管理模式难以应对多元社会的发展。一方面很多社会问题集中爆发,另一方面仍有大量问题尚未显现。其次,随着社会事务的迅速增多,处于中心地位的政府规模迅速膨胀,社会管理成本剧增,社会管理效率低下。
(三)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滞后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有的以“单位”为基础的城市社会管理体制被打破,与此同时,我国农村基层组织与管理体制经历了从社队制、村组制到社区制三次重大改革。越来越多的困难群体、特殊群体汇聚到城乡社区,越来越多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沉淀到城乡社区,越来越多的居民生产生活需求集中到城乡社区,然而城乡社区体制改革没能及时跟进。城乡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大多数居民生活的基本依托,是社会管理和服务的综合平台,也是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和党在基层执政的支撑点。因此,加快城乡社区体制改革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紧迫任务和历史使命。
(四)社会管理的绩效评估
绩效评估的导向功能作为社会管理绩效评估的一种形式可以使政府的社会管理理念以及手段在其推动引导下得到转变。可以使得社会管理体制更加高效,更加透明,更加负责任。在改革开放发展的今天,中国许多政府部门以及一些事业单位都在建立这种绩效评估体系。中国的大部分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在借鉴西方绩效评估的经验基础之上,自己又积累了大量的丰富经验,这个是值得表扬的,但是中国社会管理绩效评估在积累丰富经验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中国的社会管理绩效体系还不完善。所以,我国在借鉴西方社会管理的绩效评估经验的时候,也要努力把自己的社会管理绩效评估的发展方向从一维化向多维化进行转变。
三、社会管理服务竞争化
戴维・奥斯本与特德・盖布勒在《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重塑政府》)一书中,提出了“企业家政府”这一概念,并进而将其发展成为一种理论,指出应该用企业家精神来改革或重新塑造政府,引入竞争机制。然而,完善社会管理领域的竞争机制的同时,我们不能照搬和模仿西方现成的竞争模式,必须结合我国现存的一些情况,去探索符合我国国情在社会管理中的竞争模式。
首先,要“补充缺位”。为了给社会管理领域的良性竞争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必须去完善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体系。其次,政府在市场准入这个环节,要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制度办事,选择信誉好、成本低同时技术又非常先进的企业单位或者非营利组织进行项目的合作。再次,在市场监管方面,公共利益为政府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在政府和企业依据合同履行双方权利义务的同时,政府部门应制定完善的行业技术标准及价格标准,从而使企业在履行合同时以满足顾客要求为原则,降低产品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最后,政府各个部门应该意识到自己在调节市场竞争的利益取向、效率取向和工具取向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努力实现公平、和谐的市场竞争关系。
【参考文献】
[1](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三联书店,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