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化社会治理范文
时间:2023-08-01 17:39: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格化社会治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成立督察领导工作小组
督察长: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主要工作措施
1、实施村居管理区域网格化。按照“任务相当、方便管理、界定清晰”的要求,考虑村居居民的认同度和村居工作人员的状况,XX共设置了XX个二级网格网格长由XXX担任,下设各村居XX个三级网格网格长由各村居支书担任,成立了XX个四级网格网格长由各村居居民小组组长或党员担任,形成以办事处为中心、各村居支书为主要负责人、各居民小组组长或党员为通讯员,积极调动全办居民参与的网格化管理模式。
2、实现了基础档案规范化。以“娄底平安E通”为载体,能过对居民基础信息的采集,三级网格管理员按“娄底平安E通”内的信息保证每家每户信息采集的完整,同时全部输入APP,便于开展管理服务工作。
3、推进了管理人员责任化。在网格化管理中每位网格管理工作人员都将巡查作为日常工作,坚持每天巡查,实现人到格中去,在网格中察民情、访民意、解民忧、促和谐,成为发现、受理、处置、协调、报告第一人。对于网格工作中的任何问题都由该负责人第一时间接手处理,对于能够现场解决的问题现场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再与网格长及其他网格负责人碰头,共同协商解决。
4、有效转变工作作风。实行网格化管理以后,每位网格管理人员都有了自己的一份“责任田”,促使他们经常深入群众,了解和听取居民的意见建议,使社区工作重心下移,居务信息的来源更多,情况掌握更全面,把工作的触角延伸到网格,延伸到一家一户,及时了解居民的需求,及时解决一些矛盾和问题,有效地避免了工作“盲区”和“真空”,实现了各村居管理服务全覆盖。
三、问题和不足
一是居民参与意识还需提高,由于各村居居民素质层次不同,往往无法采集到第一手资料。二是团队服务质量还需提升,每一个三级网格都承载着村居所有的工作,还需要熟练掌握各类政策法规,目前看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三是四级网格长的积极性还需调动,四级网格长作为网格内的重要成员,在居民小组管理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其主动性还有待于提升,作用的发挥和调动尚需要一定的资金和物质支持。
篇2
关键词 网格化管理 网格员 居民
中图分类号:G669.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3.072
Abstract Community grid management is beneficial to try and innovation community governance. From the case of grid management services provided by residents of the grid administrators and residents to participate in the evaluation grid management of three dimensions investigation found insufficient grid management service coverage, the evaluation of grid administrator low and residents active participation is not high. He pointed out that should optimize grid management and the strengthening of professional team-building and the promotion of the role of the conversion,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grid management.
Key words grid management; grid member; citizen
1 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报告》中提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这反映出改革开放以后,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要求了。这在城市管理方面体现得尤为突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更是提到“要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治服务管理平台,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首次把城市网格化管理上升到国家层面,使网格化管理成为新形势下社会治理的一种新模式、新要求。
网格化主要是指各种要素和单元纵横交错而成的组织或系统,它具有信息互动、资源共享、快速协同的基本功能。“网格化”最早应用于水、电、煤等领域,它把用户与管理者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从而实现高效互动,能够做到最短的时间内对用户做出精确的响应。城市社区网格化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在推进城市社区治理方式的有益探索和创新。
本文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9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99份,有效回收率为94.68%。问卷从居民视角,通过网格化管理提供的服务、居民对网格化管理员的评价和居民参与网格化管理的情况三个维度15个指标的调查,了解黄冈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现状,探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2 社区网格化管理现状与原因分析
2.1 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现状
2.1.1 网格化管理提供的服务
本文主要从就业与社会保障、医疗、社区卫生环境建设、文娱活动、政治参与和其他等六个指标来测量网格化管理为居民提供的服务。
从表1可以看出,居民选择享受就业与社会保障服务的有39.6%,选择提供医疗服务的有38.7%,选择享受社区卫生环境建设的有43.5%、选择享受组织文娱活动的有20.6%,选择享受引导政治参与的有13.1%,另外有13.5%的居民选择享受其他服务。总体来看,网格化管理为居民提供服务的覆盖面较低,尤其在组织文娱活动和引导政治参与方面显得严重不足。
2.1.2 居民对网格化管理员的评价
居民对网格化管理员的评价,主要从服务态度、工作能力、工作效率与整体评价等四个指标测量网格化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从表2可以看出,对服务态度满意的有74.1%,对工作能力满意的有70.4%,对工作效率满意的有69.9%,对整体评价满意的有72.0%。总体来看,虽然只有5%的居民表示对网格化管理员不满意,但表示满意的也达到七成左右,相对较低。
2.1.3 居民参与网格化管理的情况
本文主要从居民对网格化管理认知、对网格化管理的配合、与网格化管理员的沟通等3个指标来测量居民参与网格化管理的情况。
从表3可以看出,居民不知道网格化管理、知道但不了解分别有19.6%、44.7%,知道有一定了解、知道很了解的居民分别有29.8%、5.9%。总的来看,只有5.9%的居民很了解网格化管理,有65.3%的居民对网格化管理不是很清楚,这严重影响了居民以主体身份参与到网格化管理中来。
从表4可以看到,居民很愿意配合网格化管理员进入住户采集信息,占70.1%,只有2.9%的居民表示不配合,但也有27.0%的居民表示会配合,但不愿意。总体来看,居民参与网格化管理的意愿比较强烈,网格化作为社区治理的有益尝试,需要居民的支持与参与。
从表5可以看到,发现情况有59.2%的居民会向网格化管理员反映,但当自身存在困难的时候,却只有40.6%的居民会向网格化管理员反映。表明居民相对比较关心社区的发展,但主人翁意识不强,同时对网格化管理还持怀疑态度。
2.2 原因分析
首先,现行的网格化管理是把社区分为若干网格,在网格内按照“定格、定人、定责”要求,一格一员,对网格内进行综合性管理与服务。这种模式容易导致网格化管理中网格单元提供的服务单一,覆盖面不足。
其次,由于在转型时期,很多网格化管理员还没有从过去社区管控的角色转换过来,缺乏服务意识。同时,倾向于提供就业与社会保障、医疗和社区卫生环境建设等可量化、需要考核的服务,对更高层次的服务,如文娱活动、政治参与等,显得尤为不重视。
第三,多数网格化管理员还停留在过去以经验或主观意识去解决现存问题。但网格化是以信息化为基础,以流程化为导向的系统化科学管理,针对不同情况有不同的流程、方案去解决。因此,网格化管理人员应改变工作思维方式,提高工作能力与工作效率。
第四,居民还停留在过去“被管”状态。居民的思想观念还是社区的事务有专门人员在管理,居民只需要配合工作就行,缺乏参与意识,对于社区的发展表现出一定的不关心。
3 对策及建议
3.1 优化网格化管理模式:由一格一员向一格多员转换
一格多员模式适应了社会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弥补了传统网格化管理“一格一员,一员多能,一岗多责”模式中网格化管理员精力与能力不足的问题。通过一格多员,共同履职模式,整合了资源,细化了责任,明晰了流程。在实行一格多员中,应明确以下两个问题:
首先,一格多员模式不是网格化管理员越多越好。网格化管理的优势在于整合了政治、经济、民政、计生、公安、司法、综治等部门的社会管理职能,对网格内成员进行综合管理。网格化管理员过多的化,容易又造成网格内管理员各自为政的局面,背离了综合管理的初衷。
其次,注重多员之间的能力互补,共同履职。在一格多员配置中,应注网格化管理员之间的相互互补,完善网格化管理员团队的结构,使其在共同履职中能够更好解决网格内所遇到的问题,为居民排忧解难,推动社区发展。
3.2 加强专业队伍建设,树立服务意识
网格化管理是社会治理的有益尝试和创新,也是一项综合性管理工程。不仅需要专业能力过硬的队伍,也需要具有服务意识的队伍。
首先,加强网格化管理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网格化管理员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网格化管理员树立服务意识,引导群众参与网格化管理,保证网格化管理对社会治理起到积极的作用。
其次,加强网格化管理员的培训。第一,加强岗前培训。对网格化管理员进行岗前培训,使其掌握基本的能力,很快进入工作状态。第二,加强岗中学习。学习全国其他社区网格化管理先进经验,结合自身特点,推动黄冈市社区的健康发展。
3.3 做好角色的转化
首先,网格化管理员由管理与控制到管理与服务的转换。第一,重管理。网格化管理人员应认识到自己是网格化管理的主体之一,注重对所在网格进行综合管理。第二,弱控制。网格化管理不同于过去的社区管理,网格化管理员应推动参与的自由化、常态化,促进社区、居民以及第三方的多员参与。第三,强服务。网格化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解决民生困苦,为居民服务,在网格化管理中更应该树立与强化对服务居民的意识。
其次,居民应从“被管”状态向积极参与网格化管理转化。居民应树立主人翁意识,明确自己在网格化管理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参与到社区网格化管理中来,为社区网格化管理建言献策,共同推动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发展。
4 总结
社区网格化管理是社区治理的有益创新和尝试。在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系统内,需要网格化管理员和居民相互配合,协同推进社区的发展。网格化管理员应该不断完善自身,树立服务意识,推动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发展。居民更要树立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社区网格化管理中来,建言献策。笔者相信网格化管理模式会成为推进社区治理,解决民生困苦的有益方式。
参考文献
[1] 姜爱林,任志儒.论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的成效、问题与对策[J].特区经济,2007.6:222-223.
[2] 周志浩.中小城市网格化管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
[3] 樊永婷.创新社会服务管理中的城市网格化模式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4] 赵业业.城市社会网格化管理机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
[5] 侯继虎,黄拥,邵振峰,周维勋,丁霖.城市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地理空间信息,2015.1:22-25.
[6] 陈秀斋,李乃会,公爱芹,柴国栋,申巧敏,赵新峰.网格化管理在基层烟站人才队伍管理中的运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5.5:321+327.
篇3
关键词:网格化管理 网络化治理 社会管理创新
1、“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兴起及其局限
重属地管理,轻属人管理。属地管理具有明显的静态性管理特征,忽略了现代社会日益增强的社会流动性;属人管理则坚持以人作为其服务的核心对象,对社会实施动态的管理。网格化管理模式虽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强了对基层社区公共物品(如对井盖、路灯等)的效率与供给能力及基本服务信息的了解与掌控能力,但其运行理念与实质仍然内含着被管理对象的属地性质,强调对一方地区的管制。
重条块控制,轻整体治理。网格化管理模式致力于将属地分割为若干不同条块,政府“派”专人负责并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其主要特点在于各条块职责相对明确。正如“网格协管员”所言,网格就是他们的“责任田”,在其各自分管的范围内,出现的各种问题都由他们来解决。在注重条块分割的同时,这种社会管理模式也往往忽视了社会系统的整体性特征,人为割裂了社会系统内部各种联系,往往导致基层社会管理中只重条块、而忽视整体的社会管理模式。
事权下放,治理资源却不足。在网格化管理中,采取“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模式”的运行机制。从表面上看,这一管理方式将管理的权限下放到基层组织中去了,但事实上是责任下放而权限不足,则加重了基层社会治理单元的负担,使得网格运转不良。因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并非一级政府组织,但这种管理模式却又反而加剧了它的行政化倾向;它没有法定的财权,却同时又要负有更多的责任。
管理成本过高,政府财政负担重。在网格化管理的推行过程中,政府往往要根据网格的划分来配备相应的社会网格协管员,在面对社会失衡时也需要动用各种人力、物力、财力、技术手段等去面对单个的“居民”,这就造成了过高的社会管理成本。
2、网络化治理的内在价值与理念
网络化治理鼓励社会参与,促进主体多元参与机制。在网络化治理中,政府依然是社会治理的核心主体,但政府与其它各种社会力量共同构成相互依存的网络体系,各网络结点之间是平等与合作的关系,在合作中“各负其责、各司其能”。
网络化治理注重引导价值共识,促进合作机制。合作机制是网络化治理的主要运作机制。在网络化治理中,各主体之间通过合作共治代替竞争对立,增进公共价值。公共价值是网络化治理的共识价值,它是高于个人价值、部门价值、地方价值之上的社会合意基础上的共同信念。
网络化治理主张培育社会资本,增进信任机制。社会信任既包括官民之间的信任,还包括公民之间的信任,政府与企业、社会组织之间的信任。社会信任是合作的必要前提,是共同行动的基础。当前社会基层政权组织与群众自治组织权威的弱化,与群众对基层政府与基层自治组织的信任缺乏有关联。“中央政策是好的,只是地方干部念歪了。”而由于地方干部无法取得群众的信任,很多工作难以推进,从而也容易形成基层管理干部“过一天算一天”的消极心态。
网络化治理强调利益共享,增强协调机制。利益共享是包容性增长过程中社会利益分配中的公平、公正,利益共享既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居民之间的利益共享,还包括政府各部门、各地区之间的利益共享,政府与市场、民间社会之间的利益共享。而现实的社会管理实践中,许多社会矛盾与纠纷的引发多是由于利益分配的不公正、不平等。
3、实现从网格化管理到网络化治理的转型
加强公共文化建设,促进社会价值共识。网络化治理的核心运行机制是通过培育社会资本形成社会信任与合作关系,而这种关系的维系不再仅仅是利益的纠葛,更是一种价值上的共识与相互认同。而社会价值共识与社会认同的形成,其根本在于通过社会公共文化建设,把社区建设成文明祥和的社会共同体。“在一个共同体中,信任水平越高,合作的可能性就越大。”从短期来看,公共文化建设难以见成效;但从长远来看,这实是一项战略任务。而社会公共文化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念,发挥传统文化道德伦理观念的约束机制,形成人们在观念、信仰与心理层面的价值共识。
加强公共权力监督、促成利益共容共享。当下社会矛盾与纠纷的增多,其根本在于利益分配不正与冲突;而利益分配公平、公正的缺失在于对公共权力缺乏监督。加强公共权力的监督,一是通过完善法制建设,通过法律制约权力;二是加强社会协商与公众参与,通过权利监督权力。网络化治理强调社会组织与公众的参与,而这种参与又能起到监督与制约公权力的效果,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促进社会利益共容共享,同时还必须尊重人民的选择权与自。
权限下放,促进地方治理的多元与差异。赋予地方基层政权相应的自限,促进地方自治,从而促进地方治理的多元与差异。要改变现有压力型体制下的考核机制,同时改革“条块分割”体制转向注重对“块”的建设,促使基层政权组织从消极“维权”到积极“治权”的转变。
基金项目:2013赣州市社会科学研究百题(13087)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王喜,范况生,杨华等.现代城市管理新模式.城市网格化管理综述[J].人文地理,2007.
作者简介:
篇4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中心城区“网格化”巡逻工作启动仪式,进一步激发大家投身“平安”建设的热情和斗志,营造治安巡防的浓厚氛围。在此,我谨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参加今天“网格化”巡逻工作启动仪式的广大公安民警、协警队员以及村居干部表示亲切的慰问和崇高的敬意!
中心城区“网格化”巡逻工作是严密社会治安控制、保障全区社会持续平稳的重大举措,既是一项“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民心工程”。全区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迅速行动起来,确保中心城区“网格化”巡逻工作有序有力有效地开展。借此机会,我代表区委、区政府提四点要求:
一是思想要统一。中心城区治安稳,则全区治安稳。全区各级各部门要清醒认识中心城区在全区维稳、治安管理等领域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增强做好中心城区“网格化”巡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全力以赴投入到中心城区“网格化”巡逻工作中来。各单位各部门要充分履行职责,强化措施落实,形成工作合力,切实建立起以公安专业巡控力量为依托,以民兵应急力量和群防群治力量为补充,单位部门齐抓共管的“大巡防”格局。
二是目标要明确。要通过“网格化”巡逻工作,切实加大巡逻盘查力度,全面提高“见警率”、“管事率”和“抓获率”,有效遏制刑事案件多发势头,确保全年街面案件同比下降10%以上。通过“网格化”巡逻工作,切实提高快速反应速度,加大堵截查缉力度,及时发现并抓获现行违法犯罪嫌疑人。通过“网格化”巡逻工作,认真做好受理报案、接待群众、救助服务等工作。同时要以“网格化”巡逻工为着力点,深入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切实把突出的治安问题解决治理到位,确保全区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三是协作要紧密。各责任单位部门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协作配合,深化综合治理,不断健全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中心城区“网格化”巡逻工作机制,确保工作措施落到实处。要进一步强化中心城区“网格化”巡逻工作经费保障力度,加大人防、技防、物防投入,切实提升整体工作合力。责任单位要切实各司其责,落实责任,加强配合,真正将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篇5
【关键词】高等学校;网格化;管理模式;学生管理
一、网格化管理模式概述
网格化管理工作是积极响应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举措,随着我国现代化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有效化是建设服务型社会的一个重要环节。基于信息化建设与城市管理改革的需要,数字化城市建设融入了每个城市。信息化是当前世界发展的趋势,将信息平台与社区管理相结合的网格化管理模式是顺应当下我国社会管理趋势的必然选择,是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实践。这种网格化管理模式在城市管理中已逐步运用成熟,调整了城市管理的流程,克服了城市原有模式存在的各种弊端,建立了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实现了城市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1]
二、网格化管理模式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
高校学生管理是高校管理的一部分,也是极其重要的部分,它是提升高校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重要途径,是学生管理工作现代化、信息化的创新举措,也是管理工作者管理学生工作的抓手和手段。面对高校学生这个动态的复杂群体,个性强,受外界干扰因素多,自我判断意识差,心智不成熟等,常导致校园突发事件。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仅仅凭着有限的几位学生管理者去和所有学生深入有效的沟通是很困难的,更谈不上能够及时获取学生的各种信息,去有效解决问题了。管理工作的工作量庞大导致管理人员经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疲于应付。现网格化模式已在各行各业被广泛应用,其实践成果也较为成熟,随着高校学生管理理念和模式的更新换代,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对当前学生的特点和现有管理体系进行分析,如何将网格化这个成熟的管理模式引用到高校学生管理中,成为学生管理者的重点研究内容。高校学生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事情涉及到很多方面,如学习、生活、社会实践、思想品德等。学习上包括教、学质量,各类等级考试的报与考、平时各科专业考核等教学管理。生活上涉及到住宿、饮食安全,出行安全等日常管理。社会实践如勤工俭学、顶岗实习等实践管理。思想品德上则涉及到党务管理。这些方面看似独立的单元,实际却是一个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要做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就必须以教育和管理学生为中心,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偏重于人性化管理。要根据现代学生的身心特点,站在学生的角度整理出学生管理平台,以及与之配套的管理模式。将以人为本、网格化、信息化、全程化都应用于高校管理中,管理应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尊重、服务、发展学生为目的。调动他们的积极、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三、学生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内涵
学生进校来按录取专业被归类到了各个院系,以二级学院为单位的话,直接面对他们的管理者为学工办的辅导员,其中学生会干部及干事辅助辅导员的各项工作,然后又属于各自的班级进行管理,其管理者为班主任,班级中有班委辅助班主任的工作,再到各自的公寓进行划分,其管理者为公寓辅导员,而每个宿舍又有各自的宿舍长。所以,在高校校园中,学生网格化体系是在院系领导主管下,由辅导员负责,学生会干部辅助,班主任对班级进行日常管理,班长辅助班主任的各项工作,班委、宿舍长作为网格管理员进行基层管理。管理层级如图1所示。
四、网格化管理模式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在学生网格化管理中最重要的是要及时获取准确的信息。在管理模式上,我们要将过去被动应对问题转变为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在管理对象、过程和评价上,要保证管理敏捷、精确和高效。在学生网格化管理实施过程中,宿舍作为获取信息的一个基本单位,这就要求公寓辅导员必须深入到所管辖的学生宿舍去了解情况,听取学生意见及建议,分析有待解决的问题。定期向学工办辅导员汇报工作,向班主任通报网格内学生在公寓的情况,及时反映学生存在的问题。各宿舍长每晚向分管的班委汇报当天所在宿舍的情况,班委汇总后向班长汇报,班长次日向班主任或辅导员汇报,实行班内一天一报,班长隔天上报的有效工作机制,如遇特殊情况就要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对违纪行为要按照学校规定限期整改,对于学生向上反映的问题或建议,相关负责人则要及时反馈处理进展,如果拖延不办或者石沉大海没有反应,就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影响信息的获取,导致管理中出现疏漏。网格化管理中对所发生问题的处理要遵循“轻重缓急”的原则。对于一般日常问题,网格管理员可现场立即处理,处理完后到学工办登记备案。需要协调的或领导审定的,则由网格管理员按照事件性质归口到班主任或学工办相应负责的辅导员处理,获得处理意见后及时反馈给上报问题的对象即可。有些突发性的事件,网格管理员应立即上报,迅速处理,如有需要则进一步上报上层领导,另外,班主任对该事件要实时跟进。以上可见,学生网格化管理不是单向的,而是一个科学封闭的管理机制,有一套规范统一的管理流程,从发现问题到上报问题,再到解决问题,形成了一个循环,从而能有效提高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五、学生网格化模式的应用范围
高校学生管理涉及到很多方面,如教务管理系统、学工管理系统、团学管理系统、党务管理系统、后勤管理系统等。这些系统虽然分工不同,负责人不同,但是共同面对的对象都是学生,只不过学生在各个系统中扮演的角色不同而已。所以,他们都是可以以学生为个体,学生宿舍为网格单元,建立网格小组,加上网格长形成三级网格小组,若干个小组组成二级网格组,加上二级网格组长,以二级教学单位依托设立一级网格,并设立网格组长,形成学生网格化管理模式。
六、学生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工作要求
在学生网格化管理中会出现基层管理者对事件的漏报、瞒报、谎报等现象,如学生干部对涉及到要好同学的事件会偏袒对方,向上级管理者谎报甚至不报。这就要求辅导员、班主任对学生管理员严格要求,明确职责,强化责任意识,平时加强对他们的过程监督,实施奖惩机制,调动基层管理者上报信息的及时性、积极性。另外,管理中各类信息的存档也是极为重要的。遇到相同事件则需要平等处理,同一学生有其他事件发生时,也要找到之前的处罚记录,加重处理。这就要求辅导员、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形成统一的管理记录,即台账制度,完善信息,及时完成信息的录入,届时有章可查。如自身平时工作较繁忙没有时间去整理的话,则可以指定学生管理员对各类事件进行详细记载,并分类存档,每学期都要进行检查,以便以后查阅。网格化管理通过对问题学生的动态监测、对重点区域实时监控、对隐患矛盾的及时化解,有效提高学生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应急能力。协同有关部门建立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工作人员职能和学生干部的主体作用,完善“全覆盖、无缝隙”的网格化管理网络,努力营造稳定、有序、和谐的发展环境和学生生活环境。网格化管理使得学生服务管理力量下沉、职责明确、资源整合、运转高效,实现学生管理“全覆盖”、学生服务“零距离”、学生诉求“快响应”。建立学生网格化管理,能有效解决部门职责不明的问题,通过差异化职责促进各部门融合,通过组团式下沉强化基层力量,推进管理方式从“被动处理问题”向“主动发现问题”转变,从“事后批评教育”向“源头管理服务”转变,从突击式、运动式履责向常态化、制度化履责转变,从机制上保证高校各项职责全覆盖、无空隙落实。现很多高校的数字化校园平台已被广泛应用,网络信息资源应用技术的不断成熟为网格化实践的平台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这就让学生反映问题更及时、迅速,描述事件更详细,网格分布更广泛、精细,从而提高了管理者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张丽淼,杨锐,徐晖.网格化管理模式推广价值———以高校管理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3,4
篇6
关键词:社区;网格化;城市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11-0147-02
韶山市是伟人的故乡,全国优秀红色旅游城市之一。建国以来,旅游产业一直是韶山市的主要经济产业支柱。在社会管理创新大背景下,韶山于2010年将网格化引入社区管理,立足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和方式创新,明确社区管理相关部门职责,借助数字网格技术整合社区内管理资源,实现了“社区有网、网中有格、格中定人、人负其责”的良性局面,实现了“全覆盖、精细化、制度化”的管理目标。韶山市作为湖南省首批社会和管理创新试点城市,将网格化引入社区管理,自主创新其管理机制,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对于创新韶山特色的城市管理新模式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韶山市实行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必要性
实现韶山社会管理的全覆盖。面对新时期利益主体的多元性、利益诉求多样性、利益问题多发性,传统的社会管理涉及的范围愈来愈广,管理上愈加复杂,出现的问题也越多。社区网格化管理是韶山市传统社区管理体制的延伸发展,是城市管理科学的新实践。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工作中,做好了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工作,抓好了民生改善和权益保障工作,加强了服务群众和创新管理等工作,2011年取得了群众满意度排名全省县市区第一的成绩。
实现创新以及服务政府建设。对于传统自上而下的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行政模式来说,网格化社区管理是一种创新的城市社区管理模式,从体制上能够保证组织平等、有序参与、合作共治,使行政职能与行政现代化有机结合起来,有助于加大行政透明度,推动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的建设。
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发展基层民主是推动社网格化区管理的动力,社区网格化管理积极探索政务公开等工作,管理主体趋于多元化,提高了社区管理工作的透明度、精细化、规范化。针对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多样化的特点,各社区积极引导群众性文体团队的发展,通过社区文化和社区民主建设,满足社区居民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增强社区居民的社会认同感和公共意识,为群众的广泛自主参与开辟空间,促进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韶山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基本情况
2010年湖南省出台了《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湘发[2010]18号),省综治委于2011年3月确定韶山市为全省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市,韶山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全面
展开。
(一)韶山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步成效
建立“镇-社区-网格-小区-楼栋-住户”六级管理机制。韶发[2011]17号文件中将城市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纳入市综治管理中,建立六级管理机制,将社区内的市场、学校、医院等驻区单位以及楼栋、院落等归入基层网格,建立以“人、地、物、情、事、组织”为核心的社区基础信息数据库,将社会管理、社区服务和社区自治纳入网格,使每一个网格真正成为社会管理服务的基本单位和组织节点。
健全社区网格管理创新,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全覆盖”。社区网格化管理强调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网格化要求建立高度协同的行政管理机制,改变资源部门所有、多头重复建设的弊端,从而提高了对社会事件的综合反应能力、公共资源的科学供给水平,推动社区均衡发展,提高管理、提高服务效率。
管理主体的多元化。韶山市社区网格化管理主体不再是单一的政府部门,而有很多社区内威望比较高、退休工人等任职。这样更能够有利于该网格内的管理效率和实现该网格内人的全面发展。
(二)韶山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出现的问题
缺乏制度保障。社区网格化管理作为韶山市一种新生的城市管理创新模式,还正处于探索阶段,配套的相关法律法规并没有及时的跟进,因此,导致在管理过程中会出现诸多管理上的纠纷事件等。
观念陈旧。不论是管理者或是被管理者还没有正确的认识到韶山现代城市管理的创新需求,也没有意识到信息化手段在当前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缺乏监督。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有效运行也必须在公众的有力监督下进行,但目前韶山并没有赋予公众相关的权利以及制定相关制度保障,没有实现公众与政府的良性互动。
三、基于韶山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几点建议及思考
(一)加强社区网格化的法制化建设
社区网格化管理是现代城市管理衍生出的一种新型城市模式,与传统城市管理有一定的矛盾,现有的制度法规都是与传统的城市社区管理相对应的,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问题。为了保证社区网格化能够长期有效的运行,就必须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用及时有效的制度来保障这一模式走向成熟与规范。
(二)转变观念、创新社区管理理念
社区网格化管理在韶山市的实施是对传统社区管理的创新,是一种新生事物,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对于这一新生事物并不能够全面了解。尤其是从管理者的角度来讲,要从传统的管理理念转变为效率至上、服务至上的理念,完善政府职能,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科学划分网格分区,为社区网格化管理提供有力的制度、资金保障。
(三)完善民主考评机制
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资源整合、民众利益最大化。在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过程中应该赋予公众的监督和参与权利,使社区网格化管理在法律上获得认可的同时,又在公众监督之下。通过法律保障和社会监督的形式使社区网格化有效实施,这也是推进城市管理效率的的外在机制。
参考文献
[1] 上海社区治理网格化的起步与探索[R].上海市政治文明办,2004.
[2] 姜爱林,任志儒.论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的成效、问题与对策[J].特区经济,2007,(6).
篇7
按照中央、省、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要求,我县先后在镇等13个乡镇推行实施了“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实践,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试点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在服务人民群众、加强社会管理、密切党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得到了各级各部门的充分肯定。为了进一步总结试点经验、理顺工作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增强服务能力,确保实现县委、政府向市委、市政府承诺的“网格化”服务管理全覆盖的目标,根据县委常委办公会议精神,现就深化“网格化”工作机制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全覆盖工作有关问题紧急通知如下:
一、切实提高认识,全力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全覆盖
实践证明,实行“网格化”服务管理是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有益探索,是服务人民群众的有效平台,是密切党群干部关系的重要载体。市政协副主席、县委书记卢林同志向市委庄重承诺,今年上半年我县“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实现“全覆盖”。
各乡镇、县直各相关单位要切实提高对“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加强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尚未纳入试点工作的乡镇要立即研究部署,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强力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确保在今年6月底以前实现“网格化”服务管理。已经开展试点工作的乡镇,要认真总结试点经验,进一步规范运行管理机制,大力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实现“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二、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网格化”管理工作机构
调整充实县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协副主席、县委书记卢林同志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县长张瀚时同志、县委副书记吴雁俊同志、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罗太瑜同志、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许晓鹏同志、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何旭同志任副组长,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委政法委,何旭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县委政法委副书记林刚同志、县综治办专职副主任陈亚军同志任副主任。
经县委常委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县编委已经批准成立县社会管理创新办公室,为副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5名。县社会管理创新办公室人员由县委政法委会同组织、人事等部门尽快选调到位,负责全县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日常事务。各乡镇要比照县委的组织领导机构设置,尽快调整充实领导小组,落实工作机构,确保工作开展需要。
三、理顺工作机制,全面落实“网格化”考核管理措施
各乡镇“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情况纳入县政法(综治)工作重点考核内容,实行一季度一考核一通报,考核结果纳入全县“双考双评双挂钩”考核内容和领导干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实绩档案,由县双考双评办、督办督查局制定考核细则并具体落实。县综治办研究制定对县综治委成员单位社会管理创新暨“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考核措施,特别是加强对牵头负责特殊群体服务管理工作单位的考核管理,推动服务管理工作延伸落实到“网格”内,实现“零距离”服务管理。
为真正实现网格工作室服务社区群众的作用,确保人员到位、工作到位、服务到位,根据县委常委办公会议精神,整合到网格工作室的乡(镇)干部、社区(村)干部、派出所民警、治安协勤人员、计生协管人员、低保协管人员、劳动保障协理员、治安(禁毒)协管员、志愿服务人员等,实行双重考核管理。工作实绩表现由所在乡镇和网格工作室进行考核,占考核分值的60%,业务工作完成情况由业务主管部门进行考核,占考核分值的40%,考核结果作为年度工作绩效考核、年度工作目标奖惩和工资(公益性岗位补贴)发放的依据,具体考核管理办法由县社会管理创新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下发并组织实施。
四、深化探索创新,科学定位“网格化”服务管理职能
由县社会管理创新办公室研究提出“网格”划分设置参考标准,制定县、乡(镇)、社区(村)、网格工作室等各级工作机构的工作职责和服务事项,下发各乡镇参考实施。
积极探索将服务群众的社区(村)管理职能下放到网格工作室的模式,逐步实现群众办事在网格工作室一站式办结。在镇探索试行“网格”升格为社区试点工作,依托“网格”建立社区管理服务中心,不断提升“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水平。
要将网格工作室固定办公服务设施、社区管理服务中心建设纳入城乡建设发展规划,大力推进网格工作室固定办公场所建设,逐步解决网格工作室办公场所狭小简陋、功能设置不完善、占用公用通道、安全措施不够等问题。
加大对网格工作室人员的培训,年内由县社会管理创新办公室举办1-2期“网格化”工作内容的专题培训。
五、加强信息采录,加快推进“网格化”信息系统建设
市委政法委统一规划建设的政法系统内网已经建成运行,各乡镇已经顺利接入,网络管理人员已经由县委政法委组织进行了培训;由县公安局牵头组织开发的全县“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已经正式投入使用;镇19个“网格”光纤专网已经建设完成。以上条件为推进网格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各乡(镇)和网格工作室要加大对辖区内各类信息的采集和录入工作,已经开展“网格化”试点工作的乡镇要在今年上半年完成全部信息的采集录入工作,并根据实际变化情况进行动态维护管理。其余乡镇要在今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全部信息的采集录入工作,并确保信息真实准确,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提供信息技术支撑。
篇8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禁毒工作的系列决策部署,结合社会治理创新要求,把吸毒人员纳入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扎实推进禁毒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危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宁远堡镇积极开展吸毒人员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
一是针对辖区内的吸毒人员进行全面的信息采集。网格工作员配合禁毒专干做好基础信息采集,同时,着重加强对吸毒人员错误信息的核实,并将核实后的信息及时更新,协助派出所摸清网格内吸毒人员的底数和现状,建立精准、高效的信息报送反馈机制。
二是切实抓好吸毒人员各项管控工作。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力量进网格化服务管理,认真落实禁毒相关措施,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小组根据走访、调查获知吸毒人员性格特点、行为表现、社会关系、个人及家庭需求等信息,针对吸毒人员的不同情况,并结合风险分类评估确定的管控类型,分别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推行“一人一策,精准管理”的吸毒人员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切实加强吸毒人员的日常管控工作。
三是禁毒专干了解掌握本辖区吸毒人员基本情况,按规定开展谈心谈话,动员吸毒人员参加药物维持治疗,督促落实戒毒康复协议,主动为网格员提供业务指导并做好相关的台账记录。积极协调相关力量最大限度的为网格内的吸毒人员提供帮助,确保吸毒人员服务管理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对发现有异常倾向的吸毒人员,要及时做好强制送医等救助救治工作;对尚未发现有异常表现的低风险吸毒人员,切实按照《吸毒人员分类分级管理标准》落实各项日常管控措施,强化动态管控,努力减少现实危害。
篇9
对舟山市普陀区桃花镇居民而言,镇干部到家串门已渐成习惯。
桃花镇200多名机关、社区干部和教师、医生、民警等,分成40个网格管理服务小组,进村入户走访群众,了解民情,倾听民声。这是舟山市推出的一个基层行政管理新模式。干部们说:“这个模式将传统的联系包干制度与现代的信息网络技术结合起来,我们叫做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
干部们口中的“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落实到操作层面,就是按照“网格化定位、组团式联系、多元化服务、信息化管理、全范围覆盖”的要求,在乡镇(街道)、社区大格局不变的基础上,把每个乡镇(街道)划分成若干个单元网格,并组建一一对应的联系服务团队。
到目前为止,舟山市289个社区共建立了2464个网格。2464个网格,织成了一张覆盖全市城乡、遍及每家每户的“大网”,犹如将血脉延伸至整个社会肌体的最末梢,使全市基层党的建设和社会管理服务焕发出了蓬勃生机与无穷活力。
社会管理服务的“无缝对接”
一幢新落成的棕黄色两层楼房里,普陀区展茅街道松山村村民沈平均一家人,正在忙碌着最后的室内装修。他高兴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房子造好加装修共要30万元,正好与拆迁补偿费用相抵,但旧房换新房,统一规划的水、电、卫生等设施都大不一样了。
与沈平均一起因公路建设而搬迁过来的有16户人家,分别来自同一街道的3个村。“一开始大家都有顾虑,甚至有抵触。”来自茅洋村的林心刚介绍说,网格团队成员就像是“保姆”,分工明确,每一个细节都有人替他们着想,“有些我们没想到的,网格团队也都帮忙张罗好了。大伙儿都是开开心心搬家的。”
很多明明是百姓受益的好政策、好措施,为啥一到基层就变了样?舟山市委、市政府经深入调研后认识到,这在很多时候并不是落实不力的问题,而是现有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存在着“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缺位、越位、错位等问题。
2008年8月,舟山在普陀区桃花镇、勾山街道等地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开“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即以100至150户为单元,将全市划分为2464个网格,以乡镇(街道)干部、社区工作者、民警、教师、医生、党员小组长或志愿者为网格团队成员,以摸清网格“家底”为基础,建立起基层社会管理服务新体系,从而使“上面千条线”与“下面一张网”实现有机衔接,实现了基层社会管理服务的“无缝对接”。
就这样,网格开始成为舟山基层社会管理服务的“新单元”。这一新模式带来的变化,被专家形象地概括为:每一寸土地都有人管理,每一户人家都有人服务。
通过“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密切了干群关系,基层群众的需求和困难及时反馈到了上级管理部门,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更加牢固了。
“千条线穿进一根针”
舟山市“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重要创新之处,在于为整合有效资源、强化协同合作搭建了一个新平台。
展茅街道党工委委员顾磊洲向记者说了一件事:有一次,第33网格团队到大展社区走访,在与居民张赛表的交谈中了解到,因张家宕边坡治理产生了噪音、扬尘和震动,周边居民要求承包人停止作业,否则就有可能集体上访,而承包人的经营权是从张家经济合作社获得的。
于是,街道领导次日就会同相关部门负责人、网格团队成员,察看现场,与承包人交涉,并召开了居民、妇女、党员等7种不同对象座谈会。最后,各方在街道召开的“民心凝聚推进会”上达成共识,承包人被责令控制爆破药量,避开居民休息时段作业,并派专人清扫周边路面,以尽可能减少对居民的生活影响。
长期以来,村和社区都是自治组织,拥有的工作资源有限,乡镇、街道的工作资源也相对贫乏。执政的很多资源,掌握在县(区)以上工作部门。而这些部门,无法与基层保持最紧密的联系,且条块分割,因此执政资源难以在基层实现最有效的集聚整合,从而出现了被老百姓比喻为“千条线穿不进一根针”的现象。
“网格化”管理,在整合“条块”公共服务资源的基础上,实现了网格化治理与现有行政管理的对接,将“各管各的”转变为“网格联动”,提升了基层党委、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执政能力。
三鹿问题奶粉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许多地方无法迅速掌握辖区内婴幼儿情况,也就无法开展“一对一”式的社会服务。但普陀区凭借当时已建立的网格,迅速摸清并走访了所有3周岁以下婴幼儿,对患病婴幼儿进行了跟踪帮助,没有遗漏一个人。
舟山市还建立起上至市属各部门、下至村(社区)的“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和办事平台,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网格联动”更为高效。
2009年清明期间,蚂蚁岛居民要过海去小蚂蚁无人岛扫墓,由于天气状况不好,许多群众担心起海上安全。网格服务组通过网上信息平台,向区海洋与渔业局要求加派海上执法监管人员协助管理,仅过1小时,渔政船和6名工作人员就赶到蚂蚁岛。
舟山市葫芦岛90%以上居民是老人,急需一个托老所,此事多年得不到解决。网格服务组逐级反映情况,上级整合多个部门资源,在半年时间里建起一所设施齐全的村级托老所。
从“走上来”到“沉下去”
曾经担任过村党支部书记的桃花镇塔湾社区居民孙福元,几年前说起干群关系,常常抱怨:“以前干部群众是鱼水关系,现在干部群众是油水关系。”如今,孙书记的这种担忧解除了。
“为民、惠民、便民”,是舟山推行网格化管理服务的理念和宗旨所在。这一理念带来的最明显变化,就是变群众“走上来”为干部“沉下去”。
据统计,“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开展一年多以来,全区4200多名基层干部已走访群众近11万户,入户率90%,累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3480件。教育部门对离岛就读经济困难的431人次学生每年生活补贴2000元,没有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有关部门对持《特困职工证》、《残疾人特困证》、《最低生活保障证》、《重点优扶对象优待证》的150人进行各种扶持,减免各种费用18.4万元,极大地减轻了基础困难群众的负担。
“干部们现在挨家挨户走访,听取我们的意见,我觉得蛮好的。以前我们跟干部之间多少有些距离,现在,我们跟干部特别亲。有什么困难,有啥难处,都跟干部沟通。前一阵我在家待业,干部走访得知了,马上帮我联系单位。现在工作已经安排好了。我希望这种有益于我们老百姓的做法能坚持下去。”舟山市普陀区勾山街道南岙社区居民陈燕说。
周月琴是勾山街道芦花社区干部,她所在的46网格组组长、镇干部王玉芳经常约她在工作之余一起下户走访。“她对我说,网格就像是自家的‘责任田’,得尽心尽力才行。”46网格组有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儿,在外读大学,家里两间平房成了危房,网格组就筹资帮他在台风来袭前修好。
勾山街道党工委书记刘明永介绍,街道调整了各社区(村)党小组的设置,将党小组与网格一一对应、相辅相成,使网格团队的政策法规宣传员、舆论道德评议员、社情民意反映员、邻里纠纷调解员、群众思想疏导员等“多角色”作用发挥得更加深入、到位。“只要服务到位了,其他管理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刘明永说。
有关专家在深入调研舟山的做法后认为,“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完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巩固了基层党的执政基础,可以说是基层社会管理服务理念的一次全面创新。
“网格化”管理还需不断探索
舟山推行的“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做法,如今已成为舟山基层党的建设和社会管理服务的有效抓手。
舟山市委党校经济与行政管理教研室副主任丁友良认为,作为基层社会管理的创新模式,“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有效整合了各方资源,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夯实了维稳工作的群众基础。其成功经验是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做到服务全方位,信息全覆盖,充分了解社情民意,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把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之中,从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这对于搞好基层社会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这种模式能够把握老百姓的真实需求,更能贴合群众实际。”宁波大学MPA中心主任、公共管理系主任何翔舟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体现了一种公共管理的思路和理念。以往,单纯的行政管理可能会存有偏差,如今,在网格团队成员中引入教师、社区工作者,甚至是一些志愿者,这样就能够避免以往政府官员由于受身份、时间限制,对基层情况了解不够深入的尴尬局面。”
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教授郑春燕博士认为,从整体上说,“网格化”管理的思路契合了现代公共管理学倡导的改革理念,即变传统的命令控制式的管理手段为灵活的、高效能的规制途径,这是值得肯定的。“但从报道的内容来看,改革的举措更多地强调确立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服务理念,将‘网格化’的模式作为行政机关便捷获取信息的方式,作为以行政机关为主导、化矛盾于基层的新方法,改的仍只是‘形’”。
篇10
一、政府绩效管理对加强城市治理的重大意义
随着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不断完善,大量人口涌入,城市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复杂,管理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而现实情况是城市治理体系存在着多头管理,条块分割,执法、监督乏力等行政效能低下等问题,亟需建立适应现代城市治理要求的绩效管理体系。
(一)实施绩效管理是落实深化改革的重要体现
从党的十报告中提出的“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推进政府绩效管理”;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严格绩效管理,突出责任落实,确保权责一致”;再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以创新发展理念布局“十三五”规划,要求“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表明实施政府绩效管理是改革的大方向,也是建设责任政府的核心环节。
城市管理作为政府公共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绩效理念引入城市管理中,建立适应现代城市治理要求的绩效管理体系,通过公众参与、信息公开、建立内外部监督机制等途径,实现城市管理效能的提升,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体现。
(二)实施绩效管理是强化城市服务和治理的有力保障
建立科学的城市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是对城市政府管理的工作行为与结果进行确认并评价的综合性过程。目前,全国大多数城市已经建立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为进一步促进城市管理的精准模式提供了有力保障。与人为的定性评价不同,利用系统自动生成的统计和报告功能将减少人为因素,使评价更具科学性,从而真正实现对政府部门的有效监督,促使城市管理由以往的被动接受问题和处理问题,转变为政府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由以往粗放、传统的管理,转变为精细化、信息化管理;由以往依靠“突击式”、“运动式”的管理,转变为建立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三)实施绩效管理是协调跨部门跨专业的重要手段
城市管理是一项综合、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国现行的城市管理体制以专业化管理为主,各部门职能交叉、多头管理等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从部门的角度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缺乏相应的系统性与关联性,导致人为分割处置流程的整体性问题。比如,当城市管理中遇到需要跨部门、跨专业协调解决的问题时往往缺乏沟通与协作,造成公共服务、公共管理效能低下。这种“碎片化”的管理已经无形中成为困扰政府效能发挥、影响公共服务水平提升的一个重要的体制性问题。
部门协调程度是城市管理整体性的重要考量。实践证明,最有效的协调手段就是加强考核评价和结果运用,将部门协调事项办理的结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这种绩效考核要随同协调办理事项进行具体考核,年终进行综合考核。同时,这种考核要纳入政府信息公开,在官方媒体公布,接受公众和舆论监督。只有抓住绩效管理这个“有行的手”,建立各个专业与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和地区、街道之间的协调机制,才能切实保障政令畅通、综合统筹和无缝衔接。
二、海淀区探索城市绩效管理的创新实践
对北京工作的系列指示对城市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标准和要求。海淀区实施的城市管理综合考核评价体系正是对新要求的最好实践和具体落实,对探索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治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机制创新:有效整合市政管理资源
海淀区城市管理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以问题为导向,是推动城市管理领域常态化工作的机制创新。为克服专业管理部门职能交叉、多头管理的弊端,海淀区设立了城市服务管理指挥中心(以下简称“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整合了全区域多个市政管理部门,负责统筹、协调、调度各专业管理部门发挥管理职能。
在“大城管”体系改革的背景下,海淀区通过机制创新,由指挥中心统筹、引领全区的城市管理综合考核评价工作,实现了指挥中心作为城市管理体系的核心。指挥中心牵头修订了考核评价办法,为各部门和街(镇)加强城市管理工作明确了标准和工作流程。指挥中心对全区域的城市管理问题实行统一调度派遣,将“条条”、“块块”的处置资源全面整合,形成了专业处置资源和地区管理资源融为一体的优势,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条块”因职责不清造成的扯皮问题,实现了从“多头管理”到“统一管理”的巨大转变,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管理的执行力。
(二)考评体系:科学保障城市管理运行
海淀区综合考核评价工作以科学决策、统一领导;明晰定位、统一指标;合理设置、统一组织;简便高效、统一平台;问题导向、统一运用为基本原则。考核主体包括涉及城市管理工作的28个区级部门和29个街(镇);考核内容包括现场检查考核、执法过程考核、专项考核、网格化城市服务管理系统考核和社会评价等5个方面。其中,专项考核涵盖文明城^建设、市容环境、自管绿地、生态林地和道路清扫保洁等5项内容。
科学设置合理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决定着考核评价的可操作性和避免考核目标的偏差。海淀区以分类指导为出发点,根据不同部门实际,确定考核指标并细化到4级指标体系。
区级部门依据工作内容分为两类:第一类为现场检查考核和执法过程考核,涉及13个区级部门;第二类为只涉及执法过程考核的15个区级部门。街(镇)根据城市发展现状分为建成区、城乡结合部和北部地区3个大类。其中,现场检查考核从城市管理问题入手,从问题发现和问题解决两方面进行考核评价,侧重问题解决;执法过程考核主要考核执法量和数据信息,侧重执法量。
(三)融合平台:大幅提高城市管理效率
按照因地制宜、方便服务管理的原则,海淀区将管理范围划分为万米网格为最小管理单位,进行立体化、全覆盖的网格化服务管理,加强对事件的服务管理和监督。全区共划分643个网格。其中,社区网格620个、重点单位网格19个、道路网格4个。同时,明确管理标准和流程,建立相应的组织保障体系,并配置信息化技术手段和设备,通过嵌入数字技术、延长治理链条,整合了末端管理资源,有效提升了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2016年,海淀区上线了网格化系统融合分析平台。该平台进一步整合了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系统资源,实现了业务融合、系统融合和时空融合,完善了多数据源监控、空间可视化分析、移动视频多功能应用。其信息收集、任务派遣、处理、反馈、核实、结案、综合评价的各环节均通过网格化融合平成。平台记录的数据进一步强化了各环节、部门、岗位管理成效的评价和临督。
(四)科学考评:助力优化城市综合运作
城市管理领域考核评价工作有效统筹了城市管理的各项检查工作,改变了城市管理考核评价工作考核体系多、考核主体多、考核内容交叉重叠现状;通过综合统筹城乡环境检查综合考核评价结果、全国文明城区考核测评体系中城市管理的相关指标、“四公开一监督”考核评价、网格化城市管理专项考评等4类考核评价工作,既降低了行政成本又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管理服务水平。
城市管理运作过程中的信息发现、上报、派遣、处置、反馈、评价等所有信息实时在融合平台上自动生成并保存,及时反映城市管理中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以及相关职能管理部门的工作进度,便于指挥中心监督和评价。评价指标主要从立案数、及时率、办结率、警告率、返工率、公众评价、媒体评价等方面进行考量,确保了全区管理运作的统一执行。
(五)绩效管理:有效提升服务水平
城市管理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以问题为导向,向综合治理和全方位服务拓展,实现对每个管理环节的科学化和标准化,大大减少了管理的盲目性,在管理内容的界定、管理责任的划分、管理负载均衡等方面,强化了城市服务职能。同时,结合居民群众的诉求办理、对全区环境的社会评估、街(镇)对区级部门的工作评价等环节,使监督和评价更加客观有效。
信息公开增强了绩效考核的透明度。通过居民群众的监督,有助于解决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绩效造假”等问题,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激励作用。比如,每月在网络、微信等公开媒体公布对各级部门、各街(镇)考核评价得分和排名,督促相关责任部门改进服务,提升工作效率。
三、绩效管理是深化城市管理领域的改革抓手
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海淀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在探索绩效管理的创新实践中也还面临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提高运用考评平台大数据分析能力
网格化系统融合分析平台每天要产生海量数据。这些数据包含丰富的内容和许多规律性的信息,城市管理者应通过挖掘这些数据,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一是要统筹、综合管理数据。各部门应实现数据库的高效互联互通,汇聚整合综合性管理数据,推进数据在网格集中落地,逐步实现数据的属地采集与管理。二是要加大开发公益信息资源的力度,建立门类齐全的城市综合管理数据库,为城市管理标准的精细化决策提供大数据支撑。三是要深入研究、分析城市管理的规律,综合运用考核过程中产生的大数据,发现城市管理过程中的工作规律和相关数据之间的关联,发现其背后的规律,为制定精细化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和流程服务。比如,通过分析居民群众的需求等数据,挖掘潜藏的负面舆情及发展态势,降低城市的舆情风险;通过分析、处理城市交通数据,有效预警、缓解交通压力。
(二)优化完善考评指标体系提升执行力
虽然信息化考评体系避免了传统评价方式的人为因素干扰,使评价结果更为客观,但是存在选择性执行的行为困境。为了完成考核指标,有些部门对一些简单、易处理的事件,比如公共服务类事件,出现重复处理的现象,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而对一些疑难顽症、难于处置的事件,比如涉及维稳类、需要化解的事件,则采取无视放任的态度,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本能地优先考虑、选择考核分值较高的“刚性”指标,以便取得较好的排名。因此,在政府绩效管理的实施过程中,应以强化公众满意度为标准,突出公共服务质量这一核心,并将这一核心贯穿于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在实践中得以逐步修正和完善,进一步提升考评过程中的执行力。
(三)加大基层网格人员教育培训力度
网格化管理将城市管理的链条进一步延伸,扩展到网格这一基层治理层级,客观上提高了对基层网格管理员工作能力和协调能力的要求。基层网格管理员对网格内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按事态的严重程度、处理的紧急程度和整治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类后上报信息平台,再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处理。但是由于受制于网格管理员的业务能力,对一些事件往往无法作出轻重缓急的明确判断,由此导致事件处理的不确定性和不彻底性,由此间接影响了相关职能部门的绩效。因此要紧密结合一个时期的工作特点和需要,对网格管理T进行业务培训,建立履职能力培养制度,包括以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业务知识、职业道德为主要内容的培训课程体系。专业部门应积极主动地与网格管理员沟通,加强业务培训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