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物流行业分析范文

时间:2023-07-31 17:44: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仓储物流行业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仓储物流行业分析

篇1

关键词:低温仓储 行业分析

引言

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国已经越累越多的受到了国际经济形势发展的影响,在金融、贸易以及信息业等等多个行业的传导使得我国的国内经济增长以及企业的效益和就业等等的方面都有了比较大的波动和变化。今年来,我国的经济也出现了不小的波动,国内的企业的效益以及我国的主要的经济指标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回落,在这样的发展压力下,国家制定了很多的相关的政策,使得我国的经济由内需的拉动而慢慢的转变回暖。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我国的物流行业也出现了一个比较好的发展势头。而作为物流行业的同类行业的仓储业也在内需的拉动下,出现了一个比较好的发展势头。尤其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不小的提高,随之而来的对于新鲜的食物的要求已经慢慢的代替了传统的人们对于吃饱的要求,成为了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所必须要满足的要求。而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的低温仓储行业也出现了一个比较好的发展势头,无论在技术还是在发展的脚步上都有了一个比较好的发展趋势。

一、 我国低温仓储行业的发展现状

1、 全国的冷库总容量处在快速增长阶段

在我国的解放初期,冷库的冷藏总容量仅仅有3万多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的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的技术的不断完善,从1978年到2000,我国的GDP的年均增长量年均增长为9.5%。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的冷库的建设也取得了比较快速的发展,2006年我国的冷库总容量为900万吨,而到了2007年我国的冷库总容量为1000万吨。2010年已经达到了1100万吨,年增长量超过10%。

2、冷藏仓库的建设出现了新的特点

在上个世纪,我国的低温冷藏仓库的建设基本上是由专业的存储以及运输企业以及批发企业联合投资建设的。进入了21世纪以来,一方面我国的老的冷藏企业受到了城市规划的引导开始建设新的仓库,另一方面除了传统的冷藏冷库的建设行业之外,物流行业以及很多的企业也开始建设自有的冷库,很多的企业从自身的行业特点以及自身的物流的特点出发,从自身的需求着手,建设了不少的低温冷库。并且现在的冷库行业作为一个投资的项目和一个产业已经慢慢的成为了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行业单位。现代化的低温冷库建设已经在中国成为一个相对成熟的商业模式。并且随着外资的进入,我国的低温冷藏行业已经渐渐的形成了外资技术以及中国的国有资金技术和民营企业三方面一起开发的格局。

在这样的背景下,由于市场的需求驱动以及政府部门相关政策的引导配合,近年来各类专业性质的冷藏仓库已经慢慢的建设起来并且形成了比较专业的配送中心。主要体现在各类的农产品的配送以及储存以及医药的储存方面。

见年来,商务部已经累计支持了近900家的农产品的批发市场的建立以及部分的农贸市场和农产品的流通企业的项目。这样的需求背景使得我国的冷库新建和扶持的综述达到了270万吨,国家以及企业单位总投入达到了20亿元。并且国家的其他的部委以及地方政府所投入的资金以和支持的项目更多。

3、 仓储的设备以及技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改善

我国在计划经济的时期,冷库的建设主要是传统的冷藏冷却产品的冷藏库以及冻结事物的冷冻库。从改改开放以后,我国的各个省开始建设一批技术比较先进的专业性的冷库。这对于我国的冷藏技术体系的建立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上世纪80年代的计划经济时代所建立的冷库大部分都是以传统的技术为支撑的多层土建式冷库,并且在之后慢慢的成为中国的冷库行业中支撑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青岛怡之航冷藏公司,在2007年成立以后,已经建设成为我国的最大的单体多层的土建式冷库。虽然这些冷库的技术层次相对比较低,但是随着我国的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这一类型的冷库的技术已经慢慢的发展起来,并且直到现在还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构成了我国冷库的主体。

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改革,我国的冷库建设在很多的方面已经在技术和建设上达到了国际的先进水平的阶段,在浙江省,本世纪初建立起了我国的第一座自动化的冷库,使我国的自动化立体式的冷库建设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也标志着我国的自动化立体式的冷库建设已经慢慢的达到了世界的先进水平。

二、 我国低温储藏业的发展展望

上文中我们已经针对于现阶段我国的低温冷库建设的情况有了一定的分析和说明,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的发展速度,我国的低温冷藏业的发展可能出现以下几个发展的方向或者是我们应该朝着以下的几个发展方向去发展。

1、 认清楚物流行业与冷藏行业之间的关系

随着现在的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我国的经济的不断的发展,我国的物流行业已经慢慢的崛起,成为众多行业中发展相对比较快,并且发展的规模正在急速的扩大的一个行业。我们知道,物流行业与仓储行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物流行业与仓储行业一起,构成了货物产品的储存以及配送阶段,随着物流行业的技术不断的更新,我国的仓储行业也应该紧跟着物流行业的更新步伐,不断的在技术上进行更新。同时,物流行业现在最大的特点就是随着技术的发展,人才的引进,其管理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和发展,所以,在仓储行业中,人才的储备和管理的跟进是一个很重要的发展方向。未来的仓储行业将会与物流行业一起,成为一个有机的组成整体。

2、充分认识到低温冷藏业的重要作用

通过上文中的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出,进入到了新世纪以来,我国的仓储行业,尤其是低温仓储行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其中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首先是我国的低温仓储行业的发展上存在着很大的误区。发展的定位相对不是很明晰,很多的单位和企业跳不出传统的仓储行业经营理念,并且看不到仓储行业的作用以及发展潜力。

其次就是在我国的仓储行业在很长时间以来的小规模和落后设备的运营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机制上和人才吸引上的问题。我们知道人才是一个行业的发展所必须的,但是企业在很多的时候不能吸引先进的人才从而造成了行业发展的缓慢。

最后就是行业内部的规范化以及标准化的问题,行业内部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很多的单位和企业在服务上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样就为低温仓储行业的发展设置了一定的障碍。

3、 低温仓储行业的系统化产业化发展

我们知道,一个行业的发展很多的时候依赖于一个标准的制定,并且在市场竞争中慢慢的形成产业化,所以,低温仓储行业在未来的发展问题上的成功与否,很大的程度上是由低温仓储行业的产业化发展所决定的。所以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中,低温仓储行业需要建立全方位的全国仓储产业体系。要促进专业的仓储行业与通用的一般仓储行业的同步发展,企业内部在建立仓储设施的同时要注意充分的利用公用的仓储设施。在全社会上要进一步的提高快速消费品仓储的社会化程度,通过提升仓储行业的服务质量来推进仓储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龙昌,2008年中国低温仓储业分析与2009年展望[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12)

[2]范云兵,刘龙昌,搞好冷库建设,发展冷链物流[J],中国合作经济,2010,(08)

[3]姜超峰,我国仓储业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J],中国流通经济,2010,(03)

[4]林昶,我国现代仓储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

[5]杨志英,浅析现代仓储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

中国低温仓储业的现状分析及其展望

张继龙

北京市京科伦冷冻设备有限公司 北京 101302

摘要: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中所需要的各种各样的食品也越来越丰富,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的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对于食品质量以及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重视,而政府对食品低温仓储业的发展以及建设也变得越来越重视,社会上已经将易于腐败的视频的保质保鲜作为一个人民生活的最基本的诉求。于此相适应的是我国的低温仓储行业在近年来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关键词:低温仓储 行业分析

引言

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国已经越累越多的受到了国际经济形势发展的影响,在金融、贸易以及信息业等等多个行业的传导使得我国的国内经济增长以及企业的效益和就业等等的方面都有了比较大的波动和变化。今年来,我国的经济也出现了不小的波动,国内的企业的效益以及我国的主要的经济指标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回落,在这样的发展压力下,国家制定了很多的相关的政策,使得我国的经济由内需的拉动而慢慢的转变回暖。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我国的物流行业也出现了一个比较好的发展势头。而作为物流行业的同类行业的仓储业也在内需的拉动下,出现了一个比较好的发展势头。尤其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不小的提高,随之而来的对于新鲜的食物的要求已经慢慢的代替了传统的人们对于吃饱的要求,成为了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所必须要满足的要求。而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的低温仓储行业也出现了一个比较好的发展势头,无论在技术还是在发展的脚步上都有了一个比较好的发展趋势。

一、 我国低温仓储行业的发展现状

1、 全国的冷库总容量处在快速增长阶段

在我国的解放初期,冷库的冷藏总容量仅仅有3万多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的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的技术的不断完善,从1978年到2000,我国的GDP的年均增长量年均增长为9.5%。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的冷库的建设也取得了比较快速的发展,2006年我国的冷库总容量为900万吨,而到了2007年我国的冷库总容量为1000万吨。2010年已经达到了1100万吨,年增长量超过10%。

2、冷藏仓库的建设出现了新的特点

在上个世纪,我国的低温冷藏仓库的建设基本上是由专业的存储以及运输企业以及批发企业联合投资建设的。进入了21世纪以来,一方面我国的老的冷藏企业受到了城市规划的引导开始建设新的仓库,另一方面除了传统的冷藏冷库的建设行业之外,物流行业以及很多的企业也开始建设自有的冷库,很多的企业从自身的行业特点以及自身的物流的特点出发,从自身的需求着手,建设了不少的低温冷库。并且现在的冷库行业作为一个投资的项目和一个产业已经慢慢的成为了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行业单位。现代化的低温冷库建设已经在中国成为一个相对成熟的商业模式。并且随着外资的进入,我国的低温冷藏行业已经渐渐的形成了外资技术以及中国的国有资金技术和民营企业三方面一起开发的格局。

在这样的背景下,由于市场的需求驱动以及政府部门相关政策的引导配合,近年来各类专业性质的冷藏仓库已经慢慢的建设起来并且形成了比较专业的配送中心。主要体现在各类的农产品的配送以及储存以及医药的储存方面。

见年来,商务部已经累计支持了近900家的农产品的批发市场的建立以及部分的农贸市场和农产品的流通企业的项目。这样的需求背景使得我国的冷库新建和扶持的综述达到了270万吨,国家以及企业单位总投入达到了20亿元。并且国家的其他的部委以及地方政府所投入的资金以和支持的项目更多。

3、 仓储的设备以及技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改善

我国在计划经济的时期,冷库的建设主要是传统的冷藏冷却产品的冷藏库以及冻结事物的冷冻库。从改改开放以后,我国的各个省开始建设一批技术比较先进的专业性的冷库。这对于我国的冷藏技术体系的建立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上世纪80年代的计划经济时代所建立的冷库大部分都是以传统的技术为支撑的多层土建式冷库,并且在之后慢慢的成为中国的冷库行业中支撑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青岛怡之航冷藏公司,在2007年成立以后,已经建设成为我国的最大的单体多层的土建式冷库。虽然这些冷库的技术层次相对比较低,但是随着我国的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这一类型的冷库的技术已经慢慢的发展起来,并且直到现在还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构成了我国冷库的主体。

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改革,我国的冷库建设在很多的方面已经在技术和建设上达到了国际的先进水平的阶段,在浙江省,本世纪初建立起了我国的第一座自动化的冷库,使我国的自动化立体式的冷库建设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也标志着我国的自动化立体式的冷库建设已经慢慢的达到了世界的先进水平。

二、 我国低温储藏业的发展展望

上文中我们已经针对于现阶段我国的低温冷库建设的情况有了一定的分析和说明,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的发展速度,我国的低温冷藏业的发展可能出现以下几个发展的方向或者是我们应该朝着以下的几个发展方向去发展。

1、 认清楚物流行业与冷藏行业之间的关系

随着现在的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我国的经济的不断的发展,我国的物流行业已经慢慢的崛起,成为众多行业中发展相对比较快,并且发展的规模正在急速的扩大的一个行业。我们知道,物流行业与仓储行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物流行业与仓储行业一起,构成了货物产品的储存以及配送阶段,随着物流行业的技术不断的更新,我国的仓储行业也应该紧跟着物流行业的更新步伐,不断的在技术上进行更新。同时,物流行业现在最大的特点就是随着技术的发展,人才的引进,其管理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和发展,所以,在仓储行业中,人才的储备和管理的跟进是一个很重要的发展方向。未来的仓储行业将会与物流行业一起,成为一个有机的组成整体。

2、充分认识到低温冷藏业的重要作用

通过上文中的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出,进入到了新世纪以来,我国的仓储行业,尤其是低温仓储行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其中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首先是我国的低温仓储行业的发展上存在着很大的误区。发展的定位相对不是很明晰,很多的单位和企业跳不出传统的仓储行业经营理念,并且看不到仓储行业的作用以及发展潜力。

其次就是在我国的仓储行业在很长时间以来的小规模和落后设备的运营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机制上和人才吸引上的问题。我们知道人才是一个行业的发展所必须的,但是企业在很多的时候不能吸引先进的人才从而造成了行业发展的缓慢。

最后就是行业内部的规范化以及标准化的问题,行业内部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很多的单位和企业在服务上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样就为低温仓储行业的发展设置了一定的障碍。

3、 低温仓储行业的系统化产业化发展

我们知道,一个行业的发展很多的时候依赖于一个标准的制定,并且在市场竞争中慢慢的形成产业化,所以,低温仓储行业在未来的发展问题上的成功与否,很大的程度上是由低温仓储行业的产业化发展所决定的。所以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中,低温仓储行业需要建立全方位的全国仓储产业体系。要促进专业的仓储行业与通用的一般仓储行业的同步发展,企业内部在建立仓储设施的同时要注意充分的利用公用的仓储设施。在全社会上要进一步的提高快速消费品仓储的社会化程度,通过提升仓储行业的服务质量来推进仓储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龙昌,2008年中国低温仓储业分析与2009年展望[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12)

[2]范云兵,刘龙昌,搞好冷库建设,发展冷链物流[J],中国合作经济,2010,(08)

[3]姜超峰,我国仓储业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J],中国流通经济,2010,(03)

篇2

【关键词】物流仓储;管理机制;优化策略

物流的仓储管理,是影响物流成本的关键因素。电子商业大行其道的今天,物流行业发展迅猛。在物流行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物流仓储管理机制不健全的弊病逐渐凸显。物流仓储是物流整个工作体系中的关键步骤,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流的成本和物流企业的经济效益。随着物流企业对仓储管理的重视度不断提高,如何针对我国物流仓储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物流仓储管理机制的优化,已经成为物流企业重点研究和实践的课题。

一、我国物流仓储管理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物流仓储管理,就是从物资储备的角度,利用仓库来存放和储存没有及时使用的物资。而现代的物流仓储,不仅要求具有物资储备功能,还要求通过组织管理来实现对储存物资的包装、分拣和整理等活动。这意味着传统的物流仓储管理体系和模式,已经不适用于现代物流仓储管理。而在这一大环境背景下,我国物流仓储管理凸显的问题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

1.仓库布局不合理。

仓库是物流仓储商品储存的主要场地,也是实施物流仓储管理的主要地点。我国经济发展和建设中,兴建了大量物流仓储仓库,这些仓库分属于不同的企业、个人和集体。虽然这些物流仓库满足了部分用户对商品储存和包装的需求,但由于这些仓库各成体系、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统一和管理,导致出现了仓库重复性建设现象严重。仓库的重复性建设不仅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由于缺乏有效的行业间协调,也影响了物流仓储管理的规范性和仓储活动开展效率。这导致大量货物出现同城之间来回倒库的资源浪费现象,并加大了物流流通成本,不仅给企业带来额外的经济压力,也影响了商品的物流流通效率,制约了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城市的建设。

2.仓储技术程度不达标。

在物流产业信息化和机械化发展的今天,很多企业都在物流仓储技术中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理,拥有了比较先进的搬运设备、高层货架和自动化立体仓库等,但一些中小企业和第三方物流机构,仍然处于人工操作阶段。物流仓储行业发展的不均衡,影响了我国物流仓储管理的标准化、集约化发展,并降低了我国整体物流仓储运作能力。尤其是在仓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虽然部分优质企业实现了仓储物流的信息化建设,但大部分中小物流企业仍然处于传统物流操作模式,这导致这些企业无法发挥物流信息化的技术优势,虽然得到了技术的进步和提升却无法提高商品物流效率,降低物流仓储成本,影响了企业的现代化物流仓储管理机制建设的积极性。

3.信息化程度低。

物流仓储行业的信息化发展,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对物流行业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实现物流仓储标准化和集约化建设的关键。由于我国物流仓储管理信息化建设不足,导致企业的货物供给效率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影响和制约的企业的发展。由于仓储管理信息化程度不足,还影响了仓储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商品在物流仓储环节中损耗率过大,不仅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还影响了企业的良性发展。现代的物流仓储管理行业正向着信息化和机械化发展,物流仓储企业只有紧跟时代的步伐,实现由传统物流仓储管理模式向信息化管理模式的转变,才能适应物流仓储管理行业的发展趋势,才能在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4.物流仓储管理人才缺口较大。

伴随改革开发而高速发展的物流行业,其准入门槛较低,该行业的从业人员总体的知识水平严重不足。在物流仓储行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的今天,低学历、低文化的物流仓储从业人员根本无法理解现代的物流仓储技术、理念,也很难掌握现代物流仓储管理技术。虽然我国加大了对现代物流仓储管理行业的人才培养,但人才培养需要较长的培养周期,因而我国当今物流仓储管理行业中仍然存在较大的人才缺口。物流仓储管理缺乏高素质、高技术和高素养的人才,是我国物流仓储管理行业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只有实现了整个行业的人才优化,才能进一步促进我国物流仓储管理的现代化发展。

二、物流仓储管理机制的优化策略

虽然我国物流仓储管理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明显,但我国物流仓储行业近年来的发展却也有些喜人的成绩。在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物流仓储管理技术不断引进的今天,我国已经面临着物流仓储管理水平提升的关键期。在这一特殊时期,想要实现物流仓储管理机制的优化,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优化仓储布局。

当今,我们国家很多企业的仓储设备都建立在交通相对便利,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区,但由于各个仓库自成体系,各为己用的仓储现状,导致了仓储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在优化仓储管理机制的时候,应该结合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运用自身制定的运营计划,调节企业的经营结构。对现有的仓储体系进行合理系统的规划,严谨科学的布局,同时,加强行业内外的联系,将企业间原本各自为政的仓储体系建立成互相帮助的经济合作机制。仓储布局管理的优化,必须要在相关部门和地区政府的宏观调控参与下才能实现。但仓储布局的优化,不仅会进一步提高优质物流仓储企业的服务水平,还会促进中小企业的仓储管理技术发展,使我国物流仓储管理水平得到整体性提高。

2.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

由于物流仓储行业准入门槛较低,当前我国物流仓储行业的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文化水平都普遍较低,学历层次差距也很大。为了促进物流仓储行业的发展,相关企业一定要将人才队伍的建设作为物流仓储管理机制建设的关键。为此,首先要提高人才准入门槛,逐步提高物流仓储团队的学历和文化水平,其次,对于关键管理岗位的物流仓储管理工作人员,要开展定期的技术培训和考核,确保在岗人员的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符合工作要求。最后,为了提高物流仓储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效率,可以与本地区大专院校开展定向人才合作培养项目,从而更快的培养一些符合岗位需求的优质人才,最终实现物流仓储管理团队人员的优胜劣汰,提升现有人才质量和后备人才的专业技能水平。

3.加强技术改进。

在物流仓储行业的机械化和信息化发展进程中,企业一定要提高对物流仓储管理技术的改进,并鼓励物流仓储管理技术的创新。为了进一步提高物流仓储管理的质量、精度和效率,一定要积极的引进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和技术,用先进的自动货架技术、信息技术、条码扫描技术不断优化物流仓储管理工作手段,从而帮助企业完成物流仓储任务的同时,实现成本降低、时间节约、效率提高,最终实现标准化和集成化操作,实现物流仓储管理的现代化。

4.建立统一的物流仓储信息平台。

西方发达国家的物流仓储行业运用物流仓储信息平台,已经实现了标准化和集成化。我国的物流仓储体系,同样需要建立起一个公共的信息交流网络化的平台来实现这一目的。只有建立健全仓储管理的信息网络化平台,才能实现全国范围内的信息化仓储管理,才能使各地仓储管理的信息得到共享,才有利于企业之间更好地进行交流,从而可以更加有效地节约成本与时间,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物流仓储管理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起步较晚,但通过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经验,并加以改革和实施,必然能够较快的实现物流仓储管理体系的革新,实现物流仓储管理机制的优化,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宋秀英.物流仓储管理机制优化策略[J].中国商贸,2012(11):155-156.

篇3

关键词:物联网;推广应用;现代物流

中图分类号:F253.9 文献标识码:A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一种利用互联网、传感等技术的新兴网络,目前是全球关注的信息技术领域的“热点”,被公认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从本质上讲,物联网是先进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它的发展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了变革的契机。

物流是国际上公认的继原材料、劳动力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加快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面对物联网发展所带的机遇,何时启动物联网的应用、如何推动物联网的应用,这些都是政府与行业在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时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本文正是紧密结合以上这些问题,从利于物联网在我国物流行业推广应用的角度出发,提出科学地进行推广物联网应用工作的策略与相应的保障措施。

1 物联网对物流行业的影响

物联网的应用,将会有效解决现有物流信息系统与物体之间存在的信息鸿沟问题,大幅度提升物流作业信息化水平,实现物流全程的可视化管理,实现各个物流作业环节的无缝衔接,从而对物流服务各环节运作产生积极影响。在生产环节,通过应用EPC与RFID技术,可以实现生产资料与产成品的全程识别与跟踪,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在运输环节,通过RFID、GPS、GIS等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运输全程的可视化管理,在提高运输效率的同时,保障货物在途安全;在仓储环节,通过RFID等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实现出入库、货物盘点等仓储作业的无纸化、自动化,避免人工操作出现的失误,提高仓储管理的整体效率;在配送环节,综合应用物联网技术后则可以大大缩短拣选时间,提高货物的配送效率等;在销售环节,智能货架自动识别并随时报警,通过网络实现敏捷反应,有利于供应链上的各个主体及时掌握市场上的最新动态,消除牛鞭现象等,提高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效率。

2 物联网在物流行业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2.1 应用现状

物联网与物流行业具有天然的“耦合”性,物联网理念提出后,物联网技术便率先在物流行业中得到了应用。通过对物流行业物联网的应用情况进行调研以及相关案例的分析发现,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业的各个作业环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运输与配送环节。运输和配送环节应用的物联网技术主要包括GPS、GIS、RFID等技术。如医药物流应用GPS与GIS技术实现药品运输全程可视化管理,应用RFID电子标签提高药品的分拣效率;运输企业应用车辆定位系统进行车辆的调度管理,并通过应用物流运输信息系统实现货物运输过程中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三流合一。

(2)仓储管理环节。仓储环节应用的物联网技术主要包括RFID、无线传感、红外等技术。如英特尔医药物流应用温度感应器实时监控药品仓库的温度,从而确保药品的质量安全;珍诚医药物流应用RFID电子标签实现药品库内定位,提高了仓储管理的效率;嘉兴电力局的应急物资储备仓库应用RFID技术,实现了物资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

总体来说,物联网在物流行业的应用还只是局部的、闭环的应用。而在已有的应用中,基本以感知技术的应用为主,智能处理技术的应用比例很低,仅仅实现了物流信息由过去被动的“告知”到现在主动的“感知”,离真正的“智慧物流”还有很大的距离。市场需求方面,目前仅有部分大型物流企业萌发出物联网的应用需求。

2.2 推广应用存在的问题

整体而言,物联网在我国物流行业的应用处于快速发展的起始阶段。实现物联网的普遍性应用,仍存在一系列的障碍,如关键技术有待突破、政策环境有待完善、技术标准有待统一、商业模式有待完善等。而作为物联网应用的主体,物流企业的情况也是在推广应用物联网时必须要重点考虑的。从物流企业的角度出发,影响物联网在物流行业推广应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1)物流企业应用意愿不高。从我国物联网发展情况来看,物联网技术尚处于技术研发与准备阶段,离行业级的规模化应用还有很大的距离,因此现在谈利用物联网技术降低物流成本为时尚早。物流行业属于利润率偏低的行业,物联网的应用有时不仅不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甚至是增加企业的物流支出。对于以人工操作为主要业务操作方式的我国物流企业而言,在劳动力成本上升到一定程度之前,大多数的物流企业仍无足够应用物联网技术的动力。

(2)无成熟应用经验可供借鉴。物联网的发展与应用整体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企业只是将GPS等物联网感知技术应用于运输、仓储环节,用于信息的准确及时采集。到目前为止,在我国物流行业内尚无应用物联网覆盖所有的物品,实现所有物品的远端感知和控制,并形成完全智慧的物流体系的企业。而物联网技术属于新兴技术的一种,企业在应用新兴技术时,除了考虑实用性、稳定性及安全性外,也会特别重视同行业其它企业的经验。因此,无典型成熟应用经验可供借鉴,将会是物联网物流行业推广应用的主要障碍之一。

2.3 发展趋势分析

篇4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terprise logistics post need in Yangtze river delta, taking logistics management of Nantong Vocation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exploration on the cor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specialty. Based on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logistics talent need, it summarizes the post group as required by the logistics industry and the corresponding professional ability skills, determines the course set meeting current and future social demand for talents of logistics.

关键词:物流专业;岗位需求;岗位能力;核心课程

Key words: logistics specialty;post requirements;post ability;core courses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3-0200-02

0 引言

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课程体系的不断改革,而每一次的改革,又会进一步的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经济管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面对日益激烈的高职院校竞争,为更好的服务学生,服务社会,有必要结合新形势下企业的需求,对专业不断改革创新,构建更科学的课程体系。

1 基于岗位需求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的构建思路

高职院校的课程开发应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通过对物流企业岗位需求及往届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的问卷调查,我们认为有必要进一步以企业岗位需求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整体思路如下:首先通过分析长三角地区物流行业人才需求的现状和趋势,确定人才市场对物流岗位需求的类别并对能够满足物流岗位需求的岗位职业能力进行分解,转化成典型的工作任务与专业课程的教学衔接,最后在此基础上提炼并确定教学过程中的核心课程。

2 基于岗位需求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构建步骤的落实

2.1 物流行业人才需求的现状和趋势分析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增长,长三角地区物流行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现已成为我国物流发展前景最好、最被业内人士看好的地区。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也大幅增加。通过对江苏人才网()、51job、智联招聘等网站物流/运输类招聘信息的分析汇总,我们发现长三角地区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大类:一是企业物流人才,包含物流各功能岗位的操作人员,如运输管理人员、仓储管理人员、配送人员、客户关系管理员等。这些岗位要求从业人员熟悉物流行业,同时掌握物流运输、仓储、包装、装卸等方面的知识,并能熟练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二是物流企业人才,主要是第三方物流营销人才,岗位要求从业人员能够运用物流知识进行物流企业的物流营销服务。三是国际货代人才,由于长三角地区在港口、航海贸易方面占据优势地位,因此在沿海区域对海运、报关、港口贸易方面的人才需求日益增多。

2.2 物流行业岗位群分析 目前高职的物流管理专业可以分成企业物流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物流运输管理、国际物流四个方向,通过以上对物流/运输类招聘信息的整理,我们发现企业对物流类的职业岗位需求主要集中在三类的岗位群:①企业物流岗位群,包含采购物流、供应物流、生产物流和销售物流等岗位;②第三方物流岗位群,包含物流营销、订单管理、配送管理、仓储管理等岗位;③国际货运岗位群,包含单证处理、货运、报关报检和客户服务等岗位。

2.3 物流行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 在物流岗位群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各岗位群的工作流程,对岗位群进行分解细化,我们对各物流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主要体现在基本素质、职业素质、专业知识与技能、创新和进取能力四方面,其中,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主要由采购生产管理能力、仓储运输调度能力、物流配送能力和物流营销商务沟通能力组成。

2.4 物流行业典型岗位任务分解与专业课程的衔接,专业核心课程的确定 针对长三角地区物流行业的特点,我们把物流目标岗位群分解成运输、仓储、配送、采购和国际货代共5个职业领域,对其所涉及的工作岗位,承担的典型工作任务和所需的知识技能进行逐一的分解,并罗列出物流专业中所对应的支持课程,并对运输、仓储、配送、货代报关岗位群的各项岗位任务分解和汇总,结合专业核心能力的要求,将最能体现专业核心知识和核心能力的《集装箱运输管理》、《仓储管理》、《配送中心运营管理》和《国际物流与货运》四门课程确定为本专业的核心课程重点加以建设。详见表1。

3 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思考

3.1 树立“以胜任职业岗位(群)需要为目标”的课程构建模式 物流专业的核心课程建设,要以实现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为驱动力,以区域经济及物流特性为源泉,将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流程和新方法融入课程,将学生培养成既能全面掌握物流专业知识,又具有物流岗位上岗实际操作水平的应用型物流人才。[3]

3.2 开发优质教材,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在教材选用方面,教师可以结合本校物流专业设置的方向,统筹安排各科教材的内容,避免内容重叠,结合国家物流师职业资格考试资料作为辅助教材。在教学方法上,针对核心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除常规的课堂知识讲授,还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如结合职业技能大赛的软件模拟操作实训;结合校内的物流实训室,进行情景模拟教学等;通过校企合作让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岗位实习,增强对物流工作岗位的认知,提高实际操作水平。

3.3 以参加技能大赛、暑期下厂实习等活动为契机增强师资建设 专业教师应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级各类技能大赛,提高自身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暑期下厂实习的机会,亲自体验和熟悉相关岗位的工作流程,积累现场实际工作经验,结合专业的理论知识,促进教学教研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娟玲,岳朝晖.高同职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研究[J].中国市场,2011(23).

篇5

[关键词]仓储类课程 教学改革 实训 实践基地 应用能力

目前我国物流人才培养主要分为本科层次、大专层次、中专层次,研究生以上层次较少,而大专层次大部分出自各类职业院校,属于应用型人才层面。与普通高校培养的本科人才相比,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应该更贴近具体的职业岗位需求。高职院校大专层次的培养目标是满足物流人才需求面最广、量最大的物流运营管理人才层次的需求。

仓储是物流的两大基本功能之一,而仓储类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借鉴职业技术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模式,对仓储类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目的是培养学生基本的职业能力素质和解决物流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克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动手能力差、缺乏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缺点,面向职业需求,为社会培养适用的物流管理应用型专业人才。

一、仓储类课程的特点

从许多案例来看,仓储管理已成为物流管理的核心环节。这是因为仓储总是出现在物流各环节的接合部,例如采购与生产之间,生产的初加工与精加工之间,生产与销售之间,批发与零售之间,不同运输方式转换之间等等。仓储是物流各环节之间存在不均衡性的表现,也正是解决这种不均衡性的手段。仓储环节集中了上下游流程整合的所有矛盾,仓储管理就是在实现物流流程的整合。而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最大的差别就体现在库存环节上。

仓储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它是物流管理的一个分支。该课程从了解仓储活动人手,研究如何管理才能以最低的仓储总成本提供满意的客户服务。仓储类课程涉及物流管理和技术等多学科领域,是技术和经济发展的产物,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能明确仓储与现代物流的关系,理解仓储的涵义,有助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与本科教育相比,高职教育带有更明显的职业化特征。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要培养的是适应物流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等应用型专业人才。作为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的仓储类课程,更要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与训练,强调实际应用及操作能力。强调理论知识与不断革新的技术应用能力或实务操作能力培养相适应,其深度与培养应用型人才或高技能人才相适应。不强调知识系统性,而是突出适用性和针对性,重视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二、主要问题

针对物流职业技能培养的要求,改革核心课程仓储类课程现有的以书本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措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但这也正是教学的难点所在,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教学内容与校内实训环节脱节

目前,有些院校在实训室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比如上海商学院,有上海百联集团这样的连锁零售业巨头作为办学背景,实训室的设置和投入都是有保障的,他们的连锁经营实训就是在校园超市内完成的。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很多书本上的理论知识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才能熟练掌握。但在实际教学中,受实验实训室和机房的条件所限,实训课的开展存在场所与时间限制。特别是一些民办高职院校,办学之初就缺乏行业背景,目前在教学中这种需要配合的环节很多是脱节的,学生往往只能通过图片、视频演示,通过仓储模拟操作系统软件对课本内容粗浅了解,无法增加实训内容,这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瓶颈。

2、缺少校外实践基地

首先,高职院校由于建校晚,资历浅,往往存在行业背景不足的现象。民办高职院校,更是缺乏很好的渠道来建立学生的实习实践基地,尤其是和大企业,难以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其次,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吃苦精神和竞争力相比公办高职院校的学生欠缺的情况。当用人单位可以有所选择时,他们会优先考虑公办高职院校的学生。再次,民办高职院校由于经费不足,往往难以承担学生集体实习的高昂的费用支出。最后,学生对实习单位正常生产活动的打扰、学生在实习单位的安全问题也是实习单位不得不考虑的因素。由于上述等原因,目前民办高职院校的实践基地,往往只能开展参观、短期见习等实践形式。

三、建议与对策

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情况、企业需求以及物流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对相关课程及课程内容进行调整、整合,对教材进行处理和改革,使课程内容具有实用性,理论教学做到“必需、够用”;对相应课程的教学大纲加以修订,设置相应的实训、实践教学内容,形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1、进行物流管理基本操作技能训练

为方便进行相应的物流管理软件的实训,应建立物流综合实训室,与本课程相关的实践教学项目主要在物流综合实训室内进行。物流综合实训室内除了配备用以锻陈学生仓储设备操作及使用能力的配送中心立体仓库、贯通式重力货架、电子标签辅助拣货系统等设备外,还要配备用以锻炼学生信息化处理能力物流系统操作软件。在课程结束后进行为期一周的综合实训,对所学的内容进行领会与强化训练。采用物流管理教学软件模拟实训,使学生熟悉仓储各个岗位的职责,掌握业务流程各个环节的连接方式、方法,熟悉货运的业务操作流程。

此外,应建立仓储实训基地,完全按照真实的仓储环境来布置。并添置高层货架、堆垛机控制柜、电子拣货系统等先进设施设备,满足仓储课程教学中各种实训项目。

2、教、学、练相结合

一是仓储与配送课程的教学应结合助理物流师职业资格考证要求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突出加大实训、实务内容以及职业能力培养,加强高职教育和职业资格考证结合,使教、学、练相结合,增强学生实务能力。

二是课程教学与实际、实践紧密结合,通过案例分析、模拟实训及课外实地考察等方式,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在课程教学中设置案例分析及小组课外作业,由浅入深,由单元至综合,逐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使其在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作风等基本素质方面受到培养和锻炼,并提高专业素质。如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其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以仓储管理工作任务为主线,构建仓储合同管理、入库作业、货物储存保管、库存控制、流通加工、仓库安全及环境管理、绩效考核及CCXT软件操作九大学习情境,根据学习情境设计17个工作任务,让学生在完成具体工作任务过程中达到仓储合同拟定、验收、库存控制、出库作业以及CCXT软件件操作等职业能力培养目标。课程教学中,充分利用校内实践教学条件和校外实训基地,采用在物流综合实训室现场操作仓储设备和软件系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业务流程操作过程中锻炼仓储业务信息处理和流程管理的动手能力。

再如“仓库布局规划”章节内容要求,给出一个具体仓库,要求学生进行规划,并说明理由,考核时采用提问方式,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自身规划,结合知识点进行提问,学生可小组讨论

后派代表回答,然后由教师对任务完成的情况进行打分和点评。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采用演讲辩论、模拟演练、调查报告、操作总结、案例分析、设计策划、实践操作等多种考核方式。

3、实践基地建设――校企合作

高职教育要培养面向地方经济发展、受社会欢迎的应用性人才,必须实行“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可以通过建立校企合作,选择某公司货场作为仓储类课程的校外实践课程教学基地。例如铁路货场是办理货物整车到发、仓库和场地贮存,并提供运输等服务的综合性货场。货场以铁路、公路、码头运营为主,交织着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等运输方式;除营运车辆外,还拥有各类装卸搬运设备,具有货运交通优势,拥有自己的运营车队和众多客户。有一个机械化水平较高的运营作业码头,是运输、仓储、物流设施与设备等课程的实践教学较理想的场地选择。

其次,结合课程教学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参观与学习,使学生了解仓储功能的一般业务流程,了解典型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应用,掌握基本的物流仓储运作的技能。由企业专业人士就运输、仓储等业务流程进行现场教学,企业兼职教师在学生参观企业时承担运输业务流程讲解及货场参观指导任务。学生参观了铁路线、火车货物装卸区、仓库、集装箱堆场、码头区装卸作业等,并到控制室观看铁路运输调度系统等的演示,通过这类活动,使学生了解物流企业相关业务的实际运作,开拓视野,加深对课程相关知识的了解与认识。实地参观还可以增加学生对企业的了解以及对实际岗位需求的了解,提高学习兴趣与主动性。

篇6

[关键词]物流成本;计算方法;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9-0013-04

我国的物流成本管理整体处于起步阶段,对物流成本的构成认识不清,缺乏权威的统计标准和数据。我国的物流总成本与GDP之比约为美国的1.8倍,因此很多专家认为我国的物流成本比美国高。不过就此下结论显然有些草率。我国2006年12月22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 18354.2006)修订版中将物流成本定义为:“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即产品在实物运动过程中,如包装、运输、储存、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各个环节所支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就是物流成本。美国对物流成本的定义是:“在计划、实施、控制内部和外部物流活动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具体说来,包括在采购、运输、仓储、物料和存货管理、订单处理/客户服务、预测和生产计划、相关信息系统以及其他物流支持活动等典型的物流活动中所发生的费用。所以我国对物流成本的定义和美国相差无几。南非对物流成本的定义则相对简单而抽象,即完成物流任务的直接财务成本。所以就对物流成本的定义而言,不能看出三个国家对物流成本的理解存在多大的差异,故而有必要进一步了解。本文从计算方法的角度对中、美、南非三国的物流总成本的统计口径、基础数据的采集和总成本计算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找到答案。

1 三国物流总成本构成、基础数据的统计及计算

1.1 各国物流成本的构成

明确物流成本的构成以及基础数据的统计,是比较分析和计算的先决条件。根据我国的行业年度报告之物流,美国物流年度报告以及南非的物流年度报告,物流总成本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运输成本、存货持有成本(或保管成本或仓储成本和持有成本)和物流行政管理成本。详见表1、表2、表3:

其他(教育培训费用、车船使用费等)×注:南非物流年度报告未给出具体构成,只说明了计算方法 注:1.“×”表示成本构成有该项;

2.各国成本构成细目的具体内涵有的存在细微差别,其覆盖面也存在区别,但是不影响整体的比较。

1.2 基础数据的统计

收集准确可靠的数据资料是统计分析、统计研究可靠性和准确性的基础,也是整个统计工作质量的基础,那么数据采集的方法就尤为重要了。(采集数据的覆盖面以及代表性)

(1)中国物流总成本统计基础数据的采集方法

①统计范围和对象

统计范围为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管道运输业及所属的从事交通运输产业活动单位,以及在册仓储企业和邮政业部分业务。另外,对企业的要求有:a.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b.独立拥有和使用(或授权使用)资产,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c.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

②统计方法

我国统计调查方法以抽样调查为主要改革目标,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抽样调查的主体已基本建立,但是由于这些年来抽样调查方法是逐步被引进政府统计调查的各个领域的,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协调。宏观层面的统计仍为全面统计报表制度,以运输业为例:首先运输企业按照国家的统一要求对统计报表进行填写,其次报送所在地的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处。按规定综合统计后,地方即时报送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再进行最后的汇总。

(2)美国物流总成本统计数据的采集

①统计范围和对象

服务业中的交通与仓储部分。

②统计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也叫类型抽样的方法,就是将总体单位按其属性特征分成若干层,然后在层中随机抽取样本单位。由于通过划类分层,增大了各类型中单位间的共同性,容易抽出具有代表性的调查样本。调查中公司的随机样本是源于1997年美国经济普查中的样本,并与美国普查局的商业注册处的信息进行更新后得到的。

实施步骤:首先,普查局将有关电子商务调查的问题设计出来;其次,通过信件的方式把问卷邮寄到经过分层抽样后选中的企业,企业做出回答后该局再进行统一回收;然后该局会保留有效的数据,而由于问卷丢失、无法理解定义及问题歧义等错误引起的无效数据,该局会使用概率抽样的方法从前一次没有调查到的企业中选择与原企业从事的行业、企业性质、经营规模、员工人数基本一致的企业作为补充有效数据的调查对象。最后,设计更完善的问卷邮寄过去进行再一次的调查。

(3)南非物流总成本统计数据的采集

①统计范围和对象

a.范围:运输业(道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近海运输和管道运输)、仓储业和银行业(涉及库存的相关信息)。

b.对象:南非储备银行、从事运输、仓储的注册企业、综合交通观测站、火车中转站。

②统计方法

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并行使用来统计物流成本,两种方法相对独立。“自上而下”的方法是将国民经济核算出版的数据分解到能够影响运输和储存费用的程度。“自下而上”的方法是以特定的产品为对象,详细地对其运输和储存费用进行汇总。比如:道路上货物量的统计是通过365天的连续收集得到的,铁路的货运量是通过中转站获取的。

1.3 三国总成本计算

(1)中国物流总成本计算方法

根据中国物流行业调查报告,宏观上,我国物流总成本由运输成本、保管成本和管理成本三部分组成,即物流总成本=运输成本+保管成本+管理成本。

其中:运输成本=道路运输费用+铁路运输费用+水上运输费用+航空运输费用+装卸搬运费及其他运输费用

保管成本=利息费用+仓储费用+货物损耗费用+配送费用+包装费用+流通加工费用+保险费用

管理成本=管理人员人工费+差旅费+修理费+办公费+教育培训费+车船使用费等

(2)美国物流总成本计算方法

美国的物流总成本从宏观上也分为三大部分:物流总成本=存货持有成本+物流运输成本+物流行政管理成本,而:①运输成本=公路运输+其他运输方式+货主相应支出

其中:公路运输包含城市内运输费用,区域间卡车运输费用;其他运输方式费用为铁路运输费用,国际国内空运费用,货代费用和油气管道运输费用;货主相应支出=货主企业运输部门运营费用+装卸费用

②存货持有成本=仓储费用+残损费用+人力费用+保险费用+税费+存货过时或贬值的机会成本+利息

其中:保险费用为存货的相关保险所发生的费用;利息是由于存货占压资金所产生的利息费用且利息=商业汇票贴现率×库存总金额

③物流管理成本=订单处理及IT成本+市场预测、策划制定及相关财务人员的管理费用

=(库存持有成本+运输成本)×比率,其中:比率一般为4%,是一个经验值。

(3)南非物流总成本计算方法

根据南非物流年度报告,其物流总成本包含四大项:运输成本、仓储成本、库存机会成本和物流行政管理成本,即物流总成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库存机会成本+管理成本

其中:运输成本=公路运输费用+铁路运输费用+航空运输费用+沿海运输费用+管道运输费用

=货物量×运距×单位运输成本(不同的运输方式对应不同的单位运输成本)

仓储成本=储存费用+搬运费用

=储存时间×储存量×单位储存成本+搬运费用

库存机会成本=货币的时间价值+货物贬值

=货物价值×运输及储存的货物量×周转时间(运输时间和储存时间)+货币的时间价值(利息)

物流行政管理成本是按一定的比例乘以运输和储存的单位成本,即

物流行政管理成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百分比(数据由物流产业提供)

2 比较分析

物流总成本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是衡量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物流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如图4所示,中国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为21.3%,美国为8.8%,南非为14.7%,比重超过发达国家一倍之多,而且比发展中国家南非都高出几个百分点,可见我国的物流总成本很高,物流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还可以从其他两个方面看出:一是规模化、网络化、集约化、专业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尚未形成;二是国内领先的物流企业与跨国物流企业相比,无论是规模、品牌、赢利能力、国际市场份额,还是物流提供能力、服务创新能力、运作模式、供应链管理能力等,均有相当大的差距。

2.1 从统计口径的角度比较

(1)运输成本的比较

中、美、南非运输成本占GDP的比重如图8所示,中国占GDP的9.5%,美国6.1%,南非11.03%。以美国为标杆,我国和南非的运输成本很高,主要原因是我们还处在工业化阶段,运输的主要对象是原材料和大宗工业品。

由表1可知,中、美、南非的运输成本均包含公路运输费用、铁路运输费用、水路运输费用、航空运输费用和油气管道运输费用,而中国还包括装卸搬运费,美国还包括货运相关费用和货主相应支出(货主企业运输管理部门的运营费用和货物装卸费用)。中国的运输成本具体内容跟美国基本上是相同的,覆盖较为全面,南非的涵盖面则要窄一些。

中、美、南非运输成本细分占总运输成本比重,如图5、图6、图7所示(2004年数据)。美国和南非公路运输费用占了运输成本的大部分,均达到75%及以上,中国则要少十五个百分点左右。美国产生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其经济结构和国家的政策所导致的。美国是发达国家,生产的产品对时效性、灵活性要求较高,所以多选用汽车运输。而且高速网络发达,燃料价格相对比较便宜。而南非则是因为国家的结构性投资缺乏远见,导致3/4的干线运输量都在道路上。虽然中国公路运输成本比重相对较低,可是我们不难发现公路运输的单位成本较其他国家高出许多。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中国的水运比较发达,美国的航空运输份额相比很高。

(2)存货持有成本(保管成本或仓储成本和库存机会成本)比较

由图8可知,中、美、南非存货持有成本各占GDP的比重为:6.3%,3.4%,1.32%,可见美国和南非库存的周转率比我国高很多。中国比美国的存货持有成本高出一倍,究其原因主要是:①我国的存货较多,存货周转较慢。②仓库利用率低,不能充分利用资源,而且现在还大规模新建仓库。③仓储设备、技术落后。而南非比美国低,主要是因为统计口径的差别很大,以及南非的主要货物为初级产品,对仓储的要求比较低。

库存持有成本细目如表2所示:仅仓储费用和库存占压资金的利息两项为三国所共有的内容,统计口径差别较大。美国的最为详尽,其存货持有成本不仅包括通常所说的仓储成本、残损、人力费用,同时也包含了存货的税费、保险费以及由于存货的过时和贬值所引起的机会成本。另一个重要的费用就是存货占压的资金所产生的利息费用,这是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费用计算的最大区别,只有这样降低物流成本和加速存货周转才能从根本利益上相统一。中国则将配送费用、包装费用和流通加工费用包含在存货持有成本中。南非除了两项共同细目外,将搬运费用算入了存货持有成本中(中国和美国计入运输成本)。

(3)物流行政管理成本比较

中、美、南非物流行政管理成本占GDP的比重如图8所示,中国和南非的物流管理成本相当,美国处于较低的水平。由表3可得,就具体的表述而言,两国的细目没有交叉点。由于经济发展阶段不同,我国的管理成本构成主要是发生在工作人员的费用以及办公费,没有市场预测、计划制订等相关方面的支出。我国的管理信息化水平处于起步阶段,所以目前还未统计在行政费用内。从占GDP的比重和细目可见,我国的物流行政管理水平还较低,与美国还有很大的差距。(因为南非物流年度报告对物流行政管理成本只给了计算的方法,而未列出细目,故此只比较中美之间的成本构成)

2.2 统计数据采集方法的比较

中国与美国相比,在统计方面显然存在比较大的差距。计划经济留下的全面报表制度,不仅效率比较低,而且由于数据量巨大、复杂,统计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最后的统计数据误差还会很大,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抽样调查最初就是作为一种政府统计调查方法而提出的。该方法具有调查速度快,只要组织得当,其调查效果完全可以达到全面调查的效果,理论和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了其科学性。尽管这些年我国朝着抽样调查方向努力,且抽样调查的主题已基本建立,然而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协调。

南非的统计方法中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比如借助于城市的主要关卡来统计货物量等重要数据。但是这些工作耗时长,工作量很大,统计前期需要做相当多的准备工作,比如全国统一的标准建立,尤其是制度和操作层面的,需要整体协调合作。其最大的优点是数据直接真实,不存在虚假的情况等。

2.3 计算方法的比较

中国物流总成本的计算方法与美国和南非的主要差别在物流行政管理成本上的计算。美国和南非均是按照一定的比率乘以运输成本和存货持有成本或仓储成本来计算的。而中国是以会计分录为基础来进行统计计算的。另外,南非对物流总成本的计算更为详细,根据对基础数据,如货物量、运输里程、单位成本等的统计和调查,对基础数据进行科学的处理,再根据对应的公式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物流总成本数据。

3 结 论

从比较分析看,中国的物流总成本的构成和计算是以美国的为样本。可是就统计口径下的细目而言,设置存在交叉。计算方法又没有南非做得具体,方法不明确。所以在行业不能起到很好的参考作用,故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①正确确定物流成本的内容,划分范围;②建立统一的计算标准;③结合会计制度,确定计算的基本原则;④建立统一的计算口径与方法。

统计方面,继续推进以抽样调查为主,全面报表制度为辅的统计制度建设,在全国实现统一规划。另外对样本企业实行动态的流动性抽样,以提高样本企业的代表性。

最后,以美国为标杆,降低物流成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运输方面:优化运输网络,推行多式联运;②存货持有成本方面:提高仓库的利用率,合理控制库存水平,加速货物的周转;③物流行政管理方面:提高管理信息水平,加强对市场的预测,做合理的任务计划。

篇7

无论在大型商场还是连锁零售门店,主打Fast Fashion(潮流时尚)的门店内经常人满为患。快速生产,快速流行,快速过时,“时装精”的口味就像四月天。试想,在快速消费年代里,没有一条极速反应的服装供应链,又怎能跟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赛跑?

如果你对诸如西班牙的Inditex、瑞典的H&M、美国的GAP这些国际大牌耳熟能详,相信你对来自英国的坦波丽伦敦(Temperley London)也不会陌生。奢侈的面料、顶尖的设计,同为High Fashion的一线品牌时装,华丽精致的Temperley London幕后的调度功臣,是来自西班牙的衣尚仓储(Logisfashion)。

从小仓房到蜚声国际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在西欧,时装物流配送业务已非常普遍,但西班牙国内却没有一家专门从事此项业务的企业。而随着消费者对高档时装的需求不断攀升,为之服务的时装物流商必须做到快速响应。

在这样的背景下,衣尚仓储 (Logisfashion) 于1996年在现任LOGISFASHION 全球CEO Juan Manzanedo 先生的带领下在西班牙成立,从最初一家小城镇上只有一间区区1800平米仓房的小企业到如今成长为一家大型专业化的国际性公司,业务遍及全球,也不过十五年光景。

衣尚仓储不止为高端时装品牌,如Temperley London提供颇具特色的物流仓储解决方案和供应链服务,其服务的客户还包括了其他一些耳熟能详的品牌。包括Inditex(世界第三大服装公司,旗下品牌包括ZARA)、GEOX(意大利第一休闲鞋品牌健乐士)、UGG(美国风靡街头巷尾的UGG雪地靴)等80多个客户。

为世界顶级时装品牌服务,衣尚仓储的发展历程令业界侧目。2010年,衣尚仓储的销售额超过1200万欧元,并在西班牙、中国、智利和墨西哥设置了6个物流仓库。在接受《物流》杂志记者采访时,衣尚仓储中国总经理安桦先生阐述了衣尚仓储的发展目标,“希望利用多年来为国际奢侈品牌的专业化服务的经验,为顾客提升物流配送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客户的市场竞争力,并达成持久的合作伙伴关系。”

发力高端时装成衣市场

近年来,随着时装与成衣行业本身的发展,时装物流业同样得到快速增长。在高端的时装物流市场,外资物流企业凭借遍布全球的物流网络的重要优势,从来都是舞台上的主角。然而,时装行业的很多高端奢侈品品牌,其对物流配送有很高的保密要求,多数在中国进行服装生产和配送的时装品牌公司都会碰到这一问题。对此,衣尚仓储如何规避这一风险?

安桦先生以衣尚仓储和著名英国时装品牌坦波丽伦敦(Temperley London)合作为引子,给出了答复。“作为一家国际性物流企业,衣尚仓储专注于高品质的纺织品以及时装品牌,为顾客提供优质物流服务是衣尚仓储的责任。”

针对高端时装这一行业特定的保密属性,衣尚仓储毫不吝惜在物流硬件方面的投入。例如为Temperley London特别设立了一个1300多平米的仓库,负责该品牌服装在香港的整体物流营运。实体的投入更能应对高端时装季节性和流行性十分敏感的特质,并为其打造一条快速反应的供应链,以不断提升物流配送的专业及高效性。

众所周知,在时装行业,服装和纺织品具有季节性强的特点,作为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衣尚仓储是如何使自身的时装服务供应链更灵活、更可控?“衣尚仓储重视网络系统方面的建设及相关物流资源的运用,依靠自身实力,研发出灵活且具有较高实用性的WMS系统,” 安桦先生告诉记者,“这种系统已运用到企业内部,专门解决产品的物流配送问题以及各项业务操作,为客户提供及时的产品信息,使信息流、物流在供应链中流转顺畅,供应链各流程间实现无缝连接。”

“一切的前提是要提高整条供应链的反应速度和协同性,为顾客降低运营成本,”安桦说,“这是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服务的根本,衣尚仓储专注于服装物流多年,为客户提供了优质的物流服务,我们对此深有体会。”

为中国客户量身裁“衣”

发展纺织品和服装物流对于公司利润增长和竞争力的提高有积极的影响。此前著名外资物流企业DHL和LOGWIN同样宣布在中国重兵布控时装物流业,同为高端时装服务的衣尚仓储,是如何运营在中国地区的业务呢?

衣尚仓储主要在中国华东和华南区域布局了集订单、采购、库存、计划、运输、配送、方案研发为一体的物流网络。为不同类型的客户打造的量体方案,成为衣尚仓储在全球实现供应链一体化整合的有力武器。

安桦表示,“衣尚仓储在中国独立运营业务,这种方式能使其为众多时装品牌提供广泛的解决方案,在中国不同的地区如上海(临港、外高桥、金桥、宝山)、广东(东莞、盐田、蛇口、南沙)以及香港,衣尚仓储针对不同类型的时装品牌客户,提供多样化的仓储解决方案和完整的供应链服务。”

“在行业竞争中,不管服装品牌客户走的是奢侈路线的还是大众风格的,衣尚仓储都能为客户灵活地量体裁衣”,安桦补充道。在质量检测、包装、整合标签、库存控制、配送、进出口运输贸易等服装物流方面,衣尚仓储坚持建立独树一帜的高标准。“衣尚仓储非常重视与客户的合作伙伴关系,对于纺织品品牌而言,我们认为经营控制非常关键,公司经营的方方面面都有相关人员现场监管,及时与客户沟通,严把质量关。”

“注重服装的季节性,提前做好预测响应”。对于服装物流的行业特性,具备快速反应系统(Quick Response, Effective Customer Response)显然非常必要。时装的季节性销售就其本质而言,既非好事,但也并非坏事,它是一个放大器,它放大了异常情况下的供应链和正常情况下的供应链的差异,并且它对于一个不完善的供应链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灾难。

在当今配送管理中,主导权逐步由供应链的制造端逐渐移转至零售端。“如果一个企业无法预测什么时候需要对产品进行备货以满足季节性需要,并且知晓销售高峰过后的供应链该如何管理,那么,在如今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这样的企业是无法生存的。”显然,衣尚仓储给了客户一个满意答复。

危机中的供应链管理

对于“危机”,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金融危机曾让全球快速成衣消费的市场一片萧条,但也让企业家意识到,及时调整供应链上的物流、价值流,保证供应链的柔性和快速响应能力对于重塑敏捷时装供应链的重要性。

危机过后,全球高端时装市场上异军突起,安桦并不否认全球金融危机对众多时装品牌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但也从此看到中国市场的巨大发展前景和变化。

“相比过去动辄千万的大订单,小批量、多批次的小订单逐渐成时装物流的趋势,衣尚仓储采取一对一的模式来满足小客户群的需求。”安桦告诉记者。危机无疑也为企业管理敲响了警钟,它使人们努力看清市场上哪些资源可使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对于衣尚仓储的客户来说,过去我们更多的是向客户输送供应链系统,现在,我们更愿意坐下来和客户沟通,共同设计完成物流配送方案,对我们来说,这是一次不小的变革”,安桦说,“许多客户的时装产品由亚洲企业OEM(代工生产),我们协助他们完成流程配送,从订单准备、路线挑选、产品包裹以及装载货物,最终运送到目的地。我们这样做,一方面可保证高品质的服务水平;另一方面也降低了成本(在物流、空运成本以及税费方面),使客户对于衣尚仓储的服务满意。

衣尚仓储大力进行内部供应链的优化和整合,通过内部WMS系统,获取各环节的信息;通过对内部价值流的分析和把握,压缩冗余环节,提高物流配送效率;通过电子数据快捷地交换关于生产、库存、配送、销售的各类信息和数据,能够使企业协调、控制、组织整条渠道中的产品在生产、运输、库存、配送等环节上的运行数、结构和时间等各方面的管理指标达到最优化。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保证企业的长期、稳定运营。

“文化差异”不影响和谐

“文化”这个概念很抽象,但对于进军中国市场的外企而言,能否入乡随俗、理解中国企业文化显得尤为重要,酒桌文化、人情大于制度等等不一而论,与本土企业打交道,外企若直接将那套供应链管理体系拿来用,多少会有些水土不服,弄不好还要卷铺盖走人。

篇8

关键词:营改增;物流行业;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5-0093-02

一、“营改增”对物流行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依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14年初对128家重点联系物流企业开展了“2013年度减轻物流企业负担调查”,并于2014年5月的《2013年度减轻物流企业负担调查报告》的部分结论,在2013年,被调查的所有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6.2%,低于同期GDP和企业成本的增长速度。其中,混合业务型企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5%,仓储业务企业收入比上年增长8%,运输业务的企业减少10%。成本增长快,收入增长慢,主营业务成本比上年增长7.9%。其中,混合业务型企业成本比上年增加16.7%,仓储型业务企业成本比上年增加9.4%。净利润比上年减少7%。其中,混合业务型企业净利润比上年增长12.9%,仓储型业务企业净利润比上年减少10%,运输业务企业净利润比上年减少39%。物流企业平均净利润率4.3%,利润下降较多。其中,混合业务型净利润率为5.5%,仓储业务企业净利润率4.6%,运输业务企业净利润率2.3%。

“营改增”一年来,物流企业整体上税收负担呈上升态势,虽然一些中小企业由于按小规模征税税负略有下降,但由于不能为客户开具有抵扣11%、17%或6%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从长远看,业务会受到影响。按调查结果,我国样本物流企业税负平均提高了37.3%,大大超过了“主营业务收入”增长6.2%的水平,同时也快于利润增长率的4.3%。同时随着行业整合和竞争加剧,物流企业背负沉重的负担,成本上升较快,利润下降且有进一步下滑的趋势。

在2013年,“营改增”的影响,九成的被调查企业缴纳的增值税较比先前有所增长,加权平均增长率达到52.9%。各类企业增长情况不尽相同,其中,从事运输业务的企业增长了116.2%;从事仓储业务的企业增长了10.8%;混合业务的企业增长51.8%。有近25%的受访企业认为增值税设置的11%、6%、17%税率过高是主要原因;近三成的企业认为进项税额抵扣不足是重要原因;另三成的企业认为增值税发票取得困难是根本原因;约12%的企业感受到政府承诺的财政补落实困难。资料显示,运输业务的企业税负上行的主因是税率问题。原多数采用差额征税的营业税制度,运输企业包括装卸搬运名义税率3%,但实际税负因差额征收只约不到2%。征收增值税后,由于税率11%,虽能抵扣设备、油耗、维修费用、路桥费、办公用品、劳保用品、管理设备等项的进项税额,但由于金额较大的运输设备、办公设备等更新周期较长,而维修费用、路桥费、办公用品、劳保用品实践中因大量存在着物美价廉但不能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经营者,所以,实际上许多都不能扣税。

二、物流行业应对“营改增”影响的措施

(一)切实减轻物流业税收负担

针对前述分析的物流行业税负上升问题,除了企业自身应加强管理、防范风险、及时索要发票外,国家在总体上也应有一个战略上的应对措施,即从我国物流税负的实际出发,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推出进一步惠及物流行业的税收政策。具体包括:降低物流企业的名义税率;对快递业务适用专门的税收政策;所得税由总分机构汇总缴纳;允许税务机关为个体小规模物流代开增值税发票;完善物流企业征收增值税的相关配套法规;等等。

(二)进一步整合和规范物流及相关行业的发展

从宏观的角度看,应进一步整合和规范物流及相关行业的发展,具体包括三方面:一是从较长时期考(下转97页)(上接93页)查物流企业的税负比短期更有说服力,经过测算、分析,如果确是上升政府应进行政策微调,即按略有下降的原则重新设计物流行业的增值税税率。二是提高自身适应增值税的能力,对购、销、储、运业务,利益链上的相关主体,物资、资金、信息流进行重新规划、设计和整合。三是逐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提高我国企业的整体守规守法的能力,使企业生产、销售、票据的使用逐渐正规化、规范化。

(三)采取多元化的经营模式,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从国内物流企业的情况看,目前主要采取自营的模式,外包的比例不到40%。但国外物流企业的外包比例则比较高,大都超过了60%。调查显示,外包的方式可有效降低运营成本(一般可节省10%~20%),占用的自有资产量平均也高达18%。外包的方式可有效降低运营成本(一般可节省10%~20%),占用的自有资产量平均也高达18%。我国多数物流企业是依托于生产企业的,一般是先有生产企业,然后生产企业成立自己的物流,而专业化的知名物流公司数量较少,如联想、海尔、康佳、海信、中铝、中铁、中石油等都有自己的物流公司,当然这些公司的主要目标客户是总分司,所以对外的业务较少,对集团公司的依存度过高导致公司管理和市场开发不充分,以运输为主,很少有外包业务和其他物流业务。应进行经营方式的转变,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让物流行业通过整合,自主适应于市场。

(四)建立起适应“营改增”的物流管理新机制

我国的物流企业,运输、采购、仓储、销售、制造、配送、等彼此分割,脱节的现象普遍存在,结果是,供应不能配合采购的目标、采购不能配合生产的目标、生产不能符合财务的目标,该取得的专用发票没有取得,导致扣税不充分。所以应从企业与税改与市场对接入手,首先在内部建立起协调一致的机制,这个机制与税收政策与外部环境相适应,在价格、数量、时间、票证等方面与税收利益最大化目标相一致。

(五)加快业务流程再造,合理分解收入以降低税基

加快业务流程再造,合理的分解收入,以此来降低税基,减企业物流是由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以及回收利用物流共同构成的。综合就是指将上述物流环节中的某一部分或几部分外包出去,其余的物流环节依然自己来做。这是我国目前大多数企业采取的物流模式。例如,他们有的利用自己的车队来做运输而把销售物流外包出去,有的只是单纯地将废弃物回收这个物流环节外包,哪个环节需要外包主要取决于企业自身的软硬件能力和社会的物流服务能力。相应地,它也集合了自营和外包的种种优点和缺点,少税收负担。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营改增;物流业;进项税

从2011年国家提出试点方案,到如今该方案的逐步完善,“营改增”在全国的试行中效果显著。而我们所关注的物流行业中“营改增”最大的变化,就是避免了营业税重复征税、不能抵扣、不能退税的弊端,实现了增值税“道道征税,层层抵扣”的目的,能有效降低企业税负。但就目前实施情况而言,仍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在物流企业部分增值税发票缺失,导致抵扣的项目不完全;物流相关的成本不断上涨,而且抵扣条件过于苛刻,导致企业纳税多成本高。此外,关于折旧费用的抵扣,增值税抵扣的期限,也影响到“营改增”在物流行业的实施效果。本项目通过对比某一家具体的物流企业在“营改增 ”前后企业税负变化,分析影响“营改增”在物流业实施效果的因素,针对性提出物流企业在税收筹划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完善相关税收建议,由此推动物流企业的迅速发展转型。

一、物流业“营改增”存在的问题

在税制改革之前,营业税由地税局所管理,像小规模纳税人可享受地方税收优惠政策。而现在由国税局来征税,所有企业适用同一税率,导致小企业税负加重。而物流行业属于运输业,用的是3%的营业税,当改增值税以后,如果只是小规模的情况,能申请到3%的增值税,前后变化的差别不是很明显。但如果是大企业,比如UPS,Fedex,DHL,TNT等,甚至于像国内的EMS、顺丰等,都是一般纳税人。因为这些企业的销售额太高,这些大企业所采用的赋税就是17%,增加了纳税的负担;并且,由于物流业很难取得所有的进项增值税发票来抵扣,或者说可以抵扣的成本项目过少,抵扣条件苛刻,导致可抵扣进项税无法完全覆盖成本,很可能造成虚开运费发票的恶劣影响。特别是当下的挂靠经营模式最容易发生虚开、代开风险。此外,占成本比重很大的人工成本又恰巧不在抵扣范围之内,这样就导致物流的成本过高,因此,“营改增”对物流行业存在很大的不利影响。

二、从实例分析具体的影响因素

这个问题引起了我们小组研究的兴趣。我们选择某物流企业2012年6月和9月的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从中找到问题和相应解决方案。

XX物流公司2012年6月(改革前交营业税)和9月(改革后交增值税)税额对比:

假设6月和9月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相同。营业收入5000万元,营业成本3000万元。其中,交通运输收入:4000万元,仓储、配送收入1000万元。

江苏自2012年8月1日起实施该政策。

2012年6月缴纳营业税:交通运输收入按3%缴纳,仓储、配送收入按5%缴纳:

4000×3%+1000×5%=170万元

2012年9月缴纳增值税:交通运输收入按11%缴纳,仓储、配送收入按6%缴纳:

4000×11%+1000×6%=500万元

可抵扣进项税见表1所示。

应交增值税为:

500-275.4=224.6万元

税负比以前增加54.6万元

假设:

(1)燃料、修理费仅取得50%增值税发票,则可抵扣进项税为:

5.1+102+(127.5+40.8)÷2=191.25万元

应交增值税为:

500-191.25=308.75万元

(2)人工成本也可以抵扣,则可抵扣进项税为:

5.1+102+127.5+40.8+600×17%=377.4万元

应交增值税为:

500-377.4=122.6万元

(3)折旧抵扣税率调至40%,则可抵扣进项税为:

30×40%+102+127.5+40.8=282.3万元

应交增值税为:

500-282.3=217.7万元

综上所述,我们找到以下几方面的影响因素:

首先,增值税抵扣项目过于详细,抵扣发票不能全部获取,导致扣抵成本项目不全面,从而缴纳的增值税变多。

其次,物流行业主要以人工为主,人工、仓库租金、油费价格上涨,而人工成本不在抵扣项目中,导致物流业成本居高不下。

再次,新购固定资产可抵税,而企业不可能过于频繁地购买固定资产,且折旧和新购用同一税率不公平,因此折旧的抵扣税率也成了物流企业对于营改增政策重点关注的问题。

最后,由于税率不一样,运输、仓储收入上游公司一起给,需企业自行区分,工作量大且不易区分。

三、解决物流业“营改增”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从国家及相应税务机关角度来看,可采取以下解决措施

1. 放宽抵扣条件,使更多成本项目合理地得以抵扣

我们建议税务部门能放宽抵扣条件,把路桥费、仓库租金、人工成本等占据了很大的比重的成本项目按一定比例纳入可抵扣成本项目中,甚至可以采用较低的抵扣税率(如10%)。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减轻物流企业的税收负担。

2. 适当调高固定资产折旧的抵扣税率(如增至40%)

在营改增之后,税法鼓励企业用新的固定资产代替原有的固定资产,而物流企业典型的固定资产是车辆。那么,在没有新购进固定资产的月份,仅凭数量很少的折旧费用来抵扣增值税的话,增值税就会很高。因此我们建议,调高固定资产折旧的抵扣税率,如增至40%,来保证足额抵扣。

3. 规范增值税发票

尽可能保证物流企业燃料费、修理费等发票全部取得,同时加大监管力度防止代开、虚开发票。主管税务机关对物流企业实行“警戒线”管理法,以防止出现运输开票收入无限扩大的现象。

(二)从具体物流企业角度来看,可采取以下解决措施

1. 培训相关财务人员税收筹划的能力,合理避税

物流企业相关财务部门应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指导, 制定详细操作方案和应对措施。比如, 在涉税业务上, 积极向税务主管部门进行增值税税务认定登记、 税务申报、 优惠申请等;在会计核算业务上, 明确增值税会计处理办法、 相关项目明细核算;在服务定价上,明确物流服务成本、 可抵扣项目、 是否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等。通过业务创新和流程再造, 达到合理避税和减税的成效。

2. 合理划分运输和仓储收入,确保各种收入适用正确的税率

我们建议物流企业和上游公司协商,区分运输和仓储收入,或者自己寻找专业人士合理区分这两种收入,从而正确计算应交的增值税,避免应税率使用错误而导致的税负增加。

3.与客户建立战略伙伴型合作关系,共同分担营改增带来的税务增加

客户满意度是物流行业关注的重中之重。营改增后,物流企业的税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加,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利润,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因此,物流企业应不断提升物流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与客户建立战略伙伴型合作关系,在营改增后企业税负确有增加的情况下,可与客户就此种情况进行沟通协调,通过提高运营的方式共同承担增值税税额,共同分担营改增带来的税务增加,从而在加强双方合作关系的同时降低物流企业的税负。

参考文献:

[1]奚川.营改增对物流业财务成本的影响研究[J].物流技术,2013(09).

[2]尹素荣.“营改增”对物流业的税负影响[J].财会通讯:综合(中),2013(06).

[3]蔡金权.“营改增”政策对物流业的影响及对策[J].经济视野,2013(02).

[4]夏敏芳.“营改增”对物流行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会计师,2012(10).

[5]姜明耀.增值税扩围改革对行业税负的影响――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02).

篇10

关键词:仓储 信息管理 JavaBean技术 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5)11-0000-00

1引言

随着现代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仓储运输环节从生产经营中脱离开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系统,其面向的客户的数量、类型、需求都在不断的挑战着仓储服务理念。仓储管理作为物流行业的核心成为众多物流企业升级的关键制高点,信息系统的建立必然能够极大改善物流的成本和提高管理的效率,改变传统仓储的内耗模式,是仓储管理发展的必然途径。

2 JavaBean技术

JavaBean技术:JavaBean是一种JAVA语言写成的可重用组件模型,本质上是一个类,遵循共同的接口格式,以便于使函数命名、底层行为以及继承或实现的行为,可以把类看作标准的JavaBean组件进行构造和应用。JavaBean数据库访问组件技术主要用于封装业务逻辑、数据库操作,有效的降低不同类型数据库访问需要开发不同的代码,代码的重用性、可移植性强。

3系统需求分析及设计

3.1需求分析

仓库是物资流通供应链的最重要的环节,从业务角度来看,仓库要完成货物的入库、货物的出库、货物的管理、仓库的管理以及货物的相关统计分析盘点等工作。但是随着物资种类以及规模的增长,传统手工台账记录管理的模式已经完全不能够适应目前数量级的数据信息操作,建立动态、准确、高效的仓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基于基础数据的主线业务和数据挖掘、统计功能是当前迫切的需求。

3.2系统设计

基于JavaBean的港口仓储管理系统采用分层体系架构搭建方法,从底层到顶层依次有数据层、业务逻辑层以及应用层。应用层为仓储管理系统,提供用户应用系统界面并能够完成在线交互操作;业务逻辑层为功能模块;数据层包括通用数据层、JavaBean数据库访问组件以及数据库存储。本次系统采用UML统一建模语言,通过用例结构流程图和面向对象编程的分析方法,在系统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导出了7个功能管理模块,具体各个模块的功能设计如下:

(1)仓库管理模块:提供仓库基本信息的管理,具体实现仓库信息、仓库资源以及仓库库位等数据的增、删、改、查。 (2)客户管理模块:实现客户和供应商的基础信息和关联信息的管理,包括客户和供应商信息的增、删、改、查,客户合同的管理以及合同的审核流程管理等内容。(3)入库管理模块:根据货物实际入库的情况在系统中完成相应的货物入库信息的工作流程及标记,包括入库资料录入、入库资料审核、入库资源调度、装卸作业、验货作业、摆货作业、入库审核等。(4)出库管理模块:完成货物出库的业务,包括出库订单管理、订单审核、出库资料管理、资料审核、资源调度、拣货作业、装卸作业和出库审核等。 (5)在库管理模块:对仓库内部的物资进行现场管理,库存信息在线查询,实时掌握在库货物的资料,并能够实现移库作业、库存盘点、盘点差异报告等内容。(6)预警管理模块:提供用户设定阀值警戒功能,当在库货物数量小于或大于相关阀值时则主动预警提示,帮助用户辅助分析并作出应对措施。(7)仓库监控管理:对仓库进行实时监控,在线监测各项数据,包括仓库内部环境、库区周围环境、重点库位监控等方面。

4.系统实现

基于JavaBean的仓储管理系统采用Java语言和面向对象技术,基于J2EE开发平台及相关技术架构,为系统提供了可伸缩性、灵活性、易维护性的良好机制,数据库采用SQLServer2010,具体实现过程如下:(1)仓库管理模块:在仓库管理界面编辑增加、修改、删除和查询等四个功能按钮,在界面显示仓库的区域、资源、库位实时基本信息列表,如仓库编号、名称、容积、面积、地址、负责人、状态、备注等等。(2)客户管理模块:客户和供应商界面包括增加、修改、删除和查询等四个功能按钮,显示客户和供应商的资料信息列表;客户合同的包括合同编辑、合同浏览、合同查询和合同删除功能按钮,并在合同管理模块中建立合同审核的工作流,可以有效的对合同进行审核、中止或重启等操作。(3)入库管理模块:仓库人员根据系统提供入库资料表填写,表单内容显示入库物质的单号、客户名称、资料状态、日期等等;资源调度中有已分配和未分配资源分类功能按钮对仓库资源进行调度统计管理;用户在装卸作业中可查询装卸情况及相关费用;验货审核通过后在系统中标记;摆放作业界面完成系统中录入货位等信息,最后形成相关入库单据。(4)出库管理模块:出库时仓库人员在系统内填写出库订单,包括编号、客户名称、收货单位、地址、联系人、预计出库时间等等,订单提交管理人员审核并标记,然后安排拣货人员完成出库,并在系统内执行拣货按钮完成记录,形成出库作业单。(5)在库管理模块:根据仓库资源占有情况,在系统内发起新增转仓、修改转仓、删除转仓和审核转仓等操作,执行完成后,形成转库作业单;当执行仓库盘点按钮,仓库人员完成录入盘点数据,形成明细供用户浏览查询;系统根据盘点结果,并与库存结果比对,形成差异报告。(6)预警管理模块:系统提供阀值门限设定按钮,当系统统计库存量与物资上限或下限发生正负偏离时,进行相关比较提示预警,并给出相关措施意见。(7)仓库监控模块:实时显示整个仓库的占用情况、仓库各个区域的占用情况,具体的库位占用情况,形成明细列表显示。

5结语

本文研究了B/S模式下基于JavaBean的港口仓储管理系统,在详细的需求分析基础上,重点设计实现了系统各项功能,满足了现代物流仓储地动态、实时、准确、高效等特性。在建立庞大的信息系统数据基础上,希望能够对促进实现自动、智能的标准化物流及仓储服务有一定的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