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范文

时间:2023-07-31 17:44: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篇1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模式,是指一个国家对国内的某些区域或一个地区对本区域经济发展所采取的目标模式、定位、思路和政策措施的统称。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既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理论应用的结果,也是区域经济发展成功经验的总结和推广。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来分析,常用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模式主要有: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模式、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模式、区域经济梯度推移模式、增长极发展战略模式、点轴发展战略模式、网络型发展战略模式等。其中,梯度推移模式、增长极模式、点轴模式、网络型模式也属于非均衡发展战略模式。

均衡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源自于美国经济学家罗森斯坦·罗丹(Paul·N·Resentein·Rodan)的大推进理论和拉格纳·纳克斯(Ragnar·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罗森斯坦·罗丹是最先对部门和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做出理论分析的经济学家,他认为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区域要摆脱贫困,实现经济发展,就必须改变落后的经济结构,大力发展工业,实现工业化。因为工业化是以快于富裕地区的速度来发展经济不振地区,以提高其收入,从而使区域收入分配均等的惟一方法。但是,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区域长期为贫困所困,存在着工业落后,基础设施不健全,劳动生产力、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低,市场容量小等缺陷。因此,小规模的、个别部门的、个别地区的投资行为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主要是由部门和区域经济活动的不可分割性与互补性决定的。罗森斯坦·罗丹认为经济活动中存在着三种不可分割性,即生产函数的不可分割性(资本的集聚性),需求的不可分割性(需求互补性),储蓄供给的不可分割性。所以,要让经济不振地区实现工业化,就必须全面地、大规模地投入资本。

大推进理论的核心是通过基础设施的优先发展和相关经济部门的协调配合,使落后国家或区域迅速实现工业化。根据这个核心理论,森斯坦·罗丹主张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初期应将其全部投资的30%—40%集中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因为基础设施的完善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对其投资有着巨大的外部经济效应,可为其他投资行为创造出更多的机会。他还主张在经济发展之初,应将投资重点放在存在不可分割性的轻工业部门及其他产业部门,通过贸易来获得所需的重工业产品。1953年纳克斯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区域存在着一种贫困恶性循环的理论,对人均产出水平低的发展中国家或区域的经济为何长期停滞不前做出了解释:“一个造成相互作用和反作用因而使某个穷国维持其贫困的多种力量的循环集(a circular constellation of forces),这种循环集的特定例子并不难设想。例如,一个穷人也许没有足够的食物;由于处于饥饿状态,他的身体可能很虚弱;由于体质弱,他的工作能力就低,这意味着他穷,反过来又意味着他将没有足够的食物;如此而已。对于一个作为整体的国家来说,这种状况可以用一个陈腐的命题概括为:‘一个国家之所以穷是因为它穷’”。

纳克斯认为,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区域存在两种恶性循环:一种是供给不足所致的恶性循环,低收入意味着低储蓄能力,低储蓄能力导致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周而复始就形成了供给不足所致的恶性循环;另一种是需求不足所致的恶性循环,低收入意味着低购买力,低购买力引起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周而复始又形成了需求不足所致的恶性循环。这两种恶性循环互相影响,使得经济状况无法好转,经济增长难以实现。从以上分析来看,要解开贫困恶性循环的死结,就必须实施均衡发展战略,即在广大范围内对各工业部门同时进行投资,一方面可以使各个工业部门协调发展,避免供给不足;另一方面又可以在不同工业部门中形成相互支持的投资格局,从而扩大市场规模,弥补需求不足。

均衡发展战略的内容及措施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是指通过区域内各经济部门和产业部门的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共同推动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的一种战略模式。

均衡发展战略理论主张地区间、产业间均衡协调发展,通过均衡部署生产力,以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的目标。该战略模式注重加大对落后地区、不发达产业的投资,以使各地区、产业均衡协调发展。

均衡发展战略注重促进社会公平、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和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区域和产业的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模式的主要政策措施是,欠发达国家或区域要改变落后的经济现状,必须对所有的经济部门、产业和区域同时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形成广阔而充分的市场,产生足够的投资引诱,为投资规模的扩大、经济的增长创造条件。

纳克斯认为,在经济增长的初期,之所以选择均衡发展战略模式,一方面是由于各部门同时扩大生产规模,可以相互利用便利的生产、销售条件,降低生产成本,从而获得内在和外在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使各部门之间相互产生需要,避免多余生产能力的形成,并加强投资力度,促进供给和需求平衡,实现经济稳定、均衡增长。

均衡发展战略模式的缺陷

在一些欠发达国家或区域的局部开发中,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模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对工业化过程中片面强调工业化,忽视区域间、部门间、行业间、产业间的均衡协调发展的倾向起到了弱化作用。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模式强调均衡的、大规模的投资和有效配置稀缺资源的重要性以及市场机制存在的局限性,实行宏观经济计划化的必要性,为欠发达国家或区域的工业化和区域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模式,对其产生了积极作用。但是,均衡发展战略模式过分强调计划性和均衡增长的重要性,在现实中受到资源、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约束,使得均衡协调发展战略很难实施。这种发展战略模式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第一,不发达地区通常不具备均衡协调发展的条件。一般区域特别是欠发达区域,不可能拥有推动所有地区、所有产业同时发展的雄厚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水平,且少量资金投放一般不能获得预期的效益。

篇2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科学技术的创新,特别是运输通讯技术的创新导致了联系交流成本的大幅度降低,信息技术等的交流越来越重要,出现了全球范围上的信息、技术、产品、货币资本和人员的频繁交流,地球空间缩小,时间效应加强。与此同时,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企业以及地区为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所带来机会与挑战纷纷调整各自的全球化发展战略。这一世界趋势与跨国公司以及区域的对应行动相互作用、相互推动形成了双螺旋式的演进过程。全球经济一体化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区域发展模式,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全球经济一体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改变了区域经济空间结构

1、用“流空间”取代“地点空间”。物质流、资金流、劳力流、技术流和信息流的互补流动是国际分工和经济频繁联系的客观反映,这5种“流”的互补流动,构成了全球经济相互依赖的循环系统。全球经济一体化使这五种“流”加速,这5种流犹如千万条无形的纽带,把整个世界经济交织在一起。从经济联系的角度看,随着运输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一方面距离和空间的阻隔作用日益消弱;另一方面,全球资本流动和贸易自由化程度的加深,经济活动跨国界的功能整合和区域经济活动的相互依赖成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组成内容,世界经济趋向于一种网络化的结构。这种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持续优化配置过程而形成的各种经常的从不间断的互补流,使地点的差异性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不明显;技术和竞争的变化也进一步削弱了区位对资源、资金、技术和其他投入要素的地区限制。因此,经济的发展对特定区位的要求已不十分必要。

2、跨国公司的活动影响当地区域空间结构。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与跨国公司的发展及壮大密不可分,跨国公司以全球作为市场范围来规划生产经营,以达到在地理上可以更经济、更有效地组织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跨国公司和外商直接投资注入一个地区后,一方面,通过为投资地带来资本、技术、就业机会,促进贸易和产业结构变化,加强了投资地的竞争优势与对外的经济联系,并改变区域的社会经济空间结构;另一方面,跨国公司凭借雄厚的实力,不仅在区域内争夺产品市场,更重要的是争夺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这样一来,降低了本地区的创新能力,并且随着对跨国公司信赖程度的加深,有可能演化为外来跨国公司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造成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对外部的依附性。

(二)影响区域内产业结构的调整

1、为实现区域内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有利条件。经济全球化使物流和信息流大大加快,新的科技成果通过其自身的传导机制扩散到全球范围,由于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效益、新技术产业发展及应用的速度大大提高。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必然使各国或地区把产业结构调整推广到全球,从而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产业转移的浪潮。经济全球化有助于区域利用先进技术和丰富的管理经验,促进区域传统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产业开放,加速区域传统产业与外来产业的融合,提高区域产业的对外开放程度和融合度、用外来产业优势,如技术优势、管理优势、人才优势弥补本区域传统产业的不足,加快产业的现代化进程,并且通过内外产业的融合,创造出新的组织优势,形成新的企业管理和经营文化、新的产业形态和企业组织,甚至新的技术与制度创新模式,这有利于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

2、并购和重组成为区域产业结构协调的主要手段。全球经济―体化使“并购”与“重组”成为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手段,通过“并购”与“重组”来追求经济民族化与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相互融合,是各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目标。当前,世界经济结构调整正在“跨国”和“国内”两个方面同步展开。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率先开始的经济结构大调整,显然已波及世界各国,结构调整呈现出发达国家的“强强联合下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广大发展中国家则趋向“优势互补,平等互利”的局面。其中,欧美各国在世界经济结构调整中仍占主导地位,同时发展中国家愈益重视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发达国家将继续把劳动密集型和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腾出资金和物力开发高新技术产品。

(三)改变了区域经济发展内容

1、扩大了区域与外部的交流与合作。全球经济一体化加快了国际范围内的资金、知识、技术等流动资源的高效配置,受其影响,区域也不断拓展与区外特别是与国外的交流与合作,增加进出口量。对外的知识交流和国内外组织结构之间合作,使得本地的知识存量有所增加。国际贸易的扩大,将会使更多的人有更多的机会进行交流,从而在信息知识交换中获得新的知识、观点和启示。这样,可提高区域经济的绩效。

2、高新技术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随着高新技术与信息产业的发展,经济的世界化使得有形的商品和资本向无形的信息全球化转变。信息的高速传送穿越了时空、空间的障碍,使原本属于国家或区域范围内的问题变成全球的问题。21世纪的网络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广泛运用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开辟了更光明的前景,任何国家都可以以知识为本,大力发展新经济,摆脱或减弱资源对经济增长的约束。同时由于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网络经济蓬勃发展,投资驱动的经济发展已让位于创新驱动的经济发展,经济的发展更加依赖与人才、知识、信息技术等要素,技术创新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不竭的动力。随着跨国公司研究与开发活动的扩展,特别是部分当地人员参与跨国公司当地研究与开发活动的管理,或者通过示范效应,必然有助于提高区域内研究机构和企业的创新能力。

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主要内容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布局和指导方略,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任何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和调整都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首先,根据区域发展的现实基础,内外部联系和在地域分工中的作用与地位,进一步发展地位的转变等因素,对区域发展在大区发展、国家发展甚至国际发展中所占据的地位,所起的作用,所承担的功能做出准确判断和勾画,这是制定区域发展战略的关键所在和难点所在。

其次,对区域发展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经济基础优势、科教优势、交通优势、市场优势、人才优势等进行重新审视,分析哪些优势已变成平势或劣势,那些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出来,那些是发展潜力巨大的优势,用动态变化的观点分析优势,用相对的观点看待优势。根据变化的因素进行发展战略的相应调整,扬长避短,突出优势。

最后,寻求区域发展的战略机遇与挑战。从区域发展角度分析,加快区域的发展一靠机制,二靠机遇,机制是根本,机遇是关键,挑战是动力。在进行区域发展战略调整时应理顺区域经营机制,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体制,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通过调整区域发展的支柱产业和战略重点抓住初遇,迎接挑战。

三、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主要对策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在涵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和调整的方法是多种多样和多变的。全球经济―体化引起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的变化,决定了区域经济要发展,就有必要根据这一变化的条件进行发展战略调整。

(一)采取双向互动的金方往开放战略

一国或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其国际开放程度有着紧密的联系。所谓双向互动的开发战略就是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的原则,真正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之中,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国际市场,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发挥本区域优势,克服本区域劣势,从而促使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地发展。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引进来”包括既要积极引进国外的资本、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又要加强与跨国公司的合作。在引进方面,政府应采取一系列积极的政策措施,比方说,进一步扩大外商投资领域,拓宽利用外资渠道,放宽利用外资有利条件,实行税收优惠政策等。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的区域国际开放不能仅仅停留在“引进来”这个层面,更要注重“走出去”。“引进来”是为了弥补劣势,而“走出去”却是为了发挥优势。“走出去”则要调整区域的出口产品结构,从而提高国际竞争力,此外还要走出去对外直接投资,直接利用国际资源和更广阔的市场发展地区的优势产业。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来说,实施“走出去”战略,就要考虑资本、技术、产品、服务等如何参与国际竞争,抢占国际市场;要使企业集团化、规模化、国际化,从而增强国际竞争力;要实施名牌战略;抓住机遇,优化出口结构,提高参与生产国际化、贸易国际化和金融国际化的能力,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区域一方面要把经济全球化放在自己特有的区域经济条件下考虑,努力建立在国际游戏规则基础上的外资、内资公平竞争和共同发展环境;把国际资本融入本土经济,本土经济按全球化轨道来运作;另一方面要认真研究本土经济的特点,充分挖掘本土经济资源,创造本土经济进入国际经济的条件,发展本土优势,提高本土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积极鼓励国际跨国公司的本士化战略,同时鼓励本地区优秀企业走出国门,形成双向互动的全方位开放格局。

(二)加强国际合作,积极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对本地区或国家经济发展挑战的一种手段,它可以促进生产的国际分工和企业国际化,对增强地区和国家竞争力大有帮助。亚洲金融风暴说明,经济全球化引起的风险是全球性的,极具破坏性,单靠一国之力是无法抵御的,各有关国家和地区要通力合作,协调有关的贸易、财政、货币、汇率政策,互通信息,把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内。欧盟经济―体化取得的成就就是很好的例证。

篇3

[关键词]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发展路径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1017

在“一带一路”战略建设中,对于我国的区域经济融合扩展出新的路径,对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平衡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加速中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融合,促使东部地区经济产业进行合理转移,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自身优势产业项目,将我国各个区域经济发展融合到一起。

1“一带一路”战略与区域经济融合的联系

“一带一路”战略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将会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前的设计规划中,已经有24个省级行政区域正在加快对“一带一路”战略的建设,其中包括我国中西部的河南省、江西省、湖北省、四川省、云南省、山西省以及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等十几个省级单位,东部浙江省、福建省、江苏省、海南省等数个省份。因此在“一带一路”战略发展中,缺少不了对我国各个区域的经济融合,也就是说,我国的“一带一路”战略与地区经济融合之间有著密切的联系。[1]

2“一带一路”战略下区域经济融合的挑战

首先,“一带一路”战略在设计上是以中国的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因此与周边邻国的区域经济融合会有一定的问题,所以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对于世界范围的经济融合发展有着一定的不确定性。其次,在“一带一路”战略中沿线的国家发展情况各不相同,而这种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会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带来阻碍。

3“一带一路”战略下区域经济融合的机遇

“一带一路”战略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各个区域之间的经济平衡。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中,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较大,一方面,在经济基础上,东部地区有着较为雄厚的发展基础,各个经济产业积累时间较长,同时由于经济发展的集聚效应,使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高于中西部区域。另一方面,由于东部地区的经济基数较大,所以在经济增长速度上,中西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又不太明显。而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建设过程中,整个经济发展战略的线路将贯穿我国的中西部与东部地区。将两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联系到一起,重点着手于对两个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进行协调,将东部地区的各个产业资源向中西部地区推移,提高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基础建设,加大投资力度,创建良好的投资环境,有效改善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2]

4基于“一带一路”战略的区域经济融合发展途径

41“一带一路”战略与现有区域性经济战略的融合

当前我国已经将区域性的经济发展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其中包括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一体化经济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等,但是在这些国家级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都是在各个区域内进行发展,相互之间也缺乏联系,正处于各自为战的发展阶段,这就会导致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各个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统一,造成区域之间的合作出现衔接上的障碍。而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建设中,包括了我国十几个省份,覆盖了我国大多数的经济发展区域,通过“一带一路”将各个经济区域进行有效的联系与协调,这种联系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目的有所区别,“一带一路”战略的经济发展更侧重于各个经济发展区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以“一带一路”为主线,将沿线的各个经济发展区域作为支点,力图从全国范围内进行经济发展的融合,最终形成以点带线、以线促面的经济发展形势。

42“一带一路”战略与区域间经济协调机制的融合

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建设与其他的国家级区域经济发展不同,其重点是沿线各个经济发展区域的协同发展,这样的建设目标也需要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建设有效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机制。由于在“一带一路”战略中,涉及的省份数量多,覆盖面积广,使在协同发展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问题,这就需要协同发展机制在设计上也有着与一般战略机制不同的地方,在“一带一路”战略中进行协同发展应当进行区分设计,在进行分层的过程中需要遵循各个区域的实际发展状态以及其他相关经济产业建设的情况,建立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协同层次,在各个层次之间需要根据不同情况与“一带一路”的发展整合。在各个经济协同发展层次之间应当加强内部的经济差异的协调,在各个层次中成立相应的协同发展的指挥中心,从各个经济发展区域的经济产业、法规政策、自然环境、人文风俗方面进行分化管理,设置相应的协调管理小组,在发展“一带一路”战略的过程中,将各区域间的发展政策进行统一规划,协调各个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进行市场开放式链接,对各个产业在区域之间的转移与分工合作进行有效的调控,建设各个区域间的文化发展交流,在交通、旅游等产业上加强战略合作。[3]

43“一带一路”战略与区域通道经济的双向融合

在当前的经济发展战略中,大多数的经济发展区域都属于单向的区域通道,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其经济贸易主要依靠海上贸易,而在“一带一路”战略当中,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在区域通道上的双向发展。

首先,“一带一路”战略在建设的过程中会发展沿线的铁路交通,促进区域经济陆上通道的发展建设,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已经建设了数条跨国铁路班列,将铁路运输连接到整个东部以及中西部地区,将中西部的经济发展区域从过去开放格局的战略后方转变为对外贸易的前沿阵地,促进经济发展的平衡。其次,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可以实现将各个省份的城市作为沿线发展的支点,对中西部地区的相互沟通进行重点建设。

44“一带一路”战略与区域性经济产业链的融合

在“一带一路”战略中,会对区域经济的产业进行合理分工,在当前经济发展的形势下,东部的经济发展得较早,经济基础与相关经验比较完善,而中西部地区在这些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建设过程中,可以对中西部区域进行产业上的调整,根据其能源、制造、化工、新型生态农业等产业上的优势,与东部地区较为发达的信息产业、现代生物产业等进行有机的结合转移,在各个区域之间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根据自身优势对产业进行合理的分配。

45“一带一路”战略与区域性经济平台的融合

在已有的经济发展平台上对“一带一路”战略进行建设,能够将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平台进行合理的融合。将各个区域内的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高新区等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地方经济发展载体,依托现有的经济平台,对其内部从产业种类、模式、相关技术人才等方面进行融合,加强各个经济平台之间的合作交流,实现东部地区对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对口支援。

5结论

“一带一路”战略在建设的过程中,对国内以及国际上的区域经济融合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这就需要加强在“一带一路”战略沿线上各个经济区域的融合,使我国的经济发展与国际接轨。

参考文献:

[1]李安睿“一带一路”战略给区域经济融合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J].现代经济信息,2016(15):462

篇4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度发展以及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国家对人才培养日益重视。相应地,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各地传统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展现出局限性,特别是同区域经济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存在相当的落差,突出体现为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脱节。构建符合区域人才需求的培养体制,已经成为全国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趋势。早在2008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就曾召开了“中国高校创业教育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该研讨会大力倡导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大会提出,目前各地高校应适应新的形势任务需要,以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为出发点,以积极培养创新型、创造型、创业型高校人才为办学宗旨。因此,为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而培养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国内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如何基于这个需求培养创新型、创造型、创业型人才,如何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构建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也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亟待研究的问题。

二、当前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高校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高校人才培养是高校、企业及政府共同的责任和义务,高校是人才的主阵地,但是,目前在这方面的工作存在很多的问题。

1.高校对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和意识不到位

虽然有些高校提出要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但是自身的责任和意识不到位,对于高校自身的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没有正确的认识,对于自身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主人翁意识,因此,对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适销对路的多类型、多规格、高质量人才培养也就缺乏足够的重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双方的良性互动。

2.高校对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标准认识不到位

某些高校强调要为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专门的人才,但只是表述为某一地区发展的人才,很少具体到为某一地区、某一行业、产业或者社会事业发展提供怎样的人才,如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近年来对于区域发展的倾斜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两化”即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地区需要培养信息化和促进工业化发展的行业人才。此外,有些高校对服务于区域发展的人才理解不到位,如上所述,应该以创新型、创造型、创业型的复合型人才标准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高校还应致力于不断提高包括专业素质和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法律素质为主要内容的专业人才的素质,以优质人才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总之,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目标不够明确,对于区域发展的各项政策了解不足,自身的人才战略规划与区域的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错位,一方面无法培养人才,另一方面培养出的人才也难以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体、持续性发展的需要。由此,高校自身的人才培养职能无法充分的展现。

3.学科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结构发展不相协调

目前,各大高校都在不断地进行学科和专业结构的调整,进行学科体系的建设,但是新的学科体系和结构尚未确立和完善,例如,新型的应用型学科的比重较之传统基础学科的比重仍差之甚远,此外,在学科尤其是新型学科的课程设置、教学的方式方法、运用的载体、教学所需的实验设备和条件以及教师人员配备方面都存在着不合理和不足之处,由此,在这种不完善的学科体系和结构下培养出的人才都是低水平和低层次的,不能跟上不断变化的市场,不能普遍和持续地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4.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机制不健全

虽然教育部启动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但目前高校与地方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机制还不够健全。有些高校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有些高校虽然意识到这点,与地方政府和企业进行合作、互动和互助发展,但是合作和互动发展的规模都比较小。三者之间互动合作的领域比较狭窄,合作的层次不高,合作互动的渠道不够畅通,尤其是长期的、集中的合作严重不足,长效合作机制尚未建立起来。高校无法精确地掌握促进区域发展的人才需求信息,这样就使得高校自身人才培养的政策和措施对市场缺乏迅速而准确的反应,不利于人才培养规划的及时调整。

三、促进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高校人才培养的路径

1.明确区域性高校人才培养的定位

确立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高校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方向,首要的任务就是明确人才培养的定位。明确人才培养的定位首先就要将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其次,应该深入了解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只有在了解了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才能明确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最后,依托高校自身的教学实力和教学经验,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专业人才,开拓新的高校人才培养之路,同时,高校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输送专业人才,也成为解决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的又一重要路径。

2.构建人才培养平台,加大合作力度

高校要发展壮大,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引领,政府的政策引导和对教学的支持既是对高校开展创新教育活动的支持,也是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因此,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高校人才,就要围绕政府对于地方高校的引导和制度规划开展教学设计。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首先应该是企业,可以说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就是服务于地方企业的经济需求,在政府的引导下,在对企业需求的深入了解下,高校方可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方式。因此,高校应当加强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努力建立一个区域产学研合作平台。这样,既有利于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不是只停留在理论层面。一方面,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进入企业,深入了解产业发展现状和一线生产程序的机会;另一方面,对于缩短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过程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大大提高了高校培养人才的针对性,这也是目前国外高校培养专业人才的一条有效途径。而对于高校来讲,可以跟企业合作设立共同的学生实践基地,聘请企业专业的培训师和专家,在学生自己动手的基础之上,对他们进行引导和培养,与此同时,也应该加强学校的老师和企业专家的沟通和交流,及时邀请企业专家去学校做讲座或以交流会的形式将技术和知识传达给学生。在与政府的合作方面,学校应该在政府的引导下,建立学校自己的人才培养战略,可以与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此来实现高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高校还应与企业、政府在人才培养以及信息交流等层面进行深度合作,拓展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通过建立教育与人才需求的战略衔接,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相结合,以实现高校人才培养战略与地方经济发展战略的深度符合和互相协调发展。

3.形成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专业体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普通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时代需要,高校专业的设置和调整已成为当前高校教育面临的又一重要课题,如何在保留高校优势学科的前提下,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也成为目前高校教育者面临的首要任务。因此,地方高校应该坚持与之俱进,在全面了解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的基础之上,根据政府的政策导向和财政支持,以学校自身的办学实力为基础,通过灵活机动的专业开设和废弃,优化专业选择机制。在专业设置方面,应该根据地方的经济特色具有地方性、针对性和专业性,辐射区域经济的产、供、销的各个环节,使区域内的企业获得专业对口的、具有实用价值的人才。同时,在专业优化机制中,还要设计科学的专业淘汰或者退出程序。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参考报考率和就业率,逐步淘汰学生普遍不愿报考、就业率较低的专业,通过阶段性的调整,以达到构建并完善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专业体系,并且这个体系和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就业是相统一的。

4.依据市场的需求变化,不断更新核心课程体系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的目标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主要是通过高校的课程设计和课程体系来具体完成的。服务于经济发展的市场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高校要保持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量,只能从自身做起,向市场输送其需要的人才,高校要培养出真正能够为企业所用的人才,就必须在了解企业对专业的需求基础之上,还应该对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做出适当的调整。例如,随着我国金融业的蓬勃发展,企业对于投资风险管理的需求越来越大,学校应该在相应专业开展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的课程。随着企业安全意识的加强,经营风险也成为企业家们越来越关注的对象。因此,学校应该在开展普通的风险管理课程的基础之上,为各行各业的企业风险的管理培养人才。

四、结语

篇5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县域经济 建议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如何加快县域经济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一、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观念落后

意识决定行动,思路决定出路。欠发达地区的县及以下基层单位,尤其是领导干部在思想观念上,因循守旧、怕担风险、过于求稳的思想占上风;在市场竞争意识上,企业热衷于利用特权保护、寻求特殊关系等非法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的思想依然严重,有意识回避公平竞争,甚至扭曲正常的市场竞争,使市场竞争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越来越弱。

2.产业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许多欠发达地区的县域产业结构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使县域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局面。欧美等发达国家产业比重的主要特征是,第一产业比重很小,第二产业比重下降较快,第三产开始占主导地位。而目前我国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县域产业的主要特征是,第一产业仍占相当大的比例,农产品附加值不高,致使大量利润外流,农民收入的总体水平依然偏低;第二产业比重逐步上升,但基础非常薄弱,且布局分散,缺乏应有的产业聚集效应,整体素质不高;第三产业十分落后,所占比重明显偏低,对市场经济发展形成很大制约。

3.经济环境不够优化

(1)从硬件设施看,大多数欠发达县(市)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信息化程度不高,承载经济发展的功能不强,经济吸引力差。(2)从软环境看,政府职能尚未得到根本转变,缺位、越位、错位的现象还大量存在,机关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缺乏,工作效率低,服务意识差。(3)政策法律环境欠改善,政策条款分散,缺乏集成和透明度,配套性差,没有形成合力,行政审批事项依然偏多,审批程序复杂,使人望而生畏。从而导致了资金、技术、人才的进入渠道不畅,直接影响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

4.资本市场发展滞后。

同市场经济发展形势相比,欠发达地区还没有形成严格意义上的资本市场,县域经济很难募集到所需要的发展资金。表现为:邮政储蓄只存不贷,县域资金大量外流;银行贷款贷富不贷穷,贷城不贷乡,金融向城市倾斜,大量的资金需求不能得到满足,资金困难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

二、加快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1.解放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因此,欠发达地区发展经济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入研究国家产业政策、投资方向和市场趋势,本着只要是不触及国家政策底线、对加快经济发展有利的项目,就要大胆实施、强力推进的原则,举全县之力狠抓开放项目工作,确保开发不断层、项目不断档、投入不停步。同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形成科学决策的基础上加快发展速度。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紧紧抓住战略机遇和有利条件,千方百计加快发展速度,提高发展质量,立足赶超、跨越、后来居上。

2.加大项目谋划和推动力度,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项目是争取国家投资、吸引外资、利用信贷和民间资金的载体,是经济增长的产业支撑和未来经济结构的战略支撑,也是欠发达地区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积蓄经济社会发展力量的必由之路。因此,加大项目谋划和推进力度是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石。首先在谋划上,重点要做到“六个依托”,即:依托大中专院校和科研院所谋划项目,依托国家和省市投资方向和政策导向谋划项目,依托各级各类规划谋划项目,依托特色资源和优势资源谋划项目,依托国际、国内需求和市场导向谋划项目,依托发达地区的经验谋划项目;其次在推进上,必须提高效率,抓住时机,对于纳入视野的项目,迅速付诸实施,步步为营,直至投产达效;第三在资金支持上,应紧紧盯住国家省市新出台的优惠政策、项目资金、投资趋向,增强争取的针对性。同时大力吸纳社会资金,搞好与金融部门、大企业集团、发达地区、民间资本的对接,充分利用社会融资市场。

3.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解决农业问题的根本途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的。一是不断扩大基地规模,促进农民增收。基地是解决一家一户分散生产和专业化、规模化生产之间矛盾的有效形式,是形成主导产业的基础,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应坚持在初级生产要素比较齐全、发展条件比较好的地区进行区域化布局,并强化品牌意识,做大做响优质农产品的品牌,围绕这些品牌发展规模生产,使之形成规模市场,产生规模效益。二是加强龙头企业建设,延长产业链条。龙头企业内连基地、外连市场,是产业化发展的关键环节。所以应紧紧围绕当地重点产业,培育壮大一批关联度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实现企业与基地、农户一体化经营,促使农产品增值增收,最大限度地把利润留在农村,留给农民。三是狠抓农业产业化专业市场的建设和培育。市场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推进农业产业化,必须加强市场建设,确保产品产得出来,卖得出去,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

4.优先发展第二、三产业,不断增强经济实力

首先,要大力培育工业支撑体系。针对欠发达地区融资渠道窄、难度大的实际,欠发达地区应以工业园区建设为重点,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实事求是原则,发展投资小、见效快的中小企业集群。即突出资源和区位优势,实现产业的集中连片,提高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发挥各类要素的聚集效应,节约企业的创业成本和运营成本,减少对土地的大量占用和浪费,降低对环境的破坏程度,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激发县域经济活力。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将促使服务含量高的消费成为新的需求热点,因此,一方面应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及时编制商贸、旅游、物流、信息服务、社区服务等重点行业的发展规划,推进传统行业的提升改造。另一方面应通过积极引进现代流通方式,加快发展以房地产、中介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新兴服务行业,同时结合社会事业改革,积极引导教育服务、文体服务、卫生保健服务等行业向社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5.切实优化经济环境,不断聚集发展要素

首先,必须优化硬件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一切企业、单位和居民生产生活的共同基础。因此,应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使交通、水电、能源、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和规模不断满足或者超前于经济发展,使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增强县域经济吸引力。其次,优化软件环境,提供经济发展的外部保障。一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废除或修订不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各类规章和政策规定,鼓励和保护平等竞争,从财政、金融、税收等各方面加大对重点骨干企业扶持力度;二是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推进政府从全能政府、管制型政府向有限政府、服务政府、法治政府转变,真正把职能转变到统筹规划、制定政策、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强化监督、增强保障上来,摆脱部门利益束缚,进一步缩小审批范围,减少审批环节,减少和降低收费项目、标准,简化办事程序,切实做到该管的必须管好,不该管的坚决放开,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

6.加快资本市场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首先,深化农村金融信贷方面体制改革,加大对县域经济的金融支持和服务力度,实行存贷挂钩,保证存款增量要大部分用于支持当地县域经济发展。其次,创新开展中小企业贷款的激励机制,在机构设置、信用评级、贷款管理等方面适应中小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真正把农村信用社办成面向“三农”、服务“三农”的农村金融机构。第三,创新发展农村金融机构。积极稳妥地推动广大农村设立村镇银行、社区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引导和规范民间金融,促进其健康发展,使之成为农村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从而有效解决农村金融服务问题,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参考文献:

[1]王瑞璞: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调研和思考.学习时报,2006~01~18

篇6

关键词: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国;发展战略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崛起,其在东亚乃至全球经济中的重要性大为提高。世贸组织的加入,为东亚经济发展与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已提升到更高水平和发展阶段。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显示了其发展潜力。作为大国,中国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发挥着稳定器、推动器、加速器的作用。东亚各国在经济联系日益加强的同时,开始憧憬一个与欧洲、北美并驾齐驱的第三经济体系――东亚经济一体化,中国的参与程度决定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成败,中国的发展战略将对此发挥重要影响。

1.扩大对外开放,加强自身建设,参与和创造“多赢”的合作渠道

长期改革开放,使中国成为推动东亚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是东亚地区最大的进口国和全球吸引外国直接投资(FDI )最多、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这极大加强了东亚地区内在经济联系。但中国毕竟还是发展中国家,市场结构和相应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这需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全球化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的机遇,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提高参与国际经济分工和交换的程度,大胆吸收国外资金、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人力资源,多渠道促进中国经济更大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大力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把科学和教育放在经济发展的关键地位。“面对经济、科技全球化趋势,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发展开放型经济、增加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国民素质的提高。” ⑴对于区域经济合作,首先应当认识到其对于更深入促进我国改革开放、发展对外经贸关系和维持稳定良好的经贸环境的重要意义,根据有利原则、互惠原则,在经过充分的经济效益分析和全方位论证之后,制定我国参与区域乃至全球性经济合作的战略。同时要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要做到总揽大局,加速提高本国经济水平。充分、积极、主动地参与和建设对我国利益最大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大力推进“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和创立,促进制度化的“10+3”合作,积极推动东亚经济合作一体化进程。

2.加强区域货币合作,促进东亚货币一体化

在东亚诸国经济复苏,不断走向繁荣的形势下,各国经济的发展客观上需要加强区域合作,以开拓国外市场,升级产业结构,同时利用本区域的整体力量与欧美相抗衡,争取尽可能有力的经济贸易环境。而且东亚金融危机的冲击也是东亚各国更加认识到加强区域合作的重要性,这也就产生了进行区域货币合作的要求。区域性货币合作与货币一体化的发展将成为维系世界金融稳定的主要基础,东亚作为世界经济重要一极,要享受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所带来的利益,进行货币合作是一个不可少的手段,要防范经济全球化可能带来的风险,货币合作乃至货币一体化是东亚的现实选择。随着经济金融的全球化和区域化,东亚各国之间经济纽带联系越来越紧密,东亚各国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金融风险越来越大。在未来的几十年,东亚仍将是金融危机的高发区。东亚地区无核心货币,易使东亚金融与货币市场发生动荡,潜伏着金融风险。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它对东亚乃至世界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东亚金融危机中,中国承诺不让汇率贬值,其言行一致的大国风范给世界各国留下了极好的印象。稳定和发展东亚金融市场,中国理应发挥自己的重要作用。不仅要夯实自己的经济基础,强化金融监管,同国际金融接轨,加强自我防御金融风险的能力。同时,要参与东亚各国货币和金融合作管理,实行东亚统一货币的工作。“在美国看来,没有中国的参与,任何一种新的亚洲货币基金都不可能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全球体系形成强有力的挑战。在国际政治地位上,中国是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地位,中国都有实力发挥东亚货币合作制度建设的领头羊作用。对于中国来讲,必须做好两件事:一是消除东亚各国对中国的顾虑(担心中国大国主义和中国地区威胁);二是中国必须致力保持物价稳定,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推动经济增长,赢得国内、国际声誉。”⑵当然,单极领导的东亚货币合作难以进行深层次的合作,中国要联合日本、东亚多国共同努力、共同推进。

3、推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地缘战略

中国的经济规模和潜在的巨大经济能力能够推进东亚各国共同事业的完成。在推进东亚经济合作、实现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中国经济发展的地缘战略是重中之重。“它包括南北两方面:在南部,建设中国与东盟的经济贸易自由区,积极主导湄公河流域的国际合作开发,推进“克农运河”的开发建设,增进南线海路安全;在北部,将中国的‘环渤海经济圈’建设成为东北亚的产业制造中心和金融投资的中心,使中国的整个东部经济成为东亚经济体系的大陆桥梁和重心所在。”⑶

伴随经济的日益强大,中国对东南亚各国经济影响力明显增强,积极与东盟就建立自由贸易区达成协议,积极开展同中南半岛各国就共同开发湄公河达成一致,由中国主导开发湄公河已成定案。中国同有关各国共建纵贯中南半岛的铁路和水陆交通,开发水力资源等,这将大大改善相关各国的经济地貌,推进这一地区新的经济地缘格局的形成。“克农运河”的修建将大大推动东亚经济落后国家的发展,推进中国、印度等周边国对本地区的经济影响力,在增进东南亚经济安全的同时,进而增进整个东亚经济安全。通过壮大东南亚地区的陆路经济与海路经济,从而形成一个大的环南中国海的经济圈。就东北亚而言,中国地缘经济战略核心在于建设“环渤海经济圈”,全面吸收日韩的产业资源和金融投资,壮大华北经济和东北经济,实现中国东部经济大发展,进而向西部渐次扩展,形成全中国超大市场经济体系。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重心在于发挥中国东北地区经济比较优势,吸引日韩资金技术,使中国的“环渤海经济圈”成为托起中国华北与东北经济的中心,进而形成由中日韩共同参与的“环黄海经济圈”,使之成为西太平洋最发达经济地区。

4、中日合作是关键

中日合作是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关键。两国在资源方面有较强互补性,中国拥有价格低廉、质量较高的劳动力资源,日本有丰富技术和国际资源。日本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是通过和中国的互补关系来实现的。中日两国日益紧密的贸易关系,推动了东亚地区经济的发展,在建立中日韩――东盟自由贸易区过程中,中日两国应以身作则,起表率作用。中日合作不仅对双方都有益,对推动东亚地区经济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只要两国互补经贸关系充分发展,完全可奠定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中日两国关系的调整对东亚地区经济货币合作乃至一体化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可使东亚减少对美国依赖,若两国能像法德在区域货币合作中一样起双领头羊作用,将大大推进东亚货币合作的制度化。中国一贯负责的经济政策、顾全大局的原则立场已赢得世界多数国家的信赖,中国事实上已成为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中坚力量。日本也应该正确认是历史,与东亚国家建立真诚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如果中日双方能够就东亚区域一体化进程达成共识,就能在这一进程中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此外,加快两岸四地经济一体化进程也非常重要。2003年,中国内地先后与香港、澳门签署更加紧密的经贸关系安排(CFPA),为两岸四地经济一体化、中华经济圈形成迈出可喜一步,这是中国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开端,也表明中国政府进一步开放内地的决心和诚意。推动两岸四地经济一体化进程可大幅提升我国经济地位,促进祖国统一大业早日完成。再有,努力同东亚各国加强政治、军事、文化合作,也必不可少。因为经贸交流与合作不是孤立的,它一方面有赖于政治上彼此信赖、军事上消除敌意、文化上互相交融,另一方面又可促进其他各方面要素的稳定和发展。中国作为东亚大国,应以积极建设性姿态参与东亚事务,推动东亚合作,实现政治、经济、安全等各领域全面区域合作,最终走向“东亚共同体”,使之成为世界经济格局中重要一极。

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⑴.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篇7

近十多年来,外资外贸成绩纵向比较进步较为明显,但横向比较特别是出口总额效果并不佳。2012年,盐城出口总额占全省的比重回升至2000年1.1%的水平。2000年,盐城出口总额占苏北的比重为25.8%,2012年该比重仅为18.2%,不足苏北的五分之一。

未来的发展战略区域关联发展战略。

盐城、南通和连云港位于我国沿海、沿江和陇海——兰新铁路沿线三大生产力布局主轴线的交汇区域。同时,盐城又是“长三角”经济圈和“淮海”腹地的交汇区,发展潜力巨大。为此,盐城应“立足淮海,融入长三角”,将区位优势发挥到最大。

沿海跨越发展战略。

盐城要抢抓江苏沿海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两大机遇带来的红利。

一要以国家规划为总纲,进一步优化、提升沿海总体规划及港口、产业、港城等各类专项规划;

二要突破以港口为重点的沿海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大丰港的运营水平,加大射阳港建设推进力度,加强滨海港产业集聚,提升陈家港河海联运功能,加快各港区推进亿吨大港建设步伐;

三要突破常规与央企携手合作,推进沿海开发。着重瞄准高端和现代产业,积极争取国家能源、仓储、物流等重大生产力布局,真正把沿海建成新型工业产业基地。

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提升盐城中心城市规模,推进盐城大市区向海边发展。构建快速公共交通、快速路网、客运枢纽、城市轻轨系统四大现代交通体系,增强城市集聚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以新型城镇化建设带动经济发展,推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农业现化代工程,引导农业规模经营,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城市内需市场,形成现代化城乡总体布局。

优化投资环境战略。

一要加快建设现代化大交通体系。盐城拥有全省惟一的空、海两个一类开放口岸,且高速公路里程是全省最长的。但从聚集密度上看,盐城仍处于全省后位,应尽快建成“水陆空铁”和港口现代化立体综合大交通格局。

篇8

关键词:区域经济;经济发展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后,为了迅速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扩大对外开放的程度,我国便采用梯度式理论的方式首先对东部沿海开放城市着力建设,采取区域重点发展战略,建立了经济特区和对外开放城市。这些区域战略的实施是否带动了该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差距的缩小效果是否显著呢,接下来我们通过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二、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区域整体上可大致划分为中、东、西三大经济地区,由于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优势不一样,因此有着不同的发展速度和特点。

东部地区包括:辽宁、北京、上海、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为129.4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3.5%,面临海洋,工农业业基础雄厚,集聚着大量的高科技高素质人才;

中部地区包括吉林、黑龙江、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8个省、区,面积为281.8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国土面积的29.3%,大多处于平原地区,是我国的粮食生产基地,重工业基础较好。

西部地区主要包括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广西、内蒙古12个省、市、区,面积为541.4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56.4%,由于大部分地区高寒缺水,所以不利用农作物的生长,经济发展处于比较落后的地步,但是国土面积比较大,矿产资源丰富。

(一)造成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因素分析

1、劳动者素质的影响;2、采取梯度式发展的政策;3、自然区位优势的差异。

三、我国实行的区域发展战略分析

20世纪90年代末期,为了实现我国各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的差距,我国相继实行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率先发展东部沿海战略、促进中部崛起战略,以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区域发展战略。

(一)从经济指标差距评价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绩效

1、GDP总量差异。1999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GDP总和为24927.41亿元,同期东部地区为47087.22亿元,东西部地区的绝对差额为22159.81亿元,到2014年,西部地区的GDP总和为104629亿元,东部GDP总和为394352.1亿元,东西部地区绝对差额为289723.1亿元,15年来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GDP总额相对每年增长17837.5亿元,净增人均GDP的增长速度虽然在2003年中首次超过东部地区为14.47%,但是长期来看西部地区的人均增长GDP平均增长速度依然低于东部地区。

2、GDP增长率的差异。西部大开发以来到2013年,西部地区的年均增长率达11.45%左右,而东部地区的年均增长率为10.8%,超过了东部地区的增长速度,单从增长速度来看实施区域发展战略以来,对西部地区的经济总体来说具有促进作用。

3、企业经营绩效差异。从1999年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东西部地区国有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的资产和利润对比分析来说,东部地区的资产在1999年为46695亿元,2013年东部地区达到了200480亿元,平均增长速度为29.3%,而西部地区的资产由15577亿元达到了106245亿元,在所获利润方面,东部地区从1999年的1171亿元到2013年的28581.7亿元,平均每年增长率为22%;而西部地区从91亿元到2013年的9682亿元;这15年来东西部地区资产的绝对差额从31118亿元增加到了94235亿元,扩大了将近3.1倍;利润差额也从1080亿元增加到了18899亿元,扩大了将近17倍左右。

4、财政能力差异。财政收入自1999年以来对西部地区的增幅比较明显2000年时东西部地区财政总收入分别为3322亿元和1029亿元。两地区的绝对差为2293亿元,到2014年,东部地区的财政总收入为9652亿元,西部地区财政收入为2863亿元,相对差距从1999年的3.22变成了6.37,扩大了将近两倍左右。

(二)对西部大开发发展战略单因素方差分析

我国目前西部地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水平的67.8%,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加速西部地区的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的转化过程,以促进西部区域经济的发展,缩小中部与西部,东部与西部,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从侧面也反应了西部大开发战略虽然是以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平衡国内经济发展速度为目的的,但是由于实施力度还不够,不仅没有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反而加速了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

四、“中部崛起发展战略”对经济差距的影响分析

为了平衡中原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中东部地区的经济差距,我国在2005年提出了“中部崛起区域发展战略”,而中部区域――安徽,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六个省份所在的区域,这些区域的优势具有承东启西,链接南北的交通枢纽,因此对中部地区提出要抓好粮食主产区的建设,发展有比较优势的能源和制造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方针建设。

五、“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战略“造成的经济差距影响分析

“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战略”又被称为是“梯度推进战略”,该战略也是造成我国三大经济带发展差距越来越大的主要原因,即推进东部地区优先发展,待东部地区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再将资金,技术逐步扩散到中西部地区。目前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的极大不平衡,基本上都是由于东部经济过强的经济造成的。

六、对于平衡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总结和建议

(一)对区域发展战略对区域经济差距绩效评价

本文通过以“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案例进行了对比实施大开发战略前后的经济指标存在的差异以及变化得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在缩小东西部经济差异的力量上还不足,而且在中国经济大部分依靠东部沿海先进技术和高科技人才的基础上还会进一步拉大经济差距,不会出现很快缩小的程度;继“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之后所推进的“中部崛起发展战略”近年来对中原经济的增强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特别是近年来中西部地区GDP的增长速度都超过了东部地区的增长速度。

因此,虽然在改革开放后相继实施的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的战略没有得到明显的绩效,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促进和鼓励了当地政府采取积极的政策利用地区优势加快发展区域经济的步伐。

(二)对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的战略发展的建议

1、区域均衡战略与非均衡战略协调发展。当地政府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经济背景和所拥有的竞争区位优势,选择适合区域发展的产业结构,引导当地形成属于自己的特色的产业结构,成为可以为一个地区的长期发展提供的强劲动力;同时重视技术群体的建设和发展,随时掌控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要过大,要兼顾区域发展战略的协调性,将中部崛起于西部大开发与东部协调发展。

2、中西部地区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在还没有经济差距还没有完全的拉开时,及时的控制和缩小。目前东部地区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转移,从而丧失了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中西部地区要加强区域间的产业承接能力,从而使制造业能够在区域间进行产业结构重组,加快第三产业的进程。

3、坚持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地区崛起的进程。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这些战略依然是我们坚持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让中西部地区可以在现有的基础上,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在东部提高自出创新能力的带领下,形成自己的一定区域发展优势,加强与东部地区的联系,协调城乡的发展。(作者单位:郑州大学)

参考文献:

[1]白永秀,岳丽萍.从东西部地区差距评价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绩效―基于主成份分析法的视角[N].西北大学日报,2008-09(5)

篇9

关键词: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经济发展

一 、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

水土资源是构成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人类的生存和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水土资源,水土流失破坏了人类的生存条件,生态环境的恶化以水土流失为主要特征。据统计,我国水土流失面积约为356万km2,占国土面积的37%,是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随着人口的增加和活动范围的增大,水土流失不断加重,水土流失加剧了地区的贫穷落后,加重了洪涝灾害和旱灾损失,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粮食安全、防洪安全、生态安全和饮水安全,更严重阻碍了地区的经济发展。

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水土保持、防止水土的流失,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同样,经济的发展为水土保持的实施提供了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二者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可以实现水土保持与地区经济的和谐发展。

二、水土保持与地区经济和谐发展战略

水土保持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能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经济的发展又为水土保持的实施提供了保障,水土保持与地区经济发展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关系,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可永续利用的水土资源是地区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是水土资源作用得以高效发挥和环境得以优化的前提。一个地区的水土资源开发和水土保持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高度相关,正确处理水土保持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特别是与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生态条件的脆弱与恶化多发生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但当一个地区水土流失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它势必影响到该地区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水土保持是地区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对于一个地区,没有水土保持就没有经济发展,保持水土的根本是使水土资源达到永续利用;水土保持是实现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水土保持促进了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相处,通过水土流失的治理,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使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了地区生产力的发展;水土保持是实现地区经济发展的手段,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通过水土保持来改善生态系统,可使地区经济发展所以来的水土资源得到永续利用。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水土保持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水土资源是农业生产中最主要的生产资料,是战略性资源,水土保持对促进地区经济和谐发展有深远的意义。

三、水土保持与地区经济和谐发展手段

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战略性地位,水土流失是资源问题、环境和生态问题、经济问题。水土保持只有通过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才能支撑地区经济的发展。实践证明,水土保持已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在今后的水土保持工作中,能否处理好水土保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达到二者平衡,实现二者和谐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为此,针对目前我国水土保持现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突出以下水土保持和经济和谐发展的手段。

(1)加强领导,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知水土保持的重大意义,提高领导对水土保持的认识。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水土保持就是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加强领导,领导班子要从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从全局出发,从长远利益的角度,在思想上充分认识水土保持的意义,使水土保持工作得以顺利、有效地进行。

(2)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与开发

在地区应坚持以小流域治理为主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开发,即农业开发、林业开发、草业开发、养殖业开发及二、三产业开发,实现流域内,流域间的种植业、养殖业、生产加工业、服务业等的一体化发展,以水土保持项目带动地区各业经济产业的持续发展。实践证明,水土保持已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3)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机构,依法治理

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机构是搞好水土保持工作的根本保证。水土保持过程中要依法严格管理,。首先加大植被保护力度,制止滥砍乱伐、不合理开采等人为导致水土流失的行为;其次要加强监督管理工程建设,严格落实管护责任制,巩固水土保持的综合治理成果,有效降低人为不良活动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对于各种导致水土流失的行为,要制定相关的法律,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

(4)确定水土保持目标

应该根据水土流失治理的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相等的经济学原理,确定其水土保持目标,水土流失治理应和经济和环境相协调统一,实现和谐发展。针对地区的水土保持状况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与地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水土保持政策,达到水土保持与经济和谐发展才是最重要的。

(5)加强水土保持与各个部门的配合

水土保持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牵涉到农业、林业、水利、畜牧、乡企、能源、扶贫等各个方面,水土保持工作不只是水土保持部门的工作,需要各个部门之间沟通协调才能解决。因此,加强水土保持部门和农业等相关部门的协调与配合,才能使水土保持工作任务目标一致,责任分工明确,发挥部门的整体作用。

总之,水土保持是一项利国利民事业,同时也是一项面向广大群众的工程,分布在广大的水土流失区,其治理工作不仅是水保部门的职责与义务,广大的人民群众也应积极参与到这一事业中来。水土保持是地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我们应该长期坚持这项基本国策,实现水土保持与地区经济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武鹏.水土保持建设与地区经济发展关系探讨[J].山西水利.2010(05).

[2]谢艳艳.水土保持与甘肃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耦合关系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9.

[3]陈国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对区域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05.

篇10

【关键词】上虞 管理 发展

上虞经济开发区创建于1993年,与上虞城区隔江相望、八桥相联,是上虞市的重要组成部分。1993 年11月被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规划面31平方公里,实际已建成 13.8平方公里。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建设,上虞经济开发区已基本形成一个具有现代化气息的综合园区,是集科、工、贸、娱乐公建、居住于一体,以产业集聚为主要载体,致力于发展外向型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开发区。

开发区作为城市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战场、城工并举的新城区,历经十几年的开拓创新,已经成为吸引中外客商纷纷入驻、四海英才创新创业的沃土,成为经济总量增长的主力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聚集区、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

一、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现状

上虞经济开发区与老城区仅一江之隔,既是老城区的拓展和延伸,又是上虞市未来发展的新城区和工业新区。区内各类市政、公用设施日趋完善,投资、生活环境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已实现"八通一平",完全适应各类投资项目需要。

(一)上虞经济开发区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严格实施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区域环境。十几年来,先后投入20多亿元资金,用于交通、电讯、供水、能源等基础设施,区内基础设施配套达到“ 七通一平 ”,饮用水达到国家一级水标准,能适应各类投资项目的需要。同时建立了完善的配套服务机构,成立投资服务中心,竭诚为外商进行全程“ 一条龙 ”免费代办服务。同时开发区已建成 2 平方公里的生活区,集聚人口6万余人。

(二)以机电一体化、环保节能、轻工纺织、建材工业、光伏产业等产业的积聚充分体现着加工制造业基地的优势。其中,机电一体化产业主要生产各类电机、空调、制冷、汽车配件、数控机床、轴承等,占园区总产值的49%;环保节能产业主要生产节能灯、环保器具、环保设备等,占园区总产值的 20.7%;轻工纺织产业主要生产高档色纺、纱、袜子、手套、服装等,占园区总产值的11.8%;建材行业主要生产水泥、新型墙体、塑钢制品等,占园区总产值的5%。世界500强之一的松下、菲利浦等公司已在开发区投资发展。

(三)交通优势更趋显现。上虞经济开发区地处苏州、上海、杭州、宁波、温州五大城市中间,东距宁波 62 公里,西至杭州 70 公里,北到上海、苏州各 220 公里,南离温州 250 公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已经建成通车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南起宁波慈溪,北至嘉兴海盐,全长36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世界上建造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之一,大桥的全线通车,使得长三角的一体化发展迈入了重要的一刻,也给上虞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已经动工兴建的杭州湾绍嘉跨江大桥起于开发区内的上三高速和杭甬高速交接点,终于嘉兴的沪杭甬高速和乍嘉苏高速的枢纽互通处,全程 67 公里,建成后, 使上虞到上海的路程缩短约 130 公里 。

二、开发区未来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站在新的起点,开发区既面临着众多加快发展的机遇,也面临着一系列严峻挑战。

(一)未来发展的机遇:

1.国际国内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为开发区带来了发展机遇。从国际上看,美国经济复苏乏力,欧洲债务危机持续发酵,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而我国经济持续不断增长,吸引外国投资者看好中国市场,港台地区也对大陆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这些为开发区引进大企业、培育大产业提供了重大机遇;随着欧美经济衰退风险增大,大批海外高层次人才生存和发展环境受到了很大影响,跨国流动成为常态,这为我们招才引智提供了更多选择;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持政策:如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通讯设备以及物联网、云计算等都有数量可观的扶持资金,而这些都是我区今后发展的主导产业,是国家支持和保护的重点。

2.政府重大战略的实施为开发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开发区将在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成果转化等方面获得政府更多的政策资金支持。政府要求开发区成为全省、全国开发区的模范,成为城市跨越发展的中坚力量,成为现代化大都市的样板,提出要举全市之力支持开发区跨越发展,并且在经济管理权限、行政审批、财政税收、生产要素配置、发展环境和组织人事等方面都给予了开发区前所未有的支持,这为今后开发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开发区自身具备的比较优势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开发区大企业多、人才多、整体素质高、科技含量高、企业管理水平高,这是开发区的独特优势,最容易让企业发展壮大。三是后发优势。近几年,开发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建成投产了一批重大项目,培育了一批优质企业,这些重大项目和企业的能量正逐步释放,将形成强大的产业支撑。

(二)开发区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

1.宏观经济形势严峻。一方面,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际经济环境十分复杂,尤其是全球市场需求低迷可能成为常态,必将导致我国外需市场萎缩,内需市场竞争激烈。另一方面,国内经济形势也不容乐观。尤其是经济增长下行与物价上涨的压力并存,部分行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重。

2.区域竞争十分激烈。各地开发区呈现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竞争态势。西安、无锡、苏州、成都等高新区已经率先实现了转型,不仅经济发展速度快、效益好、质量高,而且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也堪称一流,已成为当地最亮丽的新城,其影响力、吸引力十分强劲。

3.开发区自身发展面临着诸多短板。主要表现为:一是发展的理念、思路与现代开发区发展的趋势要相适应。长期以来,政府部门往往更加重视产业的发展,而忽略城市的发展;高度重视工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未注重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高度重视经济发展,而文化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却稍显落后。二是规划有待完善,现今规划与优化产业布局的要求不相适应。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再加上招商引资对规划管理的“倒逼机制”,往往是项目选址跟着客商的意愿走。三是功能补位需要加强,与建设宜业宜居的现代新城要求不相适应。四是融资平台需要夯实,与开发区大开发、大建设的需求不相适应。开发区现有融资平台的融资功能还有待进一步挖掘,要争取改变资源分散,融资方式单一的现状。

三、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

开发区在今后的发展方向上,更多的会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综合考虑自然资源条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经济发展水平、发展潜力和区位优势等因素,按照比较优势原则,从立足区位发展、突出特色产业优势考虑,建立有各自特色的产业定位。“融入长三角、接轨大上海、呼应大绍兴、实现大发展”是上虞市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的总体目标,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新一轮的竞争,开发区提出了“乘势而上、错位发展、注重特色”的发展思路,抢抓新的发展机遇,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再创新的发展优势。

(一)拓展发展空间。建设具有江滨特色的现代化中等新兴城市是上虞城市建设的发展目标,开发区作为上虞现代化城市的主要一翼,必须充分体现城市工业园区的特点,提高规划的品位及档次。开发区要努力提高规划建设的品位,使江滨生活区与上虞具有江滨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发展目标相适应,成为上虞城市发展的新亮点。18平方公里的工业区块在规划设计上要体现城市工业区的特点和要求,努力将开发区建设成为以机电一体化为主导、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生态型、现代化的城市先进制造业基地。

开发区未来的发展要以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眼光,按照“改革开放先行区、体制创新实验区、高端产业集聚区、现代化新城区”的定位,全面编制开发区未来5-10年发展的总体规划。按照政府的要求,争取聘请国际国内一流的规划设计机构,对开发区进行统一的全域规划。调整空间布局,科学确定功能分区,编制好产业集聚区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以规划指导建设,减少项目安排的随意性,不断优化空间和产业布局。

(二)完善开发区功能。要高位对接城市建设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总体要求,完成园区的规划建设,尤其要加强城镇和村庄规划,为规范农村建房,查处违法建设创造条件。要根据区域的实际,按照“一区多园”的模式,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国际化产业园区。同时,可以按照产业分工,在建好现有工业园的同时,规划建设装备制造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等。

开发区在城市建设上要成为示范区,园区内不仅要有一流的企业,一流的工业园,还要有一流的社区、一流的商业服务、一流的创新创业环境。要在区内规划建设一批城市综合体和物流、云计算、物联网、服务外包、商场、酒店、酒吧、金融、保险、工业旅游、医院、双语学校等配套服务项目。大力引进校企合作研发机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知名企业的总部和分支机构,加快建设高档居住休闲社区。通过以上措施,加快开发区国际化、都市化、现代化和生态化步伐,使之成为环境最优、品位最高、客商最向往、宜业宜居的现代新城和都市新区。

(三)培育发展优势。根据城市工业基地特点和开发区实际,在发展规模上,开发区要引进投资额在亿元以上及投资密度大、科技含量高的大型企业。在产业结构上,首先要突出机电一体化的主导产业,做大做强现有企业;其次根据城市工业园区的特点,注重发展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发展无污染的生态环保型的轻工业,发展以电子信息为主的高科技产业;再次,借助杭甬运河穿区而过的交通优势,在运河码头周边适度发展重型机械制造业。为营造成良好的城市工业区氛围,提高工业区的品位及档次,在区内禁止发展重复建设、工艺落后、浪费能源、环境污染的产业。

(四)创新人才培养和发展环境。开发区一方面将加大机构体制改革和内部管理机制改革的力度,以理顺管理职能来提高办事效率,以激发干群的工作热情来提高服务水平。另一方面,要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构建培养人才的摇篮和聚集人才的高地。开发区如果没有一大批高层次的创新创业人才,就不能称其为开发区。人才是高新区的第一资源,是经济腾飞最关键、最紧缺和最核心的战略资源。开发区要进入国家级开发区“第一方阵”,必须广纳天下英才为我所用。要认真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明确引进人才的重点。即着力引进和留住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的研发人才,特别是行业领军人才;携带项目、技术、资金的创新创业人才;拥有丰富的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经验的经营管理人才;具有实战经验和高超操作本领的技能人才。

二是要为人才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建设一批功能齐全、配套完善、政策优惠、服务专业的孵化器和产业园,让他们在这里实现人生的理想和价值。

三是建好企业家队伍。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企业家是企业的主心骨。我们要实施“一手抓引进,一手抓开发”的人才工程,突出建设一支具有国际发展眼光、拥有开拓国际国内市场本领、充满干事创业激情的企业家团队。在人才引进上,我们要把“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紧密结合起来,既要把公司、企业、资本、资金引进来,更要注重把先进技术、先进文化和先进人才引进来。

以发展为主题,创新开发区功能,提高开放水平,是上虞经济开发区新一轮的发展目标。我们相信,通过未来的发展,上虞经济开发区一定能够建设成为外向型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开发区,为城市扩大开放、加速经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