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的含义范文

时间:2023-07-31 17:44: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金融危机的含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金融危机的含义

篇1

关键词:房地产;金融属性;过度繁荣

中图分类号:F833.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11)02-0117-03

如果房地产属于实体经济的研究范畴,房地产的变动应该与经济基本面相吻合。但现实经济中,“房地产对基本面背离”的种种异象又超出了传统经济学所能解释的范畴。现以美国房地产市场情况为例,表明种种“异象”。实则是房地产金融属性增强并被过度利用的表现。

一、房地产天然具有金融属性

所谓金融属性,尚未出现统一的定义,但从其本质含义而言,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金融产品说,即具备金融产品的特性,包括流动性、收益性和价格波动性:二是金融功能说,即进行人群、地域以及期限上的资源再配置。但实际上,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角度不同而已。

房产的特殊性,在于与它相联的不可分割的土地的特殊性。而与其他生产要素相比,土地资源的特殊性在于:一是短期供给弹性小;二是对人类社会的不可或缺性。从历史上看,人类社会从来没有完全成功解决其成员的住房问题,即便是地广人稀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已开发并建立起完善基础配套设施的土地资源(熟地)也较为稀缺。因此,房地产自古以来就是价值储备的一种手段,有类似黄金的功能。由此,土地天然具有金融属性,土地价格波动幅度比房屋大的多。从这个意义而言,土地的金融属性又是房产金融属性的根源。

二、美国房地产金融属性显著增强的主要表现

上世纪80年代开始,金融自由化浪潮极大地推动了美国房地产市场发展,为房地产金融属性的增强提供了极大的制度便利。例如,可以很方便地使用杠杆交易,降低了进入门槛;同时,二级市场的发展,使房地产融资不再受地区性银行资本的限制,使得资金来源更为多样化,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平滑了区域间的房地产周期等。在此条件下,房地产金融属性显著增强,而异质性则被逐渐抹平,渐趋为无差异的投资工具。

(一)全球房价波动的同步性显著增强

传统中,房地产是典型的异质性商品,受所在位置、房型、内部装修等因素的直接影响,对满足居住的效用来说。几乎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房地产。对这种不可移动的居住效用进行估值,显然更多将受本地经济影响。例如,1983―1990年,美国经历了一轮最长的经济扩张期,但各地经济与房地产市场的表现依然迥异。由于国际原油价格在1978―1980年两年内暴涨250%之后,1980―1986年六年累计下跌46%,产油区房地产市场转入萧条,部分地区名义房价跌幅高达40%以上,同时伴随失业率大幅攀升、人口大量外迁等(FDIC,2005)。与此同时,新英格兰地区和加利福尼亚地区却得益于国防开支的巨幅增加,经济和房地产市场相继进入繁荣状态,实际房价涨幅在三年内超过30%,被FDIC(2005)界定为泡沫。90年代中期的情况则刚好与此相反。由于冷战结束,国防开支急剧下降对加利福尼亚和新英格兰地区经济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房地产市场随之转为萧条,五年内实际房价下跌超过30%。而除加利福尼亚以外的部分西部地区,却由于旅游业或高技术产业的崛起,当地经济和房地产市场进入一轮新的扩张期。

但1990年代中后期以来,各地区房价上涨幅度却开始明显趋同。无论是中部西南、中部西北,还是沿海地区,19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房价均开始大幅攀升,名义年均涨幅都在5%以上。与以往更多受当地经济影响相比,房价开始脱离各地实体经济约束,而更多受共同的货币、预期因素影响。

从全球范围来看,全球房地产市场涨幅也前所未有得趋同,成为此轮房地产市场发展中一个突出的现象。传统中,房地产是典型的非贸易品,与一般贸易品相比,房价更多由本国生产要素决定,但这种非贸易品属性正被金融属性抹平,而成为无差异的投资工具。据统计,在OECD(2005)所监测的17个国家中,有12个国家的实际房价在5年内涨幅超过25%。换言之,除了德国和日本外,只有3个国家的房价涨幅未及OECD界定的“过度繁荣”的标准。其中英国、澳大利亚、法国、西班牙等的房价涨幅甚至还远在美国之上。此外,就观察到的情况而言,发展中国家的房地产市场也是类似的情况。

(二)房地产二级市场流动性明显增大

美国房地产市场自1980年代以来渐趋成熟,每年新房增加基本上在100万单元以下,2000年以后随着房价上升,供应才上升至150万单元,但也仅为存量房的1.2%左右。考虑到房地产折旧,每年新增的量仅相当于折旧替换,整个房地产市场保持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存量。在存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房地产交易量逐年上升,尤其是存量房的交易。如果用换手率(交易量/存量)来代表房地产市场的流动性,该比例于2005年达到5.8%的历史高点,较2000年上升1.4个百分点。换手率的上升,一方面,可能表明以非居住为目的的房地产交易日趋上升;另一方面,也表明房地产的投资工具属性开始增强。

(三)房价波动性增大,但仍介于普通商品和股票之间

随着房地产流动性的增强,美国房价波动性逐渐上升。但与证券类金融资产相比,房价的波动性仍要小的多。金融资产价格可能暴涨暴跌,甚至有可能降到零而失去持有的价值,例如各种权证。而房地产虽具有金融属性,但同时仍是一种用于实际生产和消费的实物资产,房价波动始终受消费属性制约。例如。房价不会无限低,这也是人们认为房地产保值的原因;而购房和租房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性,也使得房价上涨存在一定约束。另一方面,由于房地产的金融属性,价格直接受未来预期影响,而预期具有天生的不稳定性,因而其波动性远大于普通商品。

三、房地产金融属性的经济含义:容易被过度利用而导致过度繁荣

由于金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实体经济而独立发展,房地产金融属性被过度利用,同样可以导致房地产市场脱离实体经济而过度繁荣。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房价上涨的幅度已很难用基本面因素解释;二是与房价直接相关的房地产金融与实体经济的相关性越来越弱。

(一)房价上涨的幅度难以用基本面因素解释

OECD(2005)认为,在历史上,房地产市场发展与商业周期基本吻合或稍微滞后,但此轮房地产周期与商业周期完全背离(countercyclieal)。90年代中后期以来,OECD经济体产出持续负缺口,而房价却创出历史新高。OECD认为产出负缺口的持续存在倒是能

解释CPI何以一直压力不大。

研究房地产基本面大体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直接计算基础价值,但这需要大量信息,并需要花费大量篇幅来说明所选用的参数或者模型。例如,要了解房地产市场的供求曲线,需求方面包括可支配收入、真实利率、税收、金融便利、其他资产收益率等,长期因素还要加上人口变化;供给方面则包括建筑成本、房价变化等,长期因素还要包括土地规划等。

因此,本文不拟采取完整的基本面模型,仅从供给方面对房价进行一个粗略的说明,结论是供给因素无法解释房价上涨。一是供给持续增加。1990年代中后期以来,美国房地产投资持续上升,从1990年占GDP的4.1%,持续攀升至2005年的6.1%。显然,并非是供给约束导致房价上升压力。二是房价与建筑成本长期背离。20世纪,1980年代以来,建筑成本甚至呈下跌走势。显然,房价的上升也无法用成本推动因素来解释。

第二种方法是采用比率估值法,例如购房者购买能力指标、房价一租金比等,也是市场上更普遍采用的方法。但这些指标显然也很难解释房价的持续上涨。一是购房者购买能力指标创下历史新低。虽然利率持续下降,但由于房价大幅攀升,2002年起,全美房地产同业公会的“房屋购买力指数”(Housing Affordabil-ity Index,HAI)仍大幅走低。2002―2005年,采用固定利率贷款抵押的房屋购买力指数从131下降至114;采用可调息抵押贷款的房屋购买力指数则从147下降至120,均创下历史新低。表明房价已严重偏离其长期趋势。二是房价一租金比(Priee/Rent Earnings,P/E)创新高。根据IMF的计算,2004年,美国该指标比前三十年的最高点(1979年)高出10%,表明从房租收益角度已很难解释房价的涨幅。

(二)房地产金融脱离实体经济而独立发展

一是住房抵押贷款/GDP加速上升。随着经济资本化的深入,住房抵押贷款/GDP逐年上升,但2000年以来,这种上升趋势明显偏离历史均值开始加速。从2000年的48.2%上升至2007年的75%,7年时间上升近27个百分点;而从开始金融自由化的1980年至2000年的20年间,也才上升15个百分点。如果以GDP代表实体经济规模,抵押贷款的这种加速增长趋势,表明房地产金融在一定程度上开始与实体经济背离。

二是房贷衍生品爆发式增长。首先,房贷衍生品数量过大,与实体经济相去甚远。以CDS(credit de-fault swap)为例,2004―2007年3年间,CDS账面值/房地产抵押贷款从0.9攀至5.2倍;即使是CDS市值,房地产抵押贷款,也从近乎零增长到0.5倍。如此庞大的、与实体经济没有直接关系的金融资产及其交易,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投机性市场,被部分学者直接称之为赌场(Susan Strange,2000、2007)。其次,过于复杂的衍生品设计和交易,对实体经济的套保功能不强,甚至成为投机的工具。如分享式增殖抵押、累进付,款抵押、分层抵押担保贷款(CMOs),以及CDS的平方和立方等,沦为金融机构之间“对赌”的工具。从此后情况来看,由于衍生品领域大大加深了此次金融危机的破坏力,而被广为诟病。

篇2

关键词:金融危机;发展中国家;机制

一、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定义是:“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这一定义说明了金融危机所具有的三层含义:金融状况的恶化;金融危机覆盖领域的广泛性;金融危机所具有的突发性。

金融危机最初是包括在经济危机之中的。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的不同之处在于:经济危机重心在于生产过剩危机,然而金融危机则表现为金融工具职能被破坏,金融机构纷纷倒闭,汇率的波动与资本外逃,货币贬值,利率猛涨等。经济危机具有明显的周期性,金融危机可能随经济危机周期性地爆发,也可能当经济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单独爆发。

金融领域存在着四中均衡,货币供求均衡,资金借贷的均衡,资本市场均衡和国际收支均衡。当四种均衡被打破到一定程度之后,金融危机便会爆发。四种均衡相互之间有较大的关联,当一种均衡被打破到一定程度时,其他均衡也会有相应被破坏的倾向。金融危机发生有两大根源,一是随着经济周期积累的经济问题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二是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

二、第三代金融危机理论模型重点

第三代货币危机模型是由麦金农和克鲁格曼首先提出,该模型强调了一个重要现象: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道德风险问题。普遍的道德风险归因于政府对企业和金融机构的隐性担保,以及政府同这些企业和机构的裙带关系。从而导致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投资膨胀和不谨慎,大量资金流向股票和房地产市场,形成了金融过度(Financial Excess),导致了经济泡沫。当泡沫破裂或行将破裂所致的资金外逃,将引发货币危机。

三、发展中国家爆发金融危机的经济基础

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水平与发达国家有着巨大的差距,科技水平极大落后于发达国家,这导致其产品在竞争力上也相差甚多。产品竞争力的低下及不完善的工业体系导致了经常账户赤字的产生。例如越南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前的十年里,一直推行激进的经济增长措施,工业基础薄弱但又急于加强现代化导致越南不得不加大工业配套零部件的进口,导致连年经常项目逆差,外汇储备降低。美洲开发银行估计,在过去的20 年中,拉美国家贸易条件下降率(大约为15 %)的标准差是工业化国家的2 倍。

金融企业竞争力与效率低下,发生道德风险。发展中国家银行业对信贷风险无视而大量借贷造成一些行业的投资过度,产生呆账,加剧银行业风险。经济自由化之前,各国银行业存在的风险均转嫁给了政府。而银行业正是由于相信发展中国家政府不会任由银行倒闭造成经济动荡而加大了信贷供给力度。东亚各国随着自由化的进行,一些垄断企业逐渐丧失垄断地位,盈利的丧失导致信贷风险加大。然而由于这些企业和政府有着密切的联系,银行相信政府背后对企业的隐形支撑,依然发放贷款。

宏观经济失调,经济体系脆弱。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东亚经历了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房地产价格迅速上涨,房地产投资过度膨胀,造成了大规模的空置及资产泡沫。例如泰国房屋空置率达20%。同时金融市场日益繁荣,股市资产规模大幅上涨。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后,第三产业增长超过第一第二产业,金融业过度繁荣而广大依靠第一第二产业的工人农民的生活水平却持续下降,经济体系变得过分脆弱。

四、发展中国家爆发金融危机的政治基础

政治状况是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促成与加剧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政治环境是保持国际资本信心的重要因素。而一旦政治环境发生动荡,国际资本容易大规模外流,造成货币危机。

五、发展中国家爆发金融危机的金融基础

首先,发展中国家普遍实行固定汇率制,盯住美元。然而,20世90年代,随着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相对升值,发展中国家货币却由于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而随着美元升值。货币的升值导致出口产品竞争力下降,加剧了国内经常账户赤字的程度。为了维持固定汇率,发展中国家普遍通过较高的利率来吸引外资流入。货币高估给了国际投机资本以可乘之机。同时固定汇率制导致国家无法有效运用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同时,发展中国家并不像发达国家一样能有充足的工具抵御货币危机。在货币危机发生或者即将发生时,发展中国家由于不能容易地借到应对危机需要的外汇,其应对货币危机的能力大大减弱。

金融自由化过早且国家对金融控制力不足。各个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的发生时间与与金融自由化时间相差并不太长。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进程在金融深度上超过了国家所能承受的限度,导致国内金融机构承担过大风险。另外,发展中国家国内金融资本的过度退出也严重削弱了国家的金融控制权。以阿根廷为例,在银行私有化过程中,外资控制了商业银行总资产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其十大私有银行中,七家为外资独资,两家为外资控股。

六、总结

相比较发达国家而言,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工业体系尚且不发达,对出口存在一定依赖程度,经济受国际环境影响程度较大。而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又同时积累了宏观经济失调、金融业风险过高等一系列经济金融问题。并且,发展中国家盲目追求金融自由化,国家逐渐丧失对金融的控制力。除此之外,发展中国家拥有比发达国家更严重的政治不稳定性与更低的国家信誉。这一系列的问题相组合,叠加,最终使得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金融危机在发展中国家频发。(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春红.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的比较[D].山东大学,2002.

[2]陈雨露,马勇.金融自由化、国家控制力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危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23(3):45-52.

篇3

金融危机(FinancialCrises)最简单的定义是指突发的、覆盖几乎全部金融领域的金融状况恶化。金融危机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的定义是:“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利率、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金融危机具有三层含义:①金融危机是金融状况的恶化;②这种恶化涵盖了全部或大部分金融领域;③这种恶化具有突发性质,是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总结起来,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主要有以下影响:

1.1影响我国的外贸出口我国的对外贸易最近几年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但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的外贸出口已经出现衰退,中国的出口商品竞争力较大幅度地减弱,对外经贸形势面临严峻挑战。导致我国外贸出口衰退的原因之一是由于中国与东南亚地区各国出口商品结构颇为雷同,出口市场结构也非常相似,竞争性大于互补性。产品种类均主要是电子、化纤、服装、玩具、鞋类等劳动密集性产品,市场也均集中在美国、欧盟、日本等地,因此,东南亚金融危机将削弱中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1.2影响我国企业引进外资此次金融危机对工业项目招商引资和企业投资产生了普遍影响。部分投资者缺乏投资信心,致使引进资金、技术等借助外力的发展受到限制和影响,招商引资难度加大,项目引进势头减弱。出于对未来宏观经济走势的担忧,部分生产企业对国际经济走势难以预料把握,多数企业处于观望状态,经济增长放缓及企业投资削减会逐渐凸显,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未来工业引进外资增资扩能。

2金融危机带来机遇与希望。

国外很多媒体在提到中国时,都用“risingChina”(崛起中的中国)来形容,可见在危机中的中国,聚集了全世界的眼球,也凝聚了全世界的希望。

金融危机带给中国的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2.1有助于中国争夺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话语权金融风暴爆发后,从实体经济来看,我国没有受到金融危机太大的影响,我国的国际经济地位将较快地提升。从战略角度考虑,随着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只有通过非军事的经济手段才能取得与其实力相适应的国际地位,这次金融风暴或许是调整国际秩序的序幕之一。因此,我国应该利用此次金融危机带来的机会,加快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重新塑造布雷顿森林体系,并在改革过程中,增大中国的发言权。中国应该积极提出自己的改革主张,拿出自己关于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的设计范式,特别是在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份额和投票权的议题上,中国应该整合新兴经济体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力量,力争体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潜力及相应的话语权。而中国在锻造金融竞争力,强化金融体系的稳健过程中,应该建立多元化的外汇储备体系,积极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步伐,积极进行人民币的国际结算业务和人民币的国际债券业务。最终形成美元、欧元、人民币为基轴的国际货币体系,形成相互制衡的全球金融稳定三极。只有建立了稳定的汇率,把握了金融市场的定价权和话语权,我国的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才不会控在投机资金手中。

2.2有利于我国调整产业结构在劳动力成本增大、原材料价格上升和人民币升值等系列现实压力下,再加上受金融危机的打击,中小企业来自欧美订单的大幅减少,这让以出口导向为主的中小企业面临更严峻的威胁。在目前的危机下,中小企业必须研发高附加值产品、升级技术、改善设计和提高品牌知名度,开拓新兴市场、启动国内销售;但我国出口企业很少具备这些实力,且增加这些方面的实力需要很长时间,金融危机为这个战略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就是从国外购买技术和品牌,欧洲、日本和北美大多数中小企业都具备这样的品质,而且现在非常便宜。政府应给予更多的政策扶持,以促进产业调整,甚至可以将外汇借给出口企业,让他们去买国外优质的品牌、技术甚至并购。

2.3有利于我国扩大内需,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2007年我国财政收入增长32.4%,达51321.78亿元,2008年前三季同比增长25.8%,达48946.86亿元,我国完全有财力通过收入的二次分配,从财政收入中调出部份资金注入住房平准基金及社会保障、医疗保障基金,以稳定中低收入阶层的消费信心。政府要通过改革金融证券管理体系、财政预算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及健全工业产业投资指引,以扩大内需,同时转变经济增长模式,通过提升资产附加值来刺激经济。刺激经济的关键是激活内需,而激活内需的前提,必须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进行收入分配的改革,这样,人们才敢将储蓄从银行里调出来,大胆地消费,形成增长的良好循环。

3预防金融危机的措施

3.1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一国汇率制度的选择应该顺应不同时期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和金融制度的特征而适时主动调整。中国渐进主义的改革路径,决定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也必然是渐进型的。目前人民币汇率还不适合完全自由浮动,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要继续深化和推进,进一步健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逐步扩大汇率弹性区间,以增强汇率对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能力,发挥汇率作为金融危机缓冲器的作用。

3.2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资本自由流动这把双刃剑,在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包藏着巨大风险。发达国家的资本自由流动是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完善程度和金融监管水平相适应的。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资本项目对外开放要慎之又慎,如果在条件不具备或者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贸然实行资本项目的自由兑换,当国际游资流入时,运用不当将使本国经济陷入困难,如果一有风吹草动引起大量资金外流,本国将面临对外支付的困难。

3.3尽快建立充分成熟的国内资本市场目前,大量流入的外商直接投资和数据巨大的外债,已对人民币形成压力。如果要避免因为过分依赖外商投资带来的潜在风险,中国就必须尽全力发展自己的资金市场。只有国内资本市场越活跃,中国对外资的依赖程度才会越低。因此,我们应该加快发展新的融资市场的步伐。

3.4坚持正确的利用外资政策,合理控制外债规模和外债结构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和最富活力的国家之一,也已连续数年成为发展中国家中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外资的大量涌入的确弥补了国内资金缺口,也支持了重点项目或大型项目的建设。但与此同时,也对我国的外资和债务管理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课题。首先,我国必须将外债规模确定并维持在一个适度或合理的水平上,即借用外债既要考虑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对外债偿付能力和消化吸收能力,不能盲目大量向外举债。

3.5维持国际收支平衡,保持充足的外汇储备,提高国家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篇4

自从上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改革开放以后,M2/GDP这个比率基本上就处在增长的过程中(虽然中间有些年份有小幅度下降),而且自从进入到新世纪以后,我们的M2/GDP比率比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高。但是用这个比率来说货币超发和通货膨胀的事情,这个逻辑链条就有些不靠谱了。如果用这个观点向普通百姓做宣传,更有误导公众的嫌疑了。

要理解这个指标的含义,我们需要从其基本含义出发。GDP是衡量一国经济活动总量的指标,而M2简单地说就是库存现金和手持现金(M0)加上活期存款(M1)再加上定期存款等准货币。因此从直观上看,这个指标衡量的是一个国家全部经济交易活动中以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易的比重。

美国学者麦金农最早在70年代提出这个指标,并且用它作为一个国家金融深化的程度。但是经过30多年的研究,用这个指标来衡量各国金融深化的程度并没有得到普遍接受。诺奖得主弗里德曼针对美国从1867-1975年的数据表明,M2/GDP都呈现了“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这个指标在1947年达到了0.8097的峰值,后来缓慢下降,长期稳定在0.6-0.7的水平上。而90年代以后跨国数据表明,中国和日本、马来西亚、韩国、泰国等国家的这个比例比较高,而美国、欧盟区、印度和印尼的比值比较低。另一方面,各国自从90年代以来M2/GDP比率都出现逐步提高的趋势,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后,这个比率会显著提高,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以及2008-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经历都说明了这一点。这一点也反映了金融危机后各国纷纷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这个事实。

M2/GDP比率难以说明一国金融深化程度,同样它也很难和通货膨胀挂钩。从基本原理上看,影响通货膨胀的是M2的增长率,而不是M2的存量。本来各国之间在M2上的统计口径上存在差异,同时各国的金融体系和消费习惯也有很大不同,用跨国比较M2/GDP比率来说通货膨胀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就是以中国自己的改革开放进程经验来看,我们在1987-1988年和1992-1993年都经历了高速通货膨胀期,但是显然这些时候的M2/GDP比率明显地要比现在低。

篇5

【关键词】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风险构成

商业银行是一种特殊的金融中介机构,它虽然具有普通企业的一般特征,但是商业银行在货币信用服务领域的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的特征决定了商业银行的风险不同于普通企业。由于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重点是其负债业务,且资金来源90%以上来自于负债业务,这就决定了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中对负债业务风险的控制是尤其重要的。而这与普通企业在负债方面的关注点就大为不同。并且,正是由于负债业务在商业银行业务中所占比重大,商业银行时时刻刻会面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也就反过来制约了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活动中要把风险控制放在其管理活动的核心位置。

商业银行的风险是指其由于对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使得银行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产生偏差。广义的风险包括了银行可能的收益和可能的损失;而狭义的风险只指银行可能的损失。本文探讨的风险仅指狭义上的风险,即银行可能面临的损失。按照银行风险的性质,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可以分为五类。它们分别是: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

一、信用风险

(一)含义

信用风险是指银行的债务人即借款人由于违约而导致贷款或证券等银行持有的抵押资产不能够收回而造成银行损失的可能性。

(二)可能对商业银行造成的危害

当银行面临信用风险时,一般是指银行贷出去的款项,借款人到期无法偿还,形成银行的逾期、呆滞或者呆账贷款,使银行蒙受损失。一旦商业银行资本状况出现有不良资产数额庞大的问题,就会给银行带来沉重的负担,影响银行的竞争实力、加大银行资产管理的费用、减少银行收益,严重的有可能导致银行倒闭。2006年~2007年在美国的次级贷危机中造成的一部分损失就是由于商业银行和一些次级贷公司面临的信用风险所导致的损失。由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将住房贷款以较高的利率借给一些信用级别较低的贷款人用以购买房产,所以市场上房价下跌导致贷款人只能违约而无法偿还贷款,也正是因为房价下跌,贷款人抵押在银行的房产变卖后无法弥补银行贷出的款项,致使银行和金融机构遭受损失。这一损失非常巨大,牵连到了整个金融市场。所以,商业银行需要认真对信用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尽量降低这一风险。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在我国进行的也并不令人满意,尽管在改善银行贷款质量方面我国的人民银行和各家商业银行也做了许多工作,使不良贷款率也有所下降,但不良贷款率仍处于较高水平。2003年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两万零七十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2.19%,比年初下降四点零二个百分点;政策性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三千三百四十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8.61%,比年初下降一点一八个百分点;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一千九百六十七亿元,不良贷款率为9.34%,比年初下降三点五一个百分点。

二、市场风险

(一)含义

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供求关系等各种因素变动,引起利率、汇率、证券价格波动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二)可能对商业银行造成的危害

金融市场变化莫测,所以市场因素是银行最无法预料的影响因素,加之市场风险因素众多,使得银行管理更为困难。而且由于市场的变化难以预料,有的时候,银行因为市场因素导致的损失很可能是非常巨大的。非常明显的一个实例就是爆发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在这次波及整个亚洲地区乃至全球的金融危机中,大批商业银行的巨额损失正是归因于它们对银行面临的市场风险估计不充分和管理不到位。因为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汇率的波动速度快、幅度大,使得商业银行获得的应对危机的反映时间相对较短,加之国际投机者对热币的投机行为导致汇率制度的崩溃,以及亚洲国家过早开放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政府对亚洲商业银行又干预过多,所以,这次金融危机直接导致了很多银行的倒闭。但是,在这次金融危机中,造成商业银行这些损失的内部原因还是它们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的薄弱和风险管理的缺失。如果商业银行预先注意到了1997年,泰国经济的疲软和其他东南亚国家如马来西亚和韩国等长期依赖中短期外资贷款来维持自身国际收支平衡,并且大多汇率偏高并执行与美元或一揽子货币的固定或联系汇率的情况,相应增加风险储备,预估市场汇率的波动,那么金融危机虽然势必会造成损失,但损失的规模和影响的范围将会大大减少。可见,即使市场变化难以预测,但是关注市场变化,预估市场风险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三、流动性风险

(一)含义

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不能到期支付债务或满足临时提取存款的需求而使银行蒙受信誉损失或经济损失,设置被挤兑倒闭的可能性。

篇6

关键词:中国经济 金融危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中国经济迅速得到发展,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然而,伴随着金融业高速发展而频繁爆发的金融危机,也引起人们日益密切的关注。2007年由美国房价下跌导致的次贷危机,让美国经济遭受衰退危险,特别是2008年9月雷曼兄弟公司陷入严重财务危机,并宣布申请破产保护后,金融危机迅速蔓延到实体经济,全球经济急剧萎缩。

基于此,本文收集国内外大量相关的文献资料和研究报告,查阅我国现行的金融危机管理的主要著作,借鉴国际上金融危机防范经验,提出中国应对金融危机风险的几点政策建议。

一、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金融危机(Financial Crises)最简单的定义是指突发的、覆盖几乎全部金融领域的金融状况恶化。金融危机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的定义是:“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利率、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金融危机具有三层含义:1.金融危机是金融状况的恶化;2.这种恶化涵盖了全部或大部分金融领域;3.这种恶化具有突发性质,是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总结起来,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主要有以下影响:

(一)影响我国的外贸出口

我国的对外贸易最近几年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但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的外贸出口已经出现衰退,中国的出口商品竞争力较大幅度地减弱,对外经贸形势面临严峻挑战。

由于中国进出口总额占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比重近1/4,尤其是出口已成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一个重要“边际因素”,因此,贸易顺差减少,对我国经济影响巨大。同时,由于我国的出口中一半以上属于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国民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已达到较高水平,国际经济环境对中国经济运行和发展己开始产生较大直接影响,因此,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日益增加。

(二)影响我国企业引进外资

此次金融危机对工业项目招商引资和企业投资产生了普遍影响。部分投资者缺乏投资信心,致使引进资金、技术等借助外力的发展受到限制和影响,招商引资难度加大,项目引进势头减弱。出于对未来宏观经济走势的担忧,部分生产企业对国际经济走势难以预料把握,多数企业处于观望状态,经济增长放缓及企业投资削减会逐渐凸显,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未来工业引进外资增资扩能。

二、对中国防范和应对金融危机的几点政策建议

(一)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一国汇率制度的选择应该顺应不同时期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和金融制度的特征而适时主动调整。目前人民币汇率还不适合完全自由浮动,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要继续深化和推进,进一步健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逐步扩大汇率弹性区间,以增强汇率对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能力,发挥汇率作为金融危机缓冲器的作用。汇率双向波动也有利于提高市场参与者防范风险的能力,并抑制短期资本的流入。同时,保持适度的外汇市场干预。货币当局应动态和准确地把握市场汇率相对于均衡水平的状况,遵从汇率目标区调控原则,采取“目标区内相机干预”和“边界干预”相结合的方式,逐渐扩大目标区宽度,保持渐进性与合理性,避免超调现象发生,使汇率水平能在自由浮动的情况下保持一定稳定的水平。

(二)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

资本自由流动这把双刃剑,在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包藏着巨大风险。发达国家的资本自由流动是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完善程度和金融监管水平相适应的。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资本项目对外开放要慎之又慎,如果在条件不具备或者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贸然实行资本项目的自由兑换,当国际游资流入时,运用不当将使本国经济陷入困难,如果一有风吹草动引起大量资金外流,本国将面临对外支付的困难。我国汇率弹性增大后,资本项目实行自由兑换应逐步推进,慎之又慎,待条件比较充分时再实现资本项目自由兑换,对投机资本的大量涌入和随后可能发生的流向逆转保持高度警惕。首先要夯实市场基础和完善市场规范,同时在开放中的动态博弈中逐步提高金融监管水平,有步骤地有计划地实现我国金融市场和金融制度的调整,从而更加安全地融入全球资本市场。

目前,大量流入的外商直接投资和数据巨大的外债,已对人民币形成压力。如果要避免因为过分依赖外商投资带来的潜在风险,中国就必须尽全力发展自己的资金市场。只有国内资本市场越活跃,中国对外资的依赖程度才会越低。因此,我们应该加快发展新的融资市场的步伐。在发展国内融资市场的过程中,特别应重视证券、债券和保险市场的发展,使它们成为中国国内基金的一个稳定来源的重要补充,特别是保证耗资巨大的基本建设项目的资金来源,减少对外国资本尤其是对短期外国资本的过分依赖。要建立充分完整的、市场化的资本市场运行规则,加强对资本市场的监管;扩大市场流通总规模,提高市场内在价值;提高市场透明度、全面公布信息,以帮助投资者对金融风险做出正确评估,提高投资者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

(四)坚持正确的利用外资政策,合理控制外债规模和外债结构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和最富活力的国家之一,也已连续数年成为发展中国家中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外资的大量涌入的确弥补了国内资金缺口,也支持了重点项目或大型项目的建设。但与此同时,也对我国的外资和债务管理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课题。首先,我国必须将外债规模确定并维持在一个适度或合理的水平上,即借用外债既要考虑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对外债偿付能力和消化吸收能力,不能盲目大量向外举债。此外,还必须对外债结构的各个要素构成比例进行合理配置,优化组合,特别是要合理安排短期债务和中长期债务的比例,以达到降低成本、减少风险、保证偿还的目的。最后,尽管中国外债规模一直控制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以内,但应加快清理那些实际对外负债、又脱离政府监管的“隐性外债”,把“隐性外债”纳入外债监管范围之内,提高外债规范管理的有效性。

(五)维持国际收支平衡,保持充足的外汇储备,提高国家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一场国际收支危机和债务危机。片面追求高的经济增长率,进口需求超过出口能力,必然会导致国际收支出现逆差,使外汇储备减少,削弱了国家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因此借鉴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教训,必须维持国际收支平衡,我们既不能为出口而牺牲进口,更不能为进口而牺牲出口。在科学吸引外资的同时,我们更应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提高本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在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的同时,保持良好充足的外汇储备,以提高国家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恒阳等编.全球金融危机经典案例[M].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

[2]石俊志著.金融危机生成机理与防范[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3](澳)罗伯特・希斯著、王成等译.危机管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

[4]李栋巍.金融危机的成因及预防措施[J].财税与会计.2003.(09);

篇7

关键词:金融危机 预警模型

一、引言

2007年下半年,华尔街的噩梦正式开始,五大投行在金融海啸中渐渐英雄末路:贝尔斯登和美林证券相继被银行收购,雷曼兄弟破产倒闭,而剩下的高盛、摩根斯坦利也因形势所迫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这场金融危机已扩展到全世界的大多数国家,其中一些国家如冰岛等甚至陷入国家破产的边缘,建立和运用行之有效的危机预警模型来防患于未然迫在眉睫。

二、金融危机的定义及其分类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The Financial Crisis)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等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次贷危机等类型。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多类型交叉出现的趋势,其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并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三、历次金融危机概况

从1637年郁金香狂热和1987年黑色星期一到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最近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各金融危机之间存在着本质的不同,其产生的原因也各不相同。一般而言,金融危机的产生多数是由经济泡沫引起的,大都呈现出规模较大的繁荣-萧条周期性过程。当前的金融危机则是一轮超级繁荣周期的顶峰,此轮周期已持续了60多年。目前,在我国接近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资产中大约有一半以上投资于美国国债和机构债券,美国金融市场出现动荡必然会导致我国投资美国的资产严重缩水,严重影响我国资本市场投资者的信心,直接恶化外向型经济实体的运行状况使经济面临的风险不断上升。

四、建立预警机制应对金融危机

(一)金融危机预警模型的发展

预警(Early Warning)就是对某事物,如宏观经济运行、泥石流、地震、干旱等未来不太长的时间内可能出现的危险或者危机提前发出警报的一种经济活动,目的在于减少损失或避免损失。国际上金融危机预警系统的研究大致分以下两个阶段:

(1)启蒙阶段:1979年John F.O.Bilson在哥伦比亚世界经济杂志上发表了货币贬值的先行指标,华盛顿国际经济学院教授Morris Goldstein通过研究新兴市场国家金融脆弱性特征信号选择了一批预譬指标。1996年Frankel和Rose提出了FR概率模型。同年,Sachs、Tomell和Velasco设计了STV跨国回归模型,研究“Tequila效应”。1997年12月Kaminsky,Lizondo和Reinhart建立了一个相对比较完善的预警模型――KLR信号分析法。

(2)成长阶段:Andrew Berg和Catherin PattiUo在1998评价了1997年以前提出的三大预警模型:KLR、FR和STV模型的预警效果,并对各个模型提出修正模型拓展了研究范围。随后华盛顿大学教授Gracieh gaminsky针对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双胞胎”危机设计了新的金融危机预警系统。2000年10月,Panjana Sahajwala基于十国集团新的银行监管体系的研究认为可以通过风险评估建立新的银行预警系统。

(二)三大模型概述

(1)FR概率模型

1997年Frankel和Rose以100个发展中国家在1971-1992年这段时间发生的货币危机为样本,以各个国家的年度数据为样本资料建立了FR概率模型。此模型将货币危机定义为货币贬值至少25%并至少超出上年贬值率的10%。Frankel和Rose认为有很多因素可以引发金融危机,如GDP增长率、国内信贷增长率、政府预算赤字/GDP、经济开放程度等,在指标的选择上是比较全面的。

如果用Y表示货币危机,X表示危机的各种引发因素的向量,β代表X所对应的参数向量,那么就可以用引发因素X的联合概率分布来衡量货币危机发生的概率,A表示危机发生,B表示危机未发生,公式表示为:

(2)STV截面回归模型

横截面回归模型由Sachs、Tornell和Velasco研究建立因此又称为STV横截面回归模型。他们认为实际汇率贬值、国内私人贷款增长率、国际储备/M2是判断一个国家发生金融危机与否的重要指标。他们选择了20个新兴市场国家的截面数据,分析了1994年墨西哥货币危机在 1995年对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的影响,考察了货币危机发生的决定因素,将货币危机指数IND定义为1994年11月~1995年4月加权的储备下降百分比和汇率贬值百分比的总和。结果发现,如果一国的银行体制(LB)比较脆弱,汇率(RER)高估,同时外汇储备水平(DLR)较低,经济基本面脆弱(DWF)就会遭到更严重的攻击。

其中:β为7个指标各自回归的相关系数。在估计方程中假设:

(a)实际汇率贬值的国家遭受的危机较轻,但是这只与较低的外汇储备和脆弱的经济基本面因素有关,所以有:

(b)贷款膨胀导致危机的严重性增加,但也只是与较低的储备和脆弱的基本面因素有关,因此有:

(3)KLR信号分析法

KLR信号分析法由Kaminsky、Lizondo和Reinhart于1998年创立并经过Kaminsky的完善。该方法的理论基础是研究经济周期转折的信号理论,其核心思想是首先通过研究货币危机发生的原因来确定哪些经济变量可以用于货币危机的预测,然后运用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确定与货币危机有显著联系的变量,以此作为货币危机发生的先行指标。然后为每一个选定的先行指标确定一个安全阈值(使噪音-信号比率,即错误信号与正确信号之比值最小的临界值)。当某个指标的阈值在某个时点或某段时间被突破,就意味着该指标发出了一个危机信号,可以认为在24个月内将发生危机。危机信号发出越多,表示某一个国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爆发危机的可能性就越大。

他们采用1970-1995年发生于 15个发展中国家和5个发达国家的月度数据确定货币危机发生的临界值并建立了一个有效的货币危机预警体系。为了对发生危机信号的指标进行综合考虑,模型在单个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4个预测危机的合成指标:第一个综合指标采用简单加总法;第二个综合指标采用弱势和强势两种信号,对于强势信号乘以2弱势信号乘以 1;第三个综合指标是一段时期内的信号累加;第四个综合指标为加权平均,权数是干扰-信号比率的倒数。同时,他们还根据准确发出信号的概率、信号出现先于危机发生的时间长短、危机前信号出现的持续性等指标对危机预测的成效与实际危机发生的序列等进行拟合度检验,结果发现对预测危机表现最好的先行指标分别是:产出水平、实际汇率对长期趋势的偏离、股票市场价格、广义货币与外汇储备的比率等等。对于每个选定的先行指标,其表现都可归纳为下表:

表中ABCD的含义为两因素的十字交叉和。 表示指标发出有效信号的概率,表示指标发出失效信号的概率,定义

为噪音与信号的比率,使这一比率达到最小就可以得到每个指标的最佳阈值。Kaminsky等通过对25份关于20世纪50-90年代中期发生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货币危机的研究成果的比较,从中确定出与危机发生有较大关联度的变量将其视为货币危机的先行指标,具体包括:实际汇率对一般趋势的偏离、“过剩” 的实际M1的差额、M2的乘数、名义借款利率和存款利率之比等l5个指标。为了将指标发出危机信号进行综合考虑他们设计了4个复合指标,其中最简单且经常使用的是第一个复合指标:假设共有个预警指标,第i个指标在第t期发出信号与否用Sit表示,则第一个复合指标可表示为:

其中:

而另外3个复合指标分别考虑了指标分布不均衡、指标时间延续性以及指标不同权重,这虽然使得它们比第一个复合指标预警效果更好些但也会使预测变得更复杂。

(三)三大模型的评价及其缺陷

(1)FR概率模型

该模型构建简单,数据取得容易,方法较为成熟,应用较为广泛。但是为了预测1997年东南亚货币危机,Andrew Bery和Catherine Pattilo对模型的准确度进行了验证。该模型预测泰国在 1997年发生危机的概率不到10%,而预测墨西哥、阿根廷发生危机的概率分别只有18%和8%,这就说明FR模型在预测的准确度方面还存在一定缺陷:多次的估计导致了信息的过度用,增加了偏差降低了准确性;它在定义危机发生与否的标准上没有考虑到各个国家之间的差异并且在确定引发因素、样本数据方面对各个国家一视同仁没有区分;FR模型的样本数据采用的是年度数据,数据很难达到“大数定律”的要求,客观上限制了FR概率模型的实用性。

(2)STV截面回归模型

该模型除具有FR模型在指标选取和方便使用等方面的相同优点外,还使用了横截面数据,克服了FR概率模型没有考虑国别差异的不足,同时该模型的指导思想是寻求哪些国家最有可能发生货币危机而不是分析什么时候会发生货币危机。Sachs等人在1998年再次选用20个新兴市场国家的截面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对马来西亚和泰国在1997年的猜测与实际情况相吻合,对巴西和阿根廷的猜测与实际情况也较为一致,然而对印度尼西亚和韩国的猜测准确度较差。在实证检验中也发现了预警的许多偏差:STV模型要求找到一系列相似的样本国家但现实中国与国之间的差异通常很大;横截面回归模型考虑因素范围过于狭窄,只考虑汇率、国内私人贷款、国际储备与广义货币供给量的比率等指标;模型的估计方程是线性回归模型过于简单,现实情况往往是非线性的。虽然Sachs等人的回归分析法对危机发生的决定因素进行了有益的分析,但人们关心的不仅仅是决定危机发生与否的因素而更希望能够猜测危机发生的时间。

(3)KLR信号分析法

该模型的最大优点在于KLR信号分析法选取的是一种先导指标体系,信号一般在货币危机发生前一到两年内发出,因此便于货币管理当局提前应对,是一种真正的预警机制。同时预警系统指标选取原则是“信号一噪音”比最小也确保了指标选择的稳健性,而直接观察信号是否突破阈值并收集突破信号的多寡就能判断危机是否发生使得模型简便实用,易于实际应用。实证表明,用KLR模型来预测东南亚货币危机,泰国发生危机的可能性超过了40%,马来西亚超过了30%,印度尼西亚为25%~28%韩国为 20%~ 33%。这表明KLR模型比以往的预警模型的准确性要高得多。尽管KLR信号分析法作了一些开创性的研究,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用于预测的先行指标有限,这会影响判断的准确性;指标带有明显的倾向性,Kaminsky、Lizondo等选取的指标大多集中在外汇储备、信贷增长与实际汇率等方面同时放弃外债指标,使得该模型的指标体系有失偏颇。

五、结论

这三种方法的建模思想基本相同,都是寻找引发金融危机的经济因素并试图建立这些经济因素与危机之间有规律的联系,这样就可以根据这些经济因素当年的指标表现来判断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但是由于现有的预警模型建立理论与现实相符程度不是很高,很难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如何遵循现实情况建立预警模型是我们能否成功预测危机发生的关键。近几年,关于金融危机预警模型的研究重点指向了两个方向:非线性系统思路和人的行为心理分析。有专家指出金融危机是一个非线性的复杂过程,可以借助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的良好特性克服传统模型的不足,较准确的进行预测。同时,行为金融方面认为金融危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众心理预期逆转,羊群效应使经济在多维均衡点之间发生跃迁,人们的经济行为不是原来认为的经济变量变化的简单反映。近年的金融危机发生更印证了这样的观点,危机的爆发传播深化过程中经济行为人的心理影响已被许多经济学家所认识并不断予以重视,因此预警模型设计加入心理变量,通过监控公众心理的变化来预测金融危机无疑是值得探索的且有理论支持的。因此,随着研究的深入,预警模型的建设会与现实情况拟合的越来越精确。我们有理由相信危机并不可怕,人们终会探明危机“占卜术”。

参考文献:

[1]G Morris.GL Kaminsky.CM Reinhart Assessing Financial Vulnerability-An Early Warning System for Emerging Markets 2000

[2]Christian Weisrtoffer.VeronicaValles Monitoring banking sector risks:An applied approach[Deutsche Bank Reseach Working Paper Series Research Notes 29] 2008

[3]王新艳.金融危机的成因分析与预警研究.1999

[4]唐旭.金融理论前沿课题

[5]郑振龙.构建金融危机预警系统.1998(8)

[6]李国柱.金融危机预警模型探析.2003

篇8

关键词:公允价值;金融危机根源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

从2006年初开始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导致股市剧烈震荡。这场因“次贷业务”引发的金融风暴,目前已经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全球经济正步入衰退。这场危机爆发后,社会各界一方面积极寻找应对危机的举措;另一方面积极寻找危机产生的根源。在这一过程中,金融界人士提出:会计计量原则――公允价值,是造成金融危机的元凶之一。因为,根据现行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的原则,企业需要将市场价格迅速下降的资产价格反映在财务报表中,导致与抵押有关的证券资产巨额减计,过于真实和迅速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特别是对于金融机构由于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导致众多银行不得不过多的和“不合理”的减计资产,从而压缩了银行的放贷,金融市场流动性不足,进一步加剧经济震荡。在某种程度上加剧或放大了金融危机。所以,救市的手段之一就是要修改目前会计核算中的公允价值计量。面对越来越大的对公允价值质疑的声音,美国参众两院赋予了SEC暂停使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权利。公允价值,真的是造成金融危机的元凶之一?

一、公允价值与金融危机

(一)公允价值的含义。对于公允价值,不同机构有不同的定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

美国会计准则:公允价值“在计量日市场参与者之间在有序的市场交易中,出售资产所获得的价格或清偿债务所出的价格。”(SFAS157:《公允价值计量》)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公允价值“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IAS2:《存货》)

(二)公允价值使用的意义。公允价值被引入会计准则并在实践中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1、预防金融市场风险。金融市场是一个高风险的市场,金融工具总是与金融市场紧密相连,其价值也往往随市场行情的变化而不断地变化。投资者只有准确地认识市场价值的走势,才能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例如,20世纪八十年代美国曾发生严重的储蓄和贷款危机,一些金融机构利用会计计量原则――“历史成本原则”,掩盖问题贷款。由于没能真实和迅速地反映金融机构财务状况,导致投资者的判断失误,400多家金融机构破产,引发金融危机。从那以后,美国金融界就倾向于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产品,使得投资工具价值得到公允的体现,合理的反映金融市场的风险。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允价值”概念正是在吸取那次危机经验,为了预防金融市场风险而引入的。

2、提高财务信息真实性、相关性和有用性。财务信息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依据,传统的会计计量是建立在历史成本基础之上的,进行会计计量时只能依据已经发生的交易成本,入账后一般不得随意调整账面价值。而金融工具的交易活动从合约的签订到实施,要经历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金融工具的市场价格处于不断变动的状态,合约不经履行,成本就无法确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按历史成本入账(按照某一时点上金融工具的市场价入账),而且入账价值保持不变,就不符合金融工具价值变动的特征,违背了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原则,无法提供与决策相关的有用信息。

虽然,公允价值被引入会计准则即伴随广泛的争议,但是从风险预防与财务信息质量控制的需求出发,会计计量原则的主流是肯定公允价值的。

(三)公允价值与金融危机的关系。金融界人士提出,公允价值原则在次贷危机中造成了顺周期效应,即市场高涨时,由于交易价格高,容易造成相关金融产品价值的高估,市场低落时,往往造成相关产品价值的低估,是造成次贷危机的元凶之一。但是,从二者关系上看,公允价值只是金融工具价值的计量手段。公允价值计量方法不仅没有火上浇油,反而使危机更快暴露出来,让投资者尽快看到了真实情况。公允价值只是“温度计”,而金融工具价值好比人体温度,前者只能“如实反映”后者的高低,而不能决定其高低。公允价值只是把情况真实的表现出来,市场波动的影响被公允价值准则所捕获,做到信息透明性。其真正的目的在于:通过市场不断调整,让大家正确认识目前的问题。所以,如果因此次金融危机而改变会计准则,停止使用公允价值,“正如一个人发烧,我们藏起体温计,而不去服药,不能自动退烧一样”。通过放松会计计量的规则而“创造”的利益是一种幻觉,只能延迟问题的解决;改变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将会剥夺投资者在最需要关键财务信息的时候获取这些信息的权利。这种虚假“健康”信息,最终会导致资本市场的崩溃,使经济陷入长时期的衰退。

二、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

(一)信用消费监管失灵。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是由于美国的房贷市场爆发危机所引起的。在美国,贷款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从房子到汽车,从超市购物到电话账单,贷款无处不在,信用消费在美国非常普遍。特别是一些大宗商品交易,消费者都是分期付款,例如房地产消费。但是,在美国失业和再就业是很常见的现象。有些人收入并不稳定甚至根本没有收入,信用等级达不到标准,当他们通过信用消费买房时,被定义为次级信用贷款者,简称次级贷款者。到危机爆发前,大约有超过900万户美国家庭购买了新住房,其中大约20%的家庭借助于次级贷款。在这个过程中,美国房贷金融机构放松了对购房贷款业务的监管,一些负面因素逐渐浮现。在2006年之前的5年里,由于美国住房市场持续繁荣,加上前几年美国利率水平较低,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但是,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同时,住房市场的持续降温也使购房者通过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很困难。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进而引发大量涉及到次级贷业务的金融机构资金链断裂,企业破产倒闭,最终导致危机爆发。

(二)衍生金融工具的滥用。对衍生金融工具的监管失控也是造成此次金融危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近十多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为了规避金融市场所带来的风险,金融机构创造了大量的衍生性金融工具来规避金融市场的风险。在美国次级贷款业务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次贷机构为转移次贷业务所带来的风险,通过“风险转移”的方法,将次贷业务转化为证券再卖给投资者。次级贷款机构大约将超过6000亿美元的次级贷款债权转化为证券后,卖给了世界各国的投资者。与此同时,美国金融监管机构放松了对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评估与监控,使得“AAA”的信用等级的次贷债券泛滥成灾;以及投资机构的监管手段远远滞后于次贷投资业务的发展进程,使得投资机构也失去了对次贷业务风险的敏感性。但是,在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过程中,衍生金融工具只是被拆来拆去、换来换去卖到了世界各地的金融机构。在这过程中,不但没有使得社会实际财富增加,反而使得本来只是存在于美国金融市场的风险,伴随着次贷债券的投资行为,被传导到世界各地的金融市场,引发次贷风险被无限扩大。所以,当次贷危机爆发后,在危机四伏的金融世界里,“蝴蝶效应”引发毁灭性的全球性金融灾难。

(三)通货膨胀。在美国历时最长的经济“景气”时代结束、网络经济泡沫破灭后,美国经济陷入低谷。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政府只是单纯的以降低利息方式去刺激经济发展,同时又在市场上找到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房地产投资市场”来代替“网络经济泡沫”成为推动美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新动力。但是,这种做法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反而造了一个更大的泡沫。

在美国政府长期政策扶持、美联储长期的低利息政策,使得美国房地产投资市场迅速发展,刺激社会消费激增。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一些危机逐渐被积蓄起来,投资市场流动性过剩,引发社会通货膨胀。为了应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美国政府被迫提高短期贷款利率,使得次级信用贷款者还款能力下降,大量的次级贷款无法收回,引发次贷机构的倒闭与次贷投资业务的亏损,形成此轮金融动荡。

事实上,此次金融危机的源头就是美国房贷金融机构在市场繁荣时期放松了对购房贷款资格监管引起的。在美国宽松的房地产投资政策下,在房地产市场上形成大量的“次级抵押贷款”,成为了引爆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当“次级抵押贷款事件”暴发后,冲击波传导到了“次级债券”,又引爆了“次级债危机”。一场原本只涉及单一地区、单一金融产品的危机已经通过“蝴蝶效应”演变成了一场波及全球金融市场的飓风。现在的金融危机原则上是一个经济问题,在于次贷危机引发的流动性不足、金融创新缺乏透明度和有效监管,金融危机并不是由公允价值导致的。恰恰相反,应通过这次金融危机进一步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相关会计准则,提高会计准则在揭示、控制风险方面的功效。

三、金融危机的解决方法

现在的金融危机原则上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不是会计问题,在投资风险膨胀的今天,公允价值计量才是最能体现公司财务状况的计量方法,尤其适用于金融衍生产品。在次贷危机中,公允价值计量方法不仅没有火上浇油,反而使危机更快暴露出来,让管理层尽快看到了真实情况。金融危机的解决只有从危机本身产生的根源来寻找解决方案,因此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问题:

(一)恢复市场信心和信任。本次金融危机的爆发是由于次级信用贷款者到期无法偿还贷款引发的,是金融市场上的信贷出现了问题。信贷一词来自于信用和信任,在借出资金时如果没有把握收回,金融市场就会失灵和信用市场就会失效。这个问题的解决不在于诚信而是我们不知道资金真实的缺口,公众会失去对市场的信心与信任,缺乏投资信心,导致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不足,解决方案则在于恢复信心和信任。

1、建立存、贷款担保制度。政府为中长期存、贷款提供担保,以缓解银行间的惜贷与存款者挤兑气氛,缓解公众紧张的投资情绪,保证市场的流动性。

2、金融机构重组与政府持股。通过资本重组及其他“适当手段”救助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整合金融市场的资源。政府将以购买优先股方式向金融机构直接注资,提高金融机构的质量。

在方案实施上,一是不可单纯依靠投资者和投资机构自我的约束力,而需加强监管体系。二是强化全球金融监管体制协调。当前,经济、金融一体化使得各国金融市场相关性加强,某一市场失灵将会殃及全球市场。然而,现有的监管体系仍是各自为政,监管政策的出台主要是基于本国国内因素和利益考虑。为保证国内利益与国际市场需求的一致,便需要国际间的协作与协调。

(二)政府应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建立一套以“资本充足率”为主线,贷款回收监测为辅的风险预警系统,监管部门根据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高低与贷款回收情况,把金融机构划分为几种状况,监管当局据此采取不同的预防性监管措施,从而实现对金融机构风险和危机的控制。

监管部门根据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的变化,责成金融机构的资本在低于规定标准时采取内部的纠偏行动,以改善金融机构资本状况。同时,根据情况的变化,对有问题的金融机构实施早期救助,避免金融机构破产,降低金融风险。

(三)增加对基础设施的投入。政府增加对基础设施的投入,通常能带来几倍于投资额的社会总需求和国民收入,起到经济学上所说的“乘数效应”。这方面,通过兴办基础设施和公共项目促进经济复苏,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全体国民的收入水平,并借此帮助失业者恢复他们的信用,有效地刺激合理消费,尽快形成经济良性循环链。

篇9

本文就金融危机下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策做了论述。

[关键词]文化产业 创意产业

优化结构

转换机制。

众所周知,所谓文化产业是高科技和高智力型产业,和传统经济产业有很大的区别。传统产业的发展,严重依赖资金、土地和其他固定资产的投入,而文化产业的发展更注重人的头脑智慧的运用,由此产生的文化内容创意和科技手段成为该产业的命脉,文化产业特有的行业特点使一些文化行业逆势突围。金融危机对中国加工制造业影响是巨大的,但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冲击相对较小。在此环境下,怎样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下面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准确界定文化产业的含义。

研究资料显示由法兰克福学派于20世纪30、40年代提出了“文化产业”(Cultural Industry)这个命题。到了20世纪后期,世界范围内的知识经济、文化经济蓬勃发展,使得文化产业大军迅速壮大,成为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主力军。据此国际学术界从文化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的角度对文化产业进行了界定。“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y)是英国对文化产业的命名,欧洲其他国家则称“文化商业”(Cultural Business)或“文化企业”(CulturalEnterprise)。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存储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来界定文化产业的。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步入了衰退、萧条的困境。中国经济作为世界经济的一部分,同样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文化产业虽不像其它行业那样敏感,但也有所表现。金融危机使我国经济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国民经济面临改革开放以来最严峻的考验。

二、经济危机背景下的文化产业如何发展。

1.深化体制改革,转变运营机制。

首先深化文化企业的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主管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实行政事分开,实现管办分离。强化市场监管,增强公共服务意识,改进文化管理手段,加快行政审批制度和文化行政许可的改革,提高行政管理效能。其次,加快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步伐。转换运营机制,通过转企改制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模式,以市场为主体,投资方式多元化。建立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监管体系使其保值增值,在未来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俱强的文化企业。

2.优化产业结构,打造文化品牌。

首先以提高内容创意和增强生产能力为目标,努力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调整内容创作,改善产业的生产和经营机制,大力促进创意创作和节目营销能力,让内容生产与创新基地及产品交易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品牌。

其次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也是应对金融危机的战略。对于平面设计、工艺美术、影视制作、动漫画设计、网络游戏、建筑与工业设计等应用软件的开发,要成为主要门类的文化创意产业,营造创意创作的积聚氛围,建设创意产业园区,培植创意企业,开发创意产品。

3.扩大内需,产业发展国际化。

文化创意产业如果能在金融危机中找到机遇,并且能拉动经济尽快走出低谷,打造中国的软实力,促进文化产业走向世界,就必须扩大文化内需,把产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培育文化消费市场上。应对当前人们休闲时间增多、寻求精神慰藉的内在心理,发展各地大众性文化消费市场。打造名牌走出去,面向国际发展我们的文化产业。当今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大国文化贸易竞争的焦点。投入低、利润高的特点,使利润隐蔽性特高,不会面临反倾销制裁等问题。文化贸易应将发展产品出口作为文化产业经济发展的重点。同时加快对海外文化交流机构的建设,推动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力争使我国的文化产业在国际竞争中拥有话语权。

4.培养自己的人才,吸纳国外的人才。

大家知道,要发展文化产业经济,具备优秀的人才是关键。要从国家的高度、从世界的视角,培养国内人才,给予政策支持来吸纳国外的人才。努力塑造一支文化创意产业经营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尤其是具备多种本领的复合型人才。在高等院校中设立相关专业,有目的地培养一大批专业人才,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吸纳引进一批熟悉国际文化市场规则和环境的高端文化人才。如今金融危机正影响全球的经济发展,抓住这个机会,引进国际高端创意人才,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能力和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全球金融危机的大爆发,给我国乃至世界的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然而个别因素却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一些原材料价格及设备价格的偏低,使文化企业的生产尤其是技术改造缩减了成本。城市失业人口的剧增,薪酬普遍降低,也为文化企业节约了人员开资的成本,为文化企业选拔优秀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创造了先决条件。可见,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却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中国产经新闻报,2009年2月9日。

篇10

关键词:金融危机,国际化,条件,路径

1 引言

货币国际化虽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但是,人民币的国际化是一个较新的话题,尤其是此次金融危机之后,更是给这一命题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使得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成为可能,如果人民币能够国际化,则有利于避免我国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不公待遇,有利于避免和分散汇率风险,取得铸币税收益[1]。有助于提高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有利于开放和扩大中国的金融业务[2]。但是,它有利有弊,有可能使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影响,使得货币政策实施的难度加大,使得人民币汇率受到冲击[3]。

2 货币国际化的含义及条件

2.1 货币国际化的含义

Cohen(1971)最早从货币职能的角度进行了界定,他认为,货币国际化是货币职能由国内向国外扩张,即就是国内职能在国外的扩展,当私人部门或者是官方机构出于各种各样的目的将货币扩展到发行国以外发挥货币职能时,该国货币就达到了国际化的层次[5]。Hartmann(1998)又进一步发展了Cohen的定义,使得货币国际化的定义在货币不同职能中具体化。作为支付手段,国际化的货币在国际贸易和Y本交易中充当媒介,在外汇市场上,官方将其作为调控的工具。作为记帐单位,国际货币被用于商品贸易和金融交易的计价,被官方部门用于确定汇率平价。作为价值储藏手段,用国际化货币形成的金融资产构成私人部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构成官方储备资产的源泉。

国内学者潘理全(2003)从动态角度给出了货币国际化的解释,认为是国家货币走出国门、逐步成为世界普遍接受的国际货币的动态演变过程,并指出这是该货币发行国综合国力、对外开放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和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中低地位的重要体现[6]。

尽管货币国际化的的定义不尽相同,但是有一点是共识:货币国际化是货币走出国门,被他国或地区的参与者普遍接受,在一个比较大的国际市场的范围内来充当一般等价物,发挥货币的各种职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国际货币的过程。

2 人民币国际化的障碍

一,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

中国的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1)金融工具形式单一、规模有限。(2)金融体系存在明显的二元结构,一是以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为中心的由现代大银行为代表的现代部门;二是以落后的农村为中心的一些传统部门(3)金融机构单一,商业银行在金融活动中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非银行金融机构不发达,金融机构的效率较低。(4)直接融资市场落后,监管不完善,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靠自我的积累和向银行贷款,而中小企业一般又很少能够从银行顺利贷到款,资金来源成问题。

二,中国的经济结构不合理

我国经济结构失衡表现在三大产业比例失调与产业内部失衡并存,我国第三产业比重为40.1%,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美国的74%水平,与同期俄罗斯63.3%相比,也明显偏低[14]。在三大产业比例失调的同时,产业内部失衡也较为突出,现代农业发展还特别落后,基础薄弱,工业虽然强大,但是科技含量较低,企业生产的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

三,尚未形成有效的利率、汇率市场化机制

虽然我国2005年汇率改革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是实际上还是参考美元的汇率在浮动,而非参考一篮子货币。2010年汇率改革强调重在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增强汇率弹性,使其能够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我国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关键在于经济结构的转型,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利率市场化能够完善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状况,提高金融机构的管理水平,有助于增加国内金融市场对资本账户可兑换的承受能力,增加货币政策调控汇率的能力。第一,我国长期实行利率管制,利率市场化后对于商业银行来说风险较大,因为商业银行主要靠利差收入为主,盈利模式太过单一。第二,在银行贷款中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为了公共事业而贷款所占的比重比较大,而这些项目收益水平一般都比较低,利率市场化势必会提高他们使用资金的成本,所以,这样容易造成不良贷款的增加,增加金融风险。所以,利率市场化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障碍。

3 后金融危机时代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选择

3.1人民币国际化的时间路径

人民币的国际化是在2008年爆发了金融危机之后逐渐显现,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和经济等各方面的实力,专家和学者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预计人民币的国际化大概需要30-50年的时间。也就是如果中国的经济不发生大的波动,大概在2040-2065年可以实现国际化。最为关键的是,人民币的国际化并不能操之过急,不能照搬别国的经验,而要依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3.2 人民币国际化的功能路径

首先,人民币要成为重要的贸易结算货币,要不断扩大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的使用范围。其次,人民币在国际投资中发挥重要作用。最后,人民币在各国家的官方储备中占据一定的比例。根据各经济体的实际状况和有关国际社会的期待,人民币国际储备份额达到30% ,这一比例可以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基准线。

3.3 人民币国际化的空间路径

人民币国际化的基本路径是周边化一区域化一国际化“三步走”[14]。首先,在“大中华”圈内实现在相互贸易、投资和储备中主要使用人民币,推进人民在周边国家中发挥各种货币职能。其次,实现人民币的区域化。最后,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在贸易和投资中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

4 结束语

由于金融危机的爆发,美元、欧元、日元等国际货币遭受到了重创,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改变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人民币的国际化这个命题也是在此次金融危机之后逐步被专家和学者重视,金融危机的爆发,虽然世界经济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尤其是西方的发达国家,但是人民币的币值相对比较坚挺,经济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人民币的国际化具有一定的优势,会带来很多的收益,当然也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和代价。人民币的国际化需要借鉴别国的经验,但是不能照搬西方国家,需要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在政策、经济、政治等方面采取措施,有步骤、有程序、有规则地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顺利地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

参考文献:

[1]黄达.货币银行学.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59

[2]雷洁,潘冠中.金融危机下人民币的国际化问题研究-基于成本与收益的角度.云南省第三届社科学术年会-金融危机与促进经济增长论文集,昆明: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云南财经大学,2012:309~317

[3]张晓旭.国际货币体系演变中人民币国际化意义.时代经贸2011(14):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