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导学案范文

时间:2023-07-31 17:44: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地理导学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地理导学案

篇1

一、导学案设计应该体现“全面性”,突出整体知识结构

地理学案是课程知识的浓缩,是课程教学的重要体现依据。在导学案的设计中,可围绕课程学习知识重点和难点,注重优化教学内容体系。在教学中,教师可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和优化课程学习资源,理清学习知识结构、层次,让学生能够在简单明了的导学案中进行灵活多样化的掌握和运用。围绕课程知识结构体系来设计导学案,应该注意如下环节:(1)浓缩教材内容,即按照课本知识编辑的顺序层层展开,以文字表达为载体,辅以地理插图、思考探究题目等学习内容。(2)设计难易相当的题目,既要体现课程学习内容的精华,又要让学生能够在预习过程中积累基础知识,同时,能够让学生通过思考质疑来深入学习过程。(3)导学任务目标具体明确,即要能够根据学习内容确定一定的学习目标,便于学生参照。

通过导学案的整体优化,能够帮助学生理清课程知识结构体系,通过优化设计,更能够使得课程知识结构体系更为合理和科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运用能力。

二、导学案设计应该体现“目标性”,明确学习探究方向

导学案的运用,就是要体现“引导”的特征,即要求在学习引导中能够更好地发现课程知识的奥妙。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过程中,应该能够围绕课程知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情感深化为目标设计原则,来优化导学案设计。

在导学案的设计中,教师应该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学习目标为根本,结合学生的学习认知实际,设计富有层次性和发展的学习引导目标。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运用过程及知识达标要求进行明确的规定。这些教学目标更是学生在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过程中始终参照的载体。在设计中,应该关注如下几个方面:(1)深化学习内容知识。(2)设计一定的任务学习目标,设计的探究问题必须具有挑战性和升华性,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中给予学习探究。(3)注意目标之间的有机连接,即要能够让学生在递进式的学习目标引导下,更能够积极主动参与课程学习。

导学案的目标性,更能够为学生的思考交流提供引导和参照。例如,在“天气与气候”的教学中,就该环节的学习,笔者设计了如下的学习目标:(1)了解天气与气候的区别;(2)掌握天气的正确表述及相关符号内涵;(3)能够通过卫星云图和天气预报来了解相关气象信息。很显然,上述导学案的学习目标,不仅体现了课程知识结构之间的层次性,更为学生学习探究明确了学习方向。

三、导学案设计应该体现“功能性”,深化学习运用过程

导学案设计中,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应该是其中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通过这样的教学功能引导,能够让学生在拓宽课程知识视野的过程中,深化学习运用过程。导学案设计体现的功能性,就是要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课程知识要点和提高技能运用的过程中,关注如下的功能设计:(1)自学感悟升华功能,要求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平时学习和理解感悟,通过运用发散性的思维来充分认知课程的知识表达要求。(2)激趣引导功能,结合实际,利用文字、图画、诗词等设计,对学生进行有效暗示,以引发其好奇心、激起学习兴趣,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3)辅助拓展功能。尽量使用教材中的素材、图片和各种课外补充资料,来帮助学生拓宽课程学习视野和思维,引导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程学习,真正发挥导学案的辅助、促进功能。

篇2

所谓导学案是指教师为了便于在课堂上设计活动、游戏、竞赛等形式而精心设计的引导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下面就导学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运用谈谈本人的几点做法。

1.在导学案之首设计"竞赛"试题――导入

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利用其好胜心,将学案中的课前复习设计为小组竞赛形式。这一步骤的做法是:事先制定好竞赛规则和鼓励措施及班级分组。在每节课上课时发下竞赛试题(适量),约3-5分钟后就派几个小组代表上黑板前展示各组的答案,接着再派另外几个小组给予批改,然后,老师和全班同学共同批改并决定胜负,最后给予掌声、口号等赞赏性的语言鼓励(如向第几组学习、非常不错、也不错、还行等)。这样一来,课堂气氛非常热烈,本无心学习的同学也自然而然地把精力集中到课堂上来了,以至达到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但这种竞赛题的设计要求教师在钻研教材设计学案时要认真研究新、旧课之间地理知识的内在联系,并结合生活中地理知识,使竞赛成为联系新旧知识点的桥梁和纽带,起到上挂下联,温故知新,自然过渡的作用,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如我在讲授《西双版纳》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竞赛题的:①我们家乡最丰富的资源是什么?②我们家乡以发展什么工业为主?③我们汉族人最盛大的节日是什么节?表扬结束后,话题一转:那么,西双版纳情况如何呢?就很自然地转入新课的学习。这样做,既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又符合学生学习知识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既让学生兴趣昂然又让学生思路清晰,更有利于集中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把他们引入探索知识奥秘的境界,为后面各环节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起到了巩固旧知识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2.在导学案中设计自学提纲――导读

导读是指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分析图表的过程,是导学案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这一环节要求学生紧扣课本结合提纲把主要知识点掌握住。但有的初中生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因为对课本内容缺乏分析,综合,往往逻辑混乱,思路不清,记忆不牢。因此,如何加强对中学生的阅读指导是教者课前务必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教者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和了解学情精心设计自学提纲及活动程序,并指导学生学会围绕学案中设计的问题找重点、做记号,让学生分段阅读、看图分析,理解不同层次的知识,理清结构,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和迁移,对类似问题的比较,注意插图与课文内容的对照与转换等等;同时还要加强实践活动。

如学习比例尺有关知识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①比较北京市图和中国地图哪幅图的比例尺大?②哪幅图表示的范围大?③哪幅图上北京市表示得更详细?一边比较,一边让学生把三个问题的答案写到图幅的下面,然后将写在图下的结论写出来即是:"比例尺大,表示的范围小,内容较详细;比例尺小,表示的范围大,内容较简略"。接着进行指导实践活动比赛,要求各小组都拿出三张大小一样的纸张分别画出学校一冻楼、两冻楼和三栋楼的平面图,看哪个组画得快而又美观,及时给予中肯的表扬和鼓励。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有关比例尺知识点的理解记忆和动手能力;又有利于总结比例尺大小与表示内容详略和范围大小的关系,同时,还可教会学生绘制地图时如何选用合适的比例尺,使知识步步加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提高了自主学习的效果。

3.在导学案中设计思考活动题――导议

导议最突出的特点是:运用启发式引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围绕学案中设计的思考活动题展开讨论。这是一节课的关键,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在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学案中设计的思考题进行思考并展开讨论和发挥想象。这个时候正是最多学生想偷懒的时候,这时老师该怎么做呢?这就要发挥老师的机智了: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或学案中提出的思考题采取相应的新颖的手段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刺激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始终保持积极主动的思索状态。如讲授《西双版纳》一课时,我先根据课本中提供的活动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西双版纳近年来旅游业下滑的原因,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这样一来,就有不少学生感到疲惫和困惑。这时我就给他们播放与活动材料相关的视频,让他们看到真实的情境,从而激发他们的思考欲望,再利用反问、对比和设问等各种形式结合视频所揭示的社会现象,设疑引导,将趣味性和现实性融于一体,启发学生思考,然后派出几个组的代表发表各自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及时给予中肯的表扬和鼓励。接着继续播放不同行业人士给西双版纳旅游局献策的视频,让学生借鉴,启迪学生发散思维提高想象力,最后,要求学生以"假如我是西双版纳景洪市的市长"为题拟写一编经济建设的简略方案。这样的精心设计和合理安排既符合学生的思维活动顺序,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创新能力;又可避免教师过多单调讲述,也能推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和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导学案中设计不完整的知识纲要和练习题――导练

篇3

关键词:学案;地理教学;教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5-0082-01

相对于传统的教案来f,“学案”强调的是学,教案强调的是教,教学的本质应该是关注学生学了什么,出发点在于学生,而不是关注教师教了什么。初中地理教学内容庞杂,难度较大,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不高,这始终是初中教学中的难点。但是如果地理教师能够编写出符合学生认知的“学案”,那么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一、教师心中有学生是根本

编写“学案”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地理。因此,在“学案”的编制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做到以学生的认知为依据,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在民主开放的氛围中,在重点突出、方法得当的“学案”模式下,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地理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地理素养。例如,在多变的天气教学中,由于学生们的生活阅历比较少,因此教师应把天气与人类的生活、生产的关系,以及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作为本节内容的重点及难点。在“学案”导学的过程中,教师设计问题:第一,什么是天气,天气的特点是什么?第二,什么是气候,它和天气有什么不同?这个问题教师要注意学生的能力分层,要求所有学生完成第一问,可以选择完成第二问。教师还要让学生学会收听天气预报,记住常用的天气符号,观察卫星云图。在“学案”的最后,教师发给学生关于一些城市雾霾的新闻报道,要求学生阅读,使他们形成环境意识,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责任感。这节课教师采用了要求学生阅读课本文字与搜集身边关于天气的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地理,这不但降低了地理学习的难度,同时提升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也符合学生的心智特点。

二、“学案”中有教案是基础

“学案”中除了给学生提示重要的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地理学法指导,让学生们自己循着教师的指导,学会用地理的眼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教案中的教转化为“学案”中的学,这才是“学案”出现的最大的前提背景。例如,在自然资源土地资源的教学中,教师首先以表格的形式帮助学生们梳理这些分散在教材里的知识点,见下表。

接着,教师再给出填写表格的范例,让学生们通过探究合作填写空白的内容,从而提高学生们对知识的综合整理能力。另外,教师要充分利用地理学科的特点,让学生们阅读观察中国土地主要利用类型的分布地图,然后填涂地图册上的相关内容,培养学生的空间地理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我国土地类型的区域分布情况。在当堂训练的环节,教师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题,暗示学生这节课在考试的过程中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这样既检查了学生自学的情况,又锻炼了学生应考、备考的能力。这节课是地理教学中比较枯燥的部分,学生们没有学习兴趣,教师可通过“学案”帮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

三、课堂中有“学案”是关键

教师精心编写的“学案”,必须按课程的安排及时发放给学生,让学生们按照教师提供的方案去学。学生完成了“学案”,教师必须再及时收上来,仔细批阅。在批阅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确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发现学生的思维漏洞,并进行分析总结,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这才是科学、高效运用“学案”的关键。例如,在亚洲的位置和范围的教学过程中,上课之前,教师就已经把这节课的“学案”发放给了学生,包括温习旧知识阶段,主要是复习上册关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地球上大陆、大洋的名称,为下面导入新知识打下基础。接下来教师应安排学生自学,让学生运用地图,以填空的形式,自主完成关于亚洲的位置和范围、亚洲的地理区域划分以及亚洲的世界之最等相关基础知识的总结整理。在能力提升阶段,教师可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总结表述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的方法。教师在批阅的过程中,发现学生们对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在能力提升阶段,虽然在填空之中就提示了位置和范围的表述方法,但是学生仍然表述得不够具体、全面,旧知识掌握得比较模糊。这样,“学案”就成了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因此,教师要以旧知识提问的形式导入课堂,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教师和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共同总结北美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再通过小测验的形式复习亚洲的世界之最。

四、结束语

“学案”是“先学后教”高效课堂模式的物质基础,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导航。针对初中地理学科,教师必须立足地理学科的特点,依据初中生的认知能力,把握好“地理学案”的编写规律,让“学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助手。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初中地理 教学策略 生活实际 互助式教学 导学案 反思

教育是一门艺术,有着极大的发挥空间,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一些最基本的教学策略是需要我去掌握和熟练运用的。在这里,我们来简单地了解一下初中地理教学中所涉及的几个基本教学策略。

一、紧密结合生活实际

地理是一本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因此我们应该发挥它的生机与活力,不要将它教成一门刻板的、识记型的学科。要努力体会社会即是学校、生活即是教育这个思想,让学生把生活融入到学习、把学习融进生活,从而使地理教学更加的生动、活泼和有趣。具体的方法有:

(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培养善于观察的习惯,能够敏锐感知生活地理中的人文焦点。(2)强化生活实践能力,践行“知行合一”的理念,从做中学地理。(3)帮助学生建立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他们不仅能掌握知识,还能运用到生活实际当中,强化他们对于联系的敏感度。(4)帮助学生将课堂所学与其自身的知识架构融合,摒除陈旧甚至是错误的生活体验,使之形成新的知识体系。(5)让所学知识回归生活,服务生活。

二、建构互助式教学模式

现如今已经是素质教育时代,互助式教学模式是一种能够全面提高学生互助学习、探索创新能力的最有效模式之一。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按照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归纳三大流程来进行组织。

1.发现问题。这是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一大改变,将老师单纯的讲授变为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从这一阶段开始,就可以将学生分组进行探索,提出他们认为有用的疑问,然后组员之间先进行讨论,得到统一意见后,再让组与组之间进行讨论,最终确定问题。

2.解决问题。带着他们一致同意的正确问题,再次分组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各自的解决方案,这一阶段,组与组之间先不进行沟通。

3.总结归纳。这一阶段,组与组之间将各自的解决方案和研究成果公布,然后全体学生进行总结分析,找出最佳方案,总结遗漏和不足,最终形成一个统一思想。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关系便能很快建立起来,最终形成他们自身的能力。

三、活用导学案教学模式

现如今,新课程改革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导学案教学的应用正是符合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导学案教学模式贵在能够促使学生学习,提高学习能力,一般包含以下三个过程:

1.课前练习,在练中学会自学。这是导学案的重要步骤,需要我们精心编排练习题,将教学目的、基础知识、重点和难点等融进习题之中,让学生在习题中学会自学。

2.课堂实时互动和探索,落实教育目标,实现教学难点的突破。

3.及时有效地进行课堂检测,突出重点难点,关注基础知识,逐级划分层次,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从而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四、使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不论什么学科,如果教学方式一成不变缺少变化,必然会让学生产生反感,影响教学效率。在初中地理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必须要勇于创新和探索,让自己的课堂生动活泼。在这里可以举一些比较常见的方式:(1)将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参与进来,比如给他们一个固定的时间段,让一个或几个学生走上讲台,用他们自己的语言和思路来讲解新课。(2)组织知识竞赛,评优评先,提高学习兴趣。(3)引入实验,让学生对知识有直观认识。(4)组织实践考察活动,亲近地理,感知知识。(5)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不迷信权威。等等。

五、反思式教学

教育是一个严肃地活动,作为教育的主要引导者,必须时刻反思自己的行为得失,才能使教育工作质量提高。反思式教学其实就是能够利用好“反思”这个武器的一种教学方式。概括来说,反思式教学包含的内容有:

1.反思教学观念,摒除落后的思想,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改变应试教育的不好传统。

2.反思教学设计,多学习、多思考,将好的教学设计方案保留和发扬,将落后的教学设计更新或者放弃。

3.反思教学过程,这是反思的重要部分,也是最关键部分,要时时刻刻反思自己教学过程的优缺点,及时调整各改进。

4.反思教学态度,包括对工作的态度、对学生的态度,工作态度要端正积极,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因材施教。

5.反思教学方法,方法千千万,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方法,多总结、多归纳。

以上,只是从五个方面笼统地涉及初中地理的教学策略,其实,还有很多高效、有用的策略就摆在那里等着我们使用和发现,只要我们能做教育的有心人,就一定能够将初中地理的教学质量提上去,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慧. 初中地理探究性学习方式的评价[J]. 地理教育,2005(01).

[2] 王秋林. 地理教育中如何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J]. 时代教育,2009(08).

[3] 闫龙. 地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2008.

篇5

关键词: 高中地理;导学案;有效性

一、高中地理导学案的基本应用原则

(1)新课程改革需要保证学生的主动性学习,让学生更加有兴趣的学习,积极的进行课堂探究学习,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保证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及其创造性的发挥,这就需要进行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应用,以导学案为载体,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保证自主探究的优化,让学生进行自身问题的发现、解决,进行知识体系的主动构建,从而适应新课改的工作要求。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教师需要进行导学案教学体系的健全,遵循主体性的原则,教师要导学案设计过程中,要尊重学生,为学生创造一种积极的学习环境、范围,让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学习活动,保证其主体作用的发挥,教师要相信学生,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保证学生进行学习内容的处理,保证学生主动进行自身知识体系的建设。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努力实践、合作交流,让学生做好知识的总结、归纳、概括等工作,保证学生的自我发展,保证其知识体系的构建。

(2)这也需要教师遵循教学多样性的原则,要针对自己学校的学生情况进行学案形式的优化,保证教学形式的多样性,保证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可以进行新授课模式的应用,进行复习课模式,习题训练课模式等的应用,这也需要教师做好学案的编写准备工作,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生活经验等进行分析,保证当下生物教学学案的针对性及其实用性。

(3)教师要注重探究性原则的应用,保证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做好问题的设置工作,保证其积极性及其启发性,让学生之间实现合作探究,引导学生从已有生活经验及其知识背景出发进行自身学习思维的激发,激发其求知欲望,从而进行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及其解决能力的培养,保证学生探究积极性及其主动性的提升。

二、高中地理导学案应用体系的健全

(1)这就需要教师做好地理导学案的编制工作,教师需要进行教材的认真研究,做好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教学理念、教学问题等的研究,教师可以进行集体备课形式的应用,做好备课研究工作,做好修改审定工作,进行现有学案设计实验经验的结合,进行新课程理念的应用,保证学习目标的良好导入,保证基础知识的梳理教学,保证教学重难点的突破,积极做好习题扩展及其训练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地理教师要引导好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比如进行双基内容、面向高考、突出重难点等方向的目标树立,在学习目标的设定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学情、校情、师情等,保证其准确性、全面性,保证学生对于主干知识的把握,保证发展能力的强调,保证学生创新能力、图文转换能力等的培养,保证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分析问题,保证其理论及其联系实践能力的提升,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及其合作探究学习的强化,教师要进行教学方案的优化及其更新。

(2)在导学案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到导议的重要性,教师需要做好引领思维、积极思考、共同探索、归纳总结等的工作,保证导学案教学体系的健全,实现其内部各个环节的协调,这需要进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案应用,围绕学案设计工作进行教学,教师可以进行讨论法、启发式等的应用,保证师生、媒体、生与生等之间的交流互动,保证重点问题的解决,保证疑难问题、共性问题等的解决。教师也要允许学生进行自由提问,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进行学生的智慧的发挥,保证其积极主动学习状态的保持。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需要做好学生的分组工作,要让每个小组成员围绕自身目标进行相互配合,做好相关的探究工作,进行学习任务的完成,保证教师点拨疑点的减少,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这就需要实现训练扩展、巩固提升等的开展,引导学生做好学习情况 检验工作。

在新课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围绕学生进行多种题型的布置,做好分层设题,按照分层要求,做好学生的引导工作,进行必做题及其选做题的设计,保证训练题的良好设计,进行重难点的提出,保证其有效性、针对性等的提升,保证其练习题的高质量,保证学生练习质量的提升。在重点知识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多角度的习题选编训练工作,针对那些经典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反复的训练。

(3)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进行导学案引领作用的发挥,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做好导学案的问题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需要进行良好的互动,进行地理问题的良好解决,这需要进行读图方法等的归纳及其总结,保证学生的独立探究、独立思考等习惯的培养。做好学生的知识学习的查缺补漏工作,进行导学案的利用,保证知识结构体系的完善,要进行导学案、教材、课件等关系的处理,保证循序渐进教学模式的开展。

在上课完毕,教师要进行教学方法的反思,进行学习的学习兴趣的激发,进行知识点的训练难易程度的控制,做好相关的知识分析及其总结工作,进行该堂课教学问题的反思,反思的重难点是如何更好的提升教学效益,如何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从而帮助教师进行经验的及时总结,进行教学不足的改善,保证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更加科学化、合理化。以先进的理念为指导,教师引路,学生走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主学习独立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实现了学生乐学、师生互动、高效教学这一目标。

通过对地理导学案体系的健全,更有利于提升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效益,这需要引起相关教师的重视,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明确到师生各自的角色,相互学习,相互吸取经验,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 邓士木. 用理科思维复习自然地理[J]. 地理教育. 2011(09)

篇6

关键词:同步练习;地理;课业;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317-01

在课改和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为了提升我校素质教育质量和课改理念,打造我校的"五一一五"有效课堂向高效课堂迈进的步伐,在我校的"五一一五"高效课堂模式的指导与实践下,我地理学科组的教师制作、不断修改完善和运用地理科《同步练习》,在运用的基础上,地理学科成绩逐年攀升,得到学校、家长、学生的认可。在此,浅析《同步练习》在我校地理学科中减轻课业负担的作用:

1.《同步练习》制作的背景

1.1 指导思想。本次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为现在的有效课堂模式,改变现行课堂上"一言堂"现象,重讲不重学的现象,彻底改变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现象。通过改变教师的思想观念,改革教学模式,学习和借鉴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强化其自觉学习的内驱力,促成学生在课堂上的三动:动脑、动口、动手,激发学生的潜能,张扬学生的优良品质和种种本领。让那些有浓重厌学情绪的学生们能主动地自觉地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去,并且感受到成长的快乐和幸福。

1.2 突出构建我校的"五一一五"课堂模式的"四个基本环节" 。根据我校课内规则要求:课堂必须要有的四个基本环节――预习检查、合作学习、交流展示、达标检测。同时要求做到:课堂结构是固定的,时间分配根据学科特点和个人教学风格是灵活的。其具体体现为:

【预习检查】预习可安排在课前或课堂,提倡课前预习和检查,由小组长检查(双色笔、检查日期、签名),教师检查第一环节完成情况,为上课赢得更多时间。预习不能只安排看、思考,一定要动手(或抄、写、答、解),便于检查。

【合作学习】讨论、探究的问题要精选,紧扣教学内容,不宜简单,不宜过多。学生人人参与。

【达标检测】有层次和梯度,适量。可教师批阅,也可小组批阅,以等次或分数评价。

2.《同步练习》制作的流程

2.1 导学案的版式及内容。根据学校"五一一五"高效课堂和课改要求,导学案统一使用学校规定的版式,内容主要有:学习目标、预习内容、课堂训练、师生点评、巩固练习、归纳总结、作业布置。预习内容不能只设置问题,要以题目形式展现,使学生能动手做。课堂训练题目为教材中内容,不宜拓展,学生可独立或通过交流完成。巩固练习要将知识适当延伸和拓展,学生动动脑筋思考可以完成。教学讨论,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小组,与学生平等交流,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积极鼓励学生使用"我帮忙"、"我纠错"、"我点评"等激励语言,培养学生由听得懂到能够做再到能讲解的综合能力,体现真正把时间还给学生,真正实现课堂以学生为主体。课后作业实行自,强调学生选做,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学生抄袭作业的现象。

2.2 由导学案的编写转变为《同步练习》及使用。2012年6月底,学校按照课改理念和要求,并结合我校实际提出了我校的课改模式为"五一一五"。以此为基础,学校安排各学科的骨干教师初步制作出导学案,并在当年8月中旬组织各科教师对制作的导学案进行修订、补充和完善。对完善的导学案学校统一印制装订成册,学生人手一册。教师使用时,先熟悉教材及导学案,可针对本班学生情况和自身教学特点,对导学案的内容再次进行删减和增补。到2013年6月,学校召开各科制作导学案的组长会议,听取教师们对导学案使用中的意见和建议。在本次会议后,学校再次提出:努力完善导学案并将导学案转变为《同步练习》,内容主要有:学习目标、自主预习、合作探究、课堂达标、拓展延伸五部分。在每一年度使用后,各学科教师根据课堂的特点、知识结构、课本修订和学生使用的实际等不断增补、删减并不断完善。

3.《同步练习》在我校地理课堂上的操作流程

3.1 对学习目标栏目的使用:"五一一五"有效课堂在我校地理科基本以目标教学为主,在导出本节课题时,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目标可通过学生齐读或教师带读完成,让学生知道本节课应该完成的任务,按目标进行教学,在课堂小结时再按目标进行小结,利于学生对照目标查找自己上课中的不足,在课后复习巩固时加强本部分知识的理解。

3.2 对自主预习栏目的使用:按照预习要求,学生通过对教材的阅读,熟悉教材后,完成自主预习部分,并熟练掌握自主预习部分知识,地理科代表和小组组长的自主预习部分由教师批阅,而小组成员的由小组长代阅代批并对学生对教材的熟悉程度进行了解,对存在的问题向教师反映(对知识点的问题教师上课时加以评讲,对学生问题教师课后与学生交流完成),并监督小组成员认真掌握本部分知识。

4.《同步练习》在学生课业负担中的调查分析

调查分析如下:

4.1 使用我校《同步练习》的学生在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和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成绩比县城其他同类学校期末成绩总成绩高12分以上,比乡镇中学高18分以上(比对的四所学校有三所没有专业的地理教师);(分数来源于部分学校老师提供或教研室数据)

4.2 我校学生使用《同步练习》的时间比以前要达到的成绩所需时间减少了近1/3,学生在课外时基本不需花时间学习地理,在课前只需花20分钟左右完成自主预习部分,课堂结束后只需花10分钟完成拓展延伸部分,除去每周两节地理课上课时间,每周只需花1小时课外时间就完成了地理科的学习,在期末复习中,学生首先有两节课时间就能再次对课本熟悉,其次教师归纳性知识点一节课时间,图一节课时间,再根据知识点的情况归纳性的四张综合性试卷就可完成复习,且效果好,每学期80分以上学生占38%以上,60分以下还不到5%;

4.3 使用其他课外资料:在我校还未制作导学案之前,学生在校外书店购买地理资料书或单元测试卷,费用高、许多的题是重复的或者是不适应我校学生学习的,学生花费较多的无效时间,且效果不理想,加重学生学习的负担,导致部分学生厌学或学习积极性不高,还以为学习地理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自从使用我校地理《同步练习》后,由我校统一印刷,每学期的印刷费用每本才4.5元,费用低,练习题的设置都是经我校地理科教师根据教材、学生实际、并结合课外辅导资料精挑细选的,设置合理,适应我校的课改和教育教学环节,有探讨、有练习,从各方面来培养学生地理学习的素养。

参考文献:

篇7

1.“导学案”以文本的形式将课堂知识体系呈现出来,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地了解本节课的所有教学要求,准确把握重点难点,避免了学习的盲目性,同时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清晰的思路,为学生高效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有利的帮助。此外,“导学案”还可以成为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材料、随堂记录本以及学生的课后复习资料,可利用的方式和价值多种多样。

2.“导学案”中的教学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的,通常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学生需要经过阅读教材、查找资料、对比分析、读图析图、归纳总结等一系列缜密的思考过程才能完成。因此,其最大的优点就是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了学生的自学行为,使得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逐步提高了自己的思维水平和研究探索能力。

3容易形成知识体系,便于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下,很容易能找出知识的主线,形成知识脉络。此外,每个“学案”中都附有课堂检测题,可以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检测和反馈,从而帮助教师准确、全面地掌握课堂教学的效果。

4.“学案”教学中,每个学生都必须完成“学案”规定的内容,加之,“学案”的设计本身就具有层次性,且学生之间还可以互帮互助、合作探究,这样一来,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动起来,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非常有利于杜绝有些学生上课不听讲、不参与的现象。

“导学案”使我的教学方式实现了重要的转变,它有着许多非常明显的优势,但是在具体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惑,亟待解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导学案”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导学案”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导学案”的编写,一定要慎重。有的问题很简单,答案一目了然,这类问题就没有必要编写到学案中去,“学案”的设立在保证“梯度”的同时,还应具有探究的价值。因此,我对“学案”的定位可以形容为“跳一跳,摘桃子”的高度,要让学生通过“学案”,学会怎样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不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对照教材抄写答案的教学资料。

2.“导学案”的特色就是容量大、效率高、拓展深。由于初中地理课时少,加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沉浸在过去教师讲、学生听的层次,阅读教材的速度慢,不知道如何从各种文字、图表资料中提取信息、探寻答案。因此,在使用“导学案”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遭遇到课程进度较慢的尴尬,内容设置过多,就难以完成规定的课时任务;保证了课时,又达不到大容量、深拓展的要求。多次实践的经验告诉我,问题的症结还在学生,对于学生使用“导学案”的方法和能力,教师还需要多加引导和训练。

3.并不是每节课都必须采用“导学案”教学,教师在备课时应根据教材内容有针对性、选择性的使用“学案”。此外,教师在使用“学案”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个性化的设计,在全面掌握教材的基础上要根据学情和教师自身的特点,对教材内容进行了补充、拓展和延伸,既要培养学生自学的主动性,又要彰显教师的个人风格,使教学过程生动有趣。

篇8

关键词:导学案;初中数学;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052-01

二十一世纪的是科技竞争的时代,作为科学的基础,数学必将在科技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初中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有必要牢固掌握数学知识,为未来祖国的未来以及自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数学是一门偏向于理论的学科,在学习是具有一定的难度,光靠死记硬背达不到任何效果,导学案在数学教学中的使用使得数学教学变得更加科学合理,为更加有下促进学生发展必须针对现有教学中问题进行分析改进,进一步完善导学案教学。

1.教学目标不明确

初中数学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教师的教学任务及教学目标,但一些教师在导学案教学过程中常出现脱离教学目标的情况。导学案教学的基础是案例选择需合理,一些教师在选择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往往脱离了问题的本质,使得问题看起来似乎涉及教学目标的要求,但从根本上来看该问题更多的涉及到了其他部分知识,从而忽视了对教学知识的反应,无法让学生掌握到教学重点,达不到预期教学目标。例如在进行绝对值概念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一些案例加深学生对绝对值的理解,因此教师往往会以数轴为例讲解,数轴就是一种比较基础的数学导学案。在学习数学时常常需要借助图形进行深入研究。绝对值的定义就是在数轴的基础上给出的,如果没有很好的数形结合能力,绝对值的定义理解起来就比较麻烦,以此教师会在教学过程中掺假一些数形结合思想。于是教学慢慢演变成为对学生数形结合的教学,从而忽视了对绝对值概念的讲解,实际教学目标并未达到。

2.未确定学生的主导地位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必须要学生全员参与进来,确定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而不是让教室变成教师和一部分学生的主场,其他人则是观众。教师在课堂中扮演了绝对的主角,教学基本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学生的任务就是强行将老师讲授的知识吸收。同时教师的通病都是喜欢只与一部分自己喜欢的学生进行课堂互动,直到学期结束可能对其他同学仅仅是面熟的程度而已。久而久之,被忽略的一部分学生会觉得这门课与自己无关,只需遵守基本课堂秩序即可,消极学习的情绪不断延生,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也会被淡化,甚至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导学案教学的教学目的是教师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案例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进行勾股定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利用常见边长为3、4、5的三角形进行讲解,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未通过有效提升让学生自行发现规律,而是开门见山直入主题,学生的开放性思维以及探究能力并未得到提高。

3.课堂交流效果不佳

传统教育里,教师永远是主导者,学生被迫听从老师的教诲,然后强迫自己将老师传授的知识强行消化。这种填鸭式的教育已经渐渐被时代所抛弃。新式教育里,教师的角色必须转变,从主导者变为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老师要做的就是将先进的教学理念结合现在学生的特色转换为先进的学习方式,把正常的数学课堂转变为师生互动学习的场所。在数学课堂上,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自己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独立思考,然后自由发言,并提出自己的疑问,大家一起沟通解决。针对有些同学提不起学习兴趣的情况,可以教导一些趣味学习方法给大家,让大家可以更加轻松的学习。

然而现今教师在利用导学案教学时并注重和学生的互动,导学案的应用只是改变传统教学表现形式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仍然需要在教师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下强行记忆知识。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大纲设定的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案例,并开始逐步讲解,将各个知识点细化,意图通过知识点结合案例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相关数学知识。教师看似用心良苦,但却忽视了现代教学理念的要求。教师需要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并促进学生之间的有效讨论,缺少了课堂交流导学案就失去了其作用。

4.未从学生角度分析问题

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国的应用能够让学生将知识点有效应用到问题解决中,教师在教学中从学生的角度分析问题,发现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教学中使用正确的引导方式引导学生准确理解相关知识。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未从学生的角度分析问题,知识一贯按照自己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例如在进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会迫于展开教学,并未对学生通过题意列方程的能力进行了解,很多学生在学元一次方程组后难以独立列出方程组,教学效果不佳。

5.教案演练过分借助多媒体技术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利用其灵活多变的表现形式让教学活动变得丰富多彩,改变了传统教学枯燥的教学方式,学生在教学中不用再承受教师填鸭式教学的洗礼,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但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往往哪个沉迷于多媒体的强大功能,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向学生展示部分功能,并强行将教学内容通过一些看起来很神奇的表现手法呈现出来,让导学案教学失去了原有的意义,课堂教学实践成为教师展示多媒体的时间,一些教师似乎对此乐此不疲,从而忽略了导学案教学的重点。多媒体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为学生直观了解相关知识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可以利用相关功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 理解重难点知识,简化教学的复杂性。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没有控制多媒体展示的比例,很多教师过分利用花花绿绿的多媒体图片或视频等占据学生的课堂时间,实际教学实践被压缩,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得不到保障,直接导致后续地理知识的学习难度加大。

另外数学教学需要教师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对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多媒体教学远达不到黑板演练的效果,通过板书形式教师可以对学生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因此在进行导初中数学学案教学时应合理化使用多媒体技术。

6.结束语

导学案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符合新世纪对人才培养的定义,在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理念矛盾日益激化的情况下,导学案教学的出现让教师们看到了教学的方向,让学生看到了自己成才的道路。在进行导学案教学过程中,教师做幕后推动人,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的未来必将一片光明。

参考文献:

篇9

一、确定学习目标。高中区域地理学习,不是为了“背”各区域的相关知识点,而是以区域地理为载体,考查高中的重点地理知识和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要充分思考,确定有效的学习目标。综上所述,我设计了北方地区的学习目标如下:

1.通过学生自主填图,掌握北方地区主要山脉、地形区、河流,并能准确描述北方地区的地形特征,从而掌握地形特征的答题模板。注意用规范语言总结。

2.根据已学知识和气候统计图,总结回答气候特征的答题模板。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区域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根据已学知识和图文材料,总结该区域农业发展有利的条件,学生筛选有用信息,提高答题能力。注意答题技巧。

二、图表落实基础知识。区域地理大多数知识点的内容来自于地图,因此,在学习时应多看地图,将地形、河流、城市、矿产等都落实到地图上去,并从地图中找到它们的位置。区域地理的主要基础知识包括地理位置、范围、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所以在导学案中要设置简图,让学生自主填图来掌握主要知识。如在北方地区这节课中可以填下图完成:

1.读北方地区图,在图上填注下列内容:

(1)北方地区地形骨架: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秦岭。

(2)五大地形区代号: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黄土高原、D辽东半岛、E山东半岛丘陵。

(3)河流代号:a黄河、b渭河、C汾河、d淮河、e大运河、f滦河、g辽河、h黑龙江、i乌苏里江、j松花江、h嫩江。

(4)省市代号:①山西省、②陕西省、③河北省、④河南省、⑤山东省、⑥辽宁省、⑦吉林省、⑧黑龙江省、⑨、⑩北京市。

三、重难点突破。分析区域地理特征是学习重点,在北方地区学习过程中可以学会分析地形特征的思路和方法:

1.分析华北地区的地形特征。2.分析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总结:地形特征描述要点:①主要地形;②主要地形的分布;③地势特点。

四、精选课堂检测题,掌握方法。掌握区域地理特征的方法主要是采取综合法与比较法。在选用训练题时一定要综合性强、立意新颖。北方地区可选择下题分析: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资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了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图6为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

篇10

初中英语起始教学阶段,学生英语的方法、学英语的兴趣、学英语的信心并不相同,我对我的教学班上的56名同学,男生32,女生24,在开学伊始做了一份关于英语学习方面的调查。通过数据对比发现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不大,对英语学习信心不足,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最大化地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及信心,而信心与兴趣的提升取决于教师采取的教学步骤是否有效,学生是否有更多发言机会,是否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的知识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得到发展,尤其关注学生是否能身心愉悦地完成一节课的学习。

因此课堂教学的预设计想要取得预期效果就须心中有学生,心中有教材,而有学生、有教材就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由于学生每堂课学习兴趣的持续性不长,因此教学内容每节课无须太多,教学环节、步骤及创设情境应及时更换,在进行课堂预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可能会发生的问题,不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强烈的挫败感,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尝试了不同于以往的教学方式――导学案教学。

导学案是指教学过程中以师生共同编写和使用学案为载体,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师把学习目标设计成学习方案,引导学生自学自研自评互评。导学案的设计突出的是“导”和“学”引导学生学习,而不是让学生做练习,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内容,而不是让学生盲目地去背一些知识点。引导学生预习下节课知识,找到不足,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深入学习。导学案教学应尽量跳出课本,把握初中英语学习各阶段的内容,有机地整合教材,才不会尽力面面俱到,而确定做到有的放矢,让学生在课堂上用英语而不是练英语。导学案分习课前导学、课内导学、课后导学。

课前导学即课前预习,让学生在课前根据导学案的提示完成,一些下节课将涉及到的词、短语、句型在此阶段内容的设计围绕本单元教学重点,利用素材,根据生词创设3-4个情境,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语言素材进行英语训练,培养学生英语学习习惯。以七年级上册七单元导学案为例,在此导学案中有词汇预习,让学生读单词、理解其意,并用重点单词进行词法探究,而在词法探究完之后,据此设计相关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运用新词汇,在每一步骤的提示均用中文,且给出的例句也都注明中文,让学生很直观地理解教师的意图,而不是全英文地让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看了又看还是不懂,从而放弃学习。从词――短语――语法一句子设计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由简到难公平地给予每一个学生开口的机会和思考的机会。

课中导学――课内探究与展示。这一部分提出了单元的功能话题,着力于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并能将课前导学环节中学会的知识点的浮现在课内探究中提高,从而真正用英语且巩固已学到的内容。课内导学重组了教材中重点的语言项目及功能话题,让学生从导学案的环节设计中将难点简单化,利用对话练习,让学生体验参予的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为载体。在发展学生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而展示环节则让学生充分地体验到快乐学习的成功从课堂学习中得,从同学的掌声和老师的赞许中得。

课后导学即课后巩固与运用,此环节从一定程度上解放了教师,也解放了学生,老师不再为作业的布置而犯愁,学生也无须再为不会做作业而犯难。巩固与练习让学生根据课前导学及课中导学的内容来进行知识点的重现,并能从之前的内容中发现相关或类似的句型、话题、素材,不但实现了知识点的重现,也学会了对英语正确的运用。

课前、课中、课后的导分为易一难一易,让每一层次的学生在每一步骤都能有惊喜、有发现、有收获。每一环节均没有展示和点评,展示环节为学生设计了一个表现自己的舞台,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并能在同学们点评中与同学进行分享,使这些学生在课堂上身心快乐,有兴趣,并发现自己有方法、有技能、有信心,评价的人和被评价的人都能从相互的发言中领略到学习的快乐,而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教师仅用很少的语言就可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学习能力并充分展示出来,从而取得好的学习及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