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范文

时间:2023-07-31 17:44: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篇1

中国是一个大国,幅员广阔,陆上国土总面积960万平方公里,2001年,人口达12.8亿。由于历史和现实诸多方面的原因,中国各地区之间存在着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如2001年,上海市人均GDP高达37382元,而贵州省人均GDP只有2895元,两者相差10倍以上。因此,研究中国的区域问题,必须把中国分成若干不同的区域。

20世纪50年代,有关方面曾经将中国大陆分为沿海和内地;60年代,曾经将中国大陆分为一线、二线和三线地区。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区域经济研究的活跃和深化,人们提出了多种多样的划分方法。主要有:

(一)三大地带。这一方法将中国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带,但不同的时期,每个地带覆盖的地域范围不同。在三大地带的概念提出之初,广西壮族自治区曾被视为属于东部;内蒙古曾被视为属于中部。后来,人们对此划法提出了很多异议。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三大地带覆盖的地域范围逐渐被确定了下来。东部地带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等11个省市;中部地带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等8省;西部地带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和内蒙古等12个省、市、自治区。

(二)六大综合经济区。包括东北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东南沿海、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

(三)七大经济区。包括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西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华北(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山西)、华东(山东、上海、江苏、浙江)、华中(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华南(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和西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四)九大经济区。这里有两种划法方法。第一种划法包括东北地区(东北三省、内蒙古东部)、环渤海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东)、黄河中游流域(山西、河南、内蒙古中西部)、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海、江苏、浙江)、长江中游地区(湖北、湖南、安徽、江西)、东南沿海地区(福建、广东、广西、海南)、西北地区(山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西南地区(四川、云南、贵州)等。第二种划法包括东北地区(东北三省)、北部沿海(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北部内陆(山西、陕西、内蒙古)、东部沿海(上海、江苏、浙江)、东部内陆(河南、安徽、江西)、中部内陆(湖南、湖北)、南部沿海(福建、广东、广西、海南)、西部内陆(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和西南内陆(四川、云南、贵州)等。

(五)九个“大都市经济圈”。包括沈大(沈阳、大连)、京津冀(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岛、石家庄)、济青(济南、青岛、烟台)、大上海(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宁波、杭州)、珠江三角洲(广州、深圳、珠海、汕头)、吉黑(长春、哈尔滨)、湘鄂赣(武汉、长沙、南昌)和成渝(成都、重庆)等。

总的来看,目前中国区域的划分方法比较零乱。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官方比较接受的是“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法。

区域划分既要遵循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方便区域发展问题的研究和区域政策的分析。借鉴国际经验,结合中国国情,我们认为,为适应区域研究和区域政策分析之需,中国区域的划分必须遵循以下九个原则:(1)空间上相互毗邻;(2)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结构相近;(3)经济发展水平接近;(4)经济上相互联系密切或面临相似的发展问题;(5)社会结构相仿;(6)区块规模适度;(7)适当考虑历史延续性;(8)保持行政区划的完整型;(9)便于进行区域研究和区域政策分析。

对照以上原则,可以发现,前面提到的各种划分方法均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有的区块过大,不便于深入分析区域差别;有的没有保持行政区划的完整性,不便于搜集整理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数据;有的没有考虑历史延续性,提出的概念与常识不符;有的覆盖的区域不全,不是完整的区域划分。

根据以上原则,考虑到目前各种划法的种种弊端,我们将中国大陆划分为如下区域:

1.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总面积79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10696万。这一地区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结构相近,历史上相互联系比较紧密,目前,面临的共同问题多,如资源枯竭问题、产业结构升级换代问题等。

2.北部沿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二市两省。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18127万。这一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发达,在对外开放中成绩显著。

3.东部沿海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一市两省。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13582万。这一地区现代化起步早,历史上对外经济联系密切,在改革开放的许多领域先行一步,人力资本丰富,发展优势明显。

4.南部沿海地区。包括福建、广东、海南三省。总面积33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12019万。这一地区面临港、澳、台,海外社会资源丰富,对外开放程度高。

5.黄河中游地区。包括陕西、山西、河南、内蒙三省一区。总面积160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18863万。这一地区自然资源尤其是煤炭和天然气资源丰富,地处内陆,战略地位重要,对外开放不足,结构调整任务艰巨。

6.长江中游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省。总面积68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23085万。这一地区农业生产条件优良,人口稠密,对外开放程度低,产业转型压力大。

7.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三省一市一区。总面积134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24611万。这一地区地处偏远,土地贫瘠,贫困人口多,对南亚开放有着较好的条件。

8.大西北地区。包括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两省三区。总面积398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5800万。这一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地广人稀,市场狭小,向西开放有着一定的条件。

二、中国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特征的比较

比较中国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特征,可以从多侧面进行。本报告主要从基本情况、经济总量与结构、基础设施、对外开放、市场规模与居民消费、发展能力与经济活力等6个方面对中国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进行比较分析。

(一)基本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各大区在地域面积、人口规模上存在较大差异。(1)从地域面积上看,大西北地区最大,地域39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大陆)的41.42%;东部沿海地区最小,地域21万平方公里,占2.14%。(2)从人口规模上看,西南地区人口最多,2001年,人口24611万,占全国的19.28%;大西北地区人口最少,人口5800万,占4.54%。(3)从人口密度来看,东部沿海地区人口最为稠密,2001年,人口密度为660人/平方公里;大西北地区人口最为稀少,人口密度为15人/平方公里。前者为后者的44倍。

表1

各大区基本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2》。下同。

(二)经济总量与结构

1.经济总量

从表2可以看出,(1)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总量最大,2001年,GDP21211亿元,占全国的19.87%;大西北地区经济总量最小,GDP3296亿元,占3.09%。前者为后者的6.4倍。(2)东部沿海地区人均GDP水平最高,2001年,人均GDP15617元;西南地区人均GDP水平最低,人均GDP4698元。前者是后者的3.3倍。(3)人均GDP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有4个地区,分别是东北、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地区;低于全国平均水的也有4个地区,分别是黄河中游、长江中游、西南和大西北地区。(4)在沿海地区,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南北差距。2001年,东部沿海地区人均GDP超出北部沿海地区的43.68%。

表2

各大区经济总量

2.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城乡人口分布

表3和表4报告了各大区在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城乡人口分布等方面的情况。从表3和表4可以看出,(1)第一产业在西南地区的比重最高,2001年,其增加值占西南地区GDP的22.16%;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东部沿海地区的比重最高,其增加值分别占东部沿海地区GDP的50.55%和40.66%。(2)西南地区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最高,2001年,第一产业就业占西南地区就业总量的62.75%;东部沿海地区第二产业的就业份额最高,为32.05%;东北地区第三产业的就业份额最高,为33.16%。(3)虽然从增加值份额来看,各大区第一产业已退居次要位置,其份额均小于相应地区的1/4,但是,从就业份额来看,各大区第一产业仍居于首要地位,其份额无一例外地高于相应地区的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就业份额。其中,有5个地区接近或超过50%,分别是北部沿海、黄河中游、长江中游、西南和大西北地区。(4)东北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2001年达52.1%;西南地区城市化水平最低,为26.8%。前者比后者高25.3个百分点。(5)各大区城市化任务相当艰巨。城市化水平接近或超过50%的只有3个地区,分别是东北、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地区。除此之外,所有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均在40%以下,有些地区甚至不足30%。

表3

各大区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构成(%,2001年)

表4

各大区一、二、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2001年)

(三)基础设施

1.交通运输设施

从表5可以看出,(1)北部沿海铁路交通基础设施状况最好,2001年每10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有铁路25公里;其次为东北和长江中游地区;最差的是大西北地区,铁路密度仅为2公里/千平方公里。(2)以线路密度为标准,南部沿海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状况最好,2001年每10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有公路536公里;其次为东部沿海、北部沿海和长江中游地区,线路密度超过400公里/千平方公里;最差的是大西北地区,公路密度仅为48公里/千平方公里。(3)东部沿海内河航运状况最好,水网密度高,每10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有内河航线177公里;其次为南部沿海和长江中游地区。(4)综合起来看,东部沿海地区交通条件最好;南部沿海和北部沿海地区也相当不错;而大西北地区交通条件最差。

表5

各大区交通基础设施状况(公里/千平方公里,2001年)

2.城市基础设施

从表6可以看出,(1)各大地区自来水使用人口占城镇人口的比重都不是很高,比重最高的大西北地区也只有63.99%的水平;经济发达的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地区分别只有63.26%、61.72%和47.43%的水平;水平最低的是西南地区,比重只有45.44%。(2)各大区煤气、天然气和石油气使用人口的比重都比较低,比重最高的东部沿海地区的水平也不足60%;长江中游、大西北、黄河中游和西南地区的比重尚不到40%,依次仅为38.91%、35.95%、27.95%和16.79%。(3)从相对水平上看,东北、东部沿海、长江中游地区工业废水处理设备的负荷较重,南部沿海、黄河中游地区的负荷较轻;除南部沿海地区外,其他各大区工业废气处理设备的负荷都比较接近。(4)总的来看,各大区城市基础设施都不充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依然非常艰巨。

表6

各大区城市基础设施(2001年)

(四)对外开放

从表7和表8可以看出,(1)无论从进出口状况还是从利用外资状况来看,南部沿海地区开放程度都最高,对外依赖程度也最大。2001年,南部沿海地区进出口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40.42%,进口占41.80%,出口占38.90%,实际利用外资占37.30%,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占35.19%;进出口依存度为110.44%,进口依存度为59.63%,出口依存度为50.80%,实际利用外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33.48%,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30.32%。(2)沿海三个地区即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的开放程度显著地高于其他地区。按开放程度高低排序,则南部沿海先于东部沿海,东部沿海又先于北部沿海。(3)如果从进出口和外资利用占全国的比重看,大西北地区对外开放的程度最低。2001年,大西北地区进出口占全国的比重仅为0.84%,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国的比重仅为0.31%,与开放程度最高的南部沿海地区有着天壤之别。如果从进出口依存度看,则长江中游地区对外开放程度最低。2001年,长江中游地区进出口依存度7.36%,进口依存度3.99%,出口依存度3.37%,和南部沿海地区相差103.08、55.64和47.43个百分点。

表7

各大区对外开放基本情况(%,2001年)

表8

各大区对外开放基本情况(%,2001年)

(五)市场规模与居民消费

1.市场规模

从表9可以看出,(1)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看,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最大的市场。2001年,东部沿海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86亿元,占全国的18.72%。(2)沿海三个地区的市场规模大于其他地区。按规模大小排序,则东部沿海先于北部沿海,北部沿海又先于南部沿海。(3)北部沿海地区商业和餐饮业的规模最大。2001年,北部沿海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从业人员98.9万,占全国的20.51%。(4)大西北地区市场规模、商业和餐饮业规模最小。2001年,大西北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0亿元,占全国的2.77%,不足东部沿海地区的1/7;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从业人员15.5万,占全国的3.22%,不足北部沿海地区的1/6。

2.居民购买能力

从表10可以看出,(1)就城镇居民购买能力而言,南部沿海地区最强,东部沿海和北部沿海地区依次次之,黄河中游地区最弱。2001年,南部沿海地区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9510.5元,人均消费支出7255.9元;黄河中游地区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5364.7元,人均消费支出4225.5元,分

表9

各大区市场规模(2001年)

别只有南部沿海地区的56.41%和58.24%。(2)就农村居民购买能力而言,东部沿海地区最强,南部沿海和北部沿海地区依次次之,大西北地区最弱。2001年,东部沿海地区农村人均纯收入4303.5元,人均消费支出3032.5元;大西北地区农村人均纯收入1604.1元,人均消费支出1243.0元,分别只有东部沿海地区的37.27%和40.99%。(3)不同地区农村居民购买力之间的差别大于城镇居民购买力之间的差别。2001年,八个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均方差为0.6158,小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0.9592的均方差;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均方差为0.5530,小于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0.8916的均方差。

表10

各大区居民购买能力(元,2001年)

3.城乡家庭典型耐用消费品拥有水平

中国城乡居民的生活已基本上实现小康。在城镇,彩色电视、冰箱、洗衣机等传统耐用消费品已经普及,各地区差别不甚明显。在农村,一些传统耐用消费品尚未普及。为扼要反映各大区在耐用消费品拥有水平上的差异,本报告选择城镇家庭电脑拥有量和移动电话拥有量,以及农村家庭彩电拥有量和摩托车拥有量等项指标进行了比较。见表11。

表中可见,(1)南部沿海地区城乡家庭典型耐用消费品拥有水平最高。2001年,每百户城镇家庭拥有电脑27.5台,拥有移动电话76.4部;每百户农村家庭拥有彩电76.9台,拥有摩托车57.4部。(2)总体上看,沿海三大区城乡家庭拥有典型耐用消费品的水平高于其他地区。就城镇居民家庭而言,东部沿海地区高于北部沿海地区。就农村居民家庭而言,东部沿海地区和北部沿海地区难分高下。一方面,东部沿海地区农村家庭拥有彩电的水平高于北部沿海地区;另一方面,北部沿海地区农村家庭拥有摩托车的水平又高于东部沿海地区。(3)就城镇家庭而言,典型耐用消费品拥有水平最低的是大西北地区。2001年,大西北地区每百户城镇家庭拥有电脑7.1台,比南部沿海地区少20.4台;拥有移动电话24.4部,比南部沿海地区少52部。(4)就农村家庭而言,典型耐用消费品拥有水平最低的是西南地区。2001年,西南地区每百户农村家庭拥有彩电37.7台,比南部沿海地区少39.2台;拥有摩托车10.9部,比南部沿海地区少46.5部。

表11

各大区城乡家庭典型耐用消费品拥有水平(台或部/百户,2001年)

4.生活条件

反映居民生活条件的指标很多。这里选择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和万人医疗机构病床床位数对各大区的生活条件进行了比较。比较表明,(1)大西北地区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最多,2001年,达31.1平方米;长江中游地区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最少,为22.1平方米,比大西北地区少9米。(2)东北地区万人拥有的医疗机构病床床位数最多,2001年,为37张;西南地区万人拥有的医疗机构病床床位数最少,为20张,比东北地区少17张。

表12

各大区生活条件(2001年)

(六)发展能力与经济活力

1.投资和财政能力

表13和表14表明,(1)东部沿海地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最大。2000年、2001年和2002年前8个月,东部沿海地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占同期全国固定资产总投资的比重均高于其他地区,分别为21.29%、21.23%和22.96%;大西北地区最小,上述三个时期的比重分别为4.32%、4.54%和5.21%,比东部沿海地区小16.97、16.69和17.75个百分点。(2)以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而论,沿海三地区的投资能力强于其他地区。在沿海地区中,东部沿海地区的能力强于北部沿海地区,北部沿海地区的能力强于南部沿海地区。(3)从财政能力来看,东部沿海地区最强,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国地方财政收入的21.56%,人均地方财政收入高于其他任何地区,达1239元。(4)从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国地方财政收入总额的比重来看,大西北地区能力最差,2001年,其比重只有2.8%。然而,从人均财政收入的水平来看,长江中游地区最差,人均只有300元,不足东部沿海地区的1/4。(5)各地区人均财政收入均小于其人均财政支出。这说明,中央政府对各地区均有财政转移支付。从人均水平上看,大西北地区获得的转移支付最多,达999元;南部沿海地区获得的最少,为245元。

表13

各大区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

表14

各大区财政能力比较(2001年)

2.技术开发能力

从表15可以看出,(1)从专业技术人员的绝对量看,西南地区国有企事业单位科技人员最多。2001年,西南地区国有企事业单位人员占各地区总人数的16.53%。长江中游和北部沿海地区科技人才总量也不少,南部沿海地区人才总量较少。西北地区人才总量最少,2001年,比重仅为5.19%,比西南地区低11.34个百分点。由于改革以后,民营部门的科技人才不断增多,上述人才总量分布不能完全反映真实情况。(2)从专业技术人员相对水平看,东北地区人才最为富裕。2001年,东北地区每万人中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201.2名。其次,为大西北和东部沿海地区。人才最为匮乏的是西南地区,同年,每万人中专业技术人员127.2名。此项标与前项指标似乎给了人们以相反的印象。产生这种悖论的原因是各大区人口总量存在着巨大差异。(3)北部沿海地区投入的研究与开发费用最多。2000年,其研发费用占各大区研发费用的28.87%,超过各大区总费用的1/4。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地区的投入也比较多。大西北地区的投入最少,2000年,其投入只占1.53%,不足各大区总费用的1/50。(4)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和长江中游地区人才培养能力较强,大西北地区能力最弱。2001年,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和长江中游地区高等院校在校学生数占全国的比重均超过了16%,大西北地区只有1.53%。在沿海地区中,南部沿海地区人才培养能力最弱。

3.产业能力

表16表明,(1)从工业生产能力来看,1997年,东北地区采掘业生产能力最强,增加值占全国的21.18%;东部沿海地区中间投入品、消费品和资本品制造能力最强,增加值分别占全国的22.56%、23.47%和28.10%。东部沿

表15

各大区技术开发能力(2001年)

注:a为2000年数据。

海地区采掘业生产能力最弱,增加值只占全国的4.23%;大西北地区中间投入品、消费品和资本品制造能力最弱,增加值分别占全国的1.78%、3.12%和1.17%,与制造能力最强的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均相差20个百分点以上。(2)从开发区建设情况来看,2001年,北部沿海地区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全国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产值的比重最大,达28.66%;东部沿海地区高新技术企业出口占全国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出口总额的比重最高,达34.02%。大西北地区开发区建设最不理想。同年,大西北地区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全国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产值的比重只有0.77%,高新技术企业出口占全国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出口总额的比重只有0.13%,均不到全国的1%。

表16

各大区产业能力(%,2001年)

篇2

关键词:交通运输;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发展

交通运输作为人类的基本活动之一,其影响已远远超出了运输业的本身而深入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虽然我国交通运输业也有了飞跃的发展,但我国的经济增长却呈现出了区域化的发展。我国的经济主要是由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飞速发展带动起来的,而这种增长是离不开交通运输的支持。东部地区仅占我国面积的1/3,但我国基本上所有的港口以及大部分的铁路、公路都集中在东部地区。

一、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长时间以来,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问题。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的发展之间相互作用,二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总起来看,人们对其因果关系主要有三种认识。

第一,交通运输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这种观点认为交通运输的发展能够较好的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条件的不断改善不仅使得人们的消费空间距离缩小,也加大了不同区域间人们的经济活动,形成了相互合作的关系,同时能够促进产业的优化,吸引大量的投资,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二,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交通运输能力提高。这种观点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引导着交通运输的发展。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地发展,也对交通运输能力有了新的要求,进一步推动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完善,使其不断适应日益增长的经济。

第三,二者相互影响。这种观点认为交通运输的发展能够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区域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交通运输能力的提高。即交通运输的发展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因,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果。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协调发展的。

二、我国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

1、城市交通运输问题

目前我国的城市除了部分大城市外,大都处于规划水平低,缺乏有效的应变能力和协调能力。虽然交通运输的发展十分迅速,但交通拥堵现象的状况并没有得到解决。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大量的人流、车流增加的速度远远大于道路的建设,而交通工具却发展的非常缓慢。除了像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建设了地铁、轻轨等缓解交通运输压力的现代化交通工具之外,大部分城市还没有做出大的变化。

2、交通运输问题影响经济发展

由于交通规划水平、应变能力等的限制,使得交通运输的建设不能与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的规划相协调。道路容量的不足,致使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严重。在像北京、上海的这样的大城市,交通拥堵必然会影响到人们各方各面的经济活动,从而影响到该城市的经济。相反的,像西部及偏远的地区交通运输的建设发展缓慢,这些地区与外界的沟通将会受到很大的阻碍。一方面,当地的大量丰富资源得不到很好的利用,另一方面,大量的投资商不来这些地方投资,使得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其他地方的差距越变越大。所以,在交通运输发展的过程中,不管是交通运输的拥堵问题还是交通运输能力的缺乏都相应得制约着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3、区域经济的发展影响交通运输

长时间以来,由于我国的经济建设一直处于一种不合理的制度之下,导致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一种非均衡发展的现象。例如,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大,这样将会导致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的交通运输能力的差距也越变越大。在发达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最明显的结果就是可以强烈的刺激当地的消费,同时增加政府的收入。当经济得到高效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时,而交通运输能力没有进行相应的提高,进行必要的建设,就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在城市整体的建设和规划中缺乏其科学性。

三、区域经济发展中对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建议

以上分析了一些区域经济发展中交通运输的现状,同时也显露出了许多问题,下面提出了四条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交通运输问题的建议。

1、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就是要实现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从实质到内容的一体化,使二者相互协调发展。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体化不仅促进了人流、物流等的畅通,而且支撑和推动了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对于相对落后的地区而言,更重要的是促进了人们对于交通运输观念的转变。对于中国的西部而言,区域经济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的根本原因是缺乏现代文化的教育。而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从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文明思想的传播,加速了中西部地区人们思想观念转变,使人们能够逐步的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文明,这对区域经济差异的缩小具有很大的意义。

2、交通运输发展的差别战略

在充分了解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状况后,应针对当前区域经济的发展,对交通运输设施实行差别对待,制定不同的战略,使得交通运输的发展能够很好的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充分的发挥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产生的各种效应,最终使得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得到共同的发展。例如,针对像北京、上海、天津等这样的大城市而言,其公路、铁路的建设已经相当完善,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市中的交通拥堵现象,这就需要建设技术要求更高的交通运输设施,如地铁、轻轨等。但对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而言,仅仅需要建设能够满足其基本条件的铁路、公路就可以了。

3、发挥交通运输的聚集效应

依据点轴开发理论,随着像铁路、公路这些重要的交通干线的建立,连接重要干线地区的人流、物流将会迅速增加,生产和运输成本将不断降低,形成有利的区位条件与投资环境。经济区域的发展首先是从具有有利区位条件和投资环境的中心城市开始,并以此为中心,形成一定的经济带。在此产业、物质、技术、市场、人力、资金等高度聚集,这就大大降低了区域经济的运输费用和运输水平的提高。当费用降低时会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吸引大量的产业向区位条件和投资环境有优势的地方聚集,使得这些地方有了较大的空间进行发展,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4、以交通运输为干线,快速发展经济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交通运输的完善,区域经济和交通运输的联系也日益密切,逐步形成了以交通运输干线为发展轴的经济聚集带。在发展的过程中,人员、资金、技术等在交通干线上集聚,不断改善区域经济的发展。劳动力产业等也会受到新的交通干线的吸引,向交通干线集聚,促进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例如,甘肃省依据"提速中部,东联西拓"战略,以兰州为中心,形成一个半径为100km的1h交通运输圈,同时甘肃省的东部地区以天水为中心,融入国家中部、西南经济的交通运输,是甘肃的交通运输东连陕西、南连四川,与国家的中东部以及西南部地区经济相互融合,发挥了甘肃省的优势。

四、总结

综上所述,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是相互协调的。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重视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认识到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解决,以保证经济快速、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庆斌,荣朝和,马云. 《运输经济学导论》.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年

[2]赵坚.《交通与运输的含义及交通经济学问题》.《综合运输》.2007年,第8期

[3]张云,孙启鹏,丁海鹰.《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有关问题的探讨》.《长安大学学报》.2004年,第6卷(第3期)

[4]段增英.《公路运输经济发展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第13卷(第18期)

篇3

关键词:职业教育;服务经济能力;提高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9-0285-01

职业教育要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这就决定了职业教育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潮之中,提高其适应、服务和引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努力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那么,职业教育如何才能提高服务社会经济能力呢?笔者作了一些调查与思考。

1.永定县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1永定县经济发展:新趋势。永定县"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加快推进"海峡西岸生态型工贸旅游强县"建设,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先进制造业、旅游服务业等非资源型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大幅度提高。永定县矿产、生态、人文、旅游、劳动力资源丰富,目前,建材、能源、旅游、食品医药、机械电子等5大特色产业日益壮大,重点是农业建设和旅游业发展。目前,永定县正在全力打造特色产业基地和旅游强县。

1.2永定县企业形势:招工难。大多数企业缺工严重,特别是缺乏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产业升级形成了数量庞大的技术性岗位空缺,技工荒需要通过发展职业教育的途径来填补。据调查,永定县3个工业园区普遍都反映缺工严重,特别是缺乏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以永丰新区为例,在接受调查的25个企业中,当前缺工590人。其中缺普通工人326人,占缺工总数55.3%;缺技术工人264人,占缺工总数44.7%,主要涉及数控、冲压、焊装、装配、营销、打磨、造型、钣金、总装、底盘、铸造、炉前、铣工、钻工、平车等技术工种。缺工主要为结构性缺工。缺工行业主要为机械、光电、服装三个行业。如,新龙马汽车有限公司目前缺工110人,新龙马汽车有限公司还未计算企业正式开工生产后的缺工数量。据了解,该企业正式开工生产后首批员工数将达2000余人,缺工量最大。缺工原因是项目新上马和储备人才需要,缺乏的都是钣金、底盘、焊装、装配等技术工种。据统计显示,永定县企业职工队伍中初级技工占技术工人的比重仅为31%,远低于厦门、泉州、深圳等沿海城市60%至 70%的水平。当前社会上的普通求职人员大多技能单一或根本没有技能、技术,文化水平也不高,制约了企业招收员工的选择范围;而职业学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由于校企联动性不够,学校设置的专业不符合企业需要,而符合企业需要的技校毕业生又大都流向沿海地区,本地企业难以在当地或就近的职业学校招到对口的技工。这种情况在机械装备制造业尤为突出,缺工量最大。

1.3永定职业教育:招生难。近年来,永定中职教育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大批优秀中职毕业生经过在校学习和职业技能培训,在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成长为业务骨干和技术能手,为永定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能型人才保障。永定县共有中职学校3所(其中省级重点校1所),专业13个,中职在校学生3528人(其中全日制才1149人),但是,远远不能满足建设生态型工贸旅游强县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2.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原因分析

2.1管理体制有待创新。政府、社会、学校、企业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各自为政,削弱了职业教育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行业企业参与度不高,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2.2人才培养与企业用工分离。突出表现在"你办你的学,我招我的工",教育、劳动、人事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联系,造成资源配置不当,办学效率低,专业设置和市场需求衔接不紧密,品牌专业、新兴专业较少,办学层次低,优势不突出,特色不明显。有限的毕业生中,还有一部分不能取得就业岗位。

2.3就业准入制度管理不到位。先培训后上岗,转岗必须经过培训再上岗的就业准入制度在永定县没有得到真正落实,企业招收新增劳动力,没有很好地按照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这些都直接影响了中职教育发展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2.4普高与职校招生比例严重失衡。普高招生计划过大,而初中毕业生由2007年9000多人锐减至今年3000多人;职校全日制招生由2007年800多人,2012年锐减至140多人,严重制约了职业学校的发展。

3.提高永定县职业教育服务能力的思考

3.1以服务为宗旨,更新职业教育理念。职业教育要提高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首先就是要通过充分深入企业,实现专业与产业的合理对接,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职业学校要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树立学校与市场对接、专业与产业对接、人才与需求对接的办学理念,以提高质量为重点,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突破口,以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为路径,实现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互促互利的良性循环发展,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

3.2校企合作为切入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职业学校应把提高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作为办学的第一目标,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的第一模式,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办学的第一效益。工学结合、校企联合既是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地方行业、产业与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职业学校应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凝炼办学特色,融入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实践五大元素,坚持走"校企合作一体化"的办学之路,构建"工学交替式"、"双证互促式"、"订单式"、"校企双向介入式"、"顶岗实习"等各具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如:围绕土楼旅游服务业,开展礼仪、餐厅服务、酒店宾馆服务、厨师、烹饪等专业培训。

3.3以就业为导向,改革教学模式。校企合作必须了解当地产业结构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了解企业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了解企业对用人规格的需求,这样才便于学校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改革,使培养的学生在满足企业用工所需的同时,也能提高自身的职业发展能力。目前永定县中职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相对滞后,不能适应市场、行业、岗位的发展变化。

3.4加大资金筹措力度,保证职校发展需要。要根据职校建设需要,从办学规模、培养成本、专业优势、发展前景,优惠核定政府财政拨款标准和数额,保证职校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3.5加快"双师型"队伍培养,提高职校教师素质。提高职业教育服务能力,关键是要有一支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一方面,通过参加培训、到企业实践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训指导能力;另一方面,结合区域经济和市场需求,制定优惠政策,从企事业单位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到校兼职,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业务能力。

篇4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一、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的现状、趋势

我国民族地区老龄化水平并不一致,而且其老龄化过程也不完全同步,就是同一个民族在不同地区其老龄化程度和趋势表现也不相同,同一地区各个民族老龄化程度和趋势也不尽相同。所以,我国民族地区老龄化情况十分复杂。

具体来讲,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趋势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人口年龄结构属年轻型。我国一些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低,人口年龄结构还处于年轻型。青海玉树自治州1982年老年人口比重为6.10%,1990年为5.81%。而根据1990年~2050年青海人口老龄化预测,2000年全省老年人口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为4.62%,2005年为5.64%,2010年为6.38%,2050年为14.46%。从2000年四川民族地区年龄构成看,人口年龄结构大多处于年轻型。例如凉山州、阿坝州、甘孜州65岁及以上占总人口比例分别是5.12%、5.36%、5.48%。有的民族地区乡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镇的水平,这可能与乡村少数民族年轻人口流动、户籍制度的改革,以及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吸纳能力的提高,城市打工和做生意比较收益的刺激,使农村有较高文程度的青年移居到城市等有关。

第二种类型:人口年龄结构年轻型向成年型转变。我国少部分民族地区由于自然的、历史的原因、计划生育政策、人口惯性等影响,还处于年轻型向成年型转变。四川德格县更庆镇城区人口老年人口系数和老少比,属于年轻型人口,而农村的老年人口系数和老少比则达到了成年型人口,所以,从全镇总体看,应该属于年轻型向成年型转变。

第三种类型:有的民族地区人口年龄结构已经进入老年型。广西壮族自治区就很早进入了老龄化阶段,1995年广西65岁以上占总人口比例6.61%,1996年为7.06%,1997年为7.62%,1998年为7.52%,1999年为7.95%,2000年为7.12%。由此可见,广西是在1996年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行列。新疆石河子地区人口年龄结构也基本进入老年型。20世纪80年代至今,石河子地区2000年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即达11.70%,2003年已升至15.43%。因此,石河子地区已步入老年人口社会,而且呈现逐年递进上升的趋势。

贵州黔东南州人口老龄化问题也具有代表性。第五次人口普查时, 贵州黔东南州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总数达23万人,人口老龄化问题将突出的表现为乡村人口老龄化问题。而且贵州黔东南州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总数将逐年增加,到2010年将达到53.09万,其老年人口系数也将达到12.7%。

通过上面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具有较大差异性。从发展趋势看,人口年龄结构进入或即将进入老年型的民族地区,其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很快;而人口年龄结构未进入老年型的民族地区,也必然发展到老龄化阶段,而且这个过程发展很快。所以,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二、 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影响分析

1.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

第一,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以及民族地区国民收入分配及再分配、投资、消费、储蓄、税收、财政支出带来相关影响。

第二,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及赡养功能的发挥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必然使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下降,从而导致劳动力不足。同时,民族地区老龄化加快,使本来不太富裕的家庭增加更沉重的负担,也必然对家庭养老功能的发挥产生不利影响。

第三,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对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与和谐、消除贫困、实现社会公平产生消极影响。代际关系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人口比重增大,又必然使民族地区城镇职工退休人员增加,从而对在职人员收入产生影响,也必然加重以家庭养老为主的民族地区农村老人子女负担,从而导致两代人利益分配的矛盾。此外,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就可能增大民族地区反贫困难度。无论是绝对贫困还是相对贫困,都会对社会公平产生消极影响。

第四,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对民族地区传统伦理和社会心理产生冲击。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逐渐形成了尊老的传统美德,也就形成了家庭“养儿防老”、“养儿送终”的道德理念,也深深扎根于民族地区各民族人们心里。然而,人口老龄化的加快,使老人和子女心理受到冲击,也会使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和整个社会心理受到冲击。

2.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也会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某些积极影响,比如它可以促使民族地区增加人力资本投入,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生产力发展。同时,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加快,对出生率也会产生影响,对可能对推动教育水平提高和计划生育工作产生积极作用。此外,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可以促使民族地区老年市场形成和老年产业发展。

由上可知,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从多方面会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影响,但从长期趋势看,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

三、解决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路径依赖和对策措施

1.解决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路径依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民族地区突出的“未富先老”问题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极为不利,成为制约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解决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路径只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真正解决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

2.解决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对策措施

第一,转变观念,从战略上高度重视民族地区老龄化问题,制定科学的老龄事业发展规划,保持民族地区人口稳定适度增长。民族地区正如前面分析的那样,人口老龄化发展很不平衡。加之,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很快,一旦进入老龄化,“未富先老”必然严重影响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甚至对民族地区稳定与和谐产生极大危害。因此,必须转变观念,未雨绸缪,从战略上高度重视民族地区老龄化问题。

第二,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增强经济承载能力,缓解“未富先老”带来的巨大压力。发展才是硬道理,如果民族地区经济不发展,就无法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发展经济,增强经济承载能力,对经济本来就落后的民族地区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尤其重要和急迫。

第三,确立适合民族地区的养老模式和社会保障体系,在民族地区开展各种形式的针对老年人口的扶贫开发活动。一方面,要发挥家庭养老为主的功能,贯彻“以家庭养老为主,与社会扶持相结合”的原则;另一方面,在民族地区城镇,国家和企业要承担养老责任,积极推进养老保险。在民族地区农村,推动社会保障法制建设,要积极探索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计划生育保险等,积极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少生快富”扶贫工程等项目以及在民族地区开展各种形式的针对老年人口的扶贫开发活动。

第四,建立适合民族地区的农村和城市的老年服务体系,加强机构建设,搞好民族地区社区福利和社区服务,大力发展民族地区老年产业,开发利用“银色人力资源”。必须加大民族地区城市和老有所养,农村社区环境、医疗卫生、服务的投入和建设,搞好民族地区社区福利和社区服务,加强其硬件、软件建设,使民族地区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同时应该大力发展民族地区老年产业,开发利用“银色人力资源”,可以变人口压力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也可以带来经济社会效益,满足老年人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篇5

体制创新破题乃区域协调发展之先导

中央针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了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等战略,并从政策和财政角度给予了充分支持。东部地区尽管发展迅速,却一直没有一个宏观上的协调机构来统筹其发展,仅有各个城市协商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来联系各个城市,从而使得东部地区尚没有形成合作有序、凝聚力强的整体环境。西部地区尽管各个省(区、市)均组建有对应的西部开发工作领导机构,但这些机构一般挂靠在其发展改革委员会,这样的格局往往使得该机构难以充分发挥统筹规划该省(区、市)参与西部开发的职能,而且随着西部大开发工作的推进,有些地方这类机构的职能反而在弱化。

在和谐社会背景下,既然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因而其未来的发展必然要求在体制上进行创新。这就要求在整个区域层面为区域协调发展建立专事政策协调机构,从组织上保障区域协调发展的落实,以制度化的形式确立区域协调的地位与作用,对整个区域的发展制定统一规划方案,围绕单一省(区、市)难以解决的重大问题,提出统筹发展的思路和布局策略,以保障区域协调发展的真正实现。同时,各具体地区也要组建独立的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机构,统筹规划一个地方参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各项工作,充分调动地区发展积极因素,融合区域有利资源,既有效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也通过整个区域内的合作,取得良好的外部经济效应。

培植松散型经济合作区将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取向

和谐社会的构建既要求区域协调发展中涌现一批紧密合作的区域群体,也要求在一个更宽广的范围内培植松散型合作经济区。松散型结构、紧密型合作将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取向。

早在1985年,横跨河北、河南、山西三个省13个城市成立的“中原经济区”即是一个松散的经济合作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各城市在多个领域的合作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区的概念是松散型结构、紧密型合作的典型范例。通过“9+2”的合作机制,包括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九个省(区)以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以珠江流域为纽带,连接起从沿海到内陆的一批省区市,几乎覆盖了半个中国的地域范围。该经济合作圈从其辐射机制看,应是以“珠三角”为核心,向周边地区逐级扩散的开放型经济圈。从目前的运行来看,“泛珠三角”联盟中内陆诸省区市与沿海省市之间的合作还相对较少,但随着这种松散型合作向纵深发展,各地之间的合作也必然进一步加强,区域内经济协调发展也将逐渐打开有利局面。

同时,“长三角地区”长期以来保持跨越两省一市、包含16市的城市圈格局,这种格局的结果之一是使得经济发展的马太效应愈加明显,即区域内部与临近的区外地区之间的差距扩大。另一方面,随着区域内产业升级的要求渐高,产业转移的趋势加快,也必然要求扩大“长三角”覆盖范围,形成“泛长三角”的局面,从而为目前的“长三角”区域经济寻找到成本更低的发展空间。从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市场和交通条件等方面考虑,这个“泛长三角”的概念将会纳入苏北的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和宿迁5市,浙江的金华、温州、衢州等地,以及一些临近的安徽部分城市。同样,国内一些其他联系较为紧密的经济合作区域,也将逐步拓展合作范围,增强城市群的辐射面,从而在一个更宽广的区域内形成相对松散的合作经济圈,促进更广泛的区域协调发展。

促进有序竞争与合作须打造区域发展的协调平台

区域内由于存在着行政区划上的分割关系,从而各地区的利益存在不一致的方面,导致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竞争。如由于中部各地区都把目光集中在某些类型的产业和产品上,从而造成省际产业结构的严重趋同,大量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造成了生产能力过剩、资金和资源的浪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

随着和谐社会各项政策安排的落实,区域之间协调发展将倾向于走有序竞争和有序合作的道路。因为一个地区即便拥有资源要素优势,也需要在与其他区域合作的过程中实现要素的重组和创新,组团式发展才能打造本地区和整个区域持久的竞争优势。这要求区域内各地区不仅从本地区的利益出发,也要从区域整体利益着眼,在确定地区经济发展规划时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资源优势,给自身准确定位,加强与周边城区的产业分工,构筑互补关系,实现有序竞争和错位发展。同时区域内各地区之间应互相协作,增强区域凝聚力,形成合力,做强做大区域经济蛋糕。

实现有序竞争和合作,需要建立区域内官方协商沟通机制,如沪苏浙经济合作与发展座谈会、西南六省区市经济协调会等年度合作论坛,增强各地政府高层之间的协商对话,通过定期的沟通取得区域内合作共识,从而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合作协调平台。

破除地方壁垒将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统一市场

尽管目前国内一些区域经济之间已经有了比较紧密的合作,但依然存在较为严重的市场分割,区域内统一的大市场尚未建立起来;导致无序竞争加剧,重复建设严重,资源难以在整个区域范围内实现最优化配置。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成本的限制,导致外来商品难以在本地形成有效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则是人为的地方保护主义所致。

和谐社会的建设要求营造公平、开放、规范的市场环境,促进区域统一市场的建立。因此,要在区域内部形成优势互补、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区域合作体系,首先要加强地区间在交通、物流等方面的合作,降低产品跨区域销售的成本;另一方面,也需要打破行政壁垒,破除地方保护主义,消除市场壁垒,加快建立一个公平、开放、规范的大市场,营造良好的区域市场环境。

着眼于增强国际竞争力统筹区域发展是大势所趋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城市的竞争力不再仅仅是城市个体之间的比拼,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城市所在区域的整体实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水平显得至关重要。从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圈的发展现状来看,相对于世界其它著名经济圈,我国三大经济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无论是总量还是产业结构方面都相差甚远。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下,只有把区域作为整体放在国际环境中参与竞争与合作,才能逐渐提高区域竞争力。而若不能与国际经济衔接起来,则将在全球竞争中始终落于下风。因此,和谐社会各项政策安排的实施须放在国际环境中进行全局考量。在此背景下,就需要加强我国区域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把区域经济发展融入到全球化体系之中,参与全球经济分工,积极与国际产业转移的步伐对接。对于我国沿海发达区域,全方位的开放格局已经初步形成,下一步应推动内陆区域的对外开放,如中西部地区可在加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合作中,优化经济环境,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逐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合作,将为我国各地区进一步发挥地缘优势、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区域发展中合理的产业分工将逐步形成

和谐社会建设需要结合各地不同的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以充分发挥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因此,在一定的时间内,由于各地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产业的梯度转移将在不同区域之间日趋扩大。沿海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接纳国际产业转移的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而东部的生产要素和部分产业将向西部转移,或由中心城市向周边地区转移扩散;另一方面,包括高端劳动力、资本、部分产业、部分产业的高端环节(比如研发、营销和公司总部等)也将逐步由中西部地区向沿海地区转移,中心城市的积聚效应将进一步加强。在这种趋势下,我国东部地区将以发展商业、金融业和高科技产业为主;中部由于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则以发展工业为主;西部限于城市群体的分散和城市化水平不高,则在注重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同时,着重改善生态环境。

篇6

关键词:机场运营能力;区域经济社会;熵权法;耦合协调度;南京禄口国际机场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5-0023-03

0 引言

民用航空运输作为一种现代的交通运输方式,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巨大的作用。当前我国的民航发展越来越受到来自国家层面的重视。根据中国民航“十二五”规划,预计到2015年,我国运输机场数量将达220个以上,包括63个机场新建、88个机场改扩建、20个机场迁建在内的工程即将实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预计超过4000亿元,较“十一五”增加60%以上。事实上,民用航空运输应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其滞后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则会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而超前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又会占用大量的建设资金,影响其他行业的投资,最终同样也会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困难。基于此,有关民用航空运输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协调与否的问题值得研究。对此进行文献梳理发现,与此相关的研究大多数从以下两方面展开:

一是民用航空运输业同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如国外学者Keith的研究表明,航客货运量和区域经济、就业之间存在一定数量关系,航空客货运输将持续作为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Brueckner的研究认为机场运营不但可以改善本地区与其他地区的经济联系,并且优质航空服务还对城市经济产生了积极影响,国内学者刘雪妮采用协整理论及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得出我国的民航运输业的发展与区域经济之间仅存在单向因果关系,谢立等根据投入产出法建立了衡量航空运输业与国民经济之间关联性的相关模型,并以此为依据推算出航空运输业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的相对位置,以及对其他产业部门的影响力和制约度,管驰明等从论证航空运输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出发,剖析民用航空运输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等等。

二是民用航空运输业发展的社会经济影响研究,如国外学者Button等将航空运输的社会经济效益分为原生效益、次生效益、衍生效益和永久性效益四个层次,并通过建立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测算出国际航空运输对美国区域经济和就业的影响,Bowen等通过实证分析表明,大型枢纽机场对城市技术创新有很多贡献,欧洲国际机场协会通过采取向机场发放调查问卷和分析机场社会或经济影响报告的方式验证了机场对国家经济的重要贡献,对区域可达性及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等等;此方面为国内较多研究所参考的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发展北京临空经济的经济社会影响研究报告》,该研究报告在借鉴国外研究的基础上,将民航运输的影响分为直接、间接、诱发和催化影响,并利用宏观乘数模型和一般均衡模型对首都机场货运大通关建设的经济和社会影响进行了分析,此外,戴福青等运用模糊数学和灰色系统理论两种方法对我国民航空域系统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齐险峰等以深圳机场为例,运用增加值方法分析了航空运输业对地区经济的贡献,并从节省时间、较强的集聚和辐射效应等方面对社会效益作了定性分析,王剑雨、陈林则运用投入产出方法,从直接经济效益、前向波及和后向波及效益等方面分别对我国民航运输业、北京民航运输业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等等。

总体而言,现有研究更多关注民用航空运输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而对两者发展的协调性关注不够,而科学测度其协调性,对于合理推动民用航空运输的有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从实证角度,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简称禄口机场)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等量化方法,具体分析其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耦合协调度,以期为正确对待机场及周边建设等提供有益的理论依据。

1 禄口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权重确定

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综合已有研究成果,构建禄口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其中机场运营能力方面,综合考虑机场的货运及客运能力两大方面;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方面,主要从现有的经济总量、产业结构、消费实力、科技发展水平以及外商投资等角度选择指标,按照科学性、合理性及可操作性等原则,建立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1.2 基于熵权法的指标权重确定

1.2.1 原始数据标准化

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计量单位不同,统计方法和代表的意义都不尽相同,因此在综合评价之前,需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已有研究较多采用一种非负值的区间处理法,标准化后,对每一个指标而言,各评价对象中最好者的标准化值为1,最差者为0。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式(1)中,Uij为第i个指标下第j个评价对象的原始功效值,Um为临界功效阈值,Umax为第i个指标最大功效值,Umin为第i个指标最小功效值,U*ij为第i个指标下,第j个评价对象标准化后的功效值,反映了第i个指标下,第j个评价对象达到目标值的满意程度1.2.2 指标权重确定

熵权法是根据评价指标信息熵,即评价指标功效的相对变化程度,以及对系统整体的影响来确定指标的权重,同层次分析法等其他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相比,该方法相对客观,对于相对变化程度大的指标,会赋予较大权重。具体计算步骤及公式如下:

步骤1:计算第i个评价指标的信息熵ei,计算公式如下:

2 禄口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

2.1 协调度模型构建

式(4)中,αi、βj分别表示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U*xim、U*yjm分别表示第m个评价对象在各评价指标下的标准化功效值。

将物理学中的协调度模型与禄口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相结合,得到协调度模型如下:

2.2 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

由于协调度只能说明相互作用程度的强弱,而无法反映协调发展水平的高低。因此,为更好地反映禄口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间交互耦合的协调程度,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如式(6)所示:

式(6)中,D为耦合协调度,C为协调度,T为禄口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数,δ1、δ2及θ为待定系数,一般取θ=0.5,此外,综合文献及类似研究中的观点,机场子系统与区域经济社会子系统在相互作用过程中二者产生的作用并不对等,结合专家访谈,最终取δ1=0.3,δ2=0.7。

2.3 耦合协调度等级划分

耦合协调度的取值在0到1之间,其值越接近于0,说明各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越差,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之间的良性互动能力越弱;其值越接近于1,说明各子系统耦合协调度越好,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之间的良性互动能力越强。借鉴已有研究成果,本文设定两者之间耦合协调度等级及其划分标准,如表2所示。

3 禄口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实证分析

以2000-2012年为研究样本区间,对禄口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情况展开实证分析,研究数据均来自历年的《南京市统计年鉴》与中国民用航空局的《全国机场生产统计公报》。

3.1 禄口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数据标准化与权重运算

首先根据公式(1)分别对禄口机场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这两个子系统中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继而利用公式(2)和(3)求得各评价指标的熵权,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3.2 禄口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运算

综合各评价指标权重,运用公式(4)、(5)和(6),得到2000-2012年禄口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结合表2进一步对比分析,可以确定其对应的基本类型,结果如表4所示。

3.3 禄口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特征分析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进一步分析禄口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耦合协调发展的特征,主要结论如下。

3.3.1 禄口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阶段性特征明显

由表4的结果可知,禄口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在所研究的时段内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其中2000-2002年这3年为中度失调阶段;2003-2007年为勉强协调阶段;2008-2009年为中度协调阶段;2010-2012年为良好协调阶段。由中度失调发展至良好协调,两者的耦合协调度阶段性特征明显。

3.3.2 禄口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呈现持续上升的态势

表4中的数据结果显示机场子系统与区域经济社会子系统的综合得分u(x)、v(y)整体上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在此影响下,两者的耦合协调度除2005年为0.4919略低于2004年的0.4927外,均呈现出持续攀升的良好态势,从2000年的0.2559增至2012年的0.9496,年均增速约为1158%。值得一提的是,自2010年以来连续3年耦合协调度的数值均高于0.8,这表明禄口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水平已达相对理想的状态,两者已具备较好的互动能力。

3.3.3 禄口机场运营能力增强是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间耦合协调度提升的重要原因

由表4可知,机场子系统与区域经济社会子系统耦合协调度处于中度失调的2000-2002年,前者的综合得分u(x)均小于后者的综合得分v(y),这一结果表明机场运营能力滞后于同期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两者的耦合协调度,而机场子系统与区域经济社会子系统耦合协调度处于中度协调的2008-2009年、良性协调的2010-2012年,前者的综合得分u(x)均大于后者的综合得分v(y),且所研究时段内,机场子系统综合得分的平均增长速度约为35.01%远高于同期区域经济社会子系统综合得分的平均增长速度19.26%,上述结果表明同区域经济社会子系统相比,机场子系统在两者耦合协调度提升方面的贡献度相对更高,换而言之,禄口机场运营能力的增强是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间耦合协调度显著提升的重要原因。

4 结束语

本文在构建禄口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引入系统动力耦合协调度模型,以2000-2012年为研究时间段,展开实证分析,并得到如下结论:(1)禄口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阶段性特征明显,研究时间段内经历了中度失调、勉强协调、中度协调以及良好协调4个发展阶段;(2)禄口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呈现持续上升的态势,年均增速约为11.58%,当前两者的协调发展水平已达相对理想的状态,具备较好的互动能力;(3)禄口机场运营能力增强是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间耦合协调度提升的重要原因,所研究时段内,机场子系统综合得分的平均增长速度约为35.01%远高于同期区域经济社会子系统综合得分的平均增长速度19.26%,同区域经济社会子系统相比,机场子系统在两者耦合协调度提升方面的贡献度相对更高。

本文从耦合协调度层面对禄口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展开比较研究,在重点关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指标权重确定、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以及耦合协调度标准划分的同时,以2000-2012年为研究时间段,展开评价研究,并针对具体结果,进行特征分析与讨论。总之,本文构建和提供了一个分析与比较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水平的框架与方法,其研究结果不仅有利于综合把握禄口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状和特征,更为相关部门进行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Keith G D. The geography of air passenger volume and local employment patterns by US metropolitan core area:1973-1996[J].Journal of Air Transport Management,2001,7(3):159-167.

[2]Brueckner J K. Economic contribution of the aviation sector to HongKong: a valueadded approach[J]. The Chinese Economy,2006,39(6):19-38.

[3]刘雪妮,宁宣熙,张冬青.区域间民航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比较研究[J].管理评论,2007,19(7):21-28.

[4]谢立,陈林,田静.航空运输业与国民经济关联性研究[J].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09,27(6):37-40.

[5]管驰明,马奇骐.航空运输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机制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0,(10):47-56.

[6]Button K, Taylor S. International air transport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J].Journal of Air Transport Management,2000,6(4):209-222.

[7]Bowen, J. Network change, deregulation and access in the global airline industry[J].Economic Geography,2002,78(4):425-439.

[8]Burke J.The social and economic impact of airports in Europe[R].ACI Europe,2004.

[9]戴福青,李铮.民航空域成本系统用户满意度模糊评价[J].华东经济管理,2008,21(11):99-103.

[10]齐险峰,胡华清,王延彬.航空运输对地区社会经济贡献研究――以深圳机场为例[J].空运商务,2007(18):28-31.

[11]王剑雨,谢敏.民用航空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关联分析――基于2002年全国投入产出表[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7-22.

[12]陈林.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北京民航社会经济效益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2):60-63.

篇7

关键词:高校;区域经济;互动发展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职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何结合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布局和特点,进一步明确高校的学科专业建设,这是高校力求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区域经济发展与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关系

区域经济是某一特定区域内的社会经济活动和各种经济要素相互关系的综合,是地域性综合经济体系。

地方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提升区域人力资本水平。二是带动区域高新技术的发展。三是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经济增长点不仅表现为高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刺激区域经济增长的助推剂,而且还表现为大学生是一个消费相对较高而且需求稳定的消费群体。四是优化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软环境。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优化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文道德环境、法治环境等,而且能够促进市场机制的形成。

二、高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高校人才培养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互动机制

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结构与区域发展所需脱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人才的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矛盾。高等教育结构关系到培养人才的专业、规格、规模等是否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如果人才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协调,就会造成人才的结构性浪费。另一方面,人才的层次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矛盾。层次结构决定着地方对人才的需求,直接影响着高校学生的就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状况。

(二)缺乏资源共享的合作平台与机制

高校缺乏资源共享的合作机制,没有在学科专业建设过程中凝练方向,高校资源的分散提高了与区域经济互动的运行成本。高校在实验室建设、人才队伍培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需要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在资金、人才以及学科建设与发展上存在重复建设,资源使用效益不佳等问题。

(三)缺乏高校、政府、企业三方互动共赢机制

城市发展的核心目标过度集中在GDP增长上,同时,政府对自身在促进学校与区域互动中所应扮演的角色还没有明确的定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通过与高校合作以达到技术创新,从而降低企业的生产运作成本。高校、政府、企业要建立互动模式,构建“三位一体”互动的快速响应机制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与方法。

三、高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对策

通过分析高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高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社会四方主体共同合作,协调配合,构建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高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不仅是高校自身办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等问题,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政府的政策平台与制度引导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企业主体的实践程度以及社会的反馈与哺育。

(一)发挥政府的中介服务功能

从政府的角度出发,政府位于高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中介地位,政府要发挥其社会服务的功能,搭好高校和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平台。

(二)发挥高校的主体创造功能

高校通过结合区域经济对自身的要求与相应的政策,为区域经济主体企业提供人才、科学研究成果和直接经济服务,为区域政府提供人才,承担政府的科研项目,为政府提供咨询、决策等服务,以发挥高校的主体创造功能。

(三)发挥企业的实践载体作用

企业作为区域经济活动的主体,在政府搭建的舞台上,加上高校输入的“优秀演员”,就可以尽情地“表演”――创造经济财富。企业是科技的主要输入者,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实现者,它为高校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吸收高校培养的人才和科研成果,在市场信息的引导下,利用自身技术、设备等,生产出物质性产品。

四、结束语

总之,在高校与区域经济的互动中,高校只有把找准办学定位、形成办学特色确定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切入点,才能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更高层次的服务,同时带动高校自身的发展壮大。区域政府只有在人、财、物方面为高校提供良好的支持,政府才可以购买到区域高校的各类优良服务,才能使高等院校成为积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才能实现高校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双赢和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地方院校 科研 区域经济社会 和谐发展

一、引言

大学是促进一个区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强大推动器,科学研究是贯穿其核心的驱动力,成为影响一个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作为地方人才的“蓄水池”和地方经济创新研发的“发动机”,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此类院校办学历史短,学校名气不大,多数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一些专科院校合并升格而来的。经过上个世纪末国家对高等教育格局的调整与合并以来,地方院校所面临的生存挑战压力越来越大。其中,科研力量薄弱的问题日益显现出来。

例如,唐山学院所处的唐山是位于河北省北部的一个较大城市。近20多年来,唐山市依靠煤炭、钢铁、陶瓷和矿产等支柱产业,以及港口的发展,已成为全省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自2002年唐山学院成立以来,学院以“科研群体要形成规模,研究内容要产生效益,纵向课题要上层次,横向课题要出规模”为目标,制定了一系列科研管理文件,对于推动学院的科研发展起到很大促进作用。但总体来看,由于受时间、地域、体制、资源等因素制约,学院仍存在科研力量相对比较薄弱,与区域经济社会的联系不紧密;缺乏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没有形成较为稳定的科研队伍;科研资金配置不足,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增强;科研方式封闭,大学与地方经济互动发展科学理念尚不健全等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正确认识地方院校科研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地方院校如何实现高校的科研优势,融入到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之中,是学校改革发展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和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地方院校能否获得更好发展的重要前提。有鉴于此,笔者对地方院校科研与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问题做一初步研究。

二、地方院校科研与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内在机理

地方院校的科研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地方院校科研应该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为研究对象,并以其研究成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只有地方院校科研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地方才会参与院校科研,地方院校才会有更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反过来,只有地方参与地方院校科研,地方院校科研才有可能发展得更好,才会更积极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经济增长需要靠资金、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投入,但更重要的是技术。区域资源本身就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先导,也是区域科技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基础。地方院校的科研创新,只有从区域资源出发,努力寻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共同点,才符合科学研究的发展规律,才能真正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地方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一旦能感受到地方院校科研的智力支持和技术提升,就会从多方面促进地方院校科研的飞跃。

1.地方院校科研能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

地方院校科研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作用主要表现:(1)地方院校科研的价值就是在推动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的,地方院校科研只有与区域经济建设紧密结合,其研究才能得到社会的支持,科研的发展才有持续的驱动力,地方院校才能成为企业技术进步的后盾和依托。(2)地方院校科研发展也能够提供辐射整个区域的新知识、新型实用技术。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新知识,以及新型实用技术,如果单纯依靠外部的引入,无疑需要支付较高的成本。而如果恰当地实现与区域发展的协和,将会越来越多地依靠地方院校提供技术与智力支持。

2.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地方院校科研发展提供源动力

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能够为地方大学科研提供资源支持主要表现在:(1)能够为地方院校科研提供课题机会和资金支持。区域内企业的发展会出现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这正好为地方院校科研指明方向,使之更加切合实际,易被市场接受,同时还可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拓宽地方院校筹措科研经费的渠道,并为本校科研的再投入做出支撑。(2)能够提高地方院校科研的实践能力。地方院校普遍存在着科研基础较差的现象,要提高自身的科研实力,在实践中锻炼学习必不可少。为企业解决实际难题的过程,无疑也是自身学习积累的过程。只有区域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才能为他们提供资金、试验室,以及科研产业化的基础和发展空间。

三、实现地方院校科研与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途径

实现地方院校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必须从当前实际和各自优势出发,找准两者的结合点,构建互为依托、和谐发展的新平台。

1.准确科研定位,创建区域科技创新系统

地方院校科研应紧密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自身研究特色,明确定位,解决相关领域的瓶颈问题。地方院校科研的发展,一是要构建地方院校科技创新体系联盟,实现地方院校与区域创新系统目标的一致性,以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二是要立足于与区域企业界的合作,鼓励企业科研机构与院校合并或共建一些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强化技术创新功能。

2.加强地方院校科研与区域经济联合,努力寻求共同点

当今,知识更新和科技发展速度日新月异,地方院校科研与其所处的区域经济紧密结合是一种发展趋势;谁能把握好这种趋势,谁就能更好为区域经济社会服务。地方院校科研与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就在于谋求共同的利益。地方院校科研发展必须从区域特有资源出发,研究开发地方在全国乃至世界上有影响的科学文化遗产和特有资源,挖掘区域特色,培育独特的科研方向,提高学术水平,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3.走“高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模式”,建立科技服务支撑体系

地方院校科研应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走“高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模式”,以人才为基础,以技术改革和创新为纽带,建立一个立体交叉的科技服务体系。第一,信息咨询层。成立科技服务咨询中心,提供政策、管理、业务、技术等咨询服务,充分发挥地方院校智力资源优势,力争成为政府决策的“智囊团”。其次,产学研合作层。政府应帮助企业走产学研合作道路,本着因地而异、因企业而异、因项目而异的原则,开展从低层面的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到高层次的联合科研、共建研发基地或创建联营实体等多种形式。第三,科技成果转化层。地方政府应积极牵线搭桥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如举办大学与企业合作洽谈会,鼓励大学对地方企业实行技术转让、入股、合作,或联合创办高新技术企业等。地方院校科研管理部门应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目标,向企业征集技术开发课题,组织科技人员走出校园,深入一线,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平台。

4.地方政府充分发挥统筹规划优势,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领导协调、政策支持的功能,促进高校、政府、企业之间的沟通,为地方院校科研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好导航。此外,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中应进一步转变观念,重视和发挥地方院校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优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设优美环境,支持地方院校科研发展,充分发挥其辐射作用,促进本地区整体实现跨越式发展,提高区域社会品位。

地方院校科研积极探索与区域经济有机结合的渠道、增强为社会服务的功能,既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地方院校自身谋求发展的台阶。实现两者的和谐发展,既能发挥地方院校的科研优势,也利于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和地方特色资源形成强有力的科研团队,促进地方院校科研特色的培育。惟有如此,地方院校才能立足于本市,面向区域,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使自己的科研工作取得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学慧陶发祥郭华俊:区域大学科研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研究[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10):33~40

[2] 常运琼,地方院校科研与地方社会经济的共生发展[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6):131~134

[3]高江勇: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的思考与选择[J].高等农业教育,2006(9):11~13

[4]朱长风杨再明:构建高校服务支撑体系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J].煤炭高等教育,2006(11):100~102

篇9

石景山区作为首都经济转型发展新的增长极,是北京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双轮驱动”的主战场。随着首钢涉钢产业搬迁调整,石景山区进入了“全面转型,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围绕首都文化娱乐休闲区的建设目标和发展文化创意、高新技术等五大产业的战略规划,石景山区知识产权工作在“双轮驱动、融合发展”的新形势下,以“区域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发展”为主线,以CRD五大产业和中关村石景山园建设为重点,以“石景山创新平台”为抓手,创新体制机制,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有力推进了“石景山服务”品牌建设。石景山区先后获得“全国专利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知识产权培训工作先进集体”和“北京市专利试点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知识产权已成为石景山区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在支撑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培训与护航同行

游艺春秋是一家注册在石景山区的以网络游戏研发及运营为主体业务的文化创意企业,由于其运营的一款产品受到外挂侵权影响,公司合法权益严重受损。2012年,在公安分局以及园区(知识产权局)等多方共同努力下,经过历时5个月的侦查取证,最终成功地将涉案金额高达近千万元的“贵族”外挂犯罪团伙抓捕,使企业合法权益得到了维护。此案的成功破获,为保护企业知识产权、鼓励企业积极维权、营造企业健康发展的法制环境建设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2月28日,游艺春秋公司向区政府赠送锦旗,对石景山区在企业维权服务方面的大力支持表达了诚挚的感谢。

为深入宣传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知识,提高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水平,4月23日区法院与园区(知识产权局)开展了关于信息网络传播权、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园区法律大讲堂”活动。驻区16家高新技术和文化创意产业企业代表20余人参加了活动。活动中,区法院和市一中院知产庭分别结合审判实践,就企业关心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最新司法解释及适用”、“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两个主题做了深入细致的讲解,并在交流环节与企业代表展开了热烈讨论。“园区法律大讲堂”是区法院知产庭建庭以来一直坚持开展的一项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是知产庭贯彻落实“智护CRD”工作主题的具体举措。今后区法院将与园区一道,加强此类普法宣传活动的针对性,定期收集园区企业的司法需求和意见,对企业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整理归纳形以便开展相关培训,以契合园区企业的实际需要,力求使“园区讲堂活动”取得实效。

4. 26世界知识产权宣传日前夕,石景山区法院赴园区开展知产案件巡回审判,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因擅自使用他人企业名称、标识而引发的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企业代表30余人到庭旁听。公开庭审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教育效果。知识产权巡回审判工作是近年来科委园区(知识产权局)和区法院在如何更好地发挥司法审判的指引导向作用,提高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将知识产权工作服务于企业、产业发展,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打造好“石景山服务”品牌所推出的一种新的有益探索和尝试。今后,区法院还将与园区进一步合作,建立较为固定的知产纠纷调解点,形成“巡回审判-普法宣传”的知识产权审判服务模式。

创新助成效倍增

创新工作融入经济建设取得新成效

以知识产权为抓手切入区域经济发展主战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作为知识产权工作的主要载体,园区2012年实现收入、税收分别突破800亿元和20亿元,5年翻两番半,助推全区第三产业比重由2006年的31%增加至2012年的62%。全区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75家,15家企业入选中关村“十百千工程”,16家企业列入“瞪羚计划”。全区“专利试点”企业152家,“专利示范单位”7家。企业牵头或参与制定的国家标准10余项、行业标准20余项,东土科技成为园区首家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的企业。“冲击波SHOCKWAVE”、“首钢”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标商标”,实现驰名商标零突破。

创新思维推进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果

健全机制,完善体系。推动区知识产权局、区科委、中关村石景山园 “三位一体”工作体制,并以此为基础在全市率先成立以知识产权服务为核心的“石景山创新平台”,合力推进全区知识产权工作开展。构建网络,创新模式。延伸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分中心功能,将首特、留创园(青年创业园)两家载体纳入全市12330工作站。形成了“分中心+工作站+联席会成员单位”的特有工作模式。制定办法,落实政策,出台《石景山区鼓励知识产权服务业和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办法》。落实市区两级政策,协助东土科技等3家公司获得170万元市级资金支持。完成年度知识产权区级政策兑现工作,金额达108.17万元。

创新手段营造良好氛围取得新成就

部门联动,保驾护航。与区法院、区文委等部门建立纠纷调解快速反应机制。与区公安分局等单位共同签署《司法保障助推中关村石景山园发展合作框架协议》,与区检察院签署“石景山人民检察院司法保障助推园区科学发展合作洗协议”,共建网络检察联络室。打造基地,实施托管。建设国家专利产业化基地,实施知识产权托管工程,成为首批“北京市知识产权托管工程试点基地”,入托企业达400余家,开展知识产权托管培训50次,培训企业达800余人次;60余家企业实现专利申请“零的突破”。多方合力,积极宣传。举办“保护知识产权,促进CRD创新发展”、“4.26世界知识产权日”等主题宣传活动。与区教委、区法院等单位联合推出知识产权示范校主题班会、“知识产权案件巡回审判”、《石景山报专栏》、记者视线举办活动,形成立体化知识产权宣传模式。搭建平台,促进融资。建立石景山园科技金融服务联盟,定期召开企业精品项目融资路演会,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利用专利和商标质押进行融资。网元圣唐公司以软件著作权质押获得5000万综合授信。

“六个一”计划

2013年,石景山区知识产权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以“国家专利产业化试点基地”和“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为契机,实施“六个一”计划:

打造一个平台:打造“石景山创新平台”。以知识产权服务为核心,实现跨层级整合、多部门联动,统筹各方资源,推进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双轮格局的形成。

建成一个基地:建设国家专利产业化试点基地。以“知识产权托管”工程为抓手,引入专业资源、专家资源、专利审查资源,开展定向服务,积极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探索知识产权与科技金融相结合的模式,促进专利成果转化。

构建一个体系:构建国家级文化创意产业服务标准体系。完成好国家标准委批复的“国家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探索建立三级标准化体系,即建立健全服务标准体系,形成一批文化创意企业联盟标准。

成立一个联盟:成立石景山科技金融服务联盟。围绕知识产权创造的需求,搭建高层次的银企交流和互动平台,建立多层次、多元化、高效率的企业融资渠道,创新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股权质押等金融产品,支撑企业创新发展。

篇10

【关键字】图集;总体设计;编制方法

1 编制背景

自国家批准建立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设立银川综合保税区,标志着宁夏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这既是国家向阿拉伯国家和地区开放战略需要,也为宁夏长远发展赢得了新的机遇。为了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全面了解中国西部的自然环境资源状况、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十二五”发展规划,反映宁夏发展的最新成就, 2013年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编辑、编绘印刷出版了《宁夏暨毗邻省(区)市(盟)经济社会发展地图集》(以下简称“图集” ), 填补了宁夏图集编制史上的空缺。

本图集是宁夏目前出版印刷最新的大型综合性地图集,其丰富地图信息,方便用户使用,并通过科学、系统、精美的符号设计与地图整饰效果处理,使之成为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和可读性的作品。打破区界,客观系统的反映宁夏暨毗邻省(区)9个市(盟)的呼和浩特、包头市、乌海市、阿拉善盟、鄂尔多斯市、榆林市、白银市、平凉市、庆阳市“十二五”时期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成就、自然地理特征、经济条件、经济要素的分布及规模,可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和有关部门了解区情、指导工作的重点参考资料,是国内外各界了解、走进宁夏的地图名片,也是外来客商投资建设的参考信息平台。

2 总体设计

2.1 设计思想

本图集围绕宁夏暨毗邻省(区)9个市(盟)经济社会发展,通过记录其“十一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成就,展示“十二五”规划经济社会发展总势态,用丰富、直观的地图形式和地图语言,通过大量的地图组合、统一的图幅配置规格和图例符号系统、灵活运用地图表示方法,在符号设计、色彩运用、表现手法均有所突破,文字表述要言简意赅,图表图片选用要恰当,版面构图要活泼,形式要新颖美观,成为专业信息数字化成果的一部分,其内涵和外延、功能和形式有新的拓展与突破。

图集采用最新的现势性资料,充分利用幅面,尽可能反映较多的信息量。表示方法以地图为主,附以图表、照片、文字说明等,提高图集的实用性和可观性。

图集采用统一的思想结构和地理基础,运用相关学科的最新科研成果以及文字、数字、卫星影像及航测遥感资料。

2.2 设计内容与结构

本图集主要由序图图组、自然资源图组、宁夏经济社会发展专业图组、各市、县(区)普通地图、重点工业园区图组、毗邻省(区)市图组、“十二五”发展规划图组七个图组共涉及编绘图件260余图幅组成,运用形象直观的地图语言、地理信息成果、图片、文字说明的表示方法,系统的展现宁夏的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和人文景观。

序图图组重点反映宁夏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历史沿革,包括宁夏区位图、行政区划图、历朝历代的古地图以及反映从20世纪20年代至21世纪变迁政区图、城区图等9幅地图。

自然资源图组起着导言的作用,重点反映宁夏的自然资源、地质灾害等基本面貌,包括卫星影像图、地质、地貌、地势、矿产、气候、水资源、土地利用、土壤植被、草场、森林、土地荒漠化、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动物保护区、震情等专题地图,共21幅地图。

宁夏经济社会发展专业图组反映宁夏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人口、经贸、农业、工业、农垦、水利、建筑、旅游、交通信息、商务、金融、保险、人才及社会保障、科技教育、文化体育、环境保护等专题地图,共95幅地图。

各市、县(区)普通地图组反映宁夏各市、县(区)的行政区划的最新面貌,主要包括

宁夏各市、县(区)的行政区划图、城区现状图、经济社会发展要情图、五大地市卫星影像图等地图,共76幅地图。

宁夏重点工业园区图组是反映宁夏“十二五”规划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及重点工业区的基本信息,包括在“十二五”规划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在能源、新材料、特色农产品加工及特色旅游等方面的规划,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总体规划图、宁东化工产业园区布局图、银川(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图、银川(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金凤园区,以及永宁、贺兰、灵武、石嘴山、平罗、太阳山、固原、中卫工业园区的现状和发展规划图,共20幅地图。

毗邻省(区)市图组填补了宁夏以往图集的空缺。包括呼和浩特、包头市、乌海市、阿拉善盟、鄂尔多斯市、榆林市、白银市、平凉市、庆阳市9个市(盟)的地形图、城区图、经济社会发展要情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图,共28幅地图。其中经济要情图记录了包括三个产业在内、涉及几十个行业部门的大量数据,通过地图的直观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构成这部图集的一大亮点。

“十二五”发展规划图组反映各行业远期的发展方向。包括区内毗邻省(区)市35项“十二五”规划内容,涉及资源、环保、旅游、水利、林业、农牧业、节能、工业和信息化、循环经济、科教文卫、交通运输、生态移民及区内五个市、毗邻省(区)9个市(盟)的经济社会发展,共11幅地图。

图集内容除地图外,还适当补充图表、照片和文字说明,编排上采用“总―分―总”的形式。

2.3 比例尺选取

图集比例尺的选择以确保地图信息负载量和制图区域完整。序图图组中除宁夏在中国的位置图选为1:1200万和宁夏政区图选为1:120万外,其他历朝历代的古地图以及反映宁夏20世纪20年代至21世纪变迁政区图均采用1:250万,自然资源图组的图幅比例尺采用1:120万、1:180万、1:250万、1:390万四种,具体视图幅面情况而定。宁夏经济社会发展专业图组比例尺采用1:180万、1:120万两种,各市、县(区)普通地图组视市县及幅面大小采用1:11万―1:72万比例尺,毗邻省(区)市图组视图辖区面积采用1:10万―1:81.5万,重点工业园区图组和“十二五”发展规划图组视辖区面积按成品版面进行所编

2.4 版式设计与配置

(1)图集采用A4开本,成品尺寸为210×297mm,展开页尺寸为297×420mm。

(2)图集版式根据不同比例尺按210×297mm作业。

(3)版式上已规定有效面积范围线,除1:180万底图上、下破图廓外,其它要素应距上下左右距离要基本一致。单幅1:120万底图、双幅1:180万底图或其它主图配置相同的图幅版式一致。

(4)专题地图部分采用以地理底图为主,配以统计图表、相关图片和文字,以使地图与图表、文字、照片优势互补,既增强表现力又使图面活跃、内容丰富。

(5)同比例尺、图面配置相同的图幅应统一在同一坐标系中。均统一在标准图框下,便于图幅之间公共要素的使用。

(6)出版形式:图集采用进口四色印刷机,选用黄、品、青、黑四色油墨一次性印刷;印刷油墨采用进口亮光油墨;选用亚光铜版纸,封面采用3mm厚绝缘纸板包PVC材料,索线胶装;

3 图集编制技术方法

3.1 编制过程

本图集根据任务结构从资料数据的收集、总体设计、地图编绘、印刷出版四个环节,资料收集到数据的加工整合、地图符号化编辑、检查审稿、印刷出版等整个过程紧密衔接。资料数据的收集是编制工作的基础,对资料收集和分析后,进入图集总体设计。总体设计包括总体方案的制定、样图试验、详细设计文件撰写,它是地图编制工作的依据,直接影响图集的图幅与图组编排次序、各类地图的比重、地图内容的取舍、制图综合要求等。为检验设计的可行性,对设计内容、参数选择、图面配置、图例及符号设计、表示方法、资料分配与取舍,直至制印工艺流程,做实验与比较,根据实验成果进行具体编辑。总体设计确定下来之后,进行地图组底图编绘、专题地图编绘,编绘成图后对其进行成果评审、印刷出版。

3.2 编制方法及工艺

本图集编绘全部采用数字化制图技术和工艺,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桌面出版技术,将地图编辑、清绘和印前贮备融为一体。其主要过程如图。

2.

4 小结

①编制一部具有完整的思想体系、严谨的逻辑顺序、有机联系的内部结构和严密的技术规格的图集,科学性、实用性和艺术性应作为图集设计的指导思想,统一和协调贯穿于编制工作的始终。

②图集内容要统一协调,在图组之间与图幅之间应按照统一的目的、要求和设计思想进行组织,不同图组中表示要素侧重点可以不同,但同一图组图幅在内容选取、比例尺跨度和符号系统上都应统一协调。

③图集表现手法要趋于灵活,设计的效果要合理,视觉效果要明显。同时图集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程,前后相互关联,在地图各图组的内容表示上也要有机关联和相互补充。

④确保图集质量,要组织所有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作业人员认真学习《设计书》,进行业务培训和质量教育,技术负责人对某些薄弱环节重点辅导,统一技术要求,严格按作业规程生产,采用工程审核制度,由项目总负责人组织人员对工程的设计方案、资料使用、作业方法、成果质量进行审核。同时建立质量责任制,项目从准备、设计、生产、质量控制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使运行流畅、效率高、避免反复改动造成损失。

参考文献:

[1]梁建国,徐占华,颜宇.重庆市地图集的设计与实现[J].城市勘测,2008(02):77-80.

[2]边志华,史俊明,卢清国.《河南省领导工作用图地图集》的设计与编制[J]. 科技信息,2011(14) :35-35.

[3]冯桂林.浅谈《金华市地图集》的设计与实现[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14) :271-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