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区域经济发展范文
时间:2023-07-31 17:44: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区域经济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农村区域经济;县域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2-0032-1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加速县域经济的发展,是巩固基础政权,繁荣地方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县一级的农民占大多数,农村占很大比重,所以县域经济的发展要更多地解决三农问题。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要求。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的经验表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提升地区核心竞争力、实现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从一定意义上讲,强市之基在于强县,县域兴则全市兴,县域强则全市强。
1 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开放经济是出路
县域经济不是县内经济,也不是封闭经济,在市场经济制度、市场经济体系日益完善的新形势下,县域经济更多地表现为开放型、外向型经济。开放性是县域经济固有的特征。县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生产要素,仅仅在县内配置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打破行政区域界线,充分利用县域外部的各种资源、生产要素和市场,才能最大范围地集聚发展能量。依靠招商引资,扩大开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这条路子必须坚持走下去。
2 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应树立区域经济思想
实现区域、城乡、经济社会等统筹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化的完善和提高,区域经济的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
3 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应克服原有行政体制上的缺陷
据权威部门调查,在现行行政体制下,阻碍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缘于在处理政府间的关系时,只关注权限大小的区分,而不重视事权范围的分工。县级本应突出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往往被其他职能所弱化。而在政府层级设置上,我国现施行的五级政府管理体制,行政环节过多,县级自过小,财力弱、负担重,缺乏经济发展的自和积极性,且地县争利严重,不利于县级因地制宜履行职能,导致运行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加大和行政资源流失。在市管县的体制下,市级机构,实际上更多是起上传下达的作用,这样多了一个环节,不利于政令的畅通。另外在某种程度上讲,二元经济结构已成为城乡差距不断拉大的重要表现和原因,致使农民很难成为平等的市场竞争主体。所以体制创新是解放农村生产力的重要途径。
总之,现行的市管县体制和城乡二元结构已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新形式、新任务和新的发展也要求行政区划和行政管理体制要有新的突破。
4 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紧密结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重点和难点都在县域经济。县域经济要积极承接大中城市和发达地区的辐射,特别是产业转移,不断增强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龙头作用,辐射带动乡村经济加快发展;乡村经济要在接受县域经济辐射的同时,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参与县域经济的产业分工,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基础。从实践看,县域经济发展不快,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就不会得到迅速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就要放慢。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县域经济这个重点,突破县域经济这个难点,统筹城乡发展,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用产业化的办法提升农业,发展比较优势,着力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素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以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快发展,破解“三农”难题,推动农村牧区全面进步。因此,只有从县域经济自身的发展上找出路、求突破,才能从根本上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5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国家要给足政策
结合区域政策,制定发展县域经济的专门政策措施,以县域经济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我国近年来,对区域经济发展做了较大的动作,如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最新的《珠三角规划纲要》等等,这些措施,虽然多多少少提到了县域经济,但没有一些具体的措施,对县域经济的指导性不强。为此,国家要进一步重视县域经济的发展,制定专门指导县域经济发展政策措施。
6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要加强资金支持
中央财政设立直接针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专项资金,并整合各项支农资金直接对县域,并要加大省管县试点范围,在适当的时机实行省管县。建立农村金融体系,积极争取商业性和政策性金融机构对农村的支持力度,大力发展小额信贷,鼓励发展适合农村特点和需要的各种微型金融服务、农民信用合作和民间借贷。
7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要创造核实条件
县域经济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是县域经济的发展主题和方向。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经济支撑、农业产业化的技术支撑,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工业化的空间依托,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为此,中央要大力实施“三化”战略、落实全面发展。
篇2
关键词 农村 其余经济 差异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是一个拥有960万平方公里土地面积的大国,由于自然、社会和经济资源的空间分布以及空间开发历史差异所形成的发展差异,客观上存在着发展进程、发展水平等各异的众多区域。对于中国经济区域的划分,目前最为通用的是将全国划分为3个不同的经济区域:即东部经济发达区、中部经济次发达区、西部经济欠发达区。随着农村现代化的推进,特别是经过以来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三大地带的农村经济都有了很大发展。农产品产量和农民收入成倍增加,农村第二、三产业迅速发展,并已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从而改变了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农业结构畸型以及农产品产地与加工工业、生产区与消费区严重脱节的状况,农业布局日趋合理。但是,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加之中国农村生产力整体水平仍然很低、农业技术装备落后,科学技术、文化、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特别是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失误,使得一些区域内优越的自然资源不仅没有很好地开发利用,反而遭到破坏,三大经济区域内农村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不仅没有从根本上彻底改变,反而越来越明显。
1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成因
(1)农村居民收入普遍不高。目前,我国农村普遍存在农村居民收入偏低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两方面造成的。①农业的生产效率不高。农村中的大部分青壮年受到了经济利益的驱使,都选择了外出打工,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的大量流失。这直接影响了农村的生产率。②城市与农村之间未建立良好的贸易组织与贸易机制,并缺少有效的贸易互动,农民并未能在贸易活动过程中取得理想的利润与收入。③农村整体较少的收入使得农村未能有足够的资金生产投资,在银行贷款方面,周期较长,利息较高时贷款过程受到了较大阻力,促使农村的经济发展陷入了恶性循环。
(2)农业生产要素流动不畅。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其拥有的农村人口数量众多,具有充分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等农业生产要素。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与发展,各要素之间的作用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具体表现为自然资源作用下降,农业增长主要来源于现代生产要素投入。各要素在农业生产中的组合比例也产生了一定的变化。然而,我国大部分农村未能认识到这种变化,再加上本就落后的人力资源与高科技技术,使得我国农村广泛存在生产要素流动不畅的问题。
(3)农村人口素质问题。人才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还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具相关调查研究表明,农民收入与劳动者文化程度正相关。因此,对于我国农村区域经济的建设,人才更是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农村人口的教育程度普遍不高,人民的文化水平较低,致使相关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得不到有效改进,生产效率低下,极大程度地限制了农村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2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因地制宜地制定发展战略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的资金投入力度,同时给予其技术支持,以有效的提高农业的生产劳动率,同时还能有效的解决农民的转业问题。与此同时,国家相关政府应结合农村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对农村区域的经济发展做出科学规划与部署。积极推进技术与制度的创新,以充分发挥科技技术的优势。利用能源、原材料等资源优势,建立全方位的经济体系和特色的农业经济。以最大限度消除贫困,维护农村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就生产投资而言,政府应当出台一些具有吸引力的政策,吸引企业对农村进行投资。并充分发挥银行职能,对农业的开发进行扶持,使农村信用社以及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适当调整自身的运营目标,提高服务质量,把农村吸收的存款尽量投放到农村经济的建设中来。
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农业生产要素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为了获取人们需要的各种农产品所必须投入的各种基本要素的总称,包括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和科学技术等。各生产要素之间的流动流畅,是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保障。因此,中央政府相关部门不仅应创新农村土地管理机制、农业投入机制、农业科技成果转换机制和农村人才培养机制,以激活各农业生产要素,更要建立起各种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的机制,以促进农村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人才对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关键作用,因此,国家应当加大对农村教育和农村人力资本的投入,将农村课程改革纳入到农村区域经济建设中,把科普知识以及有关的医疗卫生知识投入于日常教学,并采用多种手段进行相关的科普宣传。同时,大力发展高中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并加大对农业科技培训的投入,以最大限度的促使其开放思想意识,转变市场知识观念,达到提升教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的目的。
3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各区域的协调发展。而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根本原因,说到底是人才、科技、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不畅所造成的。因此中央政府只有发挥其调控作用,因地制宜地制定农村各区域的发展战略、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并努力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才能有利促进农村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梁振芳.国外农业区域经济发展与中国农业区域经济发展分析[J].世界农业,2013(09).
篇3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劳动者素质
农村经济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发展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而影响着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劳动力但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性任务,如果农村经济没有得到迅速的发展,就会影响经济的平稳运行。目前为止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中已经突出了几大问题,如果不将这些问题及时的解决,就会阻碍小康社会的建设。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有很大一部分人是生活在农村的,我国农村劳动力较多,但是耕地却是较少的,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科技发展水平的影响,按照现在的科技水平,农村仅仅需要1.7亿的劳动力就可以满足农村生产的需要,这是现在的人口现状决定的。由于人口众多,可利用的耕地较少,从整体上来看,农业生产的效率是不会得到提高的,只会制约农村经济发展,长期发展下去,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农民生活水平较低,让农村经济的发展变得更加艰难。现在的这一阶段,国家对人民越来越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是农村经济发展中比较重要的问题,可以提高人民的收入,这三个问题得到解决,就可以减少城乡差距,让农民内部保持稳定。正是基于这种发展水平,农民为了追求利益,就会转移到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尤其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劳动力转移的现象是十分的严重,有些地区已经出现了人满为患的现象,以下对这些地区出现的劳动力转移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首先,劳动力的转移是大规模的,主要是受到交通、经济、文化和信息等因素的影响,让农民盲目的到经济发达的地区来发展,但是没有实地的考察和了解,仅仅是在亲友的帮助下,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工作,流动性是非常大的,对农民工的长期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导致了供求关系不容易衔接,有着很大的盲目性。其次,农村的劳动力发生转移,主要是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是非常低的,素质程度的地下,造就了农村人口的转移是都十分的严重的,这些素质较低的劳动力主要是来自县级或者是县级以下的地区,县级以下地区的人们大多是高中毕业或者是初中毕业,有些甚至都没有学历,仅仅学习了技术,但是技术的学习并不是建立在学习的基础上,仅仅是向老一辈会技术的人那里学习的,这样没有经过文化熏陶的技术人员是很难找到工作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人们的素质要求是非常大的,素质低下的人们就会被社会所淘汰,很难在城市中生存。最后,机会成本的影响着劳动力的转移。城镇与乡村在就业上有着很大的差异,尤其是在待遇上,城镇是用具职务和职称等来领取工资,在工资和报酬上是标准化的,与农村有着很大的不同,这些因素导致了农村劳动力都涌向城镇,但是我国的城镇化建设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道德风险,这些是农村劳动力无法应对的问题。在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户口问题,户口问题是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农村劳动力没有城镇户口是很难生存的,这也是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农业是国之根本,人民要想生存是离不开农业的,如果没有将农业经济发展好,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社会动荡,流离失所,一定要重视农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对农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可以降低农业的生产成本,增加就业机会,让农业转型升级,适应劳动力减少的需要,发展规模化经营,这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大的发展趋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导致了人们对种植业的重视程度在逐渐的降低,人们都退出了责任田的种植,认为外出打工的收入就能够满足生存需要,有些甚至在城镇生活,这样就导致了人们对责任田的需要减少,乡镇的发展就会减弱。这是由于这种现象,农民就行了产业升级,进行了规模化的种植,减少了劳动力的使用,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有着促进的作用。在规模化种植的过程中,可以减少劳动力的剩余,根据市场需要发展农业经济,对经济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尤其是对整体经济的影响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对农民的影响
我国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工作是比较重要的,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技术性人才,加快城镇化的进程。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可以增加劳动力的二次创业,让农民也能够发家致富,走这样的道路,以让整个经济的发展变得富有生机和活力,也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创作了一个新的发展道路。农民进城可以开阔眼界,则那几人民的收入,在周围环境的熏陶下,增加农民的阅历,学习新的知识,参与社会活动,为国家下的发展做出贡献。而且一些培训班的出现,也提高了农民的职业素质,让农村劳动力结构在整体上改善。
(三)对农村的影响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劳动力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对农村经济的影响,转移的劳动力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将城镇的思想与素质带到了农村,让农村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基本观念。提高了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同时还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生产能力。(四)对社会的影响随着非农转移的加速发展,承包地的社会保障功能越来越突出,成为农民在城市工作生活的最后防线。但是由于有偿、合理、灵活、有序的土地流转制度流转机制建设没有及时跟上,迫使大量劳务输出人员城乡两栖兼业,无法解决后顾之忧。在近年来农业比较效益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一些人甚至弃田抛荒。抛荒现象尤其是常年抛荒呈逐年加重之势。
三、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思考
(一)强化农民智力投资意识,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一般来说,农村劳动力素质与转移的速度和层次成正比关系,因此,应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各部门的作用,从学校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等多方面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培训,逐步形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导向、社会多主体参与的农村教育培训体系,为非农产业输送合适的高素质劳动力。
(二)完善与加强农村劳动力合法权益法律保障体系
各级地方政府应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劳务信息服务,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和整理劳务信息,建立就业信息服务网络等,解决农民的信息闭塞问题;提供法律跟踪服务,聘请劳务律师对劳务输出的全过程进行法律咨询服务,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制定劳务输出优惠政策,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等,以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积极有利的影响。完善与农民工其它权益相关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工会法律制度、户籍法律制度等,使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以全方位的法律保护。
(三)积极提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全方位服务
就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际情况来看,与城镇化发展速度缓慢以及中小企业仅占受阻等因素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此种情况下,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载体受到明显的约束。通常情况下,农村劳动力转移需要以城镇化及中小企业作为可靠的载体支持,从而推进农村经济的综合发展。此种情况下,应当结合地区农村发展实际,积极开拓劳动力市场,并结合当前农村人口问题加以全面分析,在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空间的同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对国际劳动力市场进行优化利用,促进农民问题的妥善解决,促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顺利实现。若地区条件允许,可以对全球性资源进行深入开发和妥善利用,结合农村劳动力现状,有目的且有组织的开发国际劳务输出市场,将组织开发与农民自谋出路进行有机结合,给予农村劳动力政策上的支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优良的途经,为农村经济发展奠定可靠的基础。
四、结论
在我国城市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对人力资源缺口的助力是很大的,但是这种劳动力的转移对我国农村经济整体的发展环境也的确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要重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让农业经济快速发展,保证经济的平稳运行。
作者:司玉波 单位:吉林省洮南市万宝乡农村经济管理站
参考文献:
[1]张伯平,刘冰,石佳,于艳洁,肖霞.浅析天津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天津农林科技.2014(06)
篇4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农村城镇化
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直接推动着农村城镇化进程,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快慢,反过来又会影响着县域经济的发展。本文拟结合当前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及其农村城镇化建设道路方面进行深入探析。
一、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落后的现状及原因
县域经济是一种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纽带、以农村为腹地、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乡镇企业为重点,城乡一体、工农并进,由各种经济成分和不同产业构成功能完备的、具有开放性和地域特色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大系统中属于中观层次,是市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充分激活这一区域经济主体,形成现实的经济增长点和市场竞争力,可以推动以中心城市为龙头带动的区域经济,对于西部欠发达地区实现经济腾飞是至关重要的。加快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一是建设西部地区新农村的重要手段。二是解决西部“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三是实行统筹规划、实现西部地区全面进步的关键点。四是维护西部地区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
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经济基础、地理环境和政策因素的影响以及行政、财政、金融等宏观管理体制的制约,使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远远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就以处于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贵州省来说,全省78个县(县级市)中相当部分都是贫困县或少数民族聚居区。2003年,全省县域GDP总计1012.8亿元,城市GDP总计498.9亿元,其中县域和城市分别占GDP总和的67%和33%;同时县域人口3484.09万人,城市人口385.57万人,分别占全省总人口的90.04%和9.96%。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贵州县域GDP和人口比重分别高出15.05和16.53个百分点,既是县域GDP和城市GDP总量都比较小的省区之一,也是县域GDP比重和人口比重均为最大的省区之一。2005年贵州县域和城市的GDP比例为74.4%和25.6%,真正成为全国县域经济GDP比例最大的省。2006年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贵州县域经济竞争力只排名全国倒数第五。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思想观念落后,经济发展处于被动局面。相对于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普遍存在着经济发展环境尚待优化的问题。这主要是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仅满足于对自然资源的低水平开发,市场经济意识不强,经济建设的主动性、创造性不够,没有很好地发挥和挖掘县域经济的优势和潜力,形不成向外拓展的区域性特色产业群体。同时在市场环境变化的新形势下,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造成与外界经济交往的负面影响,失去了与外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交流的大好机遇,使自身经济发展处于相对停滞状态,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不断拉大,二元经济结构突出。如贵州省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322元,而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721.55元,两者之比为4.2:1。
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结构层次偏低。产业结构直接反映一个地区资源配置与生产力布局的合理程度,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大都存在较为严重的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主要是结构层次偏低。如贵州省2003年县域三次产业构成仅为30.6:40.9:28.5,而同期全省三次产业构成就为22.0:42.7:35.3。相比之下,可以看出西部欠发达地区第一产业在县域经济中还占有较大比重,第二、三产业发展则相对缓慢。具体在第一产业“农”的成分中,主要搞种植业,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具有明显的弱质特征;第二产业尽管有一定数量,但规模普遍较小,缺乏龙头骨干企业,而且产品结构单一,多以初加工工业为主,技术含量偏低;三次产业之间关联度小,县域工业还不能有效地支援农业及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滞后性也无法对一、二产业的发展形成拉动。
三是县域财政困难,自我发展能力弱。投资增长是经济增长的根本拉动力,对西部欠发达地区来说,快速的投资增长和必要的投资总量规模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来说就显得更为重要。但目前西部欠发达地区财政收支平衡缺口却较大,入不敷出、负债运行的问题十分突出。如贵州省目前大部分县都还是财政补贴县,严重制约着县域经济自主发展能力的提高。同时,现行的金融体制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力度明显不够,表现在农村信用社资金规模过低,商业银行的存多贷少和邮政储蓄的只存不贷,县域资金大量外流,造成农村建设资金严重短缺。受资金的制约,导致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投资回报率远低于发达地区,融资渠道萎缩,甚至出现了因穷而无法投入、因投入不足而更穷的恶性循环。
四是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进程缓慢。县和县以下的中小企业发展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劳动就业、推进城镇化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近年来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中中小企业发展却非常缓慢,作为非农就业主体的乡镇企业发展还出现萎缩状态,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受阻,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进而影响了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如贵州县域工业化水平比全国滞后10到1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国的59.67%,城镇化水平仍处在全国倒数第二、三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6个百分点。由于西部欠发达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缓慢,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功能的发挥不明显,直接影响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二、农村城镇化是促进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
现阶段西部欠发达地区要尽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就显得特别重要。贵州省“十一五”规划中就明确指出:“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有利于刺激各方投资,真正成为县域经济的发展中心。西部欠发达地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城镇化水平低,直接影响县域经济发展。城镇作为一个区域的生产中心、贸易中心、科技中心、交通中心和信息中心,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只有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才能使县域相关各行业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提高集聚效益,形成本区域的主导产业优势,增强竞争力;同时集中人、财、物力进行县域农村水、电、路以及居民住房等基础设施建设,由此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2.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 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转变的进程,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城镇化水平太低。所以,在新形势下抓住小城镇这一城乡经济的结合部和交汇点,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努力推动县域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就可以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格局,进而促进县域经济不断壮大。
3.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人。西部欠发达地区最突出的表现是农村贫困人口偏多,农民收入水平较低,而且居住分散,这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要切实解决这一难题,就必须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通过发展二、三产业来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把越来越多的农民就地转化为城镇居民, 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和整体素质。同时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创造条件,尽快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有效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4.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有利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培育城乡统一的商品和要素市场。由于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相对比较落后,所以尽管农村消费群体大,但购买能力弱,市场容量小,很难形成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效率意识。而推进农村城镇化,就可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繁荣城乡市场。一方面通过城镇有效地改变农村消费方式,增加农民收入,开拓商品市场。另一方面城镇依托本地产品,从规模经营入手,形成批量生产,创建专业市场,并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同时,按照农村经济对资金、技术和信息的要求,建立健全各种生产要素市场,使城乡市场体系逐步完善,进而推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
5.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有利于提高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西部欠发达地区要尽快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如期实现小康目标,就要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因为城镇是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和生活服务的中心,是沟通城乡交流的桥梁。推进农村城镇化,一方面促进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引导农民获取新知识、树立新观念、形成新习惯,使社会生活方式和文化意识得到更新。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县与县以及县域范围内城乡之间的联系与互动,在更大范围内为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提供平台,促进县域经济的全方位开放。
三、采取有效措施加快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城镇化进程
农村城镇化必然涉及县域经济发展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所以,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小城镇建设,理应成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头戏,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1.统一规划,分类指导,推动农村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农村城镇化不仅仅在于小城镇本身发展,而且关系到周围农村和大中城市。所以,西部欠发达地区要推动农村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区域城乡体系规划、特别是县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各地的产业基础、经济结构、交通条件、资源禀赋、地理环境、民风民俗和城镇布局,进一步制定出能发挥地方优势和特色的小城镇发展规划。规划是建设的“龙头”,小城镇建设必须放到国民经济全局范围,在科学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只有制定得科学合理、切实可行,才能多快好省地进行建设和综合开发,推动农村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2.合理布局,以县城和中心镇的建设发展为重点,全面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西部欠发达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小城镇的建设进程虽有较大发展,但在财力、物力上仍呈现出一种分散化特点,这就很难实现农村城镇化质的飞跃,也难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由此必须以县城和中心镇的建设发展为重点, 以点带线带面顺序展开,通过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来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具体就是坚持分步推进的原则,通过城关镇和中心集镇来壮大一批经济强县,提升一批中等发展水平县,帮扶一批经济欠发达县。同时突破以建制镇为单元的局限性,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趋势进行合理布局,通过发展县城和有交通区位优势、资源特色优势和规模优势的重点中心镇,增强城镇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促进农村人口、生产要素向强镇集聚,全面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使城镇真正成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平台。
3.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增强农村城镇化建设的经济实力。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相对落后,而且交通不便,信息相对闭塞,但并非没有发展优势。关键是要抓住机遇,采取各项优惠措施加强小城镇建设,并与县域经济发展融为一体。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搞好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巩固农村城镇化的基础。充分利用各地的资源优势,建设一批污染小、上规模、效益好的乡镇工业。同时鼓励城市及县域外工商企业参与投资,增强对小城镇建设的推动力。根据各地的区位优势、民族风情、自然生态旅游优势, 大力发展投资少、收益快、就业容量大、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第三产业,如商贸、旅游、饮食服务业等,增加小城镇建设的经济实力。如贵州近几年就涌现出以“资本置换”为内核的都匀模式、以旅游业兴镇的荔波模式、以历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镇远模式、以酒文化为依托的茅台模式等一批布局合理、规范适度、特色明显的小城镇。
4.注重制度创新,强化政府职能,建立有利于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和机制。一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开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的限制,畅通人口流动渠道,真正按市场方式配置劳动力资源。二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规范现行城镇土地使用与征用制度,实行有偿用地,妥善解决小城镇建设用地问题。同时加快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建立合理的土地产权制度,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三是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按市场经济的要求,把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到小城镇的各种经济成分和用工形式,尽快建立有利于小城镇发展的就业、养老、医疗保险以及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从而解除进镇农民的后顾之忧。四是深化行政区划管理体制改革。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打破地区壁垒,实行兼并联合, 富村联合穷村,强企业兼并弱村, 实现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的有机协作,增强区域经济实力。总之,通过深化各项制度和体制改革,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并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5.制定优惠政策,多方筹集建设资金,建立多元化的小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城镇化相对落后,目前需要大量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如2005年以来贵州省级财政就投入了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6500万元,平均每年城镇非农业人口以近20万人的速度增长,但贵州目前就有近4000万人口,若要将现有27% 的城镇化水平发展到2020年的43% 左右,每年就要向城镇转移约40万人。这说明仅靠政府一家投入已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发展需要,要下力气盘活城乡各种有形和无形资产,积极探索市场化融资方式,多渠道吸纳小城镇建设资金。可以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资金,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对一些有投资回报的基础设施项目(如道路、桥梁、水厂、公厕等)实行有偿投入或收费方式建设;积极开辟信贷或债券融资渠道,通过贴息贷款、转移支付等形式支持小城镇的道路、供排水、科教场所、环境整治、医疗卫生、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对有稳定收入的进镇农民在购房及其他消费方面的信贷业务;继续保持政府的投资主体地位,各级政府还要逐年加大对小城镇建设资金的财政投入和扶持力度,以此全面发展县域经济。
6.从实际出发,走出“速度”误区,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城镇化。目前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城镇化明显低于国内和国际的平均水平,必须加快发展,但在提高城镇化的速度和水平上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那种不考虑其他因素,将城镇化率奉为地方发展的主要指标,单纯用行政手段变更行政区划,县改市、乡改镇、村委会变居委会的作法,是对城镇化的误解和扭曲。小城镇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与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区位和资源条件相协调,同时不搞“跟风走”的一哄而上,要有规划地在经济条件相对成熟的地区适度和集中发展,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城镇化。另外,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城镇人口快速增加,城镇功能和面积的扩张造成原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不足,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这就必须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强城镇凝聚力和辐射力,进而实现县域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杨铖,赵柳. 贵州县域经济竞争力分析与对策[EB/OL].会计. 2006-5-13.
篇5
[关键词]农村成人教育 适应性 鄱阳湖 生态经济区
[作者简介]周忠生(1962- ),男,江西瑞昌人,九江学院政法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农村教育。(江西 九江 332005)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2-0098-0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立以来,其农村的发展如火如荼,成绩喜人。但近年来,由于农村人才的匮乏,羁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生态经济发展的问题也逐渐显现了出来。长此以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生态经济的发展就会步履维艰,其前景堪忧。因此,必须加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教育特别是农村成人教育改革的步伐,增强其适应性,培养符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生态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迫切。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成人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生态经济的发展,有赖于其成人教育培养出来的建设人才。然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不尽如人意,存在许多需要改革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生态经济建设的重要因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成人教育存在的问题较多,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1.重视停留在口头上,轻视体现在行动中。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的成人教育存在的缺乏经费保障、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不稳定、工作系统性不强、培训手段单一、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都与地方部分领导存在的思想和行动误区以及许多农民再教育观念淡薄、参与相关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有关。一些领导对发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成人教育和以此作为振兴农村生态经济的举措,从理论上是能够理解、认同和接受的,但在思想认识上很不到位,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不支持,或者是敷衍塞责,重视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轻视则实实在在体现在行动中。同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对接受成人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对农村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在理论层面上是肯定的,但在参与成人教育的行为上不积极,缺乏自主性,严重影响了农村成人教育的良性发展。这些现象的产生,与农村成人教育社会适应性不强有关,难以使领导和农民切实体验到农民接受成人教育后所获得的巨大利益,以及对地方生态经济发展起到的强大作用。
2.重视职业技术培训,轻视思想意识塑造。在各种各样的成人教育中,人们往往重视职业技术教育,使农民学习并掌握一两门职业技术,胜任相关的劳动,获取比较高的报酬。从最近农村成人教育的情况来看,重视举办各种有利于就业的培训班,为农民外出或在本地务工创造条件,或者举办各种有关农业种植和养殖的培训班,为农民发家致富提供保障。这种类似的培训,能够为农民直接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深受其欢迎。然而,由于没有有效地对农民进行思想意识的塑造,导致农民的思想观念陈旧,认识问题肤浅,市场意识、风险意识和创新意识较弱,喜欢因循守旧等,反过来又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如2011年,瑞昌盲目扩大山药的种植面积,且又喜获丰收,但种植山药的农民是增产不增收,因为山药增产了而价格下降了。这就是农民以传统增产增收的思维观念而没有用市场经济理念认识事物来处理好产量与收益关系的结果,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不是说产量越高经济效益就会越好,效益的高低不只是受产量高低的影响,还会受供求关系变化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里,必须通过教育帮助农民更新思想意识,形成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理念,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3.重视外出务工教育,轻视本地务农教育。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成人教育严重脱离了本地实际,热衷于对农民进行外出务工所需要知识和技能技巧的培养与训练,较少对农民进行符合本地实际需要的职业技能和思想教育。有许多青壮年农民在接受了一定的职业技术教育并掌握了职业技能后,宁愿漂在“北上广”和发达地区,也不愿意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务工,导致本地出现“民工荒”。近年来,尽管有关部门加大宣传“不出家门也能就业、致富”的力度,但仍然难以彻底解决本地“民工荒”的问题。至于掌握了农业技术在农村务农的青壮年农民就少之又少了。出现这样的结果,既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成人教育较少密切联系本地实际进行相应的培训有关,又与没有对农民进行有效的爱农、亲农和爱家乡,为改变家乡落后面貌而努力的教育有关。因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成人教育必须联系本地的实际,在重视务工教育的同时加强务农知识、技能和情感等方面的教育,增强成人教育的适应性,为发展农村生态经济作贡献。
4.重视传统职业教育,轻视现代科技教育。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中,个体掌握某个方面的职业技术以发展经济固然重要,但要是缺乏了解市场和具备市场风险意识、运用先进科学知识和现念管理生产、不断更新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等,就难免不会出现被市场严重冲击、降低农民收入的事情。近几年来,农村出现盲目发展某种生产而出现的增产不增收、产品滞销和农民严重亏损的案例不胜枚举,这无不说明对农民进行现代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教育的重要性。但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成人教育还没有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只是停留在使农民掌握某方面职业技术的层次上,重视传统的职业教育,让农民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技巧,轻视对农民进行市场经济相关理论、生产与经营风险、信息捕捉和运用、产品营销等方面的现代科技教育,导致农民生产和经营的被动性,如农民总是习惯等人上门收购产品,增加了产品收益的风险,很少依靠互联网交易平台灵活地了解市场信息、进行产品销售等。互联网是人们及时获取各种信息、调整决策,以及进行学习与提高、产品买卖等的重要手段,是现代人适应社会不可或缺的工具,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农民对互联网知之甚少,影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
此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成人教育还存在领导体制不完善、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师资缺乏、体系不健全、层次不分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和积极稳妥地解决。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主要对策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生态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先进、健全、科学的成人教育体系。因此,必须加大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成人教育改革的力度,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增强其社会适应性,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生态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保障和动力支持。
1.完善领导体制,加强政策落实。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成人教育的管理体制不完善,呈现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问题,且又缺少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各部门分工不明确,职、权、责混乱,一有事情就相互推诿。在大会小会上作报告时,相关部门领导都信誓旦旦地要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切实贯彻农村成人教育的政策,搞好成人教育工作,而会后又是另一种态度,具体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制定的政策难以落实到位,往往是走走过场、做做样子。因此,要确实搞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的成人教育工作,服务好“三农”,就必须健全管理机构,理顺领导和管理体制,保证必要的管理力量,明确职权责,确保领导管理到位,政策畅通,体现出成人教育的实效。这样一来,既有助于加强上级政策的落实,脚踏实地地完成任务,而不只是表现为一种形式,又可以使农民感受到接受成人教育的必要性。同时,还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农民接受再教育的思想认识,形成农民积极主动学习和发展农村成人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促进农村成人教育的顺利发展。
2.彻底转变观念,注重全面教育。长期以来,农村成人教育的培养目标单一,只是强调对农民进行扫盲、职业技术培训等工作,教育内容也比较狭窄,教育效果缺乏长效性。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生态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关部门必须彻底解放思想,转变陈旧的观念,克服“短视行为”和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树立大局观念,从长远利益出发,依据农村成人教育培养目标的多样性,在重视对农民进行扫盲、职业技术培训等的基础上,加强对他们进行全面性的教育,包括对农民进行重新再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教育,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环境保护、公民意识等政治和文化的教育,爱农和爱家乡的情感教育,谋生方面的职业知识与技能教育,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知识的教育,农村生活及与组织工作有关的教育,农业多种经营和管理的教育,结合地方优势产品实际进行产品深加工的教育,创业和创新的教育等,使农民成为爱家乡、善学习、观念新、懂技术、会管理、能营销的新型农民,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培养大批素质全面的职业技术人才,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3.结合本地实际,强化务农教育。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外出务工人员的逐步增加,加强对这些人员的职业技能的教育十分重要,不能掉以轻心。但也必须认识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自《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以来,生态农业的发展迅速,对建设生态农业人才的需求也很迫切。如果在农村务农的农民总是因得不到培训而缺乏相应知识技能,只能依靠长期以来积累的经验而不是运用科学来务农,那么,发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的生态农业和生态经济就会成为一句空话,《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中的发展目标也将成为泡影。因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成人教育必须结合本地实际,尤其是结合本地的优势农业,在重视务工教育的基础上,强化务农教育,培养有利于当地农业发展的人才,为农村发展生态农业、呵护特色农业和农民发家致富提供智力支持,推动本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紧跟时展步伐,增强现代科技教育。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生态农业和生态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现代科技,现代科技是加快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生态经济建设的决定力量。提高农民现代农业科技的素质,成为当今农村成人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成人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在重视科学种植、养殖的基础上增强现代农业科技的教育,通过加强对农民创业、创新意识和创新行为教育,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风险教育,农产品的规模、效益与营销技术教育,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教育,农业信息化技术与应用教育,特色农业的开拓、保护和发展教育,创新农业科学技术与应用教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与深加工教育,高新技术在农业中应用的教育,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教育,农业多种经营与管理教育等,丰富他们的现代科技素质,以适应当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甚至把其中的一些骨干农民逐步培养成思想活跃、善于学习、能创市场、捕获信息、擅长营销和会管理甚至能创业的实用型、学习型、创新型人才,确保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后劲。
此外,积极采取认真落实优先发展农村教育尤其是农村成人教育的战略、加大农村成人教育投入、稳定师资队伍和改善教学设施、整合教育资源、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健全培训机构、强化管理、充分发挥因特网、广播电视及其他声像媒体教育网络优势等措施,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劳动力进行先进思想、各种专业技能和农业技术等的教育,培养一批适应时代需要的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有利于推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生态经济的发展。
篇6
关键词:农村实用人才;新型农民;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5-0167-03
引言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人才结构不断调整,农村人才需求呈现新形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是农业农村人才工作的重点领域,是实施人才强农战略的关键环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把加强职业教育作用作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因此,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新型农民,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昆明市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属于西部欠发达地区,具有典型的“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多民族”特征。当前,昆明市正加速农业现代化、产业化、信息化和生态化的发展进程,需要大幅度地提高农村实用人才占农业人口比例,建设满足昆明市发展需要的高、精、尖的新型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十一五”期间,昆明市大力实施“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以增加总量,改善结构、提高能力为目标,综合运用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等多种方式,培养了一大批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的乡村科技推广人员、生产能手、经营能手等各方面实用人才。但是,距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化农业产业发展,培养适应时展需要的新型农村实用人才的目标,还存在着明显距离。昆明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存在三多三少现象:传统生产方式的农民多,新型实用人才少;第一产业生产型的人才多,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经营管理的人才少;从事简单、分散农业生产的人才多,围绕优势农产品产业化生产、流通的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少。
因此,大力发展符合新形势农业建设需要的农村职业教育,开展对农民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把农民培养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实用人才,对于促进城乡均衡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培养新型农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中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困境分析
农村职业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是农村实用技术的研发主导者,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更是农村实用人才的主要培育者,在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解决农村基层人才匮乏问题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当前昆明市的农村职业教育面临着诸多的困境,严重制约了新型农村人才的培养,其在服务农村社会发展的教育职能受到了巨大挑战。
(一)农村职业教育的资源供应与农村人才需求失衡
县域农业职业教育是农村人力资源培育的主体,它担负着提高农民文化知识、培育新型农民、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但是近年来面临着发展的瓶颈。由于农村职业学校生源不足,农业类专业的招生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主要以招收农业类学生为主的中等专科学校已经更名、合并及升格,学校发展方向调整后,农业类专业和招生人数急剧缩减。另外,农村的职业中专或职业高中所招收的涉农类专业学生也在逐年萎缩,2013年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人数达3.71万,涉农类专业招生比例不足10%,甚至很多县区农村职业学校的涉农类专业已停止招生。职业教育中农业类专业呈现急剧萎缩趋势,而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村对各类技能型人才需求却不断增大,农村人才需求与农业职业教育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不断突出。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现状与快速发展的人才需求及未来的教育潜力存在着失衡困境,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带来严重的挑战。
(二)农村职业教育的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脱节
由于“三农”问题的复杂性,农村文化水平不高、生产经营分散且品种多样、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等,决定了农村职业教育在服务方向、教学模式、专业设置等方面的复杂性[1]。此外,教育培养目标是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而设定的,农村经济社会情况的变化是农村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制定依据。目前,昆明市正致力于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农村小城镇、农业工业化的进程,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育新型农民,这要求农村职业教育的目标应主要定位在培养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服务的综合实用型人才上[2]。当前,昆明市农村职业教育普遍存在着教学培养目标偏离“三农”的异质化的趋势。专业设置不能根据当地的支柱产业、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区域经济的需求设置专业,没有准确的办学定位,存在盲目跟潮流,造成各校专业设置重叠交叉,缺乏本地的特色和优势。近10年来,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普遍开设了电子电器、模具设计、汽车维修、计算机运用、广告设计等专业,原有的种、养殖等涉农专业停止招生,而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相关的农产品加工、农村经营管理及农业技能服务类的专业则严重缺乏。
同时,有些职业学校的教学计划没有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进行动态修订,课程设置雷同性高、针对性差,特别是实践教学课时和质量不能达到教学目标。近些年,昆明市的农村职业教育对如何有效地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作了不断探索,总结了“经科教结合”、“三教统筹”、“学校+公司+农户”等成功的办学模式,开设了许多实习实训基地,但由于受到其功能、规模、“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和水平、设备设施的数量和现代化程度等因素的制约,办学条件远不能满足现状及未来发展的需要。另外,学校在农村开放意识、市场意识、创新意识、效益意识和经营理念的培养方面也严重不足,没有将职业教育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相结合。由于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教学模式、专业设置和办学条件不能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办学效果不理想,严重影响了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最终制约了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
(三)农村职业教育的效果与农民的教育需求存在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昆明市农村职业教育已取得长足进步。地方政府已经意识到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已把培养高素质的农村人才作为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职业教育的重心已从城市向农村转移。但是,农民接受农村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与政府的推动力度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农民接受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受到自身的“经济理性”观念及“生活事件”经验的影响。在西部偏远农村和民族地区,农民习惯于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还未完全清楚现代科学技术能否带来好处、需增加多少投资、需增加多少工序和工时、能够带来多高的产量、产品能否销售出去、增产能否增收,普遍存在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效果有顾虑等问题,表现出对人力资本投资的理和教育培训效果的短期性及实用性价值倾向。另外,在农民的农业生产经历中,也存在着许多关于农业增产农民不增收的事例,有的科技推广项目,农民投入很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却得不到应有的收获[3]。这些经验也是导致农民对农村职业教育效果的认同上存在疑问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影响到农村实用人才对自身价值及其发挥作用的模糊评价及对其在社会生产实践中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效益的怀疑。这样就对农村实用人才的示范性带来负效应。因此,如何发挥他们在各自行业内对农业、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扩大农村职业教育效果的影响力,满足农民的教育需求是值得共同思考的课题。
二、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加强涉农专业建设,改革招生和教学模式,加大培养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力度”。这重要论述显示了党和国家对农业和农民教育的重视,也是我国农业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4]。
(一)重新定位农村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任何教育改革,都必须依靠正确的培养目标的定位,昆明市农村职业教育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直接关系到职业教育的内容及模式,因此,农村职业教育要对受教者预期的培养标准和要求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实用人才不能适应农村对人才的需求,所以要重新思考农村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建立起面向农村、农民和农业的符合实际需要的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昆明市农村职业教育应由原有的重知识的培养逐步转向重视技能的培养,重视“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综合人才的培养;原有的仅为地方培养务农人员服务的思想,应逐步转向为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服务,即为地方输送具有较强竞争意识、自立意识和创新意识的新型农村实用人才[5]。因此,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要加大农村实用技能教学的比重,同时要处理好专业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教学的关系,建立一个适应新形势下农村发展需要的农村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二)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和支柱产业发展实际,设置体现特色与优势的专业和课程
专业设置体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特征,农村职业教育以培养和造就数以千记的新型农民和农村劳动者为主要目标,其专业结构必须适应农村区域经济社会、产业结构和人才需求的变化,不断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这就要求农村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必须以现代大农业观为指导。也就是说,专业设置既要注重农、林、牧、渔业等第一产业的生产要素,又要注重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以及运输、营销、经营、管理等二、三产业的商业要素。因此,农村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应以大农业观的指导下,以区域农业产业结构的特征、区域农村人力资源状况和农村人才综合性、技术性等需求特点为主要依据,紧紧围绕当前昆明市鲜花、蔬菜和牛奶等农业支柱产业,做好特色专业和优势专业建设。
农村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要合理,应根据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动态、灵活地调整课程结构;根据大农业所包含的产业链来设计教学计划和课程结构;根据农村社会和农民生活发展需要来设计教学计划和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上要体现针对性和实用型,要围绕服务“三农”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来构建[6]。随着昆明市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业生产的很多项目将成为新的经济发展点,如绿色食品、农产品精深加工、生态农业、都市农业等。这就需要农村职业教育的重点围绕现代农业建设科学地设置课程进行深入地研究。
同时,要加大实践性课程的比重,确保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时间和内容,将实践能力培养贯彻教学全过程,也要贯彻产学研结合思想,成分利用社会上的各种资源和农村各种科技示范基地进行实践教学,并将科技发展的新成果有效融入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农村实用人才。
(三)重点发展针对初级农村实用人才的成人继续教育培训
当前,昆明市农村实用人才中初级农村实用人才占了90%以上的比例,这说明初级的农村实用人才是昆明市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也是将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人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应针对他们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以技能提升和更新为主的职业培训。一是完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体系。要在市农业部门的统一组织和部署下,各县、市、区农业主管部门根据各地实际,坚持面向“三农”的方针,坚持农科教结合的发展方向,组织县农技推广站(中心)、广播电视学校、职业中专、农机校、乡(镇)农民技校承担技术培训任务,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建立起完整的培训体系和网格。二是要科学整合教育培训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文化基础类:主要以应用知识为主,如计算机应用、商务谈判、外语沟通、经济合同文本书写等;法律基本知识类:包括宪法、经济法、劳动法以及涉农的有关法律法规;专业知识类: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农业企业经济管理以及农业机电设备的维修保养知识等,此外,还应培训一些文化卫生知识和现代生活方式所需的知识,以提高农民的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科学技术类:要培训一些切合本地生产生活的最新科学技术知识,使科技成果普遍应用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中,提高农村的现代化水平。三是要积极发展远程教育系统。要依托农业中专、农职业高中或条件较好的乡镇农技推广部门建立网络教学点,利用农闲时间,集中进行远程教学,从而实现提高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的高效率目的。四是要大力倡导农村“自组织”举办职业技能培训。随着农业专业化和组织化的发展,农民以自愿互利为基础,通过龙头企业的组织和带动,成立了各类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专业协会。这些组织是进行技术示范和培训的重要资源,要积极动员它们以“现身说法”及“传帮带”的形式开展新型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这也将来农村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开发的重要力量。
昆明市正加快发展各类农村专业合作、专业协会、专业联合社等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这就要求培养大批经营管理型的专业组织负责人和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所以,应着重以职业技能培训为基础,以现有的初级农村实用人才为对象,以农村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者为重点,着力培训一支适应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需要、能够带领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农村经营管理性人才。启动“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培训计划”,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开展农产品流通政策、工商管理知识、经纪人管理办法、合同法、经济法和农业合作组织法等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其组织带动能力、专业服务能力和市场应变能力。
(四)建立多元化投资制度,推动农村职业教育的均衡发展
农村职业教育是为全社会的发展提供服务,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其公共性决定了政府部门作为责任主体的一方,不但必须承担最主要的投资和办学职责,也要充分调动其他社会系统作为责任主体的另一方积极参与公共产品的供给服务,形成“多主体”办职业教育之路。所以,要调动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机构、民间团体、公益组织和公民个人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大力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实现职业教育培训办学主体的多元化格局。倡导民办官助、公益扶持、多渠道拓宽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解决当前农村职业教育长期依靠国家、资金匮乏、教师队伍参差不齐、教学条件落后等问题。同时,建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基金,提升贫困地区办职业教育的能力。昆明市有大量的贫困山区及少数民族村寨,当地政府财政收入和百姓经济收入都很低,他们的财力很难支撑职业教育及人力资本投资。因此,要建立以市财政为主体的多层次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基金”,建立职业教育资金投入的保障制度,确保对落后农村地区和贫困群体接受职业教育和人力资本开发的资助,增强农民接受职业教育的自觉性,尽力推动不同农村地区职业教育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容泉.黔西北贫困地区农村职业教育问题现状与对策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10,(3):96-99.
[2] 阮艺华.论高职教育的苏学体制[J].职业技术教育,2002,(19).
[3] 成文章.云南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对策建议[J].农业教育研究,2009,(2):4-6.
[4]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适应新形势做好农业职教和培训工作[N].中国教育报,2010-03-06.
篇7
关键词:劳动力 转移 新农村建设 经济发展
黔东南州是苗族侗族聚居较集中的民族自治地方,新农村建设的基础较好,劳动力转移积极地促进了此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全州全年生产总值迅速增加,人均生产总值在2009年突破1000美元,劳动力的转移增加了本州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值,各产业增长比重迅速增加,实践证明,劳动力转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农村的建设和地区经济的发展。
一、劳动力转移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改善新农村建设的环境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知识素养,使农民享受更好的社会服务和公共资源缩小城乡差距,有利于统筹城乡规划,更好地协调城市和农村的发展,逐渐改变农村发展的落后面貌。同时可以增加农村人口的就业,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
2、提高劳动力利用率
劳动力成本是制约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可以给工业提供更多的廉价劳动力,同时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促进消费,发展国民经济。当农村全部劳动力都从事农业生产的时候,农业生产的效率就会降低。
(二)消极影响
1、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的出现
转移到城市中的劳动力将子女或者是父母带在身旁显然是不可能的,由于各种条件受限,他们会将子女交由父母看管,而通常年岁较大,文化程度不高的老人难以让孩子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首先教育是一个重要问题,处于叛逆期的孩子由于缺少父母的管教,更加不受老年人的管教,容易参加违法犯罪活动,影响未来。其次年岁较小的孩子由于老年人看管不到又容易受到拐骗,孩子的安全得不到保证;最后老年人的赡养问题也很凸显,生病时得不到及时的照顾和治疗。
2、农村人才流失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村人才的流失,使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和妇女化更加明显,减小了农业生产的后期力量。同时外出务工的农民利用赚来的钱来建造房屋,占用了部分耕地,一定程度上减小了耕地面积。
二、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推进了农村现代化进程
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要想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必须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断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比重,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只有不断增加农业生产活动中科学技术的含量才能够使农业生产率提高,转移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给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保障。
2、促进了商品流通,紧密了城乡之间的联系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缓解了城市产业发展中劳动力不足的矛盾,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城市化的建设。以凯里市为例,在其城市物价抽样调查中,其居民消费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都有所上涨。劳动力的转移,使城乡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在农村劳动力为城市建设作出贡献的同时,农村可以学习城市经济发展的方法,利用城市中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也可以使城市中的企业拓展农村市场,加快商品流通,实现城乡之间的强强联合。
(二)消极影响
1、影响农业生产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大量转移,吸引了许多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导致剩余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素质下降,利用农业资源的效率降低,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造成了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老龄化比较严重,很大程度上是劳动生产率降低,不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更新和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
2、影响农产品的生产和供给
我国的城镇化的速度不断加快,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意味着我国一部分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成为了农产品的消费者,这样不仅农产品的生产者成为了消费者,而且农产品的消费量迅速增加。由于我国的人口现状,我国人均农业资源占有量相对较少,粮食等农产品供求比较紧张,若干品种需要进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这就要求我国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
三、应对劳动力转移所带来消极影响的对策
首先可以采取就近转移的办法,让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农村附近的城市从事生产工作,可以在正常工作的同时又能照顾家,这样既能够从事其他产业的工作,增加收入,又能够保证正常的农业生产,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动力转移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其次国家应该为劳动力转移创造各种便利条件,例如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农民进城务工的事宜,为他们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奔走创造便利条件,为其子女在城市上学和工作提供帮助和指导,为其父母等就医提供便利条件,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快速融入到城市建设中来,更好地为经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黄武刚,陈国胜,高光照.林利迈.温州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08
篇8
【关键词】 城市化 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发展
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国内很多区域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同时城市化进程也随之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是中国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具体体现。在改革进程中,历史原因一直以来牵绊着经济的发展,区域二元经济结构矛盾一直存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上走农村城市化道路是解决和突破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进而实现城乡良性互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村整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解决我国各个区域二元经济结构矛盾,进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最为理想的选择是走城市化道路。同时,城市化的加快也能够为经济发展带来有利条件。
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城市化本质
1、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20世纪50年代,区域经济学为适应国际与各国内部地域分工深化的要求应时而生。它是针对当时国家之间、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的情况,从国民经济学中产生并逐渐壮大的一门应用性的新兴学科。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生产资源在一定空间(区域)优化配置和组合,以获得最大产出。虽然,生产资源是有限的,但有限的资源可以在区域内进行优化组合,并获得尽可能的产出。根据我国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区域经济学理论观点,可总结以下几点区域发展存在的现象。
(1)区域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平衡。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在区域上不仅表现出严重的不平衡,而且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分化现象,各个区域发展出现严重的贫富差距,由分化现象导致了区域市场的分割,阻碍了全国整体市场的形成。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区域经济的差异是区域之间各种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变化的综合反映,也是我国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引起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导致一些突出问题解决起来极其棘手。
(3)城市化进程艰难前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成为发展的主题,而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主线,城市化是结构变化的其中一个方面。由于诸如结构调整方式不合理等因素,城市化进程并不能平稳前行,时常遭受各方面的阻碍。同时,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差异也给城市化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2、城市化的本质
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区域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城市化的实现,同时也标志着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城市化首先表现为大批乡村人口进入城市,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逐步提高。同时,城市化是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城市是高消费群体聚集所在。城市化使得大批低收入居民群体转变为高收入居民群体,因此城市化过程又是一个市场不断扩张、对投资者吸引力不断增强的过程。
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使得原来从事传统低效的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转向从事现代高效的第二、第三产业,产业结构逐步升级转换。城市化是一个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城市化的过程也是农村和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不断现代化的过程,也就是城乡一体化的过程。
二、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互动前行
作为区域经济学理论之一的“城市圈域经济理论”认为,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圈域经济发展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的主流。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核心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城市化进程,以求区域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空间经济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是经济活动在空间上主要向城市集中所产生的规模经济效应。城市对经济的集聚功能和扩散效应这两者在既定区域的发展平衡体现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内容。中国的市场化改革进程和农村工业化的力量的主要动力是推动区域经济集聚和城市化。区域经济的集聚水平与扩散功能之间相对平衡发展的阶段轨迹特征由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之间的良好互动直接决定。中国城乡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制度是市场化的改革进程。那么,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三者共同构成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在这种创新机制作用下,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前行。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表现为二者的相辅相成,即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城市化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可以通过人口、资源、资金等要素产生集聚效应,它从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加速经济增长并同时促进区域和城市的快速经济增长。对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而言,工业化仍然是城市化主要的直接动力。特别是农村发展非农产业促使人口、劳动和资源等要素集聚,带来规模集聚经济效应,促使农村向城市扩散并发生转移,这是工业化带来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直接原因。地方政府为了本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运用经济迅速增长所带来的财富,推动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由此促成城市化与经济之间就形成不断循环的互动推进。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循环、互动推进,为地方政府在更大的区域经济范围上争取到更大的竞争优势提供了支撑。区域经济学理论观点认为,不同区域所处的城市化进程阶段不尽相同,其促进城市经济等各方面发展的也不一样。然而,区域内和区域外经济的发展需要协同力量,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产业发展主体的不同甚至可能背道而驰极易导致区域发展失衡。城市化的加快可以解决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这些难题。
三、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城市化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诸多实践表明,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节奏并不完全同步,区域发展不平衡随之产生。众所周知,经济的发展是促进成熟进程的最主要动力。为了缩小或者消除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带来的城市化进程阻碍,解决经济发展问题成为重中之重。同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于经济发展同样会有一定的冲击。故此,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之间的关系不容忽视。基于此,笔者提出了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的相关建议。
1、发挥地方政府职能,制定适宜政策
城市化进程虽是一个客观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但这一过程不能脱离社会主体的能动性而存在。各个区域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都要相适应的的政策。一项政策的制定并不都是既适宜经济发展又益于城市化进程的。此时,地方应当发挥其职能,根据区域总体利益进行调控,改进或者重新制定相关政策,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与城市化进程不相协调的问题和矛盾。
2、最大化区域内资源优势,提供前进动力
区域经济学理论认为,由于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个区域的资源禀赋不尽相同。另外,其他诸多因素的协同作用导致了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同时也给城市化进程带来了阻碍。由于不可调和的因素的存在,一些区域没有吸收外部资源的能力,只能依靠本区域内资源发展。故此,区域应当努力促使区域内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才能为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提供保障。
3、协调区域内外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功能上独立的,经济上一致的城市区域是城市化进程中区域发展的主要参与者。区域城市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依靠工业数量扩张带动城市化已经无法满足发展的需求,只有完善城市体系和增强城市之间相互联系的机制,创造良好的发展大环境,进而才能保证城市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因此,协调区域内中心城区和郊区的发展,以及与其他区域之间的发展变的尤为重要。
4、坚持科学合理的理念,充分提供前瞻功能
运用科学合理的理念,协调新城区、建成区、老城区及经济开发区的发展,以及城区基础设施、环境治理等各方面工作,提高城市化进程覆盖率和科学性,逐步完善城市化进程体系,促进城市化建设与管理的有序发展。研究科学合理的城市定位,从城市资源、环境、人口等多方面分析和研究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提高城市化规划的科学性。
四、结束语
一个国家和区域首要的任务就是发展经济,以经济的发展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才能使整体发展有条不紊。由于区域内或者区域间资源禀赋不尽相同,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城市化作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之一。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城市化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区域经济的发展带动工业化的进程,进而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一定程度上了缩小了区域贫富差距,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同时,城市化程度的提升引起了区域市场的趋同,这推动了我国统一经济市场的建立。故此,努力实现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在以现代化建设为目标的大环境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要求,同时,城市化进程也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本观念融合、渗透到城市化进程之中,才能使城市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与人的需要达到和谐。
参考文献
[1] 王志凯:都市化战略下的城市转型与经济空间拓展[J].城市发展研究,2009(10).
[2] 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 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4] 杨云彦:区域经济的结构与变迁[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篇9
(新疆商务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转型,人力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贡献越来越高,已经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重点讲述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性,从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两个方面论述二者之间的关系。最后对政府提出人力资源发展的政策建言。
关键词 经济结构 人力资源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21 世纪,知识和人才在经济发展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人力资源已经成为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值最高的因素。在我国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各地对人力资源出现从未有过的重视。而这样的做法也得到了立竿见影的回报,经济增长与在人力资源反面的投入成明显正比关系。在这种良性循环的发展中,我国的人力资源和区域经济发展越来越相得益彰。
一、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的巨大贡献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短短几十年间变成了实在的经济增长秘诀,人力资源的合理应用对我国近年来的经济高速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各地区改革发展方式,将人力资源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之后,纷纷尝到甜头,开始大规模调整对人才的培养、吸引和利用方式。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笔者认为这种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创新高精尖技术。作为企业运营的秘诀,绝对的掌握高精尖技术,通过技术垄断实现市场垄断的方法是经久不衰的。而垄断技术的前提就是要得到掌握技术的人力资源。因此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首先体现在对高精尖技术的掌握。通过技术研发推出高科技产品,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二是掌握专业技术。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高级技工人才每年短缺达数十万之重。掌握了高级技工人才就能够制造出高质量的产品。通过产品质量的对比,在市场竞争中击败竞争对手,获得利润。这种掌握专业技术的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早期并不被各地所重视。各地方政府往往以争夺高精尖技术人才为首要目的。近年来,随着专业技术人才的逐渐紧缺,地方政府才开始转变观念,培养掌握专业技术的人力资源。
三是对人力资源的培养。教育是培养高质量人力资源最有效的途径。因此,各地对人力资源的培养从未放松。这种利用本地人力资源“自培养”的方式周期短、资耗低,见效快。
所以某种程度上将抓住了教育性人力资源就保证了人力资源的持续性,对人力资源素质的不断提升和区域经济的长远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单一利用资源发展经济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仅就我国的现状来看,人口众多、资源稀少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短板。但如果能够合理的利用我国的人口优势,那么人口优势就会变成人力资源的优势,进而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以浙江为例,浙江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省内土地面积10.55 万平方公里,土地资源并不占优势,但浙江却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据统计,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近几十年来占全国首位,在独占鳌头的重要关口,如何保持目前经济态势和长远规划可持续发展地区经济,并利用好省内5 000 多万的人口,将人口优势变为人力资源优势也就成了非常关键的问题。
通过对GDP 常数,专业技术人员占工作人员的比例做OLS回归性分析,得出DW值为0.14。DW值说明GDP的值与专业技术人员占工作人员的比例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在从业人员中的比例对GDP的增加有着直接的关系。可以说要保证区域经济的增长,就必须要保证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同样,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在经济出现增长,对人力资源培养的投入增加以后必然会导致高精尖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增加。这反过来又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
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强的相互促进作用,可谓存续相依,不可分割。这就是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最好的证明。
三、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培养的政策建议
针对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协调性关系,以区域经济健康良好发展为基础,以培养人才促进经济长效发展为目标,本文对区域经济与人力资源培养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1.注重本地高校人力资源的培养与利用,提高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以浙江省为例,在拥有全国知名的浙江大学的同时,也要发展其他985、211 等重点高校。这些高校是本区域人力资源培养的重要基地和教育基础。政府应当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均衡人才就业机会,为本区域自培养的人力资源创造合适的就业岗位,减少人力资源流失。高校也应根据区域人力资源需求,合理调整教学内容,使人力资源能够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中一展所长。
2.加快吸引外来人力资源。人力资源长效战略的形成,仅靠本地人力资源的培养还远远不够。受区域限制、学科限制、平台限制等,本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不可能满足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外来人力资源的吸引,重视高端人才的引进。而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就业发展平台是吸引外来人力资源的根本途径。政府应当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为外来人才提供发挥才能的机会,才能有利于优秀人才的集聚和脱颖而出。同时,还要加强人力资源的管理,深化人事制度的改革。各地区人力资源汇集必然对管理带来很大的压力。在学习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之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还要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匹配,才能真正做到人力资源人尽其才。
3.加快第二、三产业发展。传统重工业为主的第一产业主要依靠资本投入作为产能增长和利润提高的方式。而二、三产业的发展则主要依靠人力资源优势。而第一产业的高能耗、低输出、高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加大了各地政府缩减第一产业的决心。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要把握发展关键,加快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各地区政府也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布局,增加二、三产业比重,为优秀的人力资源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4.注重人力资源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合理分配是关系着区域经济协调平衡发展的关键问题。就我国情况来看,各地区普遍存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艰苦,就业岗位少等问题,这些问题极大地制约了区域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的仅仅。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出现快速提高,第三产业迅猛发展,对各种专业技术人才需求量很大。政府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产业结构布局调整和农村专业技术人才缺口问题。政府应当建立长效机制,对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适当帮扶,也可开设相关专技领域的“扶持计划项目”,制定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人力资源引进的政策机制。
四、结束语
人力资源的培养是关系到各地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加快推动人力资源培养计划,调整产业结构布局是未来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由于人力资源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有十分紧密的关系,因此,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当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做好统筹,加强对本地区人力资源和外来优秀人才的管理与利用。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为优秀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平台。同时,要注重区域经济平衡发展,适当增加对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增设扶持项目,拓宽专业发展渠道,增加就业岗位,真正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富丽平,于钦凯.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人口学刊,2004.
[2]张耀辉.区域经济理论与区域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3]牛文元.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战略特征.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1999 中国可持续反战战略报告[R].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4]蒲婷婷,王家勋,王生林.甘肃省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与分析[J].甘肃理论学刊,2012,(2).
篇10
关键词:城乡;经济;一体化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城乡居民能否妥善安置就业,这是中国保障民生计划中的重点。从近年来的数据可以看出,城乡居民的就业率均呈现上升趋势,三大产业对劳动力的吸收能力也都有提高。这得益于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改革开放后,由于中国长期坚持市场经济和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中国的私人资本得到长足发展,尤其是以民营经济和股份制经济为主体的企业单位快速成长,这消化了城乡人力市场上的大量剩余劳动力,缓解了城市的就业压力,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有效的推动了城乡社会经济一体化发展,提高了城乡就业人员的社会生活水平。
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近年来,城乡一体化在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公共服务方面都有显著进步。城乡高中教育的普及程度更高了,城乡文化卫生机构覆盖的范围更广了,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完善了。尤其是在城乡社会保障方面,已建立了较完备的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体系,保护了城市就业人员以及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切身基本利益,有效维护了城乡社会经济在人员调配上的交流互动,为城乡居民社会生活一体化创造了前提条件。
一、城乡经济分割严重制约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
在制约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系列矛盾中,最突出的一对矛盾是现代化大工业与传统的农业并存,现代城市与落后的乡村并存,并且,在二者之间存在有很大的断层,这种双重的非同质经济结构称之为二元经济结构,它是落后国家、落后地区的基本特征之一。二元经济结构在我国普遍存在,为我国区域经济打上了“落后”的印证。
在我国,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十分明显,并且远远大于一向为人们所关注的东、西部之间的区域差异,构成我国最大的经济差距。
二、我国城乡经济分割的原因剖析
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由多重原因相互交错作用的结果:
(一)我国对特殊工业化道路的选择。建国初期,我国5.5亿人口中4.9亿在农村,农村经济以封建、保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齐占绝对统治地位,衣不保暖,食不果腹,识字人数仅占十分之一、二,在这样的基础上开始的中国工业化进程步思维艰。
(二)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非经济因素。区域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在我国广大的土地上城市经济发展普遍与区域发展相脱节,其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城市发展的原动力不是来源于区域经济基础,而主要来源于行政力量,这是我国长期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所决定的。
(三)市经济结构具有超稳定性,城市与乡村产业循环联系薄弱。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转化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本标志,在传统体制的长期作用下,我国城市经济形成“大而全,的结构特征,升级缓慢,具有典型的超稳定性。
三、加强城乡联合的对策
要加强城乡经济联合;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首先必须变革旧的观念,把发展乡村经济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机部分;必须探化体制改年,建立开放的区域经济环境,培育区域市场体系,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必须加速政府职能转变,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特别是发展乡镇企业,使之真正成为城乡经济联系的纽带棚桥梁:最后还必须加强人才培养,培养一支新型的农民队伍,新型的乡镇企业队伍,新型的农村干部队伍,在更深一层次六农村经济发展、城乡经济联合创造条件。
(一)更新区域发展现念,审视乡村经济的发展。很久以来,人们谈起区域发展,自然地要用工业发展、城市发展、大项目的建设等概念取而代之,极少把乡村经济的发展放在应有的地位,以致城乡发展水平的差距越拉越大,二元经济结构难以钥转。乡村经济是区域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普遍落后的乡村中镶嵌着若干发达的城市决不意味着区域经济的发达,相反这正是区域经济蒋后的标志 在二元结构普遍存在的我国,乡村经济的落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乡村经济应该成为我国区域经济长期的发展重点,在思想观念。投资分配、基本建设、经济结构调整、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必须灾出这一贯重点把它放在应有的地位。
(二)培育区域市场体系,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来组织区域经济。城乡经济联合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传统的计划体制人为地扼制了这种要求,割断了城乡经济联系。市场机制的作用必然使区域间、城市与乡村之间及各部门企业之间的多贡经济关系回归正常,按经济规律要求的轨道运转。在我国竞争制度尚不健全助条件下,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必须积极培育区域市场体系,其中包括纵向市场体系(含全同性市场、大区市场、省级市场、县教市场、乡镇市场等)和横向市场体系(含生产资料市场、消费的市场、人才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等),这样“看不见的手’将地过一系列的价格和市场,协调省复杂多样的区域经济关系,解决看数以干百万计的区域经济问题,建立起正常的区域经济秩序,为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城乡之间经济技术联系的建立与加强刀至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相互协调创造必要的区域经济环境。
(三)加速政府职能转变,加强宏观调控。建立区域经济发展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构筑城乡经济联合的科学大道。市场机制是组织经济社会的一种办法,但不是唯一的办法,更不尽善尽美,需用政府的宏观调控来弥补其不足,以共同主宰国民经济的发展。市场调节主要是对微观经济活动作基础性调节,政府调节是对经济活动的高层次调控。一方面政府通过科学合理地利用财政、信贷、税收价格等经济杠杆及各种法律法规引导并规范各区域、各部门、备企业的经济活动,特别是促使大中城市调整经济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遵循产业结构演化规民加速产业循环过程,强化城市的扩散效应,并由此加强城乡之间的经济联合;另一方面,要花大力气建立健全区域经济发展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特别是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把农村经济发展纳入区域关济大循环的轨道,引导城乡之间的相互作用健康、科学迅速地发展。
(四)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经济,建立农村地区的经济生长极。小城镇是城乡经济的结合点,是乡村经济中先进生产要素的集合,小城镇数量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本身即是乡村经济发展的标志之一。目前,小城镇经济建设的核心是乡镇企业,乡镇企业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村工业化城市市化的主要力量。
(五)努力提高农村民众素质,转变农民封闭、传统的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城乡差异最大的表现为人口素质的差异,包括文化水平的差异和思想观念的差异,其中前者决定后者,人的文化素质越高,就越追求个性,追求发展与进步,乐意并容易接受新思想。新文化、新技术及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勇于开拓。所有这些正是我们的农民所普遍缺乏的,也正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所迫切需要的。
参考文献:
[1]蒋清海,《中国区域经济分析》第151页,重庆出版社.
[2]翟志成 方齐云 《中国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现代经济探讨,2002第7期.
[3]王晶;城市经济结构的空间演变与城市财政[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1年10期.
[4]姜爱林;论城镇化水平的不同测算方法[J];天府新论;2002年04期.
[5]石正高;试谈城乡经济一体化――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J];理论导刊;1989年05期.
- 上一篇:浅谈高中地理趣味教学
- 下一篇:农业旅游市场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