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然灾害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07-31 17:44: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自然灾害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自然灾害的认识

篇1

关键词:防灾减灾;中学生;地理教学

地理教材中的有关自然灾害的内容很多,尤其是新教材,将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单独做为一节的内容讲述,其中就包括我们为防灾减灾的所做的措施,以及泥石流和地震的防护措施。地理课堂作为防灾减灾的主阵地,怎样在教学中渗透防灾减灾的内容,怎样提高学生防灾减灾的意识及在灾害中生存的能力,下面我们来谈谈我的看法:

一、深刻认识地理教学中进行防灾减灾教育的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台风、地震、洪涝等灾害频发发生,严重威胁到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每年我们国家有成千上万受到自然灾害的威胁,也有上千人因自然灾害而死亡,直接经济损失上千亿元。可以说自然灾害猛于虎。面对灾害有效措施就是防灾减灾,学校中的防灾减灾工作是我们过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认为防灾减灾就应该在一直渗透于教学中。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我们平时就把防灾减灾的工作做实了,到了灾害时就能最大限度的保存自己的生命。

二、利用学科优势培养防灾减灾意识。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了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就会找学生谈话,告诉他这些不良的习惯,但是效果很一般。为什么呢?我总结出来就是没有让学生认识到这是不良的习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意识。对于防灾减灾的工作,就必须让学生先有防灾减灾的意识,才能顺利的完成防灾减灾的工作。所以首先培养学生的意识。

马克思说过,物质决定意识。所以在教学中先让学生认识灾害这种物质。认识物质就是在教学中认识自然灾害的种类及会产生的危害。例如在《海陆变迁》中,我们讲到地震主要分布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我们正处于地震带上,所以我国是个多地震的国家。这是就给学生加入地震的相关概念让学生从学术角度认识地震。弥补在生活中对地震不完全认识。然后在举例地震的危害,例如汶川地震,日本地震等,。在讲述《地形图的阅读》中,我们认识了山谷、山脊、陡崖等地形。在这些地形中易于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在《季风气候显著》中讲解我国水旱灾害。在教学中,充分的利用教材,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认识自然灾害种类及产生的危害,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自然灾害的意识,让他们认识到灾害的可怕,自己会想很多的抗灾办法。

三、掌握方法,提高防灾减灾的能力

当学生认识到自然灾害的可怕,他们自己会想很多的抗灾办法,但是这些抗灾的办法行不行,到底实用吗?这时,我们可以给学生讲解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及规律。可以根据灾害的规律检验我们的办法有用吗?例如,在讲地震时,结合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因横波传播的快些,纵波传播得慢些但其破坏程度大的知识,让学生明白当地震发生时,如能在横波传来后(左右摇摆)纵波还没有到达的几分钟内迅速逃到空旷的地方就可以有效地降低人身损害;而且地震发生后往往有几次余震,那么第一次地震后他们就不会掉以轻心,保持警惕从而有效地减少余震带来的损害。另外,还要重视防范地震和地震求生的一些相关常识的了解。如常备地震应急包;就近躲避伏地待定;不要跳楼、乘电梯求生;尽快关闭电源、燃气;避离山坡海边不急回家;保存体力伺机求救等,以提高学生防震减灾的能力。

实践证明,掌握一些防震减灾措施能够提高社会的防震减灾和地震应急的能力,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防灾避灾的意识和技能。如:在汶川大地震中,四川安县桑枣中学师生震后1分36秒成功疏散,无一伤亡。

四、组织课外活动,拓宽教育渠道

在我国发生的自然灾害中,有灾害本身造成的灾难,也有人为造成的灾难。为了减少灾害人为伤害,结合我们当地的实际情况,在地理二课中,我们开展了防地震演练。实战演练是最好的防灾教育,将我们课堂中的知识延伸到了课外,同过演练提高了学生的自救能力。要求同过训练,锻炼学生的应急能力和应急素质。

篇2

关键词:自然灾害;灾害保险基金;保险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辽宁农业自然灾害保险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L13DJY09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辽东学院教学改革与科研项目:“鸭绿江区域经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4111)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辽宁省农业自然灾害保险制度现状及发展对策

收录日期:2014年3月20日

一、辽宁省农业自然灾害现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世界上农业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每年给中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最主要的受害者就是“靠天吃饭”的农民。从国内外的经验来看,农业自然灾害保险是国家惠农政策的有效实现途径,是国家对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农业稳定发展的一项重要保护措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都迫切需要农业自然灾害保险的支持和保护。多年来,我国农业救灾主要依靠政府救济,虽然农业自然灾害保险已经存在多年,保险市场不仅未能发展壮大,反而日益萎缩。2011年我国保费收入14,339.25亿元,其中农业保险保费收入173.8亿元,占当年保费收入总额的1.2%。这与我国的实际需要极不相称,无论对农业自然灾害保险市场的发展,还是对农村经济的发展都非常不利。辽宁省是国家的老工业基地,同时也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近年来,辽宁省发生的洪涝、病虫灾害等,给其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损失。据统计,2001~2011年的十年间,辽宁省农作物受灾面积达16,389千公顷;成灾面积超过10,791千公顷,农作物受灾率为44.3%,成灾率28.4%。

二、农业自然灾害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自然灾害损失补偿不足。目前,我国对自然灾害的补偿支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抚恤和福利支出”下设置的“救灾支出”;二是通过农业支出、抚恤支出、社会保障补助支出、科技支出以及政策补贴支出的一部分进行救助;三是当发生紧急特殊自然灾害时,通过中央和地方专项储备基金进行补助。这种非专门化的救援支持致使我国重大自然灾害补偿的随意性和波动性较大。1997~2010年间,国家财政对灾害损失补偿的比重平均仅为3.5%。

(二)中央和地方政府责任不清。灾害应对分为灾前预防、救灾和灾后建设三部分,但是我国目前只关注救灾和灾后建设,忽略灾害预防。平时中央政府将灾害预防的工作交给地方政府,但是由于地方政府财力有限,所以倾向于将资金投入到见效快、易产生政绩的领域,而灾害一旦发生,地方政府又寄希望于中央政府的财政支持,这种中央和地方政府在灾害应对过程中的博弈行为不利于重大自然灾害的预防和救灾时的快速反应。

(三)我国重大自然灾害保障制度法律规范不健全。为保障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国家出台了一些政策法规以规范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如2006年《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实施,明确规定了自然灾害的响应等级;2010年颁布实施了《自然灾害救助条例》,更有利于救灾工作的开展。另外,针对一些具体的灾害,国家政府根据实际需要,临时出台相关措施。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灾害救助法,同时也没有专项重大自然灾害救助法,这种政府文件不利于全国统一的救灾体系的建立,这对救灾工作的效率是一个极大的阻碍。

(四)商业保险补偿功能缺失。从近些年的情况来看,我国商业保险的补偿功能有限。从1996~2005年10次重大自然灾害的情况看,损失最高是1,666亿元,最低的也是14亿元,保险补偿最高的是占到了直接经济损失的9.63%,最低的是2.32%。在欧美发达国家,保险补偿占直接经济损失的比例平均在30%,而我国的平均比例在5%左右。所以,商业保险在重大自然灾害中的作用还有待于提高。

三、解决对策

(一)明确政府在重大自然灾害保险体系建设中的角色和责任。从市场经济制度的原理看,重大自然灾害保险属于公共或准公共产品范畴,这种产品的供给需要公共资源的配给,而政府是掌握和控制公共资源的主体,离开了政府,或缺乏政府的实质和有效推动,重大自然灾害保险制度的建设就是一句空话。为此,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首先,应当明确政府为“主导者”的角色定位,国家应当设立专门的机构,协调和推动我国重大自然灾害保险制度建设;其次,应加强政府对重大自然灾害保险制度的介入,政府应该积极推动立法和制定税收政策,以完善重大自然灾害保险制度;最后,在确立政府主导的同时,再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双管齐下。如日本就建立了直接保险公司基础赔付、国际再保险市场超额赔付和政府支持的三级地震保险补偿机制,并在历次地震灾害事故,充分发挥了商业保险和政策保险的共同补偿功能。

(二)建立健全相关法律规范。要实现自然灾害保险的顺利进行,首先应当加快自然灾害保险立法,构建自然灾害保险的法律体系,以法律约束政府和保险公司行为。可参照日本出台重大自然灾害保险相关法律和重大自然灾害再保险特别会计法案等,以便对其所涉及的相关主体责任、保险的内容、保险费率的确定等方面作较为明确的规定,以确保重大自然灾害保险制度的顺利实施。

(三)建立专业的重大自然灾害保险基金,明确保险给付细则。因重大自然灾害保险属于政策性保险范围,政府应该成立重大自然灾害风险专项基金,以实现及时和有效的保障,同时为各保险公司赔偿限额以外的部分给予赔偿。在减轻保险公司支付压力,分担其赔偿风险的同时,提高了保险公司参与重大自然灾害保险理赔的积极性。此外,要对保险基金实施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例如申请的保险要经过国家机关和国家审计机关的审核;最后,要明确保险给付的细则。

(四)调动保险企业的积极性。保险公司应当在重大自然灾害保险制度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我国的保险公司应当认识到保险公司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有责任也有能力参与重大自然灾害保险制度建设。一方面保险公司具有风险管理的专业优势,能够也应当在重大自然灾害保险方面有所作为,而重大自然灾害保险市场对保险公司而言也是一个潜力巨大的业务领域;另一方面现代企业应当正确地认识企业的社会责任,认识到企业自身利益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下,保险公司在重大自然灾害保险制度建设过程中应当承担的责任,加快金融体制改革,为重大自然灾害保险制度建设创造条件。

主要参考文献:

[1]席劲松.试论我国重大自然灾害保险制度的构建――以汉川地震为例.硕士论文,2009.5.

篇3

〔中图分类号〕 G633.55〔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1―0060―01

陇南是全国四大滑坡、泥石流多发区之一,同时位于我国地震频发的南北地震带上。近年来,陇南连续多次出现几十年甚至百年一遇的特大自然灾害。从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成县一中开展了“‘陇南自然灾害’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省级课题研究。该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选修模块五知识的理解,而且贯彻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提高了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

一、开发构想

1.开发基础。开展灾害教育活动是减轻人类遭受自然灾害损失的重要手段。我校学生在学完选修五模块后,对自然灾害及防灾减灾知识已有一定的了解,加之对“成县地理”校本课程的学习,他们对家乡的自然环境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在亲身经历了多次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其学习“乡土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的愿望非常强烈。学生的需求,开展灾害教育的紧迫性成为开发“陇南自然灾害”校本课程的强大动力和基础。

2.校本课程标准的制定。“陇南自然灾害”校本课程标准主要由“内容”和“活动建议”两部分组成。其中,内容包括:陇南自然灾害的特点、类型及分布;人类活动对陇南自然环境的影响;成县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陇南和成县在防灾减灾中取得的主要成就。活动建议包括: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各种资料,了解陇南及成县自然灾害类型与分布;列举当地发生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各一例,分析陇南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机制;实地参观学校或家乡附近的自然灾害现场和治理现场,初步了解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及治理措施;利用当地科普馆、气象局等校外地理课程资源,组织一次防灾、减灾科普教育活动;利用板报、展板等展示陇南减灾的成就和灾害防治措施;开展研究性学习,对近年来陇南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及应对措施等进行初步探讨。

二、实施途径

1.课程实施前的师生准备。校本课程实施前,教师下发“陇南自然灾害”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陇南及成县自然灾害的关注程度与防灾减灾知识的掌握情况。参考人教版、中图版、湘教版等“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编写内容,收集资料,编写教材,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设计。学生在课前要做好以下准备:一是填写“陇南自然灾害”调查问卷,增强对陇南自然灾害与防治现状的了解;回顾选修模块五中的相关内容;撰写令自己印象最深、亲身经历的有关自然灾害的短文。二是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网络、报纸、书籍等收集陇南及成县自然灾害与防治资料。

2.合理开展课堂教学。“陇南自然灾害”校本课程主要采用“问题―阅读―课堂探究” 方式组织课堂教学。即先以问题引入新课,如,用“2013年陇南发生过哪些较大的气象灾害”引入“陇南主要气象灾害”这一学习内容。然后,引导学生阅读有关陇南某次重大自然灾害或防灾减灾成就的内容,师生共同归纳某种灾害的危害、时空分布特点或防灾减灾成就及应对措施。最后,开展课堂探究,组织学生思考、讨论。

3.实地参观考察。在“陇南自然灾害”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掘校外地理课程资源,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组织学生参观成县防震减灾科普馆,考察5・12地震后陇南农村的变化,与受灾群众及灾害治理人员进行座谈。学生通过参观考察,亲身感受到自然灾害的危害,提高了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和防灾减灾的意识。

4.展示学习研究成果。学习研究成果的展示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让学生办地理板报,主要包括参观考察活动专题板报及专题学习板报。二是组织部分对自然灾害与防治问题感兴趣的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

篇4

地理以研究“人地关系”为核心,呈现地球各圈层的相关原理、灾害的基础知识、发生机制、危害等内容,揭示自然地理环境的演变规律。阐述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因此,地理学科必须承担灾害教育的神圣使命。

(一)中学地理教育在灾害教育中的特殊地位

中学地理课作为中学各学科中唯一的以人地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其教材渗透着丰富的灾害教育内容,是地理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1.是学生获取自然灾害知识的首要途径。从教材结构看,它从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关系着眼,给予学生有关的地理环境的基础知识,进而使学生认识如何利用环境、改造环境和保护环境,趋利避害,使地理环境向着更有利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方面发展。从课程内容看,前四章宇宙环境、大气环境、海洋环境和陆地环境,分别涉及到自然灾害中的天文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等的有关内容;第五章到第八章,从人类利用资源和环境创造物质财富着眼,着重讲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其中涉及社会灾害较多,如环境污染、交通事故等。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具体分析,可帮助学生获得有关灾害的基本知识,进一步了解如何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灾减灾;或者鼓励学生试探性提出具体防灾减灾策略,化害为利,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可以达到对学生进行防灾减灾教育的目的。

2.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防灾避灾的意识和技能。在汶川大地震中,四川安县桑枣中学师生震后1分36秒成功疏散,无一伤亡。谈及成功经验,就源于这个学校每个学期都组织一次全校的紧急疏散演习。2005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天津、山东、福建、河南、吉林、陕西、甘肃、四川等8省市进行的安全教育管理调查,共发放问卷16640份,访谈1176人。38.1%的教师报告,学校从未开展过灾害预防演习活动;55.6%的中小学生从未参加过学校组织的灾害预防演习。学生是易受灾的人群,他们年龄较小,防灾避灾的知识和经验缺乏。而且,当灾害发生时,学生多在教室内上课,极易造成群体性的受灾。课程标准提出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就是说,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同时,从自然灾害角度说,在地理教学中既要介绍各种自然灾害的分布、成因、危害,更要将防灾减灾的各种方法、措施、原则介绍给学生,加强学生在灾害发生后的自救和互救能力,以最科学的方法提高学生在突发性的灾害中抗灾救灾和生存的能力。

3.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可持续发展思想。自然灾害具有不可避免性,人类对于地质灾害,特别是地震的预测精度还没有达到人们期望的高度。地理教学就是要将这种自然规律性和科学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精神教给学生。地理教学中的灾害教育,就是让学生了解地球上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让人们了解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和演变规律,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从这点来说,地理学科的内容和性质决定了它是培养学生科学世界观和唯物主义思想的一门重要学科。灾害教育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一个方面。灾害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在自己的日常学习、生活与工作中,能够采取有效的行动,解决所遇到的环境、灾害与发展问题,在作决策时,能充分考虑到环境因素。因此,通过灾害教育可使学生形成对环境和社会的责任,养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形成个人、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和关系模式。

(二)中学地理课程中灾难教育的实施途径

1.重构知识体系,实施“灾害与预防”专题教育。从目前地理课程的教材来看,涉及到的自然灾害大致可分为以下4类:

(1)气象灾害:气象灾害种类繁多,不仅包括台风、暴雨、冰雹、大风、雷暴、暴风雪等天气灾害,还包括干旱、洪涝、持续高温、雪灾等气候灾害,沙漠化、山体滑坡、泥石流、雪崩、病虫害、海啸等气象次生灾害或衍生灾害也时有发生。

(2)地质灾害:地质灾害种类很多,主要有地震、火山喷发、海啸、滑坡、泥石流、地裂以及水土流失、沙漠化、盐碱化、海水入侵、地下水变异、煤层自燃、瓦斯爆炸、有害地气、黄土湿陷、泥沙淤积等,它可以在瞬间吞没数十万人的生命,将整座城市毁灭。

(3)生物灾害:包括动物灾害、植物灾害和微生物灾害。

(4)天文灾害:如太阳表面、太阳风,磁层、电离层和热层瞬时或短时间内发生异常变化,强日冕物质抛射、大耀斑、高速太阳风、磁暴、电离层突然骚扰等,可引起卫星运行、通信、导航以及电站输送网络的混乱,危及人类的生活和生命,造成社会经济损失。

这些灾害涉及到地球的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水圈等,而地理的研究对象为整个地球表层系统,包括了这几个圈层。

2.立足课堂教学,传授预防灾害的正确方法。通过地理教学,使学生知道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其必然性,不可能完全避免,但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其规律性,只有当条件具备时才会发生。自然灾害是对人类的生命财产而言的,但对自然本身,有些则非常重要和必须的。如台风可以将水汽从一个地方带到另一个地方,洪水可以将一个地方的污染带到大海从而得以净化。从另一个角度看,自然灾害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循环。从而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灾害观,能正确地看待自然灾害:灾害并不可怕,没有灾害意识和不具备防灾减灾知识和能力与技巧的人面对自然灾害时,才会有可怕的事情发生,才会导致可怕的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增多。

结合中学地理教学有关知识点的教学,让学生明白各种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和机制。如在讲气旋和反气旋的知识时,要告诉学生台风就是一种气旋,只不过是发生在热带洋面的强烈气旋,所以水汽充足,除带来狂风处还会带来暴雨;寒潮就是反气旋的活动,只不过是一种发源于寒冷的副极地的大陆气旋,所以其气流更干燥、更寒冷。

要让学生知道灾害时自救与互救结合的有关知识,教给学生每种灾害发生时的自救和相互救助的方法,避免因束手无策而带来生命财产的损失。传授措施,预防和减小灾害的发生。要通过地理教学使学生知道每种自然灾害在刚开始形成之时,很多并不具有对人类生命财产的破坏能力,只有随着它的发展和移动才会对生命财产具破坏能力。如果能在其发展过程中有针对性采取措施,是完全能够预防和减小其破坏程度的。例如,水旱灾害其本质是水资源的时间和空间分配不均匀。自然界的水资源分布本身是不均匀的,如果能人为地干预其过程就完全的可能降低水旱灾害的发生。这样的例子很多,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是要注意结合有关内容提示学生思考。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教学媒体,通过录像、录音、投影、幻灯片和电影等现代教学手段,在课堂中增大教学容量,调动学习兴趣,激发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特别是通过网络教学,更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如播放地震、火山、火灾、海啸等灾害的录像,搜集大量正面和反面的资料与图片加以形象对比,从而会增强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全球环境问题这一内容的时候,笔者播放了美国灾难电影《后天》,学生对此印象就非常深刻。

篇5

>>国际减灾日的设立:

可以追溯到1989年。此前,为促进风险意识及减灾的全球性文化,联合国大会倡议设立一个国际日。现在,每年10月13日举行的国际减灾日纪念活动,旨在赞赏全世界民众和社区为减少遭受灾害风险做出的努力,并提高他们对所面临风险的重要性的认识。

>>自然灾害是指:

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干旱、高温、低温、寒潮、洪涝、山洪、台风、龙卷风、火焰龙卷风、冰雹、风雹、霜冻、暴雨、暴雪、冻雨、大雾、大风、结冰、霾、雾霾、地震、海啸、泥石流、浮尘、扬沙、沙尘暴、雷电、雷暴、球状闪电、火山喷发等。

>>自然灾害的主要影响:

1、灾难会带来实质性的创伤和精神障碍。

2、绝大多数的痛苦在灾后一两年内消失,人们能够自我调整。

3、由灾难引起的慢性精神障碍非常少见。

4、有些灾难的整体影响可能是正面的,因为它可能会增加社会的凝聚力。

5、灾难扰乱了组织、家庭以及个体生活。

>>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行动的目的:

通过一致的国际行动,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减轻由地震、风灾、海啸、水灾、土崩、火山爆发、森林大火、蚱蜢和蝗虫、旱灾和沙漠化以及其他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和社会经济的失调。

>>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目标:

1、增进每一国家迅速有效地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的能力,特别注意帮助有此需要的发展中国家设立预警系统和抗灾结构。

2、考虑到各国文化和经济情况不同,制订利用现有科技知识的适当方针和策略。

3、鼓励各种科学和工艺技术致力于填补知识方面的重点空白点。

篇6

概况:xx村隶属于xx街道办事处,位于xx区中心地带,地处石人山半山腰,是滑坡、岩崩的高危地带,加上民房是祖上留下的土木结构居多,分散在两山一沟,信息、交通不便,旱涝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和重大生物灾害等给救助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按照xx街道办事处和上级相关部门的指导意见,结合本村实际情况,编制本村防御自然灾害抢险救灾应急预案

一、一、工作机构和职责

1、应急领导小组:负责我村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工作指挥、组织、协调、监管。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下设办公室,负责地质灾害防治和应急工作日常管理工作,办公室主任由xx兼任。

职责分工:

(1)组长:分管组织、指挥、协调本村自然灾害群测群防和突发性自然灾害各项应急处置工作;负责自然灾害灾情报告,在强降雨期间执行“零报告制度”,并负责向村民公布本预案。

(2)副组长负责组织抢险小分队及其人员分工;组织自然灾害临灾抢险、排险,抢险小分队由组员(各村民小组长)组成。

(3)应急领导小组负责本村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监督监测点监测人和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巡查人做好监测和巡查工作;负责地质灾害点监测资料和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巡查资料的整理、汇总和上报工作。

(4)村民小组组长:负责组织本村民小组范围自然灾害点监测和自然灾害发地段巡查;负责临灾时组织受威胁群众撤离;负责及时向应急工作组组长报告自然灾害灾情。

(5)应急工作组其他成员:负责物质保障、灾民安置、救护和汛期值班等项工作。

2、村(组)两级巡查小组:村两委、村民小组长、基于民兵和受影响的村民分别组成村(组)级巡查小组。

二、防灾抢险

1、自然灾害点监测、易发地段巡查防灾避险

2、预警及抢险救灾措施

当遇强降雨和上级自然灾害预警预报,立即加强自然灾害点监测、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巡查。特别是要加强房前屋后高陡边坡、房前屋后大于25℃以上的地质斜坡、沟口及沟边低洼地带的巡查、排查。发现险情征兆,立即组织受影响群众撤离,并及时上报。疏散安置地点必须在汛期前实际调查选点,确保安全。划定临时危险区,在危险区边界设置境界,同时明确具体监测人。在强降雨过后,根据自然灾害点具体情况,采取修建地表排水沟、埋实裂缝等简易治理措施。

3、监测、巡查要求

旱季每月监测、巡查一次。汛期5月1日—7月15日每15天量测、巡查一次,若发现监测自然灾害点有异常变化和暴雨天气前后,应加密观测次数,每日观测次数不少于3次,灾害体处快速异变状态的,应每1-2小时监测一次;易发地质灾害地段巡查不少于2次,并通知受影响村民加强观察、巡查,发现险情立即报告。监测、巡查必须做好数据记录、归档。

4、灾后处理

灾情发生后,村应急工作组将与上级部门一道做好灾区群众的思想工作,安定群众情绪,并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及时组织灾区群众开展自救。

三、保障措施

1、组织到位。做到机构落实、组织落实、人员落实,不断把村自然灾害防治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轨道。应急领导小组、应急工作组成员、抢险小分队成员、村(组)两级巡查小组成员于每年3月底前完成调查补充,修改本预案,并向村民公布。

2、宣传到位。向村民宣传自然灾害防治的基本知识,公布本预案,充分认识防御自然灾害工作的艰巨性、重要性,提高村民有自我防范意识。

3、措施到位。自然灾害点“防灾工作明白卡”、“防灾避险明白卡”填制发放到位;自然灾害点监测到位、易发自然灾害地段巡查到位;汛期前组织对避险路线、临时安置点进行勘查,并向村民公布。

4、物质到位。每个村民小组购置相应的应急救援物资设备(具体数量由村组具体实际确定)等必备物质设备,并由黄早平保管。

篇7

关键词:灾害防治教育 初中地理 自然灾害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自然灾害给人类造成的损失越来越严重。如何通过灾害防治教育减少灾害的损失,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学校作为育人的专门场所,其在灾害教育中的作用备受关注。因此,中学地理课程担负着灾害防治教育的重任。初中地理灾害防治教育在提高学生灾害意识,增长灾害知识,培养防灾能力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初中地理教材中有较为丰富的灾害教育内容,灵活运用这些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灾害教育,有利于学生树立忧患意识、环保意识、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一、培养学生防灾能力的重要性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复杂,地形多样且山地居多,气象、地质、地震、洪涝、海洋等自然灾害都十分严重,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十分严重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中国自然灾害种类多,除现代火山灾害之外,全球多种自然灾害都有发生,分布广,全国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发生频率高,1998年发生了长江流域特大洪涝,2006年重庆和四川发生特大干旱、2007年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洪涝,2008年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和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巨大损失[1]。自然灾害损失的不断增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因素。如何控制和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损失,是我国及全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

我国政府为防灾减灾出台了一系列规划和活动,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但减灾目标的实现,减灾任务的落实、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救助技能的普及与推广,都离不开教育。因此,在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防灾减灾技能,是地理教育向应用学科发展的组成,是贯彻学习公民必备的地理的重要体现[2]。此外,课程标准中关于《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课的内容标准,也规定学生应该对其达到相关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素养。

二、学生防灾能力的培养

(一)学习灾害地理知识。利用地理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高效率的学习灾害地理知识,引导学生从对灾害的表面印象深入到对灾害概念、分布规律、发生机制等深层知识的掌握。例如:利用地图法,结合地图讲授,有利于学生自我分析,掌握自然灾害的分布规律,训练他们的读图能力和地图思维。讲我国的气候类型时,当学生学习了我国的主要气候类型之后,可以带领学生分析这种气候类型的特点,结合地图找到其在我国的分布区,从而可以找到我国的季风分布区也是我国频发水旱灾害的主要分布区。分析完毕,可以结合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灾害这一实例进行分析,带领学生讨论分析可以得出,长江流域正好处于季风气候分布区,因此该地区容易发生洪灾,因此预防洪灾是这一地区的防灾重点。对于长江上游河道的整治,可以提高抗洪能力,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因此,利用发现法,可以训练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并激发他们学习灾害地理的兴趣。最后,利用板书笔记法加强学生对灾害地理规律性知识的记忆。

(二)学习灾害地理知识,掌握技能、熏陶学生的情感态度。鼓励学生多看、多想,多动手,从而促进学生对灾害的认识和理解。在学习地震灾害时,可以先利用演示法,放一段地震发生时的视频资料,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带领学生到地震模拟实验室,感受一下地震发生时的场景。让学生直观感知该种灾害的发生、发展特点,然后利用发现法,鼓励学生自己动脑筋,思考在这种灾害来临时,人类该如何躲避,从中学习到防灾技能。最后,让学生写出自己遇到这些灾害时的逃生方案,并以作业的方式呈现。

(三)帮助学生掌握灾害自救技能。在灾害地理教学中,利用课本、地图结合的讲解法可以训练学生的记忆能力;利用多媒体、图片资料可以促进学生的现象能力,并能促进学生自我认识程度的提高;利用小组合作法,可以培养学生与他人相处的交际能力等。学会冷静应对自然灾害事件,提高在自然灾害事件中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技能[3]。

(四)熏陶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贴切、自然、巧妙、潜移默化的灾害教育,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建立全球的观念,都是十分重要的。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灾害知识的兴趣,由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这样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内在的、积极的、长期的、稳定的,它对于掌握知识、技能以及发展智力,能起积极地促进作用。从而了解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为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做贡献[4]。

通过搞好灾害防治教育,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培养具有环境意识和生态意识的未来建设者。

三、存在问题

(一)防灾意识低。以本人所在城市为例,乌鲁木齐很多学校防灾意识薄弱,对于学生的灾害知识的传播比较缺乏,但随着重大灾害的频发,各个学校也逐步引起重视,不断加强中学生的防灾知识的普及。

(二)防灾技能有待提高。学生对防灾技能的掌握水平还比较低,具有逃生意识,但受到生理年龄和心理素质的限制,很多学生无法确认自己在灾害来临的表现,有具体的防灾技能训练,但训练形式比较单一,学生缺乏对突发事件处理方式的锻炼。

(三)学习态度不够认真,重视程度不够高。学校虽然已经将消防演习和地震演习常态化,但对于学生来说认知不够充分,总认为只是演习,又不是真正灾害来临,所以反应比较慢,个别学生态度不够认真,三三两两,手拉着手,有说有笑,严重影响了演习效果。

(四)有关灾害的基础知识了解不足。很多学生对各种灾害一知半解,获取的知识也是支离破碎的,缺乏全面性;有些是因为没有专门开展知识讲座,老师在传播灾害知识时也是通过各章节渗透的,缺乏系统性;对于学生认为考试考灾害方面的知识少,同时还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自己所在的区域不会发生以上灾害,重视程度不够。

(五)获取信息多为图片、视频、缺乏体验。学生获取有关灾害的知识多为讲座、报纸、电视、网络和视频资料,虽然图片信息和视频资料很直观,但缺乏真实感受性,如在地震灾害中会出现纵波和横波,由于比较抽象,所以学生在理解上存在不足[5]。

四、建议

(一)重视灾害教育,提升抗灾能力。结合书本知识,在知识传授过程中,传授有关各种灾害的形成原因,结合各种灾害自身特点,有效抗灾,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转化成灾害来临时的逃生技能,教师应意识到灾害教育是生存教育、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地理灾害教育是生命安全教育的重要阶段,教师应意识到培养学生的防灾技能也是地理教师的重要责任。

(二)因地制宜,结合当地情况开展灾害教育。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多山的地貌特征以及强烈的地壳运动,受不稳定的季风环流的影响等,使得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样,发生的频率高、强度大,且自然灾害地域分异特征明显。应结合当地的地域特征,有效地开展灾害教育。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的西北部,临近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该地区多地震灾害,因此对于该地区应加强地震灾害教育,学校应开办地震墙报、宣传地震知识,开展地震知识讲座、进行地震演习,这样对于我们这样的多地震地区可以起到有效的防灾减灾作用。

(三)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全面开展灾害教育。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专题讲座、学生课外活动等多种方式开展灾害教育,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与课外相结合,老师讲解与学生动手相结合,从而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校灾害地理教学。

(四)加强防灾演练教学活动。防灾演练教学活动是目前公认的最有效的灾害教育方式,学校与社会、家长联合,开展防灾演练,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式活动,增强自身防灾技能,提高灾害教育学习效果。日本在每年的9月1日的国家防灾日,举行全国防灾大演练活动。我国在汶川地震后,也有专家建议将每年的5月12日定为我国的全民防灾日。学校防灾演习包括课堂的防灾演习和课余的防灾演习。演习可以长期开展,从而锻炼学生的身心和活动能力,形成自我的防灾技能。尤其是地震灾害,由于其爆发突然,很那预知,是比较适合用这样形式开展教育的。

(五)建设学校灾害地理课程资源库。收集灾害地理教科书、灾害地理教学用图,灾害地理教学模型和标本,灾害地理图书资料、开展灾害地理学习兴趣小组等。让学生学会利用资源学习知识,从而运用知识减灾防灾。

参考文献

[1]陈霞、朱晓华.试论灾害教育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J].灾害学

[2]《中国的减灾行动》2009年5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3]于秀丽.中学地理教学中防灾减灾教育的探讨.东北师范大学

篇8

一、巨灾风险的定义

巨灾风险是指对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存在对区域或国家经济社会产生严重影响的自然灾害事件的风险。这里的自然灾害主要包括: 地震与海啸、特大洪水、特大风暴潮、农业灾害等。

二、巨灾风险特点

巨灾风险是相对于普通风险而言的,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巨灾风险发生难以预测。尽管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可以依靠技术手段预测某些具有地域性与季节性的自然灾害,但任何科技手段都会有其局限性,因此,人类对大部分巨灾风险仍然无法做到提前预知;二是巨灾风险造成的财产损失巨大。目前,我国巨灾防御体系薄弱,应急反应机制不健全,巨灾发生后将造成大面积的财产损毁,甚至可能对受灾区域造成毁灭性损失。三是巨灾事故发生频率相对较低。尽管人类的一些活动会导致自然生态环境变化因而引发巨灾风险在近年有频率逐渐增高趋势,但相对于普通风险一年十几、几十次的频率而言,巨灾风险发生的频率可能是几年一遇、几十年一遇、甚至是百年一遇。四是无法通过风险管理完全避免。尽管人类科技不断进步,对巨灾发生的研究从未间断过,但对地震、洪水、台风等不可抗力的巨灾风险无法通过自身主观努力加以消除。

三、巨灾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

中国幅员辽阔,跨越多个气候带,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高、灾害类型多、灾害后果严重,并且易发生巨灾的区域分布着中国70%以上的城市、50% 以上的人口。灾害一旦发生,不仅给经济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而且给人民的心理带来难以修复的伤害。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巨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呈逐渐上升趋势。据民政部统计资料显示,近十年来,由于各种自然灾害,直接导致我国经济损失1000亿多元,同时受灾人口每年也多达2亿多。2008年初的南方雪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16.5亿元;5・12汶川地震更是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元,69225人遇难;2010年玉树地震,2698人遇难,倒塌房屋15000间。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国的资源、环境压力加剧,自然灾害防范应对形势更加复杂。因此,加快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巨灾科学知识系统为技术支撑,保险与金融相互结合的全社会化巨灾风险综合管理新模式显得更加迫切。

四、国外发达国家巨灾风险管理模式

1.美国巨灾保险模式

美国也是世界上受各种自然灾害影响严重的一个国家。为了可以将各种灾害的危害降到最低,更为了可以受灾人群的切身利益,美国推出了巨灾保险模式,其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巨灾保险模式是以联邦政府为主导的巨灾保险计划。美国地域广阔,气候复杂多变,每年都会发生大量的自然灾害,例如:洪水、地震、干旱等,为了可以应对因自然灾害而造成的巨大损失,美国联邦政府推出了以国家为主导的各种灾害保险计划,例如:联邦农作物保险计划、国家洪水保险计划等,同时还通过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如《全国洪水保险法》、《联邦农作物保险法案》,来向公众保证保险计划设定为强制性的半社会保险计划;另一种巨灾保险模式是资本市场与巨灾风险相结合的保险模式。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巨大,单靠联邦政府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为此,美国联邦政府在发挥政府作用的同时,也充分利用自身发达的资本市场,通过大力推行巨灾保险证换的方式来向资本市场转移和分散巨灾风险, 以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2.英国巨灾保险模式

英国建立的巨灾保险模式中政府不承担保障责任,仅由保险公司承保后提供保障。由于政府不直接参与保险计划,因此,英国的巨灾保险具有非强制性的特点,因而其投保人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购买相关保险。虽然英国政府不直接承担保障责任,但也不代表英国政府对自然灾害无动于衷,而是英国政府通过其他方式来间接帮助民众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其主要方式是英国政府通过提供公共品的形式参与到巨灾保险中,而英国的保险企业也只有在政府提供了相应的公共品时才会提供巨灾保险。同时,英国具有世界第三大的非寿险再保险市场,巨灾风险可直接通过再保险市场将风险分散出去。

3.法国巨灾保险模式

法国的巨灾保险模式主要是通过政府建立强制性的巨灾保险体系。在1982年,法国颁布了《THEFRENCH NAT SYSTEM》法。法国政府在《THEFRENCH NAT SYSTEM》法中,将主要的自然灾害,例如:洪水、风暴、火山爆发、山体滑坡、干旱等,都纳入承保范围,并要求任何购买财产险保单的投保人被强制要求购买自然灾害附加险,且巨灾保险费率由政府决定。同时,为了可以使保险公司持续经营,不会因为巨额赔偿而破产,法国政府规定法国国有中央再保险公司为保险企业提供相应支持,如果国有中央再保险公司也无力支付巨灾保险赔偿,则由法国政府来承担,法国政府作为最后的再保险人,提供最终的赔偿保证。

4.日本巨灾保险模式

日本由于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边界处,其自然灾害主要是地震以及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由于日本地震较多,为了维护民众的利益,日本采用了与法国相似的巨灾保险模式,即实行强制性巨灾保险模式。日本国会在1966年先后通过了《地震保险法》与《地震再保险特别会计法案》,由此形成了日本地震保险体制,其体制中灾害主要依靠商业保险公司和政府共同赔偿。日本地震保险将企业财产与家庭财产分开进行赔偿,其中企业在地震中受到的损失在承保限额内有商业保险公司赔偿,而家庭在地震中受到的损失在承保限额内由保险公司与政府共同承担,在经营风险管理上实施过程采用超额再保险方式。将地震保险分担到各保险公司、日本地震再保险公司和日本政府三方。

五、我国巨灾风险管理建议

在研究国际巨灾风险保障模式的基础上,我国应结合实际国情将巨灾风险管理集灾前预防、灾中救助与灾后重建于一体的多层次保障体系。该体系应由国家政府、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资本市场和社会公众等主体共同构建,形成多维度的巨灾风险管理体系。

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完善巨灾保险体系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为了更好的应对自然灾害,我国也进行了巨灾风险管理,形成了以国家财政支持、中央政府主导的巨灾风险管理模式,但是这种模式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是过多依靠政府的力量,而商业保险的作用却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例如:在2008年的我国南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和汶川大地震所造成的损失中,保险业赔款总额也仅为损失总额的2%和1.5%,不仅低于世界巨灾保险的赔付率平均水平30%,更是与发达国家的60%相差甚远。因此,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探索建立政府引导,财政支持,以商业保险为平台,以多层次风险分担为保障的巨灾保险制度是当前需要研究和推动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巨灾保障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加强政府资源和保险资源的整合与协调配合,通过保险机制参与“灾前预防、资金筹集、灾害补偿、恢复重建”工作,发挥政策叠加效应,有效地提升保险业在国家灾害救助体系中的地位,增强我国巨灾风险应对能力,这种新型模式2013年开始在深圳和云南两地由政府牵头就房屋财产地震保险进行试点探索运行。

2.完善再保险市场,建立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根据巨灾风险低频率,高损失,波及面大的特点,保险公司参与经营巨灾保险必须拓展有效的再保险分出渠道,以提升自有偿付能力和承保能力,否则受自有资本金的限制,无法提供足够大的巨灾风险保障。同时,商业性保险公司一般无法承担由于巨灾风险给公司带来的大幅经营波动,需要借助再保支持进行风险波动平抑,确保自身经营稳健。因此,加强商业再保险市场拓展是转移和分散巨灾风险的有效措施。根据我国目前情况,虽然巨灾再保险市场还存在着很大的空间。但只依靠国内商业再保险公司仍然无法完全承担巨灾风险的再分散,需要进一步拓展国际再保险市场,通过国际再保险公司实现巨灾风险在全球范围内的转移和分散,形成巨灾风险平衡机制,使承担巨灾风险保障的保险主体逐步走向成熟。

3.完善巨灾损失评估模型,增强巨灾风险管理的科学性

近年来,我国巨灾风险事故频发,使保险公司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各大保险公司开始更加注重巨灾风险管理研究以及巨灾风险的评估方法,而巨灾模型作为一种特定的巨灾风险管理和精算评估工具,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巨灾风险管理人员所熟悉。目前,在巨灾模型行业有影响力的主要有三大模型公司,即:AIR环球公司、RMS风险管理公司、EQECAT公司。人保财险公司于2006年开始使用AIR环球公司的中国地震模型,这标志着巨灾模型开始直接进入中国保险行业;2010年,中国再保险集团引入RMS风险管理公司的中国地震模型,标志着巨灾模型领域在中国保险行业进入多元化时代。这类巨灾模型系统地整合了巨灾特征信息、地理信息系统(GIS)信息、建筑工程信息与精算技术,并最大限度利用有限的历史数据,借助大型计算机来模拟巨灾损失,估算出特定地域在一定时间内发生一定水平巨灾损失的概率( EP 曲线) ,保险公司利用这类巨灾模型对巨灾风险进行精确数量化评估分析,提高对高风险区域的识别,开发标准化巨灾保险产品,从而对巨灾风险进行有效管理。

4.增强全民巨灾风险认识,提升巨灾保险意识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保险业的繁荣,国民对巨灾风险和保险的认识不断提升,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参保的密度与深度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国民整体保险意识仍然不足。而作为涉及到全社会公共利益的巨灾风险管理体系需要采取政府主导,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方式来不断完善。因此,强化国民保险意识,提升全民参与保险的主动性是巨灾保险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需要政府、保险监管机构、行业协会及保险机构开展各种宣传活动来提升国民对巨灾风险危害性的认识,调动投保积极性,不断增强国民对巨灾风险的防御能力。

巨灾风险作为一种特殊风险,历来被各个国家高度重视,也是风险管理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对发达国家巨灾风险管理经验总结和借鉴的基础上,认为我国巨灾风险管理应建立政府引导,商业保险高度参与,由政府、商业保险公司、国际再保险人共同构成的多层次管理运营模式,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的巨灾风险保障体系。同时,不断利用巨灾模型提升风险管理的定量评估分析能力,强化我国巨灾风险管理研究工作,使我国巨灾风险管理体系更趋完善。

参考文献:

[1]张雪梅,郭志仪.国外巨灾保险发展模式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经济探讨,2008.7

篇9

一、重组与整合教材,“用活”教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选修模块的教学时间紧、任务重,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增强学习效果,我对教材进行了整合与重组:

1.立足本校教材,借鉴其他版本,联系必修模块,整合教学内容现行四个版本的教材,各有特色和优点。备课时我立足本校的鲁教版教材,分析、比较、吸取其他版本教材,大胆取舍,整合到相应的教学内容。

同时本模块许多内容在必修模块中已有体现,例如在《必修I》第四单元第二节《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课标中就有“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的要求。再如四种主要的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寒潮、台风的形成都与天气系统有关(干旱――反气旋、冷锋,洪涝――气旋、暖锋,寒潮――冷锋,台风――气旋),课前设计学案时就要考虑到让学生回顾相关知识,并整合到自主合作学习的内容中。

2.抓住基本线索,优化教材

《自然灾害与防治》的教学重点是地质灾害、气象灾害和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而对于灾害,我们所要探究的基本内容是一致的,都可套用“成因危害时空分布防治措施” 的线索。将零散的知识串成串、联成线,形成脉络清晰的知识网络,理清头绪,掌握内在联系,并总结出相应的规律,使“教”、“学”的思路更加明确。

二、找准知识连接点和切入点,固本拓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选修课《自然灾害与防治》体现了地理学科特点及其应用价值,教学以基础地理知识为背景,同时要求掌握部分自然灾害的专业知识。地理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新知识的增长点,不断对地理知识进行加工和转化的主动建构过程,因此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掌握的基础地理知识和生活经验去架桥铺路,以此为连接点,通过分析、比较、概括、推理,帮助学生固本拓新,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三、充分利用案例教学,关注新闻报道,使知识具体化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自然灾害的基本原理与案例相比较,学生对于案例更感兴趣。学生的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挖掘教材中的趣味点进行教学,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案例可以把各种抽象的原理、概念具体化,让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从例到理,有助于学生准确而深刻的理解地理原理、概念,并能清楚地认识到这些原理、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用处与表现,提高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利用案例进行教学,不只是简单举例,还要通过组织学生讨论、辩论,自主学习,并在老师引导下对案例进行概括、提升。

近几年,海啸,地震,暴风,火山爆发,沙尘暴……,一次次令人惨痛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将这些及时引入课堂进行补充,运用地理原理加以解释说明,巩固课上所学知识。汶川地震发生后,我特意设计一堂专题课,以深受地震重创的四川绵阳市北川灾区为背景,以震惊、感动、奉献为情感主线,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学习地震灾害基础知识,学会用地理知识化解危难,提高地震防护、自救能力。结果,同学对地震内容掌握的很好。

四、查漏补缺,纠正偏差,准确掌握学习内容

由于自然灾害贴近现实生活,学生或者经历或者听说过大量的实例,加之初高中地理学习的基础,多少获得一些自然灾害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形成一定的观念和经验,这是进一步学习的前提和基础。但是,受到学生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的制约,以及对学习内容概括、抽象、比较能力的制约,学生学习时会产生一些思维障碍。思维障碍可能是由于先入为主的错误观点、相近概念的混淆、相似现象的类比不当、概念内涵和外延模糊、思维定势干扰等原因造成,使得学习中出现各种错误,阻碍了正确知识的获取。在教学中,可以通过问题,如“为什么我国旱灾严重地区在黄淮海平原,不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引发学生兴趣,进行讨论和讲解,能够加深学生印象,明辨基本概念。

篇10

关键词:综合防灾 实践经验 借鉴研究

中图分类号:G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073-02

1 引言

2013年3月1日,《云南省自然灾害救助规定》正式施行,成为全国首个与国务院《自然灾害救助条例》相配套的地方法规。云南作为自然灾害多发省份,该规定的制定实施显得尤为迫切,也因此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期待。2002年7月,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等单位共同编著的《城市规划读本》第三章第十节“综合规划与防灾减灾”中指出综合防灾主要是对灾害发生后的各项救灾、减灾等措施要统筹安排,体现出综合性的策略。

云南省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贫困面大,农村分部比较零散。目前的主要任务仍是大力发展经济,而多发的自然灾害对云南的现代化建设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据统计,云南每年由于公共安全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几十亿元。灾害不仅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并随着地区内部相互关联性的增强,减少灾难造成社会各方面的损失,各种灾害的影响已经成为阻碍云南经济发展和边疆稳定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综合防灾的实践经验的梳理,尝试提出适合云南防灾建设的一些建议,最大限度减少灾难造成社会各方面的损失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 云南综合防灾的现状

近日,云南省以政府令形式公布了《云南省自然灾害救助规定》(以下简称《救助规定》),自3月1日起施行,成为首份与《自然灾害救助条例》相配套的地方法规。《救助规定》指出,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领导负责制,省减灾委员会为省人民政府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负责组织、领导全省的自然灾害救助工作,配合国家减灾委员会协调开展特别重大和重大自然灾害救助活动,协调开展较大自然灾害救助活动。省民政部门负责全省的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承担省减灾委员会的具体工作,其他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救助规定》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指挥技术支撑系统,建立健全自然灾害信息共享平台和自然灾害救助物资储备信息系统。

云南综合防灾减灾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云南综合防灾减灾工作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云南的综合防灾工作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1综合防灾能力仍比较脆弱

在云南许多地方,目前尚未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综合防灾减灾规划。首先,防灾减灾规划相关理论研究如何运用到现有的规划体系中,缺少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的理论支撑;其次,地区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缺乏相应的组织机构保证,其难于协调的症结在于出自不同的规划思想和管理部门;再次,缺乏综合的、系统的、全面的灾害和财产信息,以及相应的配套制度等。还未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综合规划。

2.2防灾工作中对自然灾害的应对明显欠缺

云南的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发生频率高。最近两年以来,暴雨、雷电、泥石流、低温冻害、雪灾、地震均比以前严重。特别是2008-2014年,地震、干旱(连续五年干旱)、泥石流、雪灾等等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灾害类型不断增加,造成的损失呈上升趋势。频发的自然灾害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特别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2.3 缺乏综合防灾管理教育,社会防灾意识薄弱

在云南,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每年造成非正常死亡的人数超过2万人,伤、残超过1万人,经济损失达100 亿元左右。调查显示,灾害后果如此严重,与民众的防灾意识淡薄有很大的关系。民众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了解十分有限,甚至对这方面的知识根本不了解。因此,如何加强普通民众的防灾教育,提高应对突发事件时的自救互救能力已成为目前做好安全工作的一项刻不容缓任务。

2.4 综合防灾投入长期不足,与实际需要相差很大

2.4.1防灾减灾科技人才投入不够

防灾减灾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专业管理部门和科研机构中,基层防灾减灾机构普遍缺少技术应用人才,与防灾减灾工作重点结合不密切,特别缺乏防灾减灾领域的高层次、高水平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工程技术应用人才。①

2.4.2科普宣教投入力度不够

缺乏统一的防灾减灾科普规划,在云南高校及中小学校没有固定的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基地,也缺乏经常性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使防灾减灾科普缺乏系统性、连续性,致使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意识的科普教育水平较低。

上述种种问题表明, 我省综合防灾的现状与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是很不适应的。面临的灾情和经济的迅速增长, 我们必须有一个共识:综合防灾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

3 国外综合防灾管理的现状

发达国家经过多年探索,目前大都形成了运行良好的综合防灾管理体制和完善的应急救援系统,包括应急管理法规、管理机构、指挥系统、应急队伍、资源保障和信息透明等。但由于各自的行政管理体制与法律制度不同,在应急组织管理体系的设置与职能上,也不尽相同。

1979年,美国成立了联邦应急管理署,将全国多个联邦应急机构的职能进行合并。2003年,联邦应急管理署与22个联邦机构整合组成国土安全部。联邦应急管理署直接向总统负责,下设国家应急反应队,另有5000多名灾害预备人员,实行军事化管理②。

俄罗斯早在1994年设立了联邦民防应急和减除自然灾害影响事务部,负责整个联邦应急救援的统一指挥和协调,直接对总统负责。

日本中央防灾会议是综合防灾工作的最高决策机关,会长由内阁总理大臣担任,下设专门委员会和事务局。各都、道、府、县也由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挂帅,成立地方防灾会议(委员会),由地方政府牵头的防灾局等相应行政机关来推进地震对策的实施。③

英国政府应对具体灾难,一般由所在地方政府主要负责处理,而不是依赖中央机构。中央政府设有国民紧急事务委员会,委员会秘书负责指派“政府牵头部门”,委员会本身则在必要时在内政大臣的主持下召开会议,监督“政府牵头部门”在危急情况下的工作。

德国是建立民防专业队伍较早的国家,全国除约6万人专门从事民防工作外,还有约150万消防救护和医疗救护、技术救援志愿人员。这支庞大的民防队伍均接受过一定专业技术训练,并按地区组成抢救队、消防队、维修队、卫生队、空中救护队。

法国的民防专业队伍主要由一支近20万人的志愿消防队和一支由8万预备役人员组成的民事安全部队组成。民事安全部队编成22个机动纵队、308个收容大队和108个民防连,分散在各防务区、大区和省,执行民事安全任务,战时可扩编到30多万人。④

日本是重灾大国,它的第一部《防灾法》可以追溯到1880年。它也是全球较早制定灾害管理基本法的国家。目前日本拥有各类防灾减灾法律50多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947年制定的《灾害救助法》和1961年制定的《灾害对策基本法》。

发达国家在危机管理中,不仅政府积极参与,市民也通过非政府组织等介入管理,形成了政府、非政府组织、市民责任共担的危机管理体系。调查发现,发达国家大都具有完善的防灾减灾法律、法规体系,对与防灾减灾及灾害应急等有关的一些重大事项都有比较明确的规定。

4 国外综合防灾的实践与经验及其对云南的借鉴

通过对国内和国外在综合防灾现状的对比,笔者认为云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国外综合防灾进行经验的借鉴。

4.1要建立统一的、专门的灾害应急管理机构

长期以来,云南由于受分门别类的灾害应急管理体制的限制,形成了单灾种如台风、暴雨、洪水、干旱、地震等分部门、分地区的单一灾害管理模式,造成全省缺乏统一有效的应急管理指挥系统。从灾害综合管理的角度看,借鉴国外灾害应急管理机构设置的经验,云南应当建立适合云南实际的、统一的、专门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构。

4.2要制定灾害管理基本法,健全自然灾害法制与计划建设

就目前的情况看,国家已制订了同防灾、减灾有关的法律、法令近百件。特别是1978 年以来,中国的灾害立法工作开展较为顺利,颁布了许多有关灾害的法律,如《防震减灾法》《防洪法》等,但尚无一个综合性规范防灾减灾工作的基本大法,致使减灾领域中许多需要法律调整的关系和问题无法可依,可操作性不强;缺少针对地方的减灾基本计划,以及各级政府的计划。我们认为,由于灾害问题的复杂性、群发性,迫切需要制定全省性的灾害管理的基本法律, 并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使立法工作适应于目前和未来的灾害管理工作需要。

5 结语

综上可以看出,尽管国外综合防灾管理模式因国情不同而各具特色,但核心内容实质都是一致的:依据法律建立的立体化、网络化的综合防灾体系;从上到下的常设专职机构,以及相关专业人员组成的抢险救援队伍;超前的灾害研究和事故预防机制;普遍的灾害意识培养和全社会的应急培训;充足的应急准备和可靠的信息网络保障等等。也就是说,云南要想在综合防灾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必须从以下几个重点方面做好:

5.1要建设好地区应急指挥体系

灾害应急指挥系统是灾害应急的中枢系统,是综合防灾管理中最基本的要素。对于一个地区,尤其是大城市,当灾害或事故发生后,政府的初期应对十分重要。有条件的地区,有必要建立备用中心或流动指挥系统,便于应急指挥中心不能正常使用时,可以通过备用指挥系统有效地指挥救灾抢险。

5.2要建设好地区灾害情报体系

为了确保灾害发生后有效地收集传递情报,灾害应急预案中应该制定详细的灾害情报的收集、传递等方案。灾害发生后,应急指挥中心应该通过各种方法收集灾害情报,并在此基础上评估灾情的变化趋势,便于有效地指挥救灾抢险。作为政府部门更应该考虑如何向灾民提供诸如避难场所的位置、救灾物资的发放、灾害的演变趋势等急需的情报。在灾害应急预案中,云南应该制定建立灾害情报传递的专用情报系统,如灾害卫星传输系统、防灾无线通讯网络系统,并对各种情报的收集、传递、公开方法、手段等做出详细的规定。

5.3要建设好地区急救医疗体系

当灾害发生时,尤其像地震等大灾害,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受伤人员能否得到及时抢救和治疗将直接关系到伤员的生命。因此,灾害发生后迅速组织抢救受伤人员是应急救灾抢险中的首要任务之一。灾害应急预案中,就灾害医疗急救体系制定详细的规划应包含灾害时指定应急医疗机构,配备必要的救灾医疗设备和物品。

5.4要建设好地区应急避难体系

当预测到灾害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时,处于危险区域的民众,首先应该转移到安全的避难场所。灾害避难场所的多少和分布将影响着救灾抢险的效果。所以,灾害应急预案中应该包含应急避难体系的要素。避难体系应该包括避难设施、避难所运营与管理、救灾物资的储备、调拨和分配等要素。

总而言之,云南综合防灾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到目前为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我们积极借鉴国外的适合云南实际的综合防灾模式和方法来完善云南的综合防灾系统,只有经过全社会各方面共同不懈的努力,才能保证云南的综合防灾工作取得长足的进步,才能让社会持续的和谐发展。

注释:

①王阳:国内城市综合防灾研究.中国地理,2003 年第7 期。

②孔庆礼著.发达国家综合防灾的启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年版。

③姚进: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美国的经验及其启示,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第7期。

④周锡元,马东辉,苏经宇等.现代城市安全保障与重大灾害应对策略浅议.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参考文献:

[1]孙悦然(编).综合防灾减灾战略与对策论文集[D].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年版

[2]陈丽(编).国内综合防灾系统评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周锡元,马东辉,苏经宇等.现代城市安全保障与重大灾害应对策略浅议[J].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4]郑双忠.城市建筑火灾风险评价指标消防科学与技术[M].2006.4.

[5]李敏(编).美国综合防灾浅析[M].上海:上海交大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