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科的特性范文
时间:2023-07-31 17:44: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理学科的特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Abstract: Erlian basin is a large cenozoic uranium-productive basin. Recently, after the ongoing visit to the basin, it found that it contained a large number of leachable sandstone-type uranium deposits. From system analysis and prospecting results analysis, this paper finds the ways and means to ore-finding target layers of Erlian basin. Its ore-finding target layer mainly comprises two levels, the first-level group is Saihan group, and the second level is Erlian group and Yierdingman group. And, the ore-finding type used in Erlian basin is interlayer oxidized zone type (including dive-interlayer oxidation zone). Thus it concludes the basis of leachable sandstone-type uranium deposits. From the theoretical point, this paper lists prospects in Erlian basin and its ore prospecting direction.
关键词: 二连盆地;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前景;找矿方向
Key words: Erlian basin;leachable sandstone-type uranium deposits;metallogenic prospect;prospecting direction
中图分类号:P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5-0044-02
0 引言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将寻找铀矿的工作中心转移到可地浸砂岩型铀矿上面,并且取得了重大突破。二连盆地是一种沉积盆地,其不论地址构造还是铀源条件都十分的优越。最近几年,我们发现在赛汉高毕和白音乌拉地区的可地浸砂岩铀矿的储存量很好,将来肯定会成为一个新的铀矿盛产盆地。
1 二连盆地地质概况
二连盆地是在海西褶皱基底上发育起来的,位于兴蒙褶皱系南缘。盆地基地的岩石种类有碎屑岩、碳酸盐岩等几种。他们的空间结构是南、北、中三方位隆起的,使得二连盆地存在于温都尔庙隆起带和巴音宝力格隆起带之间。
二连盆地由五个层系组成,分别为侏罗系、白垩系、古近系、新近系和第四系。
2 找矿目标层
2.1 从始到成形,盆地由于沉积旋回,形成了不同时代不同组成的沉积高层,我们所要研究的可地浸砂岩型轴矿往往会受到沉积过程中形成的层位的影响。因此,确定矿源的目标层是整个铀矿寻找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目标层的确定因素如下:
2.1.1 原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类型 地球化学类型是底层还原容量和能力的直观反映。一般情况下灰色层都是比较有利的目标层,具有次生还原作用的杂色层和红色层也可能成为目标层。而对于中小型山间盆地、陆相断拗符合型盆地黑色层也会是目标层。
2.1.2 底层的埋深 考虑到目前可地浸砂岩铀矿工艺技术水平不高,结合经济指标,将目标层位埋深范围控制在490米以内。
2.1.3 岩相及砂体发育条件 有像河流相类型的有利的岩相带,相区内砂体发育良好,厚度适中,并且有利相带和砂体的分布范围较大。
2.1.4 底层结构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形成必须具备泥-砂-泥互层结构。而潜水氧化带或古河谷砂岩型铀矿的形成必须具备韩矿砂体与顶底板构成良好的隔(水层)-砂-隔(水层)结构。
2.1.5 构造变形强度 对于可地浸砂岩型铀矿而言,有利的地层为有适度强度的构造变形的底层。
2.1.6 后生蚀变与铀矿化显示 后生蚀变包括氧化蚀变和还原蚀变两种。后生蚀变就意味着存在矿化现象的可能性,铀矿化就标明该层已经生成铀成矿的前期条件,可作为目标层。
2.2 二连盆地目标层确定 根据目标层确定的依据,赛汉组(K1bs)为主要目标层,而二连组(K2e)、伊尔丁曼哈组(E2y)为次要目标层。
篇2
关键词: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建设思路;体系结构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学习模式和学习方法发生了巨大转变,课程网络化成为教育方式多样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网络化是学习者在网络环境下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一、“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意义与目的
“人文地理学”是高校地理科学专业的主干专业课。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以人地关系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由于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课程资源极其丰富,因此,发挥计算机网络的优势,进行人文地理学课程资源网络化建设,对于深化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以及研究性教学的开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人文地理学有着复杂的学科体系,具有众多的分支学科。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主要有经济地理、城市地理、乡村地理、人口地理、文化地理、政治地理、军事地理、旅游地理、社会地理等,各学科互相交叉,构地理综合体。复杂的体系结构,困扰了很多刚入门的学生,需要一种简单明了的方式将这种体系结构展示出来。
其次,当代人文地理学的研究领域广泛,信息资源非常丰富。第一手资源虽然有着亲身体验,印象深刻,但是人的直接行为空间毕竟有限,通过间接行为空间,获取间接资源,同样很重要。
再次,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在不停地运动中,并且运动速度相对于自然地理的研究对象要迅速很多,各地区人文现象的分布面貌是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形成的。所以,学习与研究人文地理学,不能仅仅是停留在某一时期特定的环境下,而要有时间跨度,这样的学习和研究才更有深度。而传统的媒体资源更新较慢,不能响应更新频繁而迅速的人文地理研究对象,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媒体资源来支持人文地理的学习与研究。
最后,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的表现形式不仅仅是文字,还有各种地图、动态和静态的图像以及大量的统计数据等。因此,人文地理研究不能单纯地依赖某一种媒体,要多种媒体结合,使用各种媒体资料。
综上所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结合人文地理学科特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由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逐步转变为课堂讲授与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相结合模式,扩展学习主体自主学习的途径,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学习平台,强化学生能力培养,是“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二、“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思路
1 运用多元化理论指导。根据《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即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因此,“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应在现代课程理论、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和现代远程教育理论等多元理论的共同指导下进行。例如,根据现代课程和现代教学设计理论,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每一位老师和学生对课程文本的理解和解释中,总要融入个人独特的生活经验,形成不同意义的生长域。因此教学设计不再是简单的设计之后加以实施的问题,而是一个在学与教的具体情况下和在学与教的互动中发展演化的过程。结合现代远程教育理论,在“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时坚持教学设计和系统设计并举。其中,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的指导下,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根据教学对象、课程特点,合理地选择和加工教学信息,设计和组织教学环节。同时特别注意网络的教学环境和课程特点,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实时互动的优势,追求创设支持自主学习的良好环境,使课程内容形象化、具体化,教学过程个性化、自主化。
2 体现人文地理学科特色。人地相关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关系是始终贯彻在人文地理学发展的各个阶段的一条主线。在选取课程资源、构建网络课程体系、进行授课辅导时要始终贯穿人地和谐的思想,并突出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地域性和综合性特点。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社会性较强的学科,不仅研究内容具有明显的社会性,而且人文地理的社会性还突出表现在其历史性上,比如人口的分布、文化传统的继承和传播、聚落的形成与分布等,在教学资源建设时既要突出现状,也要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地域性是地理学的基本特性,也是人文地理学的特性之一。人文地理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的差异,根本点之一就在于人文地理学包含了区域研究的特性,重视区域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因此在课程网络化建设时要突出区域性特点。人文地理学的综合性不仅体现在其自身的综合性,而且体现在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密切联系,如政治经济学、人口学、社会学等的发展,都大大促进了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因此在课程网络化建设时,不仅仅着眼于人文地理学本身,还要与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与核心内容紧密结合,并且利用其他学科的方法,比如将地理信息技术引入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
3 发挥网络平台教学优势。网络平台具有以下教学优势:一是直观性。网络课程资源具有图文并茂、音画俱全的特点,针对人文地理教学中难懂难教的问题,以地图、图片、图表、视频、动画和逻辑示意图等多种形式展现,直观、形象、生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并扩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二是互动性。网络平台具备网上论坛、电子邮件、聊天室等工具,改变了以往课堂教学学生被动接受模式,能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能够随时与教师沟通,答疑释惑。三是友好性。网络平台界面美观,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符合学生的视觉心理;提示信息详细、准确、恰当,使师生都能够容易操作。四是创新性。在设计上可以采取多种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作用。如学生利用网络平台,根据自身特点,自行浏览课程知识,及时查漏补缺;学生可以通过各种互动工具就教师提出的主题进行讨论与思考等。
4 展示自身学科建设成果。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是共性与个性的综合,一方面网络课程需要较为稳定和规范的结构,涵盖教学必须的内容;另一方面要根据课程特点及自身学科建设及教学与科研成果,设计个性化的内容,体现课程特色。
例如,教材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地理学具有众多的分支学科,除人文地理总论以外,各分支学科也需要配套的教材与论著作为课程教学的支撑。
南京师范大学人文地理专业自创立之初,老一辈著名地理学家李旭旦、金其铭等先生陆续出版了多部极具影响力的人文地理教材及著作。在课程网络化建设中,将教材建设成果作为一个特色模块,拓展学生视野,帮助学生了解学科研究方向和动态,方便学生查阅、比较和学习。
5 着眼于学生能力培养与提高。课程网络化建设不仅是以网页形式呈现课程的内容,而且是教学的一种重要资源,是网络教学的支撑环境。它可作为课堂环境和课外环境下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内容和材料,学生的许多学习活动都是在网络的支持下完成的。因此,课程网络化建设除了内容的展示,还必须增加强大的学习功能,保证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优势,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钻研精神和科研能力,是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的建设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三、“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体系结构
课程网络化建设的体系结构设计十分重要,它是网络课程整体设计理念和指导思想的体现。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来看,整体结构设计包括两个方面:整体页面层次和各层页面中内容的组织。学生是通过访问各层次进行学习的,整体层次及各个层次页面中的具体内容及其结构必然对学生的学习直接产生影响。
人文地理网络课程结构分为四大模块,即课程模块、教学模块、互动模块和特色模块(见下表)。
特色模块是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的一大亮点。经过了多年的努力,已初步建立起系列教材建设、教学资源导航、实践拓展训练和中外文献选读四大特色栏目。
1 教学资源导航。没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也就无法建构起理想的教学环境。网络教学资源是为学生提供大量学习材料和学习工具、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培养营造理想环境的基础。根据人文地理学课程特点,教学资源导航栏目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包括英汉对照人文地理词汇和国外人文地理学者两个子栏目,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国外人文地理发展和人文地理大师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研究经历。目前已有国外著名高校34位人文地理学者的简历及其相关网址,涉及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人口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旅游地理学等专业领域。第二部分为主体教学资源,包括专题地图、实景图、规划图和统计年鉴等子栏目。地图是地理学的重要语言,用地图说明问题往往比文字更有效。教学资源包括经济、聚落、文化、人口等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景观图片、专题地图等,所有图片均使用高分辨率图像;同时,为帮助学生学习掌握规划工作的方法与技能,分类搜集整理了国内外众多具有代表意义的规划图件。另一方面,随着数学方法的引入,人文地理研究越来越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撑,教学资源的统计数据库涵盖了中国经济、社会、城市、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权威统计年鉴,便于教师、学生及其他研究人员的查阅。第三部分为考研指导,主要是提供国内绝大多数人文地理学招生院校及网址信息,并提供部分院校历年人文地理考研资料。
2 实践拓展训练。实践教学与训练在人文地理课程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已经建立了南京市城市地理、南京江宁经济开发区、黄山与宝华山风景旅游区、庐山区域地理等实习基地。同时,开设科技文献检索、规划制图、论文写作等实践性选修课程,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此外,依托地理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开设了“虚拟实习”的特色栏目,利用中央与地方共建的地理环境模拟实验室,增设了城市景观三维表现、数字小区三维表现、主要商业区三维表现、城市交通流三维表现与模拟等极具特色的实验项目。
3 中外文献选读。人文地理学科历史悠久,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人文地理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研究,撰写了大量的论文,出版了众多的教材和专著。为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对人文地理的理解,设立中外文献选读栏目,精选各种经典文献,包括国内外代表性教材、中外著作和词典以及国内外人文地理相关资源网站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结合对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利用也是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新形势下,高校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知识的组织者,也应成为教学资源的建设者,共同促进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黄丽,从学习策略规律思考高校课程网络化建设[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77-79
[2]赵荣,王恩涌,张小林等,人文地理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4
[3]贾雪梅,杨改学,网络课程建设与发展的若干趋向[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5(1):55-57
[4]曾海文,高校网络课程建设的问题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24):137-138
[5]吴传钧,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地理学[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4(Z2):4-5
篇3
本课程是在强调人文地理学内容的系统性与完整性的前提下,突出以人地关系为中心,文化理论为基础的特点,构建人文地理学的知识框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布与空间差异,提高对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和文化活动的深层理解,并能够对人类各种文化现象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行正确分析,树立科学的人地观。
本课程所讲是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在学习过程中将全部内容划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人文地理学的对象与任务、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史和人文地理学的思想进程和学习要点。
第二部分以TerryG.Jordan的TheHumanmosaic一书为基础介绍文化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内容包括分布区,扩散,文化生态学,文化整合和文化景观五个方面,并对相关的人地关系理论分别进行介绍。
第三部分从人的群体性特征出发,分别介绍“人口与发展”和“人口的分布与迁移”。
第四部分介绍农业与工业。基于对农业和工业本身就是文化产物和二者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关系的认识,以农业与工业的发展过程为主线,以空间的格局作为其发展的空间表现来阐述。
第五部分是人文地理学的主体部分,包括种族、民族、民俗、语言、宗教、聚落、旅游、行为、政治七方面内容。这七方面均是把每个要素作为人文地理学体系中的一门分支学科系统全面进行阐述,而且把文化作为人地关系的中介,强调其横向联系。
篇4
一、比较分析,加深印象
在地理学科学习中,常常会出现很多相类似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如果不加以区分则往往会使学生将二者相混淆,不利于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教师可引导学生善于将相近的地理知识进行比较分析,通过相互间的比较与分析就可以有效区别它们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进而达到加深印象的效果,例如,教师在教学黄河与长江两节课时,由于二者的发源地、水量、水文特征等均不同,却容易混淆,因此,教师可以针对二者联系进行比较分析,以加深学生的掌握程度。
二、联系生活,活跃思维
从现实的地理教学情况看,大多数教师在授课时往往会采用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方式,不懂得如何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不会巧妙地将地理知识与生活的实际相结合,久而久之,学生对于地理学科的兴趣被逐渐扼杀,仅学会了枯燥的背诵知识而忽略了地理学科的无穷乐趣。例如,教师在讲授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这节内容时,会有学生将水产品和自然保护的分布相混淆,面对这一现象,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从他们的日常生活实际出发,让他们说出自己所认识的鱼类,并对其进行分类,在分类过程中有效激发学生积极性,让他们进行分类和总结,积极思考,活跃其思维,这样一来,枯燥的课堂变得格外活跃,学生积极性也得到显著提升,并且对该节课程的学习有了一个深刻印象,教学效果自然非常不错。
三、培养兴趣,端正态度
学习兴趣对于学生学习地理来说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它可以产生较为持久的效果,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意志力。当前,许多学生对于地理学科缺乏足够重视,认为其是无足轻重的副科,因此,在学习状态上较为散漫,不能很好地端正学习态度,进而导致学习兴趣低下。例如,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对于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讲解地理学科的重要性:“地理学科简单来说就是让我了解和掌握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如果不能将地理知识学好,不了解祖国甚至是家乡的状况,今后我们又该如何建设好伟大的祖国呢?怎样建设好自己的家园呢?怎么样提高个人的能力素养呢?”通过一系列讲解,帮助学生了解地理学科的重要性,进而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端正学习态度,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四、师生互动,活跃课堂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场所,课堂状态是否活跃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成效高低。为此,初中地理教师应该将教学重点放在如何提升地理课堂的活跃性上,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在教学的语言、动作和表情上也应进行适当丰富和调整,做好师生之间的互动与配合。例如,在进行《地形对气候影响》这节课教学时,教师可以首先通过提问形式,让学生谈谈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当人处在山脚下和山顶时所感受到的温度存在差异,形成师生间的热烈讨论,进而有效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积极性。
五、图文并茂,营造氛围
在授课过程中,往往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将复杂、繁多的地理知识通过图像与文字方式有效展现出来,面对这一系列的生动的图文资料,可以使学生眼前一亮,进而吸引他们的眼球,以达到提高其学习兴趣的效果。这种多媒体形式的教学,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所提供的教学资源,丰富和扩充现有的教学内容,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将知识体系重新整合,充分发挥自身学习主动性和热情,实现自身主体地位。在进行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面临教学困境时利用互联网进行科学的仿真教学,这种人机互动的形式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注意,进入改变以往陈旧的授课方式,变被动式的接受为主动式的探究,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思考,这样可以大大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加强对地理知识的掌握。例如,教师在对中国整体的地形进行讲解时,仅仅依靠语言和动作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借助多媒体,将我国地形的真实状况通过图像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同时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我国地形和地貌的了解和认识,增强学习兴趣。
六、发挥优势,增加活动
篇5
地理学是一门涉及多学科、跨领域的综合叉科学。地理学科文理兼备的综合性、社会实践性、区域性的特性决定了其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为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提供了内容基础、社会实践基础和方法论基础。如地理学中关于资源开发与合理利用、环境保护、产业布局与结构调整、交通运输、城乡规划以及人口、环境、资源等重大区域问题及其可持续发展等内容,均可构成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素材;地理学要求培养学生很强的实践能力,这种实践能力,小到地图的辨识与绘制,大到城乡规划、国土开发整治等,恰恰是研究性学习所需要的;地理学注重人地关系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注重综合集成,强调多种方法的灵活选择与组合,如比较法、文献资料分析法、实证分析等。此外,地理学科善于利用先进的3S手段和计量地理工具,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准确描述、合理解释和预测,这些正是研究性学习所需要的方法论基础。
随着国家教育部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纳入“实践教学重点”和“教育教学水平评估体系”,以及“十一五”规划中“创新型国家”目标的确定,创新性教学与研究已成为教育教学的主旋律。教学和科研相结合、教学与教研相长,是地理教师队伍必备的素质。凭借地理学科特性优势,地理课程教学在区域人口、资源与环境等领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条件更成熟、更优越,为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挥空间。
二、地理研究性学习的课堂组织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渠道,是地理研究性学习的主阵地。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必须充分考虑到地理学科特性和专业培养目标,遵循一定的组织原则,结合各校地理师资条件、实验和实习条件以及学生能力水平等因素,因地制宜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和组织模式。
1.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原则
在研究性学习中,笔者认为应遵循以下五个原则:一是自主性原则,即把学生真正置于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自主习惯,通过学生自主选题、自由组团和自觉研究,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创造潜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实现自我、创新自我和发展自我。二是实践性原则,即充分利用地理学科的实践性特点,把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构建应用型的研究性课题,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让学生在社会大熔炉中完成实地考察、调研以及课题相关信息资料的搜集,提高对现实世界的认知能力,增强对社会实际的了解,并收获人际交往技能、沟通技能、与他人合作技能,培养社会适应能力、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三是兴趣性原则,即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不仅具备研究价值和科学意义,同时必须要有趣味性,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点。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周围客观环境的新变化,增添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时代感和吸引力,以促使学生兴趣火花的不断迸发。四是创新性原则,即研究性学习活动能够通过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和现象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心理倾向,能够树立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求新精神。五是可操作性原则,即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开展,必须着力于高师地理院校自身条件和学生实际能力水平。在内容设置上,要有一定的难度和能力要求;在空间尺度上,应以学校周边社区、城市或区域为研究重点,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并能实现费用成本的最小化,增强学习研究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2.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体系
根据地理学科特性和研究性学习开展的基本原则,笔者以人文地理部分课程教学为例,进行研究性学习课题素材的挖掘。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在研究内容上,注重人地关系,并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为重点,贯穿于工业、农业、交通、商业、城市等内容之中。在人文地理学庞大的科学知识体系中,产生了诸如文化地理、人口地理、农业地理、工业地理、聚落地理、语言地理、宗教地理、旅游地理、政治地理、行为地理等众多的分支学科。在地理教材的人文地理部分中,可以从基本理论、方法论及部门地理三个方面,提炼出以下研究性学习课题(图1)。
其中,基本理论部分包含的主要研究性课题有人文地理学的应用及理论价值、人地关系的可持续发展观等;人文地理学的方法论部分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人文地理工作者(教师、科研人员、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能力要求的探讨;部门地理中可以挖掘出众多的研究性课题素材,如文化地理部分的不同空间尺度的文化冲突与融合问题;人口地理部分的人口增长的社会问题(人口老龄化、留守儿童等)、人口政策(户籍制度、计划生育等)、民俗景观中的人地关系态度等;农业地理部分,包括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及其实现条件、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中的人地关系问题(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卫生、保险等);工业地理部分的技术创新与工业革命关系、工业布局的影响因素及其时空演变、工业化进程中的人地关系问题(如区域协调发展、环境保护、主体功能区划分)等;聚落地理中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城市(镇)体系、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失地农民、城市交通拥阻、城市教育医疗卫生支撑体系等)、农村聚落规划与管理(如古村落景观、农村聚落空心化现象)等;语言地理部分,包括语言分布与扩散的影响因素、地名景观中的人地关系等;宗教地理中的与国家关系(如国民特质、国家凝聚力)等;旅游地理中的旅游活动对区域的影响(含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等;政治地理部分的地缘政治与国家战略(尤其是中国的地缘政治与外交战略)等;行为地理中的人类行为空间尺度的影响因素、全球化与本土化关系等。
3.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实施
研究性学习目标的实现依赖于良好的课堂组织,尤其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共同努力和真诚合作。研究性课题的组织实施可以分为课题选择、计划制定、资料收集、资料分析、成果表达、成果交流和成绩确定(课题结题)等七大步骤(图2)。
篇6
【关键词】高中地理 教学方式 实践精神 创新精神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3.124
高中地理教学在应试的压力下,逐渐与实践脱轨,这与地理学习的最初目的和学科特性都是不相符的,从其学科特性而言,实行实践教学是必要的。在实行实践教学中,我们重点讨论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精神,这是实践教学学习的前提基础。同时本文也列举了几种实践教学的方法。
一、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地理学科具有其特殊性,它被称作是“文科中的理科”,因为它综合了理科的实践性和文科的人文性,可以说它既是自然科学的一部分,也是人文科学的一部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它是人们在对自己所生存的地理环境长期观察记录,通过实践、实验考察之后,得出的客观理论,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数理知识,所以同学们在学习地理时,常常会需要通过计算来得出结论。而作为一门人文科学,它多以文字描述理论,其中许多常识知识需要学生强制记忆,运用逻辑语言进行论述解答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被划分为文科学科,它的人文性得到了更多的重视,教学方法多以知识传授为主,要求学生牢固记忆知识点,在考试中能够复述出来,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如何让学生提高记忆力、更好的记忆知识。而关于其实践性的部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实践来源、对生活中常见的地理现象的解释这些问题都一无所知。实践教学的缺失对于学生地理学习的影响是极大的,短期而言,以记忆为基础的学习方式无法满足大量知识学习的需要,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对知识理解模糊混乱。
例如关于日出日落的季节变化,我们认为是一个极其简单的知识点,但是反复地讲解同学们都无法掌握,甚至在考试中也会混淆,成为一个易错点。长期而言,地理知识的学习,当然包括所有知识的学习,最终都不是为了满足考试要求,也是要能回归实践,运用于实践,但是许多同学表示,在学完地理之后甚至还分不清东南西北,在课本上见过的各种地理现象在生活中分辨不出来,可见地理教学与实践的脱节已经十分严重。
无论是从地理学科的科学实践性而言,还是考虑实践教学缺失的不良影响,实践教学都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实践创新精神的培养
实践教学,首先要考虑到对于学生实践精神、创新精神的培养,这是进行实践的先导和前提,实践精神反映动手操作能力,而创新精神反映创造开拓能力,二者都是实践学习必不可少的素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比如我们在生活中发现新鲜事物的喜悦,以及对于自己所创造的成果的喜悦,都反映出我们对于实践创造的渴望。而让我们产生这种渴望的前提,是我们要把这件事、或者物当作是自己所喜爱或者是负责的事,我们称之为“主体意识”。所以如何让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实践探究的愿望,我们就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
首先要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要认识到学习对自己是促进提升而不是仅仅为了考试;其次是要让学生了解所学课程的意义,例如地理学科是对我们所生存的地理环境的系统学习,对于我们所常见的各种地理现象作出科学合理的解释。让学生带着责任感和兴趣学习,才能在学习中采取主动的姿态。
(二)创设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动力
外部环境同样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维状态,为了能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实践创新思维,我们注意在教学中营造积极、民主的学习氛围。
课堂教学要“化静为动”,把静态的知识动态地展现出来。因为地理教学最忌讳“照本宣科”,这会使知识晦涩难懂,使课堂沉闷乏味,学生被动地记录知识,缺乏积极思考研究的动力。动态地展现知识,一方面是指根据各知识点的不同内容特性采取不同的展现形式,例如经纬度知识我们运用地球仪教学,关于地理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我们采取通过记录片展现。另一方面,动态展示知识的现象到结论,不采取直接现象到结论的一次性展现,而是通过提问将整个学习过程串联起来,让学生时刻进行思考,以保持课堂的活跃以及学生思维的活跃。
三、实践教学创新方法初探
由于地理学科的科学实践性,进行实践教学的阻力大大减小,在实际教学中,越来越多的老师根据教学情况引入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本文中,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参考,以以下几种教学方法为例做说明。
(一)实验设计法
在地理学习中,存在着许多探究课题,包括各类对理论的验证,但是教材中没有具体的实验研究过程,这就需要同学们自行设计实验验证。我们可以分小组探究的形式把研究课题分配给学生,让同学们自行设计实验研究。此教学过程包括知识点学习、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汇报评价四个阶段,我们在教学中最需要注意的是实验设计和汇报评价两个阶段。
同学们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实践可行性以及各种影响因素,同学们由于经验不足,可能会产生设计不合理、不可行的情况,这会影响之后的实验进程,我们要与同学们及时交流,指出其中的问题,给予必要的指导帮助。在汇报评价时,我们既要客观评价,指出问题和改进意见,又要注意以褒为主,激发学生继续学习探究的动力。
(二)实地考察法
篇7
【关键词】初中 学科能力 地理学科能力
一、初中地理学科能力的内容
无论就初中地理教学内容、表现形式、思维方式特点而言,还是从国外中学地理学科能力培养的发展趋势来看,亦或是从我国现行的初中地理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中的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和地理能力培养的要求来看,运用地图能力(当然包括读图能力)是地理学科有别于其他所有学科能力的第一显性特征;综合分析能力、地理预测能力是地理学科能力的重要特征。另外,空间想象能力也是地理学科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
1.运用地图能力。地图是按一定数学法则、运用符号系统,概括地将地球上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缩小后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形,没有哪门学科像地理这样与地图牢固结合、密不可分。地理学科研究的对象―――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范围大到整个地球,小到某局部区域。单凭人的肉眼不可能在同一时间把如此广阔宏远的世界尽收眼底,即使是一个小局部也不能了解全面,只有通过地图才能一览无余,这就决定了地图能力的重要性。重视地图运用,突出地理的空间性,利用地图教学是地理教学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也是地理教学特殊性之所在。
2.综合分析能力。综合分析指对地理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揭示地理事象的本质特征和分布、发展规律的能力,是地理逻辑思维的一种重要思维形式。分析是把较复杂的地理事物分解成该事物的个别要素、个别属性、个别特点,分析地理事物的形成因素常常采取这种思维形式。综合是把地理事物的个别要素、个别属性或个别特点在头脑里结合起来成为整体,通常分析一个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需要综合的思维形式。因此,如果说思维能力是学科能力的核心,而对于地理学而言,综合分析能力是核心的核心。
3.推断和评价能力。地理学科的前瞻性使得预测能力成为地理学科能力特有的内容。但对初中学生而言,主要是对一些地理现象判断、评价和对某些地理原理的推理。因为现实世界中很多地理事物都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甚至是地质历史时期)发展演变而来的,地理学中很多理论也还停留在推论的水平;加之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复杂性,使地理事物的演变方向和人类行为对其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如太阳系的起源、地球板块运动学说、全球变暖的原因等等。地理学的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推断地理事物的演变过程,预测未来发展方向,评价人类的行为对地理环境的可能影响。因此,推断和评价能力应该成为初中地理学科能力重要内容之一。
4.空间想象能力。空间想象是认识地理事象、解决地理问题不可缺少的思维方式。地理想象是地理智力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在空间上与时间上极其广阔,地理要素的构成异常复杂,许多地理事物和现象都无法亲身经历过或者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对于这些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借助想象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而,学习地理不能没有空间想象能力。
二、初中地理学科能力的基本结构
综合来看,地理能力是应用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和地理智能分析解决各种地理问题的能力,是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和地理智能的综合体现。它们之间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地理知能体系。其中,地理知识是地理智能体系的基础;地理技能是地理实践的操作能力。地理能力与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关系密切,不论是“智力”技能还是“操作”技能,在地理能力形成中的作用都是不容置疑的。但它并不是地理知识与地理技能的简单相加,而是在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的过程中以及掌握它们的基础上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实际上,随着一定地理知识、地理技能的掌握,相应的地理能力也就开始形成与发展。
三、初中地理学科能力的培养策略
地理学科能力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地理课程、教材、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评估及测试体系等众多方面。因此学科能力培养应当纳入教学目标设计之中。教学活动中,通过改变地理课堂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改变教学策略,实施形成性评价体系等将地理学科能力培养落到实处。具体对策如下。
1.构建以培养地理学科能力为主的教学目标。长期以来,我国中学地理教学中对学科能力培养普遍重视不够。对地理能力的理解上,片面地将地图的绘制、仪器的使用等操作技能视为地理能力的全部或主体。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地理学科对学生智力特别是思维能力发展的独特作用还没有被充分认识;另一方面,培养不同层次、类型的地理学科能力的设计比较困难。因此,如何将学科能力与地理知识系统融合起来,便成为地理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
2.运用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模式。培养学科能力需要改变过去以讲解课本知识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应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发展学生的地理学科能力。思维能力是学科能力的核心。因此,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教师都应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放在第一位。例如,在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时,教师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典型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以形成概念;同时要培养学生努力探究各种各样不同的答案,使学生在探究多种答案过程中,提高思维的深刻性。
3.实施有助于思维品质发展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地理教师要精心设计并不断改进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情感、想象、洞察力和意志等情商因素,激活和驱动认知和实践活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好奇求知的强烈欲望,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的地理创造思维,启动学生发散思维的内动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运用发散思维,发挥超常规的创造能力。其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有关策略有:①打破定势,培养思维的灵活性;②训练求异思维,培养思维的独特性;③及时反思调控,培养思维的批判性;④运用多种思维方法,培养思维的广泛性、深刻性。
篇8
[关键词]指挥棒高考政策地理学习心理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040113
在新课程背景下,江苏省从2009年起高中选修科目等级“门槛”由高校自己设,对两门选修科目省里不作统一要求。学校、家庭为了提高学生本科上线率,减少甚至是忽视选修学科的学习,增加语数外学习时间和作业量,导致学生对地理学科学习持无所谓态度,作业不能及时完成甚至是不做,课堂注意力也常常不集中。
地理学习心理指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心理特征。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人们对地理学科存在一定的偏见,错误地认为地理学科是很低端的科目,是小学科、副科,可有可无,对今后个人发展没什么帮助,仍然存在“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的思想,再加上目前高考对地理学科仅作等级要求,导致学生漠视地理学习,学习缺乏兴趣和意志力。
一、学生自身的地理学习心理
1.学生主动学习地理的心理欲望较低
学生进入高中后,仍然停留在初中阶段对地理学科的认识上,因初中地理仅要求会考,不计入中考总分,很多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甚至不开设地理课,也没有专职的地理教师,导致学生没有系统地学习、也没有意识主动地学习地理。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地理是一门副科的错误想法,认为地理学了没用,从而在学习时间上分配太少,甚至大部分学生认为:“地理简单,背背记记就行了,不具有挑战性。”没有真正认识到地理学科也是一门科学,是需要不断思考和探索的。时间一长,基础知识、基本方法没掌握,课堂上似懂非懂,知识联系不到位,问题解答不够准确,渐渐地也就失去学习的兴趣,从而缺乏学习地理的动机和内驱力。
2.急功近利,学习责任感不强,意志薄弱
因地理学科在学生心目中上述“根深蒂固”的形象,以至于很多学生对地理问题思考、讨论不是很积极。但他们为了应付考试,在地理书上常常会记下老师总结的答案和答题模式,缺乏对地理问题深入剖析的意识,仅仅停留在纯知识点的学习上,而忽略了地理学科本质特性,不能主动地把地理问题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缺乏乡土意识、道德情感意识和环境意识,基础知识薄弱,不愿意认真读图、审题,不能把图中抽象的地理符号转化成语言符号,专业术语表述不规范,知识迁移不到位,仅注重学习的结果,而忽视学习的过程,关心的只是地理问题的结论而非对现实地理环境的影响、意义,以及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指导作用,学习责任感不强,意志力薄弱。
二、教师对学生地理学习心理的影响
1.教师的教育理念和观念对学生地理学习心理的影响
教师是学生思想的引领者。从古至今,很多名人学者都从师于大家,这说明教师的教育思想和知识储量对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师者必须要有渊博的知识才能吸引学生,对学生起到示范和指导作用,并且同时教师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接受新知识,时刻关注现代社会教育的变化和发展,才能实现教育理念的更新,跟得上时展的步伐。
而我们现在很多地理教师特别是工作时限较长的老教师,大都习惯了传统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不愿主动学习,如参加一些教科研活动、集体备课、听年轻老师的课等,不愿主动去接触现代教学媒体,如电脑课件、视频、实物投影、电子白板等,难以割舍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思维方式,仍然坚持传统的教学方法,照本宣科,老师唱独角戏,课堂缺乏活力,扼杀了学生的思考力和想象力,造成了教学知识面狭窄,课堂容量小。教师“教”的立场没有转变,形成“穿着新课程一双鞋,走传统教育教学老路”的现象。有的教师过多关注自己讲授多少,忽略了学生真正会应用多少,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奋点被磨灭,导致对地理学习失去兴趣,课堂打不起精神,作业得过且过,对老师的要求也置若罔闻。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甚至出现对学科学习的逆反心理。
2.教师的情感对学生地理学习心理的影响
一个富有感情的教师容易得到学生的爱戴。现实中常常见到学生因为喜欢某个老师而喜欢上某门学科,这就是教师魅力的体现。感情丰富的教师懂得主动去了解学生的心理,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主动表扬,赢得学生的信赖,从而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首先,教师对教学热爱、学科情感及专业知识丰富对学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会感觉到跟着老师有学不完的知识,认为自己是幸福的,对老师非常信赖和崇拜,促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价值。
其次,教师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要有强烈的为学生服务的欲望,一丝不苟地工作,不断学习、深造,拓宽知识面,更新教学思想和理念,增加课堂戏剧性,旁征博引,谈古论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学生就会喜欢、信任教师,就会热爱地理学科,也会以饱满的情绪主动探索知识的奥秘。
3.教师的教育素养对学生地理学习心理的影响
教师的教育素养高低决定着教师的人格魅力,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心理。教学经验丰富、知识面广、反应灵敏、语言幽默、口头表达能力强、性情温和有亲切感的教师常常受到学生的青睐,学生乐于主动接受这样的教师所教学科的学习。
陶行知先生说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做教师的基本功。教师传授给学生的不单是专业知识,还有许多课外的东西,以及做人处世的道理。我始终坚持一种观点:学生到学校读书,绝非就是为了今后的高考考上本科,甚至是完成家长心目中的大学梦想,也绝非是为了与其他孩子进行比较,来满足所谓的虚荣心。学校仅仅为每位学生提供一个学习、交往和成长的场所,教师也仅仅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路者,因此教师的教育素养不能仅看老师的教学水平,更应该看重其应有的综合素养,只有知识丰富、道德正派、师德高尚的教师才能教出德才兼备的优秀生。地理学科因其学科特点,知识杂而广,重视对学生思想道德及价值观的培养,因此对教师教育素养的要求也很高。这就需要地理教师博览群书,这对提高自身素养有很大帮助,也能对学生地理学习心理产生积极影响。
三、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制度的影响
1.家庭对学生地理学习心理的影响
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学习意愿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父母常常根据自己的“经验”决定孩子的价值观,甚至发展方向,从小就帮助孩子定下了发展的框架。比如,因地理相关专业在高校中可选择的范围相对较窄,将来的就业去向很多家长认为不够理想,家长会干预孩子的选择,而不是让孩子按照自己的爱好意愿来选择,在某种程度上就扼杀了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2.学校、社会教育制度对学生地理学习心理的影响
篇9
论文摘要:将旅游客体整合到统一的“旅游景观地理”序列中,开发适宜于高职高专教学实践需要的《旅游景观地理》课程体系,对于统一旅游客体(旅游资源、产品、消费品)诸学科的教学内容,建立以标准化旅游景观为主的图像视频教学模式,推动“教、学、做情境过程一体化”的专业基础课教育模式改革,具有重要的实践操作意义,是未来旅游基础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论文关键词:旅游景观地理;旅游客体;课程体系
问题的提出:统一旅游客体之下的多学科重复和交叉
旅游活动可以构成一个庞大的产业体系、学科体系,但基本上是围绕着人们的旅游活动的管理、服务、消费而展开的,相对于人和组织而言,可以构成一个共同的载体或对象,即旅游客体。旅游专业的不同学科都要围绕旅游客体展开教学,这也是开展旅游活动和旅游研究的必然要求。于是就形成了旅游资源学、旅游地理学、旅游美学、旅游生态学(生态旅游学)、旅游文化学等相关学科研究同一旅游客体的局面。这种多学科研究同一客体对象的现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加深对旅游事物和旅游产业的认识水平,但也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一定的重复教学现象。
对于旅游研究而言,要求精、深、广、博,学科发育越是细密,越是有利于弄清旅游事物的本质。但对于旅游教学,尤其是以职业技能为导向的高职类型和层次的教育而言,高、精、尖、新就未必合适。高职旅游教学时间短暂,所有课程教学基本上控制在二年以内,只相当于本科教育的一半(去除公共课、实训实岗课后,课堂教学比例更低),不允许有更多的重复教学。虽然这种重复不是简单的内容重复,但在较短的时间内也同样会出现“教学疲劳”和“似曾相识”的感觉。随便对比一下旅游资源学、旅游地理学、旅游美学、旅游文化学等教科书目录,就可看清这些学科有着几乎完全一致的教学对象——广义上的“旅游产品”系列。
毋庸置疑,上述学科都有着自己明确的研究范畴,比如,旅游资源学研究旅游产品对象(景区)的资源属性和特征;旅游美学研究旅游景观的审美价值和心理体验;旅游文化学研究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特征;旅游生态学(生态旅游学)研究旅游景区的生态特征和生态关系问题;旅游产品学研究旅游劳动对象和旅游消费品的生产和消费价值性、市场适应性和产品销售等问题;旅游地理学研究旅游地理事物的现象、特征、成因及其相互关系和发展变化规律。有了各自的研究范畴,就可以形成各自的学科,但这并没有改变它们具有共同的研究客体物——旅游本体。是否能够将关于旅游客体的不同学科的研究成果统一到一个教学环节中呢?答案是肯定的,道理也是简单的。只要是同一事物,就可以对它进行综合性的解释和解读,揭示其内在的本质属性,只是需视其情况各有侧重点而已。
应当看到,利用传统的旅游地理学学科教学模式承担这种对旅游客体的综合性解读,还存在诸多困难和不便。因为传统旅游地理突出的是区域差异性、地理现象和成因,对于旅游对象的审美价值、生态价值、文化价值等价值体系并不十分关心。需要有一种共同的“纽带”把它们联系起来,这个纽带就是旅游客体本身,也即各种不同类型的“旅游景观”。如果能将传统旅游地理的内容集约和简化为“旅游景观地理”,那么上述几个学科的内容就能较好地统一到这个教学范畴中来。
《旅游景观地理》课程概念的提出及其特性
《旅游景观地理》课程的概念 《旅游景观地理》既可以成为一门学科,也可以是由多学科综合而成的一门课程,其核心在于“景观”。“旅游景观地理学”即依托地理学的综合性和区域差异性特征,将对职业活动有用的旅游对象归结到广义的“景观”概念中,对旅游景观的现象、审美、成因、价值、特征和规律等内涵加以整合,形成一门相对独立的课程。这门课程可以适应旅游活动和旅游服务的多样性、审美性、体验性及教育性要求,以“旅游景观”(简称“景观”)为纽带,可以很自然地将旅游资源学、旅游美学、旅游生态学、旅游文化学、旅游地理学等学科的内容整合到统一的“旅游景观地理学”中来,因为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研究对象,就是“景观”,而真正能够将它们整合到一起的也只有“景观地理”这一学科,因为“景观”(包括微观和宏观)都是供旅游的,类型和范畴是广泛的,对旅游学科而言也是最为贴切的,“景观”同时具有资源性、审美性、生态性、文化性、科学性等特征。但应注意,“景观”的内涵十分丰富,不限于“观光景点”,而是包括观光、休闲、度假、体验等各类旅游活动的旅游客体的统称,是对不同旅游消费品类型的高度概括。
《旅游景观地理》课程的特性 将传统的“旅游地理学”改造成为以“景观”为核心的“旅游景观地理学”,其特征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1.基础性。旅游景观是整个旅游活动大系统的共同载体和基础,旅游景观地理以此为研究对象,其成果和教学内容将成为许多旅游活动的基础知识,也可以进一步作为上述学科的基础,使其研究基础更加牢靠,可以吸收多学科的知识、技术和方法,巩固和发展本门学科的知识和技术水平。因此,以“景观”为核心的旅游景观地理学,其基础性不但没有丧失,反而使其基础性、服务性的地位更加巩固和重要。
2.包容性。诚如上述对“景观”概念范畴的扩展,“景观”不仅包括各个类型、各个尺度的旅游产品型态,而且其研究内容涵盖了各个学科的研究重点,旅游景观地理学可以将这些内容有重点地整合在一起,充分体现出课程的包容性特征。这正是其他许多学科所不具备的,同时也是对“景观”概念的真正回归(许多学科都在运用“景观”这个概念,但都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导致“景观”概念的泛化)。
3.实用性。传统旅游地理难以直接应用,原因就在于教学内容的学科性太强,对教学要点和教材的选择总是顾此失彼。改为以“景观”为核心进行课程教学设计以后,研究对象的产品性、类型性、具体性(可视性)显著增强,可以直接应用到旅游开发的实践中去。课堂教学可以根据所学内容,直接引导学生进行导游词写作、讲解,对旅游线路进行组合设计包装,使旅游产品宣传能够真正找到诉求重点和景区卖点。
以《旅游景观地理》课程为核心统一旅游客体诸学科教学的好处
可避免研究对象教学的重复和交叉,加深对景观内涵的认识 在一定意义上,旅游客体诸学科研究的对象究其本质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尺度的“景观”,或者说“景观研究”是旅游客体研究的共同内容,且都是为旅游建设服务的。如果对同一研究对象分出不同学科安排教学,必然会造成一定的概念紊乱现象,即每一门学科都在谈“景观”,但又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将其讲清楚。如果将“景观”的内容加以捆绑“打包”,则可以从不同侧面将其本质内涵讲清楚,学生对“景观”概念的认识水平就会大大提高。
可大大节约旅游教学课时总量,促进课程教学分工简捷化 将3~4门课程合并到旅游景观地理课程中来,从表面上看将大大加重“旅游地理”的教学工作量,但经过认真筛选和整合以后的旅游景观地理课程,内容更加充实紧凑,教学模式更加明晰有序,总体上是以识图(是什么)、读图(审美,怎么样)、释图(成因)、用图(产品化)为基本环节的教学模式,教学活动总体上是在轻松愉快中进行的,对于未来从事旅游职业服务活动也将更加准确、更加有底气,因为“景观”教学的内容是与野外的景观现象一致的,整个教学活动就像是对野外现场的预演,生动、形象、逼真。所以,课程教学合并后就可以一门课程的课时量(或略为增加)替代多门课程的课时量,使总体课时量大为减少,而教学效果反而会有所提高,成为促进以“工学结合”和“教学做一体化”为导向的高职旅游基础课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包括旅游地理在内的旅游客体诸学科的课程教学计划向来都是以专业基础课为定位设计教学的,这种教学模式重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轻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职业技能活动的要求存在相当大的距离,这也是传统的学科教育模式的弊端所在。建立“工学结合”和“教学做一体化”的职业能力培养教学模式,对专业基础课同样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景观地理”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将“所学”与“所用”贯穿于一体,在教学过程中随时随地与职业过程相结合,导游词的撰写、讲解,旅游线路(产品)的设计与整合,都可以很有效地“边讲边做”,实现景观地理教学的“学中做”,基本做到“教学做一体化”同步进行。这种教学改革虽然重点在课堂教学,但与旅游野外职业活动是息息相通、一脉相承的,同时可体现景观地理学课程的基础性和专业性,使景观地理的教学功能和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建设《旅游景观地理》课程体系的构想
集中力量编撰《旅游景观地理》教学大纲和教材是整合相关诸学科的前提和基础 目前,真正意义上的《旅游景观地理》教材尚未出版,相似的专著即便有所出版,也难以真正为职业教育改革服务,难以符合这门综合性课程教学的需要。因此,需要旅游教学工作者,尤其是旅游地理、旅游美学、旅游开发教学工作者下一番工夫,将与旅游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景观地理教学内容筛选出来,建立完善的“旅游景观地理教学大纲”,并以此为基础,编著以景观综合知识为核心的《旅游景观地理》教材,这是实现旅游客体整合式教学改革的基础和前提。
通过师资培训促进教材在师生中的合理应用,是旅游景观地理教学顺利开展的关键 将传统的旅游地理教学模式改革为景观旅游地理教学模式,对于多数教师而言在短期内是难以适应的,人们往往习惯于既有的教学模式,而不思全新教学内容的创新开发。主要是不了解其中的目的、价值与意义,不了解这种教学模式的直观性、具体性、实用性,同时对相关旅游美学、旅游产品学等学科知识也比较陌生,这将给教学活动带来一定的困难。笔者认为,对旅游客体的教学一定要尽可能做到通透连贯,尤其是旅游审美和旅游产品设计的知识和概念对旅游地理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多年以来,对景区景观资源的价值评价主要还是在旅游地理工作者中进行的,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应用了旅游美学和产品设计的知识和规律。至于课堂教学的流程与控制,经过简单的模拟演示培训,多数教师和学生是能够适应的,而且会发现其中的好处要远远胜过传统旅游地理教学方式。此后,景观地理的教学就可以生动形象起来,对旅游活动的指导作用会更加明显,旅游景观地理的职业服务功能将大大提高。
搭建课程网络公共平台是促进课程科学化运行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措施 不论是教材建设,还是教学模式创新,都是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改革活动,都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适应和完善,新教学模式的建立需要旅游教学工作者投入更大的精力和时间共同完成。为此,需要搭建《旅游景观地理》精品课程公共网络平台,在这里形成统一的教学公共资源,相关学科的教师和学生都可以点击学习、下载利用,也可以发表见解,提出建议,尤其是可在与职业活动过程的结合上多加探索,或作为典型案例加以推介和交流,同时也是对旅游业界的一大支持。现在有许多旅游产品设计质量低劣,粗制滥造,影响了公众对旅游产品品种和质量的期待和要求,景观地理教学模式的创新将为改善旅游消费品的产品类型、结构、质量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加强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是本课程的优势和教学改革的重点 景观地理学教学不仅可以更好地发挥基础课的职能,而且可以在旅游职业活动过程设计教学环节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旅游学科体系中,能够同时发挥基础作用和专业(职业)功能的恐怕也只有像《旅游景观地理》这样的综合性、实用性课程。这门课程作为基础课的性质不会改变,也没有必要改变。但为适应职业技能导向的教学要求,必须在“工学结合”上下工夫,否则不仅会降低这门课程的作用,而且会造成教学环节上的断层,难免浪费教学资源,与高职教育改革的精神相背离。
篇10
【关键词】生活实际 地理思维 欠缺
1 引言
对许多刚进入高三的文科学生来说,地理很难,甚至在有些老师当中也会形成这么一种认识“学好地理就等于学好了文科”,地理之难,许多同学会一致推举人教版高一地理的必修上册和区域地理分析这部分。为什么许多同学会学不好这部分的内容呢。经过连续三年的高三地理教学,本人以为出现这种现象的症结在于学生缺乏良好的地理思维能力。
2 学生地理思维能力欠缺的一般表现
在地理学习中,许多学生往往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造成了这些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地理学不好,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对地理学科的认识不够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这样表述地理学科的特点:第一,综合性,地理学科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第二、地域性[1]。这两种特性决定了对高中地理思维需要转化,对地理问题的认识需要全方位考虑,但长期以来,许多学生特别是文科学生仅仅把地理局限于文科,再加上初中教育对地理知识形成的不全面,造成长期以来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获取依赖死记硬背,依赖于对地理结论的掌握,忽视对地理原理的探究,从而造成学生在遇到一些新的问题束手无策。比如对地方时的分析,教材中仅仅提到偏东的地方比偏西的地方早,但没有涉及到偏东的地方到底可以定为几点钟,所以导致许多学生仅仅局限于会计算时间,而我们许多老师开展教学的时候也没有特意分析时间是怎么定出来的,从而产生学生在思维能力上的障碍,做一些普通一点的题目不难,但对较难的题目就开始头脑迷糊起来了。
2.2 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综合分析鉴别能力差
地理知识体系的综合性特点要求学生的思维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这样才能在地理学习中用全面的、综合的观点看问题,认识地理问题的本质特征。但是不少学生却往往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常常用片面的、孤立的观点看问题,导致学生容易在地理学习中混淆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无法形成全面的认识。比如学生对光和热的理解,认为一个地方的太阳辐射能强烈,这个地方的热量一定充足,但热量又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学生又不太清楚。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分析一些特殊现象如青藏地区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的现象的时候,往往无法进行正常的思维。又如在分析阿巴拉契亚山脉为什么比较平缓,许多学生就只能干瞪眼了。其原因就在于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3 运用生活实际 提升地理思维能力
针对学生出现的地理思维缺陷,特别对高三学生而言,由于直接面临高考,而许多高考题目都是全新的,没有良好的地理思维有时候是很难正确解决这些题目。本人经过长期的尝试,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地理教学,特别是运用生活实际,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的帮助更大。
3.1 加强启发诱导,调动学生的地理思维
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教师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地理教学中,必须得加强启发诱导,调动学生一切可以利用的头脑中的知识,从学生的认知能力角度出发,一步一步深入挖掘,有利于学生的思考。如在分析地貌的时候,学生往往会有对全球地貌形成的一些零碎的认识,如知道有大陆漂移说这种理论,但具体这种学说支持的依据如何就不太清楚,此时老师就应该深入挖掘,提出问题,大陆为什么会飘移,要解决几个问题呢?学生就会逐步去分析,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大陆水平漂移的动力,来源于什么地方,为什么长期朝一个方向,二是大陆这么重,为什么还会飘移。然后学生会提出一系列的假设,最后归结到目前比较成熟的板块构造学说理论,也能充分理解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的区别。
3.2 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打基础
进入高三复习,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学生是很难进行正确的地理思维。因此在高三地理教学中,要足够重视一些具有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性思维的内容,对这么内容教师要有充分的思考,甚至要动用全教研组的力量来思考,然后实施教学。如分析阿巴拉契亚山脉为什么比较平缓,就结合高一地理的内力和外力作用而已。如果遇到一些相关的学科,则更要请教一些相关学科的老师,这样学生的地理思维才能建立得比较全面。如对全球定位系统的卫星数目的分析,即要定位一个物体,需要几颗卫星,就需要和物理中的相关知识配套。这样学生就可以充分理解。同时为完善地理知识结构,地理教师可以采取在高三的最后阶段尝试让学生去记忆教材的大标题和黑体字的方法,因为教材的编排往往按照一定的地理思维来进行的。
3.3 运用生活实际,提升地理思维能力
生活即地理,许多地理知识和生活结合得相当紧密。实际上对地理知识的获取过程是先认识地理中的一种现象,然后逐步分析其成因,最后再进行验证推广到一般的过程。因此对地理教学中千万不能忽视生活中一些地理现象和地理知识的运用,千万不能忽视学生已有的地理知识。如对时间问题的分析,在高三地理教学中,由于学生已经有了一个对时间计算的完整思路和概念,因此没有必要在这个地方花太多的精力,也没有必要让学生去做很多的难题,本人以为关键在于让学生思考时间的定义,如地方时,可以让学生尝试着分析其来源,缺陷以及补救措施,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地方时―区时―国际日期变更线的思维脉络。
4 结语
地理学习的成败在于地理思维能力的养成的好坏。在地理教学中,结合学生原有的地理水平和生活实际,不仅可以有利于降低许多地理问题的难度,使学生能充分理解,而且还可以避免许多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误区,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对高三学生来说,可以降低他们对地理恐惧的心理,增强学生学好地理的自信心,从而更有利于高三整个阶段地理复习的开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