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环境污染的现状范文

时间:2023-07-31 17:43: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当前环境污染的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当前环境污染的现状

篇1

关键词:农村;环境保护机制;策略;激励机制

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具有的战略意义已经成为政府和民间的共识,而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农村环境保护机制健全与完善的严峻形势,结合农村环境保护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健全和完善我国农村环境保护机制的具体策略,以探求解决农村环境污染现状的对策.

一、当前农村环境保护机制健全与完善的严峻形势

我国环境保护一直将重心放在城市环境治理和保护上,长期疏于对农村环境的保护。相对于城市环境保护和工业污染的防治而言,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起步较晚、基础弱。上世纪70年代以来,尽管设置了一些如“农业环境监测报告制度”、“农业环境污染事故报告制度”、“农业环境监测年报制度”等制度,但随着机构调整以及有关部门对农村环境问题重视不够,很多制度都形同虚设。如此状况,在面对新一轮农村经济发展之际,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将遭遇极为严峻的挑战。

(一)经济增长与内需拉动严重挑战我国农村环境保护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和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之一就是要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升。根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问呈现出倒“U”形关系。“十一五”至2020年期间必然是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遭遇最严重挑战的时期。我国农村环境污染能否在其环境容量阀值以下跨越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拐点呢?这与我国农村环境保护机制的健全与否密切相关。当我们一味追求经济快速发展,而不进行有效保护。一旦造成环境污染突破环境系统阀值,那么就会造成环境系统严重破坏,从而丧失环境生态功能。尽管 “零增长”理论过于悲观,但它也确实指出了经济增长所带给人类的“陷阱”。我国农村在缺失环保机制防护网的前提下,一旦“裸奔”进行经济快速建设,那么落入“陷阱”将不可避免。根据当前的国内经济形势,再加上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利好,农村必将成为我国最为重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农村经济将快速发展,广大农民收入将大幅增加,农村内需将被激活,大量的耐用消费品将进入农民家庭。城市环境污染的格局表明,生活及耐用消费品报废垃圾已经成为城市污染的主要来源,且更加难以管理。农村内需的启动,必然也是生活及耐用消费品报废垃圾大量产生的开始,这也同样将挑战我国农村的环保机制。

(二)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迫切需要健全和完善我国农村环保机制

农村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决定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责任重大。从我国目前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来看,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刻不容缓。张雅光对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退化情况及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进行了深入探讨;路明从农村的面源污染、点源污染以及环境基础设施和环保机制等方面,对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顾松圃、顾柏园针对农村生态环境,采取入户访谈和填写调查问卷的形式,抽样调查了农村环境污染现况;章力建、朱立志研究了当前农村环境污染防治面临的主要问题,并认为农村环境污染问题阻碍了农村社会和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对我国的食品安全和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以及国家生态安全等诸多领域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力。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引起了诸多学者的沉痛担忧。现实情况的严峻形势,对我国农村环保机制健全和完善提出了迫切要求。

(三)农村环境污染与农民环保意识的落后制约我国农村环保机制的健全与完善

农村的各类环境污染明显呈现与城市污染迥异的特点.这也是它成为国际环境保护难以对付的主要原因。以农业生产导致的面源污染为例,其具有三个明显特点:一是排放主体的分散性和隐蔽性。面源污染会随流域内土地利用状况、地形地貌、水文特征、气候、天气等的不同而具有空间异质性和时间上的不均匀性。二是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例如,农作物的生产会受到自然的影响,因为降雨量的大小和密度、温度、湿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化学制品(农药、化肥等)对水体的污染情况。三是不易监测性。这是指对面源污染的管理存在成本过高,只能对受害地监测,很难监控排污源等情况。农村环境污染的这些固有特点对我国环境保护机制提出了挑战,原有的城市环境保护机制较难适应农村环境,因此机制创新是我国农村环境保护机制健全与完善的关键。结合国际环境保护机制的发展趋势,机制设计不断增强工具弹性以及多方参与,实现监管部门、被监管者和公众的多方互动是改革及发展的方向。互动既有利于实现工具的有效,又能提高监管者与被监管者各自的效率,从而提高环境绩效。在这些关系中,公众的角色至关重要,但当前我国农村广大农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环保意识落后,严重制约着农村环保机制的健全与完善。一方面,农民环境意识的落后,难以对污染者与相关部门形成全民监督,不利于环保机制的健全与完善;另一方面,农民环境意识的落后,也阻碍了自身文明行为及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民众环境意识的进化,始终是推动环境保护向前发展的源动力,改善农民环境意识将成为实施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的关键任务。

篇2

【关键词】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不断加快。在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养殖废物、工业废物、生活废物等,对农村的生态环境,尤其是水环境造成了十分严重的污染。为了改善这一污染情况,应当充分认识到当前农村水环境污染的现状,同时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理,从而改善农村水环境。

一、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

(一)农村地区的水环境污染

随着城镇化的脚步不断加快,农村地区的人口从分散渐渐走向几周,小城镇的聚居农村生活也变得尤为集中,对城市环境造成的影响也日益明显,这也构成了农村地区水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我国的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有着几个显著的特点:①来源广泛,它不仅有厨房污水、人的粪便,同时也有生活垃圾渗透产生的污水等等;②分散面积广,农村的分散和地理分布特征造成了污水过于分散,在收集方面困难重重;③增长比率快,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变,生活污水的生产量也在渐渐加大;④处理效率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在污水处理设施的安置上,有诸多不足,生活污水没有经过直接的处理就直接进入河道,这也是影响农村水环境的重要因素。

(二)农业化肥使用与农药大量使用对水环境的影响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农业化肥的使用量也一直排在世界前列,但是化肥的实际利用率却不高,造成大量化肥流失并进入自然水中,使水环境受到污染,化肥的大量流失会使农田湖泊水质富营养化,进一步扩散到河流湖泊中,成为水体污染的主体。而在农药使用方面,随着农作物害虫抗药基因的增强,造成农药的使用量也不断增加,据统计,我国农业生产中单位面积农药的喷洒量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然而农药的实际使用率却低于20%,大部分农药挥发到空气与土壤中,对当地水环境造成危害。

(三)畜禽业发展造成的污染

当前,在农村除了农业生产外,很多人开始加入畜禽养殖行业。而在大部分农村地区畜禽养殖并没有形成规模,缺乏专业化的管理,畜禽养殖厂分布比较分散,养殖人员没有对环境保护有足够的重视,畜禽养殖业用水冲洗养殖舍,粪污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到周边水体或采用渗坑下渗,不仅污染地表水,也污染了地下水,味道刺鼻、蚊蝇滋生、大肠杆菌超标,对人身和生态都带来危害。

二、农村水环境污染的治理对策

(一)加强生活污水及农业生产中水环境污染的治理

对于人口较密集的农村群体,在生活废水与固体污染物的处理上可以采取集中处理的方法,通过构建类似城市排水系统的方法利用管网将污水收集起来,并建立设施完善的污水处理场,污水经过具体处理后,实现循环再利用或者保证水排放达到标准。而对于无法集中处理的农村,可以推广使用高效藻类塘技术与厌氧沼气池的技术,实现废水的集中处理,高效藻类塘处理能够净化大量富营养化水质;而厌氧沼气作为我国农村最经济、最有效的污染处理方法,能够实现污水的有效处理与资源的循环再利用。

对于生态农业的建设,应提倡循环经济与农业清洁生产,从源头上预防农业生产对水环境产生的危害,在实际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农民要合理使用有机化肥,尽可能使用生物肥料来替代有机肥料,提高化肥的使用率。在农业病害的防治上,通过生态平衡施肥与生态养殖来降低农药的使用量,建立生态养殖系统,实现功能循环,比如在畜禽养殖农村,可以利用家禽农田放养的方式,对农业病害进行生态控制,使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使农村水环境质量得到提升。

(二)好氧和厌氧生物治理技术

好氧生物治理污水系统是目前在农村中最常采用的一种新处理污水技术。好氧生物的治污工艺有很多,而且各自有优缺点,在选择时,要根据污染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对比选择,注重技术的性价比。生物治理指的是利用风机等的设备给污水注入氧气,从而培养水中的微生物和菌类中暑,通过微生物和细菌把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水、二氧化碳等物质,少数合成细胞,促进微生物的成长,剩下的以污泥形式排出,通过这种方式净化水资源。厌氧技术与好样生物治理技术相比,建设投资要高于好氧生物治理,但是没有日常运行费用。目前而言,厌氧技术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是去氮磷能力不强,治理效率低,这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技术的运用。

(三)普及生态环保知识

在农村,大部分人文化水平较低,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很多人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以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水环境污染问题,就要安排专业人员为居民讲解水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并且使居民了解到自己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哪些行为会对水环境造成污染,进而在以后的生活中纠正自己的错误行为,转变自己的落后观念。引导农村群众走绿色农业、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降低对环境的破坏。

三、结论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人类要想长久的发展下去,需要提升对水的保护意识。在农村建设过程中,造成农村水污染问题严峻,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对此,本文从居民生活、工业以及畜禽方面产生的水环境污染进行了分析,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如加强生活污水以及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处理,采用好氧以及厌氧生物治理技术对污水进行处理,同时向居民普及生态环保意识。重视农村水环境污染问题,利用合理措施进行治理和预防,是提供安全的生产环境和居住环境的必要措施,同时也是加快农村建设的有利工具。

参考文献:

[1]孙悦 . 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 [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5(11).

篇3

【关键词】农村环境污染;环保科技;生态农村环境保护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经济也呈现快速增长,农村面貌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同时农村环境污染也日趋严重,这不仅关系着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而且还会对城市产生各种无法估量的影响,因此结合环保科技的投入找到适合农村环境管理的办法对于加快生态农村的发展,推动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情况

一方面,农药、化肥和农用塑料膜等对农村环境的污染。在农业种植的过程中,为了最求高产和经济效益,使用的化肥、农药和农用塑料膜的数量显著增加。

另一方面,畜禽养殖业排泄物对农村环境的污染。随着畜禽养殖业规模化的发展,畜禽粪便污染的程度明显扩大,已经成为主要的污染来源之一。未经处理的禽畜粪便随意被排放,造成水体大片被污染。有些地方甚至将粪便撒到池塘喂鱼,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空气也被粪便产生的臭气污染。

再加上乡镇企业的发展对环境的污染。乡镇企业的发展虽然为国民经济增长和农村发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但由于乡镇企业设备简陋、技术落后,大部分的企业都没有防止污染的措施,污染问题就尤为突出。珠江三角和长三角的部分高污染、高耗水、高耗能的产业转移到欠发达的地方,造成农村生活和生产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恶化。另外,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和污水的排放量也在逐年增加,由于农村居民的环境意识差,很多村镇的生活垃圾和污水直接丢弃或排放到路边或河流,导致农村环境恶化。

2.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 农村环境保护机构还不健全

目前,我国农村环境保护机构还很不健全,县级以下的政府很少有专门的环境保护机构和专职的工作人员,环境质量检测工作也没能力开展。我国农村环境保护机构的设置也远远无法满足当前农村环境保护的需要,农村环境监管差不多处于空白状态。

2.2 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中资金投入不够

在我国农村地区,大部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农村环保资金的投入非常有限,有些用于环保的资金甚至被挪作他用。农村社会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农村环保工作能否有效开展的最大因素。

2.3地方政府监管能力严重不足,环保秩序混乱,环境保护措施贯彻不力

在我们国家,政府是推动环境保护的重要主体。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程度加剧的局面是与政府有密切关系的。主要表现在环保执行机构分工不明确,机构设置混乱;个别地方政府对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农村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不健全,虽然我们在农村环境保护立法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出台了以保护环境为主的多个环保性法律文件,但远远无法满足农村环境保护的现实需求。

2.4 我国农村居民素质普遍较低,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在农村地区公众受教育的程度较低,农村居民的环境意识,对环境问题的了解程度以及环境污染潜在的危害性的认识都是很模糊的。这些都难以适应农村环境形势发展和变化的需要。在有些地方,农村社区领导的家庭成员是环境污染的直接利益获得者,他们对这些环境污染的行为自然就采取默许和妥协的态度,这在客观上也加剧了农村环境污染的局面,使农村环境污染情况进一步恶化。

3.加强我国生态农村环境保护的建议

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既可以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有利于他们的身体健康,又能够促进和改善农村生态平衡。同时生态农村环境建设又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事业,它需要有相应的经济条件、政策条件、制度条件和科学技术等与之配套。依据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和特点,应该采取相应的农村环境保护对策。

3.1增加农村环保资金的投入,提高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能力

在各乡镇设立合理高效的环境管理机构,深化环保部门的体制改革,逐渐的使环境监测部门成为独立的法人单位,这样有利于他们依法办事。并配备具有专业水平的专职人员,有计划地组织环保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同时加大环保资金投入,要确保环保资金专款专用,努力提高环保人员的专业素质。要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工作的考核奖惩制度。可以把地市级环保部门换代或淘汰或旧仪器和设备投入到县级环保局,改善他们的硬件设施。另外,可以在乡镇设置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在有条件的地方,可在农村设立一级环保办.配备环境监察员,通过分集中执法、分散管理,来强化农村环境保护问题的解决力度。

3.2 加大环保科技的投入,推广切实可行的环保技术

生态农村环境的发展,科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借助科技手段,让我们能逐步弄清楚农村环境如农药、农膜、畜禽养殖等的现状和基本规律,以便采取针对性的环保措施。同时,我们只有依靠科技的进步,农村的各种环境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首先,要不断加强环境保护科研机构和研究队伍的建设,组建高水平的环保专家队伍。同时要增强对环境基础科学的研究,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研究和合理开发的力度,,着重解决土壤沙化和水土流失的问题;做好植被恢复和退耕还林、还草的研究开发和技术推广;要增强对防治病虫害防治、经济林业、多种植物共生等技术的研究,从而促进生态农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要做好农村环境保护最佳实用技术的筛选和推广工作,确保环保技术的切实可行。我们都知道农村的污染处理技术不能同大城市相比,大型的污染设备无论从运营成本方面,还是从建设成本方面考虑,农村都没办法承受。因此农村的环境治理设施尽量要求规模小、成本低、可操作性强。

再者,要推广成熟的农业技术,减少农用化学品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同时推广污染处理技术,降低治理成本,让废物资源循环利用,科技进步在环境保护中护中发挥的作用不断提高。

4.加强环保宣传的力度,提高广大居民的环保意识

环境保护不是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首先应从孩子抓起,结合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其次,借助多种媒体宣传环境保护知识,使广大人民群众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有进一步的了解,;再次,要多开展环保行动,提高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徐晓云.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东北:东北师范大学,2004.

篇4

关键词: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治理技术;发展现状;分析影响

可挥发性气体无序排放,对于环境造成的污染现状较为严重。部分有毒性可挥发气体的排放,更是对生物的生长,乃至人类的生存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当前关于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的治理现状,也引起了较多人群的关注。如何以高效的办法进行废气的处理,成为研究人员长期研究的课题。针对此类现状,笔者针对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治理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简要的剖析研究以盼能为我国此类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1.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

挥发性有机物,英语单词为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一般简称为VOCs。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为多类有机化合物的总称[1]。当前在实践研究的过程中,大气中能够辨别的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类型有:异构烷烃、多h芳烃、芳香多元酸等。其中烃类有机化合物,对于人类的生存产生了致命的影响,为引发癌症的主要因素之一。

1.1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排放造成的影响

当前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巨量的能源被消耗。但也因此产生了大量的挥发性废气,此类气体在挥发的过程中,对环境以及人类生存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例如汽车尾气、工厂废气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使得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剧增。并且极易产生光化学污染,最终造成污染物之间的相互反应对人体造成巨大的伤害。

例如1952年世界著名的环境污染事件“伦敦雾都事件”,此事件累积造成8000人死亡。至此环境污染问题的致命性危害,也对工业的畸形发展敲响了警钟。

1.2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的主要来源

当前在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关于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主要的来源为: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等。具体为:化工厂、炼钢厂、炼油厂、制药厂,以及生活中产生的生活废气。此类废气通过空气的流动,进入到人们的生活环境中。

随着当前城市的快速发展,常驻人口剧增。因此大量的建筑开始修建,逐渐城市中的“热岛效应”愈发严重。例如当前城市建筑密度过大,导致空气流通缓慢。一旦出现污染现状,无法进行快速的流通,最终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现状,例如近年来最为突出的环境问题:雾霾现象。

2.当前我国针对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的处理现状

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工业的整体发展较为缓慢。因此关于工厂废气排放,前期并没有进行较多的处理,直接进行对外排放。前期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较慢,各类工业基础的发展都较为薄弱[2]。因此关于废气的整体排放量还较少,并没有引起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此后随着我国政策的改变,开始实施对外开放政策,并加入了WTO组织。此后受国际社会影响,我国对于此类废气的排放,也开展了一系列的治理工作。但由于技术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对于此类现状的改善并不明显。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针对此类技术还应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和实践。

3.当前关于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的常规处理方法

针对当前关于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的治理现状,笔者综合分析案例,将此类治理技术总结如下:吸附法、化学处理法、生物处理法、冷凝回收法。针对此类治理办法,笔者进行简要的分析介绍。

3.1吸附法

当前关于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的治理,最为常见的方法之一为:吸附法。吸附法在应用的过程中,其主要的应用材料为活性炭。活性炭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生活中关于活性炭吸附能力的应用也较多。例如装修之后在室内布置的活性炭、鱼缸内放置的活性炭都能够有效的进行污染物的吸附。活性炭在吸收的过程中,具有吸附快、吸收能力强、容量大等特点。

3.2燃烧处理法

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其具体成分有一定的化学特性。当前关于此类废气的治理办法之一为:化学处理法。化学处理法主要结合燃烧作业进行处理,首先将废气排入特殊管道或容器内。之后对容器中的废气加入特殊催化剂,然后进行燃烧作业。但由于废气排入的过程中,也参杂了较多的空气,因此燃烧的效果、效率都较低。并且由于催化剂无法催化所有的有机物,导致最终的燃烧不彻底,因此化学处理法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整体的效率性较低。

3.3生物处理法

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在治理的过程中,由于其成分较为复杂,因此单一的治理方法往往效果较差。一般情况下需进行多类治理方法的综合运用,例如当前治理效果较好的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首先将废气进行一次处理。化验废气主要成分,并针对其中颗粒物进行过滤。之后根据其废气成分,将微生物植入废气环境中,通过微生物进行废气的降解和处理。

3.4冷凝回收法

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一般由两种及以上的废气成分组成。因此其中部分的废气还具有可利用性,冷凝回收法则是针对此类特性的一种治理办法。其治理的原理为将废气冷凝降温,使得废气与其中颗粒物形成结晶体[3]。之后通过回收装置进行回收,并加以利用。此类方法在当前诸多治理方法中,整体的应用效果较为良好,也受到了广泛的认可。

结束语

随着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的发展速度也不断加快。在此过程中关于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的治理现状,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此后为了有效的改善此类现状,当前关于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的治理办法主要有:吸附法、化学处理法、生物处理法、冷凝回收法。几类治理办法中,吸附法对复杂性废气的治理现状较好。其余方法针对单一性废气的治理效果较好,因此未来关于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的治理,还应朝着综合性治理方法的方向进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广喜,孙晓兵,张竣尧等.有机废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净化技术[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3,(8):50-51.

篇5

关键词:环境污染治理;环境保护;经济措施

前言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经济社会运行的坚实后盾。但是为了经济社会发展、个人利益,人类不惜以牺牲环境达到目的,破坏了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带来了严重生态环境问题,反而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某种程度上分析,环境污染问题就是人类长期从事生产、生活等社会经济行为所带来的,现在它反作用于人类社会,引起经济社会与自然、人与自然等关系失调,如不采取有效手段治理环境污染问题,后果将会极其严重。

一、我国环境污染治理现状的分析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一直致力于环境保护工作,在环境污染治理上取得了斐然成绩。但是我们不能忽视表面现象背后的一些问题,在环境污染治理上,行政手段有余,经济和法律手段严重不足,即使政府付出了高额的管制成本,但是在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面前依然束手无策。环境污染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单纯依靠政府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从经济、法律等方面考虑如何推进工作。从环境污染问题产生的原因来看,一系列不当的社会经济行为是环境污染问题产生的根本性原因,所以,经济手段的运用才是关键,行政手段才是保障。在环境污染治理中引入市场机制,通过价格杠杆等手段理顺分类资源产品的价格机制,促使市场主体从自身利益出发,根据市场信号和政府政策导向主动选择最优方案,主动调控节能减排空间。

二、经济手段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实施情况

环境污染治理中的经济手段源于经济学研究的“企业外部性”问题和“内部化”理论和实践,其结果是改变传统的企业投入―产出的本利分析模式,改变企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仅对环境污染实施“末端”治理的一种经济调控方式。它为市场主体提供了多种选择,刺激他们通过成本和效益比较选择最有效或最有利的治理方案,减少环境管制成本支出的同时,也能合理配置各项资源,提高环境污染治理效率。

目前,我国环境污染治理中主要使用了排污收费制度、排污权交易制度、环境税等经济手段。每一种手段都有着自身的优势和作用,也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效果差、效率低等问题依然存在。第一,排污收费上,收费对象不全、收费标准过低、收费管理混乱,甚至存在“讨价还价”和非法使用不予付费等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使得环境污染治理费用远远超过缴纳的排污费用,这就导致不少经济主体宁愿缴纳排污费,也不愿自主进行污染治理,严重削弱了排污收费制度的作用。第二,由于排污权交易市场机制尚不成熟,加之监管机制不完善,市场主体与监管部门之间难以形成一种良性关系,妨碍了这一手段的实施。第三,环境税实行以来,由于征收范围窄,缺乏多样性的税收优惠措施,加之一些环境税协调性严重不足,以致环境税作用发挥有限。

在利用经济手段治理环境污染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肯定它的功效,另一方面也要看到隐藏在表象之下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难以保证经济手段的有效实施,更为环境污染治理带来了新问题,对此,只有找原因、提新意,才能逐步消除问题、促发展,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三、加强环境污染治理中的经济措施分析

基于经济学研究环境污染治理问题,讨论的核心内容就是如何解决“市场失灵”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以切实发挥经济手段的功效。因而,针对经济手段实施中的问题提出了以下五点措施:

第一,健全排污收费管理机制。要想使排污收费制度切实起到效果,亟待组建一个具备高素质的执行主体,通过他们健全排污收费管理体系,深入挖掘隐藏在背后的问题,同时严格按照制度收取排污费用,做到管理严格,以提高管理工作的规范性、权威性。另外,还要优化管理制度,既要做到依法收费,又要强调管理效率的提升。当然,在管理效率提升上一定要加强收费人员业务素质建设。其次,将浓度与总量结合在一起,改变过去超标收费,向超标加倍收费形式转变,逐步提高收费标准。此外,对同一排污口含有的污染物质进行分别收费,使静态收费向动态收费转变。由于收费标准的转变,经济主体出于效益考虑就不会忽视环境污染治理问题。再次,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让市场经济主体认识到依法缴纳排污费的必要性,以及不按规定缴纳的严重后果,使其自觉缴纳排污费用。最后,合理使用排污费,常言道“钱要花在刀刃上”,在排污费使用上更要做到如此。

第二,完善监管机制,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措施。对于排污交易权中存在的问题,要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从理论上讲,对市场上每一排污单位进行全天候的连续性监控是最理想的情况,但从技术上讲,这需要有充分的技术作为保证,可是我国环境监测系统技术水平并不高。对此,需要不断提高技术环境监测人员业务素质,引进先进的环境监测系统,对排污权交易进行高效而严格的管理。例如,某市发生自来水严重苯超标问题,调查结果是该市石化20世纪80年生泄漏事故后污染物渗入地下,现在渗入某水务集团水厂自流沟造成。这一事件完全揭示了我国水环境污染监测上的漏洞,如果监测得当、高效,自来水污染就有可能避免,足见环境污染监测的重要性,所以不能忽视这一项技术工作的推进与建设。

第三,在全国范围中推广使用排污许可证,逐步完善排污权交易市场,通过市场刺激让市场主体采用低费用、少污染的排污措施,从而使污染源合理布局,控制环境污染问题。

第四,建立成熟且完善的税收机制。目前,我国生态税收还停留在准收税阶段,而美国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环境税收体系。对此,我国要针对当前环境污染现状及其需求制定一套完善的、成熟的环境税体系,尤其要确保生态税的完整性,这一点上可借鉴西方国家。同时,还要建立科学的税收调控机制,以提高环境税的适用性。

第五,加强其他形式的经济手段的落实与实行。除了上文提到三种经济手段,环境污染治理的经济手段还有押金返还、政府补贴等。在押金返还上,可适当提高金额或提高污染物排放检验标准,以加强污染物回收、治理。政府补贴可以减少排污单位环境污染治理成本,为鼓励排污企业积极落实“治污”工作,政府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从财务上给予其多形式的优惠政策。

结语

综上,文章就环境污染治理的现状及加强治理的经济措施进行了分析。总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出现了新的矛盾,为了缓和并化解这一矛盾,就必须让社会公众参与到环境管理当中,并使他们充分认清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者之间的利害关系,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环境污染治理的长治久安。对于全民环保意识的提高,可通过加大宣传力度等方式予以实现,而对于环境污染治理还需要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来予以保障。

篇6

关键词:电子信息化;环境保护;监测系统

中图分类号:X8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环境受到了较大的威胁,当前我们进入的工业化时期,以及电子信息化时期,工业化发展对环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污染现象非常严重。为了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友好发展,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建立一个环境监测系统,加强对环境的监测和保护。所以我们针对电子信息化环保监测系统的建立等相关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

1 当前的环境监测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经济与科技的发展速度与发达国家之间有较大的差距,但是自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的经济与科技的发展速度得到提升,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绩。当前中国的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也在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的提升,但是在科技与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忽视了环境问题。

从当前的环境问题出发,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非常严重,环境污染和破坏严重,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其他国家的环境问题也是一个目前较为严峻的问题,所以环境问题已经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从中国近几年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工业以及电子信息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网络、计算机等技术,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的应用,而工业在电子信息化发展下取得发展成效的同时,也产生了较大的污染,例如废水、废物、废渣、废气等,严重的影响着我国居民的生活环境。

当前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所以人们也开始进行环境监测,但是当前的环境监测零散,设置的环境监测点较为分散,采集的环境监测数据信息必然也是分散的,而且数据的采集多为分散式采集,所以环境污染的监测与采集的连续性和及时性较差,采集到的各种环境监测数据,也多为表面现象,无法将环境污染的及时性监控体现出来。

从当前的环境监测现状进行分析,环境保护的监测人员少,而且工作任务重,对于环境保护监测数据的采集,也仅限于相关数据信息的收集,所以在数据的收集方法和分析方法较为欠缺。其监测到的数据信息,被层层的过滤,在企业领导层掌握的环境监测数据中,无法及时的获取准确的环境信息,所以也耽误了环境治理的最佳时机。在环境保护监测中,缺乏管理经验和管理知识,进而无法保证环境保护监测工作的有序顺利进行。

2 电子信息化环保监测系统的建立

环境污染是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环境问题也尤为凸显。从中国当前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我们所指的环境主要是指空气、水、地面等,自然环境,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建立一个完善的电子信息化环保监测系统,需要有完备的电子信息化设备,以便与环境污染等数据进行及时、快速、准确的采集、处理。我们所讲的环境是一个大范围的概念,涵盖面非常大,所以建立完善的电子信息化环境保护监测系统,需要得到政府的支持和帮助,加强各个部门间的合作,制定环境监测手段、方法等。

环境保护非常的重要,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环境,如果环境被破坏,人们的生活和生存将受到威胁,所以在当前的电子信息化发展的背景下,需要加强环境的保护,加强环境污染的治理,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在环境保护中,建立并完善电子信息化环保监测系统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所以我们对此进行研究分析。

构建一个电子信息化环保监测系统,可以为环境保护提供相关的数据支持,为环境污染等的治理提供一个良好的数据依据。建立的电子信息化环保监测系统如下:

建立电子信息化环境保护监测系统,主要是将环境保护与电子信息化设备、技术等结合在一起,对企业发展中产生的废气、废物、废渣等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监测,通过电子信息化设备,监测到环境被污染的信息、数据等。目前在环保监测中,主要监测的内容为空气和水源,这两个环境,与人们的生存、生活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使用电子信息化设备,需要具备感受相应环境能力,且具有GPRS功能,设备仪器对监测的周围环境,采取数据样本,然后对这些数据样本进行分析,通过分析采集到的环境数据信息,对环境污染程度进行分析,然后制定环境污染治理措施等。

例如空气和水源的监测,空气和水源的监测一样,都需要有相应感应能力的设备仪器,负责对水源、空气进行样本采集,监测空气、水源等环境的变化,然后使用电子信息化技术进行数据信息的分析、传送等。假设对一条河流的污染状况进行监测,只需要在河流中的某些地方设置电子信息化的监测仪器,在河水流经此处时,这些仪器就会监测出该河流的水质。仪器监测的水源质量报告,以电子信息的形式进行传送,电子信息化技术会快速的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如果监测到环境出现严重的污染,企业相关部门就会快速的进行污染原因的查找,并制定治理措施。

在构建电子信息化环保监测系统中,监测仪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需要具备超强的感应能力,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标准化指标,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进而监测水、空气等环境是否发生污染,并对污染指数进行分析,帮助相关部门找到污染的原因。处理需要电子信息化设备仪器之外,还需要建立电子信息传输平台,目前建立的电子信息化环境保护监测系统是在网络、电子信息化技术、设备的基础上产生的,为了有效的进行环保监测,需要构建一个电子信息传输平台,对环境、网络等进行监测。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无线技术、网络等逐渐的在生活和工作中得到应用,为此也为环境保护系统的完善和性能的提升,提供了条件,信息化的环保监测平善,有效的分析各种环境的属性和污染等危险因素,防止环境的恶化,加强对环境的保护。

结语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严重的影响着人们的生存和生活,为了改善环境现状,加强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在当前的信息化发展下,构建电子信息化环保监测系统有重要的意义。电子信息化环保监测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可以为环境保护、环境治理等提供数据依据,为我国环境、经济、社会的友好发展,提供保障和环境监测数据分析依据。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现状分析;环境危害;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X5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强调:“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污染问题已引起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一、环境污染现状

所谓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具体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

以上可以看出,工业废气的排放量达到519168亿标立方米,是废气污染的主要来源,而我们的生活又离不开工业,只有加快环境保护措施,加强环境治理工作,以改善环境污染状况;另一方面生活污水排放量达到3797830万吨,高于工业废水排放2374732万吨,形式也不容乐观,主要源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相应的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严重缺乏。我们应倡导绿色GDP,从中扣除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降级成本等负面效应,以便更好地体现人民的居住环境和幸福生活。

二、环境污染的根源

(一)大气污染

1.汽车尾气排放

由于近年来私家车的逐步增多,机动车排出的尾气对大气造成了严重污染。据统计,截至2011年8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19亿辆。其中,汽车保有量占机动车总量的45.88%,达到1亿辆,仅次于美国的2.85亿辆,位居世界第二。

2.废气、废烟排放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火爆,带动了建筑材料行业的迅猛发展,如钢铁厂、水泥厂、砖厂、陶瓷厂、板材厂等,其在生产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硫化物、氧化物、氟化物、甲醛等有害物质。

(二)水体污染

1.生活污水污染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居民生活每天排放的污水明显增多,而现有的污水处理厂又显得举步维艰,致使大量生活污水未经收集、处理直接排入河道;沿海地区的生活污水、海上交通工具的废水都直接排入海洋,从而造成水体的严重污染。

2.工业废水污染

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会产生废水,废水的超标排放及未经处理直接排放都将对水体产生较大影响。主要来自造纸、印染、冶金等行业。

(三)土壤污染

工业排放的 SO2、NO等有害气体在大气中发生反应而形成酸雨,以降水形式进入土壤,使得土壤酸化;粉尘以降尘形式进入土壤;汽油中添加的防瀑剂四乙基铅随废气排出污染土壤。

三、环境污染危害

致癌作用:吸入大气中悬浮的烟尘和二氧化硫;长期饮用富含砷(As)、铬(Cr)、苯胺等物质的水或食用蓄积致癌物质的动植物都将威胁着人体健康。

破坏生态系统:许多农药是不易分解的化合物,被生物体吸收后,会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同时农药在杀虫、防病的同时,也使有益于农业的微生物、昆虫、鸟类遭到伤害,破坏了生态系统。

四、治理环境的对策

1.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因地制宜,积极倡导绿色能源的利用(如风能、太阳能、潮汐等),这些新型能源虽然前期投入成本较大,但对环境保护将是一项长期的利国利民的投资项目。

2.开展宣传教育

环境不仅要对其进行治理,更重要的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开展宣传教育,增强国民的环保意识,力求改变当前下大力治理环境、监督排污单位的模式,以高效、和谐的手段优化环境。

3.加强绿化造林

在公路两旁,小区、公园多种植一些树木,一可起到吸收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如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二可以拦截、过滤、吸附或粘着悬浮于大气中的各种颗粒物;三是减少借助于空气传播的某些疾病。不少植物不仅能分泌粘液滞留空气中的细菌,有些植物还能释放出具有杀菌作用的植物杀菌素。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环境污染是多方面的,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一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二是相关部门监管不力;三是人民的环保意识较差;四是环境治理工作相对滞后。因此治理环境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于慧.大气污染的成因及其治理措施[J].辽宁化工,2008(02).

篇8

关键词: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D912.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低碳经济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了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流,很多国家都把自身的经济重心偏向低碳型发展,我国自然也不例外,尤其是近年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更需要我们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但是针对目前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来看,还存在着众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完善,下面我就来简要的介绍下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一些改善措施。

1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

1.1法律法规的制定

任何一项措施的执行都离不开法律法规的保驾护航,低碳经济自然也不例外。和低碳经济关系最为密切的就要数环境的保护了,在环境保护方面,我国早在1989年就制定了全国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来确保我国的环境保护。此后人们逐渐发现这项法律中存在着一些不可避免的漏洞,因此,又接连颁布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完善。

1.2能源消费结构

能源消费结构可以说是评价低碳经济发展状况的一个关键性的指标,也是当前我国需要改善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国的能源消耗仍然主要以煤炭为主,几乎占到所有能源消耗的七成以上,其余的有一半以上还是被石油等能源占据,而一些比较清洁的天然气、核电、地热等能源却占有比例很小,这很不符合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

1.3产业结构与行业能源消费

三个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也是低碳经济发展状况的一个有力证据,当今我国还是第二产业占据主导地位,占到了总额的46.8%,虽然第三产业的数据和第二产业的相差无几,但是在行业能源消耗上却存在明显的差别,第二产业,也就是工业能源消耗竟然占到了总能源消耗的七成以上,并且大部分都是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模式,这种现状很值得我们去反思,去改善。

2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2.1能源加工转换效率较低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在注重提高自身的能源加工转换效率,这些年来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这种发展效率比较缓慢,就目前现状来说还是比较低,不甚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发电这一行业的效率较低,进而降低了整个的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我们应该以此为突破口提高我国的能源加工转换效率。

2.2能源的高消耗

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目前在我国还是占据着主导地位,整个生产过程还是存在着高消耗、高污染的现象,这一点从我国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和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就可以看出来。近几年来,我国的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一直都比较的大,甚至于都大于1,这种现象就很直观的说明了我国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都是靠电力消耗来维持的。

2.3环境污染严重

我们上文也有所提及,低碳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有很大的关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但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的污染也是比较严重的,尤其是一些第二产业的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更是加剧了我国的环境污染状况,这对于发展低碳经济是非常不利的一个现象。

2.4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不合理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极不合理,高污染、高排放的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煤炭、石油等环境污染严重的能源所占比重也比较大,而一些清洁能源和高科技能源所占比重严重不足,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2.5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虽然我国早在1989年就制定了全国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来确保我国的环境保护,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并且此后又陆续颁布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完善,但仍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漏洞,并且在一些更为详细的规定上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不足,我国的法律法规急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细化。

3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建议

3.1进一步加强环境污染治理

通过上文的描述我们也可以看出环境污染是制约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一项主要因素,并且目前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和发展状况使得我国的环境污染状况进一步恶化。这就是我们首先要进行治理的主要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措施就是要加大环境治理保护资金的投入,事实也证明我国也正在逐步增加这种投入比例,但这种程度还远远不够,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加大资金投入,增强环境污染的治理能力。另一方面,我们还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环境污染治理科技水平,采用新型的高科技来提升自身的环境污染治理水平。

3.2调整产业结构

当前,我国第二产业的能源消费大,导致其环境污染非常严重,因而调整产业结构势在必行。首先,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以此调整产业结构。 在当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大背景下,我国尤其是与东盟国家相接壤的西南地区可以发展污染小的轻工业,加快推进工业化; 其次,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创造服务业品牌,从而改变和提升我国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水平;最后,需要完善工业部门企业的竞争机制,淘汰落后技术,以大规模生产替代小规模生产。

3.3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

目前,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煤炭消费占我国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 70%以上。我国能源结构不合理,需要大力开发利用新型能源,如生物质能、海洋能源、光能等,优化能源结构,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此外,需要从管理和技术两个方面着手提高能源利用率。在管理方面,需要制定各行业节能降耗的标准、目标和政策措施,对各行业的耗能情况进行监督和奖罚等,促使企业不断提高能源利用率;在技术方面,通过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生产,发展和推广节能新技术,提高原煤和原油利用率,并加强在煤炭洗选加工、型煤、燃煤脱硫、使用清洁能源等方面的投资。

3.4进一步加强政府在节能减排中的关键作用

政府应该发挥税收作用,实行税优惠政策,使税收政策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和节能减排等方面起积极作用。通过对企业和个人的鼓励,加大资金投入,逐渐形成政府引导的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减排形势。此外,政府需要制定相关的法规,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真正发挥其应有作用。

3.5发展生态环保产业,提升社会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在农业上,大力推广高效生态农业,加强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走先进和环保的农业之路。加大特色资源开发力度,尽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在生态工业方面,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加快生态工业园建设,推行无污染、低耗能的生产技术。 在生态旅游方面,需要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在食、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达到节约能源、降低污染的目的。改变传统粗放式的旅游模式,提高旅游业科技含量,降低旅游业对资源环境依赖性,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低碳旅游业。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很不容乐观,并且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众多的问题制约着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为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仍然是我们当下急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参考文献:

[1]马驰,丁俊慧.基于低碳经济的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2009,(07).

[2]宿凤鸣.低碳交通的概念和实现途径 [J]. 综合运输 ,2010,(05).

篇9

关键词: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环境保护;供需冷淡;立法执法

一、 引言

研究表明,中国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始终无法脱离政府支持,真正实现市场化运作(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2015);而试点范围的局限性也并不匹配事故频发、损失严重的现状,影响了制度长效机制的发挥(盛和泰,2015)。针对上述问题,吴冲(2011)建议将渐进性环境损害行为作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除外责任;骆少鸣(2014)认为政府应该加大对保险公司的扶持力度,通过财政补贴或者发行巨灾债券等方式激励保险供给。综上,国内学者对制度试点进行了详尽研究,但针对市场供需冷淡现象的根本原因少有分析。另外,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已实行一年有余,目前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市场的运行情况如何,政府还应采取哪些措施完善相关制度,这些问题还有待探索。

二、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的发展与现状

1991年,中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自大连、长春等重工业城市首先推行。由于认识水平和技术水平有限,试点的市场规模小、费率高、承保范围窄、赔付率低,到九十年代中期已近停滞。2007年,辽宁、江苏等省份在危险化学品、石油化工等高环境风险行业重新推行试点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此后,相关领域法律法规的相继完善为试点市场的发展注入了活力:2013年,环保部联合保监会《关于开展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区在高环境风险行业推行强制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工作;2015年,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正式实施,加大了对企业违法排污的惩处力度,并将环境质量纳入官员的考核评价,还首次规定“国家鼓励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经历了二十余年的发展,当前的试点市场呈现以下特点。一方面,供需主体多由试点地区地方政府划定。尽管《环境保护法》修订案明确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为自愿保险,但各地大多划定了鼓励或应该投保的行业及企业范围,并以制定试点名录的方式间接强制投保;此外,承保公司亦由试点地区政府确定。另一方面,保险产品和服务则遵从普通商业保险的规则。例如,产品的保险责任主要是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引起的直接损失,包括第三方所遭受的人身伤害和直接财产损失,为控制污染物造成污染损害而带来的清理费用以及被保险人在事故发生后为应对诉讼而支付的法律费用,而累积渐进性的污染事故造成的损害多被列为除外责任;产品价格上,环境污染责任险费率按照行业的不同而有所区分,一般高于其它商业险种的价格水平。

尽管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绝大多数地区都再次陷入僵局:投保企业需求疲软,保险公司供给不足,较实际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数量,责任险产品杯水车薪。可以说,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仍然处于发展初期,想要做到全面推广和真正落实还面临着较大挑战。

三、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面临的问题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自推行以来一直依赖于政府的鼓励和引导,市场供需双冷的态势一直难以扭转,根本原因值得深思。

1. 需求疲软。国际经验表明,企业对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需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违法排污的成本,即政府的环保立法和执法力度,从根本上说,这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1)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政府的环保力度。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需要依靠低端制造业,这些行业往往高污染高能耗,因此政府要在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平衡取舍;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科技进步成为增长的主引擎,随着产业结构向高端服务业过渡,高污染制造业将逐渐遭到淘汰。因此,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环保措施和力度也往往悬殊(Tesfaye,2013)。

在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埃塞俄比亚,促进经济增长是第一要务,即便牺牲环境也在所不惜。原则上,企业必须获得政府颁发的许可证才能排污,而公民也拥有污染索偿权。但实际中,政府没有设定具体的排放标准,造成污染规制形同虚设;同时,法律规定公民索赔时无权要求环保部门或污染企业公开相关数据,更无权状告政府环保执法力度不足。相形之下,发达国家则非常重视环境保护,瑞士就是典型代表。为了做好污染预防,瑞士法律不仅详细规定了企业各类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和对厂房、设备的环保要求,还要求企业必须在开工前就为可能遇到的环境问题做好预案。此外,瑞士对于违法排污的惩处力度较大,企业必须承担第三方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失,支付环境清理费用,严重时还需承担刑事责任。

不同于不惜以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的贫困国家和有能力将增长让位于环境的发达国家,现阶段中国需要在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寻求平衡,因此对环境污染的惩处力度往往较轻。比如,在立法方面,《大气污染防治法》对于污染事故单位的罚款金额上限仅为50万元人民币;另外,企业只需缴纳显著低于经济利益的排污费就可超过法律规定的标准排放污染物。在执法层面,地方政府往往受到经济发展水平所限,使得法律体系本就并不完善的污染治理更打折扣。可见,经济发展水平对于制约了我国的环境保护,政府只能选择在保证经济增长的约束下最大化对环境污染的打击力度。

(2)政府的环保力度影响企业保险需求。政府对于环保的态度和力度主要体现在相关立法执法上,这又将直接决定企业的环境污染成本,进而影响环境污染责任保险需求。如果政府的环保态度强硬,对于造成污染事故的企业惩处严格,并要求企业向受到事故影响的第三方支付较高的赔偿金额,则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企业对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需求将增加。简单的经济学分析能够更清楚地进行说明。

假设某企业的产品价格和销量外生,分别为a和y。企业生产可以选择使用环保或者不环保的设备。选择不环保生产设备的总成本为c,导致污染事故的概率为p,带来损失为w,法律规定的罚款和赔偿比例为θ(即赔偿金额为θw),保险公司提供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费率为α。因此,企业采用不环保生产设备进行生产且不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预期利润为:

π=(ay-c)(1-p)+(ay-c-θw)p=ay-c-pθw

可见,如果企业的产品价格和销量外生,不投保企业的预期利润将取决于发生环境污染事故的概率和事故后需要依法支付的赔偿金额。如果将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视作总体,则特定企业污染事故的发生概率p由总体的分布性质决定,可视作外生,因此,当事故造成的损失额w一定,企业的预期利润完全取决于法律所规定的罚款和赔偿义务,即θ。

当政府的环保力度较弱,企业为污染所承担的处罚和赔偿比例θ极低甚至趋近于零时,环境污染事故发生与否对预期利润完全没有影响,企业自然不会考虑购买成本更高的环保设备,也不需要通过投保来分散污染事故带来的罚款和赔偿风险;反之,当政府的环保力度较强,企业的预期利润将与其所承担的赔偿比例θ负相关,一旦发生环境污染事故(p=1),企业的利润为:

π=ay-c-θw

若θ<(ay-c)/w,则π>0;若θ>(ay-c)/w,则π<0――也就是说,当政府环保力度较强,企业需承担的罚款和赔偿比例θ>(ay-c)/w,一旦发生污染事故,使用不环保设备且不投保的企业将面临亏损,因此需要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分散风险,保证无论是否发生污染事故都能正常经营。不过,由于生产设备环保与否会影响污染事故发生的概率,保险公司将对不同类型的企业收取差异化的费率。

假设企业产品价格和销量仍旧外生且不变,分别为a和y。企业以环保设备进行生产的总成本为c′(c′>c),引发污染事故的概率为p′(p′

四、 促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发展的对策

首先,加大环境保护领域的立法和执法力度,提高企业的环境污染成本。目前,中国只有《环境保护法》和《侵权责任法》两部基本法规涉及到了环境污染赔偿的相关事宜,但都未明确规定企业应承担的罚款和赔偿标准,其他作为具体执法依据的行业环保法规对污染企业的处罚也都数额较小或者非常模糊。立法环节尚且如此,受到经济增长目标约束,地方政府的执法力度只会更加堪忧。因此,促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发展需要在环保领域的立法执法上更加严格,在相关法律中明确环境事故主体应承担的刑事和民事责任,并且切实强化责任的追究,提高企业的环境污染成本。

第二,完善环境保护责任保险发展所需的配套条件,为增加保险供给提供支持。环境风险评估是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产品设计和定价的基础,但目前国内对评估的标准、程序、机构、费用等均未形成规范,且不同行业所需的评估方法各不相同,这些无疑提高了保险公司经营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成本。考虑到市场需求的数量本来就达不到大数法则和规模经济的要求,供给曲线弹性较低又使得供给对费率提高并不敏感,只有尽快完善制度发展所需的基础配套条件,切实降低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才能促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供给的增加。对此,可以学习江苏无锡试点的成功经验,借助社会机构的力量实现风险评估的专业化和市场化;此外,还应建立统一的环境污染事故损失核算及理赔标准,保证理赔环节有据可依,促进环境保护责任保险市场的规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双轨制”困境与解决方案[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40(1):47-51.

[2] 骆少鸣.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发展及推进策略――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J].福建金融,2014,(4):11-15.

[3] 盛和泰.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应有之义[J].金融博览:财富,2015,(6).

[4] 吴冲.我国建立环境责任保险制度需要攻克的几个难点[J].上海保险,2011,(7):24-26.

[5] 阎建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J].中国金融,2015,(10):22-23.

篇10

一、农村水环境污染处理技术 

(一)分散式和无动力处理技术 

无动力处理技术是当前在农村水环境污染处理中比较常用的一类技术,它主要将厌氧处理作为核心,将生物滤池作为辅助,是一种综合性的污水处理技术,该技术应用的一大典型特征就是不需要通过动力来进行驱动,而且也不会涉及到抽水泵等设备和装置的使用,分散式处理技术通过把相应的污水处理设施埋藏在地下的适当位置,之后再利用分散式或者集中式的方法对污水进行处理,这样既能实现土地资源的节约,同时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处理效率,在埋设有污水处理设施的地表之上还能种植一些绿化植物,起到净化环境的作用。 

(二)土壤渗滤技术 

土壤渗滤技术在水环境污染处理上主要是通过渗滤处理系统来达到治理目的的,土壤渗滤系统中主要包括慢速渗滤系统和快速渗滤系统两个部分,其中,快速渗滤系统主要负责将污水引到具有较好的渗透性的地区,并在污水渗滤的整个过程,发挥出过滤、沉淀、氧化还原等作用,进而达到对污水的净化。慢速渗滤系统则主要发挥出对污水处理流程进行简化的作用。当前,土壤渗滤技术已经被大规模应用于污水治理中。要把该项技术应用于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中,就必须确保土壤的活性、通透性等达标,这样才能确保处理效果。一般来说,当渗滤系统运行30天左右,应当对渗滤床进行适当调整和优化,这样才能使其渗滤速度保持正常水平。 

(三)稳定塘技术 

当前,我国的水资源分布具有地区不均衡的特点,部分农村地区存在严重的干旱缺水问题,稳定塘技术的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从而使水资源在干旱地区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近几年,我国提高了对该技术的重视度,有关部门也进一步加大了对该技术的研究力度,这就为稳定塘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奠定的基础,将该技术和二级生物处理技术相比可以发现,高效藻类塘在很多方面都具有其特殊的性质,对于土地面积广阔但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来说,稳定塘技术具有更高的适用性,值得在农村水环境污染处理中得到大面积推广和应用。 

(四)人工湿地技术 

人工湿地技术主要是利用自然湿地环境来发挥出清洁水体、减轻污染的作用,在进行污水处理的时候,它能和污水中的一些物质发生化学作用、物理作用,进而实现对水体的净化,而且湿地本身就是自然环境中的一种具有独特性的系统,其组成结构中主要涉及到微生物、动物和植物等,这些组成成分能利用吸附、过滤、吸收、分解等形式来净化污染水体,最终取得最佳的净化效果,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主要包括湿地系统和预处理系统两个部分,其在金属浓度、COD等的处理上能达到三级或二级处理水平。无数的处理实践已经证明,当水体污染程度一般时,人工湿地技术对污水中BOD?5的处理效率能达到85%左右的水平,对磷等成分的处理甚至能达到90%以上。 

(五)沼气技术 

该技术主要利用厌氧发酵的方式来对动物和人的排泄物进行处理,它不仅能起到净化这些污染物质的作用,同时还能将其转化为可被再次利用的沼气,且发酵之后的沼渣等物质能被用作土地的肥料,将沼气技术应用于农村水环境污染处理中,能将污水中的各种污染物有效去除,进而降低其对农村环境带来的污染。 

二、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对策 

(一)控制好污染源头 

现阶段,我国农村环境的整体质量并不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污水、垃圾等随意排放的现象十分普遍,所以,要治理好农村水环境,最主要的就是要加强对污染源头的控制,具体来说,应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第一,应进一步规范农村牲畜的养殖,建立专门的牲畜粪便处理设施,以免大量的牲畜排泄物进入到水体中,加剧农村水环境的污染。第二,应构建完善的垃圾收集系统,以免出现垃圾胡乱堆放的现象。第三,应设立专门的污水排放管道或沟渠,让污水能有效集中到污水处理场所,以免其随意排放到水中而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 

(二)选择最为适宜的水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和模式 

由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住户较为分散,且经济条件十分有限,必须在水环境污染治理上考虑到当地的居住特征以及所需花费的成本,尽量采用资金投入较低、容易管理的污水处理技术,可采取分散式和集中式处理相结合的治理模式,在污水排放量较大、污水浓度偏高的楼房区域,可采取动力集中式污水处理技术,以确保出水效果。在人口比较集中、污水浓度偏低的平房区域,可选用低成本的生态处理模式或者厌氧处理模式,包括土地渗透技术、氧化塘技术、人工湿地技术等。对于污水较为分散、很难汇集到一起的区域,可修建小规模的一体式污水处理设施,或者采用庭院独立式的自然处理模式等。 

(三)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的发展不但能改善农村周边环境,同时还能在降低水污染方面发挥出一定的作用,所以,应在农村地区大力推行生态农业,在农业生产中尽量采用复合肥料,控制好氮肥的使用量,并在病虫害的防治上尽量采用生物技术,避免高浓度化学药品的使用,这样就能有效减少污染现象的发生。 

结语 

總而言之,农村水环境污染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分散式处理技术、土壤渗滤技术、稳定塘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对农村水环境的改善来说意义重大,在实际开展农村水污染治理工作的时候,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污水处理技术,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并大力提倡生态农业,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农村水环境的改善。 

参考文献 

[1]袁宝成.农村水环境污染处理技术及治理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5,(36):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