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和园林设计范文
时间:2023-07-31 17:43: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景观设计和园林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现代园艺技术;园林景观设计;结合创新
园林景观设计是城市建设规划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提升,很多新型的现代园艺技术随之发展起来,并逐渐运用到园林景观设计中,这些园艺技术能够使园林景观更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有利于缓解精神压力,打造更和谐的城市园林景观。
1.现代园艺技术概述
1.1花卉园艺
花卉园艺是近年来发展比较快速的现代园艺技术,相关部门对其生产与运用也给予了充分重视,无论户外还是室内,花卉园艺都得到了广泛运用。在户外应用中,主要存在于城市绿地、道路绿化以及城市建设中,室内的应用主要是指居室园艺,主要有插花与盆景。近年来,花卉园艺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也非常广泛,为园林景观设计增添了更多的生机与活力。
1.2观赏园艺
我国的气候与土壤非常适合各种各样观赏园艺植物的生长,随着我国农业战略结构调整步伐的推进,观赏园艺也得到了很大发展,当前,观赏园艺已经成为园林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主要技术之一。早期的观赏园艺只局限于对园林植物的分类、描述、栽培、生产等领域,随着行业的发展,现代观赏园艺还囊括温室种植、种苗生产、花卉保鲜、花卉引种、良种培育等方面,更多地应用于园林景观的设计与规划中。
2.结合现代园艺技术的园林景观设计
2.1高档居住小区中的园林景观设计
在我国很多高档小区中,绿地覆盖率都有严格的要求,当前高档居住小区的绿化面积标准是要保证在园区总面积的35%以上,公共绿地的宽度应≥8m,面积保证不少于4000m2,另外,绿地的设计地点不能背光,需保证1/3以上的绿地能够常年接受到阳光直射。所以,很多小区都会选择园林景观,其不仅能够满足高档小区中的绿化面积需求,还能够提升小区档次、优化住户生活环境。
高档居住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是一个相对较大的工程,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小区已有的地形与土壤特征,还要考虑到小区所处的自然环境与气候环境,选择与小区环境相适应的植物。另外,在观赏树种的引进方面,要尽量选择成活率高、后期养护费用较低、能够改善小区植被结构的树种,如北美香柏(Thuja occidentalis L)等。
2.2现代农业生态观光园中的园林景观设计
现代农业生态观光园的园林景观设计需要根据景区区域的不同,配置不同的植物,可以按照乔木、花木、灌木、水生植物进行组合搭配,从而使得整体性的园林景观更具有层次感与色彩感。其中,乔木类可以选择云杉(Picea)、花木类可以选择西府海棠(Malus micmmalus)、灌木类可以选择丁香(sy-ringa Linn),水生植物类可以选择睡莲(Nymphaea L)。
现代农业生态观光园内的道路是各功能区的纽带,不仅担负着功能性作用,还能够提升园区的整体性美感,在道路两侧错落有致的种植植被。现代农业生态观光园主要的建筑群落都位于农业技术示范区,这一区域的主要植被主要为灌木与乔木,还需要在建筑周围点缀花径或花坛,以增添园林景观的美感和灵动气息。此外,还可以增加园区内滨水景观的树种配置,以获得园区园林景观浑然天成的自然效果。
2.3现代商务建筑区中的园林景观设计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商务建筑区应运而生,为了营造更好的工作环境,很多现代商务建筑区采用了园林景观布置园区,不仅能够增强园区的艺术感,还能够提升整个园区的文化品位。可通过营造景点的方式进行现代商务建筑区的园林景观设计,如将山水意境融入到园林设计中。利用各种花卉与植物,营造出与商务建筑区相符合的园林设计风格,切忌过于平面化的园区设计,营造出错落有致、“曲径通幽”的园林景观美感。
另外,现代商务建筑园区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要具有一定功能性,在强调观赏性的同时注重实用功能。可以利用一些装饰性的花卉点缀休息桌椅,也可以有一些利用植物打造的凉亭,都会有非常良好的园区景观效果。同时,园区内部的喷泉、池塘等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可以在园区池塘内种植滨水植物,使园区内部更富有生机和活力。
篇2
关键词:建筑规划;园林景观设计;共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民生活质量也有的很大提高,其对房屋建筑的环境质量也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居民居住环境的质量。因此,有必要对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的共融问题进行探讨。
1 建筑规划与园林景观设计
建筑规划中的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项相对复杂的工作,它需要有相应园林景观设计方法才能实施。建筑规划需要考虑城市生态系统的维护,而优秀的园林景观设计方法可以满足这一要求,对城市建筑整个生态系统起到改善作用。其设计方法如果运用得当,不仅能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而且还有促进城市文明建设的作用。但是就目前的形势看,我国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还没有取得较好的融合效果,体现在园林景观设计方法不够成熟,在一些地方运用失误,导致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而且还没有起到最终改善建筑环境的作用,相反的,还可能对建筑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掌握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融合方法,是当前城市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 建筑规划中园林景观设计的意义及现状
2.1 建筑规划中园林景观设计的意义
建筑规划中园林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人性化设计要求,园林景观设计人员在具体设计中,应体现人性化设计特点,以满足现代人们对建筑环境的需求。这种设计应围绕人而展开,真正服务于人,为用户提供便利。建筑园林景观设计除了需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外,还需遵循将景观、建筑和用户有机结合的原则。这种人与建筑和环境的和谐让人感觉居住环境更加舒适,让人感觉到自己才是主体,而不是景观。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上,要充分考虑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并且能明确划分各区域空间,动静结合,合理分布公共设施。其设计的好坏,与各种景观设施的材料选择等细节有直接联系。此外,人们对建筑园林景观的感知是一种理性思维过程。用户心理感知是人性化园林景观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通过理性的观察和感知,用户才能得到对园林景观的评价。人和园林景观的统一是通过人对景观的心理感知过程实现的。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一方面有情与景的融合,满足人们高层次的精神文化享受需求;另一方面有人与景的融合,让人触景生情。
2.2 建筑规划中园林景观设计现状
我国园林景观设计工作相比西方国家起步晚,而且随着工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破坏越来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开始关注建筑园林景观设计,并提倡亲近自然的设计理念,得到了广泛的社会反响,人们纷纷将建筑园林景观设计纳入购房要求。我国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才提出建筑规划园林景观设计的概念。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城市化规模越来越大,现代居民对居住环境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这种要求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促进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的作用。
3 探讨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共融问题
3.1 建筑生态规划是园林景观设计主要内容
我国建筑园林景观设计的主要目标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现代建筑园林景观设计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合作关系。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一个区域内的建筑园林景观体现了该区域内人们的价值观以及世界观,而且也充分展示了人们的梦想。建筑园林景观在当前的经济发展背景下,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建筑生态规划是其中重要内容,其目的是为人们创造一个适合生存的环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善其居住环境以适应这种社会发展需求,就必须将建筑生态规划融入园林景观设计中。
3.2 将建筑规划理念同园林景观设计有效结合起来
在具体设计园林景观时,设计工作者应根据实际需要将建筑规划理念融入到实际设计中,并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设计人员应充分考虑节能减排问题,将循环利用资源和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融入设计中,从而将工作中的资源消耗控制在最低水平。目前越来越多的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者在规划设计过程中,都充分重视资源的合理利用,他们自觉遵守建筑生态设计原则,从而提高能源利用率,将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有机融合在一起,实现高质量的建筑和最佳的景观效果。保护环境和改善自然系统生态功能是建筑规划的主要目标之一。在具体的园林设计环节中,设计者应结合建筑规划的这一目标充分考虑建筑的环保功能,设计者在挑选植物时,可挑选具有环保功能的植物,并充分利用这些植物。此外还用充分利用植物不同特点营造园林植物群落,实现景观与植物群落功能的协调统一。
3.3 建立完善统一的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理念
建筑规划和园林设计共融应有完善统一的理念来指导。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都应充分考虑区域历史文化背景,在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中不可少的创新,但也要从全局出发,根据当地历史文化背景进行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这样建筑和园林景观才能很好的融入其中。此外园林景观设计还需要有一定的个性化特征体现。因此,需要不断引进国外该领域内先进规划和设计技术,吸收其中的精华,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应用。从而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展现建筑独有的特性。
3.4 遵循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准则
从某种意义上讲,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的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代居民越来越渴望拥有一片属于他们的绿色空间。因此,现代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应遵循基本规划设计原则,注重建筑的生态规划和设计。为实现园林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园林设计人员在具体设计中应充分尊重自然生态发展规律,平等看待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的功能和作用。此外,园林设计人员还应将资源循环利用放在重要位置,并合理利用现代化工艺手段和园林艺术,将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有机融合起来,以体现其特有的历史文化内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4 结束语
园林景观是人们价值观和人类文明发展程度的具体体现,也是用户居住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规划的关键内容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因此在建筑规划中融入园林景观设计,使二者实现共融是现代化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的必然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习颖锋.建筑规划生态环境设计与景观设计的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9).
[2]杨丛暄.城市规划中融合特色园林景观设计探究[J].现代园艺,2014(2).
篇3
关键词:空间;尺度;视觉;环境;场所;园林
中图分类号:K928.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由于不断国家加大对城乡建设的投入,人们对城市建设也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对于园林景观的要求也在提升。 “园林景观”这一词汇容积了整个人类的智慧和财富,成为一个时代的明显标志。让人们感觉到,所有美丽的事物都会有被修饰的可能性。在当下社会相协调,本人以一个更广泛的和多样化的角度去探讨园林景观设计方略。其包含以下五方面内容:空间的秩序性、尺度的适宜性、视觉的艺术性、环境的生态性和场所的包容性。
一、空间上的秩序性
1.界定景观轴线
园林景观轴线的界定是非常重要的。由于轴线的介入能够使得景观体系具有方向性、秩序性。但是园林景观与其他种类的景观不一样,它着重展现的是景观带来的那种意境,为此,轴线的形态有时是笔直的,有时可能是曲折的,但界定轴线的目的就是为了确立空间组织的逻辑顺序,以此契合于景观的功能需求,创造景观的场所氛围。
2.梳理空间内涵
如果轴线是景观体系的关键点,那景观包含的领域内涵就是附属于中枢上与人交流的桥梁。一个行为对应着一种需求,一种需求与一种行为密切相关,一种行为必然决定着一种空间形式。在设计园林景观时必须将景观所要涵盖的内容梳理清楚,进而根据各种内容赋予其最为适宜的空间模式。对有相互交叉的或是可以统一的空间进行编排,从而形成清晰的空间模式的组合关系。
3.区分空间等级
当我们梳理出空间内涵时会发现这是一个关于景观目的罗列的庞大列表,要想在场地内同时包容如此多的内容有时是不切实际的。由此我们必须理清各种景观需求,明确它们之间的轻重关系,即明确景观空间的等级。这一原则的目的就是使我们在园林景观创造中正确地对诸多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取舍。
4.确定空间序列
确定空间序列的原则是当我们明确了空间等级之后,通过景观序列的组织,给景观空间以节奏变化、韵律美感和弹性体验。确定空间的序列是空间秩序性原则的最后环节,其目的是深化空间的秩序,同时在正确的秩序基础上赋予景观空间形式上的美感,甚至使人们通过对空间的感知引发哲学意义上的思索。
二、尺度上的适宜性
1.弱化人为压力
我们对于论述尺度适宜性的原则也是依据这样的逻辑,从大的园林景观尺度到人的个体尺度。如何协调园林与人的关系,是创作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在实践中,避让与弱化是我们对于园林景观的回应。这种方式也是尊重既有的自然环境,尊重发展的有机秩序。针对过大尺度的压力,我们采用谦逊的态度和顺从、弱化的景观营造手法。适时地协调尺度之间的和谐关系,以谦卑的姿态修正尺度对于园林景观的压力。
2.遵从场地功能
笔者已论述过景观空间的内涵,并将抽象内涵具体化,以便在实践中更加轻松地把握。同时必须明确空间与尺度的关系:尺度是数量的度,而空间是需要感知的,更多是基于人的经验。由此可以说,景观中的空间既需要数量尺度的纬度又需要空间感知的经验。
3.协调园林体量
景观组织紧凑、灵活,在尺度上遵从于园林对于景观的支配。在设计实践中一定要慎重地处理景观竖向界面及景观构筑物,尤其要注意它们自身的高度、体量以及对园林环境的影响。
4.适宜人体尺度
无论探讨园林尺度、景观尺度还是设施尺度,最终我们的视角还是基于人的尺度。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事物的感知是不同的,但有时感知的结果却是趋同的。人的视觉与听觉的信息摄取量占信息接收总量的90%,加上嗅觉以及社交空间等诸多因素,在边长为20~25 m的立方体的景观空间范围内人们可以获得比较好的视觉感知来进行社会交流,超出此范围感知的强度就会急剧地下降,这一空间的容积范围也为笔者提出适宜人体尺度这一原则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三、视觉上的艺术性
1.引用自然之美
引用自然之美有两层含义:一是借景于自然山水之美;二是借用自然本质之美。借景于山水是出于景观层次的创造目的,将秀美山川作为景观层次的远景引入其中,使视觉美感的空间拉伸至一个更为深远的层次。引用自然之美也是在发掘自然景色资源,以一种熟识的美感赋予景观广博的胸怀,以借景的创作方法将大地理尺度的自然景观与人为创作的景观连接起来。
2.创造界面之美
界面因空间而生,是界定空间的要素。界面之美是设计实践中视觉形式美的核心。景观中的竖向界面往往决定了景观空间的性格,而顶界面却是相对开放的。底界面的形式美关乎景观空间的整体美感,小面积的底界面也会影响到受用者的视觉感受,而竖向界面的形式美则关乎公众对于视觉美感认知的大部分体验,因为相对于单一的底界面与开放的顶界面,侧界面更充满着无限形态的变化与丰富的肌理表达。
3.意会空间之美
在园林景观中,意会空间之美的原则是抽象的,但确实是存在的,抽象于空间的本质存在于人们的内心。园林景观的空间之美在于空间包容的一切,更在于空间自身是否能够唤醒人们对于这虚无概念的情感意识。
4.隐喻人性之美
在诠释景观之美设计原则的道路上,尽端无疑是人性之美。美最终要公众感知,隐喻人性之美是贯穿视觉的艺术性原则的核心线索和主宰一切景观创作的美学要义。
四、环境上的生态性
1.尊重生态价值
生态价值观的确立是环境生态性原则的核心,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生态的价值观更是我们设计中必须尊重的观念,它应与人的社会需求、艺术与美学的魅力同等重要。
2.接纳生态基质
美好的园林生态基质不得不使我们去积极地接纳,并成为我们景观设计中贯穿始终的线索。在现代景观设计中有着许多关于大地理尺度景观的生态基质、蓝带、灰带等景观概念,这些大地理尺度的景观诠释着景观设计大环境概念的完美无瑕。从大地理景观的气候角度、从水系的生理感知角度、从生态基质的景观优势角度,我们都要细致地考虑。
3.修正场地环境
外界环境的客观存在决定了景观的微观生态环境,其中噪声、尘土、建筑、季风、不良气流等都对景观的环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修正景观的环境就是基于以上不良因素而提出的设计原则,即以景观的界面为媒介调解场地内的生态环境。
4.挖掘乡土资源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适时而生。生态是对环境而言的,契合乡土正是从环境自身进行挖掘,从而探究环境和谐的本质。契合乡土决不仅仅是观念层面的意识导向,也不仅仅是泛泛的生态设计原则,它的要义在于解读乡土环境以此根植于景观设计之中,契合乡土的意义极为深远,不仅在生态环境的营造上,也延伸到经济、文化、美学等诸多的方面。
五、场所上的包容性
1.包容宽泛群体
场所是传播情感的空间能量,我们希望这一能量能够最大化地给予公众。在实践中,我们要始终如一地坚持包容宽泛群体的原则,细致入微地深入到体贴人性的景观界面、毫无障碍的交通系统、充满绿色生机的休闲景致、高效舒适的景观。
2.汲取地缘文化
可以说,文化是场所聚合的第一动因,也是各种行为起始的缘由。景观设计也正是基于“文化动因”这一内聚力,将地域、民族、历史以及生活中人们的文化积淀与生活模式转化成园林设计的素材和景观设计中空间组织的依据。
3.呼应心灵需求
探求每个人的内心都是想亲近自然、亲近绿色、亲近闲适、亲近运动。当我们将若干园林景观作品推出让人们去自由选择时,往往最多的选票都会投在关注心灵需求的作品,因为此类作品涵盖了人性最为本质的亲近自然、释放自我的真谛。
4.诠释景观精神
园林景观精神的展现了依赖人们对于自然的参与,却不只是在文字或是演讲当中的虚伪装饰。唯有在人们享受其中的时候,那样的场景才算得上是真真实实的、有意义的园林精神。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通过对园林景观一系列的设计因素的分析,如:在视觉上、尺度上级空间领域等,特别在园林景观设计现实及开创中需要兼顾的因素,使得设计人员能够明白的了解怎样高效能、高质量地开展园林景观设计的办法,从而创作出更符合人们需求事物。
参考文献:
[1]约翰•O•西蒙兹. 景观设计学[M]. 俞孔坚,王志芳,孙鹏,译.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233.
篇4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施工;问题;措施
引言
景观艺术是随着人类文明不断进步、发展而备受重视的一门艺术,它是集社会、人文、科学于一体的综合学科。作为一个时代综合因素的结合,园林景观艺术代表着社会经济和人文历史的发展程度,优质的景观设计不仅能够体现城市规划的水平,也能从侧而反映出这个城市的综合发展状况.因此,掌握园林景观设计要点,全面提升设计质量,尤为重要。
一、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生态平衡的维护与生存环境的保护
当前,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迅速,广大民众对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不再陌生。各种生态环境问题不断涌现,例如全球气候变暖、物种的灭绝以及资源枯竭等,对生态平衡带来极大影响。在这种大背景下,人们应该树立环保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展开城市园林景观建设,是发展绿色、环保城市的一个关键性手段。所以,强化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对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存环境极为有利。
(二)有利于城市居民生活的丰富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而城市园林景观区,是人们缓解压力、放松身心的最佳场所。园林景观区内包含一定文化特色的风景和绿色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对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极为有利。
(三)有利于特色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民族文化开始逐渐朝国际化方向发展,然而受到商品化、标准化的影响,城市特色发展逐步消失。园林景观建设通过生态自然的方式,让城市与人们的生活更加贴近,使城市蕴含极为深厚的历史积淀与文化内涵。由此可见,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对城市地方化、民族化建设,以及民族文化的展现,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价值与作用。
二、我国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和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一)园林景观设计没有突出民族文化特色
如今,我国大部分的园林景观设计均是直接模仿西方国家优秀的园林景观设计模式,这就造成具有法国浪漫气息、德国简约淡雅等欧式园林景观在我国很多城市都可见到,有的甚至是完全抄袭模仿。这就直接与我国的文化风俗背道而驰。
(二)景观园林的设计和施工脱节
通过对诸多园林景观工程的设计。施工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很多园林景观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出现严重的脱钩现象。施工人员和设计人员缺乏必要的沟通,施工人员不能充分理解设计人员的设计理念和意图,使得大部分园林景观工程不能达到预期的施工效果。
(三)园林景观设计忽视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
通常情况下,人们在设计园林景观的过程中,更偏重于表现其表面形象特点,却忽视了园林景观的功能性需求,这就使得大多数的园林景观只是徒有其表,而实用性不强,已经完全不能满足现代人写意、赏景等精神需求。久而久之,人们就只能认识到园林景观的表面作用,即只能用于美化城市环境,却不能体会到它的内在作用,即调节人们的心情、释放人们的压力,改善人们的精神状态,这就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十分有益。
(四)缺少个性,盲目地模仿
无论哪一件园林作品,都必须具备它所特有的风格与地方特色,必须要深层次地反映该地方的浓郁的文化底蕴以及历史内涵。但是,迫于近代中国历史的缘故,我国园林受到西方园林风格地影响,导致我国普遍存在欧美式园林,各个地区的人们均加以模仿,丧失了中国园林的风格与个性,所以,对于各式各样的园林风格,园林景观设计师要神形俱到。
三、优化园林景观设计、施工的有效措施
3.1做好园林景观设计图纸会审工作
对一项建筑工程来说,工程的设计图纸是至关重要的,在进行工程施工使要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纸来进行便可以满足需要。但是,对于园林景观工程的施工来说,其工程就是对设计图纸的进一步深度设计,而且,在进行园林景观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还会面临一些设计思想和理念的问题。因此,在进行园林景观工程的施工之前,一定要做好图纸会审的工作,使其在植物搭配中做到既和谐生动又有趣味性。
3.2做好园林景观的多元化与个性化设计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着,人们对园林景观的要求也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这就需要我国广大的园林景观工程的设计人员以及园林景观工程的施工人员,对传统落后的设计理念和西方的设计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应根据当地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并结合该地的人文特色、历史文化,综合利用叶色、树形等手法进行多元化、个性化设计,从各方面提高园林景观的整体水平,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园林景观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这就需要广大园林景观设计、施工人员抛弃传统落后的设计理念以及西方普遍的设计模式,然后从出发,并结合全面提高园林景观的整体设计水平,使其不仅能够充分反映出地方文化特色,还能适应各种层次、年龄段等人群的多元化需求。
3.3强化施工过程的管理
在具体的施工管理中,要做好整体的施工规划,严格控制施工的材料,并围绕涉及到的土质分析、施工过程、设计意图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施工监理,并从多方面加强技术性的指导,譬如,在土壤的施工管理中,从酸碱度、孔隙度、透水透气性以及持水性等方面对土壤进行分析、测试,再采取相应的消毒、施基肥、客土等措施,看施工人员和单位是否按照步骤和细节实施,对施工中的土方质量、苗木质量规格、各种管线、铺装材料、亮化设施、控制设备等都有严格的要求,更好的强化施工过程的全面化管理。
3.4提高园林景观员工的素质
对于一个园林景观工程的施工好坏与否,与工程的施工人员素质有着直接的关系。对园林景观工程的施工人员来说,要有一定的要有一定的园林施工基础知识,这就需要园林景观工程的有关部门对其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工作,而且还要对工程工作人员的专业操守和艺术修养等方面进行一定的培养。园林景观的工作人员必须有一定的施工经验,这样才可以很好的领会园林景观工程设计图纸所表达出的思想。所以,在对园林工程施工人员选择中,一定要通过考察他们的职业操守和业绩,合格之后才可录用,只有业绩越好的员工,其施工质量才会越高。
四、结束语
园林景观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一项实践性与艺术性极强的复杂工作,需要广大设计和施工人员,不仅具备较高的艺术水平,还要了解植物生长习性、地区气候、文化特点等,并掌握先进的园林施工原理和技能,从而确保园林景观工程的合理性与艺术性。
参考文献:
[1]姜磊.关于园林景观设计和施工中的问题分析及措施解析[J].中国农业信息,2014,01.
[2]戈兰.当前园林景观设计问题探讨[J].现代园艺,2014,06.
篇5
关键词:园林设计;色彩景观;色彩与文化;设计分析
一、色彩在园林设计领域中的作用
如今,色彩在各个设计领域都是设计师重点考虑的设计要素。色彩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感官并深及人的心灵,影响人的心情和情感。由于不同色彩有着不同的作用,人们就利用不同的色彩创造不同的园林景观,从而使色彩设计在园林景观设计和欣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园林设计中,设计师不但考虑色彩的渲染气氛、情感表达,还需要用自己的心智去感受色彩,利用色彩语言去展现该地区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底蕴。做到重视传统人文色彩的挖掘, 在色彩文化表达上找差异、找特色、找个性, 并将之在新的技术和材料手段中合理地展现,通过色彩景观来协助表现城市的地区文化内涵, 这些都是色彩景观在园林设计中的重要设计理念和表现形式。
二、色彩景观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2.1坚持以人为本
现代各大城市的园林设计大都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是为全体社会成员服务。所以,园林设计中一定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而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功能需要。但是,现阶段依然有很多设计特别的园林景观缺乏游览人群,与此相对应也有很多普通的园林备受人们喜爱,每天都有很多人光顾游玩,之所以出现以上这种差异性,主要是因为后者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大众的心理需要,契合了人民对园林设计的需要。所以,色彩景观在园林设计中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不断满足人们对园林设计的要求。
2.2遵循整体和谐原则
为确保园林景观色彩与整体的园林环境设计相统一,园林设计人员在色彩设计中可以采用变化与统一、对比与调和的方法,统一是指各个景观构成的因素在色彩、风格以及形式等做到和谐一致,避免出现呆板和单调的问题。色彩的对比容易获得人们的关注,但是,对于强烈的色彩对比应该采取适当的调和方式,在对比与调和中寻找体现园林整体统一的设计效果。
2.3色彩景观设计要体现独特的地域特点
色彩景观在园林设计中的地域特色,可以让园林设计更加贴近当地人们的心理需要。
三、园林景观要素中色彩的融合设计
3.1结合植物季相的色彩融合设计。园林中的色彩主要来自植物,以绿色为基调,配以色彩艳丽的花、叶、果、干皮等构成了缤纷的园林色彩景观。植物色彩与季节有着紧密的联系,渲染园林色彩,表现园林的季相特征,是植物特有的功能。园林植物依靠丰富的色彩,展现出一幅幅色彩绚丽多变的四季图。如早春枝翠叶绿,仲春百花争艳,仲夏叶绿浓荫,深秋丹枫秋菊硕果,寒冬苍松红梅,展现的是一幅幅色彩绚丽多变的四季图,同时也给常年依旧的山石、建筑赋予了生机。园林植物具有808种色彩,并可实现多样化配置,是创造不同园林意境空间组合的源泉。
3.2结合建筑文化传统的色彩融合设计。色彩是建筑元素中最易创造气氛和传递情感的要素。由于各国历史文化和传统习惯不同,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的园林色彩景观设计,往往也就有着不同的地方色彩,在建筑色彩的选择上也往往表现出不同的特色。如法国巴黎以米黄色的色彩基调,从凯旋门到卢浮宫,从香榭丽舍大道到协和广场,在良好的规划与布局下, 米黄色的建筑群配以青色、红色或金色的屋顶构成了整个巴黎老城区高度和谐统一的景观色彩印象, 亲切舒适、精致考究、典雅大方。而在意大利罗马, 却以橙黄色系与橙红色系为主色调,很好地保持了老城区历史遗留的色彩, 这些城市的色彩犹如让后代万世顶礼膜拜的古罗马帝国的余晖, 在为后人默默诉说着这座城市的辉煌历史。
3.3结合小品功能性和美观性的色彩融合设计。园林小品具有艺术性、时代感,起着点缀园林环境、活跃景色、烘托气氛、加深意境的作用。每一种小品都有其独特的颜色,而色彩的应用并非易事,这需要设计者了解小品自身的功能、小品所处的环境、景观的主题思想、游人的心理等。色彩与小品的恰当融合,能增添小品自身的观赏性,并可以为环境增添视觉亮点。
3.4在景观铺装设计中,也要注重色彩的合理融合。合理利用色彩可以对人的心理产生效应,如色彩的感觉,色彩的表情、联想与象征等。我们可以设计出别具一格的景观铺装,营造优美的园林空间,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精彩。在景观铺装色彩设计中,兴奋色铺装可以营造喧闹、热烈的气氛,沉静色铺装给人优雅、娴静之感,自然色铺装突出自然气息,浅色铺装轻松活泼,深色调铺装庄严肃穆。
四、园林设计中色彩景观设计的注意事项
4.1注意色彩禁忌
不同民族、国家的人们由于不同的历史、文化、宗教的积淀, 会形成不同的色彩喜恶, 甚至是色彩禁忌。如在亚洲,印度认为黑色、白色和浅色代表消极和不良情绪,所以印度人是十分不喜欢这样的颜色;叙利亚,喜欢蓝色,但是黄色是死亡的象征;在美洲,巴西认为紫色表示悲伤;在非洲,贝宁认为红色和黑色都是不好的颜色;穆斯林人民都不会使用黄色。还如中国风水学认为,天花板的颜色应尽量使用最浅的颜色, 同时, 地板的颜色要比天花板的深。否则, 会使屋内的人做事颠三倒四, 本末倒置。
4.2注意潮流色的搭配
时尚潮流是如今色彩设计的一个普遍因素。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 流行色覆盖面越广阔, 对设计的影响力亦逐步加强。在现代装修业中, 建筑内部的环境色彩也开始注重和强化流行色彩的趋势, 尤其表现在建筑装饰的材料色彩、室内的家具色彩及纺织类的装饰品色彩上。一般起居室的色彩运用应突出主人的个性特征, 并结合时代的流行色趋势进行总体设计, 以便获得具有个性特征的, 有体现时代意义的色彩设计环境。所以, 顺应潮流用色, 并用出新意是设计师进行室内外景观设计创作的基本要求。
4.3注意色彩设计与材料之间的搭配
现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园林设计中出现了更多设计材料,比如,玻璃、混凝土、不锈钢,以及塑料、防腐木等,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园林设计的质感。但是,如何处理色彩与质感之间的关系,也一直是很多园林设计中经常面临的问题。对此,设计人员需理解质感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即触觉上和视觉上的质感,不同的质感会给人们不同的心理感受,产生不同的设计效果。
4.4注意色彩与文化的融合
在科技高速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新艺术、新观念不断诞生的今天, 在色彩的使用上, 我们也必须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有价值的文化, 只有这样文化才有可能成为新的遗产, 成为留给后代的财富, 才有可能使后人通过它们来了解我们这个时代的生活。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俞孔坚的作品“红飘带―秦皇岛汤河公园” 被国际权威媒体评为世界建筑新七大奇迹之一。方案为在城市化过程中保留自然河流的绿色与蓝色基底, 最少量地改变原有地形和植被, 并在历史遗留的人文痕迹上引入一条以现代玻璃钢为材料的红色飘带。红飘带携带着强烈的当代艺术气息, 极具个性, 张扬而且自由, 夺目的红色与自由的形式, 与原有的绿色环境形成强烈的对比, 红飘带选用的红色是典型的代表中国的颜色。它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以生态和人文的精神, 赢得国际声誉。
结束语
色彩景观是园林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色彩以其强烈的感染力,激发了游玩者的情感,充分体现了园林设计的生机魅力。为此,设计人员在进行园林色彩景观设计时,要结合实际,为设计出既体现功能性,又体现特色性、生态和谐性的景观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仁芳.城市中和谐居住环境的色彩景观设计[J].华中建筑,2009(3).
篇6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一、园林景观施工图简介
园林景观施工图是展开园林景观建设的基础,对于园林景观建设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下面就园林景观施工图的特点、要求以及作用分别进行介绍。
1、园林景观施工图的特点
园林景观施工图是对园林整体设计方案的具体细化,在园林景观建设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相比设计方案,园林景观施工图更加简洁,且能准确表达景观施工要求及方法[1]。园林景观施工图还是多学科的综合产物,施工图设计师既要具备相当的园林设计知识,还要用具备土木工程、植物学,甚至是照明知识,对设计师的素质要求较高。
2、园林景观施工图的要求
园林景观施工图要能详细准确地表达园林景观设计的施工效果,要对设计方案所涉及到的景观建筑分别确定造价,要确定各景观建筑的材料、颜色、规格,还要提出具体的施工方法;如果园林景观施工图涉及到了植物景观的种植,则还需要就植物的数量、种植方式等要求进行说明。此外,通俗易懂也是对园林景观施工图的基本要求。
3、园林景观施工图的作用
园林景观施工图是以图纸的方式将设计方案进行详细直观的表达,其主要作用包括:对园林景观建设起着指导性作用;为园林景观建设工程的工程预算提供依据;为园林景观建设施工单位在施工中的管理提供依据与便利;为园林景观建设的监督监理单位提供工作依据。
二、园林工程项目质量的内涵
质量(品质)是反映产品或服务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能力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施工中形成工程实体的阶段,也是形成最终产品质量的阶段,因此,工程质量就是反映工程产品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能力和特性的总和。工程的特征和特性,主要表现是“性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所需要的工程质量通常由各种技术规范、规程来明确,最终产品质量应满足施工验收规范或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中的规定要求。园林工程项目质量的具体内涵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内容:
1园林工程项目实体质量
工程项目由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单项工程组成,而园林工程项目的建
设,除此之外还要通过一道道工序来完成的,园林工程项目的质量是在工序中创造的。所以,园林工程项目实体质量包含工序质量,分项工程质量、分部工程质量和单项工程质量;而单项工程的质量又包含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和苗木等材料本身的质量。
2功能和使用价值
从功能和使用价值来看,园林工程项目质量又体现在适用性、可靠性、经济性、外观质量与环境协调等方面。由于工程项目是根据业主的要求而兴建的,不同的业主也就有不同的功能要求。所以,园林工程项目的功能与使用价值的质量是相对于业主的需要而言,并无一个固定和统一的标准。
3工作质量
工作质量是指参与工程建设者,为了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所从事工作的水平和完善程度。工作质量包括:社会工作质量,如社会调查、市场预测、质量回访和保修服务等;生产过程工作质量,如政治工作质量、管理工作质量、技术工作质量和后勤工作质量等。工程项目质量的好坏是决策、计划、勘察、设计、施工等单位各方面、各环节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而不是单纯靠质量检验检查出来的。要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就要求有关部门和人员精心工作,对决定和影响工程质量的所有因素严加控制,即通过提高工作质量来保证和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
4园林工程质量的形成
园林工程项目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即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质量、项目的决策质量、项目的设计质量、项目的施工质量和项目的竣工验收质量是递价影响形成的综合质量:可行性研究质量(确定质量目标与水平的依据,体现“能否做”);项目决策质量(确定质量目标与水平,体现“做什么”);项目设计质量(使质量目标与水平具体化,体现“如何做”);项目施工质量(形成实体质量,体“做出来”);项目竣工验收质量(体现达到目标水平的程度)。
三、 园林可持续设计的方法
园林可持续设计与传统的美学和实用,构成综合的三价体系,因此园林可持续设计方法从整体性、尊重自然、地域化、人性的角度可以细分为以下方面L5],尽管这些方法显得肤浅却实用。
1 整体性关注。融入生态关怀
保护城市自然资源、开发和保护城市人工可再生资源。在土地规划的同时,采取尽可能小地干扰水文、其他生物的生存与生长等措施,使城市室外空间环境从整体上达到最优化。选择合理的生活方式和交通模式。配合规划设计师和建筑设计师在合理布局并安排好室内生活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和布局室外工作、生活和交通、娱乐环境。保护和有效利用森林资源、农业资源和水土资源的合理规划,使生活、生产、娱乐紧密结合。把资源的利用和再生结合起来。用最优化的布局来节约材料的使用量和成本。设计应从人的心理和行为方式出发组织环境空间,尽量使用中式景观设计里的象征表现手法,不是完全照搬照抄国外的景观项目,只追求视觉上的冲击。并把园林给场地带来的不良影响最小化以及最充分地利用场地。尽量使用低技术设计,对环境最少的干扰。要求最低限度入侵基址,从建设伊始直到竣工都要如此设计,并要贯穿建设整个流程,从尽可能少搬运土到种植野生花卉,这些都要考虑。
2 尊重自然
充分利用植物的环境功能,适地适树,种植的群落结构合理:通过合理选择乡土树种、草种等,以最优植物群落结构,结合一般设计,达到最佳综合效果。特别是要合理应用野生草本植物。原地形、地貌、气候、土壤优先:采用可能的技术手段,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措施,对场地现有资源的保护开发使建设和自然的矛盾最小化。水资源充分利用: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有效组织屋面排水,地表排水,利用于园林水系统中,同时采用可渗水硬铺装。合理利用、保护水资源,利用中水、自然降水。地方材料和无害材料使用:通过在设计中应用木材、石材等地方材料(尤其是工业的余废料),可以再生和循环利用的材料,使各项功能合理解决。利用当地材料减少远距离运输。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通过在设计中合理选择植物品种及其措施,使化肥、农药的用量减至最低程度。减少能源消耗:在园林设计中,尤其是园林水景、温室等高能耗项目设计,采用合理技术手段将能耗降至最低,如太阳能的利用、新技术的应用。利用自然生长速度快的材料,如竹子作为一些工业材料的替代品。
3 尊重地域文化
保护历史和传统:通过对有关历史、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园林、民居等有关资料、遗址的研究、保护,使传统与现代更好结合,创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园林场所。
4 人性化设计
便利的交通设计:包括与公共交通系统的连接和内部的流线设计和无障碍设计。避害:在施工过程中一定量的破坏是不可避免的,但必须使渣土、粉尘和扰乱保持到最低限度。同时,在设计时考虑建设避害场所。
5 以可持续性技术为支撑
设计中充分利用可持续性技术和方法,如自然降水的收集和利用、太阳能的使用,特别是一些有利用于环保的新材料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环境的可持续性。
四 结束语
我国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标志与结晶,并对世界园林产生过巨大影响。新的历史时期赋予园林学科新的历史使命。广泛地借鉴、利用人类已有的文明成果,将园林学科与其它新兴边缘学科接轨已势在必行。景观生态学把人类生活空间内的岩石圈、生物圈和智慧圈都作为整体人类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来考虑,研究各景观元素(相对均相的生态系统)之间的结构和功能关系。以便通过人的设计和管理,使整个人类生态系统(景观)的时空结构和能流、物流及信息都达到最佳状态。把景观生态学引进城市园林绿化,结合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城市园林绿化的规划与设计,将大大推动园林学科的发展,拓展和深化城市园林绿化的外延和内涵,而且也为最终实现城市景观中人与自然的互利共生、持续发展开辟了崭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金德钧等.施工项目管理概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金德钧等.施工项目质量与安全管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篇7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夜景景观;灯光效果 ;意境塑造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人们现在所游览的园林景观,在设计上都广泛运用了灯光照明效果。完美的园林景观设计离不开巧妙的灯光设计效果,园林景观意境的塑造不仅要追求艺术亮点,更要突出园林景观的特色。灯光照明设计朝着节能、可持续发展、高效、环保的方向发展。园林夜景景观照明有效地促使了城市的景观表达,使得城市的魅力能够全天候的展现出来,它不仅体现了城市时间与空间的延伸,更是综合体现了当代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理念。总之,在园林景观在设计中必须要有相应的灯光效果,这就要我们了解灯光效果在园林景观意境塑造中的应用。
二.园林夜景景观意境塑造的基本要求
园林夜景景观照明设计已受到越来越普遍的关注,并努力使园林夜景景观成为城市风景的特色人文景观。城市园林夜景景观是园林景观在夜间的再次重现,它并不是简简单单的把园林里的景观照亮,而是要通过利用夜色的朦胧与灯光色彩的变幻使园林呈现出与白昼不同的艺术效果。结合园林的特点,通过采取灯光照明手段展现园林景观另一方面的魅力。园林景观夜景的灯光照明方式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随着现代城市的不断发展,夜景照明不仅很好的表现了园林景观的形象与特征,更是体现艺术美感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此外它还能够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园林夜景景观的意境塑造方法
灯光照明的效果与照明载体密不可分,照明只能体现与凸显其自身特点,反映物体的固有风格。而灯光除了具有照明的基本功能之外,还能起到烘托气氛、提高品位、提升等级的作用。不仅可以美化景观环境,还能满足人们的视觉享受,让人心旷神怡。园林景观照明的方法分很多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1.植物与灯光的有效美化组合。根据季节、生长特点、外形等来表现植物,,使得灯光照明不伤害植物本身。透过植物的枝叶使照明灯光投射出斑驳的光影,如果要达到阴影和被照亮的植物组合在一起的效果可以采用亮度低的照明。在某些特定的区域由于受到强光的照射变得绚烂而又华丽,而在其他地方如阴影之下又常常呈现出一种神秘的氛围。树冠是体型高大的乔木科植物最值得进行照明表现的对象。由于这类科目的植物树冠比较阔大,巨大的树冠像一伞盖罩住一方天地,往往能遮天蔽日,使得树冠的下边产生一个十分理想的广阔空间。在夜晚,使用灯光照明将这些树冠照亮,能给在树下从事各类活动的人群提供一个非常舒适的活动环境。只有通过灯光照明让树冠亮起来,也才能够使树下面成为便于人们活动的理想空间。此外通过利用不同的灯光色彩组合还可以增强园中植物的美感或神秘的艺术感。对于枝干众多的树木,则能够烘托出树叶相互之间交错而形成的一种纵深感。值得一提的是,还可以通过利用彩色光来点缀其中的个别树木,从而调剂整体的园林景观气氛,也能够使夜景获得一种新意并增加观赏性。采用彩色光来设计低矮植物的灯光照明,可以设计出富于美感的植物夜景,设计者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喜好赋予景观以鲜明的感情成分、强烈的主观取向。通过采取恰当的用光、强烈的色彩对比、大胆的用色以及塑造植物夜景营造出鲜明而特别的景观氛围。
2.园林景观的道路照明设计。园林道路是指在绿地中的广场、道路等各种铺设的地坪,它是园林的网络、骨架,构成了园林不可或缺的部分。不同规划布置,往往能反映出不同的园林设计面貌和风格。园林道路布置形式有很多种类,不同的园林道路对灯光的要求各不相同。在园林道路中,对于可能会有车辆通过的主干道和次要道路需要考虑到安全照明的因素,采取具有足够亮度而且光线均匀连续的照明,从而能够使路上的车辆和行人清楚的看明路上交通情况。而对于游客散步的小路则主要需营造出一种祥和、幽静的氛围,追求曲径通幽境的艺术效果。可以利用环境照明的方式将道路融入到柔和的光线之中。道路照明还需要注意避免灯光直射游客的眼睛,可以采用带有遮光罩的灯具,遮挡住视平线以上的光线,或者是使用乳白色的灯罩把光线转化成散射状。
3.水。在园林景观中,水扮演着灵魂的角色,灵动的水流能够使园林景观显得充满生机和活力。在夜晚,水面能给游客带来宁静而神秘的感受。在灯光照射下的水面场景,显现出映射在湖面上的倒影。在万籁寂静的晚上,游客行走于湖畔,听着湖水的流动与鱼虫的鸣叫合奏出的交响乐,衬托出迷离醉人的气氛。在夜晚,人与水的融合活跃了夜间的气氛。在如今的园林景观设计中,喷泉已成为园林艺术中必不可少的表现形式.并成为最富魅力的一种园林要素。对于喷泉来说,在水柱旁边或者水落下的地方布置照明灯最佳,也可以在两处均设置照明灯。这样在水柱喷出处,游客所看到将是水集成束的美景。在水流密度最大的地方,当水流空气通过时会产生扩散现象。由于水的折射率与空气不同,导致部分光线看起来像是被拴在水柱中一样,尤其在使用窄光束泛光灯具时,效果就显得特别明显。在水下落的地方,最好将灯具布置在水面以下10厘米的位置,这样当水滴落下时就会产生一种闪闪发光的艺术效果。当五光十色的喷泉与动听而多变的音乐交融在一起,时而显得轻盈曼舞、时而显得倩影摇曳,时而显得澎湃激昂、时而显得欢呼雀跃。瀑布或者水幕的照明灯具应该选择装置在水流下落处的底部,变换的光色,能够使水流显得更加生动而活泼。
四.园林景观灯光照明的意境塑造
1.景点照明不仅追求色彩亮度,而且还要求艺术美感,因此要求一定的的创意设计,在选择景点照明光源和灯具类型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美观因素,根据被照射对象表面材料的质地设计灯具照明从而合理使用彩色光,能很好的表现被照体特征、营造出特定气氛、提高照明效果。值得一提的是,绿色的光源能较好的渲染青铜鼎的色调,能成功的烘托出历史的底蕴;而针对对龙腾形雕塑而言,如果能采用黄色光源的埋地灯,那么其明亮的灯光就能使雕塑在夜晚显现的更加熠熠生辉,犹显其庄严肃穆、腾云驾雾之势。
2.照明设计必须和园林功能的特点相吻合。在特定的环境和功能不同的地段中,选择的灯光照明应该呈现出不同的亮度、不同的氛围以及不同的风格。
3.以人为本,个性化的设计。对照明灯光的调控,应该视个人对光线的需求不同,满足游客个性化的照明风格,并注重选择光色,使用光色来营造出富于情调的氛围,从而满足游客精神上、心理上的追求。还可以通过利用动态照明,使得在需要光线的恰当时间,及时把适量的光线送达到需要的地点。
五.照明灯光的节能措施
考虑到能源资源的稀缺性,为了能给子孙后代的留下生存所需的资源,我们可以通过从照明产品、照明管理、照明设计、天然光利用等方面着手来挖掘照明灯光节能的潜力,已达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目的。要实现城市照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采取措施防止光干扰、光污染,从而实现环保、节能的目的。以节能为中心的绿色照明有效地推动了节能灯具和光源的开发应用。在选用灯具时还要综合考虑到耐腐蚀、防水、可靠、耐用等性能。需要注意的是,景点照明往往不需要很高的照明度,只要适当的营造一个照明的特色就可以了,所以说在设计过程中还要兼顾节能的方面。
结束语
在现代化大都市的美丽夜景中,景点灯光设计体现着城市的文化品位,好的灯光设计,能够产生理想的灯光效果,让游客流连忘返。景点照明灯具的选择、安装要保护景观和环境,防止灯具有碍观瞻,灯具的布置要尽量避开人的视线,将灯具安装在隐蔽的位置,不要让游客直接看见,正所谓见光不见灯。假如条件实在不允许,灯必须外露时,我们就要认真研究和设计灯的固定支架或灯柱。应该使支架或立柱的外形、高低和色彩与被照物协调一致。总而言之,规划设计上则既要遵循白天美化,夜幕下艺术亮化,同时要使能够方便的管理和维护照明灯具。
【参考文献】:
篇8
景观园林规划与设计是建筑学,城市规划,环境艺术,园艺,林学,文学艺术等自然与人文科学高度综合的一门应用性学科。按学门类划分,景观园林规划与设计当属建筑学之列,但从景观园林的形成,发展的过程,设计手法,施工技术及艺术特点等方面看,它又与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有所不同。一方面景观园林中有建筑,景观园林环境离不开建筑及城市环境,大的景观园林可独立于城市与建筑之外,其规模与尺度又非建筑设计之所能,另一方面,由于所涉及材料,工艺,技术及功能不同,景观园林规划与城市规划又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很多人的观念中,景观园林更像一门艺术,它似乎比建筑更高一些,正如英国哲学家F.培根所言:文明人类,先建美宅,营园较迟。可见造园与建筑密不可分。环境条件,是建筑师必须认可的一种约束,它制约着设计人员不可以像画家一样思绪所欲,信手涂抹,他只能在现定的环境设计,这种约束,一方面限制着建筑师,但另一方面却为建筑师提供素材,让他们从这些限制中获得创作灵感,以这些材料来进行加工,并最终以巧妙地利用了这些限制而塑造了一个建筑独有的个性。将绿化融入建筑设计,让人们生活在绿色的生态环境中。
绿化不仅在生态平衡,文化艺术等方面有其重要意义,景观园林学不仅是环境污染的溶剂,也是人与自然的纽带,并且已成为建筑师在设计建筑物时的根本要素。所以,除了建筑物之间必须配置公共绿化带外,还要辅助以阳台绿化,垂直绿化,屋顶绿化,平台花园,以至于将花卉,绿花引入室内,给人们造成接近大自然的感觉,景观园林学成为我们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追求建筑物的时代性,充分利用地形,结合地貌,在设计建筑物时,让一个山丘,一丛树木,一洼池水,组成精致的立体画面。生活是创造的源泉,景观园林学是合理的造型美的创造,是美和功能的统一,是科学和艺术的统一。美是设计的要素和本质,建筑师的重要任务是将自然环境加以塑造,整理成为人类生活有效的,有表现力的和协调的环境。建筑不能破坏自然风景和原有的地形地貌,而是要按照地形,地势,地貌及环境特点去考虑建筑布局和空间组织,务使建筑与自然环境协调组合。一是取其自然,改造自然,因地制宜,精巧构思,用简炼,纯洁,朴素和雅致的格调来显示建筑物与环境协调,美观的立体画面。二是运用材料,体形,线条,尺寸的统一,以取得整体效果。三是运用光照方向,地势走向,为人创造情感,趣味,增加层次意识。四是运用品题与意境,使个体与群体,景点与建筑物,内外延续,相互协调,使自然景观与建筑物显现园林组景的整体气氛。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建筑师需要将自己置于住户的位置,在满足日照,通风等条件下,最大可能地为其争取良好视角,在住户无景观时,适时适地造景或组景,此外,还要善于利用场外之景,将基地外的风景借入建筑中,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中国古建筑在建筑与环境的配合和协调方面有着很高的成就,有许多精辟的理论与成功的经验。古人不仅考虑建筑物内部环境主次之间、相互之间的配合与协调,而且也注意到它们与周围大自然环境的协调。中国古代建筑设计师和工匠们,在进行规划设计和施工的时候,都十分注意周围的环境,对周围的山川形势、地理特点、气候条件、林木植被等等,都要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务使建筑的布局、形式、色调、体量等与周围的环境相适应。例如《管子》论述选择都城条件时就强调,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勿近旱而水用足,低勿近涝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等等。至于山区城镇、城堡、村庄、寺观、园林、民居等等,也都是随着山形地势起伏转折,高低错落,相宜布署。江河湖海岸边的建筑物必然随着港湾河汊的地形高下予以安排。历代陵墓尤其重视地形环境。所谓的"龙脉"即考虑到周围数里、数十里,甚至数百里范围的地形、风水。园林更是综合了空间与时间的艺术,景随时换,步移景转。对园内外环境的关系,相互配合最为讲求。"借景"就是造园技法中巧妙地运用环境的一种表现手法。明计成《园冶》一书中专门有"借景"一章。他说:"园林巧于因借……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把园外远处的山峰冈峦、楼阁塔影以至山林树木、海山景色都可借入园内成景。景与景之间,也相互为借,隔院楼台,出墙红杏都可相互借用,构成一个大的环境空间。综上所述,在建筑设计中,建筑师应将自然系统与人工系统同时并举,在融合,共生,互荣中去形成和塑造建筑特色,就是所说的景观设计,亦并非仅仅意味着寻求一种可见的美观,它更是一种包含了从人以及人赖以生存的社会和自然那里获得的多种特点的空间。恩格斯指出:自然的历史和人的历史是相互制约的。我们只有尊重了自然规律,才能让我们的设计更加科学合理,顺理成章,宛自天成。
篇9
关键词:园林建筑;景观设计;融合
中图分类号: K928.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概述
园林建筑是一种具有独特的特点的建筑,它是造园的重要要素之一,它不仅要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还要满足建筑的景观功能,实现与自然统一的原则。中国园林建筑有着其独特的外观特征,“意”和“蕴”贯穿于设计的始终。通过园林建筑实现在有限的空间中创造出变幻莫测的感觉。我国古代的园林建筑都趋于严格的对称美和趣味盎然的自然美。在有限的空间中实现能够欣赏到无限空间的美是中国园林建筑的最大特色。
二、园林建筑设计要求
1.在布局上要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建筑规划选址除考虑功能要求外,要善于利用地形,结合自然环境,与自然融为一体。
2.要情景交融,园林建筑应结合情景,抒趣,尤其在古典园林建筑中,常与诗画结合,加强感染力,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3.在空间处理上,园林建筑要尽量避免轴线对称,整形布局,力求曲折变化,参差错落,空间布置要灵活得当,通过空间划分,形成大小空间的对比,增加层次感,扩大空间感。
4.在造型上,园林建筑要重视美观的要求,建筑体型、轮廓要有表现力,增加园林画面美,建筑体量、体态都应与园林景观协调统一,造型要表现园林特色、环境特色、地方特色。一般而言,在造型上,体量宜轻盈,形式宜活泼,力求简洁明快,通透有度,达到功能与景观的有机统一。
三、园林建筑和景观设计的融合
1.园林建筑与植物景观设计
园林建筑是园林景观中最大的人工景观,不仅具有遮风避雨的使用功能,而且更多地在园林人文景观中起着点题、主景的作用。在中国传统园林中许多园林景点都是以园林建筑为题命名,杭州西湖牡丹亭、南雪亭、暗香疏影楼、听雨轩等。园林建筑的植物景观设计主要依据建筑的形式、色彩、体量以及表征的建筑性质为依据,传统的园林大致有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庙园林,每类园林依建筑特征不同所呈现的气质也不同,要求植物配置有所区别。皇家园林所表现的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尊贵,其园林建筑雄伟,富丽堂皇,所对应的植物配置在主建筑前也多采用对称种植,其植物材料也是形体大方威严的种类,如松柏。这些植物形体高大,四季常青,形态坚挺有力,可以和皇家园林建筑的雄伟相匹配,植物配置多从整体角度考虑。而南方的私家园林则更多的体现出江南风情,其植物配置多注重细节,所到之处无不体现细微之处的雕琢。常常是从一幅画的构图角度考虑,背景为白墙,几丛竹子、几块太湖石为主景。西南地区的园林建筑比较浑厚,由于气候条件的优越,植物长得比较茂盛,园林建筑淹没在茂密的植物中显得更加悠远。寺庙园林显现的是一种禅意:严肃、神秘,园林植物多采用松柏类常绿植物,增加了场地的隐秘性。现代园林建筑运用大量新材料、新形式,其造型简洁、大方。植物配置迎合这种建筑形态,多采用修剪型绿带构织建筑为前景,花卉灌木点缀在建筑周围,增加环境的色彩,其背后种植乔木作为背景,整个景观富有层次感和现代感。
2.园路与植物景观设计
园路是园林造景的重要因素,是构成园林景观的骨架。园路的植物造景主要以道路为观赏面,从道路往里层次由低到高逐渐推进。园路一般以步行为主,因此其景观配置以人步行的速度来考虑,植物配置单元不宜过长,注重细节的雕琢。根据观赏需求不一,对园路两侧植物配置手法也不尽相同,由植物营造的道路景观有鲜花大道、林荫道、景观道等很多种说法。在道路的植物景观设计过程中常常会结合整个区域景观特色、景点需求来考虑植物的疏密、高矮搭配。更多的设计手法是考虑道路的级别、功能,先对道路的景观意向进行确定,然后在此定位基础上进行植物造景。
景区主干道是人车两用的道路。景观要求视线明朗,向两侧逐渐推进。通过控制植物的体量,按照体量的大小逐渐往两侧延展,将不同色彩与质感合理搭配。靠近入口处的主干道还要体现景观的气势,或是通过量的营造来体现,或是通过构图手法来突出。大量色彩明快的花卉或地被植物,成片的或以构图形式种植,体现入口的热烈气氛;通过对称的构图方式可以增强入口的气势,将焦点引向景区深处。
景区的主游路是以步行为主的景观道路。景观形式多样,因景易路,因路易景。即道路是随着总体景观功能的变化而变化的,而具体的植物配置细节则是随着道路的变化而改变的。例如通常先确定景观区域(疏林草地区、密林区、开敞娱乐区等),景观区域定位后,相应的道路配置就比较清晰了。疏林草地区的道路自由流畅,其植物配置随着道路的延伸,植物层次逐渐递进:开敞的草地、花卉(或地被)、花灌木、背景林;如果是草坪加乔木林这种可进入式休闲林,道路的功能则弱化了。密林区的道路往往是峰回路转,道路形式变化莫测,其植物配置也是变化多样,在转弯处内侧往往采用枝叶茂密、观赏效果较好的植物遮挡视线,增加观赏情趣 。
景区的次游路及步道,由于步行速度特别慢,植物景观尤其注重造景细节,体现植物多样效果及色彩质感搭配,对植物的造型非常重视精雕细琢。对道路本身也采用嵌草、沿阶草或苔藓的形式增加观赏趣味。阶梯由于考虑水土流失等技术问题其两侧常常采用挡土墙,因此为了掩饰其生硬,往往配置枝叶茂盛的植物,增添景观层次的同时还可固土。
园桥是园路的另一种形态,它连接水体两侧的道路,其本身也是一种非常别致的景观。桥头两侧厚重的基石,通过花灌木、草花对基础进行美化,采用乔木作为框景,富于画意。现代园林中,道路往往采用几何曲线组合形式,其植物配置也是顺应时下的审美趣味,整体格调自由简单,多采用几何曲线造型以及剪型球点缀,着重突出植物整体的丰富色彩。现代先进的生物培育技术使植物景观设计的素材越来越丰富,使园林道路的景观极富吸引力
3.挡土墙与植物景观设计
挡土墙从工程的角度是起到挡土、防止泥土滑落等作用。根据边坡的高度和坡度等不同条件,分别采取不同的护坡工程。一般对边坡小于1.0:1.5的土质或沙质坡面,可采取植物护坡工程。在进行防护过程中关键是做好工程的护坡,在此前提下通过植物来美化生硬的墙面。根据挡土墙的大小,可以选择不同体量的植物进行配置。为了防止植物的根系破坏挡土墙,通常选择浅根性植物。
挡土墙的植物配置包括两种方式。一是挡土墙自身的绿化,就是坡度在1.0:1.5的土质或沙质挡土墙上种植浅根性草本类植物。另一种是在挡土墙周围进行植物装饰,这种方式不限制挡土墙的坡度,而且挡土墙是必须依靠工程防护的,在挡土墙的上下端可种植藤本植物进行立体绿化,或通过花卉、花灌木植物在其基础进行装饰,通过竹类、棕榈类植物在两侧处理成框景。如果挡土墙过高则可以分段处理,每一段退台覆以种植土,并结合挡土墙的色彩、质感、形态等特征构图造景,种植浅根性花灌木、竹类、棕榈类及草本植物。
四、结语
园林建筑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它既要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要求,又要满足园林景观的造景需要。因此,在设计中,一定要强调建筑的“因境成景”,无论是立意、选址、空间布局还是体量、色彩、质感及造型上,都要依具体环境条件来决定,协调好建筑的人工美与环境的自然美,只有这样才能使园林建筑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成为具有艺术美的景观建筑。
参考文献:
[1]王春宇,张力刚.园林规划与设计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篇10
关键词:园林景观;新材料;应用;发展趋势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summarizes the traditional materials used in landscape design and new materials category, summarizes the application of new materials, 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new materials were summarized.
Key words: landscape; new material;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trend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 引言
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住宅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其对舒适度和生态价值、人文价值等的追求等促进了园林景观的建设发展。不管是城市广场、道路景观,还是公园、公共绿地、住宅区园林景观等处处可见园林景观的踪迹。园林景观材料作为园林建设的物质基础,承载着设计者的设计理念。科技发展又促进了很多新型材料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扩展性应用,故对园林景观中新材料的应用和发展进行研究和讨论,其必要性和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2园林景观设计中材料的类别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材料笼统上分为自然材料和人工材料两种,人工材料又包括手工材料和工业材料。在早期园林景观中,经过手工加工生产的景观材料包括石雕、盆景、木桥等。工业材料是现代城市景观的主要材料,包括水泥、玻璃、钢材、塑料等经过人类工业加工而成的材料。现代的园林景观设计材料具体可分为有生命材料(动植物)、无生命材料(混凝土制品、金属材料、陶瓷、玻璃和塑胶等)、天然材料(石材、木材、水和土等)、文化材料和气象材料等。文化材料是指具有某种意义、内涵的符号、文字、标志、音乐等。气象材料是指自然光影、风、云、雾等。园林景观中不可忽视的材料即是绿化植物,其在屋顶、阳台、墙体、围栏、桥体和主题花坛等部位的具体应用,共同构成了园林立体化的绿色景观。
新材料是相对于传统材料而言的,现代新材料的品种繁多。从物理属性上来讲,新型混凝土材料、新型合金材料、高分子橡胶材料、新型塑料材料、复合材料、生物材料及纤维材料等都是新材料。按照材料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功能,新材料包括基建类材料、结构类材料、装饰类材料和铺装类材料。如灯光照明设备中广泛采用的LED灯。这种低耗能的环保灯具更安全,适用空间更广,创设的情景更加梦幻。铺装材料引入了橡胶、亚克力、塑料、复合材料等新型材料,代替了传统的硬质自然石材和烧制砖石、圆石、砾石等材料,丰富了铺装的设计形式,使得园林景观具有不同的质感、色彩和光影等多重表现力。
3园林景观设计中材料的应用阶段
材料作为园林景观设计重要组成要素,其应用历史可追溯到《史记》,其中关于中国古典园林的记载提到园林建筑的材料,如石材、木材、花草树木、水体等。这些材料隶属于自然材料,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并保持自然本真的特性,人工雕琢的痕迹较浅,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寄情于山水的人文气息。而西方国家的传统景观设计中,采用的材料大多经过精心的处理,如修剪规整的树阵、巨大的大理石雕塑和花岗岩铺装等,充分体现出欧洲贵族文化对改造自然的精神追求。近代的欧美发达国家将工业材料引入景观设计,国际主义和形式主义成功地在景观设计中推广应用了工业材料,最为典型的即是金属材料的运用,但其冰冷生硬的材料属性和机械性的运用导致景观的细腻化程度低、自然亲近度低。
以西方著作《景观美学》为代表的学说倾向于将城市景观设计与城市历史文脉相联系,以促进城市景观设计本土化与材料运用地域化相结合的发展。近代园林景观设计沿用了传统私家园林的手法,其材料运用方式极具文艺复兴、新艺术运动及工艺美术运动的特色,忠实于材料自身属性,追求表现材料的真实质感,反映简约、高雅和向往自然的特点。如合理安排植物的疏密和高矮和水的运用,使景观空间产生动静结合的节奏变化;创造多层次的建筑物空间,结合雕塑、喷泉、凉亭等要素,调节景观空间的氛围。
4 新材料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发展趋势
基于地域文化、生态环保理念和园林艺术性追求,当代园林景观设计对新材料的运用和发展趋势包括:
(1)人文化趋势。景观作为一种物质化的空间形式,应具备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性质,关注城市、自然、历史、人文感受在园林景观中的表现力。传统的园林景观设计着重于直接反映人类社会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工艺技术和民俗生活等。如江阴中山公园,利用现代表现手法,结合高科技技术和历史文化理念,使得古典与现代自然交融。中山公园利用钢结构玻璃影壁形式修葺了中山纪念塔,利用巨石材料镌刻历代的重修碑,并以展品陈列的形式展列于园中,在玉带河沿岸重修了钢结构玻璃长廊立足于地域特性的自然环境,整个设计理念和材料运用手法都体现了江阴古城沿革的历史和地方文脉,成就了珍贵的城市记忆。
(2)生态化趋势。景观设计的生态观念早已得到人们的重视,抛弃了消耗型新材料运用的发展模式,结合现代技术、地域环境和新材料属性,建立和发展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生态观念在材料运用中的具体方式包括生态仿真和生态保护、旧物改造等方式,如玻璃纤维强化水泥、CFRC 碳纤维增强混凝土等脱模于传统石材材料的新型材料,具有耐腐蚀、质轻、可批次生产和造价低等特点,且模仿自然石材的纹理相似度高,可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在园林景观中可代替人工手塑石材,在开放式现代园林中应用广泛,是生态仿真的典型事例。近年来,很多园林景观开始利用工业回收或重组产品材料,如麦秆、树皮或木材碎片等材料可用作改良土壤的铺装材料,旧垫圈、旧轮胎等材料进行旧物改造。如用植物纤维和热塑性塑料树脂等材料经过处理而形成的木塑复合材料,兼具木材和塑料的双重性能,具有力学强度良好、抗冲击强度高、耐磨、防虫蛀及非易燃等优点;利用全再生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材料和高技术被动生态技术,建设具有环保、卫生、抗紫外线、节能的生态塑料建筑物。
(3)多元化趋势。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和城市格局复杂化程度的提高,园林景观的风格难以统一。材料使用具备一定的地域识别性,同一园林景观构件在不同地方采用的材料是多种多样的。园林结构、材料选用和园林整体风格都表现出高度的多样化趋势和强烈的本地文化色彩。
5 结论
新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影响着整个园林景观设计的理念,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园林景观仿西式的趋势,衍生了很多粗制滥造、与环境违和的景观作品。设计师们应立足于现状,紧跟新材料的发展趋势,转变园林景观设计理念,积极提升表现手法,理性化地吸纳地域文化内涵,坚持环境保护的理念,从而建设具有高度文化价值、生态价值的园林景观。
参考文献:
[1]王萃. 新材料在当代景观中的应用[D].南京林业大学,2011.
[2]贡鸣. 园林景观材料的选择与应用[J]. 国土绿化,2010,(03):24-25.
[3]李运远. 试论园林材料的应用[D].东北林业大学,2006.
[4]徐哲民. 园林景观材料综述[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08):249-252.
[5]王萃. 浅议园林景观材料的选取[J]. 现代装饰(理论),2011,(03):45-46.
- 上一篇:交通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 下一篇:健康教育的理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