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层社会治理系统范文
时间:2023-07-31 17:43: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全国基层社会治理系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求变。
从建国到改革开放,我国城市化进程进行相当缓慢,1950年到1980年的这30年里,全世界城市人口比重从28.4%上升到41.3%,而我国却仅从11.2%上升为19.4%。可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始实施,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使得我国城市化进程得到迅速推进。按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公报,我国城镇人口比重已为49.68%。2012年10月31的一份报告更显示我国内地2011年城镇居民的比例已超过农村居民,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达到51.3%。这标志着我国从以农村发展为主进入到以城市社会为主的新成长阶段。正因此,如此迅猛发展的城市化进程、整个社会结构的极大变化,带来诸多新的社会问题,无论主观还是客观的因素都促使和要求城市社会的管理必须要适应新的发展,从而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在发展中求变。
二,社会人口的结构性变化,促使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变革创新。
社会人口的结构性变化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城市流动人口的急剧膨胀。伴随劳动人事、流通体制、社会保障、户籍等制度的改革,前所未有的自由活动空间在我国社会出现。城乡之间,原来附着于农田的农民大量流入城市,出现一波波全国规模的民工潮;单位之间,职员的流动已日渐频繁,大量国企职员流入外企私企,大量内陆人才流入沿海城市。这些城市流动人口的剧增,给城市基层管理与社会治安带来了极大压力,城市原有社会系统及其与自然环境之间的既定平衡被打破,以行政隶属关系与行政命令建立起的传统基层管理体制也受到严峻的挑战,原有社会治理模式在应对新情况与新问题时的捉襟见肘和无能为力也暴露无疑,这些都逼迫着对基层社会治理模式进行变革和创新。二是人口的迅速老龄化。我国现有老龄人口已超1.6亿,且每年还以近800万的速度递增。老年人口的快速增加,尤其是失能老人和高龄老人年均百万的增长速度,使全社会在对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凸显,养老问题已日趋严峻。因此这种形势也要求新的治理模式能在社区范围内为老年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与生活环境,完善文体娱乐、医疗保健以及公共安全等多项服务,以便满足人们安度晚年的需要。
三,单位制的瓦解,客观上要求街居或社区发挥更多的社会整合功能。
在改革开放后的社会转型过程中,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变化,打破了原来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基层社会的管理模式在经历了一段单位制管理后,也逐渐朝街居制和社区制发展,这主要是因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源由国家依靠行政指令计划配置的局面一去不返,职工的生活也不再由单位来全面控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更带来国有企业和政府事业单位的全面改革。国有企业开始学习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努力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政府事业单位则改革管理体制,提高工作效率,一步步开始推行政企分开、政社分开和事社分离。因此,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使得单位制的运行基础不复存在,也同时产生了更多、更新的社会问题,让原本依靠单位制进行控制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出现了社会控制的真空。而伴随单位制的弱化,这些从企业、单位剥离出的社会职能以及政府转移出来的服务职能,迫切需要由新的城市社会管理机构来承接。而无论是基层社会管理问题,还是下岗失业问题,抑或是社会信任问题,又都与街道、社区密切相关,所以需要街居和城市社区来发挥作用。
四,街居制的职能超载和职权局限,迫使在更广泛的社区范围内构建治理模式。
随着城市基层管理中越来越多新领域的不断出现,在单位制朝街居制转化的同时,街居制本身的负载量在不断加重。一是单位制的瓦解导致的单位职能外移,需要街居来承接。二是外来人口、无单位归属人员的增多以及人口的老龄化的加剧,无形中给街居的职能增添了更多更新的管理与服务工作。再则我国推行的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使管理重心下移,将原来实行“条条”管理下,由诸多部门负责的相关任务,直接下放到街区,给街区管理一下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和压力,如民政福利、市场管理、交通道路、园林绿化等管理任务。由此可见,当前的街居体系不但要承接原有的单位所剥离的职能,还要肩负更多更新的管理职责;不只是承担行政功能,还要担负社会功能,甚至不少的街区更承担着部分经济功能。可尽管街居制的职能已大大超载,却依然很难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街居体系虽然承担了这些新增的职能和任务,可街居的权力却非常有限。当前的情形是,上一级的政府及各职能部门越来越多地将大量的事务和职责转到街道一级,但街道办事处却没有相应的权力和法定地位来承接这些事务,不仅财政及人员编制受制于上级政府,而且也没有足够独立与完全的行政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更多的是充当行政职能传递者的角色,受制于各职能部门的委托。因此,街居制因为自身的现实困境并不能全力承担起所有的工作,还需要在社区范围内建立一个政府和其它各种非政府组织以及居民的共同参与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服务网络。
篇2
德国:有计划支持乡村发展
文︱《?望》新闻周刊驻法兰克福记者沈忠浩
德国是西方工业大国、欧洲第一大经济体,其机械制造、化工医药及汽车工业闻名全球。不过,德国的工业能量并不反映在城市规模上,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在这个西欧国家并不常见,倒是连片的乡村衬托着城市,并与城市无缝对接、和谐共生。按照德国农业部的说法,德国国土面积的90%散发着乡村气息,约4400万人生活在乡村,占德国总人口的一半左右。
在德国政府的理念中,乡村和城市并非对立,而是互相依存。因具有多样性和多重功能,乡村在德国并没有政治、经济、社会层面上的统一定义。但可以肯定的是,德国社会谈论的乡村地区已经超出了农业的范畴。
德国农业部表示,虽然28.5万家农业企业(包括家庭农场)在德国乡村每年的农产品产值达500亿欧元,但乡村地区不仅有农业,它还是中小制造企业、服务型企业、手工业者的栖身之所,是德国发展新能源、搞技术研发的重要阵地,也是德国人理想的天然疗养场所。
政府同时也承认,德国乡村发展不均衡的现象突出,一些乡村地区缺乏企业投资、基础设施条件偏差、宽带互联网接入仍属空白,这些地区的人口数量逐年下滑、乡村规模趋于萎缩。具体来看,东部地区及其他偏远、结构松散的乡村萎缩尤为明显。
德国政府特别指出,乡村规模萎缩存在着恶性循环:人口减少——人均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升高——基础设施建设停滞——受教育机会不足——就业机会减少——居民购买力下降——地方税收减少。尤其是在低出生率及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德国乡村人口下滑的压力越来越大。
如此形势下,为了促进乡村地区发展,德国政府基于欧盟的农业政策框架,计划在2014年至2020年间投入176亿欧元(平均每年逾25亿欧元)支持乡村发展,其中94.4亿欧元来自欧盟,81.4亿欧元来自德国联邦及地方政府。
就具体措施而言,政府一方面大力支持乡村的现代农业发展,增强当地的经济实力;另一方面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环境建设,增强乡村对人力、物力、财力的吸引力。
例如,德国联邦经济部发起了“农业结构优化及沿海保护”联合行动,旨在保证德国乡村农林业的发展能力,使其符合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欧盟保持竞争力。联邦及地方政府每年为此投入近10亿欧元。
类似的联合行动计划还有“地方经济结构优化”行动、“小城镇——跨地区合作及网络”计划等。此外,德国还充分利用欧盟农业基金支持乡村农业发展,强调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例如减少或彻底放弃使用化肥、支持生态农业等。
又如,德国政府向落后乡村提供经济和就业政策优惠;致力于乡村自来水管网与下水管网建设;根据人口分布的变化调整乡村学校布点;还重点加强乡村的电信网络建设。德国联邦经济部与各州政府合力推动乡村宽带建设,力争使2M速率以上的高速互联网覆盖各个乡村,并在定价方面保证乡村用得起宽带。
日本:发挥民间力量加强基层治理
文︱《?望》新闻周刊驻东京记者沈红辉
近年来,日本人口向东京等一线城市集聚,农村地区人口流失严重,严重老龄化,但走访日本农村,社会环境仍井井有条,人人安居乐业,这背后,重视自治的基层治理模式发挥重要作用。
日本?心鞠厝展馐腥?赖厍?挥诠囟?厍?咴担?丝?00人,65岁以上老人占比超过50%,村落凋敝,老龄化严重。随着农民老龄化,年轻人出走,弃种耕地逐渐增加;地区只有一家诊所,且一周营业一天,加之交通不便,村民就诊困难;冬天暴雪后,无人扫雪……基层公共服务面临严重挑战。
针对三依地区的问题,日本国土交通省推出三依公共服务扶持项目,资助?心鞠胤怯??盘?ldquo;宇都宫市民工房”在三依地区开展活动,强化基层治理。
几年来,该民间团体通过盘活耕地、组织地区振兴会、扫雪、委派老龄村落行政职员等活动,为基层注入活力。“宇都宫市民工房”通过租借弃种耕地,发动村民合作种植蔬菜,在解决荒地问题的同时,增加村民之间的交流,形成信任关系。
它还组建村民扫雪队,化解冬天出行难题。鉴于村民就诊难题,还在定期组织的交流大会中邀请医生参与,方便村民寻医问诊。这一系列措施,加强了三依基层公共服务,巩固了居民之间的纽带,为稳定当地社会起到重要作用。
进入本世纪以后,日本人口开始逐渐萎缩,老龄化愈演愈烈,在农村地区这一问题更加突出。人口萎缩造成劳动力减少、土地荒废、医疗交通设施滑坡等一系列社会难题,造成原有政府公共服务质量下降,甚至缺位。
日本政府很早便意识到上述问题,一直在多管齐下推动基层行政改革,重要方式之一便是调动、引进民间力量参与基层治理,提供“新型公共服务”。上述三依公共服务扶持项目便是实例之一,此类项目在日本遍地开花,成为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补充。
事实上,日本政府一向十分重视打造民间自发组织的“新型公共服务”。
日本政府认为,政府不是基层社会的唯一管家,应调动村民参与基层治理。它鼓励农村居民基于互助、自治精神,在医疗、福利、教育、环境等领域开展公共服务活动,组建互助团体,让居民成为提供各类公共服务的民间主体。
这一政策打破政府是公共服务唯一提供方的固有观念,培养居民的参与管理意识和主人翁意识,使居民从公共服务的“需求方”变成“供给方”,打破官民藩篱,巧妙地化解了农村基层治理资源短缺难题。
另外,除借助非营利团体、居民自身的力量外,日本政府还对公共服务实施民营化改革,引入市场要素。早在2006年,日本政府便推出“引入竞争的公共服务改革法”。
此后,各级地方政府尝试将一些基层公共服务,特别是偏远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以招标形式外包给民间企业,实施有偿市场化改革,让政府也接受市场竞争洗礼,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城市化后的法国农村
文︱《?望》新闻周刊驻巴黎记者应强
法国是欧洲传统农业大国,其奶酪、葡萄酒等农产品驰名全世界。对法国有着比较深入了解的人会知道,法国的乡村环境比起城市更令人称道,清新自然的空气,一尘不染的小镇、梳理整齐的农田和牧场,半天见不到一个人影,仿佛是远离尘世的世外桃源。
在法国,行政管理以市镇为基本管理单位,除去巴黎、马赛、里昂等大城市,法国实际上从行政管理上并不区分城市和农村,由于城乡一体化程度非常高,农业工作者(农民)只是作为一个职业存在。
说到法国农业社会的巨变,也就是发生在这最近的100年。法国作为欧洲传统的农业大国,其城市化进程比英国和美国要晚得多,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法国从事农业的人口达1000万。但随着战后经济的恢复,土地的集中经营、现代化农业技术以及大型机械在农业中得到广泛使用等,农业生产率大幅提高,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剧减,法国农业社会开始出现衰落。到上世纪80年代末,法国从事农业人口快速下降到200万左右。
上世纪70年代,法国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法国人亨利·曼德拉斯曾在《农民的终结》一书中称,“经过一代人,法国农民将消失,结束长达千年的农业社会”。
的确,法国现在已经没有了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而是被称为农业生产者,与城市居民享有同样的医疗社会保险和退休金。农业生产人口从1980年占全国生产人口的8%下降到目前的3%~4%左右,2011年全国仅有农户50万户左右,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不到100万,预计到2025年农户将下降到30万左右。
另一方面,土地的集中流转和大型机械化生产也使得一些法国农村走上消失的道路。据官方统计,在法国3.6万个市镇中,有超过100个的登记人口在30人以下,实际上这些村镇已经没有人居住,所谓人口只不过是名义上的登记在册。
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导致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本来是一个非常难以解决的问题,但是由于二战后的重建工作需要大批劳动力,加上“马歇尔计划”帮助欧洲经济重振,战后欧洲一体化进程加速,欧洲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期,法国也从一个农业人口占很大比例的国家转入了消费和服务型社会。
随着经济的发展,法国建立起全民保障系统,将农业人口纳入福利保障体系,社会保险和养老保险也逐渐将农民纳入其中。经济的快速发展让城市人有了更多的积蓄,可以在城市周围建立第二居所,从而带动了第二波的城市化浪潮,大城市周围的卫星城也逐渐建立起来。到上世纪90年代,法国城市化超过75%,到今天已经达到80%。
同时,农业用地也越来越集中,据法国全国经济和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到2010年,四分之一的农户耕作面积超过82公顷,10%的农户耕作面积超过143公顷,大农户的数目和耕作面积远远超过了20年前的统计数据。
记者曾在法国西北部诺曼底地区采访过一家农户,整个农场包括120公顷农田和30公顷的牧场,仅由30出头的皮埃尔和他的父亲两个人经营。皮埃尔作为年轻的农场经营者受过专业的农业教育,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农场进行了投资,首先贷款进行了设备更新,购买了奶牛的全套自动化挤奶设备。
记者在农场看到,由于当天下雨,60多头牛都在牛棚中,奶牛虽然没有人指挥,但会排队走进自动挤奶设备的护栏中,安静地享受着美味,而机器就在奶牛的身下进行操作,经过清洗,四五个吸奶器开始吸奶工作,全程不需要任何人。
皮埃尔说,设备安装调试后,他们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对奶牛进行培训,之后他们不再雇用任何帮手就可以管理60头奶牛。皮埃尔还在牛棚和农舍大棚的屋顶装上了太阳能发电设备,与法国电力公司联网,整个农场的用电全部可以保障。
皮埃尔认为,现代农业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行业,如果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连很多基本的农业设备都不会操作。虽然目前法国失业人口超过300万,然而农业生产并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来做的。
因此法国政府十分重视农业培训,根据农村领域和当地情况,农民可以寻求研究院、培训机构的帮助,针对愿意从事农业的年轻人,法国还设立了专门的农业学校。同时,农业部也推广促进农业的相关技术,为农业生产者提供完善的服务和相关专业的培训。
除了对农业从业人员的培训,法国为了保持其农业大国地位,几十年来坚持推动在欧盟范围内的共同农业政策(PAC),实际上是针对农户的补贴。目前的补贴是每公顷300欧元。
篇3
关键词:黑龙江省;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非均等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3)03-0043-05
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是我国体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目标,是解决城乡体育差距的重要举措,对于加快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均衡分配体育资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指出:“十二五”期间,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和社会体育资源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中也明确指出为促进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要加快建立健全公共体育服务标准体系,加强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加快公共体育服务建设工程,推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推进政府公共服务创新,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和程度的重要时期。近年来,黑龙江省认真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科学制定《黑龙江省体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不断建设和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积极打造有地方特色的全民健身活动,逐步加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力度,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不断满足,公共体育服务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体育事业发展成绩显著。但黑龙江省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公共体育服务供需矛盾仍很突出,城乡、区域间公共体育服务发展还存在差距,体育事业发展不均衡,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黑龙江省公共体育服务现状为基础,分析黑龙江省公共体育服务非均等化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对策,以加快实现黑龙江省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
1、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内涵
公共体育服务是公共服务的下位概念,也是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服务属于公共行政学范畴,是政府公共行政和职能变革的核心理念。基本公共服务是以公共服务理论为基础,根据一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总体水平,提出的可操作的、实践性强的能够满足人们全面发展所必须的最低公共资源的基本社会条件。公共体育服务是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公共组织为满足公众的公共体育需求而提供的各种体育服务和活动的总称,包括公共体育设施服务等公共体育服务有形产品和体育教育服务等公共体育服务无形产品。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则是指公共组织为满足公众的公共体育需求而提供大致均等的各种体育服务和活动,使人们能够机会均等地在基本公共体育服务领域享有同样的权利。
党的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首先提出了“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012年7月国务院正式印发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提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全体公民都能公平可及地获得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其核心是机会均等,而不是简单的平均化和无差异化。从而明确了“十二五”时期公共服务的建设重心是基本公共服务。同时对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标准和任务等做出了重点专项规划,为加快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政策依据和实践操作指导。本研究所指公共体育服务即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包含于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由于黑龙江省城乡、区域间存在环境、资源、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等差异,公共体育资源分布不均衡,按照经济学帕累托改进和边际效益原理,在不减少原有利益的条件下,将富余体育资源投向体育资源不足地区,充分提高体育资源的配置效率,减少资源闲置,使现有体育资源能够有效利用,发挥最大效率。从而为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发展寻求在公平与效率之间的有效措施,缩小非均等化差距,逐步提高公共体育服务水平,推进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的贯彻落实,促进地区间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进程。
2、黑龙江省公共体育服务非均等化的发展现状
2.1 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总量逐步上升,但与群众体育需求相比还存在不足
近些年,黑龙江省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总量逐步上升,体育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黑龙江省体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指出“十五”期间黑龙江省积极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体育场地设施数量不断增加,新建全民健身路径936个、全民健身标准工程72个、健身苑工程47个、竞技园工程6个、青少年俱乐部43个,并新培养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6200多人;《黑龙江省体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十一五”期间,黑龙江省继续加大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民健身基础设施数量大幅度增长,在社区、农村新建49个全民健身苑工程、2577个全民健身路径工程、12个雪炭工程、1180个农民健身工程等,并新培养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7126人,使公共体育服务得到加强。进入“十二五”时期,黑龙江省进一步加大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力度。2011年全年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共投入4000万元,黑龙江省共建设各类全民健身工程2030个,全年共培训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6257人;2012年黑龙江省积极争取国家资金4810万元,省本级投入体育彩票公益金5500多万元,新增各类群众身边健身场地设施2000余处,评选了100个优秀全民健身站点,培训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3000名。
尽管黑龙江省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总量逐步上升,但与群众体育需求相比还存在不足。2012年国家体育总局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十五年白皮书》中指出,截至2010年,全国各地建立的体育指导站、体育健身活动站(点)有25万多个;至2010年,全国获得各级技术等级称号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有69万多人。据不完全统计,至2010年年底,全国累计投入资金225.7亿元,建成“全民健身路径”16.4万条,建成各类“全民健身活动中心”3400多个,建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3万多个。与之相比,黑龙江省公共体育服务建设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城乡、区域间公共体育服务发展不均衡,与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相比,公共体育服务总体水平不高,公共体育设施投入总量不足、功能不全,社会体育指导员缺乏,人均占有数量相对偏低,尤其是农村地区情况尤为突出,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能力还比较薄弱,难以满足群众的体育需求,距实现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存在较大差距。
2.2 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职能定位不准确,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低效率低
政府的公共体育服务职能,主要表现在它是公共体育服务和产品的提供者、管理者、服务者,以及公共体育各项规则的制定者。公共体育由于具备公共物品的属性和特征,决定了该类服务和产品的提供者主要是政府部门。而所谓的服务和产品,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从广义的角度讲,都只是产品,只是存在的形态有差异。所以公共体育产品与私人产品不同,不能自发地由市场生产出来,也不能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定价和配置。因此,公共体育产品只能由政府部门进行提供并分配,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公共体育的需求,从而充分发挥政府在公共体育服务方面重要的职能作用。公共体育事业作为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要认真贯彻落实十精神,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改革和发展,加强公共体育服务能力,特别是基层政府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能力,继续推动群众体育事业发展,逐步实现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目标。但是,政府部门在提供公共物品时由于缺乏市场竞争,会造成公共体育资源浪费,致使公共支出规模过大或效率过低,从而导致公共体育物品供给低效率。一方面,政府虽然作为公共体育产品的供给者,但政府并不是企业,不能直接提供所需的各种体育实物产品,所以就需要先购买。当政府这个特殊身份的购买者出现在市场,就会很快成为市场中各企业的追逐对象,无形中造就了其垄断的市场地位和市场价格,缺乏竞争机制,产生寻租活动,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衡量公共体育产品的社会价值非常困难,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缺乏准确的标准和有效的评估方法。另外,政府部门对公共体育产品的供给往往是追求规模最大化,忽略了成本降低的问题,也会致使公共体育资源配置低效率。所以,在切实推进政府履行公共体育服务职能的同时,要避免供给低效率,健全监督机制,使有限的公共体育资源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用。
2.3 相关体育政策法规较健全,但缺乏宣传力度
黑龙江省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于2011年3月25日印发了《黑龙江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为积极建立具有龙江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提供政策制定依据和指导。在围绕全面推行全民健身计划活动中,在原有体育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又先后颁布了一系列体育政策法规。《黑龙江省体育工作综合评价体系》提供了系统的体育工作综合评价体系和具体方法,做到体育事业发展数据量化,为我省体育事业科学、全面、健康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黑龙江省体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今后要建立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使公共体育服务供给量明显增加,并进一步强化政府公共体育服务基本职能。但是,对于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城乡标准、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职能评价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明确。而且已经颁布印发的体育政策法规,要加强宣传,扩大社会影响力,不能仅限于政府体育行政部门。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推行,不仅是在公共体育设施建设领域,还应当包括公共体育服务的法制建设部分,使公共体育服务建设实现法制化、社会化,规范体育事业发展秩序,有利于加强公共体育事业的监督和管理。
2.4 群众体育的组织建设发展较快,但城乡公共体育发展仍不均衡
为进一步发展全民健身事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满足广大群众的健身需求,逐步实现公共体育服务的均等化,黑龙江省政府不断加强群众体育组织建设工作,积极建设群众体育基层组织。群众体育组织的建立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政府部门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指导作用,能够协助政府部门引导、组织、鼓励和带动群众参加全民健身活动;有利于积极推动群众性健身活动持久地的开展,保持健身活动的连续性、活跃性和综合性;有利于扩大体育人口总数,服务于基层,服务于人民,充分展现全民健身活动的魅力,切实有效地推动实现全民健身计划。2011年黑龙江省全民健身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截止到本年度末,省级体育协会已达到58个,体育民办非企业单位达到57个,全省城市街道体育组织达到1454个,全省农村乡镇体育组织达到828个,全省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达到302个,全省健身站点达到3344个。但由于经济条件、政府政策等各方面原因,体育组织主要集中在城市,造成了城乡体育发展的不均衡。而且乡村间体育发展也存在不均衡现象。截止2011年末,黑龙江省城镇人口总数占常住总人口的56.5%,乡村人口总数占常住总人口的43.5%。今后,为加快提高黑龙江省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水平和进程,统筹城乡全民健身事业发展,要进一步加大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加强群众体育组织建设,尤其是乡村基层体育组织的建设工作,拓宽思路,挖掘体育资源。积极增加基层群众体育组织数量,扩大群众体育组织覆盖面,充分发挥基层群众体育组织的体育功能和在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推行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中的重要作用和职责。
3、黑龙江省推进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发展的对策措施
3.1 加强黑龙江省各级体育部门公共体育服务职能
在现代社会中,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是动态的、发展的、变化的。为配合实现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需要加强全省各级体育部门的公共体育服务职能,不断建立和完善基层公共体育服务组织。政府作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主体,在推进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全省各级体育部门要积极转变传统的发展观念,尤其是强调建设服务型政府,突出政府的服务职能,强化公共体育服务理念,加快改善公共体育服务状况,为公众提供良好的健身设施和服务,建设一个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公共体育需求为导向的服务型政府。
3.2 建立和完善黑龙江省基层公共体育服务组织
进一步加大力度建设黑龙江省基层公共体育服务组织,逐步形成省、市、县(区)、乡镇群体组织网络,增强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能力,发挥基层组织广大的联系作用,整合城乡体育资源,积极开展城乡体育组织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从而提高公共体育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公共体育服务均衡配置,统筹区域和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均衡发展。
3.3 完善与黑龙江省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发展相适宜的财政政策
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作为一项公共事业,其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财政拨款。体育经费是否充足,直接关系到公共体育事业的发展。而地方财政能力上的差异使得公共体育服务的投入存在差距。为实现黑龙江省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各级政府部门必须制定专项财政政策,进一步加大公共体育服务的投入,确保政府部门能够有效地推进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主要包括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科学合理地分配公共体育经费,并实现经费投入稳步增长;完善与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发展相适应的政府财政分配机制,建立健全各项财政制度等。进一步加大对群众体育尤其是经济落后地区的公共体育资金的投入力度,积极缩小地区间公共体育服务差距;继续贯彻落实国务院在《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中提出的“三纳入”的要求,把全民健身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充分发挥省级财政对市县财政的均衡作用,完善转移支付形式,提高财力性转移支付比例,重点解决财政困难地区经费不足的现象,逐步缩小因财力差异导致的公共体育服务不均衡。
3.4 建立黑龙江省多元化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体系
政府提供一定数量的公共体育服务是其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但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不能只依靠政府这种单一的供给模式,要想实现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城乡均等、区域均等,就要建立黑龙江省多元化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体系。概括地说,多元化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体系主要是指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需求为基础,以政府为主体,整合和优化配置社会体育资源,发挥各类体育组织活力,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联合并举的多元供给模式共存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多元化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满足人们对公共体育服务需求的多样化,充分行使体育权利享受体育利益,分享改革成果;有利于避免政府体育资源供给低效率,打破政府的垄断地位,引入竞争机制,兼顾公平与效率;有利于发挥在公共体育服务中的作用,鼓励各类体育组织参与黑龙江省公共体育服务发展,及时有效地提供便捷普惠的公共体育服务,努力形成覆盖城乡、区域公共体育服务均衡发展的新格局。
3.5 建立黑龙江省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估体系
加强政府绩效管理,是衡量政府公共体育服务是否满足公共需求,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能力是否提高,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职能是否履行的重要手段。也就是说,政府行使公共职能,是以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为职责,积极促进全社会公共利益实现过程中的表现。为适应黑龙江省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发展的需要,要进一步加强政府绩效管理,提升政府执行力,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制定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将绩效管理与公共支出结合起来,基本形成比较规范、实用有效的政府绩效管理模式,以提高政府公共管理质量和公共服务水平。积极探索建立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提高公共部门在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方面的效率。而且有效的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估体系能够对公共体育服务的实施效果进行客观的、全面的、综合的、公平公正的评价,形成公共服务部门的长效治理机制,保证公共体育服务的普遍、均等,促进政府和社会资源的使用效率。
3.6 加快黑龙江省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法制建设
《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是我国第一部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总体性规划,首次明确提出基本公共服务国家基本标准。随着《规划》的实施,一些省份率先印发省内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如《浙江省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为加快黑龙江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全民健身,推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要结合全省城乡体育发展实际状况和地方体育特色,制定黑龙江省公共体育服务基本标准,并配套出台一系列公共体育服务相关实施细则,为我省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和法律依据,逐步分阶段、分层次实现基本覆盖城乡的公共体育服务。
3.7 扩大黑龙江省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
2013年1月23日黑龙江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成立,标志着黑龙江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进入新的发展时期,2013年各地市将完成分会的建设。目前,黑龙江注册社会体育指导员达25 339人。今后要继续加快扩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增加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特别是要注重增加基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继续扩大培训范围,拓宽培训途径和形式,广泛吸收社会各界体育爱好者,参与群众健身志愿服务活动,逐步形成省、市、县三级科学健身指导队伍,积极为农村乡镇和城市社区的群众健身提供科学健身指导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