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范文

时间:2023-07-31 17:43: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

篇1

[关键词] 手术病人;心理反应;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2(a)-087-01

手术作为一种刺激和创伤,往往引起一系列消极的心理反应,直接影响着手术效果和病人预后。因此,准确分析病人的心理反应,积极地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对于手术成功具有重要的作用。

1 焦虑和恐惧反应及其护理

1.1 焦虑和恐惧反应

焦虑和恐惧反应是对手术病人造成心理威胁的一种常见的情绪反应。无论手术何等重要,也无论手术大小,对病人都有较强的精神刺激,病人意识到这种紧张刺激,就会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使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有的临上手术台时出现四肢发凉、发抖,意识域狭窄等,对手术环境和器械等异常敏感,出现病理的心理活动。引起焦虑和恐惧的原因,是由于病人没有医学知识,对于手术和疾病缺乏正确认识以及医务人员、医疗环境造成的刺激和对既往刀割创伤的心理体验,对既往发生挫折的联想等。再就是害怕和担心,怕的是疼痛和死亡,担心的是是否会出意外,是否会残疾和毁容等,病人反映住院就盼早日手术,一安排手术日就惶恐不安,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尽管在手术日的前1天晚上服用安眠药,仍难以入睡。大量临床观察证明,病人术前的这种恐惧和焦虑,将直接影响手术效果,恶劣的情绪状态还会引起并发症。

1.2 护理

术前1日,手术室护士下病房查看病人,指导病人术前注意事项,加强心理指导,缓解其紧张、焦虑等情绪[1]。亲切和蔼地安慰病人,耐心倾听病人的主诉,热情回答他们的提问,深入浅出地介绍手术的意义、方法和预后等,向家属详细交待病情,阐明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尤其要使病人完全放松,认为手术并不可怕,是治疗的唯一手段,谨慎地向病人交待术中可能发生的危险,使病人对手术和疾病有适当的了解。另外,由于病人对手术的环境和气氛较为敏感,印象又很深,所以手术室一定要整齐、清洁,床单应无血迹,手术器械要掩蔽,一间手术室内最好摆一张手术台,不宜几个手术台并排摆放,以免产生消极暗示。病人也十分重视手术室医生和护士的举止言谈,因为他们一进手术室就失去了对自己的主宰,一切痛苦大小,包括生命安危,全部由医生和护士掌握了。所以医生和护士都应端庄大方,态度和蔼,言语亲切,使病人产生安全感。术中医生和护士都应注意意识清楚病人的情绪变化,如心理过度紧张应适时安慰,以减轻病人的焦虑和恐惧反应。手术室内不应闲谈嬉笑,也不要窃窃私语,相互谈论,避免带给病人不良刺激。

2 悲观和绝望反应及其护理

2.1 悲观和绝望反应

手术致身体某些部位功能丧失,或慢性疾病最后转入手术治疗以及恶性肿瘤病人,病人常常有很重的精神负担,容易存在此种反应。

2.2 护理

根据病人悲观和绝望反应这一心理特点,术中要采取严密的保护性治疗措施,充分运用护理语言技巧与病人交谈沟通,以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千万不能歧视和训斥病人。语言是护士履行告知义务的重要手段。应掌握语言的情感性和道德性,充分体现人文关怀[2]。

3 疼痛反应及其护理

3.1 疼痛反应

手术病人几乎百分之百都有怕疼痛的主诉,这种疼痛反应不仅与手术部位、切口方式和麻醉方式恰当与否有关,而且病人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和行为反应还直接受心理因素的影响,这取决于病人的基本心理活动和个性心理特征。例如:注意力过分集中,情绪紧张,意志脆弱等,均能使疼痛阈值降低,疼痛反应加重。

3.2 护理

要耐心细致地安慰病人,操作中动作要轻柔、敏捷,技术熟练,传递迅速,避免疼痛刺激,密切配合医生迅速完成手术过程,以提高手术治疗水平,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医生、护士都应体察和理解病人的心情,从每个具体环节来减轻病人的疼痛,如:术后6 h内给予药物止痛,可以大大减轻术后全过程的疼痛,等到体验到剧烈疼痛再给镇痛药,就会加剧以后的疼痛。又如,暗示可以减轻疼痛,让病人听他喜欢的音乐也能减轻疼痛。

以上概述了手术病人常见的心理反应及其相应的心理护理,在临床实践中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讨论,以不断提高对手术病人的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变丽,司彤云,王晗,等.胰十二肠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7,4(21):68.

篇2

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的恩格尔教授提出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带动了护理模式的转变。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不仅重视病人的生理或病理反应的局部,而且把患者看作一个整体,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各个方面全面考虑。手术室不同于病房,有它特殊的环境。病人进入这个陌生环境,尽管通过术前护理已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但新的环境、特殊的气氛及术中不确定的变化很可能会造成病人新的心理障碍。因此,针对术中清醒病人的心理护理就显示出其独特的必要性。

1手术室的物理环境准备

手术间应保持干净、整齐、光线柔和且布局合理,根据病人的状态将室温调至适宜温度,室内布置尽量减少冰冷感、刺激感,努力让患者舒适。良好的环境有利于护患沟通和心理护理的展开。

2创造良好的护患、医患、医护关系的氛围与环境

病人进入手术室后,巡回护士应亲切、主动与病人打招呼问好。将病人轻轻安置在手术床上,随时注意情绪变化,以鼓励性、安慰性语言帮助病人克服不良情绪。在执行护理操作时应事先告知病人,以免意外刺激加重病人的不良反应。对病人不理解的问题要耐心作出解释。护理人员美好的语言、精湛的操作技术可以增进病人的安全感、信任感。针对术中处于清醒状态的病人,护士要适时主动亲切地与其简短交谈,以分散其注意力消除紧张感。手术室内不要高声喧哗,也不要窃窃私语,医护人员执行手术时动作要轻柔,密切配合,尽量减少、减轻手术器械的碰撞声。各种监护仪的报警声应调至适宜音量,避免给病人造成恶性刺激。适宜的情况下,可以在术间播放一些轻松、舒缓的音乐。音乐能通过大脑边缘系统、脑干网状结构来调节躯体运动、自主神经及大脑皮层的生理功能,缓解病痛、转移注意力,增强忍受痛苦的耐受力,使患者放松身体、平稳情绪[1]。术中一旦发生意外或病情变化,护士应保持沉着冷静,紧张有序地进行抢救工作。切忌给病人造成恐惧和不安。

3加强对疼痛的心理护理

由于疼痛感觉是属于个体主观的知觉体验,所以,痛阈因人而异,它与个人以往疼痛经验的回忆及目前的情绪体验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心理护理准确、及时、充分,就可以减少病人在术中术后的疼痛表现。如:皱眉咬牙,大声,虽一再安慰、解释等均不能奏效。对疼痛的病人,护士要用理解和同情的态度去关爱病人和支持病人,耐心倾听其主诉,除了使用药物止痛外,护士可以选择一些有助于止痛的措施[2]。如腹式呼吸训练,护士用轻柔舒缓的语言指导病人通过鼻孔缓慢地呼吸,并仔细去体验和感受。要感觉到腹部的起伏运动。当吸气时,把腹部向外鼓,呼气时,腹部向内收。始终保持一种平稳的方式通过鼻孔呼吸。它可使副交感神经兴奋,产生松弛反应,使神经系统趋于平静,减轻压力,缓解紧张,提高忍耐力。还可以采用心理暗示和抚摸及与病人交谈等方法。

4针对不同性别病人术中的心理护理

女性一般要比男性敏感,对术中不良刺激会作出强烈的情绪反应,如、哭闹等。护士应以耐心、细致的态度做好安抚工作,尽量避免不良刺激的产生。在不影响手术和麻醉的情况下,应注意遮盖好、腹部、等部位。男性病人有了术前心理护理的基础,进入手术室一般比较稳重,护理人员应注意其表情及肢体语言变化,如牙关紧咬、握紧拳头等。鼓励病人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以便对病人的不适及时作出处理,避免增加病人不必要的痛苦。

对于术中清醒的病人,护士在工作中的所有语言、态度、动作、仪表,都将直接影响病人的情绪和心理活动。这就需要护理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加强业务培训,以满足病人身心需要,将一种充满人性关爱和艺术特质的护理人文思想和理念应用于手术护理全过程,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协助手术圆满成功。

参考文献

[1]郭俊艳,王建荣.个体化音乐干预减轻腹腔镜手术病人术前焦虑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7):485-488.

篇3

【关键词】 心理护理;手术;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44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763-02

门诊手术一般情况下都是一些小手术,但是患者是在完全的清醒状态下接受手术,患者表现出紧张的情况属于正常现象。有的患者手术接收后离开手术室,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比如晕厥或者摔倒等[1]。为研究患者心理特点,随机调查了100例即将接受门诊手术,通过填写心理状态的问卷咨询调查,便于有针对性开展心理的护理,确保手术取得预想效果。

1 临床资料

对在我院接受门诊小手术的100例患者进行心理状态的问卷咨询调查。其中男性50例,女性50例;年龄在6-80岁;初次手术患者62例,再次手术患者38例,详细结果,见表1和表2。

根据图表情况分析,在手术前不紧张的患者只占到29%,28为再次手术患者例患者,其余的都会有紧张的感觉,只是程度不同,但是所有患者都有担心并伴有恐惧。

2 护理

2.1 做好手术的前的心理疏导 一旦病人接受做手术,多数患者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担心,产生恐惧感等不良心理。表现出来就是紧张或者焦虑和恐惧。这就需要首先对这种心理的状态进行护理,消除病人的心理负担。把手术的大小,基本情况,是否打麻药,以及需要配合的地方介绍清楚,手术就会非常顺利,并且提醒患者之前手术都很顺利,以此来减轻患者负担,让患者放松。还要注意发放手术须知,比如哪些情况不适宜做手势,让患者心理有底,更好的配合工作,同时也为临床降低了风险。

2.2 对待病人要热情、友好,手术室环境要保持安静、整洁,给患者一个轻松的环境。同时注意调整温度和湿度。保持手术室内床单和地面的整洁,及时的对手术的床单上面和地面上的血迹进行清理,确保手术器械上没有污物,避免对患者造成不良刺激。

2.3 护士需要陪伴病人进入手术室并送上手术台,待详细的安置好之后离开,需要帮助患者调整好手术,并和病人进行一次短暂的交流,告知大概时间,提醒手术中配合医生的意义。调查显示,术前进行心理疏导,对特别紧张的患者有很大帮助作用[2]。

2.4 要注意严密的观察 在手术进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病人的面色,监测脉搏和呼吸,并不断进行交流,放松患者心情,转移患者注意力。对手术中的问题一一进行详细的解答和解释。当患者诉说有胸闷、牵拉感等时,提醒患者不用紧张,并配合做深呼吸,可以拉着患者手(对小孩可以抚摸额头安慰和鼓励)。确保手术顺利完成。

2.5 对病人表现出关心和理解 对于有的患者特别紧张,虽然之前进行了心理的疏导,但是依然不能很好的配合医生手术,对待这样的患者,护士绝对不可以进行嘲笑或训斥,需要更有耐心的给予心理疏导和鼓励,给患者调整一下心态,帮助患者稳定思想情绪。也可以预约下次手术,一般最长不要超过一周,下次手术继续做好心理调节,并陪伴患者手术,介绍手术进程。尽量给患者一种安全感,缓解情绪上的紧张,需要很多的工作,给病人很大的关心与体贴,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并圆满成功。特别对腋臭和面部整形等病人,由于他们普遍有自卑感,需要护士注意言论和行动,避免刺激患者,要进行安慰和鼓励,树立患者信心。

2.6 术后的心理干预和护理 手术结束后也需要注意询问患者有无不适的感觉,一般要求手术后观察半个小时后再回家,如果期间发生头晕或者恶心的情况,需要平卧,测量血压和脉搏,让患者做深呼吸,设法让患者消除紧张心理,让患者接受这些正常反应,等血压降低,脉搏恢复正常后休息约半个小时,回家需要家属陪伴。并送术后注意事项告知卡,让患者感受到周到的服务。

3 讨论

3.1 心理护理的很重要一个环节是术前的心理准备,需要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具体的、有差别的进行心理护理,消除病人恐惧感[3],还要做好解答服务,让患者对手术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打消患者的紧张和恐惧心情,确保配合手术治疗。从选取的100例患者的问卷调查情况来看,手术前,大多数患者有紧张和焦虑以及恐惧的心理,所以,手术前有必要进行心理的干预和护理,耐心的解释病人的疑问,改变病人紧张状态,确保病人接受手术时,心理状态处于最佳。

3.2 为使患者信任医护人员,需要医护人员的关心和体贴以及对病人充分的理解,虽然手术时间不会很长,但作为整个治疗的关键环节,也是患者精神最脆弱的时刻,需要一会人员做好病人的情绪稳定工作,只有患者心情是轻松的,才会主动去配合医生进行手术,才有利于顺利开展手术并保证取得较好的效果。

3.3 要着力提高护士的素质。当代的医学模式不断发生着深入的变革,护士也不在简单的从事配合医生的工作,在一个手术的过程中,需要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而不再是要求以疾病为中心,这就要求护士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素质。专业知识要过硬,心理学、伦理学、美学和教育学知识也要涉及到,来更加的充实和完善自己吗,更好的面对各种病人的护理工作。

总之,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方面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另一方面树立科室的良好形象。文献显示术后约有3%的患者出现晕厥、摔倒等现象[4],但是本组100例患者手术后无一例发生这种现象,显示出对手术病人进行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吕红梅,陈捷,陈君华,黄蓉,杜慧.对门诊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评价[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04).

[2] 钱慧萍.门诊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状况的评估与护理干预[J].护理杂志,2010,(09).

篇4

【关键词】 围手术期;病人;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191-01

在现代医学中,手术是一种极为常见且有效的治疗方式,但是对患者而言,手术就是一种极为激烈的精神应激源,将对患者的心理活动带来极大的影响,情节严重的还将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1]。所以,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常规性护理时,还应当关注患者的心理情况,且在必要时对其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笔者将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28例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并对其心理特点以及护理人员的心理护理措施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228例手术病人,其中男147例,女81例,年龄在9~79岁之间,平均年龄(46.25±4.52)岁。患者所采取的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108例,硬膜外持续阻滞麻醉97例,臂丛麻醉23例。患者的文化水平为:66例大学本科及其以上,85例高中文化,57例初中文化,20例小学文化。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

对本组228例手术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与研究的主要内容为患者在手术之前的心理特点。

1.2.2心理护理

(1)术前护理:手术室护士应当提前探访手术患者,让患者有被关心、重视的感觉,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对手术室及其工作者的恐惧、陌生心理。护理人员在与患者沟通时,应当保持和蔼可亲的态度,亲切问候患者,进而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应该向患者说明手术治疗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说明手术治疗的过程、体检以及麻醉方式等情况,同时还应该耐心的回答患者所提出的各种疑问,以便提高患者的安全感[2]。另外,部分患者在手术之前必须佩戴仪器室导管,所以护理人员应该向患者说明导管的作用、适应导管的方式等,并且还应该向患者说明术后咳嗽、排便等情况,以便让患者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2)术中护理:对于手术室的环境、氛围,患者是极为敏感的,因此,手术室应当保持整洁的环境,在床单上不能出现任何血迹,手术器材应当遮蔽好,医护人员应当保持和蔼的态度,以便让患者感觉到安全,护士人员应该亲切的语言向其说明手术室的环境、手术中应当注意的各个事项。针对意识清醒的患者,医护工作人员应当密切关注其心理变化,例如在患者情绪过于紧张时,可以及时予以安慰,并向患者说明手术医生的专业素质、手术治疗的安全性,进而加强患者治愈疾病的自信心。手术室内的医护人员应当紧密合作,以便在最大限度上减轻患者的痛苦;在手术室内工作人员不可窃窃私语,在必须交流时也应该保持轻柔的声音,手术器械的碰撞声应尽可能减轻,从而避免带给患者不良的刺激[3]。在手术过程中一旦出现意外,亦或者是患者病情出现变化,医护人员不能急躁、应当保持冷静,从而避免影响到患者的情绪,使其产生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进而影响手术的治疗。

(3)术后护理:在患者清醒之后,护理人员应当以亲切的语言与其进行沟通,将有利信息告知患者,进而避免新担忧的出现。在手术后的1~3d,患者的切口会有一定的疼痛感,这不仅和切口方式、切口部位以及镇痛剂的选择有一定的关系,同时还和患者对疼痛的经验、疼痛阈值以及耐受力有关系,所以医护人员应该对患者的心情予以理解,且从各个环节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在有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使用止痛药[4]。

2 结果

通过对228例手术病人的问卷调查发现,患者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紧张、恐惧、焦虑、急躁等。其中,有139例感到紧张,156例感到恐惧,201例感到焦虑,178例感到急躁,99例感到绝望。之后在护理人员有效的心理护理下,全部患者的心理问题都得到一定的缓解,并且在手术期间未发生由于心理问题而影响手术的情况。

3 讨论

综上所述,对手术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是极为必要且重要的,这点认识已经获得当前医学界的普遍认可。医护人员通过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拉近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增加彼此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能够有效的推进人文护理工作的顺利展开[5]。此外,护理人员加强对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由于患者的心理因素而影响手术治疗效果以及手术后快速康复等情况,极大了提升了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配合度,对提升手术治疗的成功率与安全性,同时也对加强手术患者的预后具有极为深远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唐永珍.肛肠科围手术期病人的心理护理[J].健康必读,2012,(9):132,142.

[2]严亚玲,王倩,王宇等.如何做好围手术期病人的心理护理[C].中华护理学会第2届国际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2009:1141-1143.

[3]刘妍.手术室护士对围手术期病人的心理护理[J].健康天地,2009,3(12):115-116.

篇5

手术病人在术前,术中,术后各有不同的心理特征,作为手术室的护士,需要认真观察病人,体贴病人,耐心倾听病人的要求,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采取相应护理措施,以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1 术前病人的心里活动特点及护理:手术对病人来说,是一个刺激,这种刺激通过交感神经-肾上腺素系统的作用,病人表现为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如一些病人一谈到 要做手术,便精神紧张,坐卧不安还有些病人由于精神过度紧张,刚进手术室便大汗淋漓,心跳加快,血压下降,造成手术暂停。

手术病人产生焦虑和恐惧的主要原因是害怕躯体创伤,疼痛,或听到过关于手术失败或发生意外事故的病例;或担心手术医生的技术水平及手术当中采取的麻醉方法不当。或者担心手术发生意外带来的伤残或死亡等。

手术前的这种焦虑或恐惧心理如果得不到一定的缓解,将会影响手术的效果,加重术后情绪障碍,或引起并发症。因此,护士要恰当地向病人解释病情,用适当的语言向病人交代术前应做的准备和术后的护理措施,目的是增加病人的安全感,使病人精神上放松。例如在局部麻醉下行腹部手术,应告诉病人在 中牵拉脏器时有不适感如恶心,疼痛。应尽量放松做深呼吸可以减轻症状,护士还可有意识地组织做过手术的病人与其交流。在和病人术前 谈话中应鼓励病人 提出问题,了解焦虑的原因何在,再针对性地进行解释和心理干预。可以介绍手术医生和护士的情况,在病人面前树立医护人员的威信。以增加病人的安全感。这些心理上的准备,对控制术中出血,预防手术感染都是有益的,并可使病人正视现实,稳定情绪。

2 术中的心理干预:手术过程的气氛,手术过程中的气氛对病人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巡回护士要注意病人的情绪,随时给予心理干预,手术器械护士要配合熟练,减少病人的痛苦,一户之间要主动配合,相互尊重,同时还应贯彻保护性医疗制度,不高声喧哗,不窃窃私语,避免对病人的一切不良刺激。

3 术后病人的心理活动特点及护理

(1) 痛苦烦躁:病人手术之后,大都身体虚弱,情绪烦躁,心境不佳,他们欲动不能尤其是术后的痛苦更使他们恐惧不安。护士应理解病人的心情,体谅病人的痛苦,给他们解释大部分病人都是这样,尽量帮助他们解除疼痛。

(2) 渴望知道手术效果:手术病人,尤其是动大手术的病人,术前无论怎么解释疏导,内心总是不踏实,一旦从麻醉中醒过来,想了解的就是手术效果。所以当病人醒过来时,护士应和蔼可亲,以喜悦的表情和体贴的语言告诉病人手术效果良好,并向病人祝贺,这对病人来说是莫大的安慰和鼓励。

篇6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手术室;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483-01

随着人性化护理的开展“以人为本”护理理念的提出,护理工作越来越以人性化和个性化服务为中心,手术室的护士也不再单纯是配合手术医生实施手术,还要考虑到手术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对手术病人的心理干预,是贯穿于手术前、中、后的动态的、连续的全过程。我们护士在工作中探索每一个阶段不同角色的心理规律,用最佳的心理护理措施来干预不同角色的心理活动。

1.术前访视对病人的心理干预

1.1 术前访视的必要性:

1.1.1 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病人术前普遍存在着担忧恐惧,睡眠不佳,食欲低下等问题。通过访视手术护士和患者之间进行了情感交流,加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赖感,也让患者对手术相关信息有所了解,并对手术室环境有了感性的认识,大大缓解了紧张情绪,使其能轻松、主动接受手术。

1.1.2 护士掌握与手术相关的资料:通过术前访视,护士可以全面地掌握病人一系列资料,完善手术期的整体护理,保证手术的安全性,进一步提高了手术质量。同时也让护士发挥主观能力性,预见性解决问题,并培养沟通交流技巧,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

1.1.3 改善护患关系:术前访视加强了手术室人员和患者家属之间的情感交流,消除了患者家属的恐惧心理,这样不仅干预了病人术前的复杂心理并与其及家属建立了一种很人性化的亲密的信赖关系。

1.2 术前心理干预措施:

1.2.1 护士的自身准备:巡回护士术前一天访视病人,访视时服饰整洁,精神要饱满,面带微笑,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有信心,这样可增加病人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1.2.2 收集相关资料:查阅病历,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既往史、家庭史,以及患者的病理、生理、心理、社会等相关资料;向病房护士了解患者住院期间的特殊情况,以及病房的护理计划;同时向手术医师了解手术方法,手术、手术步骤及本手术专用的特殊器械敷料等。掌握病人大量资料,制定的护理计划才具有个性化,和病人面对面交流时,我们才有十足的信心。

1.2.3 与病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首先向病人做自我介绍,让病人清楚你来访的目的。通过所掌握的相关资料,选择相应的交流方式和内容,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相关手术信息交流。耐心地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简单介绍手术过程,术前后注意事项,术中和手术室环境、设施、麻醉方法及麻醉配合。通过交流清楚患者顾虑,了解其特殊需求,对其提出的问题,从关怀、安慰、解释和鼓舞着手,设法解除其思想顾虑和焦虑情绪,也可介绍患同种疾病病人的手术效果,使其树立康复的信心,让病人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

2.术前等待的心理干预

患者进入手术室时,由于对周围环境较陌生,尤其手术室的特殊环境给其造成新的恐惧和压力。巡回护士应热情微笑接病人进行手术间,在术前交谈沟通的基础上与之亲切交谈分散注意力,同时安慰家属:请您耐心在外等待,在手术间我们会和您一样关心照顾病人。简短的一句话迅速拉近了护患之间的距离。进入手术间后边做各项术前准备工作,边向病人说明各种操作的必要性和手术必须,与术中配合的注意事项,并介绍麻醉师和手术医师的高超技术,让患者感到放心和有安全感。保持环境安静,必要时可根据病人喜好和病情许可,播放轻音乐,以减轻病人术前等待的紧张恐惧情绪。

3.术中关怀的干预过程

当病人进入麻醉状态时,护士应给予周到细致的关怀。注意调节室温防止病人着凉,轻握病人手,询问冷暖,是否舒适,是否有疼痛感,尽可能满足病人的要求。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变化,注意心电监护,保持输液的通畅。手术一开始,护士应是精力充沛,忙而不乱,精神高度集中,要抛弃一切繁琐的杂事。操作时减少物品撞击声,尽量降低仪器发出的声音,避免交谈与患者病情无关的话题,但对病人病情不得随便议论,保护病人的隐私和自尊心。非全麻的病人,保持与病人的交流,了解术中感受,尽最大努力解决病人的不适,必要时按摩不适肢体舒缓因强迫造成的肌肉紧张。如碰到手术不顺利,护士虽然尽到最大努力,还经常受到手术者的埋怨,发脾气等。此时,要理解术者的心情,不能顶撞并要积极想办法、出主意。必要时给予适当的语言调节情绪,以取得患者的凉解。待手术结束及时为患者擦净术中留的消毒液、血迹、污渍,为患者穿好衣裤,并妥善固定各种导管,待麻醉完全清醒后巡回护士与麻醉师一起送病人到病房,确保护送途中的安全,向病房护士交待术中情况及注意事项。

4.术后护理干预

手术第二天对手术后病人进行探视和问候,及时告诉手术成功的消息,以安定情绪,促进健康。询问病人术后一般情况,包括体温,切口疼痛,肠蠕动等,同时观察切口,各导管引流情况,向病人及家属宣教术后应注意的事项,及时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术后三至五天再次回访,观察切口愈合情况,以及有无感染及其它手术并发症等,同时就病人现存的不适给予安慰和解释。了解病人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并征求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制定改进措施。

篇7

关键词:普外科 手术病人 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8-0103-02

手术是治疗普外科病人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在手术的过程中对病人的身体也会造成很大的创伤。手术主要是以刀、剪、针等器械在人体局部进行的操作,是外科的主要治疗方法,其作为应激源的一种,会让病人产生较为明显的、强烈的心理性应激源反应,容易出现术前紧张、焦虑、恐慌、情绪低落等情绪,这可能会导致病人病情加重,直接影响到手术的效果和预后,甚至会引发术后严重的。笔者对2011年1~12月50例普外科手术病人在术前、术中、术后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对照研究,分析了心理护理对普外科手术治疗的具体实施措施及所产生的积极作用,通过心理护理能是病人在平静、放松的状态下接受手术,并顺利完成手术全过程,在术后病人身体恢复良好,基本没有出现并发症现象,均痊愈出院。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12月在我院入住进行普外科手术患者50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在13~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1岁。两组之间在性别、文化程度、年龄及病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其中胆囊切除手术12例、阑尾手术9例、膀胱取石手术5例、肠梗阻松手术1例、脾切除2例、肠息肉切除手术2例、疝修补手术10例、胃大部分切除手术9例。将其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组为25例。

1.2 治疗方法。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围手术期均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制度具体的心理护理实施方案,针对每个病人不同个性特点在术前、术中、术后加以实施。首先要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背景、社会阅历等因素及其对自身病情认识的程度,从实际情况出发,掌握病人心理特点。护士不但要具有丰富的临床护理专业知识和技术,还有具有医务人员的高尚品德,从而使护患之间保持良好的关系,消除病人对手术的紧张、忧虑及恐惧心理,使病人积极主动配合手术治疗。

2 心理护理

2.1 术前心理护理。

2.1.1 病人术前心理。由于大多数病人都是从事和医学方面不相关的职业,缺乏对医学知识的了解,大多数病人听到手术就会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对自己的病情产生忧虑心理,担心手术过程中的疼痛、可能发生的意外或者手术医生技术不高,担心手术效果以及术后是否会有并发症等,家庭的经济条件差也会使病人担心手术费用的问题,从而导致病人食欲不振、影响睡眠,甚至严重的可能会放弃手术治疗,病人的压力大了,会对手术造成诸多不利影响。

2.1.2 应对措施。

2.1.2.1 在护理人员职业道德方面,护理人员要具备爱岗敬业的品德,要建立一切为病人服务的宗旨,对病人富有责任心、爱心、及同情心。同时还要掌握相应的临床护理技能,不断完善自身业务能力,积极维护好护患关系,这些都是做好心理护理之前的必要条件。

2.1.2.2 由于急诊病人的手术具有起病急、发病快、病程短等特点,病人在做手术之前的思想准备不足,护理人员在简单初步了解病人病情之后,及时给予转移和疏导,安慰、体贴病人,尽快消除病人紧张、不安的情绪,减轻其心理压力,做好术前的心理准备。同时还要做好病人家属的思想工作,使病人感受到真诚和安全感,鼓励他们战胜疾病。

2.1.2.3 相对于择期进行手术的病人,应热情接待,主动向病人自我介绍,并介绍病人的病情和治疗方案,消除病人的陌生感,让病人之间尽可能的多接触,互相交流,倾听了解病人最担心、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病人提出的问题应耐心解答,强调手术的安全性和必要性,让其尽快适应医院生活。

2.2 术中心理护理。病人在进入手术室后,面对基本从未见过的手术仪器和特殊装置时,会产生焦虑、恐惧以及紧张无助的心理,因此,为使好围手术期得到更好的效果,手术室的护士应在手术期的前一天到病人病房进行术中讲解,根据病人的病情向病人阐述麻醉及手术的简单过程。在手术开始时,要保持安静,当有意外状况发生时,切勿大声喊叫,保持冷静并及时处理,以免增加病人的心理负担。

2.3 术后心理护理。病人在成功做完手术之后,一般情况下会表现的很轻松、如释重负的感觉。但是每位病人的个性特点不同,手术之后会由于担心手术效果及并发症,产生悲观、容易激动等不良情绪,影响食欲和睡眠。这些不良情绪会降低病人对疾病的耐受性,阻碍伤口的正常愈合。

3 结果

见表1。

表1 两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

4 结论

由于普外科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而手术是会给病人造成创伤性的一种治疗,普外科手术病人的心理状态与内科等非手术病人的心理状态是不同的,有着较为特殊的心理需要和心理反应,需要护理人员及时的运用护理心理学知识对普外科手术病人进行心理辅导及护理。通过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对普外科病人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不仅需要护理人员不断加强对基础医学知识的学习,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知识,根据围手术的各个不同时期,针对不同病人心理特点进行心理干预,帮助病人认识疾病,了解手术,使病人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早日康复出院。

参考文献

[1] 陆小英,张玲娟.如何提高护理本科生的健康教育能力[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

[2] 费桂英.手术室术前心理护理作用[J].上海护理,2002(27)

篇8

1术前病人的心理分析与护理对策

1.1术前病人的心理状态:一是恐惧.害怕疼痛;二是担心.担心手术是否成功.是否会出意外.甚至有人把上手术台当成与家人永别的最后一幕。对于术前疾病的性质无法判断是良性还是恶性者.则更是惊慌失措。他们多数表现为人院后盼早日手术.一旦安排手术日.就惶恐不安.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有的在手术前一天晚上服用安眠药或肌注镇定针.仍难以入睡。有1例肾移植的病人.由于精神过度紧张刚推进手术室就大汗淋漓.心跳加快.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而不得不改期手术。曾有1例等待’肾移植的病人由于对手术的恐惧,看到手术室的推车来接她.突然出现四肢发冷、意识模糊.不得不放弃等待已久的移植机会而在病房里进行抢救。有的病人临手术前替自己立下遗嘱。在泌尿外科,病友们将手术病人送到门1:3都说声“祝你成功!”以示祝福。

1.2术前病人的心理护理:据研究报道,术前焦虑程度对手术效果及预后恢复快慢有很大的影响。资料表明.有轻度焦虑者.预后较好;严重焦虑者,预后不佳。大量的临床观察和研究证明.病人的这种术前恐惧和焦虑.将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如大量失血、愈合慢等,而且这种恶劣的情绪状态.还易引起并发症.因此术前的心理护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为此术前应耐心听取病人的意见和要求.向家属详细交待病情.说明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还要依据不同的病人.用恰当的语言交待术中必须承受的痛苦。如准备在局麻下做腹部手术,应告诉病人术中牵拉脏器时会感到不适和牵拉痛.应有思想准备,努力放松、深呼吸.可以减轻疼痛。对术后如需用鼻饲管、引流管、导尿管以及需在身上附加仪器者.如心电监护仪.术前应向病人说明.使病人醒来后不惧怕。如术后需面罩给氧.或术后放置鼻饲管的病人,因将影响说话.应事先告诉他们到时如何表示自己的需求.如用手比划.或写在纸条上。对于危险性大、手术复杂、心理负担重的病人.护士可有针对性地组织交流:(1)介绍医院实力.说明有关专家是怎样反复研究其病情并确定最佳手术方案的。让病人深感医护人员对其病情十分了解,对手术是极为负责的。护士还应介绍手术医生情况,在病人面前树立手术医生的威信.以增加病人的安全感。(2)对需要进监护室者.在术前让病人参观术后观察室.介绍术后护理措施,做好心理上的准备。(3)将施行过同类手术病人的信息介绍给病人.告知病人只要积极配合治疗,很快就可以康复。让康复病人现身说法给病人以信心.可使病人正视现实.稳定情绪.顺应医护计划。

1.3手术环境对病人的心理影响:由于病人对手术的环境和气氛极为敏感.印象深刻。所以.手术室一定要整齐清洁.床单无血迹,手术器械要掩蔽。一个手术室内最好只摆一张手术台.不宜几个手术台并排摆列,以免产生消极暗示。病人也十分重视手术室医生和护士的举止言谈.因为他们一进手术室就失去了对自己的主宰.痛苦大小甚至包括生命.全都由医生和护士掌握了。所以,医生和护士应端庄大方、态度和蔼、言语亲切·给病人以安全感。术中医生和护土应注意意识清楚病人的情绪变化.患者过度紧张时应给予安慰,可耳边细语,让病人感觉犹如亲人在身边,不至于过分紧张。器械护士必须手疾眼快地配合手术.医生之间要全神贯注、紧密合作,以减轻病人的痛苦。手术室内不能闲谈嬉笑,相互之间谈话的声音应当轻柔和谐。应尽量减少、减轻各种手术器械的碰击声,尽量减少对病人造成不良刺激。在术中一旦发现病情变化或发生意外,医护人员要沉着冷静,不可张惶失措,以免给病人造成恐慌和紧张。

2术后的心理特点分析与护理对策

病人经过手术,尤其承受大手术者一旦从麻醉中清醒来,意识到自己已经安全,深感幸运,他们渴望了解疾病的真实情况和手术效果。由于躯体组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都会体验到刀口疼痛,加之躯体不能自主活动,又怕刀口流血或裂开,多产生焦躁不安的心情。如:有的病人可能产生新的疑虑,不仅怕疼痛,更怕伤口裂开,发生意外。尤其是老年人术后应有效咳嗽排痰,但顾虑重重,甚至强忍咳嗽,以致严重者引起术后肺部感染。我科肾移植病人,大多数家庭经济条件欠佳,术前由于急切盼望术后解除痛苦,对术后的相关问题考虑不多,等术后病人平静下来之后,昂贵的费用,加上术后终身服药,期间还可能出现排斥反应,虽然当时手术顺利,但不可高枕无忧,大都出现忧郁的症状。所以绝大多数病人主要表现为不愿说话、不愿活动、易激惹、食欲不振及睡眠不佳等。起先,他们感到当前的痛苦难熬,过2~3天疼痛缓解之后,就又开始担心效果了。因此,对术后病人的心理护理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2.1及时告知手术效果:当病人回到病室或是从麻醉中刚刚清醒,医生护士应以亲切和蔼的语言进行安慰鼓励。告诉其手术进行得很顺利,目的已达到,只要忍受几天刀口疼痛的痛苦就能恢复健康了。此时,护士应当重复讲述有效咳嗽方法,鼓励大胆咳嗽排痰,并告诉他们适当的活动,伤口是不会裂开的。同时医生和护士应当传达有利的信息,给予鼓励和支持,以免病人术后过度痛苦和焦虑。

2.2帮助病人缓解疼痛:病人术后的疼痛不仅与手术部位、切口方式和镇痛剂的应用得当与否有关,而且与个体的疼痛阈值、耐受能力等有关。如患者注意力过度集中、情绪过度紧张,意志力薄弱、烦躁和疲倦等也会加剧疼痛。从环境方面来说,噪声、强光和暖色也都会加剧疼痛。因此,我们应从每个具体环节来减轻病人的疼痛。如术后使用止痛泵,可以大大减轻术后全过程的疼痛。比如,与病人聊天分散注意力,听音乐等也能减轻疼痛。

篇9

    1手术病人

    1.1对心理护理的概述

    1.1.1护理心理学是护理学与心理学之间的交叉科学,是医学心理学的分之一,是研究病人心理活动特点和规律,并以此指导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病人全面康复的科学。

    1.1.2心理护理是在护理过程中,根据医护心理学理论,通过人际交往,影响或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其疾病的康复或向健康方向发展。

    2护理对象

    2.1不同年龄的手术病人心理护理

    2.1.1儿童手术病人心理护理:儿童病人突出的特点是年龄小,对病人及手术的要领缺乏认识,注意力转移较快,情感表露又比较直率,外露和单纯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为了引导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进入手术间后,护士应采用语言沟通,争取患儿信任,并采取及时鼓励和表扬方法,给予积极支持,通过讲故事等交流方式来转移患儿的紧张情绪,做到配合医生手术顺利进行。

    2.1.2青年手术病人心理护理:青年患者正是人生中朝气蓬勃时期,对自己患病手术的事实感到震惊而焦虑和紧张,主观感觉异常敏锐,思想斗争复杂,担心手术效果对自己今后的学习、工作、婚姻生活等不利影响。这时,需要手术室护士热情安慰、关心、解释手术的安全性及康复程度,在病人面前树立手术医生的威信,以增加病人的安全感,给予心理支持。

    2.1.3老年手术病人心理护理:老年病人进入手术室后表情冷淡、抑郁、双眼紧闭,高度恐慌而且有一种无价值感和失落感,希望别人同情,所以护士首先用亲切的尊称与他们交谈,耐心温和,不厌其烦,去鼓励,安慰病人,劝抚高度紧张会影响手术效果,放松紧张情绪,使他们感到手术是为他解除病痛。

    2.2不同性别的手术病人心理护理

    女性患者出现强烈的情感反应,对疾病过于敏感,容易出现悲观和忧愁,经常和哭闹。手术室护士应以耐心细致态度做好安抚工作,并在操作中,不影响手术情况下,应注意遮盖好乳房、腹部、等部位。男性病人进入手术室表情沉闷、情绪低落,比较稳重,护士应正确引导病人对手术治疗疾病的益处,而且用热情的语言来稳定情绪,减轻恐惧心理。

    2.3不同病种手术病人的心理

    护理手术对病人来说是比较强烈的应激刺激,有极大的心理波动,以典型病类癌症患者手术为例,术中需要特殊护理,首先在术中避免谈论患者确诊癌症的事实。如病人清醒,会使其情绪低落,受到严重打击,使病情恶化。而且在操作中轻柔准确,语言严谨,安抚病人,鼓励病人增进抗病信心和勇气,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

    3善于沟通

    3.1语言沟通

    手术室护士应善于引导病人谈话,说明具有同情心。并与病人交谈要有反馈要有耐心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比如及时点头,集中注意力,倾听对方谈话内容,应学会处理好谈话中的沉默,避免不必要的双方情感分离。

    3.2非语言沟通

    目光接触是非语言沟通的主要信息通道,目光接触可以帮助谈话双方话语同步,思路一致。应当善于表达与病人沟通的棉布表情,比如:话语不多,但微微一笑,往往比说多少都起作用。

    4环境因素对病人心理的影响

    4.1由于病人对手术的环境和气氛极为敏感,印象很深,所以手术室内要整齐清洁,室内温在25~26℃,光线柔和,床单清洁无血迹,手术器械要掩蔽。一个手术间内只摆一张手术床不宜几个手术床并排摆列,以免产生消极暗示。

    4.2医护间行为与病人心理反应手术病人十分重视手术室医生与护士的举止言谈,因为他们一进手术室就推动对自己的主宰,一切痛苦大小甚至包括生命如何,全都由医生和护士掌握,所以需要医生、护士都应端庄大方,态度和蔼,操作轻柔,言语亲切,使病人有安全感,术中护士应注意意识清醒病人的情绪变化,如心理过度紧张应及时安慰。器械护士必须手疾眼快地配合手术。手术室内不应谈笑,相互之间谈话声音应当轻柔和谐,尽量减少,减轻手术器械的碰击声,避免给病人的一切不良刺激。在术中一旦发现病情变化或意外,要沉着冷静,不可张惶失措,以免给病人造成恐怖和不安。

    5讨论

篇10

[关键词] 手术病人; 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 R24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5-136-01

1 一般资料 2010年6月~2010年12月于我科实施手术的住院病人共510例,年龄3~85岁,平均年龄45岁,其中全身麻醉260,硬膜外麻醉190例,腰麻30例,局麻30例。

2 心理因素分析

2.1 焦虑不安、恐惧紧张心理:大多数的病人对于手术缺少足够的了解,害怕手术时出血过多、担心疾病的性质、手术费用、医生的技术和责任心等。往往越接近手术日期,心理负担越重。表现为坐卧不安、食不甘味、睡眠欠佳,对各种刺激高度敏感,体征上可以出现过度的情绪紧张引起的呼吸、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

2.2 忧郁:病人由于害怕手术意外,担心术后的康复情况,自己能否承受手术以及手术是否成功等而导致忧郁情绪,表现为紧闭双眼、哭泣、反应迟钝、四肢发冷等。以上这些情绪变化可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2]。

3 心理护理措施

3.1 术前病人心理护理 手术室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素质、精湛的专业技术和经验丰富的心理护理知识。病人入室后的第一印象是手术室的环境,我们应该尽快使病人消除因环境带来的陌生感,对于手术室的环境做适当的介绍,而手术室的环境应保持整洁、安静,床单无血迹,手术器械要遮蔽,同时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医护人员要树立良好形象,言语亲切,态度和蔼,细致地对病人进行解释和劝慰。在麻醉前有限的时间里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与病人交谈,倾听病人的诉说,收集病人的心理反应的资料,向病人提供有关手术信息,手术的重要性,介绍主刀医生、麻醉师和手术护士的资历,增加病人的信任感和安全感。用成功的病例来现身说法,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确保病人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手术。

3.2 手术中的心理护理 首先对局部麻醉的病人,要用分散注意力的方法解除心理压力。告诉病人只是将局部进行麻醉,就能将手术做好,也不会产生特殊疼痛的感觉,在不影响术者正常操作的情况下,与病人进行与手术无关的谈话,根据术前对病人家庭、工作、性格等方面的了解,进行感兴趣的话题交谈,并教会他们如何调整呼吸等,解除紧张情绪。,对于全身麻醉的病人,进入手术室后,结合术前的探访,根据病人的文化素质和反应不同,全面而深入的解释,使素质高的病人得到对手术期望的保证,对素质低的病人给予权威性的解释和保障,使病人解除心理紧张,顺利接受麻醉,进入良好的状态,很好地使手术进行。各种治疗护理前如静脉输液、导尿和固定等要做好解释及安慰工作。对于术中意识清醒的病人应严密观察病人的病情和情绪变化,注意保暖,尽量减少其身体的暴露,以保护病人的自尊。手术过程中与之谈论喜好的话题,分散其注意力,必要时适当的身体接触如握病人的手,使其感到亲切放心的感觉。定期告知手术进展的情况,保持手术室的安静,器械轻拿轻放,严禁大声喧哗和随意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遇到意外情况时保持冷静处理,切记惊慌失措、大声喊叫。医务人员在讨论病情时,也应注意方式、方法以免病人怀疑自己的病情恶化,从而影响手术的进行和术后的康复。

3.3 术后的心理护理 术后患者的心理护理:手术结束后,治疗并没有结束,随后的访视对患者的身体恢复和继续治疗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3]对于术后出现的其它问题,术后的心理护理不能简单的停留在询问上,要及时汇总病人的各种生理、心理反应,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和亲切的安慰,使病人在术后得以迅速恢复,达到手术的良好疗效。

4 结果 以上510例病人经过手术室护理人员完善的心理护理,均保持了稳定的情绪,降低了心理紧张压力,安然度过手术期。通过对手术时患者的心理护理,我们认为心理护理的目的,就能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始终处于最佳精神状态,安全、顺利地渡过手术关,为手术的成功及术后的恢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由此可见,手术时病人的心理护理是不可忽略的内容。手术室中的护理不仅是一门精细的技术,更是一种无微不至的关怀,不仅能减轻手术患者的恐惧心理和疑虑心理,更能让患者有战胜疾病的决心,让整个手术过程在和谐和安全中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陈昌珍,罗丽平.手术室实施人性化管理的体会[J].全科护理,2009,7(8B):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