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解决办法范文

时间:2023-07-31 17:42: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危机解决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危机解决办法

篇1

以前,问题的解决办法很简单:一旦国家遇到资不抵债的情况,当局要么将银行家的财产没收,要么让货币迅速缩水贬值。这些快刀斩乱麻的办法幸好不会古为今用。今天,同样的问题出现了。与以往解决方法不同的是,各国纷纷一掷千金,努力填补经济危机的黑

洞,花费和积极性都是史上罕见的。在欧洲,近1100亿欧元注资救市;在美国,保尔森计划达到了5500亿欧元。这都是少有的大手笔。出手固然大方,然而巨大的财政赤字谁来填补?谁来为庞大的经济振兴计划买单?有预计称,美国今年预算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将超过10%,欧元区国家也很难维持在3%标准之下。

这些国家开销如此之大,有谁能向其提供贷款?中东产油国还是亚洲的日本或中国?以前,这些国家能把在对外贸易中挣得的大笔收益借给美国或欧盟。但由于受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国在贸易中已没有原来那么多“油水”可捞,对美方的贷款也会随之减少。

同样,随着经济危机,油价下跌,中东产油国富翁们的钱袋也不如以前充盈了。投资者们更是抓紧钱袋,不轻易投资,因为此时的投资收益率几乎达到了历史最低。然而,利率应该会重新提升,因为一场争抢投资者的竞争即将在负债国间展开。

可是这些国家如何清偿这笔巨额债务?圣诞节前,接受了俄罗斯贷款援助的冰岛还是有多家金融机构破产。许多像冰岛、瑞士这样的小国,一个金融机构的破产,其影响都是非常严重的。

一部分乐观人士认为,虽然国债负债水平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剧增,但不能光盯着此指标看就忧心忡忡,不能以偏概全。虽然美国从40%上升到到60%,法国从65%增加到80%,可再看看日本,此百分比已达到 160%,国家经济仍未到崩溃边缘。

悲观者则认为,金融体系的巨大黑洞是不能全靠纳税人的钱来填补的。这部分人一致认为,当前振兴计划的偿还周期将延续几代。

我们的后代真的要为这场振兴计划买单――拯救源起于华尔街而波及全世界的经济危机?危机结束后,发达国家为了摆脱负债,只会有两种解决办法可选:一种是祸及子孙的办法――父债子还,增加赋税,减少公共财政支出;一种是就地解决的办法――子谋父财,适当通胀,牺牲当前储户利益。这些储户是谁?是我们的长辈前人,他们存的是用来养老的血汗钱。到时如果当局采取适当通货膨胀的办法,国家债务负担可相对减轻,可债权人,也就是我们的长辈,他们的血汗钱就要缩水贬值。

篇2

关键词:云货币 贸易与货币制度 现状 唯一性

我们知道,货币的发展史,从羊,到金属货币,到黄金,到纸币,到电子货币(带芯片的银行借记卡),无不表现出每一个阶段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水平。

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相互间交易变得无所不在,经济的发展,贸易的发达,人们越来越得到经济和贸易及其一体化的好处。笔者在分析研究经贸一体化的问题,例如欧盟,刚成立的拉美一体化(撇开美国和加拿大),亚太一体化。从中发现,一方面,各国都有经济贸易一体化的诉求,另一方面,我们看到世界经济、军事霸主,美国又采用军事、政治和外交方法,东连西横,为保住自身利益,压制中国和其他经济体。当今世界经济现象可谓眼花缭乱,实质上还是各国维护某根本利益决定的,美国尤其表现得更明显。

美国经济逐步好转,但美元靠航母维护的局面,最终必然要失败的,靠美元剥削其他国家,近几年剥削中国,是不会和谐发展的。从经济角度分析,美国如不顺应经济规律,尝试改变贸易—货币霸权制度,其经济必然走向崩溃。

看欧洲经济,单靠一个德国,也无济于事。中国经济,有人认为是“一花独秀”,有人认为是“即刻崩溃”,笔者看法是,二者均为无知的说法。因为当今世界经济和贸易发展到今天,经济和贸易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经济晴阴相伴,必然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应该是个基本判断。我们翻开百年中国近代史,西方列强,为什么不惜使用武力、鸦片等办法,绞尽脑汁,打进中国来。就是看好中国这块大市场,无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根本原因是,追逐经济利益,转嫁危机所引发。美国和北约,为什么要收拾伊拉克、利比亚、伊朗、叙利亚,进而最后再围堵中国,就是要保住其现有的利益,不想改变,坐享其成。

笔者认为,收拾这些国家,维护美元的独霸地位,这个办法能持续下去吗?答案是否定的。欧洲的福利制度超前设计,导致欧元必将破产,德法修修补补,这种无牺牲精神的办法,勉强过了今天,但肯定过不了明天。

中国经济,既得利益者,认为中国“一花独秀”,2008年救美国,2011年要救欧洲,用最基本的经济学常识来分析,结论是吧无知当理由。今天“银行道德说”、“福利超前说”、“流动性陷阱说”、“美元阴谋说”等等观点,甚嚣尘上。

笔者研究认为,世界贸易—货币制度,跟不上世界经济发展的步伐,或者说背离了经济发展的规律。美国、中国等既得利益者,阻挠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阻挠贸易货币新制度建立。例如美国不惜发动战争来维护美元的霸权,带来全面危机。如果继续走这条路,世界经济将走向倒退,中国并不能独善其身。建立云货币,即建立世界新“贸易——货币制度”是唯一的解决办法。

这个构想是,世界“贸易—货币制度”采取双轨制,在亚太地区真正按经济规律办事,实施云货币制度。这样,即会控制住世界经济现实的货币总量,稳住货币,使贸易平衡逐渐得以实现,逐步解决国与国之间财富分配,并趋于合理,维护贸易正常进行。

贸易—货币新制度,从贸易货币发展史,科学技术,生产力发展史,我们得出了商品交易距离不断拉近,使所有贸易实现成为可能。理由是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不断进步,迅速改变和推动贸易发展。本文论述的云货币功能唯一性,是新贸易—货币制度成立的核心所在。

我们知道,货币有三种功能,即交换媒介,计算(也称计价单位)功能,储藏功能。而云货币为什麽只有一种功能?

云货币功能,就是计算功能,没有其他功能。这一点和传统?货币是相似的。为什麽没有交换功能,笔者已论述过,即“随着交易距离不断拉近,使云货币丧失了媒介的功能”,就是今天拿着银行给你的电子货币(含芯片的借记卡卡),就可以买东西,不必拿着钱了。为什麽货币有储藏功能,我们知道货币本身也是商品,其本身有价值,因为受交易距离的影响,很多交易不能即期实现,为了预期实现其价值,而停留下来,为未来交易准备着。通俗地说就是先放进仓库。

今天,由于信息和物流高速公路的发达,已不需要建设更多的仓库存放商品是一样的道理。云货币也一样,由于云的功能和特征,使云货币失去了储藏功能。加之云货币的无限虚拟化,其本身也失去了商品属性。

世界经济危机,是生产、消费、分配不平衡造成的,货币原本就是交易的产物,为交易服务而存在。但今天的货币,不但不能为平衡而服务,由于其储藏功能和其流动性特征,,无论用怎样的“錨”,也拴不住货币“这匹野马”,无论往盆里放多少“面”,这盆“面”也和不好。看中国金融管理状态,典型的一盆稀汤“面”。

商品—货币,货币—货币,货币—商品,在这个不断循环反复的过程中,一方面,实现了相互间交易,无论是商品与商品,还是货币与货币,还是商品与货币。另一方面,由于货币种类很多,货币又不断无限虚拟化,在任何一个交易过程中,不断产生与贸易本身无经济本质关系的货币量。因为贸易受不同的劳动生产率,货币发行量,商品消费量,关税等因素影响,新增货币量难以计算。加上货币之间虚拟的交换和游戏。综合的货币量不断膨胀。这就是,欧元走进死胡同,美元靠狂印维系,中国亦步师傅后尘,虚拟和扩大基础货币量,来解决贸易不均衡问题,这就是世界经济危机的根源所在。

篇3

采访开始后,李泊洲简单的向记者介绍了大连的会展历史。据介绍,早在1995年,大连就率先提出了“会展经济”这个理念,1997年大连国际会展中心建成并开始投入使用。与此同时,大连是全国第一个创建会展办的城市,也是第一个率先出台展览业服务管理办法的城市,这些措施的出台为大连会展业的科学、规范化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提及大连为何要走专业化、特色化而不是综合化的道路时,李会长告诉记者,大连的地理位置不同于上海(扇面腹地)、不同于武汉(中心腹地)、也不同于北京(国家的首都、政治文化中心),大连三面环海,客观条件是受到限制的,因此承办具有一定特色和吸引力的展会是大连的必然选择。

近几年来,大连的会展业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专业化、特色化的会展之路是大连会展业的前进方向。汽车展、服博会、软博会等一系列大展,已经成为了大连会展业发展的重点行业,90年代,在担任大连市市长期间,就特别重视会展业的特色化发展之路。服博会,软包会,等一系列时尚类的展会,符合大连的发展大局。2007年夏季达沃斯经济论坛的举行,将大连的会展业服务水平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而2008年海运年会的成功举办,也推动了大连向东北航运中心目标进一步迈进。这些展与会的成功举办,为大连在国际上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提及大连下一步的发展规划,李会长强调说,大连市要继续加强对会展业的规划、引导,规范其有序发展。与此同时,采取联合办展,积极和行业内加强合作,与展览公司加强互动和沟通,满足市场的最新发展需求。总体方向就是既要做强做大,打造东北亚的“国际会展名城”;又要注重两翼齐飞、全面发展,既要突出展,还要重视会。

会长谈“展”

2007年,大连会展业吸引参展企业21595家,比上年增长16.6%,其中来自79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企业1540家,分别增长12.9%和16.1%;参观人次484.1万,增长1.9%。

大连的展览无论在规模还是质量上,都是极具规模和影响力的。这几年来,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大连汽车展以及中日贸易投洽会。大连汽车展的展览规模超过了8万平方米,为了保证正常的参观秩序,组委会不得不卖票,因为车展对老中青三代同样具有吸引力,几乎车展举行的每一天,都会出现观众爆满的现象。中日贸易洽谈会,来自日本23个都道府县的178家企业在大连进行了集中展示,同时约有5600多名国内外贸易商到会洽谈,展会规模达到了6000平米。可以说,这是一次不出国门的对日招商,是一个极具专业性和针对性的展会,日本企业感到非常满意,中国的采购商也纷纷达成了采购意向。另外,2009年大连中日贸易投资展示洽谈会的申请工作已经启动,相关审批程序正在进行中。如果审批成功,届时的展会规模将会超过12000平米。

不可否认,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问题就会接踵而至。现在各个城市都有了会展的概念,展览业也成为了他们重点关注的行业,因此就会有雷同和竞争的情况存在。“垃圾展”、“重复展”等层出不穷,给参展商的市场环境造成了极大混乱,这些都为行业的规范化发展带来了安全隐患。大连面临这样的问题,其他城市同样如此。

特别是2006年6月,大连又出台了新的会展审批政策,即会展的主办机构或者相关具有办展资质的企业实体,直接到工商局注册就可以了,这样就使那些主办单位进入到一种“没有婆婆管”的自由状态。两年之后,问题油然而生。“垃圾展”、“重复展”大量出现,为有效解决这个问题,贸促会通过引导、协调、服务的工作方式来加强监管,这与以往的直接管理有着本质区别。同时,贸促会还出台了《展览业指导服务保护》,目录,这个目录是参照外经贸招商引资相关规定制定的,分别对哪些展会需要鼓励、哪些不支持的进行了辨别和筛选。因此,这个展览指导目录受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为了应对会展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这些问题,现在大连又采用了与国家级行业协会联手的策略,利用其固有的关系、优势、网络,把本地展会做大做强。同时,不断降低中小展会的数量,重点突出大展的规模和品牌性。从全国来看,“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情况还普遍存在,因此要加强对那些展会的规范指导,不断完善市场秩序。对于重复办展、跟风办展的有效解决办法就是将那些重点展会如服装节、汽车展等分成相对固定的大展会,避免重复竞争、浪费资源的情况出现,力图打造全国品牌乃至世界品牌。

会长论“会”

国际会议是世界各主要城市竞争的重点,举办国际会议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和消费,同时也成为展示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牌、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有效平台。

会展不能光有展而没有会,大型国际会议更能带动一个城市的品牌和影响力。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了,这些年中国展览业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然而我们在主办国际会议方面,做的还是不到位。

因为经常出差的缘故,我能注意到国外的很多城市,每年都会举行一些很有国际影响力的会议。会议期间,各行各业的领导都会出席,这为举办城市赢得了很高的关注度,同时也提升了城市自身的品牌和影响力。这让我们不得不反思,中国的会展业其实也应该两翼齐飞、均衡发展。李会长一针见血的指出了中国会展业目前存在的主要弊端。

在发展会展业的过程中,我们不仅把展览业作为经济新增长点,同时也将注意力放在会议产业的发展上,实现会议与展览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

2007年夏季达沃斯经济论坛在大连举行,这届论坛的成功举办,为大连赢得无限的殊荣。达沃斯的申办工作从2006年6月就开始了,当时国内共有四个备选城市,竞争十分激烈。最后经过相关组织机构的调查,以及我们在现场的陈述、答辩,达沃斯经济论坛最终花落大连。为了抓住这个契机,将大连的会展业带到一个更高的水平。我们在交通方面实行了单双号出行的政策,举全市之力办成一届令世人瞩目的国际盛会,也成为了大连市上上下下的一致目标。达沃斯带给大连的荣誉和影响力超过了预期的设想,因此其他城市也纷纷效仿,不惜一切代价来争取主办权。令我们感到无比庆幸的是,明年9月,达沃斯经济论坛将继续在大连举行。

会长话“危机”

篇4

经济危机后的学习:每次都晚一步

货币政策实践的每一次进步,都来自经济领域的一场灾难。从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可以看出,货币问题绝非小事,通货紧缩有可能带来痛彻肺腑的经济衰退。从20世纪70年代的通货膨胀能够知道,通胀是一种货币现象。可以通过适当的货币政策加以控制。但在本轮全球经济危机中,很多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觉:尽管灾难正在亦步亦趋地慢慢走向尾声,但很多央行的政策制定者们还远未认识到自己为何遭遇失败,也不知道如何在将来做得更好一点。

尽早认识到经济危机的天性,可以让政策制定者们更为迅速地改弦更张,避免引来更多的痛苦。但问题是,货币领域的教训从来不曾被快速吸取。1932-1933年,各国政府小心试验再通胀,终于在长达4年的衰退之后迎来了复苏。但美国在收紧货币政策之后的1937年再度陷入衰退,只有在其货币政策服务于战争需求之后,经济衰退才被真正击退。一直要到战争结束后的10年里,经济学家才开始厘清货币收紧、通货紧缩与经济衰退之间的联系。到米尔顿·弗里德曼和安娜·施瓦茨出版其名著《美同货币史》时,时间已是1963年。

20世纪60年代,通胀率开始了长时间的持续攀升。到70年代,富裕国家的通胀率达到了两位数。但直到80年代,各国政府才开始通过货币紧缩挤出通胀。当时,知识界的努力要比政策领域的试探先行一步——货币主义的拥趸和理性预期理论的支持者们已经对恶性通胀做出了解释,但各同央行的决策者认为,用紧缩政策击退眼前日趋上升的通胀才是更为紧要的事。

最近一次全球经济危机其实始于20世纪90年代,当时日本经济陷入停滞,开始了所谓的“失去的十年”。经济学家很快开始为日本经济把脉并提m政策建议,但争论的焦点却是:在很多富裕国家也陷入与日本类似的经济危机时,日本经济危机是否无解。对于舆论提出的快速解决办法,各国央行只是做了小心翼翼的尝试,而且时机上已经有所延误。

“两个零”与三套观点

富裕国家的经济危机取决于“两个零”。首先,随着央行控制利率接近于零,决策者如果继续实施宽松政策,就会面临损失。另外,随着通胀率接近于零,经济疲软与通货紧缩之间的纽带出现断裂。在通胀高企时,汹涌的失业浪潮很快就会降低价格增长的速度;而在通胀低迷时,工资与价格的粘性将钝化失业带来的影响。这样的局面将使央行无所适从。

这种迷局引起的讨论还在继续。争论的一方准备放弃货币政策——自打2008年利率首次降低至零后,他们就一直坚持这种观点。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非传统政策工具未能带来充分就业,另一些人也加入了这一方。但就像那些认为货币政策无法阻止衰退或是抑制通胀的人一样,这伙人认为“零”意味着需要采取其他战略手段,或者干脆弃械投降。

另一方是机械主义者,他们认为央行的大框架是对的,只是需要找到一些新的政策工具。在他们看来,如果通胀率降至目标以下,而主要的政策利率接近于零,则应该着眼于长期利率,将其降至零;如果只是需要给经济注入更多的活力,则央行可将注意力转向民间贷款和证券利率,将其降至零。

这一方的观点赢得了日本的青睐,日本央行于本世纪初首次推出了量化宽松政策。而在应对2008年大衰退的后续影响时,其他富裕国家也采纳了这种观点,美联储和英格兰银行都在其标杆利率降至近零后发起了量化宽松。

也有人强调预期。也就是说,货币政策立场取决于市场对央行在变动的经济环境中做出何种反应的预期——这在央行业务中并不是一个能够引起争议的话题。但这也意味着,通过告诉市场哪些因素有可能在将来引发利率上升,央行可以无需调整利率就收紧或放松现下的货币政策。

这种观点在过去两年中占据上风。自2011年起,美联储在其政策通报中列入了利率上升的大致预计时间。同年8月,该通报称利率有可能在2013年年中以前保持低位。12月口风改变,声称利率将随经济变量变动——比如失业率和通胀水平。美联储认为,如果通胀预期高于其目标(2%)的幅度不超过0.5个百分点,则利率将保持低位,直到失业率降至6.5%以下。英格兰银行近期也采取了类似手段——如果未来两年通胀预期高于2%的幅度不超过0.5个百分点,且金融系统保持稳定,则其主要的政策利率将不会提高,量化宽松也将持续到失业率降至7%以下。

“预期”论获得决策者青睐的原因在于:央行对量化宽松的风险一收益均衡估计一直在恶化,银行家们似乎对政府债券更感兴趣,而对回购印象稍差,并且不愿听到人们对量化宽松副作用的抱怨——比如扭曲金融体系,或是导致恶性通货膨胀。

脚下的路,依然艰难

尽管充分需求和稳定通胀之间的关系似乎已被质疑,但西方国家的央行人士仍未更新其理念。当然他们也进步了一点,随着失业和通胀走向上限,他们正逐渐认识到:除了通胀率所包含的需求信息之外,还有另外一些相关的需求信息。但这种进步并不彻底,他们仍将高水平需求定位于控制通胀的目标之下。

全球范围内,仍在上升的通胀率意味着经济正在接近其结构强度极限:增长已经开足马力。在这一水平之上增加需求只会过犹不及,而任何无法确定结果的增长都只会加剧通胀。

人们需要一个可替代的经济计量体系。名义GDP——也就是以美元计量的经济生活中全部的开支和收入,一直是西方央行用以衡量经济的指标之一。很难想出另一个指标,能比用年度美元开支衡量经济总需求更好。

名义GDP的支持者们认为该指标有着很明显的好处:一是几乎没有货币政策混乱现实情况的风险,比如眼下这种需求未被通胀完全反映的情形;二是通过以需求而非通胀定位市场预期,可以显著缩短经济周期;三是着眼于名义GDP可以更好地对供应动荡加以管理,在经济受到短缺困扰时提示实施宽松政策,在经济生产过热时提示实施紧缩政策。从眼下的情形看,如果从名义GDP视角人手,则应实施货币宽松政策,央行应该着力解决需求不足的问题。

名义CDP在西方银行中仍有市场。变动的通胀目标调整近似于或可被调整为名义GDP目标。很明显,美联储和英格兰银行将失业限值纳入政策考量,就是承认通胀目标调整可以奏效。但这两家机构都没有采纳名义CDP目标中最为重要也最为强力的部分:容忍甚至追求更高的通胀,同时不放弃名义锚货币政策。

如果说现在的变革最终趋向名义GDP目标,这话有点武断,尽管事实可能就是如此。将通胀目标调升到3%-4%并且转向更为灵活的目标调整,可能会成为西方银行的一种选择。更为激进的理念,比如转向电子货币——这样政府就能采用负利率,也可能最终赢得支持。另一种可能则是,加强财政政策对经济周期的反应灵敏度。

央行该做什么

尽管大量的远期货币政策在过去五年内问世,但惨淡的现实似乎仍未被进一步认识到——在更高的通胀和负的名义利率之下,富裕经济体将继续承受代价沉重的需求、产出和就业不足。

篇5

关键词:通货膨胀、影响因素、治理方法、解决对策

近几年来,我国的人民群众都可以清晰的感觉到我国的通货膨胀给我们的生活所带来的影响以及那种无形的压力,虽然,我国的政府也一直再努力,一直在试图通过宏观调控来对我国的通货膨胀现象作出一个控制以及调整,但是,结果却一直不怎么明显,我国的通货膨胀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依然困扰着人民群众的生活。而又是什么导致了我国通货膨胀现象的发生以及出现呢?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因为在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之后,大量的外资开始急速流入我国,而为了刺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的外汇诸备以及流入市场的流通货币都开始大量的增加,进而,也就导致了我国的物价持续上涨,造成了通货膨胀现象的出现,并一直持续至今。

一、导致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

1、流动性过剩

流动性过剩,是当前导致我国通货膨胀这一现象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因为流通性过剩,人民币失去了其本身所应具有的价值,直接导致我国的物价持续上涨,造成通货膨胀现象的出现。自上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出现之后,大量的外资纷纷进入中国,尤其是在美国开放国债购买政策之后,更是直接导致了大量的美元进入了我国的经济市场,而为了能够有效的推动我国的经济增长,我国增加了大量的外汇储备,同时也向经济市场投放了大量的流通性货币,而这些货币的货币的投放,并没有做到与我国的市场经济的发展相平衡,而是造成了一种供大于求的经济平衡被破坏的现象,外加上近几年来人民币一直不停的升值,而美元则是不停的贬值,这有间接的造成了人民币本身所具有的价值的失去了平衡,引起了我国市场需求的迅速扩大。

2、需求拉动

我国是进出口贸易的大国,就更容易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这也是造成我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之一。比如,在近几年来,由于世界性的自然灾害,造成了世界粮仓的粮食总储量的大幅度下降,自然的,也就导致了粮食的价钱的上涨,那么,我国进口粮食的价格也会跟着上涨,外加上我国国内近几年来也受到了自然灾害的威胁,国内的粮食也大大的减产,这就直接造成了我国对于粮食需求的提高,综合以上两种因素,我国粮食的价格自然就会居高不下,也就会造成所谓的通货膨胀。

3、长期的外贸顺差

我国是进出口贸易大国,进出口贸易对我国的经济能够形成最直接的影响,而在近十几年的外贸交易中,我国的贸易一直处于顺势状态,而且顺差额度也越来越大,这也就导致了我国的外汇供给也在持续的上涨,而且,上涨的额度也是越来越大,所以,为了能够有效的保证我国的汇率的稳定性,我国不得不大量的购买外汇,也就造成了我国外汇储备的大量增加。

4、非理性消费增加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虽然消费者是通货膨胀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中的受害者,但是,消费者同样也可以是通货膨胀这种经济现象出现的推动者,消费者非理性的消费,就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一个不可推卸的原因。尤其是在我国近几年来对房地产行业进行推动之后,导致房地产行业的飞速发展,房价自然也就跟着飞速提升,而在有心人士的推动以及炒作之下,消费者就开始非理性的购买房子,直接导致了房价的继续上涨。

二、解决对策

1、控制货币供应量

货币量的过大供应,是导致我国通货膨胀最主要的原因,所以想要有效的解决通货通胀所带来的问题,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对于我国货币供应量的控制,使我国的货币供应量与我国的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保证我国的货币其所应具有的本身的价值。而想要控制我国的货币供应总量,就需要政府的干涉,首先,政府可以适当的减少在市场上的货币的投放量,同时,在现有的基础上,适度的对当前的信贷模式进行更为严格以及高标准的调整,比如,通过提高信贷利率或者是限制信贷额度的方法来进行调整,通过这两种方法,有效的控制货币量的增长,使我国的货币供应量能够尽快的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2、放宽外汇控制政策,使汇率自由发展

上文述说,引起我国的通货膨胀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我国的对于外汇的储备量过于庞大,为了控制我国的汇率的稳定不得不大量的购买外汇而在市场上投放了大量的货币,所以,想要控制通货膨胀,也要解决这方面的问题,而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放宽外汇控制政策,使我国人民币的汇率自由的发展。以往,我国的外汇交易都是通过中央银行来实现的,所以, 为了保证外汇交易的有效进行以及保证和控制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发展,央行不得不扩大外汇储备量,增加了市场上货币的投放量,而现在,在此基础上,可以适当的放宽外汇控制政策,允许银行间进行外汇交易,同时,放弃对于人民币的汇率的控制,让人民币的汇率自由的发展,这样一来,央行就可以解放外汇占款,并通过外汇储备对外汇供求进行有效地调控,有意识的逐渐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一劳永逸。

3、加大农业生产,稳定粮食价格

粮食价格的持续上涨,也是导致通货膨胀的因素之一,尤其是在当前的国际粮仓大量减产的时候,我们更应该通过自身的努力,通过加强对于国内的农业生产的投入来增加我国自身粮食的生产总量,通过自给自足来解决因为粮食价格上涨对通货膨胀所带来的影响。

4、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

消费者是通货膨胀的受害者也是推动者,所以,我们应该有意识的引导消费者的理性消费,比如在对于房子,车子以及黄金的购买上,都需要理性的对待,不能因为盲目的从众心理而进行非理性的消费,间接的推动了物价的持续上涨,导致通货膨胀压力的增加,反过来又让自己成为受害者。

结束语:

虽然我国的通货膨胀现象已经发生并存在了很长时间了,而且也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但是,这不代表着是无法解决的,只要我们能够理性的对待问题并解决问题,从政府、金融机构以及消费者等各方面统一入手,就一定能够解除通货膨胀给我们生活所带来的影响。

参考文献:

篇6

东南亚国家联盟(AssociationofSouthEastAsianNations)简称东盟(ASEAN),前身是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7日至8日,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8月28日至29日,马、泰、菲三国在吉隆坡举行部长级会议,决定由东南亚国家联盟取代东南亚联盟。东盟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①。

一、东盟概况

东盟的领导纲领是《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它确定了东盟的宗旨和目标:以平等与协作精神,共同努力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遵循正义、国家关系准则和《联合国》,促进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促进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科学等问题的合作与相互支援;在教育、职业和技术及行政训练和研究设施方面互相支援;在充分利用农业和工业、扩大贸易、改善交通运输、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进行更有效的合作;促进对东南亚问题的研究;同具有相似宗旨和目标的国际和地区组织保持紧密和互利的合作,探寻与其更紧密的合作途径。②东盟积极发展与亚州其他国家的关系。东盟在十年前就建立起了将中、日、韩包容在一起的东亚合作框架。中、日、韩承认和支持东盟的主导权,并且愿意以东盟为核心,以3个10+1的模式构成未来的东亚经济共同体。

二、东盟国家经济合作产生的问题

1997年的金融危机极大地削弱了东盟国家的防务建设。资金匮乏和缺乏共同的防务政策交织在一起,更加让东盟国家的防务建设雪上加霜。不过可以肯定,如果东南亚经济恢复并有较大的发展,地区一体化的发展及其在政治、外交、防务政策等方面的反映,还会冲击东南亚经济发展的现状。虽然如此,东盟国家经济合作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东盟经济合作过程中产生的争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巨大。东盟的10个成员国中,既有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如新加坡,又有越南、缅甸、老挝、柬埔寨等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存在巨大差异。新加坡的人均GDP目前已近3万美元,而越、老、缅、柬四国还不到400美元,人均GDP相差约70倍,远远高于欧盟内部的16倍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内部的30倍的差距水平。东盟国家内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利于成员国间经济政策的协调③。2.成员国经济优势互补性不强。东盟国家在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方面互补性并不明显。东盟成员国大都推行出口导向战略,出口产品多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近年来又大都转向下游的电子信息产品,国内经济结构和出口产品结构上呈现出雷同化的特征。亚洲经济危机中暴露出来的东盟国家产业结构单一化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纠正,劳动密集型产业科技投入不足、生产率低下的弊病并没有根除。3.起步晚,创新低。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相比,东盟处在一个较低的发展阶段。经济和贸易结构的雷同化限制了东盟内部各成员国贸易创造效应的发挥。4.东盟内部市场的相对狭小加重了其对外部市场的依赖。2000年下半年以来,美国国内需求趋于疲软,经常项目逆差开始逐渐减少。其消极影响也开始波及到东盟国家,特别是“9.11”事件发生后,随着美国及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东盟的经济和对外贸易也相应滑落。5.对于东盟成员国来讲,争夺主导权的斗争始终没有停止。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三足鼎立,难以形成和谐的发展框架。现实情况表明,区域经济合作离不开核心经济力量的协调和引导。东盟成员国中这种核心国家目前尚不存在,中坚力量的缺乏降低了东盟各成员国之间的凝聚力。在1997年的金融风暴中,东盟各国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竞相贬值本国货币,造成危机在各个国家中迅速蔓延,东盟内部缺乏核心力量和共同应对机制的弊端暴露无遗①。总之,核心经济领导力量的缺乏以及内部成员争夺领导权的“斗争”将使得东盟发展布满坎坷。

三、世界其他经济组织解决贸易争端的借鉴

解决东盟经济合作争端的方法必须参考与借鉴其他经济组织的经验,其中北美自由贸易区与世界贸易组织在这方面的发展最为成熟。1.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争端解决机制的原则是②:(1)磋商。按照北美自由贸易第20章规定,一个争端的解决,首先要经过争端双方的谈判和磋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规定,只要出现任何可能影响本协定成员国权利的事情,该国政府可要求和其他有关国家的政府进行协商,后者将尽快给予答复。第三国有权参加两国间的协商,或自己单独进行协商。磋商不仅能防止针锋相对的报复,而且能促进各成员遵守NAFTA义务。(2)专家组仲裁。如果在贸易委员会干预后,仍不能找到互相满意的解决办法,任何磋商方可以书面请求成立专家组。为保证迅速解决冲突,诉讼规则确定了严格的期限。专家组应在其成员选出后的90天内向争端国提出一份保密的初步报告,除非争端国就这一期限达成其他协议。争端国将在14天内把对报告的评论向专家组报告。专家组在提出初步报告后的30天内,向争端国提出最终报告,并送交贸易委员会轮阅,贸易委员会通常将公布报告。(3)裁决的执行。自收到专家组报告之日起,争端国应对争端的解决办法达成协议,解决办法一般应遵循专家组的建议。如专家组确定被诉方的行为不符合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义务时,争端国在专家组提出建议后的30天或互相商定的其他期限内仍不能达成协议,申诉方可中止执行给予类似的好处,直至问题得到解决。(4)专家证言程序。为了保证专家组裁决客观和公正,NAFTA设立了专家证言程序。根据协定的第2014条和第2015条的规定,专家组可以在环境、健康、安全或其他科学领域中使用技术专家。在争端国的要求下或专家组认为必要时,专家组可以要求有关技术专家提供专家证言,或就争端国在争端解决过程中对环境、健康、安全或其他科学事项的事实提供书面报告。总的来讲,它仍是一个解决政治性争端的机制。2.世界贸易组织(WTO)争端解决机制③世界贸易组织(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特点是:(1)统一性。1995年1月1日争端解决机制得以执行以后,所有的经济贸易争端都纳入到争端解决机制的规则之中解决,诞生了统一的争端解决机制。而且,在争端解决机制中明确规定,争端解决机制与其他协议的规定有冲突时,按照具体协议的规定,即采取特殊优先的原则。(2)效率性。在WTO框架内,采取“反向一致”或称“倒协商一致”的做法。只要不是各方一致反对,则有关决策就可获得通过,这样仅有一方或几方就不能阻止争端解决程序的进行,除非各方经协商一致作出否决的决定。另外,如果争端各方对专家组成员组成不能达成一致,则由总干事来作出决定。(3)强制性。WTO争端解决机制规定了解决争端的办法,使用最多的就是要求违反协议的一方撤销那些不符合WTO协议的措施。如果不能撤销,一般可采取提供补偿作为替代办法。如果违反协议一方也拒绝提供补偿,那么只有实施报复了,也就是受损害的国家得到争端解决机构的授权后,可以针对违反协议的成员暂停实施贸易减让或履行义务。

篇7

人力资源部,再不是负责填表和招聘的任务,更策略性的工作正等着他们处理。

人力资源举足轻重

有关“人”的因素在企业中顿时成为极其重要的环节;如何以更少的人力资源获得更大的生产力?如何改善员工的表现?……令亚洲区的人力资源界感到传统的被动和支援的功能,如为员工填表,处理福利和招聘等事宜,已不足以应付今天的需要。以香港为基地的AonConsulting的董事PatrickManule指出:“我们有一整代的人力资源界的服务人员,从未处理过目前的经济下调情况。”

但新的挑战也带来新的机遇。人力资源的危机令人力资源经理的角色日渐重要,他们可趁机为企业提供解决办法,以加强他们的信誉及证明他们的价值。若他们做不到时,却可能面临被外界的人力资源顾问取代,而变得微不足道。

在八十年代后期及九十年代初,美国因经历一轮的企业“减肥”行动,而令人力资源界的地位提升,最大的美国企业更经常将人力资源部的猛将晋升至副董事长的级数。亚洲区的人力资源人员,也随着企业的转型和经济危机的考验,而跳出传统的角色,企业的主管层要求他们在减少人手和节省成本方面提出建议;而员工则期望人力资源人员可代他们发言。

裁员冻薪“小心轻放!”

人力资源人员要处理最棘手而敏感的问题,必然是裁员冻薪了。在处理这些问题时,人力资源人员要认清企业的前景,然后考虑一连串的可行方法:冻薪?裁员?还是以其他方法减少人手。可以肯定的是,这总会令劳资双方关系紧张,如果在过程中的任何环节处理不当,便会闯出祸来。

缺乏经验的人力资源经理会弄出错误来,例如他们未能掌握机会,以再培训和重新调配工作等措施加强员工的信任,及赢取他们的忠心,只顾裁员或以不怜悯的心态对待员工的困境。无论大企业或小公司同样会犯错:它们操之过急,未作周详准备。如香港电讯公司曾尝试以“一刀切”的方法减薪,要员工答应,否则会遭遣散。这样只会削弱员工的士气和破坏公司的公众形象。但许多时人力资源部其实没有参与讨论解决方案,只是执行既定事实而矣。

求诸外力以补不足

正因传统的人力资源人员没有处理裁员冻薪的经验,及其衍生出的种种问题,这造就了外界人力资源顾问的机会。DavidsonAsociates的大中华区执行董事JonRittger指出其公司的人力资源顾问工作在去年的收入已增长一倍。

而在吉隆坡的Professional&OrganizationDevelopment的执行董事ThomasChow也指出,该公司去年已有十二个涉及企业裁员的工作计划。他强调处理裁员要先有缜密的计划:由清晰地传递信息给员工,以至给予员工在最后工作天的妥善安排。

有时企业确实需要外界人力资源顾问将一些事情弄清。如香港的一家人造圣诞树生产商Boto,便找来外界人力资源顾问评估它所有的十个部门经理的技巧,以便为公司的将来作策划。公司的董事BillyChau更为这些经理定出目标,并将薪酬和表现挂勾。

DairyFarm的区域薪酬及福利董事DaveKohutynski表示,现时的经济环境提供了一个好机会给企业改变,人力资源经理要以清晰的商业知识去协助企业决策。而Kohutynski为DairyFarm引入加薪和花红与表现挂勾的制度。香港人力资源管理学会会长麦平安说:“雇主正要求他们的人力资源人员有所回报。”现在雇主或未能取得他们所要的,但对那些有能力适应的人力资源经理来说,今天痛苦的学习经验,会是明日成功之匙。

篇8

关键词:贫困;稀缺性假设;双约束假设;生产过剩

中图分类号:F1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6-0074-05

一、西方主流经济学无法解释和解决贫困问题

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陷入低谷,发达国家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分化扩大问题更趋凸显。严峻的现实表明:即使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发达国家,贫困这个一直伴随人类历史的难题仍然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对此,西方主流经济学恐怕难辞其咎。在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理想的市场经济是一个能够自动实现均衡的经济体制,即所有物品和劳务都能按照市场价格自愿地以货币形式进行交换,所有市场主体都能从社会上可供利用的资源中获取最大的利益。因此,贫困问题根本无法放人西方主流经济学“完美”的分析框架中进行讨论,更遑论得到解决。对于这一点,西方主流经济学家也很清楚。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在其著名的经济学教科书中承认:“作为一门科学,经济学并不能答好这类伦理的和规范性的问题:我们的市场收入(如果可以这样说的话)应该有多少份额转移给贫困家庭。这是一个只能由投票箱去回答的政治问题。”此外,哈佛教授曼昆(Gregory Mankiw)、著名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等也在不同场合表达了相同的观点。

以上情形充分说明:对于贫困问题,直到目前,西方主流经济学既无法解释其存在的原因,更无法拿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因此,我们必须突破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束缚,从根本上改变贫困问题解决方案的寻找方向,才有可能在人的平等、尊严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建立一种能够彻底解决贫困问题的新方案。而要改变贫困问题解决方案的寻找方向,可能意味着要颠覆传统的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框架。在这一方面,中国经济学界事实上有其独特的优势。因为中国经济学界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研究框架,即经济学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然而,这种优势目前也是一柄双刃剑,也遇到了挑战。因为在西方主流经济学无法解决贫困问题的情况下,意味着经济学必须针对现实,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而且不仅理论上需要经济学者提出对贫困的科学解释,现实也要求学者们提出能够解决贫困的可行方案。而程恩富教授为了发展经济学而提出的“资源和需要双约束假设”,为解决这个理论与现实的困境带来了可能。从“资源和需要双约束假设”出发,我们不仅可以清醒地认识到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框架中的逻辑错误,更能为贫困等经济问题的解决开辟新的理论空间。

二、西方主流经济学无法解释贫困问题的原因,在于其稀缺性假设中存在着逻辑错误

自从欧几里得在其名著《几何原本》中构建出一个完美的逻辑体系以来,学术界逐渐形成一个共识:任何借助逻辑推理建立的理论体系都必须以一组基本假设(公理)为基础,在这个体系中,除基本假设以外的每一个结论都可以用基本假设通过形式逻辑推导出来,但基本假设本身是不证自明的。基本假设是一个理论体系所涉领域中无数实践经验的总结,不能在过去和现在的经验中找到反例。如果在未来的经验中出现反例,整个理论体系将被证伪。如,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的一个基本假设是“光速是宇宙中的最高速度”,如果发现比光速更高的速度,这个理论的根基就动摇了。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看上去似乎是一个严谨的数学化理论体系,但是只要我们以公理化逻辑体系的基本要求去衡量,就会发现其中的许多问题。如,已有很多文献说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在现实世界中的反例俯拾即是。而本文所要证明的就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另一个基本假设——稀缺性假设,虽然最后的资源稀缺的结论是正确的,但该假设内部存在着更为严重的逻辑分析问题,从而使其丧失了对贫困等现实问题的解释能力。

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稀缺性假设认为,我们只有有限的资源,却要满足无限的欲望。由稀缺性假设揭示的“有限的资源——无限的欲望”这一对无法回避的矛盾,决定了社会的生产和消费的模式只能是一种“有限——无限”的模式。这个模式的含义就是,一方面,社会只能生产出有限的商品和服务;而另一方面,人们想要占有和消费的商品和服务却是无限的。以稀缺性假设为前提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在国内外经济学课堂上广为传授。但是,这一假设其中包含的一个重要的逻辑错误却很少有人发现。这一逻辑错误就在于:“资源”是属于客观范畴的事物,而“欲望”则属于主观范畴。那么,属于对立范畴的事物如何能够直接比较呢?按照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只有同质的两种事物之间才能够比较,这种比较也才有意义,而不同范畴事物的比较不仅意味着一种逻辑混乱,而且往往得出许多荒谬的结论。

因此,在生产和消费问题上,只有在同质的状态下进行比较,才能正确反映和理解现实。如果将生产和消费两方都限定在主观范畴,那么我们可以发现,不仅人们消费的欲望是无限的,人们生产的欲望其实也是无限的。如此看来,在同属主观范畴时,生产的无限欲望和消费的无限欲望之间并不存在稀缺性的关系。如果把生产和消费都限定在客观范畴,这意味着生产和消费的“能力”都是客观的,事实上比较的就是生产能力与消费能力。在生产方面,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生产能力必然也是有限的。那么问题就在于,人们的消费能力是不是能够无限扩张呢?

一般而言,制约人们消费能力的因素主要是生理约束、时间约束和预算约束三个。其中,生理约束和时间约束属于硬约束。生理约束最容易理解,正如中国古代的一句格言所说的,“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广厦千间,夜眠八尺”。对于任何一种消费品而言,消费过程中的生理约束都是显而易见的。而且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效用递减原理也是以承认消费中的生理约束为前提的。也就是说,由于存在生理约束,所以人们对每一种消费品的消费能力都是有限的。而对于人们是否有能力消费无限种消费品,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家也已经给出了答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贝克尔早已注意到,消费活动与生产活动一样,都是需要耗费时间的。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也认为,人们的生产和消费活动受到时间的约束。由贝克尔的观点可以看出,任何消费品的消费过程都需要耗费一定时间;而由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的观点可以看出,人们的消费活动受到时间的限制。由此可见,按照西方主流经济学家的观点,人们不可能消费无限多种消费品,即消费能力有一个不可逾越的时间约束。西方主流经济学家显然没有意识到消费的时间约束这一事实的理论含义,更没有意识到其与自身理论假设存在着重要的矛盾。

预算约束则与生理约束和时间约束不同。后两者作为硬约束,其自然规定性决定了主观意志或者制度变革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两种约束。而前者其实是一种制度性约束。因此,预算约束成为现实中贫困和消费不足存在的直接原因,但预算约束并不是限制消费能力无限扩张的硬约束。因为即使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收入,或者说每个人都摆脱了预算约束,但是由于生理约束和时间约束这两个硬约束的存在,人们的消费能力仍然是有限的,而不能无限扩张。

至此,我们完全证明了“消费能力不可能无限扩张”这个命题。也就是说,在同属客观范畴的情况下,真实世界的生产能力和消费能力都是有限的,其生产与消费的模式是“有限——有限”,而不是稀缺性假设所认为的“有限——无限”的模式。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主流经济学家在如此长的时间里对稀缺性假设中的逻辑错误习焉不察呢?可能的原因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的时候,会经常受到误导性干扰。现实世界中,人们消费能力的有限性尽管有目共睹,但是人们欲望的无限性也不完全是捕风捉影。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确实有一种物品,人们不但有占有它的无限欲望,甚至一定程度上近似于无限的占有。这种物品就是货币。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它并不是具体的消费品,所以只能被占有而不能被消费。正是对货币的无限欲望,而不是对消费品的无限欲望,构成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驱动力,使得资本主义生产规模呈现无限扩张的趋势。也正是生产规模无限扩张的趋势与有限消费能力的矛盾。最终使得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可避免地重复爆发。这本是经济学中的基本常识。对货币的欲望与对一般消费品的欲望,二者虽有本质区别,但也容易混淆。正是由于没有认清两者的本质区别,导致西方主流经济学家陷入了稀缺性假设的思维误区之中。

绕开误区我们就可以清楚地发现,现实世界的生产和消费的模式并不是稀缺性假设所描述的“有限——无限”模式,而是“有限——有限”模式。建立在不合实际的稀缺性假设基础上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其实只是一种与现实世界脱钩的学问,其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是并不存在的东西。脱离实际的学问必然是无用的学问,这就导致西方主流经济学不但对于解决贫困难题无能为力,而且对于解决迫在眉睫的经济复苏问题同样一筹莫展。事实上,人类社会无论发展到哪个阶段,其生产和消费都只能是“有限——有限”的模式。这是一个常识问题,即由于人自身能力的有限性,导致社会的生产能力和消费能力都将是有限的。而另一个常识在于:在认识客观事物和探索真理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谬误。谬误是对客观事物和规律的误解与歪曲,是与真理对立的范畴。显然,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稀缺性假设便是一种谬误,是对社会客观现实的歪曲。

在认识到稀缺性假设的谬误之后,再看程恩富教授提出的“资源和需要双约束假设”,才能更清晰地认识现实世界。“资源和需要双约束假设”指出,在一定的时期内,资源和需要都会面临一定的约束。也就是说,并不是如稀缺性假设认为的,相对消费的无限性,资源是稀缺的。而是说,相对于生产和消费的主观无限性,生产和消费各自都面临着现实的约束,即资源的有限性和各种消费约束。这种比较才更符合现实,才能作为生产和消费的“有限——有限”模式的逻辑前提。也只有在这一假设前提下,才能更好地解释和解决贫困问题。

三、应当以“资源和需要双约束假设”为前提科学研究贫困问题

在消费能力的制约因素中,生理约束和时间约束属于具有自然规定性的硬约束,适用于所有社会经济制度。而预算约束则是一种制度性约束,是人们在消费中能够直接感受到的主要约束。在贫富分化的情况下,广大低收入者消费能力的扩张在远未触及生理约束和时间约束时,就被其预算约束所束缚了,进而导致生产能力的扩张在远未触及资源约束时就被消费能力束缚住了。其实,这个问题马克思也早就论述过了:“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这里的“绝对的消费能力”的界限就是由消费硬约束所决定的消费界限。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相对过剩现象——商品滞销与消费不足共存——则是由预算约束这一制度性约束造成的。

然而,如果不考虑在预算约束下消费能力扩张困难且缓慢,社会的生产能力仍然可以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组织方式,单方面实现快速扩张。而这种情况就是马克思经济学所指出的“生产力按几何级数增长,而市场最多也只是按算术级数扩大。”也就是说,在“有限——有限”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现代市场经济就会发现,由于社会生产和消费在扩张难易程度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别,所以社会经济中一直存在生产能力大于消费能力的倾向。换言之,社会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有限——有限”模式,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实际呈现为“大——小”的模式。生产能力大于消费能力,而二者的差距就是生产过剩。简而言之就是:生产能力>消费能力生产过剩。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生产组织方式愈发高效,生产能力大于相对消费能力的倾向更趋明显,且两者之间的差距有着逐渐扩大的趋势。在此,我们便可以通过“资源和需要双约束假设”,来解释社会生产和消费的“有限——有限”模式如何演变为“大——小”模式,以及这种模式何以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常态,从而以经济学对现实世界的贫困问题提供解释。在经济思想史上,对生产过剩问题研究最为深入的就是马克思经济学。即便广为传播的西方主流经济学,由于基于稀缺性假设而得出的“有限——无限”的模式,从而使其完全无视现代经济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生产相对过剩现象。那么生产相对过剩与贫困问题有什么关系呢?有不少学者受到西方主流经济学稀缺性假设的影响,认为贫困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相对消费的无限性而言的生产能力不足,所以要解决贫困问题,先要“做大蛋糕”。然而问题是,现代社会的“蛋糕”已经比中世纪大了不知多少倍,为什么即使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发达国家,贫困现象仍然不能根除呢?因此,有必要从生产相对过剩的角度来审视贫困问题,从而得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在马克思经济学看来,现代市场经济的病根正是生产相对过剩问题。也正由于目前的市场经济制度中缺乏妥善解决这一问题的机制,导致收入差距日益扩大以及贫困等问题。西方主流经济学由于无视生产相对过剩现象的存在,当然既不可能正确地提出问题,更不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生产能力的不断扩张,导致生产相对过剩问题更趋严重,致使经济危机的爆发不可避免。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问题的终极表现形式。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由于技术与市场规模的限制,生产相对过剩主要表现为产品大量积压。而在现代社会,生产相对过剩主要表现为生产能力闲置的普遍化,其中也包括了劳动力的闲置。而这里就需要特别注意生产相对过剩的一种特殊形式:失业,即劳动力闲置。西方主流经济学对失业问题多有论述,但无一切中肯綮,原因在于其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对,即西方主流经济学没有认识到生产能力相对过剩才是失业的真正原因。

对于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失业和贫困问题,往往采用两种不同的措施加以应对。在失业问题上,政府一般通过出台调控经济运行的宏观经济政策,来促进社会就业。而在解决贫困问题方面,政府大多推行二次和三次收入分配调节制度。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人们将失业与贫困视为两个相互独立的问题。而事实上,失业和贫困往往是伴生出现的,两者与生产相对过剩之间的关系在于:生产相对过剩导致劳动力闲置即失业率升高,而失业率升高导致贫困问题加剧;同时,失业率上升导致劳动力市场竞争加剧,未失业劳动者在竞争压力下会选择接受更低的工资,从而加剧了相对贫困。因此,失业与贫困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其完整的因果关系链是:生产过剩失业贫困。

也就是说,现代市场经济中,贫困的最终原因在于社会生产的相对过剩,而非生产能力不足。因此,解决贫困问题不能指望“做大蛋糕”的方法,这只是治标而不能治本。要想真正解决社会的贫困问题,关键在于解决生产相对过剩问题。而这里,就需要以“资源和需要双约束假设”为前提,来深入研究生产相对过剩问题,进而寻求能够真正解决贫困问题的方法。过去的经济实践表明,计划经济也能解决贫困问题。但是这些实践也表明,以计划经济解决贫困问题同样存在着显而易见的缺陷。而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以“资源和需要双约束假设”为前提,寻找解决贫困问题的最优途径,才是我们现在面临的主要课题。

篇9

关键词:金融经济;通货膨胀;策略

一、分析通货膨胀时期的世界金融经济

由于世界经济这个大潮流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的经济也越来越靠近世界经济。我国的经济需要发展,就必须依托世界经济这个大形势,以下对通货膨胀时期的世界经济进行分析,这样有利于我国很好地把握经济状况快速发展。

我国的经济开始与世界接轨,最早应该说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保持每年10%的增长率,这促进了我国外汇资本的积累,清楚的表明了我国金融经济的进步,我国积累外汇的速度在世界上也是遥遥领先的。但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程度和一个国家对国际的经济影响是成正比例关系的,这些都对我国的金融经济发展影响比较大。以全球的观点来看,目前的世界性金融经济发展以通货膨胀现象最为明显。

一方面主要表现为:由于受美元的影响,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正在出现通货膨胀的现象。伴随着越来越严重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多的美元流入到市场中,这种情况的发生不仅严重影响美国自身的金融经济,也会对拥有美元的地区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的影响。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全世界都被波及到,就连黄金和石油这些商品都大幅涨价。特别是石油的价格更是居高不下,长期保持100美元一桶。一些珍贵的金属资源价格也不断攀升,就连玉米、小麦等日用品也没有躲过此劫。在此环境下,世界经济呈现出普遍的通货膨胀。

另一方面主要表现为:全球范围内流动性出现了过剩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全世界的通货膨胀导致物价过高所致。资本的本身就具有流动性的特点,当然会被利润高的地方吸引去。但是,在目前的情况下,凡是有利可图的资本市场到处都被流动性的充斥着,这些地区甚至包括股市上,中国、美国的股市都存在这样的情况。泡沫经济愈演愈烈,这严重威胁着世界经济的发展。

由于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过大,美国为了转移危机,不顾别国的安危,一步步诱导别国的央行发放信贷,来抑制危机的不利影响。美国的这一招数,必将会导致世界上的其他国家施行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由于世界是一体的,这必将会对全世界产生影响,这会加剧全球更加严重的通货膨胀。这将对世界的稳定产生不利影响,而这种格局必会对美国有利。

二、通货膨胀对金融经济的影响

任何事物所产生的影响都要一分为二的看,当然通货膨胀也不例外,但是它的影响则以负面影响较多。比如经济发展缓慢、物价严重上涨、人心惶惶等,但是这些不利都不及对市场机制带来的破坏,使得资源出现了严重的浪费和配置上的错误。全球出现通货膨胀,对全球金融经济来说肯定会有影响的,但影响也是很多的。全球是一个整体,而中国又是世界中的一部分,因此全球的经济危机,必然也会对我国产生不利影响。

我国受金融危机最大的表现就是我国的外汇会出现严重的贬值现象。我国的外汇是通过人民辛辛苦苦挣来的,肯定不会愿意看到自己的东西降低了价值。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更是要维护自己的利益,使外汇不减反增。可是,比较现实的情况是,我国的美元外汇储备所占的比例也不小,因此,在美元大量贬值的情况下,我国的外汇储备是肯定会贬值的,这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的金融经济更是一个大的考验。

通货膨胀的变现还能从人民币上表现出来。受全球的影响,我国人民币出现普遍升值的趋势,这种情况会致使大量的货币涌入,进而致使物价上涨,最终导致泡沫经济的出现。通货膨胀,严重影响了我国人民币的价值,导致人们做出跟风的情况,比如把多余的钱投入到比较热的房地产上,然后就开始静待时机,以翻倍的价钱把东西抛售出去,获得更高的利润。这些情况,看似拉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实际是对我国经济的干扰,对于价格市场是极大的扰乱,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整体快速发展。

全球性的通货膨胀,也对我国的资本市场产生了很多影响,导致长期的负利率现象出现。这种情况下,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金融经济之间矛盾就会加剧,这也会迫使人民币的升值。在这种棘手的情况下,我国也会为应对金融经济危机提出新的解决办法,对于金融经济的未来还是值得期待的。通货膨胀,另一方面也会使货币出现收紧的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速了新的融资渠道出现,可以使债权市场快速发展起来。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市场的收益将会超过银行,证券行业的发展也将进入朝阳时代。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也会出现新的值得投资的产品,比如房地产的前景就不错。事物的发展影响都是双面性的,通货膨胀的影响也是双面的,因此,既要采取积极应对危机的一面也要做好抓住机遇寻求发展的一面。

三、在通货膨胀时,我国的金融经济的安全问题

由于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我国的经济也受到不利的影响,这个时候就是利用宏观调控的时候,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我国的经济进行正确引导,带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使得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降到最低,使我国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一方面,我国要确保货币政策的稳健发展。我国现在受着来自两方面的经济压力,一是通货膨胀的压力变大,二是我国的经济发展步伐会放慢的压力。因此,经济的发展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处理好。由于日渐严重的通货膨胀,大量货币也流通到了市场中,而要解决这一情况,我国提高存款利率,这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在这种混乱的情况下,实施稳定的货币政策是极其有必要的,切实稳定好物价。企业的发展也受到了影响,效率低下、产品滞销等情况频出,因此我国要非常重视通货膨胀所带来的影响。现在,稳定物价是要解决的当务之急。

另一方面,对投资过度看重的态度。越是通货膨胀,就会越容易出现投资的情况。因此,在此种情况下,国家要严格控制投资扩张情况,对于重复建设,等浪费资源的现象一定要严厉打击,做到,投资真正是为了经济发展。因此,对于过度扩张的情况一定不要坐视不管,如有必要,可以适当采取行政手段来控制。如果不控制这种情况,则会进一步出现通货膨胀的现象,造成资源过度浪费,经济泡沫发展。当然,还应该正确引导热钱的使用。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人们就会跟风投资,这时热钱就会大量涌入,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刺激经济反发展的,通货膨胀会越来越严重。因此,当前金融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另一重点就是控制大量热钱流入中国市场。

同时,在当前动荡的经济背景下,切实保护好工业的正常生产发展和进出口消费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为防止出现经济的发展大幅度变化,应该对信贷资金严格控制,对企业的压力做出减压,对于一些不必要的税收要进行减免,最重要的是为经济的健康发展构建一个合适的政策环境,一定要把经济垄断的情况打断,为构建一个公平合理的市场经济环境而做出努力,最终使企业的效率得到提高。除此之外,把负利率影响消除掉、增加存款的利率和减少货币在市场的流通,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应对通货膨胀的积极举措。

参考文献:

[1]卓子越,周浩.货币供应量、经济增长、汇率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关于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J].金融经济,2012(16).

[2]张小宇,刘金全.规则型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平稳性的内在关联机制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09).

[3]刘艺.谈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中国外资,2012(10).

[4]郭素萍.国外管理通货膨胀的经验教训及对我国的启示[J].时代金融,2012(11).

[5]薛雯雯,周峰.?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1978~2011年数据分析[J].经营与管理,2012(09).

篇10

“天堂向左,资本主义向右”。

如果说是,此次金融风暴将全球化格局下耕耘多年的某些国际汽车巨头扫落悬崖,使其估值严重缩水,并购成本下降到此前难以想象的水准,从而在根本上直接激发中国车企,甚至零部件企业抄底海外的原始冲动的话;那么,中国政府于3月20日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细则》,特别细则中提出自主品牌乘用车要在2009年~2011年间完成出口占产销量比例接近10%的这一战略目标,则在政策层面上进一步刺激了自主品牌加强海外战略扩张的野心。

2009年伊始,当国际汽车业巨头为金融风暴焦头烂额的时候,谁也没想到,对于中国本土汽车企业而言,这次危机,竟然是“危”中有“机”。而中国政府针对危机出台的经济提振方案则在一个更加利好的角度上将本土汽车企业不但“扶上马”,更要“送一程”。本土车企意欲并购海外资产的消息不断见诸报端,显见一些本土汽车业对于快速成长、迅速获益的殷切渴望。

如,吉利、长安、上汽、奇瑞等突然纷传收购沃尔沃外;四川汽车工业集团与长丰都欲竞购被业界风传将被通用“贱卖”换取现金流的悍马;同样,在1998年年底,中国进出口银行明确表示愿意用100亿元贷款支持奇瑞的出口和海外并购事业,目标直指当时持续亏损的美国三大汽车巨头。2009年2月,潍柴动力全资子公司低价完成对法国博杜安股份有限公司的收购……

我们尊重每一颗勇敢的心。

随着“海外抄底”话题的急剧升温,笔者针对性收集了相关资料,经过反复多次所谓“定量”、“定性”分析后,忍不住想问,中国车企真的具备“海外抄底”的实力吗?

汽车资本市场研究者都清楚,与其它产业相比,汽车业并购资本往往数额惊人。

上世纪90年代,在日本经济失落的10年“低迷期”,欧美一些汽车公司以资本并购的方式对日本车企展开了大规模并购。特别是出手阔绰的美国车企,追求所谓规模效应。在此期间,通用一口气购入了铃木、富士重工、五十铃的大量股份;福特则控股了马自达汽车。

综观扰攘抄底海外的中国车企,起步晚,底子薄,企业规模及财力更远不及当时的通用、福特。这样的身家正可谓“地主家也没有余粮”,然而居然敢放言海外抄底,笔者起先不太看的明白,待看见奇瑞的背后站立着提着“钱袋子”的中国进出口银行时,豁然明白,所谓“海外抄底”,原来另有推手。

与业内人士沟通时,他们认为,中国本土车企如果“以小博大”,没有充足财力做支撑,则“海外抄底”的危险系数实属难以估计。一旦发生严重战略性决策失误,在经济危机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残酷程度的情形下,半点失误都可能造成“抄底”不成,反致自戕。另外,陷入困境的欧美汽车企业,危机来临所甩卖的资产,本身多为问题丛生的不良资产,甚至附加相当债务。收购这样的资产,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拿出多少财力折冲填补所并购债务,就在多大程度上冲销掉被并购企业的权益价值;而至于有多少经验可资消弭化解并购企业的原有问题,由于自主品牌实力技术储备不足,国际管理经验幼稚,笔者认为关键必然在于“消化难”。

从历史经验看,抄底美国汽车业者鲜见成功。

以现在通用旗下已经相当落魄的知名汽车品牌SAAB为例,其独有的企业文化,使得通用在完成对其资本并购之后的很长时间里,无法在企业文化上对其进行彻底的重新塑造,以致于SAAB虽为通用全资子公司而在精神上始终游移于“大通用”美国式汽车企业文化圈子之外,品牌的价值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并逐渐被边缘化,这跟日韩车企高度重视独立品牌的整合与塑造形成鲜明对比。所以,当金融风暴来袭时,通用属下诸多已积累了相当历史口碑的汽车品牌,其经营却陷入难以为继;而日韩车企的诸多难以类比的汽车品牌,其在危机时刻的表现却相对鲜亮,就很值得本土汽车企业仔细研究。

自主品牌抄底海外优质品牌(未必是优质资产),或可借助被并购者的成熟技术储备、高端品牌形象对自身进行“势能拉升”,但企业的兼并重组,最终不是“1+1=2”的简单算术题,双方如果在技术研发、经营管理模式、特别是企业文化上无法和谐共生的话,则“蛇吞象”的前景必然波谲云诡。

其次,有分析师专门指出,以欧美为例,拖累欧美车企的关键是劳工成本。

在美国强大工会的作用下,工人的福利太高,导致企业的成本压力较大,因而无法和日系车企竞争;英国法律也规定,员工跟着企业的资产走,即一旦收购英国的企业,就必须妥善解决员工问题。只有在企业破产后,收购企业资产时才不必为原有员工负责。相较于本土车企劳工成本的相对低廉,一旦发生并购事实,劳工成本标准是向所在国所在地看齐,还是向国内标准看齐?“双龙汽车事件”已经宣告外国企业工会在此问题上没有通融的余地。那么,站在欲谋“海外抄底”中国车企的角度而言,如不能认真看待和有效解决并购企业的现实问题,有效地降低成本,即使一开始并购成功,类似的“双龙汽车事件”未来或会不止一次上演,“低成本+先进研发”的并购初衷最终将无法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