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范文

时间:2023-07-31 17:42: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篇1

关键词:区域经济 饭店业 协调发展

一、研究背景

19世纪30年代起国外学者就开始了对协调发展的研究,Bithas & Nijkamp提出在不确定信息下,利用专家知识系统进行环境―经济协调模型的建模方法;Boulding将系统方法应用于经济与环境相关性的分析,倡导储备型、休养生息型和福利型的经济发展,其目的在于建立“循环式”经济体系来代替过去的“单程式”经济系统;Norgaad提出了协调发展理论,认为通过反馈循环在社会与生态系统之间可实现共同发展。协调发展的定义虽表述不一,但其核心却是唯一的,即协调发展是自然环境与人类使用的一种平衡,是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动态平衡。

从定性角度看,饭店业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持和导向,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基础设施改善、产业结构优化、增长动力增强, 这都为饭店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由于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整体实力的大幅增强、客源市场的迁移带来的业务转型, 致使我国区域饭店业防御危机冲击的能力得以迅速提升, 二者协调发展过程就是它们在相同的时间和区域内相互协调关联的过程。从定量角度看,如何准确判断和评定区域经济与饭店业协调发展水平却成为研究的难点,而这恰是本文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方法

(一)模型构建

1、耦合理论及模型

耦合是指多个系统或运动形式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现象,而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机理的关键在于系统内部序参量间的协同作用,它左右着系统相变的特征与规律,耦合度正是反应这种协同作用的度量。由此,把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与饭店业两个子系统通过各自的耦合元素产生相互影响的程度定义为“区域经济―饭店业”耦合度,其大小反映了区域经济―饭店业的协调程度。依据二者交互作用的强弱程度,一般可将其耦合过程划分为低水平耦合、颉颃、磨合和高水平耦合4个阶段。

借鉴物理学中的容量耦合概念及容量耦合系数模型,构建耦合度模型,即:设变量ui (i = 1,2,…,m),uj(1,2,…,n)分别表示系统,推广得到多个系统相互作用的耦合度模型为:

cn= n{ ( u1・u2 ・…・un )/Π( ui + uj ) }1/n

当只有两个系统时,可以直接得到它们的耦合度函数,表示为:

c = 2{ ( u1・u2 )/( u1 + u2 ) 2 }1/2,耦合度值C∈(0,1)

根据耦合度值的变化可分为以下六种类型:(1)当C = 0时,耦合度极小,系统之间处于无关状态且向无序发展;(2)当C∈(0,0.3)时,处于较低水平的耦合阶段;(3)当C∈(0.3,0.5)时,耦合处于颉颃时期;(4)当C∈(0.5,0.8)时,耦合进入磨合阶段,两者间开始良性耦合;(5)当C∈(0.8,1.0)时,处于高水平的耦合阶段;(6)当C = 1时,耦合度最大,系统之间达到良性共振耦合且趋向新的有序结构。

2、协调理论及模型

“协调是指为实现系统总体演进的目标,各子系统或各元素之间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所形成的一种良性循环态势。”同时还要求各子系统、各元素之间相互适应与促进。因此,区域经济――饭店业要协调发展,要在保持其各自内部协调的基础上,使两者在整体上形成良性互动。此外,耦合协调度不仅能区别出由于区域经济―饭店业偏小带来协调度高的伪协调,而且能评判不同区域区域经济――饭店业耦合的协调程度,反映出区域经济――饭店业水平的相对高低。

协调模型可表示为:D = ( C・T)θ

T =a×U1 +b×U2

其中:D为耦合协调度;C为协调度;T为反映饭店业与区域经济的整体效益或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数;θ、a、b为待定参数,两个系统基本同等重要是一般取a = 0.5,b = 0.5;当θ=1/6时其方差最小,故取θ=1/6。

耦合协调度可分为以下10种类型:①D∈(0,0.09)时,为极度失调;②D∈(0.10,0.19)时,为严重失调;③D∈(0.20,0.29)时,为中度失调;④D∈(0.30,0.39)时,为轻度失调;⑤D∈(0.40,0.49)时,为濒临失调;⑥D∈(0.50, 0. 59)时,为勉强协调;⑦D∈(0.60,0.69)时,为初级协调;⑧D∈(0.70,0.79)时,为中级协调;⑨D∈(0.80,0.89)时,为良好协调;⑩D∈(0.90,1)时,为优质协调。

3、系统综合评价函数

设正数X1,X2,…,Xm为描述区域经济的m个指标;正数Y1,Y2,…,Yn为描述饭店业的n个指标。

m

E(X)= ∑ ai×Xi

i=1

n

H(Y)= ∑ bj×Yj

j=1

E(X)为区域经济综合评价函数,H(Y)为饭店业综合评价函数,ai、bj为指标权重,Xi、Yj分别为标准化后的数据。

(二) 指标选取、数据来源与权重确定

1、指标选取

参考国家法定统计指标来确定区域经济系统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地区生产总值、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口总额、出口总额、地方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总支出、农林牧渔业服务业产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际利用外资。

根据《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中的统计指标,并结合行业主管部门在饭店业统计中常用的相关指标,以及指标的可获得性,选取指标为饭店数、客房数、床位数、固定资产、营业收入、入境旅游者住宿总人天数、住宿总人天数等的规模类指标和像客房平均出租率、平均房价一类的效益类指标。

2、数据来源

文章选取了2007年浙江省11个地级市为样本,数据均来自2008《浙江省统计年鉴》,2002―2009年《浙江省旅游概览》,2006年和2008年浙江省饭店业发展白皮书。

3、权重确定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对较为模糊或较为复杂的决策问题使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主要步骤为建立问题的递阶层次结构,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由判断矩阵计算被比较元素相对权重,计算各层元素的组合权重。

三、数据分析

(一)权重确定

准则层和方案层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比率为0.000、0.091和0.061,同时层次总排序的随机一致性比率为0.087,均都小于0.1,说明各判断矩阵指标间的比率赋值合理,其一致性都符合要求,而且层次总排序也通过一致性检验。最后完成层次总排序,从表1可得,第2、3列分别为区域经济和饭店业各子系统指标权重;第4、5列则为区域经济和饭店业各子系统指标在综合系统中的权重。

(二) 系统综合发展水平

由此,依据模型得到各样本的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和饭店业综合发展水平,如表2。

(三)区域经济和饭店业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

将各样本的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值代入耦合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得到各样本系统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如表3。

四、 分析与结论

(一)分析

表2中样本普遍呈现出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高于饭店业综合发展水平的状态,少数样本包括舟山、衢州和丽水呈现为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相吻合或略低于饭店业综合发展水平。同时,多数样本呈现出饭店业发展水平会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区域,饭店业水平也高,同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区域,饭店业水平也较低,但是绍兴和金华两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饭店业发展水平却明显低下,严重滞后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表3中样本区域经济和饭店业耦合程度较高的包括杭州、宁波、 嘉兴、温州和台州, 其他样本都处于低水平耦合阶段, 且耦合类型与表2中饭店业综合发展水平数据所表现的特征吻合程度较高, 样本中绍兴和金华的耦合度过低即为突出表现,说明该模型中着重反应了饭店业的发展水平。耦合协调类型中呈现失调态势的样本有舟山、衢州和丽水,其他样本则表现为协调状态, 尤以杭州和宁波处于良好协调状态。且耦合协调类型与表2中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数据表现的特征及其一致, 较为真实客观地反应出样本的基本情况。

(二) 结论

浙江省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普遍高于该地区饭店业发展水平,更有甚者,地区饭店业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同时,由于两者耦合程度和综合评价指数不高,直接导致各地区区域经济和饭店业的耦合协调度不高,呈现优质协调状态的区域过少,部分地区表现出失调态势。这充分显示在低等级行政区划地区饭店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明显,而且比较依赖区域经济发展对其的带动作用。同时有统计结果显示,浙江省经济发展空间特征就是东北强、西南弱,而就区域经济与饭店业的综合发展水平、两者耦合度的特征都能验证出区域经济发展的这个特征。由此得出,浙江省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饭店业的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Bithas,K.,& Nijkamp, P.Environmental-economic modeling with semantic insufficiency and factual uncertainty. J.Environ-

mental systems, 1996―1997, 25(2):167―183

[2]Boulding, K.E.The Eco-

nomics of the Coming Spaceship Earth.Environmental Qualityina

GrowingEconomy,NewYork, Freeman,1996:53―57

[3]Norgaard, R. R. Economics

indivators of resource scaerity: A

critical easy. Journal of Environ-

ment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A-

cademic Press, New York,1990:19

[4]姜子青,曲财亭,刘断民.协调发展的理论探索[J]. 环境保护,1992 (1):9―12

篇2

一、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问题分析

我国的国土面积非常广阔、且各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也较大,这样的形式必然会造成各区域的经济出现差异。区域经济差异通常是指在国家内部,一些区域较另外一些区域经济增长速度更快、经济的发展水平更高以及经济的实力更强,这样将致使在空间上呈现出一种不发达的区域与发达的区域同时存在的局面。所有这些差异的形成是因为各区域间,存在着最基本的资源差异、各地区的历史文化因素制度差异与其作用的结果。使得这些差异的存在对区域经济发展构成促进作用,同时也存在负面的影响。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增大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很有可能使社会矛盾加剧。在世界上,各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活动证明了两个经济发展程度相当的地区,区域间人们消费结构水平相似,这样能够形成相似的消费偏好与相似的服务以及商品需求结构,相应区域间市场需求提升,隔离程度减低,形成贸易与地域分工机会加大。相反则会使两区域间供需关系弱化,较难实现贸易流通与地域分工。与此同时,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太大,相对落后的地区经济基础较为薄弱,造成产业集群发展的能力有限,致使产业链环断裂,且工业配套能力较之发达地区相对落后,致使那些主动向落后地区转移的企业在当地找不到可以与之配套的企业,没有符合企业生产要求的原料、产品以及服务,使得落后区域在产业梯度转移时出现较大困难,造成其不能具备相当素质劳动力和经济技术基础接受发达区域成熟的产业和技术,同时也无力接受人才和资金的输出,使得区域间产业扩散和资金、技术梯度转移很难实现,从而影响国家产业结构调整。

二、我国出现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

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经济取得较大快发本文由收集整理展,人们生活品水平也得到很大提高。但因我国地域广阔,各区域资源禀赋、所处地理环境的不同和国家投资重点不同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得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大差异。

这种空间差异的存在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与促进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但从我国开始实施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的经济战略到现在,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逐渐增大,为避免因这种差距的拉大导致经济问题以及社会矛盾的加剧,相关学者对目前各地存在的差异现状、变动的趋势和形成这些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可是他们所运用的方法大都单一,而且都存在不同见解。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就应该对这些问题展开深入分析,解决公平与效率关系。

当前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不仅存在于各省会城市之间,同时表现在省际与四大板块间经济发展水平的拉大。其中,最显著差别是在于工业发展水平。引起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有从经济全球化来研究的“经济全球论”,有从经济体制分析的“体制原因论”,有从经济发展战略方向所提出的“发展战略论”,甚至有还有从历史文献来分析的,其主要是从地理区位与自然资源方面提出的“地理区位差异了”。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可分为外因和内因,以外因为主、外因是指国家政策的倾斜,而国家政策的倾斜会引起资本流动,影响地区市场水平和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内因是指区域自然资源的多少和自然条件、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产业结构战略与生产率的制定。因此,应结合我国实际状况,于承认及尊重各地区自然条件差异的基础上,面对不同的区域选择相应的发展战略,鼓励东部地区优先发展,同时积极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崛起,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充分地发挥中部地区人才优势、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强原材料与能源基地建设,注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三、我国经济协调发展对策与思考

(一)在制定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发挥地方政府的优势

政府在政策制定的时候应“结合实际,把眼光放长远,着眼大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发展全局”。当前,在市场经济的前提下,地方政府跟中央政府的思想应保持一致,开展科学、合理、明确的权利和责任划分。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宏观调控,着重掌控大局。在经济发展细节中,适当下放部分决策权,扩大地方政府自主权,在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本地区的政策以及战略,与此同时中央政府适当给予鼓励和支持,来调动地方政府参与政策研究的积极性。

(二)针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应区别对待

因我国的资源分布的差异现状无法改观,一些区域的自然资源丰富,所以可以很好地进行发展,而某些地区因资源匮乏,致使经济发展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所以,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应结合当地的资源特点进行区别投资。主要将重点放在提高福利与公共设施水平,且投资重心应放在较为落后的区域。针对这些区域,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应联手为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便利,尽最大能力为培养本土人才创造条件。

篇3

关键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财税机制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是世界上发展中国家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我国的经济发展也与这种区域协调问题密不可分。我国国土面积大,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环境差异性、社会文化背景复杂性极大,交通运输业发展较慢,总体经济发展面临多方面挑战。所以,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更为突出,更应受到重视。现如今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拉大,区域经济不协调问题长期得不到重视和有效治理,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会影响社会政治的稳定,区域差异衍生出来的矛盾难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进而妨碍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迫切需要引起强烈关注,因此区域间协调发展的研究具有深刻的意义。地理区位优势和财税机制改革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基础原因是地理区位的条件差别,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条件是财税机制改革。因此,促进财税机制改革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

1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财税机制基本认识

1.1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财税机制的含义

本文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容界定为:东中西部、沿海和内地的发展机会平等、区域经济之间交往关联互动密切、形成区域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机制、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协调发展。我国相关学者对财税机制的基本认识理解有着较大的不同,本文笔者界定的财税机制是指中央和地方政府运用财政税收以实现经济发展及其他政府职能的相关法律制度。

1.2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财税机制的关系

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条件有很多,但最重要的影响条件是财税机制。因为国家调节市场机制的主要手段是财税机制,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保障也是财税机制。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也证实:财税机制对于缩小区域经济差异、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有重大的作用。我国政府陆续采取了促进中西部同东部协调发展的经济政策。实践也证明,给予中西部地区的财政投资、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等手段,缩小了区域发展的差距,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均衡协调发展。

2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财税机制的问题分析

2.1财政支出结构不科学

长久以来,我国在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较低的形势下,把东部区域和重点领域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尤其是在1998年以来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使得中西部地区教育、科学、农业等发展较慢,不利于区域间协调发展,并且日后财政支出难以对中西部地区提供更加有力的资金保障。

2.2财税权限机制不合理

首先,地方财力与权力严重分离。“财税制度是中央和地方实现紧密配合的核心问题,近几年,地方财政收入呈上升趋势,但地方财政收入的上升没有给中西部地方政府给予相应的对于公共事业支出的权利“[1],这种财力和权力严重分离的情况,加大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困难的程度。“其次,政府支出权力界限划分不清。目前我们可以通过中央与地方财政支出所占的比重不同看出,虽然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权责暂时没有以法律界定明确范围,但地方政府承受大量的支付压力,地方政府过多地承担了不应由其承担的基础教育科技支出、经济发展和民生服务等支出责任”[2],这种责任不仅加大了地方财力的困难,更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2.3财税扶持机制不完善

财税扶持机制不完善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转移支付分配不合理。我国目前的财政补贴制度主要是转移支付,而在转移支付中,专项转移支付的比例较大。专项转移支付的优点是专款专用,资金便于管理。但也存在一定问题,一是专项转移制度往往在分配资金上体现出资金投入较为分散,难以集中资金发展某一地区。二是专项转移支付往往导致补贴政策难以和各地方实际相贴合,缺乏因地制宜的作用。而在在均衡性转移支付中,不能准确的计算指标,不能完善的标明价格指标,影响了计算的结果及资金支付的准确性。并没有达到保证各地区间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的基本一致性的基本设想。

3以湖北省区域经济发展情况为例分析

3.1湖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在2012年之前,湖北省经济不协调的现状显而易见,有着武汉一城独大的现象。尤其是1990年到2002年,湖北省17个行政区的GDP差距悬殊并且不断呈现扩大的趋势。从空间分布特征来看,湖北省经济发展水平明显的呈现出由中部平原地区向周边递减的变化。2015年湖北省GDP增长8.9%高于全国量两个点排全国第六,全省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9550.19亿元,其中武汉以10955.59亿元遥遥领先,宜昌和襄阳分别以3384.80亿元、3382.12亿元排名二三,神农架排名最后GDP22.50亿元。通过分析2015年湖北省GDP看来,湖北省行政区间的GDP差距仍较大但相比较1990到2002年有了很大的改善。

3.2湖北省区域协调发展改革财税支持措施

针对湖北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问题,湖北省社科院秦尊文老师提出的省域副中心城市理论,2002年7月以“湖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名义向省领导建议在全省进行“一主两副”布局实施“省域副中心战略”建设三个城市群:武汉城市圈、宜荆荆城市圈、襄十随城市带。湖北省城市圈建设顺应经济全球化、改善了湖北省区域发展不协调的问题,相应的财税支持政策发挥了巨大作用。首先,根据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总体规划,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调整工业布局,跨市实施产业布局,整合资源。第二,制定统一的财税政策,净化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环境,从财税政策上防止恶性竞争等。第三,完善城市圈内财政体制,切实理顺税收征管关系,保证各地切实获得经济发展的权利。第四,按照规范的转移支付办法,在转移支付时,将经济圈内的所有城市同等对待,按实际应得给予各个市区。

3.3湖北省区域协调发展财税支持取得成效

近几年,从经济和财税发展情况来看,湖北省区域协调发展效果显著。其中武汉城市圈是全省GDP、财税收入的主要来源地区,而且增长势头持续强劲,区域间的辐射力不断增强,武汉城市圈的快速发展,增强了对周边区域的资源的吸引,局部区域发展的同时带通更大区域的经济协调发展,以武汉市、鄂州市、黄石市形成鄂东钢铁走廊,以江汉平原三市为中心形成纺织及特色农产品加工群。湖北省2015年全年市州地区GDP情况显示,“一主两副”继续引领全省地区生产发展,9市州同比增速同步或快于全省平均水平。

4完善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财税机制的建议

4.1完善财政支出结构

完善财政支出结构主要表现在加大财政资金对于中西部地区的重点支持力度,开创新的支付形式。首先,调整财政投资方向,加大财政对西部地区基础建设的投资,完善交通体系,加快交通基础建设向周边延伸,积极支持现代流通业的发展,为区域的协调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第二,实施对于西部地区的人才优惠政策,增加科研和开发补贴,建立新产品开发项目、技术创新项目基金。

4.2调整财税权限制度

首先,要明确划分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的责任。双方的责任和各自支出比例的明确可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政策,以此避免地方与中央对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的“讨价还价”。第二,通过重新规划,中央财适度放权地方。给予西部地区适度的税权,使西部各个省能出台适合本省情况的税种或废除成本高收入低的税种。第三,允许中西部地区适度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支持公共基础建设,这一借鉴美国政府的做法因财政应该在普遍存在经济失衡的中西部地区的基础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

4.3完善财税扶持制度

首先,完善转移支付体系结构。增加对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主要是加大资金对农业投资力度,财政支农的范围和重点予以调整,给予地方大量财力支持,推广农业良种、农业技术应用,建设实验基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第二,大力支持工业产业调整,优化升级传统工业,跨省市实施产业布局,重点支持连锁经营,整合资源,增加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的资金投入。

5结论

针对上述我国目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财税机制之间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湖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财税改革以及成效,本文提出了相关财税机制改革的建议。虽然全国范围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困难还有很多,但财税机制与区域经济相互配合的好,区域经济发展就会进入良性循环,期待东中西部、沿海和内地的区域经济之间交往关联互动密切、形成区域优势互补的区域协调发展趋势。

作者:刘爽 单位:鞍山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城市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城市化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城市化和区域经济相互独立,但又相互交织发展,城市化如果脱离区域经济发展,会产生“过度城市化”的现象,而城市化跟不上区域经济发展的步伐,会严重的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实现城市化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一、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

1.区域经济发展对城市化的影响

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直接影响到城市化发展水平,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大规模的经济发展会极大的带动城市化发展,为城市化发展创建良好的条件,区域经济的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会影响到城市功能定位,如以重工业为主的区域经济,决定了该区域城市化建设是以重工业位置;以旅游业为主的区域经济,决定了该区域城市化建设是以旅游为。此外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也会对城市化发展速度造成影响,当区域经济的发展比较落后,那么就无法为拥有良好的技术、物质基础、资金基础等,这也就会引起城市化建设结构不平衡、城市化发展缓慢。

2.城市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对于区域城市化水平,也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造成影响,如果区域经济不能和区域城市化建设情况同步,就会引起区域经济不协调现象。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化水平在持续增长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严重的影响到城市和农村的长远发展,对此我国鼓励农民“离土不离乡”,对于乡镇企业,由于技术水平低、市场消息不灵通,从而存在产业结构升级慢,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步伐可以看出,城市化发展政策和农村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冲突,这就导致城市化建设十分换慢,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由此可见,城市化对区域经济发展有极大的影响。

二、城市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

1.经济结构的升级

在城市化进程中,会使得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其他产业方向进行转移,一般情况下,农业的生成效率会低于其他产业,一个地区人口不变的情况下,实现农业向其他产业的转移,就能增加人均GDP,从而增加地区物质资本的增长,使得地区经济得到发展。同时通过城市化,还能促进区域农业结构向工业结构、服务业结构的转移,研究表明,工业和服务业会随着城市化的建设步伐而不断提高,在城市化下,人们的生活水平、消费都会发生一定改变,如从原来的衣食需求,转变成对汽车、住房的需求,这就促进了地方经济结构的升级。

2.劳动生产率

对于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可以从该地区的就业情况看出现,当城市化水平从低到高转变时,农村的劳动力就会逐步缺乏,在低水平的城市中,农村的地区劳动力处于隐蔽性失业状态,也就是说,农村劳动力主要集中在农业方面,当城市化水平变高后,城市的工业、服务业得到提高,农村的劳动力就会逐渐转移到城市,城市的就业率就会得到提高,而农村地区原有的劳动力就会下降。但是城市化中,劳动力分工更加明确,人们长期从事一个行业时,其生产效率就会得到一定的提高。

3.科技创新实力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地区经济产业结构会不断提高,这就会使得一大批技术先进的人才转移到城市中,城市为技术创新提供了良好的资金准备和物质基础,城市的规模越大,人才储备和资金也就丰富,在科技创新方面也就越强。城市化能促进地区专业分工,人们在各自的专业上研究,这就提高了地区的创新活力。此外城市还拥有良好的通讯网络,能为科技创新提供丰富的交流平台。

4.人力资本价值

在人力资本价值方面,城市化主要通过两方面来促进其提高,首先,在城市地区,拥有良好的医疗卫生条件,在居住环境、生活品质方面,也高于农村,这就使得城市的劳动者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从而在无形中提高了人力资本价值。其次,在城市中,能为人们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对人力资本进行良好的技术培训,城市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会高于农村地区的劳动者,这也就提高了人力资本价值。

三、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的偏差

从世界发达国家的情况看,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关联性很强,两者是同步发展的,当前我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和世界的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在经济结构、社会结构转变过程中,呈现城市化与区域经济不协调的现象,城市化落后于区域经济,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人口集中于城市,是城市化的普遍特征,在我国,由于人口比较多,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比较多,使得城市化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进而带来产业结构、产品升级、技术改造、防止污染、成本降低等各种问题,对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造成极大的制约。城市化的滞后,使得区域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从而加剧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现象,各个城市,过于注重自身的发展,相互之前缺乏有效地配合,各地区为了防止利润流失,没有对本地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将投资集中在利润大的产业中,引起城市区域之间的产业结构相同,造成恶性竞争,这就影响到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四、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

1.发挥区域优势,合理分工

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应该针对各个地区的资源情况、发展水平等,对产业结构、产业发展进行合理的布局、分工,实现区域之间的优势互补,以此全面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而在区域经济结构中,由于产业结构、产业类型不同,进而增加了劳动就业,缓解了地区劳动量拥挤的现象,带动了地区城市化建设步伐。对于工业基础雄厚的地区,其劳动力素质比较高,劳动力水平也比较高,因此,可以在这一区域加强知识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对于资源劳动力成本低、资源丰富、缺乏高端技术人才的需地区,应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原材料工业和能源,从而促进生产水平的提高,实现区域经济和城市化的协调发展。

2.加快城市化步伐

在新环境下,必须加强区域城市化的建设步伐,对于中心城市地区,应该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相关部门应该制定农业产业化、小城市建设、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等政策,在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实现中小企业发展,然后通过对中小企业进行规划、布局,实现企业向城市的集中发展,进而促进城市的发展。市场化是促进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在现有的市场化水平上,加强企业改革,加快非国有企业的发展,全面促进地区城市化发展步伐。

3.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当前,我国人口比较多,资源比较少,环境恶化现象严重,从而对经济的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要在发展区域经济的同时,注重对生产资源的合理控制,加强工业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同步进行,实现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协调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区域经济过程中,应该以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为基础,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构建生态化城市,从而进一步加大区域经济的发展空间。

五、总结

对于区域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是相互影响的,区域经济会限制城市化发展步伐,同时城市化步伐也会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在新环境下,注重城市化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以此全面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崔木花.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以安徽皖北地区为例[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5):37-40.

[2]康嘉,杜军,邹艳梅.唐山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唐山学院学报,2010,23(01):8-11.

[3]雷仕凤.工业化、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商业时代,2014(26):120-122.

[4]方世明,郑斌.区域城市化与经济协调发展测度研究--以咸宁市为例[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05):112-118.

[5]王云峰.广州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新型城市化的视角[J].经营管理者,2012(12):13-14.

[6]黄木易,程志.光区域城市化与社会经济耦合协调发展度的时空特征分析--以安徽省为例[J].经济地理,2012,32(02):141-142.

篇5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区域经济 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高新技术带来了新兴行业,如通讯、电子、新材料等。各行各业生产由劳动密集型逐渐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中、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发展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是关系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 同时,2010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这进一步明确了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各级各类专门技术人才,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现状分析

当前职业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很多职业学校都在艰难中求生存。

(一)技能型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青黄不接”。

近年来,我国各地普遍出现了“技工荒”。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4年的调查和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全国技术工人供不应求的局面普遍存在。主要表现在:高级技能人才数量短缺,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技师和高级技工占全部技术工人的比例不到4%,而企业需求的比例是14%以上,供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制造业发达的地区,技术工人尤其是高级技能人才的短缺状况现象更加严重。

(二)职业院校封闭办学,与区域经济缺乏联系。

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初衷,主要是为区域经济服务。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有相当数量的职业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很少考虑地方经济的特点和需要,职业院校对当地支柱产业、优势产业、主要资源、人才需求状况、产业结构特点以及经济发展规划缺乏调研,使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缺乏联系。一些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专业设置也没很好地考虑到地方经济的特点和发展的需要,很多职业院校没有开设反映地方经济特点的课程。

(三)职业教育与企业缺乏联系。

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的基础是“双赢”,只有双方都从合作中获利或受益,这种合作才能成功和持久。但现在的职业教育几乎与企业脱钩,加上办学经费不足,无法满足学生实用技能训练的需要,很多职业院校迫于无奈,技能训练流于形式。这样就使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岗位技术含量不高,职业稳定性差,有的企业仅仅把他们作为廉价的劳动力。

正由于职业院校在招生过程中缺乏与企业合作,缺乏与区域经济的联系,使得一方面是技能型人才短缺,满足不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而另一方面则又是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较差,导致招生困难,从而形成了职业教育的非良性循环,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相连,互相影响

(一)发展职业教育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诸多要素中,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而人的素质作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代一些教育经济学家通过对人的素质水平与物质生产力的关系研究表明,高素质的社会生产者能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在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有着最直接、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正是因为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涉及众多行业众多岗位的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他们占社会劳动力的绝大部分,并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推动经济发展。尽管这种作用不易用量化的方式来表明,但这方面的正反事例却众所周知。德国作为职业教育的领头羊,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发展经济、促进就业最有力的保障措施。德国70%的青少年初中毕业后选择“双元制”职业教育。又如韩国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等职业教育出现滑坡,中等职业教育占高中阶段教育的比例由1986年的40.5%下降到1990年的31%,造成了生产岗位操作工短缺、产品质量下降。从以上例子可以知道,职业教育相对于其他教育而言,在提高人的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因此,发展职业教育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要保证职业教育优先发展。

二战后,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并取得卓越成效。如:美国、加拿大的社区学院,日本的短期大学,德国的高等专科学校等。这些国家的实践证明,国家强盛的关键在教育。在人才的培养上,因为今天的科学成就决定着明天的生产水平,而今天的教育又决定着明天的科学发展。当今世界经济竞争的焦点是科学技术,而谁把教育提高到优先发展的地位,谁就能在这场竞争中赢得主动权。教育发展与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规律表明,不是等生产发展了再发展教育,而是要教育优先于生产的发展,为未来的经济发展提早作准备,走在未来经济发展的前头。当前教育优先发展的特征之一就是职业教育超前发展。2002年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人力资源开发的必然要求,是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劳动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举措”。因此,要发展区域经济就必须使职业教育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三、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树立两种市场意识。

职业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于适应市场需要的程度。为此,要确立两种市场意识。

1、抓住机遇、力求自我发展的意识。

职业院校依靠、争取政府支持是无可厚非的。但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职业院校仍然把摆脱困境、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的希望还完全寄托于政府的观念是落后、保守、毫无远见的。职业院校必须学会“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关注国家政策及政策变化,寻求政府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关注市场经济发展的动向,寻求地方支柱产业或者企业支持,自谋出路。客观的说,在市场发展变化过程中,既存在严峻挑战,同时也存在良好的发展机遇。谁抓住了新的发展机遇,谁就赢得了发展先机。职业教育以市场为依托,就要置身其中,融入其中,趋利避害,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开拓发展。

2、 注重质量,树立品牌意识。

在面向市场办学的形势下,毕业生的就业率反映了社会的需求程度,而社会需求程度又恰恰是职业院校的生命线,我们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绝不仅仅是向用人单位多推荐几个毕业生而已,它牵扯到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系列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推荐毕业生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就像产品生产一样,只抓销售环节而忽视生产过程,产品质量上不去,就无法达到畅销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抓毕业生就业工作就得从抓教育教学质量入手,培养综合素质强,职业技能水平高的学生,学校品牌自然就会形成,用人单位就会纷纷沓来,学生毕业时就业途径多了,“出口”宽了,那么必然会使学校“进口”宽裕,生源渠道畅通,职业院校发展就会形成良性循环。

(二)根据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加强职业教育改革。

1、职业教育改革必须适应地方经济的产业结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也应和市场接轨。

全国各地很多职业院校利用所办精品专业的品牌优势,积极创办相应的校办产业,依托专业发展产业,以产业发展促进专业建设,形成“产教结合、产教并举、以教促产、以产养教”的良性循环,创造了良好的产学结合的氛围。有的院校进一步提出,要以市场为导向,努力做到办一个专业,建一个实体,育一批人才,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群众。通过发展产业,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相对稳定的教学实验和生产实习的基地,并发挥背靠学校的专业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和信息优势,直接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并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

2、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

高等职业院校的培养和培训应逐步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加强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沟通。要建立学分转换等相应的机制,把学历教育中的专业能力要求与国家职业标准以及相关行业和合作企业的用人要求结合起来。在学历教育的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等方面为学生获得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提供方便,使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用人单位认可程度高、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应的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三)争取政策,加强合作,积极办好职业教育,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1、政府制定职业教育制度框架,为职业教育提供政策支持。

地方政府应制定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特别是应有对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政策保障。目前,职业教育经费特别是学生实训经费缺口较大,导致职业院校毕业生由于实践技能训练的不足而不能较快适应社会的需求。其次,政府应协调企业与学校,学校与学校的关系,制定企业支持职业教育的相关政策,使学校与企业共同投资打造区域性实训基地,实现区域教育资源共享,解决职业教育自身经费不足的问题。

2、学校与企业合作,实现学校与企业双盈。

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学校与企业合作,在国外有的学者将其称为合作教育。目前,国际上合作教育的主要模式有: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模式、英国的“三明治”合作教育模式、日本的“产学合作”模式、韩国的校企合同“订单”培养模式等。国际上合作教育初期是作为弥补学校教育社会实践不足的措施,后来逐步发展,合作教育已经成为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就业竞争能力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不可少的途径。企业与学校合作办学,是职业教育本身发展的需要,既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与机会,也满足了区域经济发展中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的发展有赖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但又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积极争取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政策支持,加强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不断促进职业教育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本文系湖北工业大学校级教研项目“电子商务背景下工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2033)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马庆发.当代职业教育新论[M].北京: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篇6

一、抓特色。创造竞争优势。区域经济发展的出路在于发展特色经济,有特色就有优势,就有生命力和竞争力。发展特色经济要注意克服两个误区:一是克服“只有人无我有才是特”的片面认识。特色是相对于比较优势而言的,唯我独有是特,唯我独优是特,唯我最多是特,唯我最全是特,质量唯我最好是特,市场占有率唯我最高也是特,只要是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就是特色产品。二是克服贪多求全的倾向。我们要破除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大而全”、“小而全”观念,善于在把握经济全局中发现特色,在推动发展中创造特色,在扬长避短中培育特色,在资源整合中打造特色,在科技进步中提升特色,努力造就一品,育成一业,形成规模,建成支柱。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是我区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后发优势所在,也是打造特色经济的最佳载体。因此,要充分发挥自身潜力,把旅游业作为一项新兴产业来着力培育,打好文化牌,唱响旅游戏,加快文化旅游配套产业的开发,进一步打响文化旅游品牌,将旅游经济转化为我区经济发展的新优势。

二、抓结构。激发经济活力。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是区域经济适应环境变化,增强自身活力的客观要求。我们要把结构调整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线,努力打造工业强区。一是加快城市化进程,优化城乡结构。比如甘泉街道划归区之后,为全区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产业聚集效应不断增强,同时也促进了农民向非农业和城市转移。二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优化所有制结构。我区民间资本雄厚,目前居民储蓄余额已达到80多亿元的规模,发展潜力巨大。当务之急是要把民间的投资发展热情充分激发出来,推进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三是大力发展工业经济,优化产业结构。机电产业要加快改造提档次,新能源产业要集中发展上规模,三产服务业要抓住龙头促发展,努力把产业规模和产业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四是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围绕都市农业的发展定位,加快发展具有维扬特色的高效农业、品牌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

三、抓整合,提高资源效益。资源整合就是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使各种资源要素达到最佳的配置状态。一是要整合工业资源。积极引导生产要素向园区企业和规模优势企业集中,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名牌企业。二是要整合项目资源。充分发挥要素整合潜能,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经济发展、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业发展。三是要整合生态资源。树立“绿色发展,生态经营”的城市发展新理念,科学保护和利用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

四、抓体制。增强发展动力。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是制约区级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在确保稳定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各个方面的改革。一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优化产权结构、加快中小企业贷款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设立工业发展及技术进步基金、鼓励企业技术改革和新产品研发。二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完善财政激励机制,重点增强乡镇财政实力,进一步加快社会事业城乡一体化进程,切实规范、整治涉农收费,实行涉农税费公示制。三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格局。四是深化科教文卫体制改革。创新教育管理体制。积极发展名牌教育,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理顺文化管理体制,将文化经济型事业单位逐步推向市场。建立公共卫生长效机制,加快完善卫生服务体系。

五、抓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对外开放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市场化程度是衡量区级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区级经济不是区内经济、更不是封闭型经济。要牢固树立区外即外,无外不活,无外不兴,无外不强的意识,学会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行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对外开放。一是观念上开放。要发展得快一些,大门就要敞得开一些,思想就要更解放一些。二是经济上开放。我区的经济要赶超发达地区的经济,拘于狭窄领域开放是不行的,必须构筑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三是政策上开放。坚决清除一切束缚对外开放的陈规陋习,坚决革除一切影响对外开放的体制弊端,出台良好的开放政策,营造良好的开放环境。

篇7

【关键词】:森林资源;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从可持续发展观角度来看,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无疑是必要且重要的。森林生态系统是自然资源的重要构成,由各类野生动物、植物、微生物等构成。森林生态系统为人类社会生产活动提供了各种材料、食品及燃烧资源,它的发展与人类经济社会乃至整个社会文明都密切相关。森林资源是生态建设过程中的基础性资源,对于林业可持续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1]。从功能性角度来看,森林资源对环境温度、湿度等具有调节作用,同时可降低地表水蒸发量,起到气候调节的作用。再者,森林生态系统可对大气氧气及二氧化碳进行调节,使两者保持平衡,并可吸附大气中的部分放射性物质及灰尘,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另外,森林可发挥降水缓冲的作用,防止地表土壤受到直接冲刷,并可积蓄雨水、固定土壤,避免水土流失。总体上来看,森林系统在整个生态系统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所带来的生态效益是巨大的,应给予重视。

2森林资源保护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分析

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生产结构及消费结构较以往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愈来愈高,这使得森林资源需求也变得日趋复杂。一方面,经济需求始终处于不断增加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森林资源带来了大量绿色经济产品,并具备了循环再生的特点,这些产品与经济发展形势显然是相契合的[2]。另一方面,生态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森林资过度开采的现象变得日趋严重,甚至出现了生态环境危机。若要解决森林生态问题,就必须加强森林资源保护,这是促使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除此之外,林业加工产业的迅速发展,使得木材资源消耗愈来愈大,但我国森林资源整体供给却变得愈来愈少,森林资源供需矛盾不断加深。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并加大森林资源培育力度,才能从根本上缓解供需不平衡的问题。

3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矛盾性分析

从长远角度来看,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显然是有益的。但在现阶段,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在某些环节上还是表现出一定的矛盾性,具体如下[2]:(1)森林资源保护与林业企业、政府及乡村集体之间的矛盾。全面落实施森林资源保护,无论是对于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而言,两者在生态效益上都可获得极大的益处,但也会付出一定代价。中央政府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来承担森林资源保护的显性成本,如造林成本、退耕还林补贴、生态补偿、森林资源养护成本等。同时,中央政府还需承担部分地方财政损失。对于林业企业而言,需承担部分隐性成本。乡村集体尽管获取了少量管护费用,但依赖木材采伐维持的育林基金却会大幅度减少,会给乡村基础建设带来一定程度影响。(2)森林资源保护与林业管理体制间的矛盾。在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开展过程中,部分林业企业职工由采伐岗位转变为管护岗位。这种岗位变更需要一定资金作为补偿,但林业职工下岗分流补偿明显不足,由此产生了利益矛盾。在部分地区,国有林与集体林交界处,存在地方占有国有林的情况,容易出现矛盾纠纷,影响了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秩序。(3)森林资源保护与林区居民之间的矛盾。部分林区居民主要是依靠木材采伐劳动来维持日常生活,但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开展后,明显会限制木材采伐量,影响到林区居民的经济来源。

4协调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同步发展的相关建议

4.1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林下经济是区域经济的重要部分,大力发展林区经济不仅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还能从侧面缓解森林资源保护与政府、林业企业及林区之间的矛盾。在发展林区经济的过程中,要重点发展林下经济。首先,要优化区域布局,做到“因地制宜,多种产业齐头并进”[3]。在林下经济发展规划布局上要坚持生态优生,绿色发展,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示范带动、立足林农,政府引导、市场带动。可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典型示范户给予资金奖励支持。在此基础上,还要发挥社会融资主体作用,激活生产要素,增添发展活力,创新发展模式,提高经济效益,制定林下经济技术规程和指标体系。另外,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领导与宣传引导,建设示范基地,抓重点造亮点,培育经营主体,促进优质发展,拓展产业功能,促进三产融合。

4.2不断提升森林资源质量促使地区经济循环发展

首先,要确认合理的树种、林种及经营管理方式。在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要筛选优良品种进行种植,并实施集约化经营,大力发展混交林,以此来提升森林资源质量[4]。其次,要明确森林资源产权,构建出健全的森林资源经营体系,让经营主体合法权益得到妥善保护。再者,要对林区种植结构进行优化,重点对密度过大的林分进行抚育间伐,改善林木生长条件,提高林地生产力。通过提升森林资源质量,促使其商业价值不断提升,为林区循环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4.3政府要充分发挥调控作用

首先,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要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及林业产业扶持资金投入力度,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体、多渠道融资为辅的林业投入保障体系。其次,要对林业生态补偿机制不断完善。再者,要对林业项目实施贷款优惠。地方政府应鼓励林业保险公司向林业企业提供保险服务,并鼓励林业担保公司为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提供担保。同时,可成立林业资产收储中心,以降低林业信贷风险。

5结语

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密不可分。因而,需要通过采取一定手段,促使两者协调发展,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平衡化,最终达成可持续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陈建蓉,陈开伟.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探讨[J]. 绿色科技,2012(09):222-223.

[2]起树红. 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分析[J]. 绿色科技,2016(03):127-128.

篇8

关键词:长江流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东中西部存在着相当大发展差距,因此要实现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而实现现代化,就必须解决好这一问题。

一、东、中、西部发展差距过大是制约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核心问题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在我国东、中、西部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经济发展差距,而这种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且没有得到抑制。[1]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导致区域经济不协调发展,进而会引发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引发回波效益。瑞典著名经济学家卡尔·冈纳·缪尔达尔(Karl Gunar Myrdal)曾对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两极分化现象作过深入研究,并提出了著名的循环积累因果原理。1957年,缪尔达尔在《经济理论与不发达地区》一书中提出了“回波效应”概念,所谓回波效应是指经济发展落后地区会受到发达地区的不利影响而导致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扩大。具体来说,就是人才、资金、技术纷纷从落后地区被吸收到经济发展中心,从而使发达地区的经济更加发达,而不发达地区经济将越来越不发达,这就产生了一个下降的循环累积过程。[2]所以,东部地区就像磁铁一般,将中西部稀缺的人才、资金、技术吸引到了东部,对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进而影响中西部社会的稳定。

不利于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全国统一的大市场的形成,使各种生产要素在各省市之间自由流通,才能发挥各自的经济互补性,充分利用各地的比较利益优势,实现国民经济的共同繁荣和发展,但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使得东中西部各地区的利益诉求产生较大差异,进而产生冲突。由于地方与地方之间利益冲突的日益恶化,造成严重的市场封锁和贸易壁垒等问题,并且随着地方政府权力和利益趋向的增强有不断蔓延和扩展的趋势,市场封锁和区际贸易壁垒妨碍了区域统一市场的形成。市场封锁和区际贸易壁垒使得各地各自为阵,无法发挥各自的比较利益优势,降低了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的效率,削弱了我国在国际经济中整体竞争力。

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过大如不得到有效的解决将给我国的长远发展留下隐患。假如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过大的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那么势必会加大东中西部地区居民之间的相互矛盾,甚至有危害国家统一的危险。经济矛盾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必然会迫使各方用战争的手段来加以解决,美国的内战就是典型的例证。美国进步主义史学家认为,美国历史上充满着因经济利益引起的“持续不断的冲突”,内战就是最令人信服的例证。[3]因此,要实现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就必须很好的解决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过大的问题。

二、长江流域经济一体化是在缩小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多种路径选择中较为实际有效的选择

缩小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问题,固然有不同的解决方式,但实现长江流域经济一体化是其中较为实际有效的选择路径。对于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我们要分清问题的主次以及抓住问题的主要方面,这样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地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且从中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带的划分来看,长江流域下、中、上游地区所涵盖的地域范围正好对应于中国的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而且恰好横穿我国的东中西部;另外,长江流域地区占全国国土面积的41.39%,耕地面积占全国的36.07%,人口为5.82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42.44%,2010年GDP占到了全国的40.94%;[4]可见,长江流域显然就是我国东中西部发展格局的浓缩版。因此,通过实现长江流域经济一体化,来解决我国东中西部差距过大的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性。从这种意义上来讲,解决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地区之间发展差距的问题,实质上就是解决中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带的发展差距问题。

这一路径的选择具有其它选择无法比拟的天然优势。首先,长江是我国的黄金水道,其水运能力要远高于黄河等东西向的河流。三峡工程的全面完成,使得这种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其次,从地理上来看,长江流域地处中国的中部腹地,跨越东中西三大地带,又是中国南北经济的过渡地带,兼有南北经济的两大特点,与其他区域天然地存在着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它的发展状况将对中国地区经济的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

三、实现长江流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长江流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将有利于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一体化的实现将使我国拥有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塘增长极以外的又一增长极,而且有利于形成横贯东西的经济增长轴使我国这一经济巨龙具有真正意义上的脊梁。更为重要的是,这将有利于发挥长江流域独特的区位优势,通过“由点到线再到面”的方式,使经济增长向我国更为广阔的腹地扩散,有利于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为实现国民经济长远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也有利于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以及改变我国经济增长极集中于沿海的不利局面。

四、结语

长江流域地区地理上横贯东中西部,经济上存在发展差距,因此实现长江流域经济一体化将对我国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而实现现代化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作者单位: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旅游与经济管理系)

参考文献:

[1]杨先明,梁双陆.东西部能力结构差异与西部的能力建设[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70-78。

[2]丁冰.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4:357-360.

篇9

关键词:清洁发展机制CDM 水电项目 协调发展

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正日益深刻地影响着全世界的环境和全人类的健康,为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全球180多个缔约国先后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随着《京都议定书》的生效,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以下简称CDM)被提出并在实践中得到创新与丰富。我国是全球CDM项目开发最多的国家,以水电项目所占比重最大。目前我国的CDM水电项目主要集中在西南部地区,以云南省数量最多、规模最大。云南省CDM水电项目的发展现状和问题,以及项目开发与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一、云南省CDM水电项目概况

(一)云南省水电发展简介

云南省的水电开发历史悠久,水能资源极为丰富。据统计资料显示,云南全省水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04亿千瓦,主要集中于元江、怒江、金沙江、澜沧江、南盘江、伊洛瓦底江等六大水系,可开发容量为9795万千瓦,约占全国总量的1/4,仅次于四川,居全国第二位。其中,怒江、金沙江、澜沧江三大水系在云南境内河段可开发装机容量占全省可开发装机容量的86%之多,并具有较好的筑坝建库的地形地质条件,在干流和大多数支流上可建龙头调节水库,多数电站修建在深山峡谷中,水库淹没损失较小。

到2010年上半年,云南省发电装机容量为3458万千瓦,其中水电装机容量为2310万千瓦,所占比重约达66.8%,足见水电在当地的重要地位。其中,农村水电资源技术可开发量为1204.51万千瓦,已开发量为353.59万千瓦,开发率为29.36%,可见其开发潜力之大。目前,云南省已确立了培育以水电为主的电力经济支柱产业目标,根据规划,到2015年,云南省将全面初步建成以水电为主的电力支柱产业,全面形成西电东送南线通道、中线通道和云电外送通道;到2020年,随着三江干流大批巨型水电的迅速投产和大规模实施西电东送和云电外送,电力产业将成为全省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云南省将成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西电东送基地。

(二)CDM水电项目简介

CDM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一种合作机制,其核心是鼓励发达国家通过与发展中国家开展气候保护合作项目,获得由项目产生的核证的温室气体减排量(CERs)。在这一机制中,发展中国家可以从合作中获得发达国家先进的减排技术,发展国内的节能减排事业,并获得可观的减排收益。因此,自《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CDM在全世界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得到了大力发展。其中,CDM水电项目以其减排效率高、效果明显,方法论、技术成熟,争议少等优点而倍受青睐,尤其是在我国这样一个水能资源丰富、减排责任重大、水利技术发达的国度,水电项目理所当然地成为了CDM项目开发的首选。

截至2010年底,我国在EB成功注册的CDM项目共1227个,其中水电项目为590个,占48.08%之多,足见我国CDM水电项目开发规模之大;风电项目为338个,占27.55%。我国的CDM项目涉及领域众多,除水电风电外,还有诸如垃圾焚烧发电、水泥余热收集发电、生物质能发电、钢铁冶炼过程中的余热收集发电、造林和再造林等项目,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其中,风电项目大多集中在西北地区,水电项目大多集中在南方地区。以长江流域和三江流域为最多。590个成功注册的水电项目中,以云南省的水电项目最多,为101个。

(三)云南省CDM水电项目发展现状

截至2011年第一季度,云南省在EB成功注册的CDM水电项目共计141个,累计装机容量为4528兆瓦,年发电量可达190.75亿千瓦时,全部并入中国南方电网。总共可带来的年减排量为1583万吨CO2当量,可获得年减排收益共计约为12.5亿元。由此可见,通过开发CDM水电项目,给云南省以及我国南方地区带来的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云南省乃至我国CDM水电项目发展很快,但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中都有规定的技术转让的实施成果却并不乐观:目前真正实现技术转让的往往只是技术载体——设备的转移,远远没有实现“发展中国家通过CDM项目获得先进技术”的预期目标;对我国节能减排能产生较大协同效应的能效提高、可再生能源类CDM项目技术转让需求很大,但转让水平很低,大多是少量的设备输入。其中,水电项目的技术转让发生的频率尤其低,仅为3%,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国水电技术的成熟度较高,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国已经拥有本地设备供应商。此外,我国在CDM项目的技术转让中,还存在一些转让壁垒,也制约着技术转让的实现。

二、CDM水电项目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虽然申请了CDM的水电项目都是装机容量较小的小型水电项目,但由于其数量多,总体规模不容忽视。然而,CDM水电项目的开发,意味着大量的资金投入,其建成后投入运营,带来的发电收益以及减排收益都是相当大的资金流,势必会给当地的经济运行和发展带来或多或少的影响。

由综合数据看来,目前为止,云南地区的CDM水电项目并没有出现过度开发的问题。虽然发展趋势迅猛,但并未对区域经济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水电项目的投资和减排收益,也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程度的拉动作用。而日后大量水电站的运行投产将为云南地区及我国华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用电旺季的电荒问题,保障社会生产的顺利进行。

三、对CDM水电项目的发展建议和前景展望

考虑到我国目前所面临的能源形势和未来的经济发展和环境规划,以及我国就减排问题所做出的庄严承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势必会成为今后能源开发的重中之重。而水电作为一种绿色电力,加之我国丰富的经验和较为成熟的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中定会大有可为。当前,制约我国CDM水电项目开发的主要问题,一是技术转让方面的障碍,二是注册过程中的操作经验欠缺。如果技术转让总是难以实现,就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CDM设立的初衷,也会影响未来的发展方向,这其中有技术持有方——发达国家的责任,也有我国内部制度的原因。从我国自身出发,建议综合考虑全局情况,消除不必要的技术壁垒。而操作方面的经验不足,有时会延误CDM水电项目的注册时间,导致不必要的损失。CDM的运作涉及复杂的环境、经济、管理、技术、法律等问题,因此需要对该机制进行多学科、多层次的研究,加强行业的CDM能力建设和培训。项目业主应谨慎选择CDM项目咨询公司,同时也需要政府规范CDM咨询市场,培养这方面的专业人才。此外,CDM项目开发,不仅要追求数量的增长,也要注重质量,对于项目的评估应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环境以及居民生活等多方面因素,要避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其他因素的重要性,影响社会和谐。

《京都议定书》中规定,附件一缔约方温室气体减排的第一承诺期为2008—2012年。目前,距离第一承诺期结束即将到期。第二承诺期内,关于CDM的发展方向会有哪些变动,目前还是未知。然而,随着温室气体排放影响气候变化的科学证据的增加,全球各国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认识日趋一致,一些发达国家都意识到了减缓气候变暖任务的紧迫性,愿意承担减排义务。即使是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的美国,也在国内一些地区进行着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努力。因此,即使京都框架内关于第二承诺期的谈判存在不确定性,发达世界中的欧盟、北美地区及澳大利亚这些区域性的排放交易体系也会通过允许利用国际项目合作产生的减排额度来支撑国际温室气体排放权市场,而CDM项目在近些年的开发中,其作用和优势已为各方所广泛认可,因此,CDM的市场发展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

篇10

当前,商业银行在支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时应认真总结和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对区域业务进行合理布局,分享政策红利,在保证商业银行正常运营的同时,促进区域性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商业银行支持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商业银行贷款审批权限上收严重

最近几年,一些规模较大的商业银行上收基层贷款权限严重,使资金投大量放到大项目和大企业中,导致基层银行没有贷款审批权限,同时地方政府融资程序十分繁琐,增加了融资的难度。另外,国家进行的宏观调控目的在于保护重点企业,而很多欠发达区域主要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因此宏观调控对其的影响微乎其微,这些情况给基层银行开展业务带来较大困难。

(二)商业银行利润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矛盾

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开展更加倾向于效益高、发展好、信誉高的工业企业,而对第三产业的资金投入明显减少,这种情况与某些地方的产业格局相矛盾。针对地方服务业和中小企业而言,提供给银行的抵压物有限,且不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因此,商业银行极不愿意向其投放资金。这些情况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地方服务业与中小企业的发展。

二、商业银行支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措施

(一)抓紧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脉络

落实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目标,需要从扶持相关产业和优惠政策中体现出来,例如对消除政策壁垒等。从宏观角度分析,国家不断出台区域发展规划,无非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尝试,但是考虑到不同区域政策敏感度和经济结构的差别使发展不平衡现象在所难免。因此为了减少这种不平衡性,商业银行应正确判断并准确把握区域发展的产业脉络,为此需要明确在发展规划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相关产业。

首先,商业银行应深入研究相关产业的授信政策,并将其进行细分。同时也可借鉴在成熟行业、市场的成功经验,做好经验移植,进而打破区域限制。并尝试整体式迁移成熟行业的研究、分析经验,例如防范措施、风险识别等;其次,详细了解不同地方已出台的发展规划,把握地方未来发展方向,例如不少地区将新能源的开发,以及传统行业中新兴领域当做发展的重点;最后,商业银行应转变以资源换市场的发展观念,因为当前很多地方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淡化了之前“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注重生态、绿色行业发展。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一方面由于受到当地有限资源的限制,导致开发难度逐渐增加,另一方面随着资源的耗尽,“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中的企业再生难度困难较大。因此,对于商业银行而言这些项目并不利于长期的储存。总之,商业银行应对地方发展规划进行详细的研究,在对地方不同行业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肩负起调配市场资源的重担,为地方相关产业和行业提供支持。

(二)注重区域经济发展协同效应的利用

商业银行其优势体现在拥有位于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丰富的客户资源,如能巧妙的利用庞大的客户资源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纺织业为例,位于该行业链上游的主要是羊毛供应商和制造纺织产品机械设备生产商,另外羊毛生产与自然环境关系联系较为紧密,因此,纺织业具有产业集群特点。此时商业银行如能借助业务遍及全国以及网络机构优势,将防治产品市场整体性的向纺织企业较为集中的区域转移,不但能够促成商机,而且能降低授信风险,有助于客户资源范围的扩大。

这种发展模式以传统的产业链为基础,促进政策的使用性和有效性延展,即随着产业扶持政策逐渐在产业链上发挥作用,进而为相关经济主体的发展添加动力。在政策向密集、集约式方向倾斜的趋势推动下,社会资本布局的科学性将大大提高,尤其各大商业银行广泛推广的供应链金融,将在这种趋势下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以此同时商业银行还应对政策过剩提高警惕,因为在政策扶持条件下,很多项目将争先恐后的上马,会加快新兴行业衰退步伐,例如之前晶体硅行业发展形势迅速转变就是很好的说明。因此,商业银行在促进发展的同时,不能忽略对发展质量的把控。

三、准确把握完善业务资源布局时机

商业银行应综合分析自身实际情况,重新安排和梳理业务分布和结构,选择性的退出未被列为重点的发展行业。站在全局角度分析商业银行布局,同时可以借鉴当前区域发展思路适当调整业务,使业务发展与政策相协调,以避免因政策的配置错误影响业务的正常开展。为此,商业银行可以建立以中西部能源基地为核心的业务带,依靠不同地域的政策资源优势,实现各个支行的业务融合。同时建立以行业为序列的分析和管理团队,及时评估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而选择最佳时机退出。

四、准确定位客户

商业银行发展不能仅给实力雄厚的企业提供支持,应考虑给中小型企业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因为中小型企业贷款时的议价能力相对较低,利率变动较为明显,商业银行如采取措施将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在资本占有量相同的条件下甚至高于大型企业贷款获得的利润。另外,商业银行适当向中小型企业提供支持,能够在分散贷款投向的同时降低信贷风险。

另外,商业银行还应注重中间业务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尤其应在电子银行、投资银行、理财业务等方面突出自己的战略优势,依靠实力雄厚的影响团队,设计并制定综合性产品组合与金融服务方案,为业务的发展提供支持。

五、总结

商业银行在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为了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商业银行应认真分析在支持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适当增加对中小型企业中的信贷投入,进而实现降低风险实现双赢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碧钦.浅议商业银行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