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的问题和对策范文

时间:2023-07-31 17:42: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治理的问题和对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治理的问题和对策

篇1

【关键词】独立学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C-0046-02

党的十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表述明确概况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分别提出了价值目标。《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以下称《意见》)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育引导大学生在理论、情感、行为方面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践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铸魂工程,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内在需要,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要求,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现实需要,也是独立学院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型大学和培养品格高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必然要求。

一、影响独立学院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因素分析

(一)意识形态多元化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促使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冲突和融合不断加深,不同文化之间的价值观发生猛烈碰撞。大学生还处在价值观的形成阶段,面对如此复杂的环境,难免会出现价值判断上的迷惘。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不断宣扬西方的价值观念,对我国大学生的思想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它们扮演着价值判断者的形象,不断确立话语权,推行文化霸权,还通过网络、影视作品、教育、商业文化等形式,向我国输入西方的价值准则。大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其价值判断难免会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科技教育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但市场经济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带来巨大的冲击。这些冲击导致传统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受到质疑,有些人的思想走向经济利益高于一切的极端,拜金主义、追求享乐的思想日益严重,导致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困惑。同时,贫富差距没有得到根本性扭转,住房、教育、医疗等现实矛盾,少数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的等问题,都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这些问题都对独立学院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独立学院需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减少负面影响,保证教育效果。

二、独立学院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教育机制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中,高校需要发挥主导作用。社会、学校和家庭是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的三个因素。目前,三方还没有形成协同教育机制,教育力量还没有形成合力。社会上有很多好人好事,很多感人的事迹,正面教育引导着学生向上、向善。但是,也存在着很多负面的事例,比如道德失范、经济违规、生活奢靡等不良现象,给学生的价值观形成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既要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情操,也要培养其良好的业务技能。目前,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有待加强,还没有真正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学生在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还不够理想。家庭教育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因素,但现实中很多家庭的教育趋于功利化。

(二)教育内容和形式缺乏吸引力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工作中,有时是空洞的说教,照本宣科地进行宣讲,没有和具体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有效结合,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吸引力和现实感,没有和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需求相接洽,必然收不到教育的实际效果。有的高校太在乎形式,过于追求形式的完美,没有在内容上下功夫。形式没有较好地为内容服务,自然难以取得好的教育效果。有的独立学院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政治色彩过于浓厚,过于追求崇高和理想,和学生学习、生活的融合度不够,容易引起学生的排斥,从而影响到实际的教育效果。

(三)价值观教育忽视了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及认知规律

独立学院的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较差,但他们有着很多优点,如热爱祖国、有思想、充满正义、乐于助人,他们思维活跃,有性格,有特长,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但是,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往往处于中心地位,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家庭过多的庇护,比较缺乏社会阅历,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当前,独立学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还没有有效把握这些学生群体的特点,忽视了他们的情感需求,导致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三、独立学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开展的对策

篇2

>> 试论我国乡村旅游的休闲治理 试论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 试论我国协商民主实践的发展 论我国乡村旅游的和谐发展 试论我国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推进策略 试论我国社区协商民主的困境及对策 试论我国证券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与完善 试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 试论我国农村公共危机治理的困境与对策 试论我国果树科技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试论我国果树科技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论我国实行协商民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论我国股份制高职院校的组织治理与发展 论我国西部新农村治理模式的选择与发展 论我国网络社会的秩序与治理 论我国协商民主的发展趋势 试论我国虚拟经济的良性发展 试论我国住宅的未来发展 试论我国生物农药的发展 试论我国农业物流的发展 试论我国国债市场的发展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7]王德祥,罗艺.近10年中国农村建设的成就、经验及存在问题[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15.

[8]约翰邓恩.民主的历程[M].林猛,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9]詹姆斯・博曼,威廉・雷吉.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M].陈家刚,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10]林尚立.协商政治: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思考[J].学术月刊,2003(10):19-25.

[11]何包钢,王春光.中国乡村协商民主:个案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7(3):56-73.

[12]陈剩勇.村民自治何去何从――对中国农村基层民主发展现状的观察和思考[J].学术界,2009(1):42-50.

[13]张小劲.民主建设发展的重要尝试:温岭“民主恳谈会”所引发的思考[J].浙江社会科学,2003(1):21-25.

篇3

>> 解决“新三农”问题的对策分析 新三农问题及解决路径思考 “新三农三牧”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三分农民”新构想解决“三农”老问题 基于新农合保险基金运行浅析保险欺诈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亟需解决“三农”问题 解决好“三农”问题应采取的对策 河南“三农”问题及对策刍议 浅谈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 潜流痕的成因及解决对策 “新农保”的三大亮点 助推“三农”发展的新引擎 新农合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层新农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互助县乡镇水管站在解决三农问题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三农”问题的症结及出路 贵州“三农”问题根源及解决措施探讨 “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及对策研究 “三农”问题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三农”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参考文献:

[1]李培林.全球化与中国“新三农问题”[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

[2]温铁军,孙永生.世纪之交的两大变化与“三农”问题[J].经济问题探索,2012,(9).

[3]吴太贵,陈湘舸.“新三农”问题探讨[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6).

[4]陈林.“新三农”问题的十大关键[J].太平洋学报,2007,(10).

[5]张晗.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新三农”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2015,(5).

[6]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2015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EB/OL].(2016-04-28)[2016-07-31]..

[12]蔡P.以农民工市民化推进城镇化[J].经济研究,2013,(3).

[13]徐勇.现代化视野中的“三农”问题[J].理论月刊,2004,(9).

[14]范辉.农村住宅空闲超一成[EB/OL].( 2014-6-20)[2016-07-31]..

[16][美]乔尔・科特金.全球城市史[M].王旭,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7]陈家喜,刘王裔.我国农村空心化的生成形态与治理路径[J].中州学刊,2012,(5).

[18]田毅鹏.乡村“过疏化”背景下城乡一体化的两难[J].浙江学刊,2011,(5).

[19]陈小玉.土地碎片化与农业规模经营――土地问题思想研究与启示[J].西部学刊,2016,(3).

[20]刘圣中.国家和集体压力下的农户产权: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结构及其缺陷的政治学分析[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40(4).

[21]韩长赋.切实把《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J].农村经营管理,2015,(1).

[22]新华网.中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将超过61%[EB/OL].( 2014-11-03)[ 2016-7-31].http:///fortune/2014-11/03/c_1113097444.htm.

[23]冯创志.土地抛荒屡屡出现的警示 [EB/OL]. (2012-02-16)[2016-7-31].http:///comments/2012-02/16/c_111530572.htm.

[24]徐祥临.“三农”困境之根源:双重教条束缚[J].人民论坛,2011,(8).

[25].乡村・市镇・都会[M]//乡土中国,乡土重建.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253-254.

[26]刘彦随,刘玉.中国农村空心化问题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地理研究,2010,29(1).

[27]龙花楼,李裕瑞,刘彦随.中国空心化村庄演化特征及其动力机制[J].地理学报,2009,64(10).

[28]祝金甫,冯莉.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11,(8).

[29]于水,丁文.土地流转纠纷的治理:从“碎片化”到“整体性”――基于江苏SY县的田野调查[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

[30]黄祖辉,王朋.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问题及对策――兼论土地流转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8(2).

[31]黄延信,张海阳,李伟毅.农村土地流转状况调查与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11,32(5).

[32][美]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 梁小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64-74.

[33]黄宗智,彭玉生.三大历史性变迁的交汇与中国小规模农业的前景[J].中国社会科学,2007,(4).

[34]黄宗智.发展还是内卷?十八世纪英国与中国――评彭慕兰《大分岔: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J].历史研究,2002,(4).

[35][英]E.F.舒马赫.小的是美好的[M]. 李华夏,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73-78.

[36]国务院.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EB/OL]. (2014-07-30)[2016-07-31].http:///yzyd/local/20140730/c_1111862094.htm.

[37]魏后凯,盛广耀.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进展、障碍与推进思路[J].经济研究参考,2015,(3).

[38]文军.农民市民化:从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6(3).

[39]刘远风.刘易斯拐点后的中国农村空心化治理[J].经济经纬,2014,31(1).

[40]邓大才.改造传统农业:经典理论与中国经验[J].学术月刊,2013,(3).

[41]曹锦清.中国土地制度、农民工与城市化[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3(1).

[42]林本喜,邓衡山.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土地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浙江省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J].中国农村经济,2012,(4).

篇4

关键词:公路;超限;超载;治理

公路超限超载的治理工作现实意义十分重大,它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有利于解决货运机动车辆超限超载运输问题,有利于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国家、集体、个人财产安全。然而,在具体执行治理方案时,我们应当充分考虑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特点,治理力度也要同企业与社会的接受程度相适应,既要实现长期治理超限超载的目的,又要维护正常的经济运行秩序,保证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在当前治理超限超载工作中,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引起注意和思考:

一、公路超限超载的治理要做到“四个相结合”。公路超限超载问题由来已久,造成这一问题现象逐年严重的因素包括很多,既有管理失误的原因,也有附加在车辆上的各种收费众多,造成运输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公路运输作为主要的运输方式之一,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作用十分重大,治理措施一定要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治理力度一定要与社会可接受程度相结合,依法行政一定要与服务群众相结合,专项治理一定要与其它相关政策调整的综合治理相结合,尤其是在谨防过路费成为经济发展新瓶颈的情况下,更要慎重,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二、要保证实施方案具有可操作性。早在2004年4月30日,交通部、公安部、发展改革委、质检总局、安全监管局、工商总局、法制办七个国家部委就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国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之后,批转了《车辆超限超载运输治理工作实施方案》,这一方案与国家的方案相比,不论在工作原则、目标和措施上,以及具体执行程序上有着较大的差别,国家的方案更具有可操作性。

三、防止治理工作对公路运输、企业生产造成负面影响。据调查,由于单位运输成本不断增加,有关运输企业的综合运输成本较几年前已经上涨了几倍甚至十几倍。给公路运输企业单位增加了无法承受的公路运输费用。近而出现了各地运输企业特别是煤炭企业出现了大面积停运的现象,对我省一些运输企业的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据悉,我省某煤业公司的库存已经从年初的零库存上升到近日的300万吨,预计今年底库存会增加到800万吨。某电力所属两个电厂对汽车运输依赖最大,煤炭汽车运输量约占年发电用煤的30%左右,目前汽运大部分已经停止,有可能出现因煤炭供应不上而停机的局面。同时,也给本来非常紧张的铁路运输造成了更大的压力。

四、超限超载的治理收费标准不宜过高。国家对超限的定义主要是指货车轴载重超标,是按《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标准制定的。而我省的标准是依据《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办法》制定的。对超长、宽、高限的货物运输,以前就有规定,并提倡在安全的前提下积极组织。机械地去禁止,只能对经济发展不利。诸如一些大型设备的运输,无法拆解到规定的限度以内。

五、公路建设标准应符合经济发展需求。治理超载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减少对公路设施的破坏,对此也应该值得我们反思。公路建设标准和载荷标准应该考虑到经济发展、特别是货物运输重载化、集装箱化、大型化的发展趋势。目前,在我省一些国道干线上还有一些最大载荷标记为20吨的桥梁,这是无法与市场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同时很多新建桥梁、道路并没有明确标出最大载荷,这项工作也应该成为治理超限超载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

根据上述情况,我们对超限超载工作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如下建议:

一是统筹考虑,协调平衡。公路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影响着国民经济运行、人民生活、国防等诸多方面。降低道路通行费和车辆运输成本,积极发展公路运输也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治理超限超载最有效、最长远的措施还是国家要尽早出台各种有力措施,取消各种养路费、过桥过路费等其它规费的征收,这从资源节约、合理税赋、生态保护等角度来看,都是利大于弊。

二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国家应当出台对大型车辆规费的优惠政策,同时对重点企业的重点物资运输、支线运输和主干线运输有所区别,防止治理过程中造成公路运力急剧下降,既影响正常的经济运行,又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

三是实事求是,从长计议。治理公路超限超载问题应当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依靠简单罚款方法能够处理解决。应当把治理超限超载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大局结合起来考虑,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结合实际处置问题,尽量避免和防止矛盾激化。为使治理超限超载和我省企业生产、经济运行的要求相结合起来,应按照国家七部委实施方案并结合我省实际情况执行,重新测算超限超载收费标准,本着重补不重罚的原则修订。最终切实做好公路超限超载的治理工作。

[1] 胡强;公路超限超载运输治理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王建聪,毛保华;车辆超限超载的危害性与治理对策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年11期

[3] 陆宁;杨睿;;车辆超限超载运输的危害和治理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年04期

[4] 高保全;乔耀章;;治理车辆超限超载问题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J];生产力研究;2009年22期

[5] 郭振东;;治理公路超限超载运输问题的策略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年03期

篇5

关键词:乡村治理;理论;综述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11.022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research on rural governance was in the ascendant. From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the academics studied the connotation, mechanism, mode and path of rural governance, analyzed the problems and the reasons for the existence of village governance, and obtained some valuable results. But there were also some disadvantages, such as the lack of systematic and holistic research, the research of rural governance mechanism and rural governance model needed to be further studied. In the research method,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studied mostly below normal. From the trend, not only to pay attention to theoretical study villages, but also to focus on rural governance practices specific analysis of the problem; research methods should be diversified, especially in the use of mathematical models and advanced technical means to carry out empirical research.

Key words: rural governance; theory; summary

自20世纪20年代起,研究农村问题的专著在我国陆续面世。1998年,在治理理论的基础上,华中师范大学学者提出“乡村治理”的概念。随着该理论在乡村管理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学术研究也愈来愈深入,从现有文献来看,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治理主体、治理权力配置方式、治理目的以及治理过程等4个方面[1]。

1 乡村治理研究的主要观点

1.1 乡村治理内涵

在治理主体方面,赵树凯[2]认为,乡村治理中多种主体参与,通过协商谈判等方式来解决分歧,实现共同治理。郭正林[3]提出,乡村治理的主体应该是乡镇的党委政府及其附属机构,以及村委会等村级组织和各种民间团体。在乡村治理目标上,贺雪峰[1]认为“乡村治理是实现乡村社会的有序发展”。其中“有序发展”也就是公共利益所在。徐勇指出进行现代化乡村建设是治理的目标。

1.2 乡村治理机制

由于公共信息不透明等原因,腐败问题日益严重。陈力予等[4]提出户代表会议制度,以户为单位,成立村民小组会议,协商、监督村务。王朋琦等[5]指出新农村建设在操作机制上要走出传统误区,禁用“指标摊派”的方法,慎用“试点推广”的方式,避免“典型激励”的惯性,树立法律至上的理念。在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难方面,张恒利[6]提出要重建农村公共财政运行体制,改革农村公共产品供应机制[6]。针对当前村民选举非理性投票过多,精英政治受到阻碍的现象,盛义龙[7]提出选举机制要与乡村治理保持整体一致性,特别需要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相结合。

1.3 乡村治理模式

陈洪生[8]以村民自治实施效果为出发点,通过对影响社会自主性的发育与发展的4个基础性条件――经济发展、利益分化、公民素质以及政府控制和主导社会力量的程度的分析,提出了自觉自治乡村治理模式。龙立军[9]以广东珠海幸福村建设为例,提出构建可运转的乡村治理模式。将治理融入幸福村居建设之中,并使其机制化,使得乡村的发展更加人性化和可持续化。王海侠等[10]通过对江西分宜的乡村治理模式进行考察,提出从“党建+村民自治”的角度来进行治理探索,以党建强化乡村治理的思路的分宜模式,运用“党建+”理念,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村民自治水平。阎占定等[11]提出嵌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乡村治理模式。这种模式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与乡村治理结合的产物,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到乡村经济、政治和社会建设之中。郐艳丽[12]以巴林左旗后兴隆地村为例,提出了“农民置上”的本原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农民始终作为受益和实施建设的主体,其政策效果具有扩散效应。

1.4 乡村治理路径

张继兰[13]认为可以通过完善协商互动机制、建设服务型政府等路径来解决乡村社会自主性缺乏、乡村组织不健全、治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周朗生[14]择取较有代表性的云南乡村治理为考察对象,提出了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完善乡村的治理结构和切实解决乡镇财政困难、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路径开展乡村治理。唐绍洪等[15]提出在现有的基础上对各决策主体进行权力关系界定,走多元化主体治理的科学发展道路。赵艳霞等[16]在调查唐山农村新民居建设后,提出乡村治理的成功路径是开展新民居建设。兰海洋[17]认为当前要实现中国乡村善治,有三大治理路径:一是优化治理结构,政治生态和谐化;二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农业现代化;三是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

2 乡村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基层民主建设滞后

因乡镇基层民主建设的滞后性导致很难有效推进村民自治的民主化进程。在王华[18]看来,由于缺乏有效监督,腐败现象严重。贿选、不合理决策与管理现象屡有发生。高宝琴[19]提出当前村民自治组织长期缺乏有效组织形态,是治理危机出现的重要因素之一。欧阳雪梅等[20]认为基层政府缺少民主素质教育,致使村民主人翁意识不强,从而导致村民自治能力不强。

2.2 乡村治理主体混乱,机构权利分工不明

欧阳雪梅等[20]认为由于治理权力配置不明,一方面导致村委会与村党支部在权力间的冲突,另一方面也增加政府与村民在管理上的冲突,影响了治理目标的实现。郑红娥等[21]提出,国家行政权和村庄自治权的冲突是目前乡村治理困局的主要原因。在钟涨宝[22]眼里,缺乏合理有效的机构、人员改革是乡村治理面对的困境之一。

2.3 乡村债务问题突出,农民生活不够宽裕

在李文政[23]看来,乡村治理面对的困难不仅是管理及文化教育上的缺陷,经济发展落后与农民积贫积弱问题同样严重。赵艳霞等[24]提出乡村治理的制约条件包括民主化的现实制约、法律制约和经济制约。袁金辉[25]认为目前乡村仍受到小农经济的束缚,收入低,债务多。钟宜[26]提出因财政经费短缺,乡镇为发展只得过度干预村庄事务。同时基层政权缺少财政来源,村、乡两级财政缺口过大,故造成当今治理困境。

2.4 其他方面

刘勇[27]认为由于我国幅员广阔,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村民政治素质不齐。当利益受损,无法通过正常渠道及方式维护自身利益时,越级上访、申诉或暴力对抗等就容易成为他们维权的工具,这严重破坏了乡村治理的政治环境。陈柏峰等[28]认为灰色势力是治理乡村的一个恶疾。

3 完善乡村治理的对策

3.1 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完善村民自治

李文政[23]觉得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组建公共服务体系,重视村民自治,发挥村委会作用是治理乡村的路径之一。张志英[29]认为进行新农村建设需加强村民自治、大力发展创新村民组织。李莉等[30]提出乡村治理的关键是两个尊重:一是尊重村民意愿,二是尊重村民自主性。

3.2 加强乡镇制度建设,加快服务型步伐

在马宝成[31]看来,完善乡村治理一方面需要体制改革,另一方面要加强建设现代化村庄。韩冰[32]提出解决当前问题需要根据现实情况进行乡镇体制改革,完善管理模式,规范和完善有关村民自治法律法规,大力发展村民组织,建设现代化乡村。陈双鹏[33]认为减少治理危机出现的方法有改革基层组织,特别是乡镇政府;建立村民参与政治的合理机制,动员建立村民组织。

3.3 提高村民民主素质,加强政治文化学习

张晓忠等[34]认为要在尊重村民权利和自由、保障村民权益的基础上提高村民的组织化水平。刘勇[27]认为村民非理性化的利益诉求方式影响了和谐的政治环境。因此需要对村民开展政治参与培训,推动村民合法合理参与政治生活,为乡村政治和谐化发展提供有效保障。欧阳雪梅等[20]认为开展村民意识教育是完善乡村治理的对策之一。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术界对乡村治理理论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不少学者研究了乡村治理的内涵、机制、模式、路径,分析了乡村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一些研究还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乡村治理机制和乡村治理模式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等。从研究方法看,定性研究居多而定量研究偏少,实证研究更是鲜见。从趋势看,不但要重视乡村的理论研究,更要注重对乡村治理实践中具体问题的分析,尤其是对个案经验的总结;研究方法应当多样化,尤其是运用数理模型和先进技术手段进行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贺雪峰.乡村治理研究与村庄治理研究[J].地方财政研究,2007(3):46-46.

[2]赵树凯.新农村建设呼唤新的治理[J].中国发展观察,2006(3): 26-28.

[3]郭正林.乡村治理及其制度绩效评估:学理性案例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大学学报,2004(4):24-31.

[4] 陈力予,郑美玲.试论“村治”新廉政监督机制:户代表会议制度[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9(5):44-50.

[5] 王朋琦,洪向华.试论乡村治理结构在操作机制[J].领导科学,2009(5):14-16.

[6] 张恒利.重建乡村治理结构――后农业税时代农村公共品的供应机制改革[J].经济论丛,2009(21):218.

[7] 盛义龙.惯性心理与利益共同体:村选举机制障碍及对策分析――以江西省C县和T县若干村选举为例[J].求实,2011(9):89-92.

[8] 陈洪生.论自觉自治型乡村治理模式的生产条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9(4):1-6.

[9] 龙立军.论构建可运转的乡村治理模式――以广东珠海幸福村居建设为例[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5(1):76-79.

[10] 王海侠,孟庆国.乡村治理的分宜模式:“党建+”与村民自治的有机统一[J].探索,2016(1):127-133.

[11] 阎占定,白照坤.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乡村政治参与状况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1(5):72-77.

[12] 郐艳丽.我国乡村治理的本原模式研究――以巴林左旗后兴隆地村为例[J].城市规划,2015(6):59-68.

[13] 张继兰.乡村治理: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J].乡镇经济,2009(4):54-57.

[14] 周朗生.云南乡村治理:成效、问题与可能路径[J].经济问题探索,2009(6):186-190.

[15] 唐绍洪,刘屹.“多元主体治理”的科学发展路径与我国的乡村治理[J].云南社会科学,2009(6):38-42.

[16] 赵艳霞,王立东,尹景瑞.乡村治理的路径分析[J].前沿,2009(12):174-176.

[17] 兰海洋.中国乡村治理的善治路径取向探析[J].领导科学,2015(4):12-14.

[18] 王华.乡村治理:基层民主与社会结构[J].云南行政学院,2009(1):15-18.

[19] 高宝琴.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升:乡村治理的生长点[J].齐鲁学刊,2010(2):96-100.

[20] 欧阳雪梅,李铁明.当前村民自治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新视野,2007(4):77-79.

[21] 郑红娥,吴殿朝.困厄与出路:乡村治理与新农村建设[J],云梦学刊,2008(1):72-75.

[22] 钟涨宝,高师.后税改时代的乡村治理改革[J].农村经济,2007(11):12-15.

[23] 李文政.当前中国乡村治理的困境与策略探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9(16):343-347.

[24] 赵艳霞,樊秀云.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乡村治理分析[J].领导科学,2009(11):50-52.

[25] 袁金辉.中国乡村治理60年:回顾与展望[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5):69-73.

[26] 钟宜.我国农村社会组织发展与乡村治理方式的变革和完善[J].探索,2005(6):97-100.

[27] 刘勇.社会转型时期农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和乡村治理困境[J].福建论坛,2010(5):141-146.

[28] 陈柏峰,童磊明.乡村治理的软肋:灰色势力[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4):142-146.

[29] 张志英.21世纪中国乡村治理发展浅议[J].农村经济,2006(11):17-19.

[30] 李莉,卢福营.当代中国的乡村治理变迁[J].人民论坛,2010(6):60-61.

[31] 马宝成.取消农业税后乡村治理的路径选择[J].长白学刊,2007(6):59-63.

[32] 韩冰.关于完善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治理问题的思考[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5):114-117.

篇6

关键词:小流域;治理;措施

1、前言

鄞州区丘陵山地占国土面积的40%左右,这些地区山溪性河流众多,形成相对独立的小流域。山区小流域由于雨量丰沛,河流源短流急、水位暴涨暴落,台风暴雨及形成的突发性山洪易造成人员伤亡和房屋建筑、道路桥梁、水利设施、农田土地等损毁,严重影响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为进一步完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提高山区小流域山洪防御能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障农村的公共安全,针对鄞州区小流域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专门调查研究,并提出对策措施,为科学治理小流域提供参考。

2、小流域概况

鄞州区境内地貌东南部与西部为丘陵与山地,中部为宽广的平原,总形态呈马鞍形。东南部丘陵山地面积为375.48km2,有太白、福泉、金峨诸山,以太白山最高,主峰高程海拔656.9m。鄞州区内流域面积大于20km2的小流域共10条,分布人口81464人,耕地51472亩,其中横溪小流域已经完成综合治理建设,东钱湖地区上游溪道合并为1个小流域。

3、存在主要问题

由于各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到目前为止,全区小流域治理进度和标准存在较大差异。总体上讲,全区80%以上小流域的过乡镇、村庄段都进行了简单的治理,但是防洪标准较低,除部分乡镇段防洪标准达到10年一遇以上外,一般仅能满足2~5年的防洪标准。目前,小流域现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1防洪标准较低

小流域整体防洪标准较低,一般在二~五年一遇,有的仅为两年一遇以下的防洪标准,防御山洪灾害的能力很低。主要表现在:

防洪堤标准低、不连续。现有河道防洪堤高度不够,基本上为村镇自发修建,大多数堤防只修建于村镇附近,并且堤身单薄,遭遇洪水时易损毁。

溪河蜿蜒曲折,排水不畅。由于缺少全面统一的科学治理,部分溪道淤积,部分河段冲刷严重,受水流顶冲影响,弯曲河段遇大洪水时易漫顶溃堤。

许多小流域上游虽建有山塘水库,但众多水库、山塘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一旦遇到大洪水,容易出现溢流堰毁坏,下泄流量急剧增加,给下游造成威胁。同时,由于一些水库溢洪道出口缺少配套河道或下游河道建设标准低,也易形成洪灾。

3.2环境脏、乱、差

山区小流域非村庄段一般地面植被较好,山泉错落,水质较好,但穿镇过村段沿岸倾到生活垃圾多,生活污水直排入河,水体悬浮物、COD污染物严重超标,部分河道水质发生恶化,臭味较浓,呈黑色混浊状态,河中生物濒临绝迹。

3.3溪道大量被填被占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大规模的村镇建设,各地填溪、堵溪、缩窄溪道等现象普遍,造成河床淤积,行洪断面越来越小,洪水出路变窄,洪水漫堤,形成洪灾。部分滩地上乱搭、违建房屋现象严重,严重影响河道行洪。

同时,由于缺少系统的规划,各村镇修建防洪堤时未考虑河道的行洪能力,仅根据自身条件与利益修筑堤防,加剧了河道岸线的曲折程度和局部冲淤变化,致使河道行洪受阻。

3.4管理十分薄弱

鄞州区小流域大多缺少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办法。小流域管理范围不明确,堤防建设标准不一,人类不合理的涉河活动没有受到应有的制约,造成河道缩窄,溪流淤积,水环境恶化。

4、治理标准及对策措施

4.1治理标准

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当防护区人口<20万人时,防洪标准(重现期)为10~20年。人口密集、乡镇企业较发达或农作物高产的乡村防护区,其防洪标准可适当提高。据此,我市小流域防洪标准宜为:

防洪堤:保护农田达到5年一遇防洪标准,保护村庄达到10~20年一遇防洪标准,保护乡(镇)达到20~50年一遇防洪标准,保护县城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

4.2对策措施

山区小流域治理需要综合考虑不同保护对象的防洪要求,根据山区洪水和溪道的特点、防治现状及其要求,因地制宜的采取拦挡、疏浚、排导与加固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4.2.1拦蓄措施

对不同类型的山区河道,根据特点与需要,在上游修建或扩建水库,拦蓄洪水。对已建水库针对20年一遇的洪水进行优化调度研究,充分利用水库的防洪库容,减少下游小流域洪水灾害。

4.2.2河道整治工程

对于淤塞的河段,通过疏挖和清障等,扩大行洪断面;对于岸坡垮塌严重的堤防采取护岸措施,同时清除各类阻水建筑物,确保河道行洪顺畅。

4.2.3堤防工程

根据流域防洪总体规划,在规划布置防洪堤的两岸修建防洪堤,堤防标准根据保护对象的重要性确定。堤防工程是小流域治理的重点。

4.2.4排洪渠修筑

为防治山丘区坡水危害农田和居民,应结合防洪工程,可以修建排洪渠,将洪水撇出农田区和居民区。

5、建议

5.1根据规划,分期实施方案应坚持以下原则:“先突出、后一般”的原则,“先乡镇、后村庄”的原则,“先众多、后稀少”的原则,“先附近、后周边”的原则。

5.2以点带面。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浩大,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任务,要根据财力逐步实施。近期,要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根据轻重缓急,筛选灾情严重、影响大、急需治理的小流域,开展综合治理试点,试点成功后逐步推开小流域治理。对列入综合治理试点的,要将综合治理区的项目进行分解,落实到各相关部门,并将综合治理试点项目明确各自的工作重点,各司其责,加强协调,形成合力。要因地制宜,针对具体的小流域特点,科学地采取相应的综合治理措施,实现综合治理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5.3强化管理。要提高小流域的生态质量,维护小流域的生命健康,不仅要治理,更要重视管理,落实以防为主,切实加强对河道的管理,严禁在河道弃土弃渣和在河道内占地建房,规范河道采砂管理,清理“三无”小水电。切实加强沿溪沿河森林植被保护和培育,引导农民科学山地耕作和营林作业,从源头上减少水土流失,提高森林植被质量。

5.4加大投入。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浩大,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同时小流域综合治理又是公益性工程,主要体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难以按市场化运作,因此,必须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社会积极参与的投入机制。例如对接中央国债项目,争取中央国债项目支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对接省市项目,如新农村建设、“强塘固房”工程、生态林保护工程、山地综合开发、平整土地、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要落实各级财政设立小型农田水利补助费,重点用于小流域综合治理。要鼓励群众参与,鼓励自筹资金和投工投劳参与建设。要用政策支持对小流域综合治理,如在用地、税收等方面采取优惠政策。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小流域综合治理投入。新晨:

参考文献:

1、宁波市山区小流域治理规划,[R],宁波市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研究院2007.7。

篇7

生态农村工程: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维

生态农村工程是指在国家宏观政策前提下,运用生态学、农学、经济学、系统学和社会学原理,通过对农村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结构的优化设计,实现农业高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目标。具体来讲,生态农村工程是指在研究农村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农业自然资源(如光、温、水、气、土地、作物、牲畜等)和社会资源(如农业基础设施、农村劳动力等)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的基础上,通过对这一复合系统中的关节点的分析,提出重点工程来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种思想模式。生态农村工程的具体内容包括8个方面。

一、农业产业化工程

小农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是中国农业市场化进程中的最大障碍,产业化方式通过将产、供、销联合起来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依据区域资源优势或区位优势,确立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并相应发展与之相关的农产品加工业、销售业是生态农村工程的核心内容。农业产业化工程共分两个步骤。一是资源优势开发策略分析。根据研究区域光、温、水、土等自然资源条件以及资金、劳动力、区位、市场等社会经济条件,研究提出区域优势农产品开发战略。二是龙头企业的建立或引进。根据本区或相邻区域农产品类型,采取集资、贷款等多种筹资方式,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或农产品流通业。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搞生态农村工程时,并不一定非要在研究区内培育出一个甚至几个龙头企业来,如果能作为产品或原料基地的形式加入到其他地区的龙头企业中去,也符合生态农村的要求。如寿光周边县市在搞蔬菜产业化发展时,就可以直接以寿光蔬菜批发交易市场为龙头来发展生产,而没有必要自己再建立批发交易市场。

二、农业生态工程

农业生态工程是指以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的生态、生产建设。农业生态工程也分为两个步骤。一是农村生态环境问题(这里是指自然生态环境问题)分析。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区域内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所导致的环境破坏、资源浪费或不可持续利用等进行分析评价。二是生态环境治理对策分析。根据生态环境问题状况,确定治理对策。环境治理对策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纯生态/纯环境治理对策(如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生态退耕等),另一种是生产性治理对策(如秸秆、牲畜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等)。在一些生态环境较为恶劣的地区,农业生态工程必须采用两种治理对策并重的方式;在一些生态环境问题不太突出的地区,农业生态工程则可采用生产性治理对策为主、纯生态治理对策为辅的方式。

三、农民就业工程

千方百计实现剩余劳动力就业是生态农村建设所面临的头等大事。农民就业工程也分为两个步骤。一是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采用国家资助、集体扶持和个人缴费的方式开办农民学校,重点选择一些简便易学、实用性强的技术对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再就业培训,如保护地种植技术、特种养殖技术、制沼技术、焊工、建筑、汽车驾驶、机动车维修、理发、缝纫、家政服务等,使这些剩余劳动力在走向新的工作岗位之前能有一技之长。二是就业信息收集与。由地方政府出资建立村级或乡镇级就业信息中心,定期向辖区内村民公布劳动力需求信息。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就业信息中心应当是一种以服务农民为主、以盈利为辅的机构,与社会上的职业介绍所等中介机构有所区别。

四、农民组织化工程

农户或公司频繁出现的违约已经成为当前“公司+农户”型产业化模式的普遍现象,当违约现象出现时,面对强大的龙头公司,毫无组织性和经济力量薄弱的农民很难在对簿公堂时获胜;而面对成千上万的农户,龙头企业也不可能将他们都告上法庭。如果农民能形成自己的组织,则对于企图违约的农户将产生一种内在的约束力;而当企业违约时,也可由组织的负责人出面与龙头企业进行谈判或诉诸法律,从而有力维护农户的合法权益,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另外,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加强在监督村干部行为和协调干部与农民矛盾问题上也将发挥重要作用。政府应当鼓励或直接帮助农民成立自己的组织。在我国成立农民组织并不是从零做起。从政府性组织来看,我国有农业技术推广站,从中央直到全国各个乡镇组织严密;从非政府性组织来看,我国有中国农学会等涉农组织,拥有遍布全国各地和涉及农业生产各个领域的会员;从各地生产实践看,我国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一些运行效果良好的农民协会、农业生产联合会、合作社等农民组织,为建立全国性的农民组织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只要国家在政策上给予鼓励,资金上给予扶持,通过对上述各种组织的组合改造,形成全国性农民组织是可行的。

五、农村社会保障工程

农村人口缺乏应有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三农”问题中较为突出的方面,也是阻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应遵循以建立农村人口社会保障制度为起始点,以实现全民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为终结点的原则,即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与现行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统一起来。当前一段时期,农村社会保障工程的重点是研究解决流动人口的参保问题。我国目前有1亿多的流动人口,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并且有许多人是常年外出和举家外出,按目前推行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他们需要回到户籍注册地去参保,这显然是行不通的。另外,这些流动人口处于身份转换阶段(由农业户口向城镇户口转变),而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又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两个系统,如何解决参保人在身份转换后相应的社会保障转换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因此,农村社会保障工程还必须与户籍制度改革协同进行。

六、农村工程

在我国,土地对于农民不仅是生产资料,同时也担负着社会保障的功能,这是我国政府强调长期坚持土地家庭联产承包制度的原因。但是,一家一户高度分散的土地经营制度对农业现代化的制约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在当前农业日益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趋势下,千家万户的小农在风云变幻的市场面前更显得力不从心。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将非农就业作为他们发家致富的门路,而对于农业生产的激情正在丧失。在这种情况下,改革土地制度,尤其是在农村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土地制度,对于重新唤起农民对农业生产的热情和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极为重要。然而,由于土地在我国担负着稳定农村社会的作用,因此土地制度改革必须因地制宜地稳步进行,不能操之过急。

七、农村管理体制改革工程

当前我国已经加入了WTO,农业的市场化和国际化速度在加快。然而,要建立和发展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现代化外向型农业,就必须有一批懂技术、懂管理、善于根据国际市场信息组织生产的知识型农民和农村管理干部队伍,而目前我国由老弱病残组成的农业生产队伍和只有小学、初中文化水平人士组成的农村基层管理干部队伍,注定了中国农业难以在国际化进程中处于有利地位。中国农业与农村的发展亟待人才回流。为此,必须对当前臃肿且素质较低的乡村管理干部队伍进行改革。乡镇政府要严格落实定编定岗制度,逐步放开乡镇级的信用社、供销社、粮站、农机站、农技站等涉农部门,将它们逐步推向市场,让它们在市场中发展。村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在行政村设立专职干部岗位,面向社会招聘有志于农村发展的知识型人才,促进一批懂技术、有市场观念、思路开阔的年轻人到乡村发展事业。同时,要辅以村庄合并、村两委干部缩减等配套改革。

八、农村集体经济工程

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农民就业培训、农民组织日常运行以及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均离不开地方政府,尤其是乡村政府的财政支持。另外,农村道路、水利设施、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等是限制农村整体发展的刚性约束,尤其是在偏远山区,医疗卫生设施落后已经上升到直接威胁农民生存与健康的程度。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也需要集体经济具有较强的实力。发展集体经济,扭转村村欠债、乡乡收不抵支的现象,对于“三农”问题的彻底解决意义重大。不过,如何才能恢复集体经济实力,尤其是中西部落后地区的集体经济,尚需要更多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生态农村工程各项措施间的关系

上述8项工程措施是庞杂的“三农”问题中的关节点内容,是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各项工程措施之间又版权所有

篇8

[关键词]负外部性;排污权;管制

[中图分类号]F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2)01-0102-03

一、排污权的经济学理论及研究现状

(一)关于排污问题的经济学理论

不负责任的排污行为存在着严重的负外部性,而这种负外部性虽然给排污者以外的企业、个人及环境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危害,但是对于排污者来说,这是在短期内实现污染治理成本的最小化,同时有利于实现短期生产利益最大化的捷径。经济学针对外部性问题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理论:

1.管制

萨米尔森认为,管制是政府以命令的方式改变或控制企业的经营活动而颁布的规章或法律,以控制企业的价格、销售或生产决策。管制作为经济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同时兼具合理性和不足。作为市场的替代,政府在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时候,一方面会产生额外成本;另一方面,作为一项制度,它可以促使外部性问题的内部化。由于管制具有强制性,它的优点是对被管制方具有一定的威慑力,可以比较有效地抑制负外部性问题的发生。它的不足是作为政府干预经济的行为,对于“适度”干预的掌控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2.庇古税

英国经济学家庇古认为要想克服外部性问题,实现环境外部不经济性的内部化,需要通过政府管制之外的方法进行干预,来纠正市场失效。通过对污染者征税,用税收来解决环境的外部性。但是,利用庇古税解决外部性问题时也存在几点不足:首先,作为激励性质的收费制度,由于税率一般是固定的,经常低于治污的边际成本,难以控制社会整体的排污总量。其次,作为政府实施的税收制度,缺乏监督必然会导致政府寻租机率的增加。但是庇古税作为排污权交易制度完善之前的环境治理手段,其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3.排污权

1968年,美国学者戴尔斯(J.H.Dales)排污权的交易思想提出,使排污权的环境外部性问题研究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排污权的最大特点是能够比较好地控制排污总量避免超过环境自我更新的最大负荷。目前该问题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排污权的初始分配,如何设立交易市场进行交易,以及如何通过交易市场使得整个污染控制达到成本最小化三个方面。

按照科斯定理,排污的外部性通过排污权交易制度,即以市场为基础,通过买卖排污权,使得出让方通过出售剩余排污权而获得经济回报,实现对于有利于环境的外部经济性的补偿,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状态。问题的关键是因为交易费用的存在,不同的权利界定和分配则会带来不同效益的资源配置,所以产权制度的设置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

虽然经济学家更倾向于具有“激励”特征的后两者作为治理污染的主要方法,但是经济“激励”方法的实施,必须有强有力的管制措施支撑。

(二)研究现状

二战以后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复苏,主流经济学开始逐渐从强调政府主导的经济模式向强调市场主导的放任自由模式倾斜。针对经济外部性的理论也由政府主导的“管制”理论向激励性质的庇古税和市场主导的排污权理论方向发展,社会的着眼点基本上都聚焦到排污权的实施和交易市场的构建方面。

国内学者针对排污权的初始分配和分配方式问题,高鑫(2010)提出了排污权人均分配的观点,并对其优越性进行了论证。邹伟进(2009)在遵循免费分配与有偿分配相结合才能体现环境资源的价值基础上,提出了累进性价格机制。从而使得排污权的价格下降幅度低于治理污染的边际成本下降的幅度,以刺激鼓励企业进行污染投资。

而关于排污权交易市场机制建设方面,王小军(2008)通过对美国排污权交易制度建设和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的研究,从排污权发放的总量控制、交易费用和排污权交易成本这三方面,对我国相关制度建设提出了建议。甄杰(2009)等从认识排污权的实质,完善交易市场和强化政府作用三个方面对如何构建交易市场做了研究。蔡翡燕(2010)以嘉兴市的排污权交易为研究对象,针对排污权交易市场的经营问题提出了排污权供求平衡和寻租这两大问题。

综上,国内现有研究存在两点不足:首先,过于专注于排污权的相关理论,而忽略了经济学对于负外部性问题的相关理论和经验。其次,对于排污权市场化在我国多城市试点却难以推广的根源问题缺乏深入的研究。所以要想有效地、有针对性地解决目前我国排污权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就必须针对排污权没有顺利推广的根源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

二、排污权市场化难以推广的主要问题以及根源分析

(一)企业方面

1.缺乏严格管制措施的环境下,企业有维持原状的意愿

到目前为止,各种排污权制度的尝试,都是在缺乏严格“管制”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在排污治理责任和收益不确定的情况下,且此前逃避排污治理责任的结果是大多数企业从中获益,于是企业都存有逃避责任的潜在冲动。对于缺乏严格排污管制的情况,可以构建如下模型来说明(见表1):

假设企业处理排污问题的获利为X万元,完全按照要求治理排污并合格的费用是1000万元,这时不会受到任何处罚,企业不会因为治理污染增加收益,也就是说亏损1000万元。在原有技术条件下,由于偷工减料的治理污染会产生“治理不合格”的情况,此时企业受到0~500万元的处罚,再加上治理污染花费的0~1000万元的费用,企业的损失在0~1500万元之间。“不治理污染”可节约治理费用1000万元,政府相关机构将治理额度定在0~500万元时,企业将获利500万~1000万元,如果“不治理污染”也不被处罚的企业获利则是1000万元。由于缺乏严格的管制措施,停业整顿类的处罚大多效果甚微,这里予以忽略。

显然,企业“不治理污染”比“治理污染”时的各种情况下获利都大,因此企业缺乏对污染进行治理的主观能动性。

出现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管制制度中对于污染的处罚力度不够,“管制”的刚性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即便采取处罚措施,也比主动治理污染的成本要低,不会对排污企业产生足够的威慑力,造成排污企业宁可被处罚也不愿意主动治理污染。康菲公司在渤海污染海域面积840km2(后来面积进一步扩大),只罚款20万元人民币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另一方面,由于大型企事业单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较大,以及与各级政府之间的密切关系,使得“管制”措施的“刚性”无法体现,对中小企业比较“严”,对大型企业的排污大户反倒比较“松”。再加上相关法规和措施没有随社会发展进行必要的更新修订,造成难以有效地抑制和解决排污问题。由于排污管理不完善,大多数企业有足够的空间逃避排污责任并从中获利,因此企业没有主动参与排污制度建设的意愿。

2.企业对排污权制度的预期较低

排污权的实施要点是希望通过产权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激励企业主动去采用新技术,达到治理排污的目的。一般来讲,企业在没有确定能够从排污权的制度当中获得足够“收益”预期之前,都不会主动参与到排污权的推广普及活动中。

在不考虑管制处罚的情况下,排污权交易的激励主要是通过企业节能减排等排污治理把节约下来的排污权用于交易,从而获得排污权交易的收益。假设治理排污的费用是1000万元,治理后企业卖出剩余排污权的最大收益是500万元,而购买排污权的费用也在500万元之内(因为排污权的额度是考虑到企业的实际情况设计的,不会大幅度偏离企业正常生产排污量)。而如果治理成功,有剩余的排污权可供交易,则企业的收益是在-1000万元<X<-500万元之间。如果治理不合格,则需要购买排放权,企业获利空间在-1500万元<X<-500万元之间。如果不治理则节约1000万元治理费,同时把拿到手的初始排污权卖掉,则获利范围是1000万元<X<1500万元之间。

由于治理污染必然带来经济上的投入,同时对生产管理水平也要求相应地提高,而污染治理的预期获利却不是很明显,特别是治理合格后的预期收益不会很大,使得排污权原本的激励作用很难有效地发挥出来。而如果考虑管制的处罚,相当于以上情况中,在违规的部分获利范围向下浮动500万元的范围而已。

对于任何存在不确定收益预期的排污制度面前,每个企业都存有逃避责任的潜在冲动。同时企业针对排污权制度的推行,有观望和寻找排污权制度缺陷,从而逃避排污责任的动机。目前,排污权的交易制度并没有给多数企业带来直接且明显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主动进行污染治理的获利预期也不明朗,在没有足够威慑力的“管制”条件下,企业为了盈利采取各种生产、经营、管理的方法手段时,不会把排污权交易制度作为重要的考量内容。

(二)社会环境方面

由于一些大型排污企业往往因为对社会的经济贡献巨大,常常受到政府各级机关的特殊关照,使得社会舆论很难起到必要的监督作用。而对于大多的中小企业和老百姓来讲,由于处在弱势的社会环境中,已形成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维定式,致使即便是面对严重的污染问题,也难以形成足够的压力。

另一方面,即便有强烈的保护环境的公共意识的企业和个人,也很难有足够的社会资源和渠道来限制和处罚违规大企业。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形成了对大型企业排污无可奈何的默许,这种默许会“激励”企业的排污行为,使企业忘却自身对于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

(三)政府方面

排污是一种典型的负外部,而在生产管理中不断地投入人财物力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减少和治理排污是典型的正外部。作为政府部门及相关机构,治理排污是义不容辞的责任。除了应该主导排污权制度的推行外,还应该在排污权制度以外,通过积极的财政税收(例如庇古税或补贴)政策,使排污的外部性内在化,并形成一种良好的机制贯彻下去。没有形成这一机制的主要原因如下:

1.政绩评估体系的误导

现在,衡量各级政府政绩的指标体系主要是围绕着经济发展水平来制定的。由于污染是经济活动的伴生品,经济要发展,排污量的增加也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事情。如果政绩评价体系没有把环境保护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来考核,那么政府部门很容易在环境和经济发展的权衡取舍中以牺牲环保来换取经济发展。

2.政府在法律制度制定上的缺位

首先是对于环境“管制”法规制度的不完善。其次是在法律上没有对排污权性质作出明确的界定,使得排污权的市场化运行缺少了保驾护航的根本和依据。同时,也为排污权交易制度市场化过程留下了可以投机的漏洞。第三,缺乏与排污权交易制度配套的相关法律。198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沿用至今,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作出及时的修订。再加上环境法本身过于粗略,可操作性不强,对于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推广和普及难以起到促进作用。

三、对策和建议

(一)完善管制体系,加强激励作用

1.在完善“管制”体系的前提下,加强排污权制度自身的“管制”能力

没有强有力和震慑力的“管制”体系作为后盾,很难有效遏制经济生活中一些严重的负外部性问题的发生。对于社会成本远大于私人成本的负外部性问题,仅仅依靠经济杠杆的调节很难达到目的,必须通过强有力的“管制”体系作为保障基础,再考虑实施排污权等经济措施,才能有效发挥经济杠杆调节作用。

另外,排污权作为经济调节和总量控制相结合的一种制度模式,虽然具备一定的“管制”能力,在没有其他“管制”法规的辅助下,显然其“管制”能力有限。因此,在排污权制度的建设上,要加强排污权制度自身的“管制”能力,要让违规企业感受到违规处罚的严重性。同时,对于企业“管制”要一视同仁,避免“一手松一手严”情况发生。

2.加强排污权制度自身的激励作用

由于排污权制度最初设想的出发点更多还是着眼于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因此加强经济杠杆的调节力度是调动企业积极参与排污权最有效的方法。要让节能减排达标的企业获得大于他们在节能减排上的成本投入,并为企业今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具体到排污权的操作上,对于完成污染治理任务后剩余排放权卖出要采取一定的财政补贴,使得实现节能减排的企业获得足够大的收益。同时对于不能完成任务,需要买入排污权的企业,在价格之上还应该加收一定的超排处罚,拉大节能与耗能两者之间的经济收益差距,真正发挥激励的功效,引导企业走污染治理和节能减排之路。

(二)普及环境保护教育,加强对各级企业的舆论监督

一个时期以来,我国没有很好地重视环保教育,缺乏对环境问题的足够重视,仅仅通过排污权制度的试点和实践推广很难全面地解决排污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只有长期持久地对全社会成员进行适时适宜的环保教育,才能有效地形成重视环保的社会氛围。同时在此基础上,舆论监督体系应形成对排污企业监督激励作用,这样才能有效地抑制企业为营利随意排污的行为。

(三)强化政府在排污权制度建设上的职能作用

应把环境保护作为政绩评价的重要指标体现在各级政府和各级官员的政绩评价体系中,促使各级政府及相关人员认真对待当地的环境保护问题,避免为了提高政绩而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由政府牵头,制定排污权制度和法规并认真实施,加以监督。只有这样才能为排污权制度的有效推广提供必要保障。

[参考文献]

[1]保罗•萨米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M].高鸿业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864-865.

[2]刘力,周维.广东SO2排污权交易的初始分配与动态纠正机制[J].科技管理研究,2010(7):14-17.

[3]高鑫,潘磊.从社会资本角度探索创新排污权初始分配模式[J].生态经济,2010(9):34-37.

[4]甄杰,任浩.排污权交易市场构建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学进步与对策,2009,26(13):42-44.

[5]王小军.美国排污权交易实践对我国的启示[J].科学进步与对策,2008,25(5):142-145.

[6]蔡翡燕,金兴华.嘉兴市排污权交易实践及改进建议[J].水利经济,2010,28(2):48-50.

篇9

关键词: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对策;可持续发展

1.矿山环境破坏的具体表现

1.1地表破坏

通常来说开采矿山的方式主要有如下两种:第一,井下开采。该种开采方式不会对地表直接产生严重影响,不过极易引发地面裂缝与塌陷等问题,还会对地表植物的生存生长产生影响,极易出现坑洼地水源流失、地表河流改道等情况。第二,露天开采。该种方式需要砍伐地表植被、开挖岩体,产生许多固体废弃物,在地表堆积严重破坏到原有地表,引发裸地、陷坑等问题。

1.2水污染

在开采矿山时通常会有许多尾矿废水与矿井水排出,严重污染到矿区周边的地下水与地表水。开采逐步深入,采矿区的面积也在逐渐加大,如若地质结构出现改变,容易致使地表水径流降低,导致地下水、地表水与降水间的平衡受到破坏,形成以矿井为中心的地下水降落漏斗,从而导致地表裂缝、地面沉降,还有滑坡等灾害。

1.3地质灾害

开采矿山容易引发水土流失、地面裂缝、采空区沉降、泥石流以及滑坡等地质灾害。通过对相关数据统计,每年由于矿山开采引发地质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就在几十亿元以上。

1.4大气污染

在开采矿山时,特别是在进行采石场作业时往往会产生许多烟尘废气,从而对大气造成严重的污染。

2.矿山地质环境破坏治理的现状分析

2.1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治理相矛盾

一些地方政府与矿产企业过于注重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对于环境保护及资源节约缺乏重视,再加上小型矿山比较多,从而致使矿山环境治理跟不上环境破坏的速度,进而导致矿山环境问题的出现。总的来讲,矿山环境治理水平比较低,而矿山开发所造成的环境破坏的速度往往超出了恢复治理的进度,可铜陵,矿山环境治理工作迫在眉睫。

2.2相关矿山环境保护机制有待完善

如在管理体制方面,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不够集中,矿山环境执法管理职责不够明确,管理较为混乱,从而在极大程度上使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受到了阻碍。尤其是对于一些老旧的矿山来讲,难以查找到相关责任人,且治理资金匮乏,缺乏可行性的环境治理机制,所以,这就需要积极构建完善的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相关机制,与此同时,政府及相关企业还应当不断保化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的管理,构建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如有必要还可以应用行政和法律手段实施管理。

2.3矿山资源开采与环境治理技术较为落后

国内矿山企业规模并不大,且在专业技术方面较为匮乏,矿坑设计缺乏合理性,采矿方法不正确以及工艺技术较为落后等等多个方面的问题,从而致使矿山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治理难度越来越大。再加上矿山环境治理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相关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技术还没能跟上经济发展及矿山环境及治理的总体要求,在具体的治理过程中,还会受到环境条件、前期调研以及经费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从而致使许多矿山治理项目的治理工作不到位,往往只是表面功夫,根本没能从实际根本上进行有效的治理。

2.4缺乏完善的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工作

在实际开采矿山时要求工作人员能够区别对待各种类型石地质环境破坏形式,并对其科学进行分类进而合理实施评价,同时制订针对性的治理策略。不过就现阶段看来,还有不少矿区并未开展系统的分析与调查,所以在后期矿山治理和保护工作时必须要科学区分各类地质环境问题,运用有效的治理策略,防止进一步加剧地质环境问题。

3.矿山环境破坏治理的有效对策分析

3.1进一步强化法律法规的建设与实施

强化相关矿山环境法治与制度方面的建设,积极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相关体系,以便更好地促进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化。如可充分结合各地区矿山环境的具体情况及发展现状,制订相关政策、规范,且需全面落实和执行到矿山资源开发利用全过程中的各个不同的阶段中去,以为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给予强而有力的制度保证,使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面向法制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还需进一步强化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加大其执法工作力度,尤其是对于一些正在实施中的工程项目,更应当加强管理制度及责任的落实,全面保障工程项目的整体实施质量,尽可能避免发生地质灾害事故,切实制订和落实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有关责任,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落实好环境保护监督及检查工作。另外,还需强化矿山周围环境的实时监测,如发现有严重破坏矿山环境的企业,应当及时现今其限期内完成治理,同时加以依法处理。

3.2注重标准化保护与治理

有关工作人员应当要结合目前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中所遇到的新情况与问题,并且能够定时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全面勘察,并对实际所得结果进行时很如剖析与评价,据此来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保护标准体系进行制订与完善。与此同时,国家还需要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中国家安全监察、国土资源等部门的详细职责予以明确,增进部门间的交流、沟通与协作,切实提高矿山地质的保护和质量工作效率。而且相关部门还需要积极运用先进的信息科技来对矿山地质环境隐患问题进行分层次、全面、实时以及合理的解决,增强保护与治理薄弱环节的工作力度,实现整体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标准化水准的提高。

3.3强化矿山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人才的培养

对于矿山环境治理工作来讲,人才资源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因此,这就需要进一步强化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对于在职人员还需加以更加深入的学习的培训,不断推进我国矿山环境治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以便更好地确保矿山环境得到有效治理。另外,还需进一步加强与各大高等院校、科研所等的联系与合作,不断培养更多更优秀的环境治理的技术型人才,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外有关先进的矿山治理技术与经验,并引进先进的管理和服务理念,不断强化我国矿山环境治理能力。

3.4强化矿山资源开采技术创新及研究

对于矿山环境治理工作来讲,想要切实落实好矿山环境治理工,就需要具备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持。所以,这就需要不断强化技术创新和研究,进一步推进矿业技术的升级和优化。利用先进的技术、工艺、设备以及材料等,不断推进我国矿业生产的发展和效益的提升。同时,还需加大对选矿技术的研究和创新,不断提升矿山资源的利用率,尽可能减少资源损耗,从而进一步减轻矿山环境的破坏程度。科学有效地将各项先进技术应用到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中,要以有效地降低矿山环境破坏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作用,同时还可以有效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进一步强化矿山环境治理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加大科技方面的投入,不断推进资源的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的产业化发展。积极引进、开发矿山损毁后土地复垦及生态重建等的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推进矿山生态重要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进一步强化矿山环境治理工作力度。此外,还需加强对国外各项环境保护措施、技术以及经验等方面的学习,不断提升国内矿山环境治理工作能力,使我国矿山环境得到综合有效地治理和利用,不断推进矿山环境破坏的预防和措施工作。

3.5加大矿山环境治理的资金投入

对于矿山环境治理来讲,通常需要消耗大量的资金,所以,想要全面有效地落实好矿山环境治理工作,就需要具备强有力的资金支撑,尽可能避免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对环境造成过多的破坏。因此,这就需要进一步完善矿山环境保护相关政策,充分发挥法制作用。如对于正在开发生产和新建起来的矿山,应当严格遵循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构建矿山环境恢复保障和补偿机制,以确保矿山环境治理具有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另外,各地区政府还可以充分结合当地矿山环境的具体情况,制订相关优惠政策,充分有效地激发和调动企业和社会在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中的积极主动性;还可以加大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宣传,鼓励社会捐助,积极争取获得国限环保资助,进一步加大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的资金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从根本上解决资金不足以及矿山企业积极性不佳等实际性问题,不断推进矿山环境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3.6建设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信息化系统

在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保护与治理工作时,相关部门与工作人员还应当要积极运用现代化科技来合理建设相应的信息化系统,其中包括了数据库、数据模型、指标体系以及资源库等内容,合理设置勘察、检测、预警以及评估等多种功能。并且注重在事前、事中以及事后阶段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工作的管理与控制工作,对开采不同类型的矿山资源工作进行有效的优化。在该环节工作中,有关部门还需要做好相应的监测工作,将4~5个长期监测点设置于矿井内,同时将3~4个监测点设置于采取之外,每月监测一次,让工作人员能够对采区内矿井水排放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进行实时准确地掌握,以便于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有效处理,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现。除此之外,有关部门还需要基于已有的设施设备来更新与优化信息化系统,增加远程监控工作力度,实现矿山地理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效率的提升。

3.7合理治理废水、固体废弃物以及地表变形塌陷区

在实际开采过程中通常会因为操作不规范等问题而导致地表变形塌陷等情况。所以在实际治理环节,应当要积极改进企业开采井下资源的方式,一方面实现开采效率的提高,一方面还能够有效降低开采地区地表变形塌陷的发生概率。注重配备齐全开采矿山资源所需的有关设备设施。确保地区供电、通信线路得以运行稳定与安全。同时还需重视土地复垦以及植被恢复的工作,防止产生大面积的水土流失现象。如若在开采矿山地区漆面塌陷深度超过3m,需要及时做好周边村庄的搬迁工作,确保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不仅如此,在开采过程中会生成许多废水,需要应当要在井下科学设置蓄水池,合理设置废水处理点,结合实际开采地区水质特点与排放废水的标准要求等来科学处置矿坑水,保证实际排出的废水每项指标都达到相应规定要求。

3.8将矿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就目前来讲,矿产资源的利用因受到技术和经济条件因素的影响,而致使综合利用程度难以得到有效提升,从而致使大量共生及伴生矿物组分得不到有效利用而成为废弃料,导致矿产资源开发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而将矿业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可以减少废弃物的排出,进而避免对矿山环境造成威胁,减少了对环境造成的压力和破坏,同时,还可以带来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矿业废弃物中,通常有尾矿和冶炼炉渣两种物质,可以将它们用于那条材料的原料、矿井填料以及造田复垦等方面使用,另外,还可以将尾矿中的各种不同成分做进一步研发和利用,如肥料、土壤改良剂等。

3.9科学构建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补偿机制的一个显著特征便是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增强每一区域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首先,要想实现资源的节约,应当要大力实施资源有偿使用机制;第二,切实实现水资源费、矿产资源补偿费等征收工作,设置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制度;第三,积极建设长效机制,不断构建与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第四,应当要积极联系我国实际情况来构建起与国家发展相适应的矿区环境保护政策法规以及技术标准体系,并且该体系需要涉及矿区发展的各个环节。而且还应当要在法律上明确规定对新开采矿山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保护采矿权环境的措施、重建报废矿山、实施环境补偿机制的方法等内容。我国有关部门还需组织听证会、论证会或是其他方式来获取领域专家以及社会群体的意见与建议,尽可能在短时间内研究并落实矿山环境破坏补偿的有效方法。

4.结论

总的来讲,矿山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环境承载力容量以及自身可持续发展均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从矿山环境监管、法规等体系着手不断完善,不断提升矿山环境治理技术水平,使我国矿山环境治理工作得以全面、有序地开展,全面实现边开发、边保护、边治理的目标,不断促进矿业资源的开发和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窦强.基于GIS和层次分析法的深圳市废弃矿山地质环境评价[D].吉林大学,2020.

[2]王永生.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现状及其对策[J].国土资源,2007(09):46-47.

[3]焦东明.矿山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治理措施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20,(11):227-228.

[4]李陆,梁启元.蚌埠市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研究[J].西部资源,2019(06):78-79.

[5]张艳,晋勇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治理措施探讨[J].四川水泥.2015(04).

[6]张建龙,孔令,张云国,张莹.我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制度现状及对策[J].中国矿业,2011,20(04):44-46.

篇10

一、现实困境分析

具体而言,现实困境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

1.获知职业经理人的真实需求方面

若要将职业经理人的利益和远景与股东趋近,首先就需要获知职业经理人的真实需求。然而,职业经理人的真实需求属于私人信息,自然会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难以被股东所获知。另外,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随着职业经理人在公司内的不断成长,其所具有的真实需求也是在动态演变的。因此,这就构成了内部治理的现实困境之一。

2.职业经理人能力与绩效匹配方面

董事会雇佣职业经理人的目的十分明确,便是要借助职业经理人的人力资本为公司创造效益。那么如何评价职业经理人能力与绩效之间的匹配度,则成为了另一个现实困境。在这一困境下,职业经理人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能力,而增大自身在薪酬议价方面的能力。

二、对策

那么如何破解上述困境呢。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和笔者的研究体会,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构建对策。

1.重构组织生态环境

在生物学隐喻下,民营企业内部环境可以被看做是一种生态系统,其中与民营企业产权所有者关系越近的人,则所处的生态位就越高。这里的关系远近主要指向血缘、亲缘关系。这就意味着,职业经理人内心感受到的生态位是低于他们的。这必将增大职业经理人的岗位离心力和在职消费意愿。因此,需要通过制度管理和健全晋升机制上下功夫,进而在重构组织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来增强职业经理人的存在感和组织忠诚度。

2.建立需求识别机制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似乎职业经理人已经超越了低级需求层次,而跃升至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事实并不是这样,在现有的组织生态环境下职业经理人是缺乏安全感的,所以他们仍然追求“安全的需要”,这里的安全主要指向心理安全。以此同时,才是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但若是他们若是安全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便可能做出强调在职消费的决定。因此,股东应从人文关怀的视角和用人不疑的心胸来对待职业经理人。

3.借助外部治理机制

人力资本依附于健康的人体内,且人力资本的价值需要在劳动中得到实现,而价值的大小则取决于主体的非智力因素。因此,为了防止职业经理人隐藏自身能力来增大薪酬议价能力,公司则需要借助外部治理机制来对他们施加压力。具体而言,外部治理机制的核心在于,能够在职业经理人市场寻找新的经理人来替代在职的经理人。这样一来,在职的经理人必然会充分调动自身的人力资本来为公司创造价值。

三、问题的拓展

另外,还需要从财务审计上监督职业经理人的管理工作:

1.审计监管功能下的模式构建

(1)监管资金预算方面。在这里主要通过审核公司资金划分结构、预算明细表等方面体现出来。审计人员应协同财务管理人员,合理展开对资金结构的设计与划拨。

(2)监管资金使用方面。审计人员便需要根据资金使用的原始凭证,针对表面的形式要件和背后经济事件的真实性,展开审计活动。

(3)监管资金回笼方面。审计环节还应监管公司的资金回笼状况,并及时给予董事会预警。

2.审计辅助功能下的模式构建

(1)辅助公司资金风险管控方面。公司资本有机构成的提升,通过固定资本重置的方式来实现,必将增大公司的资金投入。从而,审计将为此提供安全屏障。

(2)辅助资金优化配置方面。公司不仅要关注下游的需求方,还要面对上游生产要素的购进渠道。即:在货币功能(G)、生产功能(W)、商品功能(G`)环节中,公司须进行合理的资金配置。由此,会计审计功能又体现在:优化配置公司资金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