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的教学目标范文

时间:2023-07-31 17:42: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地理的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地理的教学目标

篇1

【关键词】学导式 教学模式 理论分析 操作程序

一、理论依据

1.从新课标的突出特点来看,新课标最明显的特征是教学要求的具体化。全面体现在知识要求、基本训练要求和思想教育要求的具体化方面。新课标明确指出:地理课的知识要求,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识记又分为知道和记住两个亚层次。上述知识要求中的层次和基本训练要求、思想教育要求基本上就是教学目标。新课标这一突出特点为教学目标的制定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为目标教学的实施起了导向作用。

2.从教材的编写特点来看。(1)现行教材直观性强。教材图像系统数量增多,每幅图的信息量减少,重点突出,与初中生的认知水平相符合。(2)教材可读性、趣味性大大提高。教材文字表述口语化,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贴近,不同章节用不同的引入方式,利于学生参与教学。(3)教材教学难度虽有所降低,但仍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重点、难点、疑点的内容。如比例尺、时区、日界线及气候等问题,需教师进行精讲点拨。教材的编写特点为我们采用“学导式”目标教学模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从学生的年龄、心智等特点来看,初中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求知欲、好胜心、自我表现欲强,他们在学习中往往不愿处于被动地位,而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取知识。但是,他们受年龄等因素的影响,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往往不易自然形成,而要靠教师去启发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和活动方式,也要靠教师去指导和调整;学生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也要靠教师去帮助解决。因此,从学生的年龄、心智特点来看,亦很适合“学导式”这种课堂教学形式。

4.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学生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指向性活动。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从展认、实施到达成,紧紧围绕着“目标”这一核心由低级到高级地进行,符合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认知规律。

二、操作程序

1.前提诊测:前提诊测是指进行达标教学时,所必须具备的与本节课新知识有关的预备性、基础性、相关性的知识和技能,可通过提问、笔答等形式进行检测、诊断,从而为学习新知识铺路搭桥,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准备状态,如发现知识缺陷可及时进行矫正补充。例如,在学习中国矿产资源时,教师可让学生回答:世界煤矿、铁矿储量丰富的国家有哪几个?石油出产最多的地区和较多的国家有哪些?学生通过回答这样针对性强的问题,既可以巩固以前学过的知识,又可显示本节课的部分教学目标。这样的问题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2.展认目标:展认目标就是教师在适当的时候(一般在导入新课后),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准确无误地展现出来,学生认知,从而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自学讨论:学生根据教师拟定的自学提纲,独立而全面地阅读教材及地图册中的文字及图像。自学提纲的拟定要针对目标,循序渐进,突出重点。自学提纲中的内容大多可在教材中直接找到,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有重点、有目的地读书自学,边看书、边思考、边勾画重点。自学中,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主要指识记和部分理解层次的目标)由自己解决;不能自己解决的问题(主要指部分理解层次和应用层次的目标)可采用互相质疑或全班讨论的形式予以解决。学生自学讨论时,教师可巡回辅导。通过自学讨论,教师要获得一定的反馈信息,使精讲点拨有较强的针对性。

4.精讲点拨:自学讨论中学生无法解决的重点、难点和疑点问题,教师一定要进行精讲予以解决。教师要充分利用评议、“三板”艺术及其他教学手段,形象而直观地进行讲解。精讲重在诱导、点拨,讲思路、讲方法,要画龙点睛,忌泛泛而谈。

5.达标测评:教师针对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多角度、多形式的形成性测试题,对学生进行系统训练。测试不计分,测毕当即公布答案,由学生自评或互评,并举手示意(或填写反馈卡),让教师全面了解情况,来检查目标达成度。对未达标的学生,针对情况,及时施以矫正补救;对达标度高的学生,应予以肯定。

篇2

关键词:初中;地理;高效生本课堂

在初中这一时期,学生提高自身知识能力水平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在初中地理这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初中地理知识的水平,提高初中地理这门学科的教学质量,培养符合当今社会需求的创新性技术应用型人才,笔者使用了一种高效的生本课堂教学方法,这一方法的应用,有效达到了初中地理的教学目标。在高效生本课堂的设计过程中,老师首先应该深入了解生本课堂的概念,再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来制订具体方法。构建高效生本课堂在初中地理的教学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提高初中地理这门学科的教学质量。

一、高效生本课堂的概念

高效生本课堂是随着新课标的改革和深入实施而出现的一个新兴名词,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目的是培养学生身心的健康全面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生知识水平等。这种教学模式有效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中的不足,老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而是对学生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学生也不再是一直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可以在高效生本课堂之中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

高效生本课堂的具体形式就是老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成为主体,老师欣赏学生、引导学生等,老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特征使用合理的组织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实现老师制订的教学目标。高效生本课堂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推动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二、初中地理教学构建高效生本课堂的具体策略

1.制订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制订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它为教学活动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老师在进行初中地理教学活动之前,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心理特征,制订相应的教学内容,老师应该深入了解教材,认真备课。在教学活动进行的过程中,老师也应该突出教学目标,让学生有重点可以学,这样也能有效地提高初中地理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丰富的地理知识。

2.采用情境创设法激发学生对初中地理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地理教学活动开始之前,课堂开始的前几分钟,学生还处于之前的兴奋状态无法迅速进入课堂教学中,这就要求老师在前几秒的教学中,创设一种特定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迅速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拉近学生和教学内容的距离。特定情境的创设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初中地理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初中地理的教学效率。

3.分组活动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老师在进行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 还可以适当采用小组活动方法,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更加轻松地学习到更多的初中地理方面的知识。学生在小组活动之中,还会更加积极主动地表现自己、主动探索知识,在这样的过程之中,学生无形中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小组合作能力,为以后步入社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课后练习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学生初中地理知识水平,不仅仅需要课堂中的努力,老师还应该设置一些好的课后活动,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地理知识,这样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课后的练习活动也是对课堂知识的一种检测,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初中地理知识水平。

为了顺应当今时展的要求,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全面性人才,提高各教学活动的教学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提高教学质量,学生才可以在课堂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自身知识水平,为自己的各种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就初中地理教学活动来说,应该重视改变教学现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顺应新课标的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总的说来,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不仅仅需要老师制订新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更需要学生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工作。老师在进行初中地理教学时,构建高效生本课堂策略的实施对提高学生地理方面知识能力有着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林关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感悟地理中的生活――例谈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途径[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3(10).

篇3

本学期初一初二年地理以新课程理念进行教学,初中教学中从传授知识为重点,转变从能力的培养中获取知识,做到能力和知识并重,同时还要重视学生情感目标的评价。

完成初一年上册共有五章,初二年上册共有四章的各章教学任务。

注重导学案的应用和系列练习的编写,导学案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情感体验;系列练习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做到不遗漏重点,不全面铺开,做到少而精。

教学中加强了地图知识的讲解和地图的应用。

全面完成本学期的教学计划

二.备课组常规活动

加强集体备课,每一周举行一次集体备课,根据教材和教法确定教学目标,特别注重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的确定,以达到完成知识目标。根据教学目标共同探讨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分析加强重点的学习和突破难点的教法和学法,应用何种教学手段激活课堂。

在学校公开课周认真听初中地理课和其他学科的课,了解各个教师上课的特点和吸收其优点,了解各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知识渗透。

平时也能听高中地理课,分析高中课程如何应用初中的地理知识,如何用高中的理论分析初中的地理现象,在教学中才能如何为学生在今后的高中地理学习打好基础知识,尽量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培养学习能力。

听其他学校的课,比较其他学校的地理课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学习众教师各种优良的教学方法为我们所用,衡量自己在厦门市地理教师中的水平地位,树立信心,超越他人和超越自己。本学期多人次参加厦门市地理课堂教学研究,听了多节其他学校的地理课,学习了其他学校教师的优点,也衡量了解我校地理教师的优秀水平。

三.备课组的教研活动

继续进行初一、初二地理中进行网络教学的研究,完善情境教学的课题研究,分析初中教学中重点和难点如何用情境教学的方法进行强化和突破,分析教材中的那些内容可以应用情境教学激活课堂,为今后建立情境教学资源库提供理论基础和方向

参加初中科技创新活动,指导学生撰写创新论文,成绩不理想。

篇4

一、明确地理课程特征,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

初中地理课程是一门基础课程,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具有以下多方面的明显特征。在区域性方面,地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区域地理为主,展现各区域的自然与人文特点,阐述不同区域的地理概况、发展差异及区际联系。初中地理课程也具有明显的综合性,因为地理环境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和人文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成的复杂系统,初中地理课程的教学,就是为了揭示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复杂关系,从不同角度反映地理环境的综合性。

教师在初中地理课程教学中,还应该强调当今社会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培养学生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让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关注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在初中地理课程教学中,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突通过学生经常遇到的地理现象,解决可能遇到的地理问题,逐步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地理课程教学,应该充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逐步学生图表绘制、学具制作、实验、演示、野外观察、社会调查,进行乡土地理,把地理知识学以致用,培养各种实践能力。

二、把握初中地理知识系统,科学实施教学方案

教师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全面分析教学教材,全面把握初中地理知识系统,全面了解四大板块的知识内容,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通过初中地理教学,让学生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在地理知识与技能方面,教师通过地理课堂教学,让学生全面掌握地球与地图的基础知识,初步了解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初步了解人口、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了解家乡、中国和世界的地理概貌,了解家乡与祖国、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重大问题,初步了解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掌握阅读和使用地球仪、地图的基本技能;掌握获取地理信息,并利用文字、图像等形式,表达地理信息的基本技能,掌握简单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等技能。

在初中地理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要全面把握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了解实践地理课程设计思路,严格按照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标准,设计具体的地理教学目标。教学时尤其要注意突出地理学科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式,充分重视地理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的利用,关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地理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对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的综合影响,引导学生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从地理的视角看待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

教师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要选择多种多样的地理教学方式和方法,根据地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校条件以及教师自身特质,选择合适的地理教学方式,注意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应坚持启发式教学原理,提倡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体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逐步掌握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

教师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初中地理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为学生自主学习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应积极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一方面,立足校园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利用学生已学习过的地图知识,设计相关的主题,开展地理实践活动,从而达到构建开放的地理课堂、拓宽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热爱学校和保护环境责任感的目的。另一方面,应提倡开展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鼓励学生走进大自然、进人社会,使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产生的过程。

三、全面把握知识结构,科学评价教学成效

篇5

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构建模式初中地理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它以传授地理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通过学生的学习实践,逐步培养学生的地理素质。然而,近年来受“中考成绩”指挥棒的影响,课堂教学更侧重于死记硬背,而忽视了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效率,对学生未来地理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深入探索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课程理念下高效课堂构建模式

新课程理念下,地理课堂的构建模式也发生了重要的变革,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今天的教学模式注重“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是课堂的主人,学生是课堂的听众,而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地理课堂角色发生了转变,学生变为活动的主体,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成为欣赏的观众。教师采用科学的课堂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之中,实现地理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实现高效化课堂发展。如(图1)所示:

从高效课堂的构建模式上“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可见一斑,新形势下高效课堂侧重于培养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包括质疑、探究、创新等能力的发展,特别强调教学过程中的体验学习,在体验中逐步培养地理素养和提高学习能力。

二、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模式构建策略

(一)明确学习目标,奠定高效课堂的基础

《新课程改革教学纲要》对初中地理课时做出了明确要求,与之前相比教学内容没变,但是课时数减少,这就意味着不能再利用时间战术,靠课堂死记硬背达成教学目标,而要求教师深入分析教材,认真备课,教学过程中明确学习目标,突出重点,做到有的放矢,方能提高地理教学效率。例如,人教版七年级《多变的天气》一课教学中,教学内容包括天气及影响、明天的天气怎样和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三个教学板块,如果对教材把握不准确的情况下,教师可能会组织很多活动了解天气,环保只停留在口号上,然而,作为高效课堂的设计,本课教学目标应为:(1)理解天气预报的重要性;(2)学会通过电视、报纸多种渠道看天气预报;(3)从环保角度呼吁学生保护大气环境。教师可以在“导学案”上将学习目标明确地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看预报,识天气”的比赛活动,让学生扎实获取阅读天气预报的能力,从而达成教学目标,找准切入点,提高教学效率。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地理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下,才能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在有效的时间中提高课堂效率。创设情境是一种有效的导入模式,主要方法有:利用复习导入新课、利用直观挂图导入新课、联系生活实际导入新课、实验演示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导入新课等。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极地地区》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雪龙号驶向南极”的视频,通过视频让学生对两极产生兴趣,接下来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后明确今天的学习任务是了解两极地区,于是教师出示两极地区的投影图,并让学生结合课本地图材料对照分析。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运用多媒体视频投影图导入新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对两极充满了好奇与向往,为后边的教学铺垫了良好的气氛。

(三)利用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

研究表明,学生处于积极主动探索状态之下,对于知识的记忆和能力的获得效果最佳。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中往往教师“一言堂”,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自主能力的发展。因此,利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效率。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辽阔的疆域》一课教学中,考虑到本课内容较为丰富,如果教师单纯讲解,学生可能无法把握要点,于是教师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索,积极参与,帮助学生建立我国地域的相关地理知识。首先,要求学生参照“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来填写导学案上的表格,填好后小组内互相交流,学生对中国地理位置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其次,教师出示题目,从全球不同经度、纬度上看中国位置,小组需要合作探讨,将探讨结果与全班交流;再次,教师要求小组竞赛,与日本、蒙古等国家比较一下,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是什么?通过这类问题的设置,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提升课堂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导学――自学――合作――展示等环节,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适时指导,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四)加强练习巩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良好的课堂组织形式可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并转化为自身的学习能力,同时练习巩固环节也不可忽视。为了落实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可以设置自测题目,当堂检测,当堂评价,可以利用面批、互批、自批等多种方式实现当堂反馈,教师和学生一起查缺补漏,逐步完善学习内容。课堂练习巩固小测通常包括三部分内容,分别是基础知识部分、提升训练部分、综合应用部分。对于学习能力偏低的学生完成第一、二部分测试题目即可,而学习精力旺盛的同学需要全部完成。测试题题目的制定需要教师根据本课的学习目标具体而定,为强化学生记忆,提高学生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提供巩固途径。

总之,要改善当前地理教学现状,以新课程为背景,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将地理课堂看作是一个长期动态发展的研究课题,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自主参与意识,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体验式学习中善学、乐学,勤于动手,勤于动脑,勤于动口,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打造地理高效课堂,为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和全面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国珍.如何构建高效地理课堂教学\[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01).

\[2\]郭卿.如何提高地理教学课堂效率\[J\].文教资料,2010,(16).

篇6

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管理上的衔接

⑴ 加强初中和高中的整合促进教学衔接

初中和高中分设,给教学衔接带来一定障碍。基于这一原因考虑,可打破初中与高中的严格界限,实行初中与高中的整合,即打破初高中的行政界线取消以中考来检验学生的做法,统一协调教学工作的模式,把“六年”看作一个整体,树立为学生发展的共同目标,既相互联系,又有所侧重,充分利用不参加中考的有利条件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激发学习兴趣,调整初中地理教学内容,在初中就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与表述能力、思维活动能力,把为高中学习打基础作为重要目标。这样必然能提高高中的学习效率,从根源上解决初高中衔接。

⑵ 把初中地理纳入升学考试,改革高中地理毕业评价方式

要做好初高中衔接,应尽量保证地理教育的持续性,建议在义务教育九年级也开设地理课。改进原有的地理只是在初二会考而不受重视的考试评价方式,将初中地理纳入升学考试,使学校、教师和学生重视初中地理,使学生确实达到课标所要求的教育教学目标。针对初高中教育分离这一问题,教育管理部门还应加强初高中间的联系,要积极沟通,互通有无。高中地理教师要了解初中教学,掌握学生情况,初中地理教师也要关心高中的教学。

⑶ 教育教研部门应加强培训和教学研究

首先,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初高中学校应经常组织教育培训,强化教学衔接思想,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尤其是面对新课标这一新事物,教师更应摒弃旧的传统思想,紧跟时代步伐,通过培训交流能提高认识,增强能力,在教学中有效的进行教学衔接。同时,教研部门应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组织学校进行教学衔接研究,为教师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不断完善教学实践,将教学衔接落到实处。

二、提高教师队伍教学衔接水平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他们的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初高中教学衔接的效果。加强初高中地理的有效衔接,就必须提高自我素质,加强教师教学衔接水平。要实现初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衔接,教师就要更新观念、具备高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技巧,深入钻研教材教法,明确衔接知识点,把握学生的特点,确实实现初高中地理课教学的有效衔接。

⑴ 教师要更新观念,加强理论学习,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教师衔接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能否顺利地完成。所以教师必须强化自觉衔接意识,把教育衔接工作当成一个常态的教学任务实施下去,初中教师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熟悉高中教学,尽量完成课标要求,为高中奠定基础;高中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所教学生原有基础、学习和心理状况都要掌握,以便因材施教。

⑵ 通览教材、课标,对学科知识体系要心中有数

为做到地理衔接教学有效地进行,初高中地理教师不仅要熟知自己所教学段的课程标准和教材,也要了解高初中的课标和教材。要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需要教师既要在宏观上把握新课标对学生发展的要求,又要对整个学科知识体系做到心中有数,高屋建瓴,在研究初高中课标和教材的变化,调查了解学生初中地理的学习情况的基础上,根据高中地理教学的内容,认真做好教学计划,因材施教,根据教学内容做好知识衔接,全面把握中学地理教学。“知己知彼”,了解哪些知识在初中讲过,讲到哪种程度,学生掌握情况如何,用不用再加深和拓宽,并结合教学目标,确定学生复习初中地理知识的起点和重点。通过研究课标和教材,教师应把高中教学所需的初中地理缺失的知识点做出归纳,以便指导初高中教学。例如在初中的地球和地图部分,缺少对低中高纬度的划分、地轴倾斜的角度、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的形成等知识点。

⑶ 注意教学方法的衔接

对教师而言,既要认识到衔接的重要性,又要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帮助学生自然过渡。与高中相比,初中教材知识容量小,时间充足,学生的依赖性较大,教师通过组织各种学生感兴趣的课堂活动或列举大量的具体的地理事实,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传授基本的地理知识和训练基本的地理技能,老师就像学生的拐杖。而高中阶段知识容量和难度加大,重视自主学习,同时要使学生养成研究性和合作性的学习习惯,通过自主思考解决问题。高中教材从培养学生的能力出发,在知识的传授和问题的设计上都与初中有很大的区别,尽管高中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推理归纳能力,都比初中有所增强,但仍然要注重学生已有的初中经验,采用学生熟悉的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活动教学法等,运用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篇7

高效课堂的内涵是让45分钟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最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把学生从时间和汗水的应试模式中解救出来,把时间、睡眠、灵性、兴趣、发展还给学生。

当前,初中地理课堂存在以下问题:班额太大,造成管理的难度比较大;各个班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班级纪律情况不尽相同;地理教师所教班级多,甚至跨年级教课,实施的难度比较大;高效课堂实施环节上时间紧,任务多,存在无法完成的情况;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需继续加;教师常常会遇到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反应不灵敏,课堂教学进展缓慢,课堂教学效率太低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的教学模式相对陈旧,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致使学生不能全身心地,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是每个一线教师追求的目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

作为地理教师应具备多元化、合理的知识结构,积极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等有关先进的教育理念,提高地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素养。教师用生动丰富的语言,描绘出具体的地理情境。以学生为中心,保持课堂气氛生动活泼,主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注重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

教师的教学目标要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整合初中地理教学资源,选择对学生有用的地理知识,注重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习地理知识的基本方法,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考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深入研究教材,研究课程标准的相应要求,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大胆尝试,恰当设计教学过程,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深化课堂教学内容。在学习中挖掘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教学中注重引发学生发现问题,启发思维,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的积极性。新课的导入要吸引学生的兴趣,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既体现教学重点又饶有趣味的问题,诱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创设逐疑探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

3.探究合理的教学方法

地理学科是一门基础性学科,良好的学习方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对于刚上初中的学生,地理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一种正确、高效的学习方法。

3.1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

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只有对学习地理活动本身感兴趣,才能发展为对学习地理内容和结果感兴趣。因此,我们必须挖掘有利于激发兴趣、支持学生长久性自主学习的因素,充分发挥主体学习的能动作用。以"34个省级行政区"(《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学为例采用多媒体技术制成"?中国政区拼图",引导学生开展拼图竞赛活动,寓教于乐,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活化了课堂教学。

3.2善于新课引导

上课刚开始后,教师如果运用精彩的导入语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则很快就被吸引,注意力将集中于课堂。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地理学科综合性强的优势,如发挥文理综合优势,引入历史典故、传说、名人轶事、时事政治等;发挥图文结合优势,展示地形图、政区图、绘制各种示意图、趣味读图等;发挥学用结合优势,制作地球仪、制作等高线地形图、观察天气现象等。

3.3自主、互助、学习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验地理、融入地理、感悟地理,在课堂上要注意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应严谨、科学又要生动活泼,调动起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是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活动时,要因材施教,创设不同的情景引导学生全面参与活动的全过程,重视对学生热情的激发,创设师生平等的对话,互动交流的氛围。

4.合理选择辅助教学工具

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和教学方法,合理选择道具。如挂图、地球仪、多媒体等。

对于地理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比较直观,利用其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充分创造一个图文并茂、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使学生有效掌握的地图。

比如在难以理解的《地球的运动》一节,通过多媒体播放视频,公转时地轴与轨道面成66.5°夹角,公转到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时,太阳分别直射在赤道、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上,与此同时,南北半球出现不同的昼夜长短变化。这些视频生动的描述地球自转、公转的性质以及产生的现象,使学生牢牢地记住了这些特征。因而多媒体教学的直观、生动、动感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

5.注重评价与评估

要坚持科学评价的原则,在方法上既要注重教师评价,还要注重学生及家长的评价,在具体评价过程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性应该涉及教学设计、课堂授课、课后(外)辅(指)导,教师的课堂授课、学生的学业成绩等诸多内容。教师评价总结: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鼓励学生的闪光点。

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检测和评估,检测是“练”的提高,考查学生理解或熟练应用的能力,教师小结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检测所学知识:检测题重点突出,难易适中,具有典型性;将落实“进行到底”,落实有哪些没有达标的学生,及时补救辅导;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

在新课程的地理教学改革实践中,教师应深入学习,冷静地思考,不断的探索和改进,结合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区域性特点,将教学触点延伸到多学科领域。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渗透在常规教学中并且细化,真正才能达到地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地理课堂;效率;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4-0189-01

学习地理知识常常被人误认为死记硬背,其实地理知识的学习更着重于理解。要想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就要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

一、加强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接近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它推动人们去主动观察。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应特别注重,因时,因地向学生提出发人深省的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是对学习过的内容的一种应用或复习。使学生再玩中学,在学中玩,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内容设计成可玩,或娱乐性的问题或活动。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教师,怎么会喜欢地理?怎么能学好地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和“以趣激疑,以趣引思,以趣导知,知趣相融”,努力创造轻松、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师生都能无拘无束、共同“自由呼吸”的亲切的教学环境和气氛。

二、创设问题情境,追求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是学生最主要、最经常、最大量地获得教育的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对于师生犹如战场对于将士。向课堂45分钟要高效益,是地理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学生心往神驰的境界。在教学中,问题设计是否新颖、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符合初中学生的好奇心理,关系到学生能否有效地进行探究活动。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用心设计问题情境,为学生的有效探究铺路。例如,在学习“人口与人种”的第一小标题“世界的人口增长”时,我设计了“世界人口增长的快慢对当今社会有何影响?”“正确的人口政策是怎样的?”等问题,首先让学生小组进行讨论,互相启发;然后进行大组讨论,集思广益,开阔思路;最后进行全班交流展示,抓住中心和关键,各抒己见。有的学生认为:人口自然增长率快对人口零增长或负增长的国家有好处,人口自然增长率慢对人口增长过快的国家有好处。有的学生还提出:在发生战争而导致大量人员死亡的时候,人口自然增长率快会有好处等。这时我又引导学生去思考本节一个最根本的问题:什么样的人口政策才是正确的?通过对问题的引领,使学生理解人口增长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的关系,从而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在这个环节里,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对话、答辩、争论等活动,促进了学生的思想和情感的交流,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而教师的适时引导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抓目标导向

课程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指南针”。从宏观上看,初中地理课程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通过课程的实施,使学生能够了解有关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基本知识,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获得基本的地理知识以及地理学习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从微观上看,每堂课的教学又有相应的具体教学目标。为此,教师要钻研课程标准,编好教材,课前认真备课,既熟悉每堂课教材的内容、体系、特点和优势,用好教材、超越教材,又熟悉学生实际,科学设计教学目标,独创性地拟写教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剖析热点、攻克疑点,科学地组织课堂教学进程。

平时的教学要注重运用各种地图,如各种等值线图、统计图表、区域图、柱状图、地理模式图等讲解地理知识、分析地理现象和地理规律。教会学生判读各种地图的方法,如等值线图,包括等温线图、等压线图、等高线图、等深线图等。首先要看清数值大小的递变方向,然后再根据等值线的凸出方向判读高低;又如区域图,最重要的是正确识别图示地区是什么地方?这就要根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面状地理事物的轮廓特征、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点状地理事物的相关位置等去加以识别。教会学生一图多思、多图并用,图文转换的技能,培养学生读图、识图、填图、画图、用图的良好习惯,并用这些信息联系已学过的地理知识来理解、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等,提高读图、析图、用图的能力。

四、抓当堂达标

地理教师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努力缩小每堂课学习效果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尽量当堂巩固,在45分钟内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全面完成地理课堂教学的“智、能、情、德”四项职能,从而减少课余时间的挤占现象,在时间上确保地理课外探究性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地理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实现课堂内外有机结合与优势互补

篇9

地理知识的记忆需要在理解的前提下,只有深刻理解了知识的内涵,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首先是教师自己,需对初中地理知识有整体的把握。在研习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认真设计好每堂课的教学目标,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将教学内容理解充分。在此基础上,才能将教学目标下的知识点准确地,有创造性地进行总结和加工。而学生在进行口号式的朗读前,也需要先进行初步的的学习,理解所学的知识。口号式的朗读能帮助学生更好更快更牢地记忆。

二、总结关键词句

口号式的朗读不适合所有的地理语言,需要将某些地理知识经过总结、提炼、加工、概括,形成相对比较工整或对称,词句相对简练的地理语言。例如,在教学“地形对降水的影响”知识的时候,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将该知识总结成“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在教学“东南亚中南半岛地形特点”的时候,将该知识总结成“南北走向,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在教学“夏季风对降水的影响”的时候,将该知识总结成“夏季风强,降水多,易洪涝;夏季风弱,降水少,易干旱”。

三、韵律朗读训练

口号式的朗读,需要读出韵律,读出节奏,这样学生不仅读来朗朗上口,而且还读出了趣味。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乐于朗读,特别是当集体朗读时,就特别有意思,类似于喊口号了。如在朗读“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时,将每三个字的最后一个字故意拉长些。还可以学生之间互相训练。如一同学读“迎风坡”,另一同学接着说“降水多”,一同学读“背风坡”,另一同学接“降水少”。这种口号式的朗读法,富有韵律和节奏,只要多朗读几遍,学生就记住了,而且不容易忘。

四、联想想象并举

篇10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55

《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课堂教学效率就是师生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教学任务。通过地理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地理课上有所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是衡量课堂教学实效的一个重要指标。向课堂要效率是我们教师一直关注并执着追求的目标。本文试图从深入解读教材、优化教学过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等三个方面,对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作了以下几点的思考:

一、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深入解读教材是基础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课程改革使初中地理教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解读教材成了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解读教材即有效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的内涵,以保障教学活动高效全面的开展。深入地解读教材要注意以下一几点:

1、吃透新课程的理念

《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新课程理念倡导“以生为本”的思想,就是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下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体会学习的乐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地理课;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地理知识;不同的学生在地理课堂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做到这些,一定要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比如人人学有价值的地理。有价值说的是这两个方面:一是学习内容有价值,二是学习方式有价值。学生的地理课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地理活动。例如:在教学研究地震时怎么样产生时,先让学生猜测地震是由于什么原因导致的,然后在多媒体上播放相关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及危害的视频资料,接下来用视频来讲解地球的运动规律及地震产生的原因,这样学生看着生动形象,学生易懂,最后交流、归纳,找出地球运动的规律及总结地球的运转等知识,让学生感悟到地理知识的来龙去脉,感悟到科学研究的方法和乐趣。

2、领会教材意图

新课标要求教师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师不能认为让教材再现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必须经过再加工重新创造,使教材“新鲜出炉”,更大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培养态度、能力的过程中。

二、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过程是关键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教学过程是否有效,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处于成长发展中的初中学生,是不成熟的学习主体。尤其在学生疑难处、意见分歧处,或在知识、方法归纳概括时,更要教师及时加以点拔指导,使地理课堂教学真实有效。

1、优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决定着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决定着教学效率的提高。“新课程”要求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有差异的学生。因此针对差异性,可以实施分层教学策略,展示学生个性,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如在教学中国地形地貌时,要求能力弱的一些学生只要掌握基本知识点即可,能力好些的学生则要求掌握各地区的一些季节的变化及地区文化遗产。

2、优化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措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注意教学手段的优化。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能够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如把“静止”的内容变为“动态”的形象,增强教学效果。

三、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

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只是角色上的分工,在人格上师生是平等的。教师应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学生中间,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到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乐于和老师交往,主动地参与学习。所以,师生关系的和谐,既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能让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1、充分了解学生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课程,不仅要考虑地理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地理课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地理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地理知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都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充分了解学生,对于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至关重要。

2、营造民主化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