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07-31 17:42: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建议

篇1

【关键词】区域低碳经济 发展 政策建议

随着当前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人口的不断增加,人们对资源有更大的需求,为满足人们的需求,盲目的开采,无节度的利用资源,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能源的过度使用,引发了一系列的的环境问题,如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出现,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存与发展。针对当前这一恶劣的环境问题,国际社会提出了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

一、“低碳经济”的概述

低碳经济最早由英国政府率先提出,是指在新技术以及政策的扶持下,开展一场能源革命,该种经济模式提出要减少温室气体的排出,抑制气候变化。低碳经济主要是以低碳含量、低排放、低污染以及低能耗和高效益、高效率、高效能以及自然、人类以及环境之间共同和谐发展为特征的一种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该种经济模式的提出是在气候变暖这一大环境下,主张减少人们排放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环境,减少气候灾害的出现。相对高碳经济,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改变了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渐转变为绿色经济发展模式。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是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为响应国际社会提出的低碳经济发展策略,并与当前我国实际相结合,分析政府如何通过政策引导我国发展低碳经济。

二、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

提出能源节能措施,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实施节能可有效保证能源资源总量供应安全、使用安全以及能源结构的调整,可有效提高竞争力以及保护环境。一些专家预测,实施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有望将能源的消费量减少高于15%。因此,中国未来节能工作的重点在于改进建筑、交通、工业等三大部门的能效。

调整能源结构,开发利用新型低碳能源。虽然新型能源不断出现,但我们所广泛使用的传统化石能源,仍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占据我国能源生产以及消费的主导地位。从保护环境以及优化能源结构角度分析,发展零碳能源和低碳能源,可有效保证使用能源的多样性,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减少能源排放。但需注意的是,能源结构受到经济成本、技术状况以及资源影响约束,若能源需求量仍大幅增长,调整的机构仍不能满足当前的需求,政府提供的政策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在调整能源结构时,应与能源的总体消费量保持一致。

调整产业机构、对高碳产业采取限制措施,倡导实施低碳产业。我国存在产业机构不合理的情况,第一、二产业比重较高,第三产业比重较少,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调整当前我国的产业机构,对于控制碳排放量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第二产业的交通运输业、建筑业以及工业制造业呈现高速发展趋势,且在一定时期内仍将表现为继续高速发展,这是符合当前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的。因此,针对当前我国的产业结构特点,倡导实施产业低碳化,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

加强与国际之间的合作,加强创新能力。低碳经济中强调借助科学技术的力量发展产业,减少能源的消耗。而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技术力量较为薄弱,需加强国际间合作,借助发达国家所采用的低碳技术,将其应用到我国经济发展中,带动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但因一些利益关系,低碳技术向发展中国家推进较慢。有必要借助国际间的协议,推动当前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技术转让,形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协作,形成一个共同发展的和谐局面,有利于低碳经济在全球范围内推进应用。

结合我国具体地区实施区域低碳经济发展。以我国中部地区为例,中部为我国人口主要集中区,中部贯通东西,在全国经济发展中,起着过渡作用,能源消费总量仅次于东部地区。在我国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政策之后,借助创新技术,中部地区开始将新能源汽车、输变电以及节电设备等新兴能源应用到实际中,成效显著,中部地区的能耗指标相较于未实施时,显著下降,且以此为契机,中部地区实施中部崛起,发展中部经济。

三、总结

在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全球变暖,环境不断恶化,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是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体系构建措施,建立一整套完善的政策,在新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经济、金融以及法律等政策手段,合理配置资源。促进低碳政策体系化,构建低碳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战略性、全方位以及多层次相结合给予患者实施政策制度体系,发挥政策体系之间相互协同作用,有利于我国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为更好发展低碳经济,应与发达国家之间相互沟通,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水平,提高我国实施低碳经济的创新能力,同时我们也应做到自我创新发展,推进当前低碳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栋,李怀霞.论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政府政策[J].中国行政管理,2009,(5).

[2]刘成玉,杨颖.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现实制约与调控政策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3,(1).

篇2

根据“十二五”规划调研情况,我们发现各省“十二五”规划目标的设定与完成国家目标的要求存在一些差距。综合考虑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资源禀赋,我们建立模型对R&D/GDP国家目标进行了分解,并提出了各地区“十二五”R&D/GDP规划目标的建议

“十二五”地区R&D/GDP目标完成情况

由于我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科技资源的分布也存在较大差异。为了便于分析,根据2009年各省R&D经费、R&D/GDP指标、地区经济总量三个指标,我们将31个省市划分为四个方阵,它们所占R&D经费份额如图所示。(见图1)

第一方阵完成情况良好,半数省份将超过其规划目标。第一方阵江苏、北京、广东、山东、上海、浙江六省是我国科技资源集中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也在全国前列,属于经济科技大省。2009年,六省R&D经费支出占全国总量近六成,平均R&D强度达到2.13%,江苏、上海已经提前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广东、浙江也十分接近目标,2010年可以达到或超过目标,山东和北京距离目标有一定距离,2010年接近目标

第二方阵完成情况尚可,基本达到或接近目标。第二方阵辽宁、四川、湖北、陕西、天津五省多是传统的科教大省,科技资源较为丰富,R&D经费支出占全国总量近二成,五省的平均R&D强度为1.77%。2009年,湖北已经完成“十一五’’设定目标,天津接近其目标,2010年可以达到或超过目标,辽宁和四川距离目标还稍有距离。

第三、四方阵多数未达目标且差距较大。第三方阵河南、湖南、安徽、福建、河北、黑龙江六省多为中部地区的经济大省,2009年,六省平均R&D强度为1.05%。2009年,只有安徽接近设定目标,其他省市距离目标较远。第四方阵多是中西部地区经济科技相对薄弱的省区,经济、科技基础相对薄弱,平均R&D强度仅为0.82%,2009年,只有山西和江西接近其设定目标,其他十二省市距离目标较远?

各省R&D/GDP规划目标编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济科技大省目标制定较保守,对完成国家目标的支撑不够,第一、二方阵几乎集中了全国近八成的研发经费,除了京、津、沪三个直辖市外,其他省的研发强度目标都与国家规划目标持平或低于国家目标。从调研中发现,这些省份普遍重视研发投入的强度,些省市将这一指标列入了相关岗位的领导考核指标,也正因如此,它们在编制规划目标时相对保守。因此即使这些地区完成了各自的目标,但国家总体目标仍难以完成。

第三、四方阵设定目标偏高。脱离经济发展现状、第三、四方阵当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它们的R&D强度还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这也是符合经济、科技发展规律的。然而,一些省市制定目标时只是简单的照搬了国家总体目标,而没有考虑自身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科技投入的现状。而且对于制定的规划目标也没有明确的考核任务,因此制定的目标大大偏离了其实际能力发展的范畴,没有完成预期目标也在情理之中。

制订R&D/GDP规划目标需要考虑的因素

1.要考虑地区经济发展阶段

R&D经费强度指标不仅仅是反映科技投入的指标,还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通过分析2009年各地区人均GDP与R&D/GDP的关系,我们发现两者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从图2中可以看出,北京、陕西在回归线上方偏离较远,这是由于两地的科技投入不仅体现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而且更多地受到国家科技资源布局的影响内蒙古则在回归线下方偏离较远,也反映了内蒙古作为资源大省,目前经济快速的增长仍主要依赖资源要素的投入,研发投入相对较低。而其他省份基本分布于趋势线附近,(见图2)

按照世界经济论坛以人均GDP划分经济发展阶段的观点以及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特点,第一方阵和第二方阵的部分省市正在向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阶段迈进,尤其是北京、上海和天津三个直辖市人均GDP已经超过9000美元,它们将更多地依靠知识创造和应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从而驱动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综上,各地区在设定地区R&D经费强度目标时,要把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阶段作为目标设定的参考依据。

2.要考虑地区的科技资源禀赋

地区研发投入强度还与国家对利技资源的布局以及本地区的资源禀赋有关,如北京,作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集聚了包括中科院在内的多家大型中央科研院所以及大批研究型大学,陕西、四川等省受国家安全战略布局的影响,军工科研院所相对集中,天津、上海作为老的直辖市,经济发达且科教资源丰富,湖北省从历史上看教育、科技资源也较为丰富。这些省市在设定R&D/GDP目标时,不仅要考虑自身经济发展阶段,同时还应重点考虑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其投入情况,以及自身的资源禀赋。

3.要考虑与国家目标相衔接

各省在制定目标时不仅要考虑本省的发展情况,还要充分研究国家规划目标的宏观部署,要从国家整体的角度,考虑制定的目标如何与国家目标相衔接,为完成国家目标贡献力量。经济科技发达地区一般应高于国家目标,欠发达地区则可以低于国家目标,避免冒进式的提出不符合实际发展情况的目标,这样才能使规划目标真正发挥引导激励的作用。

关于地区“十二五”R&D/GDP目标的建议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2015年R&D/GDP的预期目标为2.2%。国家目标的实现是建立在各省的目标完成基础上的。据此,综合考虑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资源状况,我们建立模型对R&D/GDP国家目标进行分解,提出各地区“十二五”R&D经费强度目标的建议。

1.第一方阵多数省份R&D/GDP指标超过2.5%

第一方阵的六省市相继开始进入后工业化阶段,2015年,它们的人均GDP均将突破1万美元大关,预示着它们应该率先进入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阶段。按照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的要求和国际经验分析,届时它们的R&D/GDP应达到2.2%以上,具体各省的R&D/

GDP目标建议见表1。从目前第一方阵各省规划征求意见稿看,四个省设定的规划目标比我们建议的目标偏低,江苏低0.2个百分点,北京低0.3个百分点,上海低0.2个百分点,广东低0.1个百分点。按近五年的发展趋势分析,北京、上海R&D/GDP已经处在高位,R&D经费增速开始放缓,完成目标的难度稍大,但是由于两市在国家政治、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国家发展对两地的战略需求将是两地R&D投入增长的重要动力。(如表1)

2.第二方阵多数省份R&D/GDP指标超过2.2%

第二方阵多是传统的科技资源大省,2015年,辽宁和天津的人均GDP将超过1万美元,而陕西、湖北、四川的人均GDP水平可能会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由于这三个省拥有丰富的科技教育资源,如果能利用好自身的资源禀赋,其R&D/GDP指标是能够提高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的。其中天津、陕西、湖北三省R&D/GDP要超过2.2%,具体各省市目标见表2。目前,湖北设定的规划目标比我们建议的目标低0.3个百分点。五省中辽宁、陕西和四川完成目标有一定难度,辽宁作为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十二五”时期应该更多利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依靠科技创新,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陕西是西部地区科研院所集聚的重要地区,但是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R&D经费增速放缓;四川也是辐射西南地区的重要科技资源大省,这两地的R&D经费增长还需要较多依靠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的增加。(如表2)

3.第三方阵多数省份R&D/GDP指标超过1.8%

2015年,第三方阵多数省的人均GDP在6000 7000美元这个阶段,处在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它们的R&D强度应该超过1.5%,具体各省目标见表3。目前,征求意见稿中的目标普遍比我们建议的目标偏高,河北高0.4个百分点,福建高0.4个百分点,河南高0.3个百分点,湖南高0.2个百分点从近年R&D经费增长趋势看,除福建外,其它5省市完成表中的建议目标难度不大,而且有进一步将规划目标提高的空问;2015年,福建的人均GDP将接近1万美元,对科技的需求将大大增加,R&D经费投入的增速应该进一步提高。(如表3)

篇3

关键词: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主成分分析;多元回归

一、引言

住房是人民生活的基本必需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购房的需求也不断增大,以及对住房的质量要求也有所提高,不仅包括内部构造,外部环境也是重要条件。然而房地产需求的增加会引起房地产价格的大幅度上升,如今房价的上升已超出许多人的承受能力,为此我们有必要探究出房价的影响因素甚至可能潜在的因素,本文就采用山西省2015年数据研究影响山西省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因素。

二、实证分析

(一)指标选取:

本文主要从需求因素、供给因素和地区因素三个角度选取影响房价的因素的指标:

居民消费水平(元/人)、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人)、总户数(户)、当年完成投资(万元)、开发施工房屋面积(平方米)、年竣工价值(万元)、建筑业企业总产值(万元)、建筑业企业利润(万元)、建筑业企业成本(万元)、建筑业企业税金总额(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万元)和财政总收入(万元)总共12个指标,并分别命名为X1、X2、X3、X4、X5、X6、X7、X8、X9、X10、X11、X12变量,将商品房屋平均价格(元/平方米)作为Y变量来进行分析。

(二)数据分析:

1.主成分分析

经过分析,这12个指标之间都存在一定相关性,且大部分相关系数在0.8以上,因此满足主成分分析的前提。首先通过因子分析发现:前两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7.811%,能够包含大部分原始变量的信息,因此选取前2个主因子来代替全部12个因子,我们将提取的主因子分别命名为:F1、F2。再结合因子载荷阵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个公共因子F1在指标X4、X5、X6、X7、X8、X9、X10、X11、X12上有较大载荷,说明这9个指标有较强的相关性,可以归为一类,从指标上来看,这9个指标包含了房地产供给因素和地区因素,可以归结为反映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房地产供给方面状况,因此将第一个主因子F1命名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房地产供给因子;第二个公共因子F2在指标X1、X2、X3上的因子载荷值较大,且这三个指标属于需求方面状况,因此将这类因子命名为需求因子。然后利用因子分析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相应地特征向量矩阵如下表1。

根据表1可以得到2个主成分的表达式:

第一主成分:

第二主成分:

其中F1主要反映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房地产供给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F2主要反映了房地产需求因素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2.多元回归分析

由于主成分分析只是对原始自变量的线性组合,并不能解释自变量对因变量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程度,因此以2个变量F1、F2为自变量,标准化之后的房地产价格为因变量作回归分析,其结果如下表2。

根据上表,我们可以得出回归方程表达式

Y=0.903F1-0.015F2

从表达式中可以看出:自变量F1的系数最大,对因变量Y的影响程度也就最大,而且远远大于F2。也就是说因变量Y(商品房屋的平均价格)主要是受自变量F1(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房地产供给因素)的影响,需求因素F2则对因变量Y的影响程度则很小。另外,从值(0.815)以及调整后的值(0.769)可以看出该模型拟合度较好,说明该回归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房地产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

三、结论

本文根据山西省2015年房地产发展的情况,通过对主成分分析把影响房价波动的因素最终分成两类: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房地产供给状况共同作用和房地产需求因素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基于多元回归分析法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房地产供给状况这两个方面共同的作用对房价的影响最大。因此,结合回归分析结果我们做出以下建议:

(一)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结合当地特色(例如我省的老陈醋、汾酒)努力搞好经济,只有经济发展好了,房地产业才有更多的资金促进本行业的发展。

篇4

关键词:共生理论 地区经济 商贸流通

商业贸易流通发达程度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具有很强的依存关系,前者构成后者的支撑和推动力量,而后者则在多方面对前者提供保障和稳定的发展环境。在现阶段,批发零售贸易、仓储业、物流业以及餐饮业等共同构成我国商贸流通的组成单元,社会生产和消费的中介转承任务也由商品市场和贸易流通来负责完成。同时,城乡间、农工间以及区域间的经济纽带依赖于传统商贸流通行业。在社会化生产条件下,地区商贸流通直接引导经济运行的效益与发展速率,是经济繁荣与否的外在展现窗口,商业贸易流通发达程度衡量着一国经济的市场化发育水平,只有完善的地区经济环境与搭配有序的商贸流通体系共生协同发展才能促进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二者的融合具有自然优势属性。

经济学共生理论与地区经济对商贸流通的保障机理

(一)共生经济理论

经济共生是指在性质和规模互有差异的经济组织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金融和地区经济发展之间在同一共生环境下的多样化交互及协同和谐发展过程,包括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和共生模式三种基本要素。经济共生单元泛指同一经济环境下的经济组织基本单位,包括个人、企业以及各种盈利机构等;经济共生环境指经济单元协同发展的软性载体,一般以行政地区划分为表现形式;经济共生模式指各种共生单元在共生环境下的不同合作路径,包括单边依赖、互惠共存以及一体化组织等多种状态。

一般情况下,共生经济包括共享互补和竞争互补两种基本类别,前者是基于“优势资源互补”的各方放大经济共荣状态,也是最为常见的经济共生表现形式,经济单元彼此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越强,其共生效益就越好;后者是经济单元之间以整体竞争关系而建立的相互联系,但是在合作领域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其共生环境经常呈现出一种非均衡的结构形态,各单位之间的资源梯度很大,稳定性较差,以“合作-拆分-重组”形式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地区经济与商贸流通之间的共生发展是属于第一种的共享互补类型。

我国学者袁纯清(1998)最早以小型经济为研究对象而引入共生理论考察体系,定义和创新了一系列地区经济的协同发展概念,建立了共生经济分析的基本框架;刘荣增(2006)认为,在“十一五”发展期间,我国对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政策具有结构和战略上的兼顾系统性,国家选取的互相支撑、互为依靠的共生经济发展策略具有平衡地区发展、缩小收入差距方面的谨慎性考虑;徐乔梅(2012)从共生理论的学科来源角度对地区经济和商业贸易的相互依赖因素进行了讨论,指出了分别以第三产业增长值与地区零售行业作为双向指代指标的经济与商贸协同发展特征,同时也为本文引荐为基本研究切入点。

(二)地区经济发展对商贸流通的保障机制

资金周转保障。大宗商品贸易流通需要大量的前期资金投入,只有地区整体经济和金融环境的稳定才能够为其提供持续的资金周转支持。地区经济环境对于经济单元资金需求的满足程度成为了评价经济增长潜力的重要指标,企业流动资金分布于每一个价值环节的数量和运用质量构成支撑区域经济运作和深化区域经济、金融一体化的微观调节砝码。

贸易效率保障。地区经济发展向好可以有效提升商品贸易流通的效率,原因在于:在一个相对充满活力的地区经济环境下,货物和商品的流通周期时间必然极大缩短,相应的流通速率也会得到同比例提升,流通速度和流转周期无疑是涉及到货物到达率与资金回收率的重要因素,繁荣的地区经济环境可以提供保证贸易效率所需要的一切硬件与软件载体。此外,从经济制度角度来看,与地区经济伴同完善的经济和法律制度也为商贸流通提供了组织和秩序方面的规正手段,以强制性的行政命令和行业公认的商贸流通规则进行经济活动,通过组织秩序过程来消除混乱经营造成的效率损失。

商贸流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机制

(一) 商品与资金流通作用机制

商品、信息、资金以及技术作为流通经济的基本组成单元,对地区经济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商品贸易流通的核心是商品,通过在市场上交换各种劳务性产品,各种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都得以进行最优配置。我国现代化商品流通经济的起步阶段较晚,并且是在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之后以伴随形式逐渐发展起来的,相对于贸易的交换功能,更加突出商品流通的增值作用。实物贸易是我国流通体系的最基本表现形式,作为宏观和微观经济体系的主导结构成分而促进社会化大生产的工具多样化选择。如今,“贸易-流通-经济”的传导模式已经取得了很好的联动基础,持续维持实体经济运转。

商贸流通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另一种促进作用在于资金流通,大量的货币资金伴随商品流动而实现了自由交换,从而远远不断的为地区经济输送血液。在地区经济的协同发展过程中,费用率、增值率、流转周期、环节复杂程度以及流通网络发达程度都是商品化交易需要格外注意的因素。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商贸流通经济以农村和城市进行了二元化划分,至2012年,我国流通业贡献全国税收比例已经达到18.8%,新吸纳就业人员13035.1万人,占据GDP比重高达13.1%,全国性的城乡流通经济网络初步建成,然而示范性物流及信息交流主体架构还有待完善(见表1)。

篇5

于书敏(1966-),男(汉),吉林省集安人,教授,硕士,通化师范学院工商管理学院院长,主要从事数理统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

摘 要:本文将2005―2011年黑吉辽三省的R&D经费支出作为科技投入指标、将GDP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确定黑吉辽三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间关联度。研究结果表明,科技投入与经济发展间存在密切关系,吉林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高于辽宁省和黑龙江省关联度水平。

关键词:科技投入;经济增长;灰色关联度分析

科技进步作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影响地区综合实力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其中科技投入对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具有十分有效的推动作用,是地区科技发展的根本。同时,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显示,科技投入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以索洛(1957)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中性技术进步假设条件的余值法,并且运用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分析计算出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0世纪90年代以Romer为代表的研究者对R&D的研究假定发生了变化,认为科学技术的不断变化将会促使R&D生产效率发生变化,二者之间的关系为正相关关系。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呈现多样化发展,我国相关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进入21世纪,国内外学者经过反复实验和推算,发现科技进步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且认为加大科技投入可以有效的促进地方经济增长。

因此,本文以黑龙江省、吉林省及辽宁省为例,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得出黑吉辽三省关联度差别,并据此提出符合经济增长的科技投入对策和建议,为促进地区经济增长提供参考依据。

一、吉林省科技投入概况

随着吉林省地区经济的日益发展壮大,科学技术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R&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活动是促进科技发展,提高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动力,对完善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吉林省2005―2011年开始逐渐增加科技投入,如表1所示。

如表1所示,吉林省2005―2011年科技投入在不断增加,R&D经费支出随着GDP和地方财政支出的提高,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2011年R&D经费支出为89.13亿元,较2005年增加了66.04亿元,可以看出吉林省对科技投入在逐渐增强。吉林省R&D经费支出占本省GDP比重,从总体上看近几年呈现上升趋势,虽然吉林省R&D经费支出比例正在逐步提高,但是所占比重仍然较低,保持在1%左右。吉林省R&D经费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从总体上看近几年呈现下降趋势,所占比重由2005年的5.88%下降到2011年的4.05%。综上所述吉林省科技投入比例和发展水平在逐年增强,但是其投入水平相对较低,应该合理分配R&D经费支出占本省GDP和地方财政支出比重。

二、吉林与辽宁和黑龙江地方财政科技投入的比较

地方科技投入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体现了地方政府对科技活动的重视程度。因此本文选取了黑龙江省、吉林省及辽宁省三省科技投入进行比较分析,将黑龙江省和辽宁省的科技投入作为吉林省科技投入的比较对象。

黑吉辽三省2005―2011年R&D经费支出情况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三个省份均呈逐年上升趋势。辽宁省作为我国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最好,从辽宁省2005―2011年R&D经费支出可以看出明显高于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从2005―2011年各省R&D经费支出总量看,辽宁省的数额最高,黑龙江省的数额较高,吉林省的数额最低。

黑吉辽三省2005―2011年R&D经费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情况如表3所示,可以看出辽宁省高于吉林省和黑龙江省,黑吉辽三个省份R&D经费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总体上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其中黑龙江省、吉林省及辽宁省的R&D经费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平均比重分别为5.18%、5.39%、9.36%。

综上所述,吉林省R&D经费支出的相对量和绝对量都明显低于黑龙江省和辽宁省,差距较为明显,说明吉林省科技投入力度不高,相关的政府部门应该予以重视。同时,由于吉林省地方财政支出低于其他两省,但是比重R&D经费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相较于黑龙江省较高,说明吉林省应该增加地方财政支出,这样也有利于增加吉林省的科技投入。

三、地方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度比较分析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是将系统中不同因素划分为母因素和子因素,通过对它们之间密切程度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如果两者之间的同步变化程度较高,则它们之间的关联度较大,关联度越趋近于1;反之,则较小,关联度越小于1。

基于2005―2011年吉林省与黑龙江省、辽宁省R&D经费支出情况如表2所示,以GDP为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如表4所示,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黑吉辽三省的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关联度进行比较分析。

按照上述确定关联系数和关联度的具体步骤,计算出黑龙江省、吉林省及辽宁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度依次为:0.6481、0.7533、0.7434。由黑吉辽三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发展的实际关联度可以发现,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存在紧密关系,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良好的经济增长环境有利于推动科技发展,增加地方财政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投入。其次,黑吉辽三省2005―2011年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吉林省2005―2008年高于黑龙江省,低于辽宁省,2009―2011年低于黑龙江省和辽宁省,虽然吉林省的GDP在逐年增长,但是R&D经费支出却在减少,说明吉林省科技投入水平在下降。

四、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本文以黑吉辽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在对黑吉辽三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发展现状的分析基础上,本文选取了黑吉辽三省2005至2011年数据,具体比较分析了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灰色关联度,可以看出: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加强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有带动作用。吉林省科技投入同黑龙江、辽宁两省的比较水平偏低,虽然R&D经费支出在逐年增加,但是所占GDP比重较低;近几年吉林省R&D经费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也在下降,低于辽宁省和黑龙江省,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投入仍具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对比分析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间关联度,可以发现地区科技投入与经济发展存在密切关系,但是吉林省高于辽宁省和黑龙江省的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关联度。

(二)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针对黑吉辽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通过对黑吉辽三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间关联度进行分析,得出科技投入在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各省主要以政府为主体拉动经济增长,所以必须改变原有的政府职能,强调市场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进一步提高市场的主导作用。政府部门将职权直接还给市场,由市场决定企业未来投资的发展方向,让市场更好的发挥作用,呈现出高效的经济发展状态。

政府部门应该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对市场行使监督和调控作用,注重在保证现有研究与开发投入强度的基础上,逐步将过去粗放型科技发展向集约型科技方向发展,优化科研环境,合理配置资源,加强科技投入将有效推动地区经济和产业发展。

第二,调整科技投入结构,对科技投入环境进行有效调整,企业在强调将发展科技研发事业作为主体地位的同时,应该结合外部市场环境,采用市场调节机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按照优胜劣汰的原则开提高企业科研成果,进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地区政府和企业在加大科技投入向提高经济增长方向发展时,应该增加企业生产产品的科学技术含量,在提高产品生产效率的同时,进而实现经济增长速度。

第三,人才作为科技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应该协调科研人员和研发经费的合理分配,加大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政府和企业通过加强与高校间的联系,增加人才建设投资,吸纳相关的科研人才,搭建人才培养和建设平台,为政府和企业的科技投入规划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在对高层次人才进行引进和培养的同时,根据地方政府和企业发展的特点建立一批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新型科研队伍,实现人才与市场需求接轨,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培养战略。

(作者单位:通化师范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丽娟,刘世达.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甘肃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

篇6

1.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因素

1.1自然地理存在差异

在我国中西部地区,集中了我国部分的沙漠、石川、冰川、草原等地理环境,而这些复杂的地理环境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无法像东部沿海地区那样拥有平缓的地势,进行港口和海陆空交通网络的建设。这一现状不仅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增加了经济活动开展的成本。

1.2市场经济体制

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东中西部之间的经济差距就呈现出逐步拉大的趋势,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我国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开始,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投入力度和发展速度都成了吸引海内外投资的集中区域。所以,就导致了中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仅无法留住优秀的人才,同时也无法吸引外来资本的投资。

1.3区域开放政策的发展

从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优先实行对外开放,我国实行这一经济开放政策,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对于外资,可以很快速地吸引,同时随着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的兴起和发展也有效地促进了区域内经济的快速增长。

2.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2.1不断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就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而言,要想从根本上缩小各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大地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力度。改变现阶段采取的财政政策,加大经济发展落后地区经济政策支持的力度,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的目标。为彻底改变我国中西部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偏低,人力资源匮乏的现状,政府部门必须加大对这一地区的财政支持的力度。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则应该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首先,建立完善的专项补助拨款制度。简化现行的财政支付形式,实行以纵向转移支付为主、横向转移支付为辅的财政支付制度;其次,中央财政必须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根据实际的情况上调财政分配的额度。

2.2对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给予宽松的财税政策

首先,税收制度必须完善。只有建立完善的税收制度,才能吸引优秀的人才和资本投身中西部地区的建设和发展,制定优惠的税收政策,积极地与企业和人力进行全方位的合作,鼓励企业参与到中西部地区的建设和发展中;其次,加大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投入的力度,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改变目前中西部地区无法留住优秀人才的现状,为中西部地区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氛围。同时,中央财政部门必须对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予以大力的财政支持,积极的鼓励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教育培训工作,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全民文化素质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而为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3地方公债可以尝试发行

很多地方的经济建设,以及发展都需要有着充足的资金,将其作为支持,当前我国债务问题,对于区域经济而言,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我国地区经济的发展,中央转移支付能力出现了不足,因此,整体上就导致出现了资金不足的问题。所以,这些人口的经济收入问题已经与县级城市经济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而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很多县级城市所出现的财政赤字问题,不仅对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制约了当地经济的迅速发展。所以,政府部?T必须采取鼓励地方政府发行地方公共债务的方式,向全国人民筹措地区经济建设的资金,才能在解决经济建设资金的同时,为民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

2.4划分制定优惠政策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其区域开发的划分,一般可以分为优化开发区、限制开发区以及重点开发区等不同功能的区域。在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主要是以优化开发区为主,而随着其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趋于饱和,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高新产业减税,才能确保地区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不受影响。而重点开发区,则是现阶段政府部门给予中西部地区城市的定位,而这一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对基础设施的建设予以充分的重视,实行减税优惠政策的同时,积极吸引优化开发区的产业进入本地区,从而达到带动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目的。对于现阶段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在实施经济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必须在保护生态以及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的基础上,对地区内的特色农产品的生产予以税收和政策上的支持,才能确保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篇7

内容摘要:本文以六省市的大中型工业企业为例,根据现阶段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设计出合理的技术创新变量,并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这些地区近年来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期对促进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相关理论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工业企业 技术创新 区域经济发展

目前我国总体上处于工业化的中期发展阶段,大中型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对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大中型工业企业是我国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其技术创新活动不仅有利于改善企业自身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对促进整个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近几年江苏、浙江、上海、福建、北京、天津等六省市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现状为基础,实证分析了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研究背景

近年来,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许多学者已展开了理论研究,并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活动进行实证研究。李纪建通过回归分析对各地区经济增长与创新能力、市场化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研究(李纪建,2001)。徐竹青则检验了世界主要国家R&D经费占GNP的比重与人均GNP之间的相关性,并对我国各省市2000年的R&D经费支出、专利授权量及GDP三个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徐竹青,2004)。朱学新等学者则利用广义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对我国科技投入的经济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朱学新、方健雯、张斌,2007)。西南科技大学的黄智淋等学者以专利授权量数据作为技术创新活动的变量,对我国各省(市、区)技术创新活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黄智淋、俞培果,2007)。

虽然现有的很多文献对技术创新和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但是专门针对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却较少见到。由于大中型工业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是我国技术创新最重要的主体,因此研究近年来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并针对性的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及理论意义。

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及选用方法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规定,大中型工业企业是指同时满足从业人员300人以上、主营业务收入在3000万元以上、资产总额则在4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本文考察了近几年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由于时间跨度较短,数据量较少,故采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地克服样本数不足的问题(谢识予,朱弘鑫,2005)。面板数据是具有不同样本和不同时间段的数据,它在时间序列上取多个截面,同时在这些截面上选取不同样本观测值构成样本数据,既能反映某一时期各个个体数据的规律,又能描述每个个体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集合了时间序列和截面数据的共同优点。

本文首先选择多个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技术创新投入与产出的指标,也就是技术创新的变量,以解决技术创新的量化问题。随后建立面板数据模型,针对六省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显示情况考察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情况,从而验证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是否有效地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并进一步分析各因素的影响力度。

(二)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对技术创新的质量和数量的度量,一般只能选择一些替代性的指标进行衡量。经过比较研究,本文选择各省、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科技人员数量、专利申请数以及R&D经费投入为技术创新的变量,并将上述三个变量作为解释变量,以GDP增长量度量区域经济的发展,并作为被解释变量。研究的时间跨度为1999年到2006年间,所有数据均来自各个省、市的统计年鉴。

实证研究

(一)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技术创新带动的技术进步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技术进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越来越强,有研究成果表明,技术进步现已成为支持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有力保障。技术创新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从而促进区域产业创新体系的建立,由此可知,技术创新已经成为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推动力。

技术创新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源的稀缺性,这一点对于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尤为重要。我国工业化发展仍在进行中,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源因素日益凸显,环境失衡的压力不断增大。通过技术创新,可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效率,从而可相对提高自然界的资源供给能力,增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程度,从而使区域经济发展能以最少的生产要素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出效益。

总之,随着全球性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技术创新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正日益成为区域间经济竞争的焦点问题。技术对区域经济内各要素的渗透,不仅表现为不断改进着的生产工艺过程及生产组织方式,还表现在不断提高的各要素间的整体生产力,这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最直接的动力源。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认为,我国现阶段必须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技术创新提升区域经济的综合竞争力,以技术创新实现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以技术创新支撑和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面板数据模型的设定及建立

为了确定所使用的面板数据模型的类型和形式,本文使用EVIEWS对样本数据进行了Hausman检验和F检验。经过Hausman检验,在90%的置信水平下拒绝了随机效应的模型假设,因此适于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同时对数据进行了F检验,结果表明:样本数据存在个体影响而无结构变化,并且个体影响可以用模型中的截距项的差别来说明。限于篇幅,这里没有给出具体的检验过程。基于上述检验结果,采用固定效应的变截距模型对于本文的研究是合适的,模型的形式如式(1)所示,同时为了减少截面数据的异方差影响,在回归估计中本文进行了跨地区加权处理。

yit=αi+β1ix1it+β2ix2it+β3ix3it+μit(1)

(1)式中yi为各地区GDP的增量,x1、x2、x3分别表示企业科技人员数量、专利申请数以及R&D经费投入三个变量,并且有β1i=β1j,β2i=β2j,β3i=β3j。

(三)回归结果分析

随后笔者采用EVIEWS软件对模型式(1)进行估计,其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回归的结果显示,科技人员数量和R&D经费投入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明显的正面影响,其中研发经费投入的影响非常突出,并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研发投入每增长1亿,GDP增长量能增加近6亿。然而专利申请数这一指标显示却并不显著,没有通过5%的显著性检验。去除专利申请数这一变量,重新进行模型的估计,其结果如表2所示。

以1999年为基准,通过将年度虚拟变量D2000-D2006引入到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估计,并考察其显著性,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实证结果解析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上述回归结果进行进一步的解释和分析:

科技人员数量。从表2可以看出,工业企业的科技人员每增加1000人,地区经济就可以增加8亿元,表明科技人员数量对经济发展虽然具有一定影响,但影响的力度不大。这说明,六省市工业企业中的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动数量或质量都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企业需要进一步的释放科技人员的科技生产力。

专利申请数。对比表1和表2的回归结果可以发现,专利申请数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显著。虽然近年来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申请的专利数逐年上升,但将专利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的过程一般需要经历较长的时间,专利技术的应用往往涉及到机器、生产线、厂房的更新,需要大量物理资本投入,其技术才能够得以体现,从而对经济增长发挥作用。专利申请数这一变量却不显著,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物理资本投入不足、专利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比例不高的事实,只有创新成果的有效扩散和应用才能有效推动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R&D经费投入。R&D经费投入的影响明显大于科技人员数量,这说明研发投入对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R&D投入越大,区域创新能力越强,经济发展越快。企业技术创新,尤其是自主创新必须依赖R&D经费的大量投入。

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影响趋势分析。从表3可以看出,引入年度虚拟变量后模型的判定系数达到了0.97,而且所有的虚拟变量都通过了t检验,这表明:模型的年度影响不能忽略。从各个虚拟变量的回归系数中可以发现,时间影响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这说明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呈逐年加强的趋势,具体体现在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增速逐年增加,在区域经济总量中的比重逐年上升。以上海市为例,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21938.63亿元,较上年增长16.1%,其中高技术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606.63亿元,比上年增长26.7%,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5.6%。

结论

从实证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上述六省市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对区域经济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不同的创新活动投入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研发经费投入的影响力表现的最为明显,其次是科技人员数量。因此,保持企业研发经费投入的稳定增长,进一步解放和释放科技人员的创新能力,对于提高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创新能力以及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发现,作为创新活动的主要成果之一的专利数,则并未对经济增长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地方政府和企业应该通过加大专利技术应用投入数量,进一步发挥技术市场的纽带作用,加快企业专利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纪建.地区经济增长差异:来自于创新能力和市场化程度的解释.投资研究,2001(2)

2.徐竹青.专利、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证.科技管理研究,2004(5)

3.朱学新,方健雯,张斌.科技创新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苏州大学学报, 2007(4)

篇8

[关键词] 因子分析 地区经济发展 评价

一、引言

当今世界已步入了全球性经济大协作,资源市场大竞争,经济循环一体化时代。地区作为国家的经济、政治、科学和教育文化的中心,它已成为经济循环的主角,而决定每个地区在激烈市场搏击中的地位、作用、未来的发展趋势的主导因素是它们各自拥有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如何分类、比较和研究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对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法对2007年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行评价和比较研究。在遵循选取评价指标原则的基础上,根据专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历史文献资料,选取了反映经济发展的以下八项指标: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亿元),:第三产业值(亿元),:工业总产值(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亿元),:财政总收入(万元),: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总产值(亿美元),: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万人),:进出口总额(万美元)。

二、对指标数据的因子分析

根据上述指标体系,选取2007年我国各地区对应指标的数据,数据来源于《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按照因子分析方法的实现步骤,运用SPSS12.0统计分析软件,首先对数据资料是否符合因子分析方法的要求进行判断,采用软件中KMO and Bartlett's Test检验方法,结果表明,Bartlett值为407.358,P

1.因子分析的基本过程

首先,对原始数据标准化,以消除量纲的影响;然后建立指标间的相关系数阵R。其次,求出相关系数阵R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第三,建立指标变量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第四,根据因子得分系数,建立因子得分矩阵。第五,根据因子得分矩阵建立三个因子的得分模型:

构制综合得分评价模型:

计算综合得分

2.结果分析

为了便于相关政府部门因地制宜地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利用综合评价模型对2007年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作出评价,列出各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并根据得分高低进行了排序,结果见下表。

(1)对第一主因子得分进行分析

由上表可以看出,分列前三位的山东、河南、江苏经济发展较快,尤其是山东得分明显领先。不难从该因子的组成中发现,山东的第三产业值,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等指标位居2007年前列,而这些指标在第一主因子中占有较大载荷。因此山东经济发展水平与其投入产出是密切相关的。大量的投入产出极大地促进了山东经济的快速发展。

(2)对第二主因子得分进行分析

广东在利用外资、对外贸易,地理位置上都占有一定的优势,其中在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总产值,进出口总额指标上具有更明显的优势,远远超过2007年其它各省。由于第二主因子主要体现为对外开放程度,且广东在该因子上的得分排在了首位,因此广东的发展前景是美好的。

(3)对第三主因子得分来进行分析

该因子为经济发展状况因子,上海、北京、天津三大直辖市位列前茅,远远大于其他地区。其中,北京仅次于上海,相差很小。由此可以看出,上海、北京、天津有很强的经济实力,表现出了很好的经济发展水平。

(4)对综合得分进行分析

从综合得分来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显著,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还是比较大的,经济实力较强和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而中西部、西北、西南地区各省的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发展速度相对较慢。但是从影响经济发展水平的三个因子来看,西部地区亦有在某些方面高于东部地区的,如投入产出因子。在西部大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各省应找准自身在全国经济活力和三大因子活力中的位置,继续保持、发展自身的优势,同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弥补自身的不足,以达到系统全面地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的目的。故可以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①工业效率目前仍然是影响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地区经济发展仍然较多地依赖于工业,第三产业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还相对较弱,未开放地区的这一特征比开放地区更明显。

②三资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对开放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而三资企业在未开放地区中的低效益并未对其经济发展产生明显的有利影响。

③开放政策的推行和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强,对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利用外资额、开放程度和三资企业规模对中等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大,对各地区也有较明显的作用。

三、 推动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1.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经济发展需要不断补充新的劳动力,不断提高劳动者的全面素质。这就要保证劳动力再生产的需要,增加居民收入水平,调节收人分配,消除贫困,发展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地提高劳动者的物质生活质量,以发挥劳动者的劳动热情和积极性必须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发展经济要求保护环境,保持自然生态的平衡。如果缺乏宏观管理,完全由市场调节,必将破坏生态平衡,造成环境污染。其后果,不仅有损于经济的发展,而且破坏了人们生存的条件。所以,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应当保持协调一致。

经济发展需要保持稳定的社会环境,这就要加强法制建设。另一方面,社会事业发展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要以生产的发展为条件,社会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取决于经济提供的可能。

2.提高对外开放层次,缩短经济发展的差距

从我国经济发展情况可以看出开发型经济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因此提高对外开发层次能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提高对外开放层次就要建立承载外贸的基地。事实已证明:要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园区建设是一个良好的载体。因此,我国各地区要在建立高起点的园区上做工作。在当前政府对各类开发区的严加控制情况下,各地区更要重视做好外资发展的定点规划工作,要在整合规模不大,层次不高的园区上下功夫。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显著。对具有不同发展水平和不同经济社会结构的不同地区,要实行分类解析和分类指导。从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的研究和解决问题。另外,政府要加大帮扶力度,给与更多的政策优惠,采取技术帮扶为主、资金帮扶为辅的措施,加大教育投入。总之,在继续保持华南、华东地区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加快西北、西南地区的开发,推动全国各地区的共同发展。

3.调整经济结构

改革开放多年来,我国生产力水平迈上了一个大台阶,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一般工农业产品出现了阶段性、结构性剩余。但也存在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这突出表现在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协调,城镇化水平低,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国际竞争力不强等方面。这种结构性矛盾越来越不适应加快经济发展的需要,越来越不适应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加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从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和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来看,当前的结构调整不是一般意义的调整,而是在新技术革命带动下,对经济全局和长远发展进行具有重大影响的战略性调整,包括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城乡结构在内的全面调整。尤其是要调整生产力布局,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针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逐步扩大,影响整个经济加快发展的状况,我国提出了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同时继续发挥东部沿海地区在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结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略之举。只有进行经济结构的全面调整,才能使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的条件下,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建刚 于英川: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主成份分析研究商业研究,2004(1):10~15

篇9

【关键词】经济增长 影响因素 区域差异 研究现状

影响经济增长区域差异的因素很多,所以我们要找出产生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主要的因素。以期来缩小区域之间的差异,这样有利于重庆市更直接、更清晰的开展经济建设;有利于重庆市更好、更快的发挥其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的作用;有利于重庆市在经济发展中取长补短,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增长。

因此,研究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分析,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证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本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一)国外经济增长的研究现状

早在18世纪,古典经济学家Adam Smith(1776),Thomas Robert Malthus(1798),David Ricardo(1817)等人对经济增长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Adam Smith(1776)认为经济增长表现为国民财富的增长,促进经济增长有两种途径:一是增加劳动的数量,二是提高劳动的效率。在这两种增长途径中,斯密更强调劳动效率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他认为分工协作和资本积累可以促进劳动效率的提高,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因;同时人口数量的增加会引起劳动数量的增长,从而引起经济增长。同时斯密论证了国际分工通过自由贸易能促进各国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国外贸易能增进消费者的利益。

(二)国内经济增长因素研究现状

随着经济增长因素理论的发展,我国学者把理论模型的应用在对我国经济增长实证研究和对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中。董聪聪在《中国经济增长因素分析》中得出资本积累对我国经济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李建平、谢树玉在《基于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长因素分析》中得出,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资本的积累与有效劳动力的投入。翟宁在《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以1978~2007年的数据认为居民消费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而且是众多发展因素中重要的一个原因,其作用明显。兰天在《福建省经济增长贡献因素分析》中通过选取1995年以来福建省国民经济核算相关数据,运用宏观经济学中国民经济核算恒等式有关原理,得出近年来福建省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来源于投资。杨红丽在《上海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中得出,上海经济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城市技术进步或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区域经济差异

区域经济差异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之一,也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中国从改革开放至今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已取得空前发展,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区域经济失衡现象也日益严重。我国由基尼系数所反映出来的收入差距,总体来说呈现一种上升的趋势。

目前对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实证研究,主要有:刘树成等用加权变异系数,使用人均国民收入标准差指标,计算1952~1990年三大地带地区差别的变化,结论表明三大地带间的差异表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但在1952~1957年扩大的趋势并不明显。袁钢明计算1978~1994年人均GDP的变异系数和加权变异系数,地区差距除1983年有短暂的下降外,呈扩大之势。周玉翠等以人均GDP为测度指标,定量研究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省际经济差异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省际差异明显增大,沿海与内陆的差异扩大,而沿海各省市之间差异有缩小的趋势。张茹在《中国经济增长地区差异的实证研究》一文中,基于面板数据的条件收敛检验,对影响我国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是,我国地区间经济增长不存在绝对收敛,而当控制投资率、投资效率、人力资本和技术水平等变量后,初始劳均产出水平较高的地区,经济增长率相对较小,即条件收敛的速度大约为每年1.4%,稍慢于增长理论估计的西方工业化国家之间2%的收敛速度。

各地区的区域经济差异研究有:国内学者陈娜通过《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研究》的分析发现,河南省内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主要反映在经济发展方面,制约了全省经济的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因此应该采取措施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校荟萃、刘富华通过《云南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的区域发展严重不平衡并呈现出继续扩大的趋势,经济差距呈现“先升后降”的阶段性特征,实证结果表明,区间差距是影响云南省区域经济差距的主要力量。张辽、李子超在《东北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协调机制研究》中,运用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测算了东北三省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表明,东北区域经济的发展差异总体处在不断增长的过程中,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促进了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但是出现了更为明显的经济发展差异,同时发现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呈现不同的发展速度。同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

三、总结

通过以上对国内外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因素以及区域经济差异的分析研究,我们知道,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多种多样,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不同,而且,不同地区的最主要因素也不同。而且,区域经济差异问题又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

基于此,分析重庆市统计年鉴数据,通过构建区域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重庆市40个区县的区域经济差异情况,并找出产生区域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期提出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和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为促进重庆市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探索合理、科学的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李宾,曾志雄.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再测算:1978-2007年[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03).

[2]薛永鹏,王莎.基于时变参数的中国经济增长因素分析[J].统计教育.2009(02).

[3]曹吉云.我国总量生产函数与技术进步贡献率[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11).

篇10

关键词:海洋经济;重要意义;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12-0000-01

一、开发我国海洋经济的重要意义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及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在加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促使商品、资本、知识、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等经济发展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组合和优化配置,以至于国别和地区经济越来越多的被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中,形成了相互依赖和影响的经济关系。

(一)海洋的开发与利用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这种要求必然打破地区和国别封锁,真正实现生产要素和资源的全球流动及合理配置。而海洋的开发利用正是实现这一沟通的桥梁,是对外开放的主要载体。

(二)率先发展起来的国家,依海洋而发达,依海洋而富有。世界上多数沿海国家和地区由于濒临海洋而形成优越的地理环境,适合经济社会发展,使他们率先成为发达地区。我国发展较快和率先富裕起来的城市和地区集中体现在东南部沿海地区和14个沿海开放城市。

海洋经济已成为沿海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开发海洋,利用海洋已经成为沿海国家的共识。很多沿海国家把发展海洋经济列入国家发展战略之中,出台了各具特色的海洋开发计划,不断加大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力度,力争使海洋经济成为国家经济中发展较快的一个领域。

(三)开发海洋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发展中国家。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需要实施海洋开发。二是开发海洋,也是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途径。三是我国海洋产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成逐年提高的趋势。

(四)实施海洋开发有助于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开发,不仅仅只是一种开发能力,它也是提升、保护国家海洋权益的海上综合能力体现。我国是一个陆海兼备的国家,没有强大的海洋力量,就无法保证安全的出海通道和海洋国土安全。实施海洋开发,建设海洋强国,是维护国家安全、实现祖国统一的重要基础和保证条件。

二、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沿海区域海洋产业同构和重复建设问题突出。虽然随着近年来我国海洋相关规划和区划的出台,海洋利用和海洋产业在空间上盲目扩张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控制,但是区域分工体系仍不完善,协调配合仍不够,无序竞争仍存在,产业部局混乱产业同构和重复建设问题依然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沿海各省海洋主导产业雷同,主要集中在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和海洋运输业三大传统领域作为渔业重要方向的海水养殖结构单一,同类养殖品种遍布沿海各地,不仅生产风险加大,而且容易引发恶性的市场竞争;大规模围海造地严重破坏海洋生态环境;临港重化工业“遍地开花”,未发挥应有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港口建设竞争不断升级等。

(二)海洋开局不合理。海洋开发活动主要集中在近岸海域。而远离海岸的大陆架和国际海底区域开发活动甚少,导致近岸海域开发过度与远海开发不足矛盾突出。

(三)海洋科技成果转换率低,海洋产业科技储备不足。缺乏科研成果迅速转换成现实生产力的有效机制,许多科研成果搞定评奖后即存档,能得到推广的不多;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海洋科研特别是基础研究与企业、市场结合的机制尚未成熟,科研技术储备不足,制约了新兴海洋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当前促进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主要建议

(一)推动海洋经济区域空间布局优化。抓住“十二五”时期沿海地区以城市群崛起为主要特征的区域空间结构重组和各省市沿海开发战略规划加快实施的机遇,从海陆统筹和一体化发展视角,加强港口资源的空间整合,以港城互动型滨海区域经济中心建设为龙头,以海陆复合型临海产业园区发展和布局优化为重点,加快海洋产业和临海产业空间整合和区域布局的优化,促进形成特色突出、优势互补、分工合理的陆海型区域经济空间格局。

(二)尽快建立国家海洋经济管理协调机制。根据同志关于“做好海洋规划,完善体制机制,加强各项基础工作,从政策和资金上扶持海洋经济发展”的要求,建议成立国家海洋经济运行协调机制与机构,监督海洋经济规划实施,指导海洋经济健康发展。

(三)重视海洋高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科学技术水平是产业结构变化的决定因素。海洋三次产业比重和地位的变化,从本质上说,是海洋经济内在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反映了在社会生产力发展过程中,随着海洋经济总产值的不断增长,海洋产业质量也逐步提高的客观规律。制约这种变化规律发挥作用的因素,则是全国或地区的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以及海洋经济成熟程度。海洋高新技术的发展,能快速的推动我国海洋产业的发展,其成效是显著的。因此,增加对海洋高新技术的研究投入,重视对海洋高新技术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四)要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开发和保护似乎是一直存在着矛盾的冲突,但是海域资源和土地一样,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如果在开放过程中没有科学的规划和管理,不加以有效保护,势必造成资源环境的巨大浪费和破坏。因此,我们必须贯彻“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方针,把握好开发与保护的最佳结合点、平衡点,进一步规范海洋开发秩序,转变用海方式,实现集中、集约、节约、科学用海。

(五)依靠科技调整海洋经济结构,振兴海洋新兴产业。海洋竞争最重要的领域是经济实力的竞争,也同其他的产业一样,推动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是科技进步。只有加大海洋科技研究的投入,加快海洋产业和布局结构的优化调整,推动海洋高科技产业和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促进海洋科技与海洋产业的联动,尤其要加大海洋生物、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海水利用、海洋监测、深海探测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力度。遵循经济规律,统筹海洋开发与保护、统筹海域与陆域的发展、统筹人与海洋的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开发与国际合作等,积极开辟海洋经济发展的新途径。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海洋传统产业,坚持多样化的发展思路,提高我国整体海洋经济的贡献率。

参考文献:

[1]中国海洋报(国际海洋版)[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