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科特色范文
时间:2023-07-31 17:42: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理学科特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地理学本身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开放性、实践性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如何结合地理学科特色,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一、利用地图,增强学生的主动性
中学地理学科的教学内容多样,空间分布是它的重要知识基础。教学中牵涉到某个地理事实、地点或者地区,无论其大小,都应该落实在地理空间上,也就是地图中。因此,“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地理学科的最大特色之一就是具有及其丰富的图表,包括地理示意图表、地理漫画及素描图、关系图、地理模型图等,这些地图是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信息载体,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信息源泉,是表达地理思想的重要手段。在地理教学中,重视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把地图与地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主动参与地理学习至关重要。
在教学实践中,首先要善于利用地图,巧妙设计问题,为学生提供分析判断的时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锻炼学生主动思维。例如,在学习工业的区位条件时,给出鞍钢和宝钢的分布图,提出问题:同样是钢铁企业,为什么选择的地点会不同呢?学生立刻会产生强烈的兴趣,热烈探讨、分析,进行归纳件。相反如果按部就班和学生一道分析鞍钢的布局条件然后分析宝钢的布局条件,必然让学生丧失兴趣,缺少参与的兴趣,结果被动听课,而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其次,地理还有各种各样逼真的模型图,也极易使学生产生欢愉的情绪和浓厚的兴趣。这类模型图的利用时,关键是让学生看到图后激发出的极大兴趣延续转化成为学习知识的载体。例如等高线的学习中,学生看到模型后,小组同学应在老师的引导下研究等高线的实质,学会利用模型图看懂平面上的等高线图,这样模型图在开始时起到了激趣引起学生学习动机的作用,在学习过程中有能够维持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最后还可以以地图为切入点,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例如在学习中国的行政区时,课下让学生做拼图游戏等,在学习世界的洋流时,让学生先画出世界大洲的简图(即最简单的“一笔画世界”),然后画出洋流分布图,通过漂流瓶的案例,让学生画出其漂流路线等。这样,学生在动手中乐趣无穷,知识难点也轻松化解。所以,不要吝惜时间,让我们更多的给学生一些时间,让学生多动动手,画一画,这比反复讲和看的效果好得多。
二、联系生活,激活学生的体验
在当今地理信息多样化的背景下,地理教学必须运用能够引起学习者关注的、能激发学习者“内驱力”的教学手段来组织教学,将学习者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生活经验是经过实践检验过的,是可信、熟悉的,也容易联系,信手拈来。尝试经常把已经经验过的实际事例联系到课堂上,让学生尽情地发言表现,从而发觉原来地理就在身边。教师要找到正确的切入口,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导入,让学生体会到地理不仅仅是课本上需要记住的文字和地图,更与生活密不可分,息息相关。如:在讲到正午太阳高度角时,设计情景,你所居住的小区(苏州的纬度为31°N)为了保证建筑物底层居室有良好的光照条件,南北两楼间距至少应留多少?该类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能引起学生的强烈兴趣,引发学生讨论探究活动,从而也建构了太阳高度的计算以及它与实际生活的关系,达到了学以致用目的。
在地理教学中,结合实际,紧扣“本地”具体情况,将学生身边的“乡土地理”融入地理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如在讲解《城市的功能分区》一节时,可看苏州的规划图,找出城市的几个功能区,分析其位置特点,评价几个功能区的合理性,为城市的发展规划提出建议,学生反应热烈,踊跃发言,提出了许多较有见地的建议,学生由知识的“消费者”变成了主动的知识“贡献者”。通过对“本地”自然、人文地理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既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又注重开发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走进社会,增强学生的实践
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让学生学习到“有用的地理”,要求我们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和情景中学习和理解地理。地理学科作为探讨人地关系的学科,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当然不能整天困在教室里,纸上谈兵,而应该抓住时机开展社会实践,让学生走入真实的生活,去获取真实的知识体验。因此,组织学生到附近工厂、企业参观、调查和实际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将地理知识与自然和社会联系起来,通过协作、探究、反馈等环节,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学习对生活紧密联系的地理知识。
地理教学中的实践活动可以分为课内实践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两种方式。课内实践活动以解决单一知识点为主,活动内容一般课内完成。课外实践活动相对范围较宽,多用于众多知识点的学习和综合能的训练等,而且活动时间较长。常用的实践活动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
1.操作与制作实践活动。
操作与制作实践活动就是把学生手的动作和脑的思维结合起来,以活动促思维,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例如:学生在学习风海流,通过设计、选择实验仪器到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不但得到了关于洋流的感性认识,还有助于对其成因进一步理解。
2.实际测量实践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对于课本上上关于太阳高度角、纬度等概念觉得既抽象又难以理解, 而通过学生实际测量后,不但加深了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还培养了自身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例如:要求学生测量当地的太阳高度,立一木杆,侧下地方时12点时木杆的影子长度,即可求得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
3.观察、调查实践活动。理来源于实践。教师应创设条件,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了解地理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体验地理的价值,树立学好地理的信心。如在学习抽象的枯燥的地质部分内容时,我们带领学生走到苏州的西郊,开展实际考察活动。亲手采集化石,采水晶,看地层,看花岗岩,抽象的知识立刻变得生动鲜活,更可贵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合作精神,学生对地理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印象深刻,甚至终生难忘。
4.小课题研究实践活动。
学会收集、分析、处理信息愈来愈显得重要,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些问题抽象出来,转换成地理问题设计实践活动课。又如在学习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时,我们组织学生开展地理课题调查活动,学生深入太湖和市区,开展水质的调查研究,给出调查报告,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在实践调查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发挥出各自的潜能,这一过程也是学习和应用地理知识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良好契机,这才是教育要达到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 james G.Henderson,Kathleen R.kesson.课程智慧 民主社会中的教育决策[M].夏惠贤,严加平,王维臣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77-86.
篇2
一、明确课堂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课堂结构成为课堂的知情者
记得刚参加工作时,初为人师的兴奋使我对工作、对学生付出了满腔热情。可每每课堂进行到差不多一半的时候,不少学生开始开小差甚至睡觉。于是我找来部分学生,请他们说说原因。其中有几个学生提到一个共同点:上课不了解重点,听着听着就走神了。
想想确实如此,没有目标就没有动力。以前我的课按部就班,教学目标、 重难点安排心中有数。但当课程进行到重难点时,不少学生由于不了解课堂结构,已经昏昏欲睡或干其他的事情了,课堂后半程自然就成了垃圾时间。
原因找到了! “明确目标,让学生有前进方向”,这是我开出的“药方”。
于是每节课我提前2-3分钟进班,把学习目标、重难点注在黑板的左上角,让学生清晰了解本课的结构。在课堂进程中,适时地提醒学生,目前我们完成了哪个目标,将要学习哪个目标,进行到重难点时,更是重复提醒。当然这样的提醒需要一定的艺术性,不能以教学目标将课堂生硬地分成若干段,牺牲课堂的连贯性。当学生了解了课堂的结构,学习时就能目标明确、有的放矢,分神的情况有所好转,课堂后半程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善。
二、课堂复习,巩固教学效果最有效的手段
随着课堂教学秩序的逐步改善,学生的表现大有改观。有一次讲授黄河“地上河”的问题,学生合作积极,讨论热烈,现场效果堪比公开课。第二节课,我就有意识想考考他们。我的本意是想享受成功的喜悦,但结果让人大跌眼镜。学生对我的问题十分陌生,即便班上成绩优异的学生也是如此。接下来的几节课我又尝试了几次,结果几乎一样。一学就会、一过就忘似乎成了魔咒。
在与学生深入沟通后我得知:放学后,他们有很多的主科家庭作业,能够按时完成主科学习任务就万幸了,哪里还顾得上地理啊!
地理学科是素质科,其重要性相比中考科目显而易见,学生和家长在思想上都不重视。加之地理课自身的特点:每周两节课,期间相隔的时间还比较长,回家又不及时复习,怎么可能记住基本知识呢!
怎么办?总不能与中考科目抢时间吧?总不能与学生睡眠抢时间吧?只能从地理课上入手了。
每节课开始时,要求学生把课本翻至上节课的内容,用2分钟看着课本听我复述上节课的内容,再给3分钟迅速复习,之后花5分钟左右提问。重要的知识,找多个学生重复提问。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的最大心理特征就是爱面子。个个都怕被提问时答不出,所以在这10分钟内,他们会最大限度地集中注意力,这样一些基本知识的记忆就显得轻而易举了。
三、帮助树立信心,将关注转化为适当的压力,督促后进生积极提高
2005年,一个同事的侄子来到我所带的班级,刚来时他学习成绩很差。经过了解,他的主要问题就是学习习惯差、上课不听讲。于是我悄悄将他列为我的实验对象。
课堂上我“别有居心”地问了几个难度比较大的问题,全班无人能答。我发自肺腑地对学生说:“同学们看到了吗?很简单的问题谁也答不了,所以就地理知识而言,不管是谁你们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我希望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大家能够比一比、赛一赛。尤其是部分后进生,你们因为历史原因,很多课听不懂就自暴自弃,我希望你们能给我一个机会,也给自己一个机会,上课认真学、课后认真做,和其他同学一样去体验成功的快乐!”
话音刚落,我看到了学生眼中的那份热情。后来我给自己的这番话起了一个名字——“课堂誓师”。
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不够的,尤其是那些后进生。课堂誓师的时候听一听感动、想一想激动,课后就一动不动了,所以还需要督促。
篇3
关键词: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建设思路;体系结构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学习模式和学习方法发生了巨大转变,课程网络化成为教育方式多样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网络化是学习者在网络环境下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一、“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意义与目的
“人文地理学”是高校地理科学专业的主干专业课。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以人地关系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由于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课程资源极其丰富,因此,发挥计算机网络的优势,进行人文地理学课程资源网络化建设,对于深化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以及研究性教学的开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人文地理学有着复杂的学科体系,具有众多的分支学科。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主要有经济地理、城市地理、乡村地理、人口地理、文化地理、政治地理、军事地理、旅游地理、社会地理等,各学科互相交叉,构地理综合体。复杂的体系结构,困扰了很多刚入门的学生,需要一种简单明了的方式将这种体系结构展示出来。
其次,当代人文地理学的研究领域广泛,信息资源非常丰富。第一手资源虽然有着亲身体验,印象深刻,但是人的直接行为空间毕竟有限,通过间接行为空间,获取间接资源,同样很重要。
再次,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在不停地运动中,并且运动速度相对于自然地理的研究对象要迅速很多,各地区人文现象的分布面貌是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形成的。所以,学习与研究人文地理学,不能仅仅是停留在某一时期特定的环境下,而要有时间跨度,这样的学习和研究才更有深度。而传统的媒体资源更新较慢,不能响应更新频繁而迅速的人文地理研究对象,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媒体资源来支持人文地理的学习与研究。
最后,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的表现形式不仅仅是文字,还有各种地图、动态和静态的图像以及大量的统计数据等。因此,人文地理研究不能单纯地依赖某一种媒体,要多种媒体结合,使用各种媒体资料。
综上所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结合人文地理学科特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由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逐步转变为课堂讲授与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相结合模式,扩展学习主体自主学习的途径,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学习平台,强化学生能力培养,是“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二、“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思路
1 运用多元化理论指导。根据《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即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因此,“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应在现代课程理论、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和现代远程教育理论等多元理论的共同指导下进行。例如,根据现代课程和现代教学设计理论,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每一位老师和学生对课程文本的理解和解释中,总要融入个人独特的生活经验,形成不同意义的生长域。因此教学设计不再是简单的设计之后加以实施的问题,而是一个在学与教的具体情况下和在学与教的互动中发展演化的过程。结合现代远程教育理论,在“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时坚持教学设计和系统设计并举。其中,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的指导下,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根据教学对象、课程特点,合理地选择和加工教学信息,设计和组织教学环节。同时特别注意网络的教学环境和课程特点,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实时互动的优势,追求创设支持自主学习的良好环境,使课程内容形象化、具体化,教学过程个性化、自主化。
2 体现人文地理学科特色。人地相关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关系是始终贯彻在人文地理学发展的各个阶段的一条主线。在选取课程资源、构建网络课程体系、进行授课辅导时要始终贯穿人地和谐的思想,并突出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地域性和综合性特点。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社会性较强的学科,不仅研究内容具有明显的社会性,而且人文地理的社会性还突出表现在其历史性上,比如人口的分布、文化传统的继承和传播、聚落的形成与分布等,在教学资源建设时既要突出现状,也要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地域性是地理学的基本特性,也是人文地理学的特性之一。人文地理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的差异,根本点之一就在于人文地理学包含了区域研究的特性,重视区域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因此在课程网络化建设时要突出区域性特点。人文地理学的综合性不仅体现在其自身的综合性,而且体现在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密切联系,如政治经济学、人口学、社会学等的发展,都大大促进了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因此在课程网络化建设时,不仅仅着眼于人文地理学本身,还要与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与核心内容紧密结合,并且利用其他学科的方法,比如将地理信息技术引入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
3 发挥网络平台教学优势。网络平台具有以下教学优势:一是直观性。网络课程资源具有图文并茂、音画俱全的特点,针对人文地理教学中难懂难教的问题,以地图、图片、图表、视频、动画和逻辑示意图等多种形式展现,直观、形象、生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并扩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二是互动性。网络平台具备网上论坛、电子邮件、聊天室等工具,改变了以往课堂教学学生被动接受模式,能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能够随时与教师沟通,答疑释惑。三是友好性。网络平台界面美观,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符合学生的视觉心理;提示信息详细、准确、恰当,使师生都能够容易操作。四是创新性。在设计上可以采取多种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作用。如学生利用网络平台,根据自身特点,自行浏览课程知识,及时查漏补缺;学生可以通过各种互动工具就教师提出的主题进行讨论与思考等。
4 展示自身学科建设成果。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是共性与个性的综合,一方面网络课程需要较为稳定和规范的结构,涵盖教学必须的内容;另一方面要根据课程特点及自身学科建设及教学与科研成果,设计个性化的内容,体现课程特色。
例如,教材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地理学具有众多的分支学科,除人文地理总论以外,各分支学科也需要配套的教材与论著作为课程教学的支撑。
南京师范大学人文地理专业自创立之初,老一辈著名地理学家李旭旦、金其铭等先生陆续出版了多部极具影响力的人文地理教材及著作。在课程网络化建设中,将教材建设成果作为一个特色模块,拓展学生视野,帮助学生了解学科研究方向和动态,方便学生查阅、比较和学习。
5 着眼于学生能力培养与提高。课程网络化建设不仅是以网页形式呈现课程的内容,而且是教学的一种重要资源,是网络教学的支撑环境。它可作为课堂环境和课外环境下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内容和材料,学生的许多学习活动都是在网络的支持下完成的。因此,课程网络化建设除了内容的展示,还必须增加强大的学习功能,保证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优势,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钻研精神和科研能力,是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的建设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三、“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体系结构
课程网络化建设的体系结构设计十分重要,它是网络课程整体设计理念和指导思想的体现。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来看,整体结构设计包括两个方面:整体页面层次和各层页面中内容的组织。学生是通过访问各层次进行学习的,整体层次及各个层次页面中的具体内容及其结构必然对学生的学习直接产生影响。
人文地理网络课程结构分为四大模块,即课程模块、教学模块、互动模块和特色模块(见下表)。
特色模块是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的一大亮点。经过了多年的努力,已初步建立起系列教材建设、教学资源导航、实践拓展训练和中外文献选读四大特色栏目。
1 教学资源导航。没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也就无法建构起理想的教学环境。网络教学资源是为学生提供大量学习材料和学习工具、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培养营造理想环境的基础。根据人文地理学课程特点,教学资源导航栏目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包括英汉对照人文地理词汇和国外人文地理学者两个子栏目,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国外人文地理发展和人文地理大师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研究经历。目前已有国外著名高校34位人文地理学者的简历及其相关网址,涉及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人口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旅游地理学等专业领域。第二部分为主体教学资源,包括专题地图、实景图、规划图和统计年鉴等子栏目。地图是地理学的重要语言,用地图说明问题往往比文字更有效。教学资源包括经济、聚落、文化、人口等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景观图片、专题地图等,所有图片均使用高分辨率图像;同时,为帮助学生学习掌握规划工作的方法与技能,分类搜集整理了国内外众多具有代表意义的规划图件。另一方面,随着数学方法的引入,人文地理研究越来越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撑,教学资源的统计数据库涵盖了中国经济、社会、城市、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权威统计年鉴,便于教师、学生及其他研究人员的查阅。第三部分为考研指导,主要是提供国内绝大多数人文地理学招生院校及网址信息,并提供部分院校历年人文地理考研资料。
2 实践拓展训练。实践教学与训练在人文地理课程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已经建立了南京市城市地理、南京江宁经济开发区、黄山与宝华山风景旅游区、庐山区域地理等实习基地。同时,开设科技文献检索、规划制图、论文写作等实践性选修课程,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此外,依托地理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开设了“虚拟实习”的特色栏目,利用中央与地方共建的地理环境模拟实验室,增设了城市景观三维表现、数字小区三维表现、主要商业区三维表现、城市交通流三维表现与模拟等极具特色的实验项目。
3 中外文献选读。人文地理学科历史悠久,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人文地理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研究,撰写了大量的论文,出版了众多的教材和专著。为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对人文地理的理解,设立中外文献选读栏目,精选各种经典文献,包括国内外代表性教材、中外著作和词典以及国内外人文地理相关资源网站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结合对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利用也是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新形势下,高校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知识的组织者,也应成为教学资源的建设者,共同促进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黄丽,从学习策略规律思考高校课程网络化建设[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77-79
[2]赵荣,王恩涌,张小林等,人文地理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4
[3]贾雪梅,杨改学,网络课程建设与发展的若干趋向[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5(1):55-57
[4]曾海文,高校网络课程建设的问题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24):137-138
[5]吴传钧,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地理学[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4(Z2):4-5
篇4
关键词:地理素养;地理科学素养;地理人文素养;地理技术素养
素养教育已成为21世纪国际教育发展的重大课题和紧迫任务。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把地理素养置于地理课程目标的核心地位。因此,统一认识和准确把握地理素养的内涵与特质,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地理素养的内涵与组成
地理素养是指学习者经过地理学习后所养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格,包括地理知识、地理观点、地理方法、地理能力、地理态度、地理情感等构成要素(见图1)。一般来说,地理素养表现在三个层面上:物质层面,指地理学习者在地理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学习行为;精神层面,指地理学习者的个性特征和心理品质,包括地理学习动机、地理学习意志、地理学习态度等;社会层面,指地理学习者所带有的一定社会属性,表现为社会倾向、文化水准、品德素养等。
图1 地理素养的构成
图1可以反映出以下四方面内容。(1)地理素养的构成要素(地理知识、地理方法、地理能力、地理态度、地理情感等)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2)地理素养是一个复合性概念,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任何一种尺度的划分都会破坏地理素养的整体结构。但为了说明问题的方便,笔者依据地理素养的内容,把地理素养分为地理科学素养、地理人文素养和地理技术素养三个部分。实际上,这三个部分也是相互包含的。(3)地理科学素养、地理人文素养和地理技术素养三个部分也都或多或少地包含地理素养的构成要素。(4)地理素养构成要素论其重要性并不处于同一层面之中,它们在构筑地理素养过程中的职能也不是完全等同的。
(一)地理科学素养
地理学是一门旨在解释地区特征以及人类和事物在地球上出现、发展和分布情况的科学。[1](290)它不仅包括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为核心的特有知识体系,也蕴涵有区域比较、区域综合与分析、观察、野外实践等独特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此外它还包含了地理学家在探索地球表层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因此,地理科学素养是公众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具备了公众科学素养的共性特征,也融合了地理学科的个性特征。笔者依据地理学科的特点、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未来社会的需求,把地理科学素养的构成划分为地理科学知识、地理科学能力、地理科学方法、地理科学品质和地理科学意识五个组成部分。[2]
1.地理科学知识
地理科学知识是地理科学素养的基础,是养成地理科学能力、地理科学方法和地理科学品质的载体。地理科学知识指以人地关系为核心的地理基础知识,如地理术语、地理概念、地理现象、地理空间分布、地理过程、地理因果关系、地理特征、地理规律、地理科学史等内容。总体来说,地理科学知识涵盖了以下几个问题的内容:“它在哪里?它是什么样子的?它为什么在那里?它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它产生了什么作用?怎样使它有利于人类和自然环境?”[1](290)
2.地理科学能力
地理科学能力是学生智力、能力与地理学科的有机结合,是地理科学素养的核心。地理科学能力既应该包括一般科学能力,也应该包括地理学科特有的科学能力。美国《国家地理标准》将地理能力目标确定为培养五项核心地理技能:(1)提出地理问题的技能;(2)收集地理问题的技能;(3)整理地理问题的技能;(4)分析地理问题的技能;(5)回答地理问题的技能。虽然这五项地理技能与地理学家的科学研究过程基本吻合,但应该说突出反映了一般科学能力,并没有真正体现地理学科特色。尽管地理思维、想象、观察等能力的培养要求已蕴涵在五项核心技能当中,但仍不利于突出地理科学能力的培养重点。我们试图依据《地理教育国际》提到的地理学的几个核心问题,[1](290)对应给出具有地理学科特色的相应能力:(1)空间定位能力;(2)区域差异的比较与概括能力;(3)空间相互作用的分析概括能力;(4)空间分布格局的觉察能力;(5)地理过程的简单预测与合理想象能力。
3.地理科学方法
地理科学方法是人们在认识地理科学对象,以及作用于地理科学对象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途径和手段,地理科学思想方法是其核心。科学方法教育已经逐渐成为各国基础教育的重要支撑。地理科学方法教育是学生学习地理科学知识的必要条件,也是学生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必然需要,更是地理科学素养养成的重要基础。地理科学方法中包含了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如比较、分类、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但在地理科学素养的养成中,更要侧重培养具有地理学科特色的科学方法,如地理观察、地理实地考察或野外调查、区域综合分析、区位比较、地理实验等方法。
4.地理科学品质
地理科学品质包括地理科学精神、地理科学态度以及对地理科学的兴趣、情感和动机等。其中地理科学精神是地理科学素养的重要表现形式,它对学生从事地理科学认识活动起着指导和制约的作用,力图让学生领悟与感受地理学家在科学探索和科学研究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品质和崇高精神。地理科学精神是指在地理科学研究和交流过程中逐渐地、自然地形成的约束科学家行为的价值规范或准则,即实事求是,崇尚理性,尊重实践,不固守传统,不迷信权威,勇于探索,勇于创新,敢于坚持真理,谦虚、谨慎,不怕困难和挫折,善于团结合作,乐于思想交流,遵守科学的职业道德等。归纳起来,地理科学精神包括地理科学研究中的理性精神、求实精神、合作精神、批判精神、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地理科学态度是指个体对地理科学现象和本质作出的反应,它具有理智、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成分。
5.地理科学意识
地理科学意识指社会群体或个人对地理科学的思想认识和觉悟程度。它包括正确的地理科学观、地理科学技术观以及正确理解和应用地理科学与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等内容。地理科学意识是正确认识地理科学价值、合理运用地理科学技术的关键,因此是地理科学素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地理科学素养的上述组成之间并不是孤立的、分离的,各种构成彼此互相渗透、互相作用、互相联系,构成了地理科学素养的主体。其中地理科学知识和地理科学能力属于智力因素,而地理科学方法、地理科学品质、地理科学意识属于非智力因素。地理科学知识是地理科学素养的基础,也是地理科学能力发展、地理科学方法运用、地理科学品质养成的载体,地理科学知识的质和量决定着地理科学能力、地理科学方法、地理科学品质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地理科学能力是地理科学素养的核心,也是沟通和联系地理科学知识、地理科学方法、地理科学品质、地理科学意识的桥梁和纽带。地理科学方法、地理科学品质和地理科学意识是地理科学素养的重要表现形式,能够为地理科学知识的学习、地理科学技能的培养“解放思想”、导引方向。
(二)地理人文素养
地理人文素养主要包括人文地理知识和地理学科中的人文精神两个部分。人文地理知识主要包括人口、聚落、文化、宗教、经济、旅游、人地关系等相关内容。地理学科中的人文精神是指有关“人对自然的基本态度”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全球意识、“尊重自然、人要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人口道德”意识、“资源道德”意识、“环境道德”意识、国家意识、地理美等内容。(见图2)。[3]
图2 地理人文素养的构成
(三)地理技术素养
地理技术素养是指对地理技术的正确辨别、全面理解与综合应用的能力,它包括地理技术知识、地理技术能力和地理技术观点三个部分(详见图3)。需要指出的是,地理技术素养的专业性很强,对于不同阶段的学习者要求的广度与深度应有所不同。
1.地理技术知识
地理技术知识是地理技术素养的基础,也是养成地理技术能力和地理技术观点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地理学在工程技术领域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拓宽地理学应用领域的同时,也给中学地理素养教育增添了新的内容。地理技术知识主要包括3S技术,即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水土流失、沙尘暴、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的防治技术;景观生态设计;不同区域尺度多维要素的规划技术;地震、火山、台风、洪涝、干旱等灾害的预测、防治技术;地理多媒体教学技术;等等。
2.地理技术能力
地理技术能力是地理技术素养的核心,是对地理技术知识的深化与应用。图3地理技术素养的构成地理技术能力主要包括:(1)运用3S技术进行地理信息处理的能力;(2)运用区域规划知识进行城乡规划、旅游规划的能力;(3)对水土流失、沙尘暴、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进行防治的能力;(4)对地震、火山、台风、洪涝、干旱等灾害进行预测与防治的能力;(5)利用地理多媒体技术制作地理课件的能力;(6)正确选择并运用地理技术的能力。
图3 地理技术素养的构成
3.地理技术观点
地理技术观点是地理技术素养的重要表现形式,它主要包括:(1)知晓地理技术的正面和负面影响;(2)明晰地理技术与地理科学、社会的关系。
二、地理素养的特点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它的特点在于:具有广泛的研究范围、丰富的研究方法、综合性的研究内容,因此,从开始它便以其独特的研究视角赢得了广泛的生存空间。受地理学科性质的影响,地理素养与其他学科素养相比有共性也有差异。归纳起来,地理素养具有综合性、空间性、动态性、终身性、现实性和实践性等多方面的基本特点。
(一)地理素养具有综合性
综合性是地理素养的显著特点。第一,地理素养在内容上是综合的。地理素养不仅涉及了位置、地形、气候、动植物等自然地理内容,而且包括人口、聚落、工农业等人文地理的内容,还包括了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更重要的是强调了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等密切关联的综合性内容。第二,地理素养在构成要素上具有综合性。地理素养的构成要素包括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其中地理知识是养成地理素养的基本前提、地理能力能够促进地理知识的内化与迁移、地理方法和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引导地理素养的价值取向。综上所述,在中学地理素养教育过程中要注意挖掘地理素养的综合性,以发展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二)地理素养具有空间性
从某种程度上讲,地理素养的研究范围具有三维的特点。地理素养中不仅包含空间分布、地理规律、地理特征等具有空间属性的地理知识,而且包含区域综合分析与比较、空间辨别力、空间想象力、空间观点等地理能力和观点要素。因此说,地理素养具有一定的空间性。
(三)地理素养具有动态性
地理素养的养成是一个动态实施的过程,这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发展性,地理素养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由一个逐渐培育、逐渐养成的动态过程。虽然地理素养具有一定的阶段性特征,但任何一个阶段都不是地理素养培养的终点。二是过程性,地理素养与地理素质的一个主要区别在于地理素养更侧重地理知识、地理能力、地理方法等养成的过程,其次才是获取地理知识、地理能力、地理方法等的结果。这说明地理素养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渐进的动态过程。
(四)地理素养具有终身性
地理素养是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生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格,对个体的终身发展具有独特作用。一方面,地理素养具有一定的长效性,能够长期对个体未来生活产生持续的影响。另一方面,地理素养具有一定的有用性,地理素养中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读图析图绘图能力、国家意识、全球意识、地理美感等对个体的终身发展有用。因此说,地理素养具有终身性。
(五)地理素养具有现实性
地理素养对个体的生活具有特别的指导意义。地理素养中不仅包含地理与民居、地理与服饰、地理与交通、地理与饮食、地理与旅游等方面的内容,而且包含了野外实践、实地考察等方面的内容,与个体日常生活密切联系,体现了一定的现实性。因此,在中学地理素养教育中要加强地理素养的培养,以加强个体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
(六)地理素养具有实践性
野外实践和实地考察是养成地理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实践活动,个体可以亲身体验和感受自然界的和谐、感受各种生态问题,从而获得大量丰富的真实的可靠的感性材料和直接经验,进而加深个体对自然界的理解、人地和谐的认同及对各种生态问题的感悟。[4]因此说,地理素养来源于实践,又付诸实践,具有一定的实践性。
综上所述,地理素养是一个集成概念,同时也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因此,地理素养的养成要综合考虑地理科学素养、地理人文素养、地理技术素养等多方面因素,[5]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养成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参考文献
[1]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地理教育国际[J].地理学报,1993,(7):290.
[2]梁英豪.科学素养初探[J].课程·教材·教法,2001,(12):59—63.
[3]袁孝亭.地理学科与地球道德意识培养[J].地理教育,1999,(5):19—20.
篇5
一、课程学分安排
本研究所选取的学校与地理科学专业的总学分和各模块的学分比例不完全相同,存在一定差异。在对各种不同类别的课程所占学分进行比较时,将各个学校的课程经过重新分类组合,主要有4类,即公共课程、专业课程、教育课程和实践课程,结果如表1。
[学分(比例)\&公共课程\&专业课程\&教育课程\&实践课程\&总学分\&北京师范大学\&44(27%)\&81(49%)\&10(10%)\&15(14%)\&166\&华东师范大学\&44(28%)\&74(47%)\&24(15%)\&16(10%)\&158\&东北师范大学\&51(33%)\&75(48%)\&25(16%)\&14(9%)\&155\&四川师范大学\&55(32%)\&73(43%)\&30(18%)\&12(7%)\&170\&湖南师范大学\&55(33%)\&79(48%)\&20(12%)\&12(7%)\&166\&徐州师范大学\&54(32%)\&78(45%)\&18(10%)\&22(13%)\&172\&长春师范学院\&60(34%)\&61.5(35%)\&21.5(12%)\&33(19%)\&176\&宁波大学\&50.5(30%)\&66.5(41%)\&33(20%)\&14(9%)\&164\&安庆师范学院\&57.5(31%)\&69(37%)\&24(12%)\&37.5(20%)\&188\&][表1][大学本科地理科学专业课程学分安排]
从表1可以看出,各学校的总学分存在一定的差异。大学本科地理科学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中,专业课程所占比例最大,其次分别为公共课程、教育课程和实践课程。教育部重点高校――北师大、华东师大、东北师大这三所学校专业课程所占比例较大;教育课程也占有一定比例,均在10%~20%。宁波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的教育课程学分及其所占比例最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两所学校比较注重教师教育,教师教育课程开设得较多。
二、专业特色课程
在公共课程、专业课程、教育课程以及实践课程中,各学校的公共课程和实践课程基本相同,而专业课程和教育课程都有特色课程。研究所选取的各学校公共课程基本相同,大致包括政治、历史、数学、外语、体育、计算机;而实践课程则几乎完全一致,包括部门地理野外实习、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专业课程可以概括为“大同小异”,“大同”指这些学校都开设的专业课程,大致包括引入性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引入性课程主要是《地理科学导论》。专业基础课程包括相关学科基础课程、部门地理课程、区域地理课程以及技术性课程。相关学科基础课程主要为物理、化学方面的课程。部门地理课程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自然地理包括《地质学》、《土壤地理学》、《水文学》、《生物地理学》等,也包括环境方面的一些课程,如《环境科学导论》、《环境影响评价》等;人文地理包括《文化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人口地理学》等;区域地理课程主要为《中国地理》、《世界地理》;技术性课程分为地图、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方面的课程,如《测量与地图学》、《GIS概论与应用》、《遥感概论》等。专业课程中的“小异”主要是各个学校的专业拓展课程存在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地理科学专业的特色课程。如表2所示,北京师范大学的专业特色课程最多,主要集中在遥感方向。在乡土地理方面,北京师范大学有《乡土地理》,但湖南师范大学和徐州师范大学则有较为具体的乡土地理课程,分别为《湖南地理》和《江苏地理》。华东师范大学较为明显的专业特色课程主要是《河口与海岸》、《现代沉积学》、《环境考古》。笔者认为各所学校的专业特色课程一般与学校的优势专业方向以及该方向的教师有关。如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李小文院士的研究方向为遥感;而华东师范大学有河口海岸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研究该方向的陈吉余院士。另外,其余学校也有相应的专业特色课程,如湖南师范大学的《天体观测》和长春师范学院的《地球与宇宙》。
[学 校\&特 色 课 程\&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地理学》《交通地理学》《乡土地理》《GPS原理与应用》《地表水热平衡》《流域管理》《数字地面模型》《微波遥感》《遥感影像地学分析》《海洋遥感》《3S综合实习》\&华东师范大学\&《河口与海岸》《现代沉积学》《环境考古》《最新地理文献阅读》《软件工程与GIS设计》\&东北师范大学\&《湿地科学》《地理科学进展》\&四川师范大学\&《灾害学原理与减灾》\&湖南师范大学\&《天体观测》《城市气候学》《矿产资源学》《湖南地理》\&徐州师范大学\&《江苏地理》《海洋学》《工业地理学》\&长春师范学院\&《地球与宇宙》《可持续发展研究》\&宁波大学\&无\&安庆师范学院\&《地理调查研究方法》\&][地理科学专业特色课程][表2]
三、教师教育类课程
教师教育类课程是师范院校的特色课程,也是培养师范生职业能力以及职业意识的主要途径。从表3可以看出,所有学校均开设教育、心理和教育技术方面的教育基础课程。与地理专业相关的课程主要包括地理教学、地理教材、地理课程方面的课程,如《地理教学论》、《中学地理教学分析》、《地理新课程研究》等。各学校都有教师教育类的特色课程。如北京师范大学的《高中必修课程模块研究》、《高中选修课程模块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的《管理学》、《国外地理教育》;东北师范大学开设的教师教育类课程较多,而且比较有特色,如《地理教育研究方法》、《地理直观教学》;长春师范学院的教育课程开设较为全面且独具特色,如《地理三板教学》、《中学地理活动设计》、《中学地理习题解答》、《中学地理教研论文写作》,笔者认为这对培养大学毕业后的地理教师有很大帮助;而安庆师范学院的《中学地理科技活动》是其它学校都没有开设的,值得借鉴。
篇6
关键词:农业院校 经济地理学 教学思路
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也是土地资源管理、测绘工程、经济学、物流管理等专业的必(选)修课。经济地理学的原理在经济活动和区域、资源、环境、地理空间的发展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农业院校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开设了《经济地理学》课程,但如何体现课程特色并且与专业特征相结合,符合专业需要,是教学过程中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1、课程特色
1.1研究内容
经济地理学是地理科学系统中重要的一门分支科学。它以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系统为中心内容,即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揭示人类经济活动的地理特征,探讨地域经济发展规律,其研究内容主要包含经济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体区域的生产布局和组合规律、生产和经济部门的布局规律三方面。
1.2学科特性
经济地理学的特性表现在其所特有的地域性(区域性)和综合性。地域性是经济地理学的根本特性。经济地理学所研究的对象都必须落实到一定的地表空间上,即落实到地域上,这样所研究的内容才有针对性和实践意义,不同的地域都有各自的特征,因此相同的理论在不同的区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地域分异规律也是经济地理学地域性的核心问题。
经济地理学的综合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地理学学科性质要求对自然、技术、经济等条件进行综合;二是经济地理学的地域性要求对特定地域内的诸多条件进行综合,也要求对地域之间的差异与分工进行综合;三是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历史性和发展性,要求对产业布局的历史、现状与发展方向进行综合。
1.3基本理念
作为地理学的主要组成部分,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同样遵循地理类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构建地理学思维模式;培养熟悉现代信息技术的实用人才。
2、《经济地理学》课程体系与教学概况
经济地理学通常是高校人文地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相关课程体系较完善,如经济地理学导论、自然地理学等,学生在学的过程中能较系统的学习和掌握;相比之下,农业院校土地管理专业开设经济地理课,不能照搬地理专业的教学模式,培养目标也有所差别,因此在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上都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在现代学科体系中,《经济地理学》课程被划归为理科,但实际上,由于其内容体系涵盖了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管理等多门学科的内容,因此基于不同的学科体系,对学生教学内容的偏重点也应有所侧重。但从一些研究资料来看,目前农业院校《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知识结构欠合理,大多数教学组织限于课时以及其他教学条件的影响,偏重于理论,缺乏实践,与专业的结合方面仍存在不足,因此学生的能力得不到锻炼。另外,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经济地理学》是一门涵盖众多学科内容的交叉科学,因此在课程设置时要全面考虑其他课程的先修或者同时进行,如自然地理学、自然资源概论等课程。
另外,对农业类大学土管专业的本科学生而言,目前适合专业实际需求的经济地理学教材不多,辅助教材更少,特别是实践教学的辅助教材几乎空白。各门课程(包括实践课程、野外实习)的教学大纲既不健全也不规范,没有标准体系。而目前实验室、实习基地的建设重点仍放在“自然地理”和“技术地理”(如地理信息系统、地图测绘等)方面,适合土地管理专业的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仍明显滞后。
目前高校《经济地理学》课程教材主要有李小建教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经济地理学(第二版)》;耿莉萍编写的高等财经院校21世纪教材《经济地理学》;刘艳芳教授等编写,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经济地理学——原理、方法与应用》等。我校土地管理专业选用后者,该教材系统的探讨了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突出了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原理和方法在区域发展决策中的应用,即区域农业布局、区域工业布局、旅游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城镇体系规划和环境规划等,对土地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更贴近一些[1]。
3、教学思路
农业院校经济地理学的教学应着眼于三个方面:第一,经济地理学教学必须反映学科的新进展。第二,经济地理学教学必须使学生掌握分析与解决问题的基本地理思维方式与方法。
第三,经济地理学教学必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加强专业知识基础,使之成为复合型人才[2]。
3.1结合专业特点,树立地理观念
所谓地理观念就是地球表层的整体观念、区域观念、环境观念。学习各类基础知识和分支学科的目的集中于一点就是为了认识地理环境和建设地理环境,能够用正确的地理观念去思考和分析问题。
地理学的知识领域很宽,任一专业学科和地理学都会有联系。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已成为一种趋势,单一的不与其他学科发生联系的学科越来越不多见。地理学与自然、社会、经济、人的行动与心理等各个方面发生密切的联系,对与地理科学和自己专业有关的知识要熟悉、了解,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的某个方面要专深、精通,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会有所作为[3]。
土地管理专业要依据区域经济发展、社会需求和科学的职业岗位分析,界定专业的培养目标、业务范围、知识与能力结构,依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构建适合专业特点的实用型课程体系。整个课程体系的设置要以达到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为目的。在经济地理学教学过程中,应紧密结合学科发展趋势,不断优化课程内容结构。结合土地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突出重点原理的讲授和应用实践能力培养,经济地理学教材中一些较为复杂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可以省略,只要交代清楚确定的原则、所用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技巧,直接给出结论,进行应用方法的讲授即可,对简单的内容、易于自学的知识进行简化讲授,使学生接受的是如何全面系统的思考问题和解决经济地理学以及其它问题的方法的教育,而不是数学知识的运用,这对培养应用型人才非常有利。
3.2反映学科进展,创新思维模式
传统的地理思维主要是剖析不同区域的内部结构,揭示不同区域特征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区域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之间发展变化的制约关系。而地理事物的多样性、整体性决定了地理思维的综合性特点,从总体特性上进行研究,注意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同时要运用和吸取相关学科如经济学、生态学、行为学和政策科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
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中学科发展较快的学科,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地理学学科研究,从开始主要集中于产业发展与布局研究,到经济活动全球化、新经济地理学、可持续发展、区域创新网络、以及其他解释经济活动空间形象的非经济因子作用的各种理论如“嵌入理论”以及“网络联系理论”等的研究,均取得较大进展。经济地理学教学必须反映学科的新进展[4]。
地理善于区域研究、综合和宏观论证,地理学具有极大的超前性,如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对知识经济及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等;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通过计算机技术与空间数据的结合和一系列空间操作与分析,为区域规划、管理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强化了地理的决策思维,也促进了学科的决策化。客观上为其走向高层次决策领域奠定了雄厚的基础。教学的过程中必须紧紧抓住地理思维特性这一切入点,强调培养学生运用创新地理思维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把握住了这种思维的特征,才可以应对不断变化的问题,增强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才能使分析问题的过程更好地体现出地理性,也才能更为全面、彻底地贯彻素质教育。
3.3加强实践教学,提高综合能力
学习经济地理学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目前广泛开展的土地利用规划、各种乡村规划(如集镇规划、乡(镇)域规划、村庄规划)和土地评估、地籍管理等,无不表明地理实践思维对国民经济的重要贡献,新时期这一思维特性还将进一步发挥。
实践基地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可以按照就近原则,建立以学校所在城市作为课程实践的主要基地,根据经济地理学、城市规划、区域分析与规划、区域发展战略、房地产评估、地籍调查、土地资源管理等实践内容开展系列讲座,参观相关机构、部门、科研院所的工作流程,熟悉工作环节等。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来弥补校内教学资源的不足,增强学生参与实际工作的能力。
另外要树立能力本位理念,在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上下功夫,提出学生在校期间职业能力的训练项目,如计算机辅助制图能力训练、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能力训练、城镇体系规划设计能力训练、房地产估价能力训练等等,学生在毕业时要取得相关的职业技能等级或资格证书,为将来从事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相关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艳芳.经济地理学——原理、方法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
[2] 李国平.关于经济地理学教学及其改革的初步探讨[J].经济地理,2002,22(1)
篇7
关键词:地理作业;有效性;设计思路
布鲁纳说过:“学生只有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才能真正有效地学习。”在地理学习中,地理作业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份好的作业设计,不仅能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课堂中所学的知识,还能刺激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但是从目前的地理教学现状来讲,地理作业还是比较死板的,主要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对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状态不关注,传统的作业只是不断地重复对知识的记忆,量多而且没有新意,让学生厌烦。而新课程地理教学需要的是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的作业形式,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关注个体差异、突出个性发展的全新的地理作业模式。
在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指导下,如何才能打破传统的思维,设计具有时代性、创新性和地理学科特色的作业?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更新地理作业的观念
新课改中明确规定:“教师要避免在教学中重复训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使学生要在学习知识、解决问题和合作探究等方面形成一定的能力。”而现实情况是许多学校因为教学条件的限制,只为地理配备一本练习册作为学生作业,内容单一,主要是基础知识的巩固,对于学生的训练不够全面,学生一碰上内容复杂的题型就无从下手了。
面对这种现状,我认为新型的地理作业应该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有效掌握出发,帮助学生创建知识结构、形成解决问题思路、提高地理实践能力。同时地理作业不仅是课内的,还可以延伸到课外的生活中,将课外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结合起来,通过实践体验地理与生活的息息相关,让学生认识到地理的生活化,从而改变对地理的、尤其是地理作业的态度。
二、创新地理作业的内容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我认为教学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新课程理念提倡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学生的兴趣特长、发展取向等,让学生形成富有个性的学习。面对现状,教师在设计地理作业时,要考虑从多方面切入,可以是知识复习、考点理解、启发诱导、综合分析等,通过不同的作业内容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同时重视除书面形式以外的作业模式,使学生在作业中不仅能巩固知识,还能学以致用,举一反三。据此,可以把作业归为三类:
(1)注重知识记忆和运用的作业,强调对地理基本技能的掌握,如,地理读图绘图、地理天文计算、地理文理百科、地理现象观察等。
(2)强调实践和技巧的作业,关注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以致用,如,气象生活、天文观测、环境问题分析、地质灾害解读等。
(3)展示地理专业的作业,注重本学科特色,如,一些地理专业的研究性学习、野外地质考察、环境监测等。
通过以上三类地理作业训练,学生不仅在基本知识的巩固、基本能力的训练上得到了保证,同时不同层次、不同方向、不同形式的作业检测也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使每个学生发展空间更广,探究地理问题、争取成功的欲望更强烈。
三、提高地理作业评价的科学性和个性化
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教师在作业设计上要多元化,如考查基础知识的、探索研究的、动手操作的、实地考察的等等,类型多样,为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各方面能力提供了平台。但教师面对学生上交的各种类型的作业该如何评价呢?我想我们也应该改进自己的评价方式,结合具体作业的具体要求合理评价。
1.对地理知识巩固的评价
地理作业的基本功能就是对知识的记忆和巩固。学生的完成情况能很好地反映他们的学习状态。地理知识的识记主要看学生对地理基本概念、原理、规律等能否有效记住,地理知识的巩固则主要看学生能否运用储存的知识分析具体的案例。
2.对地理技能训练的评价
地理知识不同于其他文科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还要掌握各种运用技能。通过作业可以训练学生对各种地理技能的运用能力,掌握各种地理技能的功能、方法和要领等。
3.对地理感性认识形成的评价
学生对地理的感性认识其实就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主要从地理学科知识和地理环境两方面进行评价。
(1)地理学科知识。地理学科与现实生活关系紧密、实用有效,学生能否形成地理学习兴趣、能否运用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是否具有地理现象的鉴赏能力等,都是我们对学生在这方面的评价角度。
(2)地理环境。地理环境问题是人类发展中必须要面对的生存问题,在地理教学中主要探讨的是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学生是否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否形成了一定的资源环境保护意识,能否用可持续发展理论解决一些环境问题等,都可以通过作业设置体现出来。
篇8
GIS青年教师职业发展定位国际上GIS作为一门学科和技术,从1963年在北美地区被提出后先后经历了开拓、巩固、突破性和社会化四个阶段。在中国自“九五”期间开始,GIS开始被政府重视,中国的GIS开始迈向产业化阶段。由于GIS的发展受到发展理念、学科教育、通讯技术、基础设施等多因素的影响,中国的GIS产业发展还相对缓慢。作为引导GIS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的高等院校,必将在推动中国GIS产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GIS领域的高校青年教师,如何抓住中国GIS产业的发展机遇,从GIS学科特点出发,巧妙地结合自身的专业方向和研究兴趣,担负起培养GIS人才和推动GIS发展的历史使命,是每一个GIS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高校GIS专业的学科设置与教师特点
1.全面认识高校GIS专业的学科设置
中国的GIS高等教育始于1988年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第一个设立的GIS本科专业。1997年正式在地理学和测绘学2个一级学科下分别设立“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和“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2个二级学科。1998年,教育部在原地理类专业中正式增设地理信息系统理学本科专业。随着教育部对本科专业的调整,在2012年9月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将地理学1级学科中的“地理信息系统”调整为“地理信息科学”。名称的调整已经将GIS从学科的层面上升到科学的战略意义。
地理学作为GIS的思想基础奠定了GIS基本的思维模式,并不断拓展着GIS的应用领域。但是GIS的飞速发展还有赖于2个关键领域,即数据获取技术、数据传输处理技术。因此,在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的测绘类1级学科下设置了“遥感科学与技术2级学科”,在计算机类1级学科下设置了“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分别对应着GIS数据的获取与处理手段方面的人才培养,从而围绕GIS的核心“地理思想+数据获取与处理”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2.立足自身学科背景,把握GIS发展前沿
从目前GIS专业的教师构成来看,多数教师来自于地理学,部分来自测绘学、计算机科学等专业,分别具有不同的专业背景,这对GIS本科专业教育来讲是一个较好的师资组合。但对教师个体而言,往往局限于自身的专业领域,缺乏对GIS领域或相关领域的全面认识。由于GIS具有的这些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就出现了青年教师职业定位模糊而导致在相当一段时期内科研方向不明确、科研成果产出率低等问题,进而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最终影响自身的职业发展。因此,作为一名GIS专业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在熟悉GIS的相关的学科特点及发展前沿,尽量在较短的时间内融合自身特点和学校学科优势,给自己一个科学、清晰的职业发展定位。
二、高校GIS青年教师的职业定位策略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要立足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学术前沿,养成独具魅力的教学风格和熟练的教学技巧。这样才能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高校的GIS青年教师应该围绕学术科研和课堂教学在以下方面做好职业定位。
1.熟悉GIS的学科特点与关键技术
作为一名GIS青年教师,无论是来自于何种专业背景,都需要对GIS行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包括其形成发展历程、学科归属、思想基础、构成要件、关键技术、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基于这样一个全面的视野,才能较为客观地把GIS与自身的专业结合起来,才能明确自己的学术专攻方向,形成自己的研究优势,才能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较为透彻的理论讲解。同时,要了解GIS发展的新思想、关键技术和热点应用领域,如“地理设计(Geo Design)”的概念与多点触控技术的结合,GIS对“云雾计算”技术汲取的“云雾GIS”,GIS与物联网的智能集成等。
2.明确自身学科与GIS学科的从属关系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GIS的学科特点应围绕GIS的思想基础和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进行分析。据此GIS的核心应是基于地理数据的空间分析和数据获取与处理技术手段。由此,地理、测绘、计算机科学、遥感等学科分别在GIS领域中承担了不同作用。因此,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只有从自身的专业角度去审视GIS的发展,才能找到较好的学术突破点。当然,不同专业背景教师之间的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科的发展非常需要这样的专业交叉碰撞。
3.苦练教学基本功,追求高超的教学技艺
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教书育人。站好讲台,为学生带去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这是每位教师必须具备的条件。因此,教师要积极参加各种教学观摩教研活动,不断拓展宽阔的专业视野,训练扎实的专业知识,塑造独立个人魅力的教学风格,培养高超的课堂教学技巧与艺术。积极参加由中国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协会教育与科普工作委员会每年组织的高校GIS专业青年教师讲课竞赛,在大赛上接受检验,开阔眼界。
4.紧扣学校专业优势融入科研工作
各个高校的GIS专业大多都依托了一定的优势专业,如地理、地质、土地资源管理、林业技术等专业。作为青年教师在过了课堂教学关后,要积极主动熟悉所在学校的GIS相关专业,加入一定的科研小组,在团队中进步,在学习中收获。在一定时期内GIS思维模式相对固定,关键技术尚未突破的情况下,拓展GIS的应用范围也是取得进步的重点。
三、结语
中国的GIS事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GIS教育事业也值逢前所未有的机遇,作为一名GIS青年教育工作者,应该立足学校GIS专业特色,紧密结合个人研究兴趣,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融入到中国的GIS教育事业中。
参考文献:
[1]边馥苓.我国高等GIS教育:进展、特点与探讨[J].地理信息世界,2004,(5).
篇9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新课标;问题;应对策略
在中学阶段,地理教学主要基于对于地球表层人文、自然要素及二者关联的探讨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及开放性等特点。地理学科属于传统学科的一种,其教学围绕培养基本地理素养而展开,因此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然而,我国应试教育大环境存在现状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本学科特色和应有效能的发挥。笔者基于此进行了相关论述,以期对改善当前教学现状提供思路。
一、当前初中地理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对地理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课时安排较少
初中阶段学生所学课程门类较多,升学压力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校便忽视地理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将语、数、外等课程课时延长,占据地理应有课时。部分初中一周地理排课很少,学生甚至在整个学期都很难系统完善地进行地理学习;同时地理教师往往身兼数班,精力与能力分散,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缺乏了应有的与教师进行交流的机会,甚至不能在学期过后正确叫出授课教师名字。通常,学生学习兴趣和其与教师熟悉程度密切相关,这种教学状况致使学生普遍缺乏对于地理课程的喜爱,妨碍了其学习主动性的形成。
2.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
我国现有的教育模式很大程度上不能完全脱离应试教育的枷锁,学校、家长及学生对于分数的重视程度非常高。他们往往将大部分注意力集中于与中考、高考关系密切的课程上,认为只要纳入到升学考试计分的课程才是重点。然而,学校、家长在片面认识地理学习重要性的同时,忽视了初中阶段为地理素养培养的关键时期,多数学生往往在这一阶段迫于升学压力而放弃地理学习。长此以往,“不学地理”“不愿学地理”的氛围便广泛蔓延。
3.专业地理教师缺乏
当前,鉴于很多初中学校对于地理学科缺乏足够的重视,其在任课教师的安排上便显示出一定的随意性。大多数地理教师年纪轻,缺乏足够的教学经验和专业能力。很多地理教师甚至兼任其他课程教学工作、行政工作,不符合地理教学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往往按照书本详述而进行课堂教学,不能形成必要的教学特色,学生便陷于无趣、枯燥的地理学习环境中。另外,很多地理教师不能有效根据学生学习能力进行多层次教学,部分学生学习悟性和能力较强,而教学内容过于简单,或有些学生能力相对较弱,而教学内容难度却较大,学生便丧失了学习积极性。
4.提升地理教学质量的措施并没有得到有效整合
在初中学校未对地理教学的重要性形成科学认知的情况下,校方便相对应地缩减地理教学实践环节占有时间,并在师资素质提升、教学设备器材的添置方面进行控制。因此,地理教学活动在课时紧缩的状况下,缺乏足够的教学质量保障措施,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完全是纸上谈兵。缺乏学校资金支持、家长观念支持及学生学习行动的支持,地理教学质量的提升根本无从开展。
二、提升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与建议
1.创设情境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出于好奇心重、求知欲望强的特殊时期,浓厚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对于其今后学习具有关键性意义。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按照以趣引思、知趣相容的教学思路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由过去的“请同学们将课本翻到80页”转变为“同学们知道我们生活的宇宙是怎样的吗”,以此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导入;或通过进行减短、生动的故事讲解引人入胜,摆脱旧式、枯燥的授课方式。借助于生动的教学方式,教师亲和力大大提升,学生也能够跟随求知心走进地理世界。
2.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倡导师生互动
新课标下的教学活动早已不是单纯的教师讲授、学生聆听的被动模式,更多地以广泛的知识获取渠道、多向知识交流、师生互相学习为主。如今,地理教学应逐步形成教师引导、学生合作探讨、教师点拨的基本模式。地理课堂可以以喜闻乐见的地理环境新闻、小组讨论等模式生动开展。
3.科学利用教学工具,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地理学科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综合性、实践性,其中对于地图的使用便是很好的例证。作为广泛地理信息的最好载体,地图在学生地理思维的构建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抛弃以往死记硬背课本内容的学习方法,教师应教授学生如何科学阅读地图,凭借对地图庞杂内容的详读、分析、演绎与归纳等,将课本众多的知识信息有机联系在一起。如今,伴随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三维电子地图更加生动地为学生展示地理信息,实属促进地理教学质量的有力工具。
4.教师应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断提升综合素养
作为地理教学的主要引导者,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地理教学能力和地理素养。可以说,教师若想教授学生“一杯水”,必须自身拥有“一桶水”的能力和储备,才能进行良好知识形象的树立和教学引导、启迪。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从反馈信息中切实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实际困惑,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方向的调整和相关知识的补充。多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课程,开阔眼界,并与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进行教学经验的互通交流。
三、结语
篇10
(1)分析《考试说明》的内容及其变化。《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时,首先应吃透《考试说明》,分析其在能力要求和考试内容等方面的变化,以及与教材内容上的差别,在复习时进行合理增减。
这样一方面符合中学教学和历年高考的实际,另一方面则明确了该方面的能力要求,更符合中学地理教学的实际。因此复习时可大胆进行取舍,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明确能力测试要求。能力测试是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中,就地理科而言,主要体现在:①考查地理双基知识,因为双基知识是支撑学科的脉络,同时也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基础;②以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主,如识记、理解、分析、归纳与综合等。③用学科术语阐述、论证本学科问题的能力;④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⑤体现学科特点的原则。
(3)分析试卷结构,进行针对性的复习。通过对近几年高考试题结构以及考试特点的分析,发现试卷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了解这些特点,对指导我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将会有一定的帮助:
(一)文综试卷中地理科强调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有些知识点的复现率相当高。地理试题中各考点主要集中在地图与空间定位、地球的运动、天气与气候、工农业生产布局、人口与城市化、环境问题、国土整治与可持续发展等几个方面。所考查的知识点均能反映学科主要面貌或基本的分析、研究方法,立足于考查学科的主干知识、原理和规律。试题通过引用课本内外的知识素材,形成新的问题情景,构成新的设问角度。有些具体的知识点在最近几年试卷中多次出现,如各种形式的日照图、等值线图和地形剖面图的判读与绘制、相对高度的计算,逆温现象及其影响、酸雨危害、洋流的分布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径流的补给与变化,山地垂直自然带、中国的政区图、城市规划与布局、重点国家和重点区域特征的综合比较等等。
(二)文综测试地理科以考查能力为主,重点表现在对思维能力与思维方法的考查上。学习能力是进一步获取知识、继续深造和创新的基础。在考查方法上,这种检测是通过获取信息、继而进行一系列的分析、辨别、判断、推论、论证等思维过程实现的。这一过程因带有地理学特色而表现出地理学思维方法的特性,为此,在复习中必须做到。
二、强调知识体系,培养思维品质和能力,提高复习效率
第一轮复习重在狠抓基础必须全面、系统地进行。可按教材的知识体系。其所花时间较长,知识点较多也相对分散,学生不容易抓住重点知识以及知识之间的联系,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较高的应用能力。第二轮复习则应抓住重点,突出主干,重组体系培养能力。
1.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重新整合地理知识,夯实基础。在第一轮复习基础上进行的专题复习,从本质上讲是将双基用于解决问题的一种复习。忌简单的机械重复和平面化的专题复习。可按照考试说明的分类进行安排,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对有密切联系的知识点可打破章节限制,通过组合,形成知识主线。
(1)结合时间变化,对具有季节性和发展变化的地理现象进行重组:如:地球运动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位移-季节变化-大气运动-大气运动-不同气候类型的季节特征-水文特征-植被特征-生产活动。
(2)结合空间分布,对具有空间联系和因果关系的地理事物进行重组:如:大洲大洋地形特点一板块构造-全球地震火山带分布-年轻褶皱山脉的分布-年轻的高原的分布-古老高原的分布-某些矿床资源的分布-人类的活动等。
2.根据三类知识在结构上的差异,制订合理的复习策略。地理科知识结构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及其在区域地理中的运用。
(1)自然地理,应讲透原理和规律,形成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自然地理知识较难,但规律性强,宜讲清地理概念,讲透地理原理和规律,并通过典型题例和变化图,或结合区域实际,强化对概念的理解或原理的运用能力。需要强调的是,一定要把握这些原理或规律的本质,而不是只重表象,一些资料上,就地理原理的记忆,虽提供了很多形象或简便的记忆方法,有些方法只能有助于机械记忆,无益于对地理原理或规律本质的认识。
(2)人文地理,应结合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人文地理知识理解并不难,但内容分散,不容易抓住重点,需要记忆的东西多,因此在复习方法与策略上,应抓住核心知识,即区位因素(工、农业的区位因素、城市的区位因素、交通的区位因素等),剖析典型案例,理清知识线索,并用于其他案例的分析。如在学过了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后,不难用分析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方法迁移到其他具备这种相类似区位的地方:如美国、澳大利亚等。
3.突出地理学科特点,强化对各类地理图表的判读及分析处理能力
充分利用地图,突显地理的学科特色。地图既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也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试题经常以地图作为切入点,再设置历史、地理、政治3门学科相关的问题。考生读图、作图的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地理成绩的好坏。这点,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有明显的体现,同时地图也贯穿新课程的始终。
三、在复习时适当融合跨学科知识,关注热点问题,注意联系实际
(1)综合学科试题所涉及的内容,是地理、历史、政治各学科知识的交叉与综合,内容首先定位于学科主干知识。考查的应该是学科最基本、最核心的知识。考生要在准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迅速提取有效信息,对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整合,包括知识的迁移、转化等,构成新的知识系统,并经过判断、分析、评价等一系列思维过程,完成对问题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