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金融危机分析范文

时间:2023-07-31 17:42: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亚洲金融危机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亚洲金融危机分析

篇1

[关键词] 积极财政政策稳健财政政策税收通货紧缩

财政政策是国家调控经济运行的最重要的政策工具之一,一般分为扩张性、紧缩性和中性三类。

1998年,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内需求不足的局面,中国开始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许多经验分析结果表明,1998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财政投入拉动实现的。相比之下,货币政策对于刺激总需求、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却相当微弱。

进入2004年后,由于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开始了稳健财政政策时期,并取得了积极效果。应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都采取了相应对策,这将对未来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运行产生影响。因此,深入研究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取向具有重要意义。

一、1998年以来中国具体财政政策措施

1.1998年~2004积极财政政策阶段

积极财政政策的理论来源是凯恩斯主义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是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以达到供给和需求平衡或者其他特定目的的一种财政政策。

1998年,中国经济经过20年的高速增长,大部分制成品已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因此,中国政府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拉动经济增长。1999年~2004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出口形势困难,国内供给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经济增长粗放等问题尚未解决。为此,中国在以后几年时间里仍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只是财政支出规模根据形势变化有所调整。

2.2005稳健财政政策阶段

稳健财政政策具有新颖的、丰富的、深刻的科学内涵,概括地说,就是“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

当经济的实际增长率低于潜在增长率时,应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增长。但当通货膨胀压力增大时,继续实施这一政策,不仅不利于减缓通货膨胀的趋势,且易于加大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调程度和经济健康运行的风险。中国2003和2004年间潜在经济增长率约为9%~10%,而这两年的实际经济增长率分别为9.3%和9.5%。所以,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已不合时宜,中国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开始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

二、财政政策效果分析

1.积极财政政策效果分析

1998年~2004年,中国累计发行长期建设国债9100亿元,到2003年,共带动配套资金3.28万亿元。连续多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相关资料显示,从1998年至今,中国积极财政政策在每年拉动经济增长1.5~2个百分点的同时,也使国债规模达到2万多亿元,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已接近3%。2004年,中国经济基本走出通货紧缩的阴影,并呈现出加速发展态势,但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也在不同程度和方面引起了一定的负面作用。

2.稳健财政政策效果分析

积极财政政策的退出和稳健财政政策的实施,对我国现阶段的宏观经济形势及经济结构产生重大影响。钢材、汽车、房地产等过热行业开始出现降温迹象或者局部出现降温,农业、教育、能源等相对落后行业开始看到较好的发展前景。稳健财政政策的实施对于防止经济大起大落,控制通货膨胀和防止通货紧缩,保持中国经济继续持续平稳增长,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由于稳健财政政策实施时间较短,就目前实施情况来讲,还处于探索和实践阶段,但是其积极效果已经在部分领域内有所显现。

三、中国未来财政政策走向

尽管尚未公布明确的时间表,但诸多迹象表明,中国现行固定汇率制度将逐步转向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基于经济环境及各种增长要素的变化,中国实施的相应财政政策一定要和改革步伐保持一致,即应该将收入的增量更多地用于支持重大改革举措的出台,这样既可以实现财政支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又可以加快体制改革的步伐。

根据中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应该将宏观调控的重心从目前以需求管理为主转变为短期的需求管理与中长期的供给管理相结合方面来。通过“稳健”的财政政策解决短期稳定问题的同时,保证中长期的供给稳定,实现宏观调控的短期目标,使宏观经济指标维持在长期来看适宜的区间内。

四、结论

1998年以来,中国财政政策成功应对了亚洲金融危机,经历了从积极财政政策到稳健财政政策过度的历史时期,成功解决了经济“软着陆”之后的国内需求不足、就业压力大、外贸出口困难等一系列经济问题。并且不失时机地开始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并取得了改善税收政策、刺激私人投资增长、废除部分农业税等积极效果。应对世界经济发展新格局及中国入世尚未解决的各种经济问题,中国应该适时采取正确的财政政策,探索和实践适合中国国情的相关财政政策体系及创新路径。

篇2

关键词:国际资本流动国际金融危机应对策略

国际资本流动是指资本在国际范围内的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流动,可以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资本帐户反映,资本流动分资本流入和资本流出两种情况。国际资本流动可以采取很多形式,最常见的有国际直接投资、国际融资和国际负债三种。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的国际流动日益活跃,成为许多重大经济事件背后的关键影响因素,这同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有着密切关系。这些情况其实也不外乎一种非常简单的需求与供给的平衡关系。从需求角度来看,一是发达国家的老龄人口增加推动了养老金规模的逐步扩大,国际资本市场成为其投资和获取增值收益的主要场所;二是中产阶层人口增加,他们的经济实力强,对投资的需求旺盛,又理解而且愿意为获取更高投资收益而承担更高的风险,于是,其收入积蓄从传统的银行储蓄流向更高收益的股票市场,从而推动了共同基金的迅速发展;此外,世界各主要金融市场的管制从80年代中期以来逐渐放松,客观上推动了国际资本市场,特别是衍生金融产品市场的快速发展。

国际资本市场的现状

资本市场的组成不外乎两个方面:市场的参与者和市场上的产品。20年前,商业银行构成了整个金融市场的主体部分,而今天,尽管银行类机构仍然是清算体系的使用者和主要管理者,但是从资产规模来看已经远远低于投资类机构,如养老金和共同基金等。

国际资本市场的参与者和产品两方面同20年前相比已经大大丰富,从组成模式来看当前的国际资本市场呈现出一种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紧密的格局,也就是说网络化。在这种日益凸现的网络化趋势中,一个重要的现象引起人们的高度警惕,这就是一些传统的风险监测和管理手段受到严峻的挑战,特别是所谓的对银行8%最低资本充足比率的要求,现在看来并不“充分”,因为银行仅仅有8%的“垫底资本”并不足以抗御日益增加的资本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后果就是:实际生产部门所面临的一些困境对银行领域的“波及效应”被网络大大放大了。另外一个因素:电子交易手段的成熟和不断更新带来了更复杂的资本流动形式和更大的市场波动性,大大提高了全球资本市场的资本流动速度。更多的资金以短期获利为目的,导致市场波动性不断增加。70年代因为石油危机导致全球发生债务危机时,如果人们对当时全球各个分割的市场之间的连锁反应(chainreaction)还有惊诧的话,那么,在21世纪,如果由于全球资本市场体系中的某一个市场发生问题而导致整个体系陷入危机,估计大家不会再惊诧了。因为全球经济和金融一体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没有哪一个市场会在全球危机的状态下而再独善其身。

导致国际资本市场资本流动加快的另一方面原因还在于进入90年代以来开始的放松管制策略的流行。各国放松金融管制造成的直接效应就是交易成本降低,跨境资本流动大幅度增加,最直接的后果之一就是全球各地市场上的金融资产价格的剧烈波动。

对于中国而言,虽然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很低而且市场规模很小,但已经能够非常明显地感觉到外部市场变化的波及效应。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介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资本流动壁垒和保护墙将逐步减少直到最终消失,这些波动的影响将变得更为直接和明显。所以国际资本流动可能引发的问题从现在起就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国际金融危机及其成因

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资本市场对推动全球经济发展,促进资本和技术在各个地区之间的合理配置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随之而来的波动和因此而导致的国际金融危机的风险也日益增加。全球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国际资本流动以全球金融市场的急剧动荡为主要特征,金融资产价格波幅之大,传播范围之广,为前所未见,这种剧烈的波动及其附带的扩散效应就是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

国际金融危机一般有3种表现形式。货币危机指一国货币在外汇市场面临大规模的抛压,从而导致该种货币的急剧贬值,或者迫使货币当局花费大量的外汇储备和大幅度提高利率以维护现行汇率;外债危机是指一国不能履约偿还到期对外债务的本金和利息,包括私人部门的债务和政府债务;银行危机是指由于对银行体系丧失信心导致个人和公司大量从银行提取存款的挤兑现象。

国际金融危机离中国并不远。从历史上看,上个世纪末是金融危机多发时期:从最早的1992年欧洲金融危机到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再到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最近的有2000年的南美金融危机。其中以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最具备国际金融危机的特点,当然破坏力也最具全球性质。

作为现代经济的血液传导输送系统,国际资本市场的安全性和效率非常令人关注。亚洲金融危机及其触发的全球范围的市场动荡不安给世界经济造成巨大的破坏,直到今天其影响仍在继续,这足以说明国际资本流动而引发的金融危机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对它的成因以及对策的研究是关系到国家乃至世界经济稳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

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如果简单的列举,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经济过热导致生产过剩;贸易收支巨额逆差;外资的过度流入;缺乏弹性的汇率制度和不当的汇率水平;过早的金融开放。但是在实际中这些因素往往是综合起来起作用的。以亚洲金融危机为例子来具体分析就不难看出,是内部和外部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结果导致了金融危机的总爆发。具体的原因可以归结如下:

经济发展过热,结构不合理,资源效益不佳。东南亚国家的经济从70年代开始相继起飞,增长很快。但长年的高速增长也积累了严重的结构问题,这些国家都注重于推动经济的新一轮的增长,忽略了对结构问题的解决。

“地产泡沫”破裂后造成银行坏帐呆帐严重。东南亚各国在过去十几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期间房地产价格暴涨,吸引银行向房地产大量投资,银行呆帐的增加大大影响了东南亚金融体系的稳定,在危机之前一些金融机构已经濒临破产。

从外部看,其它资本市场,如日本股市的复苏和美元的持续走强,都使得一部分原来流入东南亚的外资撤离,构成了对这些亚洲国家货币的强大压力。在这种形势下,巨额国际资本的高流动性和高投机性终于搅起了这场空前的金融动荡。

国际金融危机具有广泛和巨大的影响。以亚洲金融危机为例子,它对各国都产生了程度不同的负面影响。由于在进行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中国政府的调控和管理得当,那次亚洲金融危机并没有对中国造成直接影响。但是不管如何,我国仍然感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种种间接影响。

我国防范未来金融危机的策略

六年后的今天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已经减弱了很多,但是其余波仍未完全消除,国际经济仍然在为成功摆脱衰退回归繁荣而努力。另一方面国际资本市场的波动性和不可预测性仍然存在,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国家金融、经济乃至政治上的缺陷都可能造成下一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于成功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直接波及的中国而言,分析其产生原因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不少有益的启示。同时如何抓住机遇调整结构制订策略,防范甚至提前化解下一次金融危机也是我国金融业今后发展的重要课题。

笔者认为,我国防范和化解未来金融危机的策略可以归结如下:

防范金融风险的最佳途径是优化本国经济结构,强化本国经济。各次金融危机的教训表明,发展中国家只有优化国内经济结构,才能真正改善长期国际收支的状况,确实保护自身不受国际资本流动无常变化的影响。

有计划有步骤的开放资本市场。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资本项目对外开放要慎之又慎。发展中国家追求经济快速发展,为了吸引外资流入,往往在条件不具备或者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贸然实行资本项目的自由兑换。殊不知当允许国外资金自由流入本国时,同样也必须允许自由流出。当国际游资流入时,如果运用不当将使本国经济陷入困难,如果一有风吹草动,大量资金外流时本国将面临对外支付的困难。因此我国今后资本项目实行自由兑换应放慢步伐,慎之又慎,待条件比较充分时再实行资本项目自由兑换。

中国的开放必须是在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的条件下的开放。国家经济安全是在世界经济越来越融合的情况下很多国家必须考虑的问题。国家经济安全是指大国、小国共同地融在一个大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它们的地位是不同的,抵御越来越一体化的世界经济风浪冲击的能力也是不一样的,这种保卫自己的能力就是一国的经济安全度。经济安全的保卫需要本国一整套的系统,既要开放,又要在金融的管制、进出口资金的管理方面使本国的企业、政府和银行人员的经营能力与发达国家拉平,有在管理、经营、投资各方面和发达国家同等素质的人才、系统、制度。

开放金融市场要做好准备和试点,应该采取谨慎的步骤和策略。即使在加入WTO的今天也要清楚认识到我国与发达国家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我国的情况不能与发达国家进行简单对比。发达国家在实现资本自由流动方面也经历了若干历程。发达国家的资本自由流动是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完善程度和金融监管水平相适应的。同时,也是金融创新和技术进步的产物。我国由于市场基础和市场规范还很不完善,金融监管水平也需要在开放中的动态博弈中逐步提高,对于资本自由流动这把双刃剑,在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包藏着巨大风险,因此在目前我国不能像发达国家那样,让资本自由流动。但是资本全球化、资本自由流动是大势所趋,因此在目前我们就应该积极进行准备,有步骤地有计划地实现金融市场和金融制度的调整,为中国安全、成功的融入全球资本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融入全球化市场是历史的必然。如何在这个过程中既享受国际资本市场和资本自由流动带来的种种好处,又同时防范和化解由此产生的金融危机风险就成为中国的金融界乃至政府需要关注的重大问题,它给中国金融机构、中央银行和政府都提出了许多政策上的挑战。对此,只有未雨绸缪早作准备才是应对挑战的正确策略。通过制定正确的政策措施,笔者相信中国一定能够健康、顺利地实现经济的更大发展。

参考资料:

1.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第三版,August,2001

篇3

关键词:通货膨胀 金融危机 结构突变 数据生成过程

1997年和2008年,亚洲金融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给世界和中国经济带来了严重的灾难。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衡量我国通货膨胀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表现出明显的波动性,因此研究CPI的动态特征就显得尤为重要。CPI序列数据包含着复杂的动态结构,而单位根和结构突变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时间序列变量的动态特征。结构突变的单位根检验最主要的意义在于确定宏观经济变量是否受剧烈冲击的影响发生了结构突变,并由此判断其是服从分段趋势平稳过程还是单位根过程,此结论对政府政策主导下的宏观调控有着重要意义。一方面,如果宏观经济序列是含有单位根的非平稳过程,那么它的趋势由随机信息累加得到,即由随机趋势所决定。而如果经济时间序列不含单位根,则它的趋势沿着确定性均衡路线上下随机波动,冲击只是对经济发展的局部产生短暂性影响,并不能对经济发展的长期均衡路径产生持久性冲击。另一方面,通过深入剖析其发生的结构突变点,探究使其发生结构突变的原因,可以得到冲击对宏观经济序列产生突变影响的传导原因,对经济政策的有效制定具有实际意义。本文试图以1997年和2008年为大背景,从结构突变的角度对我国CPI时间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和定量分析,研究其是否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发生了结构突变以及结构突变点产生的原因,进而分析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CPI产生的影响。

文献综述

数据生成过程(Data Generating Process,DGP)是指变量的数据源于具有何种特征的随机过程。然而,由于一些剧烈的冲击,如金融危机、体制转变等,可能导致DGP具有结构突变。Perron(1989、1990)在ADF检验基础上建立了相对完备的理论体系, 成为突变问题研究的里程碑。Banerjee、Lumsdaine和Stock(1992)采取在原样本范围内连续抽取不同子样本的方式提出3 种含有结构突变点的单位根检验方法:递归检验、滚动检验和循序检验。国内学者对于结构突变研究较少,王少平(2003)认为,单位根检验没有考虑数据生成过程中的变量的系数的时变性问题,然而剧烈的冲击,可能导致DGP具有结构突变。本文的创新之处正是基于结构突变理论,从新的视角对1997年与2008年金融危机对我国CPI序列的DGP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模型设定与数据

(一)结构突变的单位根过程

Perron针对已知突变点给出三种经验模型,按照一般到特殊的模型选择原则,笔者选取Perron的模型C进行检验(假定发生结构突变的时点已知为tB),即:

yt=μ0+μ1Dt+δ0t+δ1Dtt*+et,其中Dt=1,当t>tB;Dt=0,当t≤tB。

当et~I(1)时,yt具有结构变化的单位根,而et~I(0)时,yt具有结构变化的趋势稳定。于是,结果变化的单位根检验就转化为对退化趋势之后的残差的单位根检验。但是外生确定结构突变点这种检验依赖于数据特征,在结构变化不显著时可能失效。为了避免犯主观性的错误,我们通常采用内生结构突变检验。

(二)样本和数据

笔者研究了从1996年6月到2011年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指数,数据来源于CCER中国经济金融数据库。在宏观经济计量中,对时间序列数据取自然对数可以消除异方差的影响,且这种变换不影响变量之间的长期稳定关系和短期调整效应。基于这一思想,笔者对数据进行了对数处理(记为πt)。

(三)内生结构突变的单位根检验

为确保检验的准确度,笔者将分别采用退势法与滚动回归法进行内生结构突变的单位根检验。另外,为提高结构突变检验的势,笔者采用部分样本来检验,即用1996年6月-2000年2月的数据来检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CPI的影响,用2006年5月-2011年11月的数据来检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CPI的影响。

实证分析

(一)内生结构突变的单位根检验

基于前述的分析,对于第一个子样本,所有可能的结构变化点为t1=1997年3月,t2=1997年5月,t3=1998年4月,并分别定义虚拟变量为D1=1,t> t1;D1=0, t≤t1;以此类推。得到最小的ADF值发生在1998年4月,其相应的退化趋势和对退化趋势数据的ADF检验为

πt=4.6927-0.0075D3-0.0042t+

0.0046D3 t3*+e3t

t=(1876.0830) (-2.1605) (-23.0937) (17.3610)

Δe3t=-0.2456e3t-1+ε3t

AIC=-8.1447,ADF(0)= -2.0607

式中,et残差项,t为时间趋势,即对应1996年6月,t=1,对应1997年7月,t=2,以此类推。由于min t(ρi)=min{ADF}=-2.0607,显然,-2.0607>-2.6186(1%的临界值),故接受单位根的原假设。

笔者对CPI序列继续进行滚动回归检验,相应的滚动回归检验ADF序列图,如图1所示。

篇4

关键词:金融危机;能源贸易;中国

中图分类号:F7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894(2010)02-0051-12

一、危机之后能源贸易日益凸显重要性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得美欧等发达国家经济陷入衰退,随着雷曼倒闭,贝尔斯登、美林等投行也相继崩溃,全球信用紧缩导致的投资不足、需求下滑使得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工业生产均出现急剧萎缩。美国供应管理协会最新的调查显示,2008年12月美国制造业PMI指数由9月份的43.5降至32.4。当前根据最新数据,2009年3月该指数为36.3%,总体经济连续6个月收缩。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国家也面临经济下行的压力,2008年11月,中国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大幅度回落,外贸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09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仅0.3%,预计到2010年上升到3%。新兴国家2009年的经济增长率将从2008年的6.25%下降到3.25%,出口和融资需求仍然疲软,商品价格处于低迷态势。其中预计中国2009年增长率为6.7%,预计2010年将达到8%。

据美国能源情报署(EIA)预测,当经济危机的负面影响逐渐减弱,世界经济开始恢复,对能源的需求也会回升。2010-2013年是经济恢复的阶段,预计到2015年石油价格会反弹到110美元/桶,2030年升至130美元/桶。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对能源的需求也不断减弱,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迅速崛起成为能源需求的新增长点。中国和印度在能源市场上的影响力不断变大,预计到201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

2008年国际油价变化趋势:基本呈倒V字型变化。2008年国际油价起伏跌宕,国际油价从2008年初的98美元/桶连续6个月上涨至144美元/桶。随后从7月中旬到11月的100天时间里,油价跌幅近60%。

从价格上涨的方面来看,一方面,长期以来国际石油市场投机气氛很浓,研究表明,当前石油价格大幅上扬的主要原因是石油投机基金作用。目前石油期货投机达到2/3,假使国际市场油价上涨10美元,其中投机性因素占涨幅的70%。近年来,由于全球房市、股市暴跌,大量国际游资涌向石油期货市场,投机炒作对于油价涨跌的影响日益增强。欧佩克组织的官员们,甚至美国“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都在公开场合指出,目前国际石油高价的背后受投机行为推波助澜,短期内价格不会回落。另一方面,2007年8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后,各方资金纷纷涌向石油期货市场寻求套期保值的机会,造成石油价格一路飙升。

2008年石油价格升至每桶145美元,之后油价进入滑坡轨道。8月以后,金融危机爆发,投资收益下降,对冲基金纷纷退出商品市场,导致油价大幅下滑。9月飓风艾克登陆美国墨西哥湾,造成美国近22%的石油停产,国际油价大趺。几乎同一时间,美国次贷危机愈演愈烈,引发市场对美国经济的担忧,市场信心严重受挫。之后随着美国政府出7 000亿救市资金,市场对美国经济可能带来的作用和影响产生了各种猜测,而油价也随之上下波动。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元持续走强对于国际油价的影响。从2008年7月15日~11月21日,美元指数由71.5涨至88.5。这一时期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商品价格均出现暴跌。由于世界大多数商品都以美元标价,因此美元指数的变化与大宗商品价格呈现负相关关系。最近几个月,美元走强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金融危机爆发后,投资者纷纷抛售股票、大宗商品期货等高风险资产,换成相对安全的美元来避险;二是解除杠杆金融交易需要大量买进美元,导致美元需求增加。此外还有政策层面的因素,美国新总统奥巴马上任之后为了使美国安全度过金融危机,不惜一切代价力保美元强势地位。以上种种因素表明,在金融危机没有化解之前,只要美元汇率一路保持强势态势,那么对于石油价格的波动将是一个沉重的打压,从图1可以看出,2001年以来,国际原油现货价格一路攀升。图2中,2007~2009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呈明显的倒V字型,2008年7月达到近10年最高价143.95美元/桶,之后一路震荡下跌。

二、 两次金融危机下能源产业和能源贸易的对比分析

(一)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

亚洲金融危机从1997年7月爆发,到1999年7月基本结束,历时近两年。首先从泰国爆发,继而席卷整个东南亚,使东南亚各国和地区金融市场严重受挫,货币大幅贬值,股市急剧下跌。之后转向东北亚,迫使日本和韩国沦为重灾区,企业大量倒闭,韩国也被迫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紧急求援。1998年8月后,亚洲金融危机波及世界经济,俄罗斯、巴西、哥伦比亚等国家的股市和汇市暴跌,甚至发生了严重的经济衰退。1998年第4季度开始亚洲地区的金融市场和主要经济指标呈现回升态势,1999年上半年,大部分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开始出现正增长,东南亚各国逐步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1998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同比下降约2个百分点。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同样也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对我国对外贸易冲击较大,使我国出口增速大幅下降,1998年前6个月,中国内地出口额同比仅增7.6%,远低于上年同期26.2%的增长率。其中,中国对韩国、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的出口同比分别下降了30.2%、20.8%、41.9%、12.4%。同时,外资利用受到限制,外商直接投资大幅下降。

而这次美国金融危机与当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很大区别就是美国在世界金融体系当中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美国政府利用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特性,大量发行美元,美元就会贬值,就会形成全球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当时的亚洲金融危机是资金从亚洲市场抽走,资金外流,造成亚洲经济的衰减。亚洲国家没有“世界货币”发行权,资金抽走直接导致该地区货币供应紧张,造成该地区经济运行中的资金链断裂,后果是直接导致该地区经济的衰减,从而影响需求、影响贸易伙伴国(中国)经济的发展,导致中国能源需求的减少,引起我国煤炭行业

陷入困境。此外亚洲金融危机对亚洲乃至世界,特别是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石油化工业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1 国际石油价格 如图3所示,1997年以后国际石油价格急剧下趺,跌至12年来的最低点。世界均价1998年12月创历史最低8.72美元/桶,12月布伦特原油也创下了1986年以来的最低纪录:9.33美元/桶。

图4显示的是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非欧佩克国家和中国的石油现货价。可以看出,两个价格的走势基本一致,非欧佩克国家的价格在1998年12月低至9.07美元/桶,中国的价格在同时期为9.9美元/桶。

2 金融危机对能源企业和能源贸易的影响 金融危机对石油生产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低油价使石油销售收入大幅下降。1998年欧佩克11个成员国石油收入同比减少了36%,为1989年以来最低。从对我国的不利影响来看,石油需求出现多年来的首次负增长,成品油价下跌,炼油厂开工率下降。1998年我国原油出口量同比减少21.3%,轻柴油出口同比下降56.9%。1998年上半年我国石油化工行业首次出现全行业亏损,石油石化企业出现效益下降局面。

3 石油生产和消费:与上年相比,降幅明显 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中国的石油生产和消费受到严重打击。1998年和1999年石油减产非常明显。与上年相比。1998年石油生产量仅增加0.03%,1999年仅增加0.02%。从石油消费来看,1998年消费量仅比上年增加0.51%。

4 中国石油进出口贸易:出口量变化明显,进口量低位震荡 各国化工产品向其他国家出口大幅增长。金融危机爆发后,由于亚洲一些国家(尤其是韩国)的货币贬值,产品出口竞争力增强,加之内需萎缩,急需增加出口换汇清偿外债,这些国家的化工产品出口大增。亚洲石油和化工出口产品先是涌向我国,对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形成了较大冲击。成品油、原油和汽油的出口也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以原油的变化最为明显。由于周边国家的石油厂商在金融危机期间以低价大量抛售产品,甚至采取倾销手段,我国石油出口严重受阻。1998年以来,中国原油出口一直处于下滑态势,5月跌至46万吨,之后飞速上扬,6月升至历年来最高点280万吨,之后再次进入下挫趋势,不停震荡变化。

从进口方面看,除汽油变动趋势几滑之外,原油和成品油变动十分明显。1998年金融危机以来,原油进口在10月低至114万吨,之后在1999年4月达到433万吨。

,我国应对措施:积极促进石油业发展,鼓励出口贸易

为了缓解亚洲金融危机造成的重大不利影响,我国石油行业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及时出台有利于中国石油克服困难稳定发展的措施和政策。1998年下半年,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中国石油业发展的有效措施。一是控制原油加工总量,打击成品油走私,暂停汽柴油进口,建立原油成品油市场定价机制,赋予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原油成品油进口自,并负责国内成品油批发业务等。二是积极推进行业兼并重组,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1998年国内石油和化工行业进行了一系列兼并重组,并在中石油、中石化两大总公司的基础上互换了部分油田和炼化企业等,重新组建成立了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重组后,两大集团的公司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都得到增强。

(二)2008年金融危机

东南亚金融危机后的几年时间里,我国石油行业陷入困境,主要原因是东南亚地区是我国主要的贸易伙伴,东南亚地区的金融危机使当地经济发展速度大减,需求大减,因此直接影响我国的出口,从而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减少了对石油的需求,使得东南亚金融危机后的几年时间里,我国石油行业陷入困境。目前我国的处境应该和当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类似,因为目前美国是我国主要的贸易伙伴,美国的金融危机使得美国本国以及世界很多地方经济发展速度大减,需求大减,因此直接影响我国的出口,从而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影响对能源的需求。

1 世界石油供求量 从世界石油供需量来看,2004年以来石油需求量逐年上升,进入2007年,虽然第2季度和第3季度有所回落,但在第4季度达到近年来最大量,870.1万桶/天,进入2008年,石油需求开始逐渐减少。而从石油供给情况看,历年来的供不应求形势在2008年第2季度之后得以扭转,供给量超过需求量。可以看出,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国内石油需求大减,进而波及全球石油需求量。

2 国际石油价格 国际石油价格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呈现前所未有的下滑态势(如图5所示)。2006年以来,世界石油价格一路稳步上扬,2008年7月到达最高点137.11美元/桶,之后开始急剧下跌,同年12月跌至40.99美元/桶,创近年来最低纪录。2009年之后,油价开始缓慢走出谷底。从中国情况来看,2009年1月石油现货价格跌至35.65美元/桶。

3 我国石油生产和消费 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相比,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石油产量和消费量的影响稍有缓解。如图6所示,从石油消费来看,2006年消费强劲,较上年增加近8个百分点,2007年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国内石油消费有所下滑,较上年仅增加4%。从石油生产来看,与2005年相比,2006和2007两年的生产量增加率均呈下降趋势。2006年增加1.57%,而2007年增加1.62%。

4 中国石油进出口贸易 受本轮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中国能源产品出口也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以成品油为例,2007年9月~2008年5月出口量处于持续低迷状态。从进口方面来看,成品油进口量一路小幅震荡,2007年5月~2008年3月持续低迷。同时期成品油的进口也呈低迷态势。

三、金融危机下我国能源贸易面临新的机遇

(一)需求激增,我国能源供不应求

根据IMF统计,2008年石油价格从7月份最高值回落,跌幅达60%。据IMF预测,2009年石油价格约为50美元/桶,2010年可能升至60美元左右/桶。

近年来,中国的年能源需求均以两位数增长,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和生产国,而石油依存度接近60%。从图7可以看出,2005年以来我国石油一直供不应求,需求量已经远远超出国内的供应量。面对油价、油源、油路和地缘政治风险,以及美国金融危机的扩大,中国是在极大困难和复杂的环境下为自身的发展谋求海外能源。

从表1可以看出,按照美国能源情报署的预测,中国的能源产量(石油和天然气)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巨大的能源需求缺口。由此,积极开展能源贸易有着非常重要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

(二)危机当前,我国积极寻求能源贸易机会

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在“危”中积极寻求“机”,通过利用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效应变动,在能源贸易方面开展了多项努力工作。

1 中国伊朗两国签署17.6亿美元石油开发协议 2009年1月14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伊朗国家石油公司签署了价值17.6亿美元的伊朗北阿扎德油田开发协议。该油田位于

伊朗西部胡齐斯坦省,预计原油储量达7亿桶,可连续25年每天开采7.5万桶,是世界最大的油田之一。

中伊协议采取的是回购条款模式,中石油在开发完成后将把油田运营权交给伊朗,并在若干年内从石油产品中获得利润以支付其投资。预计第一阶段的开发和偿还和第二阶段将持续12~17年。根据协议,中石油将分两个阶段开发此油田,开发计划的两个阶段结束后,油田的日产量将达到15万桶。

2 中俄250亿美元“贷款换石油”协议 2009年2月1了日,俄罗斯和中国签署了价值250亿美元的大型能源协议,从而确保了未来20年获得来自俄罗斯的石油供给。同时,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将向俄方提供250亿美元贷款。有专家指出,金融危机中俄罗斯经济的恶化是促成这一大单的重要原因。俄罗斯2009年财政预算的重要参考指标是国际石油价格底线为75美元,当国际油价为每桶60美元时,财政收入开始出现赤字;低于50美元时,赤字将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1%。此轮油价暴跌对俄罗斯外汇储备影响惨重。俄罗斯石油公司曾为收购破产的尤科斯石油公司的资产大量举债,且需大量资金投资购买新油田。而俄罗斯管道运输公司则需大量资金投资购买管道,因此急需大量资金。这样的背景下,中俄双方的谈判进程加快并迅速达成协议。根据协议,俄罗斯将在201l-2030年间,每年向中国通过管道输送1500万吨石油,这一规模相当于2008年中国石油进口量的1/10左右。此次中俄石油贸易大单的签订是中国建立能源战略储备的重要一举。

由于中俄贸易以大宗商品为主,此次协议对进一步扩大中俄贸易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当前全球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

3 中非能源合作增加新内涵 2008年10月26日和27日,中国石油分别在乍得和尼日尔举行了炼油厂奠基仪式,这两个合资炼油厂的建设将从根本上改变两国长期进口成品油的历史。

非洲被誉为“第二个中东”,其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233.8亿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2%,到2010年有望上升到20%。目前非洲大陆原油日产量达800多万桶,约占世界原油日产量11%,到2010年,非洲石油产量在世界石油总产量中的比例有望上升到20%。因此非洲成为全球“黑色黄金”大棋局中的重要一环。

非洲蕴藏的轻质石油非常适宜中国本土的炼油企业,目前,非洲石油占中国总石油进口的1/3,并且还有较大的增长趋势。中国同时在非洲地区拥有数十个油气勘探开发和生产建设项目,年获取权益原油产量上千万吨。业内人士评价,平等互利的政策是中国争取到非洲稳定的石油供应的关键,这令许多意在争取非洲石油资源的西方石油企业相形见绌。苏丹是中国石油企业较早进入的国家,目前,中国石油集团在苏丹拥有的6个产油区块及输油管网和炼油厂,是其最大的海外资产。中国石油已将苏丹最大炼油厂的原油日处理能力扩充至10万桶。作为中国第一大原油供应伙伴的安哥拉已经从中国进出口银行获得了30亿美元的贷款,用于重建该国深受战火摧残的基础设施。中国石化表示,同意出资6.92亿美元购入安哥拉3个深海石油区块的股权,并在该国修建一座炼油厂,以帮助满足当地的石油产品需求。尼日利亚石油部长在接受道琼斯通讯社采访时表示,他们已基本决定将石油区块交由中国海油开采,作为回报,中国将向尼日利亚提供25亿美元贷款。中国海油有望获得该国海上石油区块国际招标中的优先购买权。中国石油去年早些时候也在尼日利亚购入了4个区块。同时还同意为该国的卡杜纳炼油厂投资20亿美元。乍得原油日产量约为17万桶,石油资源还有很大部分待字闺中,一旦中国石油企业成功收购乍得的石油资产,修建一条起点在乍得或邻国尼日尔、终点在苏丹港口的石油管线的可能性就会增加,中国也因此将再添一条海外原油进口通道。

4 中日能源合作

2007年中石油和日本石油公司,中海油与日本三井物产分别签署合作协议。4家公司将拓展在能源领域的进一步合作,根据协议,4家公司将共同进行海上石油和天然气的开发工作、交换石油精炼和石化产品技术,并扩大在石油产品方面的贸易,寻求并加强在可再生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合作。

四、中国未来能源贸易的政策建议

金融危机对能源产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价格、能源供需量以及进出口贸易量等方面。对比两次金融危机可以看出,经济滑坡对能源经济的负面影响非常突出。两次金融危机期间,石油价格均大幅震荡下跌,并一度触底。由于经济不景气,各工业国国内对能源产品的生产、消费和贸易需求也不断减少,导致产量和价格双重下滑。此外,受周边国家经济变动和货币币值波动的影响,各国能源产品进出口贸易也受到严重影响。

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为了减轻经济滑坡对我国石油企业的负面冲击,政府和企业都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与亚洲金融危机相比,我国能源企业在此次危机中体现出了较好的抗风险能力。本轮经济危机下政府的政策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中国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尤其以石油消费最为明显。1993年之前我国是石油净出口国,对石油需求的快速增加导致我国石油进口量不断增加,1993年之后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并且净进口增长幅度较大。因此,国际石油价格变动对我国的影响越来越突出,此外还有亚洲溢价的因素。当前油价不单纯受供求关系影响,还受到投机炒作影响。“亚洲溢价”增加丁东亚地区原油进口成本,过去10年,从中东销往东北亚地区的轻质原油价格比销往欧洲的价格平均高1.01美元/桶,与销往美国市场的相比,差距有时达3美元/桶以上。

时隔10年,通过对比两次金融危机对世界和中国能源(以石油为主)经济的影响,如何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找寻机遇,推进能源产业迈向新的发展途径,积极开展能源贸易,并维护我国的能源安全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有如下几点值得思考:

1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实现能源渠道多元化 当前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我国已经在能源贸易上日益开放并采取新的贸易方式获得石油供应源。通过与俄罗斯、日本、非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我国的石油进口来源日益多元化,通过利用我们的资金、技术到世界其他国家去勘探、开采,并积极与外方进行合作,逐渐减少对中东地区原油的依赖。

此外,还应推进运输方式多元化,保证能源进口渠道的安全性。中国的石油运输大多数是海上运输,管道运输很少,而在海运中,中国大约4/5的海上石油运输经过马六甲海峡。还需要积极推进运输渠道的多元化。目前中国进口石油的一半以上来自中东地区,近80%的石油进口需经过马六甲海峡,而该地区及附近地区的海盗活动非常猖獗,对通行船舶构成严重威胁,此外,马六甲海峡的交通秩序比较混乱,穿越海峡的客货运输及随意性极大的渔船已严重影响船舶航行的安全。因此加快建设原油进口四大运输通道很重要:即中哈和中俄陆路原油运输通道、马六甲海峡和中缅海上原油运输通道。

2 建立原油期货市场,争取石油定价权 1980年里根政府放松金融管制,开放货币、期货及衍生工具市场后,石油期货交易逐渐成为国际石油的定价手段,油价的定价权也开始

由欧佩克逐渐向纽约商品交易所等三大期货交易所转移。目前以期货价格作为世界大宗商品的定价基准已经成为世界通行规则,据标准普尔分析,中国对国际石油价格的影响度不到0.1%,其中燃料油是对国际油价产生影响的一种产品。上海期货交易所推出燃油期货,为争取在国际石油定价体系中拥有一席之地迈出了第一步。

据标准普尔分析,拥有石油定价的发言权至少能让中国企业节约1~3美元/桶的石油进口成本,因此,中国要积极适应国际规则,通过建立和发展我国的石油期货市场,参与规则制定,使国际油价的形成过程能反映我国的市场供求关系,体现我国的国家利益。亚洲市场至今没有一个能与NYMEX、IPE相竞争的,能够反映亚洲原油供需情况,代表亚洲国家利益的原油期货市场。日本和印度先后推出了自己的原油期货,争夺定价权,意图改变亚洲在原油进口贸易中的被动局面。2004年8月25日,中国成立了上海石油交易所,推出燃料油期货,由于没有原油期货,所以其发展规模受到很大限制。中国也应利用这个机会,建立和发展自己的原油期货市场,利用监管权和规则制定权来对市场施加一定的影响,使油价的形成过程能反映我国石油市场的供求关系。从参与原油定价角度说,亚洲地区缺乏一个原油定价中心,中国国内巨大的原油需求及由此产生的套期保值和投机需要足以支撑中国建立自己的原油期货市场,并进而成为亚洲地区的定价中心。

3 加强能源战略储备,提高抗风险能力 首先要加快国内石油储备体系建设。中国计划建立4级石油储备体系,分别是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各地方政府石油储备、三大石油公司的商业石油储备和中小型公司的石油储备。2001年3月国家“十五”规划提出“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有浙江镇海、浙江岱山、山东黄岛和辽宁大连。镇海被认为是四大战略石油储备基地中规模最大、工程进度最快的一个。按照国家的计划,中国四大石油储备基地建成以后,总共能形成约10余天原油进口量的政府战略石油储备能力。再加上全国石油系统内部21天进口量的商用石油储备能力,中国总的石油储备能力将超过30天原油进口量。截至2009年,库容达2 680万立方米的石油储备二期工程已规划完毕,今年中国还将开建锦州等8个战略石油储备基地。2007年12月18日国家石油储备中心成立。

其次可以利用当前经济危机下的国际石油市场购买廉价的战略性资源。2008年以来,金融危机的升级使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引发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一趺,据专家预测,全球经济逐渐复苏的过程中,一个商品牛市可能来临。因此,中国可以抓住全球经济进入衰退期商品价格处于相对低位的有利时机,以相对低廉的价格购买原油、金属等战略性资源。

再次可以通过海外并购获取能源储备。当前经济低迷、油价下滑,全球油气行业投资处于低谷,近期是我国加快海外油气资产收购的战略机遇期。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很多国际石油公司都曾进行油气资源并购活动。由于国际油价的大幅下跌,石油企业资产大幅下跌,这使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成本大幅降低,此外,金融危机的加深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石油公司的融资能力,银行信贷收缩、资本市场的低迷也使股权融资困难重重,许多境外石油企业迫切需要现金流,这使中国石油企业海外并购的阻力有所下降。当前国际油价基本稳定,国内外企业对并购标的的定价比较容易确定,这也为我国能源企业加速进行海外并购创造了条件,降低了时间成本。

同时,由于近年来美元贬值,我国巨额外汇储备面临风险,可以考虑将部分外汇储备变成蓄势而涨的油气资源储备,增强我国油气资源储备能力。正如国际能源署称,在长期,经济预期是乐观的。新的供应、新的基础设施建设、新的技术进步虽然会被延迟,但是终归会产生。许多能源企业可以利用目前能源产品的低价实行兼并收购,获得廉价的资产。

参照已建立战略石油储备的美、日、德、法等发达国家,其政府储备加上民间储备,他们的石油储备量分别相当于本国158天、161天、117天和96天的石油消费。国际能源署建议成员国的战略石油储备标准是90天的石油净进口量,中国石油储备的远期目标也应参照此标准予以逐步完善。

4 推动能源价格机制改革,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篇5

一、亚洲金融合作的背景

1、东亚金融危机的教训--金融危机的传染性;原有的救援机制如IMF表现令人失望;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反映出“传染效应”在区域性金融危机中的重要作用。传染效应是指:一个国家或经济实体陷入金融危机,危机将迅速向其他国家(经济实体)和地区传播,导致相邻国家(经济实体)也随之陷入危机。金融危机扩散的传递机制包括: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倾销、投资者信心和通货膨胀预期等。所谓收入效应是指危机的发生将导致危机发生国收入的下降,进而导致国内需求包括对邻国出口需求的减少。所谓替代效应是指危机国出口竞争力因货币贬值而得到加强,邻国出口被危机国出口所取代。危机国企业由于严重的支付危机和流动性危机,为了避免倒闭,往往不惜血本在邻国和第三国进行倾销以换取硬通货。由于危机国与邻国之间经济体制、经济结构和经济政策的相似性,当一个国家发生金融危机之后,国际投资者往往会对其邻国的经济稳定丧失信心,进而停止对邻国的投资或是撤出资金。由于外部经济环境恶化,特别是危机国货币大幅度贬值,其邻国往往不得不使本国货币贬值。因而,一旦一个国家货币贬值,国际投资者就会预期其邻国的货币也会贬值。这种贬值预期往往使国际资本急剧流出危机国的邻国,从而使这些邻国(尽管其经济基本面可能并无严重问题)也陷入国际收支危机、货币危机和金融危机。大量经验研究证明,传染效应确实是许多东亚国家发生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秦朵(2000a,2000b)通过计量分析发现,1997年韩国金融危机的关键原因并不是人们普遍相信的企业过度负债,而是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传染效应。

金融危机的传染性使得金融危机日益成为一种区域性的现象,其防范和解决已日益成为一个超越国界的区域性问题。传统上当一国发生金融危机候往往只能求助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但是,在这次金融危机的发展过程中,IMF的表现使东亚国家大失所望。首先,由于对东亚金融危机的严重程度和可能的后果估计错误,来自IMF的救援来得太晚而且救援力度太小。其次,由于IMF的条件主要是为了维护贷款人(西方发达国家)的利益,同时由于IMF的条件具有浓重的意识形态色彩而忽视了危机国的具体国情,许多IMF强加的改革措施不仅没有缓解危机,反而使危机进一步恶化。例如,在建立存款人保险制度之前,IMF匆匆在印度尼西亚关闭了一系列银行,结果引起了金融恐慌。此外,IMF在印度尼西亚还取消燃油、食品的补贴,使大量民众的生活下降到贫困线以下。

2. 全球货币体系--全球货币体系中的美国霸权;欧元的崛起;蒙代尔预言在20年内将出现美元、欧元和亚洲货币区三足鼎立的局面

尽管区域金融合作的主张在亚洲是对亚洲金融危机的一种反应。但在世界的其他地区,区域金融合作的主张已有很长的历史。发展区域金融合作,特别是发展区域货币合作的思想源远流长。欧洲货币合作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于美元的霸权地位的挑战。长期以来,美国用贬值了的美元支付其国际贸易逆差,向全世界征收铸币税,即通过其独有的货币发行权占有其他国家的资源。在流通中的美元大致有4000亿,其中在美国境内流通的美元大致只有400亿到600亿。由于美元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储备货币,美国得以用美元支付巨额贸易逆差并累积起1.5万亿美元的外债。与此相对应,其他国家不得不以牺牲自身的实际资源为代价,而持有大量美元外汇储备。

欧元的启动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美元的霸权。欧元区现有11个国家,希腊、英国、瑞典、丹麦等国很快也将加入。考虑到其他欧洲国家正在积极谋求加入欧盟,预计在未来10年内,欧元区可能扩展会到28个国家。此外,中非和西非的13个CFA 法郎区国家通过钉住法郎,实际上间接地钉住了欧元。如果北非和中东的部分国家也选择钉住欧元,那么欧元区可能扩展到50国,总人口超过5亿,总的GDP规模将大于美国。

蒙代尔(Mundell,2000)预言,在未来10年内将出现三大货币区,即欧元区、美元区和亚洲货币区,即“稳定性三岛”。欧元区和美元区的发展紧锣密鼓。与此相比,亚洲的货币合作却仍然在讨论和交换观点的阶段,如果在未来10年或更长的时间内,亚元区可以脱颖而出,亚洲国家将因一个更为平等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出现而受益。

二、亚洲金融合作的内容及其理论基础

亚洲的金融合作实际上有四个不同的层次:国际的经济政策协调、区域性解救危机的机构、固定的汇率区、单一货币区。

1. 政策协调:

之所以需要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是由于国家之间存在政策的外部性,一国采取的政策行为会影响其他国家。由于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目前区内贸易和投资比例已分别占到其贸易和投资总额的一半以上。由于亚洲经济的高度相互依赖,经济政策的有效性和可信性与其他国家的可能反应密切相关,一国政府的政策制定必须充分考虑其它国家的战略选择。在经济高度依赖的情况下,不合作的成本会越来越高,而货币合作会给双方带来共同利益。

亚洲国家需要增加本国经济政策的透明度并且定期协调彼此的宏观经济政策。在贸易政策方面,亚洲国家应该协调各自的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建立区域内的国际分工体系,这样可以防止过度的竞争和资源浪费,保证各国出口的可持续性和经常账户的平衡。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亚洲各国应定期研究和交流贸易伙伴国的宏观经济状况并根据这些研究和交流协调彼此的宏观经济政策,同时,各国还应该在金融监管和建立早期预警体系等问题上加强合作。

2.区域性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的机制

对于东亚经济来讲,当前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防范新危机的发生。从全球范围内,这意味着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即建立某种机制限制资本的过度流入和波动,减少危机的传染性。从区域范围内来看,最重要的工作是,作为imf的补充,在亚洲建立某种区域性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的机制。

这种区域性防范机制因该承担区域最后贷款人的作用。最后贷款人是指当个别金融机构或整个金融市场因外界因素影响而对流动性需求猛增时向其提供流动性支持的机构或部门。亚洲的货币危机实质上是一场流动性不足引起的危机,由于缺乏最后贷款人及时有效地注入流动性,最后引发了连锁性的东亚货币危机。如果在亚洲建立一区域的最后贷款人则可以更有效及时地提供援助,因为周边国家在诊断本地的特殊经济问题和制定适当的解决方案上具有比较优势。

另外,东道国和投资国应彼此合作,互相提供有关资本流动的完全信息,同时引入资本的东道国要帮助投资国真正了解本国借款者资信和相应的宏观经济条件。亚洲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应阻止国际投机者利用本地的货币市场对第三国和地区发动攻击,阻止热钱的流动。亚洲国家和地区的资本输出国应对本国资本流出进行监督,抑制本国资本对外国的过度流出。亚洲国家要联合建立机构性的基础设施比如建立清算系统减少结算风险。有经验的政府应对风险管理和各国的中央银行如何使用金融工具的组合应对投机冲击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3.联动汇率机制

汇率稳定对发展中国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亚洲发展中国家长期经受着汇率不稳定的肆虐。尤其是日元对美元汇率的不稳定对亚洲国家带来很大的损害。根据日本学者关志雄(2000)的研究,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日元对美元的汇率上升,亚洲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增长率也随提高,这时往往还伴随着泡沫经济的扩张,资产价格快速上扬。日元相对疲软,亚洲各国和地区的增长也随之减速,资产泡沫崩溃。

由于日元对于美元汇率的大幅度波动,以及亚洲国家长期实行的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使得在世界经济形势恶化的情况下,在亚洲地区很容易诱发连锁性的货币贬值。这种竞争性的货币贬值将进一步加剧亚洲经济和全球经济的动荡。为了防止上述现象的发生,东亚国家和经济之间不同汇率安排的管理问题便提上了议事日程。

亚洲的经验表明,固定汇率易受投机冲击,如果措施失当,会比浮动汇率带来更大的汇率不稳定。然而,由于经济结构缺乏灵活性,欠发达国家又需要稳定的货币。为实现货币的稳定性,亚洲国家是否应该和可以建立起一个类似欧洲货币体系(ems)的固定汇率区?目前在东亚有不同的汇率安排,如何使不同的汇率安排相容,并使之有助于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地区的繁荣?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4.单一货币区

篇6

货币的贬值压力可以引来国际投机资本的攻击,而升值压力带来的国际投机资本流入同样可能造成金融危机。

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是国际投机资本最偏爱、最熟悉、最方便运作的领域。

近三年来,全国范围内房地产价格的猛涨让不少人开始怀疑可能有外资进入房地产领域兴风作浪;最近一年,中国股票市场迅速攀升,让人们再次对外资流入股市产生联想;而通过分析最近公布的有关统计数据,也可以窥见某些外资流入的端倪。

国际投机资本是裸的逐利资本

当前国际资本市场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流动性过剩。流动性作为一个货币经济学的专用名词,本来是描述货币与资产之间转化的方便程度。完全的流动性自然就是指现金了,因为它可以最方便地转化为任何一种资产而且不会受到任何价值损失。因此,当我们说国际资本市场上流动性过剩时,讲的就是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充满了迫切寻找最大投资机会的货币资本。这就好像一旦我们把钱投入股市,我们最迫切的就是要找到一只能够给我们带来最大投资回报的股票一样。当然,在广义的国际资本市场上,投机资本的投资范围更大,而且由于这些资本难于统计,行踪诡秘,常常让人难以察觉其流向。至今,人们只能从上个世纪末美国的新经济股票泡沫、到此后的石油价格飞涨中隐约揣测到它们的行踪。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在国际社会开始关注企业社会责任的同时,国际投机资本依然以最典型的资本特征呈现在人们面前,那就是惟利是图,不计后果!在它们身上,货币资本流动性强的特点也表现得最突出: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今天,它们可以迅速涌入一个国家,在获得最高回报后又冷酷无情地迅速离开,哪怕给当地留下一片狼藉和灾难。因此,这些投机资本又常常被形象地称为“热钱”,迅速投机获利并完成倒手撤离。从1992年的英镑危机、1993年摩根斯坦利在香港股票市场的疯狂炒做、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到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无一不是国际投机资本冲击的灾难。尽管在危机发生以前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宏观经济就已经存在不少问题和隐患,但毫无疑问的是,国际投机资本的冲击是危机爆发的导火索和催化剂。如果没有这些外部冲击,这些问题和隐患可能不至于在一夜之间凸现而造成巨大的波动,甚至还有可能在此后的发展中被逐渐化解。

国际资本市场上的投机资本与跨国公司的实业资本在投资项目选择上的最大区别就是行业范围。尽管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实业资本投资也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但实业资本对行业外的投资一般都非常谨慎,前期一般会做比较深入的行业市场调研,而且决策以后投资的相对规模较小,一般属于直接投资,投资期限也比较长,其目标往往是提高在资本流入国某一行业的市场占有率,因此在投资初期,为了在当地市场树立品牌,建立营销网点,往往有承担亏损的准备,而市场占有率的目标达到以后,与资本流入国经济的融合程度相对也比较高,常常可以带动当地的实际经济增长和居民福利的提高。相比之下,金融市场上的投机资本虽然在进行投资前也会进行长期的宏观形势判断和跟踪,但是一般属于大规模的间接投资,由于投资目标是以短期金融市场盈利为主,相对简单,而且要把握市场时间,因此决策比较迅速,投资期限短。由于投机资本是以追逐短期市场盈利为主,因此对资本流入国实质经济的带动作用非常有限。上世纪90年代的一系列金融危机清楚地表明,投机资本兑现之后的迅速撤离,对当地经济的冲击和损害远远大于对经济增长的刺激。

当前国际资本的可能动向

敏锐捕捉东道国金融市场机会是投机资本的核心,因此尽管它们的事前分析重点也离不开对东道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但是其盈利点却在于短期的市场波动。1992年的英镑危机如此,1994年和1997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如此,世纪之交的美国新经济泡沫和近年来世界能源和原材料市场的价格波动也是如此。而且,出于资本不断追逐利益的本性,国际资本市场上的热钱也会不断寻找新的投机机会。

近年来,在全球经济失衡、美元不断贬值、欧洲经济增长依然相对乏力的背景衬托下,经过亚洲金融危机后经济结构的调整,亚洲经济的持续增长逐渐引人注目,良好的经济增长预期空间和投资机会也开始吸引国际投资者的注意。尽管与欧洲快速发展、相对成熟的资本市场相比,亚洲资本市场还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恰是这种预期收益和风险也提供了诱人的机会。良好的经济基本面因素、持续增长的外汇储备使得亚洲国家的货币升值已经成为一种市场预期,似乎也为投资亚洲资本市场提供一定的保险系数。因此,如果说从国际资本市场上流到欧洲的资金主要是以稳健投资为主的话,那么流到亚洲的资金则更多地具有投机性。事实上,在过去的一年中,亚洲国家的货币也真的开始升值了。市场预期的迅速兑现是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特征,而这本身又是与市场投机密切相关的。

尽管当前亚洲货币面临的是升值而不是贬值的压力,但是鉴于亚洲金融危机的深刻教训,亚洲国家的中央银行开始普遍对国际投机资本的流动表示出极大的关注。贬值压力可以引来国际投机资本的攻击,而升值压力带来的国际投机资本流入同样可能造成金融危机。在不少新兴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国际资本看好经济增长而大量流入,导致国内出现经济泡沫、货币升值打击出口,从而最终使经济基本面因素恶化,外资抽逃导致货币贬值和金融危机,这样的案例屡见不鲜。

我们前面已经指出,国际投机资本与跨国公司实业投资的最大区别在于没有明确的行业范围。作为裸追求最高利润的资本,它们以股权投资为主,只要发现某国存在可以盈利的行业,就会大规模涌入。一般来说,由于房地产项目以银行贷款为主,不需要全额的资金投入,具有明显的财务杠杆效应,使得实际资本收益率一般很高;而且,房地产供给相对有限,经济增长以后往往可以导致房地产价格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上涨,因此,房地产投机虽然期限比较长,但投资收益相当可观。从新兴市场的经验看,当房地产市场出现过热的形势以后,股票市场就会随之上涨,而且相对房地产市场而言,国际投机资本在股票市场上进出更加方便,炒做由公司预期收益决定的股票价格也更具有想像空间,上涨也更容易。因此,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是国际投机资本最偏爱、最熟悉、最方便运作的领域。

国际投机资本流入中国的渠道

显然,国际投机资本的大规模跨国流动是以资本项目开放为前提的。也就是说,只有资本流入国允许国际资本以直接投资、特别是证券投资的名义流入国内,这些国际投机资本才可能方便地流入流出,完成投机性投资的全部过程。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前,不少东南亚国家事实上已经完成了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全面开放,解除了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管制。1992年英镑危机前的英国、1993年的香港、1994年的墨西哥情况也大体类似。

当然,从投机资本的操作上看,为了达到投机的隐蔽性,即使在资本项目开放的情况下其流入也常常采取隐蔽的方式。如在亚洲金融危机时,对冲基金举借泰铢主要是在离岸泰铢市场完成的,也就是通过其他亚洲国家的金融市场获得泰铢资产的,从而逃脱了泰国政府的监管。即使是对于资本项目下的外汇交易,由于过度的自由化和管理上的放松,甚至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不少东南亚国家在进行形势判断以便进行决策时面临的最大问题竟然是无法确定到底有多少外资停留在国内,因此也就无法确定未来还有多少外资会流出,货币还有多大的贬值压力。而香港则提供了一个相反的案例:尽管港币的开放程度很高,属于完全自由兑换的货币,出入境限制很少,但是港币的国际化程度却很低,也就是说只能在香港的金融市场上才能借到港币,这样,当国际投机者试图借入大规模港币的时候,香港的金融监管部门就能很快地从香港货币市场的波动中察觉到国际投机者的意图,从而迅速采取相应措施。

中国当前的情况与上面的例子有很大的区别。首先,中国在1996年实现了货币在经常项目交易下的自由兑换以后,对一些重要的资本项目下的外汇交易还进行着比较严格的管制。其次,由于人民币国际化程度很低,人民币资产的金融工具也非常有限,难以进行更复杂的操作,因此,当国际投机资本试图进入中国进行投机性投资的时候,除了QFII等少数合法途径外,不得不大量采取一些非常规的、或者说是违规的方式进入中国的资本市场。

根据国内有关部门在多年前的调查和研究,违规的资本流入方式可分为以下几种。

在经常项目交易下的违规流入,主要是采取借我国经常项目下外汇交易的自由化转移外汇进行本来属于资本项目下的投机交易来规避管制。例如,可以通过高报出口额,使高于实际出口价值的资金合法流入国内,甚至通过虚假出口贸易合同将资金以贸易款或者预付货款的形式转移到国内。与此相类似,跨国公司内部通过制定高于实际出口的转移价格将超额部分的资金转移到国内合资公司账上。另外,也可以通过个人携带外汇或地下钱庄将外汇带入国内,然后借助个人外汇在国内自由兑换的规定将外资转换成人民币进行投资,等等。近年来,随着国内反洗钱制度的逐渐完善,大额外汇交易和转账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违规资金流动的情况依然大量存在。

在资本项目交易下违规资金流动的主要形式是,假借合法资本项目交易将外汇转移到国内以后再转换用途,进行投机。例如,通过跨国公司或者合资公司向外方股东借款的方式将资金转移到国内;或者利用某些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迫切心理,假以外方投资的名义,实际签订的却是向外方融资的协议,甚至辅以国内银行信贷支持外资企业的日常经营,最终使得外资可能用于国内市场投机;或者违规将从国外的实际收付在账目上依然保留为应收款,实际资金通过地下钱庄入境以后进行其他投资;或者联合会计师事务所在公司注册的时候进行虚假验资,将资金实际用于市场投机。

应该指出的是,上述这些违规的外资流入,或者与逃避我国财务制度中有关银行转账的规定、通过现金往来的洗钱犯罪有关,或者与外汇管理中的一些不完善有关。而外汇管理方面的不完善,有些是体制上的问题造成的,但更多的是技术上的因素造成的。

对中国经济可能造成的影响

在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国际投机资本的流入更值得我们警惕。

首先,在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的情况下,国际投机资本的流入最终会在外汇市场上形成对人民币的需求,从而增加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然而,这种升值压力与经济增长自然形成的升值压力不同,是一种虚幻的升值压力。如果在这种压力下人民币过度升值,无疑将会打击我国的出口和经济增长,损害实质经济基础。此后这些投机资本的流出又会加剧人民币的贬值压力,从而给经济带来不必要的波动、冲击甚至是危机的风险。

其次,国际投机资本的大量涌入,兑换成人民币以后在国内市场的投资和流动,造成了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也使得国内经济形势出现过热的倾向。中国人民银行被迫买入美元也使得外汇储备出现虚高,而国际投机资本流动性大的特点也增加了外汇管理的难度。为了抵消通货膨胀的压力,防止经济过热,中央银行不得不减少其他方面的货币投放,这就降低了政府对宏观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在目前主要依靠发行央行票据控制货币供给的情况下,也增加了中央银行进行宏观调控的成本。

篇7

【关键词】 亚洲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危机;措施比较

菲律宾政府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采取各种手段复苏经济,以期尽早使菲律宾经济走上正常轨道。对比分析两次金融危机中菲律宾政府措施的异同,对我国经济安全也有着借鉴和启示意义。

一、亚洲金融危机中菲律宾采取的措施

第一,调整货币政策,避免汇市出现大幅波动,防止通胀。1997年7月菲中央银行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度,实行浮动汇率制,同时加强对银行的监管,防止其从事外汇投机活动。为稳定比索,抑制投机,防止通货膨胀,菲律宾中央银行将银行隔夜借贷利率从5月的15%提高到7月的32%。菲央行收缩流动资金,将银行的流动资金储备金率从2%提高到7%左右。后来根据市场情况,将银行法定准备金率降低为8%,为贷款提供更多资金。1999年,随着危机的减缓,菲律宾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金率在当年从17%降低为12%、贷款利率由15.4%降低至11%。

第二,扩大财政开支,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复苏。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发展,在比索趋于稳定的情况下,菲律宾央行刺激经济复苏的措施逐步由紧缩的货币政策转变为大幅增长财政开支来拉动经济发展。为此,1999年菲律宾政府的公共开支总额达到3806亿比索,比1998年增加了4.6%。2000年菲律宾政府公共开支预算比1999年增加了9.2%达到4158亿比索。据资料显示,这些开支主要用于农业、住房建筑和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整顿银行业,加大监管力度。菲律宾政府整顿金融业,深化金融改革并加强监管。其具体措施有:1997年10月出台严格的风险贷款措施,银行的强制性储备由1998年10月1日占贷款总额的1%增加至1999年10月的2%;1998年4月菲央行制定了银行重建计划,鼓励银行间的兼并和合作;1999年1月贯彻世界银行对菲律宾提供的银行部门改革贷款附加的一揽子改革方案,包括继续推行菲律宾国家银行的私有化,简化银行破产程序、涉法过程和方法,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银行谨慎水平与监督机制等,但是必须有总统签字方能生效。菲律宾政府采取的措施主要在于改革和完善银行体系,防范危机的再次发生。

第四,加强地区协调,寻求国际支持。地区的合作努力以及国际社会的支持和帮助也对菲律宾经济的好转起到了一定作用。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次运用“紧急筹措机制”向菲律宾提供了10亿美元的贷款。1997年11月在吉隆坡召开了东盟非正式首脑会议,商讨了建立地区预警系统的可能性。地区互助和国际协助,对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经济的早日复苏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下菲律宾采取的措施

第一,调整货币政策,释放流动性,稳定金融市场。面对汇市股市的动荡,菲律宾政府采取多项措施稳定金融市场,避免金融市场受到冲击。如将在外汇市场购买外币的金额减少一半,以降低比索承受的压力;加强对本地居民海外投资的监督,并推出一项以政府证券作为担保品的新的银行间借贷安排。货币政策也由危机之前抑制通胀为目的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变成刺激经济增长的宽松的货币政策,采用减息,降低贴现率等手段。2008年12月到2009年7月,为刺激本国经济累计降息200个基点。

第二,扩大政府开支,促进经济复苏。在财政方面,菲律宾政府推出了减税和扩大政府开支为内容的刺激经济计划。2009年2月菲律宾总统下令政府加快执行3300亿比索的经济刺激计划,加强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抵御全球性金融危机对菲律宾的冲击。其主要包括减免公司和个人税收,增加政府预算,增加国有公司、金融机构和私人参与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如对贫困者人口直接进行补贴等。2010年3月菲律宾财政部又公布了一项1000亿比索的经济刺激方案,这项经济刺激方案相当于2009年3300亿比索的30%,主要投资于电信、电力和供水等基础设施。

第三,抑制通胀,吸引投资,促进出口,增加就业。在目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菲律宾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率上升。据菲律宾央行的数据显示,2008年菲律宾通胀率高达9.3%,菲律宾政府采取货币工具等措施抑制通胀,如提高国内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等措施,到2009菲律宾全年通胀率下降到3.2%。为了吸引外商继续投资,菲律宾出台优惠政策吸引投资,如为了吸引中国台湾的投资推出关税优惠,将台湾在菲律宾组装或制造的产品视为菲律宾制造。促进出口和增加就业方面,菲律宾政府就公司以及个人的减税计划达400亿比索,对社保机构成员提供的临时福利资金有300亿比索。

第四,加强区域内外的合作。菲律宾在依靠自身努力摆脱经济危机的同时,也积极谋求加强同地区和国际组织之间的合作,为贸易发展、经济增长和投资寻求突破口。2008年12月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盟六国的经济部长在新加坡召开会议,签署了3项自由贸易区关键协定,即《东盟货物贸易协定》、《东盟综合投资协定》以及《关于实施东盟服务业框架协议第七次一揽子计划的草案》。后来未参加会议的菲律宾也在上述协议上签字。

三、两次金融危机菲律宾采取的措施比较

1.相同之处。一是两次危机发生后,菲律宾的第一反应是稳定金融市场,防止汇市股市大幅下跌,规范金融交易行为,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二是都实行扩大财政开支的办法,刺激经济增长。两次金融危机菲律宾都实行扩大财政赤字的办法,大量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借以拉动需求,刺激经济增长。

2.不同之处。一是金融监管方面。金融监管不力成为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1997年发生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目前的金融危机和1997年金融缺少监管的情况不一样,目前危机属于美国次贷危机这以外部性因素引起;二是区域合作力度方面。菲律宾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获得了国际机构的援助,加强了同东盟国家的合作。和目前危机相比,其力度和深度都是不够,这次危机东盟各国签署了几份关键协议,开放区内市场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加强了同中日韩等国家的金融合作,在区域合作上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四、结语

菲律宾在两次金融危机中所采取的措施,对我国来说,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第一金融业和资本市场开放步伐不能过快,并要加强对金融业的监管,严密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第二经济结构要进行调整和升级,切实转变过分依赖出口和投资的增长方式;第三利用外资既要注重规模和质量又要对其流向加以监管引导,调整外资结构,评估外资质量;第四加强国际合作,尤其是在亚洲国家间的金融货币合作,以增强本地区金融市场的稳定性,防范金融危机的发生。总之,两次金融危机给菲律宾经济带来沉重的打击,这对我国也有着警示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建军.亚洲经济发展导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蒋细定.金融危机影响下的菲律宾经济[J].东南亚研究.1999(5)

[3]沈红芳,刘月容,程博.美国金融危机阴影下的东南亚经济[J].和平与发展.2009(1)

篇8

一、从核心原则看亚洲金融危机的成因

从银行监管的角度来看,监管不力是导致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更不是根本的原因。核心原则阐明了实施有效银行监管的五项先决条件,其中前两项也是最重要的两项先决条件,即:(1)稳定且可持续的宏观政策;(2)完善的公共金融基础设施。而这两项条件正是发生金融危机的一些亚洲国家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的,这是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自源性或根本性原因。

从“宏观经济政策”探讨亚洲金融危机的成因,见诸于报刊的文章颇多,比较一致的看法有两点:一是经济结构不合理,资金过度地投放于收益高风险大的产业特别是房地产业,形成了“泡沫经济”,造成了大量房地产积压,导致银行巨额的不良资产。据统计,1997年泰国银行呆账达200多亿美元,其中一半以上是房地产业造成的;日本1997年银行的坏账、呆账以及有可能成为呆账的贷款总额高达77万亿日元,占其全部贷款总额的12%。二是近年来东南亚国家由于经济中结构性矛盾的存在,经常项目出现长期性的逆差,加之利率、汇率等货币政策失当,使国际投机资本有可乘之机进而引发了金融危机。

从“公共金融基础设施”的角度,目前很少触及。核心原则所述及的公共金融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体系和会计体系,这里着重从会计体系角度加以分析和透视。由于会计体系存在某些缺陷,使得公共金融基础设施不完整,金融体系的安全运行便失去了保障,这也是导致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审慎会计原则未能切实遵守。所谓审慎会计原则,是指对具有估计性的会计事项,应持谨慎态度,即对利润的估计和记载要谨慎或保守,对损失的估计和记载要充分。亚洲一些国家在呆账准备金的计提和核销方面,未能完全符合审慎会计原则的要求。如日本在呆账准备金核销上,条件过于苛刻,程序较为繁琐,且商业银行没有自主权。只有当借款人破产和担保失效的逾期贷款,才准予核销,并要逐笔报大藏省审批,使一些实际呆账不能及时核销,潜伏着巨大的风险。

2、会计信息披露不完备。国际货币投机者运用金融衍生工具的杠杆效应,以小搏大,获取暴利,冲击了金融市场。同时由于金融衍生工具属于表外业务,不在资产负债表内列示,未能及时充分地揭示和暴露大额风险。泰国商业银行仅1997年l—5月就出售了150亿美元泰铢远期合约给国际货币投机者,埋下了危机的隐患。

3、会计内控制度不严密。1995年发生震惊全球的英国巴林银行倒闭事件,起因于该行职员里森私设账户,违规经营。他一方面向总部虚报大量交易利润,同时又向总部申请大量交易保证金来进行交易和弥补实际亏损,最终形成了22亿新加坡元的巨额亏损,导致了巴林银行集团的倒闭。这一事件,暴露了巴林银行在会计内控制度方面存在着巨大的漏洞和隐患,教训是极其深刻的。无独有偶,1996年9月日本大和银行也发现了类似事件,该行纽约分行职员,违法私设账户进行交易达11年之久,造成了ll亿美元的巨额亏损。两起事件充分说明,严密的会计内控制度是防范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的重要屏障。

二、从核心原则看我国金融会计领域存在风险及其表现

由于我国制定和实施了稳定且可持续的宏观经济政策,因而具备了实施有效银行监管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没有爆发类似的金融危机。但这不等于说不存在金融风险和隐患。从会计体系角度来衡量,我国的公共金融基础设施尚不够完善,因而在金融会计领域还存在一定风险和隐患。

(一)会计信息失真,形成了潜在的或现实的金融风险

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是违规经营。但违规经营无论采取何种形式,都离不开会计业务的处理。从某种意义说,违规经营的会计技术处理过程等于违规经营行为的实现过程。自1995年以来,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违规活动进行了严肃查处,全国范围内的违规经营活动虽有所遏制,但少数金融机构的违规经营行为仍有发生。1997年又查出152家金融机构发生新的违规经营行为。当前,通过会计技术手段掩饰或实现违规经营活动,致使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形式有:

1、乱用会计科目。如将“定期存款”放到“同业拆入”等科目核算,以改变资金性质,不计交存款准备金;或将贷款放在“拆出资金”等科目核算,以逃避人民银行对存贷款比例的考核;或将代收的财政存款转移到别的科目反映,违规占用中央银行基础货币。

2、假造账表。某些金融机构为逃避审计机关、财税机关和人民银行的监督,置国家法规于不顾,仿造、变造会计凭证和账簿,随意调整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等财务报表,虚报或瞒报经营业绩。如某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财务报表上反映历年都是盈利,实际上均为亏损,到1995年11月底累计亏损超过10.64亿元。

3、账外经营。近年来一些金融机构私设账户搞账外经营。其基本特征是:发生的存款、贷款、拆借等业务均不通过合法的会计记账程序记账和登记,也不在会计报表中反映。如1998年1月份人民银行查实,某市商业银行一家支行,截至1997年12月底账外经营的存贷款余额竞分别高达40多亿元。其危害性在于:违规经营的资产质量普遍不高,而高比例不良资产大大削弱了银行支付能力,潜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最终将导致银行体系的严重危机。

(二)支付和清算系统某些方面不够安全有效,产生了资金损失风险或风险隐患

一是票据结算由于操作不慎,给不法分子进行诈骗以可乘之机,使银行蒙受了一定的资金损失。尤其是银行在办理汇票承兑业务时,一些不法分子,采取签订虚假合同,在根本没有真实的商品交易背景下,欺骗银行签发银行承兑汇票,套取银行信用。如银行有个分行的4个支行,1996年违规开具无合法商品交易的银行承兑汇票多达120多份,在已承兑的汇票中,银行垫付或挪用资金承兑的已达1670万元,给银行造成巨大的损失。

二是现行的联行清算体系,容易导致互相占用汇差资金。资金宽松时,支付清算风险被掩盖,资金一旦紧张,支付清算风险就会暴露出来。三、从核心原则探讨我国风险的防范途径和措施

从体系角度看,我国的公共金融基础设施尚较薄弱,应从以下方面加强和完善。

l、尽快出台金融会计准则。现行的金融保险会计及财务制度已经滞后,主要表现在:一是不能充分满足审慎会计原则的要求。如应收利息和呆账准备金的计提,使商业银行承受经营压力和风险。尽管最近财政部已加以修订(财商字[1998]302号),但仍显得不系统、不完整、不到位。二是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备。,我国银行表外业务约占表内业务的一半,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的比例要高得多,而现行的会计制度对如此大量的表外业务却未予揭示。如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在票款实际兑付前,属于表外业务,不加以揭示和披露,就意味着银行有可能垫付资金的风险就不能暴露出来。因此,尽快制定和出台金融会计准则,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充分体现审慎会计原则要求迫在眉睫。

篇9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operating environment changes of Hong Kong banking and its transformation features since the 1997 Asian financial crisis, and sums up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Hong Kong banking sector restructuring, makes relevant recommendations about banking sector development on the mainland.

关键词:香港;银行业;转型

Key words: HongKong;banking;transformation

中图分类号:F8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8-0044-02

1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香港银行业经营环境所发生的变化及其主要特征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香港银行业经营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包括外来因素和香港本地因素。外来因素主要包括: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利率的变化特别是利率下降的变化以及大型银行之间的合并重组等。香港本地因素主要是亚洲金融危机后的物价下降、市场需求疲软以及经济通缩等,这些因素导致香港的企业及居民经济状况恶化,负资产业主的数量不断增多,使得香港银行业的经营环境出现困难。

金融危机对于香港银行业的最大影响之一便是息差缩窄,促使银行从传统存贷款业务,更多的转向零售业务、资产管理、收费服务等中间业务领域。除了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疲软以外,1998年以后香港金管局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法规,比如撤销《利率规则》以及放宽对境外银行实施的“一家分行”政策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香港银行业的竞争程度,削弱了银行设定贷款与存款息差的能力。比如虽然按照最优惠利率与3个月香港银行同业拆息的差距来计算,贷款息差略有增加,由1996年的大约3%增加至2003年超过3.3%,但是按揭贷款的息差却大幅收窄,由亚洲金融危机前三个月香港银行同业拆息高300基点,收窄至2003年初的不足100基点。①

2香港银行业转型的特点分析

2.1 由规模扩张向盈利能力增长转型1997年前香港银行业在规模上经历了快速扩张,存贷款和总资产始终稳步增长。此后5年,香港银行业除存款增长22.4%外,本地贷款共收缩17.8%;海外贷款和总资产更是持续收缩,认可机构数目共减少137家。目前香港银行业发展已不是以规模扩张为主,而是转向盈利能力的提高。在银行大幅增加电子设备投入和香港人力成本持续上升的过程中,成本收益率始终保持较低水平。在资产质量方面,虽然经历了楼市和股市的持续调整但银行业仍然较好地控制了风险。

2.2 由本土化向地域性和全球化转型由于香港市场狭窄,容量有限,银行业如果想得到更大的发展,就需要走出香港市场,在香港以外的地区发展,逐步的实现地区化乃至全球化经营,只有这样,才可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赢得更多的机会。前夕,大批港人纷纷将银行资产及账户转移海外。汇丰银行便追随客户的流向,提出了国际化与零售银行的战略转型。通过在美欧地区的多宗并购,汇丰搭建了香港、美洲、欧洲的“三角框架”。据统计,汇丰银行的业务已经扩展到世界各地,在亚、美、欧三地的业务量基本上各占30%,,成为国际顶级大银行。一般来说,这些全球性的大银行,都是将在全世界都最先进的经营方式和理念用到香港这个市场,然后在此基础上,将自己的信贷、基金、保险资金、信用卡和现金等业务与全世界范围内进行合作,在此基础之上,考虑地方的不同客观条件,将世界上最先进的经营方式和理念用到香港这个市场。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创造出一种适合香港的经营和管理方式。除此之外,汇丰银行以资产阶级对金钱和商机的敏感把握,将触手伸向了内地市场,由于欧美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已经走向下坡路,经济活力不足,而中国内地由于实行了改革开放,正处于发展市场经济的中兴时期,资本需求极为旺盛。所以汇丰在这种情况下进入内地金融市场,通过入股内地银行、开设分行、发展网上银行等方式,赚足了利润。

2.3 由分散化竞争逐步向大银行垄断性竞争转型市场越兴旺,商机越多,越接近“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经济越具有活力,反之市场越消沉,机会越少,垄断的特征越来越明显,经济越缺乏活力。香港的金融市场同样如此。在八、九十年代香港经济飞速发展的时候,香港的大小银行很多,大家都有机会生存和发展,呈现出分散化竞争的局面。98金融风暴之后,再加上楼市下滑、失业率及破产数字居高不下,绝大部分的中小银行不是破产,就是被兼并收购和重组,垄断的特征表现的越来越明显,经济明显缺乏活力。现在,香港金融市场有20多家银行,其中汇丰、中银香港、恒生、渣打占据近60%的存款市场份额,其余20多家占据40%的存款市场份额。目前在港银行业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银行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汇丰、花旗、渣打、星展等银行,依托国际化优势,形成自身稳固的客户结构和特色产品;另一类是中银香港、工银亚洲等,在港银行业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还有一类是恒生、东亚银行等,既在香港有稳固基础、又能积极拓展中国内地业务,为其在香港的客户提供全面服务的本地银行。这三类银行都有自身非常独特的优势,相互竞争,但难以互相替代,能够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一种较为稳定的垄断竞争态势。

3香港银行业经营转型的经验与启示商业银行实施经营战略转型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涉及到银行经营管理的

各个层面,需要从多个维度全面进行。总结香港银行业转型的成功经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进一步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加权风险资产占比基本都在60%以上,过高比例的风险资产,既消耗了大量资本,又积聚了较高的风险。为此,商业银行应当在总资产中,逐步降低信贷资产的比重,适当提高本外币债券投资的比重;在信贷资产中,逐步降低一般性贷款的比重,不断提高票据贴现的比重;在一般性贷款中,适当降低对公贷款比重,逐步提高个人信贷比重;在对公贷款中,逐步提高贸易融资比重。

3.2 进一步优化收入利润结构注重业务结构调整,着力于减少利息收入比重,大力提升非利息收入及利润比重,分散业务盈利来源,大力加强如财富管理及财资业务等非利息业务的投入。同时,对于利息收入业务,也应该进一步调整贷款结构,要努力实现从以大客户为主的客户结构向大中小型客户并重的客户结构转变,避免业务过度地集中于某一贷款类别或某一类客户,注重分散风险。

加快发展零售银行业务和中间业务,积极推进经营战略转型,如何做好这种转型?①注重客户关系管理。如何通过客户关系管理(CRM)了解、获取、满足客户需求成为管理的核心。香港主要银行近年在CRM的建设上投入大量人力及资金,目前已进入全面应用的阶段,如恒生银行应用客户财务周期的概念提供针对儿童、青年、退休人士以至男女不同组别的产品及服务。在香港银行业,客户分层被广泛的应用在客户管理中,银行积极设计客户分层的商业模式,按照客户的不同,建立分层的特殊的业务模型,如对于大众化的客户通过标准化的产品和高效的渠道(如ATM、网上银行等)来降低成本,通过交叉销售来增加收益;对于富裕客户,通过深化客户管理,为其提供量身定做的理财方案和财务顾问。②注重销售管理。提高对市场的规划和分析,增加销售能力,提高市场开拓效率。营销能力的提升使银行在目标客户基础上增加成功销售的机会。产品设计和定价市场也日益成熟,注重从现有的客户身上挖掘价值,掌握和培养目标客户的需求,通过财富管理,把存款人转换为投资人。③注重营运效率的提高。在对客户服务自动化的同时,香港银行业也积极地进行流程优化,后勤操作集中及转移。通过提高支持部门的营运效率、发挥CALLCENTER的效能以及IT的合理利用来减少成本。后勤集中由低技术、劳动力密集的业务转向如财务及人力资源管理,增加后勤中心的规模经济效益,逐步走向同一时间服务多地域的层次,进一步降低边际经营成本,从而提升银行的竞争能力。

篇10

香港是高度发达的城市型经济,虽然自然资源匮乏,但近40年来其经济总体上保持持续发展,国际竞争力也因此不断提升。迄至20世纪90年代初,香港国际竞争力已在世界各国和地区中名列前茅。但近几年来,香港国际竞争力大幅滑落。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IMD)2000年4月公布的2000年国际竞争力年报,在参评的47个各国和地区中,香港国际竞争力世界排名从1999年第七位猛跌至第十二位,这是自香港世界排序在1995~1998年保持四年获得第三位历史最好名次以来连续两年大幅滑落。世界经济论坛(WEF)2000年9月公布的2000年全球竞争力报告对香港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显示同样类似的结果:香港世界排序由1999年的第三位跌至第八位。但与此同时,根据IMD对香港国际竞争力八个大类指标的评价体系,以及结合其他一些着名国际组织对香港的评价,不难发现,香港许多指标排序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即使在亚洲金融危机后,有的甚至没有下降反而上升,显示出在全球范围内香港国际竞争力具有较大的优势。具体表现在:

1.政府作用。政府政策有益于增强竞争力的程度。1992年以来,该项指标连续八年位居世界第二,并与第一名得分十分接近。香港一直采取以积极不干预为特色的政策取向,为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的条件,创造有序的市场环境,迫使企业改进经营效率。政府的管理模式运转高效廉洁,利于企业充分及时地把握市场机会,有效地经营企业资源。从IMD2000年国际竞争力年报所列出政府行政效率的11项指标看,香港在政治体制如何适应当今经济挑战,政府政策获得支持等五个项目上世界排序第二,在政府干涉不妨碍商业发展环境,不妨碍商业发展等四个项目上跃居世界第一。2001年3月亚洲讯息报告的一项调查,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等14个代表性的国家(地区)中,香港公务员是“最不官僚”的一支队伍。香港特区政府从容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以及其后推出盈富基金等措施无不体现出政府高效果敢的经济管理和灵活的应变能力,对保持和提升香港国际竞争力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2.国际化程度。这是通常衡量国家(地区)的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参与程度的指标。作为高度开放型的经济体系,香港经济的运行一直与国际经济息息相关。在进出口贸易、对外投资与引进外资、市场准入、汇兑自由等经济领域,香港均具有明显的国际竞争优势。而充裕的外汇储备,优良的税务制度和货币政策等也易于同国际市场接轨。《财富》杂志对全球最适宜营商城市的评价中,香港从1999年的第四位上升到2001年的第一位。其他诸如美国卡托研究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也从各个方面对香港国际化给予极高的评价。美国传统基金会和加拿大弗雷泽研究所出版的2001年报告都显示,香港经济自由度连续多年世界夺冠,从一个侧面表明其国际化程度占有较大国际竞争的现实优势。

3.金融环境。该项指标用来评价国家(地区)资本市场的发育状况和金融服务的质量。香港是亚太地区的国际金融贸易中心。其发达和成熟的资本市场与良好而有信誉的金融服务相结合,不仅具有满足企业需求变化的足够弹性,而且是冒险企业家投资的理想场所。同时香港为外国公司提供进入当地资本市场最平等的途径。外商在香港的投资收益相当可观,有价证券投资收益流入大于流出的增幅,都对外商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引人注目的是,金融环境一直是香港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中优势最为显着的一项指标,亚洲金融危机后,香港金融环境世界排序不降反升,体现了香港金融环境国际竞争力上的现实优势。

4.企业管理。这是评价企业管理在创新,赢利和责任方面有效程度的指标。香港企业在生产率,经营效率上表现相当出色。企业运行的商业环境良好,企业内部的运作管理和经营战略渐趋于成熟,表明其能够适应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香港企业管理指标世界排序一直稳居前第二位至第四位(个别年份除外)。亚洲金融危机后,该项指标虽然世界排序有所下降,但其世界排位仍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5.基础设施。这是评价国家(地区)基础设施能力和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程度的指标。1992年以来该项指标波动较大,迄至1997年世界排序降至第十九位,之后逐渐回稳,亚洲金融危机后也依然保持相对稳定。香港基础设施世界排序相对落后,重要原因之一是与指标本身设计存在的问题有关。例如计算机使用总量,计算机总功率及可耕田面积等总量指标对香港城市型经济体而言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香港基础设施竞争力被严重低估。事实上,从比较角度看,香港在亚太地区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包括交通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尤其是信息通信系统已成为当今香港企业越来越不可缺少的方面。香港被誉为亚太地区的通讯中心,迄今信息产业已形成相当的规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微波通信等先进技术得到广泛使用。香港又是世界上首个拥有全数

码系统电讯网络的城市,人均图文传真及移动电话使用率居世界第二,人均国际电讯使用率及传呼机拥有量居世界第一。香港特区政府成立后加大对香港城市路网,环境保护,资讯基础设施的投入,这些无疑将对未来几年内香港基础设施竞争力产生正面效应。 此外,香港国民素质指标的现实表现虽不理想,1996年世界排名第22位。但亚洲金融危机后香港国民素质竞争力排序呈上升趋势,它将成为香港国际竞争力的潜在优势。综观IMD及其他国际机构对香港的综合评价表明:过去两年来,虽然香港国际竞争力有所减弱,但其现实优势及潜力仍不可低估,香港国际竞争力的领先地位不会因此动摇。

二、香港国际竞争力下降的影响因素

香港国际竞争力世界排序在IMD和WEF2000年报告中大幅滑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香港科技创新相对落后。为了反映知识经济的到来,IMD和WEF对2000年国际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作出重大的调整。WEF在测量国际经济竞争性的指标构成中,加大了科技创新能力的比重,列入了一个反映一个国家(地区)的技术开发能力与创业难易程度的“经济创造力指标”。并将其放在金融环境指标和国际化程度指标同等重要的地位。按照这种调整后的指标,2000年国际竞争力世界排序与1999年相比发生较大变动,那些在科技创新与人力资源方面有较好基础的国家(地区),其国际竞争排序有较大幅度上升,如美国取代连续八年保持国际竞争第一的新加坡,新加坡则屈居第二。香港则由1999年的第三位下降到第八位。由于香港国际竞争力体系指标中金融环境和国际化程度这两项重要指标都没有发生突发性改变,因此,香港国际竞争力排序大幅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经济创造力指标表现较差。经济创造力指标是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反映一个国家(地区)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的科学技术指标,另一部分是反映新企业创新难易程度的创业指标。从IMD历年报告分析看到,科学技术指标在香港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1992~2000年其世界排序徘徊在第二十二到二十五位之间。以研究与开发的投资额、研究与开发投资额占地区生产总额的比重、技术开发人力、研究机构数量等指标表示的科技开发能力来衡量,香港远远低于所有OECD国家及亚洲其他三小龙水平。过低的科研开发投资是香港科学技术水平相对滞后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香港缺乏科技基础设施和忽视科技政策,截至1997年,港府实际过去每年对科技投资额年均仅占本地生产总值的0.03%,大大低于韩国的1.84%和新加坡的1.27%。而且,香港的教育偏重人文科学,投入到工学系的教育经费低于人文系,科学技术人员尤其是高科技人才长期严重不足。据最近香港资讯科技网络工程人员协会的统计资料,目前香港每年实际缺乏的资讯科技人才超过1.3万人,其中半数一般是大学学历的操作人员。这显然难以提高香港本地技术创新能力。除科学技术指标以外,WEF报告所设立的反映企业将技术创新转化为生产力难易程度的创业指标,香港的世界排序均落后于亚洲其他三小龙,这反映香港缺乏对中小企业创业的有力的支持,及其科技创新在支持经济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