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范文

时间:2023-07-31 17:42: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

篇1

【关键词】语文教学;激活;教学观;课堂教学;活力;新课程背景

余文森教授指出,“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学观念对教学起着统率和指导作用,新课程的教学改革要求我们首先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学观念”。而语文以其广博的特点,使我们的教学目标具有了“全面性”;“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能力。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 学习语文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和民族共同语的 规范意识,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①我们不难发现,当我们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结构和容量等发生显著变化的时候,我们为每堂课制定的教学目标的数量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仍旧包含有提高道德品质、加强思想修养、培养某方面能力等几个目标。而当前的语文教学较为死板、缺乏激情,缺少活力。不能真正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学生没有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认为语文教学的突破口在于怎样激活语文课堂。

一、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质疑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但语文课堂老师口若悬河,不是最重要的。好的语文课,要改变“课文阐释者”的旧形象,创设学习情境,促使学生爱读书,爱表达,成为学生语言实践课,语言交流课。②学生质疑问题的精神是老师培养出来的。上《宋定伯捉鬼》时,我让同学们评论,大胆质疑。果然有同学说:“尽管这篇文章的课前提示中说表达的是人的智慧怎样战胜鬼,但我认为课文反映的这个鬼是个老实、善良的鬼,既没有伤害人的动机,也没有伤害人的行为,却被人所骗,将人背了一路,没想到遭人暗算,被弄死,卖掉,我觉得人的所作所为还不如这个鬼诚实磊落。”气氛宽松了,有价值的问题接连提出,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上《谁是最可爱的人》时,我先不做任何评价,让学生对文章的特点和我们值得借鉴的地方以评价家眼光谈了十多点,如结构、选材、抒情等方面。可以说,凡是老师一般能讲到的地方他们几乎都说到了,更可贵的是他们还提到文章的多处不足。一位同学说:“这篇文章出现用词上的重复是不应该的,在倒数第二段中,赞美志愿军战士时写到‘他们的灵魂多么地美丽和宽广’,期中‘美丽和宽广’与开头第三段中‘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重复。”提问题比解决更重要,更有价值,敢于质疑是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精神的体现,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这种思考的过程,对初中生来说是难能可贵的。没有评论家的眼光就像教徒读圣经一样的顶礼膜拜,是断然提不出问题的。

二、不断创造新的教学过程,运用新的教学手段,以引导学生尝试新的学习形式和学习方法

语文学科的趣味性较强,单凭照本宣科难以到达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运用多种方法,如在讲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我把全文分为四个板块:整体感知——精读课文——评价、探究性阅读——拓展训练。对于整体感知部分,上课开始先请学生唱或播放《童年》这首歌,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趣事,并说给老师和同学们听,以此导入新课。对于精读课文部分,指导学生反复读课文——自由读、跳读、默读、朗读。对于评价、探究性阅读部分,让学生将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教师可参与小组的活动,针对问题师生互动,全班合作完成。对于拓展训练部分,结合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作文、说话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并促进语文学习的生活化。

所以新课程教学中的教师既要充当电影导演,还要充当配角,帮助学生完成每一部电影,这样才能让学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特长,为了学生的一切时,一切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新的课程理念也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观,既要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也要使每个学生个体全面、和谐的发展,终生持续的发展等,一切为了学生,在伦理观上高度尊重学生,在行为观上依靠学生。另外要在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之时,并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还要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将来适应社会的素质。所以说教师们应该采取新的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只有学生们的兴趣被激发,整个教学过程才是其乐融融的。

三、大胆尝试,敢于探索,以激活语文课堂教学活力

改革创新的浪潮将五颜六色教学方法的贝壳冲向了教与学的堤岸,我们随便拾取一颗,都会将我们狭窄的讲台装饰得别开生面。从赫尔巴特的“五段论”(预备——提示——比较——概括——应用)到杜威的“五环节”(情境——问题——观察——解决——应用),到钱梦龙的“三主”方针(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材为主线),各路人马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教无定法”的实弹演练。但要记住,一节课只能恰当地运用一种教法或一种教学方法为主。要么进行点拨,要么组织讨论,要么进行辩论,甚至将竞赛机制引入课堂,或者将课堂变成剧院,变成创作间,变成凭学生任意涂抹的画布,变成师生间唇枪舌战的战场……不论哪种方法都能“吹绉一池春水”,换取“满园春色”。

总之,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我们要重建课堂结构,倡导和谐发展的教育,同时还必须提升教师的素质,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运用到讲课的过程中。将学生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自觉地学习。在硬件和软件环境都得到保障的前提下,语文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才可以得到提升。因此在贯彻新的语文教学观的前提下,需要教师、学生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可以使语文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这样才能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有实质性发展,也就标志着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功。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过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1-0102-02

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置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这种信息包括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等方面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自然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余文森认为,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传统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忽略了发现和探究,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压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影响了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学习状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因此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亮点。

语文教改势在必行。那么,语文教学应该如何适应课改精神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学走向“素质教育”,必须实现“三转变”。

1 教师内涵的转变:教书匠教育家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但在语文实际教学中,人们往往走入单纯“老师教,学生学”的误区。采用“一刀切”“齐步走”大运动量的办法“孜孜乐教”,固守着一套陈旧的教学观念,教师架空分析教材,照本宣科,成了教材的奴隶,为教而教的机器,毫无艺术性可言。这貌似对学生的关心负责,实则是对其身心和智力的极大压抑与摧残,是严重违背教育的初衷的。新形势下的教师,应成为科研型、专家型的教师。他不仅“能”教,而且“会”教;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了解相关的边缘知识;不仅要钻研新的理论、新的思想,还要善于总结在教育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与体会,并力求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指导自己更好地实践。正如马卡连柯所言:“离开教育理论我是不能工作的。”这一精辟见解,启示我们要认清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我们应从根本上实现由机器型的教书匠到艺术型的教育家的转变。

2 教学模式的转变:课堂教授型指导策划型

孔子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古今中外的大学问家都十分强调思考在学习中的作用。在旧的模式下,语文教学大都采用“保姆式”教学方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放手”。大到篇章,小到字词,全是老师说了算,“满堂灌,满堂问,一言堂”的局面随处可见。学生毫无独立性可言,只是一个个记忆的机器,它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我们必须打破旧的传统模式,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掌握材料(包括教参书),省去机械传输所造成的大量时间的耗费。课下自己吃、课上谈味道,课上应该成为学生各种理解碰撞、质疑创新的一方舞台。“随文成形,随课成形”,可以是“启发式”、“自学式”、“讨论式”,也可以是传统的“讲授式”,但完全可以让学生轮流过把“教”瘾,当然准备必须充分,教师指导、集中小组智慧是少不了的。

3 教学思维的转变:机械模仿创造性思维

篇3

【关键词】新课程 语文教学 创新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和不断深化,中学教师面临着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这种转变,是在前人丰厚积累基础上的转变。就中学语文教师来说,在教学中,既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合理继承,又要勇于创新,用崭新的视角看待新课程。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能与历史割裂,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中学语文教学,注定是继承下的创新与发展。新课程中的中学语文教学,依然重视基础知识。学生首先要在语文课上学习基本的知识和训练基本的读写能力,这种基本功训练十分重要,必须做到扎扎实实,因为最基本的训练是前提,否则一切“锦上添花”都只能是一句空话。

在新的形势下语文教学要想创新,就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让学生自学最大限度代替教师说教,拧干课堂的水分

书本上大部分知识学生通过自学都能够解决,老师讲解反而会耽误学生时间。平时需要老师讲十几分钟的内容,学生自学三、四分钟就可以了,我们的课堂存在大量水分。也就是说有的课堂教学多数时间里教师讲解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我们应该还给学生充分的自学空间与自学时间,用“自学”代替教师的80%以上的讲解。我们应拧去教师无效讲解的水分,把挤出的时间充分还给学生。

要想解决以上问题,语文老师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1.用学生的自学最大限度代替教师的照本宣科式的说教,拧出水分,把拧出的时间做更有意义的事。

2.用学生的最直接最原生态的自学体验代替教师传授的间接体验,把学生的原始体验看作是课堂生成的最科学的起点。

二、让学生训练最大限度代替教师讲解,解决懂而不会的问题

“懂而不会”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即“课上能听懂,课下不会做”,我们认为“听懂”与“会做”是两种不同的境界。为了实现人人“听懂”(意义建构)到“会做”(能力生成)境界的跨越,需要经过“获得--纠正--熟练--保持--迁移”等5个具体阶段。我们现有的课堂教学缺失什么呢?第一,仅仅注重获得(正确)而缺乏对生成错误的自我体验。课堂上沉浸在“正确”的虚假中,缺乏对“错误的阵痛”的感受。第二,课堂的有效训练远远不够,教师的照本宣科式的讲解用去了大量宝贵的时间,学生缺乏对“熟悉”、“保持”、“迁移”等环节的自我经历。

所以我们要做到有效地体验错误。教师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学习新课中把错误尽可能全面的暴露出来,让学生感受“错误”带给自己的“困惑”。“学生今天不在课堂上呈现失误,明天就会在考试中暴露问题”、“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暴露问题,在试卷上最低限度的减少失误”,让学生在真实的错误体验中寻找进步的起点。

有效的障碍突破。让“围绕学生的真问题进行教学”成为教师备课的一种意识、能力、习惯。针对学生自学中生成的错误,教师进行梳理、加工,成为一节课应该完成而且必须完成的“教学目标”,这个目标不是主观臆想的,而是动态生成的。教师围绕这些错误而产生的“教学目标”,设计“目标指向性强”的练习题。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围绕自己的真问题进行训练,一堂课成了围绕真问题、突破真问题、解决真问题的歼灭战。

有效的巩固训练。每堂课必须提供有充分的巩固训练的时间,教师围绕重点、难点、考点,精心编排习题,让学生进行有层次、有梯度的训练,在有效重复、有效突破中达到熟练境界。

三、让课堂最大限度成为学生自主活动的舞台,提高课堂的幸福指数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多数学生对上课的感受是麻木,迫于压力不得不上,无兴趣可言,希望有一个不太压抑的有表演空间的课堂。当“麻木”、“无”成为学生课堂的主流感受,一定是我们的教学观出了问题。在传统教学观念下,教师成了教材的传声筒,学生成了知识灌输的容器,陶行知曾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应的活动。我们必须重新给师生在课堂上的角色定位:教师是组织者、筹划者、引导者,调控者;学生是探究者、体验者、合作者、表演者。

在课堂上可以把学生粗线条的分成4类: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然后采取学生自愿建组和教师适当调整相结合的方法,把优秀生与一般生、良好生与较差生安排在同一组。成绩好的学生当“学优生”,负责指导和督促“潜能生”的学习,帮助“潜能生”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采用“师徒互助”的形式共同学习,相互讲解,营造“生龙活虎、欢呼雀跃、争问抢答、喜笑颜开”的课堂氛围。

四、积极评价,给学生以成就感

篇4

新课程目标应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课程设计应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因为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自信、科学态度和理性精神,比单纯只有知识更有价值。要改变只信教材,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让学生自己在尝试的情境中探索、思考、理解,把教学要求转化成学生自己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这是语文教师在新课程中必须具有的课堂教学理念。语文教师在备课时要对教材和学生进行综合的分析,把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产生哪些问题,指导什么,怎样指导列为备课的重点,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关注学生,备好学生。改变传统的“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怎样讲”的备课思想模式。语文教学流程有许多环节组成,环节互相关联,有着一定的先后次序,环节可以预设,但语文课堂教学如果一味地按照固定环节进行,不考虑动态的变化,那么必定落入僵化、机械、沉闷的泥潭。我认为,语文教学流程进度必须纳入鲜活的学情,灵活的因素,随机进行调控。语文课堂练习是巩固与运用知识的学习环节,也是学生理解所学内容,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习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更是学生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语文课堂练习活动中,设计多样练习的同时,应依据课堂教学过程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控,或增减练习的数量、或调整练习的要求、或交换练习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控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初中语文教学要在教学中优化教学方案,将语文教学结构最优化。教学机智是构建在对教育理论深刻领会之上的一种转化师生矛盾的艺术,是一种正确处理教与学矛盾的技能和技巧,是语文教师在课堂中机智而灵活地教育学生、化解矛盾、沟通思想、随机应变地解决课堂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保证语文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一种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的一个点头或一个微笑,一句赞赏的话,一声亲切、热情的指导,都会激起学生的学习的欲望。遇到有学生和自己对立时,要有足够的耐心,因为教师会意的一个姿势,一个眼神,或静默几秒钟,往往就可抑制顽皮学生的对立情绪。培养语文教师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发现力,能迅速捕捉到学生在语文课上的各种反应,能合理调节教与学的气氛。培养语文教师具有适应学生个性特点的各种思辨能力、具有处理不同个性学生之间、群体之间矛盾的能力。要求语文教师能针对学生的喜、怒、哀、乐及学习与生活情感的反映,展开积极思维,设计对策。

初中语文教学要围绕学生开展教学活动,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师要有主体意识,要求语文教师面向全体学生,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内外在表现、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效果作出反应,使学生始终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学习情况了如指掌,从而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培养语文教师冷静处置偶发事件、解决教学疑难问题的能力,要求语文教师能对此类问题作出准确判断,选择最佳的处理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达到学生心悦诚服的效果。培养语文教师控制和调节教学气氛的能力,重点是把握“教态”、调控“学态”能力。在语文课中,语文教师要创设让学生主动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建立解决问题的目标意识,形成学习的意向。让学生根据对问题的不同理解得出的不同结果、不同见解进行再学习,引导他们找出不同结果、不同见解的关键,调整思路,进行新的探索和评价。

篇5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1-0270-02

课程在教育中处于核心的地位,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主要是依据课程的要求来进行组织开展的,因此课程改革在教育改革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学作为课程的一个重要的实施途径,教学活动是否有效开展,势必对课程改革实施的成果有重大的影响,而要想教学活动有效开展,就必须有明确有效的教学策略,语文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采取有效的语文教学策略意义重大。

一、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教师、课堂、课本是传统的“三中心”教学理念,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题海战术成为了教学活动中主要方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见物不见人,严重地忽略了学生主体地位,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不到有效的调动,学习的内容严重脱离实际生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操作动手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受到严重的压抑,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健康全面的发展。

“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把学生、活动、教师视为新“三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需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师主要的作用不是要给学生传授多少知识,而是要观察学生、理解学生、倾听学生,成为学生的朋友,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内部以及外部),与学生积极互动,把课堂活动看成是教学相长的过程,而不是一家主导满堂灌的“单边活动”。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认识到学生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具有个体差异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二、把研究性学习应用于教学活动之中

传统教学方式的部分内容是和新课程的要求背道而驰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采取一种能和新课程要求相吻合的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所提倡的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方法。实践性是语文的重要属性,新课程标准将“综合实践活动”纳入到必修课当中,因此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应该把语文的研究性学习应用于教学之中。

(一)研究性学习的概念特征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是一种新型的开放式的自主学习方式,与“研究性学习”相对应的就是“研究性课程”,研究性课程是研究性学习实施的载体。“研究性学习课程是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的归纳、整合、开拓、提升;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则可以从学科领域细化、深化生活中的主题。”[1]“这种课程形态的核心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的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实践。”[2]“我国研究型课程是基于素质教育对‘研究性学习’的倡导而产生的,因此对研究型课程本质的认识离不开对研究性学习的考察,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探究的学习方式,而研究型课程则是一类专门基于研究性学习方式并为了更好地、全面地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课程载体”[3]

(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内涵

“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在教师的民主调控和启发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快乐地自主、合作探究语文现象,生成性地发现并掌握语文规律,主动整合并应用相关语文知识,创新性地去解决语文课题(问题和专题)并建构语文素养、张扬言语生命的一种语文学习方式。”[4]民主性、自主性和合作性、探究性、实践性、生成性和创新性是这种学习方式的显著特征,这也是新课程要求所在。

(三)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开展,从教师的角度来看,首先需要教师树立研究性教学策略,民主性、活动性、创新性、开放性等是研究性学习的本质特征,教师应从这些特性出发组织研究性教学策略。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开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应创设有利于研究性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善于营造情境,提出具有研究性的问题很重要,这是一项研究性学习开展的源头,有了一个好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发现有价值的研究性课题,教师可就现实生活中一个事件、任务等结合语文教学的内容加以扩展,确定有价值的课题。其次,在确定完题目以后,教师要告诉学生开展的步骤,这里也要和学生商量,不能是教师一人包办,在学生实施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发挥指导者作用,要明确学生已经进行到什么地步了,学生遇到了什么困难,取得了哪些成绩,教师都要明确,对于学生的困难教师要给予指导,对于学生的进步教师要及时鼓励。最后,是对于研究结果的反思总结阶段,在这里教师要和学生一起讨论,教师更像一个节目的主持者,学生是节目的主角,让学生积极思考,促进学生针对研究性学习结果积极地提问,明确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什么问题还有待解决,以利于下一次学习的顺利展开。

篇6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教学观念,思考

一、整合课程资源,建立开放的语文课程观

新《语文课程标准》站在时代的前沿,特别强调语文课程的建设应该面对今天的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现代社会实际,实现由概念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使学生在语文课的学习中,既能够掌握知识内容和技能,又能够熟悉社会生活,还要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特别是在课程的类型上,既从纵向的角度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结构体系,也从横向的角度涵盖了语文学种课程、语文活动课程和语文综合课程的内容。根据新课程的特点,教师在语文课教学中,要重新整合现有教学资源,以开放的语文课程观作指导,使语文课的教学不局限于课本和课堂,而是有选择地延伸到校园、社会、家庭以及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可以将教学的场所由实有的物理空间拓展到网络空间,充分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条件,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彻底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陈旧的时空观,通过语文教学空间的延伸去建构学生广阔的生活空间。例如,校本课程的开发,就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本地区的自然社会和人文实际,精选有语文价值的内容补充教材的不足,让学生能够学习贴近自己生活实际的语文课程,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索学习和自主学习。

二、营造和谐氛围,树立合作、对话的师生观

现代师生观的核心任务是民主、平等和对话关系的建立,只有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师生关系才有可能民主和相互尊重。因此,更新师生观,是新语文课程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首先要从研究学生入手,在了解学生需要的基础上设计语文课程的教学,真正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其次是要改变“注入式”、“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采取交流和对话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语文知识的学习和探索中来。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包括对教师的讲授和对教材的编写。

这样才能够真正改变语文课程教学呆板、守旧的模式。第三是要尊重并调动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情感,让学生愉快地学习。例如,可将传统的语文教学的“讲课”用“说课”来替代,甚至只是让学生“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体验作者或文中人物的真实情感、态度和价值倾向,让学生体验发现的快乐。如《背影》是朱自清描写父爱的作品,该文通过回忆父亲在给自己买橘子这件事,抓住一个特写镜头“背影”,把父爱的深沉写出来了,这比使用大量的“颂词”来写父爱要更感人,更有表现力。最后要平等地进行讨论和对话,师生、生生之间共同讨论相关问题,“讨论”的关键是“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生由于自身知识能力的局限,可能提不出问题或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这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启发学生去提问,切不可越俎代庖越位教学,直接替学生提出问题。应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因为提出和发现问题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能力、素质。

三、质疑问难,形成发现、探索的学习观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学生学习方式更多的是被动的,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课堂教学气氛压抑、沉闷。中国古代教育家历来倡导“学贵有疑”,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倡导发现学习。当前我国的许多地方的学校都在探索研究性学习,成功的模式如“杜郎口模式”,这些都是改革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的学习观。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回答自己所提的疑问,还应该引导学生自主质疑,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的思维习惯和特点,鼓励学生发现新问题,提出新看法,这是将语文课上“活”的要诀。当然,一个好的语文老师不仅要有广博的语文知识和良好的教育技巧,更要理解和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洞察学生心灵深处,这样才能使语文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思维实际,才能起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四、加强课堂训练,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观

加强课堂训练,不仅是避免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向学生满堂灌的一种有效方式,而且是一种教育思想。它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的精髓,体现了语文学科最基本的性质、特点、目的和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课堂训练,就能把学生放在主置,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要处于主导地位,把握好训练时间,精心确定训练内容,包括语文知识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美育、智力的开发和创造精神的培养等,恰当地确定训练重点,防止面面俱到。

五、多元评价,确立“三位一体”的质量观

篇7

[关键词] 备得深广教得淋漓学得真实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语文教学改革已经被广大语文教师所认可,所支持,并且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总结。近几年我市教育部门经常组织新课程培训,多次举行新课标语文教学活动。但是,普通中学的语文老师总存在一些困惑,新课程的课究竟怎样上?采用何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知识是我们送给学生的,还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完成的?我们组织的语文课堂的讨论是否真的有效?通过培训、学习和实践,我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获益匪浅。

怎样上好一堂真语文课呢?我教人教版九年级《谈读书》一课获得的体会就是备得深广、教得淋漓、学得真实。下面且听我详细谈谈。

一、教师备课时一定要备得深、备得广

备课,这一环节无疑是上课的前提和基础,不能充分地备课就谈不上好上课,更别说上好课了。教师课上的一言一行,是以课下的精心准备为代价的。那么,教师如何做,才能备得深、备得广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备文本。文本是备课和上课的依据,只有反复阅读才能让自己对其有体会有认识,便于选择参考资料。此外,对文本熟悉也便于在课堂上具体操作。一个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能云言八方之前,首先应该是能对课文里的语句信口拈来,而不是捧着课本读出来。我备《谈读书》一课时,先反复诵读文本,把课文读准、读熟、读懂。这篇随笔语言生动、简练,警句迭出。为了避免学生突然提出的文句一时找不出来的尴尬,我授课前把课文背了下来。然后对作者推敲、锤炼文字的匠心细心琢磨,让我不仅明白课文写了什么,为什么写,还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作者的表达技巧。当教师的思想与作者的思想一致了,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已成了作者的代言人时,教师才有可能选定和学生交流的话题,选定比较好的教法。

二熟悉教学用书。教学用书不仅为我们教师提供权威的教学资料,更重要的是每一课它都指出了教学目标和重点,这使我们的教学不至于全盘通杀。新课标的教材内容大增,可教学课时有限,不能做到面面俱到,也没必要面面俱到。我备《谈读书》一课时,通过查看教学用书,了解到此文是英国作家培根的著名随笔,文章短小精悍,但论述范围十分广,语言极其简练,几乎每一句都是名言警句,而且文章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来增强文章感染力和说服力。因此,我紧紧扣住教参的教学要求,抓住其提出的目标和重点进行教学设计,并设计出以下教学环节:(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2)再读课文,品析探究;(3)小结归纳,拓展延伸。这样既不至于被众多资料弄得头晕眼花,学生在学习时也学得少而精、少而透。

三备学生。教师要想在教学中达到期盼的效果,备课时就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不能离开了解学生这个重要基础;教师要想教会学生,必须先了解学生,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和困难。我备课时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年龄特点、语文素质、能力水平、班风纪律等情况,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了相应而适当的措施来组织教学。例如,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不同,我备课时设计适当的问题提问适当的学生,要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怀和自己在学习上的进步。

四备自己。“给人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这是对教师知识拥有量的一个比喻。可以看出一个语文教师不但要有教学用的语文专业知识,而且要对其他各门科知识的了解和涉猎。在学生的心中,语文教师应该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纵谈八方,能学贯中西。这就要求我们要多读书、多学习、多积累,使自己丰富起来,博大起来。如我备《谈读书》一课时,我把古往今来有关名人学者留下的读书名言用本子积累下来,并且作了点评。这样一旦有教学需要即可信手拈来,让知识服务于教学。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对老师充满信赖和崇拜,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可见,要想上好一堂真语文课,教师备课时一定要抓住以上四点,把课备深、备广。

二、教师授课时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教得淋漓

语文新大纲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民主教学思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应充分考虑学生发展的需求,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之中。那么,语文教师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教得淋漓尽致,让学生学得好、学得活、学得乐,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动”起来?

1.巧设导语,让学生“心动”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语的好坏,往往决定着教师的这堂课是成功还是失败。导语导得得法,导到教材的要害处,导到学生的心坎上,就能起到敲山震虎、顺风拉帆的作用。导语设计必须遵循两个原则:一是要切题,即导语设计必须从属教学内容,不能故弄玄虚;二是激趣,导语设计既要能够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兴趣,又能紧紧扣住学生的记忆力,唤起其浓烈的求知欲。如在上《谈读书》一课时,我采用引用及设疑导入法。我先以诗句导入课题:“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接着我提出问题:“我们是伴着书一天天长大的,请大家告诉我你喜欢读书吗?你读过哪些书?读书的过程有哪些感悟?”学生在下面马上活跃起来了,你一句我一句,可谓热火朝天。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就提出疑问,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这样,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也非常有利。

2.反复诵读,让学生“口动”

“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对于诵读的重视,已是吾辈之不及。朗读是一种眼看、手到、脑思多感官参与的活动,它不仅有利于对课文的感知理解,增强语感,增加语言积累,而且使人的精神人格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朗读教学突出教学内容的文本意识和学生的主体意识,强调作品本身的感染力,让学生主动地感知、探索、创造和积累,这与现行的新课程理念不谋而合。上《谈读书》时,我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味比喻、排比等修辞的效果,感受作者的精辟见解。自从我利用反复诵读的方法上《谈读书》一课后,我明白了对于美文佳作,文质俱备的经典篇目,利用反复诵读来觉悟、顿思,远比我们老师在课堂上提问、对话、讨论等等方式来的收获要多得多。并且诵读对陶冶学生情操、训练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有绝妙之功效。所以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坚持诵读。

3.设计探究性问题,让学生“脑动”

探究是学生认知的重要途径,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加以整合,学以致用,有利于保护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所以为师者要善于设计问题供学生探究,更要鼓励并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变“喂食法”为“觅食法”。在上《谈读书》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围绕课文标题进行探究,设置以下四个问题:课文围绕读书谈了什么?(感知内容)作者怎样谈读书?(理解写法)为什么谈读书?(体会感情)学习本文有何感悟?(感受评价)这四个探究性问题涵盖了课文的内容和形式。这堂课学生围绕这四个探究性问题开展积极讨论,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他们处于积极探索知识的学习状态中,既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说理方法,又培养热爱读书的品质,陶冶高尚情趣。通过亲身探究获得的知识是学生自己主动建构起来的,是学生真正理解、真正相信的,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4.重视学法指导,让学生会“动”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语言学家吕叔湘说得好,“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语文知识看似繁杂,其实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套路,将终身受益。我在平时教学中,注重学法指导。如上《谈读书》一课,教学生学习说理方法,体味其表达效果时,我先找出一段话进行示范,教学生思考方法,让学生模仿。在与学生交流时,我耐心倾听,不随意否定学生的看法,致力于创设和谐开放的课堂氛围。

可见,不管教师采用何种教学策略,只有让学生好学,让学生想学,让学生会学,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

三、学生只要在教师备得深广、教得淋漓的情况下,才能学得真实

检验学生是否学得真实有效,取决于学生是否掌握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只要教师让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借文本的语言,着重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做人。

篇8

关键词:积极互动 教学模式 学生思维 教学关系

一、理解课改目标,促进教师“身份”转变

新课程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中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再以“师尊”、“长者”、“夫子”自居,必须放下架子,转换“身份”,将自己置身于学生之中,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也就是说,教师应该由过去的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转换成“引导者”、“合作者”、“组织者”,其身份也应当是由过去的“老师”转换成“朋友?、“亲人”;应该注意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尊重学困生及有过错的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进步。无可否认,在过去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少的教师往往不自觉地走进单纯“教与学”的误区。采用“一刀切”、“齐步走”大运动量的办法,架空分析教材,照本宣科,成了教材的奴隶。这实际上是对学生身心和智力的极大压抑与摧残,是严重违背教育的初衷的。教师实现“身份转换”的另一个方面,就是要努力学习,不断进取,博学多闻,将自己塑造和锤炼成为新形式下的科研型、专家型、全能型的人才。要求做到不仅“能”教,而且“会”教;不仅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了解相关的边缘知识;不仅要钻研新的理论、新的思想,还要善于总结在教育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与体会,从根本上将以前那种“机械型”的教学转换成为艺术型、趣味型、科学型的教学。

二、探索教学规律,促进教学模式转变

在旧的教学模式下,初中语文教学大都采用“保姆式”教学,其最大的弱点就是“不放手”。大到篇章,小到字词,全是老师说了算,“满堂灌,一言堂”的局面随处可见。学生毫无独立性可言,只是一个个记忆的机器。根据课改精神,课堂教学的核心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不断优化。作为老师,如何让学生获取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才是课改所追求的重大目标。因此,在教学改革中,我们应不断探索教育教学工作内在规律,努力寻找能够让学生挖掘自身潜力,激发钻研兴趣的途径,‘大胆转变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大胆想象、设计丰富的学习环境。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我们必须打破旧的传统模式,让学生自己去掌握材料,省去机械传输所造成的大量时间的耗费。至于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我们不可以一概而论,要根据班级特点、学生个性、学习根底“随文成形,随课成形”。

三、更新教学观念,促进学生思维转变

教育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具有统领性和指导性的理念。我们必须明确这样一点,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不是被动地机械复制,而是积极地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这就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种满足内在需求的主动探索过程,而不是简单地把学生视为加工对象。因此,我们应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促进学生思维方式的转变,尤其是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意识。

在这种模式下,老师采用灵活多样的办法,使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维发生直接的联系。由此,教以学生为主体,既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又完成了学习任务,一举几得。教会学生学习,应当是所有的专业教师共同的也是首要的任务。三是强调学生的参与模式。交际语言观主张精减教师课堂讲解,扩展学生参与活动的时间与空间,并将学生人均课内活动时间量作为衡量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标尺。四是强调对个体注意的模式。由于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要求,教师应该尽量保持对个体的关注,鼓励他们树立不同的学习目标,采取不同的学习策略。通过采用这四种方式,我们会发现,学生的学习思维会发生很大变化:即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会大幅度提高,他们思考问题的能力也会大幅度增强,学习积极性也会空前高涨。这样,整个的教学效果将会令人不可思议的提升。

四、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促进教学关系转变

在过去传统的教与学的关系中,教师往往处于主体地位,教育过程的设计、组织都是围绕教师进行的。教师代表权威、知识和真理,是教育过程的主宰,教学关系是单一的。学生在这种教学关系中完全处于被“雕饰”、被改造的地位。人们对“教学”一词定义在“教”上,而在不同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学”,教学成了一种被动的、强制的单向灌输式活动。而现代教育理念质疑和挑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构建这一培养模式的教与学的关系,要求教育者在从事“教”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学”,遵循“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的原则,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重新调整教学关系。也许,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相对失去一些“尊严”和“地位”,但这恰好是让学生变成学习主人的过程,收取的效益强十倍甚至更多。在新型的教学关系中,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导,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导与主体是矛盾的统一:学生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引导,而教师的引导必须建立在学生独立自主的基础之上。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忽略了“教”,学生就会走弯路;忽略了“学”,教则面对学习主体而缺席。在教与学中,学生是有意识、有个性、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不是被动、消极的接受者。

篇9

【关键词】语文素养;美感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5-0011-01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对语文不感,读文章语感较差,口语表达词不达意,写作文是错字连篇,词汇贫乏想象力不丰富,就连那些思路清晰,智商较高的学生也存在视野狭窄,文章空洞,而美情欠缺的问题。这一切无不反映出学生语文素养低。由此观之,语文素养之于语文和学生的发展就显得尤其重要。

一、语文素养的认识层面

1、会么是语文素养?什么是语文素养,人们看法不一;比较有代表性的,当是人教版“实验修订本”的顾问、华东师范大学巢宗祺教授的观点。巢宗祺教授曾在由苏教版小学教材编辑部和江苏教育出版社组织召开的国家课程标准实验总结研讨会上说:“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平时在语文方面的修养,包括对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语言的积累、语感、思维,也包括一些语言能力,如识字写作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另外还有品德修养、审美情趣等。这些都涵盖在语文修养的范围内。”应当说这种提法与著名教育家华特所说的“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但又是对语文素养的更深层次的微观的思考。

2、语文素养是如何逐步被人们重视的?应当说,社会对语文素养的重视,董艳荣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它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语文素养”最早见于2000年版的初中、高中大纲,但是在这两大纲中,只各出现一次,而且与“语文素质”、“人文素质”、“语文能力”并列使用,意义不明确,地位不突出。这应是人们所说的大纲的过渡性的一个体现。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的刘贞福老师说:真正在语文教学思想上起革命性变化的,是2001年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它对语文素养的认识,在初中、高中新大纲的基础上大大推进了,那就是将语文素养视为语文课程基本理念中的核心理念、第一理念。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新形势下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二、语文素养的操作层面

1.培养学生对生活事件的敏感。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和《祝福》,这些文章也都是作者对生活事件敏感而义巧于为文的结果。这些生活事件,往往会成为“触发作家作意的激活点”,也是我所说的关于“对生活事件的敏感”的例子。在如何培养学生对生活事件的敏感这个问题上,我主张,第一,要教育学生注意自己亲身经历的。注意亲身经历,就是关注自我。第二,要教育学生注意自己读书时看到、想到的。注意所读、所想,就是关注社会。也就是说,要注意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这再两方面。

2、培养学生对心灵涟漪的敏感。我们都有过感激、冲动、悔悟等复杂的心理情感变化,我把它们总结命名为“心灵的涟漪”。大家还记得的《沁园春―长沙》吧?我揣测,从心理的角度分析,很可能是结合对当时的革命形势的认识,在看到“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等自然现象的同时,对这种生活的自然事件产生了心灵的涟漪,一下子勾起了他对“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感想。于是,便有了这篇大气磅礴的诗文。还有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作者开篇不就写出了“这几天,心里很不颇不宁静”这句被人们视为“文眼”。这样的例子很多,不仅写诗歌、写散文需要这种敏感的触发,写小说、即兴演讲等很多语文活动都需要这种对心灵的涟漪的敏感。在如何培养学生对生活事件的及时反思和深刻体验,并要有理性的思考,而不要仅仅停留在感知的层面。正如古人讲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就是这个意思。

篇10

情境教学通过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让学生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以期激活学习者的情境思维,从而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使以往简单的“灌输式”转变成一种互动的教学模式。

(1)激感。激励、唤醒、鼓舞学生,殷切地期待学生,坚信学生一定会成功,是真正引导学生开启智慧大门的闪光的金钥匙。在课堂中,充分运用语文教学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愉快学习,教师就会捕捉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多给学生鼓励,理解他们,公平地对待他们,从而准确把握学生的情感脉搏。学生会从教师的爱中获得信心,获得力量。

(2)训练感觉。实践证明,感觉的训练,使学生对周围世界日渐留心敏感,因而拓宽了他们进一步认识世界的通道,并成为他们的创造力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教学中努力做到以充沛的感情、专注的精神、丰富的想象、生动的语言、高度的概括力创设情境。从各方面感染学生,使学生耳濡目染,激起学生学好语文的情绪。

(3)融入情境。在体验的乐趣中陶冶情感。情境教学是一种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热烈的情绪、把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使教师与学生、教材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情感互动,从而达到“以情动情”的效果。

二、以质疑提问的语文教学模式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学生的创造力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创新的精神,另一方面是创新的能力。课堂是学生创造力成长的主要园地,课堂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激发引导学生的想象力,在想象的基础上让学生发挥创造力。学生最大的乐趣也在于幻想,每一个学生的心都是一个充满幻想和想象的神奇世界。教师的教学应着眼于童心的释放,鼓励儿童好奇心的张扬,使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发展。

课堂中鼓励质疑,培养多向思维能力。疑问是课堂中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学生在课堂中,只要对知识有疑问都可以提出。有的教材中,往往一个学生对其中的一点提出疑问,还有更多的学生从多个角度提出不同的问题,学生在根据不同的问题来分析,找出答案,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

三、活动型的语文教学模式

(1)语文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创新教育的语文课堂中,把语文知识紧紧地和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因为有生活,才有感受;有实践,才有体验。教师适当安排一些实践活动,并注重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体验,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讨论、交流、欣赏、参观访问、操作实践、调查研究等活动及喜闻乐见的游戏来丰富学生的感知,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探索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并注重对活动过程和方法的指导,使活动过程不断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使活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为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发挥作用。

(2)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创造能力。语文教学应当充满情趣,充满乐趣,充满活力。要根据年段的不同、课文的内容和形式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要把行之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形式引进课堂教学。画面感强的课文可以读读、画画,诗歌可以读读、背背、唱唱,童话和情节曲折的故事可以读读、演演。学生在画、唱、演中,不仅能加深对课文内容、思想、情感的体会,而且能发展语言,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综合型的语文教学模式

(1)把音乐带入语文课堂:音乐具有强烈的情绪感染作用,能调动人的情绪反映。在语文课中相应地引用音乐,将更好地辅助教学。如欣赏课中,我们一边听音乐,一边欣赏古画名诗,如痴如醉的音乐无形牵引我们的思想进入画境,感受诗中的精神,画中的韵律,更强烈地激感。这样不仅使学生感情上产生共鸣,并且提高了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