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哲学内容范文

时间:2023-07-31 17:42: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政治哲学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政治哲学内容

篇1

【摘要】高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高中政治的课程安排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探究的能力具有很大优越性。本章主要讨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探究性的教学目标,并根据这些教学目标的进展做一些探究性扩展,帮助学生的理论的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学生探究能力培养和提高

高中政治课程在改革的背景下,它的教学理论和我国的国情紧紧结合,它的教学形式紧跟时代步伐,根据热点不断变化,这正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以及提高探究能力的最有效方法。高中政治教学筵席了普遍教育的教学模式,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积极引导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热情的调动学生的探究性思维为增强探究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对高中政治探究性教学的一般论述

1、高中政治在一定程度上较难理解,涉及的层面较其他学科较繁琐,较复杂,因此,学生应该充分对教材中的理论知识有深层的理解的基础上,还要进行实际的探究性活动,让政治的课堂气氛被活跃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

2、提高学生的探究性教学,必须立足于对高中学生本身的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带动课堂,让老师监督课堂,积极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获取学习信息资源的能力,从而将获取的有利知识应用到政治学习中,提高政治探究性能力。

3、高中政治的探究性教学要求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学理念主要是把高中学生看成一个实际的整体,并在整体的基础上融入一些部分的东西,比如:个人的创造性思维,个人的探究性能力等。另外,要把学生的行为习惯与学生的整体形态结合起来,化成有机的统一体,关心学生的学习感受,让学生对高中政治课程问题不仅仅局限在探究上,而是更注重解决问题的能力。

4、老师不仅要提高学生政治的文化课程,而且还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让学生表里如一,从内到外都有政治教育做后盾,增强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二、高中政治探究式教学目标的确定

自高中政治采用新课程的教学模式之后,达到了“教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三位一体的教学目的,让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知识觉悟上升了一个新的层次。高中政治探究性教学的教学目标主要从这几个方面体现:

1、知识目标。举一个简单的高中政治的例子:以哲学课程的学习为例。A、高中政治教学中需要学生了解的知识:(1)哲学的由来;(2)哲学的发展变化;(3)哲学在各个国家的不同观点;(4)哲学的分类;(5)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B、高中政治教学中需要学生理解的知识:(1)哲学的含义;(2)哲学的命题;(3)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唯心主义;(4)哲学的两大基本观点:可知论与不可知论;(5)哲学的意义;(6)哲学的影响。C、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通过对哲学的初步学习,对问题进行的实际应用:(1)结合所学的哲学知识,探究一下我国经济全球化体现的观点;(2)结合当今热点问题——,用哲学理论进行分析;(3)我国近几年少数民族出现了动乱,结合哲学中的相关的信息进行解说;(4)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富足,用哲学的知识进行阐述;(5)结合典型事例,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说明我国实行对方开放的进程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意义

2、能力目标。A、哲学上通常将:对待问题要进行全面、具体、辩证的分析,形而上学的去解决问题是错误的。例如,对待我国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的问题——,在这里我们想到的就不仅仅是哲学上的观点了,还有许多现实因素。B、哲学能够解决许多问题,但是也不能忽视其他的解决问题的手段,例如:对待我国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的问题,就必须将以前学过的市场调节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的相关知识也要一并用上,这样才能达到具体、全面的目的,让政治知识综合运用,融会贯通。C、有些问题,虽然是热点问题,但是,受教材的限制,并不能对它们进行完全的解读,这时教师就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搜索网络,寻找热点资源,用实际例子与政治的理论知识相结合,开阔知识,提高政治学习的探究性。

三、高中政治探究教学模式的开展

篇2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综合实践课;践行反思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9-079-1

在我们目前使用的人教版高中政治教材中,综合探究课是其一大亮点。综合探究课倡导探究性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同时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探究,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的学习精神。笔者在近年的政治教学中,对综合探究课也作了一些探讨。

一、高中政治综合探究课概述

1.高中政治综合探究课的释义

按照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以人为本是我们必须贯彻的教育理念。高中政治所设置的综合探究课重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通过增强学生的信息搜集、获取能力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对此,综合探究课强调学生用多种方法去探讨我们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活等出现的实际问题。

2.综合探究课的内容设置

人教版的高中政治综合探究课涉及的内容有很多,其中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以及生活与哲学这四大板块。每册教材各有四个单元,每单元各有一个综合探究的主题。高中政治综合探究的内容丰富,为教师构建政治学科的知识体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同时也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范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高中政治综合探究课的特点

要利用好高中政治综合探究课这一资源,教师就要把握好这一探究课的特点。笔者认为,人教版的高中政治综合探究课有如下几个鲜明的特征:

1.贴近生活,主题有探讨的价值

人教版的高中政治的综合探究所选取的主题大多贴近生活,其探究的情境和问题的设置也和生活有密切关系,有一定的探究意义。比如从“正确对待金钱”到“走进哲学,问辩人生”,从“肩负强基固本的文化使命”到“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这些都是学生平时能接触和感觉到的内容,学生的个人发展和社会的整体进步都离不开那些问题的探讨范围。这种真切和生活化的材料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拉近学生和政治这门课程学习之间的距离,使之能将政治理论用于解释和指导实践。

通过对人教版政治课程的综合探究课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政治课的教学重点不单是以前传统的政治理论和概念,还包括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综合探究课程的开展,来帮助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综合探究课是理论知识的总结和升华

按照人教版的高中政治书的编排,综合探究课被安排在每单元的结尾,是该单元重点知识和内容的总结和升华。每个单元的理论课和综合探究课之间有着相互关联和促进的作用,理论课为综合探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综合探究课是理论的具体应用。比如《生活与哲学》这一板块中的“走进哲学,问辩人生”中,既总结了美好生活和时代精神等课程内容的主要思想,又将上述理论课中的观点加以深化。在政治教材的结构上,综合探究课在拓展同学们视野的同时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3.多样化的综合探究课

人教版的高中政治综合探究课的第三个鲜明特点就是探究课的形式多样。比如《经济生活》这一模块是新课改后学生首次接触到此类内容,因此教师专门明确了探究活动的目标,给出了一些探究的建议,明确了探究的方向和研究路径,旨在使高一新生了解综合探究课的具体操作。之后的《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等模块的综合探究课就与《经济生活》不同,如《文化生活》模块较之《经济生活》,减少了探究方法上的叙述,丰富了探究的内容,以更多的事例材料来提高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

此外,综合探究课的载体也更加丰富,除了有最基本的文字资料外,还包括许多图文并茂的资料,这些资料的趣味性和可读性都更强,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政治教学内容的把握程度。

三、如何利用好高中政治的综合探究课

1.重视开展综合探究活动

在新课程理念下,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模式备受大家的推崇。综合探究课正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和全面素质而设置的,因此教师要重视综合探究活动的开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就会综合利用体验式和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勤于探索和勇于创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精心设计综合探究的课题

篇3

一、以良好的课堂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高中政治教学也是如此。高中政治课程教学内容涵盖丰富的哲学知识、经济知识和政治知识等,这些知识都是学生今后学习、工作、生活所常常接触且必须掌握的知识,因此,学习这些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高中生尚未真正走出校园,迈进社会,故而对政治、经济、哲学等方面了解不多,这就给政治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对此,就需要教师在开展新知识教学之前,采用合理的方式进行课堂导入,利用学生对新知识猎奇的心理,在第一时间内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再层层深入,最终实现有效激趣。比如在进行“量变引起质变”这节内容的教学时,我在课堂刚开始时,就先通过设问的方式进行课堂导入。我先是抛出这样一个问题:“水滴石穿、集腋成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几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它们之间有相通的地方吗?”与“量变”、“质变”这一哲学概念相比,上述几个成语是学生之前学过的知识,且高中生大多已经具有充足的理解能力和联想能力,因此以设问的方式,用“已知知识”联通“未知领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且事实证明,这节课不仅成功地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而且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带动和感染更多的学生参与知识的讨论。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来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实践证明,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打造一节高效课堂的重中之重。在高中政治教学课堂上,教师既是引导者,又是参与者。作为引导者,教师充当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而作为参与者,教师就应当将放下教师的姿态,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用个人魅力感染学生,让学生在喜欢老师的同时,能“爱屋及乌”,进而喜欢上政治这门课程。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设置提问、交流等环节,鼓励学生踊跃参与讨论与交流,同时在活动中,教师要怀抱着真诚的心,将自己的想法与学生沟通。

三、积极采用多媒体手段来增强课程本身的趣味性

高中政治课程不像数理化学科那般有趣,相反,高中政治不仅内容严肃、枯燥,而且逻辑性强,不易于理解。但高中政治所教学的内容,恰恰又是与国家政策、方针及价值观念等息息相关,课程的重要性自不必说。处理政治课程内容本身局限性与其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这一矛盾,就需要教师积极地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方法,打破政治教学“枯燥无味”的局面,从而创造出丰富有趣的高中政治课堂“新面貌”。其中,最典型也较常用的方式就是结合现代多媒体技术,通过将晦涩、难懂的政治知识导入多媒体进行“加工”,进而变抽象为具象,化复杂为简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高中政治教材中含义深奥、概念难懂的内容。比如高中二年级的政治教材中有一节《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针对这样一节抽象的知识教学,如果没有采取合适的方式方法进行教学,则很容易使课堂陷入空洞、无趣的境地。作者在备课时,就意识到这一问题,于是在备课过程中就决定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实践操作中,作者先是选择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最美女教师的实际资料,运用多媒体进行播放。学生在观看视频过程中,为女教师奋不顾身地救助学生而自己不幸牺牲的事迹所深深打动,每一个学生的脸上都挂满泪水。从观看视频中,学生的情感受到启发,这时作者再将新课所要讲述的抽象理论与之相融合,使抽象知识瞬间转变成为催人向上的力量,最终完成教学,取得良好收效。

四、将趣味教学理念贯穿政治课堂始终

篇4

【关键词】新课改生本理念高中政治教学

引言

生本教育的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与传统的教育模式不同,生本教育理念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教育者能在生本教育的实践中体会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享受教育的同时,充分理解教育的真谛。让教师明白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是作为教学的引导者以及知识的传递者,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是教师真正目的,教师的职责不是教学生学习,而是教学生学会学习。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必须贯彻这一理念,通过帮助学生拜托依赖心理,教导学生主动学习知识,才能让学生摒弃旧观念,接受新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提高学习质量。

1.生本理念的基本内容

生本理念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方式,它是指为学生自主学习而创设的教育理念,核心是一切为了学生。生本教育提出,人的情感和感悟是比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为重要的理念。针对学生而言,感悟是人精神与生命的主要标志,学生学习的主要部分是学习感悟,而不是积累知识。生本教育提倡以实践性和开放性相结合的探究式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感受生本理念的同时,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才是学生的主体,只有通过自身去感受学习,才能让学生真正领悟学习的真正含义[1]。生本教育提倡减少频繁的考试,通过提高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长期频繁的考试会干扰学生成长期的成长,应该鼓励学生通过素质教育考核,通过积累生活中生动、自然的感悟的积累,以提高综合素质水平。生本教育能够最大限度突显学习的自主性,以发展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通过创新和实践,使学生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2. 新课改本理念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实践

2.1新课改生本理念下对高中政治教学备课的实践

生本理念的要求是教师要以学生为本,这一理念针对教学而言应该从备课环节开始,备课环节是教学过程中的首要环节,在课程开始以前充分做好准备工作,是优质教学的开端,是教学课程做到胸有成足的重要准备,所以生本理念下的高中教学的备课应该脱离教材本身,在原有教材基础上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兴趣出发,结合教学内容,与热点时事相结合,改变传统局限于教材的缺点,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做到教学内容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让高中政治课堂不再乏味[2]。

例如,人教版高中政治中,针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经济危机全球化”这一章节时,教师在备课期间可以搜集相关资料,针对经济全球化这一理念的概念、产生原因主要体现进行阐述,然后对其经济危机的造成原因分析,将历史上重大的经济危机加以列举,对经济危机全球化这一理念进行多角度讲解,以便让学生在课堂上了解到经济危机全球化的严重后果,体会到只有发展经济才是发展国家的必由之路。

2.2新课改生本理念下对高中政治教学课堂的实践

课堂是贯彻新课改生本理念的重要环节,高中政治教师必须认识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高中政治课堂上的学习不应该局限于课本,更不应局限于教师的讲解,而应该通过自主学习加以延伸,通过课堂学习真正理解相关知识的概念和深刻含义,学会用辩证的角度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高中政治教师应该在课堂结合实际生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让学生明确了解到自己才是课堂的主体。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使学生在愉快而又轻松的环境中学到知识[3]。

例如,某高中政治教师在讲解人教版教材中“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这一单元时,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结合传统文化的实例,加以引申,让学生联想到传统文化中的古诗、书法、绘画、服饰等、再由教师进行引导,通过本土文化、民族特色进行讲解,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同时,学习政治知识。

2.3新课改生本理念下对高中政治教学课后的实践

新课改下的生本理念以布置作业为主,帮助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知识巩固,强化。通过改变传统高中政治作业的偏重偏难的问题,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理论,要做到既让学生脱离作业的苦海,又能真正理解所学的知识,以达到“减负增效”的效果,这不管是对于学生当前的学习或者是日后看待问题的理念,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例如,某高中政治教师在讲解人教版教材中“生活中处处有哲学”这一章节时,在结束这节课的教学后,教师可以通过布置“生活中的哲学有哪些?”这个问题作为课后作业,将生活中的哲学进行分类,举例说明。通过将全本同学分为小组,让小组组员通过查找资料的方式进行回答,并在下节课对学生的搜集成果进行汇总,这样的作业趣味性和操作性都很强,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能够增加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通过自主积累了解生活中处处有哲学这个理念。

3.结语

高中政治教学必须将新课改生本理念为主要理念,以一切为了学生这个概念融入教学工作,改善以往政治教学枯燥乏味的形象,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政治知识。

参考文献

[1]郑金洲主编.生成教学[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篇5

关键词:高中政治;高中教育;研究式学习

一、研究式学习的含义

所谓研究式性学习主要是指利用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主进行学习。研究性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从整体角度分析,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包括两方面,分别是“研究性”与“学习性”,研究性学习的重点为指引学生学习。此外,从学习角度分析,研究性学习是“在研究中学习”与“在学习中研究”的结合体,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不仅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并且对提高学生的思维意识与学习成绩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高中政治学习中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应用

高中政治学习是高中阶段极其重要的课程,是学生日后迈入高校、走向社会的基础。众所周知,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高中政治教育所采取的教学方式为填鸭式教学,对学生的思维开拓有所限制。而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积极融入研究性学习,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自主学习意识。

(一)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学习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模式具有适用性,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增强。虽然新课改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的地位发生改变,但是在教学中教师仍旧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进行基础知识的指导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的指导包括对学生进行政治基础理论知识的指导以及政治学科专业背景知识的指导。在指导学生掌握政治基础理论知识的时候,教师需要指引学生运用自己所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展开研究与讨论,让学生能够在整个学习过程之中将自己所学习到的内容进行整合。一般而言,高中政治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指导的时候,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方式会逐渐形成,并且会逐渐形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良好习惯。比如在讲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的时候,政治教师需要给学生理论指导,让学生通过自学将教材中的哲学命题进行掌握。总而言之,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方式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学生日后学习政治知识的载体。

2、研究方法的指导

由于高中政治牵扯到哲学等内容,内容比较抽象,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枯燥乏味的现象,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较,研究性学习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高中政治教学之中教师需要选择最为恰当的教学方法,根据笔者自身多年执教经验,所包含的指导方法有:对科研方法进行介绍,让学生掌握科研方法的种类,在学习中能够真正做到有据可循。加强对资料收集方法的应用,在研究性学习之中学生需要自己掌握材料,自己查阅相关的资料书籍,获取答案。所以在高中政治教学之中政治教师要让学生清楚了解到有哪些研究方法,如何让学生正确使用这些方法,这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关键所在。

3、思维方法的指导

研究性学习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变被动为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自主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实质角度分析,学生思维方式的变化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并非仅仅通过几天、几个月的时间便可以发生转变,所以高中政治教师在对学生思维进行转变的时候,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不同的方案。学生在前期阶段需要通过尝试性实践,并且在经过一段时间练习之后能够熟练使用。所以可以说思维方式的变化需要依靠学生的思想与物性。

(二)教师对学生开展绩效评价

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政治学习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习惯。

1、可以改变学习方式

在研究性学习模式下,高中政治教师并不在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人员所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学生不仅可以学到课本上的知识,并且还可以接触到更多的政治知识、时事内容。最为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习惯以及思维方式。

2、可以激发其学生的学习兴趣

将研究性学习方式融入其中能够改变传统被动式学习方式,学生不仅有了自己学习内容的机会,并且对政治内容的学习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喜欢的问题发表见解,与教师、同学进行讨论与分析。经过实践证明,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政治教育中的应用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比如在学习《经济生活》的时候,高中政治教师可以设定农业的重要性,以此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自主思考中将理论知识与国际政治热点相互结合,并且可以利用课本上的知识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与探究。

结语:

综上所述,研究性学习是新课改的发展产物,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十分明显的推动作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并且能够推动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国家时事政治相互融合,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开拓学生的思维,值得在教学中进行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清华.高中政治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探究[J].学周刊,2016,06:63.

[2]杨静.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J].赤子(上中旬),2014,13:115.

[3]林金香.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07:188-190.

[4]郭宝龙.研究式学习方式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成功(教育),2011,21:122-123.

篇6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一、认识高中政治教学

高中政治课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学科,同时高中政治课程还肩负着强化学生的爱国意识、完善学生的哲学、经济知识体系和培养一定的精神文化素养的任务。因此,高中政治课从某一个程度上看是一门信息包含量极广,同时具有较大难度的综合性和科学性的课程。

有不少教师认为政治教学其实就是简单的告诉学生我们国家现行的政治制度、当前的一些基本的经济现象和文化现象及教授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哲学知识。其实不然,高中政治是一门充满艺术性和挑战性的科目。而如何获得高效的高中政治课堂,一直是每一个从事高中政治教学工作的教师的最大心愿。

要构建高效的高中政治课堂需要教师合理地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方案,探索出有力的教学途径从而帮助学生获取有关的、基本的政治知识,同时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要使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得到完善,使得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爱国心得到进一步的激发。高中政治课堂应该担负起历史和时代的教育使命,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均衡发展承担相应的责任。

但是当前的高中政治教学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认识不恰当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普遍都有一种逆反心理,越被教师所提倡和肯定的,他们越反感,甚至憎恶。因此,很多学生认为高中政治就是一门宣扬马列主义、思想的课程,是一门非常枯燥乏味的思想理论课程,其实不尽然。

当然,学生存在这样的错误认识是正常现象,毕竟自小学的思想品德一直到初中的社会课程多数内容是在教育学生如何做一个社会主义的好公民,学生从小听到大,都厌烦了。但是,高中政治教材的内容是有很大不同的,其中有对政治制度和我国现有的政治现象的介绍,有哲学知识和经济学原理的介绍,有文化相关知识理论的介绍及中华传统和先进文化的弘扬。而这四大部分的知识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完善学生的基本常识,提升其能力发展,实现一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认同。但很多学生存在的错误认识,使得学生对政治学习产生抵触心理,甚至滋生了厌学情绪,这都是需要教师加以重视并采取措施进行修正的。

2.师生之间缺乏基本的交流

教师只有掌握了学生的学情才能够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正所谓:“教学相长!”教师和学生如果缺乏基本的交流,那么学生的学习近况教师无法掌握,教师的教学目的和计划也很难落实到位。这样就不利于教学相长,也不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不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存在的这些问题必须重视,也必须得到解决,这样高中政治这门具有一定难度的综合性课程才能够顺利开展。那么在当前教学环境下,政治教师该如何做才能够将高中政治这门带有一定艺术性的高难度课堂教好,同时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呢?笔者总结自身多年教学经验的得与失,提出以下几个观点看法仅供参考,希望能够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高中政治课堂进行有效教学的策略

1.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纠正学生错误的观念

高中政治这门学科的特殊性,使得学生对这门课程并没有太多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进行日常的政治教学之中,一定要注意培养起学生对高中政治学习的兴趣和激情,从而扭转学生对高中政治这门学科的错误认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政治学科的求知欲,有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即“让生活走进课堂,让课堂释放情感”。

例如,在讲述我国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时,教师可以引用当前国际和国内普遍关注的“中菲黄岩岛事件”材料。课前收集整理黄岩岛事件发生的经过,可找出相关的新闻图片资料和一些媒体的报道评论,着重展示我国政府对黄岩岛事件的立场和态度。这些客观的真实性的时政新闻材料的展示,让作为热血少年的高中学生从心底里燃起对祖国的一种热爱,对国家和领土的一种关注。然后,给学生一点时间,让他们表达自己对此事件的观点和立场,释放自己的情感。学生探讨地非常热烈而投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去关注我国政府的观点、立场和措施,思考为什么,从而明确我国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及原因。当然学生所表达的看法是有偏颇的,但这过程就是让现实走进课堂,激感,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过程,能够逐步转变对于高中政治科目的认识,同时也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有关知识的学习之中,使政治课不沦为空洞的说教课,取得更大成果,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创设合理情景,帮助学生能力提升,实现“让知识提升感受,让感受反思生活”

高中政治的材料题难度较大,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所以,教师进行高中政治教学还需要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实现能力的提升。

高中政治进行情境创设,主要可以通过时政情境、生活情景、探究式的问题情景的创设来帮助学生实现能力的提升。

创设时政情景主要是通过一些时政新闻来引入有关的学习内容,从而借助时政新闻来刺激学生的大脑细胞,激发学生的思考,从而提升学生的能力。创设生活情景,主要是将生活中的一些情景引入教学,让教学内容与生活相联系,使得学生感受到政治还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同时,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且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学科知识应用能力。

例如,进行到“生活与消费”这一部分的内容学习时,教师可以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如:非典时期,很多人疯狂的抢购醋,导致醋价暴涨。因为贴近生活,学生都会感想多多,让学生先得出某些结论。但学生看法很多是不成熟甚至片面的,再明确经济学原理如何进行解释的,在理论的指导下,重新分析认识事件,纠正错误的思想观点,让“知识提升感受”。这样的与生活相联系的方式使得学生觉得理论具有真实性和可感受性,且有一种切身的体会。并且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够对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更好地做出判断,也使得所学习的“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有一个更加深刻的印象。

通过多种情景的合理设置,学生对政治学习的好奇心得到增强,同时这些具有一定探究性的开放问题的设置,使得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能力得到提高;也有利于运用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提升。

3.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要“规划一个主动学习的路径”

学生是学习和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角,而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引导者。在高中政治的课堂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但要实实在在地确立学生在政治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是不容易的。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密切关注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突出学生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主体性地位,使得学生能够在其中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翁,能够在学习之中得到一种满足感,此外,主体性地位得到突出后,学生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并且获得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而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将随之得到提高。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首先需要教师在心理上融入到学生中,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有一种归属感,使得学生在心理上靠近教师,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使得教师能够更加清楚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及时给学生以必要的帮助。

然后,就是在课堂具体的教学之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主要可以尝试通过转换角色的方法来实现,即变之前的教师讲、学生听和教师问、学生答的传统教学模式为教师听学生讲,教师回答学生的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这样展开,例如:进行“影响价格的因素”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时,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将该部分的教材进行浏览,然后教师请学生讲一讲自己初看这一部分的内容得到的印象有哪些。很多学生可能有印象的还是“商品、价格、价值”这几个大的方向,但是一些具体的小问题还并不是很清楚。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学生5到10分钟再将教材内容进行细读,并要求学生将其中的重要知识点和自己的不理解的地方找出。学生仔细看完教材后,对于教材的重难点,如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关系、价值量的决定、价值规律的内容等有一个大致的认识。同时学生很有可能会提问,如: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那么为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呢?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时间如何进行区别呢?价格与价值的不一致情况等。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重点部分重新进行梳理知识点,帮助学生加深对该部分知识的印象和了解。同时就学生所提出的疑问,教师并不着急回答,而是请别的同学进行回答。最后教师在同学解答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解释和深化。

这样,对于该部分知识的学习,学生经历了:“预习、自己的深化学习、思考、提问、回答、深入回答”这样一个过程。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掌握得到加深,记忆的牢固性也得到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在凸显出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基础上获得提升。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就要在教学中尽可能给学生规划一个主动学习的思想路径,就好比有专家说的,坐别人开的车走十遍,不如自己开车走一遍,对这条道路来的更熟悉和对路边的风景印象更深刻。教师对知识讲解几遍,可能不如学生自主探究一遍知识生成的过程来得更有效。

4.教师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堂课程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教师要对时间进行合理的分配。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提问以及教师的深入引导讲解是教学的主体部分。但是由于这种教学模式是学生为主导,但是学生对教材把握的准确度并不是很高所以还需要教师在学习结束后,抽出3至5分钟帮助学生对有关知识点进行梳理,从而帮助学生更全面系统地掌握好该部分的知识。还是以“影响价格的因素”这一部分的内容为例,教师引导学生对该部分知识进行梳理后,学生会发现这部分的知识点和需要注意的地方主要有:

A.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B.影响价格的因素

C.价值量、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D.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表现形式及作用

这些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可以采用知识框架结构体系,形成明确的知识关联系统,为学生更好地深化学习和记忆落实提供了简明扼要的大纲,同时也是在帮助学生培养一种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小结

做好高中政治教学工作是一项有难度且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当然除了上述方法外,笔者认为政治教师还需要多与学生交流,多从学生的言谈中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学习情况,并且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高中政治的学习。

当然,进行高中政治有效教学的策略肯定远远不止笔者所列举的这几项。同时,笔者也坚信只要肯探索,肯多从实际的教学中进行总结,高中政治教学就会不断有新的更好的方法涌现出来,并且能够不断提高高中政治的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聂敏,夯实基础 提升能力——浅析高中思想政治有效教学,现代阅读,2011年12月,第12期

[2]宋蓬勃,谈如何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学周刊·教育科学(教学研究),2011年第3期

篇7

一、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提问是激发学生好奇心的重要途径。有了疑问,学生才有了探索的欲望,继而产生学习的动力,才能顺利开展后续的学习活动。所以,老师在政治教学中要先抛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自主思考、深入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收获的喜悦,产生学习兴趣。但高中学生积累的生活经验有限,老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决不能抛出理论性过强的概念性知识,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是要联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出易于理解,且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贴近的问题。比如,学习高中必修4《生活与哲学》中“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播放陈奕迅的歌曲《十年》,让学生仔细听歌词,或者让学生跟着一起唱。播放歌曲一是能活跃课堂气氛,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歌曲中,且《十年》是一首比较经典的流行歌曲,大多数学生都会唱;二是能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之中处处蕴藏着政治学知识,激发学生对身边事物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对高中政治的学习兴趣。

二、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是近年来应用得非常广泛的教学方法,在高中政治中合理运用,能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让学生融入课堂教学中,便于学生对政治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也能让学生真正掌握课堂主动权,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创设情境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模拟情境。比如在学习《经济生活》中价格与价值相关知识时,可以让两位学生分别扮演买家和卖家,模拟交易^程。学生要分析商品的价值,对物品进行标价,两位学生在交易的过程中,对商品的价值和价格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老师也可以在课堂中讲述与课堂知识有关的寓言故事、时事新闻等,将学生带入到情境中。例如,在学习必修4《生活与哲学》中“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相关知识时,老师就可以给同学讲述“按图索骥”的故事,引入课堂教学主题。寓言故事本身就有比较强的趣味性和教育性,故事情节相对比较简单,便于学生的理解。第二种是图形模拟情境。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有时可能受教学内容或教学时间的限制,不便开展情景模拟,这时老师就可以用图形模拟法,用图片、视频等视觉信息为学生创设情境。

三、丰富课堂活动,活跃课堂气氛

篇8

一、充足的课前准备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要上好一堂课就必须要注意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在课前准备中,教师不仅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具体内容进行备课,还应该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按照学生的学习好坏与否来决定教学设计。

例如对《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这部分内容做课前准备时,要做好以下几个步骤。

1.统筹教材

教师只有在统筹教材的基础上才可以掌握到《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这个部分包含的知识点,主要有:实践具有客观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认识是一个反复、无限上升的过程;掌握实践与认识之间的辩证关系。明确了这四个基本知识点是学习的内容后,教师才知道如何入手准备新课。

2.掌握学生情况

在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辩证的唯物论》等有关内容。在这个部分中,“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这两大知识点是难点,但是教师只有了解清楚了学生对这两组“辩证关系”是否顺利掌握,才能够确定在传授“实践与认识的辩论关系”时该如何进行教学。

通过这一周详的课前准备,一堂成功的高中政治课程就有了坚实的实施前提了。

二、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得以顺利实施,取得良好成果的重要保证。那么如何才能在高中政治课堂上构建起良好而融洽的师生关系呢?

1.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表现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都是自己在讲台上进行教学讲述,而对学生的要求就是将教师讲授的内容全部记下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没有任何的表现,甚至有不少学生会认为自己和教师之间没有什么联系。这样的做法是无法构建一堂高效的高中政治课的。教师一定要注意多给学生课堂表现的机会,多提问,多和学生互动,这样学生才会觉得自己是被重视的。这种做法将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从而更好地构建师生之间的融洽关系。

2.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

要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是因为很多学生其实都非常在乎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可能会因为教师的一句话得到巨大的鼓舞,也可能会因为教师的一个“不”字而备受挫折。所以教师不仅要多多鼓励学生表现自我,还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性的评价,从而激励学生不断取得进步。

三、加强交流讨论

一堂成功的高中政治课光靠教师多样化、丰富化的教学还远远不够。尤其是在生活与哲学这个部分的学习之中,有很多的内容都需要在辩论中、在交流中加深认识和了解。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多多交流讨论。

例如在《实现人生的价值》这个部分的内容学习中,教师就可以这样来引导学生进行交流。

教师:价值就是有意义,是值得的。那么什么是人生的价值呢?你们心目中希望自己的人生有什么样的价值呢?你们觉得该如何去实现自己理想中的价值呢?

学生1:价值其实可以有很多种,这些价值都是对我们的一种激励。

学生2:人生的价值就是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人可以对我们的家庭、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有着怎样的贡献。还有就是这种价值的存在也是我们的一种责任。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对“价值”“人生的价值”的认识将进一步深化,而课堂气氛在学生的交流讨论中得以热烈,最为重要的是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随着讨论的成功而得到实现。

篇9

【关键词】创新思维 高中 政治课堂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B-0022-01

创新思维是指提出新方法、新理论、新思想的思维形式。“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新课改下,在高中政治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提高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能使学生灵活地掌握既有知识,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因此,笔者从发散式提问、批判式提问和综合式提问等方面探索在高中政治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发散式提问,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受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生往往会用固定的模式去思考问题,这会造成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较差,并且形成以正向、集中的方式去思考问题的习惯,很难想出新理论、新方法,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为此,在高中政治课堂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向学生提问发散式的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开放性,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想象、思考和观察,寻求解决问题答案的多种方法,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发散式提问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从多层次、多角度去思考问题。例如,教师在讲授人教版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中“哲学原理”的内容时,可以设计发散式问题,要求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从社会、历史、自然等角度,以及从一些正面和反面的例子中找到答案。同时,在设计发散式问题时,教师可以采取一题多问的形式,即对一组材料从多个角度去设置问题。例如,针对神舟十号的成功发射,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从政治生活、哲学生活等角度分析神舟十号成功发射的原因、背景和意义等。学生经过思考后,在政治生活方面,有的学生可以联想到国际竞争的实质和和平发展道路;在哲学生活方面,有的学生可以联想到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等。因此,教师在高中政治课堂中采用发散式提问,能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想象和发现各种问题,提高其创新思维能力。

二、批判式提问,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古人言:“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常常是获得真知的先导,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应该从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开始。教师在高中政治课堂中设计批判式提问,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学生破除思维的惯性,不唯上、不盲从、不唯书,这也是创新思维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在设计批判式提问时,应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的判断意识和创新意识。

例如,在讲授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二单元《 股票、债券和保险》时,为了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和创新思维,教师可以根据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设计批判式提问:“如果张老板有一百万存款,他把钱都存进银行,这样的做法好吗?”首先,这一问题让学生对储蓄活动进行反思,破除思维惯性,对日常生活可见的现象产生怀疑;然后,让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使用这一百万呢”,并根据这一问题展开分析;最后,引导学生根据股票、保险和债券这三种投资方式进行利弊分析。因此,教师采取批判式提问,可以使学生在怀疑与批判的过程中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创新思维。

三、综合式提问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膨胀的社会,学会综合处理各种信息,对各种材料进行抽象、集中和概括,形成本质的认识,是人才素质高低的重要体现。所以,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与教师在课堂上能否运用综合式提问是分不开的。综合式提问要求学生在对各种材料进行分析和概括,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新观点、新理论和新看法,从而促进其创新思维的形成。因此,在高中政治课堂中,教师采取综合式提问能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综合起来,把各种具体、零散的知识点归纳起来,形成一个知识网络系统结构,把握一条知识主线,并从中发现新问题,培养其创新思维。

例如,在讲授人教版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第四单元“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综合式提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水平获得了提高,根据所学的经济学知识,体现在哪些方面?”学生经过对所学知识梳理得知:在微观领域的消费方面,人们生活的消费水平得到提高;在投资理财方面,银行存款量增多;在财政与税收方面,国家税收量增加。可见,教师采取综合式提问的方式,可以使学生迅速地将所学知识串联起来,形成了一定的知识结构。此外,教师可以借此提问:“我国该如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呢?”由此引导学生继续思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是什么,要怎么做,进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篇10

【关键词】时事政治 高中政治 教学应用 合理化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55-02

在高中课程中,政治是一门很特殊的学科,它不仅需要学生掌握书本的知识点,还要求学生将课本的内容和时事政治相互有机结合,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老师通过时事政治的渗透和讲解,培养了学生用政治理论知识分析社会热点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高中政治教学中引入时政资源的重要意义

(一)延伸高中政治教材充分备战高考

在如今的信息社会,每天都会出现新的问题,老师教学生时不能仅仅局限于政治教材,应该注重热点时事政治和政治教材的结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这样可以增强课堂的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利于活跃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现在很多的政治教学课堂还比较陈旧落后,老师一味的去灌输知识,忽略学生的吸收知识能力和对课堂的感受,导致课堂枯燥无味,师生缺少互动,学生学习效率低下,无法充分教学。如果将时事政治和思想政治课结合,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活跃度,学生在活跃的课堂上也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师生在互动交流中可以增进感情,实现共同进步。

(三)促进政治教师能力提升提高教学水平

时事政治和思想政治的结合这就要求老师也要加强对时事政治的理解和把握,在引入时事政治的过程中找到所涉及的时事政治与所讲授的内容之间的联系,思考如何教会学生客观准确的看待某时事政治问题。老师经常完成牵引的任务,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与水平。

二、高中政治教学中引入时政资源的合理化运用

(一)利用时政新闻创设导入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课堂导入作为整个课堂教学的开始,对整个课堂教学的发挥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最直接的作用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比如人教版《经济生活》中“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这一课,教师可以利用一则新闻创设导入情景。“近期中央的接头采访询问公众‘你最关心的改革’,遭到群众的吐槽:空气污染严重,就业困难,房价高,医疗费贵,工人工资差距大……其中一个人感慨:人民币对不起中国人!这一回答引起了广大群众的热议”。通过引入这则新闻能够引起学生对那句感慨的兴趣,教师继而可以通过这一情景,启发学生思考辨析这句话的对错,从而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

(二)利用时政新闻创建教学情境,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

人教版高中政治理论《哲学与生活》中的理论和思想对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两方面都比较难,因此,就需要教师结合实际生现象利用时政新闻创建教学情境,以此来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比如,在人教版《哲学与生活》中“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这一课的教学中,可以引入这则时政新闻:“中国首辆月球车‘玉兔’在2014年进入第二次月夜休眠时出现异常,没有醒来,负责玉兔的科学人员加紧排查,研究寻找方案,终于在一个月后唤醒‘玉兔’”。借助这条新闻可以吸引学生的关注,引发学生关于“玉兔”为什么能够上月球,为什么能够醒过来等问题的思考,教师再将其结合“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进行教学,能够让学生充分了解哲学知识,把握主观能动学的概念及意义。

(三)利用时政新闻创设问答情景,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高中政治教学教师不能仅仅注重对于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了解学生是否真正把握了知识。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利用时政新闻创设问答情景,从而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比如,在学习完人教版《文化生活》中“我们的中华文化”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入孔子学院在全国各地举办的新闻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华文化的同时,以互相提问的形式考查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

(四)利用时政新闻创建综合探究,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新课改指出要注重对学生综合探究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在政治教学中通过时政新闻创建综合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在学完人教版《政治生活》中“当代国际社会”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入叙利亚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利用政治生活板块的内容对叙利亚的爆发原因、叙利亚难民状况、我国政府在叙利亚问题的态度以及其他国家对叙利亚问题的态度等问题进行正确的分析,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从而提升学生的探索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合作能力。

时事政治的教学是高中政治教学的重要内容。老师要逐渐培养学生利用教材观点观察、分析社会热点问题的能力,无形中会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出拥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高中生,是每一名高中政治教师的使命。

参考文献:

[1]司长城.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时政教育的意义[J].现代交际,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