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情境教学范文

时间:2023-07-31 17:41: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地理情境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地理情境教学

篇1

[关键词]高中地理 情境教学 问题 情境

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已无法完全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尤其是高中地理教学。基于此,我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对于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使用情境教学法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从生活出发,构建问题情境

高中自然地理的学习内容大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和体验,只是经过前人的总结,上升到了一定的理论和思维高度。为了使学生对知识的感知不仅仅停留在表面,我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开展情境教学,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调动和活跃学生的思维。例如在教授人教版高中地理《大气运动》中的“热力环流”内容时,知识点较为抽象(学生觉得大气看不见,摸不着),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为淡薄,参与性不高。于是,我就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来授课。我在课上提了一个问题:“在我国,夏天较热,生活起来很不舒服。为了过得舒适,很多的人都会在家里安装空调。在寒冷的冬天,为了提升温度,人们会安装和使用暖气。空调和暖气分别装在房间的什么部位?为什么?”刚开始学生们觉得有点儿茫然,但有一些细心的学生开始嘀咕:空调一般都是安装在房间的上部,而暖气则是安装在房间的下部。我让学生尝试着回答问题,学生的答案是五花八门的,但基本就是:空调是把热空气抽走,而暖气是把冷空气加热。对于学生这样的答案,我是又好气又好笑,但没有立刻给出评判,只是在学完热力环流之后,我再让学生尝试着回答问题,学生基本就能道出其中的缘由了:因为在空调输送冷空气的时候,周围的空气密度较大形成高气压,冷空气做下降运动;而暖气周围空气热,形成低压,暖空气会做向上运动。在肯定他们的答案后,我就用有关山谷风和海陆风的练习让学生巩固知识,学生们很快就能将白昼和夜晚的风向标好,并且很好地解释了理由。

二、创设探究性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思维

高中地理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学习积极性和实践动手能力,所以几乎在每一章节或者每一单元之后,都有一些探究性的问题或者一些实践活动环节,这些其实就是课堂的延伸,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一定的真实情境,也为学生理解、消化和运用知识提供了平台。比如,在学习《资源的利用与生态保护》之后,我就当堂课学习的内容,创设森林开发的实践探究问题。为了创设真实的体验情境,我先把学生分成五组,每组分别扮演的角色是开发商伐林部、政府相关部门、当地居民、世界环保组织官员以及森林中的动植物代表。给每个小组一定的讨论时间,让他们对于砍伐森林谈谈自己的看法。首先扮演开发商伐林部的学生发表意见:应该砍伐森林,因为林木就是财富,只有砍树才能有木材,有了木材才能有更多的就业和发家的机会。话音未落,扮演当地居民的学生就不干了,马上反驳:我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林子下,它不仅为我们遮风挡雨,而且为我们提供了不尽的财富。扮演森林中的动植物代表的学生也随声附和:森林就是我们的家,如果把树砍了,我们就会无家可归了。这样班里就分成了两派:保树派和砍树派。这时,我就问扮演政府相关部门的学生怎么办,他们就开始向扮演世界环保组织官员的同学求助。扮演世界环保组织官员的学生给出了他们的办法:既要利用森林资源,又要保护生态环境,那么只能科学砍伐,采育结合,生态治理。最终,学生通过这样的角色扮演,理解了本课的主旨。

三、巧用多媒体技术,构建体验式的教学情境

篇2

【关键词】多媒体;高中地理;情境教学

一、前言

伴随着教学方的不断改革创新,各学校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教师不仅积极的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还要尽力让课堂氛围活跃起来,让学生学得更有乐趣。高中地理知识面广,且很多知识点相对复杂,学生要想完全掌握十分不易。为了使学生对地理课堂充满兴趣,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巧妙的利用多媒体技术,巧设情境,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充分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从而提升地理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二、高中地理多媒体情境教学的特点

1.直观的对教学内容的表达

多媒体技术下的情境教学是现代教育领域所采用的最为先进的教学模式之一。针对传统教学过程中,难以表述、学生难以把握的抽象的内容、复杂的地理变化过程、细微的组成结构等,多媒体都可以通过图片表达、动画模拟、细节展示等手段予以妥善解决,它将传统教学中“粉笔和黑板,教师一人讲”的模式彻底打破。不仅在教学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好的效果,而且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一级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地理教材高一上册“气象灾害”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图片来展示出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寒潮等气象灾害的相关具体图片,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尽可能的使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拓展。通过多媒体表现教学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增强画面的直观感,进而提高了教学的效果;紧接着又放映出一组正常的气象图片,让这些优美的气象图片和之前极端的气象灾难图片形成鲜明的对比形成巨大的反差,为问题的提出提前做好情境的铺垫。

2.声情并茂,调动学生兴趣

多媒体的教学模式具有感染力强、形象生动的特点,可以加强视听的效果,让学生有一种彷佛亲身体验过的感觉,清晰的画面、明亮的色彩、动听的乐曲、简明而不失内涵的旁白解读,对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强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把握和理解,是仅凭教师的语言授课无法比拟的。

3.动态新颖,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地理教材高中地理必修3中“荒漠化的防治”这一具体内容时,可利用多媒体的手段设计下面的动画情境来表达荒漠形成的原因:①人类过渡开采,过度放牧和过渡开垦。②土地缺少了水分和养分,植物就无法正常生长,而在没有了植被的保护的情况下,的地面极易遭受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③久而久之形成荒漠。学生通过对模拟动画的观赏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动画中所展现的场景,分析探讨土地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这样创设情境进行地理教学,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课堂质量明显提高。

这种课堂模式,真正的体现了情境教学的要求,突破了传统课堂的禁锢,用动画的方式将相关地理情境模拟出来,清晰的表达了相关的课堂内容,同时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学得更带劲,进而提高了地理课堂的教学质量。

三、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的使用策略

1.传统手段与多媒体创设情境相结合

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只能对教师的授课起辅助的作用,师生交叉互动、学生之间的分析讨论也都只能起到开拓思维,深入记忆理解的作用,都不能做到完全的替代教师对知识点的讲授。所以,只有将教师的讲授和多媒体的运用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真正的把握知识点。

例如,在讲授人教版高一地理教材中有关“时区”的计算时,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手段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自主的进行思考和计算。但教师在进行课堂内容的讲解时还应当通过黑板的板书表现解题的具体思路,这样能让学生更透彻的理解解题的方法,进而达到对内容的彻底掌握。由此可见,在地理课堂的教学时,应将多媒体情境教学和传统的教授式的教学方式相结合,积极发挥它们各自的长处,使多媒体的情境教学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起到恰到好处、画龙点睛的作用,进而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

2.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在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课堂情境时,要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出来,灵活施教。即在对情境进行创设时要考虑到学生群体以及学生个体的因素。要规划好合理的“路径”以及“台阶”,以便引导学生能够主动的学习,认真的观察,积极的思考,把已经学过的知识能顺利的移到相关的情境中解决问题。此外,情境的创设要对学生的思考、讨论、参与以及师生互动有利,并且要改变传统中教师一人讲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师的引导与鼓励,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情感因素,使学生在地理课堂上敢想,敢说,进而提高学生的能力。

四、结语

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现代教学提供了更方便更有效的手段方式,在运用多媒体的技术进行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只有从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同时结合多媒体技术的相关特点,不断的探索,大胆创新,才能最大限度的利用情境教学的优势,提高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陶亮.高中地理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03).

[2]罗布次仁.多媒体教学在高中课堂的得与失[J].新课程.2013,(01).

篇3

[关键词]高中地理;情境创设;地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9008701

在高中地理教W中,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提高学生地理探究能力的目的。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谈谈创设地理教学情境的方法。

一、结合现实生活创设情境

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着地理情境,这对于学生理解新知识有很好的帮助作用。真实的情境是接近学生的生活体验,容易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的情境。例如今年2月下旬高三高考复习课,讲到大气降水这一专题时,由于气温比较低,学生把教室窗户关紧了,上课时我创设了如下的情境。

情境1:让靠窗户的学生用嘴对着窗玻璃呵一口气,观察出现的现象。

情境2:让学生们回忆不同季节洗晒衣服,同等时间下,衣服较容易干的季节是什么季节。

通过观察、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情境1,出现的现象是被吹气处的玻璃表面呈现一层小水珠。

情境2,不同季节洗晒衣服,同等时间下,夏季比冬季衣服容易干。

结合生活实际创设的地理教学情境,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地理实验创设情境

地理难学难就难在学生头脑中缺乏清晰的地理情境,导致对地理概念及规律难以准确、深刻理解,不善于利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创设、再现地理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创造性思维等方面的能力。如讲到褶皱构造时,用几本教材进行演示,把这几本书叠起,每一本书代表一层岩层,在下面的岩层年龄较老。两手拿起书本,左右手用力向内挤压,便会发生弯曲变形,这就是“褶皱”。“褶皱”拱起的是“背斜”,而向下弯曲的是“向斜”。当讲到断层时,拿泥团来让学生做实验,让学生两手拿泥团两边,左右手用力水平拉,泥团便会裂开,这就是“断层”,然后两手中的一手向下或向上移动而形成“裂谷”或“断块山”。

实验表明,学生对地理情境的认识是对现象本质规律的认识,这有利于把错综复杂的地理现象条理化、模型化、形象化。

三、运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

采用多媒体技术,以生动、形象、鲜明的视听效果,再现一些地理现象(如下图),将转瞬即逝的短暂过程放缓、拉长,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更富有启发性,更能激起学生兴趣,增强课堂活力。利用多媒体电教设备进行教学,拓展了教学空间,给单调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骆驼山

狐狸山

象鼻山

另外,要让学生学会关注生活和社会热点,注意搜集相关地理信息,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讲到地震这一内容时,首先给学生展示一幅幅真实、生动的画面。下面是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前后的相关新闻图片,展示了地震前动物的异常及地震造成的危害。这样,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更强,学习兴趣更浓,教学效果更好。

地震前的动物异常

地震造成的危害(1)

地震造成的危害(2)

篇4

一、高中地理课堂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地理教学情境地理教学要利用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有些地理原理及现象是非常难以理解的,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强大优势,增强地理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魏金碧,2018)。适度用多媒体创设地理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了解复杂的、抽象的地理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地理教学效果。如在讲授“我国水土流失的危害与分布”时,教师提前精心筛选和剪辑水土流失的模拟动画视频,让学生感受水土流失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有哪些影响因素,引导学生分析水土流失的原因、思考水土流失的危害。让学生了解我国水土流失的严峻现状,认识到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根据地理情境,设置有效提问提问是常用教学方法,既可以检测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可以巩固重点知识。提问需要技巧,若提的问题太简单,学生轻易答出正确答案,则无法促进学生的思考;若提的问题太难,学生则会产生畏难情绪,容易对地理学科丧失信心。因此,只有有效提问,才能真正促进学生思考,开拓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如教学“工业的布局”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附近工厂的布局情况,设计有效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增进学生对本节内容的认识与理解。先让学生回顾教材知识,思考问题:“有水污染的工厂应该布局在哪里?有大气污染的工厂应该布局在哪里?有固体废弃物的工厂应该布局在哪里?”然后根据所在城市的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等特点,分析“你所在城市自来水厂的布局合理吗?钢铁厂布局合理吗?火电厂布局合理吗?”等问题,学生脑海里会浮现出各个工厂的位置、该地的风向、河流流向、耕地分布等信息,从而真正调动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三)创设情境开展实践教学地理是一门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学科,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是地理教育的最终目标(曹娟,2018)。高中生已经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且对实践教学有着极大的热情与兴趣,教师应创设合适的地理情境开展实践教学,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在实践中体验地理对生产生活的作用与价值,并获得知识、获得启发,不断提高个人的实践能力与思维能力(麻瑞莹,2018)。地理实践教学非常具有挑战性,教师应提前做好教学安排、具体的路线、调查的问题、安全预案等前期工作,并与学生充分沟通交流,让地理教学实践安全、有序、目标明确地进行,使学生在真实的地理情境中理解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教师要善于选取现实中的地理情境激发学生思考,如成渝高铁途经成都平原、龙泉山脉和中梁山脉,三跨沱江,桥隧总长占线路长度的65.8%,从设计到建设都遇到了许许多多的困难。引导学生思考:“成都与重庆之间有那么多高山和河流,为什么还要打通这条高铁线路呢?”“影响成渝高铁修建的区位因素有哪些?”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也能让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地理问题,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二、运用情境教学法的注意事项

(一)情境设计要精选素材许多高中地理教师都有多年的任教经验,接触各种案例,素材很多。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精心选择适合情境教学的素材。选择素材时尽量符合当代高中生的心理特点,选择一些最近出现的新闻视频作为素材,问题的设计要有启发性,容易激发高中生的探究热情。如讲“热力环流”时,可以引导学生探究滨海地区早上和夜晚的海陆间空气流动方向;讲“山谷风”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思考巴山多夜雨的原因;讲“季风”时,可以让学生思考成都冬夏季的盛行风向,并分析其形成原因。另外,素材还可选模拟实验、实地观测等。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创设情境,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篇5

关键词:问题情境;生活;开放;视频

问题探究情境的创设是指让学生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中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活动,也是构建高效、自主地理课堂的重要方面。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来帮助学生思考和理解相关的地理知识,进而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让学生真正成为高中地理课堂的主人。因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以确保地理课程价值的最大化实现。

一、生活问题的创设

生活问题的创设是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知识应用意识的重要方面。但是,在高考的压力下,地理课堂一直与生活实际相脱离,导致学生只看到了地理课程枯燥的一面,再加上初中地理是作为副科存在的,所以,大部分学生还保留着这种思想,导致学生对地理学习缺少热情。因此,为了改变这种现象,也为了展现地理课程的魅力,在授课时,我们要结合教材内容来创设有效的生活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究,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进而大幅度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时,我引导学生思考了下面几个问题:(1)从生活实际出发,思考:温室效应是怎样产生的?(2)汽车尾气的排放对大气会造成什么影响?(3)酸雨是怎样形成的?(4)为什么一些地区都在限制污染严重的工厂开工?(5)面对全球变暖的情况,我们应该如何做?……鼓励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对上述问题进行思考,熟悉的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是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常常会听到或看到的一些现象,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对这些熟悉的问题进行思考,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帮助学生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同时也能让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与我们的生活之间的关系,进而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认识到地理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

二、开放问题的应用

开放问题是相对于封闭式问题而言的,它是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为了改变教师一讲到底的模式,也为了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更为了确保高效地理课堂的顺利实现,在教学中,我们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一来是为了提高学生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二来能够保障课程效率最大化实现,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教学“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时,在分析了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可行性措施之后,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原因、防治策略进行分析、交流,最后形成一份可行性报告。具体地说就是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网络资料等对西北地区荒漠化的相关资料进行搜集,然后自行分析,并为改善荒漠化的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进而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也为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以及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做出相应的贡献。

三、视频问题的创设

视频问题的创设是指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一些相关的片段或者是展示一些图片等,然后,引导学生思考相关的问题,这样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打破传统课堂的沉闷,而且对于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意识、提高地理学习效率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视频的功能,要鼓励学生在视频中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进而确保地理课程价值的最大化实现。

例如,在教学“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时,在授课时,我向学生展示了“楼兰”这个国家的一些图片,同时还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了电影《后来》的片段,一个讲述“温室效应正在引发地球的大灾难,北极冰川的融化,会让地球回到冰河世纪”的故事,顺势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楼兰会消失?与全球气候的变化有什么关系?从目前来看,温室效应给我们带来了哪些灾难?直观的视觉冲击让学生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带来的影响,同时帮助学生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使学生在视频问题的思考中减少对地理学习的畏惧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当然,除了上述三个问题形式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材料问题的组织、地图问题的思考、实践问题的创设等来锻炼学生问题的思考能力。总之,在课程改革下,我们要立足于地理教材,要选择多种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篇6

一、利用日常现象创设问题情境

传统的课堂教学通常学生只是作为听众,总是“教师讲、学生听”,而忽视了学生主体的思维动机的激发,更谈不上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也没有理想的教学效果。在问题教学法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细心观察日常的地理现象,利用“设疑”增加问题的“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创造过程中“好奇心”给主体带来积极愉快和兴奋的心理体验,是推动人去认识世界的内部动力。例如学习《常见的天气系统》时教师可以先放一些天气预报或者一些气象灾害的视频,然后教师启发提问:“天气的变化对于我们来说太重要啦,对于天气变化,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呢?”这必然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无穷求知欲,学生的思维就放开了,学生就能提出问题了,例如:各种天气现象是怎样产生的?什么是冷锋、暖锋?什么是气旋、反气旋?什么是寒潮?台风是怎样形成的?……

二、通过学生实验现象创设问题情境

实际上实验的设计思想是人们为了解决问题而思维的结果。在实验教学中应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如“应该进行怎样的设计?”“为什么要这样做?”“换一种方法能不能做?”等等,有意识地创造一种探索的氛围,尽量展现实验的设计过程,使之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的“亚研究”过程。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以此启迪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如在热力环流实验教学时,可让学生体验如何根据实验目的去确定研究方向,“怎样建立有热力环流的模型”“怎样完成热力环流的环节”“从哪些实验现象可以证明热力环流” 等等问题让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实验内容上创设问题情境,拓展实验内容。如在确定了热力环流的设计以后,这时又可提出“用哪些工具可以完成并能达到效果?”“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等问题有待学生去解决。

三、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创设问题情景

在讲授新课前,教师通过对已知知识经验的再现,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寻找原来没有解决的问题,通过设置疑问,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针对学生已有的地理学知识,存在着意想不到错误的地方进行设疑,引发学生认知心理上的已有观念和地理规律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激起思维动力,从而实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的平衡,最终达到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的学习中,根据学生基本掌握了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绘出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并与教材上世界洋流图进行对比,创设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四、利用图片动画演示创设问题情景

新教材有很多有趣的插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进行比较,再提出问题。如:在学习《锋面系统》时教材中有一幅插图,让学生观察图中的冷锋和暖锋,学生会提出:为什么冷锋和暖锋的锋面都倾斜于冷气团一边?为什么它们的冷暖气团运动的方向不同?降水的区域也不同?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又如:在学习水循环前,先让学生看教材上的插图,提出“水循环的能量来自哪里?”在学习褶皱时,探究内力、外力作用的效果时,可制作一组图片或动画:背斜受内力作用时岩层向上拱起,而向斜受内力作用时岩层向下弯曲;从地形来看,形成山岭和谷地,但当受外力作用为主时地形发生倒置现象。看完图片或动画后再提出问题,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五、从各种谚语成语中创设问题情景

五千年的文化沉淀,使民间流传着许多俗语,很多是有科学道理的。引导学生分析它并提出问题,学生兴趣很大。例如:“一场春雨一场暖”——暖锋过境,“一场秋雨一场寒”——冷锋过境;“沧海桑田”体现什么地壳运动;“稳如泰山”、“坚如磐石”从地质学观点上讲,正确吗?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水循环的观点去判断,正确吗?

六、通过分析相关数据图表变化规律创设问题情景

根据需要查找数据,有目的的锻炼学生查找资料、搜索信息的能力,以及促进学生学会利用参考书、工具书、文献、网络等,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进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扩大知识面等综合素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增强概念原理的说服力,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同时大大提高了学生分析、概括、抽象、推理、演绎能力,使教学更加严谨、更加科学。同时渗透了科学方法的培养。

篇7

【关键词】问题情境教学模式;高中地理教学;特点;应用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问题情景教学模式,以各种问题的形式将其贯穿于整个教学课堂的始终,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在这一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问题应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深刻挖掘地理知识中所蕴藏的独有魅力。

一、问题情景教学模式特点概述

问题情景教学模式并非简单的在课堂教学中以问题的形式来开展教学,该问题的提出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背景,也就是说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不仅要具备教学知识,还要与教学环节紧密相连,通过提问让学生懂得如何提问与解决问题,重点培养学生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就目前问题情景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来看,问题情境教学模式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具有新颖发展性特点

问题情景教学模式中所提出的问题必须具备一定的新颖性与发展性,保证问题的新颖性主要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而发展性则是为了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教学中学生都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问题情景模式下的教学活动则提倡学生的主动学习与探索。

2.具有逻辑针对性特点

在教学中应用问题情景教学模式时,必须按照课本编制知识的逻辑及程序进行合理化设计,将课本中的教学内容划分为多个知识点,而后再利用该模式将知识点连贯起来,由浅到深的进行深入教学。

3.具有交互开放性特点

在问题情景教学中,学生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可以自由发表意见或与其他同学探讨,具有一定的交互性及开放性,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使学生对教学知识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

二、问题情景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分析

1.设置拓展性或猜想性问题情景,引发学生好奇心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要充分发挥问题情景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拓展性或者猜想性问题情景的方式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比如说对于沧海桑田这一成语,其从某种角度上来讲就体现了一定的地理知识,教师可以运用这一成语对学生进行提问在,例如“沧海桑田这一成语主要体现了什么地壳运动?”,以此来引发学生的思考,那么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学生准确了解该成语的含义,在此基础上结合地理知识进行综合性思考,将地理知识与多种成语或者谚语结合在一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地理学习积极性,促进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开展。

2.结合生活实际,问题要贴近生活

学生利用自身所学地理知识像周边的人解释一些生活现象,会让学生获得极大的成就感,提高其对地理知识学习的信心。在地理教学中要合理应用问题情景教学模式,将生活实际与地理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只有学生对地理知识形成一个客观深刻的认识,才能够从根本上重视地理教学,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3.赋予问题情景模式生命力与影响力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喜欢高谈阔论,情感思想也逐渐趋于成熟,在地理教学中运用问题情景模式应充分把握学生这一特点,在地理教学中深刻挖掘地理知识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用地理知识的渊博带动学生的探知欲。比如,在地理学科中对于季风知识的讲解,可以在问题情景教学中引用诸葛亮草船借箭这一故事,对学生可以提问“诸葛亮为何得知火烧连营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高中阶段的学生对草船借箭这一故事基本上都比较了解,学生一般更愿意对了解的知识深入探讨,那么在这一问题的探讨过程中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季风方面的地理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与思维能力。

4.设计问题情景活动,捕捉生成性教学点

新形势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应打破传统教学的死板,应根据地理教学内容设计问题情景活动,让学生共同参与。对于问题情景的设置可以将已学知识与将要学习的知识融合在一起,那么学生在自主讨论与探究中不仅对已学知识进行了回顾,对新知识也有了全面了解,可以说该模式的应用具有双重效果。另外,在问题情景教学活动开展中要注意学生的表现,根据其表现及思考问题的方式等因素开展生成性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地理教学不一样的风采。

三、总结

综上所述,问题情景教学模式可以说是一种具有发展性的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合理应用问题情景模式,不同形式的问题情景能够带给学生新奇的认知感受,充分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热情,是促进高中地理教学有效开展,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篇8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对眼前能看到的东西是不感兴趣的,对藏在后面的奥妙却很感兴趣。”因此,创设好的情境能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进而产生求知的想法和冲动,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不自觉地进入“情境”。例如,对于新课“大洋表层的海水运动”,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科学家在南极科考时,发现一直生活在南极大陆的企鹅体内含有化工合成生产的剧毒农药DDT,这些剧毒农药DDT是如何进入南极大陆企鹅体内的?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内部认知活动的矛盾冲突,使学生“疑”中生“奇”,“疑”中生“趣”。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化到主动猎取知识,为接下来洋流教学的有效生成奠定基础。

二、角色扮演,拓展学生创新思维

例如,在讲解必修1自然地理中地球公转的运动规律时,可先让学生阅读讨论,重点理解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然后请代表人上讲台演示讲解。学生为了把问题说清楚,常常四五个学生一起上台,一人主讲,其他学生分别扮演太阳和地球的二分二至点,一边模拟演示,一边说明讲解,台下学生观察补充。通过学生的生动演示和大胆表达,用“兵教兵”的方法顺利攻克这一教学难点。虽然整个过程繁琐,但学生对太阳直射点运动过程的认知是自己所读所思、所说所做生成得来的,印象非常深刻,接下来对地球公转地理意义的学习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电教设备,变抽象的知识为直观

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优化课堂教学。多媒体以它丰富的表现形式主义------声音、图片、动画、音乐、视频等,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充分展示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弥补了传统地理教学的枯燥与乏味,给地理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多媒体展示的内容之丰富、信息量之大、表现力之强是其它方式无法比拟的,应该说多媒体这种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将是未来几年教学发展的总趋势。利用多媒体来创设情境,对优化地理教学,增强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率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比如,在讲“地球的海陆变迁”这一节时,为了使学生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我如下设计问题:1.东非大裂谷正在不断扩张,将来可能形成什么样的地表形态?根据其扩张的速度,大约经过多长的时间会变成这种地表形态?2.根据亚欧板块的非洲板块的移动方向,地中海的面积将如何变化?让学生作简单的或者猜测,培养学生的地理预测能力。然后,我利用多媒体演示了“六大板块示意图”,动画演示板块运动方向,通过动画演示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相互挤压,使得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通过直观演示,让学生们更直观、更深刻地理解板块运动。 所以,除能掌握本节内容外,还对地理这门学科大感兴趣。

四、利用漫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地理教材内容抽象、枯燥,恰当的利用漫画,可以化抽象为直观,变枯燥为生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其观察力与思维能力。如讲解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时,可选用漫画“渴望”,此画由两部分组成:第一,山岭田野,杂草丛生,一人心驰神往,渴望这里高楼林立;第二,林立的高楼取代了空旷的原野,此时人被挤向楼顶,他的心又飞向了广袤的原野。看后启发学生认识“如果以牺牲大片的土地等资源环境为代价,人类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愿望必然会落空”的道理,从而增强环保意识。

五、创设情境,增强学生参与意识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生活,不断发现问题并进行探究,有助于综合认识能力的提高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形成,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地理新教材具有明显的生活性和实用性,学习地理的目的,不是为了记忆和理解知识,而是为了实际应用。因此,实践教学中,我们应结合新教材中的活动篇、技能篇和研究性课题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调查研究,搜集和比较有关资料,从中获取地理信息,培养地理能力。

篇9

【关键词】情境教学 课堂教学

地理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从初一开始就已经有开课了,到了高中,地理被纳入文科,学生也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性的选择文科,学生一定程度上就会对地理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学生由于求知欲的驱使,能够认真的听课,但他们基础知识薄弱,因此也常常出现很多难以理解的问题。课堂上学生的疑问大多数是由于缺乏现象的联系和本质的认识而对知识点产生困惑,所以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就必须懂得把抽象的地理概念进行形象化和具体化,懂得利用短暂的课堂时间解释最核心的问题,教师要想方设法去创设教育情境去解决课堂难题。

针对新课改理念,结合高中地理教学自身的特点,创设高中地理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好奇心。认知好奇心是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核心,是一种追求外界信息,指向学习活动本身的内驱力,表现为好奇、探索、验证和掌握等一系列行为。而这些行为正符合新课程的改革要求,同时教学情境还能给学生设疑,使学习者表现出愉快的心理不和谐状态,并且为解决这种不和谐迸发出潜能,进一步及时顺利地将学习引入到问题之中。在新课改中,为了实现高中地理教学向高中生物教育的转变,除了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艺术、教学模式的改革外,更应注重高中地理情境的创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多加尝试以下四种情境教学法。

一 创设多媒体情境进行教学

多媒体课件具有强大的演示功能,它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和投影仪平台,集合图像、声音、视频于一体的教学工具。地理其很多概念和现象都是要动态的演示和分步的解释才容易让学生接受的。例如讲述月相的变化:新月上玄月满月下玄月,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不同的时段有不同的形状,观测者所在的位置和观测的角度又有不同,对于缺乏立体观念和抽象思维的学生来说,仅利用书本的静态图和文字说明是难以接受这个知识的,甚至可能连图都看不明白。这就关系到如何把抽象的、动态的知识进行形象化和具体化了,而多媒体课件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了。运用它就可以把运动的、变化的地理现象分成若干个静止的片段,把事物的本质以若干个表象的形式呈现出来,因此利用条件创设多媒体情境教学不仅能够提高课堂的质量,又能提高课堂的效率,值得我们广大教师普遍使用。

二 创设故事情境进行教学

故事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把课堂的重难点等教学内容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的形式呈现出来效果将是事半功倍,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聆听故事,如果在枯燥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适当地运用一些富含哲理和趣味的小故事,那么教师就能够营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但必须注意的是故事要紧扣本堂课的教学内容,例如教学有关交通运输的布局情况,教师就可以利用“愚公移山”这个故事,把故事中所使用的搬运方法和教材中所涉及到的交通方法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三 创设实验情境进行教学

新课程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是很重要的目标,而且也是每节的重点和难点,如果教学设计合理,把小实验引入课堂教学中就最能引起学生探究兴趣。高中自然地理知识的部分相对来说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教师所教授的知识会难以理解和吸收。实验法的运用能够让学生亲自参与到情境中来,通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例如有关地球转动以及洋流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对地球仪的使用,让学生体验到地球的经纬度的变化以及太阳日照光线的差别。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或亲自观察实验现象所得到的认识要比教师单纯地描述的效果深刻得多,这样的实验情景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欲望。

四 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教学。

高中地理教学就是通过引导学生去探索、解决一个个问题,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教学目标。新课程强调学生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高中地理问题,高中地理问题教学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创设问题情境是为问题解决服务的,所创设的问题情境必须有理论依据、有主题、有目标、有策略、有程序,问题的表现形式可以是一个“疑问句”,也可以是一项任务或目标的陈述,更可以是一种情境的创设。这种教学方法结合现实生活提出具有探究意义的问题,给学生创造一个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在问题情境中积极动脑思考。

五 创设谚语情境进行教学

篇10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更加重视高中地理的创新教学。因此,在高中地理教育教学中,我们应当充分采用各种有效的措施来进行高中地理创新教学,诸如利用创新来揭开高中地理的神秘面纱,或者利用情境创设的形式来提升高中地理的创新教学,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新型的教学环境,更好地提升高中地理教学质量。下文将针对现今出现的问题提出如下几方面的解决措施:

(一)创新—神秘

长久以来,高中地理作为主科以外的学科,大多数教师都是非专业的地理教师,他们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地理教学指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入新课的方式方法无非是以下两种:(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2)同学们,今天老师讲授的内容是……这样的开场白,让课堂潜移默化地变成了教师为主的单向教学模式,无法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从而使得整个课堂枯燥乏味。除此之外,教师在讲到翻书的问题上也始终一成不变,始终使用“同学们,请翻到……”这样的语句,课堂缺乏新意以及创造力,学生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始终保持积极性。为改变这一现状,在一些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大胆使用一些相对新颖的方式作为开场白,如可以采取新闻评论引入法、趣闻引入法以及头脑风暴引入法等。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在正式讲课之前,给学生一定的课题进行讨论,或者给学生讲述一个相关的趣事趣闻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与关注,让学生对即将开始的课堂讲解充满兴趣。这样的新课引入,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新—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时,应当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爱好,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为此,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进行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提升高中地理教学的教学质量。例如,在进行新课导入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以及各种图片为学生呈现相关的课本内容,让学生提前感受新课内容中的描述,从而有效地为后续的教育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在这之后,教师还可以提出几个同新课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创新——关系

在传统的教学关系中,教师一向是高高在上的形象,而学生则是一味地跟随教师的思维进行思考,但是,真正的师生关系应当是平等和谐的。在当前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当多鼓励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地化被动为主动,从而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更好地进行学习。要想做到这一点,教师应当多多鼓励学生、赞美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为教学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有效提升高中地理教学质量。

二、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