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教学有效衔接范文

时间:2023-07-31 17:41: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高中地理教学有效衔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高中地理教学有效衔接

篇1

一、“师”与“生”的主动衔接是初高中地理教学有效衔接的坚实基础

1.地理教师是初高中地理教学有效衔接的主导者。所谓主导者就是引导初高中地理教学有效衔接全局并推动全局发展的人。然而,由于初、高中地理教学的分离,使得初中和高中教师之间的沟通少,主要是初、高中教师间的地理教学容易出现断层。在教学中,初中地理教师要多运用地理对生活的一个个经典诠释,把更多对地理有兴趣且有培养潜力的学生引入到地理学科的殿堂中,并主动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制订长期规划;而高中教师要强化有效衔接意识,深入了解学生基本情况,积极开展学生初高中地理衔接期教学,合理使用现代信息技术,重视学生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注重学生地理学习方法的指导及学习能力的培养,设计适合学生的地理学习活动。

2.中学生在初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衔接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是使中学生成为一个主动实践者的关键因素。兴趣是开启学生智慧的希望之光,是激发学生创造力的源泉。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习得大量地理知识不如多保留一点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兴趣;衔接期的高中生,适量的地理知识则是兴趣的源泉和基础,否则学生对地理的“兴趣之花”很难怒放。

二、“地”与“理”的无缝衔接是初高中地理教学有效衔接的必要条件

“地理”这个词,前一个字代表初中的感性地理知识,后一个字代表高中的理性地理知识。

1.初中的“地”和高中的“理”是中学地理知识习得的两个重要阶段,各有特点及侧重点。初中地理是了解全世界或一个地区的山川、气候等自然环境及物产、交通、居民点等社会经济因素的总体情况,初中地理的主要任务在于对“地”即对地理名称、地理数据、地理现象和地理分布等感性知识的认知,学生积累丰富的地理表象,原则上不涉及较深层次的成因问题。在能力要求上侧重记忆和观察。高中地理是研究人类生活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其更加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对“理”即对地理过程、地理成因和地理规律等更加理性知识的学习、运用。

2.初中对“地”的认知和高中对“理”的学习是一个完整的无缝衔接的中学地理习得过程。在初中感性认识的过程中,在适当的情景下,辅以理性认识的思路引导,有利于加深初中生对感性地理知识的全面把握和深入思考,为高中地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高中时,在更多感性认识的学习过程中,适当的、适时的初中地理感性知识复习和铺垫,必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为高中地理理性思维之花的绽放培育肥沃土壤,为学生的未来学习打开智慧的大门。

三、“知”与“能”的全面衔接是初高中地理教学有效衔接的主要目的

每年总有部分学生走出了高考文综考场后对照标准答案时,才恍然大悟,自己虽然将解题的基本知识烂熟于心,但错误却依然很多。其实在学生中普遍存在“地理书有趣,地理课好听,地理题难做”的现象。

篇2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传统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存在着很大弊端,教学方式通常是以教师讲课为主,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这样的课堂难免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甚至会让学生对地理课堂失去兴趣。而要改变这种教学状态,广大地理教师就要不断地丰富自身的基础知识,广泛接触和学习课外知识,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含义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体现在学生学习的效率上,更体现在教师对课堂时间的利用率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教师要转化教学的主体,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让学生在每一次参与课堂活动或问题交流时都能使自身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得到提高。其次,教师在讲课时要有意识地提高讲课的效率,改变备课的方式,争取从精从简,减少讲课时间,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进行问题探讨与交流,从而在相同的教学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并且使师生都感到愉悦和轻松,这样的课堂便是有效的。

二、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不仅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压力,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教师的工作量。那么如何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对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点方法:

1.明确教学主体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教师仅起指导作用。对于这点,教师在教学中要明确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被尊重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课堂上教师要将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利用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问题并得出结论,在此过程中,教师仅起引导作用,可对不同小组的问题结论给予评比、补充。例如,在对全球气候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将不同的气候名称分给不同的小组,让他们把这些气候在全球的地理分布写下来,然后教师给予补充。这样就能够增强课堂中的竞争感,让学生产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愉悦感,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思考更全面,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2.明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师在备课时,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控制学生在课堂上讨论和思考的方向,避免课堂时间的浪费。例如,在学习洋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在课前备课时明确重点需要记忆的洋流名称,在课堂上重点提醒并举相关实例来加强学生的记忆,从而达到让学生掌握洋流名称的目的。这样就能让学生掌握学习和记忆的重点,进而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深化学生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3.合理设计课堂问题,引发学生的思维风暴

教师要想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就要让学生始终保持注意力的集中,而保持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设计合理的课堂问题来供学生思考。它不仅能保证学生充分地投入学习,还能活跃课堂气氛,更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教师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精心设计课堂问题。首先,问题的设计要有针对性。教师要针对每一个课时的重要知识点,让学生深入探究问题的来源与扩展。其次,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教师要设计一些具有不同难度的问题,在课堂上提问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以便人人都能学有所获,获得不同的发展。

4.加强与学生交流,善于对学生评价

教师不仅与学生之间要进行学术上的交流,还要注重课后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在与学生交流中,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及教师的看法,进而便于教师优化、改进自己的教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这种交流也有利于学生了解教师内心的想法,了解教师讲课的动向,有利于学生及时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总而言之,师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师生之间形成一种良师益友的关系,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教师对学生的认可,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鼓舞,具体来说,评价学生能够帮助地理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给予学生一定的建议和意见。因此,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要善于对学生进行评价。教师要尽量给予学生鼓励,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前进的动力和信心。当学生失败时若只是一味地进行批评,就很可能加强学生的挫败感,甚至会使学生一蹶不振,对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因而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发现学生每一次微小的进步,鼓励学生在学术的高山上不断攀登,不畏失败,尽可能地让学生从失败中找到自我,在失败中一步步成长,这样学生才能建立起学习的信心。在高中地理的学习中,只有学生的信心得到建立、热情得到激发,课堂有效性才能得到提升。

三、结语

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新时期教学的必然要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我们教师要不断丰富教学方法,增强课堂魅力,让学生享受知识、接受知识。同时,教师也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增强自己应对新知识的能力,增强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相信经过广大高中地理教师不断地努力探索与实践,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将会变得更加有法可用、有迹可循。

参考文献:

1.张小玲.高中地理教学中历史知识的运用[J].新西部(下半月),2010(02).

篇3

在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中,为了让我的学生喜欢上自己的课,我十分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我采取的教学模式是:对书上学生自己不太容易提出问题的内容,我一般采用小组讨论提出问题或教师把问题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找答案,或小组讨论找答案的方法来落实知识点。对每个知识点我都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学习。例如,对第一知识点我让学生自己看书设计问题归纳答案。对第二个知识点我就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对第三个知识点我可以先自己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学或找学生朗读的方式来把知识点让学生得以消化。以七年级第五课《日新又新我常新》做具体说明。

《日新又新我常新》一共有二目,对于第一目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学习的:找学生谈自己开学这一段时间以来的变化,让全班学生评价他说的是否属实。通过这一活动引出对自我新认识这一目内容的学习。对于书上辅助文内容让学生自己看书,同桌把P47涉及的问题答案讨论出来。对于第二目认识自我的途径我是引导学生这样学习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出认识自我的四种途径。然后结合每一种途径让学生联系自身或本班、本学校发生的事例来说明。这样既有利于知识点的落实,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有效落实了德育目标。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无论你采用哪种教学方法,只要能落实教学目标,能让学生学到知识,培养和提高了能力,使学生能积极投入到学习中,这就是最好的教学方法。要让我们的课有吸引力。我们就要注重教法的选择。我在日常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是问题教学法。从初一的第一节政治课开始,我就给学生灌输我的问题教学思想,告诉学生设计问题的思路和提问题的方法,要求学生要养成自己提出问题、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习惯。学生一开始不会提,我就启发引导,告诉学生提问题的关键词有哪些?会做到一题多问,开始的时候,提出了一个问题,就让学生再想想这个题还可以怎么问,时间长了,学生就会提问题了。

问题教学法必须建立在学生熟悉和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学生只有对教材理解了,才能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帮助同学解决问题,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才能消化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课堂教学中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设计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自己列举实例来分析,课堂教学效率会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