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数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04-02 13:38: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百分数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教材分析:这节课的内容是第六单元《百分数》的第一课时,是学生在学习了整数的认识、小数的认识、分数的认识以及熟练地掌握了通分的方法与技能后进行的学习,对于丰富学生的数感以及今后的百分数应用等有重要作用。
教材中安排了“派谁去罚点球”以及“选种哪号种子”两个主题情境,让学生初步感知百分数产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后通过多方面、多层次的练习让学生丰富对这一概念的认知。
学生分析:学生进入课堂,并非白纸一张,不同的生活背景、不同的家庭情况等为课堂提供了多元的资源。《国家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在学生认识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其中包括:生活基础和经验基础。
生活基础:足球比赛,学生比较熟悉,有的学生还乐于参与其中,对于罚点球这一比赛规则是不陌生的。生活中存在着较多的百分数,学生在生活中或有所见、或有所闻。如衣服上的含棉率、牛奶里含钙等微量元素的百分比等等。这些为本节课的开展奠定了生活经验基础。
经验基础。1、知识经验:小数的认识、分数的认识以及通分知识了掌握,为本节课学生的自主建构百分数的意义,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特别是通分的知识。2、活动经验:在五年的学习生活中,探究、合作、自主等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潜意识导向的作用,而众多成功或不成功的经验也在正面或反面提供了问题索引。为本节课的开展,打下了较丰实的活动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写百分数,解释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从而树立自信心,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它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流程:
一、明确目的,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课前你们收集了有关百分数的信息了吗?现在请同学们汇报一下你的收获。(生回答)
师:你理解你收集的百分数吗?
师:你在收集百分数的过程中产生了那些疑问?(板书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就对百分数做个全面的认识。
【设计意图:力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环境,在学生交流、整理等活动中,建构数学知识。同时,在学生回答问题时,鼓励学生在讨论中进行优化。】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比一比
师:在你们收集资料时,老师也进行了调查,我发现,我们班的同学都喜欢踢足球,那我们就从足球开始聊起吧!(学生看大屏幕,将教学情境图中的三名队员换成我们班的三名同学,把猛虎队换成我们五年级队,把习题换成我们班的事。)
师:在乐业一小的一场足球比赛中,五年级获得了一次罚点球的机会,他们准备派下列三名队员中的一名去罚点球。
合作学习,汇报交流
师:通过学习同学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把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就容易比较大小了。
师:你课前调查的百分数是这么写的吗?
生:是这样写的。
师:百分数的读法、写法:分子90写到前面,后面加上百分号;读作:百分之九十。齐读。
师:理解90%的意义?说出70%、84%的意义
【设计意图:教师创设的情景,出乎学生的意料,而且是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这是对教材资源的深层挖掘。用学生熟悉的身边的人和事编题,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激发了学生参与学生的热情。】
学一学
师:大屏幕出示习题:刚才我们利用百分数确定了罚球的人选,借助刚才的研究方法同学们能完成这道题吗?(大屏幕出示种子发芽试验。)
师:你认为哪个品种的发芽情况最好,向车锋的爸爸推荐,如果车锋家的黄豆丰收了,车锋全家都会感谢你。
师:先独立思考,有困难的在小组内寻求帮助。
师:汇报学习情况:你选几号种子?为什么?
生:我选二号种子,
师:说25%、28%、22%的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在小组内的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亲自体验,动口、动脑,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四、全课总结,布置任务
1、学生谈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老师送名言:看来这节课我们学的很成功。爱迪生有一句名言,我把它变成了数学算式,咱们师生共勉。
3、预习内容:课下预习教科书67—68页合格率的内容。
【设计意图:学生在宽松、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素养。让学生保持好奇心,继续去学习,这才是我们最理想的课堂。】
《百分数的认识》教学评析
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我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法来引导学生体会百分数引入的必要性及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首先创设生活情境,为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提供丰富生动有趣的资源;其次,向学生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然后采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探究方式。让学生发现规律,进而概括出百分数的意义。
另外,在本节课的实施中我力求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本节课中,我想到学生在体育课上经常进行足球比赛,于是我就将教学情境图中的三名队员换成我们班的三名同学,把猛虎队换成我们五年级队。当学生看到熟悉的面孔后,他们情不自禁地就进入到情境之中,并激发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强烈欲望,既显得亲切自然,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同时把生活中的问题变为数学学习的对象,很自然的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通过比较与选择,使学生充分体会了百分数产生的必要性。
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发展。在本节课中,我非常注重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获得新知。在“请哪位队员罚点球”这个问题上,学生出现了好几种不同的方法,其中有对有错,在交流时,我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并不作正确与否的判断,而是让学生利用这些出现的资源充分交流、争辩,这样做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篇2
【关键词】白内障;基层防盲;术式;人工晶体植人
【中图分类号】R4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431-01
白内障是我国首位的致盲眼病,手术治疗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我国始终把白内障的复明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利用国内外的各种力量大力开展多种白内障复明工程[1]。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现阶段公认的治疗白内障最先进的方法,但由于目前各种复明工程的资金还有限,且多数都在基层医院进行,缺乏必要的设备支持。郴州爱尔眼科医院承担澳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侨心光明万里情” 湘闽行活动,于2011年9月17日至18日在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人民医院实施100例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加人工晶体植人手术,手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一、一般资料
2011年9月17日至18日在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人民医院实施100例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加人工晶体植人手术。患者年龄44至85岁,平均年龄60.3岁,男女比例2:3,全部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II级核14例,III级核28例,IV级核45例,V级核13例。手术配套设备主要有:麻醉间1间,手术间2间,手术显微镜YZ20P四台,进口快速消毒锅2台,能独立熟练完成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加人工晶体植人手术人员3名(其中一名外籍医生),专职外籍眼科麻醉师1名,专职配合白内障手术的护士6名。
二、手术方法
患者均由当地卫生系统初筛选送,由县医院眼科医生复筛,常规行血常规、血糖、血压、心电图、眼部常规视力、裂隙灯检查,眼部A超、人工晶体计算,手术眼术前滴沈阳兴齐产双氯芬酸钠、妥布霉素地塞米松Q1H至少四次。手术日由专职护士术前冲洗术眼结膜囊、泪道、日本参天制药生产美多丽扩瞳,专职外籍眼科麻醉师在麻醉间用2%利多卡因加透明酸行术眼球后麻醉。2间手术室、两套手术班子、轮流使用四张简易手术床连续手术。
具体手术方法:术眼消毒后贴3L眼科粘贴巾,上开睑器,上方偏右角巩膜缘后1mm处3.2mm穿刺刀直接做2.5mm至3.0mm长隧道切口,注入山东正大福瑞达产爱维入前房,在1:30及10:00角膜缘做1mm双辅助切口,行连续环行撕囊,充分水分离,翘动并旋转使晶状体核移位于前房,隧道刀扩大主切口至5.5-7.5mm不等,晶体圈匙与粘弹剂针头夹面包式取出晶状体[3],前房水压下娩出松散皮质,双管从双辅口抽净皮质[4],补充爱维入前房,植入国产宇宙一片式人工晶体于囊袋,吸出粘弹剂,术毕注水形成前房,必要时切口缝合一至二针,埋藏线结,涂爱尔康产典必殊眼膏后无菌敷料包盖及透明眼罩护眼。术后第一天检查换药,眼局部反应轻微的告知注意事项及带沈阳兴齐产妥布霉素地塞米松、双氯芬酸钠各一支回家,若有特殊情况视情况给予相应处理。嘱患者定期复诊。
三、结果
外籍医生组手术28例,18例行切口缝合,爱尔眼科医生组手术72例,3例行切口缝合,全部病例均一期植入人工晶体,根据WHO于1973年提出的盲和视力损伤标准[2],术后1-3天小孔视力脱残99例,占99%;脱盲89例,占89%;无效1例(前房积血、渗出第三天尚未吸收,术后第五天行前房冲洗,视力裸眼0.6),占1%。
四、讨论
本组病人是带有政治任务、具有国际性质的防盲工作,因此病人的筛查标准相对严格,全部病人均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尽可能排除了青光眼、葡萄膜炎后瞳孔粘连、角膜云翳和斑翳、先天性白内障、眼外伤并发白内障、脱位晶状体、超高度近视、扩瞳能看到眼底有明显视神经网膜病变等影响术后视力的患者,因此手术后视力改善明显,脱盲率高,结果令人病人、政府、慈善组织、医护人员均十分满意。
由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加人工晶体植人术对手术室配合的其他人员没有繁杂的眼科专业要求,整个流程也进行了事先设定,因此手术过程十分流畅,没有受到设备简易、配合人员非专业的影响。
我们的体会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加人工晶体植人术对设备的要求低、对手术室配合的其他人员没有繁杂的眼科专业要求、手术时间短、手术完成量大、术后视力恢复快、并发症较少、手术痛苦小,在基层医院大批量白内障防盲工作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
参考文献
[1][2]葛坚等.眼科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篇3
【教学片段1】
师:刚才屏幕上的两个数字(指98%和97%)认识吗?
生:认识!是百分数!
师:是的,这样的数叫百分数,“%”这个符号叫百分号。
师(板书“%”):同学们,你们会写百分数吗?让我们一起写写吧!
要求学生抬起右手后,读出几个百分数,和教师一起比划如何写下这些百分数。
师:看来大家都会读写百分数了,谁能读一读自己收集来的百分数并说一说它们表示什么意思?
【思考】
百分数的读写法仅是形式上的要求,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较易掌握的知识点,教师只要点到为止就可以了,应该留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探究百分数的意义。
有效课堂应该是学生通过经历、体验、探索主动获取知识的课堂,课堂上无需学生多加独立思考的,不予过多交流;没有发现学生学习障碍的,不予过多讲解。在具体课堂教学操作中,教师一定要相信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克服“教师话语霸权”的惯性,敢于并善于把课堂交还给学生。
二、淡化百分率的文字表述
【教学片段2】
师:刚才我们理解了每一个具体百分数的意义,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百分数表示什么意义吗?(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最后汇报结果)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本,阅读第78页第一段话。
师: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为什么百分数又叫百分率呢?(教师板书:百分率)
师:这个问题问得好,下面我们可以通过一些例子来回答这个问题。(课件展示图1)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想一想,这句话涉及几个量?哪两个量?98%是谁和谁相比较,谁是谁的98%?
师:你们真了不起,把合格率的意思理解得这么准确!好,继续下一题!
教师出示课件:我县凤山公园的森林覆盖率高达96%。
师:这里所说的产品合格率、森林覆盖率,这些比率都可以用百分数来表示,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例如,发芽率、出油率、出勤率、成活率、出粉率等,这些比率都能用百分数来表示,所以百分数又可以叫什么?
生:百分率!
【思考】
通过前面的教学,学生已经对百分数的意义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百分数的理解和掌握并不完整。尤其体现在有关百分率的实际例子中,学生更不能准确描述出两个量的关系,毕竟这两个量相对来讲是隐蔽的。为了突破这一难点,笔者起初想到从字面上去理解“率”的含义即两个相关的数在一定条件下的比值,可那样过于抽象,只存在于文字的表述上。在实际教的过程中笔者放手让学生去读、去说,搜集到的百分率例子,让学生从字面上理解■、■这两个分数,再进一步结合实例不断让学生交流、评价、修正自己的说法,引导学生从百分数的意义角度去理解百分率的含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通过学生实际去做,具体去用,既调动学生说百分率的兴趣,又进一步加深其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同时又巧妙地为学生以后学习“求百分率”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淡化百分数与分数的形式区别
【教学片段3】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已经掌握了百分数的意义与读写,明白了百分率的实际内涵,那么百分数与我们认识的分数在意义上有什么区别呢?请你结合下面的几句话,说一说哪几个分数可以用百分数来表示?哪几个不能?
师:先在小组内交流,再请小组代表来说一说。
师:能说出你的理由吗?
师:那么百分数与我们认识的分数在意义上有什么区别呢?结合实例来说。
生:分数既可以表示具体的数量,又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而百分数只能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
【思考】
篇4
一、数学概念关注“学生准备了什么?要到哪里去?”
学生准备了什么?指学生在学习新概念前已有了哪些与新概念相关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即学习新概念的现有基础。要到哪里去?指学习新概念的哪些知识,即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弄清学生已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明确哪些目标容易达成和哪些目标有困难,这是教师备课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个基础上,制定具体的、针对性强的教学设计。例如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教师事先了解到部分学生已经对百分数有了初步认识,因而对百分数的读、写和百分号的认识等知识与技能目标,就一带而过。百分数在生活中广泛应用,虽然学生没有这样的认识,但通过交流课前收集身边的百分数信息,学生只要稍加概括归纳,就能达成百分数应用广泛的共识。以上这两方面的教学目标既非概念的本质属性,学生又容易达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仅需较少的时间即可。而百分数的意义,是表示两个量之间关系的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是学习的重点与难点,需要在课堂中花较多的时间完成。
二、抽象概念可以通过“打比方”完成
概念的学习方式,主要有概念形成与概念同化两种。但笔者认为,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最重要的是教师能根据不同概念、学生不同的准备来设计一种适合学生学习的途径。百分数意义的教学,就没有按照概念形成的一般学习模式,完全从学生的学习角度和认知起点出发,通过“打比方”、举例、具体表述等方式,理解某个具体百分数的意义。
(一)选择学生收集到“成活棵数是植树总数的90%”的百分数,让学生说说怎样理解这个百分数。
生1:假如一共种了100棵树,种活了90棵树,那么种活棵数是种植总数的90%。
师:能不能用算式表示你说的话?
生1:90÷100=90/100=90%。
生2:把植树总棵数看成200棵,种活的有180棵,那么种活棵树是植树总数的90%。
师:用算式怎样表示?
生2180÷200=180/200=90%。
生3:把植树总棵数看成1000棵,种活的有900棵,那么种活棵数占植树总数的90%,即900÷1000=900/1000=90/100=90%。
生4:把植树总棵数看成50棵,种活的有45棵,那么种活棵数占植树总数的90%,即45÷50=45/50=90/100=90%。
师:同学们经过举例、“打比方”后,有什么新的发现和认识?
生5:无论种活棵数与植树总数怎样变化,但这90%没有变,说明这两个量的关系没有变,也就是分率不变。
生6:百分数是指两个数在比较。
生7:百分数是除出来的。
生8:百分数的分母是100。
师:百分数表示两个量之间的相比关系,是一个分率,所以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二)让学生说说收集到的其他百分数的意义。如:“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学生能轻松说出谁与谁比;“棉80%、涤纶20%”,虽然这两个百分数表述不完整,但学生能从两个量相比的角度来理解、表述百分数;“降水概率70%”,表示一种可能性的程度,学生比较陌生,但学生能从两个量相比的角度来理解。又如:降水量占总水量的70%、降水时间占整天的70%、降水面积占总面积的70%等,虽然没有正确解析“降水概率70%”的意义,却表明学生已理解了百分数的本质。
篇5
课前的准备工作要充分。认真钻研教材、设计教学预案、制作需用课件等,这是教者必做之事。从正反两个方面强化:一是拓展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二是课题的引入创设、问题情境的铺排与收缩。教师只有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的内涵,做到了然于胸,执教的时候才能体会教的乐趣,也让学生在教学中感受学的乐趣。
讲解到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和联系时,教材上提到“像上面这样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有学生马上就说:“老师,上面这些都是分母是100的分数,那么我们能不能说,分母是100的分数就是百分数呢?”有的学生说:可以;当然也有学生说:不可以。为了让学生辨析二者的联系与区别,正确地把握百分数的概念,笔者没有简单地做出直接判断,而是借此契机,激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紧接着提出了两个问题有意识地引起大家的思考:百分数可以看作分母是100的分数,那么它和分母是100的分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分母是100的分数就是百分数吗?为什么?问题提在点子上,进入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感觉有话可说,纷纷发表意见,课堂进入了一个思维的高峰时期。通过组织学生的讨论,教者适时作了归纳,形成如下的共识:百分数和分母是100的分数具有的相同点是:百分数和分母是100的分数都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但两者之间不同点更为明显,读法不同:百分数读作百分之几,一般不读作一百分之几;写法不同:百分数要用专用的符号“%”;意义不同:百分数不可以表示实际数量,只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关系,分母是100的分数既可以表示两个数量间的比较关系,还可以表示实际的数量;分子不同: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而分母是100的分数的分子只能是整数……
课堂的讨论挖掘了教材所没有明确介绍的“四点不同”,使得学生意识到,百分数是从分母是100的分数中演化出来,专门用于表示两个数量间比较关系的常用概念,它在符号和分子的表达上比分母是100的分数有了进一步的拓展性变化,从而理解更加深刻了。教者再适时进行补充说明: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非常广泛,它源于分数,又有别于一般的分数或者分母是100的分数。大家的讨论验证了这种对百分数的理解。学生也从实际生活中找出了大量百分数的使用实例,进一步确认了这些新认识。不难看出,很多学生收获充实,产生了探究学习成功的喜悦。深入的备课和恰当的引导让人感受到教学成功的喜悦。
在试教中,我曾经对教材的例题引入作了改变。我将例题的三人比较投中情况,改成四人比较,将教材表格所列投中数、投篮数、投中比率数和分母是100的分数几项,逐一呈现。这样拉长探究过程,使得新例教学形成步步深入的课堂氛围。但是,这样一来,开头显得精彩了,引入课题耗时多了许多,接触到对百分数的探讨性认识时间不够充分,其后的练习更是来不及安排了。经过伙伴的帮助,我也感到这是做了一个“不合算的交易”。步步深入的引入效果花费了过多的课堂精力,而使得学生接触重点推迟,课的中期和后期攻克难点分配时间不足,练习讨论不够充分。由此,课堂教学设计不应只顾开头的精彩。引入环节毕竟不是课堂教学的重头戏。要从全课的整个进程统筹各个环节的教学。我体会到这里教材编排简洁的意图,后来的试教则改变了原先的铺排做法,采用了教材的既有安排,直接由分数的比较进入百分数,也取消了所增加的分析对象。
篇6
教材分析
学生在第八册和第十册已经初步学习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简单统计表的制作和条形统计图的初步认识,以及求平均数的方法.本小节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编制和分析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并受到国情的教育。
在学生掌握了一般的复式统计表的基础上,这一节教学含有百分数的复式统计表.这里没有重复教学统计表的形式和制法,而是让学生根据已学知识思考,怎样才能清楚地看出一个统计表中有关数量间的百分比关系.教材通过一个例题教学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启发学生想,只要在原来的统计表中再增加一栏,算出题中所需的百分数,依次填上就可以了.同时,在每一个统计表的后面,教材还通过填空让学生看表回答问题,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根据统计图表提供的数据分析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用统计的思想分析思考问题的习惯.
“合计”和“总计”是小学阶段学习简单的统计知识中常用的两个数学术语,这两个术语常常在同一张表中同时出现,两者虽一字之差,但含义不同,容易混淆.“总计”与“合计”是根据表的性质和需要来确定的.一般来说,单式的统计表只有合计.在复式的统计表中,一般既含有合计,又要有总计.“合计”是各个分类事物的统计数据之和,“总计”是反映各类事物的总数量.
教法建议
学生在第八册和第十册已经初步学习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简单统计表的制作和条形统计图的初步认识,以及求平均数的方法.本小节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编制和分析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并受到国情的教育.
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可以采用迁移法进行教学.通过“1、复习旧知:教师出示表格,学生分别说出每个数据表示什么和计算方法.2、质疑引新:现在的表格能反映出有关数据之间的关系吗?应该怎么办?3、小组讨论:只要在表格的右侧增加一栏,把有关百分数的数据填入表中即可.4、对比深化:合计与总计有什么不同?5、分析表格: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这五个步骤进行教学.教学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学生自主探究得出新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制作一些含有百分数的简单的统计表.
2.通过看表,会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
在已学过统计表的形式和制法的基础上,会制作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
教学难点
掌握统计表中数量之间的百分比关系,会分析含有百分比的统计表。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复习旧知.
我们已经学过,把调查收集到的数据,加以分类整理,请看下面表格(下表),你能说出每个数据分别表示什么吗?
2.计算.
教师提问:表格中“合计”的数据怎样算?
3.引新.
统计表不仅反映某一类事物的具体数据,而且还能说明有关数据之间的关系,如表中合计的数据表示了三年同类项目收入的总和,现在的表格,还能反映出村办企业收入占全村的总收入的百分比吗?(不能)
下面我们就继续学习百分数在统计中的应用.
二、探求新知
(一)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
下面是1998~2000年东山村每年的总收入与村办企业收入的统计表.如果要使这个统计表表示出这三个年度中村办企业收入占全村总收入的白分之几,应该怎样做?
教师提问:例题向我们提出了什么问题?
2.增加栏目,扩展统计表含量.
教师提问:
(1)计算每个年度村办企业收入占全村总收入的百分比比较容易,计算出的三个百分数写在表格的什么位置?
(表格右侧旁边)
(2)能不能把表格向右侧扩充一下,把有关百分数的数据也纳入表中?
(学生扩充表格,并计算百分数,填入表内.)
(3)我们再纵向观察,这组百分数表示什么?
(村办企业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
(4)你们能概括地讲一讲我们是怎么做的?
(把原来的统计表右边增加一栏,再把每一年村办企业收入占全村总收入的百分数填写过去,这样就成了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
3.强调“合计”中“百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师提问:我们以后在计算统计表中百分数时,如果没有特殊要求,一般百分号前的数只需取一位小数.“合计”项目中的百分数如何计算?
学生回答:用村办企业三年收入总和去除三年全村总收入的总和,三年“合计”项目的百分数不是三年中每年的百分数的和,也不是三年中每年的百分数的平均数.
4.看统计表回答问题.
(1)2000年全村总收入比1999年增加_________万元;
(2)2000年村办企业收入比1999年增加_________万元;
(3)2000年该村其他收入(包括粮食、副业等)比1999年增加_________万元;
(4)2000年村办企业收入占全村总收入的_________%.
教师提问:
(1)通过看表回答问题,你发现全村总收入和村办企业总收入是怎样逐年变化的?
(逐年增长)
(2)其中村办企业收入增长幅度怎样?
(很大)
教师讲述:仅通过1998-2000年三年的收入,我们不难看出,坚持改革开放,农村的发展非常迅速,特别是村办企业收入增长幅度之大,说明要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不仅要抓好农业,还要大力发展村办企业.
(二)反馈练习
某洗衣机厂第一季度生产洗衣机情况如下.分别算出每个月完成计划的百分数,并制成统计表.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在原来有关统计表知识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学习了百分数在统计中的应用,这就使统计表中反映数据之间关系的内容更充分,更丰富.
四、课堂练习
1.陈庄三户农民1999年和2000年平均每人纯收入的情况如下:
陈志刚1999年2186元,2000年2274元;
李卫民1999年2140元,2000年2261元;
陈世昌1999年2205元,2000年2313元;
完成下面的统计表.(百分号前面的数保留一位小数.)
五、布置作业
篇7
关键字:百分数;自主探究;深度理解
G623.5
百分数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和分数,特别是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对于百分数的意义,教材上这样给出:像上面这样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作百分数。百分数又叫作百分比或百分率。在教学前,我陷入了思考:对于这样一个概念,我要怎样教学才能使得学生真正理解它的意义?学生真的通过一节课就可以完全理解它的本质了吗?怎样促使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呢?带着这样的思考,我开始了自己的教学实践:
初探:
……
学生根据例题的情境,知道了“要算出每场比赛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再比较分数的大小”的解题思路。
学生尝试解决。
生1:先通分,再比较大小。
生2:先把分数转化成小数,再比较大小。
师:其实我们可以把这些分数转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这样或许会快一点。
生:一起把分数转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
生:依次说出“第一场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一百分之六十四、第二场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一百分之六十五、第三场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一百分之六十”。
师:原来这三个分数是表示投中次数与投篮次数之间的关系,而且它们的分母都是100,像这样“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作百分数”。
……
二探 :
……
练习题:下面哪些分数可以用百分数表示,哪些不能?为什么?
生5: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的时可以用百分数表示,表示具体多少的时候不可以用百分数表示。
师:可是它们都是分母是100的分数呀?
生6:并不是分母是100的分数就是百分数,只有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时才可以用百分数表示,表示具体多少的时候是不可以用百分数表示的。
……
再探:
……
生3:因为这里表示的是这袋糖的重量。
生4:我发现,只能表示两个量关系时才可以转化成百分数。
生5:一个分数,不管分母是多少,只要表示两个量的关系,就可以转化成百分数。如果表示的是具体多少,就算分母是100,也不可以转化成百分数。
(教室里想起了掌声)
……
教后所思 :
数学概念是客观现实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中的反映。小学数学中概念是构成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内容,还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充分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对话生成等多元的学习活动,促使学生深度理解概念的本质意义,提高概念教学的有效性。
一、密切联系生活,引发概念学习需求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本节课在教学时,就结合具体生活情境,联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引发学生产生学习概念的需求:算出每场比赛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再比较分数的大小,通分和转化成小数太麻烦,为了便于统计和比较,可以把这些分数化成分母是100分数。
二、巧妙制造冲突,设计概念理解支架
大量的教学也表明:在认识掌握一个新的概念之前,学生的知识体系中已经有一个前概念,所谓前概念就是指个体通过日常生活的各种渠道和自身的生活实践,对周围与数学相关的事物与现象产生非本质的认识,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所以,教师在课堂当中应该合理地研究学生的前概念,巧妙地制造冲突,设计概念理解的“支架”,促使学生将已经学习到了概念的从“表面”向“本质”理解。正如奥苏贝尔所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本节课,我安排学生比较、探讨“算出每场比赛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再比较分数的大小”,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逐渐厘清: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的时可以用百分数表示,表示具体多少的时候不可以用百分数表示;并不是分母是100的分数就是百分数,只有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时才可以用百分数表示,表示具体多少的时候是不可以用百分数表示的……
三、师生密切互动,凝聚概念构建网络
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主张:“教育是一个对话不断展开的过程,不是知者随便带动无知者,而是师生共同寻求真理。”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互动对话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根据概念的特点,帮助学生形成概念“链”,构建概念“网络”,有意识地深化和发展学生的知识结构。
在本节课里,我安排了第三次探索过程,只为了利用学生的探究热情,引发学生再一次思考百分数的意义,并将“百分数”放入一个知识系统中,自觉地将百分数与分母不是100的分数建立联系。当然,“百分数意义”的探究并没有到此结束,以后我还将它放入一个更完整的网络中:与分数、小数、整数之间建立联系,构建更完整的知识网络。
哈佛教育研究生院为主的一些机构,首先提出了“为理解而教”项目,强调理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而我想说:不仅要为学生的理解而教,更要为学生的深度理解而教,为学生形成“我想学、我乐学、我会学”的积极情感和卓越能力而教!
篇8
导学单奠定高效课堂的基础
新知是建立在旧知基础之上的,课前布置学生的先学活动,可以促使学生在课堂中有备而学,有利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如环节一《认识百分数》的导学单一。阅读数学书第98页例1,思考以下几个问题:①教材例题中,王老师对三名队员的投篮情况作了哪些方面的统计分析?表中、、分别表示什么意义?②看了这组数据,如果要比较谁的投篮成绩好一些,你觉得应该比较哪种数据大小?③用什么办法能很快看出这种数据的大小?阅读数学书第99页第一、第二行,思考下面问题:④看看百分数怎么写?⑤想想读、写百分数时注意些什么?
分析 本课导学单中第①②题是旧知回顾,分数的意义、分数大小比较是认识百分数的重要知识基础,通过让学生在课前完成导学单,教师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以学定教。第③题与第④⑤题是探索新知,让学生在回忆起旧知的基础上来尝试推测新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反思 导学单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梯台,学生在先学的过程中,不仅能掌握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有探索精神,提高学习兴趣。但教师在利用导学单组织学生先学时,要考虑好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主要是对一些简明易懂的内容让他们先学。
导学单架起高效课堂的桥梁
导学单一落实后,教师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又提出了一个新的更高一层次的要求,让学生小组合作说出收集来的百分数表示的意义。如环节二《认识百分数》的导学单二。①根据你在小组里的编号将搜集到百分数填写到小组观察表里。按照4-3-2-1的顺序依次介绍你搜集百分数的意思,请注意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②组长带领组员观察从自己找的百分数或教师黑板上提供的百分数,想想百分数表示什么意义?把发现填写在观察表上。
分析 当提出合作要求中的第一点时,教师就随意点了一名学生,问:“你是几号?”学生回答:“2号”。教师接着问:“那你就将搜集的信息摘录到第2行里。”教师不用太多的语言就轻易的解释了第一点要求,让学生清晰的理解了要求。接着学生动手操作,根据合作要求完成相应的任务,教师巡视全班,参与讨论,教师不是随意参与小组,而是关注比较弱的小组。教师直到所有学生都完成任务之后,组织反馈交流。
反思 在教学《认识百分数》这一课中,学生对所学内容已经有预知,教师就要及时组织学生合作分析、交流解决。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分组讨论、分组解决,让学生对问题的分析淋漓尽致地展现给全班同学。这样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各类信息的沟通,有利于学生间的互帮互学、相互启发,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导学单开启高效课堂的大门
新授前的导学单以体现提纲式的练习题进行自学,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好了铺垫。新授后的导学单以小组交流代讲,以练促导。课堂上,学生的大脑皮层不断产生兴奋,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真正做到“堂堂清”。如环节三《认识百分数》的导学单三。①说一说:各图中涂色的部分和没有涂色的部分各占“1”的百分之几?(图略)②比一比:根据信息说说百分数、分数的含义。一根长米的绳子第一次用去全长的40%,第二次用去全长的。一根绳子( )米。(97%,)。一堆煤运走了( )。(85%,)。③选一选:由于全班同学自觉学习,认真听课,这个单元的合格率可能达到( ),优秀率可能会达( )。(100%,73%)。通常小汽车的速度是摩托车速度的( )。(120%,50%)。④成语妙解:十拿九稳、半信半疑、百发百中。
分析 数学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训练思维能力的必要途径。案例中教师以层层递进的形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第①题是面向全体并重点关注低层次学生的基础练习。第②题是在第一题基础上,逐渐放手,小组合作找分数、百分数异同提供了一次较好层次学生帮助较低层次学生的机会。第③④题思维拓展则是将这节课所学的百分数应用到生活实际问题中,为学生打开思路,体会百分数的意义和价值,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篇9
《百分数的意义》这节课,吴老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新知,运用迁移规律,促进新知同化,使学生在认知策略、学习方法上得到有效升华,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应用意识和情感态度等方面得到了和谐发展。
以旧引新,促进认知迁移。分数和百分数是两个有密切联系的概念,它们有共同的属性。吴老师课前就写好了3句含有分数的句子,让学生自己阅读,并理解每个分数的意思。“如果把上面这些分数分类,怎么分?”有同学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表示具体数量(有单位),一类是表示倍数关系(分率,没有单位)。有的同学说一类是最简分数,一类不是最简分数。教师给予学生肯定的评价:“看来分类的标准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当学生说出不带单位分母是100的分数也可以看作百分数时。吴老师及时追问:百分数你在哪儿见过?这样巧妙导入课题,自然水到渠成。这一环节的设计,无不让学生感受到百分数其实就一直隐藏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中,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百分数的欲望。
自主探索,促进主动建构。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建构的过程。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吴老师让学生经历了“在实例中感知、在思辨中发现、在运用中理解”的过程。首先利用课件出示文本教学材料,吴老师提出:你能说说它们表示的意义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说出:咱们学校有60%的学生参加了兴趣小组、蛋白质≥ 1.0%、果汁≥ 15%、羊毛50%、晴纶50%、这批产品的合格率是98%等实例所表示的具体意义。其次,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辨别谁和谁比较,谁是谁的百分之几。再次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 最后,在运用中理解,如:在规定的时间里写百分数,同桌两人玩石头、剪刀、布,并在全班汇报赢的次数占总次数的百分之几等。通过一些游戏,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内涵,使学生建立了清晰的百分数概念。整个过程显得充实而富有张力。
在教学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与区别时,吴老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交流,以练代讲,以讲促练,出示了一些类似“哪个能用百分数表示,哪个不能用百分数表示”的练习,引导学生在对比中区别分数和百分数,使学生认识到“分数既可以表示具体数量,也可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而百分数只能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它是一个比率。整个过程吴老师始终把学生当作一个探究者、发现者,让学生在辨析中加深理解,在概括中把握联系。
加强练习,促进能力提高。练习,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一环。它既是促进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又是使学生形成技能技巧的基础。在本节课的练习中,充分体现了练习的目的性、针对性、层次性、多样性和趣味性,使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吴老师设计的练习有:读出下面的百分数,写出下面的百分数,说出百分数所表示的含义,成语中的百分数(百里挑一、十拿九稳、一箭双雕等)等。设计让学生说说百分数的成语,使得语文与数学融为一体,实现了学科与学科之间的整合,又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最后用一句“天才=1%的灵感+99%的汗水”这一富有哲理的格言赠送给学生,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百分数在生活中用途,同时又让学生明白“天才”需要付出“汗水”,以此更好地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最后,提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仅供参考。
1.在引导学生概括百分数的意义时,教师是否可以结合学生的汇报,相机板书出“÷=( )%”,并在学生充分说的基础上板书出百分数的意义。这样会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到“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它是一个比率。进而拓展了概念的外延,深化了百分数的概念。
篇10
一、利率问题
利率是教学百分数时最常见的一种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涉及存贷问题,虽然我们每次交易后都会得到一张清单,但是你知道是怎么算出来的吗?虽然小学生的年龄还小,感觉存贷问题与自己的关系不是很大,但是每个家庭的实际生活与存贷的关系又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引导学生掌握这一方面的计算技巧,能让家长感受到我们教育的实用性,也为孩子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针对这个问题,我让学生回家的时候询问一下家长,家里有多少存款,有房贷或车贷吗?怎么进行相关的计算?然后在课堂上我给学生出示了以刘明同学为例的问题:刘明的爸爸在2013年3月1 号存入银行10000元(整存整取),当时的年利率是3%,那么一年后到期能支取多少钱?学生根据利率先算出利息,再加上本金,很容易就算出了到期的本息和。我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延伸:如果刘明的爸爸忘了到期时间,到了2014年5月1号才去支取,那么能支取多少钱?(到期后的按活期0.35%计算)这时有的学生就有些迷惘,到期后的这一部分怎么算?有的是以原来的10000元为本金,计算出15个月的本息和,也有的是以到期时的本息和为本金,再加上了两个月的活期。这时小组讨论得热火朝天,各执一词。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探讨定期与活期的区别,及到期后本金转存的问题。这样学生就明白了需先算出一年的本息和,再在本息和的基础上按活期加上2个月的利息。通过此例学生对于利率问题有了很清晰的认识,在给出一张存款结账单后可以很快地计算出正误。同时我还让学生尝试贷款的计算和零存整取等各方面的计算,完善学生对利率问题的认知。
二、增(减)率问题
变化是随时发生的,增减无处不在,增减率问题也就成了我们学习百分数的一个常见问题。增减率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最常见的,广泛出现在电视新闻和生活常识中,如企业利润率同比增长20%,环境污染同比下降10%,粮食亩产量增长15%,病虫害率下降5%,这些无不体现出百分数在增减率方面的应用。但是对于这一问题必须让学生明白的一点就是谁是“1”,这是把握住增减率问题的关键。
在对这一内容进行教学时,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目:某一企业2011年的产值是50万元,2012年同比增长20%,那么2012年的总产值是多少万元?学生有的列式为50+50×20%,也有的列成(1+20%)×50,我在充分肯定了学生的做法后,强调用“1”表示基数是我们以后最常用到的,尤其是在百分数的计算时,让学生能把握好这一重点。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如果2012年产值是50万元,同比增长20%,那么2011年的产值是多少?学生尝试用方程来解决这个问题,设2011年产值是x万元,列方程得(1+20%)x=50,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但是也有的学生对于以谁为基数把握不清,出现列式的混乱。对此我强调,“基数”就是在谁的基础上增长或减少的这个数,而不是增长或减少之后的那个数,学生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
三、打折问题
在每一个节假日,各个超市都会贴出打折的海报。其实打折就是对于百分数的又一应用,打八折即为按原价的80%,对于不同商家的促销,我们要看清原价,根据折率计算出实际价,这样才能在购买相同商品时找出更省钱的方法。正所谓货比三家,在面临打折时,我们也要价比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