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根基范文

时间:2023-07-30 10:28: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发展根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发展根基

篇1

 

在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链中我国处于以电子制造业为主要形态的低端环节,在创造巨大利润时对环境造成破坏,所以推行清洁生产是陕西电子信息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根基。未来20年我国进入电子电器设备报废的高峰期,有成为全球电子垃圾场的危险。国内电子信息产业巨头“绿色产业宣言”,共同推动“绿色制造”。“绿色制造”的途径在于清洁生产,即物料消耗最少、产品产出率最高。清洁生产必然加大生产成本,在推行中将面临许多障碍。

 

一、陕西电子信息产业推行清洁生产的障碍

 

1、对清洁生产的认识不足

 

企业清洁生产是一个持续改进过程,许多企业在审核期间认真对待,通过审核验收后不能实施清洁生产。个别领导认为清洁生产是一种宣传口号,不能带来实际好处,对推行清洁生产采取不作为态度。还有企业把满足环保法规要求作为企业环保工作的“上限”。

 

2、清洁生产资金投入不足

 

清洁生产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资金瓶颈制约了企业持续推行清洁生产。许多企业资金不足,亏损问题尚未解决,对环保“心有余而力不足”。清洁生产成本投入大,但收益不确定,对企业经济效益有影响。对废料的排放收费太低,对企业缺乏有力的经济制约。

 

3、清洁生产外部监督不力

 

《清洁生产促进法》明确规定,被公布了名单的企业应公布其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程序的规定》第五条也明确规定“列入公布名单的第一类重点企业,应在名单公布后一个月内,在当地主要媒体公布其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情况,接受公众监督”。目前来看,一些企业尚未公开信息,导致公众监督缺失。

 

4、清洁生产技术咨询机构的能力有限

 

由于清洁生产技术咨询与服务体系不健全,为企业清洁生产的服务能力明显不足。缺乏经验丰富的清洁生产审核机构;清洁生产的技术指导缺乏行业专家参与;对审核咨询机构和审核人员管理不规范,导致审核水平参差不齐。

 

二、电子信息产业消除障碍及陕西推进清洁生产的方式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的环保型经济增长方式,目标是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和废物排放最小化。清洁生产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是陕西电子信息产业推进循环经济的重要举措。陕西省应发挥科技大省优势,采取院企携手等形式,加快研发高新环保技术和产品,大力推广清洁生产,促使企业经济循环发展。

 

1、电子信息产业消除障碍的方式

 

持续高效地消除障碍、推进清洁生产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1)绿色设计。电子信息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核心是电子产品及其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和再利用,其中产品和生产工艺的设计、产品制造和产品回收是核心阶段。绿色设计的基本思想是在设计阶段将环境因素纳入产品设计中,使产品对环境影响最小。

 

①清洁能源与材料设计。欧盟RoHS指令要求投放欧盟市场的电子电气产品不得含有铅、汞、锡、六价铬、多溴联苯(PBB)或多溴二苯醚(PBDE)六种物质及其类似物质(指其化合物等)。

 

因此,电子信息产品要首选清洁能源与材料的设计。②清洁产品设计。电子元器件行业清洁产品设计的重点是通过提高产品的耐用性来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或者通过废旧电子元器件再利用,实现材料级高效循环利用。半导体及集成电路行业清洁产品设计重点体现在产品微型化和高集成度设计;延长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品的生命周期。IT 设备行业清洁产品设计重点在于重视核心部件可拆卸性以及零部件的回收利用。

 

(2)绿色采购。“绿色采购”首先是从“政府绿色采购”而来,在政府采购中选择符合国家绿色标准的产品和服务,GE、GM、苏州佳能等公司已形成完备的绿色采购体系。绿色采购的核心在于建立一个“完全绿色”的供应网络,约束其供应商使用绿色原料进行绿色设计和绿色制造。电子信息产业多数供应商尚未通过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认证,建议探索绿色采购供应模式,实施“绿色采购计划”,实现绿色制造。

 

(3)绿色制造。绿色制造是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益的现代化制造模式,使电子信息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对环境影响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电子信息产品的绿色制造体现在通过生产工艺水平的提高,减少生产过程废弃物的排放;通过环保设施再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重新利用产品制造过程中报废的材料。

 

2、陕西电子信息产业推行清洁生产的方式

 

(1)认真开展清洁生产培训。1995年联合国国家清洁生产中心在陕西省举办了首批清洁生产审计师培训班,为我省培训了一批技术骨干。近年来陕西省环保局在全省10个地市举办了清洁生产培训班百余次。通过清洁生产培训使管理人员掌握了清洁生产审核方法,为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打基础。

 

(2)有效推行清洁生产审核。在国家倡导“节能减排”政策指引下陕西省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审核验收,促使300余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发现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环境问题,通过方案实施使能耗、物耗显著降低,实现节能增效。

 

(3)科学制定清洁生产配套政策。1996年陕西省环保局和陕西省经贸委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行清洁生产的若干意见》,2004年省环保局会同省发改委起草了《陕西省清洁生产审核办法实施细则》、《陕西省清洁生产审核绩效评估办法》、《陕西省清洁生产审核机构管理办法》以及《陕西省清洁生产审核培训管理办法》,为推行清洁生产奠定基础。

 

(4)积极参与行业清洁生产标准的制定。陕西省清洁生产指导中心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安排,承担了电子行业《彩色显像管清洁生产标准》和《清洁生产审核指南》的编写任务。通过对全国11家彩色显像管生产企业以及行业协会的清洁生产水平调查,初步确定了三级清洁生产标准以及各项指标的计算标准方法。

 

三、陕西电子信息产业推进清洁生产的具体措施

 

1、持续高效推进清洁生产审核以及生产者回收制度

 

清洁生产审核是对生产和服务过程进行诊断,找出原因,提出方案,选择并实施方案。事实证明,通过清洁生产审核,企业效益明显提高。清洁生产审核采取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和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三种方式,其中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的比例较低。建议加大舆论宣传,增强企业资源忧患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推动清洁生产持续高效进行。

 

建立生产者责任制度。生产厂商必须回收自己的产品并建立完善的循环再利用体系。我国应根据不同行业和企业规模制定电子产品再生利用的比率标准。对没有回收能力的企业严格限制其生产资格。

 

2、增强企业生产投入和实用技术研发

 

陕西康佳电子集团通过对生产能力及特点审核后投资345万元新建仓库,年节省资金97万元,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该集团改机壳厚包装为废弃包装袋,每年节约费用4.89万元。彩虹集团彩管一厂生产科库房运送HF酸时,对酸桶及时检查管理,制作酸桶托盘,防止HF酸滴漏造成污染;在彩管包装中改纸包装为塑料包装,年节约资金80万元。

 

3、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开展清洁生产需要全方位改进,需要在科技领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充足的科研投入可以促进清洁生产发展。资金瓶颈是陕西电子信息产业清洁生产难以持续推进的原因,各级政府应多途径争取资金,实行产业倾斜政策,对实施清洁生产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和环保补贴,鼓励推进清洁生产。

篇2

[关键词] 资本矛盾 经济全球化 根本动力

全球化的核心内容是经济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形成的标志是世界市场的形成。我们知道,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而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有两个:一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世界市场的出现正是生产力的发展变革――技术创新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的结果。

一、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尤其是科技进步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

生产力是社会变化发展的最终动力。人们的经贸交往和科技、文化交流固然能满足人们一定的利益,但各种利益的最终满足是通过生产力的发展来实现的。生产力发展,科技革命是世界市场产生和发展、经济全球化产生和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所谓的历史也就是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在时间上的展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类社会历史本质上是人类物质生产方式发展的历史。在人类社会历史领域中出现的任何现象,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在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中找到其根源。

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分工。马克思指出,任何新的生产力,只要它不仅仅是现有生产力的量的扩大(例如开垦新的土地),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分工的出现是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分工反过来又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在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每一次科技革命都引发了生产工具的革新,都使社会分工不断深化。这种分工,一开始是民族内部的分工。随着人类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特别是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高度现代化的生产力不仅使以往一个民族国家内部范围的分工,扩展为国家之间的分工,甚至使同一专业部门内部不同行业之间的国际分工发展成为同一行业内部不同产品之间的国际分工,使国际分工呈现出不断升级和越来越精细化的态势。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客观上要求各民族进行普遍的国际交往。

人类几次科技革命带来了交通和通信手段的不断进步,为全球化创造了物质和技术条件。交通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突飞猛进的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它不仅使生产社会化达到了生产的国际化规模,使社会分工的国际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而且为人类提供了更加迅速便捷的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从而使各民族、国家之间的交往达到前所未有的迅捷方便的程度,使整个世界的物质生产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相互依赖的整体。正如同志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的发言中说:“经济全球化是随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客观趋势。现代科技的进步,先进的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产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特别是近十年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二、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直接产物

从根本上说,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原动力。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也要看到,生产力、科技的发展只是为全球化的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可能,要把可能性变为现实,必须通过人们的生产组织活动来实现。只有追求最大限度利益的人的活动才能不断的创造财富,才能不断的开拓市场,由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拓展,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出现,最终催生了全球化。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确立后,生产力的发展是与资本的对外扩张结合在一起进行的,资本把社会生产力作为自身不断增殖的目的和手段,以不断发展的社会生产力为凭借,不断向外扩张实现自身无限增殖的需要。全球化的直接动力来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在规律,是资本对外扩张的直接产物,其进程与资本对外扩张的历程是同步的。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本性就是不断增殖。为了能够不断增殖,它就必然要向外不断扩张。作为一种社会力量,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的产物,资本只有通过不停顿地运动,不断地积累,不断地扩大剥削范围,不断地扩张,才能生存下去。资本的本质及其积累的规律,决定了资本积累和资本活动范围具有向全世界各地扩张的必然趋势。资本按其本性来说,是天生的国际派。资本对外扩张的本性必将使其突破国内市场的狭隘界限,不断地开拓世界市场,使其活跃在世界历史的舞台上。

当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依然是世界占主导地位的生产方式。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制度,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所以,当今的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资本主义向全世界蔓延,使整个世界范围资本主义化的新进程。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保障和物质内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资本家为追逐更大的剩余价值则为全球化奠定了内在的动力。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是全球化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然而,我们要看到,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仅是全球化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矛盾也随之全球化了,并最终成为全球化发展阻力的根源。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中小企业,扶持措施,发展问题,管理支持

中小企业如今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上缴的税收约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3%,生产的商品约占社会销售总额的58.9%,商品进出口额占总额的68%左右。 “中小企业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我国65%的发明专利、75%以上的企业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国内外宏观经济问题愈加显现。国际上,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房地产、金融泡沫破灭;消费者需求明显下滑,实体经济仍陷于衰退。国内,转变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困难重重;投资过热使得宏观调控有所加强,国际市场需求下降,国内消费增长相对缓慢,长期依赖投资、出口的经济发展模式弊端日益凸显。在投机、金融危机、美元贬值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下,石油等重要资源的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剧烈。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的不利因素众多。大量抗风险能力较弱的国内中小企业经营困难。据经济观察报报道,“2008年上半年,浙江规模以上亏损企业有1.07万家,亏损面达19.6%。在浙江有超过1200家的企业已经关门歇业关停。” 就全国而言,2008年上半年有6.7万家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倒闭。

2009年,尽管国家制定、实施了刺激经济的各类政策、措施,但对广大中小企业而言,依然存在着市场需求明显减少、盈利大幅下降、亏损状况严重等问题。

一、目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措施

微观经济是宏观经济的基础。政府不仅应保持宏观经济的稳步增长,还应积极采取措施,持续激发微观经济活力。从数量、影响程度上看,中小企业已成为微观经济组织的主要组成部分。政府应积极向中小企业提供有积极外部性的公共物品,尤其当企业面临着严峻宏观环境的时候。

在2003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对政府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责任做了进一步的明确和系统性的规范。例如,该法规定了“国家对中小企业实行积极扶持、加强引导、完善服务、依法规范、保障权益的方针”。它的意义是深远的。多年来,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陆续制定了许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1.组织协调机构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商务部等14个部门共同成立了全国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国家发改委设立了中小企业司。到2007年末, 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设立了中小企业厅或中小企业局,部分省区市设立了专职的处、室。包括贵州在内的许多省、区、市建立了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提供帮助申请政府扶持措施等服务工作。

国家发改委、国务院信息办和原信息产业部共同组织建立了以大企业为主体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联盟。

2009年9月,国务院决定成立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2.创业扶持

国家在场地、设施、税收等方面,支持中小企业创业。例如,向符合规定的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国家对符合条件的新设立中小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和信息服务。在“十一五”规划中确定了扶持中小企业的“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并将其作为政府的重点工作事项。2003年-2007年,国家向超过6.4万户的中小企业提供了创业指导和综合服务。

国家对认定的高新技术创业风险投资项目给予注资等多方面的扶持,重点是节能环保、集成电路和软件、通信等九个领域。

国家允许创业者将家庭住所、租借房、临时商业用房等作为创业经营场所,建立创业项目资源库,形成有效采集和定期制度。

上海市面向小企业创业构建了政策、服务、金融、信息、人力资源等六大支持体系、市区街道三级创业服务网络。

3.资金

国家在中央财政预算中设立了中小企业科目,设立“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结构调整、节能减排、新产品、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和为中小企业提供公共技术服务的项目、与大型企业协作配套的项目等。并从“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拨出一部分资金,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

中国人民银行鼓励商业银行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发展中小企业金融产品。,扶持措施。国家正修订《贷款通则》,制定融资性担保管理办法。,扶持措施。国家要求国有银行必须设立小企业金融服务机构,要求国有银行改进小企业贷款呆账核销工作,改进中小企业贷款的信贷人员尽职免责机制。同时,国家积极推动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的设立工作。小额贷款公司正在试点。国家正在制定关于民间资本参与发起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股份制金融机构的办法,允许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改变为村镇银行。国家要求国有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采用动产、应收账款、仓单、股权和知识产权质押等灵活抵押方式。

国家开发银行与国家发改委合作建立了300多个中小企业贷款平台。中国进出口银行等提供了政策性贷款。商业银行推出了多类特定贷款品种,如无需评级、授信的中小企业快速贷款。有的地方政府设立了地方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牵头组建了中小企业融资联席会,向重点中小企业提供贴息贷款,设立融资性租赁公司。有的地方银监部门对商业银行设立了小企业贷款指标。

国家相关部门积极引导中小企业进行直接融资。证券市场的中小板上市企业数量持续扩大。2009年,设立了创业板证券市场。

2008年起,国家允许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

国家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通过阶段参股、跟进投资、风险补助、投资保障等方式促进风险投资机构投资中小企业。相关政府部门提出,适当补偿创业投资企业投资中小企业所承担的风险,向创业中小企业所接受的创业投资企业投资管理服务、创业投资公共平台提供资助。

各级政府积极推进以信用征集、信用评级、信用信息数据库、信用为主的中小企业信用制度、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工作,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数据库,鼓励中小企业合法的互融资担保行为。部分地区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进行了区域性再担保试点工作。2003-2007年,对超过20多万户中小企业开展了信用等级评价和信用信息征集工作。对700多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再担保机构免征3年营业税。有的地方对符合规定的中小企业提供免抵押信用担保贷款额度,对担保机构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风险给予资助。

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小企业营业税、所得税和增值税减免的优惠政策。2010年,国家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不高于3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采取应纳税所得额减半、所得税率减为20%的优惠政策。对国家鼓励的投资项目,可对自用进口设备等免征进口关税。,扶持措施。国家允许中小企业提出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申请。国家对一些受经济危机影响较大的、经营困难的中小企业采取了阶段性缓缴社保费用或降低费率的措施。

4.技术创新

国家对中小企业符合条件的技术创新项目、为大企业产品配套的技术改造项目,给予贷款贴息优惠,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对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大学科技园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对经认定的创新型企业予以资助。国家引智专项经费对认定的聘请外国专家项目、引智示范推广项目给予资助。对中小企业参与标准制定、小企业的发明专利申请、维持等费用予以资助。有的地方对认定的产学研项目给予资助。

各级政府通过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基地等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信息、咨询、技术转让服务。推动实施“专利服务中小企业”活动。鼓励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向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服务。

5.市场开拓

国家通过进出口信贷、出口信用保险等业务,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国际市场。设立了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要求各级政府对列入《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的中小企业产品优先采购。

6.社会化服务

国家鼓励社会中介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信息、培训、融资、营销等各类服务,向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组织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建立了覆盖全国的中小企业信息网络体系。中小企业网总站和分网已拥有100万企业会员,日均点击量超过50万次。

7.提高企业管理能力

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开办了中小企业管理咨询培训班。有的地方通过专家委员会向中小企业提供服务。有的地方政府与管理咨询机构合作向个别重点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服务。有的向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管理咨询项目提供资助。有的向企业推荐经过筛选的管理咨询机构。

通过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中国中小企业竞争力讲堂”、“创业者家园”公益培训、企业成长培训等,向中小企业提供了许多免费的管理培训。2010-2012年,实施面向100万家成长型中小企业管理者的培训计划。

8.国际合作

我国政府与美国、法国、新加坡、德国等多个国家签署了中小企业合作协议、中小企业合作备忘录。举办了多次双边中小企业政策磋商及亚欧会议中小企业部长级会议。联合多国举办了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推动建立中意中小企业基金。国家发改委与英国国际发展部合作开展了中小企业政策支持体系项目。

二、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常见问题

2006年及之前的数年中,以中小企业为企业主体的浙江、广东地区的出口额、增加值的年增长率都达到20%-30%之间。但到2007年,上述年增长率下降到了10%左右。2008年1-2季度,相关年增长率继续持明显下降。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问题并非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出现而产生。正如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王新奎所指出的,中小企业的问题,实际是全局的问题。以下从经营理念、企业战略、营销、运营等多个方面来分析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常见问题。

1.经营理念

据调查,多数中小企业创办人的知识水平并不高。受知识水平有限、利己主义思潮、一些领域法纪松弛等因素的影响,许多中小企业经营者在经营理念上存在着严重缺陷。

急功近利,注重短期收益,忽视长期利益。

侧重于采取粗放的经营管理方式。有的还采用一些落后的家族经营方式。忽视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守法经营、诚信经营的意识比较淡薄。容易出现生产伪劣产品、污染环境、安全管理松懈、安全隐患、安全事故多等违法违规现象。

近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给广大中小企业带来了广阔而丰富的市场机遇,带来了优越的外部发展空间,使得大量中小企业在内部管理水平不高、综合实力较弱的情况下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这掩盖了不少中小企业经营者的经营理念问题。

2.企业战略

倾向于采用粗放的发展方式。大多数中小企业集中于普通层次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加工贸易产业,较少进入高新技术产业。

众多企业不顾自身的优势、劣势所在,热衷于进入在短期内能获得高额利润的产业。如房地产业、采矿业、钢铁业、有色金属业、建材业、娱乐业、餐饮业等。

众多企业习惯于从短期角度来选择盈利模式、管理方法,不注重培育可持续的竞争力,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不足。高附加值产品少,常常依赖于低成本竞争,压低劳动者待遇;随意排放污染物,随意消耗土地、自然资源;甚至不顾法规限制,沉迷于通过、徇私枉法来获利。

3.营销

大量中小企业将营销投入、营销环节较少的国外市场作为主要目标市场,而将一定范围内营销难度较大的国内市场放在次要位置。当发达国家高度负债的发展方式难以维系、出现金融、经济危机时,这类对国外市场过于依存的企业的市场需求急剧减少。,扶持措施。以广东地区为例,2006、2007年出口额的年增长率同比超过30%;而2008年第一季度增长率同比为9%,第二季度同比为3%。此时,这类企业很容易陷入困境。

许多中小企业惯于采用低价竞争的营销策略,轻视以质取胜、以创新谋优势的营销策略;不重视新的营销方法,以设立网站为例,据调查,只有17%的中小企业开设了企业网站。

许多中小企业轻视品牌建设,轻视自有品牌,乐于以附加价值低的生产车间角色从事贴牌产品制造业务。

4.运营

设备、工艺技术水平不高,甚至较低。中小企业往往在设备、工艺技术上的投入较少,不少企业靠增加劳动力投入来弥补设备、工艺技术投入的不足。

对信息化建设比较轻视,投入不足。多数的信息技术应用只限于外网、内网构建、微软办公软件应用。近年的国家中小企业信息化调查报告指出,我国中小企业计算机的普及程度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泰国、菲律宾等发展中国家。,扶持措施。只有9%的中小企业实施了电子商务,4.8%应用了ERP,16.7%有自己的网站,14%有企业门户网站应用。

许多中小企业不是通过提高运营管理水平来降低成本,而是着眼于压低劳动者的薪酬。当原材料采购成本、劳动力薪酬出现一定幅度的上升时,大量中小企业出现难以运营的局面。

5.研发

目前,国内企业普遍存在着研发投入少、重模仿、轻研发的现象。在中国,国外组织、个人的专利登记数曾经在较长的时期内持续高于国内组织、个人的登记数。这一情况直到2005年才得以改变。国内企业不仅在大量的高新技术、设备上依赖于国外,甚至于常用的数控机床、纺织机械也有70%是从海外进口。

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很多国内企业经营者不重视研发职能或是研发管理比较薄弱。这方面与一些海外先进企业相比,差距明显。以日本精工爱普生集团为例,该公司研发部门中的知识产权机构有约400名员工。其专利检索数据库有上千万项专利信息。有些专利检索能力已经超越了日本的国家机构。

具体到国内的中小企业,此类问题更为普遍,自主创新产品、自主知识产权平均数量更少。

6.财务

许多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有的企业现金流状况不佳,乃至因缺乏现金而经营困难。有的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不严,坏账损失严重。有的企业账务混乱,导致决策困难。有些企业偷漏税严重,法律制裁风险高。有的企业出现内部人员贪污、挪用公款的现象。

一方面,因为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财务管理不规范;一方面,因为中小企业可抵押资产少、不易获得担保;银行融资困难,发行债券、上市融资的机会很少。相应地,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高。据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介绍,中小企业的银行贷款利率常常高于9%,总成本超过10%,民间借贷的利率则超过了30%。

7.人力资源

由于我国曾长期处于经济、文化落后状态,大量中小企业的创办者、早期经营者文化素质不高,管理能力较弱,管理意识较落后,对人力资源工作相当不重视。因此,中小企业的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相当匮乏,员工素质相对较低。据调查,在我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员工占中小企业员工总数的比例不到10%,初中以下学历的员工所占比例则达到约60%。

许多中小企业缺乏正常的人力资源投入,员工无法享受到依法应有的工作待遇,无法获得依法应有的劳动报酬。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工作责任心不高。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调查,中小型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投入占企业总投入的比例非常低。

三、目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相关措施的不足之处

关于目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相关措施的不足之处,除了制度建设待加强、需要进一步统筹、安排、扶持资金规模有限、资金安排不均衡、管理不严、服务内容待扩展、监督检查不够以外,还有一个重大不足是目前的支持措施还不能比较有效地面向那些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对解决关键问题所起的作用还比较有限。

下面将目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相关措施所起的作用按经营理念、企业战略、营销、运营、研发、财务、人力资源进行分类,并与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常见问题进行对比分析。如表1所示。

表1:对目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相关措施所起作用的对比分析表

序号 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常见问题 目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措施 1 经营理念:受知识水平有限、利己主义思潮、一些领域法纪松弛等因素的影响,许多中小企业经营者急功近利,忽视长期利益;侧重于采取粗放的经营管理方式,忽视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守法经营、诚信经营的意识比较淡薄。 a.国家开展了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中国中小企业竞争力讲堂”、“创业者家园”公益培训。 b.2010-2012年,实施面向100万家成长型中小企业管理者的培训计划。 2 企业战略:倾向于采用较低层次的发展方式,大量集中于普通层次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不顾自身的优势、劣势所在,热衷于进入在短期内能获得高额利润的产业;习惯于从短期角度来选择盈利模式、管理方法,高附加值产品少,常常依赖于低成本竞争,压低劳动者待遇;不注重培育可持续的竞争力,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不足;甚至通过、徇私枉法来获利。 a.国家相关部门对符合条件的新设立中小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和信息服务。 b.有的地方政府面向小企业创业构建了政策、服务支持体系。 c.国家发改委开办了中小企业管理咨询培训班。 d.有的地方通过专家委员会向中小企业提供服务。有的地方 与管理咨询机构合作向个别重点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服务。 3 营销:大量企业将营销投入的国外市场作为主要目标市场,过于依赖,而把国内市场放在次要位置;许多中小企业惯于采用低价竞争的营销策略,轻视以质取胜、以创新谋优势的营销策略;轻视品牌建设,乐于从事贴牌产品制造业务。 a.国家通过贸易信贷、出口信用保险等业务,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国际市场。 b.设立了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 c.要求对列入《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的中小企业产品优先采购。 4 运营:在设备、工艺技术上往往投入较少,水平不高,不少企业靠增加劳动力投入来弥补不足;对信息化建设比较轻视,投入不足;许多企业不是通过提高运营管理水平来降低成本,而是着眼于压低劳动者的薪酬。 a.相关部委牵头组建了以大企业为主体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联盟。 b.有的地方政府面向小企业创业构建了信息支持体系。 5 研发:普遍存在着研发投入少、重模仿、轻研发的现象;研发管理比较薄弱;自主创新产品、自主知识产权更少。 a.政府通过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基地等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信息、咨询、转让服务。 b.推动实施“专利服务中小企业”活动。鼓励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向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服务。 c.国家对中小企业符合条件的技术创新项目、为大企业产品配套的技术改造项目,给予贷款贴息优惠,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 d.对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大学科技园实行税收优惠。对经认定的创新型企业予以资助。 e.国家引智专项经费对认定的聘请外国专家项目、引智示范推广项目给予资助。 6 财务:许多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有的企业现金流状况不佳;有的应收账款管理不严,坏账损失严重;有的财务信息混乱,导致决策困难。有些偷漏税严重,法律制裁风险高;不易获得担保,银行融资困难,发行债券、上市融资的机会很少,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高。 a.中国人民银行在2008年要求商业银行的小企业信贷投放金额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增加量不低于2007年。 b.国家正修订《贷款通则》,制定融资性担保管理办法。国家要求国有银行必须设立小企业金融服务机构,要求国有银行改进小企业贷款呆账核销工作及相关的信贷人员尽职免责机制。国家要求国有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采用动产、应收账款、仓单、股权和知识产权质押等灵活抵押方式。国家积极推动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的设立工作。 c.小额贷款公司正在试点。国家正在制定关于民间资本参与发起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股份制金融机构的办法,允许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改变为村镇银行。 d.有的地方银监部门对商业银行设立了小企业贷款指标,中国进出口银行等提供了政策性贷款,国家开发银行与国家发改委合作建立了300多个中小企业贷款平台。 e.2008年起,国家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 f.国家相关部门积极引导中小企业进行直接融资,设立了创业板证券市场。 g在中央财政预算中设立了中小企业科目,设立“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结构调整、节能减排、新产品、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等。向符合规定的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h对认定的高新技术创业风险投资项目给予注资等多方面的扶持。国家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通过阶段参股、跟进投资、风险补助、投资保障等方式促进风险投资机构投资中小企业。,扶持措施。 i.各级政府积极推进中小企业信用制度、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工作,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数据库,鼓励中小企业合法的互融资担保行为。部分地区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向创业中小企业所接受的创业投资企业、创业投资公共平台提供资助。 j.有的地方政府面向小企业创业构建了金融支持体系。有的地方政府向重点中小企业提供贴息贷款。 k.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小企业营业税、所得税和增值税、自用设备进口关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的减免优惠政策。国家对一些受经济危机影响较大的、经营困难的中小企业采取了阶段性缓缴社保费用或降低费率的措施。 l.允许创业者将家庭住所、租借房等作为创业经营场所。 7 人力资源:大量企业的创办者、早期经营者文化素质不高,管理能力较弱,管理意识较落后,对人力资源工作相当不重视;人才相当匮乏,员工素质相对较低;缺乏正常的人力资源投入,员工工作待遇偏低,员工的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 a.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中国中小企业竞争力讲堂”、“创业者家园”公益培训、企业成长培训等,向中小企业提供了许多免费的管理培训。 b.2010-2012年,实施面向100万家成长型中小企业管理者的培训计划。 c.有的地方政府面向小企业创业构建了人力资源支持体系。 从上表可以看出,目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相关措施主要面向的是中小企业的财务

职能问题,其次是研发职能问题;而在经营理念、企业战略、营销、运营、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支持措施则较少。正如中国社科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迎秋教授所说的“资金紧缺不是民营企业发展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也不是资金短缺等财务问题,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不应过多地面向中小企业的财务职能。

四、激发微观经济活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根本途径

1.激发微观经济活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根本途径

将企业管理能力提升到较高的水平,是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所在。以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为例,只有将广大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到中等或较高水平,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成本才比较能够处在一个贷款方可接受的水平,各项信贷扶持政策才能真正发挥效用。曾主管中小企业发展的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欧新黔指出,我国中小企业已经到了以提高素质为主的发展阶段。温州创新工商管理培训中心主任殷海江认为,中小企业最大的问题就是企业组织管理能力建设较差,不论人员培养、管理流程、制度建设、技术研发、品牌塑造都缺乏手段,导致面对从紧的外部环境时缺少竞争力;企业抵抗外部风险最好的办法是练好内功。

尽快、逐步地帮助多数中小企业将管理能力提升到中等或较高水平,是将中小企业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的根本方法,是解决中小企业在严峻的宏观经济环境下所面临各类发展问题的根本方法。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认为,当前的经济状况从政策层面上来讲,更多取决于微观,取决于企业应对环境的能力;应更多地培养企业应对外部环境的能力。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王新奎曾经举了一个实例,上海市工商联纺织协会的众多中小企业会员在2007年遇到了严重的经营困难,通过集思广益、共同协作,投资成立了一家新的企业,以此竞标获得了上海世博会特许产品经营商的资格,使得大家的经营状况普遍得到了扭转。

因此,制定、实施好以管理支持为重点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是激发微观经济活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根本途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应由以财务支持为重点转向以管理支持为重点。

2.制定、实施好以管理支持为重点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

(1)在实施其它支持政策的同时,将财力、人力资源重点投向中小企业管理支持领域

(2)以中小企业管理咨询专家、专业管理咨询机构相结合的方式向符合优先扶持条件的中小企业提供或资助管理顾问服务

政府部门应组建中小企业管理咨询专家团队,重点在经营理念、企业战略、研发等职能的疑难问题上向符合优先扶持条件的中小企业提供管理顾问服务。由政府承担中小企业管理咨询专家的服务津贴、费用,由企业为主(如企业评价权重占60%)、政府为辅的方式来评价管理咨询专家的工作绩效。

同时,政府部门应资助符合优先扶持条件的中小企业选择有资格的专业管理咨询机构的管理顾问服务。可按企业的财力状况,资助管理顾问服务费用的50%-80%。具体而言,企业应按统一的规定实施招标,由多家管理咨询机构投标,提出各自的方案、实施时间、实施人数、服务价格,在相关部门的监督下由企业择优选择管理咨询机构。政府可制定各类管理顾问服务费用的基准及上限。相关部门应建立对此类管理咨询机构的评价、监督机制。在咨询项目完成后的半年、1年,分两次由企业、政府部门共同评价管理咨询机构的工作绩效,企业评价可占60%的权重。开展此项工作时,由于具有良好管理顾问能力的管理咨询机构数量目前比较有限,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结合各地实际情况逐步开展。政府也应更多地开展相关管理咨询机构、人员的培训工作。

(3)以更大的力度、更多样的方式组织、资助中小企业管理人员培训工作

在加强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中国中小企业竞争力讲堂”等管理人员培训工作的同时,资助成长潜力大的中小企业的一些管理人员参加其它正规的企业管理培训或学历学习、职业资格培训。

(4)资助、鼓励管理人才到中小企业就业,降低其就业风险

人力资源是组织的第一资源。相关部门可向符合一定素质、才能条件的中小企业管理人员提供保障较高的失业保险、服务津贴等多种资助,采取各类措施帮助中小企业缓解管理人才紧缺问题,增强对管理人才的吸引力,鼓励管理人才到中小企业就业,降低管理人才到中小企业工作所面临的较高就业风险。

参考文献

篇4

在学习的过程中,如何抓住新一轮发展契机,以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破除瓶颈,大力激发区域民营经济的发展活力,成了宝山区工商联最近一直在思考和谋划的一个问题。

以全会精神为引领,创新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的理念

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从多个层面提出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的改革举措,民营经济发展正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居根宝:此次全会的召开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具体部署。从民营经济发展角度来看,最为突出的是“三大理念”:一是“平等”的理念。今后各种市场主体没有体制内外之分,应该拥有平等发展的地位。这就为制定最大限度的激发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与创新激情政策和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二是“市场”的理念。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就会减少长时间以来民营企业时常遭遇“有形之手”的袭扰,对民营经济作出的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这为消除阻碍民营经济发展活力的各种隐性壁垒确立了操作原则。三是“服务”的理念。提出的建设服务型政府,一方面要求政府加快职能转变、简政放权,一方面要求政府为民营企业发展开展更加细致入微的服务工作。理念决定出路。从上到下,如果具有了这样的理念,我们的民营经济发展一定会更有活力。

以民企的诉求和呼声为出发点,审视民营经济发展中的瓶颈问题

民营经济是经济发展中最有活力的部分,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近年来,宝山区工商联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紧扣民营经济发展这一主线,重视民营企业诉求,反映民营企业呼声。

居根宝:从多年来工作实践分析,我们觉得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既有思想观念上的,又有政策上的,还有服务上的。

从政府层面来看,主要是“四个问题”: 1、对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还不高。突出表现为:在协调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具体问题和困难时,体制外的观念比较突出,显得格外小心谨慎;怕跟民营企业家打交道、交朋友,生怕说不清、道不明。2、“三个不平等”问题依然存在。企业反映最多的是权利不平等、机会不平等、规则不平等。大家常常感到,注册在地方、就业在地方、税收在地方、贡献在地方,但企业在地方的发展机会不多,得到的实惠不多。3、扶持上规模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缺乏大手笔。虽然出台的扶持政策不少,但扶持政策聚集力度不大,小打小闹的多。4、管长效的协调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从表面上看,相关职能部门都在管、都在服务民营企业,但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需要协调解决时,一些部门就显得无所适从、边界不清,缺乏跨前一步敢于担当的主动服务意识,也让企业感到政府不作为、效率低。

从企业层面来看,面临的有“三大主要问题”:一是企业规模普遍不大,绝大多数为中小微企业。二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比较弱,集中在低端产业,转型发展意识还不强。三是企业原材料、人力、融资等运营成本居高不下。

以敢于担当舍我其谁的勇气和情怀为支撑,大力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近年来,宝山区经济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民营经济功不可没,发挥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大力激发区域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就要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契机,把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

居根宝:我们要从思想层面到政策层面再到具体工作,彰显更大的决心、拿出更有力的办法,像抓国有经济一样抓民营经济,像抓大项目一样抓民营企业,着力突破影响和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促进民营经济实现突破性发展。

具体来说,一要思想上放心放胆。激发活力的核心是解放思想,要义是观念突破。思想不解放,不会甩开膀子干。当前尤为迫切需要的是冲破观念的障碍,破体制观念,树市场理念;破管理观念,树服务理念;破害怕观念,树担当理念,给予民营经济公平的制度安排。二要政策上放宽放活。活力,从政策导向改变开始,不再以体制内外设定政策制度,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放宽民营企业发展的行业和领域,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坚决废除对民营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创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让民营企业真正得到实惠。抓住重点企业转型的关键,通过政策聚焦积极培育大企业大集团,推动民营企业由分散走向联合,鼓励民营企业通过合资合作、兼并重组、并购收购、资本运作和挂牌上市等,向规模型、效益型、集约型发展,努力成为市100强乃至全国500强民营企业。抓紧出台让企业实实在在的能够即刻“接地气”的相关政策措施,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三要工作上放手放开。凝心聚力的根本在于转变服务方式。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一个重要课题就是要解决“怎样服务”的问题,营造高效的服务环境,使有为的政府、有为的社团、有效的市场配合起来,多设路标不设路障,多做惠而不费的好事和分忧解难的实事,让民营企业家和创业者真正感受到在宝山投资发展: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得实惠、社会上有形象。

以创新服务手段为根本,共同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当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对民营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目标和新要求,也给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战略机遇。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为民营企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好服务工作,是工商联当前和今后工作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课题,也是工商联工作的根本任务。

篇5

关键词: Monte Carlo法; 最坏情况法; 误差分析; 跟踪测量

引言

靶场光测设备是对弹道导弹、飞行器、卫星等武器设备进行精确观测的有效工具,它通过角度测量和交误差分析实施对空间目标精确定位以完成外弹道的观测。测量中的各种误差源直接决定定位精度[1,2]。但误差并不是越小越好还要受到研制成本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同时各种误差因素对光测系统而言,其重要性和影响方式有所不同,对各种误差源进行精确分析对靶场光测设备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一方面在设计的初期研制过程中可以对设备测量不确定度有影响的各种因素进行严格的过程控制,同时对优化材料选用、设备制造等多种环节进行控制,以更低的研制成本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35];另一方面通过对光测设备进行合理的布站以提高光测设备测量精度[6,7]。光测设备的精度模型和光测设备的布站是两个相互联系的问题,对光测设备的布站优化必须以精确的误差模型为基础,同时对光测设备的误差分析也需要给出在一定布站方式下对特定目标轨迹的精度分析。

文中以光电经纬仪为例,对光电经纬仪建立了精确的VerilogA模型,并在此基础上使用Monte Carlo法对光电经纬仪的各种误差源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学分析和研究,并针对弹道导弹不同的布站方式进行数值分布,给出能适应不同靶场地形的通用的布站优化方法。

1光电经纬仪的误差模型

文中提出的误差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使用通用的模拟系统建模语言VerilogA以对光电经纬仪建立数学模型,并在数学模型中对测量精度有影响的各种误差源进行建模。VerilogA提供了层次化的模拟系统模型构架,可以一定的数学表达式在抽象的层次上对系统建模,以方便系统的分析设计和验证。VerilogA支持直流、交流、瞬态、Monte Carlo法等多种分析方法。提供给用户一定的设计参数,用户使用VerilogA模型可以对设备的性能进行仿真分析进一步指导光测设备的应用。对各种光测设备建立通用的VerilogA模型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光电经纬仪的VerilogA模型分为基本模型和误差模型,如图1所示。

2.1最坏情况法分析法

在最坏情况下假定所有的误差源都取最大误差,由于在实际情况下所有的误差源不是同时取得最大误差数值,因此最坏情况分析将得到较为悲观的预测数值,但这种分析方法可以快速估计各单项误差对系统误差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式,同时给出理论上最大误差。使用此模型仿真了各单项误差都取最大数值的最坏情况,误差主要影响方位角A,而对俯仰角E影响较小。其中编码器误差直接加入到方位角和俯仰角误差中,而传感器误差、照准差、横轴差对系统误差的影响相对较为复杂,可以通过扫描相关误差参数计算出各误差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使用该模型仿真了因俯仰角变化而引起的传感器误差、轴系照准差和水平轴误差A分量的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从图3中可以看出,随着俯仰角的增加,三种误差源快速增加,文献表明照准差和水平轴误差的δE分别与sec(E)和tan(E)成正比,而水平轴误差与tan(E)与仿真结果相一致。同时可以看出在俯仰角较大时照准差对系统影响约为横轴误差的2倍。其中图3(a)表示了不同误差像素数目对系统误差的影响,传感器误差将随着误差像素数目的提高而增加,误差像素主要来自量化误差、细分误差和拖尾误差。

2.2Monte Carlo法分析法

在实际情况下各个单项是以一定概率分布的形式出现的,误差合成不是简单的线性叠加关系,传统的方法是基于统计学的t分布和χ2分布不确定度分析法,这种方法在处理测量误差传递时是基于线性化近似模型,同时假设各种误差源间是相互独立的。由于光测设备本身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同时误差源间也不是完全独立的,因此决定了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Monte Carlo法是一种通用的误差分析工具,它将设备的各项误差源表达为一定概率分布函数的形式,以相同概率分布产生随机数进行仿真计算,从而得到各种误差对系统的影响。系统的输出呈现出一定统计分布,通过使用MatLab统计学工具箱拟合的方法,可以得到系统输出的准确的统计分布函数,并以一定的数字特征如期望和方差的形式来表达。Monte Carlo算法的准确度主要取决于采样点的数目,可以通过合理的选用采样点的数目以达到所需的计算精度。

4结论

对光电经纬仪建立了包含各种误差源的准确的数学模型,使用此模型进行最坏情况分析和Monte Carlo法分析,分析了各种误差源影响系统性能的程度和方式。进一步使用此模型对双站异侧布站情形进行了优化,分析表明针对沿x方向发射的弹道轨迹,飞行段x方向中部位置布站可以获得最小测量误差;布站z方向存在最优位置z*,此处y方向交汇测量误差最小,当布站z向距离zz*时,x方向和z方向误差随z增加快速增加。提出的基于Monte Carlo法的布站优化可以进一步推广到特定靶场地形的情况,对经纬仪总体设计及布站方式的选择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学颜,李迎春.靶场光学测量[D].北京:装备指挥技术学院,2001:35-38.

[2]王家骐.光学仪器总体设计[D].长春:长春光机所研究生部,2003:27-32.

[3]杜俊峰.光电经纬仪测量精度指标的确定[J].应用光学,2006,5(6):506-509.

[4]张宁,沈湘衡.应用跟踪误差等效模型评价光电经纬仪跟踪性能[J].光学精密工程,2003,18(3):677-684.

[5]李慧,沈湘衡.光电经纬仪数字化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其应用[J].光电子技术,2007,27(2):97-100.

篇6

【关键词】人民银行 县域经济 金融渠道 作用 研究

我国整个国民经济是由一个个县域经济构成的,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坚强根基,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发展活力。县域经济是由当地的农业、工业以及部分第三产业共同构成的,其要获得发展必然需要当地各大金融机构为其提供资金上的支持。反过来,当县域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时,也会对各类金融机构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促使其转型升级、变得更加优化,同时也会为各类金融机构提供一些难得的发展机遇。人民银行县支行作为各类金融机构中的佼佼者为县域经济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全部力量。

一、县域经济的含义

县域经济属于一种区域化的经济形式,是在国家对县级范围内进行行政上的划分的基础上,将县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将乡镇经济作为其发展的四肢,将农村作为其发展的广阔腹地,发展农产品加工,乡镇企业,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的一体化,推进县城城市化进程的发展。

在整个县域经济中,是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发展为主导、以服务业、物流业等第三产业为支撑的。一个地区的县域经济获得了良好的发展,一方面可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增加他们的收入,另一方面还可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从根本上转变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不论从国家层面上来说,还是从地方层面上来说,都将会对人民的生产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作用。

二、县域经济与人民银行之间的关系

一是人民银行全力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许多县城都在朝着城市化的方向进行发展,县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少不了对住房、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这样才能不断满足涌向县城的普通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在开工建设中便少不了大量资金的注入,这便需要人民银行发挥自身的作用,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资金上的支持,保证各项工程项目的正常开工建设。

二是县域经济得到了发展,会形成一种全新的金融市场,为以人民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据相关数据统计,县域经济对我国国民经济贡献率已经达到了一半以上。在当前的县域经济发展中,现代化的农业、工业、服务业共同构成了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也给当地经济的发展带来了长足的发展动力,这些现代化产业的发展必定需要相应资金的注入以及流动,这些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以人民银行为代表的广大金融机构表现出了极大的需求,同时也为这些金融机构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三是全力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提升人民银行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县域经济的发展速度十分迅猛,发展的前景也十分广阔,所以人民银行在全力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会有利于促进人民银行在资产、负债以及中间业务等方面的发展,从而促进其财务上的效益获得改善,并获得持续不断的发展动力。另外,人民银行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促使人民银行的信贷结构得到优化,从而更好地防控信贷上引发的风险,进而从整体上提升人民银行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四是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人民银行的转型升级、进行综合性的改革。在当前的人民银行县支行中普遍存在着资产质量不高、盈利能力低、客户结构弱等问题,相关实践证明,人民银行只有更好地辅助县域经济的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调整信贷结构、扩展经营业务、提升资产的质量等,这样才能逐渐地提高其经济效益,实现全新的转型升级。

三、人民银行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所起的金融渠道作用

(一)人民银行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所起的金融渠道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

人民银行县支行作为连接中央银行和整个县域经济发展的中介,在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其金融渠道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人民银行处于中央银行的神经末梢位置,可以向县域范围内有效地传递央行制定的货币政策,并使地方政府可以有效地贯彻货币政策,提升其管理货币水平。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一是有效地对货币政策进行监测和协调,畅通政府、企业、银行三者货币流通渠道;二是有效收集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反馈信息,并将其传递给地方政府,作为他们决策的依据;三是发挥贷款的引导作用,保持县域金融的正常平稳运行。

(二)人民银行肩负维持县域经济金融稳定的职责

人民银行在其金融管辖的范围内,严厉打击洗钱的相关犯罪行为,加强对反洗钱工作的日常监督和管理。另外,人民银行还可以加强对人民币流通的管理和监测,从而保证县域范围内人民币的正常流通和运作。除此之外,还利用金融风险防控、信贷登记等制度,来加强辖区内社会信用环境,维护金融的正常运行。

(三)人民银行加强自身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人民银行县支行主要承担了辖区内金融账户的管理和支付清算相关工作,这样便可以及时监控资金流通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企业提供各种方便快捷、高效科学的支付结算服务,从而促使企业的资金可以得到正常运转和良好的运作,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人民银行还具有对地方政府的财政资金管理的职能,强化对其的核算功能,将财政资金用到更适合的地方,提升其效益,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除此之外,人民银行还可以通过建立企业、政府、个人等信用体系,来创建更加合理优化的社会信用环境,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辅助作用。

四、结语

人民银行县支行作为央行的下属机构,在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为其提供了金融渠道方面的帮助作用,其自身具有的优势也帮助县域经济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和运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发展根基。

参考文献

篇7

 

替国理财  当廉洁奉公  谋科学发展

与民服务  要以人为本  促和谐进步

 

财是国之基  替国理财  当持财忧国

政为民所出  与民服务  要立政安民

 

六十年兴邦立业  敢胜天灾国难  中华儿女齐歌祖国颂

卅一载改革开放  躬耕垄阡苑陌  炎黄子孙共抒财苑情

 

积极应对金融危机  抓招商引资  项目建设  再创辉煌兴伟业

认真落实财政政策  促增收节支  经济发展  重塑形象造佳绩

 

保增长  扩内需  调结构  积极实施一揽子计划  提振信心支持经济发展

帮就业  惠民生  促改革  扎实加强各方面建设  凝集精神促进社会和谐

 

保增长  扩内需  调结构  积极实施一揽子计划

加投资  抓项目  重监管  坚决制止半撂子工程

建国60年参赛对联

 

惠民强农  卅一年改革  构建民生财政

春华秋实  六十载创业  筑牢华夏根基

 

 

智慧创业  自主创业  勤劳创业  敢向经济危机要产值

科学理财  依法理财  民主理财  勇立金融风暴举大旗

 

 

推进五项改革  固本清源谋发展

打造六型财政  强能增效惠民生

 

 

坚持科学发展  图家国昌盛

构建公共财政  谋民生福祉

 

 

公正  公平  公开  坚持优质服务

篇8

问题是:按照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就一定能够实现经济转型,使我国经济运行向好吗?似乎实际情况并不是这么简单,我们需要从第三产业的本源谈起。

第三产业及其价值如何产生

第三产业指的是在再生产过程中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包括除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行业。

我国的第三产业包括流通和服务两大部门,具体分为四个层次:

一是流通部门: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

二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金融业、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管理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信息咨询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

三是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

四是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警察、军队等,但在国内不计入第三产业产值和国民生产总值。

第三产业基本上是服务性产业,它是人类社会工业化进行到一定高度的必然产物。一方面,随着工业化的向前推进,物质生产能力获得了极大的提高,必然催生对产品供给的其他相关配套产业(交通运输、仓储业、物资供销业、广告业等)的发展需求,由此直接导致第三产业的出现。另一方面,工业化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物质产品日益丰硕,居民的收入水平也逐渐提高;收入的提高使居民会越来越重视对非物质方面的需求,即转向文化、教育、娱乐等精神方面的追求。而这些需求也要依靠第三产业的发展来满足。随着全社会对服务产品需求的不断增长,第三产业的各分支行业逐渐形成,最终形成第三产业整体。

因此,第三产业是借助第二产业的发展以及专业化的社会分工而兴起的,其发展的初衷是为第二产业提供相应服务,专业化的社会分工能逐步提高第二产业的劳动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物质生产部门的平均成本,从而最终增强第二产业获取超额剩余价值的能力。

因此,仅靠第三产业本身的发展并不能直接增加全社会的价值总量,只有与第二产业生产部门结合起来才能创造价值增值。

对于一个经济体来说,第一、第二产业是整个经济体的根基,第三产业是根基之上的上层建筑。根基稳固,上层建筑才能建设的既高又稳;如果根基脆弱,第三产业只能成为“空中楼阁”,难以经历风雨。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第三产业的虚拟经济发展过快,大大超过了实体经济发展的步伐。而危机一旦出现,原材料等的成本价格上涨促使物质生产部门等第二产业只能减少对相关第三产业服务产品的需求,以维持自身的利润空间,所以危机带来的冲击首先传导给第三产业。

最直接的例子就是冰岛和希腊。

首先看冰岛。长期以来渔业一直是冰岛的主要经济支柱,此外电解铝、地热发电等行业也具有一定资源优势,但受制于市场限制仍无法形成真正的多元产业,不足以支撑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但就在几年前冰岛人发现可以从金融业获取巨额财富之后,他们带着热忱和无畏投身到这个新行业中,凭借狂热的投机欲望从海外大量借贷,于是以银行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虚拟经济成为了冰岛人致富的希望。在金融危机爆发时,冰岛外债规模是其GDP的八倍,加之冰岛金融业在国内经济中过于庞大,国家经济实体过小,国力无法承担虚拟经济所遭遇的重创,因此冰岛最先倒下。

再看希腊。希腊的船运业、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发展十分发达,而工业等第二产业发展相对落后,在金融危机中不可避免的沦为影响最深重的国家之一,希腊紧随冰岛的后尘也就不足为奇了。

所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必须要求,但一定要与第二产业的发展相匹配,他们之间是有一定比例的;第三产业大力发展的前提,是第二产业能够获得可持续的超额利润以增加整个社会的价值量,第三产业才能得到为第二产业提供服务的价值。而毫无节制地盲目发展第三产业只会使经济结构变得畸形,增加经济运行的脆弱性。

提高第二产业经济附加值是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前提

产业经济理论表明,第二产业的发展可以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与技术基础,从价值来源来说,第三产业要想发展的好,提高第二产业获取超额价值的能力是重要前提。如何让第二产业获取超额利润?必须靠科技创新。只有靠创新,第二产业才能获取超额利润。

近些年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越来越快,许多地区都提出要靠发展第三产业来支持城镇化,把农民进城的就业问题试图全部由第三产业解决。那么城镇化的本质上是什么化?

城镇化就是工业化,城市是第二、第三产业聚集的地区,城市化人口的就业领域主要是城市工业和服务业。中国如果不提高科技实力就推进城镇化,大量农民进入城市变为没有技术的工人,其结果还是搞“人海战术”,从事低附加值的工作,那么城镇化就是贫民窟化,北京成为孟买、上海变为里约,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而且,对于第二产业来说,自然资源是不可持续的,劳动力半可持续,只有科学技术创新是可持续性的。因此,促进第二产业的发展本质在于促进其自身科技的不断发展、创新。

篇9

长治市曾是山西重要的能源、机械和轻工业基地。资源能源消耗偏高,资本、资源、能源密集是长治市工业产业结构的明显特征,但由于一直以来过度依赖煤炭产能扩张的增长方式和以资源供应为主导的单一产业结构,资源禀赋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造成了许多具有潜在的优势产业未能得到健康发展。与省内地市相比,长治市的传统产业已不占优势,与中原经济区内的洛阳、邯郸、焦作等城市相比,长治市的落后更是失势于新兴产业。

工业新型化是基于长治市情、工业基础做出的适合长治工业发展的科学抉择,是建设新长治目标提出的必然要求,是长治市转型跨越的第一着力点,是长治转型跨越发展中至关重要、事关成败的一环。长治市推进工业新型化,基本要求是以煤为基、以煤兴产、多元发展;核心内容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

然而,转型发展,不是推倒重来。从一定意义上讲,转型必先成型,转型是建立在成型基础上的。

长治经济之长在于煤,发展根基在于煤,潜力和希望也在于煤。在半个多世纪的工业化进程中,煤始终是长治工业发展的基础和前进的动力。在1.3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蕴藏着262亿吨的优质煤炭,使长治成为全国重要的煤炭工业基地。

近年来,长治通过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兼并重组,为“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实现煤炭产业高效绿色安全发展的基础上,加快提升焦炭、冶金、电力、建材等传统产业,实现一煤独大向多煤发展的转变。今后,长治市要以规模化、机械化、安全化、集约化为方向,做足煤炭产业扩能增值和升级改造大文章,让传统产业浴火重生。争取在“十二五”末,使全市煤炭产能由现在的一亿吨提高到两亿吨,把煤炭做成产值超千亿元的大产业。

改造传统产业要靠两化融合,具体做法是加快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领域的应用,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优化传统产业,提升其技术水平、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加快推动主导产业结构向创新型、集聚化、低碳化、高端化、国际化发展;加速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进。

工业新型化,最大的希望在新兴产业,根本目的和重点也是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突出体现了工业新型化“新”之所在。立足当下,推进两化融合,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是长治市加快转型跨越,走适合长治市情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近年来,长治市积极探索低碳、环保、安全发展的工业新型化之路,努力突破一煤独大的工业发展格局,光伏产业、多晶硅、太阳能电池、LED芯片、生物疫苗等一大批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产业正在崛起。

在经济发展、转型跨越中,推进两化融合,必将加快传统主导产业优化升级,催生发展新兴产业,着力在已有产业缝隙中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加快扩张速度,实现高端化拓展,提升产业档次,开辟出长治工业新型化的宽阔道路,为长治率先转型跨越夯实发展基础。

篇10

关键词:稳增长;控通胀;调结构;经济转型;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7.001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一种依赖增加投资和出口来拉动增长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会带来通胀和经济失衡的隐患。从我国经济体制运行现状看,稳增长、控通胀和调结构三者间既相互关联又是矛盾的统一体,只有在三者间寻求一个平衡点,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兼顾控通胀和稳增长,才能真正解决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遇到的问题。

1稳增长、控通胀与调结构间的关系

从经济学的角度审视,在一个闭塞的经济背景下,仿佛简单地运用稳增长、控通胀和调结构中任一策略都易实现,但在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下要同时完成这三项任务似乎很难,因这三项工作的举措在经济学上是相悖的。从当今我国经济运行态势看,稳增长、控通胀和调结构三者间既相互关联又是矛盾的统一体,只有在三者间寻求一个平衡点,才能真正根除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矛盾。稳增长和控通胀能够为调结构构建一个优异的外部环境,但只有经济结构调整从根本上发生改变,或许在今后能够维系物价企稳和经济增长。

从理论上讲,稳增长、控通胀和调结构三重目标都很紧要,任一目标没能达成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而我们要面对的是无法同时达成这三重目标。在现实社会中政府最关注的是经济增长,同时也注重控通胀,而调结构则不被看重。

稳增长、控通胀和调结构的焦点是调结构。改革开放至今,国家的经济增长主体趋于外向型,这是我们的外在前提。外在需求d盛时,国家的高投入及居民的高额储蓄不但不会引发产能过剩,反倒会促使我国主动介入全球市场分工。但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使得我国外在需求显露出紧缩的态势,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此氛围下,我国外向型经济结构中的有利因素会逐步演化不利条件。而我国未来的经济增长模式,是构建在利于内需扩张结构调整层面上。从现在的经济发展趋势来看,可以导引我国经济向内需扩张型为主转变的战略,以新型城镇化战略为首。

因此,国家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协调稳增长、控通胀和调结构关系时,要把结构调整放在首位,否则经济衰退了低通胀也无任何意义。

2稳增长与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通过货币供给量来调控经济的。而货币供给量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一直备受学术界的关注,其争议的核心是央行的货币是否中性,即央行的货币供给能否对经济实际产出产生影响。各国央行施行货币政策,大多把货币供给作为主要媒介,效用则由其和经济增长来决定。对我国的启迪:

首先,货币政策媒介目标货币供给量与终极目标间有很大的关联。透过我国几十年的经济运营实践可以看出,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是正相关的,这充分说明货币供给量能够对国民生产总值产生巨大影响。要维系经济增长,货币的平稳供给是前提。当货币供应量波动幅度大时,会引发经济震荡,相对于经济稳健运行增添了诸多麻烦。要保障经济增长与货币供应同步运行,须要把控好货币供应的增速,规避通缩及通胀的风险。

其次,对于货币政策媒介标的的货币供给量,其传输功能发生了改变。在央行调控经济时,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等货币工具及时把控货币供应量。货币供给量这个固有的媒介发挥了极大作用,保障了我国经济的长期高速发展,但经济发展进程中演变出的问题却无法通过货币供给的调节来处理。

再次,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间的正相关,并非是有利的局势。货币中性论者以为,在经济运营进程中维系货币中性才能规避结构失调、信用扩张和经济失衡,我国数次经济波动也反证了这个观点。唯有市场利率的均衡才能达成货币的中性,促使货币供给发挥应有的效用,所以须加速利率市场化变革的步伐。

最后,经济增长的深层次起因并非货币供应量的扩张。很久以来,大家都觉得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是彼此增进的,即货币供应量的扩张可以推动经济发展;若要维系一定的经济增速,就需要扩大货币的供给量。我国的经济实践表明,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增加货币供给的确可以刺激经济高速增长,其后果是通胀压力加大。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制度创新、技术进步与资本投入才是经济增长的根基。

3控通胀与货币政策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所面对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依旧繁杂,各国经济多处于缓慢复苏态势。当经济发展到转轨的关键期间,在金融领域的调控进程中,我们要注重把控通胀风险。

货币学派领军人物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是所有通胀问题的起源。前些年通胀势头的上涨与我国此前实施的宽松的货币政策紧密相关。

M2/GDP是国际上权衡某个经济体是否稳健运营的重要的指标。若其比值小于1.2,说明此时的货币供应量已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若其比值大于1.2,则说明近些年的货币供给超出实际需求。如何界定货币供给是否相宜?各国公认的货币供给的增速准则是GDP的增速加上当年的通胀率水平。若货币供给不足,就会影响经济流转,不利于经济的平稳运行;货币超发就会贬值。为什么还要加上通胀率?因为经济学家都认定温和的通胀会促进经济的发展。而我国的通胀压力则主要源于多年来货币的严重超发。笔者以为货币深化是关键的因由,即我国房地产市场能很好的吸收M2,但货币深化能否长期有效令人堪忧。

总之,货币供给与通胀是正相关的,政府可以通过把控货币供给来影响CPI,所以控制货币供给的增速,使之维系在一个适宜的区间,既保障经济日常运转所需的货币资金,又要避免供给过量形成通胀压力。

4调结构与货币政策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经济维系了长期的高速增长。但近年来各国经济的低迷,使得我国经济在发展进程中积蓄的各类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平稳前行。国家需要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方能确保经济高质量的平稳发展。货币政策既要重视处置结构性矛盾,又要侧重总量把控,防范经济大幅震荡。

针对目前国内外的经济环境,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应完成以下几项工作。首先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以应对出口下滑对经济增长的冲击。其次是增进自主创新能力,孕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应对我国新增劳动力结构和资源环境改变对增长的影响。最后是废除垄断并强化竞争意识,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大力扶持现代服务业发展,以应对工业增速回落对民生产生的影响。

关于货币政策在结构调整的效用,在业内一直存在纷争。主流观点认为,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占比逐年回落,而其用于建设的投资在社会再生产投资中的占比也逐年降低,但信贷资金在国民收入二次分配中的占比愈来愈大,所以在结构调整中,货币政策能够发挥主导作用。这个观点得到了中央决策层的认可。“十五”规划把调结构作为经济发展的重心,货币政策工具应合理运用,调控好货币供应量,维系人民币汇率及币值稳定,为调结构提供资金支撑。阐明了我国的货币政策承载的使命发生了变革,增添了新的内涵。

5对策建议

在经济学角度看,稳增长、控通胀和调结构这三重调控目标无法同时解决,是个“死结”。这是对政府智谋的检验,我们选取的措施是在三者间的博弈与关联中寻求一个动态平衡。当今宏观经济走势是将稳增长放在第一位,因此制定货币政策应留意在稳增长的同时兼顾控通胀,同时改进结构失衡问题。

5.1施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

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正处于关键期。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经济增速存在放缓的势头,通胀压力会长期并存,在各国经济低迷的作用下,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关键期。基于宏观调控的繁杂特性,政府应施行相机抉择和规则相融和的货币政策规则,以相机抉择来处置意外冲击,用规则来稳固经济及预期。

稳投资是稳增长的充要条件。受居民收入增长减缓,社会保障体系亟待完善等诸因素的困扰,内需短期内难以振兴;受各国经济不景气的冲击,出口贸易的发展前景黯淡。以稳健投资去防范经济增速下滑趋势,是当前能够采用的必然手段。同时,我国经济增速回落主要源于投资增速的减缓,所以,稳增长须从稳投资着手。在重视政府投资的同时更应侧重对民间资本的引领,在不远的将来,民间投资会成为我国经济增长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国家务必要有切合实际的办法,颁布增强民间投资者信念、保障其收益的政策。

5.2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经济结构调整原则

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必须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原则。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是治理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等问题的强大手段,也能稳固目前经济企稳的发展态势。当然,要保障政府的结构调整进程兼具可持续性,就须坚定实施市场化为导向的原则。

首先,在结构调整中“稳增长”。消减过剩产能及高污染行业的规模;加大科研支出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达成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其次,将“稳增长”与“稳物价”有机结合起来。总的来说,去年的物价水平波动不大,通胀压力略有缓和,但物价稳定的根基尚需巩固,极易发生反弹。最后,要避免地方政府以“稳增长”为借口,放松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经济增速回落至今,许多地方政府都希望利用放开房地产调控来满足自身经济发展的需求。国家若不能严谨掌控,处置好该项工作,则不利于经济的平稳增长。

5.3把控货币供应量,加强通胀预期管理

要把控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稳健的货币政策不会转向,究其原因是通胀压力长期存在,某些使物价上涨的诸如成本上升、输入性价格上涨、流动性过剩等因素还未根除,我们要清醒的认知控通胀的长期性。为了修正货币超发与政策目标的背离,央行对货币政策及时做出调节,这不仅仅是对短期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校正,更是对政策目标长期背离的变革。

前些年由于政府顾虑经济振兴的根基尚未企稳,货币供给一直保持较充裕的态势,主要凭数量优势对通胀进行调控。如何避免通胀预期演变为通胀?在经济学范畴内,通胀预期可以理解为人们的认知和感觉。通胀预期有推进通胀的作用,若公众预期将来通胀率要变大时,那么现在就会去购买某些将来需要用到的东西,这在无形中就扩大了商品的需求,其结果就是商品价格的上涨,反之亦然。所以,通胀预期对物价的变动走向有促进作用。

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为稳定物价,在此基础上,央行可以依据通胀预测值的变动进行相应操作,引领通胀预期接近目标区间。若我国要施行通胀目标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是要保持央行的独立性。当前,央行的独立性较差。在通胀目标制执行进程中,要明确央行的权威性,保障其能够独立遴选必需的政策工具。第二是通的目标区间要恰当设置。央行要适时公开某段时间内要达到的通胀率目标,其目标区间的制定要适当并为公众所接纳,要能维系宏观经济稳健发展。第三是要对通胀率进行精准测算。在目标时段内,央行对通胀率的精准预测相对于通胀目标制的操作极为重要,对通胀目标制的实施成效起决定性作用。所以,通胀目标制的国际经验极具借鉴意义,要结合我国国情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

综上所述,稳健的货币政策与积极的财政政策有机融合,是当前应对三重目标的最佳宏观经济政策组合。我们只有不断增强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才能保障经济健康发展的原动力。相信我们只要选取合理的政策举措,就一定能够达成三重目标的动态平衡。

参考文献

[1]李艳红.全力以赴为“稳增长、促改革”等政策保驾护航[J].经济管理者,2015,(14):36.

[2]左小蕾.充分发挥调结构和培育新的增长点在稳增长中的作用[J].中国发展,2015,(05):7481.

[3]胡少维,杨保城.稳增长、调结构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J].金融与经济,2014,(07):3539.

[4]王靖华.“稳增长”决策的显示背景与政策措施[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3,(01):6365.

[5]夏斌.稳增长与调结构仍是两难[N].经济参考报,20130108(002).

[6]朱益民,庞筑丹.我国经济稳健发展的博弈与平衡――基于调结构、稳增长、控通胀组合视角[J].商业时代,2012,(25):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