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的出路范文

时间:2023-07-30 10:28: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旅游管理的出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旅游管理的出路

篇1

关键词:职高旅游 专业教学 困境 出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品味越来越高,也越来越愿意将时间和金钱用在出外旅游上;再加上由于世界各国间的交流和联系越来越密切,很多外国友人也将中国选为出国旅游的优先选择,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

对于学生来说,管理专业素养不仅是自身文化素养的一方面,更是他们在社会竞争中得以立足的资本之一,因此在职高旅游相关专业的学习中,管理知识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旅游管理专业学习的目的在于使同学们掌握相关旅游知识的管理信息,成为一个合格优秀的适合市场需要的旅游专业人才,但是,在目前的职高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还是存在困境,我们只有认清这些障碍,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努力解决这种困境,寻找提高职高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质量的出路。

一、职高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困境

职高学校多是以为社会提供职业的技术人才为办学目标的,招收的也多是文化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其中包括旅游专业的学生。由于学校本身重技术教育而轻文化教育,加之学生本身的文化基础不足,使得职高学校旅游专业的管理教学面临着学生缺乏兴趣,同时教师缺乏教学动力这样一个恶性循环的现实困境。

具体说来,目前职高旅游专业管理课程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主要有:

1.学生缺乏目标与兴趣

不少职高旅游相关专业的学生选择旅游专业是为了学习一门谋生的技术,对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缺乏重视,没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的目标。缺乏重视与目标,必然导致学生学习的兴趣不足。加之有的学生自身文化基础不足,学习进度慢导致学生自卑,觉得学习是负担,学习积极性下降,进而跟不上学习进度。如此反复循环,导致学习缺乏学习的动力。

2.教师缺乏动力与热情

“学生学不进,教师教无劲”是不少职高学校旅游专业管理课程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职高学校旅游专业的教学一般都忽视对管理课程教学的各种支持与投入,加之职高旅游相关专业教师在全国的教师队伍中处于一种比较弱势的地位,缺乏上升的渠道和适当公正的激励。另外,学生文化基础差,又缺乏学习的积极性,甚至觉得在职高认真学习没有必要,教师的热情得不到学生的回应。面对这些情况,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被打击,选择消极应对的方式。如此,教师没有动力,自然学校的教学水平无法提高。

3.教学模式单一与落后

大多数职高院校在旅游管理课程的教学上采用讲授法、记忆法、模拟法等单一的教学方式。讲授法是广泛运用于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让学生更多的是在被动的接受知识、消化知识丽不是主动的摄取知识、扩展知识。随着旅游企业对拥有旅游专业人才要求越来越高,这些方法已不能满足这门课程重实操技能的教学要求。

4.硬件设备不足与薄弱

职高学校由于学校方面只重视对学生技术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对理论知识的投入,不少教室的硬件设施的配套不足,其中,多媒体教室的缺乏是主要的问题。不少职高学校多媒体教室数量少,难以满足教学方面的需求。缺乏多媒体教室就意味着缺乏多种方式进行教学的可能,也就缺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可能。

二、职高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出路

职高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教育过程中面临的各个具体问题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系统多层面的,学生、教师、教学和硬件等层面的问题是相互影响的。因此,要改善职高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现状,必须要从各个层面入手,多管齐下。具体来说,要从以下途径加以改进:

1.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

职高旅游相关专业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目标不明确,对专业理论知识构建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反之,他们更多的只是将学好旅游相关技术作为学习的目标。因此,职高旅游专业管理课程教学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到旅游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尤其是旅游管理学知识构建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相关学习的目标,将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结合起来,进而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动力,改变学习态度。

2.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要提高职高旅游相关专业学生的管理专业素养,除了端正他们学习态度之外,也要注重教导他们培养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学习的能力。职高旅游专业的管理课程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预习与复习相结合,同时注重各个能力的全面培养,此外,教师要注意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查和反馈,要及时和学生沟通,解决学生疑惑,督促学生预习和复习。

3.转变教学方式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中学生对课题的参与性很低,被动的接受知识,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该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职高旅游专业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比如角色扮演、情境再现、视频播放等方式,以此来营造轻松的课堂环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在模拟真实情境之中带领学生学习知识、应用知识。

4.提升教师素质

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品德素质对于教学目标的完成有着前提性的意义,一位具有高素质的教师可以及时跟进新的教学方式、获得学生喜爱和信任。因此,要注重职高旅游专业的教师的专业知识和培训,教师除了要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外,还要不断学习、专研,了解最新的教学方式和专业知识。同时,教师的“师德”不仅影响其教学观念,对学生也有一定的模范作用,因此,也要注重对教师品德的考察和教育,教师也要时刻勉励自己。

5.有效利用多媒体、校内实调塞、校外实训基地等设施

改变过去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单一教学方法,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室的语音视频设备。旅游专业课程具有其自身独有的特点,与此相关的旅游管理课程所涉及的内容不总是都能到实际现场去感受的,此时就需要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辅助作用,借助相关内容的视频、音频、图片等进行辅助模拟教学,如某个著名旅游景点的讲解来模拟实地讲懈,让学生有切实身临其境、实地讲解的感受。除此之外,积极建设校内实训实验室和校外实训基地能让模拟讲解进入到实际操作过程中去,构建“学一用—学”教学模式,更好的保障教学效果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陈静.浅谈旅游专业管理课教学方式的选择和教学效果的评价[J].中国科技信息,2008(5).

篇2

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旅游管理学科教育历史相对较短。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的旅游专业在起步较晚的基础上,以“后发优势”的发展理念开始与发达国家旅游管理教育机构进行接轨,借鉴其科学的教育模式和组织方式。其中,旅游管理专业教育评估体系的建立、教育制度的逐步完善、国际交流合作与竞赛日益频繁、旅游市场不断拓展等等,这些因素对当前以及今后的旅游管理教育都将具有深远指导性的影响。

二、我国目前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高等旅游教育一直采取外延式扩张的发展模式,其突出特点是许多普通高等院校或从积极的角度为满足旅游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而在相关系科的基础上新建或组建旅游系(专业)或从消极的角度为某些学科(专业)寻求出路甚至活路而在这些学科的基础上强行改建旅游系(专业)。这种外延扩张型发展的结果是:虽然在全国范围内高等旅游院校的数量多,但因为教育经费的限制和新成立的旅游学科的稚嫩性,致使整个高等旅游教育质量只能在低水平徘徊,只能遵循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无暇顾及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

当前,在我国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着些许问题。

很多院校培养目标定位不够准确,并且存在着功利化的教育思想,专业划分过细,教学内容过窄,从而导致实践教学的效果不理想。[1]在专业建设的投入上,一般认为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是服务性管理人才,不需要多少投入,造成我国高等院校在很短的时间内都办起了该专业,教学设施、设备条件不足,对自身的未来发展方向缺乏清醒的认识。

旅游高校与旅游行业的联系、合作不紧密,合作缺乏长期性和经常性,造成学不致用的局面。理论和实践脱节,这给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理论与专业的结合增加了难度。“学不致用”成为相当一部分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面对市场就业时面临的最大困难。[2]

学科理论体系不够完善,与相关专业的联系也不够紧密。这就造成我国目前培养的大多数旅游人才出现了知识体系简单,而较单一的局面,综合能力较差。

三、国外高等旅游教育体系的现状

1.几个实例西方发达国家开展旅游高等教育的历史较长,已形成比较成熟的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在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上显得较为自由和宽松,基本上能按照市场需求来培养人才,美国的旅游高等教育就充分地反映了这种特点。从不同的角度来看,美国大学在旅游、游憩、体闲研究方面的专业设置上,种类十分多样化,在课程设置上,美国的旅游高等教育也比较自由,如美国普渡大学(PurdueU.)和德州大学(U.ofTexas)同样是旅游专业,两所学校的课程地各有特色。

英国牛津布鲁克斯大学(OxfordBrookesUniversity)的酒店餐馆管理学院(SchoolofHotel&RestaurantManagement)久负盛名。该校每年向全球招收(主要为欧洲)酒店管理的研究生。核心要求有两条,一是须有5年以上的酒店工作经验,二是现在必须在大型酒店中工作、担任重要职务。学生不脱产,一年两次往返英伦该校集中学习。学习期间,不是满堂灌的上课,而是重点放在图书馆翻阅资料和学员间的讨论交流,由于学员来自世界各地,交流中相互大开眼界,触类旁通,取长补短,极富成效。在教学中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不死扣现成的专业教材。二是案例教学。三是毕业论文。

2.国际上旅游管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典型模式一是以加拿大、美国为代表的CBE人才培养模式。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以能力为基础,它的核心是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确定能力目标。通过有代表性的企业专家组成的课程开发委员会,制定能力分解表(课程开发表),以这些能力为目标,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内容,最后考核是否达到这些能力要求。

二是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TAFE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国家框架体系以下产业为推动力量的,政府、行业与学校相结合,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灵活办学的、与中学和大学进行有效衔接的,相对独立的、多层次的综合性人才培养模式。

三是以德国为代表的“双轨制”人才培养模式。即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担负培养人才的任务,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这样,学生能较熟练地掌握岗位所需的技术,毕业就能很快地顶岗工作,普遍受到企业的欢迎,曾被誉为德国经济振兴的“秘密武器”。

四是以能力为基础的CBET模式。这种教育模式关键是组织专家确定能力标准,成立国家资格委员会,建立一种以能力为本位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四、旅游发展新趋势与形势分析

1.旅游发展的新趋势从欧美等旅游发达国家过去几十年走过的历程分析,可以大体上预测我国未来几十年的旅游发展趋势。

专业教育是为明天的旅游管理培养人才的,所以,我们的教育改革目标必须具有超前性。旅游管理当前总的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首先,发展旅游的指导思想逐渐转向在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基础上,实现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旅游管理的知识体系日益复杂化,综合化。再次,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化、多元化。此外,策略和手段更加科学化、现代化。

2.相关形势分析政治、经济、社会形势的变化是改革我国旅游管理及其教育体系的重要动力和依据,真正影响旅游发展的是深刻的政治和经济的转变。我国目前正处于政治经济体制的转型期,特别是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到市场经济,这样一个巨大的变革必将同时带来旅游行业的深刻变革。

“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终生学习”“学习化社会”“全球化”“创新素质教育”等一系列新理念的提出,为旅游管理教育改革的思路拓展了很好的素材。当今的社会形势下,学校教育的职能将发生很大的改变,学校传授的知识从数量和时效上都远远不能满足职业的需要。如今,高等教育在西方被称为职业“初始教育”(InitialEducation)的开始,也是“学习化社会”的基本内涵。在这种背景下,知识传授在学校教学过程中已不再像以前那么重要,而应偏向于对学生的指导,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习惯,加强技能和素质训练,培养创新意识和职业精神。

五、新形势下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体系改革的创新点

1.尽快完善学科理论体系,处理好与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旅游管理学科历史较短,又是依托于多学科发展起来的,加之知识构成日益综合化、多元化,使得其学科特点越来越模糊。这就要求我们更加明晰其庞大知识群的硬核所在,只有抓住这一本源的东西,以此为基础,营建特色鲜明的学科理论体系,提高其科学性,确定其独立的职业地位和独立的学科地位,才能维护和提高其专业竞争力,巩固其专业地位,使核心的课程加以确认,这样,专业的设置就可以围绕它,根据社会变化及时、稳妥地做出调整,毕业生也就有了多元化、个性化的就业市场,从长远看,专业才会更具后续竞争力。

2.积极调整专业教育结构,使其从宏观到微观更趋于合理层次结构上,大力发展研究生和职业技术教育;地区结构上,根据我国区域经济与旅游发展的现状进行合理调配,进一步完善从专业重点大学到地方院校的区域合理布局,针对当前形势,应重点加强我国西部地区的专业教育;形式结构上,进一步强化非学历教育、职业再教育、决策层的培训以及普及型教育等。3.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应与国际旅游业发展相接轨目前,国际旅游的重心开始东移,亚太地区成为世界旅游业发展最快的地区,将产生世界旅游的“亚太世纪”,这一总体变化,形成了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黄金时机。与此同时,在国内,旅游业支持国家对外开放,带动局部区域和城市起飞,影响国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关联产业,“其地位日渐显着”。在这种国际国内的双重背景与机遇下,我国国际旅游业发展必然对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首先,要树立大旅游人才培养观念。旅游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旅游人才的规划、培养、使用与管理各个方面。它不仅需要造就一大批知识面广、勇于进取、开拓的高水平经营管理人员,还需要一大批训练有素、服务意识很强的服务人员,并且还应有良好的人才使用与管理机制,使旅游人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其次,我国旅游人才培养必须学习旅游业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旅游业是一个国际性产业,要达到国际水准,必须建立一支熟练掌握现代管理技巧和操作技能,适合国际化大生产,政治业务素质高的队伍,对于起步较晚的我国旅游业来说,要在短时间内赶上国际先进水平,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必须超前,要广泛借鉴别国在这方面的先进经验。

第三,旅游人才培养要结合我国国情。我国现代旅游业是1978年后开始的,至今只有二十几年历史,对这点也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在广泛学习别国经验的同时,一定要结合我国的国情,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道路[4]。

4.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毕业生与职业需求之间的接轨真正做到人才培养的“厚基础、宽口径、多元化”。要走多渠道培养人才的道路。我国旅游管理人才由于整体素质不高,需要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方面的长期努力才能使其逐步提高水平。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训,还要注重整体文化素质,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旅游教育与培训除重视正规旅游院校的人才培养外,也要重视大量成人教育、职业再教育等业余教育方式,在这方面应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

参考文献:

[1]刘继红.面对21世纪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北京高等教育,1999(2).

[2]马勇,唐娟.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质量保证体系研究[J].旅游学刊—旅游人才与教育教学特刊,2003.

篇3

随着高职院校的发展,传统模式下培养的各种人才在一定程度上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是广西高职院校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个有效的探索,它为高职院校培养适合社会需求人才提供了有力的模式。

一、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主要是通过高职院校与企业进行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动手的基本技能、学生基本素质、综合能力等方面为重点,利用好高职院校自身具有很好技能的优势和企业实践性强的优势,让学生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培养出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但目前该模式只是停留在初级阶段,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训和见习、顶岗实习等。

高职院校在进行实训和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可以有重点地突出旅游相关专业的岗位,例如导游、计调、旅游景区的接待、市场营销、高级俱乐部、前台的接待、旅游讲解和酒店的管理工作。对旅游专业的学生来说有很多具体要求,例如学生的身高、长相、英语水平等,旅游企业可以预期这个行业对人员的需求等等,这些信息都可以作为高职院校招生的参考。

二、“企业全程介入”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企业全程介入”培养模式主要是通过旅游管理企业与高职院校进行的紧密合作,按照企业需求人才进行培养的模式,学校通过参考企业提出的各种方案,使学校与旅游管理企业进行深度融合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广西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在“企业全程介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和社会效益。

1、企业参与高职院校的招生

当今校企合作的一个深层次的合作模式就是企业一定要参与到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企业参与到高职院校学生的招生,这是主要是因为企业要根据实际工作岗位对员工的要求和工作特点,对员工提出具体的条件,例如旅游管理的学生在毕业后从事酒店管理和导游服务等相关工作,这就需要对学生提出个人形象及专业知识的一些要求,避免因为学生自身素质不达标导致毕业生不能够达到企业的要求,同时还要对学生的基本技能提出自己的具体要求,例如一些人对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不感兴趣,还有一些人的身高、健康程度不达标,这对学生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对新生进行职业指导,让学生对其专业有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2、企业参与高职院校培养方案的制定

高职院校在制定学生培养方案的时候一定要让企业来进行参与,这样能够更好地让高职院校的培养方案符合企业的需求,为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合作提供更为深层次的合作。企业也要加强对高职院校的培养方案及培养层次的了解。这样能够更好地让企业参与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来,为校企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校企合作的深入,让高职院校的培养方案更符合社会的需求,满足企业的发展,把导游资格证书基本技能和学校的培养方案相结合,把导游基本技能考试和专业课相结合,以旅游管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以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构建实践教学体系,通过表1我们可以看出顶岗实习和职业拓展课程所在比例达到30%多,这个比例已经基本满足学生基本技能的需求。

3、企业参与高职院校教学体系的修订

企业介入到课程改革与教学评估及教学质量的评价,可以让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到广西旅游管理单位及社会对岗位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需求,这样能够让学校教学体系更能够了解到企业最新动态,同时企业参与到教学体系的修订,这样能够更好地让高职院校学生能够在毕业后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和企业的要求,企业参与高职院校教学体系的修订主要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法。

三、“企业全程介入”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1、以企业岗位需求为导向,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1)调整课程设置

通过对职业岗位的分析,确定劳动者的基本岗位素质,进而确定高职院校的相关课程,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突出实践能力和职业发展素质的培养,突出校企合作模式,满足学生对基本能力的需求。

(2)改革课程内容

高职院校的课程内容的设置要和旅游管理企业的需求相结合,让企业能够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到相关课程的制定,在课程的制定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突出以服务为导向,以职业素养为基础,融合广西旅游业及酒店业的发展实际情况,让旅游管理课程更贴近旅游管理企业的需求,让课程更加规范,实现课程与岗位的无缝隙对接。

(3)完善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设定主要是根据旅游管理相关企业岗位的需求为导向,同时还要结合高职院校自身师资力量的大小设定,通常可以分为“素质基础课、通用技能课、专业支持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这五个层次的结构形式,课程体系的设定有着自己科学理念,从基础到高层,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4)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通过和旅游管理企业建立相应的课题项目来实现课程的创新,当前很多课题是脱离实际,这就导致很多高职院校的课题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例如,很多旅游管理的课题和广西旅游现状相脱钩,这就影响了课题的质量。通过与旅游管理企业合作可以更好地设置一下与企业紧密结合的课程,这不仅是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是对高职院校教师的挑战,需要教师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

2、培养“双师”素质教师团队

“企业全程介入”人才培养模式主要通过建立开放型的教师队伍,培养双师型来完成企业全程介入培养模式,可以通过安排专业教师到旅游管理企业进行顶岗实践,任职锻炼,已达到积累经验提高能力的目的,还可以通过旅游管理企业的管理者来高职院校任教,可以是兼职任教,让其讲解他们在旅游及管理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这两种方式可以让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化,可以让学生学习到最实际的管理知识。

3、建立四位一体的实训基地

高职院校的实训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通过学生的实践来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通过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以更好地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凸显期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这种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以通过和企业进行合作,也可以通过企业进行投资建设,高职院校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建立集“教学、培训、生产、科研”四位一体的实训基地,让学生去酒店、旅游公司进行实训,通过实训基地能够让学生学习到课本上没有的相关知识。

四、“企业全程介入”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点

1、通过探索以旅游管理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型“企业全程介入”人才培养模式,既可以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毕业工作的难题,又可以让旅游管理企业获得合格的工作人员,为广西的高职院校专业群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奠定基础。

2、加强了校内外实训基地建立,这样就可以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的问题,又可以解决旅游管理企业招聘合格员工的难题,同时还可以实现社会的和谐。

3、实施“企业全程介入”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实现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实现理论作指导,以实践来检验理论的效果,达到教师和管理者一体化,学生与员工一体化的理想状态。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旅游专业;“流失”;原因;旅游教育;“导航”体系

[作者简介]谌文,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学院讲师,管理学硕士,湖南长沙410205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纲号]1672-2728(2008)03-0174-04

一、旅游教育面临的困境

综观我国旅游人力资源的现状,整体素质不高、缺乏大批高素质的现代旅游专业人才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旅游专业(本科)学生中途转专业“流失”,或毕业后转行就业,或就业后快速转行,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朗化,已经引起国家相关部门、高等院校和行业内的高度重视。国家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是否存在资源浪费?高等院校是否应反思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定位?旅游行业是否存在用人误区?

我国旅游教育经过了近三十年的发展,培养了大量不同层次的专门人才,为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据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统计,至2006年底,全国共有高、中等旅游院校(包括完全的旅游院校和只开设有旅游系或旅游专业的院校)1,703所,其中高等院校762所,中等职业学校941所。2006年旅游院校在校生为734,854人,比上年数量大大增加,增幅达29.7%。其中旅游高等院校361,129人,比上年增长17.1%,旅游中等职业学校373,725人,比上年增加44.8%。但是,旅游本科毕业生在择业时选择旅游行业的比例越来越低。汪剑明的研究表明:历年来旅游专业本科毕业生在行业内就业的人数比例一般在10%-20%之间,两年后仍留在旅游企业工作的还不到20%。在市场经济和开放条件下,对一个行业而言,大学生的流动本属正常现象,但是在一个连续和不短的时间内,旅游行业中的大学生一直是“出超”。面对旅游行业(企业)中高级专业人才青黄不接、高层次旅游人才奇缺的现实,这不能不说是大学生的遗憾、行业的悲哀。

二、“流失”现象成因透析

(一)专业选择的非自主性

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既有赖于“选才”的准确、“育才”的科学,又取决于“用才”的智慧,更离不开“选才”、“育才”及“用才”的有机结合和渗透。“选才”是基础,是举足重轻的一个重要环节。专业选择的非自主性体现在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的选择具有非自主性的特点。根据有关调查发现,有2/3的学生在进人大学时首选的不是旅游管理专业,而这2/3的学生中有近一半的学生是因为在高考志愿中填写的“服从分配”而被录入,甚至是某些热门专业如会计学等专业因报考人数爆满而被调剂到旅游管理专业。第二个层面,学校对旅游管理专业的生源选择具有非自主性。旅游行业对从业人员的形象、气质、性格、爱好等要求比较高,而目前招生仍然是通过网络阅档招生,学生信息不能完全真实地在档案上反映出来,而且大部分高校对该报考专业的学生除了明确规定的身体健康状况的要求之外,几乎没有区别于其他专业的特殊要求,导致招到的生源不很理想。另外,一些招生单位为完成招生计划,不顾考生的个人意愿、不管考生的个人素质,强行招人本校。这样既是教育资源的浪费:又耽误了学生的发展,同时会对旅游业造成负面的舆论影响,这样做无疑使旅游高等教育雪上加霜。

(二)专业教育的非协调性

1 旅游本科教育的学科地位与旅游教育发展的差距。旅游学是在管理学门类的一级学科工商管理下设置了旅游管理专业二级学科,并无独立的学科地位。这种定位把旅游学在本科教育阶段的专业设置限定在唯一的旅游管理专业,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学科的定位限制导致旅游高等教育出现了畸形发展的情况。一方面,专科教育不受学科定位的限制,基本上是根据旅游人才市场的需要来开设专业的,因此旅游专科教育一直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恰恰是本科教育的失败导致了专科教育的火热,在行业形成了“专科生比本科生好用”的共识,专科生的升迁机会也远远多于本科生。另一方面,旅游方向的研究生(包括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教育,由于也不受旅游学科定位的影响,很多其他学科都根据自身学科的特点,招收了不少旅游方向的研究生。如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地理学等等,旅游方向的研究生呈现火热景象。而处于同样重要地位的旅游本科教育却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根据吴必虎等按关键词“旅游”来统计院系名称的调查,当时有25所高校在本科阶段建有旅游院系,但只有7所是独立的旅游院系,其余18所皆是与其他专业联合成立的,其中包括历史文化、管理与地理专业。

2 培养模式与行业需要的背离。由于传统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缺乏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常常导致旅游人才的职业忠诚度不高、诚信度下降,影响了旅游人才市场的稳定性。在湖南的调查结果显示,旅行社、酒店和景区对毕业生知识结构表现出不一样的要求,但是对于人才基础能力中的“创新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表现出一致的需求;“高度的责任感”、“诚信”、“强烈的服务意识”成为人才素质需求的三大选项。最佳东方网的最新调查也发现,76.08%的酒店认为,事业心和责任感是一个合格的酒店经理人必备的条件,11.04%的酒店认为酒店经理人必须有“艰苦创业的精神”。

(三)行业就业能力的非竞争性

1 旅游企业的过高期望和人才管理的误区。长久以来,饭店从业人员的学历普遍偏低,具有本科学历的员工并不多见,因而对具有本科学历又是旅游专业的毕业生寄予很高的期望,认为他们在各个岗位上都应该出类拔萃。而在实际工作中,却发现他们的实际操作技能差,几乎需要重新培训,而且英语水平、计算机水平远不如英语或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突出。于是得出了“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生不实用”的错误结论。同时,现有管理者中难免有些人把本科生视为自己地位的威胁。如果企业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选拔、监督、用人机制,原有员工与新员工尤其是本科生不合作,对其排挤、压制的现象也就在所难免。管理者不能从企业的长远利益出发正确对待人才,最终造成人才的流失。

2 学生的职业期望与行业现实的差距。大学毕业生希望进入工作岗位后,得到企业足够的重视和培养,更注重个人才能的发挥与特长的施展,个人本位的职业期望在当今旅游专业毕业生群体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迫切渴望能有充分发挥才智的平台,但却无法逾越企业的用人模式,八成以上的企业认为要培养一名中高级管理人员需要一至三年的时间。而大学生

由于工作不具挑战性、对企业缺乏了解、自以为是等客观和主观的原因,频繁跳槽,形成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学生与企业的期望之间的鸿沟并非无法跨越,“流失”现象也并非洪水猛兽,笔者认为,旅游教育的“导航”体系是解决这些难题的根本保障。

三、旅游教育“导航"体系的建立

随着旅游业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旅游业的国际合作也越来越多,相应的人才需求也将会越来越大,积极培养国际旅游业人才有利于增强我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强国际化的交流与合作是我国旅游管理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总体目标,建立旅游教育的“导航”体系关键在于从政府、高等院校和旅游行业(企业)三个层面着手。

(一)提升旅游学科地位,加强对旅游专业人力资源的宏观调控

如前所述,旅游学应该有独立的学科地位,即使旅游学目前的成熟度还不被理论界一致认可,其成为独立学科门类的条件还不成熟,也应该将旅游学定位为一级学科,使其在下面有若干的二级学科,充分扩大其发展空间。只有这样,才能使旅游学健康发展,也才能理顺旅游高等教育各层次的关系,使旅游高等教育特别是旅游本科教育走出困境,迈上适应社会需要的健康发展之路。政府的决策和扶持对旅游高等教育的导向作用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决定着旅游教育的发展方向。学科地位的提升是一方面,还应在宏观调控上加大力度。国家旅游局应与旅游行业通力合作,对行业所需的管理型、技术型、综合型等各类人才制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如,创建饭店职业经理人市场,提供行业劳动力成本信息等。建立系统的国家、旅游院校、行业、企业之间的立体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设立行业奖励基金,充分利用国家资源,加强与国外行业和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倡导教育模式的改革。打造旅游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从长远考虑,应调整专业教育的结构,提高教学的质量,充分尊重人才市场的信息和趋势,使旅游专业的毕业生更多地为行业服务,提高行业对本专业学生的优先认可度。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无疑为旅游业这艘航母安装了马力强劲的发动机。

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首先应从源头(生源)上识别。旅游从业人员大多要直接与客人接触,而且员工的仪容仪表对于旅游企业又尤为重要。很多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在就业时由于容貌、体态、身高等原因被企业拒之门外,不得不转向其他行业。因而在招生阶段对生源的自然条件有所选择是对学生负责的重要手段。

增强学生对专业的了解和兴趣,培养坚定的职业发展方向。比如在教学内容方面,以不断变化的行业发展需要为依据来设计课程名称和内容。国外旅游教育的经验值得借鉴与参考。以密歇根州立大学招待业管理学院部分专业课的设置为例,招待业管理概论、质量管理、营销创新等课程的设置与内容和行业发展紧密相连,针对课程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专题讲授、行业热点问题研究、实验室操作、案例分析、学生独立研究,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学习、调研、思考、讨论。同时,继续探索产学相结合的开放式办学之路,加强学校与行业之间的互动,选择一些品牌的旅游企业作为固定的教学实习基地。在实施实践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就业情况,在第七和第八学期可以开设旅游企业管理实务、旅游企业就业理论与实践等课程,让学生走进旅游企业中边学习边实践。同时,通过学生与旅游企业多方面的接触,使学生了解旅游企业的用人政策,给学生择业创造更多的机会。

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关键在于“核心知识”的掌握。专业核心知识不仅是该专业的关键知识,而且也是该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重要因素,是塑造专业学生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从目前来看,旅游管理专业还没有核心知识,我们所传授给学生的多数知识或者属于常识的范畴,或者来源于其他学科专业知识的移植。更为严峻的是,目前学界关于旅游管理学科基本问题的认识依然模糊不清,尚未达成一致意见。这才是中国旅游管理教育所面临困境的根源所在。关于旅游管理学科基本问题的认识,直接影响到旅游教育、旅游产业和旅游研究各个方面。专家学者们见仁见智,争论颇为激烈,百家争鸣的结果希望能在旅游教育这片领域中带来各具特色的百花齐放。

(三)促进行业与企业用人制度的协调发展。造就行业精英

1 旅游企业应始终将继续教育作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举措。企业对大学生的期望值不应过高,毕业生其实不过是“半成品”,进入社会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大学生就业后的第一年是职业发展最为关键的时期,学校应与企业共同做好职业发展指导。学校应作为“中间人”,利用教师与学生特有的亲和关系来进行沟通与协调,继续配合企业开展学生职业初期的教育引导工作。此外,还应加强信息服务。旅游专业毕业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产品”,高校要给“产品”找出路,想办法给企业提供毕业生的信息,让企业了解“产品”,才能顺利推销出去。许多高校近年来经常不定期地请不同行业取得一定成就的校友来学校和同学交流,既让学生有机会学习人生和工作经验,也让他们了解更多行业的现实发展状况。而且行业专业人士同样也看到了这样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广东某五星级酒店人力资源总监就郑重提出,高校应邀请在行业内取得一定成就的学长回校座谈和交流,这将使在校学生对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有更明确的规划。如果高校与行业之间能达到观念统一和经常沟通,相信旅游专业的毕业生都会成为行业争夺的“优质产品”,也就能达到旅游教育、旅游企业和毕业生三方获利,真正做到“三赢”。

2 有效提高企业决策人的素质,改变用人观念,做到人尽其才。新入职的员工无论什么学历都要从一线做起,这一点本无可厚非,但是这一阶段对于本科生不宜过长,应使人力资源的配置达到最优。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如金钱、职业前途和精神奖励等,寻求最有效的激励手段,从而使企业价值与员工价值统一起来。保持经常沟通,在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给予关注和关心,拉近个人目标和企业愿景之间的差距,激发他们对企业的热爱和工作激情。

3 积极发挥行业协会在促进旅游教育的协调发展中的作用。旅游行业协会应建立专业教育与岗位培训相结合的旅游教育培训网络,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培训,提高从业队伍素质,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在整个“导航”系统中,行业和企业的作用绝不能小觑,旅游人力资源的稳定平衡,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是绝对离不开行业和企业的助推作用的。

篇5

旅行社管理信息系统,是对旅行社管理中的信息流、客流、物流、资金流及其综合运作机制,进行数字化建模、系统分析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对所有经营、管理和执行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并随时查询、统计、汇总、预测、决策、报送、归档、备份和交换业务信息。旅行社管理信息系统可以给旅行社带来先进的、信息化业务管理方案,通过增强旅行社的灵活性、预见性和计划性,既提升管理水平,又提升旅游者服务品质,同时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运营效率;不仅是旅行社服务实现数字化管理的有效途径,也是管理方式从经验型向数字型转化的方向。

内蒙古旅行社业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缓慢,而旅行社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已经成为旅行社增强竞争力、开拓业务、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服务质量及发展内蒙古旅游业至关重要的环节。

一、旅行社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一)竞争的需要

旅游业是一个信息密集型行业,旅游经营管理人员不仅需要掌握科学的管理知识以合理配置和高效运用企业资源,而且还应该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以处理日益复杂的信息资源,使信息的快速交换成为旅行社优质服务的基础。国家旅游局于2000年底在全行业启动了“金旅工程”,旨在改变旅游行业的管理形式,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全行业的竞争能力。

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中国旅游经济蓝皮书(No.2)》报告显示,2009年我国全年旅游总收入约为1.26万亿元,同比增长9%。又如呼和浩特,2010年8月旅游高峰期间,接待中外游客205.5万人次,同比去年增长21%,实现旅游收入32.06亿元,同比增长17%;2010年内蒙古旅游总收入约为732亿元,同比增长19.74%。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旅游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趋重要。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旅行社的竞争日趋激烈,一直以劳动密集型作为基本定位的旅行社,想要蓬勃发展同样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

《中国旅游信息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旅游业信息化水平至少还比国际水平落后10~15年。要想加快我国在21世纪前叶成为世界首要旅游大国的进程,就不可避免地面临这样一个挑战和机遇:加快中国旅游产业的信息化建设进程,提高中国旅游产业的信息化水平。内蒙古旅行社业的信息化水平与我国旅游发达地区相比更加落后。

(二)业务发展的需要

旅游行业是信息密集型行业,涉及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其活动的顺利完成离不开相关行业的协作与交流。因此旅行社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和策划者,利用信息技术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沟通是否通畅很大程度上影响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

在呼和浩特旅行社中,团队的订餐、订房、订车都通过电话、传真或QQ联络确定,逐一进行操作。如在2010年6月某旅行社举办的“第十八届华夏骑游健身文化展示大会”中,近4000人的车、房、餐全部为电话和人力联系。在这项工作中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反复操作且出错率高,仅完成联系工作就耗时3个半月。该项目中,已显现出旅行社手工操作存在的诸多弊端,接一个大单却没有接待能力,长此以往,旅行社的业务发展将受到影响。

在新的《旅行社条例》中,旅行社门槛的降低、旅行社分社设立不受地域限制等规定,一方面将使旅行社的组建更加容易,同时也使原来挂靠在一些大社下的旅行社及在线旅行运营商可以脱离出来;另一方面也将使旅行社行业进入兼并、重组阶段。2008年,首届入境旅游电子商务论坛在京举办后,促使国内更多的入境游企业向在线服务商转型,互联网已经极大地改变了旅行社的经营模式。内蒙古旅行社业务的发展必须借助新平台提供的机会求得发展,只有站得高,才能走得远。

(三)管理的需要

旅行社旅游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是在企业内部网络中使用,也可以扩展到广域网,方便网络用户浏览景点介绍、出游线路、时间安排、导游信息介绍等信息,开发、引进、使用旅行社旅游信息管理系统已成为我国旅行社增加综合竞争力和管理水平的必要手段。国外旅行社业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就已经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旅行社的重要性,而我国将信息技术引入旅行社业则是近几年的事。

通过对呼和浩特部分旅行社的调查了解,许多旅行社配备电脑的用途多为打字、做报价、传文件、贮存信息、通过QQ群信息、联系业务,但线路销售仍然为手工操作,效率低、耗时多,经常出错,旅游者资料不容易整理,丢失风险大,这些因素无疑都已成为限制旅行社发展的瓶颈。如前述“第十八届华夏骑游健身文化展示大会”中,会后核账历时一个月,反复进行多次,并且需要多个部门的负责人同时到场。而在旅行社管理信息系统的财务管理子系统中,可以自动记账、自动编制日报表、月报表、年报表,快速查询各种所需的信息,能及时而准确地处理数据、减少出错率,还具有高保密性、高可靠性,财务工作量减轻,账目简单明了,可以及时处理旅行社与其他部门的账务关系,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的个人名片,随计调的流动而流动。若失去了一个为旅行社服务工作2~4年的计调员工,这就意味着旅行社将会失去60%的客源,计调手中的客源、房源、车源、用餐、导游等信息全都会因计调人员的流动而流失,尤其是客源,客人从询价到旅游的实现全都是与计调员工沟通,若合作得好,下次出游咨询的仍是计调而不是咨询旅行社,这就要求管理者不得不留住计调员工,造成管理的被动。

由此可知,旅行社要摆脱传统管理的弊端,信息化管理是其出路之一。通过了解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完整知识,掌握信息管理的方法,即从管理的角度去掌握IT技术,从信息的角度去管理企业。

二、旅行社业发展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

我国旅行社在信息化道路上的发展比较缓慢,四川信海威科技有限公司老总张海认为:“总体而言,我国旅行社行业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信息化水平较之国际同行和国内其他服务行业明显落后。绝大多数的旅行社还没有建立起适合自己日常业务的管理系统,而是整天忙碌于各种传真、电话沟通上。没有科学高效的管理手段和服务水平,拿不下大单子,丢失客源等现象经常出现,旅行社自身对此也深感头疼。”旅行社管理信息系统包含一个庞大的资源信息库,由自组团销售与接待管理系统、地接团管理系统、散客销售系统、陪同管理系统、票务管理系统、车务管理系统、综合业务及运作中心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办公室管理系统、总经理管理系统、旅游信息管理系统等子系统构成。如此实用的信息系统在内蒙古旅行社业应用程度很低,问题的症结在哪里?笔者试着作一分析。

(一)经营规模小

据2010年不完全统计,以在内蒙古经营相对较好的呼和浩特为例,旅行社共有166家,且多为中小旅行社。约70%的旅行社在人员配备上为4~10人,在办公室配备上为2~10部电话,2~20部电脑等,规模小、配备简单。大约有50%的旅行社选择包部挂靠式。

(二)经营季节短

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三城市是旅游主线,因为内蒙古的季节气候原因,经营时间和旅游时间集中在每年的6-10月初,时间短;虽然冬季可以推出冬季冰雪旅游,但是却不能作为旅行社的支柱产品,旅行社在盈利不稳定或是不多的情况下,增加额外的费用来引进旅行社管理信息系统被认为是不合算的。

(三)旅游线路固定

旅行社在夏季主推的线路有草原一日游,沙漠一日游,草原—沙漠两日游,草原—沙漠—成吉思汗陵三日游,草原—沙漠—成吉思汗陵—市内四日游,中长线再加上山西或是宁夏,线路推出的时间长,已无新意,手工操作线路已经很熟练,在旅游旺季,虽然客源较多,但毕竟只有几个月旺季。因此,无论区内还是跨区合作,计调们的方式就是电话和QQ联系相关事宜。

(四)网点布局集中

呼和浩特规模较大的旅行社如:蒙之旅、蒙圣、金锣生态、盛祥、风情旅行社等,只是在呼和浩特的不同区开设了分社或办事处,在呼和浩特的周边例如武川等小城镇投入的力量不是很大,并未大规模拓展业务,而与办事处之间的联系通常用电话、QQ。

(五)经营者认识局限

一部分旅行社是由经验较为丰富的计调或是导游开设的,其采用的方法为挂靠式的小成本、大收益的经营方法,手工操作对于他们来说得心应手,又因为都为固定的路线,对于这些中小企业的经营者来说,不会有这样的经营意识来引进旅行社管理信息系统,运用现代技术管理企业。同时,旅行社也缺乏专业的人才。

(六)信息建设缓慢

旅行社的经营者不重视旅行社的网络发展,很多旅行社虽有门户网站,但宣传过于简单,网上也没有在线服务和在线报名,与其他网站链接少,基础建设、传输速度、宽带不到位,更新速度慢,缺少客户答疑,这些问题导致网站的访问率不高,并且缺乏专业资源的支持,未能实现旅游服务项目与旅游者需求的全天候自动化对接,更不要说实现旅游服务与电子商务的彻底整合,建立自动化服务模式等。

以上问题的核心看似一个“小”,但更重要的是“认识”问题。在彭潜的“旅行社信息化调查及解决方案推荐”一文中有这样一个事例。天津健生旅行社是一家名副其实的小企业,该社包括总经理周健在内只有4名员工。从前该公司业务员的流失常常造成企业的销售信息和资料丢失,带来不小的损失。运用信息化管理后,这种情况最终得以完全解决。周健说:“通过信息管理系统,我们现在可以实现各部门各业务员的信息共享,避免了员工离职信息就丢失的情况。我们不仅能一如既往地服务于老客户,同时,也能挖掘出新的客户,实现二次销售、三次销售。”

另外,周健认为,通过这么一个平台来管理旅行社,如客户管理、项目管理、合同管理和公共信息管理,既高效便捷又经济实用。“我们这个行业有很多是兼职的人员,导游是自由职业者,我们有固定员工,还有经理人,所以作为一个小企业,我们五脏俱全,基本上管理需求都能在软件系统上面实现。以前,我们认为我们的账太简单了,就没有重视,有这么一个系统其实做起来很方便。”

周健感叹:“这种管理方式不仅满足了我们对信息管理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还给我们带来了经营思路和管理观念的转变,使我们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到自己的核心业务上,分析并不断挖掘客户的需求,从而更好地服务客户。因此,我们希望可以将我们的经验分享给更多的中小企业,改变更多企业的业务模式。”

三、发展旅行社管理信息系统的对策

(一)政府

政府主导产业,规范产业,对全行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政府应该针对内蒙古地区的旅游发展情况,把旅游信息化建设提上日程,并制定相关的指导性政策。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的专家姜月忠曾向记者表示,旅游信息化要“两条腿”走路。在企业自身发展旅游信息化建设的同时,政府也要在培育信息市场,搭建信息平台,促进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界的资源整合,以及在完善法律法规上发挥作用。

政府要提供必要的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毕竟这是一个大项目,对于一个旅行社或是几个旅行社而言是无法完成的,政府的帮助是必要的,并且还要协调各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发挥监督作用。政府要尽早起动旅行社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以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加强旅游市场管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应急管理水平,促进旅游企业信息化应用和发展。

(二)企业

传统旅行社运作模式存在许多弊端,如旅行社内部信息不畅,资源无法共享,规模效应不突出,人工成本高,办公效率低,客户流失多,财务易出现漏洞,控制滞后等。

提高企业经营者的意识,认识到旅行社管理信息系统的益处,如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满足游客个性化的旅游需求;改善产品和服务,提高服务水平,使旅游产品和服务顾客定制化,向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开辟网上销售新渠道,多种经营;无论是旅行社还是旅游中间商,注重广告宣传与市场促销;选取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多种解决方案,如网上预订和支付等。

(三)高校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地,担负人才培养的任务。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战略目标。各高校应根据发展现代旅游产业的要求,围绕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及旅游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积极培养这方面的人才,为旅游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储备。

通过对“旅行社管理信息系统”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深化新时代的旅游管理思想,理解把计算机技术引入旅行社经营管理过程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掌握现代旅行社信息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组成、一般使用方法,如围绕旅行社的线路设计、具体接待业务、组团业务、团队核算、客服管理等业务进行具体的操作学习,理解不同业务操作技术所体现的管理思想。

(四)相关产业

篇6

【关键词】旅游心理学 课程教学 改革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4-0082-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成为现代人类社会重要的生活方式。据相关旅游组织统计,预计到2020年全球旅游者人数将达到15亿,旅游行业所带来的收入总和将达到2万亿美元。而中国作为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亚洲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我国的旅游业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和挑战。我国在“十一五”期间每年新增旅游就业岗位达到70万个。如何培养和打造一支职业化、专业化、规范化的旅游行业人才队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旅游心理学是导游专业和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它是将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和相关原理及研究方法应用到旅游活动的发生、发展到结束的一门边缘学科,是通过掌握利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来解决旅游活动过程中实际问题的一门学科。设置该课程的学习,主要是期望旅游从业人员能运用基本的心理学原理和方法分析旅游活动中的各种现象,对人的旅游行为进行准确的预测,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和办法,引导旅游者的旅游行为,从而提高旅游行业的服务和管理质量。因此笔者认为,脱离了心理学、脱离了对旅游主体人的研究的旅游学是缺乏生命力的,缺乏旅游心理学的学习和研究的旅游行业同样是缺乏生命力的,它的学科发展及教学质量关系着旅游服务质量和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关系着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 当前旅游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优质的教材资源

一本高质量、高水平的旅游心理学教材在旅游心理学教学过程扮演非常重要的作用,能为教学者提供一个科学且积极的引导和指引。而目前我国旅游心理学的教材仍处于不成熟的混沌状态。宋河有等人曾将近十年出版的旅游心理学教材做过统计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发现,我国旅游心理学教材目前包含以下特征:数量在持续不断地增加,体系框架雷同与多样化并存,内容上移植痕迹明显,且多以理论描述为主。教材内容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研究对象不明确,缺乏权威范式;(2)教材定位不清晰,内容缺乏针对性,没有权威导向;(3)研究队伍不强大,缺乏权威专家和组织对该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开发,也因此导致教材版本虽然逐年增多,但教材内容依然跟不上旅游业发展的需求,导致任课教师教材选择难度大。

2.缺乏权威的研究团队和专业的师资团队

旅游心理学具有边缘性和交叉性的学科特点,研究内容涵盖旅游学和心理学两大学科,同时还涉及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门学科。因此对该领域的研究人员和任课人员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懂得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又要熟知旅游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关应用层面将会遇到的问题,还要广泛涉猎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和历史学等学科知识。目前我国旅游心理学研究领域一方面还未出现权威的专门针对旅游心理学开展科研的权威研究团队,另一方面缺乏具备很好的心理学与旅游学专业背景的师资人才,这也是约束我国旅游心理学课程发展的重要因素。缺乏权威团队,也是导致教材难以出现权威范式的原因之一,且难以培养具备良好的心理学基础和旅游学知识的人才,相应的师资人才也就难以产出,如此恶性循环也是导致旅游心理学的教学难以发展前行的原因之一。目前国内大部分的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师专业背景比较单一,要么是旅游管理专业,要么是心理学专业。作为旅游专业的教师,以旅游管理的相关理论及旅游学的知识为主,教学中内容缺乏心理学理论对旅游行为的指导。而心理学专业的教师,以心理学理论为主,却又缺乏旅游业的相关知识,难以将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深入而丰富地应用到旅游学中,造成理论与实践脱钩。

3.过分强调理论学习,忽视应用能力的培养

我国旅游学界借鉴美国和日本学者的研究思想,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旅游心理学体系,一方面以旅游消费者为对象,研究旅游者消费行为规律;另一方面研究旅游工作者和旅游者的互动关系。旅游心理学课程系统、全面地介绍旅游心理学概念、理论和方法,有较强的理论性。而对并不具备系统心理学知识储备的旅游专业学生而言,过多的理论讲述只会令学生感到难以理解,并且与学生所期望学习的心理学相关知识相距甚远。笔者曾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做过一个初步调查,大部分学生认为,他们希望通过旅游心理学掌握的知识主要包括:旅游者的需求和心理,旅游行为过程中的人际沟通交往,旅游过程中冲突的问题解决以及导游自身心理调适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都是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问题,而目前旅游心理学的相关教材里,关于这些问题虽有所涉及,但篇幅较少,且内容理论性过强,缺乏丰富的案例学习材料。

4.教学形式单一、内容枯燥

旅游心理学目前的教学主要采用的仍是“讲解―接受”式的教学方法,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学生则作为被动学习的角色存在。这种教学方式依赖于教师本身的知识储备和能力,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便于通过讲授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并对教学内容形成内在的逻辑性和系统性。但倘若单一地使用讲授法,又会较大程度地影响旅游心理学的教学内容和效果,因为旅游心理学本身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和应用性的学科,课程中所探讨的问题是实践中迫切需解决的问题,如旅游消费心理、服务心理、导游压力管理、旅游活动的人际沟通等,这些实际问题都需要通过大量的案例或实践模拟等方式,才有可能将旅游心理学所涉及的丰富主题和内容充分地学习和探讨,也才有可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开展实践活动的能力。单一的教学形式难以满足这门课程实践性和应用性的要求。

二 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1.基于调研,优化教材内容

教材内容应基于广泛的调研基础上,充分考虑目前旅游行业的状况及需求,将心理学中能广泛应用于旅游行业的内容进行整理,并联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旅游行业从业权威人士,丰富教材中实践性较强的内容,通过案例分析等形式,让学生能将心理学理论与旅游行为中的实践相结合。

2.建立团队,整合专家资源

由权威机构出面,整合专家资源,通过广泛的学术研究和探讨,形成权威范式。由旅游界相关团体出面,如中国旅游协会等,联合旅游学界和旅游心理学研究领域德高望重的权威专家成立旅游心理学研究专业委员会,通过开展研究会或学术交流等形式开展广泛的合作和交流,以便为广大旅游心理学研究者和学习者提供更大的交流平台和信息传递空间。

3.加强专业合作,联合培养

考虑旅游学与心理学专业设置联合培养计划,在本科人才或研究生人才培养阶段加强两个基础学科间的学习,以便日后形成强有力的新生力量,为日后旅游心理学的优质师资资源提供有力保障。

4.完善理论学习,强化应用能力培养

针对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对旅游心理学的需求,教师应从社会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沟通心理、冲突解决等层面强化社会心理学及心理咨询等应用性心理学研究方向的学习。如一方面透过对人性的认识,对不同人格理论的学习和认识,让学生深入地去探讨人的需求和如何适当地满足旅行者的需求和自己的需求。另一方面,强化人际关系建立过程中所需把握的基本态度和技巧,这是人的沟通模式层面的问题,也是旅游行业人员急需强化的应用层面的能力。

5.丰富教学形式和内容

讲授法以教师为中心,学生难以参与进来。理论学习主要通过讲授法来完成,以便能让学生透过老师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相关理论的内容和精髓。但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可利用多媒体教学法,通过案例播放、案例探讨、情景模拟、角色转换或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尝试从不同的视角去感受旅游行为过程中人内在心理的变化和感受。

总之,只有一方面强化专业团队建设和培养,另一方面提升教学过程中内容和形式的质量,最终才能为旅游心理学教学改革带来新的能源和动力。

参考文献

[1]刘纯.旅游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6~10

[2]韦福巍、覃举东.高校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J].河池学院学报,2009(S1):39~41

[3]邹本涛.旅游心理学:含义、对象与特点的再审视[J].旅游学刊,2010(7):83~87

[4]宋河有.旅游心理学本科教材建设:现状、瓶颈与出路[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85~89

篇7

全国旅游业已进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有机结合、互补互促的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阶段。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必须清醒看到成都市旅游业发展的差距;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上还缺乏支柱项目和拳头产品,产品老化、品位不高的现象还较突出;开拓旅游市场的力量还不强,制约对国际市场大面积、深层次的开发;旅游市场秩序混乱、旅游服务质量不高的还未得到根本的扭转和改善;不少旅游企业素质不高,实力不强。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和强大的竞争力量。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实现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是两个带全局性的根本转变;抓好“体制转轨”、“增长变型”的转变,就抓住了改革与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就掌握了各项工作的主动权,为使成都旅游业快速、持续、健康地发展,必须紧紧围绕实现“两个转变”,抓住机遇,开拓奋进;重点突破,全面推进;优化产品、整体促销;狠抓质量,提高效益;适度超前,协调发展,以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为动力,面向大市汤,组织大运行,发展大产业,树立“熊猫故乡”、“四季风光”、“文化名城”的成都旅游总体形象,形成市区、近郊各具特色并辐射跨省区的“三环”旅游格局,培育和建立国际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旅游市场体系,努力把成都建成全国的旅游名城,尽快跨进旅游发达城市的行列。到2000年,当年接待境外旅游者21~23万人次,实现创汇1.25~1.37亿美元;2010年当年接待境外旅游者47万人次,创汇在1995年的基础上翻两番,达到1.75亿美元,2000年接待国内旅游者2540~2657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达到76~80亿元人民币;2010年当年接待国内旅游者5000~5300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达到300~318亿元人民币。

目前,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同在。为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重解决好以下“五个适应”的问题:

一、在思想观念上,要适应抓大旅游、抓大产业的要求

旅游业是创汇创收的外向型综合性很强的新兴产业。成都市委、市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早在199O年底就把发展旅游业列为了振兴成都经济的“四大开发(、农业、高新、旅游)之一,市委书记黄寅逵同志、市长王荣轩同志在多次会议上都强调要把旅游业的发展作为成都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如何把领导的决策变为发展我市旅游业的强大动力和实际行动?当前,原重要的是进一步解放思想,促进观念的不断更新。一是要进一步提高对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充分认识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带动和促进关联产业发展的多功能作用,在对外交往和经济、科技、文化交流中的桥梁和媒体作用、在扩大对外开放中的先导作用、在树立一个国家和地区形象中的“窗口”作用,增强抓大旅游、抓大产业的观念;二是各级党委、政府对旅游业在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要明确定位,提高重视程度,增强抓旅游业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坚持“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促进各相关部门支持配合,通力合作,尽快使旅游业真正成为对外开放中的先导产业、第三产业中的龙头产业、国民经济中的创汇支柱产业;三是增强机遇和发展意识,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都十分有利,我市旅游业由快速起步阶段已进入了大发展阶段,有优势的资源基础、坚实的物质基础、良好的工作基础和广泛的社会基础,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支持和兴办旅游,特别是要吸引大企业、大集团跨部门、跨行业投资兴办旅游业;四是进一步树立市场竞争意识,增强加快发展旅游业的紧迫感和危机感,纵观旅游业发展的激烈竞争态势,正确和估价我市旅游业当前优势劣势的变化,既要看到优势很多,只要敢于正视我市原有的“中转”辐射优势、价格优势等方面日趋减弱,周边省、市旅游业发展的竞争压力增大,因势利导,扬长避短,满怀信心,打好主动仗。

二、在宣传促销中,要适应开拓大市场、实现大合作的要求

加大宣传促销,开拓旅游市场,是加快旅游业发展头等重要的问题;开发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是宣传促销成效的具体标志。为尽快扭转我市国际客源连年下降的趋势和国内旅游组织化程度低的状况,争取日、美、欧市场稳中有升,港、澳、台市场客源回升,周边市场逐步发展,新兴市场不断拓展,确立我市客源市场的开发策略,加强国内外客源市场的分析与预测,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对策,强化市场开发的针对性,不断改进捉销的方式,增强宣传促销的有效性,根据国家旅游局每年推出的宣传促销主题,成都两年一度的“国际熊猫节”及举办的各种传统节庆活动,紧紧围绕树立“熊猫故乡”、“文化名城”、“四季风光”的成都旅游总体形象不断优化、更新旅游产品,开展宣传促销,为了拓宽国际客源市场、积极探索建立能与境内旅游供给能力相适应、与境外旅游竞争对手相抗衡的促销机制。坚持统一对外、整体促销的原则,强化联合促销,调动企业开发市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争取各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进一步搞好与各新闻媒介的联合联姻,建立与国内外、省内外、市内外的大合作,组成全天候的立体宣传促销攻势,形成多元化、全方位开放的旅游市场体系。

三、在产品的开发上,要适应市场的导向和出拳头产品的要求

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旅游资源的开发,是旅游业的基础和依托;开发具有特色的旅游拳头产品,才能对海内外旅游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因此,必须下大力抓好旅游产品的开发,搞好旅游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不断优化更新。首先,要按照出优势产品、出配套产品、出规模产品的思路搞好成都旅游总体规划,使规划具有性、战略性、指导性和实用性,并严格按照总体规划的要求进行开发建设,防止低水平项目和重复建设的现象。第二,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突出重点、突出特色的原则,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项目的建设,抓好“中华熊猫世界”这一世界垄断旅游产品的开发,四季风光带以两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重点,抓好西岭雪山为代表的纵向四季风光带开发和都江堰青城山为代表的横向四季风光带的开发,同时抓好我市其余8个风景名胜区的配套建设,开展熊猫生态旅游,搞好到九寨、黄龙、长江三峡、拉萨、昆明、桂林、贵阳等周边辐射圈内的产品开发和推出,使度假旅游产品和专项旅游产品的开发有新的突破,开发建设出投入产出效益好的拳头产品向国内外推出,力争产生轰动效应。第三,抓好武侯祠、杜甫草堂、青羊宫、滨江公园、望江公园、万里桥等沿河旅游景点的开发,促进老景点的深度开发,丰富游览,恢复府河水上游览,推动传统观光产品的改造、充实和提高。第四,对“世界乐园”、“西南日月城”、“都江堰美国假日乐园”等大型人造景观,进一步在增加高含量、参与世强、知识性丰富的项目,完善配套功能,调整结构,招徕客源上下功夫,增强其吸引力和生命力。第五,按照旅游“六要素”协调发展的要求,抓好薄弱环节,搞好旅游商品的开发和销售,不断改善旅游和旅游环境、提高旅游产品的品位和质量,以适应国内外旅游市场的需求。

四、在旅游行业管理上,要适应发展大趋势和解决新的要求

强化行业管理是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基本保障。要根据建立主义市场体制的总要求和旅游业这一新兴产业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在旅游行业管理上要着重解决好这样几个问题:

(一)要以建设公平的市场环境,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形成规范的市场运行,促进有效率的市场主体为行业管理的目标。

(二)进一步理顺行业管理的体制,坚持统一领导、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的原则;逐步增强旅游行业管理部门的调控手段,建立管理权威,逐步把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边缘性、辐射性、交叉性领域纳入旅游行业管理范围,解决该管管不了的问题;旅游主管部门要主动做好全方位的协调工作,促进上下左右各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增强行业管理的有效性。

(三)当前强化行业管理的重点是,围绕抓整个行业、抓运行环境、抓市场规则的要求,整治旅游市场秩序,

加强对服务质量的监督检查,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整体素质。要通过扎扎实实的开展争创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加强旅游行业管理,市场管理、质量管理、环境管理、安全管理,树立成都旅游行业新风范,促进我市旅游服务质量大提高、旅游市场秩序大改观、旅游环境大改善.建树成都旅游新形象。

(四)不断改进行业管理的方式和手段,变传统的对的直接管理为间接管理,运用行政的、经济的、的手段开展行业管理,通过规则、法规、政策引导市场趋势,建立市场规则,协调、监督维护市场秩序,规范企业行为,为企业发挥活力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充分运用国家和省、市已出台的法规政策,及现已建立起来的旅波质量保证金制度、旅游质量监督、涉外旅游饭店评审、旅游定点管理、旅游企业年检、旅游项目评审、旅游服务考核、新闻舆论监督等调控手段,加大行业管理的力度。

(五)切实贯彻“搞活市场,正确引导,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的方针,认真和解决我市国内旅游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打牢基础,使国内旅游逐步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进而促进成都国际旅游的发展。

(六)旅游管理部门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以科学化的管理、高质量的服务、高效率的工作、勤政廉洁的形象,树立和提高旅游管理部门的威信。

篇8

关键词:打造;旅游之岛;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8)08-0036-05

海南建省20年的实践证明,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是拉动全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海南作为我国重点发展的七大旅游区之一,拥有秀丽独特的阳光、沙滩、青山、绿水、温泉,素有“东方夏威夷”的美称,如何充分利用这得天独厚的蓝天净士,保护好绿色旅游资源,探索开放旅游机制,培育文明旅游文化,创建和谐旅游胜地,是促进海南旅游业向度假游转型升级和打造“旅游之岛”的首要考虑。

一、打造海南省“旅游之岛”的可行性分析

(一)应对国际竞争的可行性分析

1.有利因素。一是海南独特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及旅游优势,为打造海南省“旅游之岛”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天然有利条件。二是当前国际面临的旅游观念的变化、旅游体制的变革,为海南省旅游企业做大做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一方面,低成本航空公司的出现使全球旅游业产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并带来了大众旅游业观念的更新以及旅游配套设施设计理念的变化。另一方面,我国与国际接轨后,有利于海南省旅游企业拓展海外业务,更方便走出国门,招揽海外客源,参与国际竞争,走上跨国化、连锁化之路。三是有利于海南省旅游业整体素质的提高。通过国外资金投入和管理模式引入,有利于促进海南省开发“高”“精”“特”的旅游产品,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力。四是有利于促进海南省旅游开放合作的新。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大,也意味着旅游消费市场的扩大,这将为海南提供更多的国际客源。

2.不利因素。一是海南省旅游业资源的独特性受到威胁。纵观国际,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夏威夷、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主要竞争对手的旅游国际化程度都较高。对比夏威夷、巴厘岛、普吉岛等旅游岛屿,其自然条件与海南十分相似,而海南作为一个海洋大省,却缺少海洋博物馆、水族馆来展现海洋特色,特色的优势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现和包装。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的加快,东盟等国家的旅游产品将以更便利的条件和更优惠的价格分流国内客源,海南省的旅游业将无可避免地受到东南亚国家的激烈竞争和严重威胁。二是海南省旅游企业规模性受到制约。海南省旅游业起步比较晚,加上海南人文资源挖掘宣传力度较小,在此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旅游企业大多经营水平低、旅游精品不多、服务设施不配套,尚不具备足够的国际竞争力。而东盟国家发展旅游业已经比较成熟,相比之下,海南省旅游企业处于劣势(见表1)。

资料来源:王凤,张瑛,林红.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海南旅游业的影响及对策[J].旅游学刊,2003,(5).

(二)应对国内挑战的可行性分析

1.有利因素。一是海南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高度发展。环岛高速公路全线贯通,西环铁路与全国铁路联网,东环轻轨铁路正在建设,客运货运港口初具规模,一南一北两个国际机场,电信网络全部实现数字化,使海南省旅游业具备了大开发、大发展的基础条件。二是拥有丰富热带海岛旅游资源。特别是尖峰岭、七仙岭、五指山、吊罗山、霸王岭等山区的热带雨林、滨海度假区、温泉及珊瑚礁资源等,都未充分开发成为优质的旅游产品,海南有条件、有潜力发展成为生态旅游的度假胜地。三是西沙群岛旅游资源丰富独特。这些都是海洋观光旅游的最佳场所,通过开发可使海南成为知名的海洋旅游胜地。四是海南具备热带“天然氧吧”条件。海南地理位置好,四季气候好,阳光、海水、沙滩、森林,未受污染,质量很高,可建成适于休闲度假中心、大型康复疗养中心、大型娱乐体育活动中心以及发展组合式度假的旅游产品。海南旅游要实现从以观光旅游为主向以休闲度假旅游为主的结构升级,从低档次、低消费的旅游市场目标为主向高档次、高消费的旅游市场目标为主转变,从以规模扩张的初级阶段向以效益扩张的高级阶段发展,建立海南省国际旅游岛正是实现这些转变的关键所在。

2.不利因素。国内旅游市场蓬勃发展,对海南形成了强有力的竞争,既有桂林、张家界、大理等风光秀美的景区,也有人文历史深厚的西安、北京,还有人文与美景兼具的“休闲之都”苏杭,连冬天都有东北的“冰雪之旅”与海南的“避寒之游”竞争。国内旅游业产品的增多,使国内客源被分散,市场分额被挤占,海南度假游已不是一家独秀。与国内知名的景点相比,海南景点还存在着知名度不高、规划水平较低、旅游精品不多、产业规模偏小、服务不配套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海南省在打造国际“旅游之岛”品牌中存在的问题

建省办经济特区20年来,海南省旅游业发展迅速,已从一个幼小产业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朝阳”产业。2006年旅游总收入达123.57亿元,同比增长7.9%,约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12.3%。[1]然而,在海南省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断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

(一)产业经营方面

1.旅游产业结构亟待改善。一是旅游经营属粗放型而非质量型。境内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虽年年递增,但收入总量不大,没有充分体现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的作用。二是旅游发展存在“三差”。海南省旅游业存在着海洋与森林的“蓝绿差”、重东部沿海轻中西部的“空间差”、冬旺夏冷的“季节差”,市县旅游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带动作用不均衡。三是缺乏优质旅游企业。省内旅行社呈现小、弱、多、差的局面,且分散经营、各自为政。目前注册旅行社数量增至158家,再加上其他“黑社”、承包挂靠部门和办事处,业内估算运作海南游的机构大约超过2000家,但能够一呼百应的龙头企业凤毛麟角。[2]

2.旅游企业经营管理落后。一是信息化程度不高。在海南很多的旅行社就靠一间屋,一台电脑,一部电话,一部传真机,一张桌子打天下,服务手段落后,服务效率低下。二是旅游的文化含量偏低。海南文化的特色主要体现在热带文化和黎苗族文化上,但在已开发的景点及民族民间工艺、民俗娱乐等方面,文化内涵的深度和广度远远不够。三是产品开发浅尝辄止。旅游公司、旅行社多年来呈现给游客的仍然是陈旧老套的旅游路线和品种单调的旅游产品,缺乏特色,且质次价乱。四是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目前,海南省旅游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约有6万多人,管理人员培训持证上岗率仅占35%,服务人员培训持证上岗率仅占2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员素质结构与海南省旅游业发展要求极不适应。[3]

(二)行业管理方面

1.旅游市场监管不到位。一是旅游市场监管滞后。旅游相关部门的法律与责任分工不明确,没有形成管理上的联动。二是恶性竞争严重。近年来,来琼旅游的外国人、华侨和台湾同胞逐年下降,国内客源增长有限和国际客源相对下降,致使海南省内旅游客源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导致旅游零团费、负团费现象严重,资源严重浪费。三是旅游诚信建设滞后。旅游企业不讲信用、违法经营、逃税漏税的行为普遍存在。

2.旅游管理体制不顺畅。当前,对旅游的行政管理缺位、越位、错位问题比较突出。省、市、县事权不顺,各部门职责不清,相互推脱,如有收费一拥而上,无收费坐视不理,或者只收费不管理,这些现象不利于旅游产业的发展。

3.旅游开发建设无秩序。海南省旅游规划管理跟不上,虽然已经编制了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但还缺乏各项专业规划和实施细则。各地旅游开发缺乏科学统筹,乱上项目,乱开发资源的现象普遍存在。国内外投资者竞相携巨资在海南抢占地盘,大举兴建酒店、宾馆、别墅和高尔夫球场等旅游接待设施,一些不符合规划要求的旅游项目布局失衡,功能重叠。

4.旅游法规建设不同步。海南省在全国率先制定了旅游条例,对加快海南省旅游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旅游考核标准化尚未真正起步,对旅游市场的监管还存在管理不顺、执法不严、监管无力,该管的往往放任自流,不该管的却紧抓不放,管理的无序和市场的有序发展明显不相适应。[4]

(三)金融支持方面

1.信贷资金投入不足。截止2007年12月末,海南省商业银行贷款余额为709.76亿元,与旅游业和服务业相关的贷款余额为1.18亿元,只占商业银行总贷款余额的0.17%,对旅游相关产业的信贷投入所占的比例明显偏低。一方面,海南省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比例仍然偏高,严重制约了金融支持旅游业发展的后劲和投资积极性。另一方面,各金融机构纷纷上收授信权限,加大对贷款风险的评估和规避,对贷款客户的申请准入要求较高,旅游企业难以达到银行规定的贷款“门槛”,且贷款报批手续繁锁、时间长久,也都影响了信贷资金对海南省旅游业的扶持力度。[5]

2.金融市场不够发达。海南省金融市场发育程度不高,导致金融市场融资业务发展滞后,随着旅游的开发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逐步扩大,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融资模式的多样性、服务需求的多层次都要求金融机构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投资产品,提供先进快捷的支付结算手段。尤其是要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促进旅游资源整合重组,必须通过资本市场提供的金融服务来操作,而这些正是金融服务手段发展滞后的真空。

3.金融业务创新不够。目前各金融机构总体上还是以经营存贷款为主的传统业务,且贷款抵押担保手段单一滞后,旅游建设项目一般资金投入大、建设周期长、成本回收慢,项目开发商在申请贷款时很难找到足值或匹配的抵押物,别的企业也无相应的信用担保能力或不愿意为此提供长期担保,导致企业有贷款需求而难以贷到款。

三、打造海南省“旅游之岛”品牌的对策建议

海南要发展成为继“绿色之岛、开放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的第五岛――“旅游之岛”,进一步提高旅游国际竞争力,打造国际知名度假胜地,必须不断地完善旅游行业、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三方之间自我发展、自我调节、自我补充机能,以产业升级的提高来拓展国际知名度和品牌附加值。

(一)旅游行业:打造旅游精品,优化客源结构

1.树新观念重大营销。一方面,要树立三大新观念,即:海南大旅游观念、精品旅游理念、可持续发展观念,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和高质量服务,逐步建立生态型、度假型的旅游产业,形成全社会共同办旅游的整体联合局面。另一方面,根据2007年出台的《海南旅游宣传促销年总体规划》要求,通过利用报纸、报刊、电视台、广播台、手机、网站等宣传载体和媒体进行大力度、全方位的旅游营销宣传。国内市场营销宣传仍以环渤海、长三角、泛珠三角和省会中心城市为主,国外市场营销宣传要重点针对香港、俄罗斯和北欧等三大市场,加大促销投入,打造海南良好的度假型旅游形象。[6]

2.整合岛内旅游企业。一是尽快对国有旅行社的资产进行清理整顿,然后进行改制,改内部承包制为合资、合作经营制;二是鼓励外资、私营企业投资旅行社或参控股、兼并收购国有旅行社;三是鼓励有实力、有信用的大旅行社兼并小旅行社,发展集团化、网络化经营,扶持旅游企业走规划化、集团化、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四是鼓励旅游景区、宾馆饭店和旅行社通过相互持股等方式实行一体化经营,即一个企业同时经营旅游景区、宾馆饭店和旅行社,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3.重点打造旅游精品。一是打造高层次、有特色的旅游精品。对旅游产品进行整体策划、改造和包装,加大旅游产品的文化含量和科技含量,逐步改变3至5天半岛观光游占主导地位的现状,推出度假休闲气氛浓、参与性强、热带海岛和生态特色鲜明、文化含量和附加值高的品牌旅游产品。二是合理规划岛内旅游区域。把海南划分为南、北、中、东、西部五大区域,实行有重点、有步骤的开发建设,平衡各市县旅游经济的发展。如南部可建设成热带滨海旅游区,北部可建设成中国小康社会的第二居住地,中部可建设成中国的热带雨林旅游区,东部可建设成亚洲一流的会展、温泉等旅游区,西部可建设成以洋浦和东方为两极的生态工业旅游区。[7]

4.侧重优化客源结构。在兼顾低端客户的同时要侧重发展高端优质客户,要改变过去把旅游团队作为重点客户的做法,通过多种方式吸引俄罗斯度假客、日韩高尔夫球客、自驾游客等高消费散客群体来海南旅游;引进国际著名酒店管理品牌,建成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高星级酒店,同时建造高尔夫球场等高级休闲娱乐场,提供一流的VIP客户服务;大力发展航海、邮轮、游艇等具有国际特色的旅游项目;举办大型国际性旅游活动或旅游节庆活动,增强海南旅游的吸引力。

(二)政府部门:发展度假旅游,促进产业升级

1.发展度假旅游。对于北部干旱、南部人多、东部地少、西部贫瘠的中国大陆,海南岛在气候、生态、水源、人居空间等方面均得天独厚,海南完全可以逐步建成生态环境优美、国际知名的休闲度假基地,并可以成为国内最具吸引力的第二居住地。发展度假旅游的休闲经济,意味着大量岛外人士以购房定居、人口迁徙等商业方式入住海南岛,那么政府的服务范畴必然由旅游局扩展为全局。首先,政府服务职能要全面转变,积极构建良好的社会治安、商业服务、金融服务,以及医疗保障体系。其次,面向国际市场,发展包括休闲度假、会展商务旅游、体育健身、文化传播、社区服务在内的综合性的“休闲经济”。再次,围绕旅游产业的开发和经营,对外实行以“免签证、零关税”为主要特征的投资贸易自由化政策,加快推进海南省旅游服务国际化、自由化进程。表现在人员进出上是“免签证”,表现在货物进出上是“零关税”,表现在投资往来上是“自由化”。

2.提升旅游文化。目前海南旅游大多依靠自然景观,文化旅游仍未形成规模。笔者认为,海南文化旅游的强盛将推动海南省旅游产业的转轨升级。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加以提升:(1)开发红色旅游资源。海南属革命纪念地的有琼崖纵队旧址、红色娘子军纪念园等,共有110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要发展红色旅游就必须进行系统化的运作,包括对历史的收集和整理、对景点的包装、对红色旅游资源进行经济层面的挖掘和资本运作等。(2)保护古建筑文化。如海口市的钟楼群是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仿南洋风格所建的百年古建筑,建议把老城区的钟楼街区规划为观光购物步行街,也可效仿上海的南京路购物步行街,配备小型观光车以满足游客的需要。(3)还原海南民族风情。海南主要有汉、黎、苗、回、满、壮等少数民族,在少数民族中黎族人口最多、分布最广,海南的黎族文化很有特色,应该挖掘和发展有内涵的民族风情村。(4)提倡民族传统节日。像海南黎族的“三月三”、儋州的“调声节”、苗家的“花山节”、府城的“换花节”、“冼夫人文化节”等都是海南独特的民俗文化遗产,要通过政府的引导、挖掘、包装和宣传,精心打造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品牌特色,亦可借鉴大连服装节、青岛啤酒节、潍坊风筝节、杭州休闲节等主题活动,把握民族节日商机,打好民族节日的经济牌。(5)强化佛教旅游文化。很多游客来到南山和东山岭,仅仅从自然景观的角度观赏南山文化旅游区和东山岭旅游点,并没有从精神上真正领悟佛教思想和与人为善真谛。建议三亚和万宁市政府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恢复和利用的投入,加大市场拓展力度,通过举办“佛教开光典礼”、“长寿节”等活动,以此来吸引国内外媒体的关注,不断提升南山和东山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创新管理理念。现代旅游业的核心是旅游国际化,而国际化首先是观念的国际化。观念的国际化要求政府的决策者和管理者要有发展的眼光和开放的观念,结合省情及未来旅游的发展趋势,与国际市场的操作规则和管理经验进行对接和互动。建省20年,海南省旅游业已完成了以观光游为主、国内游客为主的旅游发展第一阶段,2007年海南省政府与国家旅游局共同向国务院递交了建设“国际旅游岛综合试验区”的申请,海南省旅游产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设立“海南国际旅游岛综合试验区”总体目标是,把海南建设成为中国最大的海洋旅游中心、最大的海上旅游运动基地、世界一流的海洋旅游休闲度假胜地,成为中外游客向往的购物天堂、度假天堂。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和国内竞争环境,海南旅游的唯一出路就是在体制上、机制上与国际惯例和通行规划接轨,加快国际化建设,构建规范统一的管理体系。[8]

4.强化监管体系。一是强化调控职能。由政府主导、理顺旅游管理的关系,划清省、市、县管理事权,实行“省、市、县分级管理,旅游部门负总责,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各市县属地管理”的旅游管理体制。二是加强行政监管。充分运用规划、标准等各种行政手段,加强对旅行社、导游、旅游车队的监管,加强对旅游市场价格的监管,从根本上解决旅游行业的“四黑”(黑社、黑导、黑车、黑店)“四乱”(管理乱、市场乱、价格乱、旅游路线乱)等问题。加强科学指导,对当地生态环境承受能力进行充分评估后才能进行新景区的开发,努力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发展,对各种破坏自然景观的行为进行查处,要求酒店饭店的建设一定要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

5.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政府要落实对中小旅游企业的政策支持措施:一是解决信贷担保问题,通过担保公司、咨询公司、评级机构为企业争取银行信贷资金有效供给提供担保平台;二是调整相关财政政策,加大扶持一批确有示范作用和带动作用的重点项目、重点品牌,集中财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三是制定资金筹措政策,允许并鼓励旅游企业多渠道融资,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引导旅游业进入良性竞争循环;四是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实行税收优惠、减免,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旅游产业建设的积极性。

6.完善法规体系。政府管理部门要不断修改完善旅游管理条例,研究制定“旅游资源监管”、“旅游市场监管”、“从业人员监管”、“旅游市场开发”等规章,建立健全行业自律机制,制定各种行规行约,充分发挥各级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用法律法规保障全省旅游安全、有序、和谐发展。

(三)金融机构:参与旅游建设,加大金融支持

1.发挥窗口指导作用。人民银行要结合海南省旅游发展规划,制定符合旅游业发展需求的信贷指导意见,促进金融机构支持重点旅游景点的新建、扩建和改造,扶持海南特色旅游产品的生产、加工、开发与销售,指导金融部门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发展规划,适时调整信贷策略,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寻求最佳平衡点,共同支持海南省旅游业的发展。

2.加大商业信贷支持。为了提高商业性信贷支持力度,要建立四项双赢发展机制,即:建立旅游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区域合作机制,加速区域金融资源有效流动,发展跨行跨地区银团贷款等金融支持模式;建立旅游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沟通机制,及时向金融机构推荐旅游业发展的重点投资领域;建立旅游信贷支持与金融风险控制的长效机制,让金融机构适度参与到旅游项目的前期考察、总体规划与后期开发的全过程;建立形式多样的现代融资机制,海南省旅游产业要积极探索建立旅游信托基金、发展旅游租赁服务公司、组建金融控股公司、运用项目融资、筹集风险资金等方式以获得资金支持。

3.寻求政策性金融扶持。根据2005年国家旅游局与国家开发银行签订《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条款,国开行将运用开发性金融资源支持“红色旅游”的区域整体开发,改进和完善我国旅游发展与投融资体制建设。海南的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大都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自身积累能力和发展条件较差,吸引社会投资的能力也比较弱。海南省旅游部门应与国家开发银行进行战略性合作,积极争取用政策性金融融资来进行“红色旅游”的区域整体开发,填补政府投资与市场投资存在的资金断链。[9]

4.建立分类培育机制。对全省经济起主导和支撑作用的大型旅游企业,金融机构应鼓励企业加快资产重组,发展大型旅游集团,而后整体上市进行资本运作,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对省内信誉好、有潜力的中小旅游企业,要设立专门的旅游企业信贷管理部,负责中小旅游企业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商品开发和营销规划等,建立和完善适合中小旅游企业特点的授信制度,适当降低中小旅游企业信贷门槛。

5.创新金融服务体系。一是创新旅游衍生服务。如开办旅游包销、旅游保险、旅游资产保管和旅游保管箱业务,以及办理旅游储蓄、旅游个人理财、旅行汇票、旅行支票、代安排旅游等业务,为旅游发展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和便利。二是创新旅游电子化服务。发挥银行金融工具科技化的优势,运用ATM机、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旅游一卡通等支付工具为旅游咨询、旅游管理等方面提供现代化服务。三是开设旅游特色专柜,专门为游客办理代订机票、火车票,外汇兑换、人民币鉴定、残损币兑换、旅游咨询等业务,让游客享受热情周到的金融服务。

参考文献:

[1]高虹.海南旅游宣传促销年暨传媒合作体启动[N].海南日报,2007-01-24.

[2]高虹.海南旅游为何如此狼狈不堪[DB/OL].新华网(news3.省略).

[3]吕红.海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J].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

[4]陈成.如何打造海南旅游新特色[DB/OL].海南省人民政府(省略.cn).

[5]数据提供:人行海口中心支行调统处.

[6]高虹.海南旅游宣传促销年暨传媒合作体启动,加快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N].海南日报,2007-01-24.

[7]迟福林.建设海南旅游经济特区[DB/OL].中国改革论坛(hainan.省略).

篇9

一、工商管理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工商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依据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研究如何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其学科理论基础是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构成跨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不同领域,研究对象涵盖了企业经济运作中的财务管理、资金筹措、投资分析、市场营销和资源配置等各个方面。其专业主要包括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等。根据其学科专业特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就业面比较广泛,包括各级经济综合管理部门、行业管理部门和大中型内资或外资工商企业等。伴随着我国第三产业的兴起,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各类管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与挑战,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现代企业制度,而制度的建立与执行,则需要大批的高端以及中层管理人才来做为坚强的后盾。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企业对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将逐年增加,因此,未来工商管理专业的就业形势总体看好。

二、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仍然巨大

根据上述分析,工商管理专业的就业前景看好,但由于当前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总体素质不好,导致就业夺力仍然巨大。具体问题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技术和素养还适应企业的需要。当前,企业对工商管理类人才是有着迫切需求的,人力资源的研究、市场营销的运行等都需要工商管理的专业人才。但是,如此巨大的岗位需求却不能随便的接纳刚刚毕业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纠其原因,是因为很多应聘企业管理岗位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或是缺乏团队意识,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意虚心请教,从而无法胜任工作,处处碰壁,或是不愿从基层做起,不愿意接受沟通技巧运用、心理能力磨练、实战方法掌握等方面的基础训练。企业的发展需要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面对工商管理毕业生普遍存在的这种“眼高手低”的现象当然敬而远之,因此,企业不愿意为其提供就业机会也无可厚非。另一方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缺乏实践经验。应试教育的壁垒,培养出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只会课堂听讲记笔记,课后背诵做习题,因为没有社会实践的机会,大多只会“纸上谈兵”,而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让学校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也存在着较大的难度,从而导致了学生无法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经验自然也无从谈起。而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大多不想花费大量和时间和资金对员工进行系统的培训,企业更希望所招聘来的员工可以立即投入工作,为企业带来效益。正是由于上述原因,给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本来看好的就业形势蒙上了一层“阴影”。

三、改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对策

针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当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加以解决。

1、搭建“立体式”实训平台。职业高校应尽可能的加大实践训练课的节数和实验设施的建设,通过聘请高素质工商管理人才授课,提高课堂的实际说服力。针对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对选定要去实习的单位展开模拟训练,增强学生对企业流程的感性认识。通过密切与企业的联系和交流,结合学生的专业方向,鼓励学生主动与相关企业单位联系,接受公司上岗综合实训,从而增强实际操作能力,积极实践工作经验,为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2、探索“定单式”培养模式。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就是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因此,只有从企业的需求出发对学生进行培养,才能为学生的就业找到出路。职业高校应当建立与各大企业的沟通机制,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走访问,加强同企业的联系,通过认真归纳梳理企业的需要,理清教育教学思路,明确学生培养方向,并通过

及时调整办学理念和专业设置,使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所学的知识真正转化成为企业急需的技能,只有这样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才能提高“针对性”,避免“盲目性”,这种“订单式”的培养模式必将为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打开“方便之门”,也必将成为今后工商管理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3、打造“专业化”就业名片。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同其它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共同点就是缺乏实践经验,在当前这一突出矛盾无法解决的情况下,最佳的途径就是为自己的应聘简历“加码”,其中一个重要的一种方式参加资格考试。

篇10

1旅游节庆

目前,国内对旅游节庆的研究已经涉及了诸多方面,特别是2000年之后,研究的深度、广度不断拓展,角度、方法不断多元化,已开始出现旅游节庆中的问题及对策和旅游节庆发展模式的研究。

1.1节庆和节庆旅游

节庆是指某地区特有的资源,包括历史、文化和艺术、传统竞技、体育、风俗习惯、地理和气候优势、遗址、胜地、古迹等为主题,自发而周期性举行的大型的庆祝活动[1]。节庆是节庆旅游的核心吸引物。节庆旅游包含节庆组织筹办、节庆旅游者的交通、食宿及其他旅游活动等各方面,它们组合构成了旅游者的旅游经历,参与节庆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其他环节出了问题,也会影响节庆旅游者对节庆旅游的感受[2]。

1.2节事、节庆、事件

根据戴光全、保继刚等对西方事件及事件旅游研究的相关文献:事件(event)是短时间内发生的一系列活动项目(activity program)的总和,根据事件影响的范围和规模将事件分为3类:标志性事件(Hallmark event)、特殊事件(special event)和重大事件(Mega event)。在事件及事件旅游的研究过程中,标志性事件(Hallmark event)又常引申为节庆,节日(festival)和特殊事件(special event)合起来统称为节事(Festival & Special Event)(戴光全,宝继刚,2003a)。不管是事件、节事还是节庆,我们认为对其进行系统规划、开发、营销,使之成为旅游吸引物,为目的地旅游业所利用,就相应出现事件旅游、节事旅游、节庆旅游三种特殊的旅游形式,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3]:

1.3旅游节庆的概念界定

“旅游节庆”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国内研究的节庆(festival)一般是“节日庆典”的简称,它是节事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广义上来看,其形式包括传统沿袭和法定的各种节日以及人为策划举办的各种活动,但不包括各种交易会、展览会、博览会等特殊事件,具体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传统的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二是国家法定的节日、庆典、历史事件的纪念日,如国庆节、八一建军节等;三是各城市和地区根据各地的资源和实际情况,人为策划举办的带有浓郁地方民族文化氛围的节庆活动,如大连国际服装节、青岛国际啤酒节、云南国际文化旅游节、上海旅游节等[4]。狭义的旅游节庆即指上面所说的第三种。本文所探讨的即是狭义的旅游节庆。

从汉语语法的角度来讲,旅游节庆与节庆旅游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前者侧重的是节庆活动,即旅游中节庆活动的开展;而后者侧重旅游,即在节庆活动中人们的旅游行为。然而,一般意义上人们所说的旅游节庆与节庆旅游都是一种融节庆与旅游于一体的活动,都是以节庆为主题展开的旅游活动,以举办地形象塑造、品牌树立为手段,以获取经济利益为最终目的。因此,这里旅游节庆与节庆旅游表示同一个意思。

2山西?太原国际面食节

2.1太原国际面食节概况

2003年9月,首届太原国际面食节在山西省太原市拉开帷幕。其时恰逢太原市建城2500周年,又是国家旅游局提出的“中国烹饪王国游”旅游主题年,同时又顺应了人们在“非典”之后找寻绿色健康和民俗体验的餐饮消费需求,由太原市人民政府中国烹饪协会主办,江南餐饮集团承办的第一届山西?太原国际面食节在龙城就此展开。

太原国际面食节是山西省政府为打造城市节日品牌,推动龙城太原乃至全省经济发展而举办的,其前身是2001年在迎泽宾馆举办的《山西省汾酒杯首届面食节》,此次活动虽然在规模上和形式上都比较简单,但却得到当时省领导的认可和中国烹饪协会的支持和鼓励,他们都希望山西省烹饪协会能够再接再厉,把面食节继续做大做强。2年后,以创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天下第一筷”为标志物的首届面食节开办,规模盛大,场面浩荡。其活动宗旨是:(1)成为太原建城2500年庆典中,带有国际性、文化性的独特的活动亮点;(2)为山西省、太原市创造两个彰显,即创造比较性资源优势的形象定位:山西―“中华面食文化王国”、太原―“中华面食文化之都”;(3)为山西省和太原市创造一次具有地域优势的、定期举办的、专属的、独有的“品牌节会”;(4)以“面食节”提升、促进太原市区域经济文化形象和太原市城市经济文化形象,树立中国面食产业文化的一面旗帜。此后,2004年9月,活动内容更加丰富、精彩的第二届面食节面世,但其标志物、运作方式没有变。在2005年9月8日,第三届太原国际面食节在人们的热烈期待中隆重开场。此次活动由政府主办,铜锣湾集团赞助。其标志物有两个:“天下第一锣”和“吉祥物―绿色卡通龙”。此次面食节不论规模、参展厂家亦或活动内容都超过前两届。

山西太原三次面食节的召开,其目标宗旨相同,都遵循首届面食节提出的活动宗旨;活动的运作方式一致,都采取“政府主办、企业参与”的方式。山西?太原国际面食节,作为展示太原市城市形象及与世界各国进行文化交流的平台,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各层人士的广泛关注。它的举办,作为山西省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提高了太原乃至山西省的知名度,是一种无形资产的积累,就如同大连服装节、青岛啤酒节一般,极大地促进了地区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但是,刚满三岁的孩子就此“夭折”了。此后,人们期待的目光一次次落空。

2.2存在的问题

虽然短短的几年诸多学者已经对节庆旅游作了大量的研究,但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仍存在大量的问题。这就需要研究人员对症下药,在研究大量个案的基础上来总结组织策划旅游节庆活动的一般规律,进而指导实践工作。

2000年以后,节庆活动的规模和数量已十分瞩目,同时,存在大量的问题。总结起来,主要表现为以下内容:缺乏长期的办节思路,节庆旅游形象不鲜明,地方特色不浓,缺乏文化内涵,投入的人、财、物和效益不成比例,政府干预严重,品牌意识淡薄,创新力度不够,市场调研不足,产业化程度低,节庆主题雷同,游客参与性不强,未与旅游形成良好的互动,很多节庆存在“节庆短路”现象。这几乎是所有学者的共识[2]。

太原国际面食节的举办亦有此类常规性问题的存在。表现为:节庆活动虽主题鲜明―太原国际面食节,但缺乏文化内涵的挖掘,致使大多民众知道品味各种美味面食而不解其意;各届侧重点雷同,特色不足,游客参与性不强,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政府干预较多,企业难以发挥其灵活市场主体的作用;最重要的是投入与效益不成比例,没有计算投入-产出比,最终导致面食节因资金不足而停办。这也是传统节庆旅游活动常出现的问题。

3策划

旅游节庆活动的策划已有诸多学者给出了不同的策划建议或方案,但针对太原国际面食节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着手来进行解决。

3.1组织宣传方面

旅游节庆社会、经济、文化价值的体现是建立在对旅游节庆的成功策划和开发的基础上的,策划是旅游节庆活动成功与否的前提。因此,一份详细的策划案、责任心强的旅游管理人才的加入,是降低节庆活动出现问题几率的最佳选择。

恰如其分的定位是关键。太原国际面食节定位于面食,这一定位体现了山西省的特色民俗,打出了“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山西面食在太原”的响亮口号。鲜明的主题持久地印刻在旅游者的脑海里,为其品牌宣传奠定了基础。然而,旅游节庆活动的定位应在主题一致的情况下,各届各有侧重,避免重复。这样既增加一部分人探奇寻新的感受,又展示了山西各有千秋的面食风味。如首届面食节展示面食:一根面,刀削面,种类层出不穷;下一届就可以主打山西面塑:动物,人形,花草,各色面塑精彩纷呈。

大张旗鼓地宣传。“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逝去,大规模的营销宣传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张。除政府部门发挥其主导作用、需大力宣传之外,亦要求社区居民参与旅游节庆活动,以形成互动,实现口碑宣传促销。这样既调动大众积极性,增加了居民收入;又提高了举办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使经济效益增加。若政府一味地只为自己考虑而不管当地居民的反应,其结果只会适得其反。此外,网络营销也是现在信息时代一种极其有效的宣传方式,我们要充分利用这样的现代技术手段。如在太原面食节期间,应在各摊点旁边立牌,说明该种面食的名字、发源地、发展史、制作过程、味道等,既丰富游客的知识,探究其文化内涵,又品味了美食,宣传了产品。同时,把这些都在互联网上,并公布活动的最新动态,以收到宣传、反馈的双重效果。

3.2运营方式方面

意识对行为有能动的反作用。营运方式的转变首先就要求思想的改变。转变思想,办“活”节庆,重视效益,特别是经济效益,才是举办旅游节庆活动的根本目的。然而,目前公益性质节庆活动的举办仍居主要地位。人、财、物的投入与效益不成比例,没有一个约束机制和创收机制,只讲投入不重产出,低效率、资源浪费、资源搭配不合理现象较为严重,所以往往亏多盈少,致使很多节庆寿命短[4]。太原国际面食节的“夭折”,很大程度上也是此原因所致。因而,要想使旅游节庆活动持续发展并为当地居民及政府带来更大收益,从市场的角度来策划组织旅游节庆活动无疑是一种正确的思想观。按照市场运行的一般规律来开展旅游节庆活动,应是举办者首要考虑的因素。

陈来生(2003)提出,中国旅游节庆活动现在并存着三种不同的运营模式:政府部门举办;民间部分受益者出资,政府有关部门统领督导和实施操作;出资到管理完全推向民间。即“官办”、“官导民办”和“民办”[2]。目前中国大多数旅游节庆活动的开展,政府干预严重,这就阻碍了节庆活动创新性的开拓,束缚了企业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太原三届面食节的运营模式同是如此。由于目前旅游节庆的公益性质,因此,只有通过“政府主导、企业营销、民众参与”、“民办官助”的形式,走有独特形式的符合举办地旅游节庆活动开展的新路子,以市场为主导,开拓新思路,走产业化发展道路,才是我国目前旅游节庆发展最好的一条出路。

3.3经营管理方面

目前中国许多旅游节庆活动仍然存在管理无秩序、经营不规范的现象。一些节庆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对于节庆的受众市场缺乏足够的洞察力和理性分析,对节前、节中和节后的各个环节缺少统一的规划和经营,同时对旅游服务人员的管理不力也是节庆活动日渐暴露出来的问题之一。在太原面食节期间同样有类似情况的发生:服务人员服务意识贫乏,与游客吵架现象时有发生;缺乏专门的节庆知识培训,对游客提出的诸般问题鲜有答案;节庆现场秩序混乱;现场难找到工作人员,也没有图标、指示牌,要求洽谈的商家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合作方,致使节庆效益蒙受损失;游客权益受侵害,因无法找到受理者而不能在第一时间内实施投诉,致使节庆名誉受损,也违背了本次活动举办的最初目的。诸如此类问题在活动期间时有发生。

管理是一门艺术,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艺术。树立良好形象、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是举办节庆活动的首要和最终目的,也是管理者进行管理的出发点。作为节庆活动的策划者,需要安排好节庆活动中所有工作人员的职责,使人尽其才;各部门管理者则要各司其职,尽职尽责地完成所担责任,尤其要做好对一线服务人员的培训工作,使其明白活动的宗旨和作为个人代表的意义;作为一名普通的服务者,服务意识是首要的、必不可少的,同时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应及时向上一级责任人反应以便于及时处理,因为每一名员工都是节庆活动的宣传人员,都代表着举办地的形象。

3.4节后反馈

世间万事万物都处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再完美的计划,在具体的事态发展中也难免偏离轨道。因此除了跟踪事情的发展以及时处理之外,事后总结每一次活动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以便为下一次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充分准备,也不失为一种“亡羊补牢”的好方法。节后反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发放调查问卷给全体员工或采用面谈的方式,了解在活动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及其处理的方式方法;应用网络手段,征集不同人群对此次活动的看法及建议;伴随着节庆活动的开展来收集反馈信息。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