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经济发展现状范文
时间:2023-07-30 10:28: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林业经济发展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富顺县2015年林业用地面积共计31253 hm2其中有林地30133 hm2疏林地773 hm2灌木林地81 hm2,未成林地144 hm2,苗圃地84 hm2,无立木林地23 hm2,宜林地15 hm2。全县活立木蓄积172.0万m3,森林覆盖率35.20。比上上年增长0.07个百分点。本文分析了富顺县林业经济发展现状,针对其中存在的间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 富顺县林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1造林面积逐年下降
一是富顺县宜林地面积不断减少,导致新造林面积逐年减少;二是纳人项目的人工造林须接受国家检查,一些主、大户担心经不起检查而不愿实施;三是国家补助标准低。随着物价的上上涨,种苗费、人工费的投人远远大于财政资金补贴部分。因此,项目实施有难度。
1.2林产品加工整体水平低,企业面临生存压力
现全县仅有29家林产品加工企业,其中竹笋加工企业5家,四川省锦明竹笋有限公司是对全县竹笋规模加工的企业,其他小作坊都未形成规模,只能进行粗加工。大多数加工企业依赖个人投资,远未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格局,由于企业的规模小,生产能力低,导致林产品档次不高,竞争力不强,抗风险能力弱,没有形成产业链。因此,产生的经济效益低。在木竹材加工企业中,85 0I。以上是板材和竹片加工,深加工转化率不到200I。,加工环节的增值小。受市场价格的影响,材料成本、费用等普遍上上涨,人造板生产利润空间下降,特别是低档次胶合板,有的出现亏损,迫使小企业关闭、停产、转产或外移。
1.3基地建设,经济基础不牢
富顺县共实施退耕还林9 353 hm=。依托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发展后续产业项目,建成了竹产业、花椒、油茶等项目基地,由于乡镇政府和、主过度依赖上上级财政资金的扶持,没有投人更多的资金,林产业发展经济基础不牢固,造成后期的经营管理粗放,产量低,有些产业也就无法凸显经济效益,助农增收效益不明显。
1.4林产业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
林业科技人员少,缺乏高端技术人才。富顺县以块为主的林业行政管理模式,乡镇林、llt人员大多数不是林、llt专职人员,兼有其他工作,人员岗位变化大,只有极少的时间放在专业技术培训上上,林业产业化技术和市场信息服务滞后,造成了林产业基地栽植完成后技术指导跟不上上。
1.5林业产值增速放缓
由于巩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项目已于2008-2015年期间实施,目前已竣工,造林面积也逐渐减少。一是目前林业上上没有直接针对农户补贴的项目,加之项目有补贴的资金都少,农民算经济账,横向与粮食直补比较,纵向与第一轮退耕还林补助比较,补助标准明显偏低,一定程度上上影响了农户实施工程的积极性。二是严重缺乏劳动力。由于人口的老龄化,特别是农村,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的只是老人、小孩,导致林业产业发展缓慢,林业产值增速也将随之放缓。
2发展对策
2.1发展高效林,提高项目补助标准
减少低产林,增加高效林,坚持优胜劣汰。结合本地区实际,因地制宜地发展一些见效快的经济林。引导农民转变观念,以“保林子、建房子、挣票子”为动力,提高国家财政补助标准,调动农户投身林业的积极性,大力发展高效林,增加农民收人。
2.2企业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增强品牌意识
全县木竹材加工企业,将面临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产品的升级换代,同时要注重产品质量、增强品牌意识,加强市场营销,增加省内外销售网点。积极开拓市场,不断做大做强。要鼓励林产品加工企业,利用好当地现有的原料基地,开发新产品、发展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创品牌,提高竞争力。
2.3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发展森林生态旅游
2015年,富顺县林业旅游收人达1.9亿元,旅游人次95.5万人次,带动其他产业产值3亿元大力发展各乡镇生(上接第134页)开展技术培训,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y农民;最后,还应该整合QQ.微信、电视、互联网、报纸、杂志等媒介资源,对林下经济扶贫工作进行不同层次的宣传,增强林下经济扶贫工作的影响力,调动贫困农户参与林下经济扶贫工作的积极性。
篇2
【关键词】吉林省;现代物流业;物流;发展路径
引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程度的推进作用,而物流业也顺势快速发展,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的评定标准之一。而吉林省由于深处东北内陆,在物流行业发展中不能与市场发展有效接轨,因此其物流行业目前所运用的模式仍以传统物流为主。但传统物流存在有物流产业发展结构过于单一,服务标准不够完善等弊端,再加之没有注重加强投入运用现代物流的意识,结果就导致了吉林省现代物流业的缓慢发展,这更加突显加紧吉林省在物流业方面向现代物流转变的重要性。
一、吉林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现状
进入21世纪后,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吉林省的物流行业也被逐渐带动发展起来,当前吉林省的物流行业在很多方面有了很大的优化,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多不足。
在物流发展总额上,其整体的发展趋势是呈平稳的增长走势,但这种增长比较缓慢,无法从根本上促进物流业的发展。另外,运输业是物流行业发展的基础,而吉林省在这一方面也有很大的成果,它的铁路、公路等基础运输设施都在不断发展,每一时期相较于前一阶段的基础设施都有所完善。在吉林省的物流发展环境方面,吉林省政府虽然积极鼓励当地物流企业的发展,扩大物流企业的规模,为其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但其经营的方式还是主要以传统物流为主,不能做到顺应物流市场的发展潮流,投入对现代物流的运用发展。
二、吉林省现代物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物流业总体发展水平偏低
由于我国物流行业发展起步较晚,对现代物流运用的理念也还不够完善,导致吉林省等地区的物流经营方式主要还是以传统物流为主,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物流业的发展。因此,尽管吉林省的物流业已有了明显的发展,但其本质上的发展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发展速度较缓慢,总体发展水平较低。
2.2物流行业的人才的缺乏
当前吉林省的物流行业所存在的问题还集中表现为物流管理方面的技术人才较缺乏,而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吉林省的大部分高校或相关培训机构在物流行业相关的开设课程上内容较单一或是教学方式主要以理论灌输为主,不注重对实践的应用,导致了很多技术人才的流失。
2.3相关物流企业服务结构单一,信息技术水平低
吉林省的传统物流在向现代物流发展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发展理念不完善,服务结构较单一,以及服务意识较低等问题。现代物流要求能够投入对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整个物流工作过程通过使用信息管理的手段,呈现系统化的状态,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但目前吉林省的物流行业还未完全达到这一要求。在服务标准方面,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物流已达到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的基础上,主动探索顾客的需求心理及需求变化,力争为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而吉林省的物流发展在这一方面也还有所欠缺。
2.4物流业与其他产业的联合发展水平低
吉林省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在医药及农业等领域的发展可以说是我国的领头羊,对其本身而言也是本省的经济支柱,而这些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物流业的支持。因此,物流业的发展与其他的行业也是息息相关的,但是由于吉林省当前物流业的发展水平与其他发展较快的行业不在同一层次,从而就无法很好的实现之间的联合发展。
三、吉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展望
3.1进行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
现代物流中投入对信息网络运用的特点足以说明其跟上了信息化时展的步伐,与现代社会是相适应的。因此,吉林省政府应加大对物流信息的建设力度,为物流企业间更加畅通的交流物流信息而提供良好的环境,提高物流工作进行的效率。
3.2建立健全物流企业的服务标准
在对消费者的服务上,服务者的服务意识是尤其重要的。因此,应先提高吉林省物流企业的服务意识,要明白顾客服务的重要性,深入了解顾客的需求,在现有的服务标准上加以完善。其次,吉林省政府也应积极借鉴国外相关方面的经验,做好对本身物流企业的引导规范工作,更快的向现代物流转变。
3.3加快物流产业和其他支柱产业的融合发展
要做好物流产业与其他支柱产业的融合发展,吉林省政府起着很关键的一个纽带作用,政府需要对物流企业进行大力扶持,采取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措施,提高物流企业的发展积极性,使其加快前进步伐从而能够与其他行业并肩发展。
3.4进行高素质人才培养
我国的教育部门主要就是为国家输送人才,因此,要提高物流行业的人才素质,就应从各个高校开始抓起。吉林省政府应适当的开设一些实用性较强的物流课程,注重对复合型人才的选拔。除此之外,各物流企业也应加强对内部工作人员的技术素质培训,国家也应制定政策以保证国内的物流人才不流失,同时在国外引进相应的专业人才。
总结: 现代物流相较于传统物流,在很多方面都做了改进,对物流业的发展有更强的促进作用。因此要想缩短吉林省物流行业与西方发达之间的差距,就要认清自身在发展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强建设信息技术,以及完善物流基础设施条件,为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林省物流业赶超战略与发展路径研究 》吉教科文[2014]第236号
参考文献:
[1] 邵扬,梁亮等.物流业对吉林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J].长春理工大
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73-175.
[2] 钟伟,丁永波,沙颖.吉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态势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3(01):82-84.
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林业;应用现状;发展路径
一、信息技术在林业应用中的问题分析
近几年以来,为了研究和开发林业高新技术,国家加大了对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并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尽管如此,受我国传统粗放式经营管理模式的影响,高新技术在我国林业中的应用还比较落后,存在很多不足,比如说,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素质低下、科技水平低下等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森林资源调查工作的信息化进程相对缓慢
就目前全国林业信息化的工作进展而言,我国对森林资源的调查工作仍处于相对缓慢的阶段,大部分地区的信息化进程都很缓慢,比如,有些地区仅仅是对数据进行批量的、单一的统计、分析和管理,有些地区仅仅以单台电脑或手工作业作为其工作的主要方法。我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清查森林资源,策划植树造林工作,规划林业产业,但是由于没有结合3S技术,清查也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2.林业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的瓶颈
虽然我国的经济和信息技术在不断地发展,但是要完全使当前的林业达到信息化、产业化,还存在着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一些偏远地区经济较落后,信息技术不发达,其林业局电脑有限,存在上网难的问题;其次,对林业高新技术及产业化发展的总规划制定速度比较慢,并且技术产出低、不成熟,不能够很好地储备高新技术,同时,又没有能够实现产业化的高新技术;最后,没有建立健全的风险投资机制,有些成果得不到资金支持,因而无法实现产业化,最终导致了严重的资源浪费的现象。
3.各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存在重复建设的现象,而且信息资源共享性差
根据当前我国在林业方面的发展情况来看,我们主要采取了三种途径来开发新技术:一是直接从国外买进一些比较成熟的应用软件,比如说荒漠化监测中图像处理和地理信息软件等;二是通过工具性软件来增值开发新技术,把工具性的底层技术与自我开发的应用平台相结合;三是相关技术人员自己动手开发底层技术。通过这三种途径,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林业建设上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建设起点低;建设资金和技术人员得不到保证;各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比较分散,容易产生重复建设的现象;缺乏权威性、指导性的建设林业信息化的相关文件;没有标准规范的建设信息化系统。正是这样一系列问题使得各地区、各部门之间信息资源共享性差,信息化系统不能相互联系,不能达到统一的标准,资源也就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4.政府对林业信息化的推动和保护作用有待加强
我国的生态系统、物种、遗传都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因此,我国在研发生物技术产品、新材料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资源与产品方面就拥有很大的优势。但是,我国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比较低,也没有采取相关的保护措施,不利于我国的生态、信息和国家安全。所以,政府要加强推动林业的信息化发展,加强相关部门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只有树立起服务意识,才能深入了解林业,才能不断满足林业的各种需求,才能推动林业的信息化,最终实现一切以用户为中心的目标。
二、加强信息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之对策
1.加快建立健全的林业信息网络系统,实现全国性的网络覆盖
以国家林业局的信息为中心,把全国各省、各市、各县的林业信息资源和信息渠道融合起来,建立一个能够覆盖全国的现代化信息网络,通过全面的采集、统计、分析和管理林业生产、管理、科研等活动,实现对林业的各种信息特征的全面监测、更新和维护,最终实现为全社会提供相关数据的目的;充分发挥林业信息技术的指导作用,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使林业发展和农村经济两者协调发展,并且不断为各级各部门提供支持,最终促使林业发展。
2.加强林业信息科技创新和投入
一是要建立完善的林业信息科技创新体系。创造良好的林业创新环境,不断激发林业科技技术人员对新技术的学习激情,使技术人员能够充分发挥自我能动性,提高队伍能力,改革并创新新科技,最终建立一个具有高水平的林业科技研发体系。二是要建立完善的林业科技推广体系。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林业发展水平的高低是由该国或者该地区的林业技术及其产业化水平的高低来决定的。因此,必须要加强对林业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的发展,不断提高工作人员对高新技术熟练度,把科技转化成实际生产力,实现林业的产业化发展,最终实现林业又快又好地发展;三是要进一步加大对林业信息科技的投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林业信息科技投入机制。由于研发高新技术是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来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就要不断投入人力、物力和创新的理论知识来完成研发。国家对林业科技创新项目的支持,不仅可以鼓励企业对林业高新技术发展的投入,而且也有利于培育具有产业化特点的高新技术市场。
3.加强林业信息服务队伍的建设
林业工作人员的素质的高低对林业发展好坏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的教育,提高队伍素质,利用各种形式加强对工作人员林业专业知识的培训,包括林业科技知识、林业法规政策、产业化经营、市场经济等,不断提高工作人员运用信息技术能力水平。
4.加大对林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
一要制定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去采集和处理林业的各种特征信息,不断开拓、发掘林业的信息源和信息渠道,做好相关信息的采集和整理工作;二要对采集来的信息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加工和开发,通过准备的分析处理,不断为社会提供完整有效的信息资源;三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资源,不断完善林业信息资源数据库;第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一个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网络环境,不断完善林业的结构,使林业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5.促进林业信息和物流互动发展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物流也逐渐实现了远程化和规模化发展。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和现代物流技术在林业建筑一个产业供应链,不仅可以降低流通成本,而且可以工作人员及时有效的了解市场需求,从而提高林业资源的利用率,从根本上解决林业难题,比如说,封闭的林业信息、缓慢的物流速度、大量积压的林业产品等等。
6.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林业科技的各方面几乎都不能再适应新经济的需求,因此,要想充分发挥林业应有的作用,政府必须给予引导,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林业科技的管理体制实施大规模的改革,变原先落后的林业运行机制为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机制;第二,引导相关企业和部门适度超前发展,在如今这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只用保持在技术上的先进性,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需求;第三,加大力度建设林业信息数据库,做好林业信息传播工作,建议统一的信息数据库,不仅有利于研究森林发展的规律,而且也可以为以后的生产实践提供相应的帮助;第四,积极鼓励和支持有市场潜力的信息服务,比如说龙头企业、林业信息服务中介等等,通过加大对潜力股的投入,不断培育出具有市场化特征的林业运行机制,促进林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正荣.浅析信息技术在江油林业发展中的应用[J].四川林业科技,2011,05.
篇4
关键词:林业经济;创新管理;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8(b)-0000-00
近些年来,我国林业的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伴随着林业经济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制约我国林业发展的问题,而林业的经济发展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又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结合当前地区的一些林业经济发展现状,找出一些有效的创新管理举措,并通过分析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趋势,有效促使我国林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1大兴安岭林业经济的发展现状
大兴安岭林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大兴安岭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越的自然环境,其林区也拥有着大量的经济资源,不但蕴藏了丰富的林木枝干,同时还有着大量的经济植物,包含药用植物,食用植物以及其他的一些经济植物等。这些林木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有效促使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国家也越来越重视林业经济的发展。大兴安岭的林区也紧跟社会经济环保发展的潮流,逐步开始引进了天然林保护的举措,但是天然林的引进却导致林木产量的减少,这样就会我国制约林业经济的发展。因此应当合理引进天然林保护的措施,保证我国林业的持续发展。同时大兴安岭林区的管理部门职能划分的不够明确,对于一些具体的管理工作、措施也没有有效的制度来制约,这就导致大兴安岭的林区经济管理能力不高,同时也无法真正实现经济管理的目的。虽然从表层来看,大兴安岭给林区经济管理配备的管理部门、体系很多,也较为齐全,但是具体的机构职能划分的并不具体,也不合理,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大兴安岭林区经济的健康发展。
2林业经济的创新管理举措
2.1合理制定一些科学的管理制度
首先,相关地区政府人员必须结合林业地区的发展现状合理制定一些科学的管理制度,从而创新我国林业经济的有效管理。一方面政府人员在制定管理制度之前,要对大兴安岭地区的林业经济发展现状进行有效考察、分析、探究,保证制定出来的制度具有可实施性,并且还能适应地区林业经济发展的需求,只有这样的管理制度才是创新的,科学的。另一方面地区政府人员在对大兴安岭林区经济发展制定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应当考虑林业管理工作人员的实际需求,这样才能确保管理制度的有效性,才能促进我国地区林业的健康发展。
2.2加强科技管理的创新
只有不断加强对我国林业经济的创新管理,才能促使我国林业经济稳定、持续发展。因此应该结合大兴安岭林区的发展现状,转变传统的林业经济发展理念,不断改进和创新,更好地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共同发展,只有彻底创新、改变当前大兴安岭地区林业经济发展的模式,才能更好地改进大兴安岭地区、甚至是我国林业发展的现状,进而推动我国林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传统中很多地区的林业经济管理模式多是以粗放型为主,大兴安岭就是这样的,而这样的模式并不适应现代林业的发展,因此应该将其转为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要想更好地实现这样的转变,则需要加强对我国特别地区林业的支持和鼓励,大兴安岭林区在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加强对大兴安岭林区的创新管理,引导大兴安岭的林区发展引领其他企业的发展,只有才能促使我国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3加强对林区林木质量的有效把控
我国林业的经济发展中,第一产业就是林区林木的生产和销售了,而林木的质量对林木的生产和销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加强对林区林木质量的有效把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林业经济的创新管理,才能促使我国林业经济的健康发展。针对大多数地区的林业来说,包括大兴安岭林区也是这样的,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有效提升林区林木的质量,首先必须要遵循世界贸易组织的准则,正确构建适合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林木质量监测系统,而各个地区,包含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黑龙江等等,都必须结合地区林业发展的情况,强化地区林业管理人员以及林业科研人员对林业产品推广、宣传的力度,并配置有效的林业科研探究设施,同时还应该加强对林业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逐步改进和创新我国林业林木质量监测体系,确保林木质量检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其次需要不断创新当前的林业林木质量管理制度,结合大兴安岭地区林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一些林木质量要求准则,同时强化林业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的把控和管理,从而有效提升林业林木产品的质量。总之,在对地区林业经济发展的创新过程中,必须要严格遵循世界贸易组织的准则,并且结合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现状科学合理构建林业林木产品质量的管理体系,更好地实现我国林业经济的创新管理,从而有效提升我国林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促使我国林业经济更好地发展,同时推动我国林业经济更好地走向世界。
3林业经济的发展趋势
3.1林业经济的发展趋势
在目前这样全球化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林业的经济发展必须要紧跟全球化经济发展的步伐,同时还必须要适应全球化经济的发展,而大兴安岭林业的经济发展也不例外,因此应当结合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现状,不断创新林业经济的管理,从而确保我国林业经济的稳定发展。目前我国大兴安岭地区的林业经济发展还处在由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向集约型发展模式的转变的重要阶段,也可以说是从原始的林木生产向现代化生态环境建设的转变阶段,即从原来的天然林转变为当前的人工林,从原来的开山建田转变为当前的退耕还林,可见大兴安岭地区的林业经济发展已经收到了一定的制约。但是这也给大兴安岭地区林业的发展甚至是我国林业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只有合理采用这种客观条件,应对机遇和挑战,才能促使大兴安岭以及我国林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在推动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但应该紧跟全球化经济发展的步伐,适应全球化经济发展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有效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发展。林业经济发展中,环境发展以及生态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应该根据我国林业发展的现状,合理采用一些创新管理举措,充分利用现有的林业资源,更好地推动我国林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3.2林业经济的发展方向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变革,我国林业的经济发展方向也有了一定的改变,同时这个改变在我国林业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很重要的作用,而这些改变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改变:一是由传统的林木生产改变为当前的环保生态健康建设,二是由原始的天然护林改变为目前的人工护林,三是由原本的开山建田改变为当前的退耕还林,四是由原本的无偿利用改变为当前的有偿利用,五是由个别部门的林业管理改变为当前的社会性林业管理。
总之,我国地区林业经济发展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因此应该根据地区林业经济的发展现状,不断改进和创新林业经济的管理,采用一些创新的举措,并结合林业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我国林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省阳.浅析林业经济创新管理和发展趋势[J].绿色科技,2015,(1):283-284.
篇5
1.1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最近一些年来,我国林业经济得到了大力的发展,林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一批以林业资源开发和发展的企业。然而,林业经济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一些以林业资源为主的林业企业,存在着管理水平比较低,科技能力还不先进的问题。这些企业缺乏对林业经济发展的市场战略,也缺少先进的林业开发和创新的技术,不能对林业资源进行高效率地利用。这些企业更多的是过度追求灭荒速度及数量,这样发展的结果造成了企业经济效益差,而且林业的生态功能逐步退化。另一方面,一些林业企业以过度消耗林业资源为企业发展的根本。我国的林业企业发展相比国外林业企业的经济规模比较小,资金投入还有待提高,对林业资源的后续抚育严重不足。一些林业企业主要根据现有的林业资源进行市场经济活动,缺乏应有的战略意识。这些企业忽视了林业经济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能有效地根据林业发展的自然规律来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这些企业依据的是市场对林业资源的需求,而进行简单的资源开发,如对林业原材料的需求而进行过度采伐,这样消耗了大量的林业资源,最终造成现有林业资源消耗量大于森林生产力的现状。我国林业科技力量基础弱,对林业经济建设缺乏科研力量,林业资源的有效监测和林业经济的市场信息研究。
1.2林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比较严峻
我国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林业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敏感性,但是,林业生态环境面临着外部和内部双重的压力。一方面,在林业生态的外部环境方面,我国整体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严重,虽然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治理,并收到成效,但是,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我国的水土流失问题严重,经济活动给大气、水资源和土壤等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例如,我国的工业发展经济区域,大气污染正在向周边城市进行扩散;我国的水资源也日益短缺,多个城市人均用水量正在下降,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土地资源也十分紧张和不足,人口增长造成了对农业用地的需求,将林地变成了农业用地,人们对森林的蚕食也更加严重,森林面积逐步缩小。另一方面,林业资源的生态环境基础薄弱。我国的森林覆盖率比较低,林业资源蓄积量低,而且地区分布不均衡,造成了社会经济对林业资源的需求严重不足,林业资源难以发挥有效的资源环境功能。林龄结构不够协调,林分低龄化问题突出。因此,这些原因造成了林业生态环境存在着失衡的环境恶化问题。
2环境保护与林业经济两者协调发展的有效措施
根据林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应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林业生态环境得到良好的保护,并且也能够促进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2.1依据生态环境科学加强林业资源的保护建设
要通过对林业生态环境的研究,采取科学地合理地开发和经营林业资源,从整体的角度综合高效地开发和利用林业资源,如土壤利用、森林经营、森林工业、水源保护等。采取的保护性措施包括:加强对林业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封禁保护、抚育间伐,改良防护林的经营,更新方式应以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和天然更新为主。
2.2建立良性循环的林业经济发展运行机制
要使林业经济健康发展必须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问题,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首先,要在生态平衡基础上经营林业,要实施科学的采伐与更新方式以及相应的营林措施;强化森林资源管理,控制森林资源消耗,加强森林资源培育;开展林业的多种经营,使山地综合建设与山区社会经济发展互促互进;不断推进退耕还林工程。完善相关的林业资源保护机制,加大对林业建设的资金投入充足;引导传统农业,发展混农经济;大力发展林业生态旅游,促进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快农村替代能源建设,促进新农村建设,这样才能有效缓解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
3结论
篇6
1.1 林业生态发展的重要性分析
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落实,自然资源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也是可持续发展实施的重要基础,这一基础的不稳定以及受到破坏等就不能称为是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的林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要的缺失,尤其是在当前的发展背景下,森林作为陆地自然生态系统主体,是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这就为人们提供了长期经营和可持续利用的优势[1]。生态建设中要能赋予林业重要地位面对林业实施定位过程中,也要能指出今后的林业发展指导思想要能够以生态建设为主。
1.2 林业生态发展的现状分析
从我国的林业生态发展的情况来看,主要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在我国的林业发展初期,为我国的工业经济建设以及工业化发展提供了木材,所以是对森林的采伐过程。到了第2阶段就主要是对林业发展的探索阶段,这一过程中主要是非国有林业以及部分国有林业实施的经营改革。到了第3阶段主要是我国的林业到了新的发展阶段,在发展中对生态建设有着比较高的重视,社会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也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 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策略探究
通过对林业生态发展的实际问题分析,就要能够通过针对性策略进行应对,笔者结合具体的情况进行了探究,制定了相应策略,希望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起到促进作用。
对于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主要是将自然和经济、社会等复合于一个系统当中,而可持续林业目标只有在自然以及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中才能得到有效实现。这就需要对森林生态系统以及有效专业技术进行研究,将森林资源承载力进行有效提高,对森林生态过程进行有效维护,这样才能对人们的林业需求得到满足。从具体的措施实施上就要将国家意志转化成有效自觉的地方行动,还有是要能够建立以及完善保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体系以及法律体系等,这样才能有效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地位[3]。
对林业生态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要能对林业生态以及经济效益综合评价得到充分重视,林业经济以及生态效益有着相互依存和矛盾的关系,在忽视生存环境而过度的追求经济增长的环境下,后期的生态环境破坏就必然会对经济发展受到限制。所以加强对林业生态以及经济效益的双重重视就要在综合评价层面得到加强。这就要能够有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机制进行限制,对现有的林业法律要能得到积极完善。我国当前的林业法律在完善程度上还需进一步加强,所以要对林业的立法思路重新确立,要紧密和实际的发展相结合,对国外的一些相关法律要进行借鉴,和我国的国情相结合进行改善,这样就能在法律的制度上进行约束。
对林业的经济转型要进一步加快,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战略,我国要能做一个负责人的大国,所以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实现由木材生产为主向着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在林业生态体系上要能进一步完善,将森林生态功能作用充分有效的发挥[3]。这就从具体的措施上进行实施,对木材产量要继续调减,并积极培育森林资源,坚持实施绿色工程等。
对林业重点工程要完善,建立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将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实施,带动整体林业的发展。深化国营林场的改革,实施分类经营,对以商品为主的林场按照企业管理办法加以运营;依靠科技的进步,将造林的成效得以有效提升,只有从多方面进行考虑才能有效保证我国林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 结 语
对于当前我国的林业发展情况来看,还有一些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在这一过程中就需要从制度以及管理手段和科学技术等层面进行综合性的应对,可持续的发展战略是实现国家繁荣目标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具体落实到林业的发展中也要从具体的环节得到加强,主要从林业生态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发展现状方面进行了分析,然后结合实际对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实施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够有助于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江秀莲,袁俊云,李士会,陈慧杰,张伟,陆发利.现代林业经济发展途径探析[J].中国绿色画报,2015(09).
篇7
[关键词] 林业 经济结构调整方向 发展措施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5-0117-01
林业经济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现代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绿化生态环境,还能够促进现代生态环境的建设,实现地区的山川秀美的绿化目标。然而,虽然我市林业产业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与对策。为了促进林业经济的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我市对林业经济发展思路和对策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寻求最佳发展方式,促进林业产业化发展。
1 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林业资源有限
森林面积小,质量不高,不能满足林业发展要求,森林利用率低下,制约林业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方向,再加上人们缺乏对林业资源的综合考虑,没有进行多种资源的开发利用,产品单一,难以发挥林业资源的优势。
1.2 产业结构落后
传统的粗放型林业经营的产业结构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经济发展的新要求,也不能满足林业产业化发展的新标准,落后的产业结构严重阻碍的林业经济发展,必须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才能够实现发展。
1.3 扶持力度小
各级部门对林业发展不重视,放任其自行发展。应用于林业产业发展的资金不足,高新技术应用少,专业技术人员短缺,难以维持正常发展要求,严重制约林业产业发展。
2 经济结构调整思路
2.1 大规模发展种植业
首先调整林业的林种和树种结构,在退耕环境、荒山绿化、植树造林工作中,优先考虑生态效益,再结合产业类型、产业发展要求,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经济效益。利用我市独特的自然环境、有利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将林业发展与农民脱贫致富联系,与世界各地的产业联系,扩大林产品的市场,大力发展林下相关产品,改造林业状态,引进最新品种,改变单一种植,形成一定的产业链条,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2.2 形成林业深加工体系
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延伸林业发展方向,延长产业的链条,实现深加工,增加林产品的附加值,打破传统的行业界限,开辟新市场,大力发展林业加工产业,鼓励和扶持家具业、木板加工业的发展,将林产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联系,挖掘商机,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企业,加大资金投入,形成林业深加工体系,增加林木的多次重复利用,促进我市经济快速发展,提高人们收入,实现致富。
2.3 做好生态旅游业
利用独特的森林资源,大规模发展旅游业。我市兴建的森林公园,1300公顷环城森林与2万公顷人工侧柏林紧紧相连、相互依托、将古城徐州紧紧抱在怀中,以森林、湿地、野生动物等特色资源为依托,以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建设为载体,发展森林生态观光、森林休闲度假、森林探险、森林科考和生态旅游村等产品,把森林生态引入城市中,实现城乡绿色一体化,加快森林景观开发,发展以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为主的森林旅游业,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整体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4 大规模发展苗木花卉产业
我市温度高,降水丰富,雨热同期,十分适宜苗木花卉的生长。我们可以进行经验学习,建立现代花卉经营体系,加大创新,培育名优品种,加速发展苗木花卉业。把苗木花卉生产作为林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抓好名、优、稀、特新品种的引进、繁育和推广,扩大速生常绿灌木生产规模,促进花卉向多元化发展。同时积极开展花卉展览,扩大知名度,引进花卉企业落户。
2.5 大力发展野生动植物产业
积极发展野生动物养殖、狩猎业,野生植物栽培和采集业和野生动植物加工业。开发中药材品种,研发中成药、保健药、中草药,相应的开发野生动植物工艺品、化妆品,延伸产业链条。
3 林业产业调整措施
3.1 依靠科教,推进林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要充分发挥林业技术推广体系、科技示范体系、技术培训体系在林I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大实用技术普及和新技术推广力度,重点推广优良品种、平衡施肥、花果精细管理及保护地栽培等关键技术。加强基层技术推广机构,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经验,提高技术人员技术水平,不断增强科技示范能力。利用多种形式培训林农、果农,实施“绿证工程”,提高林农、果农的整体素质。按照“保老牌、创新牌、引名优、上精品”的总体思路,加强果树优良品种的选育、引进等工作,充分发挥品牌优势。把林果发挥龙头企业作用,促进林业产业经营规模化发展。
3.2 发展林业产业的龙头企业
鼓励龙头企业积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激发群众参与林业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带动一大批种植大户,实现农民增收,林业资源得以充分发挥利用,促进林业产业经营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良种选育、引进和推广作为重点,同时要加大育种力度,向良种产业化方向发展。
3.3 应用技术创新发展
加大科技兴林的力度,重点在开展新品种引进繁育,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及标准化、无公害、绿色和有机森林食品示范基地建设上下功夫,抓好林果产业技术培训工作,积极开展内引外联不断开发升级新产品,创造我县自已的林产品新品牌、新名牌。
参考文献
[1]管曦,浅谈我国林业资源的利用和经济发展,武夷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篇8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伴随着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因此青海在林业资源的发展过程中要肩负起既要坚持保护好环境又要经济得到良好发展的双重使命。目前我国青海的林业资源与其他地区相比,仍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这就需要我们全面推动青海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尽力缩小与其他地区的差距。我们要充分结合青海省的实际情况,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实施,并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加强规范和创新青海地区的林业管理。总之,我们要积极推进青海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好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这样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林业资源的经济价值,而且可以有效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从而对整个青海省的经济发展起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要根据青海林业资源的发展现状,制定科学合理的措施,全面推进青海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课题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当前我国青海省的林业资源发展相对落后,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了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结合多方面的力量全面推进我国青海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本课题是以青海林业资源为研究对象,首先指出了目前青海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及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确保青海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顺利进行应采取的相应措施,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2.研究方法
(1)文献法为更好地进行本课题的研究,查阅图书馆书籍资料、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维普资讯、万方数据等数据库,查阅青海林业资源的相关资料,从而为本课题的写作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料,并且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调查法
深入到青海地区对其如何更好地全面推进青海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实地调查,从而准确把握我国青海林业资源的发展现状,进而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实例。课题的研究内容我国青海林业资源的发展前景及存在的问题第一,我国青海林业资源的发展前景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青海省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自然条件比较恶劣,但其土地资源丰富,只要加大科研投入,因地制宜,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一定可以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林业资源的经济效益最大化。目前针对青海林业资源的发展现状可知,可持续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我们应在国家相关部门的领导下,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采取相应的措施,从根本上确保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顺利进行。第二,目前我国青海林业资源发展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青海林业资源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严重制约了可持续发展的顺利进行。我国青海林业资源普遍存在的问题:首先,产业机制及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完善;其次,在林业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并未大力开发生态经济林、没有认识到人工林的重要性;再次,在科技创新方面落后等其他问题。加快青海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应对措施第一,要全面加强配套协调,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我们要结合青海省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青海林业产业的发展现状及优势,同时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积极培育具有高原特色的森林旅游业、花卉产业等,并努力形成一条产业链,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我们要在政府的支持下,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加强林业产业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此外,政府要在科技创新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林业产业可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第二,要大力开发生态经济林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大力开发生态经济林不仅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非常有利于环境保护,可以有效推动青海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充分结合青海地区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生态经济树种,确保既可以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又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从而推动青海经济的科学合理发展。如目前我国青海一些地区选用了经济价值较高的浆果类植物,一方面取得了较好的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另一方面,提高了果农的经济收入,为青海省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三,充分认识到人工林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我们要结合青海省林业资源的实际发展状况,扩大人工林的种植面积,这不仅有效地保护了当地的环境,而且充分发挥了自身具有的经济价值。根据青海省现有的林业资源,通过大力大战人工林,确保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大青海地区的森林面积,这样一方面达到了青海省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另一方面也有效的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结合青海林业资源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并有效地落实到林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中,杜绝乱砍滥伐现象,确保可以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从而从根本上推动青海省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刘菊香 单位: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林业局
参考文献:
[1]刘晓斌,刘淑娟.林业可持续发展投资主体定位及财政困境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11,(02).
篇9
关键词: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发展趋势
林下经济是指利用林下的土地资源、林中的空间资源、以及林荫所形成的独特的生态环境发展起来的一种产业模式。林下经济是一种和谐、绿色的经营模式,是我国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下,实现林业、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等各业之间协调共赢的一种有效途径。
1 我国林下经济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林下经济是在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产业经营模式。集体林地承包到户后,农民不能再走“砍树致富”的老路,为了充分地利用林地,农民们越来越倾向于开发林下土地资源和空间资源,在不断地探索中,我国林下经济展现出了其独有的发展特点,使林地在成为生态保护带的同时,又成为综合经济带,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极大地增加了林地附加值。
1.1 发展优势
林下经济发展有着以下优势:首先,林地资源丰富。我国幅员辽阔,森林面积2.08亿hm2,森林覆盖率21.63%,丰富的林地资源为我国林下经济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其次,林业政策的执行效力高,便于林下产业统筹经营。截至目前,全国共设有乡镇林业站28806个,有效地减少了林业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阻碍。我国各级林业部分职能健全,这有利于林下经济的统筹与调度和科学发展。再次,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对于推动林下经济的多样化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最后,我国各级林业部门有专门的信息技术系统,即将又会建成一体化林业指挥决策平台,有利于信息的传递和技术支持。
1.2 发展现状
1.2.1 林业――农业模式。主要是利用林下的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地种植各种农作物的经营模式,主要包括:(1)林-菜(菌)模式。这是充分利用林下空气湿度大、光照不足、温差小等特点,通过建立温室大棚种植一些如卷心菜、蕨菜等喜阴且收益高的蔬菜;或是一些木耳、香菇等食用菌的模式,这是目前我国国有林场林下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2)林-粮模式。在树木之间行距较大的林场可以适当地种植小麦等矮秆作物,或者种植绿豆、甘薯等杂粮作物的经营模式。(3)林-药模式。这是在我国中药药材市场需求下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有的经营模式,即农民可以在林荫下种植一些喜阴且易于生长的中药材,例如:白芍、田七、金银花等。(4)林-茶模式。这是我国南方丘陵地区特有的林下经济经营模式,例如我国赣榆丘陵地区就是利用这种模式,实现了林产业与茶产业的双向共赢。
1.2.2 林业――养殖业是指利用林下的空间资源发展养殖业的经营模式。(1)林-畜模式。这是利用林下的牧草资源,在林下放养或圈养肉牛、奶牛、肉羊等畜类的一种经营模式。(2)林-禽模式。这是利用森林中昆虫较多、杂草丰富的特点,在林下放养鸡、鸭、鹅等禽类的经营模式,这种模式既有利于发展健康、绿色的禽业,也有利于实现森林土壤的培肥。
1.3 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1)经营模式粗放、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促使了一些农民为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过度开发森林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2)缺少必要的政策资金支持。虽然农民乐于进行林下资源的开发,但是由于资金缺乏,许多经营模式后劲不足。(3)技术支持缺位明显,大部分林下产业的发展仍然沿用传统的经营方式,使生产出的中药材在质量、类别上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从而导致农民对这种生产经营模式热情不高。
2 我国林下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
第一,在挖掘现有林下经济经营模式潜力的前提下,开发更多的发展模式。例如,随着森林氧吧概念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森林旅游,这也催生了林业一旅游业这种模式的蓬勃发展。第二,我国林地流转日益规范,林地资源优势越来越明显,规模化的优势越来越凸显。第三,林下产业与各个产业之间的合作日益加强,有力地推动了林下经济朝着产业化方向迈进,有利于解决农民生产、销售的后顾之忧。
篇10
(一)森林资源呈下降趋势
在全球森林资源不断减少的过程中,我国森林资源也面临着严峻的问题,森林蓄积率和占地面积与国际水平相比,还存在很大差异。在人均资源占有率中,更是稀少。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滥砍滥伐的现象仍然存在,很多森林资源都遭到破坏。虽然很多地区已经实行了人工林的方式,但是由于存活率低,让树木品种始终处于单一的状态,从而对林业经济发展也造成很大的阻碍作用。
(二)林业改革机制缓慢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但是在林业发展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由于林业体制政企不分,或者分割不严明等现象,让林业经营权与产权区分存在问题,自身经营权不足,因而改革机制不能充分发挥。
(三)林业经营单位缺乏自我发展与改造的能力
受传统市场经济体制影响,我国很多林业单位不能从根本上满足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在自由竞争中不能完全自我发展与改造。目前,我国很多林业单位在不断满足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同时,根据市场体制构建与之适应的经营管理体制,不断突破传统经济体制束缚。但是这也是一个漫长、艰难的历程,很多林业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不合理长期存在,在林业单位生产不集中、规模有限的双重影响下,对林业单位生产发展都会造成很大影响。另外,由于我国大部分林业单位属于劳动密集型单位,技术密集相对较少,所以更制约了林业经济发展步伐。
(四)林业基础建设薄弱
自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但是从整体来看,由于林业基础建设起步较晚、底子教薄,在发展速度有限的环境下,让发展现状和建设目标始终存在差距。不仅在林业教育、科研方面需要大力发展,在林业生产和技术方面也存在很大差距,这都构成了制约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因素。
二、带动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改进方法
(一)增加天然林比重,完善种植结构
为了增加天然林比重,必须根据期货与地质条件,选用适宜的树种,扩大天然林面积。为了有效防止乱砍乱伐和毁林开垦现象发生,必须动员群众,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在加强宣传力度的同时,对破坏天然林的行为进行打击。在加强森林防火设施的同时,做好扑火设备、预警系统相关安全设施;对于森林病虫防害,除了要加强资金投入,还必须从完善防治机构入手,从根本上保障森林安全。科学的种植结构作为推动林业发展的保障,必须保障种植结构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不断推动林业经济发展。因此,在实际生活中,必须以林业基地建设为基准,通过完善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以土壤、气候环境为基础,增强天然林比重,推动当地林业发展。
(二)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和政府政策
针对我国大部分林业经济比重较小的现象,随着科学技术和科研力度加大,必须正确使用科学技术,将科技发展作为林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以科技、市场为导向的过程中,建立适合林业经济发展的策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推动经营管理进程,让林业经济更加现代化、科学化。在这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先进技术、森林生态研究,还必须整合木材工业水平,增强林产品和木材经济值,进而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另外,随着政府支持力度加大,市场经济主导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在具体工作中,必须根据权责明确、产权明晰的原则,进行多种造林建设,在推动多种造林和联合方式的过程中,鼓励农户、乡镇和农村、单位和单位之间的联合体建设。
- 上一篇: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下一篇:网页设计的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