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3-07-30 10:28: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篇1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问题;对策

由于初中地理成绩一般不纳入升学考试成绩中,在应试思维的主导下,地理教学水平处在低谷状态,地理教学逐渐边缘化,部分学校教师和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也越来越低下。另外,部分教师虽然对地理教学还持有一定的热情,但由于教学方式方法上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教学效率低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地理知识在现实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掌握地理知识对学生整体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因此我们应让学生看到地理知识在现实生活的运用及掌握地理知识的意义。本文结合实践分析初中地理教学中在的一些问题,并与大家探讨相应的对策。

一、当前中学地理教育存在的问题

1.学科地位不突出,地理教育举步维艰

在十分重视升学率的今天,中学教学随着考试指挥棒转。由于地理不是中考的科目,仅在会考中占有一席之地,导致学校、老师、学生等对地理课不重视,有“副科”“豆芽科”“小儿科”等说法,学得好坏无所谓,临近会考时“突击”一下就行了。有的学校地理教学条件很差,连最起码的地理教学挂图、地球仪等都缺乏,老师们上课穷于应对,就只有照本宣科了,场面非常尴尬。有时地理课成为学生的自习课,这就进一步削弱了地理学科的地位。在当前应试教育占主导思想的大环境下,这无疑是把地理学科推向了边缘。于是,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个人都对地理学科漠不关心,地理教育举步维艰,农村地区情况尤为严重。

2.中学地理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质量下降

由于学校对地理教学不重视,教学时间被压缩,不少优秀地理教师脱离地理教学岗位。有的学校甚至连一名专职地理教师也没有,为了应付会考,临时找一些根本不熟悉地理知识又没有受过地理教学技能训练的教师担任地理教学任务,其结果只能是照本宣科,根本调动不起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再加上会考的要求低,只要会考临近时把会考复习资料背一下,几乎都能过关,这一规律已被学校、老师、学生掌握,自然谈不上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出现学生不好好学、老师懒得管的情形,大大影响了中学地理教学质量。

3.课堂教学手段传统、陈旧,有待创新

在我国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各异,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教学设备较落后,21世纪是知识信息时代,多媒体教学尚未实现全国范围的普及,很多地区地理课堂上教师仍然在使用较简略的道具进行教学,不利于学生对较抽象的地理概念、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如在讲授七年级地理《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章节时,涉及的概念较抽象,对学生的空间、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若使用简单的道具进行演示,学生很难深入理解,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一般都是在中学时期开始系统地接触地理学科,并且中学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好奇心较强,在向学生讲授地理知识时若能采用形象的、动态的教学媒介,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和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识记能力,改善教学效果。

二、应对策略

1.全面提升地理教师的专业素养

首先,招聘专业地理教师,尤其是师范类院校的地理专业的优秀毕业生,这会给地理教师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加强地理教师的专业性,改变非专业教师任教的现状。其次,为初中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平台,全面提高初中地理教师的素质。多数初中地理教师非常希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对于教师的这种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可以采取具体的措施,提供一个专业与非专业教师交流的平台,事先确定讨论解决的地理教学问题,确定时间和地点,使教学经验得到交流,存在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还应请有关专家、先进地理教师进行讲座,去先进学校进行参观,使新的思想得到传递、地理教学资源得到共享。

2.加强宣传,让人们了解地理,彰显地理学科应有的价值

“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是初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许多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乱砍滥伐,自然灾害频繁、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日益加剧,都与公民地理科学素养不高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加强中学地理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3.利用现代媒体,给学生视觉盛宴

PPT、电子白板、网页等都是现代媒体应用于教学的实体展现。地理教学中应用图片、视频、声音能将复杂的内容化简为易。如地球的公转用Flash软件制作出来展现在学生面前,特别生动形象,一目了然。所以,在去年我校装了电子白板以后,本人坚持每堂课都将其利用起来,尽量给学生多看看有用的视频资料,如《舌尖上的中国》等纪录片,使学生感受中国的饮食文化,被其魅力所折服。

篇2

一、多媒体课件备课中的问题

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触:

1、自己精心备写的教案有时候很难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来,而展示出来的又总不是自己想要的那种感觉。

2、地理课件只是呈现了大量素材,但教学过程死板生硬,只是课件内容的陈述,并且素材内部缺少有机的联系,只是机械地一张张幻灯片的展示,从而表现出“局部生动,整体松散”的现象,多媒体课件仅仅是东拼西凑的素材积累。

3、有的老师在备课前先制作课件,再根据课件来备课,教学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教学由以前的教师满堂灌,变成计算机多媒体的满堂灌,课堂显得机械而凌乱。

对策:

1、教师在进行多媒体备课前,首先要对教材进行系统的分析,理清思路,对教材整体的研究,准确体现课程目标,准确把握教材的知识目标与重难点,设计出符合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再围绕教学设计,合理添加素材。多媒体素材的搜集与使用,必须为教学体系服务,科学合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素材的搜集上,要尽量采用能反映学生生活环境的乡土素材,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坚持做到先备课再做课件。

2、学校也应该培养教师们的多媒体操作技术,使老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得心应手,将自己精心的教学设计融会到地理课件中,从而能真正的驾驭课件。不能让课件束缚住了自己手脚,影响了课堂的发挥。

二、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存在的问题

1、课堂容量大,反而使许多学生接受不了。对于学生们来说,学习的内容毕竟很多是自己没有接触过的,许多学生需要一个思考和接纳的过程,但课件中的许多内容总是一闪而过,在学生们头脑中没有留下很深的印象。

2、速度过快,使许多善于思考的学生根本就没有思考的时间,也只能是疲于奔命地去接受,而不是通过理解来记忆。即使课件具有很强的完整性,但很多图像与总结性提纲只是一闪而过,留给学生总结与整理思路的时间非常有限。

3、生动直观固然很好,但有时候往往流于形式,一节课上完后,课堂上学生们非常有兴趣,也充满了新鲜感,一张张美丽的图片确实让许多学生大饱眼福,但是课后却什么也记不得了,把课件中老师讲解的精髓抛弃了。同时一些重难点问题需要反复练习时,因时间、方式、器材等因素限制,不能实施,缺少灵活性。所以教学往往成了有趣的教学或是精彩的教学,而不是有效的教学,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对策:

1、要重视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的结合,在多媒体课堂,可以辅以小黑板、模型等工具,配合教学,起到加深、总结的效果和巩固教学成果的作用。

2、地理教师仍然要重视传统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在一些需要举一反三、反复讲解和练习的内容上及情境教学的生成中,教师采用传统的画图等方法,仍然可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3、注意课件的修剪,没必要的图片和语言尽量去掉,这样可以提高学生们的注意力。课件也尽量做到简洁明了,不要嗦嗦。

三、多媒体制作效果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教学应该产生生动直观、刺激思维的作用,不在多而在精,但有的教师的课堂多采用静态的图片文字,成为图片资料的挪移,有的甚至就是课本的原文原图,出现教师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埋头看书的怪想象,对学生思维刺激不够,教学效果不佳。究其原因,是教师对多媒体声音、视频、符号、色彩等元素不能有效地掌握和使用,缺乏对教学素材的活化。未经活化的地图、景观、及图象,只不过是借助现代技术手段的板书效应,与传统的黑板、挂图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多媒体的突出主体、动态性均不能得以很好的显示,效果当然打了折扣。

对策:

加强教师现代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通过技术培训、业务交流等方式,提高教师对多媒体工具的掌握水平。要针对教学内容,对资料进行活化处理,按照突出性原则、重复性原则、局部放大性原则、新颖性原则等,使地理素材突出地、动态地、重复地呈现在课堂上,给学生以定向感观刺激,使地理要素与空间形态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四、多媒体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互动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的学习紧紧围绕着教师,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核心,学生们只有听的份了,学生对教师有非常大的依赖关系。而在多媒体教学中,有的教师走向另一个极端,授课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放映员,没有起到教师的引导作用,多媒体的应用也没有起到激发和引导的作用,更谈不上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了。本人认为,采用多媒体教学,依然要充分体现师生的交流互动,师生要共同参与到教学中去,不能为了形式的严谨,而忽视了课堂气氛的营造,忽视了教师肢体及语言对学生的感染力。

篇3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实用性很广的学科,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发挥地理教学应有的作用。本文从高中地理教学现状出发,提出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以促进高中地理教学顺利开展,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果。

高中教育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教师的发展,对学生、教师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高中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既能教给学生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也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改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①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②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③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④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但是,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往往无法达到新课改的要求。因此,教师要不断探索,改进高中地理教学。

一、高中地理教学现状

高中地理是高中教育体系的重要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高中地理的学习难度较大,教学范围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对高中地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大多数学校都把地理学科放在次要位置,不重视地理教学。正因如此,高中地理教学资源非常有限,课堂教学主要依靠教师的讲授,学生只能被动学习知识,这就使得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效果都取决于教师的讲授。高中地理教学内容较多,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地理知识。

由于高中地理教学内容范围广泛,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教学结果,忽视教学过程,无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高中地理教学内容具有连贯性,但当前的教学安排却打断了这一连贯性,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加重了高中教师的教学任务和负担。

二、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的高中地理教学难度大、范围广,学生不重视,方法不多样,过程不连贯,效果不理想。因此,教师要分析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学生不重视地理。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对高中地理的认识,使学生明白高中地理的重要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往往对高中地理学习不够重视,这就会加大教学的难度。

很多高中地理教师试图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来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学习,可往往事与愿违,收效甚微。由于学业压力较大,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少考虑个人兴趣和爱好,只是尽力把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完成。因此,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来促进高中地理教学的开展是不现实的。

其次,有些高中地理教师不具备整体概念,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整体把握,只会分散地教授地理知识。高中地理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自然地理侧重于理解,人文地理侧重于记忆,二者各具特色。

高考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要从高一开始给学生奠定基础,否则就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最后,高中地理教学存在教学方法运用不当的问题。高一、高二的地理知识在高考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打好基础。

篇4

【关键词】地理;课堂;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4-0313-02

情境教学法不失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好方法、好途径。但是我在研究的过程中也发现,部分教师没有领会情境教学的精神实质,只顾生搬硬套别人的成功经验,导致情境教学方法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现结合地理教学将问题归纳为四个方面:

1 情境多集中在“开场白”部分

当前,地理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多被用作讲授新课之前的教学导入使用,情境的创设主要集中在教学的引入部分,即教师在讲述某部分知识之前,通过运用预先设计好的语言、实体、影像、音乐或图表等媒体或手段,创设或再现与本节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通过特定情境氛围的渲染,以引起学生的好奇,让学生怀着强烈的探究欲望,进入后面主要教学内容的学习。问题是达到了通过预设情境,引入教材内容的目的之后,教师便往往依旧恢复到传统的课堂教学框架中去,继续按照原来的教材知识序列按部就班地组织教学,不再注重创设新的情境了。教师应当看到,这种单纯以创设单一情境作为教材内容的引入,没有将预设的情境与教学内容完整、有机地结合起来,仅仅起到了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作用,达不到对学生大脑中枢的兴奋点进行持续的刺激转换的作用。因此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通过深入挖掘教材,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多种情境,不断地引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促进其思维、创造能力的发挥。

2 情境的创设易走马观花,流于形式

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化,对课堂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动起来”,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的使用,那么怎样体现这些先进的教育理念、方法呢?很多教师往往忽视其所用教学方法的实质目的,更多的是看重形式上的“到位”。因此在教学(特别是公开展示课)中过于注重教学形式的丰富,而教学方法与教育理念往往是貌合神离,结果使情境的引入是只得其皮毛而失其神韵,表面看是热热闹闹,其实是华而不实,不能取得实质性的效果。同时,这样过于重视形式,也很容易造成忽视地理学科特点,使地理课变成了手工课、电脑课或拼盘课等现象。

3 情境只用在公开课中,可能产生截然相反的教学效果

有些教师在平时“家常课”的教学中,可能很少或根本就不使用情境教学法或某种情境,可是在开公开课时会努力的钻研教材,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师生特点创设多种情境。在公开课时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要注意恰当使用,因为情境的创设只用在公开课中可能会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教学效果。一种就是整堂课设计精妙,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师生互动恰当,整节课可谓是无懈可击,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但是也会出现一堂失败的公开课,原因并不是老师表现不好,而是学生表现的不好,因为学生对于一些像多媒体画面、音乐、语言等简单的情境学生可能会比较容易接受,但是对合作学习、小组活动等比较复杂的教学形式一下子根本不能适应,不能很快领会老师的意图,摸不到具体实施的方法、目的和注意内容,不能按要求完成老师的任务,结果导致教学效果很差。

4 多媒体情境的使用易走入误区

当前,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变化,多媒体技术对教学的辅助作用日益显著,特别是在地理学科中运用更为有用,因为地理学科的研究范围和内容都比较广阔,不是每一种地理事物或现象都能够进行实地观察,而且很多知识仅靠书本上的静态图片和文字说明想达到较好的教育目的是比较难的,但通过多媒体技术所拥有的特殊效果,如:动态模拟、录像剪辑、背景拟音、图文并用、问题显示、超级联接等方式能将复杂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通过画面的展示、切换、组合、停顿、重复、叠加等方式得以突破,可以达到传统教学难以实现的教学效果。同时,多媒体地理教学还可以提高课堂的信息容量;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精美画面还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陶冶学生情操。

在教学实践中也感到,与传统教学形式相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教育教学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可以说是今后教学手段发展的总趋势。在实际运用中也存在诸多问题,有人用“人机共灌”、“画蛇添足”等词语来表示现在的多媒体教学境况。可以将目前地理课堂中多媒体情境教学存在的问题概括为以下七点。

(1)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过多的注重画面的精美,而忽视了对教学重点、难点的突出。

(2)整个教学过程过多的运用多媒体进行演示,教师成了“操作员”和“讲解员”,易使学生产生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忽视了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交流。

(3)多媒体课件成了公开课、观摩课的不可缺少的“点缀”,而忽视了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

(4)多媒体课件过多的注重了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不利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

(5)学生的注意力过多的集中在生动形象的画面中,忽视了对地理学习内容的关注。

(6)多媒体演示的过程中,往往画面的移动速度过快,忽视了应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时间。

(7)现成实用的多媒体教学软件较少,而广大地理教师制作课件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篇5

关键词: 初高中地理 新课改 衔接

地理再次成为高考科目后,明显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地方中考恢复地理作为考试科目,在上级领导、地理同仁的努力下,地理教育展现了蓬勃生机。然而目前地理教育中存在的几个问题不容小觑,下面浅谈我的观点:

一、中学地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师生对地理教育的重视程度依然不足。

地理学科让正处于身心全面发展时期的中学生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科学认识世界,缺乏地理环境科学意识,很难适应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社会。人类要在地理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要掌握环境本身的发展规律,按科学规律办事,而这些是地理教育的重要内容。

无论是社会、校方、教师抑或学生,在升学压力下,都很难对以上问题给予重视,受到地理是“副科”这种思想的影响,目前各初中地理课往往遭受排挤。

(二)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历史原因,地理教师师资问题在全国各地普遍存在,地理师资问题分两种情况:一是初中地理教师多为非专业教师,他们中多为语、数、英、政、体等老师兼任,这些老师的地理基础知识不扎实,对教材不熟悉,基础知识把握不准。二是高中地理教师普遍年轻化。由于地理从2000年后才恢复为高考科目,中间有断代,各高中地理教师青黄不接,普遍年轻化,缺少带头人、经验丰富的老教师。

(三)初、高中地理教学脱节。

初中毕业生的地理基础知识普遍薄弱,初、高中地理教学严重脱节,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而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初、高中地理知识联系十分密切,各高中地理教师不得不花一年左右时间给学生补充区域地理知识。

二、积极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只能以高中地理教师的身份思考如何在新课改契机下提高高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何在高中阶段弥补初中地理知识的不足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

(一)推进新课改,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提高业务水平。

1.认真研读和领悟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是编写地理教材的依据,各版本教材无一不是围绕课程标准编写的。新课程标准要求不具体,讲多深、讲多少,很难把握。针对正文篇幅小、弹性大的特点,地理教师应坚持集体备课,统一要求,利用教材理解掌握它想说明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成因及规律。

2.营造探究式课堂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在平时地理教学中,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心理上预先让学生喜欢它,尽量发现学生某方面的优势并不断强化其学习地理的兴趣。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探究欲望,教学过程中可以做以下尝试:

(1)充分利用模型、文字、图片、多媒体动画等创设新奇的环境,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直观表象,激发兴趣。

(2)注意发挥知识趣味性的学科优势,充分利用现有趣味知识加以渲染,使之融入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3)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地理教学资源,让学生体验身边的地理,并从体验中探索、领悟、学习。

3.在教学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并努力营造“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只有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学生的大脑皮层活动处于最大程度的兴奋,学生的学习热情才会被激发。为此,我们在向学生传授地理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有意识对学生施以情感诱导,给予必要的关怀、勉励、尊重和理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

1.学习态度与方法的转变。

各初中地理教学情况不一,因此要了解学生初中地理知识掌握程度,寻找学生地理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新课讲解让学生看到高中知识是怎样在初中知识基础上发展获得的。特别是高一学生对地理的学习还处于摸索阶段,如果及时引导,将加快学生适应高中知识学习。

2.教学内容的衔接与融合。

篇6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已经处于核心地位,这对地理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如何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通过对传统地理教学模式的转变,设计出新颖有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使之真正成为地理学习的主体,发展自己的地理综合素养能力。纵观现今的义务阶段地理教育,现状不容乐观: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依旧占据主体地位,这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显得格格不入,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重课内轻课外,地理素养培养失衡,未能做到全面、健康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只有找到病因,做到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

一、义务教育阶段地理素养的内涵与构成

地理素养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词汇,简单地说,是指学习者通过后天的地理学习所形成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品质,主要包括:地理知识、地理能力、地理观点、地理情感、地理方法等构成要素,这些要素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义务教育阶段地理素养的培养主要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①地理知识素养,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地理学习可以初步掌握地球与地图的基础知识,能够简单地解释地形、气候等地理要素对地理环境形成的作用与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了解家乡、中国和世界的基本轮廓与联系。②地理能力素养,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可以获得对基本地理仪器的操作技能,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等。③地理意识素养,通过地理学习初步形成一定的地理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地理观念,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地理素养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地理教学理念转变缓慢。地理教学观念能否转变是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地理教学观念,树立现代地理教学理念。然而,在当今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传统的地理教学理念更多地强调学生地理知识素养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知识素养以外的其他地理素养,特别是在基层教育中尤为突出。传统的地理教学主要通过“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通过高强度、高密度的习题练习,机械性地记忆来记住所学知识。这种单一、枯燥、被动的学习方式不仅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且还会使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消失殆尽,这显然不利于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新课程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与执行,地理课程标准是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的行动指南,是学生地理素养培养的重要纲领,它要求教师除了传授地理知识以外,应更加注重地理学科思想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把地理学科思想渗透、贯穿到整个过程中去,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自己发掘、掌握地理现象中所涉及的科学原理,由单项的信息传递转变为教师与学生综合互动的过程,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与科学精神。如何通过地理教学观念的转变,深化、领悟地理课程标准的精髓,将其带到平时的地理课堂中,这始终是地理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

2.地理学习评价体系不够科学。新课程改革对地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模式,而且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改变。新课程改革强调的是素质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要求通过教师的引导与启发,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从而使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都得到全面发展,并形成特定的地理素养。因此,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学生地理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是否科学,也必定会对新课程改革的效果产生质的影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变化,但对于学生地理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却过于缓慢,依旧是以考试为主的评价模式,因而很难对学生其他方面的地理能力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同时,地理素养的内涵也是很丰富的,过于单一的评价指标很难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对地理学习的评价应该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这个评价体系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在评价过程中,应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明确评价内容,确定评价主体,制定评价标准,做到知识与技能并重,通过创设特定的情境对学生的地理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地理意识、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等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评价手段应该是多样的,不拘泥于传统的笔纸试卷。例如,评价学生参与地理探究性学习的水平时,重点不应该放在对基础知识记忆的准确性和使用技能的熟练程度,而在于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观察、测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质量水平,以及在探究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兴趣、好奇心、参与程度、团队合作精神、毅力和探索精神等。这些内容是传统的评价体系所无法实现的,而这恰恰是新课程改革所要求的,因此,只有建立这样的评价体系,对学生来讲才是客观、科学和全面的。

3.缺乏地理学习的第二课堂。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与其他学科联系紧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野外实习和社会调查是发现地理问题和巩固地理知识的两种重要手段,第二课堂的开辟为中学生开展野外实习和社会调查、培养学生的综合地理素养搭建了重要的平台。第二课堂是地理课堂教育的延续和升华,不仅可以巩固地理课堂教育中学习的地理知识与技能,使其得到实践检验,还可以磨练学生的毅力,锻炼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地理思想、地理意识、地理品质等。这些都是地理课堂教育所无法替代的。此外,第二课堂的开辟还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这又会反作用于地理课堂教学,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但现阶段中学地理第二课堂的开辟情况不容乐观,许多学校由于经费、观念等原因,导致第二课堂的实践时间被压缩,有的直接不开设实践活动。这些情况势必会对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培养造成很大的影响,也不符合我国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要求。

综上所述,地理素养作为合格公民必备的素养之一,地理基础教育工作者肩负着巨大的责任,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一直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只有从地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着手,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向东,袁孝亭.地理素养的核心构成和主要特点[J].课程・教材・教法, 2004 (12): 64-67.

篇7

一、 当代中学生理想人格塑造中存在的问题

1. 社会责任感缺乏

认为,人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其中最根本的是两个方面:自我(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人的这两种价值不是敌对的,而是统一的,实现自我价值是实现社会价值的前提,而实现社会价值则有助于实现自我价值,是自我价值的最终归宿。因此自我价值应融合于、服务于社会价值的实现。现代人越来越重视人生的价值,在一些学生身上表现为:对自己的未来想得比较多,学习更多的是为了将来能有一个好工作,为了将来有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为了能出人头地,“衣锦还乡”,一路风光。甚至有些人为了实现自我价值,不惜损害集体的、他人的利益。而对集体、对社会、对国家应承担的责任思考得比较少,可以说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离他们是遥远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很难听到了,甚至是每周的值日生工作都不能做好,有的采取“逃”,即不做;有的马虎了事;有的人在,但不动手。真可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对此,袁贵仁教授明确指出:“责任感和人格特性不仅是不矛盾的,而且是相互促进的。更确切的说,人格包括人的社会责任感。只有具备高度责任感才是健全人格,只有健全人格,才能很好的履行社会责任。”“持久的责任感,在你志存高远的时候支持着你,在日常生活的平凡琐事中也同样支撑着你。”

2. 重考试分数,轻道德实践

人格问题的实质是道德问题。虽然我国在不断推进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但由于考试的评价制度没有从根本上进行调整,考试分数是衡量学生能否进高一级学校的标准,某些学生认为“搞好学习是我的唯一任务”,关注得最多的是自身的分数,成绩搞好了便能得到各方面的表扬乃至奖励,成绩好了便会一好百好。因此他们不愿担任班干部,认为担任班干部会耗时、耗力又影响学习。对班集体活动缺乏热情,不愿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不愿反省和检讨自我,不能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情感与道德信念,再把道德情感与道德信念转化为道德行为习惯。缺乏道德实践,没有亲身体验,出现了对有些事物、情感等不够珍惜的现象。正如苏霍姆林斯基三十多年的教育实践给我们的启示:“你未来学生的道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把自己的心灵献一点给别人,或者闭锁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着只关心自己和自己利益的生活。个人主义始于缺乏情感教养。”

3. 艰苦奋斗精神淡化

艰苦奋斗是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是开拓进取的工作作风和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任何理想的实现都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关系到人们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去建设自己的国家,去创造新的财富、新的生活。饭后,在某校食堂的饭桌上、垃圾桶里,白花花的米饭、大堆大堆的剩菜随处可见。学生挑食剩下的尽是肉片,甚至整块红烧肉只咬了一小口就被扔了,鱼也只吃了半条就被“无情抛弃”。几乎每顿饭后,就餐的学生们都能“制造”出几大桶剩菜剩饭。在市区一些中小学校,经常可以看到很多学生做好事捡到的东西“沮丧”地躺在角落里,有漂亮的水杯、精美的文具盒、八成新的衣服……甚至还有手机等物。“失物无人认领”的现象反映的不仅是我们学生对待财物的态度,更是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某些学生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外在形象,他们讲究穿着,追求时尚,明星们的穿着打扮是他们追随的目标,他们被称为“哈日一族”、“哈韩一族”等等。他们对自己的内在素质却很少顾及,这对理想人格的形成极为不利。

4. 诚信意识淡泊

诚信是每个人安身立命的前提。“一个人,当人们都知道他可以依靠的时候,当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时候,当他‘言必信,行必果’的时候,他就已经在这个世界上发挥影响了。”时空变幻,诚信依然闪烁着诱人的光芒。然而在经济、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诚信这一美德却被一些人包括我们的中学生逐步淡忘和遗失。我们会看到:与同学约好时间却没有准时出现,在考场抄袭作弊,作业不能独立完成,答应同学的事却做不到,甚者根本不做。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是小题大做,这些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到了做大事的时候,自然会讲诚信。殊不知,高尚的品德是靠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修养而成,在小事面前尚不能以诚信严格律己,何谈大事?一种在小事中养成的惯性只会让我们在背离诚信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你骗我一下,我骗你一下,骗来骗去,只能落个“两败俱伤”。如果等全社会所有的人都讲诚信之后自己再讲诚信,那是不可能的,那无异于为自己的不讲诚信寻找理由,无异于为自己推卸在诚信建设中应当承担的责任。

5. 团结协作观念较差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既需要竞争意识,同时也需要合作意识。而今绝大部分中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优越的家庭条件,使部分中学生养成强调自我,忽视他人;强调竞争,忽视合作;自私、孤僻等不健康心理,他们常常为了一点点小事闹矛盾。合作学习是现今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是相对于个体学习而言的,要求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要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同学之间要互帮互助。在实践活动中,有些同学没有大局意识,在分工上挑肥拣瘦,任性为之。在活动中,呈个人英雄主义,摆不正自己与社会、集体、他人的关系。盲目炫耀自己,逞强斗胜,抬高自己,压低别人;有些甚至为了个人出人投地,无视集体利益,不顾他人感受,不择手段,我行我素。乃至于限入一种病态,处处与他人为“敌”,与群体、他人格格不入。

篇8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职地理;应用研究

一、当前高职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信息技术在高职地理教学中应用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结合自身及同行在多媒体高职地理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归纳总结出以下几点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地理教师融合信息技术的水平有待提升

在我们传统的高职地理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学都是以高职地理教师为中心,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沟通模式。虽然教学技术在不断进步,但多数高职地理教师都是简单地利用多媒体进行照片展示和课件放映,并没有深入挖掘多媒体的功能,以及深入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内容的融合和整合,扩展高职地理教学途径,提高工作效率。这种高职地理教学中的“表面文章”,既是对人力财力的浪费,也无益于高职地理教学。

(二)教师、学生与课件三者错位

多媒体高职地理教学中,在“以高职地理教师为中心的教”“以高职学生为中心的学”与“以多媒体为中心的手段”之间,过分强调其中的一面,都会走向极端,不能取得好的高职地理教学效果。目前高职地理教师过分强调“以高职地理教师为中心的教”,同时又过于突出“以多媒体为中心的手段”,更加忽视了“以高职学生为中心的学”,使得高职地理教师、高职学生、课件三者错位,并没有形成新的教学方式,依然是传统教育三中心的高职地理教学方式,没有突破了传统课堂中人数及地点的限制。

二、信息技术在高职地理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高职地理教学中缺乏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效果评价

很多高职院校都投入很大的力量进行软硬件建设,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建设,但是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并没有进行科学和系统的效果评价。总之,由于缺少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效果评价机制,导致了大量现代高职地理教学媒体的浪费,而且高职地理教师缺少对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动机,这不利于高职地理教师素质的提高,也不利用高职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高职地理教学中信息技术有待提升

高职地理教学媒体日益丰富,而其在高职地理教学中的利用率却不高,这与高职地理教师信息技术薄弱有很大关系。这里所指的信息技术不仅包括多媒体软件的利用,还包括相应多媒体利用的知识技能。许多高职地理教师缺乏对高职地理教学媒体功能、特性的分析能力及选用媒体应遵循原则等基本知识技能,影响了高职地理教学媒体的合理选择和有效的设计、利用。

(三)高职地理教学中多媒体定位错误

多媒体高职地理教学是一种新的教育技术,代表着一种新的高职地理教学思想与高职地理教学模式,这更是现代教育的需求,这一先进的教学手段应该由先进的高职地理教学观念和教育思想做指导。而有的高职地理教师只是表面上热爱现代信息技术,内心则不以为然。于是便出现了用落后的理念指导先进的教学手段的“教育怪象”,在计算机辅助高职地理教学的先进教育形式下,沿袭着传统高职地理教学模式。多媒体高职地理教学对传统高职地理教学改革的影响仅仅是“治标不治本”。

三、信息技术在高职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模式

(一)在高职地理学导式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模式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即“以高职学生活动为主,高职地理教师讲述为辅,高职学生活动在前,高职地理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根据高职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高职地理教学内容。采用高职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高职地理教学法。

(二)在高职地理问答式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模式

在高职地理问答式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模式,可培养高职学生初步学会利用课本以外的资源获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技能,培养地理学习能力,使高职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产生学习乐趣、积极的情感,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利用电脑课件,让高职学生观察卫星云图,可以培养实践能力。

(三)在高职地理讲授式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模式

在高职地理讲授式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模式可以突破时间方面与空间方面、微观方面与宏观方面的限制,将高职地理教学内容中的地理事物、情景、过程全部再现于课堂,充分调动高职学生的兴致,改变无趣的课堂,使高职地理教学重点和难点易于让学生掌握。同时,计算机多媒体简单、易操作,可以节省高职地理教学课件制作时间,提高高职地理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先明.信息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08.

篇9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现状解决办法素质

初中地理与人们的生活实际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通过学习地理,能够不断地提升学生解决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不断实现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特别是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成为课堂教学永恒的主题。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地理能力,学会在生活和学习中运用地理知识,让课堂所学知识真正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所服务。

1.初中地理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学生的主动性不够高

在目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动性不够高是出现的主要问题。尽管素质教育改革提出已久,但是教学功利化现象依然十分常见。很多学生在地理学习的时候,过于注重期末考试分数,而忽视了地理素质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很多老师在努力地培养学生的地理素质,但是学生的主动性不够高,没有参与的热情。这种师生互动的不和谐性,从根本上降低了初中地理教学效果,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了很大的阻碍作用。

1.2地理教学方式单一化

地理教学方式单一化,是目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突出的重要问题。首先,多媒体教学成为很多地理课堂主要采取的教学形式,尽管这种教学方式画面感较强、灵活性较高,但是这种单一化的教学方式降低了学生的兴趣度,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进步。其次,在教学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心灵沟通较少,学生往往不能够按照教师的用意和安排来进行学习,从而降低了地理教学效果。

2.如何提升初中地理教学效果

2.1生活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地理是一门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应该实现生活化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列举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并用地理知识来加以解决。例如同样是早读的时间,为什么夏天早读天是亮的,而冬天早读天却是黑的?如何正确地利用气候要素来对南稻北麦、南米北面等进行解释等。通过从生活中截取相关的场景,来进一步地提升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运用,这对于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这个过程也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习质量的关键所在。

2.2互动教学,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自学能力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实现师生互动教学,不断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自学能力,对于提升地理教学质量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第一,转换师生角色,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在进行地理教学设计的时候,老师应该事先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心理特征,来巧妙地进行教学内容设计,从而不断地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增强师生教学互动。第二,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比如通过图象法、顺口溜法、观察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来实现,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把握地理学习规律,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和综合素质。

2.3借助于网络课堂进行地理教学

突破单一化的地理教学方式,善于借助于网络课堂来进行地理教学,从而来不断地提升学生的地理素质。首先,通过开发本校地理学习微信公众号,定期给学生推送相关的地理学习资源;或者通过组建班级微信群、qq群等方式来实现,以此来不断地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为学生呈现精彩的学习盛宴。其次,开发地理网络教学课堂,可以在校网站上来开辟地理学习专栏,对学生的地理学习提供指导,以此来提升地理教学质量。

2.4合作学习,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合作学习是地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方式。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个人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得到了充分地提升,从而不断地实现学生个人地理综合能力的提升。在地理教学中,老师可以给出相关的命题,比如太阳会不会从西边出来?为什么会有四季变化等问题,让学生结成小组来进行深入地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通过相互交流意见和看法,来不断地取长补短,实现个人的进步。总之,在地理课堂上,应该深入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结语】

教学是一门艺术,不断强化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通过互动教学、合作学习、网络课堂教学等方式,不断地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自学能力,对于学科素质的提升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够深入贯彻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冉杨.素质教育视域下初中地理教学改革的问题与对策【J】.科教导刊(下旬),2015(12)

【2】毕小平.初中地理课堂的教学动态及问题【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08)

【3】杨一帆.初中地理教学中师生在使用地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01)

篇10

关键词:高中地理;典型问题;对策;研究;综合性人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各个领域都迫切需要综合型、复合型、多元化的人才,这对肩负着培养人才使命的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各个学校的教育改革步伐不断加快,作为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高中地理学科,在教育改革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涌现出了一些新任务和新问题,教学中出现了很多典型问题。对此,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对当前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以促进教学发展。

一、高中地理教学典型问题

(1)教学形式单一。高中地理教学知识大部分是以讲述的形式呈现,主要是通过反复练习,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目的。但从教学实践反馈的信息来看:学生的智力因素、基础知识、性格等都存在着差异,所以使用统一的教学方法,只会拉大学生的差异。在学生整体素质不一的情况下,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压力与日俱增,长此以往,学生就失去了学习兴趣,甚至产生抵触情绪,传统的教学模式阻碍了学生自主能力与创造力的培养。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教师必须充分利用现代技术,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能力,以此培养创新能力。(2)教学缺乏互动,内容更新慢。更新教学内容,无论是对高考,还是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教学内容的选定上,必须结合教学大纲,做好更新工作,补充地理知识。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思索,以更好地解决问题,同时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与时间。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会约束学生的思维,不利于挖掘创造力与学习潜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加强互动,主动放低姿态与学生交流,倾听学生的思想与见解,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在授课中,应适当使用多媒体,和学生互动,及时掌握学生动态。

二、解决高中地理教学难题的策略

(1)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实施生活地理与综合地理教学,不能刻意分割人文与自然的关系,而是要结合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整合人文主线进行处理。比如,在自然地理的基础章节中,先删除和人类活动关系不大的内容,重点理解自然要素和人类的交互功能。在人文地理为主的章节中,删除和人地关系不密切的内容,重点展现地理的综合特征,最大程度地展现地理综合本质,促进学生的综合思维发展。地理作为一门综合学科,为了体现其实践性、地域性与综合性,必须将地理课程与信息技术进行结合。例如,计算“二分二至”日在北京、学校与南北回归线间某所著名城市的太阳高度角时,先引导学生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规律,正午太阳高度=90°-直射点和欲求点之间的距离,确立某城市经纬度,并指定4或5位学生上台计算。然后再评价结果,对同一天的不同地点或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正午太阳高度进行总结,最后再举例说明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这样学生在计算中就能准确把握地平面与太阳光线、楼间距之间的夹角,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2)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整合教学部署,正确处理课外实践与课内教学间的关系,避免将所有功课都放在课内教学中。具体做法是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及时开展探究活动,鼓励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比如,对于地质地貌知识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自然,分析不同地貌、地质的特征与形成规律。对于工业区相关知识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参观工厂,分组分析对工业区构成影响的因素,同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3)落实三维发展目标。随着新课改的渗透,三维目标已经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地理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还应该将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与认知结合起来。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思维推导,为学生留有足够的发问时间,并结合实情进行归纳总结,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比如,讲解国内资源情况时,可对辽中南区域发展方向与模式进行分析,还可以分析国内西部地区畜牧业等。(4)优化评价机制。传统的卷面评价并不符合当下人才发展的要求,在实践中,各种片面问题开始暴露出来。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必须改变传统的评价机制,形成有效的评价标准,做好语言、智力、情感、品德与动机等综合评价,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结束语

高中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无论是教还是学,都存在一些问题,其中的典型问题是在高考重压下地理教学更注重知识培养,过分注重应试,忽略了素质教育。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当下,怎样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是地理教师必须重点思索的问题。在现代教育中,必须主动改变不合时宜的教学模式,对高中地理教学进行整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朱赛 单位:江苏省海门市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