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文化的内涵范文

时间:2023-07-30 10:28: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商业文化的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商业文化的内涵

篇1

韦伯是现代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作为一名社会学家,他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设想不同的宗教态度对于人们采取的行为,尤其是经济行为产生的影响,他的核心观点是:西方特有的合理化资本主义的发生与新教禁欲伦理有着直接的关联。韦伯用统计的方式发现了这样一种事实:在许多宗教团体杂处的德国某些地区,基督教徒,尤其是某些教派的基督教徒,拥有的财富与人数的比例极不相称,他们在经济上处于统治地位。他认为,某些世界观和某种经济活动的风格有着一种精神上的相似,对经济活动采取一种符合资本主义精神的态度,是符合新教教义的。

韦伯从欧洲人的宗教态度上,分析解释资本主义何以在西方能够发展壮大。他在这本著作中断定,“宗教思想,对于本文所称资本主义精神的那种人生观之扩张,必然成为想象中最有力的杠杆。”认为正是基督新教勤奋工作和讲求尽世间义务的“精神”保发了经济行为的理性化,最终使得资本主义在西方盛行起来。

二、我国儒商文化的发展

儒商文化起缘于孔子的儒家文化思想,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经济的腾飞,引发了人们对儒商文化研究的热潮。“儒商”一般是指具有相应文化和道德的商人。

儒商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先秦时期,是儒商的形成阶段,其典型代表有三位:陶朱、子贡、白圭。子贡善于经商,是孔子众多弟子当中的首富,其富裕程度达到可与国君分庭抗礼地步,他的一生都在践行仁、礼义、智、信的思想。白圭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对智、勇、仁、强则推崇备至。第二阶段是先秦以后直至近代,是儒商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形成了诸如徽商、晋商、淮商、闽商等以地域文化为表征的商人群体。第三阶段是近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发展壮大的儒商,他们是民族资本家特别是海外华人实业家,活跃于全球经济当中,使儒商成为全球经济领域的一个独特现象。在海外华人企业家身上,儒学与西方经济理念并不冲突,反而可以柔化西方资本主义的逐利本性和剥削本性。

虽然阶段不同,但是长期以来,家族式管理是儒商的共性和重要特征,企业以人为本,员工以企业为家。现今,在亚太地区,以儒商为主体的华人的区域性大家族经营网络已经初步形成,当地的华人企业蓬勃发展,带动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迅速增长。大量研究认为,日本经济的腾飞,儒商文化是重要的推动因素。

儒商文化的核心内容体现为儒商精神,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个方面: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经营原则;经世致用、强国富民的商业理想;义利统一、诚信至上的商业道德;以人为本、以和济争的管理思想;审时度势、趋时应变的经营策略等,可谓儒商文化贯穿了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对“儒学文化圈”的企业管理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儒商文化的企业管理内涵

日本丰田汽车创始人佐吉从《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中得到启示,将“天、地、人”作为座右铭。丰田喜一郎奉行“天、地、人、智、仁”,章一郎奉行“天、地、人、智、仁、勇”。日本著名管理学家伊藤肇曾说到“日本实业家能够各据一方,使战败后的日本经济迅速复兴,中国儒商文化的影响力功居首位”。儒商文化内涵丰富,不仅对中国企业产生影响,对东南亚、亚太地区,甚至是全球的海外华人实业界都有深远的影响。

儒商文化的企业管理思想本质包括“仁、义、礼、智、信、俭”六个方面。

仁,儒家的“仁”分为“内仁”和“外仁”两层面。内仁是指要注重自身的修养,以德治理企业,将商业的发展建立在道德修养之上,建立企业精神。“外仁”是指仁爱,以人为本。在企业内表现为尊重爱护员工、体恤员工的感受,将员工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在企业外,面对顾客时,为顾客的利益着想才能赢得市场,面对社会要怀有热心,承担社会责任,获得社会的支持。

义,即以“义”统“利”、以“义”取“利”。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是儒商的经营原则,讲究在经商的过程中要堂堂正正,不做钻营掘利损人利已的事。西方经济学的X理论把人当为经济人,把人当作企业搛钱的机器,Y理论把人当成社会人,认为员工也需要被理解和尊重,从X理论到Y理论,对人的假设是改变了,但其利益第一位的本质仍然没有改变。儒商精神主张先义后利,认为守住了大“义”,利益也会如期而至。

礼,即以礼相待。中国是一个讲究礼仪的国度,经商也同样用礼来行事,对外尊重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构建和谐发展的环境,所谓和气生财的意思。对内团结善待员工,以礼教化以和为贵,礼贤下士,尊重人才。儒商有良好的道德和知识修养,在治理公司中善于体现“德治”。在同行间,也讲究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公平竞争才能促使双方不断地繁荣发展,谋“双赢”才不至于使行业利益受损。

智,即以智明理。商场被人们形容为战场,任正飞在华为发展如火如荼的时候写《华为的冬天》一书,其危机意识十分的强烈,也从一个角度道出了商场的险恶及风云变幻,稍有不慎,即有失败的危险。在这种环境下,靠的是儒商有大智慧,善于把握商场的信息,审时度势,因势而为,以超人的胆识和敏锐的眼光来规划企业战略,谋求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信,即以信为誉,是信誉观也是质量观。孔子说“人无信不立”,诚信是企业管理思想的根本,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呼吁诚信经营。现代市场经济高度发达,市场上不乏抽机钻营者,置企业信誉、产品质量于不顾。许多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企业,往往在欲望的洪流中迷失方向,唯利是图,而一些老字号企业却能历久弥香,是很值得当下的企业学习的。儒商因为十分重视信誉和质量,长期以来在海内外拥有良好的口碑,其精神为人钦佩。

俭,即以俭持家。儒商所得的成就经过了全身心的投入以及长时间的积累,得知来之不易,因此注重以勤俭节约来守业。老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如果不注意控制成本,使生产耗费过大,成本超支,企业容易陷入财务困境。相反地,如果在企业中自上而下的形成一种节俭的风气,会发现企业的支出在减少,对进一步的投入生产更为有利,而企业获利也更多。

四、小结

本文从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引发对儒商文化的企业管理思想影响的思考,着重讲述儒商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和俭的精神在企业管理思想中的体现。儒商文化博大精深,我国经济在长期的发展当中,汲取了丰富的儒家思想,形成了独特的儒商文化。日本、东亚国家和地区以及世界华人经济的成功,说明儒家文化与企业管理思想的融合,对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的意义。

篇2

【关键词】:商业街;雕塑;公共艺术;环境

1、商业街的概念及发展

1.1商业街的概念

商业街,在一定范围内的城市空间,商业,服务起主要作用。商业街不仅仅是商铺数量堆砌而成的街道。一般来讲,街上商家不仅要有数量还要有规模。要有商业气氛,这样才可以叫做商业街。商业街作为城市特征,同时也是贸易交流地、交通及购物重要场所。

1.2商业街的发展

中国商业街的起源最早可追溯至唐代。唐代的长安城就已出现著名的东市和西市商业街。到了宋代,商业街已极度繁荣,《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就是宋代典型商业街的繁荣景象。北京王府井商业街形成于元代,清朝末年逐渐形成商业街。700 多年的建街史和 100 年的商业发展史,为王府井商业街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和鲜明的商业特色,使王府井商业街享有“金街”的美誉。北京前门商业街历史悠久,早在元朝,当时丽正门(今前门)外通往郊外的大道就是它的前身。到了明朝中叶前门大街逐渐形成为一条商业街,至今已有 400 多年的历史。在城市发展的历史上,商业和交通从来就是一对互为因果的孪生子,交通便利带动商业发展,商业繁荣又引起交通拥挤;所以,交通问题从开始起就既是商业区发展的前提,又是其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在现代城市商业街上人车混杂的交通问题日益受到非议,商业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发展的。

1.3景观雕塑的含义

景观雕塑是被安放在室外环境里,强调和周围环境共荣、共生的一种雕塑艺术形式。它不仅需要雕塑家考虑雕塑本体,还需要考虑雕塑本体外的因素。诸如:自然环境、人文特征、城市规划、建筑形态等要求。

1.4 景观雕塑的类型

我国景观雕塑,按其具体功能分类可分为:文化型景观雕塑、艺术型景观雕塑以及商业型景观雕塑。本文将对商业型的景观雕塑进行重点阐述,时下商业空间中,商家为吸引顾客光临,悄然呈现某些独特形象的作品(重庆杨家坪步行街雕塑小品)。其中不乏新奇的、独特的、亲和的面貌,这类雕塑大量出现在消费商圈中。

2、商业街中景观雕塑与空间环境的关系

雕塑与环境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影响的关系。就商业街雕塑而言,就是要处理好雕塑与街道、建筑、以及}材内容等环境要素的关系。

2.1从空间角度分析

雕塑和其他环境要素一样,都是占有了整个街道景观空间的一部分,而雕塑是起分割空间作用的节点,掌握着整个街道景观的节奏。

2.2从尺度角度分析

雕塑的大小及摆放数量受街道宽度和长度的影响。一般(人与物体的距离M)/(物体的高度H)=1时,人既可以看清物体的细部,又有一种内聚安定而不压抑的感觉,所以雕塑的高度若为H时,置于街道中心,由于人基本在街道两侧行走,那么街道两侧距雕塑都应有一个H的宽度,所以放置雕塑的那段街道路宽至少为雕塑高度的2倍。

2.3从周围建筑角度分析

雕塑可以放置在建筑前也可以从属于建筑。街道中若有一些知名建筑或是老建筑,为了吸引游客可以以此建筑为创作题材,设计圆雕或浮雕,这时雕塑的尺度大小就和相应的建筑尺度有着密切关系。若需要比较大型的雕塑放置于步行街上,其尺度要从天际线和人的视角方面考虑了。

2.4从题材内容角度分析

雕塑小品要反映当地商业街道文化,体现街道的精神内涵,所以雕塑小品要从精神层面上与街道文化、商业氛围等因素融合,做好街道形象的代言。只有处理好雕塑与各个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才能创造出和谐的商业街道空间。

3、商业街中景观雕塑艺术的传播效应

3.1人文景观的展示

商业街环境中的雕塑文化是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积累,凝聚而成的,它含有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性格特征与人文特质,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文化的直观表现,商业街景观雕塑以唯美的形式诉说着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最动人的故事(荡观前的村姑),使商业街的雕塑历史文化,特色与闪光点一览无余,通过雕塑就能很快读懂一个商业空间场所的内涵与内在风韵,感受到最鲜明的时代特性与历史文化传承。

3.2景观雕塑在商业街环境中展现了精神文明

雕塑艺术符合大众共有的审美观,最具本真的精髓,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体,商业空间的雕塑是商业文化的延续与创新,只有把它放在商业空间文化雕塑的框架中来进行整体的考察,才能真正解释商业空间景观雕塑的内涵和韵致,代表着商业空间文化内涵和品位,反映了人们不同时期的信仰和追求,表达了人们共同的向往的理想境界与思想境界,凝聚了一个商业空间的内涵与精髓,商业街景观雕塑能唤起人们注目的同时,同样创造着特有的艺术意象,使人们欣赏商业景观雕塑并融入其中,获得情感的愉悦与美的享受,把艺术的魅力来填补精神的空缺,与商业街环境形成有效的交流互动关系。

3.3景观雕塑在商业街环境中发挥视觉标识的职能

每当我们外出旅游或进行日常的社交活动而需要借助各种交通工具或指示系统予以辅助的时候,都让人感知到公共性设计艺术的存在及其重要。景观雕塑的作用正是吸引人们的视线,提高商业空间环境的档次、提升商业文化的品质。商家通过各种宣传手段造势,集中展示企业文化,强化标识形象。人们的眼球从玲琅满目的商品上移走,欣赏雕塑的同时,放松身心。景观雕塑满足了其视觉识别的需求,所以在市场上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使用。

也许儿童在参观时,未必记得品牌名称,但门口可爱的卡通雕塑形象会让孩子们印象深刻(王府井商业街雕塑小品)。所以,雕塑同样起到视觉标识的作用。

结语

篇3

形象价值

商业街是城市化的必然产物,是城市商品交易最活跃的场所,是市容、市貌中最繁华的景观,是推销一个城市时最引人注目的名片。为了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增强城市的竞争力、影响力,政府往往把老商业街列入改造的规划,予以重金支持,重塑一张崭新的城市名片。笔者认为,在现代商业中,商业街的品牌形象不在于历史遗迹的保护、环境的美化和区区几个雕像,其根本在于商业街独有的诚信保证和经营中的商业文化内涵,缺少了诚信和文化内涵的商业街只是“空中楼阁”。消费者对商业街不仅仅是期望商业街的商品琳琅满目、价廉物美,更多的是购物的放心和舒适以及在商业街受到的文化的陶冶。在商业街现实的经营和管理中,除了对商家自身的诚信、守法要求以外,对地方政府的公平、透明、诚信也要求较高。政府应在商业街的建设、招商的规划和选择、日常的监督方面营造诚信经营的氛围和环境,把诚信的原则作为商业街招商引资的条件和基础,政府相关部门联手打造商业示范一条街,以规范经营、规范管理为宗旨,商家的经营不但要求诚求信,杜绝欺诈,使消费者满意,维护城市形象,而且政府首先要树立诚信的典范和先例,才能树立商业街的富有诱惑力、亲和力的社会商业形象,凝聚人心和人气。商业街上下良好的经营道德和诚实的服务,换来的是规模效益、商业繁荣和商业街的金招牌。但是,在济南泉城路的商业街招商的过程中,却发生了拍卖行和代表政府的城市建设部门为追求经济利益,迎合大客户的要求,在拍卖完成后单方面改动拍卖约定条款的事件,相关部门已被承租方告上法庭。这种有失诚信的事件发生在泉城路开业之初,损害了泉城路商业街和济南的形象,影响了泉城路“金街”的声誉,丧失了商业街长远发展的诚信基础。

主题价值

商业街不同于其他商家聚集地的最大区别在于商业街的主题。即商业街规划和经营的指导思想,表现在外面的就是商业街的风格,这关系到商业街的定位和发展的空间。笔者认为商业街的主题有两个:一是商业街的商业主题,即商业街应该具有的独特的商业经营的主要脉络和指导思想。从业态选择脉络来说,商业街应以百货商店、专业店、专卖店、购物中心、大型综合超市为主,而普通超市、仓储超市、便利店等可以作为拾遗补缺的选择对象。关于业态的所有制形式,应该是把国际知名的百货店、专业店和私有的零售企业作为重点引入对象。商业街的经营品种选择应以选购品、耐用品、奢侈品、教育消费品为主,经营品牌应选择国际和国内知名的商品品牌,并保证商品品牌的真实性和正宗性。我们看到,泉城路商业街的商业主题不是很明显,业态较杂乱、商品品种较为宽泛、品牌较复杂,给消费者主题印象模糊、良莠不齐的感觉。二是商业街的社会主题,即商业街所承载的社会责任和应具有的非购物的功能,商业街是城市形象的代表,消费者或游客观商业街,即可知城市之容、之貌、之风、之魂。商业街应减少纯购物商业成分,娱乐、休闲、文化、旅游、商务的比例应增加,功能应强化。在泉城路上,应该通过高密度的城市文化、娱乐活动的开展和商家聚集的竞争效应营造城市文化和商业街特色的商业、休闲文化。改造后的泉城路较多的注意了仿古建筑和人物雕像,却忽视了城市和商业气氛的营造;纯商业的比例较高,非购物的功能非常薄弱。值得一提的是,山东省省府、人大、政协占据了泉城路的关键部位,政商一处,影响了泉城路商业街的主题和气氛的形成。

领导价值

商业街之所以被人们称之为“金街”,不仅在于现在的商业街的商业价值和经济回报,更在于商业街的发展潜力和无限的生命力。那么,商业街的生命力在哪?笔者认为,迎合消费者不如引导消费者。商业街不是主要满足消费者现实需求的场所,而是引导消费需求、挖掘潜在需求的创造者和消费潮流的领导者。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感性消费成为普遍现象,更加注重个性的满足、精神的愉悦、舒适及优越感。商业街要为消费者提供满足品位需求、缓解心理压力、增进情感交流的购物、休闲、娱乐的场所。商业街要跨越主要满足消费者物质需求的阶段,进入消费者精神需求的层面,汇集现代科技、管理的最新成果,成为都市时尚的最大展示场所。消费者能够在商业街看到最时尚、最前沿的产品,那些最著名的、最有号召力的品牌以及他们最向往的、梦寐以求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让消费者身在商业街,时刻感受时尚的动向和脉搏,了解消费的趋势和信息,使他们不断选择未来的消费方式、明确未来的时尚追求、规划未来的消费计划、憧憬未来的舒适生活,这就是商业街的领导价值所在。商业街要实现和塑造领导价值,就应该在环境的舒适性、管理的现代性、商品的时尚性、服务的完善性、规划的前瞻性、风格的前沿性、促销的创新性上多做文章、下足工夫。但是,泉城路的领导和落户两极分化反差极大,贵和购物中心、三联和即将落户的沃尔玛代表的是具有领导价值的商家群体,而以重新开业的济南百货为代表的商家群体却换汤不换药,经营和营销观念滞后,方法技术落后,给人以夕阳西下、暮气沉沉的感觉。

汇聚价值

在现代的城市建设中和经济发展中,由于城市交通设施的完善,商业街集散商品、集聚人流、客流的原始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张扬。但是,仅仅具有地理上的优势是远远不够的,商业街要生存和发展,应该客观地面对消费者的需求。现代的消费者在感性消费的同时,越来越变得成熟和精明,在保证生活质量、追赶时尚不掉队的前提下,追求商品的物美价廉、购买的实惠便利。因此,现代商业街不仅要沿袭商业街的原始功能,“扎堆”布点,为消费者提供便利性选择和配套性购买的条件,还要实施错位经营,汇聚不同类型、风格、定位的商家和商品,为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激发广大商家和消费者共同的交易热情打下基础。商家的汇聚和消费者的汇聚,是商业界的生命线,商家的汇集为消费者提供了大量的多样化的商品,也为消费者汇聚了众多的比较和参照的对象。商业街的汇聚价值实现竞争和互补的和谐,人流和客流的交织,人气带动了商品的集散,促进了买卖的兴隆。在商家的汇聚上,泉城路商业街应引入市场机制,减少政府的干预,引入多种所有制、多业态类型的商家,不能犯只重国有、中资、业态单一的毛病。每个商家靠自己的竞争力和协作能力说话,顺应市场变化,培养竞争优势。济南市政府应借助泉城路商业街改造的时机,调整区域内的商品结构,业态结构和产业结构。只有专注规划、经营,做好、做大、做长,才能发挥汇聚的价值和作用,在这方面,泉城路商业街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整合价值

商业街是多功能的整合体,它的长处在于整体优势。没有整体优势就没有强大的内聚力和辐射力,也就是失去了存在的条件和发展的空间。商业街是城市商业最集中的地方,商业街不仅具有纯商业功能,还是多功能、多业种、多业态的商业集合体。在商业街的建设和规划中,怎样整合有限的资源,塑造商业街的整体优势,是至关重要的。首先应明确的是商业街不仅是购物商业的功能,还应具有文化、娱乐、休闲、旅游、商务的功能。世界著名的商业街,纯购物的商业经济比例只占40%左右,其他则是非购物的商业经济。中国城市留给国人和外国人最突出印象的“商业街”是秀水街、西单、劝业场等这样功能单一的商业街,连最著名的王府井商业街也因功能单一、缺乏整合而进行三次大的改造。泉城路作为济南历史上最著名、人气最旺的商业街,正处在拓宽改造、重新规划的过程中,如何树立泉城路与众不同的新形象,完善其功能,是摆在济南市政府面前的新课题。泉城路的亮点是万达集团携手世界零售巨头沃尔玛进驻泉城路,带来了整合的理念,MALL商业模式能向消费者提供购物、餐饮、休闲、娱乐、旅游等一站式的服务,功能完备、配套设施齐全、环境分区合理、停车位充足。但是,我们也看到了非整合的苗头,大多数区域购物商业比例偏大、功能较少、环境拥挤、停车位不足、未来发展空间小。与国际著名的商业街相比,起点的落差极大,难以想象泉城路将来要经过几次改造,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金街。

文化价值

篇4

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是经济发展的先导,是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动力和源泉。一座城市,是该区域聚集人群在精神层面与物质层面的表达诉求的完美体现,在当今社会强调一体化、多元化、个性化并行的时代,如何将城市与符合这座城市的文化实现完美的融合,早已经成为立市之本。为什么一个城市会演化为文化名城、为什么一个城市会发展为商业之都、为什么一个城市会拥有与众不同的魅力吸引众多粉丝的光顾,除了名山大川、历史古迹外,更为重要的正是这座城市的内涵—即社会文化所散发出的独特气息。但由于在一段时间内,我国对城市商业形象的认识还处于一种初级阶段,在定位上盲目效仿国际一线城市的发展轨迹,抛弃了本地区应有特色,丢失个性化准则,错过了最佳的成长阶段和发展机遇。同时,在各自已经形成的城市商业形象的持续性发展管理上,又缺乏系统性、科学性、预判性,往往是今年一套方案,明年全部,又冒出一个全新的想法,没有系统的战略发展规划,造成很多城市的商业形象塑造各自为战,杂乱无章。“千城一面”的城市风格,雷同的商业语言表述,乏味的商圈规划设计成为我国大部分城市,特别是东北地区城市商业形象的诟病。城市商业形象,这个最能展示城市的外在形象和内涵实力的差异化竞争的成功利器,却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城市经营,形象先行;形象塑造,商业支持;商业内涵,文化铸就。”城市特色的商业形象就如同一张亮丽的名片,拥有一个符合自身特点的城市商业形象,往往对城市间综合实力的竞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令城市获得较为丰富的社会资源,吸引更多的投资目光,捕捉更多的发展机会,挖掘出潜在的经济增长要素,从而对城市影响力的大幅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商业形象作为城市形象的灵魂所在,它既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文化基础,同时又为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提供了坚实的保证。深厚的城市商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规范着人们的经济行为、文化行为、道德行为和心理构成。商业形象既是商业文化的表层和风貌,也是中国商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方法。现阶段针对城市商业形象重新塑造的研究,更多还是从商业、经济的传统角度进行探索,难免出现“就事论事”、思路狭隘、孤立片面的弊病,很难跳出原有思维理念的制约,以多元化态度、混感官模式进行研究。本项目针对我国城市商业形象发展状况,以文化创意角度为切入点,并结合已有理论和近年来负责人及项目组成员所做的该项目类型研究成果,力求探索一条符合我国社会特色、人文理念的城市商业形象重构之路。辽宁省很多城市本土文化特点突出,借助其历史符号塑造起鲜明了城市文化形象,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城市的商业形象却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状态,或盲目发展模仿抄袭令自己变成其他城市的复制品,或停滞不前让自己始终停留在原有的已被淘汰的模式下艰难生存。对这些城市的商业形象重构研究不仅关系到东北地区的经济、政治的发展,甚至关乎整个国家的发展方向。以辽宁地区重点城市作为对象研究其商业形象现状,将文化创意引入探索其发展规律,对于辐射至东北地区经济、文化的现代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21世纪是充满创造力的时代,文化创意产业被称为新世纪的朝阳产业。国家在十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让文化的创造力充分释放。当前,国家与国家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已经由过去原有的硬件竞争,逐渐向以文化创意产业为核心的软实力竞争过渡,城市与城市之间原有的经济实力的较量已经逐渐演化成为文化实力的比拼,城市特色形象经营的主导方向已经开始向文化创意产业迅猛靠拢。一座城市所能散发出的独特魅力包括多方面,其中自身拥有的独特文化创意产业,是其它任何竞争城市都无法模仿的。而这种各不相同的文化产业特点,正是城市个异性的所在,也是城市所具有的真正综合实力较量的精髓所在。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创意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为本民族和地区的生存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对城市商业形象重构的研究中,文化创意应与其有着密切的关联。以精神文化作为构筑商业形象的灵魂,以制度文化作为强健商业形象的骨骼,以营销文化作为充实商业文化的血肉,以创意文化塑造商业形象的表层。同时建立商业形象经营的组织机构,构建商业形象经营的经济基础,构筑商业形象经营的核心精神,策划商业形象经营的传播战略。文化创意对在城市商业形象塑造的过程中,文化创意在其中所体现出的作用越来越大,城市文化创意产业与当代城市商业形象重构之间已经相互依存,互相促进,文化创意使城市商业形象充满活力,保持长久旺盛的生命力。

作者:李茉茹肖剑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篇5

内容摘要:文化主题街区现有开发模式已经成为现代文化旅游开发的一种公认模型,但这种范式有一定的局限,一是文化内涵的缺失,二是同质化倾向,三是非可持续性。文章以这种开发模式的产物――四川省成都锦里为例,探讨这类文化主题街区的开发创新点,以期使文化主题街区开发呈现健康、可持续性。

关键词:文化主题街区 范式转移 成都锦里

吴良镛先生在《城市特色美德追求与认知》中提到:“中国的城市,本来都是很具有特色的” 。因此,目前大多数城市都采用以文化为灵魂和支撑点,当地民风民俗为其内涵,打造一种以休闲旅游为气息的旅游方式,通常将这种旅游开发模式的产物称为文化主题街区。

文化主题街区的相关概念

在学术界,与文化主题街区相关的概念除了文化主题街区外,还有文化街区、游憩商业区和主题街区。文化街区又称“文化休闲街区”,一般是基于街道原本的历史文化特点和其城市功能,再赋予一定的文化主题形成的。它主要强调文化是城市旅游的灵魂,不同的文化让城市具有不同的文化风格,而文化风格正是城市的重要标志,也是城市吸引旅游者的驱动力。游憩商业区指城市中以游憩和商业为主的各种设施。游憩商业区这个概念早在1995年就被从国外引入,保继刚在研究深圳华侨城发展模式时开始使用,也由此掀起了国内积极开展城市规划游憩商业区的浪潮。主题街区指依托于特定的文化背景,具备一定的功能,它是商业与旅游的结合,是继主题公园兴起之后的城市旅游方式。

通过了解文化街区、游憩商业区和主题街区概念可以知道,文化是这些休闲区域产生的前提条件,没有文化就没有相关文化街区或者主题街区的存在,它既强调该区域具有一定的文化特色,又体现其旅游特性和主题内涵。然而,我国现有的对于文化主题街区的开发已经形成了一种开发范式,这种模式有其优势,同时也有很多不足之处。

现有文化主题街区开发范式及其缺陷

对于文化主题街区的开发,现阶段主要从物质化开发和非物质化文化开发两个方面入手。物质化开发主要强调文化主题街区外部形态特征的塑造,包括文化主题街区的建筑物和其业态特征。建筑物开发风格应与文化背景相辅相成、形成统一;业态应丰富齐全,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并尽可能成为体现文化主题的物质载体。非物质化文化开发主要是文化主题街区的精神和文化开发,这也是文化主题街区开发的核心。一个没有内在文化的街区开发是不完全的开发,没有生命力、不可持续的开发。那么,非物质化的文化开发要展现给旅游者,使旅游者感受到文化氛围,得到文化体验,这就需要选择一定的物质载体作为其表现形式将文化体现出来。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许多城市都拥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开展城市旅游特别是文化主题街区旅游也就成为其必然选择。例如云南丽江古城四方街,四川成都洛带、锦里、文殊坊等,它们都是以文化作为灵魂,从街区的建筑物和装饰以及街区商铺的业态表现一种复古情怀,力求打造出具有文化主题的仿古街区,以此吸引旅游者。正是由于某些城市文化主题街区的成功打造,从而掀起了国内城市文化主题街区疯狂打造的序幕。

库恩认为,范式就是一种公认的模型。从旅游开发者角度,文化主题街区开发范式就是以文化为卖点,以出售“旅游商品”为追求,营造出一种文化内涵缺失的虚幻情境。但这种范式有以下几点缺陷:

(一)文化内涵的缺失

在文化人类学家看来,文化是一种符号。文化主题街区开发者总是片面地理解文化人类学家的观点,因而,他们特别重视具有符号意义的仿古。但是,究其内里,文化主题街区开发并没有能够准确把握文化的实质,他们为旅游者提供的旅游文化就是一种后的文化外壳。更为严重的是,这种外壳也逐渐转变为现代商业,文化主题街区较多地变成了一条条“购物街”,连符号都逐渐消失在现代商业的喧嚣中。

(二)同质化倾向

同质化是文化内涵缺失的必然结果。文化是多样性的,现代商业所指向的“文化”却是僵化、同质的。因而,当文化主题街区变成“购物街”的时候,虽然新开发者逐渐增多,但它们都陷入了同质化的陷阱。

(三)非可持续性

文化主题街区的旅游寿命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当有限。非持续性主要是两个方面原因造成:一是同质化竞争,二是内涵缺失的文化吸引力的衰减。文化主题街区由于几个“先尝”地方的成功,全国各地都纷纷仿效,竞争就变得愈发激烈。同质化开发使各个文化主题街区特色消失,文化的吸引力逐渐降低,就更加剧了这种竞争。竞争的必然结果就是大部分地方的自然淘汰(中国文化主题街区以至现代旅游业的历史都非常短,持续性发展尚未经过检验)。

正是由于以上诸多问题,使文化主题街区对于宣传营销的依赖性变得特别强烈。文化内涵缺失、同质性与非可持续性的必然结果就是对游客群的争夺,特别是新游客群的开发。本文下面就以文化主题街区开发范式较为成功的成都锦里作为例子,讨论可持续的以文化作为核心体现的范式转移。

文化主题街区成都锦里开发范式转移对策

四川成都锦里是以蜀汉三国文化为支撑,以川西民风民俗为内涵,融合成都特有的休闲文化气氛,打造出川西民俗文化和都市旅游休闲相结合的街区,是文化主题街区开发较为成功的案例,它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都市武候祠古建筑群历史文化保护区内。锦里文化主题街区由许多商店经营者共同组成,而商店经营者以可观的经济收入作为支撑。因此,旅游街决不能被商业街简单的取代,旅游街是一条通过地域、民俗文化的展现满足旅游者游览观赏、娱乐消遣需求的观光街。锦里的外部景观是一条带有浓烈的三国文化和川西民俗风格的休闲观光街,街区有如木马、草船借箭等参与性较强的动态旅游项目,有时还以特色小摊的方式举行民间艺人的展演,但都还不足以表达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据统计,前往锦里的旅游者有四成游客是出于锦里小吃的诱惑,只有一成和不足一成的游客是出于了解巴蜀文化和三国文化。这表明锦里的主要旅游吸引物不是三国巴蜀文化,而是小吃,这从根本上偏离了锦里作为文化主题街区的初衷。

(一)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突出地方旅游特色

锦里是什么?里就是指街道,因而锦里除了体现三国文化与巴蜀文化之外,更重要的就是成都市民文化一个重要的符号代表。锦里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位于成都。作为休闲城市的代表,成都的小吃、游乐之风自古兴盛。但是,在同类型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现有这种简单的、肤浅的文化挖掘是显然不够的,它需要更深入的挖掘,突出其文化内涵,从而实现文化旅游产品的长久吸引力。

(二)提高旅游经营者进入门槛,保证旅游产品质量

文化主题街区旅游产品是文化主题街区的核心产品,旅游产品层次的高低和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效果和文化主题街区的旅游形象,因此,提高旅游经营者进入门槛,保证旅游产品质量是开发工作的重点。

(三)增强参与性旅游项目的开发,增加游客停留时间

参与性体验旅游实质就是亲身体验和感受不同文化背景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动态的旅游。锦里文化主题街区的开发不仅向游客展示静态的文化,也展示了少许体验式和互动式的旅游项目,比如现场表演捏泥人、搭台唱戏等。但目前,锦里动态旅游项目更多的是关注游客是否参与或得到旅游体验,仅从形式上满足了参与性体验旅游的特点,却未能体现出参与性体验旅游的本质特征。比如皮影艺术,锦里体现皮影艺术的影子主要是在旅游商品店中一种静态的展示;而对于皮影艺术这一动态性很强的文化艺术,其展示方式更应该是动态的。因此,体验经济下的动态旅游项目是当今旅游开发的重要方向,它既增强了游客参与体验的兴趣,又增加了游客停留文化主题街区的时间。

参考文献:

1.严国泰,汪瑾.休闲文化街规划建设的思想基础研究[J].规划研究,2009(3)

2.别林娜.对城市旅游主题街区的一点探讨――以成都锦里、文殊坊为例[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5)

3.董芳,杨琴.文化街区开发研究 成都锦里与文殊坊的比较[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8(8)

4.许康,马利亚,黄鹭红.体验经济下的民俗消费场所――以成都锦里为例浅析旅游观光式商业步行街设计[J].工业建筑,2008

5.唐晔.探寻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新途径――以成都“武候祠-锦里巷”的保护开发为例[J].重庆建筑,2007(1)

6.李晶晶,邢千,卓彦斌.锦里古街对川西民间建筑文化的传承[J].古建园林技术,2008(2)

篇6

一、从中外商业银行文化差异角度看重塑我国商业银行文化的必要性

(一)商业银行文化的内涵。商业银行文化是指商业银行在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业务等金融活动中,商业银行全体员工共同营造、认可和遵守的企业精神、价值观念、行为规范、行风行貌,以及商业银行在长期金融服务实践中所折射出来的企业形象和特色。商业银行文化的灵魂则是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反映了商业银行文化的价值观念、精神世界、文化品位、气质个性,包括企业精神、经营哲学、经营信条和经营宗旨等。从银行文化的本源看,银行文化实质上是人类一切有意识的银行活动及其结果,即一切银行活动的“人化”都构成银行文化。可以说,一个银行的银行文化也就是该银行的文化历史积淀,是该银行历史上所有活动的文化积累。也就是说,银行文化是一种现实存在,任何银行都存在银行文化。即使不主动构建银行文化,银行文化也存在于银行当中,只不过这样的银行文化可能是各种文化因素的杂乱丛生。如果一个银行不主动构建完善的银行文化,可能出现的可怕情况是,银行文化中存在的消极因素和糟粕部分会产生比积极因素更大的作用,严重的将完全抵消积极因素的作用。银行文化对银行的作用取决于银行文化本身,只有完善的银行文化,才可以通过银行文化的导向、激励、凝聚和约束功能对银行经营发挥积极作用。因此,完善的银行文化必须主动构建,只有通过正确的途径构建,并经过长期悉心培育的银行文化,才能够成为完善的银行文化,并发挥积极的作用。成功构建银行文化,就要发扬银行文化的积极因素,抛弃银行文化的消极因素和糟粕部分。

(二)中外商业银行文化比较。我国一开始的商业银行文化是以政府为主导、以计划为导向的银行企业文化。这种文化下,政府既是银行信用担保的基础,也是聚集社会资源的工具。银行产品是通过政府指令进行信贷配给,组织中的个人也得听任政府的指令被动地行为。改革后的国内银行尽管开始向市场主导方向转变,但由于旧有企业文化的阴影,与其他国有企业一样,高层管理者利益最大化可能会成为国内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主导。这种文化既表现为高度专业化的商业银行人事任命非市场化,表现为大批行政干部调入商业银行来分享国内银行改革的成果,严重地削弱现代金融企业的管理水平;也表现为出台一系列奇形怪状的制度、政策、法规,让高层管理利益最大化。这样,不仅使得国内一些银行成为“一人银行”,也让商业银行员工成为被动的改革接受者。相比较而言,国外商业银行则注重以人为本,客户至上,寻求创新,而且往往以其独特的经营理念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世界排名总体第一的美国花旗银行,其商业银行文化就明确提出“以人为本、客户至上”为灵魂,而且花旗银行还深信卓越商业银行文化所产生的“文化生产力”是其取得长盛不衰奇迹的关键。

二、如何重塑我国商业银行文化

要重塑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商业银行上下必须形成共识,而这种共识,不仅体现在每一个员工的一言一行,而且还要贯穿于全行各项工作的始终,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顺利开展。

(一)提出清晰的商业银行文化内涵

1、对待客户:向客户提供卓越和完整的客户服务。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赢得客户是银行一切工作的根本。如果不考虑银行是否应该选择所服务的客户这种商业伦理问题,银行具备吸引所有客户的卓越和完整的客户服务能力肯定比没有这种能力要好。银行之间的竞争手段多种多样,银行通过提供优于对手的产品和服务,使购买者在众多的银行产品和服务中选择本银行的产品和服务,这种通过客户选择银行间接实现银行最终选择客户的方式,不失为一种银行竞争的至高策略。

2、对待员工:制定奖罚分明的员工激励约束机制。理论上讲,合理的员工激励约束机制应该是银行员工薪酬与其对银行的贡献匹配。任何银行员工,不管是董事长,还是基层员工,对银行的贡献程度取决于其是否尽职履行相应的岗位职责。因此,制定奖罚分明的员工激励约束机制,需要银行树立尊重员工的“以人为本”理念,这也是银行依靠员工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

3、对待社会:倡导重视环境保护的理念。为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应倡导并落实重视环境保护的理念:坚信政府、企业和个人对保持社会持续发展有重大影响;追求经济发展和健康环境的统一;重大业务要确保对环境的有害影响最小;支持世界各地与环境有关的科学研究,支持环保、循环应用和生态规划项目,也支持员工作为志愿者参加这些项目。

(二)将银行经营理念转变为经营行为的业务原则。完善的银行企业文化,通过提出合适的经营理念,并在日常经营中落实来促进银行的持续发展。如果银行实际业务操作与银行文化所倡导的经营理念不一致,甚至背道而驰,那么不管这些理念听起来有多么美好、多么动人,银行文化的实际效果肯定会不尽如人意。企业文化的务实可行,在于通过以下操作性强的业务原则,将企业文化的“虚”转变为日常经营行为的“实”。

1、有效高效的业务运作。有效高效的业务运作指重视业务运作的有效性和高效率。有效性强调做正确的事,高效率重视正确地做事。银行要做到在每项业务的各个环节有效高效地运作,就必须尽可能地简化业务流程,省略不必要和不合理的环节,避免做没有效果的事情。同时,员工能够在严守制度规定基础上,尽可能自觉提高办理具体业务的速度尤为关键。

2、资本充足和流动。银行提出资本充足和流动的经营理念,表明银行重视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管理。资本充足和流动对银行资本管理相关业务的指导十分明确,既可以作为银行资本管理的一个目标,也可以成为资本管理业务的一个行为准则。

篇7

[关键词] 中国大片 商业包装E神内涵

近几年,国产电影在商业化大道上高歌猛进,从亿元投资明星打造,到主流媒体舆论宣传,营销手段日益娴熟,但形式上的繁华掩不住内涵的贫乏,国产大片的“内虚”饱受影迷的诟病,大片的商业包装和精神内涵的得失成为人们争论的话题。

一、中国大片及其商业包装的历程

电影“大片”,一般是指制作成本高、票房收入高的电影。其内容多以亲情、爱情、生命为主题,除不言而喻的商业目的外,还具有宏大的场面、真实感人的情节,能潜移默化地引导观众珍惜生命和亲情,追求爱情,积极向上。

“商业包装”就是用商业手段和模式对文化项目进行鲜丽的包装和强势的宣传,直到出售。“大片”包含大资金投入,大场面奇观,高科技制作,大明星出场,大宣传策略等商业特征。商业包装是以裸的商业目的驱动为前提的,目标是票房收入,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变得无关紧要。

新世纪以来的中国电影借鉴国外大片经验,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改变了操作投资格局,铿锵有力地进入“大片时代”,超过几千万元人民币的电影制作,已成为市场接受的主导对象。

2002年12月14日,《英雄》在人民大会堂首映,中国式商业大片由此启动。与成熟的传统电影相比,《英雄》学习了好莱坞影片大制作的包装技术,表现出鲜活的艺术性和商业包装性。梁朝伟、李连杰、张曼玉等巨星阵容强大,拍摄过程严格保密,宣传策略计划周详,首映宣传遍布全国各大城市……中国电影发行第一次进行了纯粹商业化的运作,并走上了国际化的道路。

此后几年间国内大片群起,《十面埋伏》、《无极》、《夜宴》相继登场,《满城尽带黄金甲》、《投名状》、《集结号》、《赤壁》接踵而至。

大片的商业包装取得了票房成功。《英雄》投资3000万美元,国内票房达2.5亿元人民币;《十面埋伏》投资2.2亿元人民币,国内票房1.5亿元人民币《无极》由中、美、日、韩四国联合投资3500万美元,国内票房超过2亿元人民币《夜宴》投资1500万美元,前10个月票房近1.4亿人民币《满城尽带黄金甲》国内票房突破2.4亿元人民币。至2007年,中国电影票房达到33.27亿元,国产影片票房为18.01亿元,连续5年超过进口影片。2008年7月,《赤壁》在众目期待中上映,月底票房已突破2.6亿元。

中国大片色彩绚丽,场景恢宏,风景绝美,服饰华丽,大片中展示出来的中华盛世,辉煌文明,对当今西方主流文化形成反冲,也让世人领略到中华文明的浑厚底蕴。几年来,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等中国导演掌握了商业大片的筹资运作、国内宣传、海外推销等本领,又从观众的反馈中修改不足,不断探索以迎合市场。

二、大片形式的浮华与精神内涵的缺失

大片的票房风光无限,但多数大片遭遇了观众与专家的质疑与批评:“《英雄》单薄得像一张纸,《无极》得像一场梦,《夜宴》俗气得像一顿晚饭”。“大肆炒作的商业片鼓涨了导演明星们的腰包,绚丽浮华遮盖不住思想内涵的贫乏”。甚至有网友评价许多大片是“花钱拍了一堆垃圾”。

影评人王文宾尖锐地指出,题材单一化、审美统一化、故事幼稚化,是中国国产大片的“三大综合症”,显示了整个电影市场题材的单一及电影编剧想象力的整体匮乏。《夜宴》改编自《哈姆雷特》;《黄金甲》改编自《雷雨》;《英雄》的画面和音乐虽然优美,但情节单调苍白,“王道”使人摸不着头脑,观众感觉故事牵强;吴宇森的《赤壁》被认为是好莱坞电影元素强行植入,“血腥”、“香艳”、“搞笑”众要素逐一具备,电影精彩但不经典。电影冗长的战前铺垫、游离子故事之外的枝蔓情节、虚假的战船和电脑特技、演员生硬蹩脚的港台腔调,使观众熟知的三国故得晦涩矫情,看后难有心灵震撼和经久的精神享受。

纵观历年的世界优秀影片都是内涵和场景并重,首先征服人们的心灵、启迪人们的精神再辅之以壮观的场景和细腻的描绘。《辛德勒的名单》把对残暴纳粹的控诉、人间可贵真情演绎得淋漓尽致;《勇敢的心》取自苏格兰的民族英雄故事,其反抗侵略暴虐赞颂自由正义的深刻内涵和精彩壮观的战争场景成为后来古装战争片的样板:《角斗士》在写实的悲壮场景里生动诠释了亲情与卑劣、奴隶与专制的喋血抗争。而我们的大片《英雄》、《无极》除了表面模仿飞弩满天、铠甲晃眼的场景,拿不出电影作为文化精神食粮反映思想的深功夫。能投入那么多的资金搞服装、道具和特技,完全可以在剧本、故事情节方面多下功夫。

中国大片在表现审美精神和人文情怀上多显得模糊不清。如影片《黄金甲》中多处十分露骨地塑造了皇帝的威严,暴力的臣服,还有父亲打死亲生儿子、兄弟夫妻残杀的场面。电影《赤壁》中没有表现刘、关、张等人之间的情义深厚,反而出现了一些搞怪的镜头:关羽当上业余私塾先生,张飞狂练书法,刘备时时不忘编草鞋,诸葛亮为马接生。人物彼此情感模糊,整体上并不动人。吴宇森声称要把《赤壁》拍成一部励志片,而观众却看到了无厘头地搞笑,人物形象的错位,号称史诗大片的《赤壁》几乎拍成了一部轻喜剧,观众看罢并未受到心灵的震撼和生命的启迪。

在模仿好莱坞大片的艺术风格方面,《赤壁》可谓登峰造极,但只能说是得其形而弃其神,丢弃了自己的精神传统,模糊了自己的灵魂内涵。相比之下,《投名状》、《集结号》等个别影片在获得可观票房的同时,在思想内涵上赢得了众多挑剔观众和影视专家的褒扬。

三、打造经典国产大片之路

笔者认为,票房高不等于影片好看和经典,真正的经典之作产生于优秀的剧本、剧组的精彩演绎和有效的宣传营销,影片成功主要体现在精神内涵和艺术成就上。中国电影大片要批判,更要建设,只有坚持商业包装和精神内涵并重,商业电影才会凤凰涅、浴火重生。

世界的优秀影片,往往具有两个特点:

1、形神俱备,震撼心灵

优秀的史诗电影往往能通过特定历史时期发生的故事表达人类情感,以感性画面引发观众理性思考并产生心灵的震撼。商业包装可谓史诗电影之“形”,精神内涵才是史诗电影之“魂”,场面和动作只有与人物命运有机结合,才能成为艺术。国外的许多史诗影片都能让人感觉到人物和历史的灵魂《勇敢的心》中威廉华莱士在受尽折磨之后使劲全身力气喊出的那句“freedom”《斯巴达克斯》中斯巴达克斯的妻子抱着刚刚出生的孩子与钉在十字架上的斯巴达克斯生离死 别……总之,这些经典史诗片中有很多场面深深打动观众,让他们体会到难以言传的艺术魅力。

2、印象深刻,重复观看

经典的史诗片,往往展现出经久的艺术魅力,其中很多镜头让人终生难忘。好莱坞电影工业的研究者们认为,一部电影的好坏,最重要的一条标准就是看观众重复观看次数的多少。《辛德勒的名单》不仅让不同肤色的人们泪流满面、心灵震撼,还争相购光碟珍藏:《勇敢的心》让人对本来遥远陌生的苏格兰民族产生敬意《星球大战》、《终结者》、《黑客帝国》、《指环王》、《侏罗纪公园》等科幻或神话的娱乐片,因其前瞻性的思维、独有的原创魅力让全球的影迷翘首期盼,以至续集层出不尽。

反观国产大片往往只震动不感动。《赤壁》徒有史诗电影之外形,而缺乏史诗电影之灵魂。影片重资营造了一次豪华的视听盛宴,音画效果好但精神内涵不足《无极》、《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影片,依靠众明星的名声和媒体的宣传炒作让亿万观众慷慨解囊,但华光艳服下难有多少心灵的共鸣和情感的回味,很少有影片人们愿意再看第二遍。

目前国产的商业大片似乎过于重视影片的表现形式,忽略了精神内容,造成浮华背后内涵缺失。相比之下,一些小投入电影多贴近现实,情感真实而富有感染力。如《疯狂的石头》、《东京审判》、《落叶归根》等。

国产电影不能一味地模仿西方,要有自己的民族个性和形式创新。可以挖掘两千多年来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在丰厚的历史背景下展现人物的命运和悲喜情仇;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商业文明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电影更具中国特色,又不缺乏现代元素。

电影题材可以进一步拓宽,并非只有历史故事是波涛汹涌的。目前大片多为历史和武打题材,现实题材的影片几乎为零,这使影片在反映时代生活方面缺乏力度。时代在发展,观众的审美在提高,市场需要既叫座又叫好的影片。

篇8

关键词:商业文化品牌市场定位影响

一、商业文化的概念和内容

所谓的商业文化,是在商品交换开始出现的时候而出现的,属于社会文化现象之一。我国的社会主义商业文化是对我国古代商业文化的继承以及发展,它由商业企业管理学以及文化综合发展而来,当中同时也夹杂了心理学、伦理学以及社会学多门学科知识,是一门边缘性和综合性的学科。商业文化由“商业精神文化”、“商品文化”、“品牌、商号、商标文化”、“营销文化”、“商业伦理文化”、“商业环境文化”六个方面组成。第一,商业精神文化指的是企业或者个人在商业实践当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境界、精神风貌以及价值观念。商业精神文化是一种可贵的精神财富。它可以通过企业的口号、规则或者信念来表现。它的意义体现在能够增强企业工作人员的团结精神以及智慧,增内容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我国商业的日渐繁荣,企业的营销也从注重商品本身转向与注重企业品牌本身的经营,侧面反映出企业对于自己品牌市场定位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一个企业的品牌市场定位对于其市场份额的稳定至关重要。与此同时,企业的商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更是不可或缺,企业文化不仅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所在,而且企业文化能够增强企业活力,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是企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而且,通过研究发现商业文化与企业品牌市场定位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影响作用。笔者希望通过本文对两者关系的探讨和研究能够得出两者之间存在的影响作用,以加深对企业商业文化以及企业品牌市场定位的理解和运用,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关键词:商业文化品牌市场定位影响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第二,商品文化指的是企业商品当中所表现或者含有的文化韵味。无论是通过商品的外观还是商品的名称来表现,还是通过商品的包装抑或商品的质量来表现其含有的文化韵味,都会给商品带来与众不同的文化气息。第三,品牌、商号以及商标文化是指其中所包含的文化意识。例如美好的色彩以及文字当中所寄寓和包含的美好象征以及愿望。第四,营销文化是指企业营销当中的营销意识以及商业哲学文化。更为具体来说就是企业营销过程当中所涉及到的广告艺术、柜台艺术、橱窗艺术以及展销艺术等。营销当中这些方面做得完善,就会大大提高顾客对企业的良好印象。第五,商业伦理文化是指在一般的商业活动当中企业员工体现出来的对于客户的关心和责任心在商品之上。相对于商品来说,客户更为重要和值得尊重、关心。第六,商业环境文化可以分为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宏观上的商业环境的内容包含城市当中的商业设施和建筑以及社会上能够对企业的商业活动产生影响的环境氛围,另一方面从微观方面来说的商业环境指的是企业的门面设计水平、商品的价格以及展示合理程度以及企业的硬件设备所提供的服务质量等问题。当前,我国的商业文化正在走向健全和完善。先前僵硬的、机械的甚至是命令式的管理已经和当前企业的发展格格不入,现在的企业更需要的是以尊重员工、激励员工以及培养员工作为核心的企业文化,融洽的内部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够发挥出其潜在的发展力量,也正是基于这一点,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都十分的重视自身企业文化建设。然而,纵观全局,我国商业文化的发展脚步依然跟不上当前经济发展的速度。因为商业文化建设并非易事,其不仅涵盖了企业的群体意识和管理方式,还包括了企业的经营理念以及道德规范等各方面的内容。所以企业商业文化的建设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二、品牌市场定位概念及方法

(一)品牌市场定位的概念

本文所说的品牌市场定位并非单单指企业品牌的口号以及企业品牌的形象定位,在很大程度上还具体包括着企业对于企业价值和产品价值的建立所付出的奋斗。它是指在目标顾客心目当中寻求和确定最佳位置而设计产品和经营特色的活动。具有灵活性、主动性、竞争性、战略性、差异性以及心灵双向沟通的特点。实现步骤具体来说,首先需要企业将一个具有很大潜力的市场,当作自己的目标市场;其次,企业需要通过调查研究深入了解该目标市场当中的消费者对于商品的需求量以及对于商品的期望值,另外,企业应该通过一系列的努力工作能够发现自己的对手企业存在的危机以及薄弱之处;与此同时企业应对于自身的竞争力以及市场占有率进行预估,而且将自身与对手企业作比较,总结自身优势所在以及劣势所在;最后,依据企业品牌市场地位的具体因素,通过一系列的企业行动,例如促销活动、提升企业公众形象等,进行企业品牌市场定位,使得企业价值得到大幅度提升。

(二)品牌市场定位的方法

品牌市场定位的方法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以下五种方法:第一,依据企业商品品牌的属性以及利益进行定位,企业商品的消费者能够通过消费经历对该企业商品的属性以及其在消费过程当中的内心感受对企业商品进行定位。第二,依据企业商品品牌的档次进行定位,企业的商品能够通过跟其较为相似的商品进行类比或者比较,以此来对该商品进行定位,这种定位方式也会使得大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例如将我国的中关村定位为中国的硅谷,将上海定位为东方的巴黎。第三,依据企业商品的用途以及商品的功能进行定位,这种定位方法能够比较直观地将商品的作用呈献给消费者,例如加多宝凉茶定位成喝了不上火的凉茶。第四,依据企业商品的使用者进行定位,香奈儿5号定位成女人的香水、难忘的香水。金利来服装则定位成充满魅力的男人专属的服装。第五,依据企业商品的竞争进行定位,企业的商品能够通过与自身相关的商品竞争对比来定位,以便更容易进入社会大众的视野。例如裂帛将自己品牌的服装定位成本真、释放、理想主义的表述,向内行走,不是时尚,喜欢边缘,神秘,原创,不仅仅是服饰,是文化,是态度,是勇气。重点在于其对自己的定位是“不是时尚”,这一点非常吸引大众的眼光。

三、商业文化对品牌市场定位的影响

商业文化和企业商品商业文化与企业商品的品牌市场定位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而且商业文化在很多方面都对品牌市场定位产生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商业文化对于品牌市场定位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商业文化提升市场对品牌定位的认可度

现在竞争激烈的商业领域,企业商品的商业文化如果不能够带给市场以及消费者大的吸引力以及冲击力,那么该企业的商品也就很难吸引市场的目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就会失败。一个企业独具特色的商业文化能够给企业商品带来独特化的品牌市场定位,与其他同类产品相似却不相同,在共性的基础之上有自己的个性所在。商业文化能够使这种新颖的、独一无二的企业商品的品牌市场更容易被市场以及消费者认可。因为众所周知,企业品牌的背后是企业商业文化,市场上各式各样的企业商品品牌市场定位的背后是不同的商业文化。商业文化如果具有独特的文化意蕴,针对不同群体的消费者所拥有的共同的特点发掘当中的文化内涵,通过商业文化的营销,着重通过商业文化对外宣传企业商品的人文创意以及独特的审美视觉能够博得消费者的信赖以及对该企业商品加以信任,该企业商品的品牌市场定位就会被市场以及消费者接受和认可。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的刺激消费者的兴趣所在,促进其购买行为的发生以及持续。

(二)商业文化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市场价值判断

商业文化是商品内在文化的外在展现,消费者通过对企业商品商业文化的了解能够更为全面和迅速地了解企业商品,如果在消费者接触商业文化的过程当中得到某种程度上面的情感共鸣以及内在文化价值吸引,那么消费者对该企业商品品牌的市场价值判断就会出现提高的倾向,从而也将进一步提高此种商品的品牌市场定位。相反地,如果消费者在对企业商业文化了解的过程当中感觉到了不适或者价值观念出现冲突就会对此种商品的市场价值判断出现偏低的现象,进而降低此种商品的品牌市场定位。很多企业都意识到这一特点,所以很多企业在对消费者进行宣传的时候往往通过一定的商业文化手段,在针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情感价值进行调查和研究的前提下,选择能够影响消费者价值判断的商业文化进行商品市场宣传和营销,调动和引导消费者对该企业商品的市场价值给出更高的定位,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面提高了企业商品的品牌市场定位,对其发展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世界品牌当中通过商业文化来影响消费者对其品牌市场价值判断产生影响的例子非常常见,雪碧饮品以“服从你的渴望”为标语以及耐克运动鞋的商业文化“只管去做”,都采取了直接呼吁的方式引起消费者情感共鸣的的方式,《读者》的商业文化是选择《读者》也就选择了一类优秀文化,一种新的视线,一位人生好友,这种商业文化能够达到的目的可想而知,会给消费者对其的市场价值判断带来很大的影响作用。

(三)商业文化能够提升企业商品品牌市场定位

商业文化是企业商品文化内涵的体现,企业商品品牌通过商业文化能够传达出其所独具一格的魅力,展现企业商品品牌与众不同的品位以及内涵。企业商品的科学技术含量、人文道德理念、文化价值观念等都能够通过商业文化向市场以及消费者显现。这种显现会在无形当中将该企业商品的品牌市场定位提到新的高度,能够通过一种平衡美感的形成,建立起市场大众的心智模式。不仅如此,还能够进一步引导社会市场的商品愿景以及启发市场的联想,这样就会让企业商品品牌市场定位在某种高度,这种高度有其固守的消费者群体,而这群消费者就会给企业商品品牌提供很好的市场需求方面的支持。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通过进一步的调整和发展,企业商品的品牌市场定位就能够成为这个层次消费者的一种消费象征,让消费者能够在消费的同时感受到其包含的商业文化的内涵和品位。长期以往,商业文化对企业商品品牌市场定位的影响会根深蒂固,这种市场定位会形成市场共识,对于企业来说无疑是一种无形的财富。例如我们大家所熟知的劳斯莱斯汽车将自己的品牌市场定位为“皇家贵族间的坐骑”,这也在社会上达成了共识,这与其商业文化所透露出来的高端文化以及贵族文化紧密相连。类似的例子非常多,例如劲霸男装的广告词“斗争!成就男人!”将自己的企业商品的品牌定位到固定群体奋斗的男人以及能够做出成绩的男人,索尼电子通讯设备以“永不步人后尘,披荆斩棘创无人问津的新领域”的商业文化提高自己企业商品的品牌市场地位,现已经成为全球驰名的创新领先品牌。

(四)商业文化的不断发展带动和辅助品牌市场定位的改变

众所周知,商业文化随着社会发展以及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也在相应的发展当中。与之对应的企业商品的品牌市场定位也需要随着市场的改变而不断地调整和改变。当然,除了这些原因,一些国家政策的变化或者社会环境的变化都会导致商业文化的更新换代。如果一家企业商品重新进行品牌市场定位的时候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例如导致部分消费者的忠诚度下降甚至更为严重的是导致市场定位错误而引发企业濒临破产的悲剧,李宁在奥运会后将自己品牌的目标人群定位到九零后网络一代,这种错误的定位就导致了当前李宁产品的节节败退。但是通过商业文化的发展和变化来带动和辅助品牌市场定位的时候就会大大降低原本的高风险系数。因为商业文化随着社会和市场的变动而及时的转变,通过其对市场和消费者进行新的文化内涵传输的前提下,让消费者感受到商业文化变化中自己所获利的结果,很大程度上市场和消费者会在无形当中对该企业商品的品牌市场定位发生转变,起到循序渐进的效果。通过这种方式企业商品的品牌市场定位的改变就会容易许多,也更易被市场和消费者接受,同时让企业获得巨大成功。七匹狼集团发展初期,只进行男装的专门生产,在其品牌获得市场认同的同时,七匹狼集团的经营范围扩展到了皮具、茶叶以及酒业等多个领域,成功地创建了“倡导男士族群新文化”的七匹狼品牌个性,在男性消费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四、基于商业文化的品牌市场定位策略

(一)品牌市场定位要根据商业文化核心价值展开

当前我国的企业商品的品牌市场定位当中最大的缺失之一就是没有根据商业文化核心价值展开。众所周知,企业商品的品牌市场定位与其在市场上的价值所在息息相关,而商业文化的核心价值同样是企业商品品牌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文化核心价值对于消费者对其品牌的个性化和独特化的识别十分有帮助。商业文化核心价值包含四个方面:一是诚信之道。诚信是人立世的标准,所谓诚信即是诚实守信,品牌市场定位依据不同质的商业文化展开就会取得不同的结果。例如三鹿奶粉事件带给市场的影响依旧是人心惶惶。二是和合之道。平时所说的“和为贵”即倡导和睦与和谐的态度是商业人际关系不可或缺的。商业当中的恶性竞争会给社会以及市场带来很大的损失。三是仁恕之道。如果企业和市场当中各个流程和环节做到商业文化核心价值的仁恕之道,双赢甚至多赢的局面就会常常出现,会让品牌市场定位在此指导下更为顺利地展开。四是美情之道。企业商品的包装、店面的布局以及营销的风格方式等都是商品品牌市场定位的侧面显现,对于消费者的服务展现美情之道,零距离服务、微笑服务以及贴切的售后服务都是其商业文化的体现。有些企业对此重视不足,盲目进行规模扩展和市场竞争,追赶潮流的同时忽视处理好商业文化与品牌市场定位的关系,可能会取得短暂的成功,但是这样的成功也是昙花一现,转瞬即逝。“银沙”、“蒙妮莎”等服装品牌的失败案例就是证明。商业文化的核心价值帮助其获得市场和消费者的支持与青睐是其不竭的动力,能够让企业具备更强劲的竞争力。

(二)在商业文化的基础上创建企业的品牌文化

纵观当下商业界的剧烈竞争,不仅仅是企业商品及其附加值服务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更是其企业商品所依附的体制竞争、管理竞争以及商业文化的竞争。企业商品的特有品牌要能够将企业先进的文化理念以及其内在融合的传统文化理念充分地体现出来,倘若有所欠缺,就会导致企业商品的品牌市场定位缺乏生命力,难以取得后续的成功。与此同时,没有企业品牌文化的商业品牌由于欠缺文化品位,得到消费者和市场青睐的机会也会更小。由此可见在商业文化的基础之上创建企业的品牌文化,对于企业商品的品牌市场定位至关重要。创建企业的品牌文化首先需要企业在市场和消费者当中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例如品牌的名称以及商标的设计要与商业文化当中的文化内涵和典故融合到一起;其次其市场营内容要富含商业文化内涵,例如广告宣传的内容以及形式要建立在商业文化的基础之上,通过这种营销模式能够为该企业商品在市场上成功形成独特的营销文化;再次是进一步形成先进的文化理念。这种理念会引领整个企业走向更为宽广的市场。例如盼盼防盗门的市场经营口号“盼盼到家,安居乐业”被人津津乐道;建设银行的广告词“善建者行”富含哲理,提炼自老子《道德经》“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一句,这句话在结合其商业文化的同时,既弘扬了中国文化,又与建设银行的品牌结合到一起,将建设银行上升到一个更富有文化底蕴的品牌市场定位上,引起更多消费者的兴趣和注意力。

(三)将商业文化与传统民族文化融合而明确品牌市场定位

全世界各个国家的主流商业文化都不同,但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家企业其商业文化如果和传统的民族文化相融合,就会在很大程度上获得长足的文化保障,也为该企业商品品牌的市场定位增加了成功的砝码。因为一家吸收和借鉴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企业,会使其产品的附加值大大增加,从而使得商品在市场上面的竞争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很多著名的企业也是深谙其道,将这个特点利用的很好。例如无锡的“红豆”服装品牌就是借鉴了唐朝的著名诗人王维的名作《红豆》,这首脍炙人口的五言绝句已经深入人心,“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所以“红豆”这个品牌所融合的传统文化色彩十分浓厚;山东省兰陵集团的郁金香酒则巧妙地采取了关于李白的典故和诗作“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得益于融合传统民族文化的市场定位,兰陵美酒广为流传。很多企业都采用了商业文化与传统民族文化融合,以此明确自己品牌市场定位,这种品牌市场定位的方式也让它们拥有了足够的传统文化保障,有了更多的机会代表民族走向世界。

结论

商业文化是以不断发展和更新的文化基点而更改变化的,商业文化能够对当前整个社会当中人们的消费文化观念以及消费理念都起到很大引导作用。也正是基于商业文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面对消费者的消费理念有控制的作用,所以企业商品品牌市场定位应该更多地从中获取信息,这关乎到整个企业商品的品牌市场定位的成功与否,商业文化对品牌市场定位的影响可见一斑。最好的方式就是品牌市场定位要根据商业文化核心价值展开、并在已经建立的商业文化基础上创建企业的品牌文化以及将商业文化与传统民族文化融合精确品牌市场定位等措施的开展,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商业文化对企业商品品牌定位的积极作用。但是,如何让商业文化更好地为品牌市场定位服务,让企业获得更大的成功,还需要在今后进行更多的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徐艳.论企业文化对组织绩效的传动影响[J].商业经济研究,2015(9)

2.蒙玉玲,李瑞华.论品牌文化定位战略[J].商业时代,2006(12)

3.张焱,张锐.品牌生态管理:21世纪品牌管理的新趋势[J].财贸研究,2003(2)

4.叶明海.品牌创新与品牌营销[M].人民出版社,2001

5.王新新.品牌定位不是产品定位[J].企业研究,2007(3)

6.周朝琦,侯龙文.品牌经营[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7.乔春洋.品牌定位[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2)

8.邹统钎.论企业品牌市场定位[J].企业研究,2009(6)

9.刘高安.品牌定位的思考逻辑[J].现代商业,2005(3)

10.袁俊.企业品牌战略和品牌建设[J].质量春秋,2007(3)

篇9

[关键词] 商业插画 艺术性 商业性 互动关系

商业插画是一种功能性的绘画,使用的范畴被限定在相关书籍、出版物甚至更广泛的艺术设计各门类中,插画更多的是对书籍或期刊内容的形象阐释与表现与文字的配合编排,实现以图释文、以图称文的图文并茂、相得益彰的效果。按插画的承载媒介来分,可以分三类:印刷传播媒体,影视传播媒体和网络传播媒体。通过上述插画形式,可以看出视觉传达中的一部分就是商业插画,在视觉传达中拥有自己的空间,这个空间是商业、艺术、及社会赋予的。它不再是一种艺术形式,而是传播信息、服务社会的一种商业化的视觉传达分子。

一、插画艺术给商业注入文化内涵

插画可以体现一个时代的文化,同样可以运用在商业领域,注入文化内涵的同时得到商业利润。插画具有自己的发展史,曾经的艺术家比亚兹莱曾为《阿瑟王之死》及《莎乐美》等多部红极一时的作品画过插图,有很好的观众群,甚至其优美的插画设计影响了那各时代的设计风格,其插画作品中的服饰、服装带来了现实生活中的追捧与痴迷。可见插画艺术通过设计师的创作与设计在保留了独特的艺术语境的同时,又给商业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插画艺术的丰富表现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层分析。

1.商业插画的艺术表现形式

商业插画之所以迷人,是因为它在满足商业需求的同时充满了艺术魅力。

传统的商业插画以平面绘制的形式出现。例如过去家喻户晓的小人书,其中使用最多的是用传统中国画中的白描手法进行绘制,线条优雅,形体流畅,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视觉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当然还有一些手法,例如国画中的晕染与水墨效果,时而粗狂写意,时而活灵活现,整整影响着一个时代人的审美趣味,陪伴着众多孩子的成长。

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关领域的艺术形式开始影响插画的表现语言。例如,插画采用写实的效果,甚至采用摄影手段;例如曾经风靡一时的电视连环画《机器猫》就将电视剧中的影像截取下来作为插画的表现语言。还有一些具象的形式表现语言,例如,有些插画采用些是素描的手法,充满艺术表现力,同时又给人以现实意义的审美享受。

总之,插画为迎合商业市场的前景与需要,写实与抽象相互协调,相互结合,在视觉表现有所改变以摄影写实为重的表现方法。

2.插画艺术成功融入商业市场

商业插画应该算是插画艺术中最商业的一种。同时也是最大众、最实用的一种。插画艺术若想成功融入商业市场为商家所运用,为消费者所青睐,就必须在艺术表现力与商业销售寻求平衡,既要保持插画艺术的艺术本色又要满足商业的实用目的,是商品广告活动的辅助,参与商业的而又不是商业。

一般商业插画可分为广告商业插画、卡通吉祥物设计、出版物插图与影视游戏美术设计四类。从古至今都活跃在我们身边不乏它的身影,这让商业插画的形式在群众中得到普及以及大量使用,并且得到群众的认可,成功的融入了商业市场。商业插画已经从插画艺术中成长起来,并逐步形成的自己的风格及特点,即商业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二、商业模式中插画艺术的发展

插画艺术近两年在我国发展的十分迅速,尤其是在如今的商业大环境中,各方面的条件都在推动插画艺术的发展。商业插画也不是只以画面的形式出现了,而是往多元化发展。很多家居饰品的原型就是插画角色。如现在瓷杯子很多上面都印着插画人物,有的更甚之直接做成插画角色的外形来吸引消费者。具有装饰作用的餐具,可爱的存钱罐,笔筒,储物盒,男士的烟灰缸,台灯等等等等的设计都可以在插画中找到原型。插画已经涉及越来越多的方面,在商业模式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1.商业大环境成就了一些前沿工作室及插画师

目前我国的商大打环境还不足于开大型的插画公司,如果是工作室性质的话会更有利可图。1999年,王东晟创建了中国第一个“英雄门商业插画工作室”。后来,他们又开创了“中国插画师联盟”,一个插画从业者与爱好者的交流平台。现在我国开始加强了对版权的重视,商业插画的需求也会大幅度的提升。商业插画师应该会成为自由而富足的职业并逐步形成一种规范的行业。

2.商业插画的现状展望未来

和商业插画大国相比,本土插画的现状是:(1)文化和商业的转换太慢。(2)社会认知度不够。(3)后备人才储备不足。虽然我们现在还有不足之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行业的进步,我们的插画业会逐步发展的更加规范,更加专业,也会有很多专业的队伍来满足市场的需求。面对这些,我们首先要有成熟的插画市场,其次要有完善的运作机制,再次要有一套符合商业插画发展的商业规范。使插画有广泛使用的空间。

总之,良好的商业互动关系既可以谋取高额的经济利润,又可以成为更好的理解艺术的视域。艺术与商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商业插画中表现为相辅相承,的。商业插画有别与绘画艺术,但他们确产生着同样的结果。商业插画从绘画艺术分支而来,它有着绘画艺术的某些特征,却又比绘画艺术更有实用价值。商业插画是商业与艺术找寻到的结合点,当实质性的商业行为注入了艺术性的文化元素它就产生的高额的经济利润。商业使艺术有了经济价值,艺术令商业有了文化内涵。在人们追求精神享受的社会中,这种互动关系下的商业插画刺激了人们的审美视觉,更刺激了人们的消费行为。所以商业插画中,艺术与商业的互动关系就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

注释:① 匿名:《关于插画市场的一个行业准则!》,《13CG插画家》,2007-4-15 0:19:50

参考文献:

[1]匿名:《商业插画:一个未来的职业》,《新闻周刊》,2003年06月20日

[2]匿名:《商业插画――艺术与商业之子》,《美术报》,2008-01-12

篇10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要素的素质差别分析。

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素,一般认为包括制度、文化、经营战略、技术等方面。作为商业银行特别是股份制商业银行,要提升核心竞争力,首先应该分析处在市场竞争中的各商业银行之间核心竞争力要素的素质差别,从而找出并且提升符合本行特色的核心竞争力要素,否则,撇开区分核心竞争力要素的素质差别来讨论提升核心竞争力,是很难找到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的。

核心竞争力要素的素质是指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素的基本内涵,以及这些内涵在市场竞争当中与同行业或者同类企业比较所体现出的本质上的特色和差异。考察核心竞争力要素在每个商业银行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即要看哪些要素的素质对每个商业银行来说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这样有助于找准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优势要素所在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首先在制度方面,从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看,国有商业银行都在进行股份制改造,商业银行将建立起以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为架构的公司治理结构;从内控机制看,各商业银行都有来自于内部比较健全的管理制度和风险内控制度,同时,还有来自于央行和银监机构的外部监管等等。制度方面对各家商业银行来说没有本质区别。

其次在经营战略目标方面,各商业银行都以实现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经营战略定位为“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的”,并全面开拓和发展资产、负债及中间业务,积极创新各类金融产品。所以,对商业银行来说在经营战略方面也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最后在技术方面,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国有商业银行采用高科技手段,对各类金融产品进行包装,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来管理和支撑前台业务,因此对商业银行来说存技术水平上也没有大的区别,形不成明显的竞争优势。

对商业银行来说,在行与行之间核心竞争力要素唯一有区别的只能体现在文化方面,每家商业银行都在创建有别于其它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通过企业文化来形成团队精神,以团队参与市场竞争,因此企业文化是商业银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绝对优势,商业银行要形成核心竞争力必须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做文章,发挥绝对优势,而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是如何培育和形成企业员工对企业理念的认可和在企业理念支配下对企业发展壮大贡献智慧和劳动的动力。

商业银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障碍分析

在提升核心竞争力上存在思想误区。首先要形成核心竞争力,才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对我国的商业银行来说,特别是对各级分支机构来说,还处于核心竞争力的形成阶段,应在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上下功夫。

对提升核心竞争力要素定位不准。在提升核心竞争力上往往以各家商业银行共有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质量、服务水平等相对优势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没有找准区别于其它商业银行的绝对优势,注重了相对优势,放弃了绝对优势,有失偏颇。 对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实践重视不够。反映在对企业文化建设成果总结、探索研究不够,没有形成能够提升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这也是观念误区产生的效应。

提高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对策选择

通过分析,在制度、文化、经营战略、技术四种因素中,作为商业银行只有在文化方面才能形成与同行或同业之间的素质差异,一家商业银行一旦形成了区别于同业的企业文化特征,并使员工能在企业文化理念的支配下心甘情愿地为企业奉献,也就形成了该行的绝对优势,这是一种独特的其它银行所没有的优势。因此,商业银行要提升核心竞争力,既要发挥制度、经营战略、技术等相对优势,更要发挥企业文化这个绝对优势,做到二者的有机结合。

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是形成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经典作家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是执行路线、方针、政策、决定的主体,也是创造社会财富、实现企业效益的出发点和归宿。商业银行要提升核心竞争力,应赋予“以人为本”理念具体的内涵,建立起以实现企业价值和员工个人价值“双重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文化理念,让员工心里感到在银行能够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一旦人的积极性不高或者不去主动发挥个人智慧才能,即便有好制度、宏伟的经营战略以及较高的科技水平支持,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都将是一纸空文。

建立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薪酬分配制度,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是提升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核心 要使商业银行员工能够在企业文化理念支配下充分发挥潜能,就必须赋予“以人为本”真正的内涵,空洞的、口号式的文化内涵等于企业文化的缺失。我们认为,目前在国有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要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必须从用人机制、薪酬分配制度上下工夫。由于我国市场经济还没有真正发育成熟,还没能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通过人力资源市场选拔人才的机制,因此,商业银行应该重视内部培育和建立人才培养、选拔机制,为人人要成才、人人能成才、人人会成才创造良好环境,使每个员工树立起成才和实现个人价值的成就感。否则,在人力资源市场还未发育成熟,通过市场机制选拔人才不现实的情况下,放松和漠视内部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可能导致商业银行出现“人才缺、走人才”和“走人才、缺人才”的恶性循环状态。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过程中,在内部分配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方面都在作有益的探索,但普遍存在的倾向是注重各级管理层级的薪酬提升和绩效分配比重,而对一线经办岗位和经营人员的薪酬激励比重偏低或保持原有计划体制下的薪酬结构,这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为银行直接创造价值的经办岗位和经营人员的积极性。银行业是有别于工商企业的特殊企业,在公务员工资和优势行业的工资呈刚性增长的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分配制度没能使员工的薪酬得到提升,反而呈下降趋势,这也是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因素之一。商业银行薪酬

分配制度的改革,应该追求达到一种状态,即各级管理层薪酬的改变,并不会使员工的岗位薪酬待遇下降,也就是说提高各级管理层级的薪酬待遇,就必须提高员工的薪酬待遇,否则,就会挫伤员工的积极性,从而导致员工因薪酬待遇的不公影响创造力的发挥。商业银行应走出一条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改革和激励约束制度改革的路子。

关心和解决员工后顾之忧,提高福利待遇,是调动员工价值创造力、提高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商业银行的宏伟蓝图、经营战略和营销计划、效益、价值创造等等都要依靠员工的辛勤工作来实现。如果员工感受不到来自银行内部管理层对其后顾之忧的关心,感受不到除劳动价值创造外的福利(福利金和技能技术的培训、考察休养等等)回报,仅仅以考察绩效兑现货币收入作为对员工创造价值的回报(这种回报是理所当然的,是纯粹意义上按劳分配和按价值创造分配),必然会让员工对以人为本的理念产生怀疑。员工感受不到有别于其它银行或优于其它银行的福利、个人价值需求回报及温暖,不但增强不了员工对本行的凝聚力、向心力,而且原形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会受到损害。因此,关心员工的后顾之忧,给予员工价值创造之外的福利回报,也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很重要的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