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范文

时间:2023-07-30 10:28: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篇1

关键词:高中地理生本理念核心素养

一、整合教学资源,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

地理学科教学有比较固定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需要有资源整合意识,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度的筛选,适时引入部分校本课程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展开教学设计和规划,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这对提升学生的学科素质有重要的现实作用。学生地理认知基础、生活地域、文化基础等方面都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在执行教学方案时,需要有整合意识,随时对教学设计进行调整,以提升教学的针对性,为学生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有效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例如,在教学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中的“人口增长模式”内容时,教师为学生准备了几个教学目标:了解人口增长的概念以及人口增长的因素,掌握不同时期人口增长模式,培养学生分析运用数据的能力,使其建立科学的人口观,树立社会责任感。从教学目标来看,教师综合考虑了教材相关内容的特点,从知识、方法、情感等方面设置了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不同时期的人口增长模式,对中国人口增长状况要有总体把握,能够通过分析不同模式的制约因素,找到其主要影响因子,培养科学的人口观。为使学生对教材相关内容有更加真切的感知,教师从网络上搜集了不少数据信息,在课堂上呈现出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支持。如不同时期出生率、死亡率的相关数据信息,教师用图表进行了展示,给学生一目了然的感觉。教师利用信息优势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数据支持,促使学生顺利构建学习认知,对不同时期的人口增长模式有了更直观的认知,这对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有重要的作用。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活学生发散性思维

创设教学情境,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教法运用。教师生动讲述、案例列举、数据分析、地图展示以及多媒体的广泛应用等,都可以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启迪,成功激活学生的地理学习思维。多媒体能够将丰富的图片信息、动画视频、个性文字等以立体的形式展示出来,给学生的多种感官带来多重冲击,以成功调动学生多向学习思维,促使学生展开多重地理学习探究。网络信息的广泛介入,使教师有了更多的教学选择,电子地图直观形象,其调度作用也更加突出。在教学“人口合理容量”相关内容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一组漫画,对人口无序增长带来的后果进行了直观展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口的快速增长已经让地球不堪重负了。学生对这些漫画有浓厚的观赏兴趣,对文本学习内容也有了初步认知。教师此时提出思考问题:地球到底能够容纳多少人呢?中国能够自己养活自己吗?学生展开深度思考,教师顺势引入教材内容,对“人炸”“环境限制性”等内容展开学习探究。教师为学生准备了漫画和思考问题,将学生带入深度思考中,学生的学习思维顺利启动,对学习内容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为课堂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高中学生对社会、自然有比较深刻的认知,教师以此展开教学发动,能够形成较强的教学启发性。学生在观察漫画的同时,自然形成深度思维,这是教师教学设计要达成的效果。漫画具有夸张性的特点,能够深深触动人们的心灵,再加上思考问题的辅助,能够成功调动学生学习的研究性思维。从课堂学习情况来看,教师的教学发动是比较适当的,学生学习思维顺利启动,对教学内容展开了多重研究。

三、优化教学程序,构建学生区域性认知

课堂教学有一定的程序设计,教师在执行教案时需要有调整意识,根据教学生成和学生学习实际,对教学设计展开适当的修改,以优化教学程序。地理教学涉及区域认知问题,教师利用课本理论知识对区域地理进行综合分析,让学生进行多重对比学习,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区域特征,促使学生对区域人文问题展开深度研究,进而形成完善的区域认知体系。教师要让学生读懂地图、学会图文转化、展开空间想象,这对全面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能力有重要作用。在学习“地域文化与人口”时,教师设计的教学重点是中外文化对人口的影响,让学生通过对比不同的文化特征,明确文化对人们思想认知的制约作用和对人口增长的重要影响。教师提出思考问题:中西方文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是显性的,具体存在哪些异同点?首先,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表信息,让学生指出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有什么不同?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展开了自发讨论研究,通过对数据信息进行对比,学生很快就得到了共性结论: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率远远低于中国人口增长率,这说明中外文化对人口增长有显著影响。教师继续提出问题:中外文化对人口增长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再次进入热议中。教师利用最直观的数据展开教学发动,并利用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深度学习,问题设计连贯,教学引导顺利,学生的学习思维启动自然,教与学高度和谐。课堂教学没有固定模式,教师应合理发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思维契机,这就是最值得提倡的教学方式。

篇2

1、思维感知素养

在地理新课程的知识结构体系中渗透着训练学生时空感知、多角度或多维度思维,拓展思路、开阔视野的能力培养主线。培养学生在对待问题时能宏观把握,微观分析,使学生能多角度、多层面、多维度地看待地理事物,分析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所谓时空感知能力,包括地理空间定位能力、地理时空分布格局的觉察能力、地理时空感知和联想能力、地理时空分布关系的综合描述、概括和分析表达能力等。这些能力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的,是认识地理事物空间及时间序列上的位置关系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心理过程,也是地理素养的基本内涵之一。具备了这种素养,就可以表现出学生的学科能力品质,使学生能从不同的视角较为顺利的理解地理事物时空分布的有序性规律,并进行分析、综合、概括、描述表达、联想地理事物的时空分布和空间结构、时空差异和时空联系、空间运动和时空变化,时空形态、组成、排列及制约关系等不断地对时空表象进行巧妙的、独特的加工改组,形成条理性的、概括性的时空感知,并使无序的地理知识各就其位进而具体化、系统化,形成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

地理思维能力是中学地理学科能力体系的核心。揭示地理事物的形成、发展与变化的过程,需要运用逻辑思维;阐明地理事物之间和人地之间的联系,也需要运用逻辑思维。在学习实践中,让学生能运用地理思维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认识地理事物,把事物的个别属性、个别特点和要素串联起来内化成一个知识体系、综合成一个整体概念,从而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接触到的知识联系起来,既方便分类存放,又方便提取。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这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地理教学中,发挥学生的形象思维,大胆展开想象不但有助于学生冲破常规习惯思维,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且无论是对识记性知识还是理解性知识都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益。同时,要转换角度突破思维定势,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逆向思维能充分展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创造性。不断地引导学生从分析正误开始,再来探索正误原由也是一个很好的逆向思维法。发散思维就是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角度、层次、维度进行思考,它既能使学生在加深知识理解的基础上,扩展知识的应用,又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重组与综合能力。

2、人文科学素养

在基础教育阶段,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外,基本素养的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正面的、主流的基本素养教育缺失了,负面的、世俗的教育就会乘虚而入,而一个人的世界观一旦形成,是很难重新构建的。因此,素养教育就成为了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并且素养教育主要是通过人文教育实现的, 其更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地理学广泛涉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它是一门既可以开阔眼界,又传授了看待事物、分析问题方法的学科。地理新课程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科学精神,如除了爱国主义、国情、国策及唯物辩证观教育等外,还重新构建了“自然环境―人类活动与环境―环境与发展”的新学科体系,突出了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关系,确立了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增加了大量有关人口、资源、环境等人文地理的内容,这是历史的突破,这些人文科学知识是学生人文道路上必不可少的精神财富,也是今后事业的重要保证。休漠说过:“一切学科对于人类或多或少地有些联系,任何科学无论与人性离得多远,它们总是通过这样或那样的途径回归人性。”

在教学中,除了介绍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外,应尽可能挖掘科学知识背后隐含的科学研究历程这种隐性课程资源,通过介绍科学家一些重要发现、研究历程、再现知识的认识过程,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人类对地理知识的认识和积累过程,从中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理解地理概念、原理、规律的来龙去脉,把学生对娱乐偶像的盲目崇拜转移到对科学家及其科研工作的浓厚兴趣上,从而培养和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达到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培养,促使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树立学生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综合表达素养

学生在对地理事物空间位置关系感知、地理位置异同比较、地理位置评价、地理事物时空演变过程、地理特征的综合归纳分析、概括、规律的总结及简单的预测等的过程中都要涉及表达和交流能力,其应主要包括读图、说和写的能力。学生能否正确的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他们以口头和书面形式表达中得到确认,例如,学生用语言描述地理事物时间演变过程、地理事物空间位置关系、地理特征,绘图表示所学习的地理事物和区域与其他客体的空间关系等。

篇3

一、高中地理教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要制定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要求各类学校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及学业质量标准落实到各个学科中去。对高中阶段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满足学生对即将来临高考的学习的诉求以及实现学生个人未来发展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具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练习,引导学生能?蚪?所学习到的地理理论知识有效地运用到现实中去,让学生真正得到地理知识、技能及方法,并且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环境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的观念,即可视为其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二、培养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

高中地理学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能够进一步落实新课改标准,助推地理学科不断向前发展,还能够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对充实国家人力资源、提高公民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就地理学科而言,学科素养的培养能够促使地理教学方式更加优化,并由单元教学向素质教学进行转变,便于高中地理教学进一步发展。(2)就教学者而言,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不断提高教师对地理教学的掌控能力,极大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有助于改善教师跟学生的关系,对教师教书育人有着重要的影响。(3)就学习者而言,核心素养的渗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其他观念,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途径

(一)以生为主,为其核心素养发展拓宽空间

在传统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注重地理知识的讲授,从而忽略学生自主探索获得知识的方法和途径,导致学生不能够将地理知识更好地和现实结合起来,处理现实地理问题能力弱。这样的高中地理课堂限制了学生发展,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所以,教师在今后的地理教学中,要将课堂归还给学生,要以生为主,学生占据课堂学习主位,让学生主动探索地理知识,并主动分析、理解、掌握地理知识,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结合,以提高学生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懂得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进行探索,并适时地加以引导,以便提高学生探索的效率,只有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和探索的空间,学生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比如,在教学“农业区位因素”一课时,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农业生产的概念、特点以及常见的分类,再让学生试着找出农业区位因素,先让学生个人进行思考,然后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出农业区位因素是如何影响农业生产的。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区位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树立联系的普遍性以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二)探索活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和接受水平,选取适合学生进行探索活动的内容,借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比如,在教学“地域联系”一课时,教师可通过各种类型的地理图像和影音素材,采用比较和综合分析的思维方式,帮助学生把握住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借以提高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教师要帮助学生能够从现实生活实例讨论入手,理解交通运输、商业贸易以及通信的重要性,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更要帮助学生深切感受到随着地域联系的加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三)多样化课堂,充分发挥地理学科特色

篇4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7011302

地理核心素养是地理学科中不容忽视的内在涵养,其不仅要求个人在地理学习过程中能够真正掌握地理理论知识及相关技能与观念,还要求个人能够从地理学相关认知角度来看待、解决问题。在地理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意味着需帮助其获取地理重要知识,引导其形成灵活运用地理知识思考、解Q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同时也对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起显著促进作用。因此,在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目标中,核心素养的培养逐渐受到教师的重视。下面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浅析地理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地理图片在高中地理新课导入中的运用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新课导入是影响课程教学整体质量的关键教学活动。而由于高中地理知识存在一定的抽象性,若是像常规教学那样采用指导学生自行阅读教材,由教师对相应知识点进行解析等方法来导入课程,虽然可让学生对相关地理知识有一定的认识,但同时对学生的理解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极有可能因较难理解相关知识而失去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这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原理,形成良好地理思维。教师需帮助学生透彻地掌握课程学习重点,避免通过死记硬背来完成相应学习。图片作为表现实际现象、问题的一种方式,其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能提供更为直观的地理知识内容,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掌握相应地理知识特点。因此,在高中地理新课导入中教师应积极借助地理图片来设计新课导入,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首先利用多媒体展示黄土高原地貌图(图1),请学生们观察图片中这一地区的地貌特点。学生们在多媒体的吸引下会积极地观察图片,然后教师再请学生猜测是何种因素造成图片中的地貌。学生们便会结合自己的观察,回顾所学知识,提出“水力”“风力”“人为作用”等影响因素,教师便可进一步提示学生思考这些因素是否会相互影响,或者只是独立存在的环境影响因素,由此来进行新课导入。此方式一方面可借助图片展示来增加教学灵活性与趣味性,另一方面还可通过让学生自主观察,在教师引导下对课程知识点进行思考,以此让学生能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并对相关地理知识有更为深刻的理解,从而显著地提升新课导入的效率。

二、实践活动在高中地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由于高中地理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而地理知识的学习也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问题的解决当中,因而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可视为高中地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教学目标,这同时也是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在实践当中切实地提升学生的地理知识应用能力,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强化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能够体会到应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由此增强学生对地理学习的自信心,使其真正感受到地理学科的魅力,从而形成正面的地理价值观。

例如,在完成“城乡特色景观与传统文化的保护”这一课程教学后,教师可安排一个课后实践任务,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寻找当地的特色景观,以照片、绘画等形式将其记录下来,并需了解当地存在何种传统文化,如今该传统文化的发展又呈什么状态。学生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会自主通过查找互联网、翻阅书籍、询问当地居民等途径来完成任务。由此不仅可有效地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印象,还可让学生在掌握相关地理知识的同时了解地方特色与传统文化,知道经济、环境、观念转变等因素对传统文化会形成何种冲击,继而深化学生对地理知识内涵的认识。

三、地理规律在高中地理课堂探究中的把握

地理规律的把握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地理概念,提升地理实践技能,使学生形成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地理理念。若在地理教学中不重视引导学生把握地理规律,则不仅会导致学生难以真正理解地理相关知识的深刻内涵,还有可能会阻碍学生对相关知识作深入探究,这对于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也会形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教师需重视通过课堂探究活动来帮助学生把握地理规律。可采用提问的方法,指导学生自主思考,逐步理解、发现、掌握地理规律,从而真正提升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进行“水污染及其成因”这一课教学时,教师可首先提出与生活贴近的问题来引入教学内容,比如提问学生当地河流等自然水资源是否干净,影响其清洁程度的因素又有哪几种。学生们提出人们把废弃物排放至水中才导致河流被污染。教师便可再提出问题:自古以来人们都是将废弃物排放至自然环境中,为何以前环境并未呈严重污染的状态?学生们便会对此问题再作思考。在循序渐进的提问中,学生可逐渐掌握当下水污染的过程,了解水污染的危害,掌握地理环境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发生变化的规律。

总而言之,地理核心素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已然成为不可或缺的培养项目,这就要求高中地理教师重视以核心素养引领课堂教学,从新课传授、实践活动、课堂探究等方面有计划性、目的性地开展相应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完善自身地理知识结构,形成地理思维,并学会以此思维解决实际问题,从而真正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韦志榕.与老师们谈谈地理核心素养[J].地理教育,2016(4).

篇5

“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是地理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它对应了教育的培养目标,体现了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精神。“地理教育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负责任的公民所必需”(《地理教育国际》)。这是对地理教育价值的高度概括,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的第一条就是“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理念决定高度,决定着新课程实施的方向和目标,它是设计教学的纲领文件,更是地理教学的主要标尺。能否把握这一理念,是决定地理教学目标实现与否的重要指标。结合自己多年地理教学经验,现将对这一理念的理解和教学贯彻实施的做法总结如下:

地理素养的构成要素(地理知识、地理方法、地理能力、地理态度、地理情感等)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2)地理素养是一个复合性概念,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任何一种尺度的划分都会破坏地理素养的整体结构。但为了说明问题的方便,笔者依据地理素养的内容,把地理素养分为地理科学素养、地理人文素养和地理技术素养三个部分。实际上,这三个部分也是相互包含的。(3)地理科学素养、地理人文素养和地理技术素养三个部分也都或多或少地包含地理素养的构成要素。(4)地理素养构成要素论其重要性并不处于同一层面之中,它们在构筑地理素养过程中的职能也不是完全等同的。学生必备的地理素养包括地理兴趣、习惯、地理能力、地理知识和科学素养。培养必备的地理素养就要求教师改变以往只注重“物产+地名”,仅介绍地理事象的特点和分布的教学思路,而要明确中学地理素质教育新的方向和内容,即以人地关系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建立为核心,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不仅要关注学生是否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关注学生认知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努力使学生逐步具有地理科学观点,科学方法和人文精神,逐步养成健康的情感,积极的生活态度,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良好的行为方式。

通过调查发现我地区中学生地理素养不足的根源来自诸多方面。首先表现为当前教育评价体系的限制,使学生对地理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地理学科没有纳入中学升学考试的考核范围,在各学科的繁重学习过程中认为地理课程可学可不学;其次,在于学校对地理教学的重视程度,由于地理学科没有纳入考试范围,学校在课程安排、任课教师安排方面不予重视,没有专业的地理教师授课。以本人为例,我所学专业是地理科学专业,但我却被安排教历史课程;再次,学生由于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地理知识的运用较少,因而对地理知识缺乏兴趣;最后是由于新课程标准改革,地理学科在教材设置方面更多的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内蒙古部分地区中学,由于受教学场地和教学设施的限制,开展实践活动较少。在这些方面的限制下,我地区的中学地理教育较发达地区还处于落后状态。

为改变这一现状,提高学生地理素养,可采用以下策略:

首先,将新课程的理念传递给学生,使他们先转变观念,为进一步实现学生行为方式的转变打好思想基础。

教师是主导,学生始终是主体。如果我们的学生头脑中没有对新课程中地理课学习新要求的具体认识,而始终都抱有“地理课嘛,平时听一听,考前背一背就够了”的陈旧观念,那么任凭我们的地理教师怎么努力,新课程的实施恐怕也是收获甚微。所以在地理课上,先不要着急讲新课,主要给学生介绍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具体要求,给学生先“洗脑子”,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地理知识在一个人一生成长发展中的意义,了解地理学习对提高和完善个人素养的重要作用,从而给地理课恢复应有的地位,正确对待这门学科。只有学生了解了地理新课程,接受了课程的理念,明确了课程实施中的具体要求,才能在以后的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积极适应新课程。

其次,在日常教学中注重从两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1.教学注重贴近生活、生产实际和社会实际,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地理志趣。

1.运用地图教学,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地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地理图表分析是地理永恒的主题。地理试题离不开图表。丰富多彩的图像信息对考生的读图分析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会看图、学会分析图像、学会从地理图像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成为学好地理和考试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所以,地理教学要善于运用地图教学,教师要尽可能地引导、启发学生从地图上去发现、去获取知识,从地图上找答案,逐步养成用地图去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

2.关注地理问题这一地理习惯的培养,首要的一点是要让学生意识到地理问题的存在,无论是他们从相关内容的学习中感受到了美还是感受到了问题的严峻,教师都应想办法让他们对这些问题留有深刻的印象。只有印象深刻,才会在潜意识中去关注相关内容,逐渐形成地理学习的习惯,久而久之就会培养起学生的“人文精神”。

篇6

关键词:课程设计依据;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课程结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人地关系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是反映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对地理基础教育的规范和质量要求,是国家管理和评定地理教学的基础,也是教材编写、教材实施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地理课程标准主要内容涉及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以及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等。本文侧重对2003版和2016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两版本)的“课程设计依据”和“课程结构”进行比较。以其为地理课堂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 课程设计依据的比较

“地理课程设计”是对地理课程的规划,它结合地理课程指导理念、地理课程学科发展、学生多元需求等内容,体现出了对地理课程的设计蓝图。表1为两版本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设计依据”的比较。

通过表1可以看出两版本“设计思路”的相同点。

首先,两版本课程都由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内容组成,注重体现对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联系与融合。课程框架仍然沿用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基本结构,都涵盖现代地理学的基本内容,强调知识整合要注重时代性。

其次,两版本在课程内容设计上注重与社会紧密联系,都涉及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地理知识,并具备可持续发展思想。

再次,两版本均体现满足学生的多方面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通过设置必修课程保证学生基本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设置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并强调理论与实际结合,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同时两版本设计依据也有不同之处,主要反映在以下几点。

第一,指导思想有所变化。03版设计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16版在可持续发展思想基础上更强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进一步深化地理课程改革。

第二,选修和必修设计结构有所不同。由03版的3个必修课程和七个选修课程变为16版的2个必修课程和选修Ⅰ三个模块和选修Ⅱ九个模块。丰富地理选修课程类型和层次,满足不同学生的多样化需要。

第三,学科体系有一定充实。在原有地理课程基础上综合考虑并融入地球科学教育、科学发展观教育、国家安全教育、海洋权益教育等,不仅充实扩展新知识内容,还注意增强学生对世界变化发展的关注意识以及增强时代感、前沿性和新颖性的教育。

第四,课程目标有新变化。03版强调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达成,16版则以原有课程为基础,更强调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反应出国际教育改革的趋势和基础教育地理课程课程的探索创新。

二、 课程结构的比较

课程结构即指课程体系中各种知识体系的组织、搭配形成的合理关系与恰当比例,是一个有机的完整的统一体,同时也体现地理课程的内部构成和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强调了地理课程的基础性和选择性。表2为两版本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课程结构”的比较。

通过表2可以看出两版本“课程结构”的相同点。一是两版本都设置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且必修1均侧重自然地理、必修2均侧重人文地理。二是两版本必修课程均以人地关系为主线贯穿整个高中地理知识内容。

两版本“课程结构”也有较大不同。一方面是必修内容不同,主要反映在以下几点。

首先,16版必修1内容上更洁,由之前五部分内容变为三部分内容,难度相对之前较低,且强调地理知识的基础性、终生性,以确保学生学到适应其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知识能力和品格。

其次,16版必修2内容更加细化。如03版必修2中“人口与城市”内容在16版中分为两部分:“人口分布”、“城市与乡村”。把城镇与乡村单独作为知识点进行讲解,突出“城镇与乡村”的重要性等。

最后,16版没有必修3。其目的是通过减少必修课程和课时量从而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知识的繁琐性和复杂性,留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

二是选修部分内容不同,主要反映在以下几点。

首先,16版选修课程分为选修Ⅰ和选修Ⅱ两个层次,选修Ⅰ分为三个模块,选修Ⅱ分为九个模块。这是16版与03版在选修课程上的最大区别。通过新设选修Ⅰ内容对必修基础部分内容的补充与提高,以满足高校招生、自主选拔测试的需要;通过对不同层次的选修课程学习达到相应的地理核心素养水平,使教育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其次,把“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单独作为一个模块展开学习。这表明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日益受到重视,也是时展的需求和学科发展的必然。通过对本模块知识的学习,一方面可增加学生对环境、资源、区域发展不平衡、国家安全等意识,提高关爱社会和家国情怀。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必修课程的难度和广度,同时增加选修课程的难度,对选修部分内容提出更高要求。

再次,新增“地理政治”模块也是因为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世界之间的联系不断缩小,学生必须了解世界的政治格局,增强个人的国际竞争力,以便在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多方面展开有效的合作。所以“政治地理”理所当然在地理课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最后,新增“地理野外实习”模块大大加强地理实践。其目的是拓展地理学习途径,增强地理学习的现实感和主体感,也是发展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基本要求和培养学生生存能力的重要指标。相比其他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我国中小学学生的实践能力相对很弱。因此增加“地理野外实习”是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化地理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李晴.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6).

篇7

关键词:国际地理奥赛;笔试题;地理技能;地理综合

国际中学生地理奥赛旨在激发中学生对地理和环境研究的兴趣,促进中学生在地理知识、技能和兴趣上的提升,增进不同国家地区之间中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其中笔试题以主题形式进行组织,考查学生地理技能。根据国际地理奥赛测试指南,笔试涉及12个主题和3项技能。12个主题有气候与气候变化、灾害与灾害管理、资源和资源管理、环境地理与可持续发展、地貌、景观和土地利用、农业地理与粮食问题、人口和人口变化、经济地理与全球变化、发展地理与空间不平等、城市地理、城市更新与城市规划,旅游和旅游管理,文化地理与区域认同。3项技能为地图技能(读图、析图、释图和绘图等能力)、探究与问题解决技能、描述判断技能(阅读、分析、解释图像及照片、统计资料和图表等技能)。

笔试题由资源册和问题册组成,资源册为问题册服务,通常有6个主题,每一主题内容以文字描述和系列图(景观图、地图及示意图等)结合方式呈现。答题时间为2.5小时,每主题约为25分钟,约占地理奥赛总分数的40%,其目的侧重考查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地理技能掌握状况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

一、命题形式和内容分析

1.笔试主题和数量统计分析

国际地理奥赛笔试题从12个主题中挑选6个,多为当前重要、热点的地理议题。考查主题集中于气候与气候变化、灾害与灾害管理、地貌景观和土地利用、城市地理、城市更新和城市规划,尤其是气候与气候变化,涉及风速、热带风暴、寒冷环境和区域变化;灾害与灾害管理涉及滑坡、海啸、火山、构造运动等;人口与人口变化考查的有人口增长、人口老龄化和人类健康;资源与资源管理涉及水资源、森林资源、页气岩等;城市地理、城市更新和城市规划涉及城市人口迁移、人口增长和城市管理等;地貌、景观和土地利用涉及河流、湖泊、风化、海岸地貌等。同时,国际地理奥赛与国际地理联合会区域会议和国际地理大会同时举行,命题与当年国际地理会议主题高度呼应。

国际地理奥赛笔试题以问答题为主,每一主题下分布数目不等小题,大致有5~6个。

2.材料类型分析

笔试题资料有资源册与问题册。资源册提供景观图、地图、数据图表、示意图和资料来源以及相关注释。问题册主要以文字形式呈现,配以图表等资料。本文仅对图表资料进行统计,图表形式有景观图(照片、遥感影像图、航空照片)、地图、数据图表、示意图、漫画等形式。统计时将漫画计入示意图,其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知,每届图表数量约为20张,集中分布于景观图、地图和数据图表,三者间比例每年有所不同,所占比例约为85%。

3.笔试题内容分析

通过统计近五年笔试分析发现,笔试题考试内容大致有以下几类:计算类、绘图类、描述概括类、比较类、解释说明类、评价类、提案类和预测类等。计算涉及地理坐标、地方时、海拔、湖面周长、城市化水平等。如2013年第1大题第4小题:计算自然保护区面积多少?绘图类主要有过程示意图、添加等值线、人口金字塔等。2014年为绘制带有注释的三角洲形成过程示意图。描述概括类主要是对地理事物特征及变化、地理现象的影响因素、地理现象间的相互关系、空间分布、地理问题的影响及措施等进行描述。如2012年第1大题第1小题:描述城市化与城市增长间的差异。解释说明类主要是对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发生、发展、结果、影响及解决方案和预测结果等进行分析与说明。如2015年第3大题第5小题:解释气候促使冰川的形成。评价类主要是对地理事物产生的利弊影响评价。如2016年第3大题第6小题:评价消遣娱乐业的发展对费瓦湖湖区的影响。

二、试题基本特点

1.注重考查地理技能

国际地理奥赛重视地图技能、探究和问题解决技能以及描述判断技能的考查,可从笔试题中关键词出现频次得以印证(如表2)。

其中解释(explain)在2012年和2014年分别达10次之多。除此之外,还出现预测(predict)、证明(justify)、说明(account for)、详细描述(elaborate)等关键词。这些行为动词侧面反映了对3项技能的考查,确定了技能考查的方向。笔试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在不同结构情境下,进行有效迁移、学以致用的能力,分析和解决现实情境下地理问题的能力。

2.彰显地理学科能力

学科能力即学生智力、能力与特定学科的有机结合,是学生智力、能力在特定学科中的具体体现[1]。地理学科能力包括学习理解、分析应用和迁移创造。地理学科能力在国际地理奥赛笔试中得到不同程度反映,集中于分析应用和迁移创造。

例1 :2015年国际地理奥赛笔试题第1题(节选)。

(1)解释风化与侵蚀的不同之处。

(2)指出图1中a和b的风化类型,并分别说明其过程。

(3)说明两种生物风化方式。

(4)读Peltier风化图(如图2),在4个选项中,圈出化学风化作用增强的选项。

(a)气温降低,降水减少

(b)气温降低,降水增加

(c)气温增加,降水减少

(d)气温增加,降水增加

3.体现地理学综合性

对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能力的考查,通常以特定区域为背景和图文并茂形式呈现材料的方式,不仅涉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也涉及跨学科知识。问题设置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循序渐进,涉及时空综合、要素综合和区域综合。要素分析由单要素向多要素过渡,试题难度和复杂性逐渐增加。例如,2016年北京国际地理奥赛笔试题第1题,通过提供滑坡的景观图及气候资料图,设置滑坡发生的位置、时间、触发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设问对人和地理环境产生的危害及相应的治理措施。

4.反映地理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即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是跨学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不是简单学科知识与技能。地理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分析和地理实践力。国际地理奥赛笔试题反映了人地协调观、综合分析、区域认知的地理核心素养。

例2:2016年国际地理奥赛笔试题第3题。

(1)研究资源册1988―2012年费瓦湖的变化图(如图3),描述1988―2012年费瓦湖的面积变化。(区域认知)

(2)研究资源册费瓦湖流域的土地利用图(如图4),解释费瓦湖周边土地利用对费瓦湖的两种影响方式。(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

(3)评价休闲娱乐业发展对费瓦湖的影响。(人地协调观、综合分析)

5.选取材料新颖

国际地理奥赛笔试题一般会选用一些地理学科前沿概念或模型,以考查学生在陌生情境下,提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学习新知识,进行知识迁移、学以致用的能力。这类题通常提供一些学生理解新知识的文字和图像等资料。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高中地理;核心素养;教学提问

引言

当前我国高中地理教学课堂存在很多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是传统的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直接向学生灌输地理教材上的内容,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导致教学氛围过于严肃、古板,加上高中地理课程具有知识范围广泛、知识内容结构复杂等特点,导致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有一定的难度。长此以往,很多学生对地理失去了学习兴趣,地理学习效果较差。因此,教师一定要转变教学观念,优化高中地理教学所出现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一、地理核心素养内涵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包含了多方面的内容,如地理知识的掌握、地理技能的掌握以及最终地理意识的形成等。地理核心素养的最终目的就是能够应用于学生的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满足学生自身发展和生活需求的一种涵养。对高中地理核心素养进行详细深入的研究后,不难发现,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首先就是终身性。一旦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形成,那么会伴随学生的一生。其次就是实践性。培养学生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地理方面的问题。最后就是全面性。地理知识包含了多个学科知识的内容,如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等内容,地理学科具有极强的交叉性。

二、基于地理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问分析

(一)有目的地进行教学提问

不论是哪门课程的教学,教师都需要在课堂上针对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也是如此,需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提问[1]。地理课堂教学提问是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核心,同时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重要举措。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课程改革中对地理教学的要求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然后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的问题。例如,在教学《行星地球》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设计相关的问题。如地球位于宇宙中的什么位置?地球生命体的存在必须要有哪些条件?太阳对地球有哪些影响?……学生通过这些问题有针对性地学习教材上的地理知识,不仅加深了对地球的认知,同时也激发了对地球的保护意识。

(二)在调动课堂氛围的基础上进行提问

高中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出的问题,除了要能够反映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外,还应当具有启发性、拓展性及趣味性等特点。提问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到知识,激发探究欲。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仔细思考,慎重对待,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作为教学的切入点,然后开展课堂教学提问。教师提出问题后,将班级里的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分组探讨问题,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2]。

(三)针对性地进行提问

一堂课只有短短的四十五分钟,要在这段时间内做到教材知识的讲解和教学问题的提问,对教师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提问的时机,只有在最恰当的时候提出有效的问题,才能够提高课堂提问的效果。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要注重把握时机,让自己的问题不仅不会打扰到学生的思维,而且会促进学生拓展思维,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到关于自然界水循环的知识时,可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演变水循环过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到自然界中水是怎么循环的,水循环共经历了哪几个过程。

(四)因材施教,设计多样化问题

高中地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会发现,如果在讲解地理知识时融入相关的现实生活实例,会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学生会认真听讲,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相反如果只是单纯地讲解地理教材中的知识,高中生就没有学习的兴趣。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时应融入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情,然后设计相关的问题,可以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进而促进学生地理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3]。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都有巨大的差异,再由于教育基础和生活环境因素的不同,导致他们对地理知识的学习掌握也存在着巨大差异。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时应当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秉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多样化的问题。

结语

篇9

关键词:人地协调观;人地关系;地理学;地理教育

人地协调观根据课程标准中的解读,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秉持的正确的价值观。人地关系是地理学最为核心的研究主题。面对出现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人类社会要更好地发展,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协调好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人地协调观”素养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分析、认识和解决人地关系问题,成为和谐世界的建设者。

一、人地关系是地理学最为核心的研究主题

1.人地关系

人地关系问题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出现并贯穿人类社会发展始终。在古代,我国就有“天命论”、“人地相关论”和“人定胜天论”等几种人地关系的认识观。在西方,先后出现了环境决定论、或然论、人类生态学、文化景观论以及和谐论等观点。

*农牧业产生以前的旧石器时代,人类活动顺从自然规律,人类和自然环境之间保持着原始的共生。

*在原始农牧业及小农经济阶段,人类对自然有着崇拜和依附的心理。

*18世纪产业革命以后,产生了人类可以改造和征服自然的思想,导致了自然环境超载或被破坏。

*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后工业化阶段,人和自然“共生”的时代。

研究人地关系必须重视它的时间和空间变化关系。与此有关的多变量识别指标,除了考虑空间(地域的大小和位置等)和时间(过去、现睢⒃毒埃┩猓还要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建立系统的变量识别指标加以分析,增强客观反映人类探索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性。

2.研究主题

人地关系和人地相互作用是地理科学理解当代人类社会与环境变革、推动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方法的基础。

中国地理。以人地关系为主线,集中体现在:“区域+综合+可持续发展”。由二元论走向一元论:从中国自然地理、中国人文/经济地理到中国自然+人文/经济地理到面向PRED的整合内容选择由中国自然地理与人文/经济地理要素转向中国的地理结构、过程、区域PRED的综合。

在区域研究中则提出从在哪里(位置分布)到有什么、怎么样(区域特征和差异)到为什么(人地关系区际联系),再上升到怎么办(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如图1)。

人口地理。人口地理学研究人和地的关系,特别重要的是研究人口在地面的分布和迁移――研究人口过程和人口现象空间分异规律,以人口数量与质量、人口增长与结构、人口分布与迁移等方面的地域特征和空间差异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追求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城市地理。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中心,世界有近一半的人居住、生活在城市,城市地理研究城市内部空间组织: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功能区演化、城市土地利用、社会空间、人的行为等,城市环境也受到城市化的影响。城市兴衰以及全方位城市生活对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等重要问题引发思考:人类该如何在最好地利用土地的同时不对其造成危害?在人口不断增加的严峻环境下,城市如何获得不断增长的居住空间?在越来越强的全球化趋势下,城市如何能保持其独特的文化,反映其特有的气候,并维持其地理、历史和景观方面的特点。

区域地理。社会、文化区域是根据人类社会活动的特征,在人口、民族、宗教、语言、政治等因素交互影响下而产生的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构成要素为人口、资源、环境……PRED区域内人地系统结构(如图2)。

全球变化。地球系统是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物理、化学、生物与人类过程的集合,这些发生在大气圈、陆地、海洋及其界面的过程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转换,因而为行星上的生命提供了条件。揭示地球表层系统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规律以及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帮助学生从时间维认识地理环境的过程、区域特征的形成以及人地关系等问题,使学生建立起地理科学是时空耦合的综合科学观念。全球变化关注的问题包括:人类活动如何使地球系统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反过来如何影响人类社会,面对全球变化人类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这些问题都是人地关系的基本问题,以人地关系为主题。

自然地理。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动态及其空间分异规律,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人地关系基础和区域发展的条件。

乡土地理。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为基础,阐述发生在地方的人与地的关系,人地相互作用及其地域变化的规律。从实践认知理论的视角,阐释实地教学中,人对环境的感受,对情境的认知,对知识能力的建构及其与社会互动的规律。

环境学。揭示规律,解决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思考地理学的核心问题也就是人地协调观。

二、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和地理教育的核心观点

1.人地协调观的理解

人地协调观是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理解和解决,离不开对“人”和“地”之间相互影响的讨论。人地关系是地理学最为核心的研究主题,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和地理教育的核心观点。简而言之,人地协调观是一种价值观念,具体体现在人们看待“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等问题。在遇到各种地理问题时,人地协调观是必须遵照的基本观点,同时,人地协调观也为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

*理解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并能够辩证看待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各种影响。某些情况下,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外部条件(水资源、土地资源等);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有直接影响(地形影响聚落交通、资源利用、自然灾害),也有间接影响(气候变化、环境污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直接影响减弱,间接影响增强。

*能够理解人类活动如何影响自然环境,懂得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中必须尊重自然规律。资源开采、现代化生活等导致环境恶化;人口剧增,超过环境承载力;人类利用自然必须遵守自然规律,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不能改造自然规律。如果违背自然规律,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能够理解人类对人地关系认识逐渐加深的过程;能够辩证看待科学技术的作用;懂得人地协调l展的重要性,具有一定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趋向复杂化;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引发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对资源的索取变得更加贪婪,环境问题也变得越发严重。当前人地关系中最直接的问题就是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环境问题是人地关系矛盾的体现,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寻求的答案。

2.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的基本价值观念

价值观对动机有导向的作用,人们行为的动机受价值观的支配和制约;价值观反映人们的认知和需求状况。人类利用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人类可以利用自然规律改变自然对人类的不利影响,但不能改变自然规律,如果违背自然规律,人类将受到自然的惩罚。理解人与人的关系,也能够理解个人对自然环境和他人的责任。人地协调观是地理课程内容蕴含的最为核心的价值观,它包含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等。增强地理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性。

水平1:知道人类活动在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展开。

水平2:理解人地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水平3: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满足人类需要的潜力及有限性。

水平4:理解人地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评价分析人地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水平5:提出改善自然环境、推进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协调人地关系的对策措施。

人地相互作用――人地关系的价值体系贯穿于中国地理整体结构(总论)到关键问题(专论)到分区特点(分论)的知识体系中。

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为什么有人地协调观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对全球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问题有了新的警觉和思考后作出的全新选择,这是一项全民战略、全球战略,其实现需要公众参与,也要求决策者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所以,必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协调观,使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观念。在中学地理学习中,学生除要掌握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树立人地协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并能将此运用在实际生活中,成为一名保护生态、爱护自然的合格公民。

地理课程可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价值观?可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能力?可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视野?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和立德树人教育质量观,应从学生角度思考他们的发展需要什么。“人地协调观”素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分析、认识和解决人地关系问题,成为和谐世界的建设者。正确看待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以及两者相互影响的不同方式、强度和后果,理解人们对人地关系认识的阶段性表现及其原因,高度认同人地协调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形成尊重自然、和谐发展的态度。

增强人地协调观各学科的学习内容要符合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年龄特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经验的适宜性。人地协调观是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通过不同水平划分完善科学多元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导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

水平1:简单或常见的地理事象或情境。

水平2:结合给定的地理事象或情境。

水平3:给定复杂的地理事象或情境。

篇10

关键词:地理教学;阅读;表达;新高考

从2021年起,江苏省将实施新高考改革方案。高考科目设置将采用“3+1+2”的模式。其中,“3”指语文、数学、外语这三门统考科目,“1”是考生从选择性科目历史、物理这两科中选择的一门,“2”是考生从地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这四科中选择的两门。很多学生都选择地理作为其中的一门考试科目,而以往学生只是参加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学业水平测试题目相对简单,综合题多以填空为主,因此学生的地理阅读和表达能力是欠缺的。如何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是当前一线地理教师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地理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应跟随新高考改革的要求及时进行调整。本文结合教学实际,针对高中学生的地理阅读和表达能力不足提出了如下优化策略。

一、地理阅读能力的优化策略

江苏新高考的命题方向一般不是简单的知识再现记忆,而是给出具体的文字材料、图表材料,让学生自己通过图文的阅读进行分析推理,涉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这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高考试卷上的材料包括地图、表格等,包含的信息量极大。学生如果没有比较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就无法对题目中的文字及图表材料进行合理的分析、理解、概括,并挖掘其中隐含的条件,洞悉其内在规律。只有真正明白了材料是什么,题目问什么,应该答什么,读懂题目,才能将所学的知识调动起来解决问题。阅读是学生地理学习中获取各类信息的最重要的基本手段之一,阅读能力的高低也是影响学生答题的关键。因此必须不断优化学生的地理阅读技能。1.加强课堂阅读指导。地理阅读训练应贯穿整个地理教学过程,在地理课堂中渐渐渗透,做到“润物细无声”。教师要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阅读,在阅读时要有明确的细化目标。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指导学生圈画出重点字词、修饰语、限定词,并且反复推敲,在阅读过程中对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规律进行深层次的理解,还可以用对比、因果推理等方法搞清楚材料涉及的地理内容的逻辑关系,对知识进行消化迁移。2.高质量的习题训练。经典的高考题都是出题人字斟句酌后的成果,都是紧贴课程标准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例如,材料是文言文或者日常用语,学生就要调动语文知识,将其转化为地理语言,还要学会防止思维定式的干扰,根据新的情境思考最合理的答案,更要学会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特别是设问中的定语。在平时的阅读练习中要逐步巩固、查漏补缺,逐渐提高阅读能力。3.读图能力的重点训练。图表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地理试题都是“无图不成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判断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基本的读图方法,如读图要先读图名,再读图例,再读横坐标、纵坐标,再读斜率、数值、比例等。教师应当让学生随手携带地图,将地理知识落实到地理图像上去,让学生学会读图、画图、背图,储备一定的地理图像语言,对于一些典型地理图像如世界气候分布图、世界洋流分布图、世界自然带分布图、板块构造图等,要学会充分挖掘图像信息,进行再次加工,慢慢学会将图像信息进行转化,学会用地理图表或是构建思维导图回答问题。

二、地理表达能力的优化策略

高考对学生地理能力的要求就是对地理思维过程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表述。地理表达能力不仅是地理学科学习的重要能力,也是答题的必要条件。在阅读材料、把握特征、找出规律后,如何熟练运用地理语言,将信息准确表达出来,使其具有鲜明的地理专业特征,显得尤为重要。部分学生不会运用地理语言表达,而是用自己的语言随意表述。但在考试中,学生是通过卷面表现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因此表达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1.教师规范使用学科语言。要让学生规范学科语言答题,描述问题科学、严谨,教师在课堂讲授时,就要起好示范作用,在一些问题的讲解中不能口语化讲述,要用地理术语,如地理中的方位一般要用东、南、西、北,而非上、下、左、右,在讲地质构造时,向斜槽部受挤压不要说成底部。教师的语言是否规范会影响学生,所以不能太随意,张口就来,要注意规范性,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2.整理建构综合题答题模板。在地理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中,要学会不断积累综合题的答题模板,自己组织建构,不断扩充。如有的是地理描述类题目,如何描述点、线、面状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规律等;阐释地理原理类的题目如成因分析、区位分析、区域比较等;还有问题措施、影响评价类。这些都需要在学习中做个有心人,日积月累,将模板内化,在做题时才能够输出。也可用一些简单易背的口诀来记忆,如对于人文地理中社会经济区位因素的分析,速记就是“市通劳技政史地”。3.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想要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必须先夯实基础知识,加强对基本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地理过程的记忆,如岩石圈和地壳概念的区分,地形类型和地势、地貌的区分,热力环流原理的形成过程、根本原因、基本规律等。没有这些基础,学生难以将知识重新建构,有口说不出。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地理语感。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可以通过强化语言训练来培养学生的地理表达能力,如让学生做小老师说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解题的思路等,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会准确完整地表述。教师可以适时纠正,使学生对基本原理的叙述符合地理用语的使用习惯和规范。在主观题答题时,学生要尽量多角度分析和组织语言,作答特征描述问题时,学会分阶段描述特征,但也要重点突出,通过总结答题结构完善答案角度,通过题目材料补充答案角度。在表述过程中,学生的分析要具有因果层次,围绕主题进行阐述,重点要突出,不能用现象解释现象,不能用原理代替分析,必须弄清作答的先后顺序,不出现答案自相矛盾的现象。这些都要求教师在课堂多给学生创造一些思考的机会,让学生逐步学会逻辑清晰地思考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