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发展路径范文

时间:2023-07-30 10:28: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村发展路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乡村发展路径

篇1

1运营市场化

从国家对公益文化产业发展的改革方针来看,资源投入与服务改善是其中两项重要的指导思想,而这两方面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乡村广播电视具有经营性文化单位的性质,具有较强的公益性、文化性与市场性,为适应未来越来越显著的市场化发展趋势,必须采取市场化运营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运行机制上,借鉴乡村文化产业开发的经验,创新体制,面向市场,以大众化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实现乡村广播电视事业的市场化运营。乡村广播电视与其他文化产业相比具有一些特殊性质,必须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时满足公益性与经济型。乡村广播电视是国家实现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信息传播媒介,具有较强的社会公益性与国家政策性,同时其必须保证足够的经济效益,这样才能实现有效的资金支持和良性循环发展,这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本质特征。

2内容多元化

从目前我国乡村广播电视发展的国家宏观层面的指导思想来看,乡村广播电视的服务对象是“三农”。因此,其服务内容也应该满足“三农”个性化、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为主。在这个政策的引导下,乡村广播电视节目应充分体现农村文化特征与农村文化产业开发的特色,以多元化的节目形式满足“三农”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众所周知,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农村文化是我国文化发展与沿承的根基,呈现出多层次、多样性的形态。因此,从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视角出发,构架多元化的乡村广播电视节目,为“三农”提供更好的需求服务。

3乡村广播电视长效发展路径选择

乡村广播电视业的长效发展是乡村广播电视业服务市场以及第三产业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应努力创造乡村广播电视发展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最大化。从文化产业视角来看,广播电视的发展应体现出三种基本属性,即公益性、经济性与文化性,因此在长效发展路径的选择方面,应突出这三个属性的特色。

3.1公益性发展之路

从目前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现状来看,处于基础层级的乡村广播电视组织仍存在大量的问题与困难,其中最为显著的问题是广播电视台的组织属性不明晰,运营混乱,无法准确理清公益性与经济型之间的均衡关系。多数乡村广播电视台的运营资本缺口较大,财政拨款不足,同时市场经营收益有限,导致乡村广播电视台长期处于多困难经营状态,这不利于公益性的发展。因此,从文化产业公益性属性的视角出发,必须对乡村广播电视的组织属性进行界定,要么政府投入来实现公益性发展,要么放权给电视台,改革节目形式,以经济带动公益的模式促进乡村广播电视事业的公益之路发展。

3.2市场产业化发展之路

市场产业化石按照目前乡村电视台所属的行政区划分而成立的广播电视台全面推向市场,按照市场竞争机制优胜劣汰,完成广播电视台的整合重组,这种方式既提高了广播电视的整体质量,又减轻了财政负担,一举两得。依托乡村文化产业资源,实现广播电视资源与文化产业资源的融合,构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广播电视节目,适应农村市场的真实需求,这样既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又符合乡村广播电视未来发展的趋势,是目前较为实际、较为有效的发展路径之一。

3.3公商并存的发展之路

篇2

由于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提供信息全面,因而大大提高了会计工作的质量,改变了会计工作的面貌,为会计人员参与管理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手工会计是通过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到账簿,再到报表这样的流程来开展核算工作的,其中每一过程都需要专门人员从事收集、整理、记录、计算工作,尤其是记账过程避免不了许多重复转抄工作。而电算化会计仅需将数据(原始凭证)一次录入,其他的过程均可由计算机进行处理且瞬间即可完成。

因此可以说,电算化会计不仅彻底解放了会计人员的双手,同时也为激活会计人员的头脑创造了条件,使他们有精力、有条件去关注履行会计原本就有的职能,即会计控制。而电算化会计可以完成大量在手工会计条件下难以完成的信息处理工作,如各种辅助核算和管理会计核算工作。如今,在有条件的村已实行了电算化处理会计业务,农村会计电算化,是社会的发展,时代的产物,也是农村会计发展的必然方向,同时也对农村会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一方面,文化水平大都不高,计算机是新的会计工具,使用和操作不熟练。另一方面,实施电算化会计以后,为一些人利用计算机进行舞弊提供了条件。

由于利用计算机进行舞弊比手工操作下隐蔽性高、防范困难。这就要求农村会计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会计准则要更加提高。确保农村会计信息的输入、处理和输出使其符合会计准则和各种会计法规的要求,保证会计信息能真实、全面、及时、准确地反映农村经济活动,保障各方利用会计信息所进行的判断和决策不被误导,即我们所说的“对会计工作本身的控制和监督”。传统的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在会计信息的控制上有很大的不同。

篇3

关键词: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旅游经济

一.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

乡村旅游19世纪起源于欧洲,在我国起步较晚,是以乡村文化、乡村生活、乡村田园风光和地方风俗等为旅游吸引物而进行的。以农民为市场经营主体,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利用城乡之间在自然景观、生活习俗及文化方面的差异,提供城市居民观光、游览、休闲度假等旅游活动。既包括乡村农业观光旅游,又包括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休闲度假旅游、自然生态旅游,是一项区别于传统旅游,具有地域性、乡土性和综合性的新型旅游业[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乡村旅游以一种更为灵活、更贴近生活的态势,以田园景观为主体,受到被柏油马路、高楼大厦困扰的人们的喜爱。乡村旅游强调休闲、回归山野及朴实的乡风民俗文化,在各大城市逐渐风行。做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乡村旅游吸引着众多人群的参与,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2]。

新农村建设在彝族聚居地区又称为彝家新寨建设,是以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提高农村自我发展能力和农民生活水平,加强农村生产和生活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内容的,这些建设目标在客观上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将对乡村旅游建设产生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二.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促进作用

乡村旅游对于新农村建设来讲,可以充分利用农村旅游资源、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提升土地价值,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较好的经济基础。可以挖掘、保护和传承农村文化,利于保护乡村生态环境,推动农村村容的改变和卫生条件的改善,完善基础设施,完善村镇功能,提高乡村的开放程度,利于资金信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流动。对农村村民而言,可以参与投资、经营旅游业,拓宽就业、收入渠道,开阔视野,提高素质,丰富生活内容,提高生活水平,还可以参与乡村建设、文化建设、产业发展等,提高村民自身的民主意识和民主能力[2]。

新农村建设对于旅游产业发展而言,可以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及更有利的条件。乡村旅游发展仅仅依靠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挖掘是难以实现的,乡村旅游发展依托于一定的农村经济基础、便利的交通条件以及基础的配套服务设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物质保障。在生产力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前提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乡村旅游在资源开发、活动开展、服务接待等各方面面才能够得到有力保障,利于提升产业的实力和竞争力,实现多产业协调发展,促进产业升级,推动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使乡村旅游成为推动国民经济重要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3]。

三.美姑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现状

美姑县地处大凉山腹心地带,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北部,大凉山黄茅埂西麓。东邻雷波县,西接越西县,南连昭觉县,北毗峨边彝族自治县,西北与甘洛县连界,东北同马边彝族自治县接壤。幅员面积2573平方公里,人口23万。2012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05亿元,增长18.2 %;财政总收入1.74亿元,增长23%,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3亿元,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00元,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4014元,增长18.2%。

美姑的乡村旅游处于起步规划阶段,全县仅有位于县城所在地巴普镇俄普村7家农家乐,其余35个乡均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农家乐,乡村旅游市场几乎是一块还未开发的处女地。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很多,其中主要因素是可进入性差,远离大中小城市,自身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很落后,缺乏科学的规划和管理等。

美姑的新农村建设始于2010年,以彝家新寨建设为载体,从2010年年底到2011年上半年,先后在巴普镇俄普村、巴古乡勒布村,以整村推进的手段进行了全面建设和改造,俄普村是紧邻县城的的卫星村,所以那里的新村建设重点考虑了吸引县城的消费者日常的消费偏好,属于第三产业服务型的乡村旅游;而勒布村则重点考虑其盛产樱桃、苹果、核桃和梨子等的优势,重点引导消费者在一种优美清幽的环境中度过闲暇时光。2011年开始,美姑的新农村建设往县城以外的乡推进,思路是很好的,整合资金,整村推进,同时考虑结合乡村旅游发展的规划,这是一大亮点,但这个思路没有在以后的新村建设中得到体现。

四.关于美姑县乡村旅游和新农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适于美姑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实际的两种种发展模式[4]

紧扣美姑县情,美姑在如何发展这个问题上,可以采取以下模式。

首先,“第三产业服务型”新农村。“第三产业服务型”新农村是指城郊型新农村,普遍存在于靠近各大中小城市的农村,以乡村生态景观、乡村文化和农民的生产生活为基础,以家庭为具体接待单位开展旅游活动。由农民利用自家院落所依傍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以低廉的价格吸引市民,游客在农家田园寻求乐趣,体验与城市生活不同的乡村意味。这种模式适合县城所在地巴普镇和靠近县城的巴古乡、井叶特西乡和农作乡等四个乡镇。

其次,“生态型”新农村。“生态型”新农村多集中在开发程度较低、进入条件较差的“老、少、边、穷”地区,具有风光秀美的自然景观,但是缺少发展第一、第二产业常规经济的自然条件,又不具备交通优势,多是工业文明尚未辐射到或辐射极微弱的地区,这些地区通常保持了近乎原始的绝美风景、传统的农耕文化和淳朴的乡风民俗,发展旅游潜力巨大。“生态型”新农村旅游发展应充分发挥特有的生态优势,开发利用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以生态型农业和生态文化为重点。一方面可采取以农村民俗风情为载体的旅游开发模式,利用独特而完整的民俗文化以及当地民间的日常生活方式吸引外来旅游者; 另一方面可以生态环境资源为依托,重点开展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生态型”新农村可以规划在全县风景最好的瓦侯片区,因为这里是升级自然保护区大风顶生态保护区域,优势大熊猫的栖息之地,还有黄茅埂平原上的乡也具备很好的优势。

(二)发展乡村旅游经济,促进美姑新农村建设

1.转变观念,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从政府部门到乡村旅游经营者,都应转变观念,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发展乡村旅游的时代特征及重要意义,树立新的乡村旅游观,将旅游开发的重点逐步转移到发展乡村旅游上来。首先,要正确理解发展乡村旅游的现实意义和功能优势,认清乡村旅游的主要内容与特点。其次,要充分认识农业不仅是农村的主导产业,而且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协调好旅游业与农业的关系,树立“以旅助农”、“农游合一”的开发理念。政府必须要在思想上对乡村旅游具有系统的、全面的认识,并就乡村旅游的发展达成统一共识,为乡村旅游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2.制定政策,完善机制大力实施政府主导型战略,既要使新农村建设覆盖到乡村旅游发展的始终,又要使支持“三农”的资金及新农村建设各项优惠政策倾斜于发展乡村旅游。对于开发乡村旅游投资数额较大的企业或农户要给予积极支持与帮助;乡村旅游节点道路连接,要纳入交通规划优先建设;乡村旅游点水源污染及环境治理,要纳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优先解决;乡村旅游项目用地要优先协调安排,各种税收、费用可少收或免收。条件允许时可设立乡村旅游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奖励。从宣传促销、人才培训、管理服务等措施的落实上,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为农村旅游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政策支持。

3.科学布局,错位发展,突出特色内涵,努力打造精品。首先,要依据乡村旅游规划,对乡村旅游各景点进行科学布局,实现乡村旅游的错位发展。其次,要突出乡村特色,结合当地农民生产、生活、田园观光、文化传承,深层次挖掘各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整合特色优质资源,重点提升旅游产品档次和旅游附加值,努力体现乡村旅游景点间的差异化、特色化、多样化,尽量避免旅游产品同质化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此外,在开发的组织形式上,要坚持乡村旅游主体和利益主体“农”的属性,以农民为主体,让农民收益。要依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农户型、公司型或者农户+公司型,创建各具特色的水产基地型、畜禽养殖型、果蔬基地型、科技农业型、名村名镇型、花卉苗木型、田园生态型、湖库滨水型、岗地生态型等多种类型的优秀旅游景点,打造难以复制的乡村旅游景点,创造更多的旅游精品,培育出叫得响的乡村旅游品牌,使经济得到发展,农民得到实惠。

4.规范服务,提升水平发展乡村旅游发展,不仅需要加强旅游“硬件”设施的建设,也需要不断提升“软件”服务的质量[5]。要逐步建立健全规范乡村旅游接待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和配套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提高乡村旅游的综合服务质量和水平。要从接待设施、接待条件、卫生状况和接待能力等方面规范乡村旅游的接待服务标准,提高乡村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要积极开展争创“星级农家乐”活动,大力倡导合法经营,诚信服务。要切实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努力营造整洁、安宁的村容村貌,打造良好的乡村旅游软环境。同时,乡村旅游的投资经营主体是农民,要把乡村旅游做活、做大、做强,首先必须采取多种灵活适宜的形式,坚持把文化知识、农业科技知识、职业道德知识、旅游专业知识、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知识及经营管理等知识培训结合起来,使其在创新理念和提高文化素质的同时,不断提高农民经营管理的技能和水平。培训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有普遍性;既要分阶段,又要坚持长期性。充分发挥教育、农业科技、旅游等方面的力量,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外出考察学习等多种途径抓好培训工作,促进乡村旅游不断向科学化经营、规范化服务方面发展。

5.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不断探索发展乡村旅游业的新思路。加快发展乡村旅游必须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发展大旅游、大农业对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必须改变职能,调整思路,首先要将发展乡村旅游纳入到建设新农村的整体布局中,研究好利用好当前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有关政策,用改革发展的思路来破解我市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土地、资金等难题,结合美姑县实际,在明确乡村旅游业范围界定的前提下,规划、出台有助于发展乡村旅游的综合性政策。各级政府应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其次要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引进工商业资本,允许农民用林木等资源入股。在政策许可范围内,对部分改变土地使用性质,但仍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体的乡村休闲旅游项目,按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的用地规定执行(防止私人投资者和企业利用乡村旅游的相关政策借机圈地)。此外,建设、农业、规划、土地、交通、供水、供电等相关部门,也应将乡村旅游所需的基础设施优先考虑,提升乡村旅游点交通的通达力,税务、工商、卫生、文化等部门应采取“放水养鱼”的政策,给予支持和优惠。

参考文献:

[1]夏林根.乡村旅游概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

[2]杨达源.乡村旅游开发理论与实践[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3]李天元.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4]黄顺红,王素玲.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互动发展模式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

[5]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组委会.中国国际乡村旅游发展论坛文集[C].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篇4

助推农村产业大发展

“以前,我们吃的是和七和八(包谷、红苕、洋芋等杂粮),穿的是疤上重疤(补了一层又一层),住的是天穿地漏,行的是满身泥巴。而今啊,是吃比营养,穿比高档,住比宽敞,行比车辆了!”在湄潭县湄江镇核桃坝村,四品君茶业公司董事长、原任村支书何殿伦兴奋地告诉记者,通村油路修好后,核桃坝村人均茶叶收入3700元。

湄江镇核桃坝村是茶叶专业村。三年前,人均拥有茶园1.3亩,茶叶人均年收入不到2000元。新建、改造3条总长39公里的通村油路后,核桃坝村与邻近4个村连接起来,新增茶园5000亩,新增产值1200万元,核桃坝村人均拥有茶园上升为1.7亩,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4600元。

随着农村公路建设的快速推进,湄潭县的茶业、畜牧业等产业迅速兴起,规模迅速扩大,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广大农民群众称农村公路为产业路、致富路、民心路、德政路。全县茶叶种植面积由2003年前的4万亩增加到2007年的16.5万亩,产值由4000万元增至2.29亿元,产业综合收入3.9亿元,茶叶基地建设呈现强劲势头;生猪出栏由27万头增至43.6万头,产值由2.2亿元增至3.66亿元;以茅贡米为主要基地的优质稻田由3万亩增加到15万亩。

为了革命老区的发展,交通部决定从2004年起,用三年时间投入4亿元专项资金补助遵义市农村公路建设。遵义市在实施过程中,始终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政治任务来抓。通过3年的努力,遵义市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喜人成果:截至2007年6月,全市共完成农村公路建设项目753个9310公里,完成投资21.6亿元,沟通乡镇136个(县际公路沟通乡镇25个),沟通行政村709个。在这3年的时间里,余庆县实现了“乡乡通油路”和90%的行政村通公路的目标。

与2003年相比,2007年遵义市茶叶由原来的18万亩增加到42万亩,竹林由原来的85万亩猛增到252.5万亩;蔬菜由原来的126万亩增加到237万亩;药材由原来的46万亩增加到84万亩;辣椒由原来的60万亩增加到105万亩;优质烟叶由原来的65万亩增加到85万亩。到2007年底,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819元,比上年增长16.5%。

“水、电、路不通,农业产业化就是一句空话。湄江镇核桃坝村茶叶产业只是遵义市农村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湄潭县委书记田刚如是说。

农村公路建设

助推乡村旅游勃兴

“我们的通村公路没有回头路,旅游最忌讳回头路。”在遵义市农村采访,记者发现,乡村旅游成了农村的又一新兴产业。

9月24日,记者来到距离绥阳县城3公里的洋川镇雅泉村,道路平坦、四通八达的水泥硬化公路上车水马龙。谈起乡村旅游,洋川镇党委书记龙斌如数家珍,“别墅是雅泉农庄档次的象征,投资200多万元。”“2007年,雅泉村的乡村旅游接待游客2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00万元。”龙斌告诉记者,2003年以来,该镇农业旅游累计接待游客100多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00多万元,带动了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小青瓦、坡屋顶、转廓楼、穿斗枋、雕花窗、红柱子、白粉墙、三合院”为风格的“黔北民居”在余庆、湄潭、绥阳、凤冈等地随处可见,阁楼式、别墅式、庭院式各有特色,在公路两旁疏落有致,建筑布局、室内陈设都极讲究。近年来,在遵义市各地农村公路沿线,具有一定规模的集镇村庄686个,新建“黔北民居”77000余幢,使50余万农民走出深山。

在余庆县龙家镇黄金榜村,一幢幢红白相间二层楼的别墅式民居随处可见。据说像这样的别墅式民居黄金榜村有46家。与记者同行的龙家镇光明村支书、全国劳模刘鑫说,是便利的农村交通给他们带来了财富,带来了稳定,带来了和谐。

农村公路建设推动了旅游产业步伐的不断加快,使遵义市旅游业、服务业迅速推进,旅游人气指数大幅上升。2007年共接待游客77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1亿元。

遵义市农村公路建设助推并引领着乡村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引擎”作用。

交通投资用到“刀刃”上

“梯子岩通车了!”2008年6月28日,凤冈县土溪镇沸腾了。这天,世世代代被“天梯”困扰在青连山的村民们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奔走相告。

“梯子岩、岩通天,人过要低头,马过要下鞍”。青连山地势险要,崖高壁陡,从谷底到山顶,只有两条窄窄的羊肠小道可行,站在谷底仰望,小径直逼云天。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梯子岩成了一个封闭的“世外桃源”,闭塞的交通,严重地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据59岁的村民卢文扬介绍,过去当地是没有生猪卖出去的,要卖猪,只有宰后再抬到土溪镇街上去卖,来回有50公里。“现在我们高兴得很哟,拉肥料,售烤烟,卖生猪方便得很呢!”74岁的村民卢天孝老人自豪地说。凤冈县委书记王贵也深有感触:“交通改变了人的精神面貌,农民的自信心增强了,并且对党心怀感恩!”

在农村公路建设上,遵义市立足于“交通引领经济发展”思路,注重抓公路建设的规划和质量,使公路建设能实实在在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坚持把交通投资用在“刀刃”上。遵义市交通局局长胡学华认为:“遵义交通投资坚决实行专款专用,严禁任何单位和部门截留、挤占、挪用和超范围使用建设专项资金,收到了良好效果。”

公路建设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这在遵义市已成共识。在加强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遵义市对各县公路建设进行了统一规划,努力使农村公路建设为农村政治、经济服务。并采取多种措施,确保有限的资金投入,取得最大的公路建设成果。凤冈县永安镇田坝村有茶叶1.8万亩,通村油路根据茶叶发展规划而建,从县城就可直达茶园地头。在湄潭县复兴镇,通村公路四村八达,茶海深处,绿韵飞扬。

在乡村公路建设上,遵义市坚持秉承“交通引领经济”的理念,注重“七抓”,即抓认识、抓领导、抓机制、抓资金、抓质量、抓廉政、抓管养。遵义市委、市政府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市“三化一强”战略的基础工程,纳入每年承诺的“十件实事”工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把交通建设列入调研主要内容,抓问题的解决、矛盾的协调处理。并逐级签订责任书,建立责任制,把建设监管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单位和个人头上,形成了从立项、招标、施工、监管到验收的一整套建设管理机制,确保了农村公路项目建设的规范运作。几年来,市、县、乡村和群众共同筹集配套资金83940万元,较好地解决了配套资金的到位问题。针对技术管理力量不足问题,遵义市县乡各级从相关部门抽出500多人进行短期培训,提高相关人员业务能力。在管养上,坚持“建设是发展,管养也是发展”,明确将农村公路养路费列入市县财政预算,建立了养护机制。

篇5

内容摘要:我国的城乡物流一体化是城乡经济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乃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战略方面。本文主要探讨了非零起点的城乡物流一体化的战略流程,给出了规划与实施的组合矩阵,探讨了其战略路径,提出了几条典型的战略实施路径并分析了各个路径的特点、实施条件,指出了选择路径的战略约束变量。

关键词:一体化 二元物流 战略路径 物流孤岛 帕累托最优

城乡物流一体化是城乡经济一体化的一个战略方面,是城乡经济一体化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城乡经济一体化又是城乡一体化的一个战略方面,是城乡一体化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成都市作为城乡一体化的先行试验区,在城乡物流一体化方面也是有作为的。

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这“三集中”是成都市城乡一体化的特色。虽然集中化并不就是一体化,但是适当正确的集中有助于产生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城乡经济一体化必然要追求集聚效应、规模效应、互补效应。散、小、孤很难获取上述三效益。工业、农民、土地的适当集中也从战略上为城乡物流一体化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

城乡物流一体化

城乡物流一体化就是要破解城市物流与农村物流二元物流之间的分隔、分离,把各个物流孤岛联系起来,协同起来,求得协同效益,求取全域物流系统整体效益最大化。

城市物流是指为城市服务的物流,它满足城市经济、政治、社会、人口、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对于物流服务的需求。与农村物流相比较,城市物流具有集中性、常年性、同质性、复杂性、广泛性等特点。

农村物流是一个相对于城市物流(Urban Logistics)的概念,它是指为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其他经济活动提供运输、搬运、装卸、包装、加工、仓储及其相关的一切活动的总称。与城市物流比较,农村物流具有分散性、季节性、差异性、多样性等特点。

城乡物流一体化是站在战略的高度,结合城市和农村的特点,结合城市物流和农村物流的特点,运用现代物流技术和现代物流理念,对城市物流和农村物流两个系统进行战略整合,在整合的过程中谋求提高,谋求发展,谋求协同,谋求较大的城乡全域物流系统的战略协同效益,从而提高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进而实现城乡一体化并提高其水平。

城乡物流一体化的非零起点

由于社会经济技术等的发展,由于环保意识和竞争的日益加强,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在居民生活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企业竞争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从而受到极大重视。

在城市和乡村早已都存在物流,只是由于社会经济技术地理上的历史局限性等原因,城市物流和农村物流表现为两个“物流孤岛”,在物流规划、物流建设、物流运营、物流资源分布、物流能力分布、物流人才分布上各自为政,自成条块,相互区隔,没有形成协同效应。城乡物流一体化就是要解决城乡物流分离化、分散化问题,通过整合城乡物流资源,提高物流资源的效率,优化和构建城乡物流一体化体系,从而提高城乡物流的效率、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保效益)。

城乡物流一体化的战略路径

所谓战略路径就是起始于现状,面向未来目标,由特定时间和空间及其他战略状态要素所构成的一条有向、不规则的开放式曲线段,是成长方式、战略方案和实施途径选择的集合。

(一)城乡物流一体化的战略流程

城乡物流统筹规划城乡物流统筹建设城乡物流统筹运营城乡物流一体化体系绩效评估和改进是城乡物流一体化的战略流程,在整个流程中应实行统一管理,至少要有统一的职能协调。

本文主要分析城乡物流统筹规划。以成都市为例,2004年成都变过去的“城市规划”为覆盖全市的“城乡规划”。成都市是把中心城区、县城、区域中心镇及乡村区域作为城乡一体化统筹规划的四个不同的战略状态要素,这也应该是城乡物流统筹规划的四个不同的战略状态要素。

在进行城乡物流统筹规划时,明确上述四个战略状态要素及其内在关系的非零起点很有必要,必须考虑已有的战略性物流资源,尽量把其纳入新的物流体系中,不能视而不见,弃置不用,这在当今特别值得重视。

对此,应建立科学的项目评估体系,把项目运营期望值和原有物流资源利用率作为关键的评估指标中的两个。还要建立项目绩效评估体系,用以判断项目的绩效,以便总结经验,构建城乡物流一体化的经验曲线。

城乡物流一体化规划的本质:利用物流经验曲线和物流预见曲线,规避城乡物流一体化建设中的盲目性、动荡性、随意性、杂乱性、无序性、狭隘性、短视性,从而降低整个城乡物流一体化工程的总成本(规划成本+建设成本+运营成本+闲置成本+沉没成本等)。建设成本,特别是基础建设成本、固定成本往往发生了就是沉没成本,具有较强刚性、不可逆性,成本大,而规划成本相对较低,规划的弹性较大,调整起来也较容易,调整成本相对较低。一分钱的物流规划成本可能降低十分钱的物流建设及其相关成本。科学的、可行的城乡物流一体化规划的效益比较巨大,可以说是战略性的效益,成本的节约是战略性的节约。

(二)规划和实施的组合矩阵

需要明确的是实施路径中必须遵循轻重缓急原则,规划上则应是全域性、整体性、系统性、未来性的。城乡物流一体化既要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又要服从于城乡经济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还要服从于全国、大经济区区域以及省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和物流发展战略规划,还要协调于邻近区域的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和物流发展战略规划。规划和实施的组合矩阵如图1所示,规划分为详细的和粗略的,实施分为立即整体实施、分步实施、暂不实施。

有的是规划后即刻全面建设,该规划较为详细,其前瞻性可能在5年之内或者10年之内,且不确定性较小,主要是用于抓住当前的物流建设的战略性机会;有的规划是分步实施,该规划中详细部分和粗略部分并存,其前瞻性可能在10年之内或者20年之内,其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相互参杂,既可抓住物流建设的战略性机会,又可规避将来物流建设的战略性风险;有的规划是规而不建,即先规划暂时不实施,以备将来情况较为明了、条件较为成熟时实施,其前瞻性较大,常在20年至100年之间,相应的不确定性就较大,确定性较小,以便从战略上规避物流建设及相关风险。

如成都市在1990年修建完工的成都市区到郊县新津县的成新大件路,当时设计为双向两车道,该路在促进该地区及邻近地区的人流、物流的发展上做出了较大贡献,但是当时在该路的规划设计时就缺乏较大的前瞻性,以致在2008年进行改扩建为双向六车道时付出巨量居民拆迁安置成本,如果当初在规划时具有20年至30年的前瞻性,禁止沿路两百米以内进行永久性建筑修建,上述战略性成本绝大部分可以规避。

(三) 城乡物流一体化的战略实施路径

图2中所示的4条战略实施路径中大、中、小城市(群)、城镇(群)和乡村区是路径的5个节点,节点的不同排列顺序构建成不同的路径。不同的路径有其各自的特点、各自的优劣、各自的适用条件。

路径1:以大城市为核心,充分发挥大城市在物流方面的核心辐射功能、物流扩散效应,首先整合与其相似、彼此联系较为紧密、融合度较高、一体化基础较好的中等城市(群),同时强化中等城市(群)的极化效应,为下一步整合小城市(群)及城镇(群)和乡村区域的物流,实现全区域物流一体化积累一体化经验,构建一体化经验曲线,打下一体化物质基础和理论基础。其优势在于充分发挥大城市对于中小城市、城市对于乡村的各方面的中心作用、示范作用、辐射作用。其适用条件是城市的极化效应、集聚效应已达到相当程度,城市已发展到相当发达阶段,其扩散动力强大,扩散意愿强烈,扩散作用明显。这时采取该路径的战略利益极大,战略风险较小,全域物流一体化的进程可能较快、水平较高。该路径是始于大城市,终于全区域,先城市后农村,城市包围农村,属于渐进性的战略路径。成都市的三圈层战略路径类似于该路径,成都市在规划时把全市分为一圈层(中心城区)、二圈层(近郊区)、三圈层(远郊区)。

路径2:先从整合难度较低的城镇(群)和乡村物流一体化开始进行初级的一体化,其一体化的程度较低、较简单易行,所涉及的利益主体不很复杂,由于大部分城镇(群)和乡村的开发度不是较高,其整合效益、一体化效益容易显现出来,利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该一体化不仅是城镇(群)和乡村物流内部的一体化,而是面向整个城乡物流大系统一体化的。其适用条件是城市的极化效应还未达到相当程度,其扩散动力不强、扩散意愿不强、扩散作用不明显,而城镇(群)和乡村物流的一体化意愿强烈、动力较强、利益较大。这时采用该路径较为稳妥,也可逐渐构建城乡物流一体化的经验曲线,全域物流一体化的完成总时间可能较长,该路径属于渐进性的战略路径。该路径特别适用于未开发即将开发的城镇(群)和乡村,可规避先散建乱建后治理后规范的战略性调整成本。该路径是始于农村,终于全区域。类似于改革开放的区域战略路径――先农村后城市,农村包围城市。

路径3:类似于路径2,其差别体现在起点有些不同,比路径2的起点高了一些,比较注意发挥城市对城镇(群)和乡村的带动作用,其前提条件依然是城乡物流互动意愿和能力较强。

路径4 :该路径的起点和终点与路径1相同,但也有不同。路径1是渐进式,路经4是突进式的,该路径实施成功的话会极大缩短全域物流一体化的时间,可尽早尽大地谋求城乡物流一体化的利益,其前提条件是一体化所需的经济、社会、文化、技术、生态、政治、自然等条件的具备,即物流一体化的天时、地利、人和三条件都完全具备,至少基本具备。此战略路径的战略利益可能较大,其战略风险也较大。

这四种路径只是示例,还有其他的路径可供选择,不过基本思想是要分轻重缓急,要考虑客观的物流需求水平和客观的物流供给能力及其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

(四)城乡物流一体化的战略实施路径选择的战略约束变量

当地的政治、经济、社会、人口、文化、技术、生态、自然等方面的状况,及其决定的客观的物流需求水平和客观的物流供给能力及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以及更高层次的物流规划都是其战略约束变量。

结论

城乡物流一体化是城乡经济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乃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战略方面。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城乡经济一体化、城乡物流一体化的实践和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本文涉及的问题值得进一步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探讨。

参考文献:

1.李仁良等.中国农村物流市场及其特征,物流经济[J],2008(6)

2.谢守祥等.战略新视角:战略路径及其控制,江苏商论[J],2008(5)

作者简介:

篇6

>>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的通渭县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的吉木乃口岸发展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旅游业发展研究 抢抓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机遇推进渭南向西融合发展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的女性发展交流合作探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全面开放与融合发展的路径分析 咸阳市旅游产业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研究 丝绸之路经济带视域下彬县旅游发展研究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国与中亚贸易发展合作探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路径 文明融合视角下的山西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视角下总部经济发展环境评价 “丝绸之路经济带”下的西咸乡村旅游优势探析 向西开放背景下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建设的路径选择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的英语文化教学思考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外向型工业发展的重大机遇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克拉玛依的发展研究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内蒙古的战略定位与发展路径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下新疆的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下新疆的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王卓怡.全面解读“丝绸之路经济带”[EB/OL].(2015-01-09).http://.cn/eco/caijingzhuanti/special/sichouzhilu.

[3]丝绸之路经济带[EB/OL].[2014-10-27].http:///view/10896802.htm.

[4]格尔木[EB/OL].[2014-12-23].http:///view/63117.htm.

[5]王瑜,吴殿廷,朱桃杏.论旅游开发中的“和而不同”――以丝绸之路为例[J].人文地理,2011,(2):128-132.

[6]李新海,李进良.对发展格尔木市旅游业的思考[J].攀登,2007,(4):102-104.

[7]赵峰,杨畲.努力打造“大昆仑文化旅游圈”――兼论文化旅游的内涵[J].柴达木开发研究,2007,(4):25-27.

[8]赵国忠,姜剑超,张志收.加快推进区域融合发展的几点思考――从齐河借势发展的实践看[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13,(5):94-102.

篇7

关键词:生态行政管理;贵州省;乡村旅游管理;生态环境

近几年来,贵州省的乡村旅游经济快速发展,其中部分特色乡村旅游成为了知名品牌。但是,从目前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情况来看,发展模式并不成熟,缺乏完善的体制机制。甚至部分政府或者开发商在开发市场过程中,并没有进行提前的规划,导致当地的生态环境以及旅游资源遭到破坏。与此同时,我国现阶段缺乏完善的乡村旅游行政管理体系,各个相关部门并不能明确自身工作职责,缺乏对乡村旅游开发管理中维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因此,为了能够促进贵州乡村旅游的稳定发展,就需要站在生态行政视角,对乡村旅游管理进行完善与改革。

一、基于生态行政视角下管理贵州乡村旅游重要意义

近几年来,贵州省部分地方在开发旅游过程中,相关的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开发商部门过于急切,同时当地村民也希望借助乡村旅游业能够脱离贫困,因此,导致乡村旅游业的盲目开发,一定程度上对当地的乡村性生态特征造成了破坏。由此,就需要从生态行政角度,对贵州省的乡村旅游管理进行分析,促进乡村旅游能够实行生态行政管理模式[1]。

二、乡村旅游开展生态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行政意识有待提升

贵州省部分地区的乡村旅游管理部门缺乏一定生态意识,过度注重乡村旅游业的短期经济收入,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维护。但实际上,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本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客观角度来讲,二者也具有统一的关系,由于政府过度注重绩效考核,忽略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因此,导致乡村旅游失去了本身的特色。如:部分政府在开发乡村旅游过程中,为了充分满足旅游者的爱好,就会将具有乡村特色的东西进行改造,使其普通化,进而造成了系统规划的缺乏,同时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二)缺乏健全的生态行政管理体制

由于乡村旅游开发地点是农村,因此部分在政府开发管理过程中,并没有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导致景区管理机构不健全,且管理者素质相对较低,甚至还出现部分管理者是由当地村民担任。与此同时,在开发乡村旅游过程中,政企管理没有明确分出,由二者共同进行管理,进而导致多种主体的出现,过度注重经济利益,缺乏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对乡村生态平衡造成破坏。并且,当地乡村旅游的经营者,也较为缺乏生态环保意识,进而缺乏对自然环境的有效保护。除此之外,部分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缺乏社会责任意识,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2]。

三、生态行政视角下贵州乡村旅游管理路径

(一)提高生态意识

现阶段,大部分政府在确定价值目标过程中,既要求保障经济效益,还同时追求社会效益以及生态环境效益。但是,只有注重生态环境效益优先的政府,才能够更好的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乡村旅游行政管理过程中,相关的管理部门就需要注重服务观念的转变,坚持以生态行政理念作为指导,加强对乡村旅游行政管理人员的制度培训,进而使得相关人员生态环境管理意识能够得到提升,最终促使贵州省乡村旅游形成独特的生态行政文化。

(二)对管理体系进行适当的完善

在完善生态行政管理体系的过程中,也需要注重生态行政职能的严格执行,进而使得生态旅游行政管理系统能够符合相关的规定标准,结合当地实际的发展情况,实现生态系统能够同当地乡村旅游行政管理体系有效融合的目标。第一,贵州省县级以上的政府,需要加强当地乡村旅游工作的指导,对各个相关部门的职责进行明确,合理监督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使得生态环境能够得到有效维护,同时改变多个主体共同管理的现状。第二,还可以建立乡村旅游行业协会,并制定相关完善的管理流程,使得乡村旅游活动的进行能够得到合理监督与指导,保障乡村旅游资源,规避生态环境被破坏的情况[3]。

(三)注重生态行政管理

在实施生态行政管理的过程中,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能够保护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维护生态安全。因此,相关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就需要加强对乡村旅游的生态行政管理,并同时在当地设立独立的生态管理部门,并加强乡村旅游品牌的建设,促进乡村旅游生态行政管理。

结束语:

总而言之,贵州省为了能够促使乡村旅游实施生态行政管理,就需要提高生态意识,并完善管理体系,严格执行生态行政管理,从而使得贵州省的生态环境能够得到有效维护。

参考文献:

篇8

新常态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是旅游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基于此,从分析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入手,探讨两大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主要瓶颈,提出推动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融合

新常态下,旅游业正在成为新的增长点。国发〔2014〕31号文件《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依托当地区位条件、资源特色和市场需求,挖掘文化内涵,发挥生态优势,突出乡村特点,开发一批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2017年1月12日,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积极实施“三步走”战略奋力迈向我国旅游发展新目标——2017年全国旅游工作报告》上明确说明,“515战略”实施以来,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积极推广‘旅游+’等模式,推进旅游业与农业、林业等深度融合”。乡村旅游仅依靠产业规模的扩建、配套设施的完善等方式进行发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旅游业发展的新形势,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势在必行。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的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明显呈现出原创力不足,其衍生产品的价值不高、产业链不完整等问题。近年来,我国学者对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机理、路径、模式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理论与对策。以“乡村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为词频在CNKI中文知网文献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共找到20条相关结果,关于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有6篇,关于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有4篇,关于乡村旅游资源和旅游开发的有7篇,关于乡村旅游产业和产业链发展的有3篇。其中,李霞对郑州市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进行了策略研究;张曼婕研究分析了贵州省民族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之间的互动与融合发展状况;张硕等提出了北京乡村旅游与创意产业互动发展的途径;李霞提出了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在产业链各节点上的融合建议;赵华等从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视角出发,分析了中国当前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途径。不难看出,目前我国对于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第一,没有统一界定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后所产生的新业态的名称和概念,难以准确把握这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水平、规模和效果。第二,集中于初步描述和探索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现象,倾向于对这两大产业融合的宏观策略进行探讨,侧重于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应用型研究较少。第三,没有深入研究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机理、路径与模式,还需进一步做理论和实证的重点探索。因此,研究经济新常态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转型升级、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

“互联网+”“旅游+”时代下,我国乡村旅游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逐渐由原本依靠要素或投资驱动向依靠科技创新驱动转变,乡村旅游需要全域化、特色化、精品化发展,为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衍生出新的旅游业态创造了天然的基础。为适应当前大众旅游消费升级的特征,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应依托乡村生态,融入文化灵魂,突出农耕生产,体验乡村生活,打造乡村旅游的升级版。要立足地区实际,挖掘特有资源,注重人文关怀,实现乡村旅游的特色化、差异化、个性化、人文化发展,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便是一条有力的发展路径,文化创意产业可将原有的乡村文化进行再挖掘,开发出独具特色的主题产品,最大程度地发掘出农业的多元化功能。另外,文化创意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可以将乡村文化资源、场景创意等进行商品化、市场化开发,利用乡村旅游产业手段实现文化资源的商业增值,开辟一种乡村文化资源产业型发展的新模式,使文化创意产业在与乡村旅游产业的融合中实现效益最大化,改变文化创意产业传统的生产与消费模式,扩展其附加价值,完善和延长其产业链。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最终将带来乡村旅游的巨大发展,也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最佳手段

2014年8月,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中指出“加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扎实推进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2014年11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旅游局等七部门共同启动乡村旅游富民工程。2016年8月,国家旅游局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下发《关于印发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的通知》(旅发〔2016〕121号)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力争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全国25个省(区、市)2.26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230万贫困户、747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通过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使全国1万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年旅游经营收入达到100万元,贫困人口年人均旅游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新常态下,乡村旅游目前普遍的一家一户的零散经营模式,在食品卫生、服务水平、安全甚至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弊端日益凸显。以发展乡村旅游来实现精准扶贫,就是要把各种旅游资源整合起来,重塑乡村经济产业结构,延长乡村经济产业链。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可以解决乡村旅游景区建设城市化、产品单一雷同、环境污染、缺乏科学规划等问题,将新农村建设、农业生产、小城镇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紧密结合,打造出能够实现旅游精准扶贫目标的特色乡村文化创意旅游精品,加快文化创意型乡村旅游的良性发展。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可以优化乡村旅游产品的结构,加快休闲农场、房车营地、乡村民宿、艺术村落、乡村庄园、乡村博物馆和市民农园等乡村旅游新业态类型的发展,扩展乡村旅游产业链和产业面。再通过吃、住、行、游、购和娱等旅游基本要素的本地供给,为当地村民提供更多参与开发建设、旅游服务、经营管理、发展决策和利益分配等各个环节的机会,实现当地村民收益的最大化,扩大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造血”功能。

三、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瓶颈

乡村旅游可以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更加丰富的创意素材,提供更具特色的创意环境,提供更为广阔的创意空间,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可以实现乡村文化多渠道、多层面的表达,倍增产业效益,实现产业集聚和区域优势。但是,当前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还面临着不少的瓶颈。

(一)缺乏整体规划,联动发展不足

文化创意是一种再造与创新的文化现象。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将乡村沉淀已久的民俗文化加以创新,以不同的文化创意物质表现体现乡村文化内涵,使乡村旅游开发,联系创意生活,让原有的村落以现代形式彰显。只有依托乡村文化底蕴而发展,才是文化创意的重要展现,才能带动相关区域和产业经济的发展。然而,由于我国大多数村落的发展模式都较为单一,造成村庄的生活模式只适合于当地村民,真正融入乡村的艺术家和扎根乡村的文化创意产品较少,真正受益的村民不多,区域联动发展不足。要想让艺术家与原住民共生共融,文化创意产品独具特色,还需要村落的整体规划,甚至区域的整体规划,在尊重原生态、原风貌的基础上,促进艺术家与原住民的共生共融,让村民更多受益,让艺术家更接地气。

(二)产业链不完整,发展后劲不足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需要进行农业生产创意、乡村生活创意、乡村景观创意、乡村功能创意、农产品科技创意和乡村旅游品牌创意,助推乡村旅游方式从“旅游”到“生活”的转变。然而,当前我国引入文化创意开发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大多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复合其他相关产业共同发展力度不够,产业链过短,没有形成多种新的旅游业态和旅游产品。只有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拓展产业空间,全面打造集文化艺术展览中心、农事生产销售、主题酒店、特色餐饮等多种业态为一体的乡村文化创意产业园,重点发展一批农业旅游示范点和国家农业公园,构建统一的乡村创意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之间的互融与共荣,用文化创意发掘乡村文化、表现乡村文化、营销乡村文化。

四、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建议

(一)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路径

用文化创意推进乡村旅游产品研发和产业融合,可形成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如何将原有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及传统民族习俗等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融观赏、考察、度假、学习、参与、娱乐和购物于一体,提升乡村文化创意旅游的市场化运作能力,是乡村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应走一条基于资源特色的差异化融合发展路径,不同资源类型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其产业融合发展具体路径与发展重点均应有所不同。不同地区都应找准自己最独特的资源优势,培育乡村文化创意旅游新业态,形成特色鲜明的乡村文化创意旅游产业格局。如农业资源优势突出的地区,应重点发展创意农业旅游,一方面提高创意农业的科技含量,集约生产高附加值的农作物产品,完善创意农业生产体系;另一方面通过开发体验型创意农业旅游产品,让游客回归自然,感受田园生活的乐趣,并充分发挥出创意农业旅游的科普和环保教育功能;历史建筑资源优势突出的地区,应重点关注历史文化的深入挖掘,彰显自身特色,在规划中坚持对自然肌理和历史文脉保护的基础之上,进行历史文化教育旅游、生态旅游的开发;节庆资源优势突出的地区,应重点发展特色文博和主题文化旅游节,大力开发农业的绿色、环保、休闲、体验和示范功能,开展各类乡村体验特色活动。

(二)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要通过文化元素推动产业结构多元化,从文化创意、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体系建设、渠道建设和个性化等多方面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优美产业,推动生态建设、创意农业、观光体验同步发展。

1.分圈层差异化发展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应按照城市、近郊、远郊3个圈层来差异化发展。城市圈层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氛围为主,在适宜区域发展景观创意农业。近郊圈层以休闲农场、乡村庄园、市民农园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重点,发展社会生活功能型创意农业;远郊圈层以设施农业、精细农业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农产品,兼顾创意生活功能。近郊和远郊在发展乡村文化创意旅游时,当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有所不同,如近郊首先要解决交通和停车问题,而远郊则更关注资源的核心竞争力差异。但不管哪个圈层,都要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突出体验性、娱乐性,做到精致化、生态化。

2.分区域功能化发展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时必须进行区域功能划分,哪些是当地原住民的保留区域,如核心生活区域,游客不得前往,也没有前往的兴趣;哪些是游客的专有区域,主要进行乡村文化体验、娱乐;哪些是原住民和游客的共有区域(分享区域),既能为游客提供各项旅游服务体验,又能为原住民所用,甚至参与文化创意旅游的开发。只有增强原住民的认同感,原住民的参与也才会有持久的动力,乡村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发展才可能有持续的力量。

3.规划先行,过程管理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必须要先进行整体规划,将一切可能出现的原住民与游客之间的文化和利益冲突问题事先解决,尤其是大量游客到来之后不能给原住民带来生产和生活上的不便,在乡村文化创意旅游实施过程中还要做到管理上的平衡,使游客和原住民的幸福感都得到保障。然后,将原有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及传统民族习俗等资源进行再挖掘,开发出独具特色的主题产品,将创意设计、广告营销、零售流通、管理培训等前瞻性地融入乡村旅游价值链产生的每一个环节。

4.注重新媒体营销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必须注重渠道建设,包括官方渠道、民间交流渠道和网络渠道等。乡村文化创意旅游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乡村生活创意产业。乡村的生产创意、生活创意、景观创意、功能创意、科技创意、产业创意和品牌创意都要通过官方渠道、民间交流渠道和网络渠道向外传播。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越来越多的游客通过微信、微博、论坛等社交媒体获取旅游信息,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将成为乡村文化创意旅游营销宣传的新阵地,通过社交媒体将乡村优美的意境和养心养美的场景传递给游客,是一种情感营销。总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就是走一条生态、悠闲、慢拍的生活方式发展之路,发动民众的创新力量,形成叠加的经济和社会效应。

参考文献:

[1]李霞.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3.

[2]张曼婕.民族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2014(14):3430-3433.

[3]张硕,吴上上,陈跃雪.北京乡村旅游与创意产业互动发展研究[J].北京农学院学报,2014(3):83-86.

[4]李霞.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述评[J].科技咨询,2014(2):220,240.

[5]赵华,于静.新常态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2015(4):50-55.

[6]王璇璇.苏州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24):28-29.

[7]于莉.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运作模式研究[J].中国商贸,2010(26):156-157.

[8]金虹.文化创意产业参与乡村旅游的建设模式及运作机制研究[J].农业经济,2016(8):32-34.

[9]康杰,杨欣.文化创意视角下乡村旅游开发的策略[J].农学学报,2015(5):136-140.

[10]罗光华.“互联网+”背景下文化创意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及升级对策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11):231-236.

篇9

摘 要:集中力量对连片特困地区开展扶贫开发是我国扶贫攻坚的重要举措。在新的历史时期,对连片特困地区开展扶贫开发,需要突

>> 连片特困地区知识扶贫路径研究 移民搬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的有效实现路径 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的战略创新 关于实现贫困片区跨域扶贫治理的精准化路径研究 贵州省三大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制度调查研究 金融支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的实践与探索 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开展金融精准扶贫的几点思考 我国连片特困地区扶贫绩效分析 以“精准扶贫”促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发展 连片特困地区旅游创业企业扶贫绩效评价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模式探讨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模式探究 连结生计方式与可行能力:连片特困地区减贫路径研究 发展的想象力:迈向连片特困地区贫困治理的理论创新 贵州少数民族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社会动员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 连片特困区乡村多维贫困综合治理研究 尽快改变连片特困地区的落后面貌 连片特困地区低碳扶贫道路与政策初探 湖南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贴息贷款调查与思考 武陵山连片特困民族地区扶贫政策实施状况调查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2年3月30日。

⑦何渊:《中国特色的区域法制协调机制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58页。

⑧刘亚平:《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竞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255页。

⑨郭熙保、张克中:《社会资本、经济绩效与经济发展》,《经济评论》2003年第2期。

篇10

关键词:农业合作发展海峡两岸路径

农业在大陆和台湾都有重要的地位,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领域,又是两岸合作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内容,因此,两岸农业合作至关重要。近年来,两岸学者对双方农业合作的条件和潜力作过一些探索,赵一夫、任爱荣赵一夫,任爱荣.大陆引进台湾农业技术的必要性和适应性分析.海峡科技产业,2007(4):2127等对大陆引进农业技术的有效模式及必要性进行了探讨;温思美、郑昌温思美,郑晶.海峡两岸农业合作模式的绩效及其前景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6(11):49等对两岸农业合作模式的绩效进行了分析,认为两岸农业合作应深入农业制度合作和组织合作;官俊荣官俊荣等.促进两岸农业共同发展的合作模式.两岸关系,2006(5):3942等则提出大陆生产、台湾研发或营销的合作模式;卢凌霄、周应恒卢凌霄,周应恒.新格局下两岸现代农业合作机制探讨.经济与和管理研究,2010(3):96100等提出了按照商业合作规则开发农业的建议等。而近几年来,大陆现代农业得到较快发展,加上ECFA的实施,两岸现代农业合作的理念、方式、内容及途径都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对两岸农业共同分享市场、资本、技术和信息等资源,实现互利互惠、合作双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江苏为例,研究了农业合作在海峡两岸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分析了江苏与台湾农业合作的多种路径和不同效果,提出了ECFA条件下两岸现代农业合作发展的不同路径及其选择。

农业合作成为海峡两岸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

台湾农业总产值占经济生产总值比重只有3.3%,但在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曾经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为台湾经济起飞奠定了重要基础,现在仍是举足轻重的基础产业。两岸农业合作已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农业合作已经成为海峡两岸全方位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1)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和台湾农民创业园已经成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的重要载体。至目前为止,大陆已在9省市设立了15个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14省市设立了29个台湾农民创业园,其中江苏5个,福建6个,广东、浙江各3个,四川、安徽各2个,山东、重庆、湖北、云南、湖南、黑龙江、河南、广西各1个。这些试验区和创业园已经成为两岸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场所,企业和农民创业发展的良好平台以及两岸农业界交流互动的共有基地。

(2)农产品成为ECFA的重要内容之一。2010年9月12日生效的ECFA即“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就是相互降低关税与排除非关税贸易障碍、增进双方经济合作、拓展彼此投资与贸易往来,让两岸人民享受和平与发展,互利与双赢,使企业安定、人民安心、经济安全,使两岸经贸关系进一步提升,为两岸在和平发展下进一步融合创造良好的物质基础。早期收获产品清单中农产品包括了18项,即鲜兰花、金针菇、香蕉、柳橙、柠檬、哈密瓜、火龙果、茶叶及其他活鱼、其他生鲜鱼、其他冷藏冷冻鱼、生鲜甲鱼蛋等。这些农产品的关税大幅降低,不仅实实在在惠及台湾农民,也提升了开拓大陆市场的积极性。

以台湾茶叶为例,虽然90年代末就开始尝试开拓大陆市场,最初通过“小三通”以小额贸易的方式进入大陆,虽然没有关税,但是数量小,运输不稳定,难以进入大型市场,后改为正常贸易方式出口大陆,关税负担又较大。根据台湾农业部门提供的数据,由于关税下降,生效前后列入ECFA早收清单的农产品对大陆出口平均价格增长了1.16倍,如生效后的茶叶价格上涨了22%。

(3)两岸乡村结对成为基层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渠道和平台,为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从上海朱家角镇开始的首届两岸乡村座谈开始,按照“互利共赢、优势互补、加快发展”的原则,两岸已有100多个乡村结成了友好合作对子,范围从农村扩展到了渔区和台湾的原住民乡村,形式呈现信息沟通、人员往来、交流活动、专项合作等,内容包括乡村旅游、农产品运销、农业技术培训、良种良法推广、产业对接、农业文化等,为两地乡村民众的交流和合作搭建新平台,成为联结两地基层民众的新纽带,促进两地乡村共同发展的新起点。几年来两岸乡村座谈的主题和内容不断拓宽,2012年重点突出两岸休闲农业产业对接,共同推荐两岸休闲农业精品农场,联合构建两岸休闲农业合作的长效机制刘柱.2012两岸乡村座谈“促进两岸休闲农业共同发展”.中国新闻网,20120914,建立了两岸乡村交流的机制化、制度化设置,最大限度地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为未来的两岸农业交流合作以及两岸关系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固基石。

海峡两岸农业合作不同路径在江苏的实践

江苏是吸引台资较早、规模较大的地区之一,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在江苏的实践起步早于大陆其他地区,合作路径多种多样,效应也各不相同。江苏与台湾的农业合作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台商开始投资大陆,大陆允许台湾农民到大陆创业。“十一五”期间进入发展期,江苏与台湾农产品贸易发展迅速,农业投资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合作平台载体建设步伐加快,交流和研讨活动关系密切。尤其是2009年11月,原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率团访问台湾,在台湾成功举办“台湾江苏周”活动,俗称“破冰”行动,是大陆第一次赴台交流层级最高、规模最大、内容最广泛的一次大型高端访问活动,以“合作、创新、共赢”为主题,展开了两地经贸、文化、教育、科技、旅游、农业等各领域各层面的交流合作。2010年6月《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即ECFA的签署,使两岸经济合作进入新阶段,农业合作进一步升温。2010年“江苏台湾周”在江苏成功举办,标志着江苏与台湾经济互动交流进入常态化、正常化。多年来,江苏与台湾的农业交流合作,不论在农产品贸易、农业投资、人员互访、信息交流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进展。因此,分析研究江苏近年来海峡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的方式和成效,有助于更好地明确今后一段时期大陆与台湾的农业合作框架和定位。主要路径有:

(1)政策导向型。政策引导鼓励支持两岸农业合作。在江苏,一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的一系列惠台农业政策措施,首先强化宣传,提高认识,让惠及政策宣传到达江苏投资的台湾各界特别是台湾农民。二是依据中央惠农精神制定江苏特点的地方实施细则,增强操作性,实现落实的有效性。自大2007年以来,省有关部门出台多份文件,2007年江苏省农林厅、省台办、省外经贸厅等10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两岸试验区建设的通知》(苏农台[2007]3 号);2009年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业委员会和省台湾事务办公室关于加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与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的意见》(苏政办发[2009]107号);2010年省农委、省台办、省商务厅联合印发《关于推进苏台农业合作创业园建设的意见》(苏农台[2010]6号);2010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苏台交流合作的意见》(苏发[2010]15号),明确要求农产品进入江苏市场、鼓励台资农业企业参加境外促销、加强农业合作平台建设,扩大基层、人才及技术交流;2012年6月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六个进一步”新要求的实施意见》等。一是明确要求,对入苏投资的台湾企业和农民在税收、土地使用、专项资金等方面给予积极扶持,在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解决;二是帮助台湾农产品进入我省市场,如利用各种展会支持和帮助台湾农产品进入大陆市场;三是支持台资企业充分利用其营销渠道,扩大农产品自营出口规模,引导和帮助台资农业企业参加各级地方组织的各项境外营销活动,拓展国际市场营销渠道,与大陆企业一样,加大台资企业农产品原产地地理标识的保护力度,帮助企业获得行业认证等;四是帮助台资企业获得专项资金扶持;五是引进台湾企业和农业新技术在我省落户。由此,政策导向型只要配套措施落实到位,就有利于从多方面引导加强两岸农业合作,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2)农业投资合作型。通过投资和技术互惠增进两岸合作。大批岛内农业、食品企业来江苏从事农业开发,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回报,吸引了更多的台商朋友前来寻求发展机遇。截至2011年底,全省累计批准设立了台资农业项目1410个,实际利用资金21.33亿美元姜雪忠.创新思路着力发展外向型农业.群众,2012(6):1819,投资的领域已由原先的种养、加工业逐步扩大到观光休闲农业、种苗、生物科技、农业物流等多个领域。通过台商投资与合作,江苏在植物组织培育、工厂化育苗、速冻保鲜、包装技术、生物肥料、生物防治等领域取得了较大进展,促进了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农业投资合作型适宜于企业间的合作,依各地投资软硬环境而异,有利于利用双方各自资源优势;台商只有获得较好回报,当地能够增加财税、带动就业、延伸产业,才能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双赢。

(3)活动交流型。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增加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近年来,台湾省农会、台湾农村发展基金会等民间团体、企业界组织的交流团组,先后来江苏进行专业技术交流及其考察,江苏也派出了涉及观光农业、精细农业等方面的交流团、参展团赴台等活动。通过双方农业领域考察交流,加深相互了解,增进了友谊,拓宽了合作渠道。另一种方式是对两岸共同关心的农业领域,开展专题论坛、展会、研讨会、交流会等活动,取得良好效果。这是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最直接、最方便、最常见方式。如两岸共同参加的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展览暨台湾农产品展销会、海峡两岸食品展(台北)、台湾优质农产品巡回展、两岸乡村座谈等活动。同时,江苏农业国际合作洽谈会、南京市连续举办的多届宁台农业论坛、昆山市举办的海峡两岸(昆山)农产品展示展销会等均有台湾企业参展参会,台湾水果、茶叶等农产品不断在我省各地现身,吸引了大量市民的兴趣。另江苏每年组织台资农业企业参加日本东京、美国纽约、德国科隆、法国巴黎等展会。由此展会与各种论坛、研讨会已经成为落实惠及台农有关政策,研讨海峡两岸农业合作理论,主动宣传、推介台湾农业技术、农业管理模式和农产品的有效形式。活动交流型适合于不同合作主体,有利于双方拓展视野,寻找共识,在合作初期可以广泛使用这一模式,条件成熟时,可以开展深度合作。

(4)贸易合作型。通过贸易形式开展合作。2007年,大陆已经成为台湾地区农产品最大的出口市场。近年来,江苏台湾农产品贸易增长迅速,2011年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达8200多万美元,进口的主要产品有羽毛羽绒、调味品等,出口的产品主要是猪鬃、紫菜、瓜子等。这种路径适应任何类型的企业间合作,合作效率高,尤其适合于互补型企业,但对两岸同类产品易于形成竞争。

(5)共建平台型。共建平台型的合作,往往是一方利用政府资源、政策,吸引另一方共同建设平台。江苏现有昆山和扬州两个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无锡锡山、南京江宁、淮安淮阴、南通江海和盐城盐都五个台湾农民创业园,江苏还设立了五个省级苏台农业合作园区。昆山试验区围绕建成海峡两岸农业合作的先行区域、示范基地和重要窗口的目标,积极搭建合作平台,为统一食品、波力食品、永丰余生物科技等知名企业入驻创造了条件,建设了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园区;扬州试验区以发展农业高新科技和外向农业为重点,重点建设有机农业、设施花卉等产业;无锡锡山台湾农民创业园以生物科技为重点,已经培育了平安蔬菜、鼎汉生物科技、天仁生态农业等多家台企生物企业入驻创业。实践表明这种共建平台形式,成功与否取决于地理位置、资源优势、政策环境以及工作效率等。

(6)乡村结对型。江苏已有11个乡镇与台湾基层组织结对姜雪忠.创新思路着力发展外向型农业.群众,2012(6):1819,如南京市江宁区横溪镇与台湾云林县西螺镇农会结成后,定期开展互访和技术交流,合作建设“一镇一品”项目。台湾农民创业园,给西螺农民带来了创业机会;创业园则通过西螺镇农会,引进了10余个台湾优质西甜瓜品种和6个果树品种。这种形式非常适合基层民众的交流与了解,从长远讲,更有利于台湾农民与大陆农民的合作,从深层次实现互信共赢。

海峡两岸农业合作新路径的思考

江苏与台湾的农业合作不同路径的实践说明,政策导向型有利于从宏观上加强双方的交流与合作,但需要配套措施;投资合作型有利于合理利用双方的资源优势,但多以营利为目的;活动交流型有利于拓宽视野寻找共识,但难以深度合作;共建平台型有利于投资者充分利用平台资源和政策条件,共赢难度大;乡村结对型有利于基层交流和合作,但需要从相识到相信的过程;贸易合作型合作效率高但同类产品易形成竞争。因此,大陆和台湾的农业合作不必一概而论,宜取长补短,吸取各自的特色和优势,依据大陆地域广阔,各地气候、自然、经济、社会条件的不同,因地制宜从四个方面在不同地区采取不同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与合作。

(1)理念上实现融合更有利于开展农业合作。台湾农业发展的侧重点从生产、加工到出口,再到精致农业及休闲观光农业,都是随着台湾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拓展的,农业的多功能性得到不断挖掘,农业的效益也得到大幅增值,这与台湾农业界、农业农民的理念变化是密不可分的,特别是长期以来台湾高度重视建立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确保了农产品供需产销平衡;重视依靠农业的科技进步,确保了农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重视培育农业的经营主体,确保了农业体制和机制的不断创新,也使农业成为比较有活力的产业。海峡两岸要共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议大陆要吸取台湾在理念上的新意,在不同阶段不同地区积极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机制创新和农业发展方式创新,实现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的目标。在ECFA已经签订两年的情况下,台湾工业总会已经在大陆的上海等地成立办事机构,农业合作也已建立了较好的基础,成立相应的议事机构的条件已经成熟,建议台湾与大陆联合成立两岸农业合作发展协调议事机构,或在江苏等农业经济条件较好、农产品消费市场成熟、农业理念相对发达的地区试行成立相应机构,长期性有深度地开展相关农业政策、市场及产品的共同研究、开发和协调,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适时适地调整和定位两岸现代农业合作的内容、方式及路径。

(2)产业上优势互补实现互利双赢。两地农业优势不断发挥,合作的互补性正在显现。一是台湾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及先进的自主创新理念,为大陆农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有效的路径。台湾以食品加工业带动农业商业化、农业企业化、农业工业化,同时建立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策略,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既提高了附加值,又缓解了产销失衡的压力,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经营姜雪忠等.值得借鉴的台湾现代农业发展经验.江苏农村经济,2009(1):6870。台湾现代农业发达得益于农业的科技创新及其应用,表现为技术改进、品种改良、结构调整、效益提高。如世界领先的农业品种改良、食品加工技术、自动化技术研究等;农业生物科技研发与运用,开发农产品产后处理及其加工技术,大大提高了产品品质和附加值。现在台湾更加注重农业科技的创新研究和实际应用。江苏科教力量雄厚,创新研发能力较强,只要运用台湾产学研、农科教有机结合的理念和方法,引导校企等多种形式的联合,实现企业的自主创新,既可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又可以较快提高企业及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二是台湾良好的国际市场营销和信息体系,为大陆农产品市场的开拓提供新视野、新方法。台湾与大陆农业经营主体类似、经营规模和数量较小、运销成本较高、议价能力差,但其20多个蔬菜、花卉、茶叶等产品产销班,改进了生产与经营管理,降低了生产成本,建立产销秩序,培养了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促进了农业企业化的经营,在地方政府扶持和监管下,通过民资建立的农产品运销组织体系对货畅其流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既解决了农民和农业生产者产品销售的后顾之忧,又有力地保证了农业产业的顺利发展。如江苏近几年农产品出口的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台商投资农业企业的市场营销经验和份额。三是台湾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具有丰富成熟理念和经验姜雪忠等.值得借鉴的台湾现代农业发展经验.江苏农村经济,2009(1):6870,有助于大陆休闲观光农业的快速发展。台湾休闲农业开发较早、种类甚多,目前已由简单的观光农园发展到综合性的休闲农场、休闲农业区。休闲观光农业已经成为丰富市民生活,调整农业结构,解决农民就业,提升农业竞争力,增进农民所得的重要手段,使农业由一产发展至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农业发挥了经济功能到经济、教育、生态甚至健身功能一体的转化。大陆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方兴未艾,汲取台湾发展理念和营销手段大大有助于各地的农业旅游。四是台湾农会等组织的规范性、有效性和广泛性的发展经验,有利于大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一步的发展。台湾农会、渔会、水利会等农渔民团体,服务涉及农业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每个角落,是台湾农民资材供应、推广指导、资金融通、共同运销的可靠力量,是农民的代言人,是台湾分布最广、影响最大、最为完善、功能最为齐全、运行规范的农民组织。目前大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猛,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产品质量提升、农业组织化程度的改善和产品营销等发挥了很好作用。虽然台湾与大陆体制有所不同,但其管理方式、运作经验和为农服务的方式和方法已经成为大陆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参考素材。

(3)区域上实现模式创新。沿海和长三角地区农业产业基础良好,市场和合作潜力巨大,应加强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休闲观光农业、农业服务等领域开展合作。一是农产品加工领域。在粮、菜、果、花、畜禽、水产等众多领域,台湾发达的农产品加工、物流技术大有可为。特别是农业生物技术和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二是休闲观光农业领域。沿海多样化的农业自然及生态条件、源远流长的农耕文化和丰富的民俗文化,以及巨大的消费潜力,将为台商拓展农业观光休闲事业,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三是农业服务领域。目前大陆的农业服务业相对滞后,农业生产资料如饲料、农药、化肥、种子、种苗、农机等产业的投资空间巨大,农产品的批发市场、超市、卖场、直销、电子商务及配送中心等现代物流业是现代化农业不可或缺的措施,具有无限的商机,农业技贸服务合作空间可能更加广阔。